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外餐桌礼仪不同精品八篇

浏览

4353

范文

8

篇1:中外手势含意有哪些不同_涉外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中外手势含意有哪些不同

手势是体态语言之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在用手势表示数字时,中国伸出食指表示"1",欧美人则伸出大拇指表示"1";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2",欧美人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表示"2",并依次伸出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表示"3"、"4"、"5"。中国人用一只手的5个指头还可以表示6~10的数字,而欧美人表示6~10要用两只手,如展开一只手的五指,再加另一只手的拇指为"6",以此类推。在中国伸出食指指节前屈表示"9",日本人却用这个手势表示"偷窃"。中国人表示"10"的手势是将右手握成拳头,在英美等国则表示"祝好运",或示意与某人的关系密切。伸出一只手,将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圆圈,美国人用这个手势表示"OK",是"赞扬和允诺"之意;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泰国,表示"没问题";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法国,表示"微不足道"或"一钱不值";斯里兰卡的佛教徒用右手做同样的姿势,放在颌下胸前,同时微微欠身颌首,以此表示希望对方"多多保重";在巴西、希腊和意大利的撒丁岛,表示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污秽手势;在马耳他,则是一句无声而恶毒的骂人语。中国人表示赞赏之意,常常翘直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翘起小拇指则表示蔑视。日本人则用大拇指表示"老爷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在英国,翘起大拇指是拦路要求搭车的意思。在英美等国,以"V"字形手势表示"胜利"、"成功";在亚非国家,"V"字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在欧洲,人们相遇时习惯用手打招呼。正规的方式是伸出胳膊,手心向外,用手指上下摆动。美国人打招呼是整只手摆动。如果在欧洲,整只手摆动表示"不"或"没有"之意。在希腊,一个人摆动整只手就是对旁人的污辱,那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总之,与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交往,需懂得他们的手势语言,以免闹出笑话,造成误解。来源:文明之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莫要乱打“手语”:出国旅游需知中外手势含义不同[页3]_涉外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莫要乱打“手语”:出国旅游需知中外手势含义不同

伸出食指和小指: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人们向前平伸胳膊,再伸出食指和小指做成牛角状,用来表示要保护自己不受妖魔鬼怪的侵害。在非洲一些国家,这种手势若指向某人,则意味着要让那人倒霉。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把伸出食指和小指的手竖起来,则表示“交好运”。但在意大利,这一手势表示自己的老婆有了外遇。

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在中国,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表示数目“10”和“加号”;在香港,这一手势则表示“关系密切”。在英国、美国、法国、墨西哥、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祝愿”、“祈祷幸运”。在澳大利亚,表示“期待”、“期盼”。在斯里兰卡,表示“曲折”和“邪恶”。在印度,表示“结束”、“完成”。在荷兰,表示“发誓”、“赌咒”,或指“对方撒谎”。在尼日利亚,表示东西或数字“相加”。

屈伸手指:在拉丁美洲、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突尼斯以及亚洲、非洲部分地区,人们伸出下臂,稍微抬起,手心向上屈伸手指,表示“让人走过来”。但这一手势在中国是用作招呼动物或幼儿的。中国人招呼人的手势是:将手臂前伸,手心向下,变动所有手指。然而这一手势在英美等国又是招呼动物的。

摆手:在欧洲,人们见面时习惯用“摆摆手”来打招呼。其具体作法是:向前伸出胳膊,手心向外,但胳膊不动,只是用手指上下摆动。如果欧洲人前后摆动整只手,则表示“不”、“不对”、“不同意”或“没有”。但是美国人打招呼时总是摆整只手。在世界许多地方,摆手表示让人走开。在希腊和尼日利亚,在别人脸前摆动整只手意味着极大的侮辱,距离越近侮辱性越大。在秘鲁,前后摆动整只手则表示“到这儿来”。

搓手:在欧美国家,摩搓双掌,表示“完成了所作的事”。在非洲,人们常用“搓手”这一手势来表明自己与某件事毫不相干、没有关连。其具体搓法是:先用左手手心搓右手手背,从手腕一直搓到手指尖。

双手拇指相绕:在英美等国,双手大拇指不停地有规律地互相旋绕,表示“无事可做”、“闲极无聊”之意。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莫要乱打“手语”:出国旅游需知中外手势含义不同[页2]_涉外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莫要乱打“手语”:出国旅游需知中外手势含义不同

向上伸小指:在中国,这一手势表示“小”、“微不足道”、“最差”、“最末名”、“倒数第一”,并且引伸而来表示“轻蔑”;在日本,表示“女人”、 “女孩”、 “恋人”。在南朝鲜,表示“妻”、“妄”、“女朋友”。在菲律宾,表示“小个子”、“年少者”、“无足轻重之人”。在美国,表示“懦弱的男人”或“打赌”。尼日利亚人伸出小手指,含“打赌”之意。但在泰国和沙特阿拉伯,向对方伸出小手指,表示彼此是“朋友”,或者表示愿意“交朋友”,在缅甸和印度,这一手势表示“想去厕所。”

伸出弯曲的食指:这一手势是英美人惯常用的手势,表示招呼某人过来。这个手势在中国表示“9”;在缅甸表示“5”;在斯里兰卡表示“一半”;在墨西哥表示“钱”或“询问价格”;在日本,表示“小偷”或“偷窃行为;在南朝鲜表示“有错”、“度量小”;在印度尼西亚,表示“心肠坏”、“吝音”;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表示“死亡”。在新加坡,伸出弯曲的食指,还表示(拳击比赛的)“击倒”。

大拇指和食指搭成圆圈:将大拇指和食指搭成一个圆圈,再伸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一手势在美国和英国经常使用,相当于英语中的“ok”,一般用来征求对方意见或回答对方所征求的话,表示“同意”、“赞扬”、“允诺”、“顺利”和“了不起”。在中国,这个手势表示数目“o”或“3”。在法国,表示“零”和“一钱不值”。在泰国,表示“没有问题”。在印度,表示“对”、“正确”。在荷兰,表示“正在顺利进行”、“微妙”。在斯里兰卡,表言谈礼仪示“完整”、“圆满”和“别生气”。在日本、南朝鲜、缅甸,表示“金钱”。在菲律宾,表示“想得到钱”或“没有钱”。在印度尼西亚,表示“一无所有”、“一事无成”、“啥也干不了。”。在突尼斯,表示“无用”、“傻瓜”。在希腊、独联体,这个手势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举止。另外,有些国家用这一手势来表示“圆”、“洞”等。

伸出食指和中指: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常常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比划作“v”形表示“胜利”,“v”是英语单词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传说,“v”字形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一位名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发明的。他在1940年底的一次广播讲话中,号召同胞们奋起抵抗德国侵略军,并动员人们到处写“v”字,以表示胜利的信心。从此“v”字手势不胫而走。尤其要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游行检阅中使用了这一“v”形手势,使这个手势迅速地广泛地流传开来。不过,做这一手势时务必记住把手心朝外、手指朝内,在英国尤其要注意这点,因为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做手背朝外、手心朝内的“v”形手势是表示让人“走开”,在英国则指伤风败俗的事。在中国,“v”形手势表示数目“2”、“第二”或“剪刀”。在非洲国家,“v”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各国不同餐桌礼仪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各国不同餐桌礼仪

也许在你看来这是一个礼貌的行为,可能在别的国家就是不能容忍的坏习惯。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风俗,在餐桌礼仪上更是如此。因此为了避免尴尬或者冒犯同桌客人,你在出行前了解一些基本餐桌礼仪将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各国不同餐桌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各国不同餐桌礼仪

【意大利】

【イタリア】

「OK」

- 以浓缩咖啡或餐后酒结束用餐。卡布奇诺之类的含乳饮料会引起消化不良,因此意大利人不会这样搭配。

「OK」

- 食後はエスプレッソ、または食後酒で締める。カプチーノなどミルク入りの飲み物は消化不良の原因になるので、イタリア人はしない組み合わせ。

「NG」

- 吃披萨时,除非菜单上写明,否则要求额外追加起司是不礼貌的。尤其在吃海鲜披萨时,这样做更是大忌!

- 虽说意大利面也属于面类,但却不能(象拉面一样)吸着吃。这是相当丢脸的行为。

「NG」

- メニューに明記されている場合を除き、ピザにチーズを追加オーダーするのは不作法。特に、シーフードピザの場合はだめ!

- パスタは麺類だからといってすすって食べない。かなり恥ずかしい行為。

【法国】

【フランス】

「OK」

- 应将手放在餐桌上。而手肘绝对不行。

- 可以用撕成小块的面包来将食物推到叉子上。

- 不用的面包应放在餐桌或桌布上,而不是放在盘子上。

「OK」

- 手はテーブル上に置いておく。ヒジはだめ!

- ちぎったパンをフォークに運ぶために使用してOK。

- 使用しないパンはお皿の上でなく、テープルやテープルクロスの上に置いておく。

「NG」

- 面包不要直接整块啃食。

- AA制会被视为不通人情世故,帐单应全部由一人(自己或他人)支付。

「NG」

- パンは直接丸かじりしない。

- 割り勘は野暮な行為と見られるため、自分か別の人がすべて持つ。

【葡萄牙】

【ポルトガル】

「OK」小费通常为餐费的10%左右。

「OK」チップは食事代の10%程度

「NG」若桌上没有盐或胡椒,不要开口索要。这会被视为对厨师厨艺的侮辱。

「NG」テーブル上に用意していない場合、塩やこしょうは頼まない。コックさんへの侮辱にあたる。

【中国】

【中国】

「OK」

- 打嗝表示好吃、满足。

- 依照约定时间准时到场,注意穿着整洁恰当,以示对同桌客人的尊重。

「OK」

- ゲップをする=美味しい、満足の表現。

- 約束の時間通りに到着し、同席する人に失礼のないよう服装に気を使う。

「NG」

- 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如果给小费反而失礼。

- 不要挑拣食物。

- 不要吃得盘底朝天。为表示主人款待非常周到,请在盘子里剩下少许。

「NG」

- チップの習慣なし。チップをあげるのは返って失礼。

- 食べ物をかき分けない

- 全部たいらげない。十分食べ物をいただいた事を示すため、皿に少し残しておく。

【印度】

【インド】

「OK」

- 自己的食物应全部吃完。剩菜浪费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 饭前、饭后都要洗净双手,注意指甲清洁。

「OK」

- されたものはすべて食べる。残して食べ物を無駄にすることは非常に失礼にあたる。

- 食前、食後はきれいに手を洗う。爪も清潔に。

「NG」

- 进餐速度适中,避免吃得太快或是太慢。

- 用手进食时,请使用右手,不要用“不洁”的左手。

「NG」

- 早食いや時間をかけ過ぎるのは避ける

- 手で食べるとき“不浄の手”である左手は使わない。

【泰国】

【タイ】

「OK」大家一起互相分着吃很常见。

「OK」お皿を分け合ってみんなで食べるのが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买单时中外不同的礼仪_职场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买单时中外不同礼仪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求职礼仪常识,仅供参考!

中国人用完餐结帐时,通常只问明价钱便付帐,很少有人有详细审阅帐单之举。除非觉得金额和自己所预期的相差太多,才不得不拿帐单来看看。

人们只知付帐,不看帐单,大致基于不好意思的心理,认为一一查对菜名、金额,镏铢必较,会被旁人讥笑为“小儿科”。

其实,在欧美人的习惯中,餐罢结帐,是一定要看帐单的。看帐单的目的,先找自己所点的菜是不是都上齐了,然后再检查每道菜的单价和菜单所列是否相符,以及总金额外是否有误。等一切确认无误,才掏钱或信用卡付帐。别人既不会认为这样做是小气,服务人员也把客人此一举动视为理所当然。

因此为了避免吃亏起见,买单付帐时,最好应先检查帐单。倘使发现其中计算有误,可先招呼附近的服务人员前来,轻声地告诉他那些地方算得可能有误差,请他帮你到柜台再查核一下。直到所有疑点都弄清楚了,再付帐不迟。

在某些状况下,帐单和你的消费有时会有很大的出入,这时候你不应口气不好地一味指责服务人员,因为帐算错,不一定是他们的责任。你可以委婉的请服务人员帮你向柜台更正。倘使心中实在不痛快,顶多以后不来这家餐厅用餐就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外礼俗七不同_职场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11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外礼俗不同

《礼记 曲礼上》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普遍,这就要求商务人士了解并得体运用国际商务礼仪,才能友好、真诚地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

我国和西方国家商务交往最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在具体礼仪上有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具体来说有七个方面,必须首先有所了解。

1 、对待赞美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 thank you ”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 、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

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 、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4 、劝告和建议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喜欢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议和劝告,以示关心和爱护。但中西方人在提劝告和建议的方式上却有很大区别。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莫要乱打“手语”:出国旅游需知中外手势含义不同_涉外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莫要乱打“手语”:出国旅游需知中外手势含义不同

手是人身体上活动幅度最大、运用操作最自如的部分。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忘不了它。事事处处离不开它。即使在社交场合也要尽情发挥它的功能。于是五彩缤纷的手势语也就应运而生。手势语是人体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无声语言。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尊工具。世界不同的国别或相异的民族,同一种手势语表达的意思可能大体相同或相近,也可能截然相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手势语:

向上伸大拇指:这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手势,表示夸奖和赞许,意味着“好”、“妙”、“了不起”、“高明”、“绝了”、“最佳”、“顶呱呱”、“盖了帽了”、“登峰造极”。在尼日利亚,宾客来临,要伸出大拇指,表示对来自远方的友人的问候。在日本,这一手势表示“男人”、“您的父亲”。在南朝鲜,表示“首级”、“父亲”、“部长”和“队长”。在美国、墨西哥、荷兰、斯里兰卡等国家,这一手势表示祈祷幸运;在美国、印度;法国,则是在拦路搭车时横向伸出大拇指表示要搭车。在印度尼西亚,伸出大拇指指东西。但在澳大利亚,竖大拇指则是一个粗野的动作。

向下伸大拇指:世界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都使用这一手势,但含义不尽相同。在中国,把大拇指向下,意味着“向下”、“下面”。在英国、美国、菲律宾,大拇指朝下含有“不能接受”。“不同意”、“结束”之义,或表示“对方输了”。墨西哥人、法国人则用这一手势来表示“没用”、“死了”或“运气差”。在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拇指向下表示“失败”。在澳大利亚,使用这一手势表示讥笑和嘲讽。在突尼斯,向下伸出大拇指,表示“倒水”和“停止”。

向上伸食指:世界上使用这一手势的民族也很多,但表示的意思不一样。中国人向上伸食指,表示数目,可以指“一”,也可指“一十”、“一百”、“一千”……等这样的整数。在日本、南朝鲜、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国,食指向上表示只有一个(次)的意思。在美国,让对方稍等时,要使用这个手势。在法国,学生在课堂上向上伸出食指,老师才会让他回答问题。在新加坡,谈话时伸出食指,表示所谈的事最重要。在缅甸,请求别人帮忙或拜托某人某事时,都要使用这一手势。在澳大利亚,在酒吧、饭店向上伸出食指,表示“请来一杯啤酒”。在墨西哥、缅甸、日本、马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顺序上的第一。在中东,用食指指东西是不礼貌的。

向上伸中指:两千多年来罗马人一直称中指为“轻浮的手指”。事实上,单独伸出中指的手势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意味着好事情,普遍用来表示“不赞同”、“不满”或“诅咒”之意。在美国、澳大利亚、突尼斯,这种手势意味着:搞那种关系”,表示侮辱。在法国,表示行为下流龌龊。在沙特阿拉伯,表示恶劣行为。在新加坡,表示侮辱性行为。在菲律宾,表示诅咒、愤怒、憎恨和轻蔑。在中国,表示对方“胡扯”或对对方的侮辱。不过,在缅甸和尼日利亚,向上伸出中指表示“一”,在突尼斯表示“中间”之意。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外手势含意有哪些不同?_职场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中外手势含意有哪些不同

手势是体态语言之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在用手势表示数字时,中国伸出食指表示"1",欧美人则伸出大拇指表示"1";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2",欧美人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表示"2",并依次伸出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表示"3"、"4"、"5"。中国人用一只手的5个指头还可以表示6~10的数字,而欧美人表示6~10要用两只手,如展开一只手的五指,再加另一只手的拇指为"6",以此类推。在中国伸出食指指节前屈表示"9",日本人却用这个手势表示"偷窃"。中国人表示"10"的手势是将右手握成拳头,在英美等国则表示"祝好运",或示意与某人的关系密切。 伸出一只手,将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圆圈,美国人用这个手势表示"ok",是"赞扬和允诺"之意;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泰国,表示"没问题";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法国,表示"微不足道"或"一钱不值";斯里兰卡的佛教徒用右手做同样的姿势,放在颌下胸前,同时微微欠身颌首,以此表示希望对方"多多保重";在巴西、希腊和意大利的撒丁岛,表示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污秽手势;在马耳他,则是一句无声而恶毒的骂人语。 中国人表示赞赏之意,常常翘直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翘起小拇指则表示蔑视。日本人则用大拇指表示"老爷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在英国,翘起大拇指是拦路要求搭车的意思。在英美等国,以"v"字形手势表示"胜利"、"成功";在亚非国家,"v"字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在欧洲,人们相遇时习惯用手打招呼。正规的方式是伸出胳膊,手心向外,用手指上下摆动。美国人打招呼是整只手摆动。如果在欧洲,整只手摆动表示"不"或"没有"之意。在希腊,一个人摆动整只手就是对旁人的污辱,那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与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交往,需懂得他们的手势语言,以免闹出笑话,造成误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