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京历史博物馆解说词汇集20篇

浏览

7241

范文

810

魅力北京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北京有许多景点,比如天安门,故宫,长城等。不过我最喜欢的是美丽的后海,我经常到那里去玩。

春天,你一来到后海就会看到满眼的绿色。许多柳树已经发芽了,柳条随风舞动,好像在招手欢迎你的到来。不光是有树,还有五彩缤纷的花儿,它们都挤到你的眼前,显示自己的美丽。你还能看到湖面的冰已经融化了,几只鸭子已经在享受游泳的快乐。小鸟也在欢快地歌唱,像是在演奏春天的赞歌。

夏天,这里的大树长得很茂盛,都遮住的蓝蓝的天空。湖面上,荷花挺胸抬头,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下面的荷叶一边懒洋洋的晒太阳,一边看着小鱼和蝌蚪在水里游戏。许多人们来到后海,有的坐在大树下看书,有的趴在栏杆上欣赏荷花,还有的在给花草树木照相。我最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划船,在宽阔的水面上荡舟,那感觉真舒服!

秋天,树叶都飘落下来了。金色的树叶包后海衬托得更加美丽。游客们在凉爽的天气里聊着天,散着步,尽情享受秋天的阳光。

冬天,雪花慢慢地飘落下来,让后海变成了白色的世界。湖面全都结了冰,许多孩子会在冰面上滑冰嬉戏。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冬泳爱好者,他们把冰凿开,在水里游泳。每次看到他们在那么冷的天游泳,我的身体都禁不住发抖,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勇气。

后海的春夏秋冬都很美,而且每个季节都给我带来许多快乐。我爱后海,更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简单的北京龙庆峡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龙庆峡古称“古城九曲”,其水源于海坨山东麓,经玉都山汇入古城水库。该景区集南方 山水的妩媚秀丽和北方山水的雄浑壮观于一体,峡谷曲折蜿蜒,河水幽长碧绿。两岸山崖险峻,森林茂密,裸露的石灰岩形成奇特造型,特别是长年被水浸蚀所形成的溶洞和洞中的石笋、石柱、石断层,与漓江山石极相似,只是当您抬头观望山峰时,才可感到北方峰崖的雄伟峻峭。

乘船游龙庆峡,山,群峰屏列,逶迤嵯峨,随形寓意,依貌称名,大自然的天道沧桑、鬼斧神工造化了镇山如来、钟山、凤冠岛、东大寨、月亮湾等30余处景观,附丽了人的感情,山水就有了人的性格和灵性。那水,碧波清流,九曲萦回,绿得氤氲,柔的纤缱,拓山光鸟影于怀,纳长天白云在胸。山回水转,水贯山行

龙庆峡的盛夏,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气温低于北京城区6度,比承德避暑山庄还低0.8度。而隆冬,结冰期较长,异常寒冷,于是,这里就诞生了冰灯艺术的奇葩,峡谷,一个冰雕玉砌的世界,一个北国冰雪的乐园。

历史的脚印,山间古刹庙宇,又为这明丽的山水之梦,着了一笔古铜的底色,令其愈显久远幽深。神仙院耸立在群山围合,孤峰独峙之巅,1998年这里再现明代庙宇风采,在云雾缥渺,树木蓊郁当中,层层崇台,依山叠砌,殿宇楼堂,鳞次栉比,翠瓦丹墙,飞金流碧.......一览众山小的玉皇顶,主阁俨然,重檐九脊。清人来此曾记“逼面千峰起,回头万壑低”。凭栏俯临,峡谷曲流,形势险胜,投目纵览,峰涛如注,妫川生烟,大有我欲乘风归去,飘飘欲仙之感。峡谷深处的金刚寺,掩于南、北金刚山之间,森深壑幽,环境清丽,寺院飞檐凌空,雕甍碧瓦,栋宇巍峨,丹楹刻桷,深山藏古寺,空谷传钟声......

龙庆峡构建了与山水主旋律相协调的游娱设施,峡谷口,一条258米长的巨龙,头下尾上地悬挂于千仞峭壁,金鳞闪烁,须爪飞扬,这就是堪称亚州第一的龙形电梯,游人乘入其间不知不觉之中,即达船台。而凌空飞越的速滑溜索、惊险刺激的高崖蹦极,欲试心颤,欲罢不能。 乘坐缆车,我欲因之梦神仙,瞬间即到玉皇顶;穿越300米长的百花仙洞,就穿越了神州大地的南疆北国,四季风光;中国登山协会还筹建并命名龙庆峡为中国登山协会龙庆峡攀岩、攀冰训练基地,于此成功地举办了“龙庆峡杯”全国第七届攀岩锦标赛,让更多的中华健儿在此挑战生命极限;最后,乘上横跨谷口的福斯特比翼滑道,如同乘上美丽的彩虹,于风、于幻、于有惊无险之中,从龙庆峡谷的仙境回到现实。

龙庆峡有一流的服务设施,可住宿,可餐饮,可会议,可娱乐,设施完备,服务优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简单的北京清华大学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导游,全文共 4455 字

+ 加入清单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20xx年,1920xx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0xx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0xx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0xx年秋开办研究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面临世纪之交中国迅速发展的机遇,清华大学正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20xx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0xx年 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0xx年 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xx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xx年 建立医学院

20xx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xx年 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

20xx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

20xx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好了,校园概况这么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边的景点,我们看前面的这块石头是三峡石。

这块巨石贵韵。

我身后是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春天的春。公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从此伦为荒岛100余年。直到1979年 ,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这栋雕像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至尊孔子雕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运过来的,它的意思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前面的亭子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吴晗先生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苏俄已被同学们戏称“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惨死在狱中,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这位基础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像,并且修建

了“晗亭”这两字是邓小平亲笔手书的。

“荷塘月色亭”是为纪念朱自清而建,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1920xx年应聘清华执教,先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图书馆长、朱自清写过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述近春园的景观,这篇文章用描写了一幅清有美妙的画面,“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添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这一切都反映了他当时苦闷、孤独的心情。1948年他因贫病交加而去世。临终时他还嘱咐家人,不要政府派给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宁死不买美国救济粮”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厅内悬挂的”荷塘夜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的笔迹。对面山上的零零阁,是20xx年竣工。所以叫零零阁。近春园是清华师生休闲的场所。

现再给大家10分钟照相。

我们现在去参观清华园区,

大家左侧这两栋楼是第一,二教学楼,分别建于52、54年,是苏式建筑风格,里面有大小教室数间。现在人在使用。

礼堂西侧市科学馆,建于1920xx年,初起是理科实验楼。20xx年物理系在此办公,现在这里面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文革时期也被破坏,去年刚才新装修。

最北边这个雄伟建筑是清华的大礼堂,使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之一,建成于1920xx年至今为止已经87岁了,他是一座罗马史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位于清华大学大中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建礼堂时,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由美国设计师莫非设计,一砖一瓦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他一模一样的建筑,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我们人在此举办各种各样活动。

大礼堂东侧建筑物i是水电水利系,毕业于此。

南侧的同方部也是清华早期建筑之一,还长期用作8月27号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两字与字《礼记》,“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1936年在此为鲁迅先生举行过追悼会,闻一多,朱自清都发表了演说。现在是清华校友办公室。

清华学堂是清华第一栋教学楼,1920xx年竣工,96岁了的德国古堡式的古堡式建筑,门上端“清华学堂”四字是清朝军机大臣那桐所书。20xx年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一、赵元任在此办公。1946年作为建筑系的专用关,梁思成为系主任,现在是清华研究生院办公室。

日晷是1920级的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圆盘中央的不锈钢针,圆盘中央的不锈钢针指着地球的南极北极,圆盘上面刻着十二个时辰,圆盘下面也刻着十二个时辰,春分以后看太阳照射圆盘上面的不锈钢针的阴影计时,秋分以后看圆盘下面钢针的阴影计时。没有太阳是旧物作用,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语言”四字,是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的校风。就是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少说多做,发扬实干的精神。

东面的石头上的八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20xx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在大礼堂给清华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两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天一样,刚健不已,自强不息,努力进取,也应该想的一样柔和,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留传。

现在介绍到此,现再给大家10分钟照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北京故宫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行的小导游,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到北京古老的故宫去细细游赏。过了天安门,就到了故宫的午门,沿着故宫的中轴线向前走,你就会发现中轴线的路是用大理石铺成的,皇帝的宫殿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象征着皇帝是国家的中心。我们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前走,眼前就是宏伟的太和殿,它是故宫内最大的建筑,也是最高的建筑,古代皇帝办公的地方。朋友们,往上面看,在门洞上有蓝色金字的大匾,刻着“太和殿”三个字。我们再往四周看,大家看到,太和殿的通道上有一些用石头雕刻的小狮子,大家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我来告诉你们吧,它是用来排雨水的。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就流到城墙的低洼处,渗透到地面上的小孔,经过管道疏通到储水池,然后再通过小狮子的嘴流到地面上……好,今天的故宫之旅就结束了,明天我再给大家介绍其他旅游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新的北京孔庙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徐光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感慨。

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_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0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京天坛导游词1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来到圜丘坛上,发现了,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块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以此类推,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而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围护板被四面台阶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也都有9块,而中层的围护板是18块,下层的是27块,因为根据阴阳五行来说,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

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大典前两天,皇帝要在故宫里进行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坛的斋宫进行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现在的凌晨四点多,奏报时辰,皇帝起驾,斋宫东北角的钟楼开始鸣钟。到具服台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台面相应的位置,也就是七组神位,称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炉上放一只牛犊,用松枝燔烧,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点燃蟠龙通宵宝蜡,台南广场上排列着奏乐队,配合着中和韶乐,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开始了,皇帝由南棂星左门登坛,这时钟声停止,到了第二层南侧拜位站好后,听候司赞人报仪程。恭读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礼仪结束以后,要将神位前的贡品分别送到燔柴炉和燎炉焚烧,烟雾腾空,象征着送到天庭。而后还要将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瘗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之意。在这个典礼上,皇帝站在台面中心的天心石上恭读祝文。天心石又叫亿兆景从石,人间偶语,天闻若雷,说的就是站在天心石上说话,皇天上帝就能清楚的听到,所以皇帝会站在天心石上恭读祝文。天心石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为现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坛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这里也叫圜丘坛寝宫。殿内正面的圆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边两侧的四个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则是八位祖先神主,还有东西配殿用来存放从祀神位。而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殿宇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它是一座建筑艺术价值非常高的殿宇,总体呈圆形,下边是高2.85米的圆形须弥座,为青白石筑成,东南西三个方向各一出陛,在南向有二龙戏珠的丹陛石。殿顶是蓝色筒瓦单檐攒尖鎏金宝顶。而在殿内还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没有横梁承托,全都是靠各类斗拱层层上叠来支撑,步步收缩,从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圆顶。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造的磨砖对缝,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声音载体,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而三音石则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可以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在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北京颐和园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颐和园景区观光游览,今天我有幸和大家一起参观,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叫我王导,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皇家林园,是一个宏伟的古典园林。

我们现在夸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著名的长廊。你们看,这绿漆的柱子,再看看这红漆的栏杆,真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真多啊!每间都有好看的画,你看这人物、花草、风景,没有一幅相同,你有没有为古代人民的智慧而赞叹呢?我是十分钦佩的哦!

不知不觉我们一走到了长廊的尽头,大家朝前看,那就是万寿山,再抬头向上看,那座坐落在半山腰的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那就是佛香阁,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一下昆明湖吧!瞧,这昆明湖多美啊,它静得好像在一面大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绿的圆盘,游船画舫在它面上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时间如流水,快乐的时光就是短暂。今天就该和大家说再见了。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己游览观光。提醒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独自一人行走,要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另外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游客,为我们的&ldqu;世界遗产&rdqu;增添光彩!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北京慕田峪长城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嗨!大家好,欢迎来到万里长城的精华——慕田峪长城!

万里长城最早建于周朝。战国时期,许多国家继续修建了长城。后来,秦始皇将秦、赵、燕国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整。筑成了一条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如今,万里长城已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现在大家就可以去登长城了,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或在城墙上乱涂乱画哦!

四年级:稚嫩的翅膀

首先,我来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万里长城历史。

今天我们浏览的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它修建于明朝,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这里的一层层山峦,90%以上都被植物所覆盖。远远望去,是不是就像一个大绿绒球呢?再看这蜿蜒盘旋的长城,一眼望不到头。它到底有多长呢?这段长城共5400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长城。它的构筑有着非常独特的风格,瞧,这并矗一台的三座敌楼,可是非常罕见的呢!大家转过头来看西北面,那些险峻峥嵘、起伏连绵的长城就是俗称“牛犄角边”、“箭扣”、“鹰飞倒仰”等景观,是北京一段最险峻、雄奇的长城,自然风化严重,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长城景观。

祝大家玩得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导游词北京故宫500字范文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一进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我调查了故宫的全景图,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故宫面积72万平方米,共有各式宫室8千余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1920xx年北京政变后,被废黜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出宫,1920xx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解放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博物馆。

今天,我参观了故宫。我了解了祖国的文化,了解了历史。今我还要了解,了解一切一切。只有这样,我才能了解中国,长大为我的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_北京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57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司马长城导游词五篇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的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紧邻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的城墙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奇、特、险著称于世。司马台水库将该长城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有美人楼16座,西段有英雄骨灰楼18座。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五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乔翼平,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乔导,司马台长城导游词。今天,我要带大家游览的地方叫司马台长城。

我们游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乱扔果皮、废纸等各种垃圾。

二、不要在城墙上乱写乱画。·

三、不能随地吐痰。

你们做到这几点,就能有一次愉快的旅行,小学四年级作文《司马台长城导游词》。现在我们脚下的这个地方就叫司马台长城,它位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的交界处,它是长城中最险要的一段。现在我们站在司马台长城的东段,这里有十六个敌楼,其中有些只是一堵墙,上部很窄,十分险峻,如“天梯”、“天桥”。让我们还是上去看一看吧!

你们看,那第十四个敌楼至第十五个敌楼之间的长城,叫“天梯”,第十五个“仙女楼”至第十六个“望京楼”之间的长城,叫“天桥”。它们只有三十多公分宽,两边都是悬崖绝壁。对了,关于它们,还有一首诗:

天梯高耸入云端,天桥悬挂云海间。婷婷玉立仙女楼,不登望京真遗憾。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我真诚希望大家玩得开心、舒心。谢谢!

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五篇(二)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部120公里的险关重镇古北口境内,此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一段偏离原北齐长城基础的明长城,也是至今仍保留代长城原貌的一段古长城。

司马台长城,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构思新颖、形态各异,它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地,形成一段“奇妙的长城”。

综观司马台长城,可用“险、密、全、巧、奇”五字概括。险: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蜿蜒曲折,惊险无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更是险中有险。天梯是单面墙长城,坡陡墙窄,最窄处不足半米,呈直梯壮沿山体上升,两侧更是陡峭悬崖,置身其上,俯首下望,令人目眩。天梯顶端,便是天桥,长不逾百米,宽只有一砖,约40厘米左右,两侧又是悬崖绝壁,令人不寒而栗,英雄气短,游客把这儿称作咫尺天涯。虽然名为天桥,但到这里的人们却都说:“过桥难,难于上青天”,这里可说是明长城中依山设险,险上加险的最险要地段之一。密:是司马台长城又一特点,两敌楼相距最近仅43.8米,最远600米,一般都在100-200米之间,若按当时明代筑长城的规定,每500米修敌楼一座的话,可见此段长城是一例外。全:是指敌楼和城墙的建筑形式奇特多样。从外观来看,敌楼有单眼楼、双眼楼、三眼楼、四眼楼和五眼楼,有单层楼,上下相通的双层楼和三层楼。它们均为空心敌楼,大小不一、形态组合各异,是按驻军的官衔等级,驻防人数以及地势险要程度分别来建造的。从内部结构来看,有砖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又有单室、双室、多室之分;房间布局有“田”字、“井”字;楼顶变化多端,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覆斗顶;就连门窗也新颖别致,有边门、中间门、有砖券和石券,还有技艺精湛的雕花花岗岩石门。这是长城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司马台长城东段的仙女楼和望京楼就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敌楼,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的制高点,海拔986米,为空心三眼楼,二层砖石结构。这里视野开阔,隐约可见北京城轮廓,故称望京楼。望京楼头,东观“雾灵积雪”、“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壮丽关山,尽收眼底。仙女楼是敌楼中建造得最美的一座,掩映在老虎山腰的树丛中,下部条石合缝,上部磨砖达顶。内部用青砖砌成两道大拱,三条甬道,十个券门。顶部正中心砌成蜘蛛网状的八角藻井,四边砌四个砖柱,游人在里面轻轻放歌便能发出悦耳的回音。门券上还有并蒂莲花浮雕,整个敌楼处处给人以精巧、细腻、秀丽之感。仿佛它不是人间战争的防御设施,而是一座仙境楼阁。此外、城墙的构造更是匠心独运,富于变化。因地形和军事上的需要,城墙又分为单边墙、双边墙和障墙,有砖砌、石砌及砖石混合砌,城墙上的箭孔疏密也从几十个直到上百个。巧:体现为进可攻,退可守,步步为营的障墙。而小天梯上的障墙,可谓登峰造极,在20多米的垂直落差内从最顶上的障墙箭孔,一直可以通过所有障墙的射孔,到达最下的射孔,精巧之至,另人赞叹。由此可以想像昔日戌边将士苦战御敌的战争场面。奇:构筑在溶洞上的长城,洞与城的巧妙组合,在整个明长城中绝无仅有,令人称奇叫绝。

司马台长城虽以山势险陡、长城雄奇为主景,却不乏碧波荡漾、湖光帆影的优美环境,长城角下的鸳鸯湖赋予了这段长城以灵性,清澈的湖水,是由水量充沛、四季凉爽的冷泉和冬季热气喷涌、水温常年在38℃的温泉汇聚而成的,湖水冷暖各半,经东历夏,从不结冰。夏季里荡舟湖上,清风徐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司马台长城不仅有奇丽的风光,亦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库。今年来,在这段长城上发现了许多长城文物,其中:有石刻“题名碑”,碑上记载着当年修建长城时的情况以及与建城有关的官员的名字,同时这里还发现几处城墙和敌楼上有带戳印文字的砖,上面刻的都是参加修建长城的军队名称和年代,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五年宁夏营造”等等。长城砖上带有戳印文字,在其它长城上也是及为少见。在修复这段长城清基过程中,又清出一批出土文物:有当年守城将士使用过的各种武器,其中有铁炮、石炮、铁镞铁铳、手雷、三眼铳。铁弹丸、火药勺等,还有守城战士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有锄头、铁铲、菜刀、铁灯碗等等,以上这些文物很珍贵,它为研究明代长城及明代历史提供了价值很高的事物资料。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司马台长城则是这份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段长城,并满足广大中外游客更好地领略长城的风采,司马台长城景区一手抓文物保护工作,一手抓旅游开发建设,使司马台长城这一世界文化瑰宝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的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

司马台还为游客提供登城隐形索道、游览峡谷索桥、鸳鸯湖上泛舟、游泳、垂钓、住宿、小型会议、山寨野味等服务。

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五篇(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以“惊、险、奇”著称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全长19公里,共有敌楼35座,是我国唯一一段保留明代原貌的古长城,是戚继光在此督建时所创建。这段长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

司马台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跨谷索桥似长虹横贯东西。西段山势较平缓,20座敌楼至今保存完好;东段长城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在山峰之巅密布着15座敌楼。“仙女楼”建筑精美,汉白玉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过“仙女楼”即是长不逾百米、两侧断崖绝壁、却只有一砖之宽的“天桥”,能过此桥者实为登城好汉。“望京楼”是北京市至高点,海拔986米,登

上望京楼,游客们东可看“雾灵积雪”,西望长城雄姿,北观塞外风情,南眺京城灯火。

司马台还为游客提供登城隐形索道、游览峡谷索桥、鸳鸯湖上泛舟、游泳、垂钓、住宿、小型会议、山寨野味等服务。6月举办司马台长城国际滑翔节、8月举办文化节、9月举办登城比赛。

司马台长城集万里长城的各种特点为一身。就拿城墙来说,此段有单面墙、双面墙、梯形石墙;敌楼的样式来说,有两层、三层、扁形、圆形、拐角形、两眼、三眼、四眼、六眼、二十四眼;而顶部样式,许多是司马台长城独有......

司马台长城东段最奇妙的还在于“险”,长城似巨龙蟠伏于绝崖峭壁之上,横亘东西,千米之内,密布14座敌楼。特别是在陡立的山峰一侧,耸起一架天梯,天梯倾斜度为85度,下临悬崖,宽仅容脚,几近直立,且无扶手,长约百米,宽仅一砖,左右两侧皆是900米的深渊,此处只能四肢爬行而过,令人胆寒!

司马台长城有两个最有特色的楼子。一个是“仙女楼”,传说是由一个羚羊变成的,因莲花仙女居这而得名,它形体修长、长年在白云中若隐若现,恰似不愿出门的少女,汉白玉石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为万里长城上所仅有。第二个楼叫“望京楼”,海拔986米,是北京文物最高点,站在此楼手可接天,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县内有20多家风格独特的旅游宾馆可以投宿。若住在民俗村农家,又便宜、又干净,也很有情趣。

司马台长城经过1987年开始复修,已对外开放。它背倚蓝天,横亘东西,野云悠悠,极高极险。其山势犹如人的手指并拢,呈双向阶梯状。若从西面登上长城,侧向看去,唯有一峰在上。但一旦登上第一个峰顶的敌楼,转身东望,却又有一峰逼面。当登上第二个山头的敌楼,仰头东望,还有更高一峰在上;而低头下望,只见第一个山头上的敌楼全被掩住,真个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上第四个敌楼,眼下开阔起来。

登上第六个敌楼,楼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瞭望台;下层是成边将士住房,三面有窗,北边是射箭孔。整个楼用大方石块砌成,显得墩实、坚固,气度不凡长城的最高处为“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几近垂直,无胆量的绝难征服。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

司马台长城的最高处为“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几近垂直,无胆量的绝难征服。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不由人望梯兴叹,倒吸一口凉气。爬上仙女楼,景色果然更加壮美秀丽,俯首看脚下的悬崖,刀削斧劈一般,几缕雾岚挂在绝壁处,更显得陡峭惊险。西北边金山岭长城与司马台长城浑然一体,活象一条即将腾飞的苍龙。长城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敌楼,恰到好处地建立在各个制高点上,威风凛然,冷峻挺拔。整段长城,完美和谐,气势磅礴,处处显示出它的巧妙、奇特、雄伟和壮丽。再看看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奔涌而起,叠起无数的奇幻;看看辽阔的华北平原无边无际,一直铺向目不所及的天边,在这博大奇异的景色中,令人不由浮想联翩。爬长城之前,须先越过一个大湖。湖的西侧,有一温泉,严冬季节泉水周围也长满青草,犹如春天。泉水温度常年在37℃ ,只见热气腾腾,群鱼漫游。湖的另侧,山泉却冰凉彻骨。当地人称此湖为鸳鸯湖,它是由相距十数米一个冷泉和一个温泉相汇而成的。

司马台明朝长城边塞在军事上分为九个镇辖区。密云属蓟镇辖区,该区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灰岭口,全长1200多里。这蓟镇长城段当时受着蒙古部族的严重威胁,蒙古部族俺答时常入关,向北京城外侵袭,甚至常常直入昌平、通县等地抢夺财物,骚挠百姓,直逼北京城,所以蓟镇长城具有至关重要的防御作用。

密云段长城全长425里,明蓟镇建立了墙子路、曹家路、古北口、石塘路和以石匣为中心的四个军营及重要关口,每路分负长城若干段的关隘和敌楼。平时练兵,战时打仗,形成系统的战备防御工事。

蓟镇是明朝名将刘应节、谭纶及抗倭名将总兵戚继光等指挥设计和修建的。这段长城具有墙高、墙宽厚的特点,并且在重要地段修筑仔墙、敌楼,峰火台密集,多种形状,多种用途,集全国长城之特点。

居庸关八达岭长城的旅游开展得早,这里就成了观看蓟镇长城的著名的景点。此后,为了缓解八达岭人满之患,又有慕田峪、金山岭长城被开壁观光。不过,1986年开始修复的司马台长城,游人至今寥寥。原因是,司马台地处密云东北角与河北省的交界处,从北京出发,到司马台所需的路程,比到八达岭稍远了一些。

北京一些古文物遗址的修复,曾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批评,认为没有注意维护遗址的原状,也不够注意环境的艺术风貌。司马台长城因开发得较晚,吸取了教训,故从一开始便有“整旧如旧,整残如残”之说。必不可少的维护加固工作,全以保留残损颓旧的外貌为原则,切忌新鲜完整。整体环境也十分注重,举目四望,没有新建的楼堂馆所。只见群山苍莽壮阔,长城拖着那残迹斑斑的躯体,仿佛就这样从历史的风云中走来,能给人以真切的历史感。它的修复工作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

檀州故郡,倚燕山而壮美;司马古台,矗国魂而威风。长城之最,华夏之骄;云水漫溯,飞龙欲腾。二郎担山,神话随风溢彩;继光御寇,英名传世留芳。和风畅舞,旭日徐升;山盈紫气,城幻龙形。游人赞而风醉,雅士来而诗成。

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五篇(四)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部120公里的险关重镇古北口境内,此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一段偏离原北齐长城基础的明长城,也是至今仍保留代长城原貌的一段古长城。

司马台长城,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构思新颖、形态各异,它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地,形成一段“奇妙的长城”。

综观司马台长城,可用“险、密、全、巧、奇”五字概括。险: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蜿蜒曲折,惊险无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更是险中有险。天梯是单面墙长城,坡陡墙窄,最窄处不足半米,呈直梯壮沿山体上升,两侧更是陡峭悬崖,置身其上,俯首下望,令人目眩。天梯顶端,便是天桥,长不逾百米,宽只有一砖,约40厘米左右,两侧又是悬崖绝壁,令人不寒而栗,英雄气短,游客把这儿称作咫尺天涯。虽然名为天桥,但到这里的人们却都说:“过桥难,难于上青天”,这里可说是明长城中依山设险,险上加险的最险要地段之一。密:是司马台长城又一特点,两敌楼相距最近仅43.8米,最远600米,一般都在100-------200米之间,若按当时明代筑长城的规定,每500米修敌楼一座的话,可见此段长城是一例外。全:是指敌楼和城墙的建筑形式奇特多样。从外观来看,敌楼有单眼楼、双眼楼、三眼楼、四眼楼和五眼楼,有单层楼,上下相通的双层楼和三层楼。它们均为空心敌楼,大小不一、形态组合各异,是按驻军的官衔等级,驻防人数以及地势险要程度分别来建造的。从内部结构来看,有砖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又有单室、双室、多室之分;房间布局有“田”字、“井”字;楼顶变化多端,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覆斗顶;就连门窗也新颖别致,有边门、中间门、有砖券和石券,还有技艺精湛的雕花花岗岩石门。这是长城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司马台长城东段的仙女楼和望京楼就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敌楼,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的制高点,海拔986米,为空心三眼楼,二层砖石结构。这里视野开阔,隐约可见北京城轮廓,故称望京楼。望京楼头,东观“雾灵积雪”、“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壮丽关山,尽收眼底。仙女楼是敌楼中建造得最美的一座,掩映在老虎山腰的树丛中,下部条石合缝,上部磨砖达顶。内部用青砖砌成两道大拱,三条甬道,十个券门。顶部正中心砌成蜘蛛网状的八角藻井,四边砌四个砖柱,游人在里面轻轻放歌便能发出悦耳的回音。门券上还有并蒂莲花浮雕,整个敌楼处处给人以精巧、细腻、秀丽之感。仿佛它不是人间战争的防御设施,而是一座仙境楼阁。

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五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李子涵,大家可以叫我李导,很荣幸当你们的导游。

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这长城在世界可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期待吗?我们游玩时请保护这里面的城墙,不要用笔在上面写“某某人到此一游”,也不要乱丢垃圾,乱吐痰呦。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连绵起伏,建于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其中横贯我国北方的长城规模更为宏大,东西相距长达一万余里。因此,我们要保护这里的各种东西,不要损坏他。

现在我们的车子已经停在了八达岭上了,游客们,请看正前方有一块碑,上面刻有“八达岭”几个红字。大家可以把它拍下来,做为一个到达八达岭的留念。长城按地理位置分有八达岭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等等。八达岭长城是长城中保留最完整的一段长城。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关于长城还有一段传说呢!相传孟姜女和丈夫成亲的当晚,朝廷把她丈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在家苦苦地等着他回来,始终没有等到自己的丈夫。来到长城,她询问一位农夫,有没有看到她的丈夫,农夫说看到过,可是搬石头死了。

一听到这里,孟姜女哭了三天三夜,哭倒了长城,把她的丈夫哭了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下了长城,结束今天的长城之旅。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北京故宫导游词范文4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故宫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现在,我介绍一下故宫的后半部分,即“后寝”。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里,现在请各位随我去参观交泰殿。各位请看,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家可以在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宫中路的讲解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北京西山大觉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36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东的寺院,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东的寺院,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金代称灵泉寺,是金章宗时著名的西山八院之一,被称为“西山三百寺中之巨刹”。明宣德三年(1420xx年)重修后改称大觉寺。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花和环境的清幽而著称。寺内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自东向西由四进院落组成。山门、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动静等观)殿、大悲坛、舍利塔等组成,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多是清代重建而成。殿宇雄伟古朴,布局深广严谨。寺内后山是一处别致的园林,麓林曲径,叠石流泉,情趣非凡。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山上的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淙淙而下,沿着南北两路院落中的水漕流向前院的水池,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一棵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20xx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迦陵佛塔为清代主持僧迦陵的舍利塔,其状犹如北海公园里的白塔,塔旁松柏参天,风景秀丽。

大觉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20xx年的银杏、320xx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树。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

大觉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区西郊阳台山麓。辽咸雍四年(1068年)建,距今己近千年,初名“清水院”。金时为西山八大院之一,称为“灵泉寺”,明宣德三年(l428 年)重修,改今名。寺坐西朝东,依山势层叠而上,颇为壮观。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殿、无量寿佛殿、龙王堂等建筑,寺宇最高处藏经楼院内有玲珑舍利塔一座。布局谨严,深幽而宽阔。寺内泉水自石缝汨汨而下,汇成碧潭,又经石槽顺山势缓缓回流,使全寺呈现一派生机。蜿蜓走起伏的山峦,恰似一头卧狮。莲花、善照二个配寺耸立在东西两个圆形山包上,当地人曾用“狮子滚绣球,一佛二菩萨”来形容该寺院的位置和地形之奇巧。辽代所立燕京天王寺沙门志廷撰《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记述了该寺的历史沿革。

大觉寺最高点是寺内已故住持迦陵和尚舍利塔。据传清代乾隆皇帝当年曾在这里剃度,有一次他坐禅时入梦笑出了声音,当时负责寺内烧火的迦陵和尚操起戒尺便打乾隆,皇帝不得不承认“仙阙少缘份,凡尘属寡人”,尔后悄悄地回宫。寺内的僧人都为迦陵捏把汗。但是乾隆皇帝非但没有惩罚他,而且还特派贴身太监来拜见迦陵。以后迦陵和尚不但当了寺院住持,就连他种的玉兰也成了寺中绝物。寺内迦陵舍利塔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高约十馀米,其形制与北京北海白垮相似。;圆形塔肚,上端砌筑细长相轮,塔顶安放金饰宝盖,底部八角白色须弥座,镌纹秀巧,表现出清代雕刻艺术风格。塔旁松柏环抱,郁郁葱葱,环境十分幽静。塔后有一汉白玉水池,周围护以石雕栏,泉水自石底流出,汇成一长方形碧潭。泉名“灵泉”,泉水清洌见底,常流不竭,即使在暑热的天气,将手放入水中,也会感到冰冷刺骨。泉边有一双层建筑,名为“龙王堂”,位於中轴线最后。古人认为这泉水是龙王所赐给的,所以建龙王庙以示供养。 舍利塔往下是大悲坛。这里是寺院藏经之所,面阔五间,硬山项,兽头脊,上层吞廓,并设木制栏杆。上层檐下横一悬匾,上书“最上法门”,为醇亲王所书。从大悲坛顺石阶而下是寺院第三进院落。此处以无量寿殿为主体,大殿坐落在一高大台基之上,前面带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栏。大殿面阔五间,灰筒瓦,歇山顶,门窗菱花全部为古钱式,做工精美。檐下悬挂一块雕有龙纹的巨匾,上书“动静等观”,为乾隆御笔。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泥质漆金。身后带有背光,花纹细腻,雕刻精美。佛像背后有悬塑,上塑观世音像,形象生动,堪称悬塑精品,为清代遗物。

大雄宝殿是全寺中心,大殿面阔五间,歇山琉璃瓦项,檐下装饰有斗拱。明间正中檐下悬挂一巨匾,上书“无去来处”,字体刚劲有力。殿内正中有一石砌须弥座,座上供奉木质漆金三世佛像,背后带有背光。殿内还悬挂有两块匾,一为“妙悟三乘”,一为“法镜长圆”,均为慈禧太后手笔。三世佛像后面又有三尊漆金菩萨像,其上悬有一匾,上书“妙莲世界”。殿前建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雕栏。在月台栏杆衬托下,大殿显得更加雄伟。

山门两侧建有八字墙,进山门为第一进院落,南北两侧对称分别有碑亭和钟鼓楼,正面是弥勒殿,面阔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檐下装饰有斗拱,门窗均采用壶门式样。明间檐下悬挂有大匾,额书“圆证妙果”。院中部为一长方形水池,名为“功德池”,池边绕以棋盘式花栏矮墙,池上正中建一石桥。池南北两端正中,各有一石刻水兽,龙口流水、注入池中。水兽造形古朴,是辽代遗物,距今已近千年,殊为珍贵。池中莲花朵朵,红白相间,争奇斗艳。石桥东端有一株古老桧柏树,其树冠同时生长针叶和阔叶两种叶子,令人称奇。原来在这株桧柏树干中寄生着一棵老藤,学名叫“蛇葡萄”,形成老藤寄柏。无独有偶,在该寺四宜堂院中也有一棵巨大柏树,自根部向上一米处分作两叉,在连体部位中部,寄生一株李树,远望李柏难分。这两棵怪树,与碧云寺的三代树,并称京西两寺之奇。如今这两棵怪树仍郁郁葱葱,挺拔俊秀,为古寺平添不少佳趣。

寺内有一座辽碑,是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立的《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记载着这座建筑物的历史。辽碑是珍贵文物之一。碑上刻纹有的虽渐见模糊,碑身也已断为两截,但字迹仍可辨认。政府除把断碑拼合,还盖了一座砖龛保护它。 寺内花木很多,最名贵的要算名噪京华的玉蔺。南北跨院内都有,不待近前,便觉兰香袭人。据说南院两株玉兰是清代乾隆年间僧迦陵自四川移来,树龄已达三百多年,可惜其中一秣已经死去。北院一株玉兰是清代光绪年间移植,树龄也逾百年。两院的玉兰高七米有馀。花繁瓣大,馨清浓郁,一干一花,刚劲俊逸,甚是可爱。其实大觉寺玉兰之妙,更在於山水、古寺衬托。寺院周围没有噪杂人声,没有飞扬尘土;祗有隐隐青山,寂寂流泉。这才使得玉兰幽香,可以尽情向人倾吐。山门内有几株树干粗大、老枝横斜的翠柏,坡道两旁,遍植着杏树、桃树和梨树。在无量寿佛殿外有棵无量寿树——千年银杏,树高近一百米,干粗直径近三米,人称“银杏王”。乾隆皇帝为它题诗吟咏:“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纪依稀。”

大觉寺附近的名胜很多,如鹫峰山道、七王坟、普照寺、莲花寺、杨家花圆等,寺院附近都有山道可以到达。赫赫有名的龙潭泉水,像一条丝带,蜿蜓迥旋,穿流於寺院之中,经过竹林,流进一个石雕大水池。池西沿镌“碧韵清”三字,字体古朴,苍劲有力。水池是由一整块大理石凿成,长2米,宽1.3米,高1米。石上纹理非常细腻,选材、雕镂都十分讲究。石质主体呈灰白色,其间又夹有乳白、浅紫、墨黑等各种花纹,整个外形显得秀丽奇特。

大觉寺这座古代名刹,在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曾遭到严重破坏,寺内寺外一片荒无,著名的《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辽碑,也被日本侵略者打断。1949年后,对寺院进行了重修,使古寺院焕然一新。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寺院已成为京郊一处重要的佛教胜地。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20xx年的银杏、320xx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寺庙坐西朝东,殿宇依山而建,自东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等四进院落组成。此外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贵文物。

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一股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绕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20xx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

门票价格:不分旺季淡季,全年20元。

花卉寺庙

大觉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20xx年的银杏、320xx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树。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

1997年,在大觉寺院中成立了0茶院,在大觉寺的在憩云轩、四宜堂和院内南北厢房和耳房中设茶室,戒堂改建为绍兴菜馆,僧房改为客房,还有豪华套房。此外,寺内还改建了会议室和其他娱乐设施,院内的空地上也摆了很多0茶院的躺椅和茶桌。此后茶香就和花香,古树一起成为大觉寺的一个特色。从那时起,在每年四月,大觉寺都举办大觉寺玉兰文化节,除观赏盛开的玉兰花外,还举办一些展览和文化活动。

* 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善人邓从贵出资修庙。并刻《大藏经》,始称清水院。

*金代成为皇家行宫,金章宗时成为西山八大水院之一。* 明宣德三年(1420xx年)重修,并改名大觉寺。

*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大修。

*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大修。

* 明末,寺庙被毁。

*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xx年),雍亲王对大觉寺进行了修建,增建四宜堂、领要亭等。完工后,推荐迦陵性音出任大觉寺住持。

*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并赐建迦陵舍利塔。渐成现有格局。

* 1930年代,山门遭雷击,被毁。

* 解放初期,寺院荒芜,部分殿宇圮毁。

* 1952年,北京林业学院在此筹建,并以此为临时校舍。

* 1972年,北京智化寺三世佛移到大觉寺。

* 1979年8月,大觉寺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 1988年,大觉寺移交给北京市文物局。

* 1992年4月10日,正式开放。

* 20xx年11月,修缮了无量寿佛殿背面的南海观音大型悬塑, 并复原了包括四大天王,韦驮在内的24尊佛像。

* 20xx年5月25日,大觉寺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导游词北京故宫500字范文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本次带你们去北京故宫三日游的导游,我姓林,名雨欣,你们可以叫我小林。我先说一下这次去故宫三日游的行程,上午,我们就在故宫外沿看一看,可以拍一些照片。中午12点左右去餐厅吃饭,吃晚饭后,我们进入故宫内部,下午五点左右到餐厅吃完晚饭后,去故宫博物馆------希望各位游客能配合工作人员:不要乱扔垃圾,不损坏文物,讲文明。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其中有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汗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徽坛(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无人对应,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地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故宫,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xx年)落成。1920xx年,幸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0xx年逊帝傅仪被逐出宫。

这次旅游故宫很愉快,大家玩的一定很愉快吧,本次行程到此结束,如果下次有机会的话,希望大家还来找我当导游,最后我想送大家一句话:保护文物人人有责。让我们举起楥手,一起来维护美丽宏伟有丰富历史的故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北京西山大觉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大觉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西南山区横山水库东北隅,依山傍水。地处天目山余脉,与风景优美的横山水库毗邻。 大觉寺的前身为白塔寺,位于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与大觉寺新址垂直距离约3公里。据当地史料记载,白塔寺为禅宗临济宗道场。南宋咸淳(1265年-1274年)年间,由志宁禅师创建,至今约有七百多年历史;清干隆(1736年-1796年)年间,以超界仁禅师重新整修寺院后,寺名更改为集贤山大觉院;清道光(1820xx年-1850年)年间,广法法师担任住持和尚期间,再将寺名更改为白塔山大觉禅院;随后,太平天国之乱战火四起,大觉禅院因饱受战乱之苦而严重毁损;民国初年,临济宗第四十七代弟子志开和尚担任住持,寺院再因文革而遭受破坏,旧址至此难以复原;第四十八代弟子星云大师跨海赴台,创立佛光山,后重返宜兴,复兴祖庭,重修大觉寺,选址西渚镇横山水库旁王飞岭岕重建,占地千亩,依山傍水,翠竹环绕。星云大师之重建宜兴大觉寺,除报师恩外,更期为两岸佛教之交流、神州佛教之复兴有所裨益。大觉寺建址位于横山水库东侧,鸡龙山岕,周边资源优越,依山傍水,形成独特的地域景观特色,是现代与古文化的结合,具有仿古的江南建筑风格,通过佛教文化的引入,传播佛教思想。

20xx年,吴伯雄率-访问团来大陆,行程包括南京、北京、上海、宜兴等地。此番行程经由媒体披露后,之前鲜为人知的宜兴大觉寺旋即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大觉寺是中国台湾佛教界高僧星云法师的祖庭。笃信佛教的吴伯雄此次到大觉寺为四川地震遇难同胞祈福,星云法师将主持慰灵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卢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介绍北京居庸关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8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从八达岭长城往南,沿著名的“关沟”直下约5公里的中间地带,就是明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居庸关。居庸关自古就是今北京地区西北的屏障。

如果说八达岭是西北进入北京的第一道门户的话,这里就是第二道门户。居庸关两侧高山耸立,翠峰重迭,峭壁陡不可攀。中间一径相通,地势十分险要。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

居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虽始终是兵防重镇,却屡易其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时又先称“蓟门关”,后改为“军都关”,由辽以后经金、元、明、清至今,一直称谓“居庸关”。秦时,虽然秦始皇所修长城不经过这里,但此地已是秦军都县和居庸县的关口。到北魏时期的公元446年,这里才开始有了长城。公元555年,北齐政权所修长城也曾经过这里。此时,居庸关才真正成为长城线上的一个重要隘口。明朝建立之初,就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派开国元勋徐达修筑了居庸关关城。关城两侧的长城城墙,紧接关城向两翼山上延伸,其形如大鹏展翅。城墙随山势地形而筑,在山巅平缓处的垛口为“凹”字形,墙筑在陡峭山坡,垛口为台阶式,呈锯齿状。关城设南北二门,街长二里余,南门筑有瓮城。垛口、射洞齐备,咽喉通道穿入南北门。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它与明长城的倒马关和紫荆关合称为“内三关”。

居庸关云台位于居庸关城的中心,为一过街塔基座,用汉白玉砌成。建于元至元五年(公元1345年)。台上原矗立三座石制-塔,俗称“过街塔”。塔在元末明初时先后被毁。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在台上重建寺院,名泰安寺。寺又于清代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20xx年)被焚毁。现存塔基高9.5米,下基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台顶四周安设有雕刻精美的石护栏及排水龙头。台座正中间南北各开一券门,券洞为八边折角式拱券,这是我国仅存的宋、元以前城关门洞的建筑形式。券面及券洞内雕有迦楼罗(金翅鸟)、大龙神、卷叶花等。券洞内左右两壁,刻有属于-教内容的佛教图像,如四大天王像,以大鹏、鲸鱼等六种形象组成的法相饰“六〓具”等。四大天王之间,布满了用梵、藏、八思巴、维吾尔、汉、西夏西夏六种文字刻写的佛经,以及用汉文刻写的《造塔功德记》。券洞顶部雕刻有10尊坐佛和若干小佛像,还雕刻有各种花草图案。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关的中心有一个“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其“远望如在云端”之意。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的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都保持着元代的艺术风格。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通行人、车、马。云台可谓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云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毁于元末明初。此后在台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20xx年),寺遭火焚,仅存云台。现在台顶上的柱础,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字的遗物。

居庸关附近,还有“仙枕石”、“五郎庙”、“六郎寨”、“弹琴峡”、“望京石”、“天险”、“穆桂英点将台”、“詹天佑铜像”等景点,增添了这座雄关的风采。1992年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关城附近自然景观十分壮美,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居庸叠翠”之名已列入“燕山八景”。

居庸关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县境内。相传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 汉代沿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这里山峦间花木郁茂葱笼,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 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八达岭”。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长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居庸关长城在北京昌平县境内,距北京市区60公里,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形势险要。然而,这个汉代关始设立的开口,历尽沧桑,残损严重,渐渐失

居庸关长城(4张)去公众的关注。历时4年、耗资上亿元的居庸关长城修复工程已竣工,居庸关长城已于1998年3月正式对游人开放。

游览居庸关主要是观赏那高六雄伟的关城和连锦起伏的垛口,以及云台精美石雕。

关城:明代居庸关有南北雨个外围关口,南边的叫南口,北边的为八达岭口(北口),关城就设在南口北边的峡谷 (关淆)中。城设南北门,南门筑有瓮城,一条困喉通道穿入南北门。关城两旁高山耸立,重因叠蟑,林木葱郁,早在 800多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

云台:在关城的中心,有一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名为「云台」,建於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 345年),原是建 筑物的台基,台上先后建有过街塔、泰安寺,现仅存星座。云台的雕刻集中在券门和券洞内。券门雨侧到有金刚杵及各种兽类浮雕,正中刻有金翅鸟王;券洞内壁有四六天王浮雕及汉、藏、回、蒙、梵、西夏6种文字所到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布满曼陀罗花及小佛像,雕刻极为精致。

建筑特点

1.呈圆周封闭形建筑形式;

2.宽窄、高低变化大,最宽16.7米,最窄1.2米。东山长城比河 居庸关长城

套长城高出370米左右。墙体内侧低,外侧高,外侧叫垛口墙,内侧叫女墙或宇墙,可以有效地抗击敌人;

3.建筑结构形式多样,是整个长城建筑的精华,在清理基址时发现有花岗岩条石垒成的,有碎石块砌成的,有砖砌的,说明它的建筑年代不同;

4.军事防御范围广,周围面积50多公顷,南北券城相距约850米左右,东山顶至西山顶直线距离1150米,防御设施有南、北券城、城楼、水门、水闸、敌楼、铺房、烽隧、角楼、炮台等。长城上的敌楼、烽燧、铺房,是古代打仗时作为掩体和士兵居住的地方,共修复了25座,这些按明代规制烧的城砖,都是靠人工、牲畜往上运送材料。高大雄伟的城楼,南北各有一座,楼为三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翦边,高21米,下面城台高10米。城楼是指挥作战的中心,所以建造高大。站在楼上,可以一目了然,有利于观敌情。城台下面有券门通瓮城。瓮城即大城门外的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力量。

景点

券城与南北关

南关瓮城呈马蹄形,南关主城门南北走,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楼一座,自地面计算高31.8米,瓮城西侧有瓮城城门通往关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瓮城城台上设有炮台,陈列着明代古灯,外墙有垛口,内侧墙低矮无垛口。作战时可将敌人诱入瓮城,主城关闭阻其入城,再放瓮城闸门,敌人就被困在瓮城里,只能束手就擒,有“瓮中捉鳖”之意,因此得名瓮城,在瓮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关城的关王庙。北关与南关作用相同,呈长方形的瓮城上设有炮台,瓮城城门朝向北侧,北瓮城中建有北方镇守大神真武庙,庙内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古炮

资料图片在居庸关南券城和北券城城墙之上,分别陈列5门古炮。南券城陈列“大将军铁炮”2门,长1.7米,炮口口径8厘米。“竹节铁炮”3门,长1.7米,炮口口径15厘米;北券城陈列“大将军铁炮”2门,长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径7厘米。“竹节铁炮”3门;长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径为14厘米和8厘米。明代是我国古代大炮制铸和使用最兴盛时期。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和州人焦立向他呈献十支新式武器“火铳”。用火药发射铁弹丸,当时称为“火龙枪”。明朝建立以后,专门设有兵仗军器局,研制铸造大炮。大炮被称为“神威大将军”。在军队中,设有使用大炮的军机营。京城卫戎,长城关口要冲,配备神机营。明成祖时,下令在长城沿线安置大炮。还“佛郎机”“神枪”“铁铳”等。《明史.兵志》记载,到了明代中叶,大炮的铸造工业逐于精良,制造出的“红夷大炮”长可二丈有余,重三千斤。发之洞裂石城,声震数十里。这种炮,有照门和准星用于瞄准,射程可达500多米。在修复居庸关北关城时,发掘出土石炮弹23枚,最大直径为15厘米,铁炮弹6枚,最大直径5 厘米。[1]

云台石刻

云台石刻堪称一绝,券门内两侧右壁及顶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动,雕刻技艺高超,六种文字的石刻经文、咒语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据专家考证,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萨迦教派的特征。进入券门两壁刻四大天王像。天王身躯高大,怒目圆睁,并有厉鬼在其左右,是护持佛法,镇守国家四方的尊神。据说明朝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朱厚燳微服出游,夜间骑马偷偷混出居庸关时,他的坐骑见到四大天王像,吓得不敢前行。无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烟火把像熏黑了,才得以出关。

券门两壁四天王的空间处,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儿、西夏、汉等六种文字镌刻的《如来心经》经文、咒语、造塔功德记等,西夏文是纪录我国古代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创制于公元1036—1038年间,当时约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然必烈命其帝师八思巴创立的蒙古新字。它脱胎于藏文,采用拼音的方式书写,并于公元1269年颁诏推行。以上两种文字流传时间很短便废弃不用,而保存下来的石刻文字对破译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历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居庸关

居庸关券门顶部刻有五个曼荼罗,即五组圆形图案式佛像,佛界称其为坛场。坛场的设立有保护众佛修炼铁,防止魔众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罗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为: 释迦牟尼佛(如来佛)、阿弥陀佛(菩萨形)、阿佛(菩萨形)、金刚手菩萨、普明菩萨。其中除释迦牟尼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萨在此显现,则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罗连同其他佛像,共197尊。

券顶两侧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围还分别刻有小佛102座,共计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这些小佛,是明朝正统年间,修建泰安寺(1443—1449年)时,由镇守永宁(今延庆县境)的太监谷春主持补刻的。连同十方佛下的菩萨、比丘,券项两侧部共有刻像1060尊。

券门的南北券面上,雕刻着造型独特、别具一格的一组造像,其中有大鹏、鲸鱼、龙子、童男、兽王、象王等等,佛界称其为“六拿具”。大鹏寓意慈悲鲸鱼为保护之相,龙子表示救护之意,童男骑在兽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资在天,而象王则有温驯善师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纹饰为交杵,又称羯魔杵、金刚杵。原本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在此为断烦恼、伏恶魔,护持佛法的法器。鉴于云台刻石造像的历史与文物价值,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云台刻石造像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真武庙(1996年修复)

明洪熙元年(1420xx年)建。真武庙所祀主神为真武大帝。真武即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道教所奉的神。相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42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赵玄朗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真宗时尊为“镇天真武灵应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元朝时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神。明代对真武信仰达到鼎盛。朱棣称帝后,特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将其所谓修炼之地——武当山赐名“大岳太和山”。相传,洪武初大将军徐达北征“屡有真武灵助之”,因而在关内修建此庙。修复的庙内有道教真武神八大元帅、六丁六甲神将、水火二将和青龙、白虎等神像。

城隍庙

这组庙宇规模较大。城隍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除夕要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城神、隍神。以后两神合二为一,就成为城池之神了。道教认为城隍是剪恶除凶、护城安民之神,能应人之求,旱时降雨,涝时转晴,以保五谷丰登,百姓安泰。

最早是三国东吴时,在安徽芜湖建城隍神庙,以供拜祭。到了唐代,祭祀城隍逐渐普遍,人们把一些在地方有功的开明人士死后奉为城隍神,希望他能继续福佑乡土,保护百姓。宋代祭祀城隍更是遍行各乡。到了明朝,明太祖元璋即位不久,就下令在都城南京修建规模宏大的城隍庙,并颁布城隍神的封号爵级,敕封京城城隍为帝,开封临濠等地的城隍为王;府级城隍为威灵公,官居二品,州级城隍为显佑伯,官居四品,并按照级别,配制服饰。另外,城隍还管领亡魂。朱元璋还为城隍组织了一套机构,设有判官和衙役,道教乘机声称“城隍老爷”有权拘捕活人到阴间,死人的阴魂也都首先到城隍庙去接受审问。新官上任必须斋戒沐浴去祭祀城隍庙后,方得进衙理事,每月初一、十五还得前往祭拜。

朱元璋如此重视城隍神是有他的目的的。朱元璋曾对大学士宋濂透露过心里话:“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说穿了,大肆鼓吹神鬼的威力,不过是震慑臣民,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居庸关的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7年)。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在这里建置城隍庙除为了护佑关城外,还有约束军民的用意。这次修复是1996年,庙内塑有城隍、阎王、山神、地神等神像。

水门

居庸关地形险要两侧高山,中间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贯穿关城。长城与河道交叉之处,建有双孔圆拱水门,水门上有闸楼,内设水闸,借此控制门内外水量。洪水季节打开闸口,泻洪,枯水季节,储备河水供关城使用。水门桥墩为南北尖状,以利于减少洪水对水门的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毁坏,延长使用时间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北京什刹海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魏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将军刘靖驻守蓟城时,命军士千人在桑乾河上修戾陵堰,开车箱渠、导高梁河水灌溉。高梁河水系下游即今什刹海一带。

13世纪,蒙古灭金在的宫殿毁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轴线是紧傍积水潭而选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墙位置是依积水潭东南岸的距离而建的。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

明中叶什刹海水面稻田增加而湖面锐减,在德胜桥东南,开挖一条直通下游水面的渠道岔河),与后海隔开,积水潭水由岔河直流到前海,南经西压闸入皇城,同时向西北,过银锭桥倒流入后海,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内城由各旗分别管辖,今什刹海地区属正黄旗。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疏浚什刹海。

刹海景区范围大体是什刹海景区位于北京城区中轴线的西北部,东起地安门外大街北侧;南自地安门西大街向西至龙头井向西北接柳荫街、羊房胡同、新街口东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东到德胜门,由德胜门沿鼓楼西大街到钟、鼓楼。

什刹海景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占西城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历史上本地区曾建有王府、寺观、庵庙等多达30余座,现仍尚存10几处。什刹海34公顷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区之中,依托水体,还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为什刹海频具特色自然景观。号称“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在景区中具有典型意义。什刹海景区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北京故宫导游词详细版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90 字

+ 加入清单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xx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0xx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20xx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故宫在施工中共征集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河北曲阳县。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山东临清烧的。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大。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小说敷衍而来的。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

(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和参观路线。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大的面积上,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红,这条中轴线和整座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桥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整条河外观象支弓,中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在太和门前)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的部分分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两侧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左右对称,形成“外朝”雄伟壮观的格局。三大殿前后排列在同一个庞大的“工”字型汉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为三层,每层有汉白玉石刻栏杆围绕,三台中有三层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国内最高大、最壮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中部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内廷”还有为皇家游玩的三处花园——御花园、慈宁花园、乾隆花园。内金水河沿“内廷”西边蜿蜒绕过英武殿、太和门、文华殿流出宫外,河上有白玉石桥,沿河两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栏杆,形似玉带。故宫建筑绝大部分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庄严美观。

故宫中的建筑除了突出中轴线外,还用了各种手法,使宫城中各组建筑独具特色。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这样,不仅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大,壮观,而且还表现了宫中建筑的等级差别。民间传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说天上的皇宫一共有房10000间,地上的皇帝自称“天子”,不敢与其同数,所以就少了半间。这半间房在哪儿呢?它指的便是文渊阁西头那一小间。实际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间,所谓的这半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一间,面积虽小,仅能容纳一个楼梯,但它仍是一整间。文渊阁楼下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照顾布局上的美观,所以把西头一间建造的格外小。

(经过太和门之后)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xx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吕级跪伏在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20xx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当大典开始时差,突然鼓乐齐鸣,吓得小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说来也巧,3年后清朝果真就灭亡了,从而结束了我国20xx多年的封建统治。

(在太和殿的石台上)

这是铜香炉,,是皇帝举行典礼时焚烧檀香用的。这里一共有18座,代表清朝18个省。殿外左右安放四个铜缸,象征”金瓯无缺“,作为贮水防火之用。台基东西两侧各有一只铜制仙鹤和龟,是长寿的象征。这个由铅铸造成的器具叫嘉量,嘉量是当时量的标准器,表示皇帝公平处事,谁半斤,谁八两,心中自然有数。对面还有一个石头做成的器具叫做日晷,是古代的测时仪。皇帝的意思是:量和时的基准都在自己手里。

太和殿正面有12根圆红柱,东西约63米,南北进深约37米,高35米,殿前丹陛三层五出,殿前后有金扉40个,金锁窗16个,整个大殿雕梁画栋,豪华富丽。殿内中央设有2米高的平台,上面摆放着雕有9条金龙的楠木宝座。后面有金漆围屏,前面有御案,左右有对称的宝象、角端、仙鹤、香筒等陈列品。象驮宝瓶,内装五谷,象征太平景象、五谷丰登。角端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只有明君,它才捧书而至,护驾身旁。

太和殿也叫金銮殿,为什么这么叫呢?因殿内为金砖墁地而得名。金砖墁地平整如镜,光滑细腻,像是洒了一层水,发着幽暗的光。那么金砖真的含金吗?其实这是一种用特殊方法烧制的砖,工艺考究,复杂,专为皇宫而制,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所以称作“金砖”。烧这种砖,每一块相当于一石大米的价钱,可见金砖虽不含金,但也确实贵重。

殿内共有72根大主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6根雕龙金柱,沥粉贴金,围绕着宝座周围。在殿中央有一藻井,是从古代“天井”和“天窗”形式演变面来,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之一。主要设置在“尊贵”的建筑物上,有“神圣”之意。在藻井中央部位,有一浮雕蟠龙,口衔一球(球为铜胎中空,外涂水银),此球叫轩辕镜,传说是远古时代轩辕黄帝制造的,悬球与藻井蟠龙联在起,构成游龙戏珠的形式,悬于帝王宝座上方,以示中国历代皇帝都是轩辕的子孙,是黄帝正统继承者。它使殿堂富丽堂皇,雍容华贵。镜下正好对着宝座,据说是袁世凯怕大球掉下来把他砸死,故将宝座向后挪到现在的位置。关于龙椅,这里面有段故事。1920xx年(民国五年)袁世凯登基时,把原来的宝座搬走了,换了一把西式高背大椅,上饰他自己设计的帝国徽号。据说他的腿短,因而将椅座降低。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寻找那把龙椅,根据过去的一张照片,在破家具库找到了一把破椅,经专家鉴定,这椅子就是皇帝宝座,后经修复展出。

(带客人至太和殿东或西侧铜缸处)

古人把陈设在殿堂皇屋宇前的大缸,称为“门海”,门海者,盖“门前大海”之意,古人相信,门前有大海,就不怕闹火灾。因此,大缸又称为吉祥缸。它既是陈设品,又是消防器材。在科学不民达的古代,宫中没有自来水,更没有消防器材。因此,缸内必须长年储满水以备不虞。

清代时,共有308口大缸,按其质量分类三种,即鎏金铜缸、烧古铜缸和铁缸,其中最珍贵的是鎏金铜缸。然而这些鎏金铜缸没有逃脱侵略者刺刀刮体的厄运。侵略者是谁?是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的义和团运动,1920xx年的8月13日至8月15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进占紫禁城。救死扶伤和军官们烧、杀、抢、掠,从宫中及颐和园等处动掠夺的文物在各侵略国使馆区堆积如山,至今仍有大量文物被伦敦、巴黎、纽约博物馆攫为已有。这一切包括眼前这口缸上的道道刮痕都已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是伪统治时期,大缸被拉出宫门,装上日本侵略军的卡车,用去制作子弹,再反过来屠杀我国人民。

(中和殿前)

眼前这个方形建筑是中和殿。皇帝举行大典前,先到此暂坐休息,会见一些官员。皇帝去天、地、日、月四坛祭祀时,前一天也要在中和殿里看祭文。每年二月皇帝到先家坛举行亲耕仪式,前一天要来这里阅视种子、农具、祝文。这里现在陈列的是乾隆年间的两面三刀顶肩舆,即八抬大轿

城角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这四座角搂是怎么盖的呢?北京有这么个传说——

明朝的燕王朱隶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官。朱隶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如果修盖的不好是要杀头的!”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并且说:“如果盖不成,皇帝自然要杀我的头,可是在没杀我的头之前,我就先把你们的头砍了,所以当心你们的脑袋。”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琢磨法子。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眼就是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绪、一点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于是就买下了。

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回到了工地。大伙儿一看就吵嚷起来了:“人们都心里怪烦的,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成心吵人是怎么着?”木匠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

大伙儿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导游词北京故宫500字范文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今天来到的地方是大家都知道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北京故宫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始建于1420xx年,建成于1420xx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屋子有9999间半,故宫四周饶10米高的城墙,外有50多米宽的护河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北京故宫门前。各位游客,你们看,这座故宫的四个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故宫座北朝南,开有四条门。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各位请看!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外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它们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为高大的,它金碧辉煌,这个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子上雕刻着云龙云凤的图画,末代皇帝溥仪就是在这里举行了他的登基大典礼。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大家请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各位游客,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保和殿,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现在请各位随我去参观交泰殿。各位请看,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等一会儿大家可以在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导游,全文共 197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如果我要问你,清华大学的历史,你应该就说不出来了吧。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

1920_年,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 1920_年,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

清华大学的创建时期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20_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0_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0_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0_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清华大学的发展时期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清华大学校园风景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段学复、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0位功勋中,有9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_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0%为清华大学校友。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中国台湾。清华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校交往日渐频繁,“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20_年,两岸清华大学还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的相关活动。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1934年6月,清华的院系研究所、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国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做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

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至今。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同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教材,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1955年后,增设实验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等新技术专业。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育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的变化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_年9月28日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时撤销该建制)、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最新的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台长城东段最奇妙的还在于“险”,长城似巨龙蟠伏于绝崖峭壁之上,横亘东西,千米之内,密布14座敌楼。特别是在陡立的山峰一侧,耸起一架天梯,天梯倾斜度为85度,下临悬崖,宽仅容脚,几近直立,且无扶手,长约百米,宽仅一砖,左右两侧皆是900米的深渊,此处只能四肢爬行而过,令人胆寒!

司马台长城有两个最有特色的楼子。一个是“仙女楼”,传说是由一个羚羊变成的,因莲花仙女居这而得名,它形体修长、长年在白云中若隐若现,恰似不愿出门的少女,汉白玉石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为万里长城上所仅有。第二个楼叫“望京楼”,海拔986米,是北京文物最高点,站在此楼手可接天,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县内有20多家风格独特的旅游宾馆可以投宿。若住在民俗村农家,又便宜、又干净,也很有情趣。

司马台长城经过1987年开始复修,已对外开放。它背倚蓝天,横亘东西,野云悠悠,极高极险。其山势犹如人的手指并拢,呈双向阶梯状。若从西面登上长城,侧向看去,唯有一峰在上。但一旦登上第一个峰顶的敌楼,转身东望,却又有一峰逼面。当登上第二个山头的敌楼,仰头东望,还有更高一峰在上;而低头下望,只见第一个山头上的敌楼全被掩住,真个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上第四个敌楼,眼下开阔起来。

登上第六个敌楼,楼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瞭望台;下层是成边将士住房,三面有窗,北边是射箭孔。整个楼用大方石块砌成,显得墩实、坚固,气度不凡长城的最高处为“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几近垂直,无胆量的绝难征服。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

司马台长城的最高处为“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几近垂直,无胆量的绝难征服。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不由人望梯兴叹,倒吸一口凉气。爬上仙女楼,景色果然更加壮美秀丽,俯首看脚下的悬崖,刀削斧劈一般,几缕雾岚挂在绝壁处,更显得陡峭惊险。西北边金山岭长城与司马台长城浑然一体,活象一条即将腾飞的苍龙。长城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敌楼,恰到好处地建立在各个制高点上,威风凛然,冷峻挺拔。整段长城,完美和谐,气势磅礴,处处显示出它的巧妙、奇特、雄伟和壮丽。再看看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奔涌而起,叠起无数的奇幻;看看辽阔的华北平原无边无际,一直铺向目不所及的天边,在这博大奇异的景色中,令人不由浮想联翩。爬长城之前,须先越过一个大湖。湖的西侧,有一温泉,严冬季节泉水周围也长满青草,犹如春天。泉水温度常年在37℃,只见热气腾腾,群鱼漫游。湖的另侧,山泉却冰凉彻骨。当地人称此湖为鸳鸯湖,它是由相距十数米一个冷泉和一个温泉相汇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