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财税政策论文【精彩20篇】

浏览

5606

范文

1000

常年财税顾问协议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客户名称:

签定日期:

负责人:

档案号:zyhgw--____

甲______方:

法定代表人:

乙______方:中煜华税务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_____

甲方因工作需要,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聘请中煜华税务师事务所的税务师为税务顾问。经双方协商订立下列条款,共同遵照执行。

一、税务顾问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二、甲方应为税务顾问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以下条件:

1、甲方应提供乙方要求的全部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如果甲方提供的资料不及时、不全面给乙方工作造成重复,由此产生附加工作量,甲方有义务支付额外费用。如果甲方提供的资料不真实,造成偷税、欠税以及由此而受到处罚,由甲方负完全责任;

2、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及合作;

3、按本协议书之规定向乙方及时足额支付顾问服务费用;

三、税务顾问的工作方式:税务顾问原则上采醛随时联系制“与”定期走访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四、服务费及相关费用

1、双方同意就乙方依本协议提供的服务,甲方应按下述规定向乙方支付顾问服务费a、服务费总额:人民币________b、在本协议签署之日,甲方向乙方全额支付顾问服务费,即人民币__________元

2、如甲方无故终止履行协议已收的顾问费用不退,如乙方无故终止协议已收的顾问费用全部退还甲方。

3、乙方在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联系时,如需必要应酬的,经甲方同意并由甲方主持;该应酬费用由甲方承担……

4、如因委托的顾问事项遇到重大问题,致使乙方实际工作量有较大幅度增加,甲方应在了解实际情况后,与乙方协商酌情调增顾问费用。

5、乙方去甲方现场办公或为甲方服务发生的必要的交通、饮食费用由甲方负担。

6、到外埠为甲方办理业务,除以上规定,外埠差旅、通讯、住宿及饮食费用由甲方负担

五、乙方在顾问期间向甲方出具的书面资料,仅限于前述委托项目之用,不得另做它用,由于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后果,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税务顾问在处理 甲方日常涉税工作时,或应甲方委托从事税务筹划、税务代理、税务审计、税务评估等工作时,将按乙方有关税务师收费标准另行收费,双方另行协商签署协议,但乙方应按__%优惠收费。双方对其依本协议履行义务时所获得的对方的相关信息负有保密义务,该保密义务应当不受时间限制而持续有效。

六、本合同履行期限为__ 年,自____年__ 月__ 日至____年__月___日止。乙方负责甲方此期间的税务顾问工作。

七、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八、双方未尽事宜另签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九、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十、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甲 方: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

传 真:________________? 传 真: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

邮 编:________________? 邮 编:___________________

帐 号: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

___年__月__日 ___年___月___日

签定地点:___________ 签定地点: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格式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2015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格式

开题报告写作格式

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内容要求: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内容要求: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税试点动员会讲话[页7]_财税统计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统计,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国税试点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事关大局,事关长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认真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面上铺开村级换届选举提供成功经验,为促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加快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最后,预祝本次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共7页,当前第7页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写作模板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写作模板

1、封面: 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加粗小二

2、开题报告正文: 字体:宋体 字号:小四

3、参考文献格式: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小四

4、参考文献要求:

(1) 参考文献应列出30篇以上,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不含一般性教材。

(2) 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中文参考文献在前,英文参考文献在后),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

(3)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5、参考文献示例:

①连续出版物(期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刊物名称》,出版年份,期号,起止页码

如:[1]陈晓、 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 第8期,第22-23页(以下类同)

②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 发布日期

⑥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⑦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章名称》,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⑧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目》,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博士理科毕业论文致谢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博士理科毕业论文致谢

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使我对物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使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知。我认为,这段学习生涯,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旅行。在这次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刻,回忆途中的点点滴滴,我深深感觉到,没有他人对我的帮助,我甚至都没有勇气开启这段难忘的航行,更不用说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走来了。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研究员。在我即将踏上这次旅行的时候,先生作为指路人,以高瞻远瞩的目光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在前进的途中具备了明确的目标感;先生还一丝不苟地给我标记了旅途中可能存在的陷阱,让我时刻保持警惕,坚持正确的方向。几年之中,先生一直在彼岸,我在途中,时至今日,我勉强能靠岸,欣喜之余,对先生的辛勤付出,殷切希望,以及关心爱护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我要感谢师兄博士,我们俩在这次旅途中乘坐了同一条舰船,大部分时间都是他掌舵,我们一起克服困难,披荆斩棘,一路向前。这次旅途中,我们俩有喜有忧,成功过,失败过,但无论如何,这种最诚挚的友谊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输入无限的正能量。

我还要感谢师兄博士,本论文的许多工作都得益于他对电子实验室的贡献,没有他的辛勤劳动,很多工作无法进行下去。博士理科毕业论文致谢

我还要感谢师兄博士。在我懵懂的时候,给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变的笃定,继续努力。对我的生活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使我能够安心学习,勇往直前。

我还要感谢工程师和研实员,她们俩对电子实验室的建设付出了很多汗水。

感谢副研究员,副研究员,副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原子分子动力学组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对我的进步提供了帮助。

感谢人教处的xx老师,x老师和x老师在我学习期间提供的耐心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亲戚和朋友,他们的支持和宽容是我专心学习,并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

最后,我要向所有鼓励,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忠心的感谢。博士理科毕业论文致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医学论文写作中致谢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医学论文写作中致谢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医学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在文后致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致谢。但必须征得被谢人的书面同意。

1、被致谢者的条件:

(1)对研究提供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合作单位。

(2)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和个人。

(3)协助诊断和提出重要建议的人。

(4)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医学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5)作出贡献又不能成为作者的人,如提供技术帮助和给予财力、物力支持的人,阐明其支援性质。

(6)其他需致谢者。

2、注意事项:致谢应避免以下倾向:

(1)对确定给予了帮助的单位或个人,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致谢和说明。

(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将致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致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价,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读过该论文的知名专家写在致谢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毕业论文自我鉴定

范文类型:鉴定书,全文共 3107 字

+ 加入清单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外语系2024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外语系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外语,全文共 4280 字

+ 加入清单

外语系2019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外语系开题报告

外语系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

1、 语言类

1、 the importance of oral english

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english

4、 formal and informal english

5、 on english- chinese and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6、 the function of figurative language

7、 body languag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8、 colloquial english and written english

9、 linguistic study of journalistic language

1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nglish

11、 the function of grammar in english acquisition

12、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s

13、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4、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letters

15、 a linguistic comparison between business english and literary english

16、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17、 adjustment of syntactic components for forcibleness and impressiveness

18、 the word but in negation

19、 a study of nominal relative clauses

20、 the expressive function of the continuous tense in english

2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english

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journalism

23、 the function of english idioms

24、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a comparative study

25、 english and chinese sound systems-----a comparative study

26、 on english rhetorical devices

27、 how the english language creates new words

28、 how the english language enlarges its vocabulary

29、 how journalistic english shortens its words

30、 the witty use of conversion in english journalism

31、 the witty use of compounding in english journalism

32、 a pragmatic study on conversations

33、 the practical us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34、 how to distinguish english synonyms

35、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

36、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basic word-- stock

37、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phrasal verbs

38、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

39、 functions of language

40、 a study on english lexical collocations

41、 how to use the english dictionary effectively

42、 improv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anticipation

4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english learning

44、 error analysis and improving ability in english

45、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cohesion

46、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ive tongu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47、 a psychological study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dividual varie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4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cientific english and english for advertising

49、 a study of the language in advertisement

50、 a comparison between sino-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51、 a study of the web-chat language

52、 discourse analysis of advertising chinese?

53、 exploring gender-related communication styles in chinese

54、 cultivation of awareness of cohesive devices in english writing

55、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me and rhy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56、 the function approach to the reference of the chinese reflexive“自己”

57、 study on refusal strategi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58、 investigating humor in the light of relevance theory

59、 on english allusions

2、翻译类

60、the top criterion appraising a piece of translation

61、some fundamental qualities of a competent translator

62、a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63、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idioms

64、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proverbs

65、what can linguistics do in translation

66、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67、translation from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68、the techniques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69、the techniques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70、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to business translation practice

71、how executing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differs from executing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ation

72、on translation methods

73、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gative sentences

74、language barriers in translation

75、translation criteria

76、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of numeral and measuring words

77、a study of yan fu’s view on translation

78、cultural discrepancies in e-c/c-e tourism translation

79、c-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80、comments on huang yuang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81、“addtion”and “deletion” in c-e and e-c translation

82、translation of trademarks

83、translation of advertisements

84、on the dic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85、on strategies in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技术路线怎么写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技术,全文共 1184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技术路线怎么写

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一、 开题报告要讲些什么

1. 题目(题目中不要有字母、符号)

2. 指明研究对象或研究范畴

3. 指明研究内容(对研究对象的什么进行研究。每一个研究内容都要清楚详实)。要指明难点和前人尚没解决的问题。难点、难题是体现水平和前沿性的地方。

4. 研究方法有哪些

5. 要涉及的设备和仪器有哪些。在什么研究工作中要用到哪个要逐一说明,不要笼统大略。

6. 整个题目所指工作具体实施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案。经费和进展如何。

二、 开题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

1. 针对以上6个方面的内容,都要搞清历史和现状。如,谁是第一人?谁是有功之人,在什么上有功?科学难点在哪儿?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能解决什么?关键问题是哪些?

2. 开题报告是科研工作之始,“创新”要贯穿一切。要把注意力放在针对以上6个内容的“改进”、“发展”、“完善”和“填补空白”上。

3. 开题报告的内容在以上6个内容的文字份量要均衡,避免出现讲“概论”多,讲自己工作安排少的情况。逻辑上要有层次。写的时候要有承上启下的提示。

4. 要做好投影片。要反复修改投影片上的内容。编排要美观大方。要事先确定好每一个投影片投出时,同时要讲的话。

5. “实验”要讲可操作的具体实验。每个实验都要同时注明要达到的目的或期望的结果,要指出做一个实验所需的时间,样品量、重复量等。

6. 在讲到以上6个内容时,要多采用把参考文献直接写到投影片上的办法。参考文献要用有份量的。

7. 要提供“基本背景读物”类的专著和书藉。

8. 要多采用科学语言,如图、表、公式、实物照片、摄象片段、符号(要交代含义)。

9. 要介绍“文献检索”的结果。开题报告要有一份文献调研总结作为附件。

10. 要提供一份“poster”图样。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学开提报告参考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学开提报告参考范文

区域经济学开提报告参考范文如下文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以上是区域经济学开提报告参考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

1.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选题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选题研究的重要性,说明清楚其理论和实际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建议400字左右

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应结合选题,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需要说明国内、国外的发展情况。

3、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目的

应结合所要研究具体内容,思路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有针对性。

4.本选题的参考文献资料

1、……………………

2、……………………

5.论文撰写提纲

拟定论文的结构,即论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论文结构完整、逻辑关系合理、拟写的内容与题目一致。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

应从专业角度对选题的意义、难度、创新性、理论和应用价值以及选题的可行性等方面给出评价

是否同意开题: 1、同意 2、不同意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页3]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2。 参考书目(仅列210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1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1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6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

本文具有1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1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1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1个学科到另1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1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1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1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英语论文沟通的代价——浅析《动物园的故事》中杰利之死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551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论文-沟通代价——浅析动物园的故事》中杰利之死

附表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沟通的代价

——浅析《动物园的故事》中杰利之死

系    别:

专    业:

英 语 教 育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 1928-)是二战后继阿瑟·密勒(Arthur Miller)和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之后出现的第三个在美国戏剧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使五十年代流行于欧洲的荒诞派戏剧在美国得以立足,并赋予了荒诞派戏剧新的内容和活力。荒诞派戏剧流行时间虽短,但它对后来剧作家们的创作影响巨大。因而,迄今国内外都有不少研究成果。具体到阿尔比的成名作《动物园的故事》,西方评论家们曾从存在主义的、基督教教义的、象征主义的、荒诞技巧的、舞台形象的,甚至自传的角度作过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国内研究者限于其文化背景和审视角度,对《动物园的故事》的研究和探讨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其中,能对《动物园的故事》中的死亡主题进行多维度地分析者不多见,而能透过死亡主题的表面认识其深层社会功能的研究和探讨就更为缺乏了。

由于荒诞派戏剧是西方荒诞社会的特殊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颓废、没落等病态现象的反映,所以,人们对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评论迥异,毁誉参半。本人认为该荒诞剧中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沟通之难这一主题的确尖锐而突出地表现了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给人以思想上的震动,并促使人们从沉湎于物质享受的麻木不仁和惰性中猛醒过来。本课题的研究角度依据于施咸荣等译的《荒诞派戏剧集》的前言部分。书中说:“在《动物园的故事》这部荒诞剧中人与人如同被动物园的栅栏隔绝一样,一个人为了与别人沟通,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本选题的主标题为“沟通的代价—浅析《动物园的故事》中杰利之死”。后由于指导老师汤卫根耐心指导,并提供刘源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镜与刀:阿尔比几个剧本中的死亡意象分析”以供参考,大大丰富了本课题的内容,拓宽了本课题的研究视野。

《动物园的故事》这部剧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实的一个警告:如果人们保持现状,容忍人性与社会的堕落,那么剧本中反映出来的可怕的一切都将变得无法挽回。阿尔比也曾公开宣称他要“冒犯”那些认为资本主义“一切都十全十美”的人们,要“刺激人们去思考”。在中国“荒诞剧热”似乎已经降温的今天,再回头研究一下西方荒诞戏剧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意义以及它对现今戏剧界和社会的深刻影响等,是不无裨益的。尤其是对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这部荒诞剧的潜心探讨,可使人们领略到阿尔比高超的艺术天赋以及剧中人物的象征意蕴和死亡主题的社会功能,使这部剧作的永恒魅力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并激发人们透过现象认识到人存在的价值,人与“周围世界”的责任和权益的关系,以及人应当受到关注的必要性。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阿尔比被视为美国荒诞派戏剧代表剧作家,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他使五十年代流行于欧洲的荒诞派戏剧在美国得以立足,并且运用荒诞的形式表达荒诞的现实。而且他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实的一个警告。在《动物园的故事》中,阿尔比真正关注的并非死亡而是死给人带来的危机,并作为警告,促使人们觉醒。他也期望,死亡意识内在化后,能促使观众认识社会,直面人生。本课题将从剧本中所体现的死亡主题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并试图透过其近似荒诞的作品表面而认识其深层结构,以揭示西方社会里人生的惨淡、凄楚、孤独和彷徨,并使人们充分意识到死对生的威胁而有意识地选择一种更真实,更有意义的生活。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研究主要涉及九大步骤:1.选题;2.定题;3.查找资料; 4.拟订提纲; 5.填写开题报告;6.写初稿; 7.修改初稿,完成二稿; 8.定稿; 9.论文答辩。

方法及措施:1.做好资料查找工作,搜集全面、详尽的论文写作资料。2.写作时,注重研究方法,尽量让论点新颖,论据充分,并灵活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使文章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3.在写作过程中及时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同学讨论,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工作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Albee, Edward The Zoo Story [Z] in Mcmichael, George, ed.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Z]. 3rd Ed.  2 vol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0: 1915-30. Vol. 2.  New York: signet. 1960.

[2] Amacher, Richard F. Edward Albee [M].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69.

[3] Bloom, Harold, Ed. Modern critical views: Edward Albee [C].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7.

[4] Esslin, Martin.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M].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9.

[5] Killinger, John. World in Collapse: The Vision of Absurd Drama [M].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co. Inc.. 1971.

[6] Parker, Dorothy, ed. Essays On Modern American Drama: Williams, Miller, Albee, and Shepard [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7.

六、教研室评议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七、系领导审核意见:

1.通过;           2. 完善后通过;             3. 未通过

系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网络会计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会计,全文共 1957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会计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依据、意义和研究目的:

随着21世纪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会计慢慢兴起,并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会计网络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会计核算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会计网络化不仅能够促进企业重新考虑自己的信息化战略,还能提高企业各层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和会计知识管理的水平,并且为企业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参考,提高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反应的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网络化对它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会计的特点及优势,阐述了网络会计的意义,重点分析了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网络会计前景的展望做了一些探讨。

二、毕业设计(论文)结构的初步设计和进度计划:

论文的初步设计:

一、网络会计的概述

二、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一)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 (二)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

(三)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针对性

三、网络会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在传递中存在问题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2。财务机密的保密性 3。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

(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1。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2。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三)对会计软件的新要求

1。对会计软件开发的要求 2。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

四、应对网络会计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立法工作 (二)健全内部控制 第一,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第二,做好日常操作管理 第三,做好会计档案管理。

(三)从技术上,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一,系统容错处理。

第二,安全管理体制。 第三,安全保密技术。 第四,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入侵,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 (四)加强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措施 (五)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大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五、结论

六、致谢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选题困难:平时较少关注会计信息,对会计热点问题了解较少,对于论文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范围自己不好控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方面的信息,综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大致上拟定几个题目,再请教老师,从中挑选一个适合的论文题目。

2、搜集资料:我国网络会计相对是一个比较新的会计领域,在这方面,会计界学者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的,资料搜集比较有难度,需要从多种渠道收集,上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上中国知网搜索有关我国网络会计的相关资料,咨询专业老师获取相关建议。

3、毕业论文格式不熟悉:毕业论文对格式有着很高的要求,第一次写毕业论文,对格式很不熟悉,请教上一届的学长姐的同时上学校网上查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的资料,另一方面在网上下载范文作为参考。

四、进度计划:(包括时间划分和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总体安排:

首先与导师商定论文选题,之后就此选题到图书馆和网上进行资料收集,拟出论文提纲,再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最后定稿。

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8—15至2019—11—8)

第二阶段:构建本论文的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2019—11—9至2019—11—30)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2019—12—1——2019—12—31)

第四阶段:请指导教师审核初稿并征求意见(2019—1—1至2019—1—20)

第五阶段:修改论文初稿,完成二稿,请指导教师审核校阅(2019—1—20至2019—4—30)

第六阶段:毕业论文定稿并誊正(2019—5—1——2019—6—1)

第七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9—6—8左右)

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许永斌。电子商务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

[2]胡华。网络安全与会计控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

[3]岳和平。网络化对未来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太原科技,2019(3)。

[4]张英明。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中国会计电算化,2019(1)。

[5]姚友胜。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控制及要素特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6)。

[6]崔晓清。21世纪网络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9(4)。

[7]姚止海。网络时代挑战传统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9(4)。

[8]张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J]。广西会计,2019。

[9]徐敏,董丽艳。我国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

[10]冯晓玲,任新利。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研究[J]。会计之友,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最新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578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编写目的

《银行帐目管理信息系统》开题报告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对《银行帐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各模块的分析,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内容,技术方法,明确各模块的功能和数据流,为程序编写定下宏观体系框架。

二、开发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大范围的普及,计算机应用逐渐由大规模科学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转向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这就产生了以台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银行帐目管理之中的应用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银行帐目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务处理的应用中已显得不相适应,采用it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目前,对外开放必然趋势使银行业直面外国银行巨头的直接挑战,因此,银行必须提高其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环境。这样,帐户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在传统的银行帐户管理中,其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繁琐的,帐户管理以入帐和出帐两项内容为核心,在此过程中又需要经过若干道手续,因为整个过程都需要手工操作,效率十分低下,且由于他们之间关联复杂,统计和查询的方式各不相同;且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问题,因此该过程必须实现信息化。

我们的系统开发的整体任务是实现银行帐户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能使新系统达到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请求,通过初步调查和系统目标分析,对要开发的银行帐户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经济上、资源上和管理上进行是否可行的研究。这是一项保证资源合理使用、避免失误和浪费的重要工作。

⊙ 经济上的可行性:主要分析成本与收益、投资效果等。

⊙ 技术上的可行性:要分析技术力量、计算机性能、通讯网络和系统条件等。

⊙ 资源上的可行性:主要指管理、经费能否得到保证。

⊙ 管理上的可行性:如帐户管理水平、数据收集可能性、规章制度健全程度和领导对发展系统的态度。

可行性分析已经写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请领导及有关专家审议,通过后进入了以下需求分析阶段。

四、系统需求分析

用户的主要需求有帐户管理、取款机管理、用户查询、查询统计等几个方面:

(1)帐户管理方面:存款、取款、开户、销户、修改信息、办卡、挂失卡;

(2)取款机信息管理方面:管理员管理查询和维护、客户查询和取款等功能;

(3)用户查询方面:用户希望便于查询自己帐户的信息。

(4)查询统计方面:vip用户统计、atm业务量统计、异动查询统计、持卡总量消费统计、工作量负荷统计等功能。

五、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解决办法为:采用des加密算法;

(2)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二: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解决办法为:使用触发器;

(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三:系统查找数据的速度问题

解决办法为:采用哈希算法进行数据的快速查找。

六、系统定义

通过该银行账户管理系统,使银行的账户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账户管理效率的目的。系统开发的任务是使办公人员可以轻松快捷的完成对账户管理的任务。

1、系统要求:

(1)系统应符合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满足银行相关人员日常使用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2)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3)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4)尽量采用现有软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系统功能:

系统主要实现了:帐户管理、取款机管理、用户查询、查询统计等功能,

◆帐户管理模块:存款、取款、开户、销户、修改信息、办卡、挂失卡;

◆用户查询模块;

◆取款机信息管理模块:管理员管理查询和维护、客户查询和取款等功能;

◆查询统计模块:vip用户统计、atm业务量统计、异动查询统计、持卡总量消费统计、工作量负荷统计等功能。

七、系统体系结构

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做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八、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ie5.0

开发平台:visual forpro 6.0

九、参考资料

vfp 编程技术及数据库应用教程 作者: 常明华 杨佩理 李基鸿 连育英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7-5083-0867-0

出版日期:-08-01

vfp程序设计简明教程

作者: 鲁俊生 胡天云主编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7-5606-1047-1

出版日期:-08-01

visual foxpro6.0/foxbase+课程设计案例精编

作者: 伍俊良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7-5084-0947-7

出版日期:-01-01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作者: timothy c.lethbridge robert laganiere

译者:张红光 温遇华 徐巧丽 张楠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7-111-11904-5

出版日期:-04-01

十、课题开发进度

2月23日---3月7日 系统分析阶段

3月8日----4月4日 系统设计阶段

4月5日----4月10日 系统实施、调试阶段

4月11日---4月25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编写

4月26日---5月18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法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967 字

+ 加入清单

2018法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背 景

XX年初,中国南方十几个省份遭遇了连续的雨雪灾害天气,低温冰冻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灾害(本文中的灾害均指自然灾害)给社会的破坏性固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在灾害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南方各地由于最近几年受温室效应的影响而气候变暖,忽略了预防冰冻灾害的各项机制,在灾害发生后又缺乏一套高效的救灾应急机制,以至于在突来的雪灾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实早在多年前,就曾有专家学者指出我国缺乏制度化的防灾救灾机制,呼吁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国家在此方面的立法进展十分缓慢,只是在灾害发生后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以作弥补。因此,我国当前在灾害预防与救治上面的法律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引发了笔者的深思。

在历史上,灾害的发生同样是频繁的,历代政府不仅在防灾、抗灾、救灾上取得了不少成效,还在灾害防治的制度建设上存在不少建树,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备的法律机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古代政府的灾害防治法律机制在当代可能未必存在巨大实用性,但是古人对灾害防治的各种思想,以及他们在制度方面的设计思路,或许能够给予我们当代一些启迪,能为当代借鉴与反思。

此外,灾害的发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一些灾害的爆发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这些年,我国似乎进入了灾害的高发阶段,接二连三地爆发严重灾害,如像XX年 的“非典”, XX年的“太湖蓝藻” 以及最近的“雪灾”。在这灾害频繁时期,通过研究历代政府关于灾害防治的相关史料记载,我们可以获取灾害的信息,掌握灾害的发生规律,从而为当代构建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灾害防治法律机制寻找新的思路方案,具有相当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决定将《中国古代灾害防治的法律机制研究》作为选题,以期能够取得一定的收获。

(二)意 义

我国虽然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灾害深重的国度。据古籍的记载,在伏羲燧人时期就有洪水为患,黄帝纪元一百年的时候出现了地震,传说“尧、禹有九年水灾,商汤有七年干旱”。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记述:从公元前1766年至1936年的3700多年间,中国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5258次,平均约6个月一次。

在严重的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开始了防灾、抗灾、救灾的实践探索。《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在不断的实践努力下,我国古代的政权逐渐把一些灾害防治的有效经验政策化、制度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机制,史称 “荒政”。

在实践的同时,祖先们对灾害的成因,以及对灾害的预防和救治,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形成了各种学说观点。在历史上,普遍的观点认为灾害是上天对世人的惩罚,《尚书》中说“天毒降灾荒”, 汉代的董仲舒认为“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除了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之外,也不乏存在唯物主义的观点,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主张“修堤梁,通沟浍, 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耕耘”。

可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一部长期防灾、抗灾、救灾的历史。在学术界,学者对中国古代灾害防治的研究十分热衷,我国古代的“荒政”及其思想被广泛地作为研究论题。当前,国家又提出了发展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在xx大报告中,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这又给予了学者研究我国古代灾害防治新的契机。尽管如此,在法学领域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却十分的缓慢,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因此,笔者认为,从法学的视角对我国古代灾害防治的机制进行审视与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本论文拟从法学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的灾害防治机制进行全面的梳理,挖掘出一套古代灾害防治的法律机制。

本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论述中国古代灾害防治的思想基础。笔者认为,任何法律制度、法律机制的形成,必定有其思想基础与理论依据。在我国古代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涌现了诸多的思想家,他们对灾害的防治都存在着自己的看法,形成了各种学说。其中,存在唯心主义的观点,也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些观点对我国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接着,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具体介绍中国古代灾害防治机制的法律设计,分别从灾害防治的立法、法律执行、法律监督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灾害防治的立法部分,主要介绍阐述古代在灾害防治上面的一些制度。灾害防治的法律执行部分,从灾害防治的主体、灾害防治的法律措施与灾害防治的实施程序等方面进行论述,灾害防治的主体包括政府与民间的各种力量,法律措施包括灾害预防与灾害救治的多种手段,灾害防治的实施程序主要对灾害救治的实施步骤进行详细阐述。灾害防治的法律监督部分,主要论述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与监督内容、灾害防治的监督方式与责任主体的法律承担。

第三部分是中国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现实思考。通过前两大部分的论述,此部分在充分把握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我国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进行思考,借鉴该法律机制中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制度设计,同时对一些制度设计的缺陷进行反思,从而使我们当代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任何论题的研究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多种的研究方法,本论文拟从中国古代灾害的思想基础着手,然后详细论述灾害防治机制的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监督等多方面内容,最后对该机制进行分析思考。因此,文中研究方法也并非单一。

一是文献分析法,此方法是本论文中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篇法制史文章,需要借鉴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并对它们进行仔细分析。无论对古代灾害防治的各种思想,还是古代灾害防治的立法、执行与监督,这都需要以古代的历史文献内容为依据,从而展开文章的论述与研究。

二是比较分析法,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除了鉴别与分析之外,同时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搜寻到有利的历史文献,更好的利用史料。另外,最后部分对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现实思考,需要将古代与当代的灾害防治机制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我国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历史价值所在以及存在的一些经验教训。

三是层层推进法,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并非孤立的论述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首先第一部分进行思想基础的论述,从而引出并为第二部分的论述作好铺垫。接着,第二部分承接第一部分的论述,进行文章中心的论述。最后,第三部分对文章的中心部分进行分析与深化。因此,这三部分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论文作为一篇法制史文章,撰写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我们借鉴的是古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要用的也不是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本身,而是对当代仍有借鉴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的文化精髓。

因此,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非是赞誉我国古代灾害防治的法律机制,值得当今时代的效仿,而是突出这一法律机制的历史价值,即论述分析对当今的借鉴价值与值得反思的经验教训。任何制度的起源、形成与完善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待历史文化,不管是正确的指引,还是错误的引导,对我们当代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探索,以其能对我国古代灾害防治的法律机制有更加全面本质的了解,从而为我国当代构建完善的灾害防治法律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迪。

五、论文的写作提纲

前言

一、中国古代灾害防治的思想基础

(一)唯心主义的灾害防治思想

1. 天命主义的禳弭论

2.阴阳五行说

3.“天人感应”的灾异观

(二)唯物主义的灾害防治思想

1.“天人相分”的学说

2.灾害循环学说

3.以民为本的救荒学说

二、中国古代灾害防治机制的法律设计

(一)中国古代灾害防治的立法述略

1.仓储制度的立法

2.灾害奏报勘察制度的立法

3.民间自救制度的立法

(二)中国古代灾害防治的法律执行

1.灾害防治的主体

2.灾害防治的法律措施

3.灾害防治的实施程序

(三)中国古代灾害防治的法律监督

1.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与监督内容

2.灾害防治的监督方式

3.责任主体的法律承担

三、中国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现实思考

(一)中国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借鉴价值

1.兼容并蓄的立法思想

2.积极预防的立法倾向

3.多元化主体的灾害防治

4.多元化手段的灾害救治措施

(二)中国古代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当代反思

1.突破单一的监督机制,采用多元化的监督方式

2.加强民众的权利维护,完善救济途径

结语

六、论文的进度安排

第一周 最后确定选题、交中英文题目

第二周------第三周 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译文

第四周 开题报告答辩

第五周------第六周 论文初稿完成

第七周------第八周 第一次修改

第九周------第十周 第二次修改

第十一周 第三次修改、定稿

第十二周 答辩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总结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装订成册

七、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邓云特著:《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出版。

2.孙绍骋著:《中国救灾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XX年出版。

3.李文海、夏明方主编:《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三联书店出版社XX年版。

4.陈桦、刘宗志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版。

5.[唐]长孙无忌编:《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宋刑统》,薛梅卿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大元通制条格》,郭成伟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8.《大明律》,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大清律例 》,田 涛、郑 秦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论文类

1.方潇:《灾异境遇—中国古代法律应对机制及其当代意蕴》,载《政治与法律》XX年第3期。

2.李鸣:《明朝救荒立法述略》,载《现代法学》XX年第4期。

3.王宏治:《中国古代抗疫病的法律措施》,载《比较法研究》XX年第5期。

4.赵容俊:《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救灾活动》,载《殷都学刊》XX年第4期。

5.刘军英:《救灾与发展:范仲淹、刘晏救灾思想的现实意义》,载《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6.陈业新:《两汉荒政思想探析》,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年第1期。

7.贾玉英、 赵文东:《略论朱熹的荒政思想与实践》,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年第5期。

8.刘永刚、胡鹏:《浅论清代灾荒与政府行为》,载《哈尔滨学院学报》XX年第3期。

9.许秀文:《浅议南宋社仓制度》,载《河北学刊》XX年第4期。

10.林文勋:《宋代富民与灾荒救济》,载《思想战线》XX年第6期。

11.孙湘云:《天人感应的灾异观与中国古代救灾措施》,载《中国典籍与文化》XX年第3期。

12.卜风贤:《先秦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载《灾害学》XX年第3期。

13.刘厚琴:《早期儒家的抑制型防灾减灾思想》,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XX年第6期。

14.毛阳光:《中古时期民间救灾综论》,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年第2期。

15.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载《中国经济史研究》XX年第1期。

16.段华明:《中国古代减灾思想和政策》,载《南方经济》XX年第7期。

17.janet sharp hermann:《disaster relief then and now》,ideas on liberty,may ;50,5;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18.patrick webb:《emergency relief during europes famine of 1817 anticipated crisis-response mechanisms of today》,the journal of nutrition;jul ;132,7;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硕士论文致谢词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论文致谢词

首先诚挚的感谢指导教授罗伊博士及穆博士,两位老师悉心的教导使我得以一窥炼金术领域的深奥,不时的讨论并指点我正确的方向,使我在这些年中获益匪浅。老师对学问的严谨更是我辈学习的典范。

本论文的完成另外亦得感谢涩谷psychic research的涉谷一也所长大力协助,及星杯骑士团凯文神父的支持、原昆仑琼华派云天青师兄在硬件及软件上支持,以及s交响乐团千秋真一总指挥和新撰组冲田总司队长对我研究上的指教评点。因为有你们的体谅及帮忙,使得本论文能够更完整而严谨。

四年里的日子,实验室里共同的生活点滴,学术上的讨论、言不及义的闲扯、让人又爱又怕的宵夜、赶作业的革命情感、因为睡太晚而遮遮掩掩闪进大教室........感谢众位学长姐、同学、学弟妹的共同砥砺,妳们的陪伴让四年的大学生活变得绚丽多彩。

感谢慕容紫英、平知盛、源九郎义经、葛城忍人、莱因哈特学长,大崎娜娜、天道霞、松本乱菊、雪拉、贝尔丹迪学姐们不厌其烦的指出我学习中的缺失,且总能在我迷惘时为我解惑,也感谢相良宗介、工藤新一、狱寺準人、犬夜叉、锥生零、鑢七花同学的帮忙,恭喜我们顺利走过这四年。实验室的克鲁诺、平敦盛、爱德华、约修亚、日番谷冬狮郎学弟,日暮戈薇、灰原哀、逢坂大河、艾斯蒂尔、莱斯利学妹们当然也不能忘记,妳们的帮忙及搞笑我铭感在心。

男朋友绯村剑心在背后的默默支持更是我前进的动力,没有绯村剑心的体谅、包容,相信这四年的生活将是很不一样的光景。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挚爱的双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标准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标准

成绩考核以通过、不通过记。

1、具备下列条件者,开题报告成绩为通过:

(1)选题恰当,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有较高的起点和一定的新意;

(2)具有独立搜集和综合分析资料的基本能力,能掌握与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学术思想清晰;

(3)研究方案基本可行,基本掌握技术关键,对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基本正确,开题条件基本具备;

(4)研究工作计划安排合理,经费预算可行;

(5)口头陈述流利、简练,并能较正确地回答专家的提问。

2、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开题报告成绩为不通过:

(1)选题不当,达不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2)阅读的参考文献数量不足,水平不高,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较低;

(3)研究方法简单,研究措施不力,没有抓住关键;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过高或过低;

(4)开题条件不具备,研究计划安排不周;

(5)口头表述杂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00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一直是一个社会话题,随着近十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大学生群体的急剧增大,大学生中思想道德、知识水平、就业能力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凸显,社会上对大学生是否真正具备高等人才的优秀素质有了很深的担忧。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上的精英群体,是否禁得起当代社会竞争的惊涛骇浪,是否担得起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任务?

对于现今大学生素质方面的问题,有很多是普遍一直存在的,或者是大家都知道并且看法比较统一的,比如大学生空有理论实际经验不足,重视文化知识培养忽视思想品德修养,诚信,伦理,善恶观念缺失等等。这些都是问题,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但在这里我想主要谈一谈近几年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素质问题。

说到大学生就业,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立马反应出一个字——难!确实难 ,大部分都难,只有很少一部分对得到的工作满意的。而究竟难在哪?我想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是知识技能不过关。大学生经历了炼狱般的高考,一到大学大部人分就放松了,吃喝玩乐都是常事,甚至名牌大学也不例外,或者参加太多社团活动,或者谈恋爱,或者男生打游戏,女生逛商场,学习远不如高中时用功。大学课程也是得过且过,勿论精通了,四年本科学到的只是其实并不多。(这也是现在有很多企业招聘宁愿要职业技校的学生也不要本科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本科生甚至为此把简历

改成了大专毕业)这样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无论专业知识还是职业技能都是不过关的,用人单位当然不敢要。

第二,是工作经验的不足。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似乎也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尽管现在大学都有实习学分要求,也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但学生很多都是阳奉阴违,做做表面工作就混过去了,没有多大实际改观。我所接触的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曾在实习报告上做过假,虽不是说所有人都如此,但起码可以说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培训机会(有些是骗人的),但大多数公司没有那么“好心”,也没那个“耐心”,而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生往往成为这中间的淘汰者。

第三,对自身定位不明确。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所以仔细说一说。

定位不明确,比较普遍的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大多有些心高气傲,对未来也是理想地充满信心。他们往往给自己定下了过高的目标,而在应聘过程中又往往不能如愿,“高不成低不就”正是如今重点高校大学毕业生所呈现的突出问题。

另一种是瞎跟风。每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些比较热门的职业,比如80年代搞外贸,90年代下海经商,20xx年生产钢筋水泥,05、20xx年炒房炒股搞金融,07、20xx年投资、报考公务员,20xx年„„受自然利益驱使,投身热门行业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大学生却是盲目“从热”,没有考虑这个行业,这个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或者受家庭影响,或者

受他人误导,又或者自己不堪利益、虚名的诱惑,总之他们很多人选择了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失去了原本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的机会。很多大学生看人家出国了,好,我也出国;看人家考公务员了待遇好,好,我也去考;考研,进外企,也都存在着这种跟风现象。对国家来说,拿出大量财力、物力来培养大学生,而现在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没有得到其应有的、最充分的发挥,没有在国家缺少人才的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不说这是国家的一种损失,而且是巨大的人才损失。

根据上述所谈到的问题,如何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的任务就摆到了眼前。解决这一问题,这需要国家,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来作用。

对于国家来说,应首先做好宏观调控,完善各项就业机制,尤其是制定出一些合理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的政策措施,从大局上做好大学生就业导向工作。

对于各高校来说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正确定位,发挥个人特长。同时,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并对将来情势加以分析,让学生通过咨询和指导,对就业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有利于自身定位和个人长远发展。

大学生自身则要保持一个理智的、清醒的头脑,自己适合什么,水平如何,选择哪种职业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都要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在选择专业,选择课程,考虑毕业后考研还是就业,出国还是进外企,考公务员还是当村官等等这些选择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我到底适合什么,人家适合的就一定也会适合我吗,我未来的人生究竟要怎么走。找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达到人生潜力最大的发挥,我认为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经典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范文类型:致谢词,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要向老师的悉心帮助和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在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感受到老师工作中的兢兢业业,生活中的平易近人。此外,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非常感谢老师在我的毕业设计中,给与我极大的帮助,使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有了总体的把握,并耐心的帮我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多年来传授知识给我的老师们,更要感谢那些对我学习上支持和鼓励的老师和同学们,同时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老师和学校。

总之,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以加倍的努力对给以我帮助的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商务,全文共 2107 字

+ 加入清单

2019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设计)题目 短信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选题的意义: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加速向物流行业渗透, 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如传真、电话以及单一的通过网站发布信息已经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的要求, 急需通过更加全面、快捷、有效和低成本的信息化手段获取和发布各种物流信息。短信方式是近10 年来迅速发展和普及的通信方式, 其特点是可在移动环境中以较低成本提供较为可靠的少量数据通信,在物流环节中使用也日益广泛。研究其应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对于前人的研究现状,主要总结如下几点:

(一) 电话口述容易造成信息错误,使得物流的各个环节不能够快捷有效的联系

(二) 无法知道信息发送的情况。是否及时发出?未及时发出造成信息滞后,延误。

论文(设计)写作提纲(除题目外,具体到三级标题):

一 引言

二 充分利用短信业务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目前, 针对企业的短信应用, 除了传统的短信网址和企业短信应用, 还应该包括小区广播。这三个应用才能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活动。

1. 短信网站。

( 1) 短信通信即时迅速的特点大大缩短供应链管理时空距离, 可以对供应环节查询做出迅速

响应, 提高实效信。

( 2) 用户发送短信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使得短信网址能实现个性化化服务, 满足个体企业差异需求, 并增强互动性, 提高供应链的快捷,全面,有效。

( 3) 短信价格低廉, 市场价为一毛钱, 如果群发使用短信,则价格更低, 约500 元/万条~800 元/万条, 这使得企业降低了开展营销活动的成本。

( 4)短信网站是一个已经开发好的技术平台, 企业只需要注册使用即可, 没有维护和管理系统的人力资源问题, 节省了企业的力和财力投入, 并且平台有很强的二次开发性, 能针对行业特殊性为企业设计个性化服务应用。

2小区短信。

3 企业短信

三 应用在精确物流领域的手机短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 以下简要说明一个应用在精确物流领域的手机短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 一个短信定位签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2) 硬件上: 一个配送中心仅需要一台普通p c ,车辆比较多的单位需要一个工业级的g s m 模块,车辆比较少的单位仅需一部普通的手机。

(3) 各车辆司机可由单位统一配发一部手机(最普通的即可),就具备了硬件环境。软件上:在中心p c上安装一套物流签收软件,就可以简单方便、快捷有效的实现货物跟踪了。

2系统支持的功能有:

(1) . 运送货物的车辆上的手机每隔一段时间向中心发一条位置信息,这样中心系统可随时掌握货物的运输情况,根据现在的运输情况及时调整运输计划。

(2) . 当货物到达指定地点并签收后,快递员工应通过手机向中心发送一条货物到达并签收的确认短信,这样可以最快速度调配物流资源。

(3) . 用户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物品所在的位置和送达情况,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程度。

四 短信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的意义

综上所述,手机短信系统能使精确物流更快地发展,随着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发展,手机新的业务会更多地应用于精确物流,这些业务将不再是独立的,很多是结合移动电子商务来开展的,这会使得精确物流更加迅捷.

特色与创新之处:

1) 分析了短消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的技术优势与经济可行性

2) 分析了短消息的应用对于提高物流的精确化管理方面的新思路。

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学期:

第18-19周 确定开题报告,写出初步提纲

第20周 修改提纲,形成较详细的提纲

第二学期

第1-5周 写出论文初稿

第6周 毕业论文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7周 修改毕业论文

第8周 基本定稿,随机盲审

第9周 再次审阅

第10周 再修改

第11-12周 答辩小组审阅本组论文

第13-14周 毕业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目录:

《短信定位系统在精确物流上的应用》樊雪林 合作经济与科技 XX年 22期

《短信网址再掀企业移动应用潮》鲁义轩 通信世界 XX年 37期

《对推动企业信息化的短信业务的探讨刘嘉鸣》 傅铅生; 朱海荣; 现代管理科学 , XX年 01期

《供应链管理需要建设快速反应的物流系统》许胜余; 中外物流 , XX年 08期

《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 许胜余 中外物流 , XX年 08期

wang jing sun haiyan li yil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XX年 12期

《基于市场竞争因素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演变》 王俊蜂; 王莹;集团经济研究 XX年 02期

指导教师意见:

短消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物流领域引入短消息进行精确化管理,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影响。论文从短消息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论文写作提纲合理,参考文献基本适用,同意开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