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一 上机操作初步和简单的C程序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C语言运行环境Turbo C++3.0
2、会简单的程序调试
3、熟悉C语言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
4、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 实验内容
1、 上机运行本章3个例题,熟悉所用系统的上机方法与步骤。(习题1.7)
2、 编写一个C程序,输入a、b、c 3个值,输出其中最大者。(习题1.6)
3、 设圆半径r=1.5,圆柱高h=3,求圆周长、圆面积、圆球表面积、圆球体积、圆柱体积。用scanf输入数据,输出计算结果,输出时要求有文字说明,取小数点后2位数字。注意:在Trubo C++ 3.0中不能输入汉字,只能输入英文或拼音。(习题4.8)
4、 运行如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1,b=2;
a=a+b; b=a-b; a=a-b;
printf("%d,%dn",a,b);
}
三、 实验步骤与过程
四、程序调试记录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
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试管刷、
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
[实验步骤]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1、洗涤方法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浸泡后将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复使用),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净后不急用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急用仪器,可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尽。烧杯和蒸发皿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操作时,试管口向下,来回移动,烤到不见水珠时,使管口向上,以便赶尽水气。也可用电吹风把仪器吹干。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密度。
(二)试剂的取用
1、液体试剂的取用
(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量杯)。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数据时,量筒必须放在平稳,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使用移液管。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体洗涤2-3次。
2、固体试剂的取用
(1)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往试管里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避免药粉沾到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
(2)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要用洁净的镊子夹取。装入试管时,应先把试管平放,把颗粒放进试管口内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使颗粒缓慢地滑到试管底部。
(三)物质的称量
托盘天平常用精确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称准到0.1g。
1、 调零点 称量前,先将游码泼到游码标尺的“0”处,检查天平的指针是否停在标尺的中间位置,若不到中间位置,可调节托盘下侧的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到零点。
2、 称量 称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至刻度“0”处,天平的两个托盘重叠后,放在天平的一侧,以免天平摆动磨损刀口。
[思考题]
1、 如何洗涤玻璃仪器?怎样判断已洗涤干净?
答: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 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
答: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要用洁净的镊子夹取,装入试管时,应先把试管平放,把颗粒放进试管口内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使颗粒缓慢地滑到试管底部。。
篇2:普高新课程实验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200x年秋季,我省将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我校作为黑龙江省示范性高中,大庆基础教育的排头兵,对即将到来的高中新课程实验高度重视,制定出大庆实验中学新课程实验整体方案,成立由符校长直接领导的新课程改革委员会,下设新课程改革办公室,全权负责新课程实验的领导、组织与实施。成立了由张恒林副校长任总指挥的新课程改革筹备行动组,具体负责课改宣传、教师培训、课程设置、选课指导、学生评价等工作。这些都为07年我校顺利开展新课程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的迎接新课程实验的到来,了解和学习第一批实验学校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借鉴他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先进经验。学校组织科研处和实验二部的相关人员,在科研处郭明侠副主任的带领下,于200x年x月x日至x月x日赴广东的深圳市和山东的济南市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学习。广东省和山东省作为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份于200x年秋季正式开始新课程实验,他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我们先后考察了深圳市的深圳实验学校、深圳高级中学和济南市的山师大附中三所学校。这三所学校都是当地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重点中学,十分具有代表性。我们认真听取学校领导关于课改进展情况的介绍,并与部分实验教师座谈,就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我们还深入课堂教学,观摩了几节常规教学课,亲身感受了新课程的魅力。通过两周的考察学习,使我们对高中新课程又有了新的了解、认识与思考,他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和策略对我校将要实施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下面将本次考察学习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本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变动最大,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影响最深刻的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的高中新课程方案,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到课程管理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本次新课程实验的突出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教育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局面。实现了权力下放,给地方、学校和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使其能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材和课程,达到教育收益最大化。现在已基本实现了教材选择多样化、课程设置灵活化、课堂教学个性化、学生评价多元化。
1.教材选择多样化,地方拥有选择权
新课程实验首先就是改变了过去全国使用同一版教材的局面,要求各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高考也命题也不再依据某本教材,而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各种版本的教材争相出炉。现在全国普通高中教材的版本不下于十种。新课程要求每个学校不能只选择一种版本的教材,而是要选择多种版本的教材。广东省在教材选择上就遵循版本不少于三个的原则。而广东省的各个地区选用的版本也不尽相同,都是由各地区相应的教材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领导、教材专家、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投票决定的。必修部分统一要求,选修部分各校参照《广东省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自行决定。我们考察的两所学校选用的教材主要集中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和粤教版。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某一学科上,虽然学校选定了某版的教材,但是他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仅仅参考指定的教材,而是采取“一本教材为主,多版教材为辅”的方式。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每位老师手里都有两三本,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参考。这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建议学校在进入新课程之前,应该让我们的任课教师提前拿到多种版本的教材,提前熟悉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总结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和优缺点,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课程设置灵活化,学生拥有选择权
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改革后的高中课程由八个学习领域、十二门科目和若干个模块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按照国家的要求,高中学校必须开足开齐8个领域的必修课,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努力开设多样化、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各学校实际情况的限制,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变通,灵活的执行国家的要求。首先,选修课程必修化,由地方或学校代替学生选课,统一上课,采用的这种所谓“配餐制”。这也是现在我国新课程实验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我省刚刚出台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中就明确规定,选修Ⅰ的内容一是所有学校必须开设,学生按要求必须进行选择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是规定了这些内容的必修的。我们考察的深圳、济南两地的学校基本上也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只不过有的是省里规定的,有的是市里统一的,还有的是学校自己选择的。几乎没有学校能达到让学生开放式的选课,上课实行“走班制”。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牵制,以及学校自身资源的限制,采取这种做法也是符合实际的。要真正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学校活动课程化,为了达到学校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自身条件和学生兴趣,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修,至少获得6学分的要求,很多学校都灵活的将学校活动课程化,例如将运动会、文化节、科技节等学校活动课程化,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实际表现给予一定的学分。这样做,既能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管理,又完成了国家对开设校本课程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再次,研究性学习灵活化,国家规定研究性学习是15个学分,如果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可能效果不会太好,更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所以大部分学校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灵活话,既有集中授课,又有分散研究;既有理论学习,又有个别指导。有的学校的具体做法是开学初用几个课时,以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选择题目和导师,学生们课后研究,教师进行指导,期末再利用几个课时验收成果。或者是在放假前选择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假期里进行实践研究,开学来进行验收展示。总之,以上这些都是各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课程设置上采取的一些做法,对我校以后实施新课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师拥有选择权
新课程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更加个性化。教师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特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的新的课堂教模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到深圳实验学校和山师大附中的课堂,分别听了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十余节课。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标准下,任课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是新课程实验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课程实验的成功与否。无论教材编排,还是课程设置怎么改革,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授课方式不变革,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空谈。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可以说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实验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新课程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是我们进行新课程培训的最重要的任务。
4.学生评价多元化,学校拥有选择权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改进传统的校内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是大势所趋。在考察中发现,虽然所有学校都采取了综合的评价方式,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各学校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学分认定上。由于国家规定学分认定权在学校,所以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出本校的学分认定标准。以深圳实验学校为例,他们将学分认定分为考试和评价两个部分,其中考试成绩占60%,评价成绩占40%。考试成绩又分为平时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成绩又分为个人评价(10%)、同学评价(5%)、家长评价(5%)、和教师评价(20%)。最后他们规定只要学生的学分达到1.7分,就认为这个模块通过考核,给2学分。同时,他们还按照国家的要求给学生建立了成长手册和成绩手册。因为虽然学生学分认定、学业评价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理念很好,但是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复杂,教师工作量明显增加,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么,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评价标准,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是课改中多数人较为困惑的问题。
二、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
经过几年的新课程实验,虽然广东和山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们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上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初期阶段。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领导机制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政府行为。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行动到位是新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是落实新课改的组织保证。我校已经成立了由符校长直接领导的新课程改革委员会,并指定了具体分管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和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工作的副校长。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形成运行有序、功能完善的课改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2.积极做好课改宣传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支持,因为新课改不仅仅涉及到学校的问题,同时也直接涉及到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为了让学生家长能了解新课改,认同新课改,最后达到支持新课改的目的,学校要在进入新课改之前,必须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学校的标语、墙报等形式,广泛的宣传动员,营造课改的社会氛围。二是,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家长学校”为阵地,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传授课改新理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十分必要的。
3.科学制定课改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我省出台的《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管理方案》等文件的精神,制定我校的新课程实验方案,明确我校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等内容,对学校的新课程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同时,还要制定各种计划和方案,包括新课程教师培训计划、课程设置方案、学分认定方案、学生成长手册制定方案、选修课设置方案、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等各种方案,使新课程有效实施有章可循,保证新课程实验在整体框架内稳步、有序的推进。
4.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为解决在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新课改的发展方向,我们有必要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立项研究,以保障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建议学校选择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实验教师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对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5.精心组织教师培训
课改成败的关键在于新课程的管理者和实验教师。实验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只有拥有一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确保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在这一点上,各省份都能形成共识。广东和山东在新课改实施前就制定了新课程教师培训方案,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组织普通高中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各学校也制定了本校的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深圳高级中学还开展教材培训,聘请教材的编写者到学校给任课教师讲座,使任课教师加深对教材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新教材的内容和脉络,以便在今后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先进的经验我们都可以借鉴。在课改的不同时期,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采取省市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相结合,集体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力度,打造一只课改理论素质高,课改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保障新课程实验有效的开展。
两周的考察学习虽然很短暂,但是收获颇丰;虽然很辛苦,但倍感欣慰。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各校的先进经验,使我们避免再走弯路,更重要的坚定了我们的信心。通过两周的考察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程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堡垒,只要我们实验人共同努力,携手并进,稳妥、扎实、有效的开展新课程实验,我们一定能既逐步完成新课程实验,体现新课程理念,又保证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篇3:实验报告总结
时间像流水般一去不复返,我的物流工作实习也一去不复返。从学校踏入社会,从学生转换成工作者,我学到了很多很实际的东西。工作的规则,复杂的人际关系都需要我们慢慢去适应。
我从事的是物流工作的实习,这是一门服务的行业,始终坚持顾客是上帝。但并非我说学的专业,刚开始我不怎么感兴趣,心想既来了就好好做着。
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锻炼自己,可以学到你想要的。我的职位是一名接送货员,主要的工作是从客户那里安全的把货物送回来。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份很简单的工作,但是要把它做好还要花点心思。因为你去接货时,要跟客户鉴定一份合同,关于货物安全的,所以你不有丝毫的大意,一个很小的失误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公司的信誉问题,所以要非常的细心。这些对我来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其实更让我感到吃力的事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客户,他们的性格各异。这不免让我感到有点措手不及,尤其对于刚出校门的我们来说。特别是对于内向性格的我,实在有点难以应付。但我并没有灰心,我的毅力没那么弱,别人做好的,我也能做好。
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通过领导的耐心指点,同事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进步了。我认为心态很重要,因为这是良心剂。同时我还要处理好跟同事之间的关系,争吵,争论,是家常便饭,但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沟通与支持。有了他们我不在孤单,温暖的画面一幕一幕,感到常在。
但是在物流工作实习中我还是发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还不足,还没什么经验,毕竟刚出校门。所以我要不段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便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向身边的人学习。一切要从全局出发,重团结,讲诚信。无论在什么岗位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几个月来,我十分注意对现实的了解和掌握。基于几个月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对各项业务工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我想自己的工作经验一方面是自己工作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有这样的机会,这都是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的结果。正因如此,我将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以无比的热情与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很庆幸自己能找到这份物流实习的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还是得到了锻炼。看清了自己的不知,在学校的东西都没有用上,不过在工作中学到了不少的新知识,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工作的收获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看法,自己在知识,技能,和沟通方面还有些不足,我们大学生要放好心态,我想以后我的工作,还是会记起当初第一次实习的。因为这次物流工作实习给了我巨大的启发和源动力。我在这一次实习中体验到了生活的不易和以后怎么样去工作的真谛,我很开心能够在第一次实习得的时候找到那么好的单位和同事。我大受感动,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有了这一笔财富,我会做的更好。
篇4:微生物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
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
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
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
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
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
四、实验过程
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
五、讨论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
意义?
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篇5:关于rose实验报告模板_实验报告_网
Rose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姓 名
班 级序 号:
课 程: 软件工程
老 师:
日 期地 点成 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ational Rose软件界面以及使用方法;
2.学会用Rational Rose建立UML模型。
二、实验内容及工具
结合课本相关章节在Rational Rose软件中绘制相应的模型。本次实验以教学管理系统为例。
系统:win8.1企业版
软件版本:Rational Rose 20xx企业版
Rose简介:
Rational Rose是Rational公司出品的一种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的可视化建模工具
用于可视化建模和公司级水平软件应用的组件构造。
Rational Rose包括了统一建模语言(UML),OOSE,以及OMT。其中统一建模语言(UML)由Rational公司3位世界级面向对象技术专家Grady Booch、Ivar Jacobson、和Jim Rumbaugh通过对早期面向对象研究和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扩展而得来的,它为可视化建模软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这样的渊源也使Rational Rose力挫当前市
场上很多基于UML可视化建模的工具,例如Microsoft的Visio20xx、Oracle的Designer20xx,还有PlayCase 、CA BPWin、CA ERWin、Sybase PowerDesigner等等。
Rational Rose 是一个完全的、具有能满足所有建模环境(Web开发,数据建模,Visual Studio和 C++ )灵活性需求的一套解决方案。Rose 允许开发人员,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和分析人员在软件开发周期内在将需求和系统的体系架构转换成代码,消除浪费的消耗,对需求和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可视化,理解和精练。通过在软件开发周期内使用同一种建模工具可以确保更快更好的创建满足客户需求的可扩展的、灵活的并且可靠的应用系统。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确定系统的范围和系统边界
2.定义活动者
3.定义用例
4.绘制用例图
5.绘制主要交互图
6.建立顺序图
7.建立协作图
8.建立状态图
篇6: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赖凯涛 张志诚 史炜 汤菲菲_实验报告_网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赖凯涛 张志诚 史炜 汤菲菲
实验者:赖凯涛 张志诚 史炜 汤菲菲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赖凯涛 实验时间:5月15日
气温:23.0℃ 大气压:100900pa
实验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一:目的要求
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 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仪器 试剂
恒沸点仪
精密温度计
调压变压器
阿贝折光仪
超级恒温水浴
量筒、漏斗
滴管、大烧杯
无水乙醇
环己烷
含环己烷各为10、30、50、70、90、95%(重量百分数)的乙醇溶液。(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含环己烷各为 0%、20%、40%、60%、80%、100%的标准乙醇溶液。 (用白滴瓶盛装)
三:数据分析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张志诚
实验时间
2000/15/5
室温 ℃
23.0
大气压pa
1009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0
1.3620
10
1.3630
20
1.3635
30
1.3650
40
1.3675
50
1.3730
60
1.3655
70
1.3940
80
1.4210
90
1.4258
100
1.426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0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3.20
67.20
64.30
63.70
64.90
79.4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8
1.3722
1.3938
1.4010
1.4030
1.4195
1.4260
1.4261
液相折光率
1.3616
1.3639
1.3702
1.3819
1.4018
1.422
1.4265
1.4262
气相浓度
4
20
53
64
67
91
100
100
液相浓度
2
6
17
35
65
94
101
100
低恒沸溶液
沸点 ℃
组成 %
64.1
67
四: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什么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压力和温度的测量都有随机误差,试导出h的误差传递表达式. 答:由h的定义式 h=u+pv 可得,
→ dh=du+pdv+vdp
→ dh=(?u/?t)v dt+(?u/?v)tdv+pdv+vdp
→ δvhm=(?u/?t)vδt+vδp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且加热的时间长短不十分固定,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另外,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时比较靠近电热丝,测得的温度稍微偏高。
top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张志诚 实验时间:5月15日
气温:23.0℃ 大气压:100900pa
实验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一:目的要求
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 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仪器 试剂
恒沸点仪
精密温度计
调压变压器
阿贝折光仪
超级恒温水浴
量筒、漏斗
滴管、大烧杯
无水乙醇
环己烷
含环己烷各为10、30、50、70、90、95%(重量百分数)的乙醇溶液。(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含环己烷各为 0%、20%、40%、60%、80%、100%的标准乙醇溶液。 (用白滴瓶盛装)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张志诚
实验时间
2000/15/5
室温 ℃
23.0
大气压pa
1009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0
1.3620
10
1.3630
20
1.3635
30
1.3650
40
1.3675
50
1.3730
60
1.3655
70
1.3940
80
1.4210
90
1.4258
100
1.426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0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3.20
67.20
64.30
63.70
64.90
79.4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8
1.3722
1.3938
1.4010
1.4030
1.4195
1.4260
1.4261
液相折光率
1.3616
1.3639
1.3702
1.3819
1.4018
1.422
1.4265
1.4262
气相浓度
4
20
53
64
67
91
100
100
液相浓度
2
6
17
35
65
94
101
100
低恒沸溶液
沸点 ℃
组成 %
64.1
67
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 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三,被测体系的选择 本实验所选体系,沸点范围较为合适。由相图可知,该体系与乌拉尔定律比较存在严重偏差。作为有最小值得相图,该体系有一定的典型义意。但相图的液相较为平坦,再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将整个相图精确绘出。
四,沸点测定仪 仪器的设计必须方便与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蒸汽冷凝部分的设计是关键之一。若收集冷凝液的凹形半球容积过大,在客观上即造成溶液得分馏;而过小则回因取太少而给测定带来一定困难。连接冷凝和圆底烧瓶之间的连接管过短或位置过低,沸腾的液体就有可能溅入小球内;相反,则易导致沸点较高的组分先被冷凝下来,这样一来,气相样品组成将有偏差。在华工实验中,可用罗斯平衡釜测的平衡、测得温度及气液相组成数据,效果较好。
五,组成测定 可用相对密度或其他方法测定,但折光率的测定快速简单,特别是需要样品少,但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重复测定三次。当样品的折光率随组分变化率较小,此法测量误差较大。
六,为什么工业上常生产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无水酒精?
答:因为种种原因在此条件下,蒸馏所得产物只能得95%的酒精。不可能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获得无水酒精,95%酒精还含有5%的水,它是一个沸点为的共沸物,在沸点时蒸出的仍是同样比例的组分,所以利用分馏法不能除去5%的水。工业上无水乙醇的制法是先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苯,再进行蒸馏。
top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 史炜 汤菲菲 实验时间: 2000/5/17
气温: 24.2 ℃ 大气压: 100.80 kpa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
目的要求 用热分析法测绘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学会热电偶的制作,标定和测温技术 掌握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仪器与试剂 自动平衡记录仪,热电偶,电炉,泥三角 ,坩锅钳,纯sn、含sn为20%、40%、60%、和80%的snpb合金以及纯pb(坩锅上的记号分别为1、2、3、4、5、6)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史炜
汤菲菲
实验时间
5月17日
室温 ℃
24.2
大气压pa
1008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0
1.3619
10
1.3631
20
1.3637
30
1.3658
40
1.3680
50
1.3725
60
1.3850
70
1.3940
80
1.4192
90
1.4255
100
1.362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0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2.30
67.20
64.40
63.70
63.80
79.0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3
1.3792
1.3900
1.3996
1.4035
1.4204
1.4224
1.4252
液相折光率
1.363
1.365
1.369
1.369
1.402
1.4241
1.4255
1.4252
气相浓度
4
31
48
62
68
92
95
99
液相浓度
5
8
15
15
66
97
99
99
4 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 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篇7:2025年度实验小学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自评报告_自评报告_网
学校概况:胶州市实验小学是胶州市教体局直属学校,也是胶州市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验基地。学校占地21888平方米,建筑面积1XX平方米,绿化面积6808平方米。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教职工159人。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校教职工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社会认同感不断增强。学校全力打造 “和谐教育”的实小品牌,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依据《胶州市义务教育学校XX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估标准》,认真进行了自评,自评情况如下:
一、学校基本管理
2.校园及各场所达到“五化”标准: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满分20分,自评20分。
XX年,我校在文化建设中,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系列化。我们在操场东侧的设立了经典诵读长廊,在新加固致远楼设立了“和谐教育”专栏,展示了学校理念、快乐研究、德育管理等学校文化,见证了学校不断发展的历程。学校门口和行知楼的电子屏幕每天循环播放名言佳句,不仅为学生增加了知识积累,也陶冶了情操,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学生行走在校园得到浸染、获得成长。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室明净、餐厅整洁、厕所干净、垃圾箱放置合理、无卫生死角。为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本年度学校又不断增添高品质图书,充实小书吧、班级图书角,使全体学生与书进行零接触,校园里处处书香飘溢。本项得满分。
4.办学设施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教学装备管理规范,使用率高。满分25分,自评25分。
XX年暑假期间,投资120多万元对致远楼进行抗震加固,11月份投资20 万元为操场铺设了人工草坪,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校各个专用教室、教学装备管理规范,使用率高,在管理使用过程中,账物相符、维护良好,使用记录真实,使用次数充足。本项得满分。
5.校本培训活动针对性、实效性强;教师评价体系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满分15分,自评15分。
学校按计划组织各种专题培训,培训有主题,有组织,有实效性,有记录。本年度,学校制定了《实验小学关于评选和谐集体和个人的方案》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同,使学校和谐教育品牌打造更有方向性、针对性。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业务发展档案,内容充实、实用性强,从而更好地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本项得满分。
6.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满分10分,自评10分。
我校学生评价以《实验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主要评价依据,以“新三好、四好少年”的评选为主要载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生的课业成绩采用等级制。学校的评价机制科学、完善,具有激励、引导作用,在学生中以行为习惯的培养为载体,全面关注学生,不以文化测试的成绩排名,依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手册》,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评价,及时填写补充,资料完善。本项得满分。
7. 扎实开展德育和团队活动,全面开展生命教育、科技教育、环保教育活动。满分25分,自评25分。
学校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包括课堂教学、升旗仪式、社会实践活动、班队会、校园文化等工作。全校教职工全力践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崇高理念,认真落实全员德育工作机制,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育人效果。学校组织了“学雷锋,争当文明少年”活动启动仪式,再次掀起了学雷锋热潮;成功承办了团市委在我校举行的“守护光明——青少年近视预防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专家现场教给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我校感恩教育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从“感恩父母”入手,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全面提升文明素养。同时,我们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环保教育等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项得满分。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篇8:提高学生英语言语技能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标
1、问题的提出现在中学英语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缺少言语技能。为了改善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提出了“提高学生英言语技能”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在高中各年级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组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在口头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主要内容是训练学生能对所学文章进行概括、转换、补充、评价及推断。概括就是在学习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认真领会文章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经过思考,用三五句话加以概括总结。转换就是充分发挥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用所学知识来改变局部课文的写法,重新组织文字进行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学生由模仿到创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利于求异思维的培养,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提高口头交际的能力。补充就是特定语言环境扩展联想,进而由学生对原文进行补充的训练形式。先给学生一定的语言环境,然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对理解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一种新的形象思维。评价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言语训练。它要求学生必须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抓住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鉴赏并挖掘课文的真正思想,在此基础上利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或主人公性格特点的评价与认识。推断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推断讲述,也是很必要的。通过推断进行假设,培养他们逻辑揄和想象能力。最后能够达到脱口而出的水平。
3、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
(1)言语是人们交流思想时的话语,由引可以以为言语能力就是交际能力。言语能力能够把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灵活又得体应用于语言交际。言语能力以语言能力为基础。但语言能力并不能“自然”地转化为言语能力。要具有言语能力还必须具有言语知识或交际规约和语言国情知识,必须接触大量的语篇形式的教材,必须进行反复言语操练。语言能力通过课文教学得到提高,言语能力通过课文教学得以发展。示意图
(2)“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是将自己内化的语言材料进行编码,即借助于词语按一定的句式,连贯地转换外部有声语言。“说”得有说的动机。即有强烈自我表达的心理倾向,不羞口,不胆怯。心理学家古朗说:“被要求讲一种外国语言,不仅仅是心理上受威胁,精神与身体的整个系统都直接受到牵连。”所以,培养“说”的这种素质,要循序渐进。所以本课题提出“提高学生英语言语技能”激发学生讲英语的兴趣,培养“说”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二、课题研究过程1、自1997年5月——1997年9月书面提出“提高学生英语言语技能”课题的立项报告包括学习本课题有关的著作的论述,分析课题,检查文献,并开展课堂教学调研和举行小范围的研究课。
2、1997年9月正式开题,以本研究课题为基础,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开设了以阅读为重的公开课。并且在秋季校对外的大型公开课中取得成功。
3、初步总结出了“提高学生英语言语技能”在阅读课上的应用:我们分二步开始。(1)从年级上划分。高一:主要训练概括能力。高二:在概括的基础上主要进行转换。高三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训练评价及推断。但又拘泥于年级上的差异,有时适当交差进行。(2)由于高中教材的阅读材料体裁各异根据阅读课文的体裁可分为以下几种课型:a、概括型:以book1alesson50abrahamlincoln为例,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请同学自己组织语言概括全文。有的课文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每段的主题,然后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全文主题。
篇9:实验报告大全_实验报告_网
实验报告大全
实验要求及说明:
1、 基本要求是程序必须实现部分。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对程序功能进行增强和增加。程序功能的增强可以获得额外的成绩。
2、 程序的书写应符合规范。应具有适当的缩进、空格和空行,清晰的注释。函数名和变量名应尽量有意义,能够反映用途。(书写不符合要求的程序要扣分)
3、 实验报告中,要对每个程序要有详细的功能描述、输入和输出说明,程序代码和程序运行结果。(功能描述不清晰、输入输出说明不准确对报告要扣分)
4、 除规定的实验内容之外,每人可以提交一个自己设计的程序,要求同上。(有附加分)
5、 合格条件:1)完成三个实验。2)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3)独立完成。
6、 上述说明在提交的报告中删除。
实验一:数据分析程序
编写一个程序,从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计算数据的统计特性,如均值和标准差。在显示器上输出数据的总数、均值和标准差。具体说明如下:
数据文件名作为程序参数输入。
2. 数据文件中数据的个数预先未知,应从文件中得到。数据文件的格式可自定义。 程序的各功能应由不同的函数完成。
实验二:形状表示程序
基本要求
定义三角形(Triangle)、矩形(Rectangle)和圆形(Circle)三个形状类。编写一个程序,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生成相应的形状类对象。将形状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器和文件中。具体说明如下:
1. 三个形状类应包含构造函数和成员函数(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根据需要自己定义):
Set——设置形状
Display——显示形状,格式为Rectangle(left, right, width, height), Circle((x, y), r),Triangle((x1, y1), (x2, y2), (x3, y3))
GetArea——计算形状的面积
GetPerimeter——计算形状的周长 2. 用户根据提示选择要生成的形状类型,并设置形状的位置。
运行结果;
C++简单的程序设计。实验一:数据分析程序。实验二:形状表示程序。实验三:形状集合程序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实验三:形状集合程序
基本要求
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定义形状类的基类(Shape),三个具体的形状类继承自该基类。形状基类包括虚函数Display、GetArea和GetPerimeter。编写一个程序,随机生成N个形状类对象,将这些对象放入Shape指针类型的数组中。程序能根据用户的输入,上下左右移动形状(即修改形状对象的成员变量),并在显示器上输出移动后目标的新位置。
C++简单的程序设计。
实验一:数据分析程序。实验二:形状表示程序。实验三:形状集合程序
篇10:探究蜡烛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篇11:2025年度实验小学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自评报告[页4]_自评报告_网
四、加分项
23.荣誉和表彰。满分30分,自评30分。
本年度,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小学远程研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少先队“学雷锋红旗大队”、青岛市文化环保示范单位、青岛市小学远程研修先进单位、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先进集体、胶州市教育新闻宣传先进集体、胶州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胶州市少先队红旗单位、XX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称号。本项得满分。
24.宣传和经验推广。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本学年,我校在《半岛都市报》《金胶州》、胶州教育体育信息、教体局网站发表文章40多篇,很好的宣传了学校工作。青岛党建频道、胶州新闻、民生20也对学校进行了10多次报道,使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也让广大市民更进一步了解了学校。学校工作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素质教育论坛等不同场合、不同形式推广或介绍等。满分10分,我校得满分。
我校无扣分项和否决项。自评总分: 225 分。 实得总分: 225 分
胶州市实验小学
.11.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篇12: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名称 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目的 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实验器材、药品 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篇13:《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2。小灯泡电阻极小,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连入电路;电压应从0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并且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一盏,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台,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直尺一把。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如图:
2。闭合开关S,将滑片P逐渐向B端移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且注意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取8组,记录数据,整理分析。 3。拆除电路,整理桌面,将器材整齐地放回原位。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八、实验结论
1。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
2。曲线原因的分析:根据欧姆定理,R U应该是一条直线,但是那仅仅是理想IU来说,RI电阻,R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现实的试验中,电阻R是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的,此时随着电阻本身通过电流,温度就会增加,R自然上升,对于R
代表图线中的斜率,当R不变时,图像是直线,当变化时,自然就是曲线。九、误差分析
1。测量时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电流I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 2。读数时没有读准确,在估读的时候出现误差。 3。描绘图像时没有描绘准确造成误差。
篇14: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篇一:实验十一: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制
实验十一 PCM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CM编译码原理。
2. 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一台 2. 通信原理Ⅵ型实验箱一台
3.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4. 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
三、实验步骤
1.实验连线
关闭系统电源,进行如下连接:
非集群方式
2. 熟悉PCM编译码模块,开关K1接通SL1,打开电源开关。 3.用示波器观察STA、STB,将其幅度调至2V。
4. 用示波器观察PCM编码输出信号。
当采用非集群方式时:
测量A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A(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A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接PCM A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测量B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B,(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B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接PCM B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当采用集群方式时:将示波器CH1接SL0,(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0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分别接SLA、PCM A OUT、SLB、PCM B OUT以及PCM_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所处时隙位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以及PCM信号的帧结构(注意:本实验的帧结构中有29个时隙是空时隙,SL0、SLA及SLB的脉冲宽度等于一个时隙宽度)。开关S2分别接通SL1、SL2、SL3、SL4,观察PCM基群帧结构的变化情况。
5. 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CH1接STA,CH2接SRA,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示波器的CH1接STB,CH2接SRB,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6. 用示波器定性观察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1KHZ正弦信号从STA-IN输入到MC145503编码器。示波器的CH1接STA(编码输入),CH2接SRA(译码输出)。将信号幅度分别调至大于5VP-P、等于5VP-P,观察过载和满载时的译码输出波形。再将信号幅度分别衰减10dB、20dB、30dB、40dB、45dB,观察译码输出波形。
篇二: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项目二
实验十一 PCM编译码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PCM编码原理。
2. 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一台
2. 通信原理VI型实验箱一台
3.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4. 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
三、 实验原理及基本内容
1.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
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与增量调制(△M)技术已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当信道噪声较小时一般用PCM,否则一般用△M。目前速率在155MB以下的准同步数字系列(PDH)中,国际上存在A律和u律两种编译码标准系列,在155MB以上的同步数字系列(SDH)中,将这两个系列统一起来,在同一个等级上两个系列的码速率相同,而△M在国际上无统一标准,但它在通信环境比较恶劣时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点到点PCM多路电路通信原理可用11—1表示。对于基带通信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收滤波器、发滤波器等。对于频带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调制器、解调器、发滤波器、收滤波器等。
本实验模块可以传输两路话音信号。采用MC145503编译器,它包括了图11—1中的收、发低通滤波器及PCM编译码器。编码器输入信号可以是本实验系统内部产生的正弦信号,也可以是外部信号源的正弦信号或电话信号。本实验模块中不含电话机和混合电路,广义信道时理想的,即将复接器输出的PCM信号直接送给分接器。
2.PCM编译模块原理
本模块的原理方框图及电路图如图11-2及图11-3所示。
BSPCM基群时钟信号(位同步)测试点
SL0 PCM基群第0个时隙同步信号
SLA 信号A的抽样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测试点
SLB 信号B的抽样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测试点
SRB 信号B译码输出信号测试点
STA输入到编码器A的信号测试点
STB输入到编码器B的信号测试点
PCM_OUTPCM基群信号输出点
PCM_IN PCM基群信号输入点
PCM A OUT 信号A编码结果输出点
PCM B OUT 信号B编码结果输出点
PCM A IN 信号A编码结果输入点
PCM B IN 信号B编码结果输入点
本模块上有S2这个拔码开关,用来选择SLB信号为时隙同步信号SL1、SL3、SL5、SL6中的任一个。
图11-2各单元与图11-3中的元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晶振 X1:4.096MHZ晶振
分频器1/2U1:74LS193; U6: 74HC4060
抽样信号产生器 U5:74HC73; U2:74HC164
PCM编译器A U10:PCM编译码集成电路MC145503
PCM编译器B U11:PCM编译码集成电路MCL45503
帧同步信号产生器 U3:8位数据产生器74HC151; U4:A:与门7408
复接器U9:或门74LS32
晶振、分频器1、分频器2及抽样信号(时隙同步信号)产生器构成一个定时器,为两个PCM编译码提供2.048MHZ的时钟信号和8KHZ的时隙同步信号。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译码器的时钟信号(即位同步信号)及时隙信号(即帧同步信号)应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提取,方法如实验五及实验六所述。此处将同步器产生的时钟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直接送给译码器。
由于时钟频率为2.048MHZ,抽样频率为8KHZ,故PCM-A及PCM-B的码速率都是2.048MB,一帧中有32个时隙,其中一个时隙为PCM编码数据,另外31个时隙都是空时隙。
PCM信号码速率也是2.048MB,一帧中的32个时隙有29个是空时隙,第0个时隙为帧同步码(X1110010)时隙,第2个时隙为信号A的时隙,第1(或第3、第5、或第6—由拔码开关S2控制)时隙为信号B的时隙。
本实验产生的PCM信号类似于PCM基群信号,但第16个时隙没有信令信号,第0时隙中的信号与PCM基群的第0时隙的信号也不完全相同。
由于两个PCM编译码器用同一个时钟信号,因而可以对他们进行同步复接。又由于两个编码器输出数据处于不同时隙,故可对PCM-A和PCM-B进行线或。本模块中用或门74LS32对PCM-A、PCM-B及帧同步信号进行复接。在译码之前,不需要对PCM进行分接处理,译码器的时隙同步信号实际上起到了对信号的分路作用。
在通信工程中,主要用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来说明PCM编译码器的性能。
动态范围的定义是译码器输出信噪比大于25db时允许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范围。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应大于图11-6所示的CCITT建议框架。
当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超过其动态范围时,出现过载噪声,故编码输入信号幅度超过大时量化信噪比急剧下降。MC145503编译码系统输入信号的最大幅度为5V。
由于采用对数压扩技术,PCM编译码系统可以改善小信号的信噪比,MC145503可采用A律13折线对信号进行压扩。当信号处于某一段时,量化噪声不变,因此在同一段落内量化噪声比随信号幅度减小而下降。13折线压扩特性曲线将正负信号分为8段,第1段信号最小,第8段信号最大。当信号处于第一,二段时,量化噪声不随信号幅度变化,因此噪声不随信号幅度变化,因此信号太小时,量化信噪比会小于25db,这是动态范围的下限。MC145503编译码系统动态范围内输入信号最小幅度约为0.025Vpp。
常用1KHZ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来测量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语音信号的抽样信号频率为8KHZ,为了不发生频谱混叠,常将语音信号经截止频率为3.4khz的低通滤波器处理后在进行A/D处理。语音信号的最低频率一般为300hz。MC145503编码器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决定了编译码系统的频率特性,当输入信号频率超过这两个频率范围时,译码输出信号幅度迅速下降。这就是PCM编译码系统频率特性的含义。
四、 实验步骤
1. 实验连线
关闭系统电源,进行如下连接:
3. 用示波器观察STA、STB,将其幅度调至2V。
4. 用示波器观察PCM编码输出信号。
当采用非集群方式时:
测量A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A,CH2接PCM A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测量B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B,CH2 接PCM B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当采用非集群方式时:将示波器CH1接SL0,CH2分别接SLA、PCM A OUT、SLB、PCM B OUT以及PCM_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所处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以及PCM信号的帧结构。开关分别接通SL1、SL2、SL3、SL4观察PCM基群帧结构的变化情况。
5.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CH1接STA,CH2接SRA,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相位差)。 示波器的CH1接STB,CH2接SRB,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相位差)。
6.用示波器定性观察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将低失真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1khz正弦信号从STA-IN输入到MC145503编码器。示波器的CH1接STA,CH2接SRA。将信号幅度分别调至大于5Vpp、等于5Vpp,观察过载和满载时的译码输出波形。在将信号幅度分别减至10db、20db、30db、40db、45db、50db,观察译码输出波形。
7.两人通话实验
本模块提供两个人的通话信道。由于麦克风输出的信号幅度比较小,需放大到2Vpp左右再由STA和STB输入到两个编码器。译码器输出信号由SRA和SRB输出,将幅度较大,需衰减到适当值后再送给扬声器。
在话筒输入放大电路中,可以通过调整可调电阻R18来改变输出增益。
在语音输出放大电路中,可以通过调整可调电阻R12和R22来改变输出音量。 在实验时,只需将话筒输出信号从MIC_OUT端口连接到STA,再将译码后的语音信号从SRA连接到MIC_IN即可,但需将STA或STB端口的原有连接去除。
五、 实验记录与分析
1.用示波器观察STA、STB,将其幅度调至2V。
实验中,从示波器中可以读出,输入编码器的信号频率存在fA=fB,且频率等于1Khz,幅度等于2V。
2. 用示波器观察PCM编码输出信号。
分析如下:
SL0是PCM基群的时隙同步信号,信号A,B信号插入到相应的时隙,编码输出的位置仍在相应的时隙。编码输出总会延迟与输入。其中第2个时隙是A信号,2,5,7时隙
篇三:32路PCM帧结构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信道的利用率,话音信号的传输往往采用多路复用通信的方式。这里所谓的多路复用通信方式通常是指: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多个话音信号的技术,有时也将这种技术简称为复用技术。复用技术有多种工作方式,例如频分复用、时分复用以及码分复用等。
频分复用是将所给的信道带宽分割成互不重叠的许多小区间,每个小区间能顺利通过一路信号,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正弦波调制的方法实现频分复用。频分复用的多路信号在频率上不会重叠,但在时间上是重叠的。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抽样定理使连续(模拟)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值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种空隙便可以传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值。因此,这就有可能沿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
码分复用是一种以扩频技术为基础的复用技术,在第九章中将详细地进行介绍。
在这部分中,将在分析时分复用(TDM)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说明PCM时分多路数字电话系统的原理和相关参数。
6.3.1 PAM时分复用原理
为了便于分析时分复用(TDM)技术的基本原理,这里假设有3路PAM信号进行时
分多路复用,其具体实现方法如图6-27所示:
图6-27 3路PAM信号时分复用原理方框图
从图6-27可以看到,各路信号首先通过相应的低通滤波器,使输入信号变为带限信号。然后再送到抽样开关(或转换开关),转换开关(电子开关)每秒将各路信号依次抽样一次,这样3个抽样值按先后顺序错开纳入抽样间隔之内。合成的复用信号是3个抽样消息之和,如图6-28所示。由各个消息构成单一抽样的一组脉冲叫做一帧,一帧中相邻两个抽样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做时隙,未能被抽样脉冲占用的时隙部分称为防护时间。
图6-28 3路时分复用合成波形
多路复用信号可以直接送入信道传输,或者加到调制器上变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形式后再送入信道传输。
在接收端,合成的时分复用信号由分路开关依次送入各路相应的重建低通滤波器,恢复出原来的连续信号。在TDM中,发送端的转换开关和接收端的分路开关必须同步。所以在发端和收端都设有时钟脉冲序列来稳定开关时间,以保证两个时钟序列合拍。
根据抽样定理可知,一个频带限制在范围内的信号,最小抽样频率值为2,这时就可利用带宽为的理想低通滤波器恢复出原始信号来。对于频带都是的N路复用信号,它们的独立抽样频率为,如果将信道表示为一个理想的低通形式,则为了防止组合波形丢失信息,
传输带宽必须满足
6.3.2 时分复用的PCM系统(TDM—PCM)
PCM和PAM的区别在于PCM要在PAM的基础上经过量化和编码,把PAM中的一个抽样值量化后编为k位二进制代码。图6-29表示一个只有3路PCM
复用的方框图。
图6-29 3路时分复用PCM原理方框图
图
6-29 (a)表示发端原理方框图。话音信号经过放大和低通滤波后得到
、和,再经过抽样得到3路PAM信号、和,它们在
时间上是分开的,由各路发送的定时取样脉冲进行控制,然后将3路PAM信号一起加到量化和编码器内进行量化和编码,每个PAM信号的抽样脉冲经量化后编为k位二进制代码。编码后的PCM代码经码型变换,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码型(例如HDB3码),最后经过信道传到接收端。
图6-29 (b)为接收端的原理方框图。当接收端收到信码后,首先经过码型变换,然后加到译码器进行译码。译码后得到的是3路合在一起的PAM信号,再经过分离电路把各路PAM信号区分开来,最后经过放大和低通滤波还原为话音信号。
TDM—PCM的信号代码在每一个抽样周期内有个,这里N表示复用路数,k
表示每个抽样值编码的二进制码元位数。因此,二进制码元速率可以表示为,也就是。但实际码元速率要比大些。因为,在PCM数据帧当中,除了话音信号的代码以外,还要加入同步码元、振铃码元和监测码元等。
6.3.3 32路PCM的帧结构
对于多路数字电话系统,国际上已建议的有两种标准化制式,即PCM 30/32路(A律压扩特性)制式和PCM 24路(μ律压扩特性)制式,并规定国际通信时,以A律压扩特性为准(即以30/32路制式为准),凡是两种制式的转换,其设备接口均由采用μ律特性的国家负责解决。因此,我国规定采用PCM 30/32路制式,其帧和复帧结构如图6-30所示。
图6-30 PCM 30/32路帧和复帧结构
从图6-30中可以看到,在PCM 30/32路的制式中,一个复帧由16帧组成;一帧由32个时隙组成;一个时隙为8位码组。时隙l~15,17~3l共30个时隙用来作话路,传送话音信号,时隙0(TS0)是“帧定位码组”,时隙16(TS16) 用于传送各话路的标志信号码。
从时间上讲,由于抽样重复频率为8000Hz,因此,
抽样周期为,这也就是PCM 30/32的帧周期;一复帧由16个帧组成,这样复帧周期为2ms;一帧内要时分复用32路,则每路占用的时隙为;每时隙包含8位码组,因此,每位码元占488ns。
从传码率上讲,也就是每秒钟能传送8000帧,而每帧包含32×8=256bit,因此,总码率为256比特/帧×8000帧/秒=2048kb/s。对于每个话路来说,每秒钟要传输8000个时隙,每个时隙为8bit,所以可得每个话路数字化后信息传输速率为8×8000=64kb/s。
从时隙比特分配上讲,在话路比特中,第l比特为极性码,第2~4比特为段落码,第5~8比特为段内码。对于TS0和TS16时隙比特分配将分别予以介绍。 TS0时隙比特分配。为了使收发两端严格同步,每帧都要传送一组特定标志的帧同步码组或监视码组。帧同步码组为“0011011”,占用偶帧TS0的第2~8码位。第l比特供国际通信用,不使用时发送“1”码。在奇帧中,第3位为帧失步告警用,同步时送“0”码,失步时送“1”码。为避免奇TS0的第2~8码位出现假同步码组,第2位码规定为监视码,固定为“1”,第4~8位码为国内通信用,目前暂定为“1”。
TS16时隙用于传送各话路的标志信号码,标志信号按复帧传输,即每隔2ms传输一次,一个复帧有16个帧,即有16个“TS16时隙”(8位码组)。除了F0之外,其余Fl~F15用来传送30个话路的标志信号。如图6-29所示,每帧8位码组可以传送2个话路的标志信号,每路标志信号占4个比特,以a、b、c、d表示。TS16时隙的F0为复帧定位码组,其中第一至第四位是复帧定位码组本身,编码为“0000”,第六位用于复帧失步告警指示,失步为“l”;同步为“0”,其余3比特为备用比特,如不用则为“l”。需要说明的是标志信号码a、b、c、d不能为全“0”,否则就会和复帧定位码组混淆了。
6.3.4 PCM的高次群
目前我国和欧洲等国采用PCM系统,以2048kb/s传输30/32路话音、同步和状态信息作为一次群。为了能使如电视等宽带信号通过PCM系统传输,就要求有较高的码率。而上述的PCM基群(或称一次群)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出现了PCM高次群系统。
在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是由若干个低次群通过数字复用设备汇总而成的。对于PCM 30/32路系统来说,其基群的速率为2048kb/s。其二次群则由4个基群汇总而成,速率为8448kb/s,话路数为4×30=120话路。对于速率更高、路数更多的三次群以上的系统,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建议标准。作为一个例子,图6-31介绍了欧洲地区采用的各个高次群的速率和话路数。我国邮电部也对PCM高次群作了规定,基本上和图6-31相似,区别只是我国只规定了一次群至四次群,没有规定五次群。
PCM系统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和传输速率有关。基群PCM的传输介质一般采用
市话对称电缆,也可以在市郊长途电缆上传输。基群PCM可以传输电话、数据或1MHz可视电话信号等。
二次群速率较高,需采用对称平衡电缆,低电容电缆或微型同轴电缆。二次群PCM可传送可视电话、会议电话或电视信号等。
三次群以上的传输需要采用同轴电缆或毫米波波导等,它可传送彩色电视信号。
图6-31 PCM的高次群
目前传输媒介向毫米波发展,其频率可高达30~300GHz。例如地下波导线路传输,速率可达几十吉比特/秒(Gb/s),可开通30万路PCM话路。采用光缆、卫星通信则可以得到更大的话路数量。
篇15:关于对实验小学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报告_情况报告_网
实验小学:
根据《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细则(试行)》及《xx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方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于xx月xx日对实验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评估组按照《细则》中12项核心指标和28项普通指标,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访谈、查看材料、核实数据,经过量化评估,认为实验小学达到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的标准,评估成绩为96 分。现将具体评估情况反馈如下:
一、主要指标评估情况
1.校园规模:实验小学校园占地面积XX0平方米,生均占地26.5平方米。校舍与活动场地设计合理,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环境优美,处处体现了环境育人特色。
2.周边环境:学校周边没有游戏机室、歌舞厅、桌球室、网吧等经营场所,环境良好。
3.办学规模:学校设有6个年级17个教学班,45名教职员工,在校学生754名,全校平均班额44人,师生比为1:17,办学规模、班额、师生比符合标准。
4.学校校舍:校舍总建筑面积8496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1.3平方米,符合标准。
5.体育场地及设施:学校建有8100平方米的人工草坪,有250米环形跑道,有3个标准蓝球场,1个排场, 10个乒乓球台,体育器材满足教学,活动场地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并开展体育活动。
6.实验教学仪器基本达到《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要求。
7.仪器设施:学校设有科学实验室1个,分组实验操作台10台,兼职实验教师1人,教学仪器、器材设备运行良好。学校拥有先进的移动多媒体教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设有交通安全室、科技室、吉他室、电子琴室、美术室、舞蹈室及师生阅览室。学校有学生用计算机60台,生机比为12.6:1,教师用计算机30台,师机比1.4:1,17个教学班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并广泛使用于教学工作中,有效的体现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实现了教学信息化。
8。图书配备:学校设有图书室和教师、学生阅览室,现有图书15000册,生均图书20册,配备兼职管理人员1名,XX年新购置图书500册,占图书总数的0.3%,有教参资料280册,工具书120册,9类报刊,基本满足师生需求。
9.体育器材配备: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5号)要求。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10.音乐、美术器材配备: 学校音乐、美术器材配备基本达到《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17号)要求,能满足教学需求。
11.教师学历:教师中本科学历23人,大专17人,中专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教师中中级以上职称教师10人,占教师总数的23.8%,基本达到标准要求。
12.校园布局合理,学校有土地使用证,有围墙和校门,配有升旗设施。
13.班班有标准教室,教室面积918平方米,生均为1.2平方米。
14.学校有科学实验室1个,实验器材装备达到《装备》要求,并较好的开展了教学实验工作。
15.教学辅助用房4345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920平方米,生活用房313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满足教学需要。
16.教学楼每层都设有厕所,共设有女生蹲位48个,男生蹲位24个,男生小便槽长24米,厕所满足师生需求。
17.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按核定的编制配备了教职工,教师具有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定期接受岗位培训,培训面100%。
18.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法办学,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把“博爱教育”确定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主题,以德育爱,以美育爱,以智育爱,以爱育爱,从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教育学生爱自然、爱学习、爱他人、爱生活,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正。
19.校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经历28年,本科学历,并每五年接受一次培训提高,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勤政、清廉,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职责明确,并能落实到位。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16:宝石加工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篇一:宝石加工实验报告
实习用时:约136个学时
实习地点:宝玉石加工实验室
宝玉石加工工艺学是一门技术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加工措施去改造宝石原料的形状、大小、面角比例和对称关系及表面质量,加工出款式新颖、颜色鲜艳、晶莹无暇、工艺精湛的首饰工艺品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本学期我通过大约有136个学时的宝玉石加工的实习,基本掌握了对宝石、玉石的加工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现将实习内容报告如下:
本学期的实习大致分为宝石加工实习和玉石加工实习,总共有13个实习,它们分别是:实习一 标准圆钻琢型的加工实习二 祖母绿式方形、长方形琢型加工 实习三 椭圆形琢型的加工 实习四 圆形三层、四层花底琢型的加工 实习五 宝石梨形琢型加工 实习六 宝石马眼形琢型加工 实习七 宝石心形琢型加工 实习八 椭圆形、圆形凸面形宝石的加工 实习九 玉雕机上加工素身凸面型宝石 实习十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水滴型 实习十一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鸡心 实习十二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葫芦 实习十三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四季豆。
其中重点的实习加工是:实习一、二、三、四、八、十、十一、十二。其余的加工实习课多是自己的实践,以便总结经验。
现将一些实习加工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加工实习的第一课,也是较为重要的一课就是标准圆钻琢型。为什么叫标准圆钻琢型?这个问题要从钻石本身谈起,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的钻石是无色的,它具有天然无色透明矿物最强的金刚光泽,最大的硬度10度;它的折射率2.417和色散值0.044也是天然无色矿物中最大的。而要很好地体现它的这些物理性质,就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他的亮度、火彩、闪烁等,他必须被打磨成标准的圆钻琢型。标准圆钻琢型一般由57—58个小面组成的,它们分别为冠部(台面1个、星小面8个、冠主面8个、上腰小面16个) 亭部(下腰小面16个、亭主面8个) 底尖小面(1个,小颗的一般没有,大颗的一般有底尖小面)。
对圆钻琢型的加工,我们采用的是用八角手进行琢磨和抛光,加工的原料为厚的玻璃。加工的工序为:出胚—上杆—圈形—冠部琢磨—冠部抛光—上杆(翻转宝石)—亭部琢磨—亭部抛光—拆胶清洗。值得注意的是在宝石上杆的时候一
定要把宝石粘整,使得宝石的中线与粘杆的中线在一线上,这对后面的圈形和琢磨有很大的影响。其次是圈形,圈形手一定要平,要与磨盘平行,这样才能圈出一个圆柱来,否则就不圆或是一个圆锥状。在翻转宝石进行亭部琢磨的时候也要注意宝石要进行划线和粘整(与上杆时一样的)。有了这些正确的操作后重要的就是对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和抛光了,下面重点谈谈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和抛光。
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它是有一定的角度和比例的。对钻石而言,钻石有它自己的角度和比例,而其它宝石也各不相同。现以水晶或玻璃的琢磨角度和比例来加工举例:
冠部的琢磨包括冠主面、星小面、上腰小面。各角度和孔位如下,
冠主面:斜刻面角度42°(48°),孔位1孔,八个边依次打磨,要求大小均匀,预留台面60%左右。
星小面:斜刻面角度25°(65°),孔位2孔,八边依次打磨,力度要小,将星小面尖角磨到离腰线的二分之一处,两星小面之间的尖角要对接。
上腰小面:斜刻面角度50°(40°),孔位3、4孔,先磨3孔的八个边,再磨4孔的八个边,这时的角度可以适当的调整要求上部的尖角正好于星小面下尖角对接,两组上腰小面尖角正好与主小面下尖在腰棱上交汇。
冠部琢磨完后就进行冠部的抛光,抛光剂是金刚石微粉。顺序是从上往下(65°、48°、40°)的抛光,抛光时要注意检查各个小面抛光的精细、尖角对接准确、线条平直。
台面的抛光:台面的抛光在宝石加工中极为重要,技术难掌握,基本方法是从八角手上取下粘杆,利用45°块装在八角手上(以一孔为基准),用量角器测量使宝石粘杆与磨盘程90°然后进行抛光。抛光时也许要经过上下的调整,最后整个台面或中间部分才能被抛到,可一下将小台面抛出。
亭部的琢磨包括亭主面、下腰小面。各角度和孔位如下,
亭主面:斜刻面角度43°(47°),孔位1孔,依次加工各小面、要求大小均匀,八个小面相交于底尖中心。此时应该注意不要切磨到上腰小面,要留有小于0.2㎜的一圈腰线,腰线的宽度尺寸由宝石的大小来定。
下腰小面:斜刻面角度45°(45°),孔位3、4孔,先以3孔加工八个面,再以4孔加工另外的八个面。应注意加工力度要小,下腰小面上尖与亭主面相交的位置应在离底尖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每个小面的高度要一致,使相邻的两个小面刚好对接。
亭部琢磨完后就进行亭部的抛光,抛光的顺序也是由上向下(47°、45°),抛光要细、认真。
腰部的抛光:取下粘杆用手在抛光盘边缘将宝石腰棱滚亮(切记要不停地转动,不可停留在某一位置)。
最后就是拆胶、清洗宝石的过程。一般是将宝石放入酒精中浸泡十分钟,洗净即可。
以上就是标准圆钻琢型的打磨步骤与方法,其实各种刻面型宝石的加工方法都差不多,只是它们的角度和琢型不同而已。比如,祖母绿就不能再用圆钻琢型来进行加工打磨了,这是因为祖母绿它是有色宝石,它的体色为绿色,为了更有利于增加它的浓艳鲜亮的色彩,常常加工成祖母绿琢型(阶梯式琢型),这种琢型常利用于琢磨色彩艳丽、透明的宝石。祖母绿打磨成祖母绿琢型,因性脆,常常去掉尖角(应情况而定,尺寸大的一般要去掉尖角,小的一般不去掉角保其重量)。
对于玉雕的加工,我们首先从简单的凸面戒面开始,逐步学会戒面、水滴、鸡心、葫芦以及玉石四季豆等加工雕琢。基本掌握玉雕机的工作特性、加工工艺特点、打磨、打砂、抛光、上光几个工序不同的操作方法。
玉雕的加工步骤主要是开料、画线、切割整形、预形、底部加工、凸面加工、打砂、抛光、上光、上蜡。
在玉雕的加工过程中,开料和画线要注意合理的利用宝石的原料,尽量选择好的部分(颜色、透明度好,裂隙少的等);在预形的时候一定要把宝石的形状尽量的打磨得标准一些;凸面宝石有时故意加工成高凸面型,如月光石、猫眼、星光宝石等,使其获得最好的光学效应。而颜色较深的宝石有时加工成中空或底凸面型,主要是增加一定的透明度;在进行凸面加工的时候要细致,注意加工形状的对称性;加工完了之后,就要进行打砂,这一步必不可少。在打砂时,由于所加工的宝石为弧面型,所以宝石要不停的转动,不能停留在一个方向上。而且打砂一定要够,直到表面光滑为止;最后的抛光要注意使用抛光粉(绿粉)量的调节,抛亮即可。对于一些抛不到的地方,要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比如用竹条)来进行抛光。
总之,对于玉雕的加工一定要注意预形的标准和抛光的足够程度。多磨多抛光才能逐步地得出经验来。对于刻面宝石的加工也注意圈形的标准和打磨时的细心,抛光的完美等。
以上就是我这学期对宝玉石加工实习的总结和体会,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对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有一定帮助。理论和实践并存才能使得宝玉石的加工更加的完美。
篇二:宝石加工实验报告
实验一、首饰加工设备及工具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首饰制作的基本设备。
2、认识常用首饰制作工具。
3、了解首饰加工材料。
二、实验要求:
1、通过对首饰加工工具、设备的观察,初步了解首饰加工制作的工艺特点。
2、初步了解首饰制作及生产环境。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认识首饰制作的基本设备
1)工作台 2)吊机(包括各种工具头、砂纸等)
3)抛光机(抛光布轮、抛光蜡) 4)超声波清洗机
5)压延机 6)批花机
7)滚桶抛光机8)喷砂机 2、认识常用首饰制作工具
1)焊枪(包括焊枪、风球、油壶、连接胶管) 2)焊台(耐火砖)
3)锤子:铁锤、胶锤4)砧铁
5)台钳6)戒指铁(戒指棒)
7)钳子:尖嘴钳、水口钳等8)锉刀
9)錾子 10)木夹
11)手柄 12)锯弓(包括线锯)
13)镊子、八字夹 14)铁剪
15)钢尺
3、观察首饰加工材料
1)砂纸2)抛光蜡
3)亚金4)铜板
5)焊料6)硼砂:助熔剂
7)稀酸:清洗氧化物、焊剂、油膏。(1:10)8)丙酮:清洗油渍和脏污
9)浮石粉:洗刷工件残留物 10)苏打:清洗残酸
实验二、首饰制作的锯功和锉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锯的操作方法。
2、掌握锉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掌握锯的操作方法。
2、掌握锉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 准备铜片
1)将大铜片剪成30×30毫米的小铜片2块,在砧铁上用打锤将铜片轻轻打平,并用平锉将铜片四边锉平。
2)用两头索上的钢针在两块铜片上(一块作阳模,一块作阴模)各画出边长为20毫米的正方形一个。
3)用吊机在阳模,阴模的相应开锯点钻孔。注意阴模的开锯点在放样线的内侧,阳模的开锯点在放样线的外侧。
2 安装锯条
4)根据锯条的长度调整锯弓的长度,并旋紧固定螺丝。
5)把锯条的一端固定在锯弓的顶部并旋紧,保证锯齿向外,并向锯柄一端倾斜。将锯弓的头部顶在锉板的中央,用肩部向前挤压锯弓,同时将锯条的令一端固定在锯弓上。安装好的锯条紧实并有弹性。
3 锯切
5)沿阳模线的外侧和阴模线的内侧进行锯切。
6)金属片平置于锉板上。用左手拇指在金属片上开锯位置抵住锯条。第一锯,锯子倾斜,有利于顺利开锯。
7)锯子垂直,沿线条平滑锯割。锯切到直角顶端,继续上下拉动锯条,但不向前行进,同时慢慢转动锯条。锯条转正,沿另一条划线锯切。
4 锉修
8)锯好阳模和阴模后,先锉阴模直至尺寸到位;再锉阳模,在锉修过程中反复与阴模比较,直至与阴模紧密吻合,没有明显得缝隙。
实验三、金属的冷作及退火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金属的冷作硬化。
2、练习焊枪的使用。
3、掌握金属的退火处理。
二、实验要求:
1、认识金属的冷作硬化。
2、掌握金属的退火处理。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金属的冷作硬化
1)取80×20毫米铜片一块,放在焊接板上,用焊枪加热至彻底变黑。
2)用镊子夹起铜片放入冷水中,观察黑色氧化物慢慢脱落。
3)用镊子从水中夹起铜片放入稀酸中浸泡几分钟,再用镊子夹起铜片在清水中漂洗。
4)用手指弯曲铜片,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5)把铜片放在砧铁上,用圆头锤敲打整张金属片。
6)再用手指弯曲铜片,金属变硬。
2、金属的退火处理
1)硼砂用水调成糊状,然后稀释。
2)用毛刷蘸取硼砂液,均匀涂抹于上述铜片的两面。
3)把铜片放在焊接板上,用柔和的蓝色大火从一端开始加热,直到颜色变红后上移火焰,使整片金属完成退火。
4)冷却到看不见红色,浸入水中,然后用稀酸浸泡几分钟,去除硼砂。
5)再用手指弯曲铜片,金属变软。
实验四、首饰制作的焊接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焊接技艺。
二、实验要求:
1、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焊接技艺。
三 、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检查油壶中的油是否合适(控制在油壶高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油管的接头是否严密,轻踩皮老虎是否漏气。
2、量好长度,30mm长2段,20mm长2段,用锯将铜丝逐段锯下。
3、将铜丝的锯口逐个锉成45°斜面,保证锯口两端面接触紧密,没有缝隙。
4、将锉修完的铜丝锯口对好,在焊瓦上用八字夹夹紧,用散火吹热,在锯口处点上少许硼砂水,再集中火烧至红热,点上焊料,任其自然融化,渗入并填满锯口。
5、将焊口处的突出物锉修光滑,保证与未焊位置粗细相等,过渡圆滑。
6、退火
7、用打锤轻轻击打矩形框的两个侧面,使侧面尽量平整。
8、用稀酸进行酸洗。
9、用锉刀和砂纸锉修、打磨焊接点及不光滑处,直至平滑光亮。
实验五、光身戒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首饰手工制作的基本流程,
2、熟练掌握锯、挫、焊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
1、进一步了解首饰手工制作的基本流程,
2、熟练掌握锯、挫、焊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
3、制作一个光身戒。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用指圈(戒指铁)量取所需指环尺寸。
2)按照量取的长度、合适的宽度在铜板上放样。用剪钳剪下,锤打并锉修,使其表面光滑。
3)退火处理金属条。
4)用半圆-平头钳夹住金属条一端,用力向钳子半圆一侧弯曲成U形。将金属条另一端也弯成U形,并使两端相对。使金属条两端对齐,用力使其重叠,然后拉回原位,使两端紧密贴合
5)硼砂用水调成糊状,涂在接缝的内侧和外侧。用镊子夹一小片焊料,蘸取硼砂,放在焊板上。将指环侧放在焊板上,焊接处面对自己,焊接口正中放在焊料上。
6)用焊枪缓慢加热整个指环,焊剂开始熔化起泡,然后加大火力,使金属变成深红色,焊料沿缝隙流动,成亮白色线状。
7)焊好的戒指趁热放入稀酸中炸洗,保持三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8)指环套在戒指铁上,用胶锤敲打成圆形。
9)先用锉刀锉修戒指两端面和内外圈,然后用1200#砂纸反复打磨,直至戒指内外表面光滑无痕。
10)根据个人喜好,用锉花,焊花,钻孔和锯纹等方法对戒指增加花色。
11)抛光。
(在实验六中进行此操作)
12)清洗。
(在实验六中进行此操作)
篇17:优秀地理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一、实验目的
1. 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 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 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 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 GIS 数据。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 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 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 元数据,服务等。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 ? ? ? ? ? ?
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
导入和导出 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 GIS 数据。
管理 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 另一种是基于Oracle或SQL Server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 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在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中,可以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一个图层对应这样一个数据表。
Geodatabase可以表达复杂的地理要素(如,河流网络、电线杆等)。比如:水系可以同时表示线状和面状的水系。
基本概念:要素数据集、要素类
数据准备:
数据文件:National.mdb ,GPS.txt (GPS野外采集数据),(ex2.rar)。 软件准备: ArcGIS Desktop 9.x ---ArcCatalog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第1步 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当ArcCatalog打开后,点击, 按钮 (比如“E:ARCGISEXEC2”),
(连接到文件夹). 建立到包含练习数据的连接
在ArcCatalog窗口左边的目录树中, 点击上面创建的文件夹的连接图标旁的 (+)号,双击个人空间数据库- National.mdb。打开它。
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1个关系类和1个属性表
第2步 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在ArcCata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页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untries94”激活它。
在此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Countries94的属性表。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花几分钟,以同样的方法查看一下National.mdb地理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
第3步 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
在目录树中,选择地理数据库National中的要素类-Countries94,切换到“预览视图”,点击工具栏上的放大按钮,将图层放大到一定区域,然后再点,生成并更新缩略图。这时,切换到“内容”视图界面下,并在目录树中选择要素集-“WorldContainer”,数据查看方式更改为“缩略图方式”。.注意,此时,要素类“Countries94”的缩图图是不是发生了改变。
点击“元数据”选项页,查看当前要素类的元数据,了解当前要素类是采用什么坐标系,都有哪些属性字段,字段的类型等信息。在元数据工具栏中,从样式表中选择不同的样式,可以看到,元数据显示的格式发生了变化。
点击元数据导出按钮,可以将元数据导出为多种格式,这里我们选择为“HTML”格式,确定后,元数据将被保存在指定路径下的.htm文件中,从资源管理器中,打开这个.htm文件,查看导出后的元数据信息。
第4步 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
在PGD数据库中创建属性表然后录入数据。
在创建的地理数据库之间要完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每一个图层对应一个数据表,在ArcCatalog中“要素类”(Feature Class)的概念与之对应。可以将多个要素类组织成为一个“要素集”(Feature DataSet),在同一个要素集中的要素类都具有相同的地理参考(坐标系相同)。
在ArcCatalog的目录树中,定位到E:盘,右键点击这E:盘,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文件夹名称改为myGeoDB 。右键选中这个文件夹,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新建]>>[个人Geodatabase],这时会创建一个名称为 “新建个人Geodatabase.mdb”的数据库文件,将之改名为:“Yunnan”。 右键点击数据库文件 “Yuna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导入]>>[要素类
篇18:霜霜的圣弓回溯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霜霜的圣弓回溯实验报告
作者:落霜
[实验日期]:2002/06/09
[实验内容]:关于圣弓是否能学习回溯魔法
[参加实验ID]:车奈儿伊斯 落霜(圣弓)
等级61 祈祷52 棍术77
此ID点数分配:智慧275(已达上限,显示为黄字)
魔法能量145(未达上限150)
[实验物品]:G1鸟巢帽+3WIS、G1鞋子+3WIS
G2库刃+7PS、G2雨衣+7WIS
* 在已知装饰道具(戒指项链)附加点数不能突破上限的前提下,论坛出现研究报告显示:G装备附加点数可以突破上限。先后装备实验物品如上,ID能力点数显示:
智慧 275/288 魔法能量 145/152
[实验步骤]:
》 前往学习魔法,出现对话框提示:能力不够
》 去掉鸟巢帽,魔法学习页面提示:WIS(智慧)不足
》 装备鸟巢帽,魔法学习页面正常,未出现任何提示
可学习魔法状态显示:正常(黄色字体)
》 点击确认,出现对话框提示:能力不够
去掉库刃,魔法学习页面提示:PS(魔法能量)不足
》 装备库刃,魔法学习页面正常,未出现任何提示
可学习魔法状态显示:正常(黄色字体)
》 点击确认,页面出现对话框提示:能力不够
》 LOGOUT
》 进入游戏,最近离线
》 重复步骤一
》 !@#$$%%^^&&&*......
》 重复步骤一
》 $^&@!^&*$^@!~_)_......
[实验心得]:
关于圣弓能否学会回溯圣言魔法,论坛上讨论多多,但是一直未有权威结论。日前在论坛看到特约记者罗格纳(F.U.Rogner)先生的实验报告,大感兴趣,遂会同几位好友着手制作实验物品,装备后发现正如罗格纳先生所言,系统显示实际装备后点数超出游戏设定弓箭手职业上限值。但是学习魔法时出现上述问题,考虑原因应该是系统自动锁定该职业点数上限,用G装备附加点数,显示数值与实际数值(系统承认数值)不符,造成无法学习魔法的情况发生。
[实验结论]:
魔法加点如果达到上限,虽然可以依靠G装备突破点数上限,但仅是显示如此,系统并不给予实际承认,仍旧以上限点数作为基础计算。
所以:圣弓是不能学会超过点数上限的回溯圣言魔法的。
[注]
以上结论仅适用于参与实验ID,其他职业情况还未做更多测试。
篇19: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每人根据自己的角色撰写一份沙盘总结报告打印稿,按照给定封面格式,要求每人不少于2500字。可根据物理沙盘结合电子沙盘来展开分析(可以采用杜邦分析和波士顿矩阵),杜绝网上抄袭,一旦发现,以不及格处理。
内容应包括:
1、 实验过程描述(较详细地描述实验过程)
2、实验问题分析(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分析)
3、自己心得体会(完成实验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其中1与2内容可以交叉,边叙述过程边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视其内容而定。
(一)优秀(90分以上):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深刻。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能结合案例论述企业战略方面问题,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二)良好(80-90分):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能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
(三)中等(70-8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较详细的分析,但不全面。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四)及格(60-7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简单,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简单分析和描述。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五)不及格(60分以下,或具备下面一项者为不及格):
1.没有交报告。
2.基本上是抄袭。
3.内容太空泛,太简单。
篇20:2025实验教师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从教十五年来,我一直认真工作,辛勤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把我任中教一级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长期以来,我一贯拥护支持学校领导的工作,一旦学校需要,我会像一颗钉子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所有的光与热。多次充当救火队员,勇挑重担,在年终考核中三次被评为“优秀”,一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中心任务是备好课,上好课。为了让自己跟上新课改的理论,我攻读了扬州大学研究生课程,并于09年取得了语文教学专业的教育硕士学位,参加了省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等,5年来继续教育课时达到1000多课时,09年区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担纲主持了区级课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工作,并于10年成功结题,积极参与了学校两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撰写的有关教育教学论文三篇发表于省级刊物,二篇获省师陶杯三等奖,一篇获省“五四杯”三等奖,一篇获省年会论文二等奖,一篇获市级二等奖,若干篇获区级二三等奖。
关于优质课评比还有个小插曲,因为未收到上课评比通知,等教研员打电话询问已是上课时间过半,在陆凤娟老师的沟通帮助下,被临时安排在下午第8节课上课,而其他老师都是隔夜就进班预习,在没有学生预习,也没有过多时间准备的前提下,与众多重点高中老师获二等奖实属不易啊。
我担任班主任年限不多,但只要是担任班主任期间,我总是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去年学校领导找我担任二易其主的高一(4)班班主任期间,我还带着三个班的语文教学,3岁不到的儿子感染手足口病住院,年近70的公公中风住院,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我排除万难,一心扑在班级的教学事务中,咬咬牙挺了过来,后来脱去了一个班的教学,可5月份大兵的教学任务又扛了起来。付出总有回报,高一(4)在历次的测验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从08年到13年,我辅导的学生张新阳在省作文大赛现场赛中获一等奖,省二等奖2人次,省三等奖12人次,本人多次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十四届世界华人作文大赛中,1人获二等奖;区作文大赛中1人获二等奖;13年金钥匙科技竞赛中,1人获一等奖,4人获三等奖,本人也荣获“先进个人”称号,本人担任过校《荷风》杂志副主编工作,获得了“优秀社团辅导员”的荣誉称号,还参与了学校2本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今生为人师,我无怨无悔。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这一次高级职称的评选我有没有机会,我都会像那颗最朴实的钉子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好自己的职责,绝对服从学校利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