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知乎【优秀20篇】

浏览

5062

范文

1000

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二,设计,全文共 2371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思想】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因此教学中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欣赏为主。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朗读上加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学会运用“研究性”方式学习文章培养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品味文章精巧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的美点:构思、用材、布局

【教学方法】

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课前向学生下发译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交流探究本文景物描写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展现三峡优美风光的记录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进行说明。

2.欣赏完后教师指出: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二十多年前的三峡美景正在渐渐散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只能在或在模糊的记忆中捕捉它曾经的险峻和美丽。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结合课文注释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听老师带着惊叹、赞颂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文中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问题情境设计师生共同探究。

(一)问题情境。

1.本文文字优美描绘传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峡的风景特点进行描写的?

2.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四季各异追溯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二)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写水哪个季节具体写?为什么?

明确:文章先总写山:山高岭连绵绵不断;再写水的四季不同重点写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话题二:《三峡》写四季的景色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词语试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作简要的分析。

明确:春冬之景:“素”“绿”“清”“影”数字;写秋之景:“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其中“素”“绿”“清”着重写水的色彩而“寒”“肃”“凄”“哀”则蕴涵着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属于“借景抒情”一类的典型词语。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话题一:《三峡》语言凝练只有一百五十五字却包容了四季景色罗列了山水草木清影猿啸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明确:(1)文章取材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清晰;(2)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色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冼炼地描绘。

话题二:课文第三自然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试想: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清波却怎么可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呢?这个译文是否有问题?

明确:这个翻译的确存在问题。原句运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称为“合叙”)的修辞也就是古人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述翻译时不能逐字进行要从文意出发找出词语或词组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如“耳目聪明”应是“耳聪目明”。据此这句的译文应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话题一:课文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属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用在这里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用这个例子写出了江水的湍急。

话题二:文章开头突出三峡山高岭连隐天蔽日的特点下文哪些文字可以印证这一特点?

明确:“绝巘”“峻”“林寒涧肃”“空谷”这些词语都能印证。

师生与作品的对话

话题一:郦道元写三峡风光大部分笔墨放在写水水是课文的重点那么能否调整写山写水的顺序?

明确:这体现了文章布局的巧妙。先山后水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了山高岭连的特定地形才能产生江流湍急的水势山是因水是果。因决定了果山是总写水是分写顺序不能调换。

话题二:本文虽只有一百五十五字但描绘景物却尽传其神笔法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可以从语言、结构、描写等角度入手)

明确:(示例)描写手法美:

(1)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垒嶂隐天蔽日”形象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征;

(2)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烘托出三峡峰连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拓展研究

1.摹拟《三峡》第二段的写法写出春风拂拂之景。

2.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试比较三峡的古今。

3.课外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写景优美的文言文试与本文写景进行比较。

4.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展开一场有关保护三峡景观的讨论题目可设计为:

(1)是保护三峡的自然风光还是不断地开发和利用三峡的水资源?

(2)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和延续三峡独特的魅力?

【教学随想】

《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新教材内的一篇课文。这两节课我们着重探索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文言文写景的特征和写作特色。先让学生从描述三峡风光的记录片中获得感性认识产生积极而美好的情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而后激发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发现、创新的强烈。

教材的适当“处理”是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的起点。我们重点选了“三峡的景色欣赏”和“三峡全文的写作特色”两个部分让学生进行鉴赏和讨论感受文章的艺术美成功地引发了学生对课外写景文言文的探究兴趣。

按照以上的思路我们在课堂上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课文。通过播放用多媒体制作的三峡风光的辑录片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这个环节既是对学生课前自学课文的一个检测也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朗读加强学生对散文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的领悟。

第三环节:研究课文。这个环节是重点。我们是从“问题情境”人手运用“话题式”教学设计模式对全文的写作特色进行不同对象的四次对话。对文章的景物特征、重点词语、选材效果、语句翻译、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

这三个环节用简洁的语言可概括为:

运用多媒体导入课文(激发兴趣)——→朗读课文(感受内容)——→研究课文(学会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语文复习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原则:以单元为顺序,以课文为单位;以课本为主,以资料为辅;加强读背,适量练习。

说明:只适用于高一期期末复习。我们的配套资料有《绿色通道》和《考试指南报》。学校要求尽快赶新课,课堂上复习时间很少。

一、课本现代文复习

1、关注每个单元的单元提示,弄清楚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阅读方法,这些方法也是阅读题的做题思路。

2、浏览课文中自己做的笔记,读背课文中的精彩语段,关注课本后面的做了记号的练习题,这对做阅读与作文有帮助;但不要从头到尾读课文,那样只会浪费时间。

3、识记课文下面的重点注释,包括自己添加的作家作品常识,课文中的自己的注音也要记忆,这是字音、字形、词语、文学常识默写题的出题范围。

二、课本文言文复习

1、熟读或背诵课文,这是名句默写的出题范围。

2、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和自己的批注,翻译全文,记住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这对做文言文阅读有帮助。

3、要记住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这是文学常识默写题的出题范围。

4、浏览课文中的笔记,梳理文章结构内容。

注:请按照课文编排顺序复习。

三、《绿色通道》复习

1、识记“晨读知识课堂”部分的内容。

2、有时间关注一下“解题方法归纳”,这里很全面地介绍了阅读和诗歌鉴赏的做题方法。

3、每单元复习完后,可以做一下“单元检测题”,光背不练效果也不好。

注:每复习一篇课文,就要复习该课《绿色通道》中的内容。

四、《读本》、试题和其他

1、可以研究一下做过的试题和练习题,主要是关注自己订正的部分。

2、《读本》只能选取重点课文,翻阅一下,没有时间可不复习。

3、读读《考试指南报》上关于语言表达和作文的指导,这对相应的题目有帮助。读读典型的记叙文,但不要猎奇,那样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4、复习你的积累本和错题本,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最好的资料。

注:这一块可以当做选择性复习,等所有课文复习完了再复习这块内容,如果之前有空余时间,穿插复习也可以。

五、时间安排建议

1、时间保证:从12月27日开始复习。语文限时训练和看电视时间用来复习,早自习预习任务结束后就进行复习,1月4日上完第二册第二单元后上课时间也用来复习或进行专题指导训练。

2、单元计划:现代文单元每单元两课时,文言文单元每单元三课时。一边读背一边做题。

3、学生单元复习计划建议:

第一单元:27日(周六)早自习、29日(周一)限时训练。

第二单元:30日(周二)早自习、2日(补课)限时训练。

第三单元:3日(周六)早自习、4日(周日)一节课。

第四单元:5日(周一)限时训练、6日(周二)早自习。

第五单元:6日(周二)早自习、7日(周三)一节课和限时训练。

第六单元:8日(周四)早自习和一节课、9日(周五)一节课。

其他内容:9日(周五) 看电视时间、10日(周六)早自习和一节课。

4、教师专题指导训练建议:

现代文阅读:5日(周一)。

诗歌鉴赏:6日(周二)。

语言表达:8日(周四一节课)。如新闻压缩、长短句变换、排序、对联等。

文言文阅读:10日(周六一节课)。

作文要在27日的训练后讲评时做好指导。

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请大家对照计划认真落实,力争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职语文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81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专业课程名称:语文

二、课程分析

本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作用、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中职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各项素质及能力的分析):

1、本学期所兼三个班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差,学生学习意识差,认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不再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上课不专心,身在课堂心在外,对学习没有心思。

2、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而且自信心不足。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是自尊心又很强,他们没有普高学生的学习目标,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尽管学校对学生也会进行职业兴趣、职业潜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但学生对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不清楚,对未来的目标很不明确。

3、学生自律意识不强,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常常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再加上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于表现自己的时期,往往形成习惯,加以不再努力学习,因此把心思用在课堂的小动作上,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4、学生认知偏差。很多学生进入职中后,就存有学习马虎,得过且过,混个毕业文凭的念头,因此他们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在学习上。

四、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听、说普通话,并且能够写出通顺的、较好的文章。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各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设计

1、阅读与欣赏 48课时

2、应用文写作 12课时

3、口语交际 12课时

4、综合实践 8 课时

六、教学方法及手段

1、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3、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个性特长,但同时也应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的意见或成果,养成不要轻率否定他人的严谨作风,培养自信、理解、包容的健康心态。

4、努力掌握并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5、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地方产业,注意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

七、实验实训课的培养目标

1、注重阅读理解,对写作不作过高要求。

2、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部分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践活动、模拟场景提高学生的交往、分析、策划等综合实践能力;

3、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怎么写_工作计划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怎么写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围绕“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行为,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益,教育教学有实效。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4、加强科研指导,大力推进语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精心打造自主高效课堂(模路、小组打造和课堂评价标准设计);

6、强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

7、继续深入开展教材、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的学习,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努力做到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通过写教学随笔、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1)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3)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每位老师要经常对照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1506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2、了解它们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图片)演示,紧扣词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

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教学部分生字词;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学习剩余生字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对照相应的插图,想想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三、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过渡: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

1、多媒体放映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动画。

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就落下来了,有的落进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静啊,一点波纹都没有,雨点像躺在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有的雨点不小心来到了小溪里,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悠闲地散起步来;另外一些……

2、雨点可爱吗?你想跟着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话仔细地读读。

3、指名学生逐句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好“睡觉、散步”等词,体会雨点的变化)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展开想象,演一演,师生评议。

6、尝试背诵课文。

(1)、看图背诵。

(2)、表演背诵。

四、综合练习,形成能力

1.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2.师生共同编儿歌,如: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

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

编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条件的还可以谱成曲子唱一唱。

五、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分析、记忆字形。

3.学生在书上描红,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河书写笔画。

4.指导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

5.写后集体评议,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推荐阅读—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与雨点一起来体验池水的平静、溪流的潺缓,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里,我运用课件,使“雨点”成为了一个会睡觉、会散步、会奔跑、会跳跃的灵性的“人”,拉近了孩子与雨点的距离,使他们一同旅行,共同体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大海妈妈怀里时的喜悦,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朗读也较到位,在读中体现了自己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词的理解,教学效果较好。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在课上让孩子做课外延伸:也当小诗人,想象雨点还会落到哪儿,怎么样。这是一个遗憾。另外,在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自己平时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本班学生的朗读能力欠佳。今后,我将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3040 字

+ 加入清单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教学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__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教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教学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教学

1.能提出教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教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教学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4、3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问题:教学成绩两极分化,其中优生较多,可后进生也较多,(如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等)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教育懈怠、教教学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教学内容,使专题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重、难点

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教学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强化教教学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教学爱教学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教学的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教学,慢慢养成良好的教教学惯。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教学语文、运用语文。

4。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后进生帮助对象有: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隋洪欣等。主要措施有: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3、结合教学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5。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2)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3)在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六、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二语文教师工作计划怎么写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二,教师,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性的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性的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须的语文素养。

教材体系内容分析说明

必修五共有四个专题,“科学之光、”此情可待成追忆“、”直面人生“、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每个专题有两到三个板块组成。

必修五结束后,我们选修《史记》。

学生学习情况总体分析

学生未能从思想上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所以平时花的时间很少,除了老师布置的习题,练习做得很少,学习的知识很难得到及时的巩固。

本届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钻研的精神。课前怕预习;课堂上懒于动脑动手;课后,不及时复习巩固。

由于练习做得不多,所以答题欠规范。

作业情况有待改善,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甚至有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学期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要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规范他们答题术语。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领悟学习语文的奥秘。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学习,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听好每一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组以学校与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教学质量为魂,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结合本教研组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组内活动应以“课改”的精神为指导,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同时确立一个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3、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对话应讲普通话,老师板书写规范字,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注重实效,作业布置、单元检测科学合理。

作业设计要注重实效,要以“双基”训练为目标,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根本,以提高学习质量为宗旨,科学合理,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有评、有评必纠。批改及时、准确、细致,倡导作业评价多元化、个性化,注重启导、示范作用。同年级尽力做到作业形式、作业量、批改量、批改形式基本统一。单元检测要难度适宜,既要检查学生存在的问题,又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加大试卷分析,教学情况反思的力度,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和思路,确保学生学习质量。

(三)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全体语文老师要坚持“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人本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全体发展,更加关注个体差异。要细化、实化、强化“培优帮困”工作,努力做到措施得力,方法细致,过程扎实,时间保障,效果明显,真正凸显学优生更“优”、特长生更“专”。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困生不放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之成为人格上有自信、学习上有进步,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七年级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的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设计,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一、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进行古文言的积累。

2、理解内容。包括句义,关键词和对内容的概括。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格言、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 重点、难点

1、文意理解及格言背诵

三、 教学设想

《论语》的语言比较难懂,政论性比较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根据要求,对格言的背诵是教学重点之一。所以,首先朗读放在第一位,要采用一切方式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然后借助课下注解和老师的提示,理解文意。

老师重在点拨,由学生谈自己对之的理解。

四、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关于学习方法、道德修养、为人等一些有益于我们健康成长的知识,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很精辟的见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十则》。看看其中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道理。

二、揭示课题。

1、课前小资料:孔子及《论语》——见课下注解,老师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三、学习及探讨(1——5则)

2、听学生朗读,点学生纠正其错误。

3、老师采用关键词填空法朗读,让学生加深印象,特别在停顿上做强调。

4、师生共同探讨每一则格言的意思——可以分组讨论,然后全班发表看法。

试着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对一些字词进行落实。读一读,讲一讲,背一背。

5、课件显示:

1)体会一下,你有“说”、“乐”、这种感受吗?你能不能做到“不愠”? 2)为人办事忠诚、对朋友真诚、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温习——这三个标准适合你吗? 3)温故能知新吗?有无体会?熟能生巧有无体会? 4)学与思的关系:谁主谁次或有其他关系?打个比方? 5)这则格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背诵巩固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上节学习内容

1、背诵(1——5)

2、理解

3、分别谈谈这五则格言说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4、谈谈你对这几则格言的认识。每则只用两句话。

二、学习及探讨(6——10则

1、朗读指导。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2、分组讨论,疏通文意,提出疑问。

3、第六则的核心是:长处——学,短处——省

4、第七则的重点是:向一切人学习,学长处,鉴短处

5、看书说一说:“士”是什么人?“仁”指什么?

“任重道远”是什么意思?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6、第九则中,松柏在什么时候和其他树一样,什么时候和其他树不一样?这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7、第十则,

动手:查词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动口:说一说“恕”是什么意思

动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观点对不对?

三、讨论归纳:

1、大家议一议:

把十则归一下类: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要注意,有的两者都有)

2、说一说你认为最重要的警句和成语,在书上打记号

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四、关于课后练习

第一大题

1、“说”通“悦”,高兴,通假字。

译: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2、“多次反省”,注意:三是概数,指多 译: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

3、旧的东西(知识)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4、迷惑;有害。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的)危险。

5、刚强、坚毅。

译: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6、欲:想做的;施:施加

自己所讨厌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半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研教改专题

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四、课外活动计划

1、找春天

2、古诗文背诵比赛

3、查字典比赛

4、童话故事会

5、成语擂台

6、百词竞赛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1、学习习惯

⑴继续掌握正确的勤,并养成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⑵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⑷培养勤,主动识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⑴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⑵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⑴准确认读373个生字。

⑵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13个常用偏旁部首。

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⑴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⑵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⑶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⑷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⑴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⑶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⑷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⑴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⑶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⑷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语文教师教学计划范文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师,教研,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1、制定教学计划。

开学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按照学校的统一时间安排,合理设定了教学进度。根据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规定了总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内容提要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主次;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对不同的课文明确了重难点。教学计划使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在预定的安排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长城》一课就采用了看图与学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跨越海峡的生命线》就用朗读为主,体会文章的内容,自学完成教学目标。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用最简单、最恰当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3、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放学时都为学习布置具体预习任务,并适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新课授完,必要求复习。用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捡的方法进行督促。通过一段时间,学生知道该如何预习了,也能自觉做到复习。

②正确的上课方法。“该说时就说,该听时就听,该写时就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

③写工整字,做规范作业。强调文字书写的重要性,并适时进行写字训练与指导。统一规范作业格式。长时间的督促训练,使学生的字越来越漂亮,作业越来越规范、美观。

4、针对本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方面的弱点重点突破。

①汉语拼音:利用早读和上晚自习前等一切可利用的一切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②字词记忆:从开学起,坚持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读写、听写。

③课文朗读: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

④阅读:从平时上课到考试,刻意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多思考,多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水平。为进一步攻破这一难点,也为了增加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专门进行阅读训练。

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采用了一些个性化的方法: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将所学课文,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喜欢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摘抄记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每周写一篇作文。一般不规定作文内容,进行自由作文。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发展学生的创作才能;课前朗读古诗词。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感悟能力,并进行记忆积累。

三、所取成绩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圆满完成了开学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2、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所增加。

四、存在问题

1、培优补差工作由于时间,人数,任务多等主客观原因,开展较少,成效不大;

2、没有能全面,多层次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还有大部学生不会朗读课文;

3、作文水平整体偏低,指导训练力度不够;

4、教师没能充分“备懂”学生,所教内容、所运用方法不能广泛引起学生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分享_教学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14327 字

+ 加入清单

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分享

八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需要做一个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安排了一个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那么有必要再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学生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实验教材与修订教材相比,对说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总计为1082字。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们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初一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根据初一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初一八班语文合格率为94..8%,优秀率为25.9%,平均分为91.71;初一九班为91.4%,,优秀率为13.8%,平均分为87.67,从以上数据看出,两个班级语文优秀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学期在保持合格率、平均分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力抓好优秀率,力求两班总体水平一致。

虽然两班优秀率有所差异,但存在的问题是相似的,这些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两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8).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篇二: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情况来看,跟其它平行班级相比较,学生有一定的进步。但学生仍然存在成绩悬殊的情况,优秀率不高,差生较多,及格率70%左右,平均分90多分。

思想表现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处于朦胧状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尚未形成,上课学生合作能力差,发言不够活跃。

学习心理方面,125、126各班,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认真勤奋,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能有秩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能够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大半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学习自觉性和稳定性不足,上课精神不振,回家很少复习功课,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

二、教材简析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织单元,且均出自大家名家之手。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第五单元、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每单元五篇。教学时我会尽力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领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学期教学的设计学习目标如下: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四、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背诵文章,曾经有一位云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老师讲过:“语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死背’,只有‘死去’,才能‘活来’。”经过上学期与125、126两个班学生的接触,我自己认为,背诵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督促,加强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文言文背诵三遍以上。我力争以此方式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五、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这一学期时间比较紧,2月12号开学,留给我们的教学时间有二十二周,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特安排如下:

第 1 周—第 3 周,第一单元:1 《藤野先生》2 《我的母亲》3 《我的第一本书》4 《列夫?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综合性学习。

第4周—第6周,第二单元: 6 《雪》、 7 《雷电颂》、 8 《短文两篇》、 9 《海燕》、 10 《组歌(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 7周—第9周,第三单元:11 《敬畏自然》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15《喂——出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第10周—第12周,第四单元: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春酒》 20 《俗世奇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第 13周—第 15 周,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22《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16周—第18周,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岳阳楼记》28《醉翁亭记》29《满井游记》30《诗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19周—第21周,期末复习备考。

篇三: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习。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习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习方法指导。

学会预习,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习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平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他们不仅写作水平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习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黄敬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

通过近几天的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习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习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习搞好。

3、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习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平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习,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习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习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三). 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与各单元学习重点

1.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下面我按照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这五个板块来具体说明。

基本篇目。基本篇目由阅读提示、文本、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这几个部分组成。有的篇目后面还附有相关的语文知识短文。如《阿长与》一文后,就有《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的语文知识的介绍;还有说明文单元中也有关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介绍。我的看法是,对知识短文,应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过去的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编排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识记、背诵。

阅读提示。一般都给学生概括出本文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中心意思、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等,给学生预习提供了指引和帮助。“提示”注重了人文性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材料。

研讨与练习。课后的练习题目在数量上与以往教材相比减少了,但是信息量与科学性提高了很多,注意到了题目难度的层递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有文体知识的相关介绍、课文的重难点解析和开放的习作训练,兼顾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新闻两则》中,第一题就是相关的新闻体裁知识的介绍;《阿长与》第三题就是课文相关重难点的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最后一题就是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体会。

读一读,写一写部分,是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落实到文本的字、词、句的掌握上,因为谁都知道语文重在积累。教师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实施,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来区别对待。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相对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第二、四、六单元的是相对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

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编者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学习、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所能知道的是,每册教材推荐三部名著,总计近

20部。包括:《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飘流记》《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等。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条件的限制应该是我们面临的直接困难。现在许多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相应的名著学生读本,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允许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另外,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给学生讲名著的有关内容和主题,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进行自主阅读。

附录

新教材前四册在这一板块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本册教材“附录”最后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因为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对联等相关题目的设计。所以学生应该掌握一点相关知识。至于汉语知识体系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

2.各单元学习重点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重点。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重点如下。

(1)一、二两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2)三、四两个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3)五、六两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这些学习重点简明,针对性强。如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记叙类文章,第一单元就记叙文的特点提出要求,即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至于随后提出对默读的要求,则是由于《芦花荡》《蜡烛》等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要经常使用默读这一手段。第二单元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在对记叙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记叙类文章,把握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另外,仍需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单元虽然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学习重点上有递进,有循环,各有侧重,形成一个小整体。第三、四两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也同样如此。第五、六单元指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研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习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握常规教学,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注意教改难点的挖掘和讲授。

2、全面贯彻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订好计划,上好课,认真批发作业。

3作业布置适中,搞好课外辅导,利用自习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搞好优生优培,差生转化工作。

4、 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5、 精心进行单元策划,定出单元知识的处理方法,设计好过关测试题,并作评析,总结,及时反馈、纠正。

6、 充分利用图书橱,加强学生课外读书量,并且加强学生的练笔活动,大作文8篇,并设生活、材料积累本。

7、 作文命题,结合单元学习精心命题,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训练。

8、 平日上课注重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以调动学生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本人承担的教研教改任务:

第一、四单元课文的备课

第一、四单元的单元策划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教研,全文共 1692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情分析:

对于新接手的五(3)班,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本班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以下特点: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其中有6名同学基础较差,学习不够自觉,班级的大多数同学书写和作文比较薄弱,课堂纪律较为松散。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本学期学习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措施

1、精心钻研教材,创造新颖、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

(2)向学生推荐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我与书的故事》、读书后感。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评选班级阅读之星。

3、加大古诗词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读背一首古诗等。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每天抓好一练,目的有针对的练习当天学过的词语,有助于提高书写能力。

4、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5、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6、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

7、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感情、声音、速度的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8、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新学期语文学习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学期的帷幕为我们拉开了崭新的学习舞台,但是,荣誉的桂冠往往要荆棘编就,成功的道路往往由汗水铺通,征途绝对非一帆风顺。上个学期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等都已成为过去式,我们应该放眼未来,洗去心灵的尘埃,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大步迈向新学期!

在新的学期中,要想成绩攀上更高的山峰,就要为之不懈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不但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责任,是我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学习还会给我们带来副产品——压力。没有苦累的过程,就不会有进步和提升。正是学习中的苦与累缔造出我们加倍努力学习的原动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都是永恒不变的定律。再华丽的辞藻都远不及最朴实的行动。我们不可以再做语言的巨人,而是要蜕变为行动的主人。只有真正学会自主学习,成绩才会真正有质的飞跃。

除了知识的摄入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会感恩。感恩,是生活中温暖阳光的来源;是彩绘生活的画笔。!“春天来了,我却看不到”这是让人多么心痛的感受。因此,学会感恩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过程之一。对父母感恩,他们赐予我生命;对老师感恩,他们教会我知识;对朋友感恩,他们给予我帮助;对上天感恩,它在看着我做人。让我感恩的热太多,在这我想说一句: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不论是熟识的还是陌生的,我都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我的一切一切。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不断发扬和继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的目标就在充满希冀的前方。我要加油,在绚丽多彩的初中生活中,好好学习,这是冲刺,面向新的征程,也许会有坎坷,艰险,但我坚信:我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阅读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80%以上的学生拼音不过关,识字量极少,独立阅读相当困难。因此读书兴趣较差.鉴于此种情况,特制定本学期“营造书香校园”读书计划。

一、阅读内容及阅读量:

1、根据课表要求,一年级学生每学期阅读两本书:校本教材《阅读课本》,自选一本适合一年级学生读的儿童读物(童话、寓、故事、神话等)。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五千字。

2、《小学生必背古诗》前10首。

二、阅读要求:

1、诵读时间为每天早晨8:00—8:10,《小学生必背古诗》前10首要求学生必须会背诵。

2、每周的阅读课语文教师范读《阅读课本》。

三、具体措施:

1、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00---8:10,由各班语文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并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积累量;由教师给学生范读校本教材《阅读课本》,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文字中逐步学会如何认真倾听,培养阅读的兴趣。

2、每周四的阅读课由各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用拼音进行阅读,巩固学生的拼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3、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学会读长句子,不读破句。

4、帮助学生自选一本适合学生读的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西游记》《三百六十五夜》等)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阅读15--20分钟,星期日半个小时,可由家长指导阅读,激发学生生活识字的自主兴趣。

四、检测方法:

1、检查阅读量是否达到。

2、各班进行“讲故事”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7人,本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浓,有较强的积极性。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刻苦学习精神普遍欠缺。语文成绩拔尖,书写工整的多半属女生,男生要少些。学生们课堂表现积极,能主动举手,大胆发言。但也有近5人基础差,成绩赶不上去,两级分化较为严重。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主要任务:

五个专题的课文学习、一次综合性学习、古诗词背诵、综合复习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并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等理解词语及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能将学过的知识在口头,书面表达中运用,且养成勤于观察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习惯。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

2、 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理解词语及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 能将学过的知识在口头、书面表达中运用,并养成勤观察、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

难点:

1、 将学习过的知识在书面表达中运用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2. 加强语言训练力度(多积累、多练习)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训练中去。

3. 成立学习小组,培养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4. 教师多深入,多督促,严格要求,讲求实效。

5. 搞好各单元复习,测试以及总结工作。

6. 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实习语文教师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1262 字

+ 加入清单

实习语文教师实习报告

实习期间,我担任的是中心双语学校四年级实习语文教师。通过2011年3月1日—5月5日的实习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工作最基础的方面是听课,实习教学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听课,而实习期间的听课不再是以前读书时那种专门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听指导老师讲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等等,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处理课堂的方法,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等。

2.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一般在实习的第一周以听课为主,但听课的同时要准备好自己上课的内容,也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仅要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教学实际情景等方面。

3.备好课后,首先要把教案交给指导老师修改。指导老师会告诉我们哪些地方需要更多的加重,提醒哪些地方该更多的与学生互动,哪些地方注意引导学生勾勒重点等等。在老师指导完初稿后,会再次整理,整理后交给指导老师检查,最后老师决定是否有资格上讲台讲课。

4.教师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讲台讲课,而这个步骤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实际环境中去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看到每位教师的真正实力,每位教师是否在前面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是否把上讲台讲课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是否对实习学校对学生认真负责。

5.教学工作的最后阶段是检查复习,从中可以知道自己上课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查漏补缺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整个实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了认着仔细的备课,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用心修改教案,重心放在讲台讲课上,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课后重新修改教案,认真批改作业一系列的环节都认真对待。使得我的课堂知识点到位,讲课思路清晰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

在实习中我还发现了,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有勤奋、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顾这66天的时间,我是用心的,但用心并不一定等于成功,我毕竟是一名实习生,在知识的构建上还存在着许多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甚至因为读错了某个单词或某字后,学生把错误指出来而无地自容、羞愧几天的事情也有过。

在为人师的这条路上,我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样,我都会以人为本,把实际中学到的一切加以融会到今后的事业中去,我会以我的真心去呵护我的学生,因为我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的心。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实习就想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的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我在实习中逐渐变的勇敢。虽然开始也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实习,陪伴我经历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设计,全文共 11817 字

+ 加入清单

精彩开篇词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什么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山岛:竦峙(壮丽气势)

实景--借景抒情

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奇特想象)

虚景博大胸襟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第二课时次北固山下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客路:旅途。

风正:风顺。

悬:挂。

残夜: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2.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3.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深层探究

1.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交流点拨】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首联:旅途奔波之意借

颔联:恢弘阔大之景景

颈联: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抒

尾联:思乡之情情

五、拓展延伸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交流】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②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③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④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⑥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三课时钱塘湖春行

一、新课导入

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欣赏过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感受过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跟随白居易一起去领略1180年前的西湖特有的春景!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孤山寺北贾亭西(jiǎ)

(2)谁家新燕啄春泥(zhuó)

(3)浅草才能没马蹄(mò)

(4)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2.解释下面词语。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暖树:向阳的树。

没(mò):隐没。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3.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4.诗歌大意

《钱塘湖春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第三句和第四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5.背景链接

《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请大家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选择下面的句式,对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读。

(1)“从……中我看到了……”

(2)“从……中我听到了……”

(3)“从……中我感受到……”

【交流点拨】从第一、二句中,我仿佛看到长衫飘飘的诗人骑马来到贾公亭旁,极目远眺。只见那西湖波澜动荡,与岸平齐。在那水天相接处,水波粼粼,云朵低垂,似乎要亲吻湖面了--它也爱早春的西湖。

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仿佛听到了黄莺清脆婉转的鸣叫声。

2.诗人最喜爱的是湖东的白沙堤。那白沙堤的景色如何呢?诗人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外,未作任何说明。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出白沙堤美丽的景色吧。

【交流点拨】有湖水,水中有鱼虾,有嬉戏的鸭子。

有花草。绿草如茵,像铺了层绿地毯;花儿闪闪,散在绿草丛中。

还有花树。杏花开了,散缀枝头;桃花也开了,红艳艳的,灿烂一片。

还有人。有骑马的诗人,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吟诗;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席地而坐,饮酒赏景,谈诗论文,吟诗作画……好不快活。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交流点拨】如“初平”,春水初生;“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4.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交流点拨】“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5.“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交流点拨】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

(三)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水涨云舒

贾公亭游春莺歌燕舞

白沙堤踪踪花多草浅

游人如织

西湖早春图(最爱)

五、拓展延伸

积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交流】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四课时天净沙秋思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_白朴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景小桥流水人家悲怆愁苦

古道西风瘦马思乡之情

情--夕阳断肠人

五、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交流】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辉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在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瘦骨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却仍在外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3

【教学目标】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以及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曹操《观沧海》

1、作者介绍,写作背景:

曹操,字,时期家、家。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赏析]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二、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2、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赏析]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让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1、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最能点明诗人心情的字眼是什么?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2、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二、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1、感知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学生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4、学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5、学生配乐朗读。

6、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课交流。

[赏析]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语文教师教学计划范文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师,教研,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材分析

1、内容

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有妙趣横生的儿童生活、细致入微的慧眼观察、奇妙斑斓的科技环保、风格各异的自然风光、朴素深刻的美德与爱、启迪智慧的传统故事、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高尚真诚的家园情怀。每个单元安排有“积累与运用”,包括温故知新、语海拾贝、开心一刻或点击成语、综合性学习或口语交际、细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

2、特点

(1)选文首先注重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重视儿童的审美体验。

(2)“积累与运用”注重知识的梳理与整合,迁移拓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材辐射面扩大,涵盖古今,涉猎全新的知识领域。

(4)课后练习的设置上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与好词佳句;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思维以及表达能力。

(5)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理、品格教育,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掌握好教材中出现的196个会写、会读的生字,对汉语拼音能进行系统地复习,会,学过的词语能正确理解、归类、应用与积累,把握几种基本句型和句型之间的转换。

2、阅读理解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一定限量的优秀诗文,阅读文章要有一定的速度,养成有目的带任务阅读文章的好习惯;在阅读中,能利用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懂得修辞手法的辨认和应用,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注重阅读能力的迁移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3、口语交际及实践能力

打破只听不说或只说不听的僵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有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说话的逻辑性、知识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4、作文方面

学习能在观察与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的记实、想象文、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并较好地掌握修改符号和标点符号的运用。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及学生特点,继续加强词句训练,打实基础,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或竞赛。关注中下生的学习状况,力求每个学生的进步。

2、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开展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注重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定期举行背书、讲故事比赛。

4、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细致观察、勤于动手动脑,实现知识的吸收与消化、能力的迁移与养成、品行的熏陶与培养。

5、尽可能带学生走向生活,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拓展其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七年级语文下册个人教学工作计划_教学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一,个人,教研,全文共 4425 字

+ 加入清单

七年级语文下册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现状

从上一个学期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比较顺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提升,优秀率和及格率较高。

但学生的语文水平总体还不是很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也都不是很高, 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不是很高。良好的答题规范未全面养成,大多数学生都是接受式学习。另一个班级的学生中一部分的思维灵活一些,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男生的学习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

综合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勇于质疑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配合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中的文章尽可能广泛地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社戏》(鲁迅)以看戏串起一连串的人和事,像一幅民俗风情画;《安塞腰鼓》(刘成章)的节奏像铿锵激越的安塞腰鼓的鼓点;《竹影》(丰子恺)以儿童游戏为契机,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讲得深入浅出;《观舞记:(冰心)用文字表现了印度舞蹈中流动的美;《口技〉 (林嗣环)中只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口技艺人却能做到“众妙必备”,作者用文字再现了人们听到的一切。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节选了鲁滨孙初涉荒岛的一段,表现一个人在身陷绝境时内心痛苦的挣扎和人的精神的强大,《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珍珠鸟》(冯骥才)写人与鸟之间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的,《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

三、教学任务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2、掌握初一(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3、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7、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伤仲永》、《最后一课》、《木兰诗》、《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社戏》、《安塞腰鼓》、《口技》、《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短文两篇》、《猫》、《斑羚飞渡》。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7、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8、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10、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1、继续课前三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小故事,成语解说等,目的锻炼表达能力。

12、每堂课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3、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

六、培优辅差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课外活动和课下零散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后进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从百草园到第一范文网(4)爸爸的花儿落了(3)

第二周 丑小鸭(2)诗两首(2)伤仲永

第三周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四周 黄河颂(3)最后一课(4)

第五周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2)土地的誓言(2)木兰诗(3)

第六周 综合性学习:(2)邓嫁先(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

第七周 音乐巨人贝多芬(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孙权劝学(3)

第八周 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3)复习(4)

第九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评讲试卷(自修)社戏(4)安塞腰鼓(3)

第十二周 竹影(2)观舞记(2)口技(3)

第十三周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3)伟大的悲剧(4)

第十四周 荒岛余生(4)登上地球之巅(3)

第十五周 真正的英雄(2)短文两篇(3)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2)

第十六周 珍珠鸟(3)斑羚飞渡(4)

第十七周 华南虎(2)马(2)狼(3)

第十八周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3)作文讲座(4)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

附:作文计划

1、 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作文。提示:可拟题为:“少年也有愁滋味”“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请允许我为自己辩护”。抒发自己在学习如何对待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并体现出自己思考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要求有丰富的心理描写。

2、 以“走近母亲河”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在单元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中充分领略黄河的风采,充分认识到黄河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领域内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了解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后,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形式不限,要求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3、 以“我与--”为话题作文。提示:选择文学、艺术、科学、军事等领域内给自己震动最大、影响最深刻的一位杰出人物来推荐给大家。清楚地介绍其杰出影响后,着重写出这位名人让你感触最深,对你影响最大的一点或几点。要求重点突出,合理安排详略。

4、 以“我和戏曲”为话题作文。提示:在你看戏、听戏、学习戏曲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它们写出来。可以是对某部戏曲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评论,也可以是对演员表演艺术、幕前幕后生活的反映,也可以是对某段唱词、某个剧本的评价。要求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体验。

5、 以“探险”为话题作文。提示:可写读后感,就本单元课文或自己读过的某部探险类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评论人物形象,也可谈事件意义。也可写随笔,表达自己对于某一未知领域强烈地好奇和探索的兴趣。也可是一次探险计划或对某一探险领域的介绍。

6、 话题作文“与马共舞”。提示:l.从你收集到的与马有关的资料中选取一则白己最感兴趣的, 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力求把事情发展的经过叙述清楚。2.以“马,人类无言的朋友”或“马,我为你哭泣”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高三语文教师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三,教师,全文共 2140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新颁布《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通过深入学习体会《大纲》精神,并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的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一、学生状况及成绩分析

学期我担任高三(__)、高三(__)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上学期语文成绩情况来看,高三(__)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高三(__)班学生从上期成绩上来说是相对好的,但对那些基础知识还需要多细心些。

思想状况方面,高三(__)班有2/3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较认真刻苦,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不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高三(__)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还不是十分自觉,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全面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有关知识,熟记文言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

三、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具

学习文化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的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除此而外,还要从10月份开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材重难点

高三语文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和外国诗歌、散文,重点是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演讲词、序言的语言;欣赏诗歌散文、演讲词、序言的艺术手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思想。

五、教研课题

本学期在教学中仍沿用“目标教学法”开展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做好“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四个步骤,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六、教改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教改措施

1、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公民,不会自学,就不可能具有自我发展和创造的潜力。基于这一认识,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学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2、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上。现行教材的教学参考书,比较注重对课文的分析与解说,而不大注重提供研读的思路和备课资料。本来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实际上却成了对这些课文分析的“惟一”或“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不能定于一尊,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标准”,不免失之偏颇。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则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评的新成果。从当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利于发挥教师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和教学实际中的创造性。

七、业务自修内容

1、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2、多阅读、查找资料,订阅专业报刊;

3、多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八、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对学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学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4.充分了解学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顾及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