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中期德化窑青花人物盘【热门20篇】

浏览

1225

范文

689

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奥运主火炬将在继20__年之后,再次在中国北京的鸟巢上空燃起。奥运五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在此刻再次出现在国人眼前,他就是田径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今夜,他将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火炬手之一,参加最后六棒的火炬传递。

当晚10时,经过约1200名火炬手传递的火种,由火炬手赵伟昌带入国家体育场。伴随着乐曲,火炬绕场一周,依次由第一火炬手赵伟昌(1975年奥斯陆世锦赛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银牌得主)向第二棒李琰(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队总教练)、第三棒大杨扬(中国冬奥首枚金牌获得者)传递。

随后,担任第四棒火炬手的苏炳添将火炬传递给两届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奥运冠军周洋。在去年东京奥运会上,31岁的苏炳添以创造亚洲纪录的9秒83成绩,成为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书写了中国乃至亚洲田径新的历史。除此之外,苏炳添也是历史上首位打破10秒大关的非归化亚洲运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176名运动员当中,约有五分之一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才从事冰雪项目专业训练,雪上项目更是有近一半的运动员来自于跨界跨项选才。这些奥运健儿中有不少是通过田径跨项转型到滑雪的运动员,其中就包括中国跳台滑雪队以及雪橇、北欧两项等首次获得奥运资格的项目。

今夜过后,苏炳添也成为七名开幕式火炬手中唯一一位既参加过夏季奥运会比赛,又担任冬奥会火炬手的运动员。随着本届冬奥会参赛运动员依拉木江与赵嘉文点燃圣火,北京冬奥盛会正式开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飞人苏炳添1日在东京奥运田径赛场上以9秒83的成绩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

这一消息让许多亚洲人备感振奋,多家日本媒体也不吝称赞——日本时事通讯社2日报道中写道,苏炳添跑出了亚洲短跑新的历史,有日本网友说,同为亚洲人,“我为他感到骄傲”。当我们为苏炳添表示祝贺时,却不知苏神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才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如果说袁国强教练是苏炳添初期的领路人,那么亨廷顿则是苏炳添中后期取得巨大突破的功勋教练,没有亨廷顿的指导,也许苏炳添pb只停留在9秒99,虽然已创造亚洲本土选手的历史,但始终与世界一流水准相差甚远,苏炳添这匹千里马遇上了亨廷顿这位好伯乐。

20__年开始,亨廷顿正式成为苏炳添主管教练。亨廷顿帮助苏炳添改变跑动过程中的摆臂动作和脚掌落地后的发力方式。苏炳添一度感到不适,但成绩进步却很明显。20__年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28岁的苏炳添跑出了9秒91的成绩,在亨廷顿的指导下苏炳添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整个20__赛季苏炳添四次打开10秒大关。

职业选手,因为训练过度难免受伤,苏炳添也曾经因为腰部受伤,缺席全国田径锦标赛。那时候,他曾经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达到终点了,甚至开始联想自己退役后,是否要去当教练。但是不甘心后退的人,必然会重新回到赛场。苏炳添坦言,那段时间压力俱增,除了自己一个是80后以外,剩下的全是90后,那个时候,他猛然发现,自己似乎老了。亚洲百米飞人苏炳添,创造新的历史,9秒83神话背后的平凡故事是挑战体能与年龄的限制,也是一件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

作为一个黄色皮肤的亚洲人,他用不懈的努力挑战了年龄与体能的极限,让世界为之惊叹,每一个国人都与有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寻觅生命的支点,挖掘幸福的源泉,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们夫妻将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再当新标兵,再树新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是的,追逐幸福生活永远在路上。近段时间以来,为帮助张顺东、李国秀夫妻实现在家发展电商产业的心愿,昆明市东川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其定制了电商创业帮扶培训计划,从资金帮扶、电商培训、电商岗位实习等方面为张顺东一家做电商运营实操培训,再从直播带货等方面教会张顺东一家在电商平台创业。

在东川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安排下,张顺东的儿子张光云开始电商试岗学习。目前,张光云学会了作为淘宝客服与客户简单交流并自主接单发货,同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售后问题。此外,在产品拍摄、视频剪辑方面,张光云通过学习可以自行制作产品主图,张光云说:“我想在学习电商创业相关知识后,带着父母一起开网店、一起直播,同时,帮助村民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宣传推广东川土特产。”东川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将继续帮助他们一家掌握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流程,并能独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同时,引导、鼓励、支持更多的残疾人、农村青年等人群通过电商创业就业,带动群众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819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事迹材料

学校是我家,学生就是咱的娃

我从教二十五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时刻刻履行着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为人师表,用心呵护学生,用爱心激励学生,感化学生。从xx年至今,我所带班级中考成绩突出,连续六年被邓州市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培优先进个人”。

一、爱心奉献,学生一个都不少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帮助学困生,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我当班主任的理念,爱心奉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追求内在真善美的愿望,努力使全体同学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年内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力求达到“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的育人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学生爱戴,家长好评,连续4年学生巩固率都是百分之百。去年秋期开学时九四班68人期末考试时71人,这一学期72人,无一人流失,实践了我当班主任的工作理念————“一个都不能少”。

二、无微不至,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学校是我家,我家就是学生家,学生就是我的娃。”师生如父子,我时常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无比的关爱每一个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弥补了学生遗失的父爱。前不久,学生李萌林感冒几天仍坚持学习,一天晚饭后我去教室发现她爬在桌上,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感到不舒服,问她吃饭没有她摇摇头。我把她带到公路边看看病回到住室給她做饭,让她吃过饭才进教室。

我们学校是留守儿童温馨的家园,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远方打工。我班的赵倩父母和姐姐都在广州打工,老家是都司镇距离学校一百多里,乘车很不方便,况且家里没有亲人,每逢九年级过假期我就让她吃住在我家,让她成为我家的一员,让她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温馨,使她能专心学习,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三、诚心奉献,学生求学路上不孤独

学生是我的心,学生是我的肝,学生就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班级的一切工作都能有序进行。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我每天坐在教室,常常是最早到到教室,先看看清洁卫生落到实处没有,问问同学的吃饭、穿衣、学习用品等等,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也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只要心中装有学生,就会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上学期末,由于天气干燥流感袭击,为了防控疾病发生,我自费到药店买药、烧凉茶分给学生喝。还买了几个热水瓶,放在教室,供学生喝茶用。关心学生从小事做起。学生凳子坏了,我就拿到路边修理。衣服破了就拿回家让我爱人给缝一缝。去年11月份,天气突变,父母在广州打工的李跃飞 “衣正单”,于是我带他到街上买了保暖的衣服和棉鞋。安全重于泰山,我从不让学生单独出校。学生生病,不论时间天气,第一时间带学生去看病。

四、“黄金搭档”,发挥各科教师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每隔一段时间,我把本班的任课教师请的我的住室,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随便吃顿便饭,学校领导时常称我班的任课教师为“黄金搭档”。我总是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五、 数码相机,记录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利用数码相机制作学生的电子档案,不仅有传统档案袋的功能,还能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增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我鼓励学生运用数码相机收藏学习过程中的精彩镜头,这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的珍贵回忆。我还用数码相机捕捉他们真实的生活镜头:运动会上矫健的身影,有诗歌朗诵会上激情飞扬的场景,有故事会上精彩的定格,有爱心捐助时的慷慨解囊助人为乐是的真情瞬间,更有“爱我家乡之旅”的一组组镜头……他们真实生动的记录了学生们的风采,展示了学生成长的轨迹。随着这些镜头的回放,学生们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活动场景,沉浸在兴奋之中,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每逢重大节日:元旦节、春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中考毕业前夕,我时常把学生想说的心里话,心中的梦想,温馨的祝福,毕业留言配上音乐、插入学生生活照,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家的温暖。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美人物主要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429 字

+ 加入清单

_年间,山西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防疫员王元林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一起接种纠纷。

王元林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马虎不得。

见到王元林那天,是6月30日。吕梁山东麓的双路乡迎来一场久违的细雨,静谧山乡透着阵阵凉意。

王元林正准备出门,张亮杰的孩子3岁了,该加强接种流脑疫苗了,半月前娃儿发烧不能注射,今儿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块从冰箱移入随身背的疫苗箱,边穿那件出门才穿的中山装边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里外的兰家山,从河滩下去,再沿着陡坡爬上去。

61岁的王元林已经这样走了37年。37年中,他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达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没发生一起接种纠纷。

王元林先后获得省级计划免疫先进个人、法定传染病报告先进个人、免疫规划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日前,山西省卫生厅授予他卫生防疫楷模荣誉称号。

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山西省静乐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在王元林童年记忆里,就有天花、脊髓灰质炎、流脑等疾病流行。他亲眼看到这些传染病夺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初中毕业后,王元林选择了在县卫校读书。_年毕业返乡后,他成了全县第一代乡村防疫员,那时候,因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里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没病,为啥要挨那一针,还吃那些红红绿绿的药丸丸?王元林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门,一家家地做工作。兰家山村的赵桃娥是个聋哑人,家里3个孩子都到了接种疫苗的年龄。王元林几次上门,任凭怎么说、怎么比划都不行。好不容易请人帮忙用哑语把道理说清了,可赵家又拿不出钱来接种。王元林二话没说,自己垫钱给3个孩子打上了疫苗。

王元林每到一村,总要打听谁家快生孩子了,谁家刚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儿的消息,他就立即上门,为孩子建起健康档案。春去秋来,看着王元林一趟趟地跑,听着王元林一回回地说,乡亲们明白了:这疫苗,谁打上,对谁好。

为了不漏掉一个孩子,王元林走遍山乡,风雨无阻。去年春节刚过,大雪纷飞,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儿到了接种期。王元林背起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黄苇村。两个多小时后,当满身是雪的王元林撩开李家土窑洞的门帘时,李天亮惊诧地说:这么大的雪你还来?王元林却答:这么大的事,我怎能不来?

一次出诊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盖重重磕在石头上。他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坚持走到大山深处完成接种。他的左腿从此落下毛病,不能弯、蹲不下,天一凉就疼。跑山路最费的是鞋,王元林每年要穿坏老伴亲手做的七八双布鞋,布胶鞋一年也得两三双。他说: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那天,在张亮杰家,王元林仔细给孩子测过体温后,才给孩子接种了流脑A+C疫苗。张亮杰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针害你跑两趟,还下着雨!王元林认真地说:发烧是典型的接种禁忌,带病接种是害了娃。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如今,双路乡的许多老乡都能说出接种疫苗的禁忌常识:感冒、发烧不能打;吃鸡蛋过敏不能打;糖丸必须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服下,水温千万不能高这都是王元林走家串户宣传的结果。

为保证疫苗安全有效,王元林常年养成两个习惯:不管多远的路,他从不在外过夜,以保证便携式疫苗箱维持正常的低温;一进家门,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灯开关,看是否停电。一旦停电,他就立即将冰模板一个个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确保疫苗质量。王元林说:一个细节把握不好,就会出大事。

王元林出门喜欢穿4个兜的中山装,兜里总装着几个64开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个纸箱里,这样的小本本有几十个。小本本上详细记录着孩子的名字、所在村庄、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经接种的时间、疫苗名称,还有每次疫苗的批号、日期、产地和生产日期。每个月,王元林都要根据小本本自行设计一张疫苗接种行程表,哪天去哪几个村、哪个村有几个孩子需要接种,都做了标注,一个都不漏。

王元林生活中,一切都围着疫苗转。一次,王元林高烧39摄氏度,人躺在床上,心里却想着10里外的砚湾村,那里有个孩子等着接种。接种疫苗有规程,不能错过周期,他给自己打了退烧针,就头顶烈日出门了。今年春节,狼儿沟村老赵带着1岁多的孙子回乡过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王元林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18里外的狼儿沟村。看到王元林冻得发僵,老赵心疼地说,晚打一针不要紧!王元林却说:接种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们了!

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王元林生活的神家村,是双路乡政府所在地。这些年,村里盖新房、建小楼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开回了小汽车,王元林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两间老屋漏雨走风,老伴说,要翻修得四五万元,修不起呵!现在老两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儿家,家里除了公家配给的电冰箱和一个文件柜外,没什么值钱的家什。

在王元林心里,觉得最亏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两个女儿。王元林的工资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纪80年代,涨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资也只有370元。30多年,王元林没给家里挣回什么家当,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里的6亩责任田。因经济拮据,大女儿只上到小学六年级就辍学,二女儿初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于王元林常年奔走在山乡,家里的农活全靠老伴一个人操持。提到老伴,王元林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谢她!

王元林也有不少开心事。我管的辖区,我管的事,娃娃们没一个耽误,都健健康康的。还有许多事,也让王元林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回村盖房。动工那天,没有打招呼,前村后邻的乡亲们都来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钱;地里的农活老伴一个人忙不过来,总有乡亲过来帮把手;走在山间,谁开车或骑车碰上了,都会毫不犹豫地停下车,捎他一程

想想这些温馨事,王元林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在学习强国的过程中,我观看了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时代楷模事迹,包括杜富国、张富清、黄文秀。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杜富国,一名扫雷大队的战士,在一次排雷的过程中,一句“你退后,让我来”,他护住了同伴,自己却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这名年轻的战士,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有困难自己往前冲。在他的排雷生涯中,他多次把危险留给自己,不畏排雷过程中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把安全留给了同伴。他用行动践行着一名战士的承诺和无私。

张富清,一名战斗英雄。六十多年来,他深藏功与名,却始终坚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1955年,这位正连职军官,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时,选择去了偏远的鄂西山区,在来凤县干了一辈子,把大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最重要的是,面对以往的赫赫战功,他没有宣扬,而是选择尘封。他总是选择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投身到解放和建设的事业中去。

黄文秀,百坭村第一书记,她的生命终结在30岁的美好年华。硕士毕业的黄文秀,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好机会,投身到为祖国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她的抱负才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一展远大的志向,就因公殉职。她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奉献者。

这些时代楷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什么是甘于奉献,扎身一线;什么是舍已为人,冲锋在前;什么是默默无闻,不骄不躁。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画上了多彩的颜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不仅是口头上,而更应该是行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公司董事长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3269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公司董事长)

他的心里只有企业与职工

——记金光轧花制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峰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对于王峰这个名字,在座的也许并不熟悉,可是在夏集,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普通百姓,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年近花甲,在企业界跌打滚爬三十年,现任扬州市金光轧花制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人称“棉花大王”的人。这些年来,他为加快实现“富民兴镇强县”这一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他所获得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农民企业家”、“光彩之星”等荣誉称号不下于50个,而他却总是淡淡一笑,荣誉是对成绩的肯定,而成绩却不是我一个人做的,而且它也仅代表过去;我要做的是开拓进取,创造未来,为振兴地方经济加快农民奔小康再作新贡献。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扬州市金光轧花制胶有限公司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恰好证明了王峰的奋斗历程。公司的前身是县县郭桥轧花厂,刚开始时仅有十几个人和七、八台小轧花机。他领着这十几个人,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企业负责人,时时事事他都身临一线,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由于技术人手少,夜间机器坏了参加维修的总少不了他,实在困了,就在棉花堆上一躺,打个盹,经过几年努力,效益逐年增加。

九十年代初,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祖国各地,郭桥轧花厂也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该厂决定对轧花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并同时新增一条短绒加工生产线。这样在九二年初开始引进设备,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当年投入生产当年见效,产值利税比技改的前一年翻了两番。到九三年又比九二年又翻了一番。在以后的几年里,企业效益逐年提高。

2000年4月,原郭桥乡政府对轧花厂进行改制,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进行产权拍卖,时任厂长的王峰,在大家一致支持下,和三位投资人最终以100万元买断了郭桥轧花厂的产权,将原郭桥轧花厂更名为扬州市金光轧花制胶有限公司。三年来,他吃在厂里,睡在厂里,跑市场,购设备,搞管理,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上,这些年,受国际棉花价格的持续下跌和棉花市场的放开的影响,国内棉花价格不得不持续下跌,从而影响了农民种棉积极性,全夏集镇棉花种植面积不足2000亩。这还要与本镇老大哥金夏公司分食。加工原料哪里来?他召开董事会,研究决定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本地农民签订协议,保证价格,并无偿提供优质棉种,调动农民的种棉积极性;另一方面组织一支能力强的收购队伍,亲自挂帅,分赴兴化,金湖等县市收购。他们坚持公开交易,不压级压价,不玩“黑心秤”,热情对待每位棉农,为外地主动送棉到公司的棉农无偿提供食宿。他们的诚信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和肯定,吸引大批外地棉农前来售棉,从而保障了企业的运作。既使公司的经济效益蒸蒸日上,同时,又保障了广大棉农的利益,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厂房占地1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500万元,2000年销售值300余万元,2001年560余万元,2002年实现产值销售800万元,预计今年为1000余万元,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多次受到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表彰。

九一年的洪涝灾害大家都记忆犹新,当时的郭桥轧花厂背靠大潼河,加上厂里地势低洼,日渐高涨的潼河水很快从码头涌进厂里,从围墙的各个缝隙中钻了进来。当时仓库里还有尚未销售的三万斤皮棉,为保住集体的财产,维护职工的利益,他组织了厂里车间主任以上干部和党团员,采取围、堵、排的方法,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累了困了他就地打个盹。年轻的同志都劝他:“王厂长,您岁数大了最近身体又不好,回去休息吧?”他说:“谁不想躺在家里睡个好觉,可我是这个厂的负责人,这是我的责任,在这个时候,我回去了怎能睡得安心。”

2000年10月,王总在部队的儿子回家探亲。当时正值收购籽棉的高峰期,已有六年没有回过家的儿子这次回来,本想带父母一道出去玩几天,享受一下天伦之乐。王总的心里非常矛盾,一边是年年盼、天天想的儿子;一边是关系到一年生产的棉花收购工作。他把企业的现状、收购的重要性向儿子交了底,明白事理的儿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要父亲陪伴自己留在家中,却和父亲一同搬到了公司里,帮助父亲做了一些安排外地棉农食宿、端茶送水的活。王总看在眼里,感到很欣慰,部队这个大熔炉,让儿子得到了锻炼,使他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王总深切体会到: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科技人员更是企业的财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他常说,不把职工当主人看的企业不会长久生存下去,临驾于职工之上的领导反而驾驭不了职工,结果反而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王总对职工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他对每一位普通职工的身体状况、家庭背景都了如指掌。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技术水平进行“量身定做”,安排强度、技术适当的工种,发挥其长处;采取计件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形式,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他在每一次的董事会和职工大会上,把安全生产总是放在第一位,同时在企业管理上狠下功夫,一是狠抓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措施;二是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三是为每一位正式职工购买了人寿保险和每年度的意外伤害保险。去年初,一直从事棉花收购工作的蒋平的父亲去世了,由于多年的治疗费用,使他背上了近2万元的债。王总知道这一情况后,与其他三位投资人送去2000元慰问金。31岁的职工夏心干去年生病,四处求医终无结果,不得不在县人医住院开刀。王峰带着三位董事携300多元的礼物前往病床前探望,问长问短,情深依依,临走又丢了500元的慰问金。病者抓着王董事长的手,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其生病住院期间工资一分不少。现年34岁的朱才林前几年,他羡慕那些在外打工赚足钞票的人,为此他不辞而别,前往镇江学习汽车修理,实指望能实现发财的美梦,结果吃苦受罪。一年多,算算细帐,还不如在厂里的收入,只得卷卷铺盖又回到家乡。他很想再回到厂里,但自觉有愧,羞于见人。王总早看出他的心思主动找人捎信让他回厂上班,他那个激动真难以言表,逢人便说:王总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总他把每一位职工都放在心中。工人放假回家每月还有150元的基本生活费。春节来临,每人的福利都在千元以上,除此每人还有十样礼品。其中有鱼十斤、肉十斤。行管人员每人各二十斤。不少人家过年已不需要再到市场上购买物品了。

企业关心职工,反过来职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俗话说: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现实的辩证法。就拿蒋平来说:他在感动之余,作为回报,更加努力地工作。去年棉花收购期间,蒋平只身前往金湖,仅2个月时间就收购了20万担籽棉,完成企业生产需求的四分之一。还有夏心干开刀康复出院后,积极工作,埋头苦干,厂里分配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甚至主动找事做,还积极争取加入党组织。

现在全厂上下已形成自觉主动从事生产劳动的场面。重活、苦活、临时突击活人人争先恐后抢着干,没有偷懒的,没有退后的;身体棒的、力气足的照顾体弱的;工人把厂当作自己的家,把工友当成自己兄弟姐妹。厂里一直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单位里的物件从未缺损过失窃过。王总不在家,开会也好,外出也好,全公司一样运转正常。王总说:现在工人离不开我,我也更离不开工人。全公司至今没有一个人流失过。要不这个公司的销售怎么会连年直线上升呢?

企业效益好了,王总没有忘记社会对他的帮助,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几年来,为敬老院送慰问金,为当地修桥铺路提供赞助,扶贫济困,资助失学少年,安置下岗工人等善举数不胜数。至目前,用于各种捐赠赞助不下10万元,受到了党委政府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我们期待着:扬州市金光轧花制胶有限公司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王峰董事长的带领下,大力弘扬“团结、创新、务实、争先”的县精神,抢抓机遇,大胆开拓,与时俱进,为实现“富民兴镇强县”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他出生于1964年,湖北枣阳杨垱镇的一个小村庄里。

家里姐弟八人,他排行老六。

父母靠种田维持生计,家大口阔,日子过得很拮据,粮食往往不够吃。

在他的记忆里,每次吃饭餐桌上主食都是红薯面做的黑窝子、杂面饼,主菜就是萝卜干、咸菜、大酱,以至于到了现在,闻到大酱味他就犯恶心。

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从不耽误他的学习,想尽一切办法供他读书。

因为交不起学费,每次都是东挪西借,甚至有一次交到老师手里的“学费”是一只兔子。

他也没有辜负父母,学习非常刻苦,没有钱买课外资料,那就吃透课本内容。

课本上的知识,在哪页哪个位置,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他16岁那年,父亲意外病逝,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依然没有动摇他继续求学的决心,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枣阳一中,当时的重点高中,全镇只有他和另一同学被录取。

学校了解到他家的特殊情况,专门为他申请了救济金。

每年假期,他也会到离家十几里外的堂兄家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挣十几元钱,用来交学费。

就这样,他靠自己的努力,赚到了上高中的学费,始终没有动过辍学的念头。

1983年高中毕业时,赶上空军招飞,他瞒着家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顺利过关。

直到有一天,县武部派人到他家了解情况,他才知道自己被选上了。

到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他非常珍惜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

学习刻苦、训练严格,门门成绩都很优秀,同期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两次被评为全优学员并担任学员班长。

1998年3月,经过层层筛选,他被选拔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学习理论知识时,他明显有些吃力,离开校园10多年的他像备战高考一样,没日没夜地学,家里成了他的学习室,客厅到卧室到处堆满了学习资料,甚至连墙上都贴满了背记的纸条。

妻子和女儿临时当起了他的英语辅导老师,纠正他的英语发音、听写单词。

他不断充实大脑,扩充知识,就在今年春天,57岁的他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

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嘉莹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1941年秋天,叶嘉莹怀着梦想进入了她的象牙塔,在辅仁大学,是叶嘉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人生总是在喜从天降时祸也不请自来,1941年9月,十七岁的叶嘉莹正沉浸在大学开学季的欢喜里,同时,也迎来了她人生当中第一个厄运——母亲的去世。

母亲的去世给叶嘉莹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17岁的她,已经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已经对万事万物都有了深深的情感,她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所以母亲的离去对她来说,无疑上天给了她一颗甜枣,又打了她狠狠地一巴掌,同时也断了她一条路。为了祭奠母亲,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这段痛苦的日子是诗陪她一步一步走了出来。

此后,叶嘉莹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北京家中她是长姐,还要照顾两个弟弟,她一下子长大了,懂得了责任是什么,彼时沦陷区物质条件艰苦,度日很是艰难,但幸运的是,她情感并不孤寂,她还拥有贤惠慈祥的伯母,母亲去世后,伯母就担当起为两家人做饭的责任,每当叶嘉莹要帮忙时,伯母总推开她让她去专心读书。

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后,叶嘉莹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因为才华卓然,容貌清丽,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的名角儿,也就是在这期间,她遇见了人生的伯乐顾随老师,1942年秋季,叶嘉莹正值大二,在唐宋诗课程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贵人——恩师顾随,顾随既是她的文学教父,又是她的人生导师。

两人成为师生关系后,因为共同的爱好,对诗书的追求,使得两个人成为了高山流水之情,顾随的授课方式飘逸自然,从不刻板,因为对诗词有着很深得研究,所以很多东西信手拈来,叶嘉莹成为了顾随的小迷妹,顾随也非常欣赏这个极具天赋的姑娘,所以经常一起讨论诗词,一起做文学研究,这段日子是叶嘉莹最充实最快乐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洪战辉同志是《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中的“孝老爱亲模范”,他是原____学院学生,现__大学学生。20__年底,一个年轻人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从13岁起就支撑着一个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19__年,他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以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债。年仅13岁的他,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照顾没、年幼弟弟、抚养捡来的妹妹的家庭重担。在怀化念大学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每天不管学习多忙,都坚持接送妹妹,辅导妹妹功课。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洪战辉吃尽苦头。

__年以来,已成为公众人物的洪战辉又将爱酒洒向了社会。为资助贫困学生,他在学校和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学责任基金。为推动青少年思想教育,他应邀在全国各地作了150多场励志报告,并欣然出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生命教育爱心大使”。洪战辉先后获得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人事,全文共 1286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事

杨,女,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07级本科生。

汉族,生于1989年5月1日,山西太原人,

学生曾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篇ei论文、一篇sci论文;中北大学“新知杯”三维数字建模大赛优秀个人奖、最佳创意奖;中北大学“育才杯”科技立项三等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北大学赛区二等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北大学赛区二等奖、山西省铜奖;曾获国家奖学金、航天公益二等奖学金、综合素质一等奖学金、综合素质二等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学业二等奖学金、创新实践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中北大学自强之星”、“中北大学每周一星”、“最佳指挥奖”、中北大学第二十九届“希望杯”排球赛女子组第三名;曾参加“XX年材料与制造工艺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

四年来的大学生活,虽有酸甜苦辣,但杨却心怀坦然。因为:她没有浪费人生最最宝贵的时段,她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收获;从浮躁慢慢变得沉稳、从轻狂逐步走向成熟。

刻苦学习,惜时如金

早晨在操场上读英语,宿舍熄灯后才停止看书,晚自习教室关门才回去洗衣服——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刻苦学习。因为,她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从大一开始,杨就一直脚踏实地、努力刻苦地学好每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她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虚心向同学和老师们请教,拓展了专业知识面,努力向“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因此,她的成绩也得到了各位专业老师的认可和好评。

珍惜时间是杨一贯作风。她从来没有浪费过一个寒暑假。相反,假期的她更加忙碌:去北京上新东方英语培训;参加雅思、gre考试;在安徽合肥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所实习;作为志愿者服务于中国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可口可乐公司实习……

实验室的本科生

为了早日实现从事科学研究的梦想,杨把双休日的时间全部献给了实验室和图书馆。她积极参与学院老师的研究项目及课题。从到图书馆查阅文献,恶补相关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词汇,到实验猜想、设计、实施,她经历了太多太多。实验结果一次次失败,她一次次分析原因,一次次改变实施方案。杨从来不厌倦这实验的反反复复,她在其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且,她心中有坚定的信念:科学成果是建立在无数次实验失败之上的,正如爱迪生找到合适的材料做灯丝那样。

因为心中有信念,付出终究有回报。杨协助老师做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XX年11月,带着那份对科学的执着和热情,杨参加了“XX年材料与制造工艺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她用流利的英语与昆士兰大学、卧龙岗大学等国外知名教授、导师进行了深度的学术交流,并结识了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的著名教授。在众多的与会人员中杨是唯一的一位本科生,她倍感荣幸的同时,也倍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科技活动的带头人

担任科技委员的杨,不仅鼓励并帮助班级同学积极参加科技研究及科技竞赛,而且自己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大一开始,她在学习之余便积极的投身于各种科技竞赛中,并在多个立项中担任了主要负责人,既帮助了同学,又锻炼了自己。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回到20__年6月17日9时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0号指挥员的倒计时,乘坐在神舟十二号飞船里的汤洪波凝神屏息,即将开启首次太空之旅。

“点火!”火箭伴随着橘红色的尾焰腾空而起。聂海胜和刘伯明特意将最靠近舷窗的“黄金观景座位”留给了汤洪波。火箭进入太空后,他急切地打开舷窗,立刻被美丽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幽静广袤的深空中,地球散发出淡蓝色的光,蓝色和白色的纹路交错相间,宁静柔和、神秘壮美,汤洪波被深深吸引。

约6.5小时后,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聂海胜打开通往核心舱的舱门,乘组3人“飘”进新“家”,成为第一批住客。已经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的他们顾不得劳累,马不停蹄地开始布置。可是,初来乍到的汤洪波不像两位大哥那样迅速适应太空环境,一开始还能像鱼儿自由徜徉,等到新鲜劲儿被眩晕感代替后,胃里一阵阵恶心,他不得不停止工作,赶紧钻到“卧室”躺下。

空间站的饭菜种类丰富,科研人员精心研制了120多种食品,分为主食、副食、即食、饮品、功能食品和调味品6类,食谱一周轮换一次。工艺上采用柔性高效杀菌技术,菜肴类副食的感官品质大为提高,尽力实现品种丰富、口感美味。在空间站里,唯一现做的食品是酸奶。把预制酸奶兑上水后,放入食品加热装置中,等待5小时就能获得新鲜可口的酸奶。

食谱设计既注重营养健康和任务需求,也兼顾航天员个人饮食偏好。汤洪波是湖南人,无辣不欢,他喜欢在白米饭上涂上一层辣椒酱,聂海胜爱吃红烩猪排和米糕,刘伯明爱吃红糖糍粑,粽子则是他们3人的共同爱好。

吃饭也是他们的开心时刻。他们盘腿悬空打坐,边聊边吃。不时有小块的食物从包装袋里“飞”出来,他们就会顺势表演空中接物。对汤洪波来说,舱内飘动的小物件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如梦幻一般,所有的物件仿佛都有了生命力,还长着一双翅膀,飞来飞去,有时还跟他们玩捉迷藏。有一次,汤洪波跟家人视频通话时,给儿子展示了苹果,一转身,苹果就不知到哪去了。3个人把舱里找了个遍,终于在一个机柜背后的角落里发现了它。汤洪波忍不住调侃,真是一只会躲猫猫的苹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人物刘伯明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英雄王锋的故事,要从20__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灾事故说起。

那天夜里,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预见,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点多,因一楼电动车短路失火,继而引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锋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折回头冲进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儿子。

“你打电话报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楼里还有很多人。”王锋安顿好妻子潘品后,便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的生命。

此时,楼内已火光冲天,还不时响起爆炸声。“里面还有人,我还要去救人。”说完这句话,他第三次冲入火海。

这一次,他挨门挨户敲门示警。邻居听到咚咚的敲门声,赶忙起床逃生。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个逃出去的王锋,第三次从火海中出来时,已被烧成了“炭人”,全身乌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边跑边喊,奔走呼号。住处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

整栋楼的邻居无一伤亡,但王锋全身的烧伤总面积达到98%,命悬一线。

虽经多方救治,但因严重感染,在顽强坚持了136天后,王锋于20__年10月1日因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

英雄王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对他英勇事迹的高度认可。

如今,王锋事迹已在全国发酵,关于他事迹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就像“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写的一样,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盘,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院内,一条500米的路,顾诵芬从60多岁走到了90多岁。

现在的顾老虽已92高龄,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仍然坚持从家中步行至办公室。

500米,40分钟,顾诵芬始终不疾不徐、沉着平和。他记得,从前的自己经过这条路时,“走路都带风”。

1956年,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1964年,中国开始自行设计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他带领设计部门与风洞试验单位联合攻关,在国内第一次创建了战斗机喷流影响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也成为后来确定发动机喷流影响的基本方法。

1969年7月5日清晨,在沈飞试机跑道的一端,歼-8英姿勃发地停在那里,等待着起飞的命令。上午9点半,试飞员尹玉焕驾驶歼-8飞机在跑道上疾速滑行,拉杆爬升,直冲蓝天,飞至3000米上空,做平稳欢快地盘旋,动作矫健而轻盈。“飞行正常”,塔台的话筒里传来尹玉焕的报告。飞机在两次通过机场上空后,平稳地降落在机场上,歼-8首飞成功了!正式宣告终结了中国不能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20__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__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此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91岁的顾诵芬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顾诵芬谈到这至高荣誉时这样说。

得知顾诵芬先生获此荣誉后,许多新一代的航空人对顾诵芬讲出深情祝愿。“顾总是沈阳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创性贡献。”沈阳所总设计师孙智孝说。“顾院士是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在他的带领下,沈阳所一代代航空人不负众望,注重创新,信念无比坚定,力量无比强劲。”沈阳所副所长左林玄说。“从老一辈的设计师身上,我看到了勤奋、钻研、严谨、忍辱负重、勇于担当的品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他舍小家,为大家,远离名利,为了国家和民族做出个人最大的牺牲。”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说。

顾诵芬的办公室在二楼东侧。一套木桌椅、两个旧沙发是这件屋子仅有的活动空间,剩下全被各式书籍和资料填满。在这片“书的海洋”里,顾诵芬仍然能记得每一本书的位置,记起每一本书的内容,其中不乏有他主编的丛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感动中国人物聂海胜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聂海胜是湖北枣阳人,20__年曾成功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10日下午,中新社记者赶到枣阳市杨垱镇聂海胜家中时,这里早已聚满了人。

在聂家客厅,当地干部正在认真布置会场:悬挂五星红旗以及聂海胜飞行照片。枣阳市以及杨垱镇将于11日下午在此集中观看神舟十号发射直播。

聂家位于杨垱镇明星路上,是一座新修不久的两层小楼。走进客厅,只见正面墙上挂着“航天英雄之家”的牌匾。牌匾下,是聂海胜母亲的遗像。

弟弟聂新胜出生于1979年。由于父亲去世较早,几个姐姐出嫁,照顾母亲的责任一直落在聂新胜身上。他说,由于哥哥太忙,从不敢打扰他,担心影响他。

“他尽忠,我尽孝,我在家里照顾好母亲,让哥哥能够安心工作就是我最应该做的事情。”聂新胜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哥哥也是这样。”

“我们很少去北京,即使结婚后也没有去。儿子一岁多时,哥哥回来看过一次。”聂新胜说,哥哥很少回来,即使回来也基本是因为公事。

聂新胜现在枣阳一中后勤部门做水电工。聂新胜表示说:“哥哥和我从不谈他的工作,更不会告诉我神舟十号何时发射,我是从网上才知道的。”聂新胜说,希望哥哥再次和战友一起,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作为“航天英雄之家”,聂家墙上挂满了聂海胜照片。由于受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影响,聂新胜年仅4岁的儿子取名为“聂天扬”。

聂海胜于1964年出生于杨垱镇樊庄村聂庄。村主任聂经玖曾是其儿时伙伴。聂经玖说儿时他们经常一起玩耍,印象中聂海胜记忆力好,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到任务后,zz交通运输分局zz商城治超站站长zz就没有离开过疫控卡点工作岗位,直至1月 30日上午11时发生心梗晕倒。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zz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1月26日上午,zz交通运输分局负责协调设立公路交通疫控卡点。接到任务,zz同志主动请缨去辖区内最远、情况最复杂的zz高速服务区。作为卡点负责人他一边协调解决活动板房搭建,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防护等后勤保障问题,一边组织卡点工作人员召开现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卡点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大家要严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协助医护人员测量体温,严防疫情扩散。在没有隔离服和防护服的情况下,zz总是抢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询问来往车辆的情况。卡点任务较重,人员有限,执法人员按照24小时轮班制,但zz心系疫情防控,从年初二到年初六没有离开过zz高速服务区疫控卡点,卡点条件有限,累了就只能和衣而卧,饮食只有简单的快餐及方便食品。

鉴于zz服务区车辆流动量大,工作量较重,局领导安排zz交管站站长zz峰协助他工作,年初六上午8时本该他下夜班,他向zz峰交接了相关工作后并没有离开岗位,上午10时左右连续奋战了近百个小时的zz感觉胸闷、气喘、出冷汗,他也没有和同事们说起,只是说zz站长来了,他就可放心下班了。他还说从年前到现在忙着工作都没有时间回家看看生病在家的老父亲,准备回家洗个澡换件衣服去给老人做顿饭,陪陪他老人家。可是上午11时,刚到家的zz便晕了过去,家人急忙拨打120,将他送往zz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由于救治及时,目前已脱离了生命危险,正在ICU病房进行密切观察。经诊断,zz本来就患有高血压,又因长时间熬夜、工作劳累,这才导致突发下壁心梗。

得知zz生病后,分局领导立即赶到医院探望,zz见到领导的第一句话就是,疫控卡点的情况如何?防护服、防护口罩、吃饭问题、人员紧缺解决了吗?一线的执法人员有没有被感染?当得知一切工作正常,各种问题都已解决,他才松了一口气。

在日常工作中,zz作为zz交通运输分局治超站站长,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长期坚守在工作一线默默耕耘,不计名利,踏实工作,经常熬夜加班。面对疫情,他更是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极短的时间就协调建好4个疫控卡点16座活动板房,保障了卡点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zz的工作也赢得了过往车主旅客、服务区同仁和兄弟单位同事的一致称赞,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个交通人的爱岗敬业精神。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还有许多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交通执法人员,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众志成城,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为保护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我虽然在美国住了多年,可是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所讲的,说杨振宁你血管里所流的是你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回国后,他交给接待人员一份希望会见的人员名单,列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老同学——邓稼先。因为他心中一直盘旋着一个疑问。1964年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举国欢腾,但美国学界一直传言这其中有美国物理学家的帮忙,杨振宁希望好友邓稼先能亲口打破这个传言。杨振宁:希望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先进事迹摘抄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44 字

+ 加入清单

何为梦想?敢梦敢想是目标实现的奠基石。因为有梦想,所以有激情;因为有激情,所以有动力;因为有动力,所以有坚持;因为有坚持,所以有成功。

汤洪波用11年的奋斗实现了“飞天梦”,他把自己为数不多的11年投入在他热爱的事业中,这既是挑战也是坚守。

他用11年的时间去赌,赌一个可能没有结果的未来;他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默默坚守了好多年。

也许在他看来,这既是无法推脱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杨洪波也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收入全靠家里的那10多亩地。孝心爆棚的他不忍心看自己的父母在田地里干活,所以他从小就下田地干活。不仅如此,他还帮家里人做家务活。初中正是青少年、攀比、享乐、叛逆的时期,而他并没有,他早晨起早为了烧火做饭。父亲也经常告诉他做事要勤快。

“不插完这丘田不准回家吃饭,不割满一担鱼草不准休息”,这不只是父亲的言行教导,也是自己得以深刻领悟的源泉。吃过生活的苦,所以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不管多累都不叫苦。这份“称不上”苦的事业源自于他的追求,源自于他的教养,源自于他的韧性。

汤洪波高三毕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招飞考试”这条路。1995年成功入选飞行员的他,有着孩子般的天真与稚嫩,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模样。年仅19岁的他开始了飞天之路,在这条“重重艰难困苦”的路上他对自己的选择从未动摇过。在八年艰苦训练之后,终于不负众望,圆自己所梦,成为飞行大队的领班人。成为飞行员是汤洪波的“小梦”,当“小梦”扎根的那一刻,他开始了自己的“大梦”之旅,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化需要一个更加艰辛的过程。

一切从零开始,严苛的训练、艰辛的条件、无数个累到瘫倒的日日夜夜,这是汤洪波的选择。数不尽的艰难困苦在他身上上演,他没有一丝抱怨,他只知道坚持下去会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

终于,在20__年他入围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这就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不怕吃苦,能吃苦,能坚持吃苦”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从20__到20__,11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常人难体会的辛苦。野外训练,剥脱睡眠训练等等,更艰难的是在不确定未来之路会如何的同时,他还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是努力,而是必须。就怕因为一个行为得不到位就断送了自己的航天之路,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

在等待这条坐立不安的路上,他一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一切。对他而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是他的热爱,因为是他的选择;因为这是社会的命脉;因为这是国家的希望。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他飞行过程中用过的头盔自始至终都陈列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要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这是汤洪波的信念,

鼓励着新一代青年也要在自己的选择中坚持不懈,在自己生命里熠熠生辉。坚持不只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行动,杨洪波的成功,源自于他的坚持和努力,这就是他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三八红旗手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805 字

+ 加入清单

威海街头,棵棵挺立的玉兰树,枝头别上了洁白的花,向英雄告别。

三月,蔚蓝海岸,威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然而,为这座城市奋战了11天的一位白衣战士,却在春风中远去。

3月20日6时45分,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检测队队长、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主任技师白晓卉,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

回忆起与白晓卉在威海并肩奋战的日子,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技师吴晓本哽咽了。“事必躬亲,责任感极强”,这是她留给吴晓本最深的印象。

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白晓卉顾不上休息,立即前往威高诺润检验所查看实验室条件,指挥运抵的仪器设备试剂装配调试工作。当天14时,白晓卉作为第一组的一员,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队长的工作已经很繁杂了,不仅要参与疫情处置决策,还要布置分队的工作,可她还要在实验室参与一线检测操作。”吴晓本说白晓卉“一天到头手和嘴都不闲着”。此外,她多次通过视频会议,进行样本采集、运送、保存以及生物安全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培训。

身在威海,济南的工作她也记挂在心。“上次聊天时,她提示我威海采用的实验记录表好用,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主管技师邱旸,翻着两人的一页页聊天记录,那是白晓卉分享的她在威海工作的新发现新想法。

快速准确完成大量核酸样本的检测是疫情防控的基础,但对于检验人员来说意味着挑战。

“检测时需要穿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服内又闷又热,有时护目镜上都是水珠,只能从边边角角看过去夹样。”白晓卉曾这样描述检测工作。为此她钻研如何提高检验效率,总结,优化,岗位精细化,操作流水化,日样本检测量超过万管。

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的次数,每次检测工作都要持续数小时,加上防护服厚重封闭,一轮检测下来,往往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布满了护目镜的压痕。许多比她年轻的同事结束一个班次回到房间都感觉累,可从没有人从她口中听到过“累”这个字。

3月19日凌晨3点,白晓卉和同事们返回酒店休息。“酒店离海,那么近。”回程的路上,白晓卉突发感慨:“等解封那天,我们去海边吧!”然而,白晓卉没等到那一天。

“我是很普通的劳动者”

别人眼中,她是难以替代的白教授、白姐姐、“白大哥”

“我感觉自己是很普通的劳动者,也没有很突出的成绩,也没有很多感人的事,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普通的。”20__年,白晓卉当选“齐鲁最美职工”时这样说。

虽然年纪轻轻就担任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成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但白晓卉一直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检验人。

20__年7月,喀什出现疫情。白晓卉带领山东省第二批援疆医学检验队支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见到我,她直爽地说:‘工作的事你来安排,我们听你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核酸组组长沙银中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听候自己安排的就是业内赫赫有名的白教授。

轮到白晓卉休息时,她会给沙银中打个电话,“你们需不需要支援?”一天晚上,实验室收到五六千管样本的紧急检测任务,白晓卉电话得知情况后,带着队员立马赶到,投入检测工作。

作为一名奋战在边疆的检验人员,沙银中深知,白教授绝非“普通”,而是像天山雪莲花一样的“珍宝”。

他说,实验室之前开展核酸检测一天一个批次,疫情期间一天要做到五六十批次,样本量激增,风险就会增加。白晓卉和她的山东同行开展了9天培训,用在全国各地丰富的检测经验为例,告诉喀什的检验人员,大样本情况下流程如何优化,人员如何分工,仪器如何保养……“在最无助的时候,白教授给了我们行动和心理上的支持,是对我们巨大的帮助。”沙银中说,有位检验人员第一次得知接手样本为阳性后怕得睡不着,经过白教授的培训,成长为应对疫情的顶梁柱。

面对学生,白晓卉像一朵康乃馨。在研究生王丽丽眼中,白晓卉治学严谨,是值得尊重的白老师。白晓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在生活中,她又是那个在腊八节订腊八粥,元宵节带大家聚餐看电影,妇女节送来巧克力的白姐姐。有一次做实验,前期实验失败,王丽丽难过又愧疚。白晓卉拍拍她的肩膀:“这条路不通就换另一条,不是每个实验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大学同学眼中,白晓卉是热心肠。大学期间,白晓卉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后,揽过了“后勤部长”的工作——给忙于考研的同学买饭、采购。性格中藏不住的侠气和豪气,为她赢得了一个亲昵的绰号——“白大哥”。

在中学同学眼中,白晓卉天资聪颖。1980年,白晓卉出生在高唐县梁村镇韩寨村。“她从小到大一直担任班长,高中时有次因病请假两个多月,回校后她考试成绩照样排名前列。”白晓卉初高中同学、高唐县人民医院医生苗静说。

她还是慈祥的母亲,孝顺的晚辈。因为工作繁忙,周末也要在实验室加班,为了多一点亲子时间,她经常带两个孩子一起来实验室写作业。“晓卉特别孝顺。”白晓卉的叔叔白允举说,晓卉奶奶在世时,她只要有时间就回老家看望奶奶,大包小包给老人买礼品,陪老人聊天,临走时还执意给老人留些钱。

“以我所学,尽我全力”

援京结束隔离期未满,她写下援疆请战书

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能站出来。

20__年6月,北京新发地发生疫情,山东省第一时间组派山东医学检验队支援北京。得到消息后,白晓卉立即报名。“当时大家考虑到她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小学,小的当时还没上幼儿园,劝她别去了,可她还是报了名。”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基础检验科主任刘芸说。

这朵绽放在抗疫一线的“铿锵玫瑰”,将芬芳洒向大地。

作为山东医学检验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她北上支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工作。她同队友们与北大人民医院检验科人员混编,停人不停机,24小时轮班工作。在48小时内紧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对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备4个功能区和高压灭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创造了令北京同行称赞的“山东速度”。

当年7月,新疆疫情又起。还处在支援北京后隔离期的白晓卉,表达了赴疆抗疫的请战愿望:“我有经验,让我上。”

今年1月,白晓卉再次踏上征途。作为领队,她带领由6名同事组成的检测队奔赴河南。同行的刘芸亲眼见到她安排各项事宜:进实验室开展检测,和当地医疗机构、疾控部门业务对接,接收标本,协调班车司机……忙得甚至难抽出时间与孩子视频。听到年幼的孩子在电话里对白晓卉喊“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刘芸关上门退出去,“不忍心听。”

危险、辛苦,但白晓卉无怨无悔。“我愿意以我所学,尽我全力,用心守护患者健康。”此前接受采访时,白晓卉吐露心声。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白晓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在以白晓卉医生为代表的抗疫一线力量持续奋战下,山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省立医院旁,白玉兰花儿静悄悄地开。白晓卉的同事们,擦去眼泪返回操作台,继续为疫情防控坚守岗位;她年轻的学生返回实验室,要用更好的实验结果告慰恩师;在新疆,她带过的检验队伍,成为阻击疫情的重要力量……

百卉芳华,满目春光;英雄之花,永不凋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白晓卉抗疫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李,女,xx小学601班学生。

该同学品行端正、积极上进、乐观开朗、成绩优异、身体素质良好,各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在学习方面,该生学习态度端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前能够主动预习,积极向老师教不懂的地方。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踊跃发言。课后积极思考,绝不堆积问题,能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采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平时在一点一滴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该同学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该同学作为学生干部,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从不迟到早退,课堂上认真听讲,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充分起到了班级的表率作用。在班级中担任语文课代表工作期间,始终不忘班干部的工作职责,积极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主动地处理班级各项事务,热心为同学们做好服务。该同学将同学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特别关注学习上有困难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关心和照顾班级。与同学们形成了和谐、融洽、互助的关系。

该同学求真务实、认真负责、大胆创新的工作作风也带动了身边的其他学生干部,同时,在同学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作为语文课代表,不仅个人要求进步,还团结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该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班里同学进行各种课外活动,借此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使班级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团结和睦、积极向上。该同学“急老师之所急,想同学之所想”,在班级中发挥了良好的纽带作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

该同学的体育成绩很突出,体育成绩一直是全校第一。之所以这方面的突出,让国家教练曹二建收我到他的团队取得专业女篮训练。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才能取得成功,我希望在这次的补赛中我可以脱颖而出。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曾听过吃苦三味:得技能、开眼界、修身心。

个人想要脱胎换骨,就要学会低头吃苦。

如今,我们看到他们光芒万丈,可在背后,他们不仅要吃读书的苦,要忍受过去艰难的环境之苦,还要忍受训练之苦。

聂海胜在成为航天员的前4年左右时间里,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等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刘伯明的父亲曾见证过儿子训练的艰苦:坐在高空旋转椅上,疾转100多圈后,下来还要辨别方向;有几天要24小时头朝下躺在30度角倾斜的床上。

汤洪波的父亲透露说,儿子训练后累得“楼都爬不上了”。

汤洪波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想要拥有别开生面的人生,就要先主动学会吃苦。

人生如攀登,每登上一阶,机会越多,视野越广,可每攀登一阶,就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当你吃够了生活的苦,学习的苦,工作的苦,熬出了头,世间一切美好便会纷至沓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