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道德法制教学设计【20篇】

浏览

1865

范文

155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科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设计,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4398 字

+ 加入清单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是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几乎是按生活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阿长和《山海经》”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骇 掳 悚 煌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这篇课文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师补充: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生回答后,师明确: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五、拓展延伸

元旦的古怪仪式中,特别传神的是第二天清早阿长的惶急情景,这里只有动作和神情,动作先是“将我按住”,再是“摇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有丰富的潜台词,你设想一下,阿长心里最想说什么?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七、布置作业《导与学》

八、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事情:喜欢切切察察 睡觉摆“大”字 懂得许多规矩 讲“长毛”的故事 买《山海经》

形象特征: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 迷信但真诚、善良无知淳朴 关心爱护、热情善良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无知、淳朴,关心爱护我。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齐读第18-28自然段。

1、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小结: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纳作答。

明确2、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4、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6、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7、明确问题六:“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

“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8、“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

9、画出文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比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 (后扬)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描写方法、写作方法、基础知识、情感等方面谈。

2.教师结束语。 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六、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写作练习

七、板书设计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 (后扬)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2128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等词;

2、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4、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情感与德育:5、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

诗歌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参考: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补充: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 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忧伤,愁闷。

因是诗歌,牵涉的字词很少,教学时也应从快从简。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

(由教师介绍,学生适当笔记。详细介绍见《教师教学用书》P30、P31)

2、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三、文本学习

(一)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读诗

采用的方式:范读或听读,抽读,齐读。

教学时注重读诗的节奏和重音。

2、说诗

①诗的主题是什么?

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②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不可挽回,只是怀念;现在只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将来才是永久,我们要面向未来。

③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

劝告 希望

教师小结: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意象-意境)

3、悟诗

①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4、品诗

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通的感觉。诗人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二)学习《未选择的路》

方法步骤同上,学生自主学习。

练习及参考:

1.作者为何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重点不是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点对未来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2.本诗主要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象征

3.诗中流露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复杂感情?

对已选择的路的不满,对未来选择之路的向往。

4.本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自己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四、课文小结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也希望同学们的人生之路上走出精彩,走出成就。

五、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 练习题二

2、课外练习:教辅资料、练习题三

板书设计

学生自我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学设计参考心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在新师大小语国培班,我有幸聆听了王荣生教授作的关于《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的专题讲座,颇受启发。自己觉得对日常的阅读教课堂学有很大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一、准确认识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语文教师是学生与课文的媒介,研读课文,包括以下内容:

1、文本最要紧的是在什么地方?文本的关键点在哪里?

2、如果发现文本的关键点,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与课文作者相一致的理解、感受。

二、怎样解决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

1、依据文本体式确定

阅读,就是对某种特定体式文章的阅读,对具体作品的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环节我们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不同的文本体式,教学的方法,教学点的确定,如何突破教学点也就不同。

2、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按照王教授的观点,选择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对学情精准而全面的分析。吃透学情,并不是指对学生的情况泛泛而论,而是要结合每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阅读教学的内容,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的教学点在教学时应重点关注并通过教学行为,引导学生予以解决。

三、运用自主课堂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如在学习《赵州桥》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先圈画出相关词句,然后采用自读感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弄明白作者先概述事物特征,后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描述赵州桥的特点。我觉得,一方面可以引导各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其它科学的建造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点拨各小组搜集相关的材料,开展模拟用多种材料建造赵州桥的趣味竞赛。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们不仅实实在在地掌握了建造赵州桥的一些科学方法,还切身体验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的品质。

有了充分、精准地关注学情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并更好地挖掘阅读教学这座宝库。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像王荣生教授所讲的应该潜心研读课文,充分关注学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课,聚焦于一点,通过一篇课文,学习一种写法,一课一得,课课有得,师生才能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4720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文字浅显,较易理解。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文言文虽然不多,但对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掌握较熟,老师基本能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翻译,老师只需强调重点字词即可,不用逐字逐句翻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2.掌握重要实词“善”、“矜”、“睨”、“颔”、“忿”“尝”等的含义。积累文言虚词“而”、“以”、“之”等。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独特艺术手法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翻译课文,把握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孰能生巧”这个道理,并在学习中加以苦练。

2.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 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 学时)

一、导入新课:

1、道具:(因为找不到铜钱)一个小瓶子,口与铜钱,的方孔大小差不多、一个水瓢、一瓢水。

2.一名学生上台,把瓢里的水倒进小瓶子。

3.师:要求其他同学观察他倒的水有没有洒出来(有),谁能把他滴水不漏的倒入瓶子?

4.引入课题《卖油翁》

5.解题:卖油翁,卖油的老头,没有具体的名字。在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类能工巧匠多的不计其数,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被湮没,连名字也不可靠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6.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要地位,他积极培养后进。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成为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北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手中的笔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播放朗读录音,要求根据自己听到的读音及停顿,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划分朗读节奏。

3.师巡视,检查学生注音及节奏划分情况。

4.大屏幕展示拼音及节奏划分,要求学生订正。

Ppt:读准字音。

矜jīn 圃pǔ 矢shǐ

忿fèn 酌zhuó 杓sháo

遣qiǎn 颔hàn 睨nì

Ppt:把握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齐读课文,把握节奏。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3.成果展示。(学生主动翻译课文,每桌一人,要求指出自己翻译的句子涉及到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等。)

(板书)

通假字:1.尔--耳,罢。

2.杓-勺,勺子。

古今异义:

古:只是。

1.但:

今:但是,连词,表转折。

古:善于,擅长。

2.善

今:善良。

古:夸耀

3.矜

今:庄重,严肃。

古:场地(这里是将原来的意思扩大了。

4.圃

今: 菜园、果园。

古:慢慢地

5.徐

今:姓氏

一词多义: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动词,射箭)

1.射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技)

但手熟尔。

2.尔

尔安/敢轻吾射!

词类活用:

1.汝亦知射乎?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技”.

2. 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虚词:

而:

1. 释担而立 连词 表顺承

2 .久而不去连词 表修饰

3 .而钱不湿 连词 表转折可译为“可是”

4 .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 表修饰

以:

1. 公亦以 此自衿 介词 凭 、靠

2. 以 我酌油知之 介词 凭、 靠

3 .以 钱覆其口 介词 用、拿

4 .徐以 杓酌油沥之 介词 用、拿

之:

1.睨之 (代词 )代 陈康肃射箭

2.但微颔之 (代词)代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 (代词 )代 射箭也是 凭手熟的道理

4 .以杓酌油沥之 (代词 )代 葫芦

5 . 康肃笑而遣之 (代词) 代 卖油翁

四.再读课文,准备复述。

1.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复述。

2.复述要求:1.用自己语言把故事讲给大家听。2.尽量不要看课。3.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关键词进行复述。

让自愿上台的学生进行倒水实验。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认真观察,看他们实验的效果,并作点评。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老师强点重点及考点)

学生读课文,并进行圈点批注。

老师强点重点及考点

老师巡视学生给课文划分的节奏,并给予指导。

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等几类分别板书。

老师提示,并用多媒体展示。

复习虚词及常用虚词“而”“以”、’之”等的用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疏通了文意,积累了文言实词、虚词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夯实了基础,为我们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相信下一节课的学习会容易的多。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编课本剧

板书设计

通假字:

1.尔--耳,罢。

2.杓-勺,勺子。

古今异义:

古:只是。

1.但:

今:但是,连词,表转.善

今:善良。

古:夸耀

3.矜

今:庄重,严肃。

古:场地(这里是将原来的意思扩大了。

4.圃

今: 菜园、果园。

古:慢慢地

5.徐

今:姓氏

一词多义: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动词,射箭)

1.射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技)

2.尔

尔安敢轻吾射!

词类活用:

1.汝亦知射乎?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技”.

2. 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虚词:

而:

1. 释担而立 连词 表顺承

2 .久而不去连词 表修饰

3 .而钱不湿 连词 表转折可译为“可是”

4 .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 表修饰

以:

1. 公亦以 此自衿 介词 凭 、靠

2. 以 我酌油知之 介词 凭、 靠

3 .以 钱覆其口 介词 用、拿

4 .徐以 杓酌油沥之 介词 用、拿

之:

1.睨之 (代词 )代 陈康肃射箭

2.但微颔之 (代词)代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 (代词 )代 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4 .以杓酌油沥之 (代词 )代 葫芦

5 . 康肃笑而遣之 (代词) 代 卖油翁

教学反思

亮点 《卖油翁》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文字意思比较浅显,学生通过第一遍朗读便能知道文章大意。为了夯实考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放手给学生,着不仅夯实了基础,而且还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感觉上课轻松了许多。

不足 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自己上黑板归纳板书,且有的知识对学生不放心,讲得过细,有点画蛇添足。

再教设计

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给学生,留点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去补白。

教学过程 (第 二学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表演课本剧,还原现场。

2.点评:哪一组表演的好?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深层理解。

1.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提示:○1.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交流点拨: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动作、神态)

○2.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交流点拨:“无他,但/手熟尔。”

○3.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交流点拨:以我/酌油知之。

○4.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是怎么刻画陈尧咨的

交流点拨:(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微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是的武夫来说,显然是受到了侮辱。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不但不加赞赏,而且还出乎意料的贬低他:“无他,但手熟尔。”一向狂妄的康肃公自然是要“忿然”的了。

(3)最后看到卖油翁的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2.从文中可以看出卖油翁是一个怎样的人?陈尧咨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交流点拨:卖油翁:稳重、谦虚

陈尧咨:骄傲、自负

3.这个故事发生在康肃公陈尧咨年轻时候还是年老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点拨:年轻时候。因为从叙事中可看出他年轻气盛。但从课文的注释中我们可以知道,康肃公是他死后朝廷给他封的号“谥号”,以示尊敬。

4.文中写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但标题却叫《卖油翁》,干脆把标题改成《陈尧咨与卖油翁》好不好,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好。因为事端是由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睨之”“微颔”,陈尧咨就不会发问;问题又是由他解决的-----以他酌油技术的精湛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以此自矜”。对比效果明显,作者很显然要突出的是卖油翁,因此,标题不能改。

三.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让看待自己的长处?名言警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水满自缢。

2.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孰能生巧?

圈点、批注

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写在黑板上

从自己经历,谈孰能生巧的体会。

提示:表演者有没有把握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

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老师作适当点拨。

课堂小结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买油的老头,能在买油这个行业中流芳千古,这与他的功多历熟十分不开的。生活中,你看到或亲自经历的“熟能生巧”的例子?他给你的学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希望你能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反复实践,争做本行业中的“状元”。

作业布置

1.片段作文,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你生活中所熟悉的人

2.预习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抓住细节》

板书设计

《卖油翁》 欧阳修

汝亦知射乎

语言 自负 略

尔安敢轻吾射

陈尧咨

神态:忿然 -----暴躁

对比 睨之

人物 神态 稳重

微颔之

卖油翁 语言:无他,但手熟尔。-------谦虚 详

动作:“取”、“置”、“覆”、“酌”、沥----动作熟练

教学反思

亮点 本节课课本剧的表演,看似有点浪费时间,其实不然。“磨刀不费砍柴工。”课本剧的表演,不单单看表面的结果,关键的是学生下去准备的过程。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悉课文,而且还要把人物象形展现出来,因此,功夫是做足了的,课文内容的理解那还用老师再讲吗?所以,这堂课,学生学得高兴,老师教的轻松。下课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不足 如果课前能对学生的课本剧进行表演进行指导,课堂表演效果更好,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容易。

再教设计

如果在教一遍课文,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而不是课堂上,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的去让学生学有所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通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4、理解诗文的内涵;

5、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1、检查预习:

找出下列读音或字形错误的字:

山巅diǎn 哺pǔ育 澎pén湃 狂澜lán 赞zhàn歌 发源yuán

屏嶂zhàng 浊zú流 滋zī长 气魄pò 劈pì成 宛wǎn转

2、解释加粗字:

狂澜:大波浪;山巅:大山顶;哺育:喂养;滋长:生长。

3、导入新课。

一、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二、欣赏音乐

下面请欣赏《黄河船夫曲》,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内容?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达到了彼岸。这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三、欣赏《黄河颂》并指导学生朗读

四、自主、合作、探究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

“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个部分:序曲、主体、尾声。

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上。

4、朗读“序曲”和“尾声”,品味诗文内涵。

5、请同学思考“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什么?

绘黄河:两部分颂黄河。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黄河”部分所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从三方面实写黄河之景,表现颂歌气势,为“颂黄河”蓄势。

7、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几方面来歌颂黄河?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象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你千万条铁的臂膀

三方面: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五、拓展

请大家给歌词写朗颂词: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先辈们用血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你们珍惜短暂而宝贵的学习生活,热爱生活,关注黄河,热爱我们的祖国。

七、课后活动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 《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科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设计,全文共 202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卵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动物。

3、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实物相结合的方法,使孩子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2、用查资料和看视频的方法,经历观察青蛙、小鸡等孵化的过程。

3、建立青蛙卵孵化过程观察的水族箱,引导学生课后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生命繁殖的相似性,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2、培养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卵的基本构造,知道卵可以发育成新生命。

【教学难点】卵孵化过程的观察,了解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

1、每小组一份:

a、鱼卵、鸡蛋、鹌鹑蛋、鸭蛋、毛巾、放大镜放在盒子里;(课前放好)

b、磕好的生鸡蛋、剖好的熟鸡蛋放在盘子里;(课中领取)

教师材料:

a、青蛙卵、水族箱(附记录表)。(放在讲台旁)

b、课件:各种动物卵的图片,各种卵的孵化过程等。

【教学过程】

谈话:师:你养蚕了吗?蚕宝宝出生前是什么啊?谈谈在养蚕过程中的发现!

师:蚕卵其实就是一个小生命,它能够孵出蚕宝宝来。

一、激趣引入

1、老师这里有一袋东西,里面是什么呢?谁来摸一摸?

(猜到奖励)

2、这些我们也把它叫作“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二、探究展开

(一)、动物的卵

各种动物的卵。

1、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卵?(生说)大家了解的真是不少!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师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2、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的卵。有鸡卵、鸭卵、鹌鹑卵、鱼卵。让我们一起来比较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材料员把盒子拿出来。

3、学生观察,师巡视。

4、反馈交流。你比较出了什么?

5、小结:各种动物的卵从外形看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他们都酝酿着一个小生命。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以熟悉的鸡蛋为例,一起来好好的观察观察。

鸡蛋的观察。

1、蛋壳的观察。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鸡蛋的外壳,看看有什么发现?(小孔)这些小孔我们称它为气孔,那你觉得蛋壳上为什么要有这些气孔吗?(卵是有生命的,它需要呼吸,所以必须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大家都知道,这个鸡蛋一不小心就会磕破,鸡蛋壳是很脆的!你们看,师扳鸡蛋壳。可我如果把它整个握在手中,却怎么也握不破。不信,你们看!(师握鸡蛋)谁想来试试?这么脆的鸡蛋壳为什么现在这么结实了呢?(生说)

师小结:这与鸡蛋壳的椭圆形形状有关,鸡蛋蛋壳这样的形状结构,它可以分散受到的力,所以可以使它承受更大的力量而不破,从而更好的保护了里面的小生命。这样的形状结构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也是很广泛的!比如说:悉尼的歌剧院等。

2、鸡蛋内部的观察。

过渡:蛋壳很好的保护了里面的小生命,但现在也影响了我们对它的深入观察。

蛋壳里面有些什么呢?想不想现在就来看一看。

老师给大家磕好了一个生鸡蛋,切好了一个熟鸡蛋。让我们一起把鸡蛋内部的结构看个清楚!请材料员依次上来领取。

学生观察,师巡视。

汇报: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鸡蛋的内部结构”?(一个小组汇报后,问:还有补充吗?)

小结: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我们的发现。(结合课件)明确:蛋壳、气室、蛋白、蛋黄、胚胎、系带、膜等。

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讨论:你觉得鸡蛋各个部分对胚胎发育会有什么作用呢?(可安排小组讨论)

课件播放小鸡孵化的图片资料。师配文字:鸡蛋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开始孵化,小小的胚胎细胞开始分裂、生长,并不断的从蛋黄蛋白中吸收营养和水分,小鸡的模样开始形成了,蛋黄、蛋白慢慢萎缩,大约经过三个星期,小鸡长成了,它会自己破壳而出。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文字资料,请大家阅读文字资料(一)。

生阅读资料。

小结:鸡蛋各部分的作用——蛋白是供给养料和水分的;蛋黄是提供营养的;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鸡蛋能够孵出小鸡,那随便就一定能孵出来吗?需要哪些条件呢?请大家继续阅读资料。

生阅读资料。

小结:小鸡孵化所需要的条件——种蛋选择、温度、湿度、通风等。

三、拓展、欣赏、小结

刚才看了小鸡孵化。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孵化过程,想不想看?

1、观看蜜蜂、青蛙、鱼卵的孵化过程录象。还想看吗?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大家的资料纸上也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去学习。

2、小结:像刚才这些动物,它们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板书“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这些动物我们把他们叫做卵生动物。(板书“卵生动物”)

3、指导课后进行孵化青蛙卵的活动。

刚才我们欣赏了好几种动物从卵里面孵化出来的过程,要是我们能够亲自试着去孵化一种动物,那就更好了。你孵化过小动物吗?

老师昨天找来了一些青蛙卵,想不想亲自来孵一孵?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能在几星期内长成一只小青蛙。这个饲养水箱就放在大家的教室里,让我们一起观察并记录好青蛙卵的孵化过程,好吗?

提醒:等所有的小蝌蚪全孵化出来后,请把它们送回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学校暑假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学校,教研,设计,全文共 1394 字

+ 加入清单

一、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所以,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危险处处可能发生,这足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教师的重视。正如《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时时防护幼儿的安全顾然重要,而教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长的暑假马上就要开始了,许多家长无暇照管幼儿,会让幼儿单独在家,不安全因素时时存在,教给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是幼儿园教师势在必行、责无旁代的任务。于是,在本学期我就设计了安全教育活动《遇到危险怎么办》,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掌握必要的、正确的自护常识,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让每个幼儿都能平安、健步康、快乐的成长。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活动难点: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护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四、活动准备: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

2、影碟机;

3、奖品;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三)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六)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活动小结:

1、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八)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六、活动反思:

活动能围绕幼儿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能充份调动所有的智慧去滩索、去发现,并有效的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且活动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班会,设计,全文共 1663 字

+ 加入清单

题目:红领巾心向党

主持人:z

时间地点:11月12日 502班

形式:表演 竞赛

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少先队的光荣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红领巾、爱少先队、爱祖国之情,从而在少先队组织中更好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光荣的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励少先队员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成长,为实现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活动准备:

1、发动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党史、英雄故事、歌颂党的诗歌等相关资料,每人动手出一张“红领巾心向党”的手抄报,评选作品。

2、辅导员召集主持人和参加表演的同学进行排练。

3、会前请宣传委员在黑板上书写“红领巾心向党”队会主题词。

4、制作相关内容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预备准部分(一)

二、活动预备部分(二)

甲: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路标。

乙:少先队是温暖的集体,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摇篮。

合: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五(2)中队《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甲:(课件版面、配乐(队仪式))出旗敬礼!

乙:唱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此项进行完后,礼毕!全体请坐)

三、活动主体

(一)回顾队史

甲:我们少先队也从劳动童子团到共产主义儿童团、抗日儿童团,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少年儿童队、少年先锋队,千千万万的队员们都是始终为革命“时刻准备着”!

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成为了我们少先队员的准则。 “时刻准备着”是我们永远的誓言。

甲: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光荣的队史。请各小队代表上台来讲述队史。(根据学生的讲述课件播放有关内容)

甲:光荣的队史,是我们的骄傲!

乙:今天,党把红旗化作千万条红领巾,让每个少先队员佩戴在胸前,就是要求少先队员继承红旗事业。

诗朗诵:《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乙:多么嘹亮的誓言,让我们又不禁想起了胸前那鲜艳的红领巾,请欣赏诗朗诵:《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表演者:滕智俊((课件版面,配乐《秋日私语》)

(二)表演唱《国旗国旗多美丽》、优秀手抄报作品展示

乙:红领巾,她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是我们的标志。”接下来,请欣赏全体同学带来的表演唱《国旗我爱你》(课件版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播放伴奏曲)

甲:胸前的红领巾,让想起了我当初的誓言,让我想起了革命先辈,它激励我们更加奋勇前进,请欣赏各小队为咱们带来的相关内容的手抄报。各小队代表把你事先评好的优秀作品拿到展示台上展示(课件版面)

(三)了解少先队知识

乙:同学们,你了解少先队的有关知识吗?接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让咱们一起积极参加光谷六小“少先队知识竞赛”吧,请大家注意听题哟:(出示有关题目)(针对以上对答情况,主持人可为他们在《成长银行》内加2——3元的奖励金额)

甲:对于刚才积极参加的同学,在你们的《成长银行》里每人加1元。

(四)为优秀少先队员颁奖

乙:在党的的鼓舞和在领导下,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咱们中队里涌现出了一批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热爱学习、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少先队员为红领巾增添了不少光彩,值得我们学习。今天,借这个机会,让我们请辅导员为他们颁奖,他们是获得……。(课件显示优秀少先队员名单附颁奖音乐)

甲:你们看,他们胸前的红领巾是那么的鲜艳夺目,让我们一起再一次以热烈的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

(五)手语操《中国人》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乙: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党领导我们翻身做了主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有着同一个骄傲的名字:中国人!我们也将永远留存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甲乙合:下面请欣赏手语操《中国人》请全体起立。(播放歌曲《中国人》四、活动总结

甲:请坐!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队会活动已接近尾声,下面咱们掌声有请辅导员李老师讲话。

辅导员李老师:同学们今天的队会开展的非常成功。老师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会更加努力学习,让胸前的红领巾更艳、更红。

中队长:呼号,请辅导员李老师老师领呼。

辅导员: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体队员:时刻准备着!

乙:全体立正,退队旗,敬礼……礼毕。

甲乙合:五(2)中队”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会活动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190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实词“矜”、“颔”、“释”、“忿”、“徐”、“遣”;虚词:“尔”、“以”、“但”。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诵读教学法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课文的朗读、背诵。

2、文言词的积累。

3、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自主阅读文言文,自行提出并解决问题。

2、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

3、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短小精悍却又耐人寻味的文言文故事--《卖油翁》。(为了使这节课的学习更为顺利、高效,我把同学们分为男生、女生两个组,在下面的学习活动中来一场较量和比赛。希望各位同学畅所欲言,帼国不让须眉,好男儿也不怕与女斗!)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的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生:“百发百中”,“百步穿杨”。师:为答出的组加分)

解说:“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御、射、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二、整体感知:

1、用多媒体投影全文,教师范读。(听一听)

2、男女生以抢答的形式给红色标志的字词正音,清除读音障碍。(比一比)

①矜(jīn) ②圃(pǔn) ③睨(nì) ④颔(hàn) ⑤矢(shǐ)

⑥忿(fèn) ⑦杓(sháo) ⑧酌(zhuó) ⑨沥(lì) ⑩遣(qiǎn)

3、学生自由读,整体感知课文。(读一读)

4、师生讨论朗读技巧。(议一议)

康肃:傲慢、轻篾稍快、偏高

叙述部分中速、平缓;对话部分

卖油翁:镇定沉着较慢、较低

5、播放课文flash动画,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把握朗读语气并理解课文大意。(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6、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要求整齐、响亮、准确、有感情、语速恰当)。(试一试)

三、精读探究

1、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地研习课文,小组解决不少的问题派代表写在黑板上。(教师调动:巴尔扎克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会思考提问的人,将是学习的优胜者。教育家陶行知说:愚者问得笨,智者问得巧,我们快速议议,看看男、女同学哪方提的问题好,能难倒对方。)

2、全班一起先解决黑板上有关疏通文意的问题。

3、用多媒体投影重点词语,学生掌握并积累。

矜:以此自矜--自夸

颔:但微颔之--点头

但:但手熟尔(惟手熟尔)--只不过

忿:康肃忿然曰--气愤

善射--射箭

射:

汝亦知射乎--射术、射技

以此自矜--凭借

以:以我酌油知之--凭借

以钱覆其口--凭借

但手熟尔--语气词,通“耳”

尔:

尔安敢轻吾射--你

杓:以杓酌油--同“勺”,sháo

4、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全文。(为复述者所在组加分)

5、小组再次探究,解决教师投影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投影:

①你认为卖油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身怀绝技、谦虚稳重)

②你如何评价陈康肃这个人?(自我炫耀、趾高气扬)

③这个故事可能蕴含哪些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④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戒骄傲,勿卖弄,智者超然物外,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四、背诵训练

1、投影背诵方法:

①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②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关键词背。如:

康 肃 公 卖 油 翁

第一段开端:“善射”、“以此自矜”“睨之”、“但微颔之”

发展:“吾射不亦精乎?”“无他,但手熟尔”

第二段高潮:忿然酌油(技高一筹):取、覆、酌

结局:笑而遣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教师按背诵方法带学生一句一句背诵。

3、学生自由背诵。

4、集体背诵全文。

5、个别背诵全文(给背诵者所在组加分)

五、作者简介:

投影:欧阳修,字永叔,溢号文忠,号醉翁,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归田录》。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六、相关连接

投影:想一想,议一议:

①说出与“熟能生巧”相近的名言警句:如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②说出与“熟能生巧”相近的故事:如

达芬奇画蛋

……

(不拘于此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加分)

七、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投影:

1、卖油翁走了之后,陈康肃会怎样,写一段你所想像的内容。

2、自由组成小组,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课后排练,在语文活动课上表演。

3、上网查阅《卖油翁》有关学习资料,了解唐宋八大家有关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教学设计参考心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xx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xx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xx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科学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设计,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大树的年轮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事情能够记录时间的长短。

2、经历一次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时间留下的各种痕迹的活动过程。

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事物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教学重点:会寻找时间的痕迹,知道时间的可贵。

教学难点: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事物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自己以前的照片、作品、旧衣物等,搜集能够记录自己生长过程的植物与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都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不以我们人的意愿而停留,在这个世界里,是否存在一些事物能够记录自己所经历的时间呢?

揭示课题:寻找时间的痕迹

二、探究过程

1、能够记录自己生长过程的生物。

(1)请学生介绍记录时间的事物。

(2)师:刚才有同学讲到大树的年轮能够记录自己生活时间的长短。观察书本上P40页的大树年轮,你能说出这棵大树生长几年了?

2、寻找时间的痕迹。

(1)时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你能不能从你周围的事物中寻找时间留下的痕迹?

(2)小组讨论时间在哪些地方留下了痕迹,利用学生带来的物品,全班汇报。

(3)参观学校(或教室)并记录时间在学校(或教室)留下的痕迹。

(4)交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一年级班会课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班会,设计,全文共 127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左右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2.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 摸一摸。

(1)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2)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3)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4)还有左耳和右耳。

(5)还有左眼和右眼。

(6)还有左肩和右肩。……

(7)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爬楼梯。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对!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转弯判断。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目的:结合学校法制宣传周活动,通过本次讲座,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牢固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方法:个案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1、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意义

2、举案说法

下面将展示两个真实的个案,请同学们听后仔细思考

个案一、南方一座有近600万人口的城市,1991年分4批判处了172名罪犯死刑,其中18-25岁的年轻罪犯115名,占被处死人数的66.9%。为什么这么多的年轻人走上了断头台?调查研究说明,他们违法犯罪均起于少年时期,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不好表现。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有多方面原因,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分析,这些孩子的不良家庭影响是:一、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管教无方,法制教育更谈不上;二、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在115名孩子中,独生子和老小占77.4%,家长溺爱至极,使孩子从小为所欲为;三、父母思想意识不健康,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识,甚至家人中就有违法乱纪现象;四、家庭感情不和,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家庭温暖。

个案二、初中生张林和几个同学在公园里打球,碰上了几个熟悉的学生,两拨人在一起玩球的过程中,张林与谭华发生了口角,谭华骂了张林,张就与他打了起来。第二天,谭华为了报仇就找了不少“哥们儿”,把张林劫到了公园里,他们把张林双手捆住后,就轮番殴打他,并用刀子划张林的脸,无论张林怎样求饶都不行,只打得他满脸是血、浑身是伤、已奄奄一息了,这帮人才离开公园。张林在被别人送往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了。

当张林的父母听说自己的儿子被人打死后,父亲的高血压病复发而引起了半身瘫痪,母亲则当场就晕了过去,从此,其母就整日疯疯癫癫,直至卧床不起。

3、案例分析

总观上述两个个案,他们之所以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原因可以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原因:

社会原因:

学校教育原因:

自身修养原因:

好奇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时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如少女禾某,本是一位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中学生,因看到一些大龄青年吸食毒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试了试,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最后发展到以卖淫换取毒资的地步。

盲从

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如一个少年抢劫、盗窃团伙,6人中有3人不满12周岁,这3人跟随一个16岁的“头目”在两年内作案数十起。当问到他们为什么犯罪时,他们都说:“他(指‘头目’)让我们干的。”像这样的作案人占总数的20%还多。

攀比虚荣

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导致他们不择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

一个年仅18岁的姑娘杨某,只是为了把自己和男友打扮得漂亮潇洒,就在四年中侵吞公款60余万元。因贪慕虚荣而走向犯罪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最突出的特点,在56起案件中有17起,占30.35%,特别值得警惕和关注。

4、实话实说——由同学来谈看法(15分钟)

5、结论

作业:写一篇法制教育后的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设计,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是: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 文书资源:图书,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

2、 音像教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材软件。

3、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对媒体设备,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

4、 人力资源:学生,求职人员,教师,邻居等社会人士。

三、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学生从此跨入初中,跨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为了珍惜新的起点,为了更好地成长,要认识新环境,提高自己的各方面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药充分利用学生对事物新奇的特点,促使他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进而珍惜这个学习机会;这一阶段的学生有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措施

1. 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熟透教材,通过听课等方法吸取经验。把握每一节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 课堂上,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发言,发表见解,教师从中点拔。

3. 指导学生做到课前的收集资源,资料和图片的准备。养成积累知识,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上多让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授课32课时,复习四课时,总授课36课时。

1.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讲授六课时,活动课三课时。

2.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讲授四课时,活动课三课时。

3.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讲授四课时,活动课三课时。

4.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的人,讲授五课时,活动课三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一年级班会课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班会,设计,全文共 160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要求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1.花生实物、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2.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1)(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找、种、生”。

(3)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4)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1)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3)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生、里、果”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卡。

2.听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结合插图自由地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2.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1-2自然段写了图1的内容,3-5段写了图2的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

(1)自读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鲜艳)

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好看。

(3)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五星红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

(4)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样问鼹鼠的呢?

(分角色读好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

点拨:“这是什么花呀?”要突出问话的语气。“花生可好吃

啦!”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

4.学习3-5自然段

(1)引读3.4段: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结果怎么样?(学生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2)朗读指导:小松鼠没看见花生,心里觉得怎样?(很奇怪,也很失望)谁能用这样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指名再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3)引导置疑: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什么问题?

(电脑出示:“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读出疑问语气。)

点拨:这句话是小松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这叫“自言自语”。

(4)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

(5)思维拓展:通过课前预习,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藕、土豆、山芋、萝卜、地瓜、番薯)

(对答得正确的学生奖以花生)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实践活动:

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1.讨论:小松鼠后来找到花生没有?它是怎样找到的?

(去问鼹鼠、自己上网查资料、请土地公公出来帮忙等等)

2.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

(和鼹鼠一起吃、自己把花生藏起来留着冬天吃等等)

3.点拨:讲故事不但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4.自由准备后在小组内先讲。

5.指名上台讲给大家听。

6.集体评价(普通话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利、故事内容是否合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330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教学难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句,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历代诗词中,题咏桃花的传世佳句多不胜数, 大家课前搜集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词,我们欣赏一下。

桃之夭妖,灼灼(zhuó zhuó)其华。——《诗经》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 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可以看出,古代诗人看到美丽的桃花、桃树,引发了许多人生的思索。今天我们看一下,著名作家贾平凹看到桃树、桃花时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板书课题《一颗小桃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1984年《腊月正月》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1989年《爱的踪迹》获全国优秀散文奖,1997年《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20__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__年《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马嵬坡( wéi ) 撂( liào ) 褪( tuì ) 矜持( jīn ) 忏悔( chàn )

纤纤( xiān )

点拨:可以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鉴赏语言,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词句的品析,体会语言的魅力。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哆嗦”一词使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小桃树遭受的磨难。)

“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慌乱”一词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被打落在泥水里的悲惨景象。)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委屈”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突出小桃树生活的很艰难。)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细节描写,突出它的脆弱。)

“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弯弯的”与“努力撑着”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小桃树的坚强。)

“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桃树花的惨淡、柔弱,但又是那么坚强。)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

(“孤孤”一词写出了小桃树的孤独寂寞。)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写出了小桃树遭受的冷落、不公平的待遇,让人心生怜意。)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挣扎”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虽然备受打击,仍然坚强。)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展开全文阅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受到自然界摧残。)

“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总结: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小桃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

点拨: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第一次开花就遭到经风雨的摧残。

3、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点拨: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更痛苦而又无可奈何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我”受到感动。

4、这篇散文借小桃树抒发了自己的情志、理想,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

点拨: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体会作者要抒发怎样的真挚情感?21教育

1、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表达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的语句,然后填写表格进行比较。

小桃树 我

成长环境 生长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阳光,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 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可以推测我最初在城里的成长环境不尽如意。

成长经历 小桃树开花时,即遭受了风雨的摧残,枝条被摇撼,花瓣一片片落下,容颜褪尽。 我满怀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却“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经受这人生挫折。

面对挫折的态度 小桃树虽然遭遇不幸,它却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着。 我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暮老了”。

2、“我”为什么如此爱恋它小桃树?

点拨:补充贾平凹的经历: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小桃树的坎坷生长经历又和“我”的生活道路相似。小桃树寄托着“我”的梦想,也承载着“我”幼年的思想感情。

3、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点拨: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花,也是在写自己的坎坷经历,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不仅仅是在

4、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点拨: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坚信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三)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点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被猪拱折,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是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借小桃树揭示了 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小桃树”开出灿烂的桃花。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并默写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名句。

2、课外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板书设计

我的小桃树

小桃树:(明) 饱受风雨 险遭砍伐 冷落挣扎

我:(暗) 孩提存着梦想 进城感到渺小 长大发现幼稚

托物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一年级班会课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班会,设计,全文共 1768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 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 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 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超市图)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的东西,小朋友想要吗?(想)

想要可没那么容易,老师有个规则:你们必须用钱来买。

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 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 认一认

(1) 小朋友面前有1个小钱箱,请取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内介绍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 谁愿意将你认识的人民币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这是1元。(电脑显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看颜色。 看数字。(点击电脑闪烁数字)

#e#

师:还有1元吗?

生:有。这也是1元。

师:它们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是纸币,这是硬币。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在买东西的时候面值是一样的)

生:这是5角。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看颜色。 看数字。(点击电脑闪烁数字)

师:还有5角吗?

生:有。

(根据学生的回答,媒体出示相应的人民币,将数字突出闪烁,并适时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比较两张数字相同的人民币:他们都有1字,他们大小一样吗?为什么?(从而引出单位:元、角、分)

(3) 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可以看数字和它后面的单位,还可以看颜色、大小等等。

(4) 下面老师考考大家,(教师出示人民币,指名辨认)

(5) 小组内把刚才不认识的人民币再认一认。

2、 练一练

小朋友,学得到底怎样呢!电脑老师来考考你,把书翻到61页,完成“想想做做”第1、2两题。

(展示学生的答案,校对订正)

3、 取一取

(1) 我们来看看电脑屏幕(电脑出示)练习本 5角

(2) 如果买1本这样的练习本,需要多少钱?你准备怎么付?

生:付一张5角。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跃跃欲试)

生:我拿了5张1角。

师:为什么这样拿?

生:1角+1角+1角+1角+1角=5角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媒体演示)你的方法真不错!还有吗?

生:2张2角+1张1角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2角+2角+1角就是5角

师:(电脑演示)你真棒!喔,你还有,来

生:1张2角+3张1角也是5角(电脑演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各种方法)

(3) 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要付5角,不仅可以直接付5角的纸币或硬币,还可以用2角,1角的零钱凑成5角。这儿还有一支1元的自动铅(出示自动铅1元)

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付钱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摆一摆,比一比哪组的方法最多?

(4) 学生试着拿一拿,交流。多媒体出示。

哪组先来说?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说得对不对?

生:我付2张5角的(电脑演示)

师:你总共付了几角?

生:10角。

师:他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生:1元就是10角。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付5角 2张2角 1张1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5角+2角+2角+1角就是10角 ,10角就是1元

(5)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10角就是多少?1元就是多少角?(板书:1元=10角)

4、 想一想

刚才我们认识了1元=10角,下面大家想一想,1角=( )分呢?

三、 创建购物情境,巩固新知

小朋友学得真快!接下来,我们就开展购物活动。先来挑选几位商店经理。

哪位经理来介绍一下你的商店?

生:这里是“阿凡提商店”,我们商店的东西可多啦!一支铅笔4角,一本本子5角,还有其他好多,大家快来买吧!

师:那怎样才是文明小顾客呢?

生:要排队。

生:要付钱才能买到东西,不能随便拿走。

学生进行活动,汇报买的过程。

生:我买了一支笔,用了4角,我付了1元,找回6角。

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你知道了什么?

五、 课后作业

1、 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2、 帮家里购买物品。

认识人民币

单位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设计,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体同学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声准确而且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1.能背唱每首欣赏曲目的音乐主题片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主题旋律,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填词,提高兴趣的同时更好的记固相关的知识.2.了解每首欣赏曲目的相关常识,比如词曲作者,曲子的情绪,曲式结构等. 3.充分利用音乐骨干的作用,加大课前的复习力度,由兵考兵,减轻老师的负担.4.根据不同单元的内容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比如第一单元可以加入5.12抗震救灾主题歌曲,让学生在贴近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更好的理解感受本单元所要表达的情感.四,教学进度表如下

第一周至第二周: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祭献之舞》第三周至第五周:第二单元《走进西藏》《阿玛勒火》《正月十五那一天》《翻身农奴把歌唱》实践与创作

第六周:复习

一、二单元的内容

第七周至第九周:第三单元《唱脸谱》《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第十周至第十二周:第四单元《美丽的村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嘎达梅林》《图画展览会》

第十三周:复习

三、四单元的内容

第十四周至十五周:第五单元《我的祖家是歌乡》《斗笠舞》《八骏马》《雨打芭蕉》

第十六周:第六周单元《踏雪寻梅》《我爱你,塞北的雪》《溜冰圆舞曲》 第十七周至十八周:综合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化界的影响和成就。

2. 找一些自己能看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读。

教学设计

一、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默读课文,给全文段落标上序号。

2. 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情。

3. 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说说写了哪几件事。

4. 自己再读一读,看哪些段落写的是一件事情。

二、逐件事学习

1. 先学到鲁迅先生家做客这件事。

①找出写这件事的相关段落。写了作者几次到 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②依次学习作者两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不同情况。(这两次做客反映鲁迅先生同样的性格)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这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而且还涉及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2. 学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写信的问题。

①找出文中哪几段写的这件事。

②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③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 学习鲁迅先生不怕鬼的故事。

①自己读课文,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

②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③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这个故事。

④师生一起探究鲁迅不怕鬼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

⑤师生共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前三段

1. 自己读课文。

2. 勾出自己认为写人物外貌写得好的地方。

3. 读一读传神的外貌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回顾全篇,深化认识

1. 朗读全篇课文。

2. 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 老师补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鲁迅先生。

五、拓展应用,以读代写

1. 写一写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的外貌片断。

2. 念给大家听一听。

3. 师生共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一年级班会课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班会,设计,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复习

1、指名讲讲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讲讲课文的内容。

二、从读入手,理解句子之间、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思考: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雷雨过后,天边出现彩虹。

(2)看彩虹。

(3)爸爸造彩虹。

(4)丁丁造彩虹。

(5)丁丁造出了彩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想哪几个自然段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一部分。(出现彩虹,看彩虹。)

第三自然段为一部分。(爸爸造彩虹。)

第四、五部分为一自然段。(丁丁造彩虹。)

5、朗读课文,读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之间的停顿。

三、巩固练习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读、背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默写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