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粮食调研报告手抄报(精彩6篇)

浏览

1641

范文

6

篇1: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粮食,生产,全文共 1882 字

+ 加入清单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为了确保我市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委办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现将我市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调查综述如下。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 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xx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

20xx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

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发展小麦预留行、间作套种20万亩。实行优质小麦同一品种连片种植、规范化栽培、专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全市种植小麦165万亩,其中烟农19、皖麦19、周麦18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就在150多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市安排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70万亩,其中濉溪县55万亩,烈山区15万亩。实现统一供种700万公斤。同时,省下达了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30万亩(其中濉溪县25万亩,烈山区5万亩),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分别在相山区和杜集区安排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各1万亩。预计明年,我市小麦单有望突破430公斤。今年秋季粮食生产抓的早、抓的紧,秋种面积落实非常顺利。各地领导重视、粮价上涨,更重要的是,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粮食(小麦)生产形势。今春以来,由于部分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农民得到的较好的经济利益。有利的经济因素和惠农政策正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几年的农业良好态势仍然没有改变。预计,今后至明年一段时间,小麦价格将稳定上涨。原因是:一是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二是作为原材料的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农用柴油价格上升;三是各地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费用也相应增加。小麦种植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小麦市场价格的上升。当前,继续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今年农业丰收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的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应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某县粮食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粮食,生产,全文共 153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某县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xx县把发展壮大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切实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实现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种植业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增加,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到了一定的贡献。

一、xx县农业概况

xx县辖10个乡(镇)145个行政村,境内有三个大型国营农场和森工系统8个林场,县域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是42万人,其中县域人口32万人,县属农业人口21.5万人,农户5.7万户,县属耕地面积23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是11亩,xx县处于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之间,年平均气温 3.3℃ , 10℃ 以上有效积温 -2700℃ 年降水量 550mm 左右,无霜期130-150天,全年日照2513小时。农业气侯:春季偏旱、少雨多风、蒸发量大;夏季温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秋季短促、降温快切气候多变;冬季漫长而严寒。

二、粮食生产情况

xx县是全省重点商品粮生产县份之一,近年来,xx县始终遵循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总产这一宗旨和原则,特别是近三年来xx县的粮食生产在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前提下,粮食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稳中有升。XX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6万亩,总产53.4万吨;XX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9.6万亩,总产58.4万吨;XX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9万亩,总产72.8万吨。XX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XX年粮食总产居全市之首。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建基地,扩规模,切实增加粮食总量

xx县紧紧依托地域优势,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种植经验,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增加粮食总量,促进了粮食产业发展。近年来,已建立了万金山乡、青原镇、xx镇、朝阳乡水稻,七星泡镇、朝阳乡、夹信子镇玉米,尖山子乡、七星河乡、青原镇、七星泡镇、xx镇大豆,小城子镇、龙头镇杂粮杂豆四条优质粮食生产产业带,粮食生产基地面积200万亩以上,XX年,全县共落实粮食生产基地209万亩,其中水稻基地26.8万亩,总产14.4万吨,玉米基地63.3万亩,总产39.5万吨,大豆基地108万亩,总产16.3万吨,杂粮基地11.2万,总产2.6万吨。

(二)、抓宣传,落政策,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

xx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粮食工作领导小组,从全县抽调100名机关干部进驻乡镇、村屯开展粮食生产的宣传和政策贯彻落实工作。县直机关干部带着全县统一印制的宣传资料到村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会进行宣传,同时,到农户家中走访宣传,重点向农民讲解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大意义和国家关于种粮补贴政策,教育和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近年来,累计已举办粮食生产专题电视讲座21期,通过会议、科技大集、走访向农民发放宣传单12万份,印发宣传资料汇编1.5万册,印发直补政策宣传单5.6万份,张贴宣传标语3,500幅。在粮食生产政策落实上,三年来,累计落实粮食直补面积715.5万亩(XX年237万亩的,XX年240.1万亩,XX年238.4万亩),水稻良种补贴面积74.24万亩(XX年21.5万亩,XX年25.97万亩,XX年26.77万亩),大豆良种补贴面积80万亩(XX年10万亩,XX年10万亩,XX年60万亩),玉米良种补贴20万亩(XX年20的万亩)。此外,xx县还根据全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谋划了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总体思路,制定了具体工作目标,强化了各项措施,已经形成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XX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xx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百万吨粮食生产县的工作目标,并计划到XX年实现这一目标。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粮食局提升老干部工作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粮食,部长,全文共 1606 字

+ 加入清单

粮食提升老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xx市粮食局的老干部工作在xx市老干部局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老干部工作的生命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落实 “两个待遇”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心系和谐当参谋,促进发展献余热”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我局广大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为实现“创新、率先、和谐”的新作出新的贡献。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始终把老干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做好老干部工作也是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我们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前提。

1、把老干部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我局党委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每年都把老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列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亲自过问、研究、协调解决老干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粮食局是老单位,老干部比较多,共有离退休老干部80多名,其中企业离休干部有50多名,因为经历过企业改制,或多或少有一些怨言。但是,通过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对话,特别是一把手局长的亲自参与、热情接待、协调处理,化解了大部分的矛盾。我们粮食系统有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同志,因为企业改制、政策调整等因素,认为自己吃了亏,经常上访,信访部门也没有办法。后来,我们局长数次与其促膝谈心,并亲自出马与有关部门协调,终于取得了较为圆满的处理结果,该老同志也表示不再上访。还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老同志碰到了拆迁,有一些想法,我们局长亲自出面协调,即考虑了老同志的利益又维护了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我们粮食系统的老干部,在全市一直都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过上访的现象,这与一把手局长亲自参与沟通协调是分不开的。

2、把老干部工作当作分管领导的主要工作来抓。作为分管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一般而言还要分管许多其他的工作,老干部工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对老干部工作必须列入主要工作来抓。每年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的制订等都要亲自过问;许多活动的开展,也要亲自参与。真正作到想老同志所想,急老同志所急。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迅速落实,决不拖泥带水;不能解决的,要积极向局党委提议、取得局党委以及一把手的支持。如去年我们局要建老干部活动室,需要近万元资金,分管领导及时向主要领导以及局党委汇报,取得了支持,建成了一流的老干部活动室,获得了xx市“五好老干部活动室”的称号。

3、把老干部工作视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老干部工作不能当成突击性的工作来做,如只是在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工作,而要贯穿在平时整个工作之中。一是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个月的老干部学习,我们都要派同志参加;二是每个季度都要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局党委主要同志、分管领导必须到会参加,并确保一把手全年出席老干部情况通报会不少于两次。去年到现在,我们局一把手共出席了4次情况通报会,与老干部们充分沟通,工作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三是经常召开座谈会。局里有重大中心工作,一般都要召开老干部代表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今年年初,我局开展创建“放心粮店”工作前,专门召开了老干部座谈会,宣传创建工作的情况,充分听取了老干部们的意见。老同志们不但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而且还在我们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他们威信高的优势,大力宣传创建意义,鼓励部分粮店业主积极参与创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他们的努力工作下,有11家粮店业主提出了申请,有8家获得了xx市与南通市的“放心粮店”称号,占全市放心粮店的四分之一。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稳定恢复粮食生产的几点要求和建议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建议书,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粮食,生产,全文共 174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稳定恢复粮食生产的几点要求和建议

粮食生产仍然是我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面积在16万亩左右,仍为各类作物播种面积之首。

粮食生产虽然为一项低效产业,但也是一项相当稳定而无风险的大宗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采用省工节本高效栽培技术,规模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如2003年西周镇赖岙村赖伟平,种植单季晚稻216亩,总收入12.50万元,净收入7.20万元,平均每亩333元。

我国粮食生产供求形势出现三上三下的过程,后一次波折从1998年开始粮食生产连续下滑,总产量从1万亿公斤以上连续下滑到9千亿公斤以下,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粮食有所紧张,粮食价格较大幅度回升,各级领导重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供求安全问题。

我县地处浙东沿海,长三角经济区的南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较快,经济比较发达,属于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之一。土地面积锐减,结构调整深化,粮食生产供求形势更为紧张。为了保持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成果,恢复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本县生产实际,特提出如下要求和建议:

1、对种粮大户给予用种补贴。宁波市已经决定对承包土地100亩以上,种植水稻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给予每亩水稻20元的补贴。建议我县对承包土地50亩以上,种植水稻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给予每亩水稻10元的补贴。据初步调查,全县承包土地50—100亩,种植水稻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51户,种植水稻3454亩;承包土地100亩以上,种植水稻50—100亩的种粮大户有12户,种植水稻918亩;合计应补水稻面积4372亩,需补贴资金4.40万元。

2、对水稻抛秧盘也给予补贴。为大力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宁波市已经决定对水稻抛秧盘给予补贴。我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以直播栽培为主,但水稻抛秧仍有一定面积,全县3000亩,需抛秧盘20万张,建议每张抛秧盘补贴0.10元,需补贴资金2万元。

3、对水稻高产竞赛活动给予奖励。开展水稻高产示范和竞赛活动是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我县粮食生产以单季晚稻为主,建议在全县开展单季晚稻高产示范和高产竞赛活动,以奖代补,优胜给予奖励。百亩以上高产示范方设立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分别奖励5000元、3000元、1000元;高产攻关田设立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分别奖励1000元、500元、200元。共需奖励资金2万元。

4、对水稻新品种引试给予补助。农作物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推广是实施科技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之一。需引进早稻早、中、迟熟新品种8个,籼型杂交稻新品种5个,粳型杂交稻新品种6个,常规粳糯稻新品种13个。组织早稻、杂交稻、粳糯稻新品种区域试验4项,生产试验5项,新品种、新组合示范点3个,实施大小区100余个。要求补助引种、试验、示范经费5万元。

5、对优质稻米产业开发给予补助。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求日趋强烈,对优质富硒营养稻米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将开发优质富硒营养稻米1000亩,采取基地示范,全额收购,精细加工,精美包装,商标品牌,产业开发。要求补助引种、示范、加工、包装等开发经费5万元。

6、对优质粮食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社给予补助。组建粮食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恢复、稳定、发展我县粮食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将对全县粮食生产和销售大户组建优质粮食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社,建议给予补助开办经费3万元。

7、建立粮食作物种子贮备制度。建立粮食作物种子贮备,用于应对台风、洪涝、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或市场供求紧缺的有效措施,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根据《宁波市粮食作物种子贮备管理办法》甬政办(2003)283号文件规定:按前三年粮食作物平均播种面积需种量的7%储备种子。我县需储备常规早晚稻种子4.20万公斤,杂交水稻种子0.30万公斤,需要种子储备费用10.32万元(其中资金利息0.90万元,保管费用2.98万元,转商费用6.44万元)。要求下拔种子储备资金10万元。

另外,建议制定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田抛荒问题。督促征而未用农田业主落实耕种利用,鼓励对荒芜农田重新开发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粮食企业征管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粮食,企业,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粮食企业征管调研报告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政策方面问题按照《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暂一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事实上如果购货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少抵扣进项税额,所以多数购货企业要求粮食企业开具普通发票或不索取发票而有自己开具收购发票。

(二)粮食企业营销不规范,上门收购、现金交易,收购价格不稳定,税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其经营情况,这就给国税部门税收征收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收购发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产品收购发票是由收购者自行填开,地点不确定,涉及面广,虚开收购发票现象普遍存在。少进多开、低进高开,擅自提高购进价格或增加购进数量,甚至将运杂费、装卸费和一些无法取得发票的费用都计入收购价格之内,大大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造成收购发票金额超过了实际支付金额。

2、管理手段落后,由于收购发票使用量大,因此在确认收购对象时,只能一户一户的进行实地核查,在确认收购产品的单价、金额等方面,由于无法掌握相关信息,也就无法监督企业是否做到了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而这样做即浪费人力物力,又无法查出实际问题。

二、对粮食企业税收征管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取消国有粮食企业免税的税收政策,粮食经销企业销售差价小和进项税按收购价低扣的原因,所有经营粮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都是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认定国有粮食企业免税已无实际意义。

(二)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日常管理1、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发放必须从严。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实行按月限量发放,验旧购新。2、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粮食收购发票管理问题的通知》规定:“凡从事粮食收购业务的企业,在与卖粮人进行粮款结算时,必须使用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粮食收购发票。不得以其他凭证代替粮食收购发票使用,或作为会计入账凭证。”对会计核算不健全的企业,一律不得领用收购发票,由税务机关代开。严禁跨地区使用收购发票,既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三)加大对农副产品收购企业的纳税评估力度。一是要从收购渠道上严格把关。要坚持必须是从农业生产者手中直接收购的农业初级产品,方可开具收购发票;其余通过其他渠道收购的农产品一律不得使用收购发票;必须严格控制企业跨地区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严格核查收购金额较大且同一销售者多次销售的情况。二是要从收购的数量及价格上进行核查。对于收购的数量,要通过实地查验核实库存数量与实际收购数量是否一致。三是要通过资金往来情况查找问题。农产品收购一般以现金支付为主要方式,对于企业的收购资金运动情况,可通过原始凭据和企业账目核实企业资金往来的真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粮食局绿色储粮技术情况调研报告_情况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粮食,技术,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粮食绿色储粮技术情况调研报告

开展准低温储粮技术试验,促进储藏技术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主要理念,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作为食品和饲料重要原料的粮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粮油储藏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绿色储粮技术概述

绿色储粮技术,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储粮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们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主要包括低温或准低温、气调、非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技术。我国地域广阔,要根据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的气候特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储粮技术。

二、开展稻谷准低温储粮技术试验

为适应居民口粮消费中大米比重增大的情况,市政府从开始增加稻谷储备数量,目前库存规模达几十万吨。

北京属于华北干热储粮生态区,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1月平均气温-7℃至-4℃,7月平均气温25℃-26℃。极端最低气温-27.4℃,极端最高气温43.5℃。优质粳稻谷储藏品质变化快、保鲜困难、不易度夏,随着北京地区优质粳稻谷储存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保持储存品质成为突出难题。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稻谷在北京地区环境条件下的安全储存技术,指导北京市稻谷科学储存,确保稻谷在储存年限内品质良好。

(一)稻谷准低温储粮大规模生产性试验历时3年,取得成功

为解决北京地区稻谷度夏难题,市粮食局在北京储备粮库中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稻谷准低温储藏的大规模生产试验。

从到,对北京市房山粮贸总公司等4个储粮单位的9栋仓房,总量5万吨的黑龙江产粳稻谷进行了储备稻谷安全储存生产性试验。各承储单位根据北京地区的储粮生态特点,采用以准低温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科学保管措施,确保了市储备稻谷安全储存三年目标的实现。

通过分析华北干热储粮生态区特点和影响储粮安全的生态因素,提出了针对北京地区的安全储粮优化方案,包括适合的储粮仓型及其性能要求以及适用的储粮技术。通过延长稻谷储存年限的生产性试验,探索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全年免药剂熏蒸保管的绿色储粮之路,为首都粮食宏观调控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二)稻谷准低温安全储粮试验结果分析

1.北京地区稻谷储存的仓房条件

通过试验可以认为,适合北京地区稻谷安全储存的最佳仓型是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高大平房仓。同时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封堵向阳面门窗,隔断环流熏蒸管道等仓房保温隔热措施,提高仓房的隔热性能。以此在冬季通过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降低粮堆温度,可以形成高大平房仓粮堆的巨大冷心。又因粮堆导热性不良,所以在整个度夏期间都可保持冷心。目前北京地区储存市储备稻谷的仓房全部采用高大平房仓。

2.控制粮堆表层粮温上升的措施

在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通过各种措施将高大平房仓仓温控制在26℃以下即具备了稻谷安全储藏的基础。北京北部地区承储单位充分利用储粮生态环境的优势,在不配备制冷设备的条件下,采取各种对策,合理控制仓温粮温,为稻谷安全度夏创造有利条件;平原地区承储单位采用机械制冷降低仓房上层粮温的方法则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目前北京平原地区储存市储备稻谷的高大平房仓全部采用机械制冷方式降低仓温。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