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滁州西涧 讲解精选20篇

浏览

273

范文

273

篇1:安徽徽州古城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旅客们,我们的旅游车行驶在前往素有“东南邹鲁”之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那里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名家辈出、人才荟萃。歙县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文物之海”之称,全县现存地面文物600多处,其中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鱼梁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歙县地处黄山南麓,是杭州—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路线的必经之地。歙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21年就置县,隶属会稽郡。西晋太康元年属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属歙州,到了北宋宣和三年,宋徽宗平定歙南方腊起义敕改歙州为徽州。徽有美好的意思,寓意吉祥太平。歙县历为古徽州府治,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名安徽就是借用安庆、徽州两地名首字而命名的。

游客朋友,说了这么多,我已从大家的眼神中看出了你们对歙县的兴趣,歙县就要到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吧!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首先我们来到被誉为“东方凯旋门”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位于歙县老城区的中和街。石坊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高11.4米,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石坊组成。如此规模宏大、八脚结构的牌坊举世无双,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坊雕刻细腻,构图精致,庄严朴素。梁枋两端浅镌如意、缠枝,吉祥喜庆。中部菱形深浮雕巨龙飞腾、鱼跃龙门、凤穿牡丹等,表达了皇族对坊主许国的恩典和评价,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12根巨大石柱的台基,均有神态各异的狮子,或蹲、或坐、或扑,既精巧地装饰着牌坊,又加固了牌坊的根基。石坊构件雕刻也充满着特定的寓意,如龙表达对皇权的忠诚,飞鲤借喻鲤鱼跳龙门,豹和喜鹊隐含着三报喜(喻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继续往前走,不远处就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少年读书的崇一学堂了,后修建为陶行知纪念馆。新建的部分与老馆衔接,仿徽派建筑,给人以情的熏陶,美的享受,行的启迪,力的源泉。一进大门,宏伟典雅,风格独特的瞻仰厅展现在你的眼前。“万世师表”匾额,金光灿灿,是宋庆龄手迹。陶行知书写的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终生恪守的人生真谛。正中“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金色大字,潇洒飘逸,刚劲有力,是一代领袖主席同志对陶行知先生的誉称。纪念馆里陈列着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和他生平事迹的图片、报刊以及世界著名人士的题字,陈设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令人肃然起敬!好了游客们,现在我们去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鱼梁坝。鱼梁坝是新安江水系中最大的滚水石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6米,高5米,条石砌筑,被古建筑专家誉为“江南都江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鱼梁坝始建于唐代,历代维修,现今的大坝是在清康熙年间重修的基础上于20__年修复竣工的。“鱼梁夕照”为古歙八景之一。鱼梁古街位于大坝东岸,作为古徽州的重要水路码头,当时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依河蜿蜒1000米,街道状如鱼鳞,又叫“鱼鳞街”。接下来大家自由拍照参观吧,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福州三坊七巷景点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724 字

+ 加入清单

Hello, everyone. Today we come to the first street of China - "three lanesand Seven Alleys", which is known as the "architectural museum of Ming and QingDynasties" and "living fossil of the system of lanes in the city", which are thelandmarks of Fuzhou,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China. In thefirst "selection of Chinas top te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announced inJune 20__, Sanfang Qixi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Beijing Guozijianstreet, Pingyao South Street, Harbin Central Street, etc. jointly participatedin the election, and won the honorary title of "Chinas top ten historical andcultural blocks" award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of cultural relics with the highest votes.

In 202 BC, when Fuzhou City was first built, it was called "Yecheng". Theruler was Wu Zhu, a descendant of Gou Jian. After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Fuzhou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had a certain scale. Yan Gao, the firstprefect of Jinan County, thought that the city was too small, so he built acounty city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Pingshan mountain, which is called"Zicheng". The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originated from the expansion of thenew town by Wang Shenzhi, king of min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When WangShenzhi was in power, he suspected that the original Zicheng was too small.Outside the Zicheng, he built "Luocheng" with coin pattern bricks. It is saidthat this was the only brick city in China at that time. The south of Luochengis bounded by the Antai river. The north of Luocheng is the political center,mostly inhabited by nobles. The south of Luocheng is the civilian residentialarea and commercial area. At this time, three lanes and Seven Lanes become animportant area in the southwest of Luocheng, and the pattern of lanes and lanesis initially formed.

Todays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FuzhouCity, adjacent to bay17 North Road in the East, Tonghu road in the west,Yangqiao road in the north, Jibi lane and Guanglu square in the south, coveringan area of about 40 hectares. "Three Lanes" are: Yijin lane, Wenru lane andGuanglu lane; "Seven Lanes" are: Yangqiao lane, Langguan lane, Anmin lane, HuangLane, Ta lane, Gong lane and Jibi lane. With nanhou street as the central axis,they are arranged orderly from north to south, forming a "checkerboard" patternof traditional streets and lan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hange, Jibi lane,Yangqiao lane and Guanglu Lane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roads. Therefore,today we talk about three lanes and seven lanes, but actually there are only twolanes and five lanes.

After many years, the pattern of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remainsbasically the pattern of alleys left over from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here are more than 200 well preserved building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mong them, there are 9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protection units, such as Shuixie stage, Yan Fus former residence and ShenBaozhens former residence. I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ancientarchitectural block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reserved in the city center ofChina.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yueancient city and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Fuzhou ancient houses. Thearchitectural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adapt to the humid and warm climate ofFuzhou; the courtyard layout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family ethics; the gardenis exquisite and elegant, reflecting the elegant taste close to the landscape,which is described as a large-scale "Museum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Ming andQing Dynasties" by the architectural circles.

In addition to the architectur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at is moreamazing i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Chen Yan, amodern poet, wrote a poem and said, "who knows that the five willows aresolitary pines, but they live in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Since theformation of Jin and Tang Dynasty, three lanes and seven lanes have been thesettlements of nobles and literati.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Dynasty, Fuzhou scholars inherent sense of concern for the country and thepeople was more intense in the changes of the world. There emerged a group ofpeople who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and the process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Lin Zexu, Shen Baozhen, Lin Xu, Yan Fu, Lin Juemin,Lin Shu, Lin Huiyin, Bing Xin, Lu Yin, Yu Dafu, Guo huaruo, Wu Shi Turning overthe history, you will b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characters whoare surging up on the stage of modern China, their living backgrounds arereflected in the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with a remarkable number of morethan 150 people.

It can be said that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have become the epitome ofFuzhous human culture, which highlights the integration of Fuzhou peoplespursuit of orthodox education and pioneering spirit of marine culture. As thegathering place of Fuzhou city spirit, the memorial place of Fuzhou Mingxianculture, the heritage place of Fuzhou traditional merchant culture, and theexhibition place of Fuzhou folk culture, Sanfangqixiang carries the rich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Fuzhou city development, fully embodies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material and intangible culture ofSanfangqixi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and is worthy of the name ofChina.

Each city has its own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genes, and it shouldtreasure its own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uzhou hasalso gone through detours.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in the heat of oldcity reconstruction,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faced the same danger of being"transformed". Fujian Province and Fuzhou City adjusted their thinking in timeand terminated the original renovation projects for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recent years, Fuji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Fujian provincial government,Fu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Fu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have attached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Sanfang Qixiang historicaland Cultural District, and put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Sanfang Qixiangon the important agenda. The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have been transformedfrom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to overal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Thegovernment investment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expenditure on protection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is mainly invested in peoples livelihood.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has not only become aprotection project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intangible culture, but also acomfortable housing project and popular project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conditions.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should become a living cultural heritage,"Shan Jixiang, director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gave ahigh evaluation to the renovation project. The value of Fuzhous explorationlies in the protection of both life form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stored Sanfangqixiang is not a tourist area that excludes the original ecologyof the original residents, but a residential community with traditional culturalcharacteristics and a city vitality zone with unique cultural landscape. TangGuozhong, the CPC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propaganda minister, saidwell: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are the epitome of Fuzhous gathering ofpeople and culture, and the living fossil of Fujian and Chinese Taiwans deep origin.Her successful protection is not only the wealth of Fuzhou, but also the commonglory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both sides of the Chinese Taiwan Strait and the west coastof the Straits, which needs to b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快到九华山,大家先听小柯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样待会到了,我们就可以更快的进行游览了。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游九华山,首先要到九华街,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 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xx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 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

好了,我们到了,大家一次下车,跟着小柯我一起进入景区,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的队旗,不要掉队,或者是走错别的团队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所漂亮的庭院,就是1999年12月28日建成开馆的南阳汉画馆新馆。南阳汉画馆是我国第一座专门珍藏、陈列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35年,为中国早期艺术博物馆之一。它以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艺术风采,早已被海内外学者所瞩目,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老馆原在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上,占地2700平方米。现在我们通过这座仿汉门阙,进入庭院,面前这座雄伟的仿汉建筑,坐西向东,南北宽118米,中间高21米,占地80亩,馆藏汉画像石刻近3000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目前开放的是一楼综合馆的基本陈列部分,其中国家一级品119件,是现今全国规模最大的汉画石刻艺术陈列馆。好,我们现在就步入画卷中,一览千古情。大家看,大厅里这二尊珍贵的大型石兽“天禄”、“辟邪”,已经饱经了20__多年的风雨沧桑,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汉代大型圆雕艺术天之意。这两尊石兽虎头凤尾,鳞身双翼,造型古朴,栩栩栩如生。您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二尊石兽早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了,唐代李贤的《后汉书。孝灵帝纪》、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沈括的《梦溪笔谈》都曾提到这二尊汉雕石兽。

大家知道,南阳盆地地处豫、鄂、陕三省交会处,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适宜,水陆交通方便,自古就是我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战略要地。早在战国时期,南阳的冶铁技术就已相当闻名,西汉时南阳冶铁、水利、农业生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盐铁论》称“宛(南阳)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已成为全国显赫的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二十八宿(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将领)又多出自南阳一带,据不完全统计,两汉时仅分封在南阳的侯王就有47人。这些皇亲贵戚、豪族世家、巨户富商,生时极尽其欲,死更厚葬,竞相营造冥宅大墓。这样,始于西汉的墓内石刻画像之风,到了东汉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大讲排场,竞相厚葬,除在墓中多埋珍宝、偶人、车马供死人“享受”外,还推出了依照地面建筑的“周阁重门”式的大型画像石墓室,南阳汉画像石刻,就是依附这种石墓室而诞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石刻艺术品。

南阳汉画像石刻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的内容也异常丰富。由于南阳汉画像石刻采用的是以写实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而可以说它是两汉社会的缩影,为我们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经济状况、宗教意识、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戏剧、建筑学、天文学、教育学、畜牧兽医学等,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图象资料。这些汉画像石刻,雕造工巧,内容丰富,有显示汉代天文学成就的日月星辰图;有反映汉代歌舞杂技艺术的舞乐百戏图;也有高门甲第,连车列骑,宴客投壶的汉代统治者奢华生活场面;还有表现汉代统治阶级宠信道教、巫术的升仙图和神话传说。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祥瑞厅。汉初统治阶段中流行黄老思想,祟信道教、巫术,拜神仙,服仙丹,求长生不老,因此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升仙思想的画幅,看这幅“羽人神兽”图,画中刻绘有“羽人”、“飞廉”。羽人是为道学仙之人,身生几寸长的毛羽,能从地上自升到楼台之上,作飞天状。飞廉是一种神物,乘上它就可以升天,所以凡是表现神仙思想的地方,常常刻绘飞廉。南阳汉画像石中的飞廉,头似龙而非龙,身似鹿而非鹿,身生两翼后拖蛇尾,两只飞廉,一前一后追逐奔跑,神态生动自然。大家看这幅“神人骑虎射怪兽”图,能看出它的雕刻技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对,这叫阴线刻,在汉画像石中是不多见的。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多属于剔地并施有横竖纹衬地的浅浮雕,用粗劲的阴线表达画像的细部。画像构思大胆巧妙,线条运用刚柔得度,画像中的各种形象给人以古拙粗放,苍劲豪迈的感觉。早期的汉画像石,也有采用平地浅浮雕和阴线刻的雕刻方法,但这种画像石出土数量不多,因而也就越发显得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安徽徽州古城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黄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出棠樾牌坊群,车行约十多分钟,便抵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古城徽州。歙县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境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到处可见,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主要景点有:太白楼、新安碑园、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等。

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片,古今名人楹联佳名。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

新安碑园紧邻太白楼,此景区将碑园与园林溶为一体,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多式花墙、漏窗、洞门相互通透,碑廊曲折起伏蜿蜒二百多米。高处立亭,洼处蓄池,竹影婆娑,为徽州私家花园的风格,其园筑于披云峰上,有峰有楼有水,虽然咫尺之地,却是博大胸怀,饶有山野情趣。

许国石坊耸立于徽州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重臣,博行皇上“加恩眷酬”。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形,石柱、梁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成双结队的彩凤珍禽,翱翔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十二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

现存的南樵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东樵楼又名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这两座樵楼咫尺相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安徽徽州古城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

徽州古城(2)宋徽宗宣和三年(1120xx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今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长期来一直为歙县地治,于1988年1月划歙县7个乡镇成立。歙县徽城镇古为徽州府城。

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770年)。

自从晋太康元年(280后年)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以后,历有变动。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阳县并入海宁县,新安郡辖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五县。梁普通三年(520xx年),划吴郡寿昌县归新安郡。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宁、黟、歙三县各一部分置黎阳县,四县划出新安郡置新宁郡,治所海阳。陈天嘉三年(562年)新宁郡并入新宁郡,辖歙、黟、海宁(黎阳县并入),始新、遂安、寿昌六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罢新安郡,废黟、歙二县入海宁县,划归婺州管辖。开皇十一年复黟、歙二县,置歙州,州治黟。开皇十八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隋大业三年(620xx年),改歙州为新安郡,领休宁、黟、歙三县,郡治休宁县万安山。唐武德四年(620xx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划休宁县西乡和乐平县怀金乡建婺源县,属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地设归德县,划黟县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部分设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均属歙州。大历五年(770年),废归德县,地复归歙、休宁二县,州领黟、歙、祁门、休宁、婺源、绩溪六县。形成徽州一府六县格局。

徽州婚嫁: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说媒者一般为年长女性,称"媒婆"。行聘俗称"送担",女方接礼后当天回礼,婚事即定。定亲后,由男方选定结緍日期通知女方,称"请期"。请期后搬行嫁。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接着便是迎亲、拜堂、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郞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谓之"回门"。此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20世纪50年代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代替,婚事简办。80年代后,有采取旅游结緍和集体婚礼形式的。

徽州人杰地灵,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东汉、西晋、唐末、北宋时,有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而徽州文化则是对中原文化的最杰出的包容整合。它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徽州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国内外学者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国内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多少文人墨客对她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沏,遂久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南京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6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商务旅行社的周庄一日游。我是你们这次周庄之行的导游,我姓时,名岚岚。大家可以叫我时导也可以叫我岚岚。

我们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早上我们以游览景点为主,所以呢一会进景点之后呢请大家先跟着小朱朱参观景点,参观过程中呢我会为大家做相关的景点讲解,由于今天是星期六(天),游客比较多,容易产生拥挤,容易走丢,所以呢小朱朱在这里再次请大家务必跟紧了,吃过中饭我们就自由活动。中饭我们是定点不订餐。下面呢请大家拿出手机记一下我的手机号码。。。。。。。。。。如果走丢了,不要怕只要打我的电话我会第一时间找到你们的哦,如果打不通就多打几遍。有没有谁还不清楚的啊?(回音没有)在进景点之前,我们先要去拍一张免费的大头贴,这个有什么用呢。主要用于与周庄内居民区分开来。便于检票。我前面也说过了,今天人比较多,团队也很多,所以呢请大家排队,不要拥挤。耐心的等待。如果小朱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就请大家见谅了。

好!下面呢,我给大家啊介绍一下我们的水乡古镇——周庄。我们今天所游览的周庄呢地处苏州昆山市、吴江市、上海的青浦县三县市交界之处,东面不远就是有名的淀山湖,从这里乘汽车到上海的大观园只需要十几分钟。所以有人说:“周庄是淀山湖畔的一颗明珠。”

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有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周庄不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中国台湾经纬杂志盛赞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很多客人在游览了周庄之后,这样说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一个周庄。”大家为周庄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

周庄为什么叫周庄呢,我们顾名思义就是周家人的庄园。其实,周庄最早的时候叫贞丰里,在九百年前在该地有一位姓周的迪郎将二百亩捐出建成全福寺,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将贞丰里改称为周庄。

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景点有张厅,沈厅,双桥等等。这当中的沈厅是当时的富豪沈万三的庄园。当初沈万山利用周庄的河道与外商做外贸,从而使周庄的经济迅速发展了起来,也使自己富甲一方。沈厅为江南民居之最。沈厅是“七进五门楼”,它的七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进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进是沈厅的第二部分,是接待宾客的地方;第五、六、七进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总之,这三部分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前厅后堂”。

张厅是周庄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厅为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按理说徐家建的应叫徐厅,为什么叫张厅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了,就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

周庄最有名的就属双桥了。这是为什么呢,那就要从一副话说起了,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乘坐小船来到周庄,看到了双桥,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于是,就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一幅题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后来这幅油画连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画廊中展出。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被阿曼德.哈默用高价购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将这幅油画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钥匙桥不是钥匙胜过钥匙,因为它开启了周庄与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025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目前发现和探明的矿产已有40余种。泰山东麓的富铁矿量多质优,南部埋藏有石膏、石盐、自然硫沉积型大型矿床,周围的煤田则是山东省的主要煤产地之一。

正门的南边,就是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区,是泰山封禅祭祀古御道上的一座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占地9.6万平方米。城堞环绕,殿庑嵯峨,门楼高耸,气势非凡。庙以泰山称“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号称“东岳神府”。主要建筑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铜亭等。庙内古柏参天,游人络绎不绝。

出了岱庙,沿着上山的小路,一直,直走,就来到红门.红门是一个站点,游客累了就可以坐下来息脚。再下一站就是中天门,中天门是览车的终点站。要到达南天门需要步行十八盘。

十八盘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

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海拔1460米,古称“天门关”。它建在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元中统五年(1264)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门为阁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门”。红墙点缀,黄色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门侧有楹联曰:“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最后的目地是玉皇顶,上玉皇顶可以观看到以下奇观旭日东升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云海玉盘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雾凇雨凇雾凇和雨凇是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观。雾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风怒放,千姿百态。使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殿阁披上了柔软的轻纱,大地铺展开洁白的毡毯。雨凇则使岩石、大地、房顶、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冰的世界。

泰山佛光

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云海玉盘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雾凇雨凇雾凇和雨凇是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观。雾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风怒放,千姿百态。使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殿阁披上了柔软的轻纱,大地铺展开洁白的毡毯。雨凇则使岩石、大地、房顶、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冰的世界。泰山佛光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陕西天台山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来到入口处,大家看到右边山岩上耸立着“智者大师隐修处”石碑。天湖风景区曾是智者大师隐修处。智者法名智陈、隋时的高僧。生于公元538年,卒于597年,俗姓陈,字德安。祖籍河南许昌。其父为梁时大官。智者十八岁出家,陈太建七年(575年),即智者37岁那年,来到天台山,在天湖景区首建草庵。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弘法历时九年。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应晋王杨广之请到扬州被授予“智者”的称号,成为天台宗的创始人,世称“天台大师”“智者大师“。智者生前造大寺35处,度僧4000多人,传业弟子32人。大家看左边就是天台宗的九祖塔林。智者大师是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真正创始人。

各位来宾:这一景称为“龙游曲涧”,各位请往右边看,山岩上刻着“龙游”二字,这是宋代顶尖的书法家之一,他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等四人合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前面一景被称为“飞瀑迎宾”,这也是天湖景区水景最具动感之处。晴天形成珍珠瀑,大雨天一泓瀑布飞流而下,如蛟龙出海,奔腾欢跃。人们在参观山水景观时,有这样一句话有道是:有水无山单调,有山无水枯燥,有水有山美妙,在这山青水秀之处,人们不妨驻足观赏,留下美好回忆!

看罢飞瀑,便来到下天湖景区,这是一处观赏型湖畔,其自然的生态景观,十分古朴、原始,令人不禁想起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风南山“的意境

游客们:这天湖景区,除了游山,还有玩水,山为根,乃大地之根基,水为魂,是高山之灵魂。而玩水又各有千秋,下天湖古朴,适宜观赏;中天湖悠闲,可作垂钓;上天湖开阔,兼具游湖和休闲两大功能。可以说三个湖定位不同,但歉收并蓄,将“玩水”的游赏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穿过彩绘绘画的山洞就来到了散养区了,首先看到的是天鹅,黑天鹅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而澳大利亚珀斯又有黑天鹅的故乡之称。而白天鹅喜欢集群营巢,有固定的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除夏季外,其它季节均能产卵繁殖,年产二十多只,经公母天鹅轮流孵化,35天后小天鹅即破壳而出。刚出壳的小天鹅毛色灰白色,几天后即可下水游泳了,三、四月龄毛色逐渐转变成白色,6月龄后具有与成年天鹅一样的体型和体重了。

再往上走,我们就会看到蓝孔雀和白孔雀,我们可以用红色的手绢在它们眼前晃一晃,因为孔雀爱比美,可能会开屏哦。大家知道开屏的孔雀是雄孔雀还是雌孔雀吗?对了,是雄孔雀开屏,那你们知道雄孔雀为什么开屏吗?这是因为开屏是它们求偶的一种方式,它开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防御外敌,当它们身体受到威胁,或侵害时,用尾巴上的“眼睛”吓退敌人。蓝孔雀原来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它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尤其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它们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由于孔雀吃年幼的眼镜蛇,因此在印度它们非常受欢迎,在许多地方它们不会遭到捕猎,它们可以非常亲人。

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散养区的最里边我们可以看到鸳鸯,鸳鸯害羞、怕人,因此,在游人多的地方,不容易看到。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水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咱们看到的天鹅才是一夫一妻的典范,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

现在大家游过了天趣苑,前面将要到的是红叶谷景区唯一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兴教寺。在这里沿途大家也可以欣赏一下这一段充满文化气息的长廊,也被习惯地称为文化墙壁,上面作品都是出自于一些有名气的书法家和作家之手,这些作品可能会为一些研究和爱好书法的朋友们提供一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细细的品味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滁州琅琊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能够看到这座亭子共有16根立柱分立四方,亭两边设有茶几,这是欧阳修在亭中处理政务,并且与宾客把酒言谈,吟诗作赋之用,16立柱的构造和亭中所设的茶几在其他的亭中是不可多见的,当年欧阳修被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保守势力诬陷,贬谪滁州财、政事之余,常来琅琊山,与寺僧智仙饮酒畅谈,很是投机,智仙为使欧阳修能常来山中饮酒,赏景畅谈,故而建了此亭,《醉翁亭记》中也交代了这件事: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此刻我们来看下亭中的楹联,这是由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修的后人欧阳中石书写的,大家来读一下:“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意思是:“酒喝的并不多,怎样就醉了呢!欧阳修自己也在《醉翁亭记》中说过”饮少辄醉“一般人认为是,欧阳修在政治上受打击,情绪低落,所以借酒消愁愁更愁,也有一种说法,欧阳修在滁州情绪是很好的,欧阳修在滁州写诗近百首,其中有关饮酒,交友的资料可占一大半,所以酒是不可缺少的寄托和媒介。欧阳修出于身体的原因,惯有消渴症(糖尿病),尽管酒逢知己千杯少

,“颓手其问”,年龄不到老迈的程度,为什么称自己为老头呢?欧阳修当年只有38岁,正值年富力强的中年时期,他在《赠沈遵》的诗句中就说的很明白,“我年四十犹强力,字号醉翁聊戏客”这边还有一幅当地书法家吴伯初书写薛时雨的楹联“翁昔醉饮时,想溪山入画,禽鸟亲人,一官迁谪何妨,把酒临风,指范希文素心可证;我来凭眺处,怅琴操无声,梅魂不返,十亩篱莱重辟,扪碑剔藓,幸苏子瞻墨迹长存。”欧阳修当时在琅琊山以山为友,比肩范仲淹的为感,表达“欧公”“不以物喜,不以己”的人生境界,我站在那里远眺,抚琴无声,梅魂不返,重新修建,幸好当年苏轼写下来《醉翁亭记》的书法供后人瞻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福州三坊七巷景点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常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它近300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它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华山导游词讲解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Hello,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我是今天的导游牛牛,古代诗人李白曾说过‘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大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著名诗篇。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好好感受一下九华山的独特美

前两天一场大雨刚过,唤起了九华山的漫山云雾,所以呢,我们可以穿云踏雾走上山径。可以看到山路两旁杉竹成林,泉水淙淙,远远望去,天台峰高穿云间,如一把穿天银剑耸立在云雾之中。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

我们现在还在半山腰,我看很多游客似乎都已经很累了呀,那我们停下了休息一会吧,大家可以拍拍照,现在这里也是很美的,有没有一种神山住的地方那种感觉,休息够了我们就继续,因为九华山的全景启示是更美的,但是你要看到九华山全景就必须登上山峰,所以为了不虚此行,走吧,咱们一起上,一起加油。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峰顶,大家深呼吸一下是不是觉得空气特别清新呢,而且在这里耳听松涛流泉,环顾四周,但见莽莽苍苍,九华山群峰犹如朵朵莲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极目远眺,大江如练,是不是好美啊!

大家站在这里,还是不是有一种神仙般的感觉,难得有这么新鲜的空气,大家可一定要到深呼吸几下,我们现在就慢慢欣赏九华山的美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举世闻名的上海,是一个美丽而又繁华的城市,我早就听说,上海外滩的夜景格外迷人。于是,我慕名来到那儿,准备亲自体验一下黄浦江畔的异域风情。

太阳渐渐西沉,我们来到了黄浦江畔,天边美丽的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我们的脸庞。

与此同时,外滩的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在黄浦江畔,孩童们的欢笑声,与大人们的交谈声夹杂在一起,形成了一支错中复杂的交响曲。

可惜,天公不作美,远处渐渐下起了大雾,我心灰意冷,下了这么大的雾,这夜景是肯定是看不成了!可是,这天气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

不一会儿,夜幕降临了,外滩周围的灯火都亮了起来,渐渐地,大雾散了。我环顾四周,啊!真是耳闻不如眼见,只见两旁的西方建筑别有韵味。常青树藤绕着墙壁,石径小路旁的无名小花与绿草都给外滩添加了几分典雅。

此刻,这里已是灯光四射,人山人海了,这令人着迷人的景色我从来没见过。我面对着灯火辉煌的浦东新区,在那里,许多建筑,高耸入云。还有世界闻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灯光闪耀,似乎在向人问好。在美丽繁华的南京路上,霓虹灯频频闪烁,沿途还有许多欧式建筑,他们被五颜六色的闪灯装扮的像童话中的宫殿一样,非常美丽。

我凝望着那波光粼粼的黄浦江江面,和那挂满彩灯的游船,感受着那温柔的江风,我不禁赞叹:

上海外滩的夜景可真美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九寨沟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们,我叫刘乐泉,今年八岁了,我首次为您们讲解四川九寨沟秀丽的风光,希望大家旅途愉快,为了大家的安全,请系好安全带我们马上要出发喽!

四川九寨沟在我国的西南边陲,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真是大自然的一块好宝贝啊!在这四周有着九个藏族村寨,四川九寨沟也因此得名了,还有108个湖泊,四川九寨沟是充满灵性的,让很多人都赞不绝口,四川九寨沟也被人们称为“童话世界”,这里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要是你幸运的话,说不定你还会看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呢!

在迷人的四川九寨沟,有个叫诺日朗瀑布,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高24.5米,是中国大型钙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藏语中诺日朗意指男神,也有伟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哪!早晨,如果淅淅沥沥的雨下过后,您就会看到蔚蓝的天空上挂上了一座彩虹桥,美丽极了!在诺日朗瀑布对面,有一座观景台,站在台子上,瀑布全景尽收眼底,化成了一面波澜壮阔的景象。

大家看看山下,有着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的湖泊,还有可爱的小鱼,他们的声音,奏成了大自然动听的乐曲,晚上的湖泊犹如一面大镜子,明亮的月亮已经清清楚楚的被眏上了,这肯定会让大家想起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吧!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即将要来临的时候,四川九寨沟冰雪消融、春水泛涨,山花烂漫,温柔而慵懒的春阳吻接湖面,吻接春芽,吻接你感动自然的心境...... 这是多么美丽的季节,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

有一次,美国的一位教授来旅游四川九寨沟,一走进去,就不由的说:“世界上有像这样美丽的景观,真是一大奇迹,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幸运啊!”

在四川九寨沟,有着很多少数民族,汉族人很少,所以在那里的汉族人也叫少数民族,那里因为有了四川九寨沟,所以每天早晨,家家户户都把自己的儿女送到离四川九寨沟近的幼儿园里,在那里,人们常常把屋顶刷成白、蓝、黄、绿、红这几个颜色,白色代表白云,蓝色代表天空,黄色代表大地、绿的代表树木、红的代表大山,而且他们那的楼都盖三层,一楼是养牲畜的,二楼是人住的,三楼是祭祀神灵的。

今天旅游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对四川九寨沟的风景、瀑布、湖泊等等都有更一步的了解,我相信一些小朋友,对这里的食物呀!穿戴呀,肯定都很好奇,你们说我猜的对不对呢?哈哈,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山西佛教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86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其间,大体经历了佛教经典在中国大量传播、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合以及建立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都显示出由山西出家的著名高僧的历史贡献,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显、慧远、昙鸾等几位高僧。

法显是东晋时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龚,平阳武阳(今临汾市西南)人,平民出身。他的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折,父母唯恐他不能成人,在三岁时就送他到佛寺当了沙弥(小和尚),希冀依靠“神佛”的保拓,免除夭折之难。法显从小对佛很虔诚,20岁时受了“大戒”,信仰更加坚定,行为更加严谨,众僧称誉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高僧传·法显传》)。

法显生于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当时,北方地区先后建立起众多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与汉民族隔阂很深,尤其是在思想信仰上,汉族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他们则主张“佛是戎神,所应兼奉”(见《晋书·佛图澄传》),把佛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宗教。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广大民众,他们大力宣扬佛教,政治上扶植佛教发展。如石勒建立的后赵国百姓,在印度高僧佛图澄的宣传下,“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见《晋书·佛图澄传》)。但是,佛教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不少混乱。主要是僧人受统治者支持享有特权,于是“真伪混淆,多生愆过”(见《晋书·佛图澄传》),出现大量不法行为,引起民众不满,严重削弱了佛教;同时,佛教自身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戒律也很不健全,当时虽有不少西域僧人翻译的佛经在中国流传,但很不系统,且多是口授相传,辗转流行,不免讹误增损,而戒律的翻译又极为缺乏。戒律的松弛和僧人特权的加大,更造成佛教界的混乱。

这种状况,对于正直笃信的法显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为了保卫佛教的纯洁性,以利于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印度,到佛教发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维持僧众团体及僧众个人的规章制度,作为佛教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准则。于是,东晋隆安三年( 399),法显与同学数人从长安出发,“至天竺寻求戒律”(法显《佛国记》,又名《法显传》),登上了西向印度取经的征途。

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是65岁高龄,他们一行数人,西经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后经印度洋到山东半岛登陆,最后回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外历时20xx年,历经30多个国家,包括今日我国的西北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归来时已是80岁老人。他是当时中国走得最远的人,“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此”(《佛国记》)。

法显在印度刻苦勤学掌握了梵文梵语,把大量口传佛典记录下来带回中国,归来后,又亲自译成汉文,从此,中国内地佛经结束了西域的中转,直接沟通了东方的两个文明发源地,中国佛教更系统地发展起来了。同时,法显撰写的《佛国记》不仅是一部佛教典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我国最早记录中亚、印度、南洋各国历史、地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伟大旅游撰著。唐代高僧义净指出:“自古神州大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创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转引自靳生禾:《旅行家法显》,第19页)就是说,法显是我国西天取经的开山大师,唐代玄奘进一步开拓了取经道路;而且,法显的《佛国记》也可以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相与媲美。

由山西出家的另一位著名高僧慧远,在使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慧远也是东晋时高僧,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宁武县附近)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高僧传·慧远传》)。说明慧远少年时代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对当时流行的道家老、庄思想也很精通,但还未形成确定的志向。东晋永和十年( 354),慧远21岁,深慕江东范宣子,便偕同其弟一道“欲渡江东”,拜师从学,因北方战乱,道路不通,未能如愿。这时,正值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今河北省阜平县北)立寺传教,“声甚著闻”,他又与其弟“遂往归之”。听了道安讲经说法后,十分敬佩,惊叹说:“真吾师也!”认为以前十分喜爱的“儒道九流,皆糠比耳”,毅然与其弟削发出家于道安门下。“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继昼”,深为道安赏识, 24岁便开讲佛经(见《高僧传·慧远传》)。从此,终生皈依佛门,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东晋太元六年( 381),48岁的慧远来到庐山,深感“庐峰清静,足以息心”,便在这幽静秀丽的庐山定居下来,开始了他富有特色的传教生涯,从此足不出山,直至83岁逝世(见《出三藏记集·慧远传》)。慧远在庐山的活动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著书立说,阐释佛理,宣扬佛法。他一生“所著论、序、铭、赞、诗、书,集为十卷,五十余篇”(《高僧传·慧远传》),绝大多数作于庐山。通过著书立说,形成了他的以佛教义理为核心,又广泛吸收儒、道各家学说的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他明确主张“内外之道,可合而明”(《沙门不敬王者论》),儒、释、道三教思想可以融合一体。在东晋,一再发生过关于沙门(佛门)该不该礼敬帝王的争论,其实质也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礼教的关系或者说佛教在中国是否合法的争论。为此,他写下了《答桓大尉书》、《沙门不敬王者论》等名篇,一方面主张在家信徒(居士)必须遵从世俗,礼敬君亲,尽忠尽孝;另一方面,出家僧人又必须保持佛门的独立性,不礼敬君亲,无所谓忠孝。他指出,从表面看,沙门不敬君亲是“内乖天底之情”,“外阙奉主之恭”,违反了封建礼教,但这样可以使沙门以其高尚其志的榜样影响民众,从根本上维护了统治者的最高利益。总之,“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沙门不敬王者论》)。佛教信仰与封建礼教不过是殊途同归,终极目的是一致的。这样,慧远通过融合儒、释、道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关于沙门是否礼敬王者的争论,而且也保证了佛教在中国的合法地位,从而在佛教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开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慧远在庐山的又一主要活动是建立僧团,壮大佛教势力。他培养组织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庐山僧团及居士群,从而使庐山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的两大中心之一。另一个中心是印度僧人鸠摩罗什所在的长安,是主要的译经中心;慧远在庐山除译经传法之外,则努力使佛教中国化。同时,僧团周围还有以上层社会名流为主体的居士群,它是慧远与世俗世界联系的纽带,既能沟通上层统治阶级,又避免了僧侣奔走官府而引起人们的厌恶心理,也有效地壮大了佛教的势力。

慧远的另一主要活动是广泛接触社会,扩大佛教影响。他居于庐山30余年,虽然“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高僧传·慧远传》),但并没有绝离尘世,而是不分华夷南北,朝野顺逆,皆与交往,对谁也不亲不疏。从地方官员到朝廷重臣,从著名文学家、道土到农民起义军首领。举凡来访者,无不广泛结交。而且,居于统治阶层的上层人物,大多数是主动与慧远结交的。慧远以其超然出世的态度,周旋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之间,并赢得双方的尊重,这样不但扩大了佛教对社会的影响,而且通过广泛接触上层人物,也使佛教进一步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

与此同时,慧远还从理论上结合道家“以无为本”的出世主义,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并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命运主宰权从天、上帝、鬼神手中夺回,交给每个人的“心’,引导人们从主体自身内部加强修养,积德行善,提倡通过念佛投生西方净土,从而对中国佛教净土宗思想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也因此,唐宋以后的一些净土宗僧人尊奉慧远为中国净土宗初祖。

继法显、慧远之后,由山西出家的又一位著名高僧是昙鸾,他对中国净土宗的形成起了直接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北方大宏净土念佛之业者,实为北魏之昙鸾,故常推为净土教之初祖”(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

昙鸾是北魏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他“家近五台山,闻其神迹灵怪,幼即往寻之,便出家”(《续高僧传·昙鸾传》),可见他是在幼年时代怀着对佛教的神奇向往而出家为僧的。出家之后,“广读经籍,尤研四论与佛性”(《续高僧传·昙鸾传》)。一方面广读博览佛教经书和儒道典籍,同时更深入钻研鸠摩罗什所译的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四种基本著作《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大智度论》和有关佛性的学说。

昙鸾于南朝梁大通元年( 527)来到建康(今南京市),曾与梁武帝谈论佛性,很受梁武帝赞许。后又拜见著名道土陶弘景,陶弘景授予他《仙经》十卷,他便准备携经返回北魏故地,从事修行;但在途经洛阳时遇到印度名僧菩提流支,便问:“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意思是佛经中有没有胜过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法。菩提流支很不高兴地“唾地相斥”回答他:道教哪配与佛教相比?靠道教的《仙经》是不能摆脱生死轮回,达到长生不老的。随之即把佛教的《观无量寿经》授予他,说:“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说明长生不如解脱的道理,引导他信仰净土(见《续高僧传·昙鸾传》),这使昙鸾深受教益,当场把《仙经》烧掉,此后他便主要传播净土信仰了。

昙鸾回到故地后,大力弘扬净土念佛,民众纷纷皈依,名声大振。北魏分裂后,东魏开国君主孝静帝对他十分崇敬,尊称他为“神昙”,并下敕令要他住持并州大寺。他后来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今属交城县),在这里讲经授徒。从此,玄中寺成为传播净土信仰的重要中心。到唐代,昙鸾的再传弟子、山西文水人道绰继续在玄中寺传道;后来,道绰的弟子善导来到长安,建立起了完备的净土宗派,使净土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盛时期。

净土宗在印度佛教中也没有形成宗派,却在中国得到发展并连绵不绝地流传了下来,主要是因为它的教义和修行方法简便易行,得到平民大众的信奉,所以如同禅宗一样,称得上是真正中国化了的佛教。净土宗的发展,与山西地区和由山西出家的高僧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它是由慧远开创、昙鸾奠基、道绰与善导完成的,主要是在山西大地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昙鸾在净土宗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净土宗在唐代正式形成后,进而传入了日本,日本僧人“依据善导一师开创净土宗”(日·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使净土教在日本得到广泛流传,成为日本众多佛教宗派中的一个重要宗派,也因此,日本的净土宗一直尊奉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三祖师,尊奉玄中寺为净土宗开山祖庭。历代日本净土名僧,多来玄中寺朝拜,视为“圣地”,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桥梁作用。

以上,从法显、慧远到昙鸾使我们看到,由山西出家的佛教高僧大多集中在十六国北朝时期,这个现象很值得重视。十六国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山西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而再度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繁荣期,山西在这个时期一直处于北方民族统治之下,这些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统治汉族人民,在不断学习吸取汉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大力宣扬和扶持佛教文化发展,这就为山西出现为数众多的佛教高僧,以及佛教文化能够在山西获得比较高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特定的和相当有利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史文化氛围。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山西佛教文化之所以格外光辉夺目的基本原因了。

同时,山西地区不仅佛教思想比较活跃,在传播和发展中国佛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山西也是佛教文物、艺术的宝库,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五台山位居佛教四大圣地之首;玄中寺为中日净土宗摇篮;云冈石窟文化可与敦煌媲美;广胜寺稀世罕见的金版藏经《赵城金藏》为当今整理出版《大藏经》的主要底本;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这些说明,山西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安徽徽州古城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徽州古城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核心,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古城五峰拱秀,六水迴澜,山光水色,楚楚动人。景区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徽州古城景区辖六个景点:东方凯旋门——许国石坊,徽商花园——新安碑园·太白楼,江南第一街——斗山街,徽商之源—渔梁古埠,徽州大观园——徽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行知纪念馆。

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片,古今名人楹联佳名。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

新安碑园紧邻太白楼,此景区将碑园与园林溶为一体,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多式花墙、漏窗、洞门相互通透,碑廊曲折起伏蜿蜒二百多米。高处立亭,洼处蓄池,竹影婆娑,为徽州私家花园的风格,其园筑于披云峰上,有峰有楼有水,虽然咫尺之地,却是博大胸怀,饶有山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个湖泊就是绚秋湖,每到秋天万山红叶倒映水中阳光一照绚丽多彩,绚秋湖由此得名。

大家看这个仿明清式牌坊,在西方,亭台楼阁屡见不鲜,唯独见不到的就是牌坊,可以说牌坊是中国所独有的。大家再看这个门,名为“垂花门”,它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

匾上书“仁山智水”,意思是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红叶谷有山有水,可以说大家来红叶谷是既做了回仁者,又做了回智者。大家看一下两边的楹联“山连泰岱添秀色,水通趵突共幽情”这两句写出了红叶谷的山处在泰山山脉上,而红叶谷的泉水与济南泉水则是一脉相承。再看“一谷红雨复红叶,四时绚春犹绚秋”,这说出了红叶谷最美的两个季节,春天的郁金香节(4月2日—5月10日)和秋天的红叶节(10月1日—11月12日),不过我们今年最新推出了夏季百合展(6月-8月),百合展期间将展出二十多个品种三十万株的百合。大家随我过来看这边,上书“岱北洞天”,岱是指泰山,北是说红叶谷是泰山的余脉,就是说泰山山脉上的红叶谷景色别有天地。

流笺桥本来共有100根柱子,可能天意使然,现在仅存99根,可能也应了有句话:“流笺桥上走一走,都能活到九十九”。流笺桥也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岁桥”和“长寿桥”,朋友们可以来回摸足着99根柱子,可以福寿延年。

流笺,是唐朝的一种文化活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笔会。唐朝时,诗文化盛极一时。诗人把诗写在红叶上,将红叶放在流水中,任其漂流,有谁捡到,可以写诗作答复。诗人之间以红叶为媒,以红叶会友,互相交流,这种活动就叫流笺。此桥取名流笺桥,是因为每逢秋季,层林尽染,红叶随风飘落水中,像一封封信笺一样,令人不由想起古时举办流笺活动时的种.种诗情画意的美。(诗曰:每恨流笺题律绝,时收红叶论禅空。归来一扫飘零意,梦外还主食小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类动物,身长约90cm,只有背上长羽毛,羽毛,羽毛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人喜欢用它来做装饰,西方主人喜欢用它来点缀女幅,由于它的羽毛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加上白鹭喜群居,容易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数量锐减,几乎陷入灭绝,后来人们穿戴打扮起了变化,加上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才幸免绝种。而在这里,白鹭主要以带鱼为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寨沟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小朋友们各位大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九寨沟,我姓张名叫张洋洋,大家叫我星星或者叫我小张导游

首先,我们去的是人间仙境的九寨沟,它在四川北部,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一下车,我们将会看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因为这山非常高,从半山腰开始往下都是原始森林,往上都是常年不化的积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每当晴天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

继续往前行,游人逐渐稀少。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也许就在不远处你会从树上发现一只行动敏捷的小松鼠,你会发现它从树上慢慢地跳了下来。也许,你还会看看一只爱美的小熊猫,从山上跑到谷底,对着那清澈见底的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也许,你站在树下面,乘凉时,等你听到一种优美的歌声时,你一抬头就会发现一只百灵鸟正在歌唱。

感谢游客来我们这里玩,希望大家给我提出一点意见,我下一次一定会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给为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叫王翔宇,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旅游!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并称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原来并不叫九华山,在唐朝的时候叫做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山峰秀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两次到

下面我们首先进入的就是九华街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门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胜境”四个大字。中门两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狮。门仿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好,游完祇园寺,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九华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了。化城寺石阶下有宋代石狮一对,一雌一雄,古拙浑厚。化城寺依地形渐次升高,结构严谨,古朴典雅,基本保存了开山祖寺原有风貌。

好了,我们九华山的游览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对小王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为大家服务,祝大家一路顺风!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