0

黄文秀先进事迹观后感(精彩19篇)

浏览

3405

范文

87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少年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这些年,在老师和父母的精心培养和呵护下,她斯文中透着机灵、温和中透着坚强,她自尊、自立、自强、自爱、自重,她就是13岁的阳光女孩——__。她是民族中学校初二四班的学习委员,是家人心目中的好孩子,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朋友。她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成绩优异,爱好广泛,尤善钢琴、书法、演讲,品学兼优,能力突出,一身浩然正气,是一名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中学生。

努力争当一名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她最崇拜敬爱的周总理,从小就立下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一生的努力,终究成为了全国人民永久怀念的伟人。因此她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不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的品质。她的父母都是老师,她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当老师的梦想,甘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愿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梦想添砖加瓦。

努力争当一名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她的座右铭,因此她专心向学,孜孜以求。她是一个虚心好学,勤奋刻苦,独立自强的学生,她注重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做笔记,积极用脑,及时总结,喜欢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注重均衡发展,同时还认真练习弹钢琴、学舞蹈、练书法、练演讲等,因此近几年在参加各种活动中先后取得以下成绩:南小十九届艺术节舞蹈一等奖、重庆今日教育杯征文三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一一等奖、钢琴三四级、民族中学xx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硬笔书法二等奖、软笔书法一等奖等。但她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她一定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积累的习惯,掌握好本领,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中流砥柱,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

努力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她时刻谨记班主任老师的教导并一直指导行动的准则是:在行为上要乐于助人,在家庭要孝顺父母关心亲友,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帮助同学,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适度消费。她最引以为豪的是班集体里,有亲切的老师,有可爱的同学,是一个非常团结温暖幸福的大家庭。她在班上先后担任了组长、英语科代表、学习委员等职,她尽量做好了老师的小助手,为同学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但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小组,还要每天为同学们念单词,检查任务完成情况,经常和同学们一道参加各种学校和社会的有益活动。在她和同学们的努力下,班级取得了以下荣誉:20__年秋季优秀班集体、20__年春季先进班集体、20__年秋季先进班集体、20__年春季优秀团支部、20__年秋季优秀团支部等。

努力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她非常赞同班主任的观点: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对于他的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的影响,有了健康强壮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因此,她热爱运动,热心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近年来,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她和同学们参加的土家啰二调合唱及健身操大赛都获得了第一名,还经常参加各种球类和田径训练,她认为参加这些活动是恢复学习疲劳的最好鸡汤。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同学始终牢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十六字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相信凭借这些追求,及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优秀品质,她一定会不断进步,成为新时代优秀中学生的代表,成为少年中的翘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关于“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适用行业岗位:职员,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城管工作战线上的一名新兵,20__年刚到城管这个集体,我就深深的被领导和老同志们那蓬勃向上,积极进取,暖如春风的工作氛围所感动、吸引,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同事们的热情、执着和敬业。正是在他们的感染下,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业务知识,钻研政策法规。怀着“一切从零开始”的学习、服务理念,我逐渐走进了“城管”世界。一天天,一月月,对本职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到深爱,丝丝缕缕的情感早已融入到我的心田。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带着渴望和期盼,怀着激情和敬意,以一副“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蓬勃姿态向党的十八大致敬,本次隆重的演讲比赛,也在向党证明:亲爱的中国共产党啊,请看吧,祖国人民尊敬您,爱戴您,我们城管执法者亦会用实际行动向您证明,我们,永远追随您!

胜利闭幕的十八大为我们过去五年的工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为未来五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回首过去,我们兢兢业业,坚守在一线岗位;立足现在,我们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放眼未来,我们信心倍增,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建设好干部骨干队伍,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人民子弟兵出身的我会时刻坚持自我普法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坚持自我规则意识,不越权也不墨守成规,做到法理与情理的统一。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学习准备、贯彻落实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性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任务、思路,强化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从思想上改变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

十八大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及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城管工作者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靓丽城市的标点符号。我们的本职工作虽小,但却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时刻为人民服务的城市管理人员,我们要心怀百姓之疾苦,忧百姓之所忧,明百姓之需求,急百姓之所急。只有以爱民敬民之心去面对群众,以清廉奉公之心去对待工作,才能实现工作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才能构建和谐文明的执法环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服务群众关键在做。既然我选择了城管这份平凡而又崇高的事业,选择了为人民服务,就会用青春的热血、无私的胸怀、毕生的精力来实践当初的誓言。只要市容整洁,人民满意,哪怕再苦再累,我也无怨无悔!

各位同志们,我们城管人所作出的一切,这片天空会为我们作证,这座城市会为我们喝彩。岁岁年年多少事,来来往往何其多,我们城管队员每天巡查的路有二三十公里之多,那么,一年,三年,五年呢?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长征之路,我们脚下的路能与之媲美吗?我想是肯定的。因为这条路同样用热爱,执着,奉献刻写着“为人民服务”的路标!山高路远,亦把重担挑肩上。让我们全体城管人带着执政为民的情怀,带着“创建文明城市,树城管执法形象”的理念,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城管发展的历程中书写生命的荣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这是大家都烂熟于心的话语,作为21世纪的好少年,我们应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以建设祖国为远大理想,一定要牢记明天的辉煌由我们创造。

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需要的是人才,而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呢?上课我们是不是应该认真听讲,课下做好预习、复习的准备。作为21世纪的好少年,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一个好的校园,一个好班级,团结友爱,品德优良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在同一天空下读书。看到地下的果皮时,我们是不是该弯下腰,捡起来呢?看到地上有很多土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动拿起拖把、扫把、拖拖扫扫呢?当有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应不应该伸出双手帮他们一下呢?

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当今少年朝气蓬勃,活泼开朗,文武双全。一个好身体才是成功的基础。如果你连一个好的身体都没有,何谈建设祖国、振我中华呢?每天早上,教室里能听到我们那朗朗的读书声吗?操场上能看到我们奔跑的身影吗?相信这些都是能看到的,健壮的体格,与坚持不懈的信念永远属于我们!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四好少年,今天的我们便是明天的栋梁,21世纪少年必将担负起明日祖国建设的重任。同学们,让我们怀爱国之情,展理想之翼,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适用行业岗位:职员,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1954年深秋,25岁的申纪兰坐着驴车从山西平顺县出发,来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自此以后,每年在京召开的人代会都少不了这样一位朴实农民的身影,她是全国唯一一位连任十二届的人大代表。从骑着毛驴参会,到如今乘坐高铁来北京,申纪兰感慨:“我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国家一次比一次好,变化一次比一次大。”

60多年来,她在全国人代会上的议案和建议始终离不开“三农”问题,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到解决农村干旱地区饮水困难、减轻农民负担,再到山区公路交通、发展农村教育等。在今年山西团的小组会上,她用浓重的山西口音再次建议要为农村山区修好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的利益努力呼吁着。

申纪兰时刻关注着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布局的开展,脱贫攻坚号角吹响,申纪兰对脱贫工作也非常关注。“中央提出五年的脱贫计划,是一个伟大的目标,是要打一次大仗。”申纪兰认为,国家提出扶贫战略,老百姓也要自力更生,这样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才能更有效脱贫。

为了更好地履职,多年来申纪兰一直坚持学习,每天都要看新闻,自己弄不明白的东西,会让人讲给她听。

作为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感受到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人大代表这么多年来,就相信共产党是为老百姓的,没有共产党,就建设不好新中国。现在大家生活好了,要感谢共产党,要爱党爱国爱人民。”申纪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正值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涌现出了我县新化镇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她的先进事迹和她所彰显出的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品质感染着我,令我灵魂深受触动,肃然起敬。

初心就是情怀,诠释着对党的忠诚。黄文秀同志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环境回到家乡工作,并主动申请到偏远地区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立志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正是这份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这份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让她从内心真正热爱这份工作,主动作为。黄文秀同志的这种忠诚于党、真心为民的政治品格非常值得我学习。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要始终牢记为民谋福祉就是我们的初心,牢牢把握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做到信念过硬,带着深厚感情到群众最需要的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使命就是担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黄文秀同志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始终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正如她在扶贫心得中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心中的长征”。黄文秀同志这种严谨务实的作风、忠于人民的情怀、只争朝夕的敬业和吉林大学黄大年教授对地球勘探事业的执著何其相似?他们都是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生动体现,用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作为县纪委书记,作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员,更没有理由松懈,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担当履行职责,带领全体纪检监察干部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韧,以更加严格的标准,用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效作为交给人民群众的答卷,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榜样就是力量,打造过硬纪检队伍。黄文秀同志驻村一年多时间,从新手蜕变为熟悉脱贫攻坚工作的能手,带领群众脱贫奔康;她舍小家顾大家,在父亲做手术住院期间,始终心系群众,获得了群众高度赞誉,她是我们新时代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我们在黄文秀同志身上看到了初心、感受到了使命、更找到了差距。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为全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我们的天职使命。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以“五个过硬”的要求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锻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信赖纪检监察铁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__同学是__市杏花岭区滨河东路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今年12岁。一年级至今,一直担任班里的班长,四年级至今一直担任大队委干部,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

__诚实稳重,诚实谦逊,勤奋好学,聪明乐观,懂事孝顺,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劳动和学校的活动,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毅力,有担当,是品学兼优的一名好学生。

在学习上,__严格要求自己,做题认真仔细,勤于思考,能够认真预习,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做的作业一直都很好,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从一年级至今,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老师的辛勤培养,每年都被学校评为学习小标兵,20__年5月被评为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最美少年,他是父母老师的骄傲。

学习之余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爱绘画,一到三年级时学过画画,也取得了很多成绩。成绩如下:20__年5月第三届“关工杯”少儿美术作品大展赛三等奖,20__年6月蒲公英第十四届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绘画二等奖,20__年7月《少儿书画》第21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铜奖,20__年5月第二届艺术月中获最佳绘画奖。这些成绩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爱英语,代表学校参加过两回蒲公英英语大赛,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爱弹吉他,20__年到20__年期间,学过吉他,学吉他的热情很强烈,学的过程中手指都弹破了但是还在坚持,并在元旦联欢会上给大家弹奏了几首歌曲,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爱阅读,已经读过许多课外读物了,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如《狼王梦》《我的狼妈妈》《我的红狐狸妹妹》《三国演义》《西游记》《青铜葵花》《草房子》《森林报》《孙子兵法》《白眉大侠》《水浒传》《十万个为什么》《男生贾里全传》等,代表学校参加过两回阅读风采大赛。爱好体育运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轮滑等,都乐在其中,既锻炼了身体也提高了自己。

在生活中,__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懂礼貌,所以他从小就很有礼貌,不管是老师还是邻居,只要遇到都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邻居和老师都夸他有礼貌。他为人稳重谦逊,即便取得了许多好成绩也从来不骄傲自满,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也还有很多,时刻勉励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个谦虚的好孩子。

他为人诚实,敢于承担自己的错误。他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错,也要敢于承担。做错事情不要紧,如果说谎为自己开脱,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要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厉害一百倍。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大家眼中诚实有担当的好孩子。

在学校,他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替老师分忧解难,帮老师收发作业、书本,帮老师管理班级纪律、卫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升旗仪式、艺术月、朗诵、课本剧等活动,并多次担当活动主持。在这些活动中还取得了许多好成绩,20__年5月第二届科技节活动中获最佳创意奖,20__-20__年学校举办的艺术月中获得个人才艺一等奖,20__年12月“乐博酷机器人竞速赛”最佳程序员、最佳合作奖、团体一等奖。每一份收获,都蕴含着他辛勤的汗水与付出。

在这些年家校的共同教育下,他成长为一名做事认真并能坚持安排好值日工作,督促同学打扫任务,做事有条不紊,有始有终的好少年。他是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朋友。同学们只要有困难,就会想到他。他会竭尽全力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同学有不会的题会问他,他会耐心地教他们,直到他们会了为止。同学没有带书本,会问他借,他也会帮助他。同学没有记下作业,他也会耐心地告诉他。路上遇到低年级的同学回家,会陪他一起过马路,送他回家……他是同学眼中的好伙伴。

在家里,__也是父母眼中孝顺的好孩子。他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他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他善良有孝心,在家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端茶倒水,拖地擦玻璃,洗自己的衣服,简单做一些饭菜,帮长辈提重物,看到妈妈干活累得腰疼了,总会关切地说:“妈妈,快休息会儿,我给你揉揉,我帮您干。”妈妈听到这些总是很欣慰。姥姥要给他买东西,他总是说:“谢谢,不用了,我有呢!”不乱花长辈的钱。他会设身处地的理解父母,从小至今没有给父母添过乱。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是父母的骄傲,父母因他而自豪。

__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成为一名更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国家做贡献,为祖国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时代楷模张玉滚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_时代楷模张玉滚观后感

张玉滚扎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地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为山区孩子照亮求学之路,先后荣获“河南省师德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第四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张玉滚同志学习活动。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品牌栏目。该栏目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最终推选出10位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年度人物。我市火海救人英雄王锋曾当选“感动中国20__十大年度人物”。

央视网以《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为题介绍张玉滚事迹: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适用行业岗位:职员,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我还要改作业哦,现在四个班我才改完了两个班。再不改完就赶不上下堂课了。”见到叶连平时,他正在批改学生作业。秋日的早晨,阳光撒在这位91岁高龄的退休老教师身上显得异常耀眼。

叶连平是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的退休教师。多年前,由于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条件差,很多学生被英语拖后腿,影响升学。曾经在美国大使馆工作的叶连平会说英语,在特殊时期曾被怀疑是美蒋特务。从不敢说英语的叶连平“变废为宝”在自己家里开设英语课堂,义务辅导小学和初中生,所需的书本用具都是他自己掏钱买。

20__年,镇政府出钱把叶连平家对面的学校仓库改建成两间教室,一间供学生上课,一间作为图书室。后面的小院子被叶连平收拾得干干净净,种上了夜来香和棕榈树,学生们课余时间可以在这里跳绳,打球,看书。

两个多月前,一批来自合肥,巢湖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了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在这里住了五个星期。为孩子们带来绘画,音乐,舞蹈等兴趣课。

由于生活条件有限,志愿者们只能自己烧饭吃,但经常没有新鲜的菜吃。8月7日,叶连平为了给年轻人买点菜,自己骑车去乌江镇买菜,在买完菜回来的路上与电瓶车撞翻,腰椎右边的第三根骨头脱位。

8月9日,叶连平做了腰椎手术,住院不到十天,他就要求出院,由于伤势未愈,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能坐在凳子上讲课。两个多月了,叶连平至今仍戴着护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柴生芳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一心为民,服务群众之门永不关闭;求真务实,三年足迹踏遍全县281个行政村;清正廉洁,平时常穿的2件衣服,磨破了也不舍得扔掉。这个人就是群众的好干部——柴生芳。他一生都以为民、务实、清廉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的离世将会如同其名,百世流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柴生芳用生命将这个八个字书写在了那片他曾经工作过的黄土地上。有人这样评价他,“他就如同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的确,柴县长就如同陀螺一般,在不停的工作,不停的旋转,而他的圆心就是人民群众,他旋转的半径就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掌握群众困境,解决群众难题,柴生芳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或许,他也如同一只燃烧的蜡烛,直到燃尽自己,都在照亮别人。我们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有一个共识,即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久,而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你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柴生芳在短暂的一生里勤勤恳恳、尽心尽力,用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用生命拓展着对人民的事业。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吕氏春秋·忠廉》中这样说道:“临大利而不易起义,可谓廉矣。”作为县长,相信摆在柴生芳面前的诱惑自然是不少。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令人震惊又感动的场景,脚趾头破了洞的袜子、袖子烂了的衣服、没有像样家具的办公室等等。这些场景在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他的清廉。在大利面前,他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本心,没有忘记肩上的责任,没有卸下自己的重担。他为官一生,廉洁奉公、刚直不阿,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警醒自己,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柴生芳为官清廉,为各级党员干部起到了表率作用,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一心为民,百世流芳。作为一名官员,自己的工作做得成功与否,似乎也不再是看那些可观的gdp数据,也不再是看那些耀眼的政绩工程,最关键的是看我们赢得了多少百姓的爱戴与尊重,这才是检测一个合格官员的最高标准。8月18日,洮河含悲,临洮县城万人空巷,老百姓自发送别他们的好县长最后一程。那一副副动人的挽联,是对柴生芳毕生工作的肯定与回报。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名字却不会停留在这一天。

心中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这是柴生芳的公仆情怀。在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柴生芳同志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以优良的作风、扎实的行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争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共产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_事迹材料_网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党的好儿子

附井联合小学   李新梅

就是这么一根不起眼的铁索,夺去了李方洪年仅46岁的生命。而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是我先来吧。”其实,李方洪是在工作救人9个多小时后才被电击死的。

怀着难过的心情我坚持看完了电视台的相关节目。

在我们地方上,也有类似的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而牺牲自己的人。彭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彭云同志是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人,任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致力于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去年年底,因工作劳累导致脑出血,不幸逝世,年仅51岁。彭云同志短暂而永恒、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值得我们缅怀。

通过观看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我的内心受到净化和升华,事迹感人、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彭云同志身上,浓缩了广大基层干部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凝聚着各级干部“富民惠民为民,改善民生”的不懈追求。要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学习他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崇高境界;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如果你是一名党员,请学习彭云同志和李方洪同志的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品格;学习他们牢记宗旨、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们履职尽责、真抓实干的作风。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中,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力争上游,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我要一如既往的为教育事业而奋斗。为人师表,竭尽所能,争取让我的桃李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适用行业岗位:职员,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袁隆平小时候亲眼看到老百姓没有东西吃,有的甚至被活活饿死在路边的惨景。这个时候的袁隆平在想:我一定不能让老百姓挨饿……,多年以后他的梦想实现了。

袁隆平,大家都会想到他头戴稻草帽,天天在地里的劳动形象。袁隆平为了中国的老百姓,他小时候就立下了长大要当农业科学家的愿望。1953年,他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他毅然来到家乡到农校当老师,但好景总是不长,一种饥荒在湖南西部爆发,袁隆平亲眼看到父老乡亲们没有饭吃,有的甚至饿死的惨景。袁隆平心里不能平静“我一定不再让老百姓挨饿”这句话,天天浮现在袁隆平的脑海中,他又想,如果能种下种子打出许多粮食,那该多好啊!这个念头一直在袁隆平心间。

后来,袁隆平天天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做实验,终于他研究出来了杂交水稻这个品种的种子,解决了老百姓的饥荒问题。袁隆平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看看袁隆平爷爷小时候,再比比我,人家小时候都有那么大的远大理想,可我呢……,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剧院看表演,看着精彩的表演,我就嚷嚷长大要当演员;看到遨游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又嚷嚷要当航天员,我就像故事中的小花猫一样,看到什么就干什么,最后一事无成。我以后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好好学习,为目标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大夫,求求你们了,救救他吧,他还活着!”“老公,你快睁开眼睛,你不能丢下我们娘俩不管啊!”这是妻子的呼喊,悲切无助,撕心裂肺。

“爸爸,你快醒醒吧!我已经长大了,以后家里的压力不再让你一个人去扛了!”这是儿子在哀求。

“多么好的人啊,你咋说走就走了!我们约好了还有下半辈子啊!”多位同事、同学放声痛哭。这是男人粗犷的哭声,更让人揪心地痛。

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在默然垂首,为生命的猝逝惋惜,但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却再也没有醒来,他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与世长辞,享年48岁,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山河恸哭,大地含悲。丁铁刚历经四年的扶贫之路,在此画上了句号。

家人眼中,他是“顶硬靠山”;群众心里,他是“畜牧专家”;脱贫攻坚,他是“钢铁战士”;防疫前线,他是“应急先锋”;面对群众,他是“幸福使者”;作为党员,他是“精神脊梁”。

1972年1月12日,丁铁刚出生在黑龙江省龙江县,达斡尔族,大学文化,高级兽医师。1996年1月参加工作,20_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__年至20__年任龙江县龙江镇兽医院院长,20__年起任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龙江县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丁铁刚的父亲是龙江县农业系统一名退休干部,母亲在家相夫教子,良好的家风熏陶,培养了他与人为善、谦逊有礼、宽厚仁爱的优秀品格。八年前,母亲离世后,他成了父亲的依靠,父亲由于患“小脑萎缩”精神恍惚,几天见不到他,就会不停地打电话。步履蹒跚的老父亲甚至经常打车到九里村看望儿子,有时一天去两趟,却说“好久没有看到儿子了”!

如今,丁铁刚作为家中唯一的“顶梁柱”轰然倒下,留下卧病在床的老父亲、没有工作的妻子,和一个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儿子,让一家人不知所措。80岁高龄的老父亲至今还不知道他最依赖的儿子已经不在人世。“我平时啥事都听他的,他这么一走,我感觉天塌下来了,我真不知道以后该咋活儿。”丁铁刚的妻子付静琦哭泣着说。

他是靠山,在家是妻子的靠山,是儿子的靠山,是父母的靠山,在村里是贫困户心中的靠山。在妻子心中,他永远是个好丈夫;在儿子心中,他永远是个好父亲;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个孝顺的好儿子;在九里村干部群众心中,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工作队长。

在大家印象中,丁铁刚身体结实,为人敦厚,有着达斡尔族人特有的豪爽,在中学时代是足球场上雷打不动的“铁后卫”,所以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丁铁锤”,意味坚不可摧。正因为这些年大家没听说过他有什么身体不适,所以初闻噩耗,多人崩溃。

他的高中同学颜廷龙3月20日下午在朋友圈得知消息后,一路泪奔,从哈尔滨连夜开车赶回龙江。由于疫情期间一直没有开车,他不知道车缺机油,半路机车报警,找救援车拖到齐齐哈尔市区修理。赶到龙江县时已是后半夜11点,只为“看上铁刚最后一眼”。

21日出殡那天,由于疫情原因,只允许3车10人为他送行,许多人纵使无法靠近,也要在通往殡仪馆的路旁,远远地看上一眼,送他最后一程。

丁铁刚的堂姐丁砚君哭着说:“铁刚人都走了,没想到这么多好同事、好同学、好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关心他的家人,让我们家里人非常感动。尤其是县有关部门领导来家里看望,让一家人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让我们觉得他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丁铁刚妻子付静琦说:“过去我家里的困难都是我老公一个人顶着,现在他去世了。虽然家里有一些困难,我相信我们娘俩会坚强起来,我和儿子有能力挺起这个家,让组织放心,让社会放心。”

丁铁刚的儿子丁祥东说:“我自豪我有个伟大的父亲,长大后,我也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也要去帮助更多的人,做一个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人。”

丁铁刚的“微信朋友圈”总是充满正能量。他的“朋友圈”尚能查到的最早一天,是2月21日大雪过后,他在城郊夜晚防疫站岗配发的四张图片:路、雪、灯光、救灾帐篷,标注:“‘疫’路蓝缕,共御国事,栉风沐雪,砥砺前行”十六个大字,表达他彼时的心情。

他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坚持党性原则,讲政治,明辨是非,心忧天下。3月19日,他的最后一个“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新闻,他从中节选了一段内容:“要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会议要求,要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

听说3月21日这天龙江县32名援鄂队员要回来了,丁铁刚很是兴奋,约好几位朋友准备一起观看欢迎仪式。如今,英雄们已经凯旋,他却意外步入了天堂。

疫情面前,丁铁刚一直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可是,“春天”来了,他却走了。

心系扶贫 躬身为民

在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九里村驻地,大门垛上的两面国旗还在迎风飘扬,但这里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丁铁刚却永远倒下了。

龙江县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畜牧养殖大县,猪马牛羊,鸡鸭鹅狗,几乎家家都有养殖。作为龙江镇兽医院院长、畜牧中心副主任,丁铁刚这样的“畜牧专家”,自然是老百姓家的“座上宾”,在农村也最受欢迎。由于他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所以,不只龙江镇,全县14个乡镇61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过他“行医”的足迹,他做过的好事更是不计其数。

韩少强是龙江镇九里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他工作20年来与丁铁刚一起工作有16个年头,对他也最了解。他说:“丁队长十分正直,有责任心,热爱农村工作,愿意与农民交朋友。这些年,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自参加工作以来,丁铁刚一直承担包村工作任务,特别是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户工作以来,他更是脚踏实地,用对待亲人般的感情温暖着精准扶贫户,从精神上帮助树立起脱贫的信心,从行动上积极帮助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谋划脱贫措施。据龙江镇腰公司村党总支书记孙国忠介绍,自20__年12份,丁铁刚就开始参与镇派扶贫工作,任包村工作队副队长,开展入户测算调查。20__年3月份开始,按照县里要求,丁铁刚既包村又包户,全村工作全面参与。孙国忠说:“丁铁刚这人实在是太好了,做事可实在了,真是太白瞎了!”“他帮扶的两户,如果没他以前的帮助,根本不会有今天的脱贫成果。”

徐平全是丁铁刚帮扶的精准扶贫户,以前一直在外地居住,20__年因病致贫后回到腰公司村。由于没有住房,丁铁刚协调村里,在腰公司村五间房屯,找到一间自来水看井房子。丁铁刚自筹资金500多元,刷墙、换塑料布,收拾窗门,出钱、出力,为徐平全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丁铁刚看到徐平全有劳动能力,就鼓励他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帮助申报肉牛产业扶贫项目。徐平全饲养肉牛过程中,丁铁刚更是发挥专业特长,手把手教给他养殖技术,还帮助购买饲料、兽药等物资。在他的精心帮助下,徐平全的“扶贫牛”第二年就有了收益,6个月的改良和牛犊卖了8900元,给徐平全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干活也带劲了,整日满脸堆笑。

丁铁刚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凡事做到问心无愧,比啥都强。”他帮扶的另外一个精准扶贫户是个五保户,叫李俄敬,由于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丁铁刚经常像看望自己长辈一样,拿着礼品去他家走访。当得知李俄敬有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药,他就积极帮忙申请慢性病补助政策,每月可以免费领取150元的药品,从而减轻了经济负担。李俄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丁跟我无亲无故,却像亲人一样关心我、帮助我,真不知道咋感谢才好”。现如今这两户已实现提前脱贫目标。

龙江镇畜牧中心主任魏玉成说:“丁哥是个特别敬业的人,在扶贫期间,他始终不忘自己‘畜牧专家’的身份,他每次入户走访,都带着走访养殖户的任务,一边扶贫一边防疫,时刻把养殖户做为服务对象,谁家有困难随叫随到。”

在腰公司村林场屯杜国强家,今年69岁的老杜正在乐呵呵地给牛喂草。当他听到丁铁刚去世的消息时,一下子怔住了。他说:“丁兽医可是个大好人啊!我家这些年全靠养牛了,卖过四头牛已经收入4万多。”“我原来一点儿不懂养牛,是丁兽医教我技术,教我防疫、用药、消毒。没有他的指导,我家不会过得这么好!”

时任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队长于秀英这样评价他的工作:“丁铁刚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地做,默默地干,不计得失,不为名利。”

20__年6月,由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龙江县发展木耳产业扶贫项目,需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木耳大棚基地,指导管理木耳生产。经龙江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丁铁刚再次被“委以重任”,从腰公司村调到木耳大棚生产基地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木耳的生产管理技术,丁铁刚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为了争取更多时间,他带来电饭锅,每天住板房,煮方便面,吃住在基地,认真负责管理木耳大棚生产。龙江县龙江镇农业站站长刘安国是丁铁刚当时的“战友”,他说:“我俩一起被派到木耳基地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那年雨水大,木耳晾晒经常赶上下雨,我们就顶雨收拾木耳,经常全身湿透。但他从不抱怨,工作始终认真负责,不怕脏不怕累,不让木耳有一点糟损。”丁铁刚常说:“我们自己累点不算啥,只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我们的付出也就值了。”舍己为公的精神可见一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丁铁刚日夜操劳下,木耳终于喜获丰收,而他却瘦了20多斤。几个月未回家的他,踏入家门的时候,妻子竟然没敢认,看着又黑又瘦的样子,妻子禁不住心疼地哭了!

驻村驻心 不负重托

参加扶贫工作四年来,丁铁刚三次变换“角色”,但他从无怨言。他笑侃:“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关键时候,组织上能想起我,证明我有存在的价值!”

提起丁铁刚任九里村工作队长的缘由,龙江县龙江镇人大副主席高丹就激动不已,那是她最难忘的日子,也是村里最困难的时刻。因此,作为九里村的包村领导,高丹对丁铁刚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对他的离世也更加悲痛万分,难以割舍。

20__年7月3日,丁铁刚临危受命,任龙江镇九里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九里”,顾名思义,距离中心县城有九里地,是典型的城郊村,因此,这里的群众思想相对活跃,管理难度也自然加大。高丹说,丁铁刚到任时,九里村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各项工作都很滞后,尤其扶贫工作,被齐齐哈尔市巡查组通报批评,县、镇领导都很头疼。

由于九里村的特殊情况,在选人时,镇党委要求一定要选“人缘好的、能放心的、熟悉农村工作的、敢于负责的”。经全镇干部反复推选,大家一致认为,丁铁刚最适合,所以他临危受命。镇党委主要领导找到了丁铁刚时,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

丁铁刚到任后,任劳任怨,很快进入状态。他积极与村“两委”班子配合,精心谋划扶贫工作。据与丁铁刚一同驻村的工作队员韩少强介绍,他们刚接手时,真有点懵,“欠账太多”,他甚至想打“退堂鼓”。丁铁刚却微笑着对他说:“男人这点累就想逃,怎么撑起家庭事业的一片天!”“少强,别急,就是因为有困难,组织上才派我们来的,大不了一切重头再来!”就这样,他们到任第一天起,就开始“补齐短板”,利用两个月时间,把所有的政策从头学习了一遍,他们一边“补课”,一边接受新的任务,所以经常加班到凌晨二三点钟。韩少强说:“有时我累了,闹情绪,丁队长就过来安慰我——胜利就在前头,曙光马上到来!”

随后,丁铁刚开始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各户的致贫原因,并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研究解决办法。在入户走访中,他一丝不苟,从不敷衍了事,面对面给贫困户讲解相关扶贫政策,和贫困户拉家常,有时一唠就是两三个小时。丁铁刚的话语如春风和煦、冬日暖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拉近了干群关系。

每一次的入户,他都耐心地给农户讲解扶贫政策,群众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知道都会竭尽全力地帮助解决。

精准扶贫户高代忠今年73岁了,听说丁铁刚去世的消息顿时哽咽了。他激动地说:“老丁这人太好了,他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原来,高代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红于20__年考入佳木斯职业学院,由于家庭贫困20__年下学期就想辍学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

丁铁刚听说后,主动找到高代忠,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把学上完,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高代忠说:“我也没办法啊,可是孩子在学校已经吃不上饭了!”丁铁刚随手掏出兜里仅有的500多元钱,说:“高大哥,给孩子买饭吃吧,一定不要辍学,有困难就来找我!”

据高代忠介绍,丁铁刚先后两次给他拿了1152元,每次都是倾囊相助。高代忠说:“等我有钱了,一定把钱还给你!”丁铁刚却说:“这是我资助你家的,等我有钱了,我会更多地帮助你!”

在丁铁刚的帮助下,高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包吃包住。

随后,高代忠正在上高中的二女儿高霞也出现了吃饭问题。于是,丁铁刚一边拿钱资助,一边找到县教育局、龙江二中,帮助协调解决了高霞免费吃饭问题。在他的帮助下,高霞也顺利高中毕业,考入了哈尔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且她对未来充满理想,要专升本、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

说起两个女儿,高代忠兴奋不已。但提起丁铁刚去世的消息,他又极度伤心。他说:“本打算过几年条件好了,把他的钱还上,没想到,我现在连报答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同事朋友眼里,他总是那样阳光热情;在贫困户眼里,他总是“不差钱的”主儿,乐善好施。殊不知,他的家庭竟然债台高筑。据他的同学张辉介绍:“由于父亲常年有病,儿子学习艺术,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费5万多元,全家外债达到30多万元。为了缓解压力,他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尽管如此,在扶贫路上,他依然出手大方,捐款捐物,助力扶贫事业。

丁铁刚妻子和儿子在九里村为他清理遗物时,在日记本中意外发现了一封感谢信:“尊敬的丁铁刚领导。我是九里村五保户韩守付,一年来,在您的关心关爱下,我生活很好,到年关又给我送来米面。由于你们的关心,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据九里村妇联主席焦阳介绍,韩守付今年73岁,是五保户,20__年通过政府资助,他家盖起了30平米的住房,内部装修都是丁铁刚帮助张罗完成的,而且每逢重大节日都要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他很受感动,就委托她转送了这封感谢信。焦阳说:“老丁这人特别好,每次陪他入户,看他对待群众总是那样和风细雨,总是那样认真实在,工作从不糊弄。”

“老百姓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这是丁铁刚常挂嘴边的话。但两年多来,他究竟帮助贫困户做了多少好事,却鲜为人知,因为他做事从不向任何人提起。他认为这些事太普通、太平凡了,他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然而,“滴水成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塑造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丁铁刚为人正直,工作有招法,村两委对他都特别认可。高丹说:“他来到村里之后,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凡事主动伸手,根本不用我操心。”驻村以来,作为村党总支的一名支委,虽然只是“配角”,但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信任,他发挥“调和剂”作用,使村两委班子“握手言和”,达到空前团结,全村形成了“劲儿往一处使”的工作氛围。丁铁刚还积极参与村里的所有工作,除了解决扶贫问题,他还积极帮助村里化解各种矛盾,抓党建、“清化收”、秸秆禁烧,处处做表率,做村两委班子最好的参谋与助手。

“龙江镇九里村共有4个自然屯,总人口3650人,耕地面积16750亩,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全村共有贫困人口48户97人,目前已全部脱贫。”九里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广民说:“老丁工作认真仔细,他抓扶贫,一点儿也不用我们操心,入户调查一丝不苟,责任心特别强,就是在防疫站岗期间,他每天都要发微信,跟我聊一聊贫困户情况。”

“老丁为人谦和,脾气特别好,跟每个人都相处融洽,我们平时处得都跟亲兄弟一样。”李广民说:“他来之前,我们这里扶贫工作是镇政府最头疼的地方,现在我们是其他村学习的榜样。他没了,对我们真是一大损失。”

九里村68岁的周天爽大娘说:“我并没找他办过事,但我是一名老党员,每次开会都能看到他。他那人太好了,对待老百姓,总是那样和蔼可亲,一点没有距离感;他体贴人,会关心人,总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这一点很了不起。”“我听说他没了,我半宿没睡着觉,眼前总能浮现他笑呵呵的样子。”

在驻村扶贫的两年时间里,丁铁刚牢记党组织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重托,深深扎根基层,与九里村的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为贫困户脱贫谋出路,为村域发展谋良策,为群众幸福谋利益,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__年,九里村扶贫工作从倒数变成先进,全村4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因扶贫工作丁铁刚被评为20__年“年度嘉奖”。就在他离世的前一天,因扶贫防疫的突出表现,县人大把他作为优秀代表,向市人大予以推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人死了也就死了,有的死了却值得人们怀念,丁铁刚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人。从事扶贫工作四年多时间里,他脚踏实地、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帮助无数贫困群众扭转了人生方向,走上了幸福的道路,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亲爱的家人、亲密的战友、牵挂的群众,再也没有醒来。

履职尽责 彰显本色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丁铁刚对党忠诚,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思想积极向上;对工作精益求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对待同志忠厚老实,助人为乐,以诚相待;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组织上对他“冲锋防疫”的高度评价。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龙江县“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丁铁刚积极主动参与到第一线的战斗中。从20__年1月30日至3月3日,每三天轮流一班,每班12小时,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龙江翰沃城卡口夜间执勤。

龙江镇司法所所长王奕是第一个与他夜晚站岗的“战友”,他刚从南部乡镇调到本镇工作,与丁铁刚并不熟悉。但经过几个夜晚的“共同战斗”,却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丁铁刚的人格魅力。“一起站岗的日子很令我难忘,当时零下20多度,我们在野外守着卡点,帐篷特别冷,大雪天炉筒子都刮飞了,但他从不抱怨。”他说:“丁哥人特别好,很谦虚,会关心人,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烧炉子的活儿几乎让他包了!控制人员流动,讲政策,宣传引导,他都抢着干。”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丁铁刚始终冲锋一线,主动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宣传员”“组织员”“战斗员”,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全力彰显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使命担当!

按照丁铁刚自己的说法就是再当一次足球场上的“铁后卫”,让卡口“坚不可摧”。工作期间,他严格遵守龙江县防疫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不辞辛苦,每天提前到岗到位,顶风冒雪,坚持执岗。期间,他多次对企图不遵照防疫规定,不按正规渠道进出县城的人员进行了有效劝返阻止,并耐心细致告知出入县城的正规渠道,对欲外出穿越卡口的人员进行劝返。在寒冷的户外,他坚守一个多月,无怨无悔。

20__年3月4日,根据龙江县委关于疫情防控和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工作队全员进村返岗工作”。丁铁刚迅速返回村里,协助村“两委”开展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九里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化解防疫难题。

王亮也是九里村精准扶贫户,他因为智障,常年寄住在舅舅付元洲家里。付元洲家是村里的养殖户,养了8头牛。3月13日,丁铁刚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付家母牛正在发情期,急需找“改良员”为母牛配种。而龙江镇仅有四位改良员,九里村没有。由于疫情,外村人员又进不来,付元洲不知如何是好,正在着急上火。丁铁刚知道情况后,立即掏出电话,与腰公司改良员李方义取得联系。

李方义说:“我可以去,但是从腰公司村到九里村要经过龙江县城北出口和九里村两个卡口,需要沟通协调。”丁铁刚随后又与必经之路的“两个卡点”取得联系。几经周折,经过各方援助,最终把付元洲家的困难得以解决。

说起丁铁刚去世的消息,付元洲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连连说:“好人,好人,他真是个大好人啊!这样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人没了,真是太可惜,太白瞎了!”:“这两年我外甥的事就没少操心,今年又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本打算当面儿好好谢谢他,没想到人却没了。”“送葬那天我真不知道,要不我一定得去,他对我家太好了!”说着,再次眼圈发红,望向棚顶。

防疫期间,为了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五类户”的基本生活和就医情况的了解,作为工作队长,他带领工作队员韩少强及村两委干部,采取电话、微信和个别入户等形式对全村48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问题10个。他立即会同村两委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全部进行了解决,有效化解了疫情期间群众的焦躁情绪,解决了生活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了确保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受疫情影响而返贫,他对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再次进行了彻底排查,了解贫困户的务工愿望和想法,重新梳理填报了《贫困户就业、产业扶贫有关情况统计表》,高标准地完成了12户贫困户就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信息采集工作。并结合本村实际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个,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

按照《龙江县脱贫攻坚干部回访工作方案》的要求,他逐户进行入户回访调查,将入户回访汇总的问题清单和台账报送镇扶贫办。对立查立改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佐证留痕,一并上报,对非立查立改的,明确了整改时限。在做好村级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工作的同时,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扛在肩上,竭尽全力站好每一班岗。龙江县妇联主席、驻龙江镇山包村扶贫工作队长李冬梅对他这样评价:“丁队长工作有热情,有招法,能吃苦,做事严谨、细致,任劳任怨,有一种老黄牛精神,我们是邻村,他对我帮助很大,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丁铁刚自觉把扶贫工作当作自己应尽职责和事业追求。他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通过党的扶贫扶志教育,九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实现了让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党组织培养了我,我必须随时听从党的号召,完成党交办的任务,愿意为党牺牲一切,乃至生命。”

担当使命 润物无声

驻村两年,丁铁刚由“城里人”变成了“农村人”。九里村吴玉龙书记说:“他不像个当官的,没有半点官架子,平易近人、为人朴实,比我更像农民。可他确确实实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丁铁刚的“远见卓识”,让村干部们心服口服。他不仅帮助九里村解决眼前的扶贫问题,更注重长远,研究解决九里村的未来发展问题。

为了落实产业带动扶贫政策,解决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多次主动找到郑氏果蔬总经理郑晓智沟通情况。通过沟通协调,郑氏果蔬除了每年为贫困户分红外,每年还吸收20多位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参与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农活,每天都能收入60到80元左右。

在龙江镇九里村道南屯走访时,他了解到由于管路出现故障,这里居民每年都有几个月吃水困难。为了解决百姓吃水难问题,丁铁刚积极主动沟通协调,向水务局争取项目。村里还接受他的建议,“冬季施工,避免砂石塌方”。20__年12月,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项目完成,铺设管网6632米,入户安装水表水头龙各172个,总投资69.54万元,解决了436口人“吃水难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6人。

精准扶贫户赵春勇对丁铁刚的感情更深。如今,在丁铁刚的帮助下,赵家住上了舒适的“扶贫房”,养了四头能赚钱的“扶贫牛”,日子越来越红火,夫妻二人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

但听说丁铁刚去世的消息,赵春勇眼圈一下之就红了,他哽咽着说:“这人太好了,有他在,我们感觉就像多了一个亲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没,太让人心痛了。”

赵春勇的妻子说:“头几天他还来到我家,问疫情对我家有啥影响?看看我家还有什么困难?”“因为他是畜牧专家,也没少往我家跑,没少帮我家忙,每次到我家都要到牛棚看一看。我家现在日子好了,可他一顿饭都没有吃过。”

孔祥兆是九里村会计,他和丁铁刚经常在一起“算经济账”,探讨九里村的发展问题。孔祥兆说:“在扶贫之外,他没少帮村里出谋划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听到他这个不幸消息,实在太揪心了,我怎么也控制不住眼泪。”

孔祥兆说,去年村里的“清化收”工作,丁铁刚负责督导和政策宣传,效果不错,多收回20多万元,村里有了积累,大家都很高兴。但钱怎么花?大家一时没有主意。在村党委会上,丁铁刚提出:“秸秆离田是一项长期工作,建议村里购买设备,用于秸秆离田工作,可以为村里节省大量资金。”

村两委按照丁铁刚的建议,“把钱花在刀刃儿上”,去年“清化收”之后,花5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用于犁田、松土、翻地。今年秸秆离田更派上了用场,全村19208亩地,现在已基本接近尾声,村两委班子没有一点压力。

九里村中心屯中心街是过境路,过往车辆多,保洁员清理难度大,费用大,丁铁刚建议在中心街两侧清理后全部种植花草,既干净又美观,还能减少保洁费用。

九里村党总支书记李广民接受了丁铁刚的建议,计划今年在中心街将近1.5公里的过境路两侧,栽上鲜花,改善村屯环境。说到这里,他的眼眶湿润了。他说“今年夏天,道路两侧就会鲜花盛开,但是老丁却看不见了。”

连日来,丁铁刚带头坚守一线堡垒之夜,不辞辛苦、连续作战,他自觉克服生活困难,驻宿在村,毫无怨言。由于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身体多次出现异常。

3月19日下午4时许,丁铁刚在九里村工作时,再次感觉胸闷,心脏有些不舒服,嘴唇青紫。九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吴玉龙劝他到医院看一看。他说:“我这身体没问题,回家躺一会儿就好了。”吴玉龙开车把他送回家里。他在家里服用几粒速效救心丸后,便躺在了床上。晚间10点30分左右,他感觉心脏还是不舒服,被家人送到医院。在候诊期间突发心梗,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奉献者都是英雄,无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吴玉龙感慨地说:“在精准扶贫最艰难的时候,丁铁刚来了;在我们马上取得胜利成果的时候,他却走了,给我们全村干部群众留下了无尽的思念。”龙江镇党委书记苑鹏飞伤心地说:“我本想疫情过后,好好犒劳犒劳这位钢铁战士,结果他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英雄城市,造就英雄人民。丁铁刚,一位扎根龙江扶贫一线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他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成为 62万龙江人民的骄傲!

尾 声

在九里村,村民们都习惯喊他“老丁”。这份在村里习以为常的“亲热”,不仅是源于他的敦厚稳重,更源于他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时至今日,不管是家人、同事,还是九里村的村民,都无法相信那个永远笑眯眯的“老丁”,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3月20日早晨的阳光一样明亮,但“老丁”却无缘再见,龙江县众多微信朋友圈瞬间被泪水淹没,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社会各界都在扼腕痛惜他的英年早逝,追忆他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丁铁刚积极履职尽责,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扛在肩上,不松劲、不懈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践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敢于奉献的初心和使命,竭尽全力站好每一班岗;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长,他把责任写在本上,记在心里,付诸行动。

苍山有情,不负英雄。如今,丁铁刚走了,九里村的沟沟坎坎家家户户,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在九里村,他经历了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有过多少撼动人心的画卷,已经不再重要,而九里村今天的全面发展和贫困群众满意的微笑,才是他最大的慰藉。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这是丁铁刚生前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我们姑且再次奏响这一铿锵旋律,为他践行,送他远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叶嘉莹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叶嘉莹说自己“好为人师”,因为急于把自己所知道的诗词里的好处告诉别人。

她阅读涉猎广泛。中国的、外国的,文学的、心理学的,经典的、畅销的,她都看。

受聘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20年间,叶嘉莹几乎每天开车经过西南海边大道。大道右边是高高的森林,左边是住宅区,越过住宅区,是广阔无边的太平洋。退休之后,只要从中国讲学回来,她仍每天风雨无阻地在这条路上往返,去亚洲图书馆看书、研究、撰写新的论著。除了午饭时分到休息室吃自带的三明治和水果,她要待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开。

她在海外查着英文字典教书,英文提高了,就去听西方人的课,借西方文学理论的书。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中有的说法与中国传统诗论有暗合之处。

叶嘉莹指出:中国传统文论, 需要以西方的新理论来补足和扩展。

她讲心与物相感的关系,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比兴”,是西方现象学所说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她讲秦观填词的用字和内心的敏锐时,提出希利斯·米勒的观点——不管小说的内容有多少不同,他总能在不同故事、情节和风格之中,找到作者的本源。她因此解释用词源于“真正心灵情感的本质”。

谈到温庭筠的《菩萨蛮》,一句“懒起画蛾眉”,她讲杜荀鹤和杜甫的诗,也用西方学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蛾眉”就是联想轴上的一个语码。因为“照镜画眉来做托喻,在中国文学已经形成一个传统。可以唤起我们的联想。你一看蛾眉,就能想到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想到李商隐《无题》里的‘长眉已能画’。”

近些年,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本科时读英文专业,然后去国外学西方理论。回国后,将这些理论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文化上。她觉得这不可取,必须先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理论是荃,目的在鱼。”

她创造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诠释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特质的本质性。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适用行业岗位:职员,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8月2日,我在礼让中学大礼堂参加了梁平县创先争优“柚乡先锋”礼让、新盛专场报告会。会上报告团成员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先进的、感人的事迹,先进事迹沁人肺腑、发人深思。“全国模范教师”、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周娟,讲述了自己爱生如子,用执着、奉献和爱心编织教育梦想的动人事迹;原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之女邓巧娟眼里噙着泪花、哽咽着向大家讲述父亲忘我工作,呕心沥血31年,终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的感人事迹;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马春泽讲述了转业军人梁尤平选择殡仪事业,坚守火化岗位20xx年的感人故事;袁驿镇清顺村党支部书记邹正金讲述了自己“诚信做人,替子还债”的故事;梁山街道北池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邓淑华讲述了自己帮助失足少女走出阴影、重新做人,在纷繁琐碎间创造着和谐与美丽的故事;被中组部、重庆市委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的礼让镇来宝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方徐林讲述了自己面对强震救助学生的故事。

事迹主人公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了让人称赞的事迹。我们也要利用“创先争优”的平台,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转变大家的服务理念。我支部要做好以下几点,认真开展“创先争优”,让“创先争优”见实效。

1、要有新的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的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前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时代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为实现“两翼农户万元增收”不断奋斗,为稳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努力。

2、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决定风貌。健康的精神充满斗志,能让人勇气倍增;作为一名党员要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始终保持蓬勃朝气、自强不息的意识,有锲而不舍、创先争优的劲头。

3、要有开拓创新的胆略。勇于创新,事业就会前进;怯于创新,发展就会停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发挥新才干,改进工作方式,进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做人民的好公仆,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取得新的成果。

4、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时刻牢记基层农村是我们的主战场,是我们服务群众的地方,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听民意了民情,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叶嘉莹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弱德之美”。

“我是一个生来就属于所谓‘弱者’的女性,我的一生可以说都是随命运的拨弄和抛置。”她说,“但是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

20__年起,她开始在南开招收研究生。

她不喜欢麻烦别人。回国教书后,她在南开大学校园内独自居住,不请保姆。一次起夜,她在卫生间滑倒,摔断了锁骨,怕影响秘书休息,她在地上躺了4个多小时,天亮才拨对方电话。

为了节省做饭的时间,她让秘书可延涛买好速冻水饺,最多一次买了10斤。可延涛说,叶先生对学问的要求很严谨,但对生活的要求很低,特别是不愿意在吃饭穿衣这样的琐事上浪费时间。她的衣服好多都是二三十年前买的,很旧的衣服,她也从不舍得扔掉。有的破了洞,叶嘉莹就自己拿针线把破处缝好。

沈祎记得,到叶先生家里拍摄时,她捧着饭碗大口吃饺子,但从没有衣着随意、不打扮不收拾的片刻。

一生里,她最看重“教师”的身份。直到91岁时,她还在家中给学生上课。她要求学生读文献原文,多背诵。对于不认真的学生,她会严厉地批评,语气近乎呵斥。但学生如果刻苦认真,即使谈诗谈得笨拙可笑,她也宽容。

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学生钟锦曾回忆,有一次同学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一个年纪挺大的师兄说得完全不对路,旁人都听不下去了,但他非常认真投入。一看叶嘉莹,她用书把脸挡着,躲在后边悄悄地笑。

只要血压平稳,学生和朋友们传来的邮件她会在晚饭后逐一回复。哪怕是收到群发的风光图片,她也会一个手指敲打键盘,认真地回复“收到,谢谢”。

热爱古典诗词的陌生学生写信或邮件给她,也能收到她的回应。

从物理系转读古代文学的学生考研失利,写邮件给叶嘉莹。叶嘉莹用家里座机打电话给他,鼓励他不要灰心。还有的学生没奢望过回复,信里没有留联系方式,她便托秘书顺着信件里的信息找到对方。

外出讲座,她每次仍站着讲两三个小时,有学生发现,叶先生腿都肿了。

为了让她有更好的讲课、开会、研究的场所,一位海外学生提议修建一所学舍,就像古代的书院一样。世界各地的学生开始响应。

“他们每个人都出资不菲。”陈洪回忆迦陵学舍的筹建,“若干学生听说了就来了,有学生说所有家具都是我的,有的说所有电器我都负责了。他们都是十几年前甚至三四十年前听了叶先生的课。”

20__年,迦陵学舍落成。叶嘉莹在海外讲课的录音、录像以及研究资料装在150个纸箱分批运回国,大小不一的旧行李箱上贴着注明“资料”的纸条。

这座中式四合院,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思源堂,西面是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故居宁园。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大部分场景在此拍摄。看过这部纪录片,戴锦华直言,我们面对叶先生的诗和她本人会“失语”,“所有的语言都显得丑陋”。

有观众想到了叶嘉莹在台北写的一首诗,最后两句“千年沧海遗珠泪,未许人笺锦瑟诗”。叶嘉莹认为,李商隐诗歌凄美,不必因为没人作出笺注引以为憾,而是根本无法笺注,因为诗中幽隐难言又深广如海的寂寞,远非笺注所能为力。“叶先生为文、为人里幽隐难言又深广如海的寂寞,也是我们所难用语言表达的。”

“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及。”叶嘉莹这样解释“掬水月在手”。

一名学生体会过这种美。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叶嘉莹站在台上讲课,他站在距离叶先生十几米的地方静静听着。“她讲的每句话你都能听懂,词里的美也能领略到,可就是觉得离叶先生那么遥远。”

有人形容这种感觉,“月光很近,但月亮很远。”

但叶嘉莹只谦虚地说,我只是水中之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适用行业岗位:职员,全文共 1296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华夏民族正常的生活节奏,也给全体国人带来了一场严峻而深刻的考验。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考验,淮安区开放大学全体党员干部担当尽责,不畏艰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演奏着催人奋进的“战疫”乐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面对肆虐的疫情,面对一个个急难险重的任务,作为淮安区开放大学的党政一把手,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贾朝东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该校“战疫”总策划、总指挥的角色。为了贯彻落实上级部署,他常常彻夜未眠,制定应急预案、谋划人员分工、储备应急物资等各项工作无不在他的精心筹划下,安排得井井有条。为了筑牢疫情防线,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从春节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天。他分别于大年初三、初十两次召开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及时部署落实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天天往返于学校挂包的玖珑湾小区、和平小区与学校之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与要求,劝导小区居民宅家休息,协助做好外出通行凭证检查。他还亲自和社区管理人员一道,研究解决防控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了挂包小区的疫情防控效果。在疫情面前,淮安区开放大学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凝聚起了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战疫”决心。在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中,该校校长办公室主任王婷担任综合组组长,承担起总调度的角色,为该校疫情防控的有序推进发挥了巨大作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天,全校4000多名师生的疫情信息需要她汇总上报,这些信息来不得半点含糊,容不得片刻拖延。而这些要求上报的基础信息,随着疫情的变化,采集的重点也在不停的改变。每天,王婷主任总是不厌其烦的对各部门上报的数万条数据信息进行搜集、汇总、整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与此同时,对于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王婷主任总是尽己所能,以最快的速度予以落实。多少个不眠之夜,无数次推算汇总,耗费了一个家有两个孩子且丈夫又在镇村驻点抗疫的坚强女性的多少心血!战鼓已擂响,“战疫”进行时。在疫情面前,淮安区开放大学全体党员干部个个冲锋在前,共同演奏着铿锵激越的“战疫”乐章。副书记王寿勤天天上班,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副校长刘峰,妻子是楚州医院的医生,家有4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在得知上级要求学校包干小区的消息后,主动请缨。副校长戴耀中主动报名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奔波于城乡之间,深入疫情一线开展防控工作。培训部刘振春主任、政教处高海祥主任共同为学校抗疫人员无偿捐献了400多只口罩。2月15日,风雪交加,2月16日,冰天雪地,面对恶劣的天气,该校挂包小区的19名执勤人员始终坚守岗位,和社区管理人员一道,共同筑起了阻击疫情蔓延的铜墙铁壁。这些执勤人员中,有市人大代表,有年过五旬甚至年届六旬的老同志,有家住市区不得不骑着单车前来的党员干部……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坚韧共同抒写着“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念。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战疫”当前,抗击疫情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淮安区开放大学全体师生始终坚信,有华夏大地全体中华儿女的协力奋战,我们一定能够驱散病毒雾霾,斩尽瘟疫恶魔,共同迎来中华民族万紫千红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定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在自己接受教育资助走出大山的贫困家乡继续追梦;她毅然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带动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她忍痛告别患癌症刚做完手术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不幸在途中被突发的山洪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年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奉献做出了榜样,我们一定要向她学习,立足岗位,不负韶华,用青春为国服务,为民造福。

青春就是甘于奉献。黄文秀同志毕业于北京高校,本可选择更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环境和行业,但在研究生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百色,用所学服务建设家乡。**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敬业爱岗,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她把漂亮裙子和笔记本收起来,卷起裤管、撸起袖子帮贫困户家收拾房间、扫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让进家门,她就去两次、三次,家里没人她就到田地里去,边帮村民干农活边聊天……在她身上,青春代表着奉献,青春意味着付出,青春彰显着使命,青春书写着担当。

什么是初心?她曾说“百色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是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面对那些还没有脱贫的父老乡亲,作为党员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

什么是长征路?她手绘一张全村地图,实地勘察村道,跑项目、做方案,全程跟进实施;她带领群众学习别村的种植经验,结合山里实际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她计划在村里办个幼儿园,联系北师大师生来调研……她整天在城乡间奔忙,在村屯间穿梭。今年3月,驻村满一周年时,汽车里程表恰好增加两万五千公里,她为此写下感言:“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什么是中国梦?她曾说:“乡村的未来,在教育,更在人才。”也曾在日记中写道“我愈发感觉到自己肩上有一种责任,那就是学成后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报效祖国,建设家乡——数亿人中一个普通而伟大的梦想。正是数亿个这样的梦想,共同编织了我神州中华之梦想!

生命宽度更有价值。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就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而言,却是极为短暂的。有的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有的人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有的人虽生命短暂,人生却无比绚烂。黄文秀同志在短暂的人生路上,用奉献延展了生命的宽度,让生命的价值光芒四射,精彩纷呈。奋斗才是精彩人生。“无青春不奋斗”这句话用在黄文秀同志身上最为贴切不过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奋斗的30岁,脱贫攻坚忘我工作的30岁,人生最美好的30岁。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正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年轻干部树立了楷模,我们也将学习她的奋斗精神,用奋斗谱写精彩人生华章。

而立之青春,生如绚烂夏花,绽放壮美芳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准90后”女孩、壮族姑娘黄文秀,用无悔的青春选择,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时代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6月27日,管委会办公室召开干部职工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对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先进事迹进行了学习。

黄文秀,1989年出生,来自广西百色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从石头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她报名考取选调生,选择了回到家乡工作,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短短一年多,村里共有88户418人脱贫。6月14日周五晚上,黄文秀利用周末,回到老家百色市田阳县农村看望身患癌症、接连做了两次手术的父亲。6月16日周日晚上,为参加第二天县里的扶贫工作会,她不顾风雨,雨夜行车,连夜踏上返回驻点村的路。赶回村里途中,雨越下越大,山洪突发。凌晨1点,黄文秀被困洪水,进退两难。她用手机拍下了一段山洪视频,发给了家人最后一条微信。6月18日中午,搜救人员在下游河道发现了黄文秀的遗体。噩耗传来,无数人悲痛不已。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全国妇联追授她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第一书记”黄文秀的消息感动了亿万人民,央视《新闻联播》用5分30秒时长播出了题为《“第一书记”黄文秀:初心不灭,青春无悔》的新闻报道。这位年仅30岁的广西女孩将她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会上,党员同志均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与决心。在当前脱贫攻坚关键之时,作为一名党员同志,我们应该学习黄文秀勇于担当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爱岗敬业,有责任,有担当,肯实干,出实绩。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驻村两年,丁铁刚由“城里人”变成了“农村人”。九里村吴玉龙书记说:“他不像个当官的,没有半点官架子,平易近人、为人朴实,比我更像农民。可他确确实实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丁铁刚的“远见卓识”,让村干部们心服口服。他不仅帮助九里村解决眼前的扶贫问题,更注重长远,研究解决九里村的未来发展问题。

为了落实产业带动扶贫政策,解决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多次主动找到郑氏果蔬总经理郑晓智沟通情况。通过沟通协调,郑氏果蔬除了每年为贫困户分红外,每年还吸收20多位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参与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农活,每天都能收入60到80元左右。

在龙江镇九里村道南屯走访时,他了解到由于管路出现故障,这里居民每年都有几个月吃水困难。为了解决百姓吃水难问题,丁铁刚积极主动沟通协调,向水务局争取项目。村里还接受他的建议,“冬季施工,避免砂石塌方”。20__年12月,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项目完成,铺设管网6632米,入户安装水表水头龙各172个,总投资69.54万元,解决了436口人“吃水难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6人。

精准扶贫户赵春勇对丁铁刚的感情更深。如今,在丁铁刚的帮助下,赵家住上了舒适的“扶贫房”,养了四头能赚钱的“扶贫牛”,日子越来越红火,夫妻二人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

但听说丁铁刚去世的消息,赵春勇眼圈一下之就红了,他哽咽着说:“这人太好了,有他在,我们感觉就像多了一个亲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没,太让人心痛了。”

赵春勇的妻子说:“头几天他还来到我家,问疫情对我家有啥影响?看看我家还有什么困难?”“因为他是畜牧专家,也没少往我家跑,没少帮我家忙,每次到我家都要到牛棚看一看。我家现在日子好了,可他一顿饭都没有吃过。”

孔祥兆是九里村会计,他和丁铁刚经常在一起“算经济账”,探讨九里村的发展问题。孔祥兆说:“在扶贫之外,他没少帮村里出谋划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听到他这个不幸消息,实在太揪心了,我怎么也控制不住眼泪。”

孔祥兆说,去年村里的“清化收”工作,丁铁刚负责督导和政策宣传,效果不错,多收回20多万元,村里有了积累,大家都很高兴。但钱怎么花?大家一时没有主意。在村党委会上,丁铁刚提出:“秸秆离田是一项长期工作,建议村里购买设备,用于秸秆离田工作,可以为村里节省大量资金。”

村两委按照丁铁刚的建议,“把钱花在刀刃儿上”,去年“清化收”之后,花5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用于犁田、松土、翻地。今年秸秆离田更派上了用场,全村19208亩地,现在已基本接近尾声,村两委班子没有一点压力。

九里村中心屯中心街是过境路,过往车辆多,保洁员清理难度大,费用大,丁铁刚建议在中心街两侧清理后全部种植花草,既干净又美观,还能减少保洁费用。

九里村党总支书记李广民接受了丁铁刚的建议,计划今年在中心街将近1.5公里的过境路两侧,栽上鲜花,改善村屯环境。说到这里,他的眼眶湿润了。他说“今年夏天,道路两侧就会鲜花盛开,但是老丁却看不见了。”

连日来,丁铁刚带头坚守一线堡垒之夜,不辞辛苦、连续作战,他自觉克服生活困难,驻宿在村,毫无怨言。由于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身体多次出现异常。

3月19日下午4时许,丁铁刚在九里村工作时,再次感觉胸闷,心脏有些不舒服,嘴唇青紫。九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吴玉龙劝他到医院看一看。他说:“我这身体没问题,回家躺一会儿就好了。”吴玉龙开车把他送回家里。他在家里服用几粒速效救心丸后,便躺在了床上。晚间10点30分左右,他感觉心脏还是不舒服,被家人送到医院。在候诊期间突发心梗,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奉献者都是英雄,无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吴玉龙感慨地说:“在精准扶贫最艰难的时候,丁铁刚来了;在我们马上取得胜利成果的时候,他却走了,给我们全村干部群众留下了无尽的思念。”龙江镇党委书记苑鹏飞伤心地说:“我本想疫情过后,好好犒劳犒劳这位钢铁战士,结果他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英雄城市,造就英雄人民。丁铁刚,一位扎根龙江扶贫一线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他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成为 62万龙江人民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柴生芳先进事迹观后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观后感,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他的离去,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县长世人皆知;他的离去,为临洮县所有党员干部树立了新的标杆;他的离去,给家人亲朋及所有关心他的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却给临洮县的历史留下了光荣的一页。就像焦裕禄、孔繁森……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不菲的精神财富,他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他,就是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

学习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一个80年代的北大生,一个留洋博士,为什么拒绝了舒适而高薪的工作,偏偏回到贫瘠的家乡,来到这个贫困县甘当县长?“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他不正是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谋幸福,用自己的所学来回馈家乡吗?他曾说过:“看到贫困乡亲,就会想起自己早早去世的母亲,想起仍在农村受苦受累的父亲”,这种视乡亲如父母的情怀,不正是一方父母官最难得的精神品质吗?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讲,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柴生芳淡泊名利、心系群众、执着于事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我们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学习他的勤奋好学。经常研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理论书籍、案头常有《求是》《中国经济周刊》等时事期刊、办公室的灯常常亮至深夜、8年间记录30本工作日志……一个博士县长,在常人看来已经博学,但他依然坚持随时随地地学,并以自己的良好学风不断影响着身边的人。凡是他到过的村子,其地理位置、产业状况、民情风俗等,他都能过目不忘,想必不仅仅是记忆力强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用心,用心下基层,用心向基层学习。学无止境、学而不厌、活到老学到老,体现出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学习他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三岁的女儿过生日,因为工作,他都没有去,遗憾的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年轻的妻子、年老的父亲。在他倒下的前一天,工作长达近18小时。也许有人会说,他是县长呀,当然,他是县长,他的肩上担负有更大更多更重的责任。可是不要忘了,我们的一般干部以及其他领导干部,同样拥有着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同样肩负着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同样接受着党和人民的恩惠。心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我们都应以强烈的事业心去敢于担当,大胆干事,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父亲、妻子、女儿眼中,也许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他一定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女,是我们的好榜样。

最有说服力、最具教育意义的莫过于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作为一县的父母官,柴生芳同志以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学习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踏实学风、端正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入质监事业,为临洮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必将成为临洮质监人新的思想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