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汇总20篇

浏览

6211

范文

1000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_论文评语_网

范文类型:评语,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5004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

抓好毕业论文的指导,是提升开放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你想知道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怎么写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吧!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精选篇】

1. 全文以-------为题。重点探讨出--------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教合理。参考的资料与主题结合紧密。

2. 全文以-------为题。重点探讨分析--------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全文选题新颖,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方法合理,了大量的数据来论证,更增加了论证的可靠性。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但不足之处主要是语言不是很精炼。

3. 该文参考的文献资料充分且符合论题的需要。该文以--------为例,重点探讨--------。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格式规范,能较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运用来分析现实中的行政管理实践问题。但个别观点论证还不充分。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4.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观点表述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

5.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较多。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6. 研究-------为题,充分的体现时代特色性。能为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价值。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显。在论证过程中能教好的将论证与案例论证结合起来。不足之处是部分论点的论据还缺乏说服力。

7. 以-------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要调整基本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8. 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识。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论文内容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结构较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9. 本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又充分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需要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要分析论证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不仅充分而且与主题结合紧密。但格式欠规范,案例论证不够。

10. 该论文选题正确,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数据资料充分,分析方法先进,写作进度安排合理,结论和建议具有区域现实意义,建议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11.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毕业论文评语。全文内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较多。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2. 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毕业论文评语。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13. 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14. 该文参考的文献资料充分且符合论题的需要。该文以——————为例,重点探讨——————。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格式规范,能较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运用来分析现实中的行政管理实践问题。但个别观点论证还不充分。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5.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热门篇】

1. 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全文首先————-的问题,然后分析&

2. 在十分钟的陈述中,该生介绍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内容与结构,以及论文的写作过程,条理清晰,语言无大错,对老师的提问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素养。但设计过程有点小问题,流程图不很完善,希望及时纠正。

3. 从答辩可以看出该生总体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准备工作充分,对论文内容非常熟悉,能简洁明了的陈述设计思想和过程,系统展示流畅,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基本概念清楚,论文有一定创新。希望继续完善论文中的部分文字和符号,争取规范使用。

4. 该生在规定时间内比较流利清楚的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恰当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态度谦虚,体现了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建议把图像的打开功能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继续完善使论文格式规范化。

5. 结合数学知识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地质问题,对方法原理掌握透彻,论文有比较好的创新。对快速傅里叶和小波变换图的结果分析到位,处理结果良好,计算机基础素养好。答辩中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论文中变换的指标若有对比会更好。

6. 论文陈述清楚,讲解简单明了,存在不足在于缺少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多为套用他人研究成果,论文格式方面应多规范。

7. 答辩的准备工作充分,对老师的提问能详实回答,并对设计过程中所遇困境能反复探讨研究,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专业技术比较好。若能结合专业改进使静态的网页成为动态的则更好,不足在于数据库中表的描述方式不太对,望改进。

8. 论文陈述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对老师的提问能流利作答,思路清晰,但对论文中的部分代码解释不楚,有少量语言错误,望今后的研究中多创新。

9. 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但答辩中回答问题不是很流畅,对设计的细节技术不太熟,回答问题不够切题。

10. 从五部分对论文进行阐述,重点突出,答辩流畅熟练,知识掌握基本到位,时间符合要求。不足是论文中有部分概念错误。

11. 答辩过程中,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熟练扼要的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条理清晰,创新点明显,回答问题时反映敏捷,表达准确,系统演示熟练,专业素养很高,经答辩委员会商议,一致同意其成绩为优秀。

12. 在五分钟的陈述中,该生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以及为此进行的研究,显示出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视频设计很漂亮,但不太符合专业要求,若多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对实现过程进行设计则更好。

13. 该生流利地陈述了写作该论文的目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古玩网站设计过程很规范,但实体和概念之间联系少,整个设计应该尽量符合计算机方面的要求。

14. 该生陈述清楚,回答问题流利。虽论文立意比较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构架和内容都比较庞大,需要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论文题目和客户端登陆服务器模块也需稍作修改。

15. 该生准备工作充分,环节陈述完整,论文构思清晰,体现了较好的专业基础,时间把握也很好。就是论文中有需求但缺乏需求分析,对部分答辩问题回答不太清楚,图的表示方式不规范。

16. 该生用dreamweave和access数据库等技术对甘孜旅游网站进行设计,设计清新美观,主要问题回答准确,基本概念清楚,望对论文中指正的数据库存放问题进行修改。

17. 该生专业素养比较好,对所提问题回答流利,正确率高,对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认识到位,时间把握得当,若能用比较新的运行环境进行实现相对好。

18. 该生对数据库的设计细节讲解详细,研究深入,论坛设计部分独立完成,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答辩中思路清晰,回答得简明扼要,语言流利。答辩组经过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该生成绩为良好,但要求该生纠正论文中尚存的某些错误。

19. 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20.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德育教育工作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最新篇】

1.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 该论文选题合理。区域经济问题是经济界研究的热点,而农业经济增长问题亦是当前讨论的焦点,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对此已有许多较为成熟的论述,在也有专家学者对XX区域经济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农业区域经济及其增长问题的结合研究,尚未发现有专门的论述。如何认识农业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及未来的走势,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是经济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该论文选题意义所在。

3.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4.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论文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5.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6. 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7. 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8. 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9.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德育教育工作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10.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11. 该论文选题合理。区域经济问题是经济界研究的热点,而农业经济增长问题亦是当前讨论的焦点,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对此已有许多较为成熟的论述,在也有专家学者对XX区域经济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农业区域经济及其增长问题的结合研究,尚未发现有专门的论述。如何认识农业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及未来的走势,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是经济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该论文选题意义所在。

12.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3.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论文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14.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15. 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新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

三、开题报告的时间和步骤

脱产研究生在第2学期末,在职研究生在第3学期末进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阶段。可先由教研部提供选题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选题意向后,由教研部批准。为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开题报告会应在脱产研究生的第2学期结束前、在职研究生的第3学期结束前举行。

四、评审小组的组成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和秘书组成。评审小组的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

五、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的成员在听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研究生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在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后,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申请,导师批准并重新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六、开题报告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评审小组秘书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经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交研究生部备案。《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必须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剪贴。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有关材料归入学籍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感受格式论文_社会实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0011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养老院社会实践感受格式论文

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感受格式论文一

银杏树之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题记

一首《春天里》唱出多少人的心声,面对老我们无法逃避,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老子的《道德经》有云:“为民上者,躬行节俭,力尽孝慈,为天下先。”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国,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贯穿于我们的成长。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行八人来到了位于福建路的“银杏树老年服务中心”,开始了为期七天的义工生活,看望并照顾那里的老人们。 在七天的实践活动开展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活动:

1.关心慰问养老院里的老人们

第一天,我们利用半天上午熟悉了养老院托养中心的基本环境,养老院分为三层,第一第二层大多为生活半自理的老人,第三层分为客房及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小队根据养老院的格局,迅速分为三个小队,每两人一组,负责一层楼的工作。

保持养老院的卫生是护工阿姨每天必做的事情,因此我们最先开始做的工作就是将养老院的卫生打扫干净,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组员们互相帮助,认真仔细地将院内垃圾清扫干净,然后擦拭窗台扶手,以及桌子板凳。老人们看着我们这些小丫头细心地做着活,都投来赞许的目光,而我们也从老人们的微笑中体会到了这次打扫的意义。

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年瘫痪在床,我们所做的内容之一就是给这些老人喂饭,他们的饭都是特制的流食,这就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耍的小青年来说,耐心是最大的挑战。而在喂饭的过程中,我们的组员都表现出了对老人们极大的关爱和耐心,没有人半途而废,也没有人中途退缩,更没有人表露出不满的情绪,大家喂饭时还能很细心的给老人擦嘴,这让很多老人都很感动。就连平时护工阿姨说的吃饭最慢的那位奶奶在那几天里,吃饭的速度也不亚于别人,这让我们的内心充满自豪感。

2.开展关于银杏树养老院老年人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

从第四天起,我们就开始着手对养老院的老人们组织一些问卷调查。老人们看见我们拿着白色问卷,显得很拘谨,生怕说错什么话,有的老人甚至不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随后我们改变了策略,以聊天的轻松方式,将问卷中的问题带入了轻松的氛围中,这样问卷才得以顺利地进行。

我们的问卷主要从老人自身情况,养老院条件,以及老人们对养老院相关问题的看法等方面进行。老人们都如实相告,基本反映了老人内心真实想法。面对这一群年过古稀的老人,我们很难想象出他们也曾和我们一样充满活力,甚至还有的老人曾经是教授,工程师。他们在过去的青春岁月里都曾为社会做出过大大小小的贡献。现在他们年迈体衰,已经无力发挥余热,最是需要社会关怀的时刻。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老人都是因为由于长年生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子女们住得也比较远,很难照顾所以才来到这里的。但是他们的子女也会经常来看他们。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总的来说,老人们对这里的生活很满意。

3.收集并整理素材以便完成实践报告

我们此次取材主要以照片为主,而此次活动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那两天给老人们拍照了,有的老人忸怩着不愿意拍照,总是摆摆手“老了老了,照了不好看。”而这时,我们所有人又会齐齐上阵哄着他们,给他们信心。虽然有的老人觉得自己老了丑了,可又会情不自禁换上自己觉得最漂亮的衣服走到我们的镜头前。拍完后还会反复询问我们会不会把照片洗出来,得到确认后还会不放心。等到我们把洗好的照片送到每个人手上时,他们脸上露出的喜悦的表情就告诉了我们他们内心里有多开心。所有的照片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便是一位老爷爷笑得合不拢嘴,双手还孩子似的举出V字型,从他的笑容里我们更多地体会到了在晚年里得到的关注与爱护对一个老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实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此次社会实践,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也为我们日后的踏上工作岗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

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做一些繁琐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的耐心与细心。比如说给老人们喂饭,我们需要端着碗,每次用勺子舀少许的流食,悉心吹凉后再喂给老人,并要注意时不时用纸巾给老人擦拭嘴巴,保持清爽。再比如,我们跟老人谈话时,必须要有十足的耐心,因为他们的听力并不十分好,有时候简单的一句问候,我们甚至需要重复好几遍。但我们的队员们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时刻拥有一如既往的面对工作的热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不同的乐趣,让自己过得充实、有意义。

其次,是要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善于与伙伴们合作。

有句名言说得好:“成功在于合作”。身处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之中,我们要拥有足够的团队意识,与同事团结合作,齐头并进,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节省人力物力。在养老院的这一周里,我们几个队员们都是两两一组,分工合作,拿最简单的清理打扫工作来说,一位同学用泡沫清洁冰箱的部件,那么另一位同学就会紧接着清水过滤,再一位同学负责用干毛巾擦拭等等。这些过程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如果不是我们分工明确,那么我们将至少多花费几十分钟的时间完成这些工作,而不像我们原来那样省时省力。当然,这是我们相处久了而自然产生的默契,一开始,我们的合作也是晦涩的,渐渐地才拥有了默契。俗话说“兄弟一心,齐力断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只有拥有合作,才能拥抱成功。一人之力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需要风浪的推动;一人之力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需要朝霞的映衬;一人之力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婴儿,需要母体的滋养。我们需要不断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再次,是要学会与他人良好的沟通。

学会与他人沟通并能很好的沟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然而,我们此次养老院社会实践中在沟通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队员们因为都是女孩子从而都有些内向害羞,在问卷调查时的最开始,大家都有些“放不开”,十分依赖队里善于沟通的队长。但是在现代社会,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的协作。我们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要知道,现实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长人际沟通、珍视人际沟通的人。所以,我们在沟通方面还有待磨练。

总之,这次的社会实践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们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在大一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它为我们这些娇惯、依赖的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使我们对当今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为可贵的是,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上,我们都在实习中成长的更加成熟。这样的经历将成为我们所永远拥有的“无形资产。”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复杂而多变,但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在这个舞台上谱出优美的旋律,跳出美丽的舞蹈!

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感受格式论文二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敬老院的访问,了解目前中国老年人疗养情况,以及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实践单位为乐颐敬老院,选择的原因为:该敬老院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属于中等水平,能较好的反映当代社会敬老院的发展状况。

二、实践内容

1.实践方案:本次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四到五个人为一个小组,负责两个老人。主要以谈话和表演节目、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另外一些小组还主动帮助老人料理一些生活,比如洗头、喂饭等。通过与老人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了解他们日常生活以及内心的想法。另外,还通过实地观察,以及与该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调查敬老院实际工作状况、工作中的困难和老年人社会工作整体发展。

2.具体过程: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乐颐敬老院,该敬老院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位于几栋高大建筑之间,很难接受到充足的阳关,这对老人的身体是很不利的,特别是现在冬天,一些身体不好的老人很容易生病。敬老院的规模不是很大,一座简单构造的两层小楼房,房前一个狭窄的小院子,院内是些简单的花花草草和健身器材。里面的老人并不是特别多,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可能刚刚起来,都在院子里活动。整个敬老院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很好。首先对于我们的到来老人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其次。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并不是很好,对老人的照顾也不是很尽心。虽然给我这样一些负面的印象,但是我们仍然抱着很大的积极性去开展活动。在与老人的互动中,大部分老人还是比较配合的在表演节目和做游戏的环节,气氛也十分融洽,但是一些老人由于身体原因,听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说话不清楚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我们为了这次实践活动准备了几个节目,包括两首合唱的歌曲和两段舞蹈,还排了一个小型的话剧,老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都很认真。在做游戏环节,一些会手工的同学还提前准备了一些作品作为游戏的奖品,这也提高了老人们的参与热情。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尽量做到不触及老人的隐私和一些伤心事,因为大部分来到这里的老人都是由于儿女不愿意照顾他们或是不想照顾他们,他们渴望家的温暖,亲人的陪伴。我觉得这是无论再好的生活条件都不能替代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是很尽心地在照顾老人,老人的穿着都不是很好,住宿条件都很差,生活用品都很久,而一些工作人员还在一边很悠闲地看电视,也不经常和老人进行交流,所以很多老人都感觉很孤独、寂寞,都不喜欢这里,更别说把这里当成是家了。他们感觉自己被抛弃、遗忘,只有等待死亡,这些都令我们同学感到很难过,却又无能为力。

三、实践结果以及分析

结束了当天的实践后,我感到很不轻松,从这些老人的眼中,我读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孤独,我想这除了是因为他们的儿女不孝顺造成的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这里的老人大多身体不是很好,甚至有些都不能自理,他们觉得自己不再被儿女需要,不再被社会需要,只是一个累赘,等待死亡,所以他们不把敬老院看作是自己的一个家,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收容所,一个社会唯一能容纳他们的地方而已。这令我反思,究竟怎样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仅仅只是提高老人的生活条件吗?我并不这样认为。人活着的意义不仅在于吃饱穿暖,还要有精神上的满足,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介绍的一样,人首先需要生理上的保障,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然后是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其次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就包括了亲情。接着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才回有高层次的需求。我们国内的很多养老机构大多只重视老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及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的需求,或者根本就认为老人没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老年人社会工作中的思想误区。在这点上,国外的养老机构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有报道新闻说国外有家养老院,为老人们制定了一整套“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的课程,每天都给老人们布置作业,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这就是为了满足老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反观我们的养老院,最常见的情景是老人们在一块儿闲聊,除了偶尔打牌下棋,就是毫无兴致地翻翻报纸杂志,或独自散步,或呆坐着晒太阳。院方开展的集体活动很少。不动脑筋,精神空虚,会加速人的衰老,可我们的很多养老院显然没意识到这一点,把对老人的关心、体贴单一地表现在物质条件改善、生活待遇提高上,精神方面却很少顾及,老人在养老院只能消磨时光,闲度余生。有些老年人刚进养老院时还挺有精神,几个月呆下来,便苍老了许多,衰老的速度很让家人担心。只有当一些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来到养老院时,和老人们做游戏、聊聊天,他们才会很开心地笑。其实国外养老院的“不老经”早已告诉我们,让老人们快乐、充实一点,有时并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一)对我国未来养老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过大,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但在社会服务系统完善以前,这种养老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社会养老”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很难设想政府能够拿出一笔巨大的资金建立众多的养老机构。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帮助老年人在原有住所内安度晚年;二是要建设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或对现有住宅进行改造,以适应老年人需要,使家庭养老成为可能。老年人退休后仍住在原有社区,保持原有社会关系的连续性;同时鼓励活跃期和自理期的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发挥原有专长,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负责社区安全巡视与监管,参与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工作。这样,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工作,不仅能为社区建设贡献余热,而且能通过劳动充分肯定自身的社会价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延缓衰老过程。 既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又可减轻政府负担。

(二)关于老年居住环境的创造

采用社区服务与家庭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应注重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并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住宅建设上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日本建设省在1995年推出了“长寿社会对应住宅设计指针”,规定今后所有住宅建设都应考虑老年人生活需求,“尽可能在同一楼层配置门厅、厕所、浴室、老年卧室”,“在楼梯、厕所、走廊等空间设置扶手”,“厕所、浴室尽可能确保可供护理的空间”,为老年人创造独立生活的居住环境,为家庭养老创造条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在住宅建设中至少应在多层住宅的底层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进行设计,或为改造成为老年住宅创造条件,如减少室内外高差、将踏步改为坡道、将浴缸与洗脸盆分开以做到干湿分离等等。

2.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文化设施。目前在大多数居住区中服务设施十分欠缺,社会服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老年人仅有的娱乐场所就是条件简陋的麻将室。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建议在居住区规划中配套建设老年人活动设施,如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交往场所;修建老年人日托中心,白天可为老年人提供餐饮等服务,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与儿女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卫生保健等服务,同时可吸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3.在居住区中大力推广“两代居”房型。鼓励儿女成家后与父母就近居住,既可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又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使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受影响。在这一点上国外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如日本在70年代推出的“高龄者同居户入居优待办法”对两代近居予以奖励,因为这种做法既有利于老年人养老、又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这一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4.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中应注重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特点,设置晨练场、门球场,各种形式的休息空间、交往空间等,尤其应鼓励老年人与青年人、儿童等不同年龄群体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户外空间宜相对开放,使老年人与社区有更多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互动,避免过于封闭造成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住宅设计利用架空层及楼梯休息平台等,稍加改造即可作为交往空间。

综上所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必须从老年人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我国现有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特殊情况,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创造出一个安度晚年的幸福乐园。

四、实践总结与体会

经过这次实践我有很深的体会,首先我们在思想上存在着不重视老人的观念。尊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社会,这种美好的品质似乎在逐渐被人遗忘。也许是生活所迫,但我们始终都不应该忽略生育我们的父母,他们把年轻给了我们,现在我们成年了,而他们老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去关心他,照顾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安详的晚年。 从政府的叫的来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仅仅依靠法律和道德要求公民尽赡养的义务是不够的,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完善的养老体系,要有适宜老人居住的环境,要培养专门照顾老人的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从整个社会来说,我们要大力支持养老工作的发展。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有一些民办的养老院已经陆续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出现,这是养老工作的一个希望,但这还是不够的,这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的的支持。一位民办养老院负责人说道:“在发展养老机构增量的时候,国家应当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鼓励民办养老院发展,并给予适当补贴,当然对于偏僻贫困地区的养老院,如果没有民间力量愿意进入,还是应当由当地兴办;而在盘活存量的时候,应当实行公办民营的政策,如果有民间力量有进入的意愿,就应该通过改制改造将给民间力量兴办。”她预测,“一旦国家放手并资助民间力量,民办养老院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感受格式论文三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更让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学主动跑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给老人。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准备了点水果,点心,还有月饼。可远远不够,那些学生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吃的。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们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12点,走了部分老人房间。慰问了老人们。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大家就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一边慰问一边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边喂才行。这时大家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同学们都争着给老人喂饭,虽然动作显的笨拙。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乐融融。

下午1点多,等我们吃完饭,一般这时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们在散步和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

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

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过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们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敬老院的1楼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动较为不便的。2楼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刚住进来没一年的。我们上了2楼,发现有些老人在和他们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来。很是伤心难过。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她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有一位同学和阿婆说“我们都是您的子女。“并给阿婆表演节目,阿婆才破涕为笑,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老人院总共有2层,一二楼都有老人住的房间。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分散去陪老人聊聊天。这里分成好多个小套间,一个小套间里面有3个老人住,小客厅有一台电视机。我们进去后见到三个婆婆正在坐着看电视。坐下后,缺乏经验的我们,有点点冷场,刚接触我们老人家有点见外,我们变化了好几个话题,都是保持一问一答的形式。“在这里住的习不习惯” “在这里住得习惯不?”“习惯。”“平常这里有些什么活动吗?”“没有。”“家里人经常来探望你吗” “有啊。”相当尴尬, 这种局面足足保持了3,4分钟后。 后来谈及家人方面的问题,有个婆婆眼里闪出了泪光。 我们觉得她应该是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哎~~~感觉事情被我们搞砸了似的。 好几次我们想让她说出心中的委屈,好让她心里好受点,不过回答基本上都是“没事”后来大概了解到的是 他们相当一部分都是不愿意来到这里的 远离了子女 在这里生活觉得很孤独无助, 免得再挑起她的痛苦回忆我们,对于他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 我们还是不要 “宜将剩勇追穷寇 ”了 , 否则说多错多啊。。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用轮椅把老人家带到阴凉的地方集中。我们给老人家表演一些小节目 ,唱了几首歌,感恩的心 团结就是力量 东方红 还有 原版和现代版的帝女花呢~~~~汗 不足之处我们准备不够充分 节目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 不过老人家也挺合作 也乐于和我们互动 他们玩得也挺开心 这个是我们唯一感到欣慰的。唱完歌后来也表演了一些舞蹈,还有让些喜欢唱歌的老人家上来为大家展示下歌喉。接近11点时我们以 《感恩的心》大合唱作为节目的压轴结束了所有的节目。

这天一早,我们小队一行五人就带着精心制作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页和海报赶到敬老院,那里的爷爷奶奶们见到我们很高兴,对我们要讲解的心理保健知识更是充满好奇。我们紧张的情绪立刻消退了很多,并且都鼓足了信心。活动伊始,我们搀扶着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进入活动室里,我们递给他们早就准备好的纯净水,可那些爷爷奶奶们却关切的把水给我们喝,甚是亲切。之后,由团队里的一位同学给他们讲解心理保健知识,爷爷奶奶们不住地点头,露出肯定和赞许的神色。爷爷奶奶们听完后,也亲切的告诉我们,你们学生也得注意健康,好好学习为社会做贡献。一位爷爷竟然为我们唱起了《东方红》,我们充满感动地鼓掌、微笑,整个敬老院里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还有一位很健谈的爷爷,亲切地给我们讲述他们那个年代上学的情况以及他的亲戚家上师范大学的孩子的一些情况。最后,我们给在场的每位爷爷奶奶单独拍照,并答应他们等我们把照片洗出来之后,带着照片再来看望他们,他们连连点头期待。

实践已经过去几天了,可每每想起老人的面庞,我总是动容且想念。这些曾经也一样年轻过且贡献了一生的人逐渐老去,他们确实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我们长大了,肩上有了更多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翻译,全文共 10529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i.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therefore,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cannot be ignored.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that are reflected in the two languages pose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it is acknowledged that when doing translation one can not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or sentence by sentence. therefore, we must use 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amplification, ellipsis, conversion and so on. ellipsis as one of the basic translation method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english-chinese rendition. translators apply it in order to make their versions more coherent and understandable.

according to 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ellipsis means leaving out a word or words from a sentence deliberately, when the meaning can be understood without them.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does not mean cutting some content from the original articles. what could be omitted are words that are useless in translated works or else they will make the versions redundant or disobey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in another language.

some words and phrases are useless in chinese but necessary in english. articles in english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phenomenon from this aspect.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in english, but we can hardly see any reflection of this part in chinese. ellipsis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text, making it more fluent, smooth, concise, thus conforming to idiomatic chinese. the paper will explore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ellipses of pronouns, conjunctions, articles, prepositions, modifications, so as to achieve smoother and clearer communications among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i. literature review

long before, some people began to learn other countries’ languages to understand others cultures. in china, xuanzang was the first translator who not only translated the sanskrit sutras into chinese, but introduced the first chinese writings to foreign countries, making foreigners understand china’s ancient culture. meanwhile, he was the first to translate lao tses works into sanskrit. indian scholars had a high opinion of xuanzang, "in china, there is no such great translator, and also in the human cultural history, we can only say that xuanzang is the first great translator."(ye lang, ) we can say that it was xuanzang who motivated people to know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eir cultures and the peoples who live there. then, some big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china, and so on became a melting pot.(gu zhengkun, ) people have imperceptibly spent thousands of years in knowing each other.

with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its open-up policy,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between this country and others. a lot of foreign tourists come to visit china. while traveling, these foreign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scenic spots. sometimes, they even feel confused. a lot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anslation, such as misuse of words, poor expression of meaning and so on. all of these poor translations do harm to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cause a lot of inconveniences for the foreign visitors. (ma zuyi, ). i am fond of tourism and being a free tourist like the others who are good at enjoying their wonderful lives. the love of tourism makes me feel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but every time when i have a trip, many unsuitable translations of the names of those scenic spots will embarrass me. tourism is par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proper translation of the scenic spot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

communi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lobalized society. in order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tried a verity of ways. of course,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m. all translators have done their best to make the translated work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people.(gu jinming, 1997) from my perspective, they really have done a great job. and i want to retrospect the cause of their development. after a thorough evaluation, i choose a branch of translation—ellipsis in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then i did the following jobs.

i put all my researches and other stuffs together, and then i found that it is a common cas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draws much academic interest. in 1976, halliday and hsan classified ellipsis into nominal, verbal and clausal ellipsis. this classification exerts great influence in academic circle. thereafter,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has been studied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different layers of structure. this kind of study underlines differentiations and similarities of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other famous theory to explain ellipsis is economy principle. economy principle was put forward by chomsky (1991,1993, and 1995) in his generate crammer. it maintains tha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y follow economy principle, which means using the least effort to express the most information. this principle just coincides with ellipsis in function.

in this thesis, i think that brevity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common function of ellipsis, especially in daily language. an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 advocate brevity. shakespeare once remarked,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and in chinese there are numerous idioms like “yan jian yi gai” (meaning compendious). however, apart from the function of brevity, ellipsis embodies other functions which are also pretty common in the two languages but less noticed.(hua xianfa,)these functions distribute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unevenly and represent great colorfulness of language. exploring other functions of ellipsis and searching for functional recreation in translation will be of much benefit to both english to chinese and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 found that when chinese authors try to analyse ellipsis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y always initially put articles in the list. they consider that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chinese always leave out personal articles. while i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english that almost every sentence has a subject, we can see articles fluently. that is because when we translat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personal articles can be omitted, even though sometimes it may appear once, it can also be omitted if necessary. furthermore, if the objects can be seen obviously, personal articles should also be omitted. however, it never happens in english. from this point, it is not only allowable but also necessary when we translate personal articles which are objects in sentences into chinese.

in my point of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in some way has deliberately promoted the way of people’s thinking, translation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erfec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enjoyed the convenience. however, we can not neglect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is field in china, and we have less influential chinese translator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in translation.

iii. feasibility analysis

this academic paper is a feasible project and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1.i have great interests in the way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2.i have already studied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llipsis .

3.i have collected enough references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on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and do a scrupulous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4.i have a carefully planned schedule and have worked out a detailed outline of this thesis.

5.i have acquainted myself with the correct format, a clear and complete structure required by the academic paper, and my adequate english competence will enable me to write in fluent and precise english.

6.my instructor is a qualified translator who is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i havechosen.

iv.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and solutions

1. problems

despite the references i have collected and read, a thorough study of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freely using still needs far more. what’s more, owing to the limited ways of getting references in xinjiang, i will have to make full use of my present resources. als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ever written such a serious academic paper. i am therefore a learner and lack the needed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2. solutions

(1) i shall make full use of my already acquired references which come from books, magazines and the internet as well.

(2) i shall value my own original thoughts and mainly rely on detailed analysis that i have read from the books which have closely idea with my purpose.

(3) when i have difficultie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i shall consult my instructor and seek for help.

v. necessary conditions

1. our university and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ave provided the basic study and research conditions and facilities, including books and journals in the library and reading rooms.

2. the internet is another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on the campus we have easy access to the internet.

3. i have been assigned an instructor to guide me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writing.

vi. outline

i. introduction

a.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b.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en dealing with ellipsis

c. the reason why ellipsis is so widely used in translation

1. chinese expressions are much briefer than that of english

2. english grammar is wee-knit and complete in sentence structure

ii. the principles of ellipsis

a. omitted words must be useless and unnecessar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b. the meaning of the omitted words is implied in the test

c. omitted words which are self-evident

ш.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llipsis

a. the coh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expression

b. the coincidence of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1. ellipsis of articles

a. ellipsis of definite articles

b. ellipsis of indefinite articles

2. ellipsis of prepositions

3. ellipsis of pronouns

a. ellipsis of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pronouns

b. ellipsis of indefinite pronouns

c. ellipsis of relative pronouns

4. ellipsis of conjunctions

a. ellipsis of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b. ellipsis of subordinate conjunctions

5. ellipsis of rhetoric

a. ellipsis of repeated words

b. ellipsis of synonyms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本科学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_日常使用评语_网

范文类型:评语,适用行业岗位:学校,教师,全文共 2202 字

+ 加入清单

本科学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评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以下是由第一范文网PQ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本科学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仅供参考。

评语(一)

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评语(二)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评语(三)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评语(四)

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评语(五)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较多。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评语(六)

作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展开讨论。选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点正确,论据确凿,论述清晰,论文符合规范化要求。整个论文设计与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治学态度极其严谨、认真。

评语(七)

该同学的论文从分析英语教学的本质及特征入手,对英语教师的角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比较,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文章论点明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评语(八)

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错误。作者试图从列夫•托尔斯泰和曹禺的作品中寻找其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下了苦功夫。

评语(九)

本文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潜在障碍,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交际效果的建议。作者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作出了思考。全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总来说,研究不够深入,分析比较抽象,实证和实例不够充分。

评语(十)

王锐同学的论文《基于FPGA技术的电子密码锁》,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设计)任务。论文采用EDA技术通过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数字密码锁进行了设计,描述了数字密码锁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设计流程、模块划分及总体和各模块的VHDL源程序,并且给出了数字密码锁设计的仿真结果。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评语(十一)

李思静同学的论文《调频电路及其设计》,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采利用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发射接收技术及高性能的专用发射与接收集成电路,设计了一套基于BA1404和CXA1238的小型无线调频立体声系统。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较好地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能出色完成外文资料的翻译,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评语(十二)

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评语(十三)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评语(十四)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评语(十五)

王莉同学的论文《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程遥控功能。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对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模板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模板

在历时三年的硕士学习生活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使我能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使我在知识、能力、素质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自觉受益匪浅。在此,深深地感谢你们的亲切关怀和悉心培养!首先由衷地感谢我的导师樊志民教授。樊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在为人与为学方面都是我学习的楷模。他在百忙之中对我论文的写作给予了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指导,他严格要求、精心指导,经常督促检查,催我奋进。樊教授以其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我毕生学习的榜样。

还要感谢三年来给我无私教诲和帮助的张波教授、张磊教授、郭风平教授、卜风贤副教授、朱宏斌副教授、冯风老师、吴宾老师、安鲁老师、崔宇老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亲切教诲、精心指导;在生活上,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与关心。在我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我为学习的艰辛而叹息的时候,是他们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使我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感谢谷小勇、罗列、陆维研对我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感谢他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还要感谢三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白宏兵、李霖、程伟,三位室友给了我兄弟般的关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感谢在论文写作与日常生活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最后,对在本论文中引注的论著作者也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学体育足球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全文共 9708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体育足球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北理工模式”的足球梯队建设的研究与分析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以现阶段的“北理工模式”为例,对比分析其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北理工模式”,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鉴于日韩两国足球的迅速崛起,我们不难发现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中足球人才的流动、更新速度都相对较快,其培养是主要依托学校体育,各年龄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足球俱乐部与比赛,训练中心扮演的的角色也只是起辅助作用。这样的培养模式使足球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时刻处于流动状态,不断更新。在日韩两国的足球培养体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小学与中学在培养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这更增加了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

我国足球人才培养基本是单一的职业化梯队,而现阶段我们看到的“北理工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理工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仅停留在“高中—大学—职业队”,缺乏了小学、中学这一普及面,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后备人才日趋不足的一个原因。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为健全“北理工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并列出10篇以上所查阅的国内外参考文献,要求3000字以上):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接轨,为解决竞技体育中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国家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方针政策。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如何提高我国运动员后备人才储备提出建议与方法,其中体教相结合的训练培养模式日益被广泛学者及教练所接受,“北理工模式”、“北航排球”以及“清华模式”都有学者进行深入探讨,而其中的共同点是体教相结合,体育回归教育,注重运动员的素质与文化修养的教育。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说:“失去体育的教育不完整,失去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而体教结合能使双方互补,何乐而不为?”其实,早在十多年前中国就在尝试体教结合的路子。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从1994年起开始探索“体教结合”、高校办竞技体育的道路,并且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

在新型体制的形式上,专家们提出“学校办竞技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和“教体结合”等观点,也有学者认为,体教结合的发展方向是学校体育,学校竞技体育是体教结合发展过程中的中间阶段等。

1.2国外研究现状

各个国家因其地域特点等原因均有采用不同形式的体教结合模式。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采用校体联合培养模式,表面上看,校体联合培养模式完美无缺,然而,进一步的考察发现,由于青少年每次从学校到达培养中心都必须花费一定时间,这势必减少了青少年纯粹的学习与训练时间,专门的培养机构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制约校体联合培养模式存在与推广的最重要因素。美国、韩国的培养形式是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

2研究方向

现阶段我们看到的“北理工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理工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仅停留在“高中—大学—职业队”,缺乏了小学这一普及面,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后备人才日趋不足的一个原因。“北理工模式”的实施会遇到诸多阻力,如缺乏资金政策支持、教练员运动员培养体系不完善、试点覆盖面狭窄等等原因。

借鉴日本韩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不难发现,他们足球人才的流动、更新速度都相对较快,其培养是主要依托学校体育,各年龄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足球俱乐部与比赛,训练中心扮演的的角色也只是起辅助作用。

以现阶段的“北理工模式”为例,对比分析其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为健全“北理工模式”提出合理建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3进展情况

3.1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包括:(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适应现代足球职业运动发展规律,培养途径不完善,代价昂贵。(3)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优秀运动员成材规律。(4)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有些地方的队伍为了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年龄。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5)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落实到实处。(6)经费不足是困扰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7)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利于我们足球运动的发展。(8)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

3.2体教结合的三种模式

由国内、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践可知,历史上体教结合的实现途径或模式有3 种:其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全部在专门的培训机构内进行,如我国的体校、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等,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粗放型、非人本化的培养模式,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事实上流于形式;其二,文化学习在学校内进行,而运动训练在专门的培训中心进行,如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校体联合培养模式,表面上看,校体联合培养模式完美无缺,然而,进一步的考察发现,由于青少年每次从学校到达培养中心都必须花费一定时间,这势必减少了青少年纯粹的学习与训练时间,专门的培养机构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制约校体联合培养模式存在与推广的最重要因素; 其三,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如美国、韩国的培养形式。

有鉴于此国家教委于1979 年在中、小学内选拔成立了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988年,又在传统项目学校基础上选拔成立了后备人才试点学校虽然学校训练体系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较小,但是这种状况相对容易改变,因为训练对象(少年儿童) 的主体存在于教育系统,训练的实施者(教练员) 大多存在于体育系统内,教练员的跨系统转移总比运动员的跨系统转移更易于操作。至于场(馆) 设施方面,目前,在我国教育系统内,已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具备较高质量的运动场(馆),将来有必要完全有可能筹集资金再建设更多的场(馆)。这种体育资源的调配一旦成为现实,以学校为依托的培养模式必将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性。

综上所述,后备人才试点学校是我国推行体教结合的最佳载体,只有舍弃旧有的体校培养模式,在原有传统项目学校与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的基础上,重新选拔成立一定数量的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此为依托,成立各个项目、各个年龄段的训练队,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之中,改善教育系统内的训练环境与训练条件,体教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

3.3日本韩国足球人才培养

3.3.1日本足球人才培养

其中包括:(1)培养渠道:对运动员培养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俱乐部及足球训练中心三大部分来进行的,又以学校为中心,对小学生到高中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并始终贯彻日本足协对教学训练的连贯性、系统性的指导方针。俱乐部从小学到高中设置有各年龄层的队伍。训练中心不是长期的,大部分是短期的。目的是对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充实、使更多的优秀青少年队员的素

质能力得以提高。形式:从都、道、府或小地区集中条件较好的小队员选拔后集中训练。(2)学校:日本足协在足球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视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也有许多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俱乐部;日本足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参加全国足球比赛和地区性的比赛机会。

3.3.2韩国足球人才培养

韩国采用的是体教结合模式的第二种,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这保证了足球运动员的身心和谐发展,实现了人才的顺流培养。

3.4“北理工模式”

3.4.1体教结合实施起点

高中毕业的足球后备人才进入大学高水平足球队,或成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学生,这两种人才递进模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同,而高中起点的足球后备人才以特长生的身份,适当降低文化成绩予以录取到高校非体育院系代表队的人才递进模式,在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得到认同,在实践上也没有先例。但是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策略,必须推行这一人才递进模式。首先,高校高水平代表队运动员和体育院系学生是体教结合型后备人才的高级阶段,是我国未来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主体,但是,这两部分人才的总数终归有限,增加第3种以高中为起点的人才递进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后备人才规模;其次,在实施体教结合道路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大一部分足球后备人才,这部分人才的运动成绩与文化成绩都比较突出,但是没有机会或不愿意进入高校高水平代表队与体育院系,为使大中小学一条龙式培养道路更加畅通无阻,就必须为这部分人才寻求其他出路,提供更宽的人才出口;再次,在普通院系代表队内录取更多的经过多年系统训练的后备人才,能够极大地提高高校校园足球竞赛水平,推动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

所以对于体教结合的实施的阶段最好从高中开始,对于是否可以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中小学教育将体与教相分离。

3.4.2“北理工模式”的界定

判断一种模式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准在于这种模式是否能够被广泛效仿并推广。如果将“北理工模式”向全国推广,一百所大学就有可能辐射一千所高中,一万所初中,十万所小学。如果能建立这样的完整体系,将是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全面创新。北理工模式的出现,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足球发展的新思路,它代表了“体育回归教育”的先进理念的发展方向,是体教结合发展的高级阶段,对中国足球寻找新的突破口有着重大借鉴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本。

“模式”在本义上是一种成熟的、经过考验和验证的,有稳定的内在规定性与外在指向性的标准样板,是由特定的规则和套路组成的有机系统。“北理工模式”是将足球立足于教育,以大学为龙头、中学为纽带、小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的模式。

3.4.3“北理工模式”的内涵

3.4.3.1育人为本

将育人放在首位的,形成一条从小学到大学的足球人才培养道路。强调运动员的成长始终不脱离学校教育,整个过程更强调学生身份。注重个体的健康发展与身心和谐发展。这样即使没能进入专业队,自身还有专业所长,有谋生技能。

3.4.3.2从娃娃抓起

从小学普及体育道德知识,讲授奥林匹克的小故事,开展体育趣味游戏而非强度训练,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消除抵触心理,从游戏中体验体育带来的团队精神、进取精神,使体育精神从小学开始内化,逐渐建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在游戏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强度负荷从而提高我国下一代儿少的运动能力,增加我国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储备。

3.4.3.3体教相结合

在培养运动员的同时,不放弃基础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有精神方面的学习与提高。

3.5推广“北理工模式”的积极影响

3.5.1 梯队建设

“北理工模式”的实质就是要通过普通学校的教育来造就、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人才。它要求在保证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同时对其运动才能进行开发和训练,使运动员获得未来全面发展需求的完整教育,从而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一条龙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在满足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的同时,同样提高其社会适应生存能力,综合提高运动员的道德修养与素质,实现人才顺流。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

3.5.2 综合素质提高

从北理工大学在~两年中在足球甲级联赛中,成功保级,延续奇迹可以看出虽然高校培养出的专业队与职业队有一定差距,但是高校培养出的运动员还是有可以与职业队相抗衡的能力,尤其是在团队精神上,学生球队的向心力往往会高于职业队,高校的运动员理解能力强,素质高,在竞赛中能更好的调节自身竞技状态,在竞赛中表现出较高的体育道德,其长远发展潜力更大于专业运动员,而且高校运动员在退役后由于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更好的胜任教练,培养更加优秀的运动员,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从运动员自身来看,运动员不仅学到了相对于普通文化生简单而实用性更高的技能,从自身角度切实提高了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从而提高了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3.5.3 解决人才匮乏问题

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国家,足球运动搞了这么多年,其注册足球人口只有39万多,国际足联对此表示大为不解。而目前我国在校正式注册的学生有2亿多人,如果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踢球就是多万人,这本身就代表着足球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正如足球一样,如果将体育的培养对象扩展到各个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将会增加很多。我国伴随体育的不良竞争,后备人才日趋减少,建立新的有效的培养体制将有助于重新建立丰富的后备人才储备机制,这其中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小学对体育运动的开展措施。而“北理工模式”正是将培养目标逐级扩大,从娃娃抓起,提高整体身体素质,从小学起因材施教,注重将体育回归教育,而非强度负荷的增加,更多的是从下一代儿少上提高种族的身体质量,扩大选材范围,建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观。

3.5.4 解决了运动员的出路问题

在“北理工模式”下培养的运动员,除本身具有一定的竞技能力外,还在学校学到了一些文化生所学不到的技能与特长,从而增加了运动员退役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很好地解决了竞技体育人才选拔高淘汰率所带来的运动员出路问题。

3.6科学发展观下的体教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利用教育系统建立新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是大势所趋,在教育系统打造一条新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通路,实现普适教育通路基础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解决目前困境和实现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因此,体教结合变化,使其内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更,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体”归属于“教”,要把“体”看成是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这样来理解“体”,其本身就是教育系统的家族成员;其二是“教”在先,教育系统必须一马当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竞技体育人

才培养的责任来。学校体育必须成为普通教育的内核,在努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同时,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学校体育的功能角度看,我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所造成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隔离使得学校体育功能缺失严重。竞技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拓宽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范围和提高运动水平,在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校的声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获得经济效益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因此,为完善学校体育的功能,教育系统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

4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们看到的“北理工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理工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仅停留在“高中—大学—职业队”,缺乏了小学这一普及面,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后背人才日趋不足的一个原因。“北理工模式”的实施会遇到诸多阻力,如缺乏资金政策支持、教练员运动员培养体系不完善、试点覆盖面狭窄等等原因。

借鉴日本韩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不难发现,他们足球人才的流动、更新速度都相对较快,其培养是主要依托学校体育,各年龄段都是有相对应的足球俱乐部与比赛,训练中心扮演的的角色也只是起辅助作用。这样的培养模式使足球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时刻处于流动状态,不断更新。然而这对于我国举国体制下单一的职业化梯队培养、训练中心起主导作用提出了挑战。如何在足球人才的培养中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也是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霞,王廷俊.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体教结合模式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162-164.(d)

[2]卢志成,刘华荣,裴琨.体教结合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6):7-8.

[3]冉强辉,郭修金.上海市“体教结合”运行现状和对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32 (1) :61-64.

[4]刘浩,薛俊,赵勇.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0(3):

[5]李文清.欧洲足坛青训体系现状扫描[j ].足球世界, ,7 :16.

[6]王朋涛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15-16.

[7]马志和,张林,郭培,等. 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共性经验及其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9 (1) :18-21.

[8]运快生,金晓平.日本足球运动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原因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5(4):548-551.(548-549)

[9]贺新奇,张延安.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j].中国体育科技,,4(45):55-61.(57)

[10]时卫东,潘日春,等.“北理工模式”培养我国高素质足球人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45(4):62-67.

主要研究内容:

1引言

2现状分析

2.1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包括:(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适应现代足球职业运动发展规律,培养途径不完善,代价昂贵。(3)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优秀运动员成材规律。(4)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有些地方的队伍为了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年龄。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5)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落实到实处。(6)经费不足是困扰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7)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利于我们足球运动的发展。(8)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一方面应加强教练员在足球理念、训练理论、青少年运动员竞技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上建立和健全教练员培养、评估与奖罚机制,使教练员培养和使用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2.2体教结合

2.2.1历史发展

2.2.2体教结合的三种模式

由国内、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践可知,历史上体教结合的实现途径或模式有3 种:其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全部在专门的培训机构内进行,如我国的体校、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等;其二,文化学习在学校内进行,而运动训练在专门的培训中心进行;其三,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如美国、韩国的培养形式。

2.3中日韩足球人才培养与分析

其中包括:(1)培养渠道:对运动员培养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俱乐部及足球训练中心三大部分来进行的,又以学校为中心,对小学生到高中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并始终贯彻日本足协对教学训练的连贯性、系统性的指导方针。俱乐部从小学到高中设置有各年龄层的队伍。训练中心不是长期的,大部分是短期的。目的是对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充实、使更多的优秀青少年队员的素质能力得以提高。形式:从都、道、府或小地区集中条件较好的小队员选拔后集中训练。(2)学校:日本足协在足球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视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也有许多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俱乐部;日本足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参加全国足球比赛和地区性的比赛机会。

3“北理工模式”

3.1“北理工模式”的界定

“北理工模式”是是将足球立足于教育,以大学为龙头、中学为纽带、小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的模式。

3.2“北理工模式”的内涵

3.2.1育人为本

将育人放在首位的,形成一条从小学到大学的足球人才培养道路。强调运动员的成长始终不脱离学校教育,整个过程更强调学生身份。注重个体的健康发展与身心和谐发展。

3.2.2从娃娃抓起

开展体育趣味游戏而非强度训练,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消除抵触心理,从游戏中体验体育带来的团队精神、进取精神,使体育精神从小学开始内化,逐渐建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观。

3.2.3体教结合

在培养运动员的同时,不放弃基础学科的学习,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学习与提高。

4推广“北理工模式”的积极影响

4.1梯队建设

它要求在保证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同时对其运动才能进行开发和训练,使运动员获得未来全面发展需求的完整教育,从而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一条龙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顺流。

4.2综合素质提高

运动员不仅学到了相对于普通文化生简单而实用性更高的技能,从自身角度切实提高了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从而提高了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4.3解决人才匮乏问题

以学校为单位,大量增加了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储备。

4.4解决运动员出路问题

增加了运动员退役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很好地解决了竞技体育人才选拔高淘汰率所带来的运动员出路问题。

5“北理工模式”不足

5.1缺乏政策与资金支持

5.2改善高校教练员培养体系

5.3“北理工模式”可持续发展

任何一种模式只有是可持续发展的才能继续发展下去,不应是强制的、恶补的。而现在的“北理工模式”还不够健全,仍然只停留于“高中—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完整的顺流培养,并未将足球人才的储备真正意义上扩大到小学,结果导致的是选拔覆盖面窄、运动员基础薄弱、运动寿命短暂难以达到最优竞技状态,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难以实现“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足球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所以导致我国足球整体竞技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倒退。

6结论与建议

6.1建立更多试点形成网络覆盖

6.2加大资金政策投入

我国还未大范围采取此种模式,更多的是将资源投入在有机会可以出成绩的运动员上,很少将资源大量投入到后备人才培养上,而这更加导致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匮乏。6.3增加专业教练员的培训

6.4建立完整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6.5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

增强“北理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一条龙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在满足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的同时,同样提高其社会适应生存能力,综合提高运动员的道德修养与素质,实现人才顺流培养。

创新之处:

鉴于日韩两国在国际足球比赛上的出色表现,以现阶段的“北理工模式”为例,对比分析其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北理工模式”,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路线、方法、措施及实践方案或实验设计:

1研究路线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山西大学图书馆中文电子期刊网对与本论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检索,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

2.2 专家访谈法

与足球运动有关专家教授、部分国家b级教练员就体教结合的一些针对性问题进行访谈。

2.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演绎、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各种资料与信息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论证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

2.4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问卷,统计数据,从而进一步系统、全面了解“北理工模式”。

3研究措施

通过山西大学图书馆中文电子期刊网对与本论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检索,查阅相关文献15篇,主要涉及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北理工模式以及日本足球迅速发展崛起的原因等方面,并对相关资料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整理。自身从事足球运动十五年,相对比较了解足球运动。并且在天津泰达足球队受训多年,了解我国专业足球队。进入大学进一步深造后,对足球以及“体教结合”模式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4实践方案

4.1 XX年12月

通过与导师的沟通,确定了论文的大方向,通过图书馆、因特网等途径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知识,并多次向导师汇报选题进展。

4.2 XX年1月—XX年2月

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分析当前形势,最后确定新的研究对象。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重新收集资料,并进行了仔细研读与学习。

4.3 XX年3月

根据选题以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问卷设计,确定研究对象,发放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收集与数据的整理,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4.4 XX年4月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结合实际需要,撰写论文初稿。

4.5 XX年5月

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完成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英语论文论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意义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论文-论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意义

附表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析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沟通障碍

系    别:

专    业:

英 语 教 育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国内外研究动态:

英语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其核心地位在我国英语课程设置中早已确立,在各种英语标准化测试中也占有重要比重。英语阅读能力对二语习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促进有效的英语阅读也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许多关于阅读过程的模式。第一种是“自下而上”模式。该模式认为,阅读是读者对字母单词及越来越大的语言单位做准确详尽连续的感知和辨认。第二种是 “自上而下”模式。该模式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并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并不需要所有的语言线索。第三种是“相互作用”模式。 该模式认为,阅读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被动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复杂主动的读者和作者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是读者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把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读物进行联系,从而重构意义的过程。

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从以上研究动态来看,关于阅读模式理论的研究至“相互作用”模式已经基本成熟。而关于阅读实践的研究还有比较大的空间。因此,本文从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个层面对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沟通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阅读策略,对阅读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一, 理论研究概述,重点介绍心理语言观和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第二, 基于以上理论,从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个层次对中国学生阅读理解中的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策略供中国英语学生使用。

2.解决的主要问题:经过分析,弄清楚导致英语阅读理解沟通障碍的语言性因素和非语言性因素,并以次为基础,提出促进有效阅读的策略。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选题,定题。

2.大量查阅相关理论文献,作好理论积累;并搜集第一手资料,即中国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由于沟通障碍而不能有效阅读的实例,并归纳整理。

3.理清思路,写出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4.开始论文写作,从语言性层次和非语言性层次两个大的方面对造成阅读理解沟通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实用性强的阅读策略。

5.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对论文初稿反复修改、校正,不断完善以至定稿。

四、研究工作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brook, 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4.

[2]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 1999.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民事诉讼契约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诉讼,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民事诉讼契约论文开题报告

民事诉讼契约论文开题报告

一、 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民事诉讼的重要目的是解决当事人的民事纠纷,实现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当事人作为民事诉讼结果的最终承受者,他们有处分权和积极参加诉讼程序的权利,而民事诉讼契约即是其体现权利的最佳形式。但是由于我国的民事诉讼受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在诉讼过程中处于主宰地位的是法院、法官,突出的是法院的职权干预,从而忽视了当事人的合意在民事诉讼中的积极作用,对当事人处分权的漠视使诉讼契约原则上不被认可,只有少数例外,比如调解、撤诉等。

民事诉讼契约突出了当事人的主体性,是当事人意思在民事诉讼领域的体现;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使他们可以在民事诉讼领域中也能处分自己的权利。契约理念与制度的引入对于国家或司法机关也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司法程序正当性的补充,而且还具有提高司法效率的功能。

因此,在我国这样具有悠久职权主义历史传统的国家引入诉讼契约的理念,建立和完善诉讼契约制度,对于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民事诉讼体制意义重大。

二、 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诉讼契约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家提出的概念,在英美法系中并没有这样的称谓。诉讼契约开始普遍不被学者所接受,在当时看来,诉讼法为公法,契约传统上属于私法范畴,而诉讼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公法关系,它不能由当事人通过私人之间的契约而改变。但是在两大法系中,都有关于诉讼契约的实质性规定。我国现行的立法与实践中,实际上也允许诉讼契约的存在,如管辖的协议等。只不过由于我国法学理论并无诉讼契约这一理论的存在,故而还没有人从概括抽象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民事诉讼现象。少数外国学者对民事诉讼契约持肯定态度,如日本的兼子一博士认为“不能一律以诉讼法的公法性为由,将与公益无直接关系的诉讼契约视为法律所不容许的行为而加以排斥”;高桥宏志教授认为“确定权利关系的存否要以一定的事实或证据方法为前提,是权利关系的间接处分,所以当事人针对可以自由处分的权利关系设立证据契约是有效的”。中国台湾地区于XX年公布了《民事诉讼合意选任法官审判暂行条例》;我国张卫平教授也提出建立一整套程序契约化的制度的建议。

在公法的契约化趋势下,一般归入公法的民事诉讼法也出现了契约化的趋势。由于当事人在纠纷化解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合意,这种合意不断扩展和蔓延开来,形成了诉讼中各种可能的选择机制,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当事人意思自治在民事诉讼领域得以实现,诉讼程序的这种公法私法化趋势,

( 毕业论文参考网收集整理论文)

明显是当事人处分权加强的结果。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主要研究内容:民事诉讼契约的含义、特征,存在的根据,性质及效力;我国有关民事诉讼契约的相关规定及不足;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契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关键在于弄清我国有关民事诉讼契约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存在哪些不足,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契约制度。

思路:首先通过分析民事诉讼契约的含义、特征,存在的根据,性质及效力,进而探讨我国有关民事诉讼契约存在的不足,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契约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除了借助于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外,从学校网络数据库中能获得部分材料,并且老师也将给予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页2]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914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⑵国内研究:

我国学者刘邦惠、黄希庭(),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在押的220名男性罪犯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进行调查,调查的样本绝大多数是长刑犯,刑期在十年以上的占91.8%。研究结果发现:

㈠罪犯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与普通人群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㈡罪犯人格障碍与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内外向三个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其中,情绪稳定性因素与12种类型人格障碍及总分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因素与除强迫型以外的11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及总分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因素与表演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自恋型人格障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分裂样人格障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绪稳定性因素可能是各型罪犯人格障碍的基本人格因素。该项测查结果还发现,罪犯各型人格障碍的得分及总分都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人格障碍的阳性率也非常高,这说明罪犯是人格障碍的高发群体,这似乎印证了人们的普遍看法。

课题的研究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期,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监狱学研究室研究员吴宗宪将罪犯的监狱适应不良划分为2种类型,其中一种即退缩性监狱适应不良,这是指罪犯将消极情绪指向自身,以损害、贬斥自身作为宣泄消极情绪的途径的监狱适应不良形式,这种适应的结果,会导致罪犯发生心理异常变化(包括冷漠、麻木、绝望、抑郁、神经症、精神病)和自伤自杀等。通常,长刑犯在服刑初期,逐渐熟悉并适应监狱服刑生活后,其表现特点主要是:对监狱的环境和管理的不适应心理明显,情绪不稳定;罪重刑长,对未来看不到希望,没有明确的目标,心理负担较重,对周围的人和事也持有较高的警惕性。而到了服刑中期,则是一个长刑犯接受刑罚处罚过程中的平稳期,这一时期一般持续时间最长,是罪犯服刑生活的主体部分。罪犯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狱生活后,对服刑改造环境和监狱的各项管理已基本适应,并会表现出以下特点:情绪相对稳定,能够安心服刑改造;在监狱人民警察的指导下确定了自己的服刑目标,能够以行为规范和罪犯考核标准来要求自己;罪犯在平稳期的表现容易引起监狱人民警察的懈怠心理。另外一方面,在长期的严格管理中,罪犯监狱人格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已有的研究发现,长刑犯监狱人格的重要特点就是刻板固执,做事循规蹈矩,墨守陈规等;另外也表现为:屈从,自卑,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表现应该说都与改造罪犯的初衷背道而驰。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不是外部的激发性生活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个体的不同信念或解释造成的结果。如果个体所持的是非理性信念,那么对生活事件或情境倾向于消极的解释,进而导致消极的情绪和自我挫败的行为。如果个体选择了合理的信念,放弃了负性的解释和非理性信念,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将随之改善。艾里斯概括了引起抑郁焦虑、挫折的若干种非理性信念,例如:人应当得到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任何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就很糟糕;情绪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自己无法控制;逃避困难和责任比正视它要容易得多,等等。从目前所查到的研究资料来看,国外通常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来治疗焦虑、暴怒等情绪体验以及极端性思维等认知歪曲的现象。使用合理情绪疗法针对抑郁情绪,特别是患有抑郁病症的监狱长刑犯的研究目前还不多,笔者因此希望通过在监狱内的调查与研究,了解监狱内长刑犯患抑郁病症的状况,并通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让他们懂得一些抑郁症的医学知识,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监狱患者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锻炼,改变原来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逐渐培养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适应监狱劳动改造的环境,积极地对待服刑期和未来的人生。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⑴实行方案:

①使用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最常用的量表hamd量表(24项版)对正处于服刑中期的监狱长刑犯进行抑郁情绪状态测量。

②在第一次治疗活动中,治疗人员简明扼要地讲一讲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③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互结合:治疗人员在前三期内进行个别治疗,在讲解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并与之交流的同时,指出病患的不合理信念,迅速做出解释;治疗人员同时也可适当作对峙性的,可以劝说治疗对象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可以揭露、反驳治疗对象的辩解,但是要无条件的接纳治疗对象。治疗到团体阶段时,采用角色扮演、读书疗法、讲故事、生活哲理讨论等方法帮助治疗对象实现目标。例如,角色扮演涉及到在治疗环境中练习新的行为,即在其它情景(例如狱中环境、出狱后的社会环境)中尝试这些行为之前,首先涉及到在治疗环境中练习这些行为。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要求2024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要求2015

开题报告既是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保证, 为了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要求。

一、选题依据

1. 设计(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2. 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思路或论文写作大纲);

3.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三、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参数);

2. 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四、文献查阅

学生至少阅读10篇以上的文献资料,其中近期的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期刊、论文最少5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综合,形成开题报告。必要时应在调研、实验或实习的基础上递交相关报告。报告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或前期工作基础。

五、其他要求

1.开题报告应在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的前四周内完成;

2.开题报告必须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

3.开题报告不合格或没有开题报告的学生,须重做或补做合格后,方能继续设计(论文)工作,否则不允许参加答辩;

4.开题报告通过后,不得随意允许更换论文题目或指导教师;

5.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打印并装订成册(部分专业可根据需要手写在统一纸张上,但封面需按统一格式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适用行业岗位:金融,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经历了找工作的磨练,突然就开始怀念还没有结束的求学生涯。回首这两年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多。当然我的进步离不开那些教导过我的老师、帮助我的同学和支持我的家人。对于你们,我充满了感激之情。

首先我一定要感谢我的导师陈联教授,从开始选定论题到最后定稿,陈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学术研究上,陈老师治学严谨,是我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让人感念至深。能够有幸成为陈老师的学生,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同时我也要感谢那些教导过、关心过我的老师。

然后我还要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支持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和我的室友,感谢你们的鼓励和支持。两年来,我们分享彼此的快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将是我一生的财‘“*1-虽0最后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家人,父母我求学路上的坚强后盾,他们对我的照顾和关爱是我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论文的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一、选题时间: __年5月27日~6月15日

1.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商讨、建设论文题库。

2.汇总论文选题,由毕业班班主任协同教务秘书组织学生选题。

3.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各教研室分配指导老师,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二、开题时间(及任务书完成时间):__年6月16日~__年7月2日。

集中辅导后,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3-4次,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在学生任务书上给出指导意见(即完成开题工作)。

三、初稿完成时间:__年3月底

第一阶段:收集材料、拟定写作提纲

第二阶段:审查并确定写作纲要

尤其对学生的写作提纲要反复修改,力求在学生离校前确定写作提纲,以利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进行材料收集,利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研究和开展论文写作。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

对学生的论文初稿,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确保学生无严重抄袭现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反复修改。对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学生论文必须重写。

四、修改初稿及定稿:截止到__年5月底。

五、论文及指导相关表格__年6月18日班主任收齐交至教研室。

五、答辩时间初定:__年6月20~25日

六、成绩评定依照成绩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

说明:交稿日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执行,请指导老师务必要求学生按期完成。

外经院

__年05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会计,设计,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系) 会计学 专业 20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题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诊断与防范

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通过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诊断与防范》的选题,一 是促使本人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提高本人的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诊断与防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通过论方答辩等途径,让社会认同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并讯速向广大读者传播,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二、意义

通过对《民营企业的财务诊断和防范》的研究,提出高效的防范措施。使自己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能运用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又能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三、主要研究内容:

民营企业的财务诊断与防范是企业在市场上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企业高效率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民营企业的财务诊断与防范从认识财务风险,经营者经营心态,企业资金有效运用三方面入手。通过正确了解认识财务风险的内容,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强化企业规章制度,积极培养人才力量来规避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说白了,就是要里外结合,可管理性的对待财务风险。

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诊断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明确意识认识财务风险的重要意义。?

提高企业在市场的适应能力。即在了解分析市场宏观经济后,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预测各部门经费使用情况,制定可行有效高效的经营策略,做出确实可行的决策,做到企业内部分工明确,目标一致,规章制度完善。即要求在管理决策中力求“精”, 防犯“做大做空”片面盲目。强调理性投资建设,有助于高校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决策。

企业资金的有效运用。要求管理人员有全面的财务风险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资金有效的利用,不只重视眼前利益导致企业失去长远收益。

重视企业人才培养。就是要求企业不仅重视硬件设施,还应重视人才。对重点部门和重要财务管理上应有相应人才,并在更换管理层时有足够重视,尽量做到宁缺毋滥。 实验设计:收集并整理2至3个典型而翔实的案例,对论文中的论点加以充分有力的论证。如下:

案例一: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曾是国内知名的生产和销售保健品的民营企业,1994年才组建,只用了两年,即1996年其年销额就猛涨到了80亿元,到1997年,公司总资产为48亿元,且资产负债率为0。然而这个庞大的帝国,竟然就因一个危机事件走向了灭亡———三株集团在一起消费者病故的法律纠纷中一审司败诉。于是从1998年4月开始,其销售收入猛然从原来的年销售80亿元,下跌到1000万元,随后出现全面亏损,工厂全面停产。

案例二:德隆集团一度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德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神话。然而神话的破灭却比神话的制造更为迅猛和突然。以2019年4月14日德隆旗下“三驾马车”

股票连续跌停为导火索,德隆资金链条崩断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此后,公安、司法、监管机关对德隆涉嫌操纵股市,非法融资,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展开调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扩张奇迹的资本巨人颓然倒下。

完成设计(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一、条件

1、阅读有关书籍及杂志,如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等。

2、进行调查研究,紧密联系当前实际;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3、及时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充实自身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时间,要有足够的时间做保障。

二、方法及措施

1、2019年9月18日前: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进行选题,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对毕业论文提出明确要求。

2、2019年9月19日—10月28日: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读书笔记,完成筛选文献资料、确定翻译的外文文献。

3、2019年9月19日—9月23日:辅导开题报告,就选题明确写作的意义、研究方法和预期写作进度,并经由指导老师审阅通过。

4、2019年9月24日—9月30日: 形成毕业论文写作初纲,并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5、2019年10月8日—10月14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形成写作细纲,并再次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

6、2019年10月15日—10月28日:以细纲为基础,写作完成初稿,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7、2019年10月29日—11月4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完成论文修改稿1,交指导教师批阅。

8、2019年11月5日—11月11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完成论文修改稿2,交指导教师批阅。

9、2019年11月12日—11月18日:完成论文正稿。

10、2019年11月19日—11月23日:按规范化要求完成装袋并上交指导教师,作好答辩准备工作,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11、2019年11月24日—11月27日前:完成导师评语、评审意见、答辩评语及成绩评定、汇总上报等工作。

签名:

20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谈谈工作中的基本礼仪常识[页2]_个人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1561 字

+ 加入清单

谈谈工作中的基本礼仪常识

一、尊重他人

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者的态度和语气极为重要。有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容不得其他人插嘴,把别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学生;有人为显示自己的伶牙俐齿,总是喜欢用夸张的语气来谈话,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有人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不顾他人的喜怒哀乐,一天到晚谈的只有自己。这些人给人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因为不懂得尊重别人。

二、谈吐文明

谈话中一些细小的地方,也应当体现对他人的尊重。谈话中使用外语和方言,需要顾及谈话的对象以及在场的其他人。假如有人听不懂,那就最好别用。不然就会使他人感到是故意卖弄学问或有意不让他听懂。与许多人一起谈话,不要突然对其中的某一个人窃窃私语,凑到耳边小声说话更不允许。如果确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脸上的饭粒或松开的裤扣,那就应该请他到一边去谈。

当谈话者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谈上几句话。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冷落了某个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们谈话要礼貌而谨慎,不要在许多人交谈时,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见如故,谈个不休。

三、温文尔雅

有人谈话得理不让人,天生喜欢抬杠;有人则专好打破砂锅问到底,没有什么是不敢谈、不敢问的。这样做都是失礼的。在谈话时要温文尔雅,不要恶语伤人,讽刺谩骂,高声辩论,纠缠不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占了上风,也是得不偿失的。

四、话题适宜

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气量。当选择的话题过于专,或不被众人感兴趣,或对自己的宠物阿猫、阿狗介绍得过多了的时候,听者如面露厌倦之意,应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当有人出面反驳自己时,不要恼羞成怒,而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发现对方有意寻衅滋事时,则可对之不予理睬。

不论生人熟人,如一起相聚,都要尽可能谈上几句话。遇到有人想同自己谈话,可主动与之交谈。如谈话中一度冷场,应设法使谈话继续下去。在谈话过程中因故急需退场,应向在场者说明原因,并致歉意,不要一走了之。

谈话中的目光与体态是颇有门道的。谈话时目光应保持平视,仰视显得谦卑,俯视显得傲慢,均应当避免。谈话中应用眼睛轻松柔和地注视对方的眼睛,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别人不放。

以适当的动作加重谈话的语气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别人的举动不应当出现。例如揉眼睛,伸懒腰、挖耳朵,摆弄手指,活动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双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钮扣,抱着膝盖摇晃等等。这些举动都会使人感到心不在焉,傲慢无礼。

五、善于聆听

谈话中不可能总处在“说”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听,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双向交流。

听别人谈话要全神贯注,不可东张西望,或显出不耐烦的表情。应当表现出对他人谈话内容的兴趣,而不必介意其他无关大局的地方,例如对方浓重的乡音或读错的某字。

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别人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假如打算对别人的谈话加以补充或发表意见,也要等到最后。有人在别人刚刚一张嘴的时候,就喜欢抢白和挑剔对方。人家说明天可能下雨,他偏说那也未必,人家谈起《红高粱》确实是部出色的影片,他却说这部影片糟糕透了等,都是太浅薄的表现。

在聆听中积极反馈是必要的,适时地点头、微笑或简单重复一下对方谈话的要点,是令双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适当地赞美也是需要的。

参加他人正在进行的谈话,应征得同意,不要悄悄地凑上前去旁听。有事要找正在谈话的人,也应立于一旁,当他谈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场之人欢迎自己参加谈话,则不必推辞。在谈话中不应当做永远的听众,一言不发与自吹自擂都同样是走极端,同样会令众人扫兴。

六、以礼待人

谈话不必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轰动效应,以礼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谈话中,如果对待上级或下级、长辈或晚辈、女士或男士、外国人或中国人,都能够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尊重,才是一个最有教养的人。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毕业论文自我鉴定

范文类型:鉴定书,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本人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科研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思想上,我于20xx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为党员的这几年中,我一直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治理论,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增加自身思想觉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科研上,我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打好专业领域的基础。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我大量地阅读了文献资料及专业书籍,独立的开展科研实验,增强了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考能力。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了关于伯胺基聚合物共聚分布的光开关调控的研究课题,顺利完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

生活上,我和同学关系融洽,尊敬师长,在刻苦参与科研的同时,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我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主动帮助导师和师弟师妹处理一些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三年的研究生阶段,我在思想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毕业后我将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发扬奋斗精神,再接再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大全_日常使用评语_网

范文类型:评语,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2613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大全

每年的毕业前的毕业论文都是我们学生以及教师必须要经历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大全,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论文评语一:

崔亮同学的学士学位论文《碎片剪辑与周星驰影片中“无厘头”风格的营造》研究了碎片剪辑这一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剪辑艺术手段,并重点分析了周星驰影片中碎片剪辑的运用,创作手段与艺术作品互见,具有明确的主题和清晰的理论脉络,也有比较强烈的使用价值。

该论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对碎片剪辑产生的电影/文化背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研究了历史传承,结合中外各国代表影片对碎片剪辑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更加可贵的是,我国以往对香港/周星驰电影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化/个体的层面上,而本文从具体的技术/艺术角度研究了周星驰电影的一个创作层面,以理性的态度对其独特艺术形态的形成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总结和归纳,对于此类电影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该论文文字严谨,论点明确,例证丰富,论证方法多样。崔亮同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字/影片资料,多次加工修改,不断提高了论文的水平。由于作者是剪辑专业的毕业生,在论文写作中也注重紧紧围绕电影剪辑的艺术/技术特点,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具体的剪辑艺术处理,以例证为论据,以分镜头列表、镜头截图和扎实的分析为论证过程,具有剪辑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并在各章节中注意理论的提升。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论文。

论文评语二:

张晓章同学的学士学位论文《浅谈舞台表演艺术中的节奏》,研究的是表演艺术中的一个高级核心元素:节奏。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课题,研究起来也很有价值。

论文的特点,一方面梳理了与节奏有关的相关表演理论,一方面以大量具体的实践例子对其论题进行了例证。全文主题突出、层次清晰,扎扎实实,深入浅出。看得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学习态度端正,论文成果显著。

当然,节奏的问题 对于所有表演艺术的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科研难题,而节奏又涉及导演艺术、演出样式乃至戏剧本体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本科学生,张晓章同学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知难而上,能够在论文中取得如此成绩已属不易。希望他能够将论文中论及的问题和今后的各种实践密切结合,适时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身体力行地实现自己“一环扣一环”的艺术生活节奏。

论文评语三:

李小枫同学的学士学位论文《难以割离的性格与角色——论马龙·白兰度的表演艺术》,对美国表演艺术家马龙·白兰度的表演艺术创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大多是对某一表演元素的研究或者对自身创作的总结,这篇论文属于大师研究的范畴,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

论文以史论体的笔法,以马龙·白兰度的生平与创作为经线,以他的个性与方法派表演技巧为纬线,经纬交织,勾勒出了马龙·白兰度的表演世界。论文研究了美国方法派表演理论的历史传承,认为白兰度的表演风格是方法派与演员自身个性的结合。正是由于此二者的结合,形成了白兰度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表现力,为世界电影留下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形象。也正是因为个人性格的过于强烈,也使他在个人创作和个人生活中留下了不少遗憾。

论文观点明确,层次清晰,使用了大量的资料,并且进行了梳理与编织。作者对于白兰度三个时期创作的异同点的分析,也颇有见识,令人信服。

如果说论文有所不足的话,那就是史论的话语状态稍显强烈,科学的表演理论分析和再建立尚嫌不足。对马龙·白兰度的研究也基本停留在本文分析的层面上,如能更多阐释其对当代电影表演创作有何作用,论文水平将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论文。对于开拓表演专业论文的选材范围方面,犹具积极意义。

论文评语四:

王颖同学的学士学位论文《革命样板戏电影剪辑分析》研究了中国文革时期中的革命样板戏电影的剪辑技巧,是一个别具一格的选题。长期以来,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因而这个选题是有价值的。样板戏电影,来源于舞台上的革命样板戏,是经过大批艺术家创作并经历了观众检验的艺术作品。拍摄成电影后,即保持了样板戏的原貌,又在艺术上有一定的创新。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事情,一方面艺术创作受到种种限制,一方面又有条件集中当时国内最优秀的电影艺术家拍摄革命样板戏电影,形成了其艺术上的特色。革命样板戏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的高度结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假定性。即不是取材于原样板戏进行的电影创作,也不是简单的舞台艺术片。在革命样板戏的创作中,总结、提升了中国电影在此方面的种种经验,并形成了新的样式。对于此类电影的剪辑技巧尤其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事实上,在革命样板戏中,剪接技巧使用得相当流畅、丰富。王颖同学的论文研究了样板戏电影文戏、武戏的不同剪接技巧,继而深入到唱腔、对白、气氛、动作布局、武打各方面的剪接技巧分析,颇有成果。这篇论文主体清晰,布局合理,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写作态度都是值得肯定的。由于作者原理那个具体的时代,对于一些问题的认知仍存在不足之处,是为遗憾。但作为年轻的学生,敢于挑战如此艰深的课题,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值得称赞。

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论文。

论文评语五:

于丽金同学的学士学位论文《喜剧元素在韩国电影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研究意义》研究了韩国电影中的喜剧元素问题。这是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选题。面对近年来声名大振的韩国电影,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电影导演和电影类型上,关注韩国电影中具体创作元素的文章较少。于丽金同学的论文,紧紧抓住喜剧元素这一主题,不仅仅研究喜剧电影,更努力分析在不同类型电影中喜剧因素的运用,并且有历时性的探讨,其着眼点和系统性难能可贵。这篇论文以韩国的民族性和韩国电影中体现出的民族性为基础,即研究作品,又研究观众,并且能够把电影问题放入历史和民族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辨,深入浅出,点面结合,即有理论性,又有实用价值。论文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一为对不同类型电影中喜剧元素使用技巧的分析,甚至涉及“残酷政治片”和“悲情历史片”,揭示了韩国电影商业活用各种有利创作因素的成功秘密;一为由对韩国电影的分析渐次进入对中国电影创作的思考,对时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技巧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论文层次清晰,沉稳大气,资料详实,例证丰富。于丽金同学的写作态度认真,多次向指导教师请教、修改论文,并为全班第一个完成论文的同学,治学态度值得肯定。

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管理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829 字

+ 加入清单

管理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1研究的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高速发展。各类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等般发展创立起来,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预期创业经济与社会将是21世纪的主要特征,而新创中小型企业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也将会与日俱增。zahra[il提出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不但能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还能生产商品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及国家的竞争力的提升都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关。中国经济结构经历大调整是自xx年jt始,国家规划将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下数据充分说明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主要靠中小企业。据统计,在apec成员体的2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小公司户数占各自国家和地区企业总数97%-99. 7%,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50%。二是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主要载体。数量多,适应性强是中小企业主要特点,失业冲击和经济波动主要靠中小企业来缓冲,避免硬着陆。截止xx年6月底,国内已有1043万户中小企业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占全国企业总数99. 5%,全国83. 6%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被中小企业吸纳。三是技术与体制创新的有效组织机构是新成立的中小企业。据统计,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是家族企业,私营公司占美国所有公司的90-98%之多,美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为私营公司服务,美国每年50%的就业岗位由私营企业提供,私营企业产能占国内生产总值40-60%[2]。有关研究表明,新创企业之所以能在技术革新与机制创新中发挥突出作用主要靠中小企业反应迅速,机制灵活,所谓“船小好调头”。自1900到1979年,中小企业完成了美国一半以上的科技发明。中国改革幵放以来,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新创公司开发了 80%以上的新产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创业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创业现象引起不仅是政府,而且还有企业界及学术界越来越强烈的兴趣与关注。近年来人们幵始普遍关注创业活动,众多学者和创业者也被吸引在这一领域进行不断地探索,经济学与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幵始转向创业理论。其中创业者个人素质,创业团队,创业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更是备受瞩目。国内学者目前还主要集中于对创业现象和行为的研究,还热衷于国外创业管理学研究成果的引进,却比较少研究针对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及政策经济体系下的创业理论,这个还需要研究得更深入,特别是几乎很少有对中国创业者个人素质的研究,除了有少量文章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外,对于创业者个人素质与成功之间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很少。这就给本文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业者个人素质和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带来很大必要性。

越来越多的资料及事实表明,创业者个人素质和能力在影响新创公司成长的各项因素中占据了极大权重。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在当今世界,公司的兴衰存亡由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决定”。对于这么重要的创业者的素质,风投在做出一项投资决定前,这一步骤显得非常必要,那就是对企业家个人的综合素质做出一个客观判断,先要确定他们目前的个人素质与未来要承担的职责要求之间的差距,才能有理由支持后续的投资决策,由此未来投资失败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

创业者和新创企业不断涌现,但是这些新创的企业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只有不到50%。新创公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行为,创业者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领军人物的作用。抛幵创业者所处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创业者个人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创业者究竟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为什么有的人选择了去创业,而有的人却没有?为什么有些人创业取得了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却没有呢? [4]这些成功的创业者身上是否具有一些共同的个人素质特征呢?如果这些共同的个人素质确实存在,他们与创业成功的关联性是否密切呢?识别潜在创业者是否可以用这些素质特征衡量?这些素质是否可以通过创业教育来获得?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研究对象是江浙沪范围内的一些高学历创业者及其企业,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和探讨我国创业者要创业成功应该具备哪些个人素质,并找出创业者个人素质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为识别潜在优秀创业者,发现个体创业潜能,为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为国家的企业家教育培训体系,为风险投资公司理性选择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论文开题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09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开题报告论文范文例文 与“数学课堂语言的生活化”的开题报告有关本科开题报告范文论文范文检索。

陕西省南郑县新集中学 723100

1 选题依据

快乐教学方法已在教育部门开展了十多年了,这一思维方式基本上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由于农村学校的条件限制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不足,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语言生活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不断地创新。

然而,目前我校仍很匮乏,把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电子教学等误以为是语言生活化。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例如:教师的自身素养,学生学识的欠缺,生活范围的局限性等等。此外,加之中考的主导,教学评价的不足,造成了教改的不能深入。

新课标的变化,要求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学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方向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使语言的生活化能完全地融人到教学改革之中。在教学中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可使课堂产生融洽,合作,互敬的气氛,为营造良好的动力机制。故而,本课题组就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作了一些实践研究,探索出新的教学风格。

2 理论价值

语言生活化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可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因此,实践中产生新的做法和思想,可丰富教学理论的内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知识的重现,重现确认,这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跟随时代的必需。是教育理论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数学语言生活化是联系知识、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开放性,提升了人们对教学中问题的认识。作为教师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事情,是教学主导与主体的体现。它应归交往行为的范例,可以丰富理论,起到活学活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3 实践意义

课堂教学的要点是要用语言来交流,言谈与倾听,沟通与合作。以师生心理世界开放为特性,以互动为方式,使师生之间心灵世界得以相遇,从而引发学生智慧火花,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性,教师的专业化也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语言的生活化,不仅可以把知识引入社会实践,而且可以启发学生促进其积极思考,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对传统教学的深刻革命,同时也是给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针对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找到适合掌握知识的方法,并能熟练地,准确地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

4 研究内容

4.1 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及其应用范围。

4.2 对语言生活化程度的理解和表述。

4.3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知识,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

4.4 对数学教学的辅助指导作用方法。

5 研究途径

5.1 收集资料法:查阅资料,了解知识的动态,借鉴有用的做法。

5.2 调查法:了解学生学习知识后的运用效果,并提出新方法。

5.3 行动研究法:分析实施中的问题,并不断地改进。

5.4 经验总结法:对课堂实践研究、分析、整理相应的方法。

6 进程设计

6.1 准备阶段:

6.1.1 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策略。

6.1.2 学习有关理论,落实课目。

6.1.3 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并了解其障碍,找出问题,写出报告。

6.1.4 为研究课题提供情况,找到研究的基点。

6.2 实施阶段:

6.2.1 分析学生学习障碍,规划好“语言生活化”的实施方案。

6.2.2 边实践边改进,克服旧的教育理念的习惯思维,顺利开展研究。

6.2.3 整理可操作性资料,在教学中研究实践。

6.2.4 写出相关论文,写出结题报告。

7 研究能力

本课题聘请了我校数学组成员,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也有学校的教学中坚,县级优秀教学能力,等大力的支持。有编写学习资料的青年教师,他们教学成绩优异,获得社会的好评,所以我坚信本课题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8 实施方案

8.1 保证每周有1节课时间进行课堂实践研究。

8.2 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设计教学方案,做到灵活多变、生活化。

8.3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通俗易懂,使学生有化繁为易的感受。

8.4 研究过程中,请相关教师给予帮助,提出建议,及时改进。

8.5 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8.6 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和教训,产生研究成果,写出论文。

9 重点和难点

重点:(1)知识与实践中生活的联系。

(2)通过语言生活化,重设教学“场景”

难点:(1)生活中教学知识的寻找

(2)做好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平衡

(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学生敢于设问的场景

10 预期成果

(1)形成初中数学课堂中语言生活化得失的分析。

(2)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3)总结经验,促进教学,撰写论文。

(4)指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及其得与失。

“数学语言生活化”的结题报告

1 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逐步进入课堂,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有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的主导性显示无尽的力量,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课堂的模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关注点,并成为教研的课题。

实施开放式高效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主动探求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变“畏学”“苦学”为“乐学”,“我要学”;成为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到学习数学过程是不断地发现,探求,总结,不断的创新,从学习的成功获得乐趣,实现成功,从中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这种模式的探索,是激活学生思维,充分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途径。同时,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目前,学生的思想活跃,正处于形成各种兴趣的最佳时间。我们教师要抓住有效的时期,进行教育。然而,如今数学教学情况不令人满意,只有少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或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大部分学生走进了“苦学”的状态,身心疲惫,把数学学习当成苦任务去完成。其中,40%左右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数学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另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初中数学无用而直接放弃。这对数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极大,因此,解决好这种现状成为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1.1 教学改革是发展只需。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急需我们进行教育改革。

1.2 高效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精讲多练,适应社会的发展是顺应时 展的需要,更是教改提高教育质量的必须。

1.3 高效是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高效的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应用各种方案,合理有效,快捷地掌握更多知识的教学方法。使知识的能量做到最大的释放。

本课题研究依据课堂教学依托社会环境,从数学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出发,针对我校的情况,引进新课标的基本理论,及当今的教育思想探求开展初中数学教育的方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互动,面向社会,向社会生活开放、拓宽数学教育途径,使学生在课堂中用数学,学数学,让学生喜爱数学,知道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课堂教学是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个性特征,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不同,以教师为主导,学习为主体,交流合作为主要方式,课堂活动为支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加强课堂内容,获取更大的效益。也是我们研究课堂教学的力量源泉。

2 理论依据

2.1 基于优化教学理念:即在有效的时间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全面地孝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奠定了本课题研究依据。

2.2 有效的教学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教学有没有教学效率,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最大的能量,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因而,有效教学理论成为本研究最直接的研究依据。

3 课题研究目标

3.1 科研目标。

通过研究,增长教师的智慧,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数学教学上有所新的突破。

3.2 发展目标。

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终身受用。

4 课题内容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把握情况,注意取舍,做到让学生多讲一些,多做一些,更轻松一些,让学生学的更多一些。

5 研究方法

5.1 调查法。

①学生对数学的喜欢情况。

②互助学习,以通俗的语言表述知识。

③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引人生活中。

5.2 案例法。

5.3 文献法。

5.4 行动研究法

6 研究成果

6.1 增强主体意识:

通过实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联系社会生活构建数学模型,参与,合作展示学生的能力,语言能力有极大的提高。

6.2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兴趣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6.3 提升了教师的素养。

从枯燥的教学中,转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中,更灵活有效地解决难题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6.4 撰写一些案例,心得,论文,提炼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研究累积了丰富的素材。

论文《数学问题生活化》

案例:《应用题教学的对策》

7 研究过程

7.1 从兴趣和能力着眼。

①数学话题轻松,使学生对数学有需求感。

②让快乐进入课堂,相信学生,共同进步。

③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密切感,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美。

7.2 合作讨论。

①建立师生和谐关系。

②让神奇的数学从生活体现。

③记好课堂笔记。

7.3 共同进步。

①结对子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②诊治错题,找出症结,引以为戒。

7.4 师生的共同反思。

反思是教与学的力量源泉,是探索,总结,再探索,再总结的一个提升过程,逐步完善教学,而学生也逐步掌握知识的内涵,扩展其外延,并应用于生活实践。

8 课题研究反思与设想

8.1 结题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即将结题,但我们仍要坚持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巩固与推广并拓展。

8.2 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

在整个研修中,还有一些未尽之事,但反映状况良好,今后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在学中研,研中学,多次反复的提升,增强信心,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论文版权转让合同_合同范本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版权转让合同(二)

甲方(作者):______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杂志》编辑部??

甲、乙双方就论文版权转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 甲方是论文(以下简称“该论文”) (1)唯一的作者; ( ) (2)作者之一以及其他作者指定的代表人。( )

2. 甲方保证该论文为其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甲方承担。

3. 甲方自愿将其拥有的对该论文的以下权利转让给乙方:?

(1)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

(2)翻译权;?

(3)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

(4)网络传播权;?

(5)发行权。

4. 该论文版权转让期限: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到乙方正式出版该论文后第____年的____月____日。

适用地域:世界各地。

5.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况外,在本合同第3条中转让的权利,甲方不得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但甲方本人可以在其后继的作品中引用(或翻译)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将其汇编在甲方非期刊类的文集中。?

6. 该论文在乙方编辑出版的《____________杂志》(不论以何种形式)首次发表后,乙方将向甲方收取一次性版面费,数额为人民币____元。

7. 该论文在乙方编编辑出版的《________杂志》(不论以何种形式)首次发表后,乙方将向甲方支付一次性稿酬(付酬金额另行通知)并赠送样刊。

8.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限同本合同第4条规定的该论文版权转让期限。

9. 其他未及事宜,若发生问题,双方将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

甲方(代表):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乙方:《_______杂志》编辑部

乙方代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毕业论文撰写开题报告格式要求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撰写开题报告格式要求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大学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1、1.2、1.3等,第三级为1.1.1、1.1.2等,具体格式要求详见模板(模板从河北大学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下载)。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具体格式要求详见模板

9、外文资料及译文

外文资料可用a4纸复印,如果打印,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

10、图、表、公式

图:a. 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b.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c.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宋体。

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c. 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采用五号宋体字。

公式:a.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b.公式中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可以采用默认的字体和字号。

图、表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公式与正文之间不需空行;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公式两个字不要写上)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11、标点符号

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