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讲解【通用19篇】

浏览

4837

范文

1000

北京恭王府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葆光室与锡晋斋之间有垂花门,上悬天香庭院匾额。垂花门南有竹圃,北有西府海棠两棵。锡晋斋是恭王府西路院落最北端的正房。锡普斋原名庆颐堂,俗称楠木房。有东西配房各五间,东房名为乐古斋,西房名为尔尔斋。庆颐堂据说缘起于乾隆所赐“庆颐良辅”匾额。和坤修建庆颐堂时模仿了皇帝的宁寿宫,面阔7间,前有庑廊,后出抱厦5间,平面呈凸字形。正中厅内东西北三面为两层暗楼,楼内的碧纱橱槛窗、栏杆等捕木装修,雕饰精美细致。其外檐柱的鼓形柱础,与承德普宁寺大乘阁的形制相同。嘉庆皇帝“加恩赐令自尽”时,和坤罪状第十三款中的“所盖捕木房屋,僭侈逾制,隔断式样皆仿宁寿宫制度”,即指此而言。恭亲王入住后把这里作为书房和文物收藏处所。而锡晋斋这个名称,一说是恭亲王奕?得到晋朝陆机的《平复帖》后所起;另一说是小恭王溥伟所起。这是王府府邸最精美的建筑。走到西路的最北端了,下面我们要到这王府府邸的后罩楼去看看。

后罩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50多间房屋连成一排,达160多米长。这座朱楼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被形容为“99间半房子”。后罩楼东部为瞻霁楼,西部为宝约楼。西端的5间房俗称“小迷宫”,这里有国内惟一的室内园林景观,两个楼层之间去除楼板,将亭台楼阁和假山溪流等搬进屋里。这几间室内花园将楼上楼下通连在一起,山石叠砌,可上可下,瀑布飞泻,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都非常精致。

此楼前檐出廊,后檐墙上每间上各开一窗,上层为形式各异的什锦窗,窗口砖雕精细,楼梯原为木假山形。楼中间偏西一间的下层有过道门,通向府后的花园。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王府后花园领略一番吧。

站在府邸与花园间的箭道上,远望王府后罩楼,是不是格外有气势呢?那么接下来,您将要游览的就是被称为“人间仙府”的恭王府花园。

60年代,周总理和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来到恭王府视察,走到景色迷人的种有一大片丝竹的潇湘院时,周先生提出潇湘院是不是红楼梦原型的说法。总理一看这个院子这么好,当时就产生了修缮开放的想法,目的是让人民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在当时文化部谷牧先生的主持下,恭王府花园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时就正式开放了。

恭王府花园又称“萃锦园”,位于什刹海西侧的柳荫街,是北京城内数十座王府花园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也是目前北京惟一一处以花园的名义对公众开放的王府。花园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170余米,占地约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0余处。此园后来的主人恭亲王奕忻为了重建花园曾调集百名能工巧匠,融江南园林风格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中西建筑元素于一园,使之成为京师数十座王府之冠,可以称之“人间神仙府,什刹海的明珠”。恭王府花园布局精巧,景色宜人,有学者说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北京颐和园导游词模板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风景优美的颐和园,我是导游小慧。此刻请大家随我一齐去畅游颐和园吧!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说的便是颐和园中的月波楼。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主要是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约2点9平方千米,其中,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三千余间。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几大礼貌之一”的有力象征。

了解完颐和园,我们就去颐和园里一齐游览观赏吧!

首先我们进入了有名的长廊,大家是不是很奇怪,这条长廊怎样望不到头呢其实,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并且,还分了273个小房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几乎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在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大家是否觉得神清气爽呢

从长廊出来,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登上万寿山在半山腰的地方,是否看到了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那儿,那就是佛香阁下头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从万寿山下来,大家就能看见昆明湖了,湖边围着长长的堤岸,好像给昆明湖围上了一条围巾。大家请看,岸上有好几座式样不一样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在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我们那里望去,岛上一片葱郁,树丛中只露出宫殿的一角,大家走过长长的大石桥,就能够去小岛上玩。在众多石桥中,最出名的要数十七孔桥了,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每根桥栏杆上都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便是十七孔桥的绝妙之处。

游客朋友们,我的介绍就到那里。大家此刻能够自由活动,我想提醒大家,请不要乱丢垃圾,礼貌旅游从您做起,游玩时还请大家注意安全,两小时后我们在那里集合,多谢大家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北京天坛导游词1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__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请大家直接和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而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游览经历。今天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轴线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后由东门出去。

现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是通称,它实际有两个坛组成,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扇门是北天门,沿着这里进去就是著名的圜丘坛了。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它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现在我们再到这上面来看看这块天

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相信大家懂得这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亲身体验一下。

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为大家在这次游览给予的配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若是在游览中我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请大家见谅。希望大家接下来旅途愉快,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北京学生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学生,导游,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九道弯大峡谷自然风景区国家AA级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境内,距北京市区约88公里,东直门经101国道至密云县城转乘公交(或小客)可达。属白云岩构成的天然峡谷型风景区。1995年开发1996年向社会开放。

九道湾大峡谷东起密云水库,西起云蒙山主峰。景区峡谷是密云县地区水量最大、最长的一条溪谷。九道弯大峡谷全长6.6公里,宽0.5公里,两侧有徒峭悬崖又有丘坡土山,野生松柏灌木丛生。峡谷上端有山泉从海拔1000米处顺势流下,贯穿峡谷河道,泉水清澈,四季长流不枯。形成山青水秀、野花丛生、道路平坦、溪水长流、自然天成的自然景观。清心瀑位于峡谷终点,高80米、宽40米,落差极大,数万年冲刷形成岩石水潭,深15米,园周半径2.5米。积水浅绿,自溢外流。峡谷弯曲九道,每道均有不同特色景观向里依次分布。九道弯大峡谷风景区可观赏春花、夏瀑、秋果、冬景,既是旅游、渡假、避暑的胜地,又是探险、考察、野营、实习的园地,更是垂钓、篝火、野炊、采摘的乐园。此处峡谷中有鲇鱼洞、月牙山、龟蛙石、夫妻石、蜗牛潭、卧龙石、锁溪石、叠水洞、飞水洞、双瀑潭、奇凉界、王母浴池、清心瀑等78处天然景观,形成一湖、五瀑十八潭的特色佳景。景区拥有自行开发的采摘山场66万平方米,盛产栗子、核桃、李子、红果、梨、山杏、大枣等纯绿色果品,可供采摘。龟蛙石、夫妻石都具有民间流传的古老神话传说;奇凉界又称“一步凉”是华北地区少有的奇特景观,凉风从洞口吹出,纵使在酷暑季节,一步跨去,顿觉清寒。素有天然空调之称。

大峡谷旅游景区开发后,在景区入口处兴建了天然露天游泳池一处,面积3000平方米。又兴建“拓展训练场”一处,面积500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新的北京孔庙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叫张小新,是带领大家参观孔庙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另外,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给大家提几点要求:一要守时,不要让大家等你自己;二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三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三要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好,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游览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与故宫和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又名“至圣庙”,这是对孔子最高的称呼。

请大家跟我进入“圣时门”,这是孔庙的正门。圣时,比喻孔子的思想是适合时代的。

大家请看前面三架拱桥,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故宫有金水桥,此有璧水桥。

我们经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就到了奎文阁。奎文阁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现在这里是个小书店,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去买书。现在自由活动十分钟,然后我们去大成殿。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石雕龙柱。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大成殿内金碧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的地方。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

好了,孔庙就参观到这里,朋友们可以拍照留念,然后去参观孔府。欢迎朋友们再来!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京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20xx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20xx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xx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xx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北京故宫简介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

今日,由我带领大家来游览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此刻说的1406年至1420年。北京故宫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别是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白宫。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故宫够大吧!

相传故宫有9999。5间房,有人做过形象比喻:如果有人从刚出生就开始住,要住到27岁才能够住完。实际据1973专家现场测量故宫的房间有8704间。

故宫有四个门,正门名为午门。午门有五个洞。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后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仅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了,大家能够自由活动了,游玩时注意安全,注意坚持景点卫生,祝大家玩得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经典北京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来自莞英旅游团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

我们来到了长城脚下,大家看到这些方砖了吗?它们一块有三千公斤重,也许你们会问“古代劳动人民怎么运上八达岭呢?”告诉你们吧,就靠着他们的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抬上来的,关于长城有这么一个传说——冰道运石,当初,修建长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没有人抬得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冬天就要来了,石条还没有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就难保了!”

大家正长吁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天飘下一张锦旗,写着“冰道”二字,大家恍然大悟,按旗行事。等冬季来到后,众人从山上往长城修一条路,在上面泼水,立刻结成冰道,然后把石条放上去滑行,非常顺利地运输走。以上是冰道运石的故事,可见劳动人民多么具有智慧,剩下时间大家自由参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北京颐和园导游词400字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现在我们走到的就是万寿山的脚下,家抬起头来看一看,那闪闪发光的就是琉璃瓦,也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还有那八角宝塔耸立在半山腰上。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今天的观光浏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我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京故宫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北京国际导游公司的一名导游。我叫关秉政,这天是我和大家一齐来颐和园来旅游的。我们此刻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长廊。这条长廊全长七百多米。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二百七十三间的门槛上都有一幅美丽的画,没有那几副上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我们又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看一下山腰上,它上面有一座八角形房顶,房顶上铺着琉璃瓦,那便是佛香阁。佛香阁周围有一座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此刻大家随我来到了万寿山的山顶,大家往前看,那边的一个湖便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游一座桥,那桥上有十七个孔,又叫十七孔桥。那边是月波楼,有人为他写了一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好了,这天我们的旅游结束了,祝您情绪愉快。

北京导游词(三):

亲爱的游客们,这天由我来当大家的导游,我感到十分荣幸。期望在这完美的一天给大家带来快乐。

游客们,此刻我们来到的是长廊,你看它多美呀!红漆的栏杆,绿漆的柱子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到这儿,你有点不信了吧,但是这的确是真的,这能表现出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才修建成这美丽的长廊。

走完长廊,如果大家想到昆明湖中心的小岛上玩,就务必透过一座石桥。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的旅程就到那里了,亲爱的游客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北京钟鼓楼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钟鼓楼由钟楼和鼓楼二楼组成,相互呼应,各司其职

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于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唐朝都城长安是一个繁华的都城,其结构实行里坊制,即以里坊为单位,每个里坊围以城墙,在四面或两面设房门,定时开启。而在宫城正门承天门上设置钟鼓,作为全城的司时中心,早晚根据承天门的钟鼓声开启各坊门及宫门。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内,也于宫城之北建了钟楼和鼓楼。

北京鼓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建在高砖台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筑,台基高达4米,台上有5间重檐的木 鼓楼击鼓

构殿楼,楼高46米多。红墙朱栏、雕梁画栋,非常雄伟壮丽。北京城内的钟楼和鼓楼位于京城中轴线北部终点的,由于其类似城楼的建筑形式,飞檐翼角的独特形态,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而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清代原规定钟楼昼夜报时,乾隆后改为只报夜里两个更时,而且由两个更夫分别登钟、鼓楼,先击鼓后敲钟。其计时方式按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来计算,每更为一时辰,即现在的两小时,19点为定更,21点为二更,23点为三更,1点为四更,3点为五更,5点为亮更。钟鼓楼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敲钟,提醒人们进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以免影响大家睡眠。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敲钟,表示该起床了。击 北京钟楼

鼓的方法是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共击6次,共108响。撞钟与击鼓相同。

20xx年岁末的午夜11时57分,北京鼓楼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响——25位年轻鼓手表演了《二十四节令鼓之冬》乐章(鼓谱的作者是中央民族乐团打击声乐部首席朱啸林先生),鼓声持续3分钟,到20xx年元旦0 时结束。鼓楼从20xx年元旦起,正式对外开放。每天将四次击鼓,每次15分钟。

如今的钟鼓楼虽已失去司时的作用,但每到年节,依然能听到宏厚有力的钟鼓声,成为京城著名的一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北京名胜古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本次游览团的导游,我叫汪尔康,为了方便记忆,大家也可以叫我小汪,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北京名胜古迹北京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20xx年,1420xx年基本峻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成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乾清宫。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物。当然啦,请大家紧跟着我一起游览,千万别走散了啊。

现在我们到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位,平时也在这里处理日常政务。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十余个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企图勒死的“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住。

这里是坤宁宫,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1420xx年),正德九年(1520xx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二火,万历三十三年(1620xx年)重建。清朝沿袭明朝体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照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重修。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今天,我带家游览的任务结束了,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信任。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希望下次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再去细细游览品赏。衷心祝愿大家北京游游愉快,生活美满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北京恭王府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聚财的说法。新中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在前,园在后。恭王府的开放,早在30年前,就被提上议事日程。1975年,周总理在病床上,将三件未做完的事情托付给谷牧,其中之一就是恭王府的开放问题。

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殿七间,左右有配殿。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规模也是王府中最高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我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现在就请您跟随我们的讲解,游览一下这历尽苍桑、重现世人的恭王府吧。 门外院落

首先给您介绍一下王府主体院落之外的部分。在府邸大门外并列有东西两组院落。

西侧一组院落在三间正门两侧开有两座罩子门通向东、西两路院落,门的前方纵列着四排房屋,每排房屋当中各有一座阿思门,东边的阿思门外有一座影壁。

西侧院落南边沿围墙有两排倒座房,是王府的办事机构用房:前排东侧为回事处、随侍处,中间为管事处,西侧为佐领处、档子房、管领处、庄园处、置办处等,后排为粮仓房;两排倒座之间有东房一排,为裁房、厨房、水屋等。

东侧一组院落中南边沿围墙也有一排倒座房,为王府的兵房,驻有护卫王府的旗兵十余名;北边有一组四合院落,据说载滢回府时在此居住。

当时王府的总出入门就开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

好了,下面我们将按照由中路入东路,转中路进西路最后到达后罩楼的顺序带领您转转这重新修缮的恭王府。

中路有正门两重,均朝南。现在您要走入的是恭王府府邸的正门,大门面阔三开间,外置石狮子一对,石狮头上的卷毛疙瘩有12排,代表亲王的爵位。

经过这中路的第一个小院,接下来您还需走过这面阔5间的二门,才能进入王府的中心区域。二门内是正殿及东西配殿,其后为后殿及东西配殿。

向里走您马上会看到的是修复后的银安殿。

银安殿俗呼银銮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它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在经过修复,虽不能与原来的完全一样,但还是能让您体会到它的宏伟与庄重,感受到它的神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北京故宫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先生、女士们,大家好!我姓关名羽潇,是红星闪闪旅行社的一位导游。首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好,此刻大家看我身后的那扇朱红的大门就是故宫的正门了。故宫处在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好了此刻已经到了停车场,先介绍到这儿请大家下车吧!”

各位请看!这便是故宫的正大门午门。它建成于1420年,它的名字是用来斩头的吗?其实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士兵出征之前,们也就是此刻的‘领导’在这儿诸如鼓舞士气并下达命令之类的……,好!那我们就到故宫里面吧。

各位朋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闻名中外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此时先来看看太和殿,它高有33米,从东至西长有64米,从南至北宽有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太和殿是在皇帝上早朝和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它的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第一,正背上的吻兽的体积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而言之,处处显示它的“第一”的思想体现。看完了太和殿让我们一齐去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朋友们自由参观一下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十分钟后我带领大家游览最后一个景点:交泰殿。

大家休息够了吗?此刻我们就去交泰殿,殿里有康熙皇帝的御笔,在北京只有两幅康熙帝的真迹,另一幅就在大和的家恭王府。请看,眼前这一座四角攒尖的建筑物就是交泰殿,我们走进去看一看吧,您们看到后墙扁额上有“无为”二字了吗?那就是康熙御笔,“无为”的意思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期望后代能够以德治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好了,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本次北京故宫之旅就圆满结束了。此时我期望各位若干年之后还能来找我,我必须为大家再次讲解,朋友再见。”我微笑地向游客们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介绍北京大学的导游词_北京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导游,全文共 5040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北京大学导游词

北大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学导游词,欢迎大家参考。

北京大学导游词1

北大燕园其实是原来燕京大学的校址,但是很多北大学生对此段历史知之甚少,然而最近有很多团体来北大参观,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未名博雅的秀丽景色,如不能让参观者知道关于这个园子的真实历史,实在让人惭愧,谨以此文分享给愿意做导游的学生,希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为这个校园增添光彩!

西校门

西校门是北京大学原来的正门。因为是校友1920xx年捐资所建,故也称作校友门。1920xx年3月15日,燕大正式挂匾,同时举办男女两校合并的联欢会,合并仪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门上燕京大学的牌匾为他所题。

西门华表

这两座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当年被安放在安佑宫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记载曰: “鸿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民国十四年犹及见之。闻人言:今已为燕京大学所取。” 根据这段记载,这两座华表至迟当建于乾隆七年(1742)。至于如何从圆明园移到燕园,当年的《燕京大学校刊》曾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称移此华表时,曾“商诸圆明园之主管者,拟将此石柱移归本校保存,并经地方当事人之认可,遂鸠工起运,陆续移来三座…”,“国立北平图书馆落成,商准北平市政府,将存放天安门前之石柱移归该馆,同时函商本校,请将所存之三柱移赠其一,……当即准如所请,函报市政府备案,并声明尚存二柱,仍由本校保存,旋得市政府认可,於是本校行政执行委员会乃决议将此二柱竖立於贝公楼前,以资瞻仰。此项竖立费及配制柱顶之镇物费,为数约一千数百元。”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对华表,会发现一粗一细,并非一对。原来1920xx年燕京大学建校舍时,只从圆明园运来了三根,第四根却被运到城里,1931年曾横卧在天安门前道南。当北京图书馆建文津街新馆时,欲将燕大多余的一根华表搬走与天安门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对,不料搬运时阴错阳差,结果燕大和北图的华表皆不成对,成就了这一桩趣事。

贝公楼(Bashford Hall):

燕大的主楼,即现在北大的办公楼,称为贝公楼,是为纪念美以美会会督贝施德(又译贝施福),1920xx年落成时的英文名即为Bashford Hall。燕京大学的前身是美国美以美教会开办的汇文大学。其首任校长李安德是丁韪良的一位密友,当李安德于1893年因病去世以后,包括丁韪良在内的校董事会一致推选贝施福为汇文大学堂的第二任校长,同时选举刘海澜为常务副校长。贝施福当时也是美国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的校长。虽然他于1920xx年正式来北京传教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实际主持和过问汇文大学堂的具体事务,但由于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教育家,同时又具有管理一所美国名牌大学的丰富经验,所以他对于提升汇文大学堂学术和管理水准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尤其是自从他亲自来北京主持美以美会的教务活动之后,以及在1913-1920xx年任上海美以美会会督期间,更是在汇文大学堂的财力上给予了鼎力支持。与此同时,贝施福还是一位藏书家和多产的史学家,编著过《中国与美以美会》(1906)、《美以美会在华一百年文献集》(1907)和《中国述论》(1916)等重要的在华教会史文献。1920xx年在上海逝世之前,贝施福向汇文大学堂遗赠了他所收藏的大量书籍,其中有很多是善本书。它们后来成为燕京大学图书馆西文书收藏中的核心部分。至今在北大图书馆的书库中仍能找到上千册有贝施福亲笔签名的西文书籍,内容大都跟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关。为了纪念他对于汇文大学堂和燕京大学的突出贡献, 1920xx年落成时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卫理会海外传教团捐款16万美元建造。 贝公楼的正门是在可以远眺燕山的西面。门前原来有一棵挺拔而高大的松树,还有一块西方所有大学校园均少不了的长方形草地。贝公楼正门上方的屋檐之下还挂有一块很大的牌匾,上书“贝公楼”三个大字。从1939年和1941年《燕大年刊》的老照片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块牌匾。“贝公楼”的牌匾其实跟那块被奉为国宝的“大学堂”牌匾一样,都是具有很高历史文物价值的。

贝公楼原来正门的上方有一个小阳台,每当校内举行大型的集会时,这个阳台常常被用作一个讲坛,而听众们就站在办公楼与西校门之间的一大片草地上。1957年,当苏联的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周总理陪同下访问北大时,就曾经站在这儿对下面站满草坪北大师生发表过热情洋溢的讲演。可惜这样的壮观场面如今已难以重现。

宁德楼(Ninde Hall)

宁德楼(又称宗教楼,今北大外院民主楼),是燕园第一座建筑,1920xx年落成,作为学校的宗教学院所在地,由在上海的甘维尔夫妇捐赠,以纪念前美以美会会督宁德威廉牧师(Bishop William X. Ninde)。宁德威廉牧师与其妻1895年来华,自此从未中断过祷告,祈求这个伟大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早日福音化 。宁德楼二楼有小礼拜堂,学校的主要圣事都在这里举行,这里还进行许多重要的选举,这个礼拜堂至今犹在。

穆楼(McBrier Recitation Hall)

由托事部的司库、银行家穆布莱(McBrier)捐款10万美元所建,今为北大外文楼。科学楼(Science Buildings)

其中一个由洛克菲勒基金会用于建设北京协和大学医学预科的资金中的一部分兴建,今为北大化学南楼和化学北楼。燕大图书馆

燕京大学图书馆位于贝公楼南侧,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档案馆,是由托马斯•贝利(Thomas Berry)夫妇的三个女儿为纪念父母的遗愿——“在全中国推广学习”而捐款五万美元兴建的,以其收藏的善本书和古籍书而著称。1952年院系调整时,它已有图书期刊40万册,未编图书期刊18万册,另拓片120xx余张,木刻书板2400块。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书数量高达3578种,37484册。由于燕大作为原教会学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书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数基督教神学和有关基督教在文化传播史方面的收藏。古籍丛书也是国内图书馆中收藏最丰富者之一。此外,燕京大学图书馆还收到来自各方的赠书。其中有孙中山先生从自家书架上亲自取下的一包书,还有美国校友分别于1920xx年和1920xx年赠送的书。李赋宁先生在一篇题为《我与北大图书馆》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在他初来北大任教的日子里,正是燕京大学保存的西文特藏书,使他能够顺利地备课和准备讲演稿,并在北大图书馆度过了一段祥和而严肃的研究时光。

甘德阁,麦风阁(又称姊妹楼,今南阁和北阁)

甘德阁为Mrs David Gamble捐款所建,南北二阁建于1920xx年,北边的麦风阁为音乐教室和男女学生活动室,南边的甘德阁当时作为女部的办公楼使用。它们是以美德博士(Miss Luella Miner)的名字来命名的。麦美德博士是原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的校长,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以后,便自动成为燕大的女部,麦美德(Miner)就成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麦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为燕大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而在海淀新校园落成时,依据当时给建筑命名的惯例,就将这两座美丽典雅的阁楼以麦美德来命名了。从甘德阁和麦风阁到南北阁的转变,估计也是因缘于钱穆先生的提议。从那时开始,甘德阁和麦风阁的名称就逐渐被人们淡忘在历史的角落了。

圣人楼(Sage Hall 今天的俄文楼)

当时是女子学院教学楼,由罗素•塞奇基金会(Russel Sage Foundation) 捐资兴建,二楼有礼拜堂,专供女子圣事服侍之用。钟亭铜钟系雍正皇帝降旨所造,是1920xx年,学校用哈佛燕京学社的款项从黑寺 购得。每隔半小时,校园里会响起悠扬的钟声。

男生宿舍(红一到红四楼),女生宿舍(静园周围的院子)

男生宿舍由众多美国慈善家捐资兴建,第六宿舍由中国人捐资兴建。现在男生宿舍作为行政办公室,女生宿舍是各个文科院系所在地。

思义亭(又称鲁斯亭,今称湖心亭)

为斯克兰顿城(Scranton)的友人为纪念副校长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所建)(一说为路思的长子亨利•鲁滨逊•路思(美国《时代》、《生活》杂志的创办人)捐资兴建)。路思义对中国的基督教高等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他像司徒雷登一样,积极筹款,促进了山东齐鲁大学的组建,1920xx年担任燕大副校长,积极为燕大建设筹款,鉴于他的贡献,中国台湾的东海大学还有以他为名,由贝聿铭设计的路思义教堂。

临湖轩

临湖轩作为校务长住宅,为司徒雷登友人美国费城的乔治•柯里夫妇捐建,其实,司徒雷登只住很少的部分,其他分别为学校接待、议事的场所,学校里各种社团开聚餐会、茶话会、招待贵宾、举行婚礼都可以在这里。1920xx年燕大创建10周年座谈会上,冰心教授提议命名为“临湖轩”,并请当时的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题匾。女子体育馆(Boyd Building今北大二体) 女子体育馆系米兰•鲍埃的父母威廉•鲍埃夫妇(Mr. and Mrs. William Boyd)于1920xx年捐献了9万美元给燕京大学来建设一座女子体育馆,他们还捐献了1万美元在燕京设立奖学金。威廉•鲍埃先生曾经是YMCA(男性基督徒年青人联合会)的秘书,而鲍埃夫人又是国际YWCA(女性基督徒年青人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因此,他们在美国基督教为亚洲捐款的运动中极为活跃。由于他们的努力,在美国基督教女子团体捐助的亚洲7所女子学校中,燕大得到了最大的一笔。300万美元中的60万被用来建设燕京大学校园,鲍埃夫妇10万美元的捐助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女儿米兰•鲍埃毕业于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化学系,因为对基督的信仰,1920xx年离开了刚订婚的未婚夫,远涉重洋,来到燕京大学教化学,是燕大最早的女教授之一,米兰后来成为燕大董事会的秘书,继续为燕大的发展筹集款项。不仅如此,她还极其关心中国人民的命运。抗日战争,米兰为中国难民救助会工作,筹集了很大一笔钱。她的女儿卡米拉参加了基督教教育学会的亚洲交流项目,并在1979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作讲座,她的外孙女谢海日(Heather Smith Xie)24岁来到中国教书,如今,谢海日与她的中国丈夫谢勇住在香港,两个小孩先学中文,后学英文,已经能够流利地讲普通话、广东话和英文。她把她的家庭和生活看作中美友好交往的一个见证。

男子体育馆(Men’s Gymnasium)

即现在的北大一体,大楼是由燕大在美国的托事部主席Mr. Franklin Warner捐资兴建,旁边的运动场地是在纽约的Mr. Carl Hamilton帮助下整理出来的。

北京大学的导游词2

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的遗物。1930年燕京大学的毕业生从原朗润园的主人载涛手中将石鱼买下赠给母校作为毕业留念.

博雅塔

为了向全校供水,亟需建一座水楼,但是它必需与未名湖的风光相协调,于是便仿照通州燃灯塔外形建此水塔,并从燕大教授博晨光(Lucius Porter)曾经在华北做过传教士的叔父James W. Porter那里捐来一笔钱专供建造水塔使用。塔便用博晨光教授的名字而命名,称为“博雅塔”。水塔仿通州古塔样式,共13层,高37米,中空、螺旋梯直通塔顶。

大家好!今天就是由我来担任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凌导。我们现在在开往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与1898你,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与清华大学齐名。

好了,现在已经到了北大的校门口了,请大家注意一下卫生,如有垃圾请扔到垃圾桶或垃圾袋里。好了。我们下车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北大最有名的:一塔湖图。塔是指博雅塔,塔级有十三级,高三十七公尺,本来是一座水塔,现在已成为了一处风景,供大家欣赏。湖是未名湖。当年取名时,参选的名称很多,但都不令人满意,最后由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一锤定音,直接就叫"未名湖"了。图,就是我们现在来到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已经百年历史了。现在藏书1046万册,是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我们接着往前走。

看,这就是塔和湖。现在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卫生。青大家慢慢欣赏。"

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多来玩!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北京九龙游乐园导游词精选_导游词范文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202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九龙游乐园导游词精选

北京九龙游乐园是十三陵水库综合开发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熊谷组于一九八五年合资兴建的,是中国第一家具有迪斯尼特色的综合型游乐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九龙游乐园导游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北京九龙游乐园导游词

游客朋友:

你们好!欢迎您光临北京九龙游乐园。此时此刻,您已置身于山环水抱的优美画卷中,我将与您一起共度一段美好时光。

为了您更好地参观游览我园,我先向您简单介绍一下游乐园的建设初衷。北京九龙游乐园是十三陵水库综合开发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熊谷组于一九八五年合资兴建的,是中国第一家具有迪斯尼特色的综合型游乐园。也许您会觉得疑惑,为什么要将园址选在了十三陵水库呢?优雅的环境,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远离都市的特殊地理位置也许就是对您最好的回答。或许您还会问,为什麽要称“九龙”呢?“九”做为中国最大的数字,代表着吉祥、如意;“龙”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九龙游乐园正是依托龙文化理念而建,那么真正体现这一特色的游乐项目,当然要数文明遐迩的水下龙宫了,下面我们就去看一看传说中的东海世界吧。

水下龙宫是九龙游乐园的主题游乐项目,它真正建在水库的底部,最大水深可达20米,由此也可看出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了。水下龙宫全长600多米,可分为碧海下潜、浅海奇观、珊瑚丛林、深海奥秘、海底历险、水幕仙境、水族迎宾、水晶世界、龙宫宝殿和浪漫归程十大场景。碧海下潜中的旋转隧道是龙宫景观中惊险刺激的一幕,您会感觉到天旋地转,仿佛被巨大的旋涡所包围;水晶世界精彩迷人,既有美丽的珊瑚丛林,又有精灵剔透的小生灵;龙宫宝殿则富丽堂皇,东海龙王会用它特有的双重面孔和朗朗的笑声欢迎您;在回程中,你可尽情领略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妙。不过,游客朋友们,无论您是心有恐惧还是乐而忘返,我都要提醒您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场景。水下龙宫汇集了中、日、美三国科技人员的智慧结晶,它借助于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手段,由计算机全程控制,将先进的游览设备、高水平的机器人制作技术与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相结合,才让您产生了如此与众不同的幻觉,我想您一定会不虚此行。为缓解一下您紧张的情绪,下面我带您去看一看水族馆。

水族馆是九龙游乐园的主要观赏项目之一,馆内面积20xx平方米,在展出大厅,环行围绕着巨型水族箱20个,总容水量近300立方米,有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及数十种水生植物。九龙游乐园的水族馆虽然规模不大,但展出的内容及形式独具特色,同时它也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我们非常希望在参观完水族馆后您会认识更多的水族生物,了解更多的水族知识。一进展览馆大厅,您会一眼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模型,标有世界各种淡水、海水观赏鱼的分布情况,让您了解馆内鱼类的生活原址。水族馆展出的生物种类丰富多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大型热带淡水鱼“巨骨舌鱼”、红色食人鲳鱼、素有珍稀活化石之称的雀鳝以及软骨鱼类的鲨鱼,还有举世罕见的活珊瑚、色彩斑斓的神仙鱼、“寄人篱下”的印鱼、呆头呆脑的海象鱼、泳姿飘逸的银龙鱼等近千种。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有关的水族知识,我们会有专业人员为您做精彩讲解。畅游水族世界之后,我们再去看一看五彩缤纷的蝴蝶展。

蝴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500万年以前,由低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进化而来。自然界中大部分蝴蝶都是益虫,在它们三个月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它们传播花粉、维持生态平衡,将我们的生活装点的多彩多姿。在九龙展出的1000多种蝴蝶标本中,收集了世界各地的珍品蝴蝶,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蝴蝶,翅展可达300mm,因此制成一只完美的标本极为不易;产于巴西的幸运“8”字蝶,是世界上唯一有4个“8”字的数字蝶;还有带动物图形的秘鲁猫头鹰蝶、美国猫脸蝶,色彩绚丽的巴西国蝶——天兰闪蝶、属国际濒危动物的皇喙凤蝶、金带喙凤蝶。看过美丽异常的水族世界和举世名蝶后,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动感电影带来的超常刺激。

特特乐科幻探险馆的全部设备由美国引进,是代表最新影视科技的蜗轮式动感影院。影院内有50套运动座椅,可供100位游人同时观看。所谓动感电影简言之就是整个系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运动座椅随影片情节上下颠簸、左倾右摇、前扑后仰,逼真地再现飞机升降、水上冲浪、高山滑雪等高难动作,再配以超大银幕和强大的音响效果,使游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正在放映全新动感巨片《冰川疾驰》,该片由美国引进,再现了极地冰川的壮丽风光和惊险滑翔。放松您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跨越时光的隧道,去看一看精彩的恐龙世界吧。

恐龙谷是我园近期新推出的大型观赏型游乐项目,它是北京地区首家集博物、科普、观赏、游乐、动感、参与于一体的一座现代新型恐龙乐园。进入恐龙谷内,可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工湖与谷内其他建筑相映成辉,这里完全仿真恐龙生活时代的地貌,好象您已来到了中生代。一路走来,您可依次看到翼龙、沱江龙、恐爪龙、马门溪龙、三角龙、霸王龙等十几种恐龙,它们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声情并茂,充分再现了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世界。九龙游乐园除了以观赏和惊险项目而闻名外,水上项目更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水上自驾艇、大型游览观光船让您悠然自得,带着自由的心情,观赏秀美如画风景,畅游在湖光山色中,您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水上餐船将把您带进诗情画意般的世外桃源,享美味佳肴,看水天一色;急流漂筏模仿的是一个狭长的天然河道,于滢滢碧水间越激流,跨险滩,赏自然景致,穿梭于暴风骤雨中,搏击在惊涛骇浪里,骇然过后的欢欣与喜悦会令您回味无穷,终身难忘;高空速降是勇敢者的运动,借助40米的落差,与索道合为一体,翱翔在蓝天碧水白云间,50秒的高速滑行惊心动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海马快艇惊险刺激,层层水花迷人眼,你会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声无助的惊呼;彩虹飞舟是全新意义的滑道类项目,模仿乡间水车而成,既有高空观光的惬意,又有激流勇进般的超常刺激,平静中孕育激情,激情过后回归自然,这似大喜大悲般的经历令您茫然无措,留连忘返。

最后让我们登上观音岛,看一看游乐园的全景吧。在十三陵水库中央的湖心岛上建有龙宫殿,全高42.5米,为二层、三檐、攒尖顶塔式建筑,以其九边、九柱、九梁、九脊、九角的独特建筑形式闻名海内外。大殿内供奉着一尊多臂观世音菩萨,自1995年由青海活佛夏日冬开光后,殿内香火缭绕,无数善男信女前来参拜,您也可以为您的亲人、爱人和友人祝福祈祷。登上龙宫殿二层,可观赏到整个水库的美景,南瞰九龙游乐园临水餐厅的古典式建筑,西眺明代十三位帝王的皇陵,北望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观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公园,会令您心旷神怡,遐想连篇。

游客朋友们,希望此次旅行成为您美好的回忆,欢迎您再次光临九龙游乐园!

北京西海子公园导游词

西海子公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京杭大运河北端西侧,占地面积210亩,其中水面近80亩。公园最早形成于1936年,扩建于1985年。

公园以它应有的功能和魅力每天接待晨练、娱乐、游览的游客3000多人次,年平均接待游人量达120万人次。儿童乐园位于公园的中心,占地面积5800多平方米,园内有各种电动玩具50余件套,碰碰车趣味无穷,海盗船惊险万分,疯狂老鼠、小猴拉车栩栩如生。每逢节假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此度假消遣。水上世界别有一番情趣。当游人从10米高的水滑梯上飞流直下时,可以感受到现代化生活的激情,水上世界是游人消夏避暑和孩子们练习游泳的好场所。一条百米仿古建筑的彩色长廊横跨南北两湖之间,湖水碧波荡漾,游人可乘各种动物造型船在湖中游览观景,南北两湖不但可以划船戏水,还可以为垂钓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场所,在寒冷的冬季有兴者可以在宽阔的冰面上练习滑冰。

公园不仅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还有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著名的燃灯佛舍利塔坐落在西海子公园内(相传塔内藏有燃灯佛舍利)该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氏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朝以来,历代皇家都有重修,清康熙35年重修的燃灯佛舍利塔,塔高56米,周长38米,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面八角十三层塔上共有2224枚铜铃,清风吹来悦耳动听,古人曾有“一枝塔影认通州”的赞美诗句。燃灯佛舍利塔是古通州的象征。1985年维修该塔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卓吾先生墓位于西海子公园西北角,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李卓吾(名李贽,号卓吾,1520xx年-1620xx年)明代著名思想家。他博览群书,熟读诸子百家,他敢于揭露道学的伪善,抨击孔孟之道并以独到的见解评价从战国到明末的800多名历史人物,他曾先后出版了《藏书》、《焚书》等巨著。1620xx年他被迫入狱,以死抗争,他的朋友马经伦将其安葬在通州北马场,为使后人凭吊观瞻,1985年扩建公园时将此墓迁至园中。

青山绿水相依,文物古迹互衬,西海子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园中共有60多种万余株花草树木,姿态苍劲的古槐已有500多年的树龄,在旧城遗址堆置的假山上建有造型各异的风景亭,登高眺望,园中美景尽收眼底,满园鸟语花香使游客心旷神怡。西海子公园是镶嵌在通州城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北京中华民族园导游词

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亚运村西南。1994年6月1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北京中华民族园是京城第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该园建设旨在展示民族文化传统,增强国民爱我中华的民族意识,促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同时,也在首都为各民族提供一个面向全国和世界的永久性窗口。

全园占地约45公顷,分南北两园。目前试开放的北园占地约20公顷,园内建有民族村寨36个,还有民族博物馆、民族展览馆、雕塑广场以及若干自然景观。北园内有民族村寨16个,建有国内最大的铸铁望以及仿真的热带榕林、水中溶洞、土林、盘龙瀑布、阿里山神木和沧源岩画等。少数民族村寨均采用1:1的比例,亭楼屋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按少数民族风格,真实再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

整个公园集民族建筑、文化展示、歌舞表演、体育竞技为一体,是一座露天的少数民族人文博物馆。10多支民族表演队活跃在各个村寨中,进行吹笙、对歌、弹琴、纺纱、蜡染等表演,构成一幅独特的民族风情画。

北京中华民族园的建成,使京城又多了一处别具特色的公园,从而它也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新景点、新热点。许多外国首脑、贵宾和专家,都称赞北京中华民族园正在成为“中华民族活的大百科博物馆”。现在的民族园月月推出新活动,园内设施不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介绍北京世界公园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其帝绝险,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屏障。居庸关建在一条崇山夹峙,长达约20公里的沟谷之中,这条沟谷就是京畿著名的“ 关沟”。

居庸关城两侧皆“高山”耸立,峭壁陡不可攀,关城雄踞其中,扼控着南下北京的通道。这种绝险的地势,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古代军事家,称其为“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在描叙居庸关路险关雄时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峰云其高 。

居庸之名,据元代人记载是秦始皇修长城时,徙居庸徒于此而得名。庸就是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其实居庸之名早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就有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在著名的太行八陉中,居庸关排列第八,即控扼军都山的军都陉。居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虽始终是兵防重镇,但却屡易其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时又先称“蓟门关”,后改“军都关”。由辽以后金、元、 明、清至今,便始终称居庸关 。

朱元璋灭掉元朝建立朱氏政权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便派开国元勋徐达修筑了居庸关城,这是明代修建长城关隘最早的记载。由此可见,居庸关战略地位之重要。徐达所建关城,是很大的。古书记载:“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居庸关城建立后,于此置守御千户所,永乐二年(公元14XX年)又升为卫,统领五个千户所。

居庸关自洪武建关后,历代都有修建,较大的一次是景泰初年。土木之变以后,当时兵部尚书于谦奏明皇上:居庸为京师之门户,宜亟守备,以佥都御使王镇守重修居庸关。居庸关尚存的南门门额所嵌:“居庸关”石匾上就有“景泰伍年捌月吉日立”的题记 。

居庸关,也是万里长城雄关险隘中,经受战火洗礼较多的一座关隘,这里曾导演出几场决定朝廷命运的战事。

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0xx年)金灭辽,就是先打下的居庸关,而后挥师南进,直取辽都燕京的。

金朝后期,蒙古族部队曾多次攻陷居庸关。但嘉定二年(公元12XX年)元太祖率大军进攻居庸关时,因金兵凭险坚守而久攻不下。最后蒙古兵转攻紫荆关,然后绕经涿、易二州由关里向外,两面夹击,才攻陷了居庸关。

明军灭元,也是先攻下居庸关,而后长驱直入,一举拿下元大都北京城的。277年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又是攻取居庸关,而后进军北京,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在历史上,居庸关虽饱经了战火,但更多的时候,这里则是一派和平的景象。1971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现的一座东汉墓中,有一幅《使君从繁阳迁度关时》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居庸关车马往来繁华情景。这幅珍贵的壁画足以说明,居庸关两千余年前,就已是沟通长城内外的重要门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导游讲解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2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_____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____,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我将陪伴大家共同游览北京的名胜风景,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是您对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您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好,现在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游览行程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也就是1420xx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永乐四年开始备料,而第二阶段就是在永乐十五年,1420xx年六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20xx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xx年完工。在建造过程中,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万人,而建筑材料都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来北京房山,金砖来自苏州,石灰来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盘山,殿基所用的精砖石来自山东临清,松木多来自东北,而楠木多来自四川、云贵、浙江等地,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故宫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宫的蓝图而修建的,布局规划遵循了《周礼?考工计》的都城设计礼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则为后寝。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东西两翼,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而后寝则是以乾清、交泰、坤宁这后三殿以及东西六宫、御花园为中心,外东路、外西路的建筑为主,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这样布局的:在午门外东侧是皇帝祭祖的场所太庙,西侧则是祭社稷的场所社稷坛。按照这种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宫就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统治时间总共长达五个世纪。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体,所以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在北京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伟大的中轴线,全长8.5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其中包括故宫在内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这条中轴线也叫做龙脉,线上的景山是内城的中心点,也是故宫的镇山。

我们有时候还把故宫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为紫宫。封建帝王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宫象征为天上的紫宫。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备森严,不许庶民百姓接近,是绝对的禁地,又称为禁宫,所以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这里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紫禁城的正门就是午门,因为在罗盘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门也是南大门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从汉代的门阙形制演变过来。下端有高12米的墩台,正中的墩台上面有门楼,两侧还设有钟鼓亭,东西两侧突出的部分叫观,上部各有廊庑13间,两端还建有重檐攒尖方亭。中央的广场叫阙。在明清两代,这里是朝廷举行颁朔大典和献俘典礼的地方。正中开了三道门,两侧都有掖门,这种做法称为“明三暗五”。五个门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可以从这里入宫,科考三甲也可以从这里入宫;平时,文武百官走左门,宗室王公走右门;掖门只有在大型活动的时候才开,三品以下的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分别通过东西掖门,外国使节要从西掖门才可以入宫;在殿试的时候,考生分单双号,从东西掖门中通过。

进入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上边还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就是内金水桥了。内金水河的作用不仅是故宫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灭火的主要水源,同时还起到了点缀景观的作用,使太和门广场在雄浑中不失秀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北京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红墙酒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受众多国内外宾客的青睐;故宫、景山公园、北海公园、天安门广场、国家大剧院、著名的王府井大街、前门步行街、黄城根遗址公园、北大红楼(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祥地)、老北京四合院、胡同等著名景点、建筑、商业区环顾四周近在咫尺,为全世界的宾客观光北京带来了诸多便利。

酒店拥有 14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具有中国古典特色庭院式中式房间、以及西式装修风格的各类房间,深受不同风格客人的喜爱。房间内提供小酒吧、日用消费品、免费宽带上网、免费保险箱、电影点播等设备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京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48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周庄游览。

在我们进入古镇主要景点之前,我先把周庄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周庄地处苏州昆山市、吴江市、上海的青浦县三县市交界之处,东面不远就是有名的淀山湖,从这里乘汽车到上海的大观园只需要十几分钟。所以有人说:“周庄是淀山湖畔的一颗明珠。”

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成为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周庄不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中国台湾经纬杂志盛赞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还有不少人在游览了周庄之后,这样说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一个周庄。”大家为周庄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为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觉得周庄是无法重造的美丽水乡。

走到贞丰泽国牌坊前〕这里是石牌楼,巍然矗峙在这新老镇区的交界处,是古镇周庄的象征,上面镌刻有“贞丰泽国”四个字,为著名书法家沈鹏所写。“贞丰”是指周庄的原名为贞丰里,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将两百亩庄田捐给当地的全福寺作为庙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贞丰里改为周庄。“泽国”是指四周环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贞坚不贰攀日康庄有道路”,下联是“丰衣足食向阳桃李自逢时”,意思是说我们周庄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庄大道,生活越来越富裕了。

大家跨过石牌楼就进入古镇区了,请回头再看,这里还有一幅对联:“万顷碧波水光潋滟晴方好;百尺临云塔影横斜景亦奇。”这是著名记者冯英子题写的。横额上书“唐风孑遗”。意思是在周庄,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古风遗韵还能看到一些。这是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龄的时候用左手题写的,左下角还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细辨认一下,是“新我左笔”四个字。这石牌楼和马路两旁飞檐翘角、黛瓦粉墙的房屋,以及高高耸立的古塔,构成了一个古建筑群,许多人都喜欢在这里留影,回头大家也可以在这里留个影。

〔边走边导游〕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汉白玉照壁,它是为纪念古镇九百周年而建立的。它艺术地勾勒出了周庄悠久的历史。抬头看去,拱桥驳岸,风火墙和蠡窗黛瓦,无不给人以浓重的历史感。

周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条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将古镇分割,形成8条街道,15座各式小桥彩虹般横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给周庄增添了风采。镇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临港背河。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水墙门、长驳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栏、水巷幽弄、深宅大院,处处显露出古朴幽雅,是中国水乡古镇风貌的“活化石”。吴冠中教授游览了周庄后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桥,叫太平桥,建于清代。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动人的江南风情画,在沈厅的展览室里,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画家桥本心泉以它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为《周庄的某一天》的油画。

这一条古街俗称一步街,因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过,街道两旁开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门,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递东西表示友谊,所以又称友谊街。上面还有一线天,中间是过街楼、这种建筑在大城市里是很少见的,在周庄却有许多。

〔在双桥前停下来〕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双桥,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这桥面一横一坚,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xx年)。这座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这座石梁桥叫永安桥,平架在银子浜口,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等一会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双桥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乘坐小船来到周庄,看到了双桥,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于是,就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一幅题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后来这幅油画连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画廊中展出。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被阿曼德.哈默用高价购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将这幅油画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钥匙桥不是钥匙胜过钥匙,因为它开启了周庄与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过双桥〕各位游客,大家看,我们对面的一角,有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景色,是我们周庄建筑内涵最丰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还是赤日炎炎,喜欢画画的人都会在这里铺开画板,描绘着对岸的一景一物。我国的许多电影导演和演员,都把周庄作为最佳的外景地,先后在这里拍摄了《共和国不会忘记》、《聊斋志异》、《杨乃武与小白菜》、《济公游记》、《江南巨富沈万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数十部电影和电视剧。著名导演张艺谋说:“在周庄拍片子,很令人满意。”他追求的就是这种古宅的建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筑和幽深的水巷组成的文化氛围,这不是一时一日能制作出来的。

走到张厅〕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张厅,张厅是周庄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厅为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按理说徐家建的应叫徐厅,为什么叫张厅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了,就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让我们到张厅的正厅去看看。这儿是张厅的正厅“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顺堂,早先门前有两棵玉兰树,春天一到,玉兰花开放,引来了许多燕子,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繁殖后代,被张厅的主人看见了,认为燕子和玉兰树给张厅带来了勃勃生机,于是就将怡顺堂改为玉燕堂。张厅的特点是“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大厅的东侧,有一条幽暗深长的备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现在大宾馆里的员工通道。请随我进去。

这儿就是“船自家中过”的地方。你们别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张厅是一户大户人家,每天要消耗许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从这里运进运出。二是封建社会,时时会打仗,主人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就可以坐着小船从这里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们周庄风俗习惯吧!这儿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周庄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吃过午饭后闲在家没事干,就带上自己的小孙孙和一些自家腌制的酱瓜、菜苋等聚到一块儿,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边品尝酱瓜什么的,一边谈天说地。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去品尝一下。

〔出张厅,边走边讲〕各位游客,自从周庄的旅游事业发展以后,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别是旅游工艺品店,在这些商店里,有刺绣、雕刻、编织、字画、旅游食品等,繁荣了周庄的旅游市场,大家等会儿可以选购一些留作纪念。

(走到沈厅〕这里就是沈厅,为江南民居之最。沈厅是“七进五门楼”,它的七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进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进是沈厅的第二部分,是接待宾客的地方;第五、六、七进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总之,这三部分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前厅后堂”。好,下面我们进去看看沈厅。

这就是沈厅的第一进“水墙门”,以前水乡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这里是沈家的船码头,也是沈厅主人接送宾客的地方。

我们现在走进的沈厅的第二进“墙门楼”,又称旱墙门。是沈家办理婚丧大事、张灯结彩的地方,过路的人一看,不必进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么大事了。这里有一块沈厅的简介石碑,请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绍,沈厅又名敬业堂。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就是沈厅的第三进了,叫茶厅。是船夫和轿夫喝茶的地方。因为在那时,船夫和轿夫是不能跟主人一块儿到里边去的。所以啊,这里的家具都很简陋。

我们已经来到了沈厅的第四进也就是沈厅的正厅松茂堂了。我们看这块匾上的“松茂堂”这三个字(,是清末状元张謇写的。这里是沈家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家具很讲究。沈厅一共有三帮建筑风格,在这里我们都能看见。请大家抬头看,屋梁上精美的雕刻有凤凰、仙鹤等。特别是这个图案,你们一定会说这是龙吧,嘿,这回你们可错了!龙,那时候就是天子的象征,沈厅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称作为“蟒”。这种雕刻属于“苏帮”艺术。这一进的屋顶有两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层,上面还有一个屋顶,这样的结构,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们再来看这个砖雕门楼,这是五个门楼中最宏伟的一个。上面的砖雕有《红楼梦》、《西厢记》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些精美的砖雕都被破坏了,专家说已经很难修复,这些砖雕属于“徽帮”艺术。还有一帮是“绍帮”,那屋顶两旁的封火墙就是。松茂堂里边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规矩我们是不能随便进去的。今天我们就破一次例,进去参观一下吧!沈厅是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我们已经来到了后堂,这里是大堂楼,现在是陈列室。请大家随便参观。

这就是沈厅的第六进,小堂楼。这尊塑像就是沈万三。沈万三是元末明初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号称江南第一大富豪。关于沈万三的富有,民间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沈万三有一只聚宝盆,金银财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有人说:“沈万三左脚是金,右脚是银,凡是他走过的地方,都能挖到银子。”还有人说;“沈万三有点石成金的特殊本领。”这些呀,只不过是传说罢了。据专家考证:沈万三的富有有三个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里的这头牛就表明他是靠种田发财的。二是沈万三继承了人家的财产。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沈万三靠镇北边的那一条急水江和外国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带的刺绣、丝绸卖给外国人,赚了大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外贸。沈万三的富有不仅在我们江南一带数一数二的,而且在全国也很有名气。那时候朱元璋刚做上皇帝。由于连年打仗,没有多少钱,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墙,怎么办呢?有一个大臣提议:“让富豪来承担这笔巨款。”于是,沈万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墙的任务。当时沈万三想借这个机会来讨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许多钱。不久城墙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万三心里很高兴,于是他想缟劳一下修城墙的士兵。谁知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来就很眼红沈万三,这么一来他就找到借口了。朱元璋把沈万三抓了起来,说:“你要和我比富,还想收买军心,要夺我江山,这怎么了得。”于是就要把沈万三判死罪。多亏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万三才免了一死,被发配到云南充军。沈万三的家人,杀头的杀头,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产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个小孙子逃了出来,沈家才留下了一条根。我们现在看到的沈厅就是沈万三的后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时建造的。这塑像两旁的对联,上联是:甲万户起南浔周庄江南聚宝;下联是:称三秀居东宅客金陵浜东藏银。概括了沈万三的一生。

我们进去看看。

这里,就是沈厅的最后一进,第七进。是沈家吃饭的地方。桌子上摆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这中间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万三蹄,它还是我们周庄的特产呢!现在商店里可以买到,大家可以买一只回去合家品尝品尝。人们都说:“万三蹄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厨房。看,这个东西曾在《正大综艺》节目中登过场。大家也来猜猜,它是派什么用场的呢!不知道吧!这是挤甘蔗汁用的。这里还有许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随意看看。

接下来请到楼上去看看。这里陈列有老爷房和小姐房。我们来看这只床,它叫千功床,它分三进有三个门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让人看上去很复杂,可是整只床没有用一根钉子。到夏天时,天气炎热,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来,里面就通风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装上去。那为什么叫它千功床呢?有二种说法:一说上面,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开国功臣,为了缅怀那些大臣,就把他们刻在床上,所以称千功床。二说上面的精美图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称为千功床。其他的陈列物品,请大家随意看看。

这是沈厅的走马楼,所谓走马楼,就是楼道,绕着沈厅兜一圈。大家看,这儿有一块木板。我们从这里望下去,是我们刚才走过的松茂堂。平时,木板都是关着的。封建社会,女的是不能随便见客人的,所以就设计这么一个可以开、关的窗,逢到有客人来,女的就可以掀开一条缝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这里看自己的未来丈夫的。好,请大家跟我走。这里呢,就是沈家逢年过节请戏班子唱戏的地方,这两边可以坐人。如果好好装饰一下的话,那可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小舞台。到了此处,沈厅我们已参观完了。那么,沈厅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对!沈厅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是官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这么大的规模,而且保存了二百多年,这在江南一带是极罕见的。

〔出沈厅,到富安桥〕大家请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富安桥。它始建于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两次重修,为单孔拱桥。桥长17.4米,宽3.8米,跨度6.6米。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桥面改成花岗石,东西有级梯,中间为平面,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据说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因不愿重蹈其哥哥与朱元璋作对最终被发配充军的覆辙,主动捐钱为乡里做好事,曾捐钱修建过富安桥。富安桥的名字,就是表达了他富了以后祈求安康的心愿。

〔边走边导游〕各位游客,这儿还有穿竹石栏,很有特色,所以许多电影导演也都喜欢在这里拍镜头,像电视剧《柳亚子》、《江南巨富沈万三》等,一些片断都是在这儿拍的。

看,这条市河以前是我们周庄的菜市场。水乡人家,买菜也是在水上进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挤满了小船,船上装着鲜鱼、蔬菜等。小贩们一边摇船,一边叫卖,两岸的居民听到以后,纷纷到河埠上来买菜,有些住在楼上的人,懒得下来,就直接从楼上放下一只篮子,篮子里面放着钱,小贩只要把菜放到篮子里,这样一笔生意就成交了。

〔叶楚伧故居门前〕这里面是国民党元老叶楚伧的故居。叶楚伧小名小凤,是著名的南社诗人,曾经担任过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秘书长,我们周庄有一段时间曾被改名为楚伧镇!

叶楚伧出生贫寒,长大后虽然做了“大官”,可仍然处处注意节约。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问他吃什么?他只点了一只糟烧螺蛳头肉,螺蛳在水乡是极便宜的,这也是他童年时代家里最好的菜了,他认为这菜有乡土风味,且价廉物美。吃完饭,沈家的女佣王妈给他绞上一把毛巾,他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您老人家替我绞毛巾,真是过意不去,应该让我们年轻人给您绞毛巾才对。”王妈很受感动,她说:“这个‘叶老爷’虽然官做得大,却没有一点官架子,真是少有的好人。”叶楚伧的作品很多,有《楚伧诗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叶楚伧在上海病逝。故居陈列了叶楚伧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关他的照片、回忆文章。请大家进去参观一下。

〔全福讲寺〕各位游客,这里是全福讲寺,矗立在南湖园中,殿宇轩昂,飞檐高翘,欢迎四方游人。相传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边功郎舍宅为寺,在白蚬湖畔建全福寺。历代不断扩建,梵宫重叠,楼阁峥嵘,碧水环绕,香火鼎盛,成为江南一带以经忏为主的名寺。寺内有一口巨钟,重三千斤,悬于大雄宝殿左侧。每当破晓时分,寺内有和尚撞钟,钟声宏亮,传到数十里外。人们把它当作报晓的鸡啼,闻声纷纷起床,下田耕作。久而久之,“全福晓钟”成为周庄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讲寺共有五进,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殿宇雄伟轩敞。高达三丈徐的如来大佛巍然盘漆而坐,宽阔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卧伏一人,这样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带的各大寺院中绝无仅有。据《周庄镇志》记载,如来大佛本苏州虎丘海涌峰云岩寺世尊像,清顺治五年(1648年),都督杨承祖兵驻白蚬湖边,迎于寺内,如来大佛的左右,仁立着文殊、普贤佛像,同样十分高大。两侧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清初,书法家李仙根寻访全福讲寺,见寺院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挥毫写“水中佛国”四个大字,制成匾额悬于山门之上,给全福讲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讲寺九百年来香火鼎盛,成为周庄繁荣发展的一个象征。然而,这座堪与杭州灵隐寺媲美的寺院,却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粮库,寺内所有的佛像、经卷和珍藏不知去向,历史悠久的古寺毁于一旦,这不能不说是周庄的一大损失。

90年代后,周庄镇建造南湖园。作为主体工程的全福讲寺,也于1995年3月18日破土动工。经过三百个日夜的紧张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讲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新建的全福讲寺,主要建筑包括山门、指归阁、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

山门耸峙在南湖岸边,门前湖光潋滟,水埠码头平卧碧波,游人和香客可以乘船进南湖沿石阶登岸,别有情趣。进入山门,只见一座五孔石拱桥飞跨在荷花池上,桥上石栏相扶。驻足桥上,可以欣赏荷池中的红嶂翠盖,也可以回眸南湖,尽情地观看旖旎的湖景。

过拱桥,前面就是重檐复宇、气势庄严的指归阁。在此登楼,居高临下,远近的景色尽收眼底。南湖中养鱼的网箱簖栏,以铅灰色的线条,分割着万顷波光。寺院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钟楼、鼓楼矗立两侧,互为映衬,使寺院愈加气象雄伟。

第三进,即是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飞檐翘角,雄伟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个大字在高达18米的屋脊间熠熠闪光。镶嵌于两边的梅、兰、竹、菊砖雕构图别致,精细秀逸。缓步进人殿堂,只见大殿中央供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铜坐像,高5米重3吨。释迦牟尼两侧,是骑跨在雄狮上的文殊和骑跨在大象上的普贤。殿后塑有飘海观音像,屹立在鳌鱼之背,衣袂飘动。大殿两旁的十八尊罗汉像,也各具神态,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宝殿,神光闪耀,祥云缭绕,置身其间,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围。

经台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环抱,经台中央矗立着三层宝殿,终日香烟缭绕。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栏杆上,镌刻着吉祥云纹。经台下的池水与曲径花廊下的流水相连,有锦鳞嬉游,富有诗情画意。

大雄宝殿后,是三层高的藏经楼。殿堂宽敞,装饰精美。楼内荟萃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经楼两侧是大斋堂和方丈室,遥相呼应。

周庄修复全福讲寺,借水布景,巧夺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色于一体,既为佛教文化爱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也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出全福讲寺〕大家看对面的那座小茶楼就是三毛茶楼,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台湾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烟雨朦胧之中来到了我们周庄,她看到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风光,不禁感慨地说道:“啊这不正是我魂牵梦绕的故土吗?”三毛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三毛回到中国台湾后还经常来信,说还要尝尝周庄的大闸蟹,很可惜她再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周庄人民为了纪念她,将这座古宅改称三毛茶楼。茶楼中除了陈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迹、书信外,还陈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学者游访周庄的照片。

〔边走边导游〕前面就是迷楼了。大家看,这儿有一座古桥,它叫“贞丰桥”。“贞丰桥”这个名字,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因为周庄的原名而起的。桥边的那座小楼就是有名的“迷楼”。迷楼以前是一家小酒楼,叫“德记”酒楼。它怎么会出名呢?原来清朝末年,有一些进步的文化青年成立了一个团体,叫《南社》。那时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等人都喜欢在这酒楼里喝酒吟诗,他们还以酒楼为题,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后这些诗篇被编成了《迷楼集》,随即迷楼的名气也就传开了。

那“迷楼”为什么被称为“迷楼”呢?原来南社成员们在酒楼上饮酒作诗,他们觉得小酒楼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围的环境也很迷人。因此,他们就风趣地把酒楼称为“迷楼”。他们把酒楼叫作“迷楼”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转移反动派的视线。

好,我们就到迷楼里面去看看。迷楼为临河修筑的两层小楼。楼内陈列着南社成员的照片、手迹、著作和书画作品,以及当代书法家书写的《迷楼集》中的诗句。二楼的东侧,是一组人物蜡像,展现的正是“小楼暂饮夜传杯”的情景,可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迷楼向游客开放以后,接待了许多南社成员的后裔,他们热情地向迷楼提供图片资料和实物,还积极参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楼,引起国内外诸多人士的注目。

〔继续向前走〕这里是澄虚道院,又称“圣堂”,创建于宋元佑年间(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明代中叶以后,道院规模日趋宏大。嘉靖年间,当地人玉壁捐资增建了仪门。清康熙二十五年,道士胡天羽化缘募捐建玉皇阁。五年后,又在阁西建造了文昌阁,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蒋南记在山门外建造圣帝阁,楼阁面临普庆桥,形成了前后三进的建筑群,气宇轩昂,占地1500平方米,成为吴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虚道院不但保存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而且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乡风光,也使道院的游人香客流连忘返。

各位游客,我的导游到此结束了。如果有时间,各位可以在古镇里随便走走看看。在这临别之际,让我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同时,还请您把周庄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庄旅游愉快,吉祥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