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课后教学反思(经典19篇)

浏览

3930

范文

99

高中音乐鉴赏课后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音乐,教研,全文共 2994 字

+ 加入清单

从事英语教学五年, 笔者接触两种不同新教材----人教版和人教新课标.虽然执教时间不长,却颇有感触.特别是九月份开始接触人教新课标这本教材,深深感觉到教学永远是形影不离的.高中英语教学给我的印象是: 与时俱进;一气呵成;环环相扣,步步为赢;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是渔夫,授学生与渔.

作为授渔者,要了解授渔的渔具.教师首先必学对新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对其指导精神了如指掌.在笔者眼里,新教材本着”以人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话题与时俱进,语言地道自然;;教学理念先进,倡导体验学习;引导探究学习,编排体系合理;设计图文并茂,留给创造空间;单元生词大幅增加,语法进度大步加快.

作为教授者,要了解授渔的对象.笔者执教于一所县城中学.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往往都具备这样的特征:英语基础薄弱,底子差,深受”语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只关注语法和单词用法, 听力口语零阶段. 同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生见识少而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考试会做题.总之,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方法且自尊心特强.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尝试:

一. 教学过程中, 注重常规教学中求创新,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入学考试等了解学生的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利用开学后一月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尽量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加强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起来。

二. 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不玩花架子

1.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记的习惯(2)读的习惯(3)写的习惯

2. 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 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贯彻交际性原则也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我的做法是:

⑴.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我说:“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 it’s fine today, isn’t? / 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at the 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⑵.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 report锻炼学生开口的好方法。具体是让当天值日生在讲台前向同学们介绍当天日期、天气、出勤等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讲故事,并允许他们随意挑选同学回答问题。

⑶.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⑷.定期举办英语课外活动,如:办英语小报,举行英语晚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我的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高一我们就要求学生人人尽量有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他们勤。

4. 认真抓好英语早读:外语教师下班级认真抓早读课,除了对学生起督促鼓励的作用外,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理解课文及语法概念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而掌握了学生实际水平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阶段的教学计划及具体教学安排,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早读课不像上正课那样规矩严格,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拘形式,这样有助于密切师生感情。而这时情感的产生往往在激发学生学习外语兴趣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明读外语、拼读单词、背诵课文或练习语音语调等,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做法,学生的兴趣明显增强,信心也增强了,学习变得主动了.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对教材的使用存在有不少困惑:

1.生词量大,学生难以掌握. 新课标要求的词汇量: 修完1-5本必修课本, 词汇量为2400-2500个,达到七级要求; 达到八级要求, 即修完1-8本教材, 词汇量要求为3300个; 九级要求的词汇量是4500个. 鉴于这样的安排,每个单元的词汇基本是在50-60之间。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难度颇大。

2.听力材料多而长,设题较难不便使用。新教材每个单元中的听力内容比较多,连同练习册中的至少有三个听力材料与练习,尽管所选材料都与本单元话题密切相关,但是总体难度都很大。我们曾在教学第一单元时,按照要求给学生听第六页的短文,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练习,结果学生普遍没听明白,不但浪费了一节课,还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

3.workbook部分包括有利于巩固或进一步提高知识与技能的练习和活动,容量几乎和主教材相当。有的教师惟恐不周,为了赶进度,只好加班加点,走马观花过一遍。有的教师以课时有限、学生消化不了为由放弃workbook。只有少数教师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练习册的内容。

4.教学内容多,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进入高中,对新学期的生活充满期待,对英语学习也是如此,无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刚开始都是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可是一两个星期的教学过后,发现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究其原因:1、教材难度大,内容多,应接不暇;2、课堂所学的内容似乎和考试脱节,试题不会做,没有成功感;3、学生本身意志力薄弱,碰到困难极易退缩.

对新教材的使用的反思与实践:

合理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重组. 新课标对教材的使用提出如下建议: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的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内容, 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实际操作过程中, 对教材的使用主要作了相应调整:

1)删减难度教大的内容主要是listening, speaking, 以及练习册中的project 等等; project因为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甚至需要收集资料,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完成,这对于农村寄宿制的学校,很难做到。而listening and speaking 则是鉴于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大部分根本无法开展。于是选用英语辅导报上的听力材料或者英语歌曲等代替,以此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另外关于写作,因为每个单元写作任务比较多,也只能是有所筛选着用或者不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常见的句型背诵以及课文精彩段落背诵。

2)调整教学顺序每个单元的教学我们一般需要7个课时,通常是:warming up。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高中音乐鉴赏课后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音乐,教研,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本节课讲述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 Reading 。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三个部分:pre-reading, reading 和post-reading,充分发挥自制网络课件的优势,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容量更多。既贯通了所要学的知识,又拓展了课外知识,使得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更加浓厚,积极的自主探究 。 课堂教学反思如下:(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方面:信息技术与课堂英语交际教学活动相结合,有助于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能提供理想语言交际环境,有利于课堂交际实践活动的实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主要是课堂上,因此,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很重要。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的强调教师“教授”的作用,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知识”的获取,而不是一种“技能”的习得。在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这种重语言知识传授,轻语言交际训练的课堂教学环境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不能实现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的采用,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加强了他们学习的感性认识。(二)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本节课英语教学中以问题为线索,采用“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故本人在这节课中通过安排学生的个人探索、协作学习、讨论等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阅读,有创造性的完成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极高。

存在问题:1、在本课设计导入部分的时间用于过长,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较多,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来展示成果。

2、在reading 的教学环节中,没有讲解知识点的运用。如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后,再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这样让学生更能牢固掌握知识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复习时,是记忆的激活者;在呈现新内容时,是示范者;在操练时是组织者或是指挥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更加努力探究教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师,教研,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艺术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设计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方法时可能花了不少功夫,到了课堂上,有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有的对那部分感兴趣,如:中国古代绘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外国近代绘画,学生对这些内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悬殊很大,而女同学喜欢服装的多一些,到教学“现代服饰艺术”这部分内容时可能比较专注,“心”到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心”到与不到,全__教师组织调度;整齐与否,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艺术课原本是最让人心动的,艺术课(尤其是美术)单一的欣赏内容,教师力求“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是一个欣赏,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生的热情不会坚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心”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对于艺术课他们也就开始走过场,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们上课,我行我素。于是,一堂艺术课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习课或休闲课。高中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又说又表演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表演”课自然是不会出现的,偶尔的“故事会”也不能多用,“快乐的大本营”到了超级大班,拥挤的空间会让你窒闷得喘不过气来。到了这个时候,学生不用意志来控制自己,艺术课决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艺术课同样需要学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从现阶段来看,高中艺术课,尤其是美术教材缺少让学生“手动”的教学内容,实地考察参观应当另论。但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上,多一部分实际操作的练习,教学内容活而丰富,更能满足多数同学的学习需求,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初中有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大学里也有相关部分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却出现“断层”现象。实际技能训练不是少部分参加艺术高考学生的专利。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这部分内容就不能空缺。因为真正的知识,它的本身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纲鼓励教师灵活机动,但这当中还得有一个“约定”尺度和纲要,否则又容易走形成“专业”课了。

当前,艺术课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过它仍然是“调味”课,缺少不行,又不能将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师在很多时候充当的是类似“变脸”一样的角色。许多教师认为,反正学校也不重视,评职最后,待遇最低,上艺术课没人会看得起,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前几年,地理、生物课也非应试科目,教学景况和艺术课相差无几,但自从加盟理科综合考试科目起,成绩上去了,地理、生物教师一下也摇身变成升学考试举足轻重的显赫人物了。艺术课呢,还是那样……更多时候只能服从教学需要,为主课让路,在主课与主课的磨合中客串“润滑剂”、点缀物。最终主课丰收了,艺术课也未能实现“丛中笑”的初衷。显而易见,艺术教师在这当中的“色调”关系非常微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中音乐鉴赏课后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音乐,教研,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3--7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不断深入学习以及全心投入地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科知识的教授和基本科学素质的培养,同时促进了优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前半学期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和不足,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历史课要寓教于乐。高二的历史课难度深,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要十分扎实。因此我在备课时,注意史论结合,课上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和经验,同时加入许多历史背后的故事辅助教学,让学生认识历史真相,客观看待历史。与此同时,我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每一堂课都进行提问,让学生逐渐养成每天复习巩固的习惯,增强紧迫感。

二、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带领学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知识的形成。我还介绍自己高考时的学习和生活,告诉她们我是怎样从成绩的低谷步步努力,最后考上大学的,这不仅给了他们经验,也鼓舞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他们经常向我请教方法和经验,与我探讨,及时向我报告学习状态和心态,我从来都是耐心、高兴的听取,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形成了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并取得了好成绩。

三、不要放弃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了解到很多学习差的学生是遇到了困难,他们渴望老师的帮助却又不敢,于是我分别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表示了我愿意帮助他们的心情。学生都很感激,于是我提出了一些要求,让他们分批利用课间、自习等时间来找我背书、做练习。他们平时没有养成坚持的习惯,容易忘记,于是我就经常提醒和督促他们,或者直接到班上去找他们,使他们养成了习惯,终于都能够按时找我复习,甚至一有空就来问问题,因此在段考前,他们的成绩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这一学期工作很辛苦,教学任务也不轻,但我始终充满了热情、信心和爱心,在上半个学期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验,还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信任,这样的情感和经历将继续鼓舞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一如既往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中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美术,教研,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计划制订的依据

1、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中实际感受和体会。

2、学生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有必要接触和理解一些绘画乃至艺术领域的其它艺术门类的文化,以提高他们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高中美术鉴赏内容,内容很多,知识性强,理论性强。学生要提前收集资料进行较多的预习,才能初步理解课程内容。当然,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媒体信息,去搜集书上没有涉及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者是著名画家的一些趣事,然后回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本计划应达到目标

1、认知 ① 感受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的主题结构形式美等; ②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种类和形式。

③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艺术的种类和形式; ④ 了解中国传统工艺设计艺术的种类和形式;

2、理解 ① 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② 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及相关知识; ③ 理解和体会部分艺术作品的特征和艺术语言。 3 考核:学校成立学科新课程考核组进行考核。

三、具体实施计划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第二课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第三课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 与瓷器

第四课 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第五课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第六课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 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 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 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 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 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 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 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第十八课 美在民间—中 国 民 间 美 术 注:具体时间及内容安排会随当时的具体情况而略有变化

四、实施设想

由于高中美术欣赏内容很多,知识性强而且繁杂,学生必须大力发辉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网络查阅让学生在网络上搜集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包括优秀美术作品及画家的生平趣事以及时代背景等等,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美术知识,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使他们开阔视野并提高表达与辩解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体会学习的快乐。

五、教学思考

1、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创新思维,及时参与相关的培训和进修学习等;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与同行保持联系以沟通了解信息。

2、多听各科公开课,多跨学科学习,以提高教学能力。

3、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沟通和理解,了解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4、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多媒体技术完美的结合。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接触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感受美术及作品。

5、通过各种媒体收集信息,选择性的用于美术教学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及计划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全文共 8207 字

+ 加入清单

数学是高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进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同学们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与自身学习方法有问题等因素所造成的。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高中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供同学参考。

一:先注意以下三点。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比较。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6种);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 =3种)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如:高一有八门课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八节课,自习时间四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高中数学教师将不能向初中那样监督每个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不能向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个学生掌握后再进行新课。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使就是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势,对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丰富反对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要不就错、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数学生不会分类讨论。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而且学生的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就可以做题(不全是),学生不需自学。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全部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其实,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他从一个方面也代表了一个人的素养,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时间是有导师的学习,其后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一生学习,靠的自学最终达到了自强。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笮,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我们都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代数中数的范围只限定在实数中思维,就不能深刻的解决方程根的类型等。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5、定量与变量的差异

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和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采用对方程ax2+bx+c=0(a≠0)的求解,讨论它是否有根和有根时的所有根的情形,使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对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外,在高中学习中我们还会通过对变量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所用的数学思想。

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

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直角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还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三)、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五)、逐步形成 “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六)、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扩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七)、认真听好每一节棵。

在新学期要上好每一节课,数学课有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概念课,有解题思路探索和规律总结的习题课,有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和联系实际的复习课。要上好这些课来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概念课

要重视教学过程,要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习题课

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要自己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做到下笔如有神;对综合题这样的大题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为“进”,也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即退中求进了。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加上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有什么题目难得倒我们。

复习课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要反思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有没有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像等),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在新学期大家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通过你的努力,到高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并且数学复习应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新的一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做到举一反三、熟练应用,避免以“练”代“复”的题海战术。

四、其它注意事项

1.注意化归转化思想学习。

人们学习过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决未知知识。数学学习过程都是用旧知识引出和解决新问题,当新的知识掌握后再利用它去解决更新知识。初中知识是基础,如果能把新知识用旧知识解答,你就有了化归转化思想了。可见,学习就是不断地化归转化,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更新旧知识。

2.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含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战场。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分解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进行数学技能地训练,使高中学生学习所得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使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如初中学习的相反数概念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以下理解:①从定义角度求3、-5的相反数,相反数是_____(符号相反的数)。.②从数轴角度理解:什么样的两点表示数是互为相反数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③从绝对值角度理解:绝对值_______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相等)。④相加为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吗?这些不同角度的教学会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望同学们把握好课堂这个学习的主战场。

五、学好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如:我在讲课时的注解。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总之,对高一新生来说,学好数学,首先要抱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数学,积极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地参与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愉快有效地学数学。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锻炼自己学数学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学习方式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我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就能够得到加强,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要有意识地培养好自己个人的心理素质,全面系统地进行心理训练,要有决心、信心、恒心,更要有一颗平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中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美术,教研,全文共 3134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及计划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全文共 2566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可怕的是,到后来连学数学的信心也没有了。我一直很困惑……

自从20xx年后,有个学习理论强烈震撼了我,那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之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下一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前面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能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2新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怎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权威,变以前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改变一贯的用词:“使学生……”,体现三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心中应时时、处处装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选择例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文精神,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为什么?这还可以从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谈起。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如何?我们的老师现在都会这样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等等。但问题是我们的教师是否真的读懂了这个“导”字?我们的学生是否真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3反思教学势在必行

教学中能否取得以上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我的亲身感受来说,这是一个相当痛苦,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本人有极大的责任心、耐心与勇气,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挑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更重要的是加强反思性教学,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经验理论化的过程;促进教学观念(特别是自身存在的内隐理论)改变的强有力的途径。

4学生也要反思

如果说老师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教,那么学生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学,并且还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那么,高中学生到底怎样进行反思?教学中我始终带着这个问题,思索自己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如何养成?怎样进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前人、专家哪里吸取精华,特别是有关教学反思与教师反思给了我许多零星的想法,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验,不断的否定与修改,逐步形成了高中生如何进行反思的一套做法。

4.1反思什么?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到底要反思什么?我认为大体上可分为: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与效率;其次要求学生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及形成过程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再次要求学生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题意的理解过程、解题思路、推理运算过程以及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最后还要求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特别做完题后要及时反思,即把自己的解题过程作为自己研究思考的对象,并从中得出某个结论。

4.2怎样反思?

有些学生,一上完课,就忙于做数学作业,对于上课内容没有整体把握或没真正理解透,做起题来只会模仿,照搬照抄,不是漏洞百出,就是解题思路受阻,方法欠优等。极易挫伤学生的解题信心及学习效率。因而,学生应作解题前的反思。还可对学习态度、情绪、意志的反思,如自己的身体、精神状态怎样?失败了能坚持吗?碰到难、繁题能静下心吗?自己有能力、信心解决它吗?以前见过它吗?或者是否有类似问题?哪些知识、技能还需回顾、请教等;其次要不断地自我监控。最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反思。主要包括检验解题结果,回顾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还需对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等。

4.3反思习惯的养成

要提高学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这些,还必须讲究科学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要求学生写反思性日记就是一种不错的形式:

首先,每节课后要求学生写反思性学习日记,使学生超越认知层面,对本节数学知识的再认知,促使学生形成反思习惯,检查自我认知结构,补救薄弱环节。由于时间问题,不可能把上课的精华全都及时记下或理解,通过笔记可以弥补,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错题分析、订正工作,完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其次,写反思日记是一回事,怎样达到更好的效果又是一回事。老师当初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认识到写反思日记的重要性,注重随时翻阅,最好每天抽5—10分钟浏览一下。一个阶段后,老师应做好督查工作,当作一份作业,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直到养成自觉的习惯。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积极投入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探索、尝试新理念的内涵,才能更好的挑战的新教材的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美术,教研,全文共 2925 字

+ 加入清单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损于美育教育,记得笔者的高中物理老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圆的圆,我们由此对他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如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两年多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中音乐鉴赏课后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音乐,教研,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语文教学反思,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高中语文教师工作总结_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师,教研,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新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历程,参照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结合学生实际,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落实教学计划,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必修(五)等教学任务。在按时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能根据所教学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扩展、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二、教学相长,加强师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探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课文中的很多作品皆为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学习材料和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渗透与加强了传统文化教育。四、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我的引导鼓励下,很多同学养成了勤练笔的习惯。写作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课下练笔相结合。通过多练笔,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涌现了不少有思想、有感情、有文采的文章,更为可喜的是相当部分的学生养成了不写就难受的好习惯。

五、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获得人文浸润。一方面,我根据“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组织引导学生课外读经典,课内进行交流。阅读体验的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为此,不少同学对读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面,师生互荐短小的文章在班上朗读。有些文章文小义丰,一个小故事能引发不少思考,一粒沙能反映一个世界,能引起深深的共鸣。《读者》《青年文摘》《小品文》等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必读刊物。

六、尝试“先学后教”的方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可享用一生的学习习惯。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有些作品,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相互讨论,深入探究问题,老师只是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讲解。课内,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容量,丰富活跃了语文课堂。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和自己制作语文教学的音像资料和课件,使无声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有些课文的学习,通过配乐朗诵等手段,使学生受到一定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技巧和阅读水平。另外,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在课内交流,也为课堂引入清新的空气。

八、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缺少语文活动的课堂是死水一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如开展背诵比赛,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模仿央视《幸运52》《幸福快车》《开心词典》等栏目的形式开展语文知识竞赛等。学生极积参与,热情高涨,寓学于乐。

总之,通过我的努力,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变化,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教学工作中仍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如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有待提高等,我将在新的学期中不懈努力,促使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及计划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全文共 450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

下午好!非常感谢郑州市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这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感谢市教研室领导冯瑞先老师等对47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也感谢47中校领导一直对我们数学组的关心和支持;还有我们高三数学组的各位同仁,正是大家辛勤的劳动和团结一心,让我们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代表备课组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加强两纲研究,紧扣课本复习,注意新课程与大纲之间的关系备课组认真研究《考纲》与《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仔细琢磨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变化趋势;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与要求,明确题型分布,知识点的覆盖规律。让学生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要让学生把主要精力首先放在中档及其以下题目上,要在“会、熟、快、准”上下功夫。

通过研析每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源于课本的考题总在100分左右.那么怎样研究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呢?

1、钻研教材,追根溯源.一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话不断在重复。事实上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延伸与交错、再生与裂变,在教材中早有它的脉络和雏形。这些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习题就像散落的珍珠,只要经过老师的发现、打磨、提炼,它们就会变成学生所需要的项链。

2、就地取材,锐意开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是考查教师的研题水平。 研题一类是对他人试题的鉴赏,另一类是改题编题。不懂得鉴赏,教数学就丢失了味道;不学会创新,教数学就失去了活力。

紧扣课本复习问题上,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四点:

(1)复习每一个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的相应部分。不仅要让学生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方法,还要弄懂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

(2)在训练中,如遇到障碍,要学生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学生在知识和方法的缺陷;

(3)关于答题表述,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标准,通过课本来规范。

(4)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推广题目的训练功能。

复习中同时要注意对新课程中与大纲教材有结合点,有变化点的知识,以更好在把握复习的要点。认真研究全国已经实施新课程高考的试卷特点,揣摩新课程卷的设计意图,深刻领会“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新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搞好高中数学教学和复习备考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对一些传统内容的新的考查方式,有其独特的复习功能。它既可作为复习课的例题、练习题、测试题,更可用作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加以开发。因此我们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应研究新课程高考和渗透新课程理念。

二、尽量帮助学生纵横梳理知识和方法,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利于提取的认知结构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对数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建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的前提。狠抓基础,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这就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也在选择题中有所体现。

(1)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理解准、透,如概念复习要作位: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

(2)要注意通性通法,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总结并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怎样灵活运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怎样选择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等逻辑学中的方法:是否熟练掌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具体数学的数学方法。做自我诊断,会什么?你是怎样处理问题的?(成功、失败)怎样把新题转化成为你熟悉的知识方法?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并发展成一种能力,在高考时就能游刃有余,战无不胜。

(3)掌握中学数学贯通的观点,如在立体几何中用平面图形合成表现立体图形的观点;将立体图形分解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观点;用关于形的逻辑思维统帅识图,做图的技能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观点,学生运用好这些观点,就比较容易驾驭立体几何的解题。

三、使学生从“模仿型”向“领悟型”的方向转化

(1)注重双基,突出重点。真正理解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的来龙去脉,不死记硬背。

(2)提炼和运用数学思想,常能使解决问题事半功倍。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知识内涵,提炼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尝试发现方式、自主探索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亲历发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4)倡导研究交流。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过程就是加强理解的过程。

(5)进一步强化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自学习惯的养成。学会阅读,学会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运用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数学模型,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化科学加以观察现实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加以分析、判断,并将其解决。

四、注意强调学生书写规范,合理运用答题策略

在平时考试阅卷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为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感到可惜,高考阅卷也不例外。因此,在解答题的答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解答既要简单又要准确,要紧扣关键步骤,当然也要思路清晰明了,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要重视和加强解题策略的训练与研究,在平时要多给学生应试策略指导。如:(1)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即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效率);先小题后大题;先点后面(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步步为营,由点到面);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2)审题要慢,解答要快,一慢、一快相得益彰;(3)确保运算、推理的准确性,立足一次成功,但也不放过检查得分这一环节。要善于不断积蓄解题经验,回顾反思,不断完善。

有人说高分是学生学出来的,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其实我们认为老师对高分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大、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经过规范训练。学生要考出高分,老师就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严格要求: 适时调控“桃子”的高度,培养学生追求完美,不断超越的学习品质。要想考150分就得用高于150分的水准要求自己.

2、规范表达:不同题型和不同内容的题目都有不同的书写格式。数学语言要严谨、准确、简洁,卷面要整洁。因此我们在批改作业、评析试卷和上课板书时,要特别注意知识细节与表述细节。

3、挖掘潜力: 与学生交流,给尖子生心里暗示;及时肯定,适时鼓励,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同时适当加压,另开小灶,让他们的潜力得以开启和释放。

4、探求最优:一般的难题都有多条路径,都是值得欣赏、比较、玩味的。让尖子生在不同解法中PK,寻找最简最优的解法是件很有趣的智力活;也是让尖子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情挑战的游戏。应该说这与我们的充分备课、经验积累、学养沉淀有很大的关系。

5、杜绝低级错误:因为低级错误是导致失去高分的尴尬情景想必大家都熟悉。扼腕叹息还是因为功力不够,因为防范低级错误也是一种能力。它要求考生的注意品质、兴奋点把握、追求完美的意识等方面都有上乘的发挥。这些都要来自于平时规范化的训练.

五、明确复习计划,侧重阶段提升

高三数学的复习要按计划复习,阶段提升,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以及所选定的复习资料综合分析认真修订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作用与功能,不可冒进,否则欲速则不达。所以三轮复习要有条不紊、不折不扣地进行.

第一轮:加强基础,落实知识。这一轮复习重选材,侧重训练思维过程,总结、完善解题程序,渗透思想方法,突出规范、缜密、全面。本轮复习应以教师为主,教师的备课选材不能生搬复习资料,素材的来源有复习资料、课本以及老师的经验积累。纠错微型训练题:要依据近期学生的错误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编,加强变式题型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能力。这一轮复习重在提炼,重在通性通法,重在第一轮的薄弱环节和高考的重点、热点,以中档题为主,点缀难题.突出主干、板块、链接。本轮复习应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典型题型的分析让学生归纳出解题规律。综合训练卷,必须要模拟近几年高考试题难度,注重知识交汇,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第三轮:综合演练,模拟测试。这一轮的重点在于掌握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经验性,不做偏题、怪题,冲击难题。突出稳、准、快。那么具体教学中该怎样操作呢?本轮复习应重组卷,以实战为主。不同时期的组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轮的组卷要有整体性,兼顾知识点;要有侧重点,重点知识,重点突破;要有前瞻性,研究上几年高考试题;要有时代性,广泛采集信息。客观题的限时训练:在第二、三轮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入客观题的限时训练,以提高学生解答客观题的准确度与解题速度。

六、重视集体备课,科学安排备考

在每一轮的复习备考中,我们注重加强集体备课以及与校际之间的交流,发挥集体力量,精选、精编每一轮复习资料,科学安排备考。依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和编好练习题,力争使每一套训练题有针对性,有实用价值(说明:我们第二轮的资料都是组内老师编写的)。

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对每班内容上要讲的内容,每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认真分析并制定措施,通过小专题训练去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每周全组统一听一位老师的课,通过听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专题讲座等。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集体备课,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从而能使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从容发挥。个人单干是向来没出路的。

七、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的各类教研活动,为复习备考把握方向

一年来,我们备课组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和协作区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能虚心聆听各位主讲老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从中受益匪浅!尤其是一摸、二模后的高三复习备考会,我们能从发言的各个学校中,学习到各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市教研室冯老师和孙老师等在会上的总结,既高屋建瓴,又实实在在,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例如冯老师屡次强调的“不等式考的很基础”,“圆锥曲线解答题一般不考双曲线”,“规范做题要从第一轮复习就要求”,“今年高考要与宁夏卷结合,注意收集他们的试题,把握高考的难度,一定不要做难题”等等。我们坚定的认为市教研室的方向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特别欢迎他们到学校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指导。正是基于对上述精神的领会和落实,在复习备考中,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各位老师,20__年高考的硝烟虽刚刚熄灭,20__年高考的脚步即将来临。面对挑战,我们应满怀信心,更要从容应对。自信应来源于我们聪明和睿智的备考计划,应来源于我们坚持不懈的实践和行动。47中备课组的点滴体会,如果能给你的工作带来益处,我们将无比荣幸。今天,在各位老师和高手面前,舞刀弄枪、班门弄斧,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音乐鉴赏课后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音乐,教研,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

一、分析化学实验对高中教育的重要性

化学是高中的一项重要的学科,然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手段,它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教育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化学老师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对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影响引起重视。

通过化学实验的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化学的知识点的巩固,避免了学生在知识环节的断开,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进行自主的探究,鼓励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老师利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化学实验引起重视,并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育的作用

(一)利用化学实验手段获取化学知识

在化学这门课程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例如,氢氧化铜的颜色,气味以及化学成分中的其他反应,这些都是要学生记忆的,如果学生在没有亲身的进行实验,只是按照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背诵出来,那么,随着知识量的不断增多,就会给学生的知识点造成混淆的状态,使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含糊不清,没有真正的掌握。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中的新型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化学的奥妙,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点有着进一步的加深,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还提高了学生在化学方面动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点结合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所学所想。

(二)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育的主要手段

化学实验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一个探究的过程,它使学生在具有原理的基础进行验证,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学生在掌握和了解化学基本的原则下,了解了物质的本质以后,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下一步的探索,观察它们的反应情况,同时,学生也可以对已经知道的结果,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例如,学生在进行氢氧化铜的实验中,要对氢氧化铜的颜色,气味以及化学成分中的其他反应,学生在完成每环节后,要对产生的现象和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造成的影响,老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了在化学方面的学习热情,也使学生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面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三)化学实验是培养和开发学生非智力的重要途径

非智力,广义上的解释是指除了智力以外的一切和心理因素有关的因素,像是学习上的热情、自尊心和责任感等各个方面,高中实行化学实验教育,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加深,同时,也有利于培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的验证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趣大增,更主动的去对化学的真理进行探索。

例如,学生在进行某一项的化学实验中,会在实验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老师要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重新进行实验,并认真记录、分析和总结,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也是科学上实事求是的作风,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有着巨大帮助的,此外,化学实验教育还可以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同时,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化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不管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传统模式的教育,以老师为主导的地位,要实现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展示自己,并且进行科学创新的一个平台。

老师应当在教学方法上不断的创新,使化学实验的课堂不断增加趣味性和创造性,老师通过各种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的改变,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利于培养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有着自觉的创造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科学上的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中期中考试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全文共 1316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的漫长过程,因此对于高中学习的每一次阶段性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有喜也有忧,喜在这里就不多说了,针对“忧”,我对每门科做了一些简单的 总结。

语文,出人意料的课外文言文作为题目,可以知道光注重课本是不行的,应在“以本为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这是有必要的。另一问题是素材积累与语言综合应用的匮泛,我想这与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的习惯和态度是分不开的,应多积累,多总结,多运用,针对语文的这些不足,自己在下学期应加以解决。

数学,所有的题型都见过的,但有的会做,有的却不会,为什么呢?,我想这与数学学习的两大要点是分不开的:“多练”,"多想".所谓多练就是巩固基础,适当延伸,勤加练习,这些方面体现了自己缺少练,所谓多想就是多总结多回想,总结这一类题型的常用方法与技巧,回想这一题的解题思路等。可见对于这方面我是比较欠缺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贵在持之以恒。

英语:从初中以来,英语的不足主要就在于听力与完型这两部分,但却一直没有引以为戒,导致影响不断加深,因此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1.对于语法,应日积月累;2.平时要训练听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多听课文听力,同时也应多读以加深印象;3.阅读与完型也是在与平时的训练和不断积累技巧与经验;4.多预习、复习、总结、积累。

物理:有的人说这次物理很难,有的人却说很简单,的确卷子很简单,但有人却没考好,我想一定主要是考试心态的影响,例如某某,他做的物理题可以说是很多了,我和他补课知道。一些难题他基本都会,但这次考得却不太理想,我认为应该是考试心态的影响,做物理是一门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过程,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制胜,因此要切记勿马虎,同时考试心态要平稳,我的不住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完全的体现出来,可能是幸运吧,但对于一些易错题,我想还是应该多反思反思的。我想物理的学习正如王老师所说的:“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

化学:初中时化学很好,但进入高中却不理想,这与我对化学学习态度有关。一开始以为化学基础好就行了,但却应知道:高中的化学知识点是很多的,大部分是从来没有接触到的。因此自己对于化学的学习态度就可以体现在化学考试上。虽然这次成绩比上次肯定要好,但卷子上70%的题目都已经考过,自己却不能完全做对,从这一点就反映了自己有必要提高学习态度,不要轻视任何一科,尤其是书本上的知识必须掌握透彻。

生物:从这次考试中的题目不难发现,对于平常最容易忽略的知识点,考试加以了扩展与延伸,这反映了生物学习不能只是注重点,对于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应该理解运用,总结这次考试的两个知识点的不是就是“染色质与染色体”“光反应与暗反应”。因此自己应在假期多加探究。

政史地:这3门我想放在一起一块说,因为这3门的学习方法是很相似的。所谓文科就是要背,这一观点太不全面了。我想在背的基础上要学会理解与应用,例如地理考试,它不可能全考你知识点,而是用知识点去解决与运用,因此对于这3门课是不能忽视的,一定要平时花时间去学习与记忆,否则最后的考试就会吃亏。

总结这次考试,我想自己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应进一步加以完善与提高,同时也真心的感谢刘老师在学习上对我的不断鼓励与劝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参考范文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我总结如下:

一、单元教学注重能力训练。

在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训练如何结合的问题上,本学期经过了痛苦地探索。从实践到理论,我苦苦地求索,最后得以形成的认识是:高中教学应该以能力训练为主,以人文素质的培养为辅。依据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慢慢由以前的重人文轻训练的思路过渡到二者并重,并略倾向于能力训练的思路上来。这样的教学也许少了些热闹,去了些华丽,缺了些表演,但多了些思辨,添了些朴实,有了些训练。今后,还应该在这方面继续探索。

二、作文教学尝试思维训练。

本学期,我们借鉴了上海程红兵老师的“作文与思维训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了训练,两学期来,我开了九讲:感悟生活、作文与想象、作文与联想、原点思维、多元化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收敛思维。除了课堂作文,每周的周记一篇,让学生畅所欲言,有一定效果。本期有两个学生的征文推荐在学校墙报及市级报刊上发表。

三、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及课文中涉及的经典电影的观看。

本期,我向学生推荐了教育部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一套名著,并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具体做法是:每学月读一至两本,写一篇读书心得,并组织学生交流。本期学生阅读并交流的作品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边城》、《欧也妮·葛朗台》、《女神》、《朱自清散文选》;此外,《论语》和《孟子》也在推荐之列,但没有交流。

四、文言文教学注重了翻译。

以前,我的文言教学没有章法,教学的随意性较强,经过总结后,形成了这样的的结论:文言教学必须在翻译上下功夫,否则学生的基础不会很扎实。因此,我的教学思路是:每文必译。或预习时翻译,或课堂上翻译,或课后翻译,总之是一定要把翻译落实。学生能够翻译文言,那其它的知识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从实施的结果看,学生的文言学习是很有效果的。

五、期末复习注重了基础。

把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的病句、成语、汉字试题让学生见识了一下。这是着眼长远的做法,今后还应该加强。比如课前三分钟做一个成语题,或者字形题,或者字音题,或者病句题,日积月累,学生的基础知识将会得到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中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美术,教研,全文共 2214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可当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之一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时,发现存在着如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中存在着以追求吸引和满足学生感官刺激为目标的教学倾向,还美其名曰为“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二是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以各类考试分数为目标的教学追求,弥漫着一心提高考试技能的浓厚气氛。这些值得提醒广大一线教师。

一、“吹气球式”课堂教学

在许多常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大多数时候只采用讲授为主的单一形式传授知识和解题技能,学生得到的是暂时性的知识扩充和解题技能的提升,等到考试过后大部分还给了教师。我们称之为“吹气球式”课堂教学,即学生如同“气球”,在学习期间,教师不断地对着“气球”吹气,吹到一定程度后,放手让其冲出去,即参加各类考试;不论冲得远还是近——考上或考不上,冲完后,气球中的气也就泄完了,学生脑中仍空空如也。这是完全背离新课程理念的。

这些教师一般采用这样的讲解策略:首先检查学生过去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然后呈现新的内容,并使用大量的时间予以讲解;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以巩固新的学习内容;最后布置较多的作业来强化训练,提升学习效果。

我们都知道,在不同的课型下存在着因采取不同教学策略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但就此就认为策略和效果之间存在着机械的一一对应关系,则是一种简单化思维。一位优秀的教师面对日益丰富、充满灵性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必须在课堂教学策略上树立“弃佳求适”观念。换句话说,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面对众多的教学策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设施、自身及学生特点加以分析、选择,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时,笔者以为坚持以下做法很有必要:1.教学策略要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对应。不同风格的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同一教学目标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才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既让教师自身得到成长,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以杜绝“东施效颦”的不良现象。2.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这里的相匹配主要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不很熟悉,带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和挑战性。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战胜不适应性和挑战性以显示自己能力的渴望,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从而得到发展。3.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天性相符合。人的天性一般而论主要涉及人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语言交流及价值观等。不同的教学策略所提供的环境会对学生上述天性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既可能使学生原有的天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可能使良好天性潜能受到压制甚至被扼杀。所以不论是发现策略还是讲解策略,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存在着合理性,只要应用得当都能成为最佳的教学策略,不必强硬搭配。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采用如下课堂教学程序:教师先抛出带有争议或有新意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活动;在讨论期间教师关注学生的具体反应,适时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是否达到要求;最后设置情境,为学生将新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供机会。很明显,上述课堂教学活动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发现教学策略为主,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构想。

二、“洋葱式”课堂教学

在各类公开课、比赛课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教师采用非常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极力营造热闹的教学氛围,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进而争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更多时候,我们却发现实际教学效果和主观期望并不一致,学生得到的可能多为头脑中的快乐体验。我们把他称之为“洋葱式”课堂教学,即如果我们将教师的教学形式一层一层剥去,始终不会出现有价值的“内核”。换句话说,只见各种形式的轮流上场表演,不见真实的教育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因此,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是老师们能够脚踏实地地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创新尝试。有些老师认为教科书厚、教学内容太多,而课标规定的课时太少,实际上这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在教教材的理念作用下老师仍逐页逐句照搬教科书,加上一开始试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科书时,担心高考,不少老师“旧鞋”之外套“新鞋”。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中音乐鉴赏课后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音乐,教研,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音乐欣赏课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两周的音乐欣赏课内容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不感兴趣,当我一播放欣赏歌曲的时候,这帮孩子听都没听就叫着:“老师,能不能不要听啊,好难听啊,能不能听流行音乐啊。。。”等等。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让孩子懂得欣赏音乐,到学会听音乐欣赏,这一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值得思考,也是值得挑战的任务。

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内容大部分跟我们的生活及我们一些历史挂钩的,并且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表达的内在涵意,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知道这个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历史,懂得每首歌曲的故事背景和表达的意义,不能只让学生唱会歌曲就算交任务了。

如何在欣赏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音乐欣赏的兴趣,其中最有效的放飞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最简单、通俗、艺术化的语言叙述是我们在音乐欣赏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欣赏课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引导法,把学生引入我们创设的情境中,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图片的引导、讲述音乐背景,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海洋里,跟着旋律作画,还可以让学带着问题去听音乐,这样也可以引起他们的主意力。

我想,这样的话应该就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师,教研,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解题过程也是能省就省,但是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甚至有些学生渐渐的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现在讲的复习课,尤其是集合,命题极其条件,逻辑连接词等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下一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前面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能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2.反思教学势在必行

教学中能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我的亲身感受来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责任心和耐心,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3.学生也要反思

如果说老师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教,那么学生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学,并且还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那么,高中学生到底怎样进行反思?教学中我始终带着这个问题,思索自己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如何养成?怎样进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我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分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师,教研,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就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面对这一趋势,我推出了“六步”教学法,即:情境导入-----出示目标------引导自学------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当堂检测,我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哪怕是基础薄弱的班级,也进行了尝试,也许是我的教学能力有限,也许是我的思考不够深刻,也许是我的反思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实践中有收获更有困惑。

一、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雨巷》是一首现代诗,因为这是一篇诗歌欣赏,对朗读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读”中落实“悟”,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之一。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了课件和音乐,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去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相关的句子,一次不行来两次,一个不行第二个接着示范,全班同学都投入了,都能用自己的朗读抒发情感。这个环节是其他环节的基础,是教学重点,需要25分钟。接着用5分钟让他们去写一两句诗,当他们的情绪掀到高潮的时候,配着优美动听的曲子缓缓地、缓缓地全班配乐朗诵。美文欣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为了把欣赏课的教学效果继续延续下去,我特意留了5分钟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让学生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也对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了积累,为写作奠基。在那节课中,学生的“获得”时间恰到好处,剩余10分钟“作业”也能当堂完成。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的效果。

二、学生课堂获得的内容深浅度如何把握?

还记得在上《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自己感觉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坚持“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原则,课前重点要求学生找出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他的心理变化,深层感悟“别出什么乱子”一语,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为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理解。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卡在了心理活动的理解与感悟上(,结果在这一个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带着学生去找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再引导学生体会,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没有消化。反思这个环节,由于没有正确看待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对学情估价过高,“合作探究”环节没有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后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我对他们进行了强硬的灌输,尽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但是教育专家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学生的主动“获得”没有落到实处。

三、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理想”?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都努力去尝试让学生都不同程度达到(部分学生只是接近)教学目标,也尝试过很多办法,但感觉还是收获甚微,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简单知识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讨。文言文教学对于我这个班级来说是很困难的,于是我降低难度,改变教学策略,以“读准字音、正确把握节奏、力争读出语气”为底线目标,以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和背诵名句为主要目标,以文章内容的理解为提升目标,只点到为止。如《陈情表》是要求背诵的名篇,课文很长,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望书兴叹,我于是分三层要求:能力强的全文背诵,中间层背诵重点段落,学困生要求朗读全文再背诵名句。在“课堂检测”环节,我就他们重点抽查,长期坚持我想还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并不能保证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目标,只能是尽可能地接近教学目标,这也是我多年来在一线教学中的困惑。

当然,我也会在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落实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认真编写导学案,课前下足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师,教研,全文共 2636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报刊选读课的作用是为学生打好阅读英语报刊的语言基础,使他们掌握英文报刊的文体知识、阅读英语报刊的必要常识以及与时事新闻知识等。我们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不等于否定语言知识的重要性。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缺一不可,而对于英语报刊选读课来说,新闻英语文体的基础知识、英语报刊阅读的基本技能不可削弱,传授语言知识在报刊选读课堂教学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基于这根本思路,本学期在高中一年级开设了小范围的(20 人)英语报刊选读课,下面我就本学期报刊阅读的教学实践作一分析。

1.改进授课形式,变讲课为读报活动课

考虑到报刊选读课的特殊性,我尝试了以课内外读报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报刊新闻文体知识。改变授课方式,并非仅仅换个形式,所谓换汤不换药。报刊课作为一种新的授课方式,比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更为灵活,我们可以及时捕捉报刊上的重大新闻和时事报道,充分利用英文报刊这一学习现代英语的最佳材料。

事实证明,报刊阅读课使教学内容变得富有弹性。此外,我借鉴任务型教学法,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和复习,以便他们更加自主地学习。课内主要指导学生英语报刊阅读方法,课外学生将在课堂上获得的语言知识充分运用。

2.丰富教学形式,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人手一册教科书,这种以课本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报刊课引入课堂变换了语言输入形式,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而且我不拘泥于某一份报纸,根据多种报刊,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选择材料,课堂中的例子大多从我们手头最新的英美报刊中选用。例如,在讲到“英美报刊新闻标题的作用与特点”时,所用的实例多选自《学生双语时代》以及《21 世纪报》。

虽然教材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无论多新的教材都与现实有不同程度的脱节。但是报刊选读课上,我们使用的材料很有时代感。比如说《学生双语时代》,该报的文章新,很有时代特色,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活力和时代感。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报刊英语反映着日新月异的语言变化和层出不穷的新生词语。例如,运用缩略语是报刊语言的一大特色,像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PNTR—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永久正常贸易关系),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软件协定)等等,这些在近两年的报刊上几乎每日可见的新缩略语有的还未来得及收入字典,我们便在讲课中及时介绍英语报刊中出现频率高的新词,补充新鲜的外报外刊资料,使课程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

3.主动、自主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报刊课以新的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此外,由于每一次课堂信息量大,内容高度浓缩,学生不可能立即全部掌握报纸中出现的知识,而需要在课后去消化、吸收。课时的限制使他们成为了时间的主人,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态度由消极被动趋于积极主动,在课前能进行预习和作一些必要的准备,并能自觉地进行课外英语报刊阅读实践,从而形成了课内吸收、课外消化的良性循环。

我们知道,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很多,诸如个性(personal traits)、性别(sex)、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s)、学习动机(motivation)、学习策略(1earning strategies)和兴趣(interest)等各种因素(刘润清 1999:8)。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特征、努力程度等互不相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主体既有共性的相似,也有个性的差异,而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很难针对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区别要求、因材施教。报刊课的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课外选择难易适合自己的程度、内容适合自己的兴趣的报刊阅读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进度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自我调节。兴趣和需要是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因素,符合自己兴趣和需要的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增多对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颇有裨益。因此,课外学习实现了学习过程个别化,增加了语言运用的实践机会,也是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重要途径。

4.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习能力

外语教学要培养成功的学习者,而不是让学生依附于教师。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能够独立于教师从事学习。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并最终摆脱教师的帮助独立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Sara Cotteral 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使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承担一定的责任,并在语言学习中发挥主动 性与独立性(Cotteral 1995:220)。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均趋成熟,高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高中学生已具有相当高的思维水平和独立意识,这是他们自学的有利条件。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拓展、探究式学习能力

信息靠语言传播,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而现代社会信息量又非常之大,学生要获取信息,单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报刊是学习和掌握现代英语的有效手段,英美报刊选读课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促进学生涉猎课本以外的各种知识,拓宽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范围。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体之一的报刊知识覆盖面广,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报刊阅读,扩大了教材的外延(extens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培养了阅读英语报刊的良好习惯,提高了报刊阅读的理解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认为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一个有个性的主体,他们应该通过探索去发现、去建构知识,并注重各种能力的发挥,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李国祥、张新明 1998:162)。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是学校最活跃的因素,他们有着开放的头脑、好奇的态度和探索的欲望,课外学习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自学钻研精神以及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探索和意义建构途径获取知识,从而由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可见,英美报刊选读课的尝试使学生对报刊学习保持了积极的心理状态,增强了自学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