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美国全称【汇总20篇】

浏览

2915

范文

83

美国旅游问询中心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旅游问询中心考察报告

美国旅游问询中心考察报告

陈明远  陈韵彦

全球第二大旅游国——美国,旅游业总收入已高于法国,排名第一。然而,如此一个旅游强国竟然并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国家旅游行政机关(nto—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这在全球199个国家当中可说是唯一无二的特例。在城市旅游管理上,政府权力下放的程度非常高,仅在州一级政府设旅游局(departement of tourism),而全国的旅游工作则划分归属于国家商务部的“旅游产业功能组”(tourism industries division)负责。而且实质上这个功能组的工作更倾向于研究调查,几乎没有任何的旅游市场推广工作。那么,又是什么推动了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创出了如此佳绩呢?我们在对美国旅游推广的考察中发现,美国遍布各地的1000多家旅游问询中心(cvb—convention and visitors bureau ),在城市旅游推广和旅客服务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为了借鉴美国了旅游推广的经验,我们重点考察了美国旅游问询中心的建设情况。我们发现,美国旅游问询中心有如下特点:

一、定位于非盈利性组织,为当地旅游发展服务,为政府分担旅游推广责任。

1896年,美国第一个旅游问询中心建于密歇根州东南部的底特律市,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商务会议。刚开始,这种民间组织发展得并不迅速,至1920年全国才只有28个中心。

它的高速成长期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明显受到1954年颁布的《国内收入法》(internal revenue code)的影响。该法令的第501条第三(c)款明确定义了“非赢利性组织”及其设立目的、业务范围、和所对应的税率,统称为501(c)groups[1]。绝大部分的旅游问询中心被界定为501(c)(3) 和501(c)(6),“其使命是致力于推进其免税区域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以赢利为目的的普通商业活动,其所有赢利应用于机构运作和业务发展上”。

旅游问询中心的法律定位明确了它的工作宗旨和原则。这种以参与公共事务、推进社会服务为宗旨的非盈利性组织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它在社会公共事务责任分担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旅游企业以赢利为目标,是不能成为承担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的主体的。政府有责任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公共综合服务,然而,政府不可能单独地承担全部的旅游公共服务任务。因为受到政府行政的职权限制、人员编制及政府财政开支的制约等,政府不可能也难以投入大量的行政资源来应付这种必须的社会服务。非赢利组织性质的旅游问询中心具有运作成本低、活动开展多样性和易受社会认可等优势,因而它能有效与各种社会团体加强交流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带来旅游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它在政府和企业两者之间,灵活自主地参与承担某些旅游公共服务的职能,与政府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时至今日,美国的旅游问询中心已发展完善,为政府分担了在旅游推广和旅游配套服务方面的责任,成为美国旅游发展的“推动器”,是美国各地旅游形象宣传的主要机构。它们分布在各城市的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及重要的旅游景点,以综合性服务的模式,成功地充当了各地区内各式各样旅游产业相关机构的“汇集点”。

图1:费城旅游问询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最新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考察报告范文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804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考察报告范文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考察报告温仲端20xx年9月24日至10月14日,中央电大组织财经教学培训团,到美国参观、访问、学习、考察。除了了解美国经济社会现状、学习美国高等财经教育的经验以外,我们还把了解美国高校和行业协会开展远程教育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美国远程高等教育概况

在被访问的5所高校中,有4所开展了远程教育。其中,马里兰大学学院最为成功,波士顿大学也做得不错,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属一般化,哥伦比亚大学则宣告失败。

马里兰大学学院(UniversityofMarylandUniversityCollege)从事远程教育已有30年历史,有11个学院、2300名教职员工,在本地及世界各地设160多个教学点。今年学生数将超过10万。波士顿大学虽然开展远程教育的时间较晚,规模也较小,但稳扎稳打,效果明显,毕业率高达90—95%。

根据专家介绍,美国多数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开展远程教育。例如凤凰城大学,其远程教育的知名度超过马里兰大学学院;美利坚大学采用网上考试的方式招生,报名者可随时在网上应试,还可以多次考试,选最好的成绩由考试中心寄到学校。

美国的一些行业协会也搞远程教育。例如美国注册银行家协会,便是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对会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有所谓“半电子手段”(网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全电子手段”(完全在网上进行教学活动)两种模式。前者让学生集中听课、网上完成作业,教师在网上批改、评分、答疑、督促学习;后者让学生自主安排网上阅读、练习、测验的时间。

二、马里兰大学学院等高校远程教育主要经验

1、配备足够的合格师资。马里兰大学学院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上教学,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都严格控制在25人以内。为此,该校在世界范围内招聘教师,以保证师资队伍达相应规模。波士顿大学更加严格,师生比为1:15—20。在满足数量需求的同时,马里兰还十分注重教师资质。学校对新教师提供5周的密集型培训,使他们认识网上教学的特殊性,学会应用该校网上教学软件,提高网上教学质量。

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马里兰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面授或者上网学习。全校18个硕士学位、17个本科学位的所有550门课程,都有一一对应的网上学习资料。波士顿大学不但网上教学资源内容丰富,而且注意提高制作技术,以便“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

3、开展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马里兰提出:只要学生上网,24小时提供服务。他们的学习支持服务包括教材、信息、教学文件、面授辅导、教学设施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利用网络,接受入学申请、审查入学资格、收缴学费、举行毕业典礼、颁发毕业文凭,以及提供选课与课程注册的方便,提供学习技能的培训,提供与系主任和教师的沟通渠道,提供求职咨询等,非常全面、到位。

4、进行学习状况的跟踪调查。马里兰针对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不好、工作忙碌、家庭系累等原因而学不下去的问题,在第三周末、第七周末先后开展作业评估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困难,以便及时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使之顺利完成学业。

5、注重教与学的交流互动。马里兰建立了这样一个“互动模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利用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其他电子手段进行交流;严控班额,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师生交互动得起来;成立学习小组,使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助成为可能。波士顿大学在网上实现师生频繁互动,每7—10分钟便有一次问答或学习提示等等。而且根据学生在听觉、视觉上的不同爱好,提供不同媒体装载的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选用,目的也是让师生都动起来。

6、实行学分互通。马里兰允许远程证书教育取得的学分转换为学位教育的学分。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允许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先在本校读两年,另外两年在别校甚至别国读,把学分“带走”。这些灵活政策,无疑是对学生参加远程学习的鼓励。

三、几点体会

1、定位准确才能收到功效。马里兰大学学院是1970年才独立设置的美国二三流学校。该校把目标定在发展成人教育、非全日制教育上,并把目光投向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在职求学者,在冷战时期为驻外美军提供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跨国远程教育。因此,它能做大做强(其办学规模已列本州第二),除了政府的经费支持以外,可能与它认准自己该做的事,不与名牌大学争高低有很大关系。相反,作为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办学实力绝对优于马里兰,但它投入2500万美元建成一整套远程教育设施和4000课时的MBA网上课程,试图与斯坦福、芝加哥等几个同样是一流的高校及出版商合作搞远程教育,却未能成功,最终发现人们对硕士课程远程教育的需求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可能既是教育市场预测的失误,也是学校功能定位的偏差。这一点,对于我国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注重质量才能树立品牌。马里兰大学学院十分重视网络远程教育的质量,致力于使网上教学与课堂教学处于相同的水平线上,建立了包括教师的知识面和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的教学互动、教学计划安排、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支持服务、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及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反馈、学业完成情况在内的网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比较评估体系,扎扎实实抓教学过程管理,因而质量得到社会的公认。1997年自愿参加网上学习的学生仅占4%(其余15%参加其它形式的远程教育,81%选择面授教学),而到了20xx年,网上教育的参加者已占63%(其余形式远程教育学生占3%,面授学生占34%),可见马里兰已树立自己的远程教育品牌。正因为这样,他们才可以不花钱做广告而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波士顿大学历来以教学质量著称,其网络教育注重维护学术的严肃性,把教学效果好、质量不低于面授、学生满意作为最终目标,因而不仅没有“砸掉”名校的“老招牌”,而且树立了名校远程教育的新品牌,这对我们也是极好的启示。

3、规模适度才能持续发展。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然而,规模必须适度,“急性膨胀”必然导致教学粗放、管理薄弱、质量低劣。马里兰、波士顿两所大学坚决把住师生比这一关,不让教师超负荷,没有那么多人就不干那么多事,增加招生先得增聘教师。这种“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做法,反映的是规模适度的指导思想。我国有的学校当初开展远程教育搞的是“跑马圈地”,到头来人手紧缺、设施不足,事情没办好,落下坏名声,反而妨碍了自身的发展。这一正一反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

4、估价正确才能学有所得。这次赴美培训,我们对美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考察只是走马观花,来不及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尽管如此,我们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将所见所闻与我国的现状作一比较,我们发现,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拓,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硬件建设方面,总体上已趋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主要是在管理方面、政策方面、软件方面、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因此,我们一要增强信心,不必妄自菲薄;二要找到差距,取长补短。

20xx年10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国谈判案例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某厂与美国某公司谈判设备购买生意时,美商报价218万美元,我方不同意,美方降至128万美元,我方仍不同意。美方诈怒,扬言再降10万美元,118万美元不成交就回国。我方谈判代表因为掌握了美商交易的历史情报,所以不为美方的威胁所动,坚持再降。第二天,美商果真回国,我方毫不吃惊。果然,几天后美方代表又回到中国继续谈判。我方代表亮出在国外获取的情报——美方在两年前以98万美元将同样设备卖给以匈牙利客商。情报出示后,美方以物价上涨等理由狡辩了一番后将价格降至合理。

▲评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谈判中的价格竞争也室情报竞争,把握对手的精确情报就能在谈判中的价格竞争中取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美国公司集体合同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7954 字

+ 加入清单

甲方:_________(已登记注册的协会,会址:_________)与乙方: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签订如下总集体合同: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集体合同:

1.空间范围上:适用于_________州。

2.物的范围上:适用于所有零售企业,包括总部不在_________州的公司的分支机构。

3.人的范围上:适用所有雇员包括受培训人。

第二条雇佣和试用期

1.雇佣应予以书面证明。雇佣证明中应说明雇员薪金或工资级别、报酬额和组成成分,以及双方协商的解雇期限。

2.雇用的试用期不能超过3个月。试用期为3个月时,解雇期限至少为3个月并至当月底。劳动关系如在约定的试用期后没有终止,则它转变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工商业雇员试用期间劳动关系的解雇期限为3周。

3.如雇主在雇佣前明确要求雇员面试,则应补偿其必要的旅费和滞留费。

4.在雇佣雇员后,与求职书附在一起的有关证明原件应予以退还给雇员本人。

第三条短工

1.雇员在其劳动合同约定的周工作时间短于集体合同规定的周劳动时间的情况下称为短工雇员。

2.签订短工劳动合同的短工雇员不能被排除在集体合同的给付规定之外。如没有较为优惠的协议,他们有权领取按其平均周工作时间与集体合同规定的周工作时间的比例计算得出的各项给付。

3.短工雇员的工作时间的开始、结束及有关情况,在设有企业委员会的企业应通过企业协议;在没有企业委员会的企业,通过雇员与雇主个人协议作出规定。

4.每周工作时间应至少为20小时,每日至少4小时。如已与企业协商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则将此每周工作时间分摊在每周内最多5天之中。如劳动组织方面具有重要原因或雇员愿意时,可以偏离上款规定而作出协议。《企业组织法》第87条不受此影响。

5.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可以根据38.5小时降为37.5小时的比例关系,相应缩短短工雇员以前同雇主协商的固定周工作时间。短工雇员同意缩短周工作时间或同意对劳动合同作适当修改时,方可根据38.5与37.5的比例缩减周工作时间。不能违反雇员之初衷降低其周工作时间,而致使其不享有法定失业保险义务。

6.在配备非短工的岗位人员时,如不损害企业利益,雇主应首先考虑安排企业内愿意接受非短工工作且有能力的短工雇员。

第四条临时工

1.临时工是指在雇佣时申明只是暂时性雇佣且其劳动关系最长3个月后应予以终止的雇员。如3个月后劳动关系仍未终止,则它转变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在计算3个月的时间时,不考虑雇佣暂时中止的情况,但中止时间加起来总共不应超过1个月。

如在6个月之内雇佣临时工达4个月以上,则其劳动关系转变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

2.在雇佣临时工的第一个月内任何一日均可提出解雇要求。

如雇佣临时工持续1个月,没有间断,且事先没有商定雇佣期限,则应在解除雇佣关系前一星期通知该临时工。

第五条受培训人(学徒)

1.有关培训关系适用职业教育法的有关条款。

2.支付培训津贴时应至少以集体合同规定的数额为基础。

3.根据培训结业考试不及格者及无资格参加考试者之申请,可以将培训关系延长至下一次复考,但最多延长1年。以上也同样适用于出于非自身原因没有参加结业考试的学徒。

第六条职业学校时间

为履行法定的职业学校的教育义务,应保证受培训人上职业学校所必需的时间。职业学校听课时间应算为工作时间。

第七条劳动时间及休息

1.不包括休息时间的常规周工作时间为38.5小时,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为37.5小时。有关法律规定同样适用。

2.下列情况下可以通过企业协议,如企业无企业委员会,则通过劳动合同作出与第1款相偏离的规定:

a.已事先协商好连续休息时间制(如流动休息制度或固定周休息日)。这种情况下38.5小时周工作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后37.5小时周工作时间在一个日历年中应以平均数达到。

b.在采用不进行年工作时间调整的劳动时间制度的情况下,由于周工作时间降到38.5小时,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降到37.5小时后产生的休息时间已合并在一起,并以每6个星期或一个季度为间隔段事先予以调整。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将劳动时间缩减到38.5小时,根据a和b所采取的调整须导致至少为1.5小时的连续休息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将劳动时间缩减为37.5小时,调整措施须再次导致至少1小时的连续休息时间。二次调整总共应导致不少于2.5小时的连续休息时间。

3.工作时有一半以上时间是等待工作的雇员,如汽车司机、门卫、勤杂工,如本人没有特殊原因不宜延长工作时间,则在企业委员会同意下,可将每周工作时间延长到46小时,但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5小时。

4.缩减周劳动时间时不得延长或新增加工作中途的休息时间。

5.法定节日视为已完成工作的工作时间。

6.企业领导在企业委员会的参与决定下确定每天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15分钟以上的休息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间。

7.收尾性操作、结帐及其它必要的结尾工作可以滞留必要的人员予以完成。这种情况下如延长劳动时间只在有特殊理由时才能被允许,并将之计入加班时间。

8.在基本《企业组织法》第87条所进行的协商范围内,应考虑晚上雇员工作产生的福利要求及特殊困难。如不能协商一致,则由企业内调解处作出决定。对于雇员提出不愿意从事18:30以后的工作理由,雇主及企业委员会应认真审查、考虑。如雇员由于个人紧急原因不能在星期四晚上18:30后上班,则应予以准假。

9.雇员不能在连续两个星期四的晚上上18:30以后的班。有适当理由时一年可以增加一次星期四18:30以后的班。其中要扣除4个星期四。这不包括第7款所列的工作。雇员同意时可以在单个情况下作出偏离于第1、2句的规定,并应通知企业委员会。

10.星期四上班在18:30仍需工作的雇员,当日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个半小时,除非在其他工作日(星期六除外),企业通常工作时间也同样超过8个半小时。

11.星期四晚上18:30以后仍然工作的雇员获55%的补贴。这种晚班开业补贴可以在同一星期以休息时间补偿。根据可能和雇员的要求,结合企业惯常的休息时间制度应给予这种休息时间(参见2款)。这点上可以与确定的企业工作时间规定有所偏离。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另外一种补偿方式。

第八条加班时间

1.加班时间是指第七条第1、2款规定以外的所支付的劳动时间。

2.加班应尽量予以避免,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才允许加班。如加班非个别特殊情况,则须由企业领导在企业委员会的参与决定下确定是否有必要加班。

3.加班小时应以月收入的1/167,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1/163,以及25%的补贴(这种补贴从当周工作时间的第41小时后才开始计算,_________年_________月以后则为37.5小时)。也可以根据雇员的要求连同补贴以休息时间进行补偿。

4.其工作时间依第七条第3款调整的雇员,在周工作时间的第47小时后方可领取加班补贴。

第九条夜班、星期日及节日班

1.如企业经营活动需要,法律允许,可以由企业领导在企业委员会的参与决定下安排夜班、星期日班及节日班。此类加班报酬每小时应为月报酬的1/167,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后为月报酬的1/163以及有关补贴。也可根据雇员的要求连同补贴以休息时间补偿。如对同一工作时间有多种补贴供选择,则应支付的一项补贴。

夜班自20点至6点50%

星期日班自0点至24点50%

节日班自0点至24点100%

如节日覆盖某一工作日,则另外支付其法定报酬。

2.以上规定不适用于一般看守工作。

3.根据《商店打烊法》第14条,星期日开业工作的雇员除了领取第1款规定的报酬外,也应根据《商店打烊法》第17条第3款给予其休息时间。在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可偏离本条款规定。对于每一个这样的星期日,可给予雇员此星期日后下一个星期内除星期六以外的其他一整个工作日的休息时间。

第十条工资级别、报酬计算、报酬支付

1.有关薪金、工资级别以及报酬数额由特别的集体合同予以规定。

2.根据雇员实际从事的工种将其列入相应工资级别。如一雇员长期同时从事多种工资级别不同的工种,则依据工作时间上居多的工种确定工资级别;如不能确定工作时间居多的工种,则将其工资列为较高的工资级别。

3.如某一雇员替代别人从事4个星期以上,且工资级别较高的工作,则应支付其替代期间的协调报酬,数额为两工资级别之差。

4.曾受过商业的或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职业培训的职员计算职业工龄时,不受其以前从事工种所在的经济部分的限制。

2年的职业培训结业考试通过后,方能提出第一职业年中的薪金要求;3年的职业培训结业考试通过后,方能提出第二职业年中的薪金要求。

5.在培训合同约定期限届满至结业考试通过期间支付薪金级别ⅰ或工资级别ⅱ的报酬。

6.没有通过职业培训结业考试的职员的薪金,依据有关薪金集体合同而定。

7.计算职业工龄时,劳动关系中断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不予以考虑。如能证明因转业培训而中断了工作,则这一期间也应计算在职业工龄之内。

8.职业培训结束后服兵役或替代民事役的时间也应计入职业工龄。如女职员因分娩中断其工作则同样适用以上规定,但最长不得超过15个月。

9.根据集体合同产生应予提高报酬的情况时,在产生该情况的当月第一日开始提高报酬。

10.雇员收入改变时,须交付雇员一份有关薪金或工资级别、收入构成及应扣除的各类款项的书面证明。

11.计算每小时劳动报酬时以月报酬的1/167,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以1/163为基础。

12.年满55周岁且在企业连续工龄为20年以上的雇员,由于年龄或健康原因引起工作能力降低,通过更正性解雇(注:雇主与雇员约定先解除,然后以一待遇较差的前提重新雇佣)被列入集体合同规定的较低的工资级别时,可在24个月内领取相当于原来工种和现在工种的薪金或工资级别差的协调数额作为报酬保险金。

集体合同规定以外的补贴不属此协调报酬额。如雇员能申请法定养老保险规定的年老金或预支年老金,或因为丧失就业或职业能力可申请养老金,或能对造成损害(指就业或职业能力的丧失)的第三者提出要求,且此申请、要求已被满足,上述规定则不适用。如雇员因为就业能力的降低从其它地方可以领取补偿,则他有义务向雇主报告这一补偿及其变动情况。这些补偿应计入协调报酬额之中,在此种情况下雇员应首先申请其他地方的补偿。

13.如雇员领取不同形式的报酬(固定工资、回扣、计件或类似奖金除外),则每月固定工资应至少与集体合同规定的月薪金或工资相适应。回扣不能列入月固定工资。其细则由企业协议,在无企业委员会的企业由单个劳动合同予以规定。

第十一条企业工龄

1.所有在同一企业从事职业和工作的年份均计为企业工龄,但工作中断2年以前的就业时间不算在内。由于雇员的原因导致无解雇期限的解雇不适用以上规定。

2.因为服兵役或替代民事役、监禁、拘留而中断工作,则此期间也算为企业工龄。女雇员因分娩而须中断工作同样适用以上规定,但最长为15个月。

第十二条第二职业

雇员从事其他的持续性工作须征得雇主的同意,如从事这一第二职业不影响原雇主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支付,原雇主应予以同意。

第十三条休假

1.休假在日历年中完成。

2.休假之目的在于维持和补充雇员的劳动力。休假期间雇员不得从事与休假目的相违背的工作,否则将失去休假的权利。如因劳动关系结束不再享有休息时间,则可以对休假进行补偿。

3.18周岁以下雇员休假期的长短依法律规定而定。

4.另外,休假天数如下:

年满18周岁者30个工作日(有可能还是节假日)

年满22周岁者32个工作日

年满26周岁者34个工作日

年满30周岁者36个工作日

1990年1月1日起:

年满18周岁者31个工作日或26个劳动日

年满20周岁者32个工作日或27个劳动日

年满25周岁者34个工作日或29个劳动日

年满30周岁者36个工作日或30个劳动日

临时工的休假依据法律规定而定。

5.决定休假长短的是日历年开始时雇员的年龄。

6.劳动关系开始或结束的享有休假的日历年中,每满一月工作时间,雇员享有其年休假天数1/12的休假。

如计算时休假天数不为整数,则分数部分算为一整天。

7.如在一日历年中雇员已享受另一雇主给予的休假,则新雇主当年没有给予该雇员休假的义务。

8.休假应尽量在4月1日至10月31日间以连续时间给出。

9.企业委员会参与制定休假计划。如不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则在时间确定上应尽量考虑雇员的要求。

10.由于企业或雇员个人特殊的原因不能享受当年休假,或根据第6款雇员所应享受的休假天数较少,应与下一年的休假一起享受,即可以将当年的休假天数转加到第二年的休假中去。

11.休假期间生病时,如能提供充分证明(如医生出具的病假单),则此是不算为休假时间。

12.如休假期间适逢发薪之日,则此报酬及有关报酬部分可根据雇员要求在休假前发放。

休假期间发放的应发票项视同雇员没有休假。如雇员的收入通常全部或部分由变动的奖金或回扣构成,则休假期间应发放休假前12个月内每月平均的奖金或回扣数额。

在享有休假的日历年开始前可通过企业协议,如没有企业委员会,通过单个劳动合同确定不超过3个月的较短的计量时间段。奖赏金、庆典金、年利润分红及其它特殊补助不算为劳动报酬。

13.如雇员自己出于重要原因导致无解雇期限的解雇或违反合同解除劳动关系,则他只享有法律规定的年休假或部分年休假。

第十四条父母假

雇员人数超过100名以上的企业,在法定子女教育假期之后,根据以下条款批准父母假:

1.子女出生之前在企业工龄已达4年的雇员,有权申请父母假。

2.教育假和父母假加起来最长不得超过4年。

3.申请父母假须在法定子女教育假结束之前3个月提出。申请中应说明父母假长短,并保证第8款的有关规定。

4.父母假期间劳动关系中止。这一期间不存在根据劳动合同产生的雇主和雇员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假期间计算职业工龄,但不能算为企业工龄。集体合同或企业的有关支付规定对享受父母假的雇员无效。

5.如父母双方均在同一企业工作,则只能有一方享受父母假。

6.父母假期间雇员不得在其它企业工作。但这一期间应优先考虑该雇员在本企业做临时工的可能性。

7.父母假期间雇员可以参加企业举办的进修、继续培训班。

8.雇员应在6个月的期限内,预先告知雇主在父母假结束后,是否重新恢复与之的劳动关系。如雇员欲提前结束其父母假,则适用以上同样的有关期限规定。

9.父母假结束以后,雇员应尽量申请企业内与休假前具有同等地位的工作。

10.如雇员违反第6款第1句,则雇主可不再履行其与雇员协议产生的义务。

第十五条特殊事假

1.与如下情况有直接联系时,雇员可申请事假,此事假不计入年休假。

a.同居配偶死亡或自己结婚3个劳动日

b.妻子生产、子女、父母或岳父母死亡2个劳动日

c.自己庆祝银婚1个劳动日

d.自己的子女受圣餐或坚信礼(新教)1个劳动日

e.子女、兄弟、姐妹结婚或不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死亡1个劳动日

f.家居的搬迁2个劳动日

g.建立自己的家庭1个劳动日

2.如一个日历年中以上特殊事假加起来不超过6个劳动日,则第1款a到g项所列的事假期间报酬照付。超过6天以上的特殊事假可算入休假中。

3.在签订合同的工会的联邦、州、地区理事会或集体合同谈判委员会任职的雇员,应在工资照付的前提下,由雇主保证其参与会议的自由。

第十六条其他事假

1.因生病或其他事情不能上班的雇员应立即通知雇主并说明理由。因生病不能上班者应在3日内予以证明;同时也须说明不能上班的预计时间。如雇员在这以后另外3天内仍未证明其未上班之原因,则此延误期限之举原则上可构成无解雇期限解除劳动关系的重要理由。

雇主对其费用可以要求雇员出示官方医生证明。

2.无工作能力不能上班者照发6个星期的报酬,但不得超过劳动关系结束期限。如果一官方医生同意治疗,法定养老保险机构准许治疗,某一疾病保险机构或康复机构提供治疗,或由照顾局提供重残者的治疗时,同样适用第1句规定。

3.企业工龄满8年的雇员可以领取3个月的疾病金(指六周后疾病保险机构付给病人的代工资)与净工资的差额,满15年以上者可以领取6个月。

第十七条死亡情况下的报酬支付

如雇员死亡留下需赡养的配偶或还有23岁以下未完成职业培训而仍需抚养的子女,则在死亡当月,且还根据非中断的企业工龄发放若干月的报酬。

连续企业工龄满1年1个月

连续企业工龄满3年2个月

连续企业工龄满5年3个月

连续企业工龄满10年4个月

连续企业工龄满20年5个月

第十八条失效条款

1.所有基本集体合同和劳动关系产生的权利要求最迟须在其到期后6个月内提出。

本失效条款不适用于基本应受到惩罚或不允许的行为而产生的权利要求,此类权利要求适用于有关法律规定。

2.上款所述6个月期限为最后期限。如雇主未考虑到第2条第1款的情况,则上句不适用。

第十九条解雇

1.任何解雇须有书面形式。

2.如无其他规定,职员的解雇期限为6周并至季度末。如已协商一个较短或较长的解雇期限,则其长短对双方应相同且解雇期限至少为1个月并至月底。

工商业雇员的解雇期限如无其他规定则为2周并至月底。雇员企业工龄满5年,解雇期限为1个月至月底,满10年为2个月至月底,满20年为3个月至季度底。

3.解雇期限期间或在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结束前,应根据雇员要求给予其适当寻找工作的时间。这种情况下不能扣除报酬。

4.劳动关系结束时,雇员可申请取得一份工作证明。该份证明应说明雇员从事工作的性质和期限,并可根据雇员要求说明其工作表现和成绩。

5.雇员可申请要求一与第4款所述事项相适应的中途工作证明。

第二十条解除性合同

解除性合同应以书面形式拟定。任何一方可最迟在下一个工作日结束前以书面形式撤销。

第二十一条最后条款

1.此集体合同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生效。

2.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签订的_________州零售业雇员之总集体合同同时失效。

3.此集体合同可以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遵守3个月的解雇期限的条件下首次解除。如到此时仍未解除,则以后的解雇期限为3个月并至季度底。解除合同时应以书面形式提出。

4.现有的对雇员有利的、超出本集体合同范围之外的协议不受本集体合同的影响。

5.每名雇员应获得一份本集体合同或以其他有效方式(如张贴)使其了解本集体合同。

6.本集体合同在解除后至新的合同签订前仍然有效。

甲方(签章):_________乙方:(签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件

补充条款

对_________州零售业雇员之总集体合同第7条:

1.确定有关工作时间的企业协议时,售货雇员每天的通常工作时间在星期一至星期五最迟至18:30,星期六最迟至14:00。

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如该星期六适逢节日,则该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以及圣诞节的延长开业的星期六,工作时间最迟至18:00。在4月至9月期间的延长开业的星期六,工作时间最迟为16:00。前面2句不适用于采用与《商品打烊法》相偏离的特别工作时间的企业。

2.晚上营业及其他根据《商店打烊法》,晚上也可能开业的商店竞争产生不利因素时,雇主可以和企业委员会就星期四最晚工作时间作出与第1款相偏离的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美国期货交易所合约_合同范本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期货,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期货交易所合约

美国期货交易所合约规格

(cbot)玉米期货、期权合约

──────┬───────────────┬─────────────

│  期 货  │  期 权

──────┼───────────────┼─────────────

交易单位 │5000 蒲式耳  │一个cbot期货合约交易单位(

│ │5000蒲式耳)

最小变动价位│每蒲式耳1/4美分(每张合约  │每蒲式耳1/8美分(每张合约

│12.50 美元) │6.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

波动限制 │结算价各10美分(每张合约 500 │易日结算权利金各10美分(每

│美元),现货月份无限制。 │张合约500美元)。

敲定价格 │ │每蒲式耳10美分的整倍数

合约月份 │12、3、5、7、9 │12、3、5、7、9

交易时间 │上午9:30-下午1:15 (芝加哥时 │同期货

│间),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交易截│

│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

最后交易日 │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七个│距相关玉米期货合约第一通知

│营业日 │日至少5个营业日之前的最后

│ │一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 │以2号黄玉米为准,替代品种价格 │

│差距由交易所规定。 │

合约到期日 │ │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

│ │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

cbot大豆期货、期权合约

──────┬───────────────┬─────────────

│  期 货  │  期 权

──────┼───────────────┼─────────────

交易单位 │5000 蒲式耳  │一个cbot大豆期货合约交易单

│ │位(5000蒲式耳)

最小变动价位│每蒲式耳1/4美分(每张合约  │每蒲式耳1/8美元(每张合约

│12.50 美元) │6.25美元)

敲定价格 │ │每蒲式耳25美分的整倍数。

每日价格最大│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

波动限制 │结算价各30美分(每张合约 1500 │易日的结算权利金各30美分(

│美分),现货月份无限制 │每张合约1500美分)。

合约月份 │9、11、1、3、5、7、8 │9、11、1、3、5、7、8

共2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国公司集体合同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29204 字

+ 加入清单

(有效期:1992年5月1日-1996年4月30日)

第一章 承认

第二章 一般条款

第三章 纪律处分

第四章 请假

第五章 安全卫生

第六章 工会代表性

第七章 申诉与仲裁

第八章 年资

第九章 年假计划

第十章 工时与加班

第十一章 管理权

第十二章 协议之效力

第十三章 保障计划

第十四章 工资

第十五章 学徒期计划 学徒和培训计划

附件A

附件B

附件C

附件D

第十六章 协议的终止

说明文件A

说明文件B 奖金

说明文件C

说明文件D 按小时计算的计件工资标准方案指数

说明文件E 同意从工资中扣除工会会费授权书

说明文件F 依阿华州达文波特某机械制造公司与美国汽车、航空和宇航空间

器械以及农具工会修改退休保险金计划的协议

说明文件G 住院治疗、内外科治疗、大病治疗、医药处方

说明文件H 牙齿保险计划

说明文件I 住院治疗、内外科治疗、大病治疗、医药处方、优先服务计划

说明

本协议由某机械制造公司在依阿华州达文波特市的工厂(以下称公司),同代表本协议第一章承认并提及的谈判单位工人的美国汽车、航空和宇航空间器械以及农具工人国际联合会及其所属的第1896号地方工会(以下称工会),达成并于1992年5月1日生效。

本协议中出现的“他”或“她”或有关的人称代词,只是出于文字表达的需要,这样使用,并不意味着有性别上的区别。

第一章 承认

公司承认工会是公司全体全日制和正规非全日制生产和维修工人在集体谈判中的唯一代表。这些工人包括:检查员、班组长、储运员和车间事务员,但不包括:实验工程部雇员、制图员、办公室职员、推销员、专职人员、保卫人员和工段长。

第二章 一般条款

第一条 付薪日

头班工人的付薪日为每周的星期五,第一和第三班工人的付薪日为每周的星期四,如果这两天刚好是法定公休日,公司则应提前一天支付工资。在特殊情况下,经双方同意,可以更改付薪日。本协议所覆盖的工人在前一个工作周所提供的服务应该得到报酬。所有的工资支票都应在正常付薪日期的正常工作时间内发放。如果公司缩减工作日,工人则可在星期四12:00(中午)之后领取工资支票,日期应按正常付薪日期落款。

第二条 体检

公司指定的医生在对已经雇佣的工人进行体格、精神/心理检查或医学化验后,如果该雇员及其医生提出书面请求,应将此检查或眼睛检查的报告提交给该雇员的私人医生。

第三条 公司薪给雇员

管理人员不得从事本协议限定的工作,但下列情况例外:

A.教育和/或培训工人和受训的管理人员;

B.从事遇到困难时期的必要工作;

C.从事新产品开始生产时的必要工作,当然,被正式安排本款所指的这类工作的工人,应在安排的工作中发挥助手作用;

D.从事必要的试验工作;

E.受训的管理人员不得取代谈判单位工人,但谈判单位的工人可以用来指导受训的管理人员。

第四条 维修工作的转包

A.只要有设备和合格的人员,公司就不得把分配给谈判单位的工人所从事的维修工种的维修工作转包出去,但下列临时情况除外:

i.有必要替换旷工的工人时;

ii.有必要替换已获准请假的工人时;

iii.有必要替换休假的工人时;

iv.有必要替换因受伤或确实生病而缺勤的工人时。

B.双方理解并同意本条规定的公司义务不适用于下列情况,即在有资格从事该工作的维修工人处于裁员而缺乏维修工人从事所需要的工作时,并同意本协议包括的维修工人的补充人员每周安排5个工作日。

C.公司不得将工人在正常工作周内正常从事的一部分维修工作转包在星期六或星期天进行,除非这些工人被安排或提供的是每周6天的工作。

第五条 非全日制工和临时工

不得雇佣非全日制工人和临时工来达到强行裁减正规全日制工人的目的。临时工只能短时雇佣,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只有度暑假的学生可达3个月。如果临时工的雇佣期超过3个月(包括学生),就应视为享有年资的正式工人。

第三章 纪律处分

第一条 理由

除非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公司不得对享有年资的工人行使指责、停职或解雇的处分权。

第二条 通知

在因处理某一事件而要求享有年资的工人离厂之前,公司经营者应将该工人的代表,如果他在厂里,或他不在厂里时的任何其他工会代表,召集到指定的办公室或地点,目的在于通知他们该工人将被要求离厂,并听取该工人对自己处境的陈述。当然,这种会议不构成听证会,这时候工人代表的到场只是为了接受该工人将被要求离厂的通知,并听取该工人的陈述。涉及欠债不还、迟到和旷工的案例,必须在听证会后方可要求工人离厂;但双方同意,在安排处分听证会之前,应通知部门工会代表或其代表出席听证会。

第三条 处分听证会

在工人被送出厂后的48小时内,雇员关系部经理或其代表应在指定的办公室举行处分听证会。该工人有权出席听证会,其工人代表或工人代表的代表有权在听证会上代表该工人,而且双方应允许传证人到场,以便证实案件的全部事实和情节。工厂工会委员会主席,如被要求,可以出席处分听证会。

第四条 听证记录

公司应在听证会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向工厂工会委员会主席提供上述第三条所规定的听证会的书面记录文本,包括公司的处分说明,如果有的话。对处分结果提出陈述,如有的话,其时限应从工会收到该记录时算起。

第五条 对处分提出不满意见

如果工人对本章所称的公司处分提出不满意见,那么,应按意见陈述程序的第一步骤进行;如果是对解雇提出不满意见,可按第三步骤进行。如果最后证明对工人的处分理由不够充分和正当,那么,应该恢复该工人在遭受处罚前的身份,而由此造成的工资损失,如果有的话,也应予以赔偿。

第六条 书面批评

在书面批评入档后1年内,如果没有任何违反处分的行为,则应将书面批评从工人的就业档案中撤出去。

第七条 试用工

双方理解并同意,本章不适用于试用工。

第四章 请假

第一条 因私

A.在特殊情况下,经过事先安排,公司允许工人短期离开工作岗位处理私事的现行作法仍将继续实行。在此种特殊情况下,工人的年资应予以保留并累计计算,并让其恢复请假前的工作岗位,如果有关年资的条款规定这么做,而且工人在休假期满时又回到了工作岗位的话。

B.超过3个规定工作日的假期并经雇员关系部经理同意的适当的假期,都应向工会提供请假条副本。

第二条 因工会事务

根据工厂工会委员会主席或主任的书面通知,应准许下列工人脱产请假:当选为农具工会和工时委员会代表的工人;当选为地方工会选举委员会成员的工人;参与公司合同谈判的工会代表,以及从事申诉程序仲裁准备工作的地方工会代表。双方同意依据本条被准许脱产请假的工人每次不得超过5人。

第三条 因兵役

A.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不得违背义务兵役法及其修正案规定的公司对应征入伍提供此法律及修正案所规定的服务的工人应尽的义务。

B.参加和平队的工人应享受同加入美国武装部队的工人同样的优惠条件并应在同等条件下再次受雇。本条款仅包括一次应征入伍。

第四条 因为陪审团提供服务

A.如果工人被要求为陪审团提供服务(包括为大陪审团服务),或在提供此服务前依法被要求出庭接受陪审团委员会的审查质询,或被传唤作证和揭发证词,或在记录法庭诉讼过程中提供证言,那么,他为提供此服务损失的必要时间的正常报酬(如属计时工,按正常工时的小时工资率计算;如属计件工,按其职业劳动等级的小时工资率计算,以每周40小时为基础,但不包括换班或超时奖金和所有其它奖金及奖励性报酬)与提供引服务所获得的赔偿的差额应得到赔偿,但在工人根据正常工作安排不为工厂工作的任何一天(节假日除外),提供此服务时不得支付此赔偿。

B.要获得享受赔偿资格的工人必须:

i.立即将收到的召唤提供此服务的回执通知其工长;

ii.向工长提供适当的从事这种服务的证据。

C.如果头班或二班的工人上午结束这种服务,则须报到继续完成当天其余时间的工作。如果该工人没有报到继续工作,则赔偿只限于截止结束服务之前损失的实际时间。如果该工人中午12点后结束服务,则当天无须再回岗位工作。

D.上第三班的工人可以选择不上提供服务前或紧接服务后的那个班次。该工人在不上班前须向直接主管通告自己的选择。

E.公司依据本条款支付报酬的时间不得计算为每日的超过工时。

第五条 因丧事

A.工人直系亲属死亡时(如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夫、妹夫、姐妹、妯娌、孙子女、祖父母、继子女、继父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女婿、儿媳以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和祖父母),如参加葬礼按要求可在死亡发生后的3个自然日(不包括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内享受3个正常工作日的丧假(如工人当时不在,事后亦可享受同样天数的丧假)。工人在通知公司后可选择亲属死亡当天而不是死亡之后的第二天计为休假的第一天。

B.在为此事提出书面申请后,工人在正常工作日享受的休假(不包括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应得到报酬。计时工的报酬应按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率计算,计件工则按其职业劳动等级的工作率计算,但这两种情况都不包括换班、加班奖金和其它形式的奖金或奖励性报酬。如此计算的工时不得计作超时工时。

第六条 因批准的假期

工人将批准的假期用于与请假申请中所述内容不同的目的,应受到纪律处分。工人休假期满后如不报到工作,则应视为自动辞职,除非他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第七条 年资的保留和累计

如果工人在批准的假期期满后回到原岗位,则其休假期间的年资应予保留并累计计算。

第八条 奖励工时的获得

A.享有年资的工人如每个工作周都全部完成正常安排的工时,不包括日超时工时,星期六、星期天或不上班的日期,可以获得奖励工时。

i.即使工人在一个工作周内利用部分,而不是全部正常安排工时从事下列活动而缺勤,也有资格获得奖励工时。这些活动包括为陪审团提供服务、奔丧、工会事务、节假日、休奖励工时假和经公司安排的不得超过一星期的年假,以及根据本协议的条款,工人享受因工伤而获得的赔偿津贴的时间。

ii.每个工作周出全勤的工人可获得1小时奖励工时。

B.公司应对奖励工时安排倒休,并应尽力满足工人提出的休假要求。工人应至少提前1周通知自己的直接主管,但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不用提前1周通知。奖励工时可以累计到4个或8个小时休一次。

C.如果依据本条休假的工人人数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和维修的要求,则可对休假的人数进行限制。如果工会对影响生产和维修要求的程序提出疑问,则可立即同雇员关系部经理一起审查此决议。

D.计时工的奖励工时津贴按其正常小时工资率计算,计件工则按其职业劳动等级的小时工资率计算,均不包括任何奖金。累计并转入下一年度的奖励工时的津贴,如紧接财政年度第一次支付期开台之后的工时,将按工时获得年度年底的工资率确定。奖励工时休假或津贴支付将先考虑最早转入的奖励工时。

E.如果工人已享有年资,奖励工时在下列情况下将予支付津贴而不予安排休假:

i.解雇

ii.辞职

iii.退休

iv.裁员

v.死亡

vi.请假6个月以上

第五章 安全卫生

第一条 安全规章和规定

公司和本协议包括的工人、工会及其代表应遵守全部合理的关于卫生、安全设施和卫生条件的工厂规章。

第二条 保护服和保护设备

公司应为其认为必要的岗位提供专门的保护服(如手套)和安全设备。如安全靴在从事安排的工作期间损坏,公司将在每个合同年内,按购买单核实的价格向工人提供25美元的补偿。公司将向有年资的工人提供新的安全眼镜,安排指定的检测员进行检测,并每年向工人支付10美元的修理或更换眼镜费。

第三条 破损工具

公司将用斯纳*恩、克拉*斯曼以及其它大家共同认可的公司制造的同类产品来替换公司要求的工人个人使用的陈旧或已被损坏的工具。公司将向维修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维修工具的场所,但条件是,如果工具遗失,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条 安全委员会

A.公司同意工会可以指定5名工人,其中须从第二班和第三班各指定一人,担任公司安全委员会成员。

B.公司安全委员会将根据公司指定的主席的安排召集会议,讨论工厂的安全和卫生事宜并提出建议。公司将向参加会议的委员提供报酬,如属计时工,按正常小时工资率支付,如属计件工,按其职业劳动等级的小时工资率支付。

C.安全委员会会议记录,包括所有建议记录,由委员会的管理人员保留。应向每一位委员提供一份记录,并向雇员关系部经理提交记录以便归档供工人参考。

第六章 工会代表性

第一条 一般代表性

在本协议执行过程中,代表工会的应是下文所称的部门工会代表、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工厂工会委员会以及工会研究工时问题的代表。双方理解并同意本章确认的每位工人代表应为试用期期满的工人。

第二条 工会部门工人代表

A.权限

在采取申诉程序的第一个步骤时,应由工会部门工人代表代表工会,其权限限于根据被其确认为部门工会代表服务地域内的申诉程序处理有关的不满意见。

B.人数

每50个工人或每拥有50名工人的部门应设一个部门工人代表,这类代表至少应有6人。

C.义务和责任

i.部门工人代表在作为工会代表按照第七章申诉程序第一步骤处理不满意见时,应被允许脱产履行其责任。但部门工人代表只有在应申诉工人或雇员关系部经理的要求,并在此要求经其工长批准后才可离开岗位。

ii.离开岗位的工人代表在离开前或回来后应通知其工长或工长指定的他不在时的代理人。如工人代表出于A款所称的原因需要进入他本人部门以外的权限范围时,须通过工长或工长指定的他不在时的代理人获得离开本部门的书面许可,并在处理有关的申诉前通告准备进入的部门的工长。

iii.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工人代表每周至多可以离开岗位3个小时,由公司支付报酬。此时间的补偿,如属计时工,应以其正常工时小时工资率为基础;如属计件工,则以其职业劳动等级的小时工资率为基础,两种情况均不包括换班或加班奖金以及任何其他形式的奖金或奖励性报酬。

第三条 工厂工会委员会单个成员

在按申诉程序第二步骤处理不满意见和出席会议时,工会应由工厂工会委员会的代表来代表。

A.权限

工厂工人委员会单个成员的权限限于在他被认可作为工会委员会的成员提供服务的区域内按申诉程序的第二步骤处理不满意见。

B.人数

工厂工会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1人为主席,3人从工厂不同的地域范围内选举产生,其中有1位成员必须一直是上第二班或第三班的工人。

C.义务和责任

i.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在作为工厂工会委员会单个成员处理申诉程序的第二步骤的不满意见时,或按第四条所规定的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行使其责任时,应准许其脱产履行其职责。

ii.准备离开岗位的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在离开前或回来后,应通知其工长或工长指定的他不在时的代理人。如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出于A款所称的原因需要进入他本人部门以外的权限范围时,须通过工长或工长指定的他不在时的代理人,获得离开本部门的书面许可并在处理有关的申诉前通告准备进入的部门的工长。

iii.工厂工会委员会主席,如果需要,每周应允许他有12个小时的时间履行其委员会主席的责任。其他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如需要,每周应允许其有4个小时的时间履行其作为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或本章许可的委员会会议成员的责任。允许时间的补偿,如属计时工,应以其正常工时小时工资率为基础;如属计件工,则以其职业劳动等级的小时工资率为基础,两种情况均不包括换班或加班奖金,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奖金或奖励性报酬。

第四条 工厂工会委员会

A.权限

工厂工会委员会应作为一个整体在第三步申诉程序和仲裁程序中代表工会,并应在本章第五条指定的特殊或日常会议中代表工会。

B.义务与责任

为了实现工厂工会委员会的目标,工厂工会委员会可根据本条规定使用第三条所规定的允许使用的特权。

第五条 联席会议

公司和工会都认识到通过充分讨论来消除误解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为了在本协议管辖内保持和谐的关系。双方同意,将根据任何一方提出的请求,公司和工厂工会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并为此达成如下共识:

A.任何一方至少应在希望举行会议的前5天将包括希望讨论的主要问题在内的暂定议程递交对方。在会前或会上经双方同意可把附加议题列入会议议程。

B.这些会议并不是要企图回避和/或代替申诉程序。

第六条 代表的替代

本章所指的每位代表都应有如下述条款中规定的经资格认定的替代人,这位替代人在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可在同一地区以同样的权限工作。

第七条 资格认定

A.工厂工会委员会的主席应在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的20天内,把本章所指的代表及其替代人名单书面通知雇员关系部经理。名单中应标明经认可的代表及其替代人姓名、所在部门及其地点。公司不得承认任何未经认定资格的代表或者虽已被认定资格但还尚未完成试用期的代表。

B.雇员关系部经理应在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的20天内,书面通知工会在第一步申诉程序中处理申诉的监察人及其替代人的全部名单,详细写明每位监察人有权处理申诉的部门和地区,还应写明监察人的替代人既可在监察人缺席的情况下代替监察人行使权力,也可取代监察人。雇员关系部经理应在监察人名单发生变化时立即将有关变化情况通报工厂委员会主席。

第八条 工会工时研究代表

A.工会应派一位工会工时研究代表接收公司进行的为时不超过4周的培训。该雇员培训结束后应回到他原先在工厂的日常工作岗位上去。

B.工会工时研究代表只有在同公司工时研究人员进行联合研究时才能履行其义务。当因永久性奖励工资标准而引起不满意见时,包括因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申诉程序中双方对所估计的奖励工资标准的变化或新的附加内容未能达到满意的解决而产生不满意见时,公司或工会可以要求对此进行联合研究。在涉及到据估计的奖励工资标准发生变化时,这些已经变化了的内容和新增加的附加内容应纳入联合研究的范围。应尽最大努力在第三步会议召开之日前完成联合研究任务。

C.工会工时研究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参与制定新的奖励工资标准,只是在现存的奖励工资标准成为争议的对象时,或应公司或工会按本条B款规定进行联合研究的要求时,方可采取行动。

D.公司同意自本协议生效之日开始,对工会工时研究代表因参与联合研究和分析资料工作而失去的工作时间付给报酬。每人每周最多可获得3小时的报酬。如工会工时研究代表每周研究时间超过3小时,超过的时间应由工会付给报酬,但公司将支付按其直接要求所花费的时间和按其直接要求在联合进行工时研究和资料分析时所花费时间的报酬。他们所花费的这种时间将根据每个工会工时研究代表直接计时收入付给报酬。这种方式包括计时工,或者是职业劳动等级计时工和计件工,但不包括换班或加班工资或其他形式的任何奖金或奖励性工资。

E.如果公司要把工会工时代表调离谈判单位,工会工时研究代表的替代人应由公司出资培训,其间应按该雇员的直接工时收入支付其工资。

F.如果是上述第五款所述以外的行动而引起的对工会工时代表替代人的培训费用则应由工会完全承担。

G.在挑选替代人时,工会应提交5位工人的名单,这5人必须符合公司规定的资格要求。公司将从这5人中挑出2个它认为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的候选人,然后工会再从这2人中选出1人接受培训。

第七章 申诉与仲裁

第一条 申诉

申诉的定义是,某雇员或工会同公司就解释、应用或所谓违反本协议条款时所引起的争议。

第二条 申诉程序

应努力通过申诉人同其班组长或指定的代表人之间进行非正式的磋商来解决申诉问题。如声称受到侵害的雇员提出要求,那么适当的部门工会代表须参加这种非正式磋商。双方同意,所有的申诉须在引起申诉的事件发生后的5天内提出。

第一步骤--在受害雇员与车间工会代表和雇员的班组长之间进行。

A.如果申诉未能通过上述非正式方式达到解决,那么,申诉可写成文字材料并由受害雇员和部门工会代表签名后递交班组长。所有这类申诉书须在引起申诉的事件出现后5天内呈交班组长,并须说明申诉中列出的事件违反了哪章哪条以及所寻求的具体解决办法。

B.班组长应会同雇员和部门工会代表讨论申诉问题,如果申诉没有得到解决,应在上述A款规定的接到申诉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该申诉提出书面答复。

C.任何申诉如在第一步申诉程序以后仍未能解决,并在班组长在第一步申诉程序中作出书面答复后5个工作日之内仍没有将申诉材料递交第二步申诉程序,该申诉只能在班组长的书面答复基础上进行解决,而不再具有要求进一步处理的资格。

第二步骤--在工厂最高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代表和申诉发生地区的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之日进行。

A.公司代表应会同适当的工厂工会委员会成员讨论按上述规定向第二步申诉程序递交的申诉。如果申诉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应按C款在第一步程序中的规定在收到书面申诉之日起正常安排下的5个工作日内,对申诉提出书面答复。

B.任何申诉如果在公司代表作出书面答复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没有递交给第三步程序,那么该申诉只能在公司代表的书面答复基础上进行解决,并将不再具有要求进一步处理的资格。

C.如任何以书面形式递交给雇员关系部经理的申诉涉及到纪律处分和年资问题,可按申诉程序的实施规定在引起申诉的事件或条件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诉案卷直接递交第三步申诉程序处理。一般性的申诉,安全和卫生方面的申诉,以及班组长处理权限范围以外的有关主要问题的申诉,可以采用第二步申诉程序进行处理。

第三步骤--在雇员关系部经理和工厂最高负责人或其指定代表和地方工会的工厂工会委员会之间进行。

A.如果在第二步申诉程序完成后,申诉仍未解决,那么应在工厂工会委员会和适当的公司代表之间,在公司代表于第二步程序中作出书面答复后10个工作日内举行会议进行讨论,工厂工会委员会主席应在议定会议日期之前,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向雇员关系部经理递交要求在会上讨论的申诉目录,包括每项申诉的编号和工厂工会委员会对每个申诉作出的简短说明。

B.同关系部经理应在会议讨论申诉后的最多5个工作日内,把公司第三步程序处理的每项申诉作出的书面答复送达工厂工会委员会及其受害雇员本人。

C.任何申诉如在公司于第三步申诉程序作出书面答复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没有将申诉档案递交到第四步或第五步申诉程序(如果第四步程序被取消的话),那么该申诉只得在该书面答复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并不再具备要求进一步审理的资格。

D.双方同意并理解,工会可选择让其国际代表参与第三步程序。如果工会决定采用这种办法,那么第四步申诉程序就将自动取消,尚未得到解决的申诉将只能按C款规定的第三步程序提交给第五步申诉程序(仲裁)予以处理。

第四步骤--假如第四步程序没有依照上述第三步程序条款由工会取消的话,那么这步程序应在雇员关系部经理、工厂最高负责人和/或其指定代表和地方工厂工会委员会主席,以及国际联合工会的国际代表之间进行。

A.如果在第三步程序完成后还存在尚未解决的申诉,那么,该项申诉应在双方适当人员于雇员关系部经理在第三步程序作出书面答复之后举行的首次会议上进行讨论。国际代表或其指定代表应至少在预定会议日期前5个工作日向雇员关系部经理递交将预备在会上处理的申诉目录,其中包括申诉的编号和国际代表或其指定代表对每项申诉所作的简要说明。

B.所有呈递给第四步申诉程序的合格申诉在处理该申诉的会议结束后10个工作日之内,向地方工厂工会委员会主席以及受害人本人作出书面答复。

C.所有经过第四步程序处理,且没有在公司第四步程序书面答复之日后10个工作日内呈递给第五步程序处理的申诉,应在上述答复的基础上予以处理,并不再具有要求进一步处理的资格。

第五步骤--涉及到说明和执行本协议条款并通过本申诉程序进行了处理的申诉,也只有这类申诉才可以提交下面所规定的仲裁程序予以处理。如果工会希望将申诉递交第五步程序处理,那么它就必须在公司于第三步或第四步程序中作出书面答复(如果有的话)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申诉以书面通知方式送达雇员关系部经理。仲裁处理程序应在通知发出后7天内由雇员关系部经理和/或其指定代表和工会共同选定的仲裁员开始进行。如果各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选出仲裁员,应请求联邦协调与调解委员会派出一个由5名同组成的专家组。雇员关系部经理和/或其指定代表和工会都有权从专家组名单中划去2人。要求仲裁的一方可首先划去1人,然后由另一方划去1人;双方各再划去1人之后,剩下的一人便是被选中的仲裁员。如果仲裁员能判断双方所陈述事实的相互关联性,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向仲裁员陈述所要求的观点。仲裁员的裁决应是最终的和有约束力的,并应制成书面形式。应向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送达经过签名的裁决书副本。仲裁员无权对本协议的条款进行替换、变更、删节或增加内容,但有权引用和解释本协议条款,以便了结据此处理的申诉案件。各方负担各自的费用,仲裁员处理申诉的费用应由公司和工会对等负担。

第三条 协议的约束力

工会和公司在第二、三、四步申诉程序中所达成的一切协议对有关的雇员都是最终的和有约束力的。

第四条 时限

双方同意并理解,在任何一步申诉程序中所确定的时间限制,都可在双方相互理解的情况下予以延长。

第五条 国际代表的调查

国际联合工会的代表和/或其代表,在向雇员关系部经理发出书面通知后,可以在工作时间去工厂调查已上诉到第三步或第四步(如果没有取消的话)申诉程序的申诉案件。条件是这种调查不应妨碍和干扰公司的工作日程。

第六条 奖励工资标准引起的申诉

涉及到奖励工资标准而引起的申诉可按第十四章第十一条I、J、K款的规定,从第三步骤(在进行并完成检查和联合研究程序之后)开始予以处理。

第八章 年资

第一条 年资的确定

工人年资确定的范围应适用于因缺乏工作而被暂时解雇、解雇后双被重新召回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另有具体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二条 定义

A.年资一词是指工人根据连续工作所享有的公司年资和部门年资的有关等级。

B.本章在涉及工人时使用的“有资格”和“有资格的”一词是指据认为工人在正常监督条件下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第三条 试用期

工人最近一次连续工作的头3个月被视为试用期。在此期间,公司方面不负继续雇佣他的责任,解雇试用工人也不应成为雇员提出申诉的理由。试用期满,工龄应当从雇佣期开始的第一天(也就是受雇的最早日期)算起。

第四条 建立年资名录

A.工厂年资

根据已经建立起来的现有的工厂年资名录,工厂年资名录应包括除试用期以外的所有工人。

B.部门年资

i.所有工人都应根据部门年资来确定工厂年资。

ii.如同本章第六条规定的临时解雇也算作工龄的那样,一个工人如从一个根据其部门年资已经确立了其工厂年资的岗位上调到一个新岗位上时,应按其调入的部门年资来临时确定其工厂年资。调动后的工人仍将保留原部门年资并予以累计计算,如原部门需要,他必须返回原部门工作。

iii.因除缺乏工作被临时解雇以外的其他原因,由按其部门年资已永久性的确立了其工厂年资的部门调入另一新部门的雇员,应根据他调入新部门的日期算起的部门年资来确定全部的长期的工厂年资。

iv.按本章第三条的规定,新雇员在公司工作满3个月后,其姓名和年资计算日期应记入工厂年资和部门年资名录,在后一个名录中,其受雇日期自其3个月试用期期满时算起。

v.所有具有年资的雇员都享有两种年资,即工厂年资和部门年资。然而,这两种年资都将受本章条款的约束。

第五条 年资的中断

A.在雇员被临时解雇和被召回重新恢复工作时,公司将首先考虑其年资问题。

B.在雇员被临时解雇或在解雇之后又被召回重新工作时,公司可根据当时的特殊环境指定一些仍需要其服务的雇员留下。这些雇员,不管其年资如何,都可留下或被召回重新工作。事实上这些被指定留下的工人不会影响其正常年资的确定,而且还可迅速恢复其因某些特殊原因被中断了的年资。

C.本章条款不适用于下列情况:在编制年册清单和进行年休假期间,或因机器或设备损坏和大修、缺乏原料、顾客取消或改变订单、水灾、火灾以及其他恶劣气候的出现等原因,必须临时解雇职工3个工作日或不到3个工作日期间。

第六条 暂时解雇

当必须裁减某一岗位上的雇员人数时(上述第五条提出的情况发生时除外),其裁减的程序如下:

在某一部门内裁减劳动力时,具有年资的工人享有下列的权利:

A.应首先从受影响的部门裁减试用人员,之后再从部门年资最低者开始裁减具有年资的雇员。但是,在任何情况下,留在部门的工人都必须是能够胜任工作要求的人员。

B.公司应按下列顺序把从受影响的部门裁减下来的工人安排到其他部门:

i.首先,要满足公司用人的需求,如果有这种需求的话,应在该雇员工作的原有部门另行安排工作。如果该部门没有空缺位置,那么就按公司的要求在工厂的其他部门予以安排。

ii.其次,如果按第一步骤不能安排的话,那么该雇员只要能工作,可让其替换该部门的试用人员。如果该部门没有他能胜任的由试用人员从事的工作,那么可让他替换在其他部门从事他能胜任的那种工作的试用人员。

iii.再次,如果按上述两个步骤还不能安排,那么可让他取代从事他能胜任的那种工作的具有最低工厂年资的雇员。

注:双方同意,根据上述规定,不论是采取安置还是替换措施,该工人都必须具备公司认可的胜任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第七条 召回岗位

A.一旦出现某些工人回岗的机会(本章第五条规定的情况除外),被工厂解雇的工人将根据其自身的工厂年资情况被召回岗位重新工作,但不管什么情况,他们必须具备胜任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B.根据第六条的规定,被裁减的雇员或本条A款所提及的雇员此后将被召回该岗位重新工作,在此岗位上他们的工厂年资根据他们原先的部门年资将被确定为部门年资,但不管什么情况,他们必须具备胜任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第八条 解雇和召回雇员名单的寄送

应向雇员关系部寄送和提供将被解雇或召回的雇员名单,并应在工人被解雇或召回之前将名单复印件提供给工会主席。如果某雇员年资被中断的话,应在名单中作出说明。

应在预定解雇之前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将有关情况通知将被解雇的雇员。

涉及到有关解雇或召回岗位问题的申诉程序不得改变,除非在自解雇和召回之日起5个工作日之内向公司提出申诉。

第九条 年资的终止

已获得年资的任何工人都可因下面原因中的任何一个原因失去年资和工作:

A.如果他辞职的话--不管是(1)通知公司,还是(2)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连续旷工3个工作日。

B.如果他被解雇的话。

C.如果他在被工厂临时解雇(也就是从工资名单上被暂时除名)之后,接到公司按他最新地址发出的召其回岗的书面通知10天以内不到岗报到的话,除非确实生病或有其他适当的理由。已被解雇并希望仍保留其年资权利的工人须将其住址通知公司。

D.除因正式请假、工厂造成的工伤或服兵役以外而造成的缺勤时间同其缺勤前的年资相等者。

第十条 从年资名录中调出

A.任何在此之前已被提升或调入薪给阶层工作岗位和/或调到本协议不包括的任何工作岗位上去的工人和后来又回到本协议所履盖的工人群体或单位的工人,其部门年资和工厂年资应予累计计算并予以重新确立。

B.任何在本协议生效之后被提升和调动,并在此后4年内又回到了本谈判单位的工人,应享有上述A款所规定的工人的权利。

C.当根据上述A款或B款调出,而后又不是按照自己或公司的请求调回本谈判单位的工人,应回到他调离以前的工作岗位上去。如果那一岗位已不复存在或者他的年资又不足以使他回到那一岗位上去的话,那么应根据本章的规定对其另行分配工作。

第十一条 关于职位空缺消息的公布

A.当有的部门必须增员时,公司将根据本条的规定按照下列程序公布有关职位空缺的消息。

B.例外情况:

公司在下列情况下将不得公布职位空缺的消息:

i.如果存在任何通过本章第六条的实施从现有空缺的职位上解雇,而按本章第七条规定又有资格被召回岗位重新工作的工人的话,这一职位空缺的消息将不得公布。

ii.根据公司的准确判断属于临时性的,也就是不满60天的职位空缺,不应被列入职位空缺的范围,公司也不得予以公布。

C.公司应将职位空缺在适当的布告栏公布。公告内容应包括:现有职位空缺的职业分类、劳动等级,以及工人申请职位空缺所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双方一致同意,公司有权为已公布的每一个职位空缺制定出必要的资格条件。

D.除在现有职位空缺的部门供职的工人外,任何有资格或自认为有资格,并具有年资的工人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雇员关系部经理递交填写好的“职位空缺申请书”,申请这一职位。

E.任何在现有职位空缺的同一部门工作的工人,都可请求其工段长将其派往空缺的职位工作。如果请求派往空缺职位的工人超过1人以上,工段长可参照上述C款的规定,指派部门年资最长的工人递补空缺,条件是,此人须具有完成该项工作的能力并在布告规定的有效申请期以内提出此项请求。

F.在职位空缺的消息公布满2个工作日(48小时)时,公司应从布告栏将布告撤走,并不再接受职位空缺申请。公司应从申请档案中挑选合格者,如果合格者超过1人,将按下列程序从中挑选:

i.根据申请人的工厂年资从工厂各部门挑选资深的合格工人。

ii.如果公司认为,申请者均不合格,公司可调动或雇佣工人填补空缺。但是,如果空缺仍然存在,且在2个月以后仍未能填补,将须重新张榜公布此职位空缺消息。

iii.公司将通知所有的申请者有关职位空缺公布的结果。

G.决定通过这种程序填补空缺的工人,将在选定新的工作岗位之后的第一个整付薪期结束和下个付薪期开始时,被正式调入空缺的新岗位。在此期间,他将被作为新工作岗位上临时受命接受任务的人,并将得到相应的报酬。

H.任何通过这种规定的程序填补空缺,且在从接受任务之日起2个月(60个工作日)内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者,将被退回其按照规定的程序调出的部门,如果其年资允许将其退回原部门的话。

I.任何由这种程序造成或引起的职位空缺,可由公司通过调动或雇佣工人的方式予以补充。

J.根据本条规定按照本程序调动的工人在6个月期间不得申请职位空缺。

第十二条 工会官员的年资

国际联合会地方工会主席、副主席、工厂工会委员会委员、车间工会代表、工会工时研究代表和工会安全委员会代表在任职期间和在所代表的领域,在涉及到解雇、召回、裁判或复职的问题时,将把年资名录提高到实用法所能允许的程度。

第十三条 残疾雇员

成为终身残疾不能再在原岗位工作的工人,或由军队退役、体力上和心理上不再适合于原岗位工作的雇员,都应由公司按下列程序把他调到他所能从事的其他工作岗位上去:

A.应以分配职位空缺的方式安置残疾雇员,如果有这种分配机会且该残疾人又具有从事这种工作的能力的话。

B.如果没有上面提到的职位空缺分配机会,也没有该残疾雇员能够从事的由试用人员占据的职位空缺分配机会的话,那么就去查阅工厂年资名录,从年资最低的工人查起,直到找到一个该残疾雇员能够从事的工作岗位为止。

C.双方同意,对于任何具有年资的工人都不应弃之不用,因为他们在年资方面享有的权利高于残疾雇员。那些没被安置的雇员将按照本章的有关条款予以重新分配。

D.为实施本条的规定,对于妨碍该雇员从事某类工作的身体健康情况,必须由一名医生予以书面鉴定。根据公司的要求,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书面鉴定进行重新鉴定。

第十四条 年资名录

公司将编纂载有每位工人姓名、所在部门名称和年资起始日期的年资名录。若在年资名录中发现差错,必须随时予以纠正。年资名录将每两个月向工会提供一次。

第十五条 班次挑选优先权

在部门年资的基础上进行的班次挑选应有利于年资雇员,并须按下列条件办理:

A.在新工人受雇的头3个月期间将不实行班次优先挑选权,也就是说,工人在受雇的头3个月内既可不行使班次优先挑选权,也可不使这一办法对自己不利。

B.根据这一规定,雇员在任何一个6个月期限内,只能行使一次班次优先挑选权。

第九章 年假计划

第一条 资格

A.按下面的规定,工人在享受年假的当年,必须工作一段时间才有资格休假或享受带薪休假。

B.工作在500小时以下者,可享受按以下第二、三、四和五条规定的休假带薪比例计算出来的带薪休假待遇,但是,如果不休年假,他可有权得到报酬。

C.在年休假当年工作在500小时以上者,将有资格享受下面条款确定的按适当比例计算出来的带薪休假待遇。

第二条 一周

自其受雇之日起连续工作满1年但不到2年者,将享受1周假期,其间带薪标准按其收入的2%计算。

第三条 二周

自其受雇之日起连续工作满2年但不到10年者,将享受2周假期,其间带薪标准按其收入的4%计算。

第四条 三周

自其受雇之日起连续工作满10年但不满20年者,将享受3周假期,其间带薪标准按其收入的6%计算。

第五条 四周

自其受雇之日起连续工作20年或连续工作20年以上者,将享受4周的假期,其间带薪标准按其收入的8%计算。

第六条 计算方法

A.年休假,自其受雇之日起满52周后,立即开始执行。

B.根据收入百分比确立的休假带薪标准是在雇员总收入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总收入包括:

i.任何奖金或在这期间因加班而获得的加班费。

ii.不休年假所获得的收入。

iii.不休法定节假日所获得的收入。

iv.不休丧事假所获得的收入。

v.按本章第十三条规定在圣诞节闭厂期间所获得的收入。

vi.根据本协议第四章第四条规定因向陪审团提供服务所获得的补偿金。

vii.根据第四章第八条规定,因享受奖励工时所获得的收入。

viii.因失去工资收入而获得的工人补偿金。

ix.因失去工资收入而获得的疾病和事故福利金。

x.因失去工资收入而获得的失业补偿金。

第七条 在取得资格日期以前终止工作

在取得资格日期以前不论以何理由而终止工作的雇员将失去休假或带薪休假的资格。

第八条 以付薪取代休假

对雇员不应只给予带薪休假权利给予放弃休假的权利。

第九条 休假工资的发放

如果休假申请在预定的休假日期前两周得到批准,休假工资应在休假日期预定开始时发放。如果度假时间增加,比如,享有两周假期的雇员提出要求,先休一周,过些日子再休第二周,而他的这一要求又得到了批准的话,那么每周的工资应分别发放。

第十条 休年假期间的法定公休节假日

在雇员休年假期间如出现第十章第三条规定的某个法定公休假日,年休假期应允许向后顺延一天。额外增加的这个年假日应放在年假休完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双方理解并同意,对额外增加的这个节假日不再付薪,因为在他休年假期间出现的这个法定公休节假日已经被全额支付了法定公休节假日工资。

第十一条 年假期间闭厂

如果公司认为有必要在年假期间闭厂,并在该年4月1日前把准备闭厂的计划通知工会和雇员的话,不应对此提出反对意见。

第十二条 年休假的安排

公司在年休假期应安排每个雇员休假,在安排过程中,应尽量满足每个有资格享受年假的工人对休假时间提出的要求。

第十三条 圣诞节期间的闭厂

A.除应要求继续工作的工人外,公司将在圣诞节前一天(或把这一天看作是圣诞节前夕假日)开始,直到新年元旦(或者把这天看作是新年假日)期间安排圣诞节闭厂。在此之前或之后安排的正常工作日缺勤的工人将得不到圣诞节假日工资。

B.在其他方面合格的所有工人都将得到包括轮班奖金在内的8小时工资。如果是计时工,则以固定的计时工资率计算;如果是计件工,则按其职业劳动等级的计时工资率计算。

C.根据第十章第三条B款1、C款1到C款5规定的各种条件,不应发生重复支付节假日工资的情况。

D.对在闭厂期间(公休节假日除外)应要求进行工作的雇员,将在其年资的基础上,予以首先安排工作。在闭厂期间工作的雇员,将获得其工作应得的正常补偿金,还可得到第十三条B款规定的闭厂报酬或获得同等的双倍工时工资,但不应得到公休节假日工资和其他补偿金。

第十章 工时与加班

第一条 工作周

A.公司确定的40小时工作周,从前一个星期日的午夜12:00时开始,一直延续到下个星期日的午夜12:00时为止。

B.定义

i.“每日”一词是指从雇员开始工作之时起的24小时时间。

ii.“星期六”一词是指星期五午夜到星期六午夜之间的这段时间。

iii.“星期日”一词是指星期六午夜到星期日午夜之间的这段时间,而“法定公休节假日”一词是指法定公休节假日前的那个公历日的午夜到公休节假日当天午夜的这段时间。但开始在星期日午夜前工作周的第一天上班的第三班工人,或者他们的工作日是在节假日午夜前开始的,情况例外。在此情况下,该日将被看作是星期一或是紧接节假日后的第一天。

第二条 加班奖金

A.对超过每天8小时和每周40小时工作的所有时间,将按计时工资率和工人固定的直接计时工资率的二分之一支付报酬。

B.对星期六的工作时间,按计时工资率和工人固定的直接计时工资率的二分之一支付报酬。

C.对在星期日工作的时间,加倍支付报酬。

D.对下面第三条所指的公休节假日工作的时间,如果有的话,也加倍支付报酬,这种报酬不算下面第三条所规定的范畴。

E.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为同一天或同一小时支付两次加班费或奖金,头班工人不得同时领取加班费和第二班奖金,二班工人也不得同时领取加班费和第三班奖金。

F.任何部门若需要加班或指定一些特殊的工作岗位加班,应在部门工人之间和在经常从事需要加班的特殊工作岗位以内,将加班时间和次数分配均衡、合理、得当。

G.公司应及时将加班任务通知工人。

第三条 法定公休节假日、节假日报酬和支付节假日报酬的条件

A.应在下列法定公休节假日向雇员支付工资:

新年元旦

复活节前的星期一

先烈纪念日

7月4日

劳动节

感恩节

感恩节后的第一日

圣诞节除夕

圣诞节

新年除夕

须按下列条件执行:

所有雇员将获得8小时工资,如以计时支付,则按正常的小时工资率计算;如以计件支付,则按职业劳动等级的小时工资率计算,包括轮班奖金在内。

B.雇员将根据下列条件在上面所指的节假日得到报酬:

i.如果他们是非全日制工、临时工或试用工;以充分正当的理由被暂时中止或解雇的工人;接到公司要求但拒绝或不愿在节假日到岗工作的工人,则不能享受节假日报酬。

ii.在法定节假日之前或之后的正常安排的工作日缺勤的雇员,将不具有享受节假日工资的资格(根据以下C款和D款的规定)。所获得的奖励工时假将不得累积为一个可获得报酬的节假日,在任何一个规定的节假日迟到半小时或不到半小时的雇员,就应被取消享受节假日报酬的资格。

C.在法定节假日前和/或后的正常安排的工作日缺勤的雇员将不具有资格接受节假日报酬,除非这种缺勤的原因是下面所列举的原因之一,此外已在有法定节假日的工作周工作了部分时间的工人也可例外:

i.工人造成的工伤。

ii.由值班医生出具证明雇员确实在患病。

iii.雇员直系亲属死亡(指雇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夫、姐妹、妯娌、女婿、儿媳、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祖父母死亡),如果有要求的话,雇员应提交有关证据。

iv.休年假。

v.为陪审团提供服务。

D.如果法定公休节假日正好同星期日赶在一起,应把下星期一作为假日(如果星期一也是法定公休日,则把星期二列为公休假日);如果同星期六赶在一起,则把星期五作为法定公休假日(如果星期五也是法定公休节假日,则把星期四作为法定公休假日)。

第四条 签到

已完成上个工作日的工作,并已在规定时间和规定班次签到的雇员,如果没被分配其他工作,应得到4小时工作报酬,除非他已被提前告之不要上班和他在完成自己正常班次开始4小时以前,就已失去了工作。此外,由于发生公司无法控制的诸如火灾、水灾、其他不利气候条件、爆炸、供电不足等因素而造成的雇员失去工作的情况,也不适用于此款

第五条 下班后被召回干其他工作的工资

如果雇员在完成正常班次的工作离岗后又被召回干另外工作,那么根据下面的条件他应被允许干最低两小时的工作,即他至少应得到不少于2小时的工作和得到按分配的工作岗位工资率计算的且不低于其正常小时工资率的报酬。如超时的话,这种工作2小时的部分时间应按适当的工资率付酬。

根据本条在第二班或第三班被召回工作,且已为其工作时间领到加班费的工人,将不再得到轮班奖金。

第六条 休息时间

公司的现行政策允许雇员在每个工作班次中间休息最多10分钟时间,以便用快餐,本公司对这段时间的现行付酬办法将不作任何变动。

第七条 班次工时

A.正常的班次工时如下:

i.第一班

上午7:00至下午3:30,外加非工作时间的半小时用餐时间。

ii.第二班

下午3:30到午夜12:00,外加非工作时间的半小时用餐时间。

iii.第三班

下午10:00至上午7:00,外加非工作时间的半小时用餐时间。

B.如果工人连续操作的话,正常班次工时如下:

i第一班

上午7:00至下午3:00,接受此任务的工人另加20分钟的就餐付薪时

间。

ii.第二班

下午3:00至11:00,接受此任务的工人另加20分钟的就餐付薪时间。

iii.第三班

下午11:00至上午7:00,接受此任务的工人另加20分钟的就餐付薪时间。

第八条 清扫时间

所有工人可在本班工作结束前10分钟停止生产性工作,以便从事必要的清扫或其他整理工作,也可在本班工作结束前5分钟离开工作区,以便整理个人卫生和其他事宜,公司为这段时间付薪的现行惯例依然不变。

第十一章 管理权

根据本协议条款的规定,公司已经授予并将继续单独授予管理工厂和指挥工人的权利,包括指挥、计划和操作工厂经营权,向工人分配工作权,制定和改变工作计划权,雇佣、提升、降职、停职或因故解雇工人的权利,或因缺乏工作职位和其他合法理由裁减工人的权利,引进新的经过改进的措施或设备以更换现有的生产方式或设备的权利,以及决定是否生产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权利,等等。

第十二章 协议之效力

第一条 协议之效力

在本协议生效之前实施的,包括本协议第一章确立的谈判单位的职工在内的所有就业条件,在本协议生效之时将全部不再有任何约束力和效力。本协议将就其所涉及的一切问题终止和取代过去的一切做法、协议、程序、传统、条例或规定。

第二条 协议之条件

双方认为,在本协议谈判达到高潮期间,双方在没有约束、高压、恫吓或其他限制的情况下,享受并“行使了对任何问题都提出了要求和建议或提出了反要求和反建议的权利与机会”。双方还认为,其他第三方没有义务就此间提到或没提到的任何问题,即使是单方或双方在谈判或签署本协议时还不了解或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举行谈判或集体谈判。在本协议实施期间,根据本协议规定,本协议的条款可以被替换、更改、增添、删除或修改,但只有通过双方自愿协商、达成文字修正案后才可进行。

第三条 协议之合法性

如果主管法院宣布本协议中的任何章、条、款为非法内容,它们将自动从协议中被删除。其余的章、条、款如果不受被删除的章、条、款的影响,在本协议实施期间仍将继续完全有效。

第十三章 保障计划

第一条 集体医疗保险

本协议包括的所有年资工人及其家属都有资格享受公司提供的集体医疗保险计划的福利待遇,其福利待遇和条件在说明文件G中作了规定,如自愿加入了优惠供给者网计划,其福利待遇和条件则在证据文件I中作出了规定。有关工人为其个人或家属享受这种保险待遇须按下列情况交纳费用:

A.对于经批准休假或处于被临时解雇30天或30天以上的享有资格的工人来说,如果该工人在休假或被解雇期间已交纳了保险金,他或其家属可享受这种待遇。但保险金须在他应支付的那个月的第一天之前支付。

B.如果配偶双方都有资格享受工人福利待遇,只有一个人有资格享有家属福利待遇。

C.工人保险将因工人就业终止而终止。

D.所有工人都应按要求签署一项本人或家属加入保险的申请,申请书签名后方能生效。

E.由于非职业或职业事故、工伤或生病而不在班上工作的工人将享受集体医疗保险的待遇,工人在其享受伤残保险期间不须交纳任何费用,但不得超过26周。

F.下文规定的福利待遇应同其他集体保险覆盖的范围相协调。如果受保人从其他保险计划获得了医疗保险、牙医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或服务的话,按照说明文件G和I中所提到的福利计划的这种福利待遇,连同其他这类的社会待遇,将被减少到一定程度。但不会超过这项计划和其他这类计划所规定的必要的、合理的和传统费用开支的100%。

G.如果一个有资格享受这种待遇的工人也被其他集体福利计划当作一名家属对待的话,那么公司将被认为是主要的保险人,公司将根据由此提供的保险标准支付全额福利费用。如果一个有资格的工人家属在享受本项保险计划的同时,还受到其他集体福利计划的资助的话,本项计划所提供的保险将不再适用,除非其他项目保险计划提供的保险费标准与本计划不同,本计划将补足其差额。

第二条 集体人寿保险

工人在退休之前将享受以下人寿保险待遇:

A.工作2个月但不足2年

6000美元

B.工作2年但不满4年

8000美元

C.工作4年但不满6年

10000美元

D.工作6年或6年以上

12000美元

第三条 因事故死亡和致残福利待遇

如果一个按本章第二条受保的人受了伤并在受伤之日起40天内遭到下文所规定的损失的话,公司应根据本政策的各种规定支付:

A.残废大额赔偿金;

B.因从手腕或其以上处失去一只手,或从踝骨或其以上处失去一只脚,或丧失一只眼睛,给予大额赔偿金的一半;

C.上文B款所规定的一人以上的大额赔偿金,但是对因同一事故而受伤遭受的损失支付赔偿金总额不应超过大额赔偿金。一个人的大额赔偿金的数额,应根据本章第二条列举的保险类别来确定。

第四条 丧失工作能力保险

A.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公司将向享有年资的雇员支付疾病和事故补偿金,该种补偿金的数额为每周补偿金的60%,即不超过185美元,时间不超过26周,从以下日期计算:

i.非工业事故的第1天;

ii.患病的第8天;

iii.住院的第1天;

iv.院外动手术的第1天。

B.任何完成试用期的雇员都有资格加入丧失工作能力保险,如果该雇员加入并又在岗位上工作的话,此保险将自他加入之日起生效。如果该雇员不在岗位上工作,保险将从他返回工作岗位之日起生效。

C.无论根据任何日期确定的周补偿金数额都只相当于周基本收入额,包括按计件工资计算的收入,但不包括轮班奖金,如果是计件工,将按确定日期以前的连续13周的平均周基本收入计算。每年的第一个确定日期是1月1日。在确定这种周补偿金的过程中,雇员在这13周内被暂时解雇、制定工人周补偿金支付办法、制定住院补贴办法、休假或经批准制定周补偿金而缺勤等将不包括在内。但因奖励工时所得到的休假和金钱、丧事、为陪审团提供服务、休年假、因工会事务和公休节假日将包括在内。

第五条 医药处方计划

公司按说明文件G和I的规定提供医疗处方计划。

第六条 同工人补偿计划的关系

如果一个雇员因临时完全丧失、部分永久性丧失或全部永久性丧失工作能力,而申请加入工人补偿计划,公司将支付每天35美元的补偿金,最多支付3天。

第七条 牙齿保险计划

公司将按说明文件H规定提供牙医保险项目。

第十四章 工资

第一条 工资类别和工资率

A.表明劳动等级和工资率的计时付薪工作分类表附在说明文件A内;表明劳动等级和工资率的奖励工资工作分类表附在说明文件B。

B.为特殊雇员制定的特别工资率分类表附在说明文件C。

C.自协议生效之日起,所有上述工资率立即生效,直至协议终止。对于上述所有工资率的调整应按适当的工资率进行。

D.列入说明文件C的雇员应享受说明文件C所列举的工资;工资率的调整依照本章第一、二、三条中的规定执行。依照本章规定,若某一雇员由说明文件C所列举的工作岗位正式转入其他工作岗位,他将不再享受说明文件C列举的工资率。

第二条 普遍增加工资

A.普遍工资率--自1992年4月30日起立即开始的付薪期内有效。由说明文件A、B和C所列出的雇员的各种工资率将是在本协议生效期间予以支付的工资形式。

B.一次性工资支付

i.从1994年1月份第一个预定工作日起,工资单上现有的谈判单位雇员,将有资格获得一笔按照基础工资率计算的相当于其上一年1%工时的一次性收入。这笔工资将于1994年7月份的第一个付薪期内支付。

ii.从1995年1月份第一个预定工作日起,谈判单位工资单上现有的雇员,将有资格获得一笔按照其基本工资率计算的相当于上一年2%工时的一次性收入。这笔一次性工资将于1995年7月的第一个付薪期内支付。

第三条 生活费津贴

A.本条所列的生活费津贴,于1992年5月1日起生效。

i.按下面第2条确定的生活费津贴百分率将适用于上述第一条所列的工资率,其结果出现的每工时的零头美分将加入按上述第二条计算的适当的工资率。

ii.在本协议有效期内的生活费津贴的上下调整,将在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的基础上,按本条的后续规定进行,时间将从1992年6月1日开始到本协议终止时为止。

(i)在协议实行期间,生活费津贴调整将依据以下基础进行,而依据劳工统计局统计的1992年2、3、4月份的平均生活费用指数和据此以后的每年这3个日历月份的平均指数进行调整,直至1996年2、3、4月份为止。

(ii)如果工资基点出现增减时,劳工统计局统计的这3个月历月份的平均消费价格指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低于413.1点。

(iii)按上述(A)款规定,在任何3个日历月份实行的生活费津贴额均按以下计算方式获得:

以劳工统计局公布的上述3个日历月份消费价格指数的平均数为基础,如果该指数(以1967年的指数为100)每增加或降低0.9,那么津贴就应是第二条所述的工资率的0.11%,见下表:

0.9

0.9

0.11

414.0

414.2

62.83

414.9

415.1

60.94

415.8

416.0

61.05

416.7

416.9

61.16

417.6

417.8

61.27

418.5

418.7

61.38

419.4

419.6

61.49

420.3

420.5

61.60

421.2

421.4

61.71

422.1

422.3

61.82

423.0

423.2

61.93

423.9

424.1

62.04

424.8

425.0

62.15

425.7

425.9

62.26

426.6

426.8

62.37

427.5

427.7

62.48

428.4

428.6

62.59

429.3

429.5

62.70

430.2

430.4

62.81

431.1

431.3

62.92

432.0

432.2

63.03

432.9

433.1

63.14

433.8

434.0

63.25

434.7

434.9

63.36

43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国公司集体合同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3076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体合同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以及对集体合同实施管理、监督的部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以企业职工集体为一方与企业为另一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

第三条 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

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执行。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负责集体合同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负责指导、帮助职工一方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对集体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

第二章 集体合同的订立

第五条 集体合同包括下列内容:

(一)劳动报酬;

(二)工作时间;

(三)休息休假;

(四)劳动安全与卫生;

(五)保险福利;

(六)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七)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八)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

(九)合同的期限;

(十)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十一)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十二)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

第六条 企业职工一方或者企业方提出签订集体合同书面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十五日内与对方进行平等协商。

第七条 集体合同由双方平等协商。参加平等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对等,每方三至十一人,包括一名首席代表。每方应当另行确定一名书记员,负责协商过程中的文字工作。

职工协商代表由工会决定,或者由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议定。有女职工的企业,职工一方代表中应当有女职工代表参加。企业方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企业工会主席、企业法定代表人分别担任职工一方和企业方的首席代表;因故不能担任的,应当书面委托一名代表担任。

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建立工会组织。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由所在地的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指导职工民主推荐职工一方代表,职工一方首席代表从参加协商的代表中推选产生。职工一方首席代表因故变更的,应当从参加协商的代表中重新推选。

企业职工一方和企业方在平等协商中均可以聘请顾问。

第八条 协商代表一经产生,应当书面告知对方。协商代表的任期与集体合同期限相同。协商代表因故缺额的,应当及时补选。

企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如实表达职工的要求。

第九条 企业应当保证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必需的工作时间,协商代表在工作时间履行职责占用的时间视为正常出勤。

企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除有重大过失,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害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企业不得解除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第十条 双方代表在平等协商过程中均有义务向对方提供真实的情况和资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经平等协商形成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和表决。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者职工出席,经全体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的过半数同意即获通过。获得通过的集体合同,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集体合同草案未获通过的,应当重新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后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和表决。

第十二条 企业集体合同应当自签字之日起七日内,由企业报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并送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一)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集体协商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

(三)合同的内容是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审核时应当听取同级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的意见。

审核不合格的,将书面异议送达集体合同双方代表,双方应当另行协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书面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全体职工公布集体合同文本。

第三章 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十五条 集体合同在有效期限内,不因双方首席代表的变动而变更、解除。

第十六条 集体合同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应当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一)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被修改或者废止的;

(二)企业改制、破产、拍卖或者被兼并等使集体合同不能履行的;

(三)因不可抗力使集体合同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

(四)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者解除条件出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集体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应当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集体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该集体合同即行终止。

第十八条 集体合同期满前六十日内,企业职工一方或者企业方提出续签集体合同要求的,双方应当进行协商,签订新的集体合同。

第四章 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应当对集体合同的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实施监督检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情况纳入劳动执法年审的内容。

第二十条 企业和企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建立集体合同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双方首席代表,每年至少应当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

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提出的问题,双方应当协商处理。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总工会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对企业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

第五章 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第二十三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当协商解决;经协商未达成一致的,可以中止协商,但中止协商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协商解决不成的,由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签订集体合同争议,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处理完毕。情况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二十四条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 签订或者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当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拒绝或者拖延签订集体合同的;

(二)不执行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或者其他事项的;

(三)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签订或者履行集体合同所需真实情况和资料的;

(四)不当变更或者解除职工一方代表的劳动合同的。

第二十七条 企业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八条 企业或者职工一方不履行集体合同或者履行集体合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集体合同依照本条例执行。

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美国访友邀请函

范文类型:邀请函,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使馆工作人员:

您好!

本人____,(出生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护照号:_______________,现居住在美国________,在____大学学习),邀请我的母亲,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于____,护照号:________________),在____年__月__日 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期间来美国探望我。我母亲的住宿已经订好(地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母亲将自己承担旅行和居留期间的费用。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美国公司集体合同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2897 字

+ 加入清单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本劳动合同。

第一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从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期限为年。其中试用期从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共____个月。

第二条 工作任务

乙方愿意接受并完成下列工作任务:

在________岗位,为________工种。乙方在生产(工作)上应达到的数量、质量指标:____________。

第三条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甲方根据生产(工作)岗位的需要,按照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的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____,并发给乙方劳动保护用品____,保健食品费____元。

第四条 劳动纪律

甲方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在合同期内须严格遵守各项纪律,服从甲方管理,积极做好工作。

第五条 工作时间与劳动报酬

1.乙方每月工作____天,每天实行____小时工作制。如双方同意延长工作时间,按加点给予报酬,加点费为每小时____元。

2.合同期内,职工工资待遇(甲方支付乙方工资、奖金的数量,支付时间和方式等)按下列约定办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条 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1.乙方非因工负伤、患病住院治疗,以及死亡的待遇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约定如下:

1)乙方非因工负伤、患病的,甲方应给予____个月的医疗期。医疗期满尚未治愈的再延长____个月。

2)医疗期内的医疗费由甲方负担____%,乙方负担____%,病假工资为____元。

3)医疗期满后因不能从事原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甲方应发给乙方相当于本人实得工资3至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

4)乙方非因工负伤、患病而死亡的,甲方负担丧葬费____元,抚恤费____元。

2.乙方因工负伤、致残、死亡的待遇,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约定如下:

1)医疗期为____个月(年),期满未治愈的延长____个月。

2)乙方的医疗费全部由甲方负担。病假工资为全薪。

3)因工负伤致残的,甲方应________。

4)因工死亡的,甲方应付给丧葬费____元,直系亲属抚恤费____元,其他费用____元。

3.在合同期内,乙方符合条件的,享受探亲假____天;婚假____天,丧假____天,女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待遇按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及有关文件执行。

4.甲方因本合同第七条第2款第(2)项规定和第4款规定的情况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工作每满1年(满半年不满1年按1年计算)发给乙方实得工资1个月的生活补助费。同时,如合同期未满,甲方应发给乙方合同期内的失业补偿费,标准为:距合同期满,每相差1年,发给相当于乙方实得工资1个月的金额。生活补助费、失业补偿费最高均不超过12个月乙方实得工资。

第七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

1.在下列情况下,甲乙双方可以变更本合同的相关内容:

1)甲方因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情况变化,经与乙方协商一致的;

2)甲乙双方协商一致事项,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

3)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已修改的;

4)由于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无法完全履行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2.下列情况,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乙方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

3)甲方破产或歇业的。

3.下列情况,甲方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合同期未满,又不符合本条第2款规定的;

2)乙方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经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

3)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间的。

4.下列情况,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甲方违反国家规定,无安全防护设施,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的;

2)甲方无力或不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乙方劳动报酬的;

3)甲方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国家法规、政策,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

5.乙方被开除、劳动教养,以及受刑事处分的,劳动合同自行解除。

6.任何一方解除合同,必须提前通知对方。由于本条第2款第(3)项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提前通知对方。

7.合同期满后应即终止执行。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在征得乙方同意的条件下,双方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如不终止执行,又不履行续订合同手续,则本合同视为续订同一合同期限。

第八条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事项

1.甲方应为乙方提供住房问题。

2.甲方应为乙方解决伙食问题。

3.因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富余职工时,以及________情况下,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在乙方休假期间,以及情况下,甲方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5.除国家规定以外,在________情况下,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6.在下列情况下,甲方可以在不变更合同的条件下,安排乙方从事本合同规定以外的工作:

1)合同期内发生事故或自然灾害,需要抢修或救灾;

2)合同期内因工作需要而进行的临时调动,期限为____个月;

3)合同期内发生不超过____个月的短期停工。

7.其他约定事项。

第九条 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违反合同规定,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后果和责任大小,支付违约金____元,赔偿金____元至____元。

第十条 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一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或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有抵触的,按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执行。

第十二条 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____份,甲乙双方各持____份。涂改、未经合法授权代签无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鉴证机关:________________(盖章) 鉴证人:__________________(鉴章)

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美国商务谈判礼仪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商务,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为人处事的二十种说话技巧。

急事,慢慢的说;

大事,清楚的说;

小事,幽默的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

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别人的事,小心的说;

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

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

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

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赴美美国带薪实习心得_实习心得体会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4258 字

+ 加入清单

赴美美国带薪实习心得

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赴美美国带薪实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赴美美国带薪实习心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回国快1个月了,但这次暑假在美国的点点滴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20xx年的夏天,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特别,且意义重大的夏天,因为我参加了“work and travel这个项目,我这次工作的地方是在Virginia Beach, 非常漂亮的一个海滨旅游度假地。

首先,我要讲到的就是我的工作了,我这次实习是在Virginia Beach resort hotel and conference center 里面做housekeeper。记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特别的茫然,各种不适应,一方面因为语言,在这里那些工作的同事都说着流利的英语,由于我初来乍到,还不怎么习惯这里的口音,而且在酒店里面做housekeeper需要知道一些涉及酒店的专门的词汇。另一方面,这次实习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所以感到很茫然,有点忐忑不安,生怕做不好这份工作,给咱中国人丢脸,给咱学校丢脸。而且也不知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经过差不多一周的培训,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酒店让那些有工作经验的牙买加大婶带着我们开始了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她们每天耐心地给我们讲要做哪些工作,怎样做才符合要求。为了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做得更好,酒店每天安排不同的人带我们,这就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的人接触、交流。又经过一周的见习,我开始了独立工作。如果说之前有熟练的前辈带着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指导、帮助我,心中还有所依赖,那么独立工作后,一切就要靠自己,如果做不好遭客人投诉,自己就得承担责任。每天铺床、清理厨房和浴室卫生,将新的毛巾、拖鞋等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到洗衣房帮工等。日复一日的工作很累、很辛苦,我也有过退缩的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我挺住了,意识到这其实也是对我的一种锻炼和考验,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既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也体会到了劳动所得到的快到乐,同时我也从中了解了美国人做事是很认真的,他们对待工作勤勤恳恳,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生活方面,我到美国后是住在弗吉尼亚海滩市的一个美丽的小镇上,我和来自中国台湾、俄罗斯、摩尔多瓦、雅买加的女生合租在当地一个美国老太太的家里。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她们真诚、热情、开朗,这几个月让我学会了怎样与她们相处,学会了包容,大度,也学会了厨艺,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工作之余,我和朋友们一起去旅游、打网球、骑自行车、在幽静的林荫小道散步,夕阳西下,相约到美丽的海滩看海、吹海风…..,感受到了生活其实是如此的惬意。每逢休假,就和朋友们去downtown逛街,看电影,或者到美国朋友家里做客,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我们所在的小镇教堂还举办每周一次的JI学生party, 每周二我们都会去那里聚会,在那里我结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在这些朋友中,尤其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台湾朋友,她们特别的友好,懂礼貌,而且与我们在兴趣爱好、饮食、娱乐方面也很相近,所以与她们相处特别愉快。

这次去美国除了实习外,最令人兴奋的就是旅游了,在东部,我除了工作的弗吉尼亚海滩市外,我还去了诺福克、威廉斯堡、华盛顿、纽约。在西部,我去了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等地方。这趟旅行让我大大的开了眼界。去美国前,曾听人说,要看220xx年前的美国去纽约,要看50年前的美国去洛杉矶,要看现在美国去拉斯维加斯。当我去到拉斯维加斯,确实让我惊叹它的现代化程度,每座漂亮的酒店就如同是一个个宫殿,而且都有各自独立的主题,特别是夜景,那真是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那里的自助餐厅也非常豪华,里面的食物味道非常不错。

在美国待了三个多月,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国是一个礼仪国家,美国当地人,尤其是白人,很懂礼貌,随时随地都把Excuse me,sorry挂在嘴边,购票或购东西,都是自觉地排队,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什么困难,随时都有人主动帮助你。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他们特别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过公路,车辆都会主动让行,示意行人先走。

总之,这次美国之行,我收获颇多,很庆幸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也感谢学校给我提供的这次机会,如果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参加这种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丰富了我的阅历,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而且还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

美国,来日再见!

篇二:赴美美国带薪实习心得

俯视窗外,一片熟悉的环境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回来了,带着丰收的喜悦,我回到了祖国。三个月前,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从这里出发,去参加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我就顺利的完成了项目。短短的三个多月,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有颇多的感受。

我所在的是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海滨城市,那里没有纽约那样鳞次栉比的高楼,也没有炫目的霓虹,取而代之的是特色各异的小层楼房,和让人向往的阳光沙滩。这些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让我多少会有些失望。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交流的障碍,让我刚到美国的那段时间特别想家,想父母。

我们刚到的时候,就与美国方面的Sponser取得了联系,他们为我们安排了住处,向我们大概介绍了本地的情况,每天晚上还用车载我们到沃尔玛买食物及生活用品。去美国之前,我们并不会做饭,于是我只能买一些熟食,即时食品回去,但这样过了一周,我发现这样生活很贵而且很不健康,于是,在朋友的指导帮助下,我开始自己做饭。我所在的城市本地人说话方言很重,很多时候,当我们需要独自出门的时候在交流上会有很多不适应,因为我们听惯了那些“标准听力”材料,听真正自然的交流用语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别扭,还听不完整。到达休息了三天后,我们该向实习的企业报道了,于是,我们要自己摸清路线、交通。记得那天天气很热,但是我们为了方便日后生活,步行了十二条大街,终于找到了一个价格实惠,并且离工作地点很近的房子。然后我们几个同一企业工作的同事就搬家了。之后也算是相对稳定了,于是我们就调整好心态准备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所做的工作是在快餐店做服务生,基本的工作就是招呼客人、点餐、清洁,但也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烹饪技术。例如,要学会炸薯条,炸洋葱圈,做圣代,做奶昔。因为客人多,忙碌的时候这些都需要自己解决。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适应那种高强度的工作,每天都会觉得很累。并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人,他们对事物的要求会很奇怪。在他们和我沟通后,我还要和我的同事沟通,这样效率特别低,而且有时还会理解错。这些问题都让我特别困扰。以前在国内,我肯定会立马找朋友,找父母来帮我解决,但在这里,我必须学会应对困难,独立想办法。渐渐的,我就能应付自如,并且能得到顾客的肯定,这让我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工作时,我始终保持微笑,细心的对待任何一个问题,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并且相信自己,别人能完成的工作自己也能完成,哪怕苦一点,累一点,只要能圆满完成工作,得到回报,就是最好的奖励。

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有了一些收入。于是我们在休息的时候会去周边的公园或购物街逛一逛,为自己的付出给予小小的奖励,这多少又会让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有时会在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漫步在沙滩,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任凭海水浸泡过脚踝,想想家人,想想朋友……有时会在早晨日出的时候,望着大西洋的远处,猜想海的对岸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偶尔,我们还会一起去吃一个海鲜自助,互相聊着遇到的趣事以及困难。互娱互乐,互相开解。后来,自己慢慢有了积蓄,于是就高兴地为家人、朋友购买礼物。用自己挣来的钱为他们付出,感觉真好。

三个月的赴美实习经历让我学会了很多,最明显的感受是自己长大了。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从来没有哪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成长了。我学会了独自面对很多问题,并且学会了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懂得感恩与回报,并且也有了承担责任的意识,不会再像小孩子一样,只做一朵温室里的花朵。这段经历我学会了很多。当然,最要感谢的就是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进入社会之前,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为将来的人生打下基础。总而言之,工作虽然辛苦,但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这收获的不仅是国外的经历,更收获了人生。

篇三:赴美美国带薪实习心得

我今年暑假参加了为期三个月不到的20xx年赴美带薪实习的项目,现对这次的赴美实习作出以下的总结报告。

第一次在飞机上坐长达16多个小时,第一次面对解决各种转机时遇到的不确定情况…无数的第一次,伴随我从上海抵达底特律,从底特律抵达哈里斯堡,真正开始我的赴美带新实习之旅。

我工作的地点是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哈里斯堡其城郊的好时游乐园里,那里又十三个在当地著名的过山车,刺激程度可想而知非同一般,适合住在城市的人们前往郊游。由于工作地点离住的地方非常远,每天得起个大早,先是赶往离住处大概20分钟路程的车站,然后再坐半个多小时车到公园。我在公园里的一家卖薯条的店工作任务是切薯条、炸薯条、卖饮料、整理货物、清洁等等,这对于在家从未下过厨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再加上每天10—14小时,每周6天的超长工作时间下,更是让人难以很快地进入状态。刚开始,我经常会出错,再加上没有工作经验,每次上班我都很紧张。但之后,我慢慢地掌握了技巧,在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细心观察下,大部分的工作我都能独自胜任了。

说道交流,开始真的是满路荆棘。自己说的慢,而且要反复思考,对于美国人自以为很慢的语速,我完全很难跟上。幸运的是,交到了些好朋友,他们愿意耐心地听我讲,并指出错误。就是这样,我不怕说的慢,说错,只要是有机会能让我开口,我都会紧紧抓牢。后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无所不谈,知识面,眼界显然得到了提高,拓展。

关于旅游,由于工作时间实在是太长,并且工作完以后只有在美国逗留六天的时间,我就利用每周唯一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了我的美国之旅,先是去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然后再是华盛顿、纽约。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城市风貌都让我记忆忧心,像是壮观的瀑布,白宫、各种博物馆、唐人街、自由女神像和帝国大厦等。最后,我与几个同学一行人来到了我们在美国的最后一站——洛杉矶,我们逛了洛杉矶市中心,当然还不能错过当地最著名的环球影城,玩的是不亦乐乎。

去掉一些在美国遇到的突发状况,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赴美带薪实习的项目,我得到了许多深刻的教训,积累了一些阅历,也得到了一些美好的回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会身体力行,发挥在美国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国商务谈判礼仪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商务,全文共 1795 字

+ 加入清单

Children are their parents most prized resource,particularly nowadays parents have only one child.Therefore,parents give everything to their kids,sometimes they are spoiling kids.

However,things are not always like this."You never listen to me" is a complaint heard as often from children as parents.Good communication helps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develop confidence,feelings of self-worth,and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Try these tips:

Teach children to listen...gently touch a child before you talk...say their name.

Speak in a quiet voice...whisper sometimes so children have to listen...they like this.

Look a child in the eyes so you can tell when they understand...bend or sit down...become the childs size.

Practice listening and talking:Talk with your children about school and their friends.

Respect children and use a courteous tone of voice.If we talk to our children as we are good friends,our youngsters may be more likely take us as confidants.

Use door openers that invite children to say more about an incident or their feelings."I see," "Oh," "tell me more," "No kidding," "Really," "Mmmmhmmmmm," "Say that again,I want to be sure I understand you."

Praise builds a childs confidence and reinforces communication.Unkind words tear children down and teach them that they just arent good enough.

Children are never too old to be told they are loved.Saying "I love you" is important.Writing it in a note provides the child with a reminder that he can hold on to.

Give your undivided attention when your children want to talk to you.Dont read,watch TV,fall asleep or make yourself busy with other tasks when talking with kids.

All in all,as parents,we should respect our kids and listen to them,talk to them as friends.We should alwasys be there to share with kids their joys and sorrow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美国连锁商业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9231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连锁商业考察报告

美国连锁商业考察报告

卢中原/陈志理/马明兰

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改革流通体制和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1997年8—9月,我们赴美进行了一个月的连锁商业培训和考察。美国作为最发达的国家,其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主要原因、未来趋势以及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等,对我国推动连锁经营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一、美国连锁经营发展的概况

(一)美国连锁商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连锁经营方式首创于美国,到现在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从1859 年在纽约出现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店到二战前,连锁商业处于萌芽与成长阶段。这是传统连锁时代。其主要特征是统一商店、商标名称,但在管理制度上统一性较小。在这一时期美国的连锁商业发展并不快,1918年时全美连锁公司仅有645家,营业额10亿美元, 占全社会销售额的比重不到4%。本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连锁商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80年代,美国连锁商业从内容到形式日益完善,进入现代连锁商业时代。连锁作为一种非常成熟的经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零售、餐饮、旅店等许多服务行业。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全美19个较大的行业都已连锁化。1995年美国零售业销售额23000亿美元,占gdp的32%,零售业销售额的50%是连锁商业创造的。

连锁商业在美国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 )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市场供应与需求扩大,对连锁商业的发展提出客观要求。战后美国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内制造业提供的商品更加丰富,这一切都有力地刺激了连锁商业的发展壮大。(2)交通运输业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迅速发展, 为货畅其流创造了便利条件。美国的高速公路贯通全国,现在总长已达7 万公里,占世界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二,使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配送非常及时便捷。(3)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 为连锁经营提供了现代化管理手段。7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在流通业广泛应用,目前美国90%的连锁店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普遍采用了商品条形码、电子扫描、电子出纳设备等先进技术,通讯设施、商品检查、配送中心等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这就为连锁经营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4)连锁企业的规模优势和组织化程度提高, 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据统计,美国5年内开业的商业企业的倒闭率为50%, 而连锁企业的倒闭率只有5%。(5)形成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现代经营管理科学的发展运用,为连锁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美国连锁商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连锁经营的基本含义是: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企业,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按统一经营方针进行共同的经营活动,以共享规模效益。一般来说,连锁企业至少要由10个以上分店组成,必须做到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经营,采购同销售相分离。从组织管理角度分,美国有以下三种连锁形式:

1.正规连锁(又称直营连锁、公司连锁)。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有权统一,全部成员归属同一所有者。二是高度统一管理。总部掌握着全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和人事权,统一负责采购、计划、配送和广告等,所属各分店实行标准化管理。在美国正规连锁所占比重很大,零售业主要采取这种连锁方式。如著名的沃尔玛公司和科斯科仓储式商店即属于这种类型。

2.特许连锁(又叫合同连锁、契约连锁、加盟连锁)。其特点,一是以特许权的转让为核心,特许权批发商把注册商标和经营模式卖给特许权经营商。总部为转让方,加盟店为受让方。二是所有权分散在加盟店,经营权集中在总部。总部提供技术专利和商号信息,加盟店按总部统一指令经营。美国目前有40%的零售企业采取特许连锁的形式,餐饮业、旅店业等也广泛采用,如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和柯达胶卷冲印店,即为典型。特许权批发商约3000家,特许权经营商约60万家,年销售额8000亿美元,提供800万个就业机会,1993 年以来特许连锁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

3.自由连锁(又叫自愿连锁、共同连锁)。其特点,一是所有权、经营权、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二是在协商自愿条件下共同合作,统一进货,分散销售,成员店的灵活性强,自主性大。通常由一家较大的批发商作为龙头企业,众多的零售商参与,形成一个半松散的连锁集团。我们在洛杉矶考察的金证国际超市集团公司就属这类形式。这个公司是一家合作制的批发公司,成员多为零售商。公司成立已75年,1996年销售额达30亿美元,计划在本世纪末达到50亿美元。自由连锁在便利店中比较普遍。

美国习惯于从比较直观且便于统计的角度分类。零售业连锁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经营型态:

超级市场。主要经营杂货和食品两大类商品,以品种齐全、价格低廉、自我服务为特色,每个店平均面积为3.5—4万平方英尺。超级市场已全部实行连锁经营。

折扣商店。主要经营食品以外的一般性商品,有的店也经营少量食品。商品大众化,大多削价出售,适合工薪阶层购买。每个店平均面积9万平方英尺,比超级市场大一两倍。最大的是沃尔玛公司, 其次是凯马特公司。1987—1995年,折扣店销售额占零售业销售额的比重由35%上升到47%。

仓储式商店(又称平价俱乐部)。这种形式是近十年来连锁商业的后起之秀,经营范围包括了食品和非食品类商品。其特色是实行会员制,设施简单,以库为店,内部不装修;实行少品种大批量销售;商品价格低,同样商品的价格比普通商店要低20—50%。平价具乐部的目标顾客是小企业主。但由于商品售价比超级市场和折扣商品更低,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个人会员。美国人日常消费最多的大宗商品中,相当大的比重来自平价商店。比较著名的店有科斯科公司,其次是山姆公司。

超级购物中心。这是80年代后期在美国零售商业中出现的最新的连锁类型。其特点是许多连锁店集中在一个商城内,规模大,品种全。一般每个购物中心的面积达15—17万平方英尺,商品品种多达十几万个。有的购物中心面向中高收入者。

便利店。经营日常用品和食品,每个店100—200平方英尺,80年代遭到冷落,90年代东山再起。预计今后5 年便利店销售额的实际增长幅度将超过一般的超级市场。此外还有专卖店、无店铺售货(如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等经营型态,其中网上销售发展势头看好。

(三)连锁店基本运作方式及其管理

连锁企业把社会化大生产原理引入商业和服务业,对商品采购、配送、销售、财务等业务环节实行专业化分工,各门店专门负责日常销售。这种运作方式既适应了各零售店规模小、分布广的特点,又形成总体规模效益,使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所以,又被称为“组织起来的零售商”。

首先看订货系统。集中采购、统一进货是连锁店的突出特色。美国连锁店货源的95%由总部来确定,5%由门店自定, 主要是生鲜类商品。连锁店总部或大区分部的配送中心负责订货,为了保证商品质量,它们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考察比较,选择那些产品质量有保证、资信度高、经济实力强以及与需方合作信誉好的生产企业来签订合同。

其次是配送系统。配送中心是连锁店的物流机构,承担着各门店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拣、加工、送货等任务。配送中心主要为本连锁企业服务,也可面向社会。美国连锁企业都有一个完善、高效率的配送系统。如沃尔玛公司现有各种形式的连锁店近3000家,配送中心25个;科斯科公司有连锁店270多个,配送中心15个,配送半径为300英里。配送中心完全采用计算机管理,与总部联网,使总部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动态,科学地控制进货种类与数量,缩短商品库存的时间,确保库存商品质量。高效的配送中心使连锁企业降低了成本,例如沃尔玛的经营费用已从1984年的19%降到目前的14%。

再次是连锁分店。这是连锁公司的基础,主要职责是按照总部的指示和服务规范要求,承担日常销售业务。每个连锁企业都有一套科学统一的经营策略和管理要求,详细规定了商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商品价格及操作规程等,所有分店必须严格执行,从而保证了高质量规范服务。以退货服务为例,电器类的商品可以在三个月内,凭发票在全美境内同一家连锁企业的任何一家门店退货,并可不讲出任何理由。此类商品注明“退货”,以较低的价格卖出。有的连锁店甚至不要求顾客提供发票,也同样退货。他们认为98%的顾客是诚实的,不能因为有2 %的不诚实的顾客而惩罚98%诚实的顾客。

(四)连锁企业的发展趋势

1.从总体上看,美国商业连锁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一是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实现了国际化的大规模采购进货。连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有利的交易地位,可以选择那些商品质量好、价格低的供应商进货。二是大的连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发展组合式经营,已逐步形成了国际性的跨国连锁集团。美国排名前20位的零售业连锁公司都是这样的集团,有些公司海外分店的营业额已超过其在本土的营业额。目前亚洲对全球的零售商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全球食品零售商的收益平均水平为3%, 在亚洲地区高达16%,而且这种增长势头还在持续。因此这一地区是各大连锁集团抢滩设点的重点地区。

2.从连锁企业的经营型态发展趋势看,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折扣店和仓储会员店势头正劲。这类店一般建于城乡结合部,地价便宜,装修简单,商品价格低,有较大的停车场,因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它们在国外新建企业也主要是这种类型。二是专业店、专卖店有大型化趋势。在美国的大型购物中心和商业中心中,全国连锁经营的大型专业店和专卖店成为其经营主体,超级购物中心与专业店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发展态势。超级购物中心以其整体的广告策划、公共促销活动和市场调研手段,为专业店提供了信息和发展空间;专业店也以其知名度、信誉和优质服务,为超级购物中心吸引了广泛的客源。三是百货商店在零售业中的主导地位下降,市场份额减少。百货店一般占地面积大,装修豪华,经营品种繁杂,店员多,使得管理成本太高,商品价格上升,效益下降。近几年百货店在不断收缩经营面积,调整结构,向小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从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方式来看,特许连锁前景广阔,连锁加盟店将逐年明显增加;连锁企业将继续通过兼并其他中小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在并购浪潮中保持主动地位。

4.从行业分布看,连锁经营向各个领域扩张,尤其是在服务业将继续蓬勃发展,范围包括律师业、会计师业、信息咨询业等高层次的服务行业,也包括餐饮业、洗衣业、娱乐业等传统普通性行业,还包括保健服务业等新兴服务行业。

二、连锁经营的优势和在美国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成本费用,在流通领域引起革命性变化

传统的流通,是以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分立为特点的。从历史上看,批发商的产生,曾经促进过生产企业与零售商之间的流通效率的提高。连锁经营将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合为一体,形成了确保竞争优势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集中了批发功能,二是对所有零售分店进行整体管理。这样,与各生产企业直接向各零售商发货相比,减少了总的发货次数,还通过大批量统一订货、运输和储存,降低了进货价格和储运成本,保留了批发商的功能优势。并且,连锁经营跨越了批零分立造成的种种障碍,更为充分地发挥了现代技术手段的作用。在对零售分店进行统一管理的条件下,连锁经营能够充分运用电脑联网等现代技术,相对(于销售额而言)减少存货,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据典型调查,一些公司原来需要6个星期存货,通过应用这方面的现代信息技术, 立刻降为只需3星期存货,目前进一步降为只需1.5星期的存货,其中效率最高的只需6—10小时的存货。

(二)实行较低的零售价格,使消费者受益

连锁经营的主要型态如折扣店、专业种类店和仓储式商店等,由于在很多环节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运作效率,因而为明显降低零售价格打下了可靠的基础。归纳起来,一是大批量进货,迅速准确掌握各分店销售信息,工商之间产销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可以获得较低的进货价格;二是统一进货再分配给各零售分店,总的发货次数比直接由各生产企业分散发货次数明显减少;三是集中运货、储存比分散运货、储存的费用更省;四是存货相对减少,商品和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五是商品开架陈列,便于顾客比较选择,售货人员减少,节省了工资成本;六是统一广告宣传,比分散的广告节省费用;七是统一市场信息调查分析和经营技术开发,比分散调查分析和开发更有规模效益;八是配送中心和零售分店建立在城区之外,地价较为便宜;九是商店建筑装修简朴实用,不求豪华;十是由于低价薄利,吸引更多顾客,使销售额不断上升,促进薄利多销的良性循环。

因此,连锁经营与非连锁经营在成本费用上的差别很明显。这可从三方面来看,其一,连锁经营的平价店经营费用(工资除外),据估计通常占销售额的20%多一点,如沃尔玛为14%,电路城为19%,凯玛特22%,而独立的大百货商店经营费用常占销售额的1/3以上。其二,由于连锁经营的平价店销售价格低,同样商品在独立的大百货商店价格较高,所以在这两类商店中,同一商品的经营费用绝对额差别更大。其三,平价店由于顾客自我选购,自我服务较多,雇员相对较少,工资成本节省,因而,连锁经营与非连锁经营在总的成本费用上差别进一步拉开。

据了解,折扣店等平价店的商品价格,比平均价格低20%至50%。若按照近两年美国年度零售总额、连锁店零售额比重以及平价店销售的大致份额来作保守估计,美国消费者一年从连锁经营的平价销售中,相对于平均价格节省开支总量在1000亿美元以上,平均每个家庭一年可节省开支在1000美元以上。

(三)使流通领域对生产领域的引导作用更明显

连锁经营的发展促使流通企业日益大型化。现在美国前50家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已经占全国零售总额的22%。 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1996年销售额1005亿美元,跃居全美各行业销售额最大企业的第四位,仅次于通用、福利特和埃克森这三个老牌生产企业。在其他发达国家,大的零售商也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基本原因是零售市场上“需求有规律的商品”仍占主体,在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经营的规模效益越来越重要,连锁经营正是适应这一趋势的产物。

通过连锁经营日益广泛迅速的大批量统一订货,流通企业对社会“生产什么”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随着连锁经营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流通领域比过去更能大范围收集和迅速处理市场信息,为社会“生产什么”提供了更为准确、迅速的决策条件,更充分地发挥着生产和消费的中介作用。因此,流通领域日益远离对生产领域的依附,发展成为独立的现代流通产业,流通企业已经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向厂家订货,或者形成商工一体化的新型企业。

(四)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

零售业是美国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1995年,零售业的就业人数达2200万,占全美就业总数的17%,占全美国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18%;一年新增加的就业机会为80多万,占总增加量的23%强,新增长比重占第二位。据预测,1994年至2005年间,零售业还将提供200万至3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相比之下,制造业将减少50万至200万个就业机会。 从就业增长率来看,以1994年为例,全美国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上年增长3.1%,其中零售业增长4.0%,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从对全社会就业的影响来看,一方面,零售业中的连锁经营由于效率的提高,单位零售额对应的雇员减少了,同时迫使一些相对劣势企业倒闭或裁员;但是,由于连锁经营薄利多销,零售额和雇员增加更快。因此整个零售业在效率提高、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统计表明该行业就业总量还是增加了。另一方面,零售业中的连锁经营大范围明显降低商品零售价格,等于相对增加了消费者收入,使其可以更多地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或更多地进行储蓄投资,从而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必然进一步促进社会各相关行业的就业增加。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1.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对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远未满足,国内最大的上海联华超市经营的商品也只有4000多种,生产和市场脱节的矛盾十分突出。连锁企业的大批量采购带动了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而且通过创造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建立了农工商一体化的产销联系,对生产具有日益明显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在我国发展连锁经营是密切产销衔接、增加市场供应的重大举措。这项工作不仅是流通领域或商业部门的事情,而且需要生产领域各部门的配合,特别是在标准化、条码化生产方面,更是如此。

2.以满足大众化需求为目标,不断改进经营内容和方式,是连锁企业常盛不衰的首要内因。在美国这样的富国,普通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实惠,大型豪华的百货商店日趋衰落,除少数实力雄厚者以外,大部分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被各种连锁经营的折扣店、便利店所瓜分。无论是大型折扣店,还是小型便利店,都在不断调整经营观念和手段,以更贴近大众化消费需求。例如沃尔玛公司开设了几家环保示范店,通过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来保销。小型便利店则增加商品种类,提高自动化水平,以更好地发扬其方便、省时等优点。在我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开设少量的高档百货商店可以适应消费分层的发展,但绝对不宜多建。大众化消费需求始终是市场需求的主体,而且日益丰富多样,只有注重面向普通消费者,使他们更多地受益,我们的连锁企业乃至整个商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3.连锁经营投资风险小,市场开拓能力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对打破市场封锁也有积极意义。美国的连锁店大都是中小企业,由于连锁经营形成规模经济,实行统一的科学管理,因而分散的中小企业成本降低,信誉提高,整体实力增强,更加适应市场变化,并带动为之服务的部门共同发展。1941年以前,美国曾有28个州颁布过反连锁店的税收法案,对连锁店额外征税。但这并未限制住连锁店的成长,反而迫使其以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等多种形式冲破了阻力。60年代发展起来的特许连锁业,通过取得已成功的商品的经营方式的特许权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经营效益,更加适合中小企业的需要,同时带动了银行、律师、会计等服业务的繁荣。当今美国的零售市场已高度成熟,过多的商店导致竞争白热化,大量商店被淘汰出局,连锁店却欣欣向荣。近五年来,美国的非连锁企业投资成功率50%左右,而连锁企业高达95%。在我国,应当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联合优势,为打破市场封锁注入经济动力;加紧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和成功的经营模式,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发展特许连锁经营,为进一步放活国有中小企业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4.现代化配送中心不仅是连锁店的重要依托,而且成为加速物流、创造利润的新手段。激烈的竞争和发达的流通设施使商品批零差价十分接近,必须找到新的物流形式,加快信息处理和资金周转速度,靠降低成本来取得利润。这就产生了两种新的物流形式,一种是批零一体化,即大型零售企业运用配送中心搞批发。美国许多连锁企业拥有十分先进的配送中心,为自己也为社会服务,甚至在扩展业务时先建配送中心再设商店。另一种是专业化配送业取代传统批发业。连锁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洛杉矶的专业化配送业正在发展成仅次于电影业的第二大行业。目前我国的连锁店普遍缺乏先进的配送中心,对连锁店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很大制约,亟待加强这方面的建设。配送中心的建设属于企业投资行为,应当由企业自己决定;政府可通过市场规划、融资政策等予以指导。

5.灵活的融资手段和要素自由流动,是连锁店迅速扩大规模的关键性市场条件。美国连锁店筹集长期资本最普遍的方式是发行股票,其次是向银行和保险公司借贷;筹集短期资本的方式则更为灵活,包括商业票据、银行借款、供应商信贷和发行短期债券等。在美国,发行270 天以内的短期债券不需证券委员会审批,而且利率低于银行,因此企业大多采取这种办法筹集流动资金。美国各州在税收、企业注册、地价等方面存在差别,例如联邦政府按35%的税率征收公司所得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额外加征11%,有的州则不再另征;各州的消费税率也高低不一。由于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这些差别并没有成为发展连锁店的障碍,企业可以综合比较影响因素,自由选择有利的经营环境扩展业务。而融资渠道不畅,市场割据相当顽固,正是目前我国连锁店扩大规模面临的主要难题。我们应当加大改革步伐,通过资产划拨,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加速折旧等政策,改善连锁店的融资条件;调整企业隶属关系和税收上交关系,打破部门和地方利益造成的市场割据,支持连锁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扩展经营规模。

6.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服务机构,是连锁店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以特许连锁为例,美国比较重要的联邦法律有《特许权公开交易及消费者保障法》,《特许权公平实施法》,以及《特许权数据和公共信息法》,此外各州还制定自己的有关法律。各州政府均设有小企业管理中心,为已成立和即将成立的小企业提供辅导、咨询和贷款担保。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规则并审理投诉,商务部执行政策,负责统计并侧重开拓海外市场。私人服务机构有优良企业局(专为客户提供有关优良企业和商品的咨询)、大型零售商协会以及国际特许权协会等。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则和服务机构,为连锁店依法经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我国发展连锁店的法制条件和服务机构还相当欠缺,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改革进程,将成熟的政策法规上升为法律,对特许连锁经营,宜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特许权公告、转让和投资保护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扩大开放、引进外资的新形势;建立连锁店行业协会,促进政企分开,满足连锁店发展中的培训、咨询、协调和自律等需要。

7.发展连锁店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需求和社会文化习俗。美国的连锁店产生于美国的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背景,各国特别是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引入连锁店后,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特点。例如,日本的连锁店具有自由连锁与特许连锁相结合,区域性连锁和店铺群发展快等特点。东南亚国家注重满足本地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在金融、咨询、房地产等服务领域加速发展连锁经营。在对连锁企业的管理和支持方面,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几乎不再以其他手段进行干预;而日本和东南亚政府起的作用比较大。日本政府除运用行业规划和中央金库引导、支持连锁店发展外,还运用“大店法”反对垄断,对外来竞争也有限制,如超过11个店铺的外国连锁公司不允许进入日本市场。东南亚国家对连锁店也采取扶持政策,并进行严格的行业管理。我们应当借鉴各国发展连锁店的成功经验,把连锁店的发展同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以大城市为依托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连锁公司,迎接服务业逐步开放带来的挑战。

【原文出处】财贸经济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5

【原刊页号】32~36

【作者简介】作者工作单位:国务院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民政部赴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培训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培训,全文共 12061 字

+ 加入清单

民政部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培训考察报告

民政部赴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培训考察报告

根据民政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社区建设合作项目的安排,民政部组织8个社区建设实验区的同志,于2000年9月24日至10月8日对加拿大、美国部分城市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由于加拿大多伦多市集中反映了加拿大社区建设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因此对加拿大社区建设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多伦多市及其所在的安大略省。在美国,重点考察了纽约和旧金山两个城市。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政府有关部门,实地参观了10多个社区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发展的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通过与两国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交流座谈,实地参观,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对加拿大和美国的社区建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受益匪浅。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国社区建设发展概况

加拿大社区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一些省和矿区成立了具有互助性质的合作社,他们提出的口号“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具有典型的社区意义。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阿尔伯塔省的各个社区,组织起了各种剧社,以解决社区中各种具体问题,这种剧社就是当时的社区组织。

美国是西方国家最早开展社区工作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美国成立了一些慈善组织或团体,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的贫民区开展了安置所运动。20世纪30年代,社区工作开始专业化,几个有特色的社区工作包括:防止青少年犯罪的芝加哥计划,由居民参与提供服务的辛西纳社区组织试验计划。工作重点也因此注重个人和家庭对环境的适应。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解决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联合国把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的社区发展方法,推广至发达国家。联合国的倡导,受到美、加两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实施这一计划的主要国家。到70年代前后,加拿大开始出现社区服务中心,80年代出现志愿者组织。80年代末,由于经济全球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多元化、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使加拿大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多伦多市政府于1989年成立了专题组,其任务是制订90年代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设,强化社区功能。90年代,社区网络在地区、省和国家逐步建立起来。自80年代开始,美国将社区工作转向有特别需要的人群,如少数民族、妇女、精神病患者及老人等,也有一些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社区发展公司,以改善贫民区居住条件、服务质量和解决就业等。到90年代初,美国政府提出了“授权区和事业社区”的法案,并获国会通过。这个法案以重新界定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作为突破口,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福利一体化发展目标。

从两国社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社区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变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又从反面说明社区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社区和社区组织的兴起,最初都是自发产生,在社区内人们互相帮助,对外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由于社区工作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所导致的社会冲突以及依靠社区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化服务需求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因而后来成为美、加两国政府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社区发展,不断地推进社区建设。

二、两国社区建设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区及社区建设的概念

在加拿大,社区有两个意义:一是地域意义上的社区。这个意义上的社区是一个由彼此认同,彼此认为有重要共同点的人组成。社区的共同点是:1、住所邻近;2、人际间有交往;3、可以通过组织来认同。因此,一个具有很强组织形式的社区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生活在同一区域;二是具有很强的社会联系;三是通过某些共同点来联系。对社区工作来说,社区的地域概念是加拿大开展社区服务项目的主要标准,政府用于社区服务的资金,就是根据这一概念。二是功能意义上的社区。人们也可以是不以居住在同一地区为基础的社区的一部分,这称为“不具相邻性的社区”,如具有相似的兴趣、问题、需要和取向的人。例如华裔在多伦多市就形成一个社区。因此,一些社区工作就是专为多伦多市的华裔开展的。还有是针对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开展的社区工作,如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这些都属于功能社区,也是今后社区发展的目标之一。

在美国大多数城市,社区也都具有明确的地理区域。纽约市规定,社区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只位于一个自治区镇的辖区内,并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理及特征相符;(2)各社区间应建成服务互联网络,特别是在服务领域、警务和卫生部门;(3)实施规模控制,每个社区人口不超过25万人。纽约市划分为四个区和一个岛,五个区、岛又划分为59个社区。

考察期间,通过与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交流座谈,我们感到,他们对社区建设的看法和认识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认识:一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拟定本身的需要和目标,定下先后顺序、寻找所需要资源,并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和实现目标。二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合理配置资源,协助居民解决问题,培养居民的参与、自决及合作的素质,从而满足社区需要;三是认为社区建设是通过组织居民,采取集体行动,控制及影响社区的一切程序、计划、决定及有关政策。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居民自治、互助的能力,鼓励社区居民解决社区内问题,促进居民广泛参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是社区建设的主旨。

(二)社区组织的构建

在美、加两国,社区工作主要是通过社区组织来联系并具体实施的。在加拿大,社区组织主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其中许多是根据特定目的形成的,也有许多是由扶弱助残的慈善机构演变而来的,如我们参观的迪克森社区服务中心、联合之路、中心邻舍房、社会规划委员会等。这些社区组织的服务领域都十分广泛,涉及到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方方面面。他们除了接受政府的资格审定,以及来自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和监督之外,不接受政府的直接管理,有权决定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为社区筹款捐物,各自运作的自主性都很强。这些组织根据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如对老年人、残疾人、单亲家庭、无家可归者的照顾,家政服务、修缮民房,再就业培训等等。他们所积累的资金不作为个人分配,而是返还于社区,用于社区服务,以服务养服务。同时,通过这些组织,居民可以为本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在美国,社区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服务组织和管理组织两种类型。服务组织主要是非营利组织,如社区发展合作组织、各类慈善组织、各类基金会、各种志愿组织等等。他们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资助和基金会的捐助、私人捐款以及所收取的服务费等。随着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共同合作和相互融合,社区委员会组织已经成为政府介入社区工作的一种社区管理组织形式。纽约市规定,在每个新建的社区区域都设社区委员会或社区董事会。社区委员会成员采取选举任命制,任期为二年。政府官员也可以成为社区委员会成员,但数量不得超过四分之一。社区委员会成员是无报酬的,但可以报销参加董事会时支付的一些必要花费。社区委员会的职责包括:研究本社区的各种需要,增进本社区的福利;促进社区内交往和社区与外部的沟通;参与编制预算,拟定资金使用计划和本社区发展规划;监督和评估社区服务质量;选聘社区主任和专业工作人员。每个社区委员会任命一名社区主任。社区主任受社区董事会的直接领导,负责社区日常事务。

(三)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美、加两国开展社区建设的内容不尽相同,各社区之间开展的项目也不一样,有多有少,给我们留下突出印象的主要有三项:

一是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学龄前儿童、无家可归者、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失业人员等。服务内容包括对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照顾,对学前儿童提供保育,对在校儿童组织夏令营,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并进行家庭企业咨询,为无家可归者、单亲家庭提供食宿和住房优惠照顾,为妇女儿童提供保护服务,为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提供资助,帮助移民或难民迅速融入本地社会、实现本地化。服务的方式有:(1)设施服务。如多伦多市的迪克森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多彩学习中心为移民、失业人员提供语言、专业技术培训、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对家庭企业进行咨询服务,旧金山邵逸夫夫人耆英中心专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2)外展服务。又叫走出服务机构的服务。具体采取哪一种服务方式,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由社区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机构提供,也有由私人机构提供的。如加拿大联合之路组织是全国性非政府社区服务组织,其分支遍布各个社区。服务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部分来自服务收费。

二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美加两国社区建设中普遍开展的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他们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智力开发和恢复人们的活力,创造祥和的气氛,塑造社区的形象,修补和完善社区的社会结构。两国开展社区文化的形式很多,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例如举办故事会,举办文艺演出会,举办沙龙。社区居民在观赏中受到文化熏陶,并在参与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开展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以满足战后出生者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社区学院几乎遍及全美各个社区。有56%以上的美国本土学生就读于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重要特点是学费低廉(每年仅需1600美元),为多数社区居民所能接受。

三是社区治安。社区治安是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事情, 良好的社区治安,不仅有利于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商业投资。在美加两国,社区治安是一种新的警务,其功能:一是控制犯罪。警察在社区建立责任区,设置社区警务,可产生威慑力量,使潜在的罪犯行为收敛,使惯犯减少犯罪;二是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三是可改善警民关系。为加强社区治安,多伦多市成立了社区治安工作组。工作组由两名议员共同担任主席。工作组成员中有警察、学校的代表、预防家庭暴力、邻舍预防犯罪机构的代表、商业、残疾人组织和市议会的代表等。通过加强社区治安,实行群防群治,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以消除社区内各种不稳定因素。

三、两国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特点

社区发展在美加两国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区发展理论和方法。目前,两国有许多大学和专业学院设有“社会工作系”或“社会工作学院”,对社区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社区工作的开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印象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计划性、规范性强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带有自发性质。随着社区地位、作用的突出,特别是50年代联合国倡导社区发展后,社区建设成为两国政府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两国政府每年对社区建设工作都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每项计划包括工作内容、组织措施和目标要求等等,大多都有数量指标。如每年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数量,新社区福利机构、文化娱乐设施、教育培训中心的设置标准,解决社区居民就业、贫困、医疗、老年、 青少年与儿童等方面的各类社区发展计划、廉价住宅计划、济贫计划等等。

目前,两国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据安大略省负责社区事务的官员介绍,过去,政府既要负责掌舵,又要划船,现在则只负责掌舵,不再参与划船。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或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这样做既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发挥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对社区建设都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如安大略省政府与多伦多市政府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分工是:为正常人的服务,由市政府负责,为非正常人提供的服务由省政府负责。

在美国纽约,政府和官员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都很明确,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1)确保市政府职能部门在涉及到地方服务和居民意见的所有事务中与社区委员会进行合作;(2)审核社区委员会对资金预算和使用的合理性并建议拨款数额;(3)确保城市各专业职能部门指派官员参加社区委员会领导下的社区服务的工作,为社区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对社区委员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给予总体帮助。区政府对社区的主要职责包括:(1)与社区委员会共同就社区划分事项、公民和企业以及其他直接影响两个社区以上的土地使用事宜提出建议;(2)审议社区总体或个别计划;(3)对社区的财政预算做出综合陈述;(4)对社区的财政状况和服务状况的数量、质量进行评估;(5)与社区委员合作调解社区间的争议和冲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国政府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民间团体承担,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组织体系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政府资助的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举办的非营利机构以及商业性的服务企业所组成,他们称之为“三大板块”,或叫做“三个部门”。政府在社区工作体系中承担的主要职能: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与立法,并通过制定规划来贯彻执行;二是财政支持。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发展事业。加拿大安大略省1999年用于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达69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3%。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是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就社区内拟帮助对象和服务内容所提出的申请,经政府审核后给予资助,并由这些组织和团体具体组织实施;三是监督、检查民间团体和非营利机构的工作情况。政府根据每年的监督、检查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的财政资助;四是实行严格的宏观控制与管理。政府通过制订标准、发执照等进行管理。民间团体以及所举办的非营利服务机构是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上的合作伙伴和具体的执行者。他们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独立地开展社区内各种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工作,以自己的服务争取政府、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企业界对社区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不仅为社区捐款捐物,而且主动投资社区事业,直接提供商业性的社区服务。他们认为,参与这方面工作是增进企业在社区里的形象的机会。经过几十年的社区发展,两国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指导与监控,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主办,企业在社区内通过市场机构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特殊需求的社区发展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互利互惠,密切合作。这是两国社区建设的一大特色。

(三)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发达,专职人员都受过社区工作的专业训练

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在两国的社区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数量多。仅在多伦多市,与社区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就有3000多个,美国现有非营利组织140多万个。二是分布广。与社区服务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几乎覆盖所有社区。三是服务领域广泛。涉及到社区服务、文化、治安、卫生等居民需求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群众有需求,他们就有服务。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为社区居民提供具体的服务。由于两国政府不直接提供服务,几乎全部的居民服务均是由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来承担。而且这些组织可以及时了解群众新的需求,并根据新的需求拓展服务项目。(2)拓宽资金来源。这些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资助,约占60%左右,资助采取项目制,即资金的去向和多少,依据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和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来决定;二是社会捐助,约占10%左右,主要是一些企业和个人捐款;三是收取的有偿服务费,约占30%左右。 如加拿大的联合之路组织,不仅直接提供服务,且还是较大的筹款机构。他们用筹划来的资金为居民提供服务,解决了政府在社区发展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3)了解和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由于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直接为群众服务,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因此它们对群众的需求最为了解,所提供的服务更贴近居民的需求。同时,居民可以通过这些组织了解政府的政策和信息,这些组织又把居民的需求传递给政府,从而影响政府社区发展政策的制定,达到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有的非政府组织本身就是某一群体利益的维护者和保护者,如大多伦多市反对向妇女施暴委员会,直接向政府反映妇女的需求与利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国从事专职社区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在社区管理组织中,还是非营利组织或志愿机构中担任的专职人员都要经过专业训练,一般要修完“社会工作学”课程。这些专职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从社区理论、政策到组织、动员、宣传等技巧。其收入和待遇与政府工作人员大体相同。

(四)社区参与广泛,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断提高

社区参与广泛主要体现在社区参与的结构上。不仅参与人员中有老人、中青年,且有中小学生;不仅有社区内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组织,而且还有驻区企业单位。加拿大的志愿活动受到全国的高度重视,国家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到志愿组织义务劳动一定的时间,否则不能毕业。据统计,美国现有80%以上的成年人参加过各种志原服务活动,其中有50%以上的人曾为社区发展事业和社区组织提供某种志愿服务。

大多伦多联合之路组织与加拿大贝尔电话公司赞助的“贝尔公益计划”是专为学生设立的社区参与计划。这个计划是让学生了解社区的需要,改善说话的技巧及群体精神。学生要负责拟订所推行计划的概念,提出建议书,直至实施整个计划。“设计自己,建设你的社区”是让学生从义工做起,不仅可为他们将来投身社会前取得工作经验,如学习护理的可从照料老人中得到经验,读商业管理的学生可从组织筹款活动中学到财政预算及策划,而且也使社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士得到援助。

两国强烈的社区参与意识,缘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的大力提倡、鼓励。政府将其作为提高居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予以倡导和鼓励,如多伦多市政府研究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36种方法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36种方法就是通过社区广泛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提高本社区自治、自助能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照顾,从而达到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二是社区居民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在两国,社区的兴起就是缘于社区居民互相帮助的需要而发起的,因此,社区居民通过自愿参与,提高社区荣誉感,实行社区自治,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参与来解决本社区的建设和自身利益问题。三是新的经营理念所取得的成功。加拿大企业界的经验和体会是:企业在与社区居民融为一体,了解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并通过企业自己的长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经营。美国的许多金融企业通过在社区里经营,可以熟知借贷者及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据此制订经营战略,并通过社区对银行贷款的项目、业务进行全面监控。

四、借鉴和启示

从加拿大、美国社区建设的情况看,社区建设在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的国情不同,它们的社区建设发展道路不一定都适合我国,但它们社区建设的历史长,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成果多,认真研究和借鉴两国社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推进社区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一) 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快 推进力度

美加两国的经验证明,开展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国家加强城市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加强政府同社区的联系,通力合作,使社区运用各种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改善社区的物质、文化条件,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是中国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养老问题的解决,都在走向社区,下岗职工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也在社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因此,社区建设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通过美加两国的实地考察,结合各实验区一年多的试点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社区建设工作既是一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又是一项加强和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为人民服务根据宗旨的民心工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改进和加强城市基层的管理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方向明确,意义深远,应加大力度。

但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对社区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社区建设的法律保障和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尤其是群众的参与程度和加快对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还有待加强。为此,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不断总结实验区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以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全面开展。二是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介绍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社区的功能、作用,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三是在条件成熟时,应考虑修订《居委会组织法》,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四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建设,切忌社区建设模式的单一化和形式主义。

(二) 要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建设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美国、加拿大在五、六十年代开始推动社区建设时,在一些城市都相继成立了社会发展部,建立了社区委员会,后来又发展成为社区董事会,为满足社区的多种需求,在董事会中又设立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委员会。通过考察,我们感到,社区建设尤其是在初始阶段,能否全面地推动和落实,核心和基础是搞好社区组织建设。因此,我国在推进社区建设中,更要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是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其前提是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 对原有街道、居委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近年来,美加两国的社区组织在工作方式上愈来愈多地采用“冲突的方法”和“社区行动”的策略,即采取和政府“讨价还价”的冲突策略。据多伦多大学有关学者介绍,采用这个策略的目的是号召社区居民为自己争取利益和权利,来保护社区的环境和一些被剥夺的群体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处理社区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社区居民自治同社区党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在我国推进社区建设中,要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社区居委会的成员经民主选举产生,由社区的领导班子来管好社区的发展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根本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目前,我国有些实验区实行议事层和执行层相分离,社区居委会议事决策,社区工作者具体办事。居委会经选举产生,除主任外,其他成员以社会兼职为主,义务为居民服务。社区工作者作为职业,通过竞聘方式,由居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聘任。我们认为,这是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较好形式,是今后我国社区组织发展的方向,应继续探索与实践。

(三)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美加两国的实践表明,在推动社区建设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采用宏观调控手段,指导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聘用社区工作者、发动社区志愿者等经济和社会的方式来组织、管理和推进社区的发展。

在我国,社区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体制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目前我国的社区组织发育远未成熟,居民对社区参与程度不高,相互沟通、互助、交流程度较低,市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更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

强调政府的作用,并不是说政府什么事都要管,都要揽,包办本应由社区组织通过居民自治可以自己解决的一切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制定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动员社区居民群众来促进社区事业发展,使社区建设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当前,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好城市社区建设“十五”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指导和帮助街道、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发展规划;其次,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做好工作。同时,各级民政部门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方力量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推动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四)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大力培养和发展社区中介服务机构

在强调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的同时,更要强调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的作用。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组织来利用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发动居民群众解决社区自己的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经过十多年社区服务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总体上讲,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还不够强,还有待发动。从美加两国实践经验看,当前我国居民参与社区工作可采取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参与居民自治。通过居民选举居委会成员,参加居民会议等各项活动,使居民群众挑选自己信任的当家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监督政府和社区工作。这对加强居民群众参与,搞好我国城市基层政权建设,贯彻实施党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方略,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是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参加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也可以通过各种志愿服务机构,以组织的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在适当时候应考虑出台大中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从年轻时候起,就培养他们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可以预料,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基层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非营利性服务机构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在我国政府和市场之间还缺乏这一社会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在我国尚处于发育阶段。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将逐渐增大,社区中介组织将成为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只要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群众欢迎、有利于促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的社区中介组织,我们都应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现阶段,要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作用,根据居民服务需求,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社区民办非企业性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通过这些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为城市社区提供多方位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工作,并使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建立起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和社区服务组织网络,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中介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五)多方筹集,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渠道

同其他事业一样,社区建设也需要资金的支持。从加拿大和美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社区建设的资金都不是来自单一渠道,而是采取以政府资助为主,社区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多途径投资和捐助为辅的资金投入方式。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提高了全社会的参与程度,使社会上更多的单位或个人关心社区、回报社区、建设社区。

目前,我国社区建设资金来源极不规范,尚未形成固定的投资方式,很多是通过街居经济来实现的,缺乏政府预算和社会赞助的良性机制。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我们认为,我国社区建设资金更应采取多渠道筹集的方式,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筹集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及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和社区组织的办公经费。随着社区体制的建立,各级政府应建立对社区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的项目资助制度,并将这种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科目。目前我国的一些社区建设实验区在政府资金投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一些实验区将社区建设纳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财政上建立预算科目,实行费随事转,税收返还、财政转移支付、特殊补贴等等,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开展。这些成果要继续巩固,不断提高和发展。二是鼓励和吸引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和个人投资、捐助社区建设。要继续坚持社区服务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实现以服务养服务。要动员驻区单位、居民个人集资举办社区公益事业,达到共驻社区、共建社区,邻里互帮互助。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强对社区建设资金从筹集、使用到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督,保证社区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持中国驾照在美国开车使用细则_细则_网

范文类型:细则,全文共 4050 字

+ 加入清单

2021年持中国驾照美国开车使用细则

问:请问中国驾照在美国加州能用吗?国际驾照在美国加州能用吗?

答:如果你是来加州的访客,而且有来自本国的合法驾照,只要你本国的驾照还是有效的情况下,你可以在没有加州驾照的情况下在加州开车。加州政府承认来自驾驶员居住地政府(国家,州,领地)签发的驾照为合法证件。如果你成为了加州居民,你必须在10天内获得加州的驾照。

加州政府不承认国际驾照International DrivingPermit为合法驾照。国际驾照只是你本国驾照的一个翻译,在加州开车时是不需要的。我们建议外国驾驶员在开车时请携带其他证明其身份的材料,比如你的护照。

18 岁以下的持有外国驾照的非加州居民只能在加州开10天车。10天以后,非本地居民的未成年人必须获得机动车辆管理局DMV的非本地居民未成人证书才可驾 车。而且获取此证书时必须要提供财务责任证明。而有外国驾照在军队服役中的非本地居民未成年人在加州有60天的时间可以在没有加州驾照或非本地居民未成年 证书的情况下驾驶。

理论上来讲,中国驾照在美国(个别州不同)和欧洲都不是可以合法使用的证件,因为中国政府没有和任何国家签署过这方面的协议。

不存在国际通用的所谓“国际驾照”。中国人持美国B1B2旅游商务签证,在美国旅游,可以“合法”使用中国驾照租借车。

全球有60多个国家地区签署过《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互相承认驾驶执照,可以说美国和欧洲的确存在国际驾照的说法。由 于语言不同,这些国家的公民去往其他协议国家的时候,应该携带由其本国驾照管理机构颁发的英文证书,这种英文证书被称为国际驾照,这种所谓的国际驾照必须 与本国驾照同时使用方为有效。而中国既然不在此协议中,中国的交警部门当然不会出具英文证书。中国公民也就不可能拿到什么“国际驾照”了。

美国各州对B1/B2签证持有者使用中国国内驾照的态度

亚拉巴马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阿拉斯加州, 可以, 90天, 16岁及以上

亚利桑那州, 可以

阿肯色州,不可以, 要求国际驾照

加利福尼亚州, 可以, 18岁以上

科罗拉多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康涅狄格州, 不可以, 要求国际驾照

特拉华州, 可以, 16岁以上

佛罗里达州,可以,16岁及以上; (州议会在20xx年修改了条款,从20xx年起持中国驾照不能在佛州合法驾驶,但是州交管部门在20xx年2月14日发表了申明,暂时不会强制执行该条 法令。最新,佛州州长4月2日已签署H7059号法令,废除去年通过的外国人在佛州驾驶必须拥有国际驾照的规定,大家可以继续持本国有效驾照放心驾驶)

佐治亚州, 可以

夏威夷州, 不可以, 要求国际驾照

爱达荷州, 可以

伊利诺伊州, 可以, 整个合法访问期间

印第安纳州, 可以, 16.5岁及以上

艾奥瓦州, 可以

堪萨斯州, 可以

肯塔基州, 不可以, 要求国际驾照

路易斯安那州, 可以, 90天

缅因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马里兰州, 可以

萨诸塞州, 不可以

密西根州, 不可以

明尼苏达州, 可以, 15岁及以上

密西西比州, 可以, 60天, 18岁及以上

密苏里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蒙大拿州, 可以, 15岁及以上

内布拉斯加州, 可以, 30天

内华达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新罕布什尔州,不可以,州法第21篇《机动车》没有明确该州承认的签发外国驾照的具体国家,且免除条款均适用互相承认驾照的州/省/国家。

新泽西州, 不可以

新墨西哥州, 可以, 15岁及以上

纽约州, 可以

北卡罗来纳州, 可以

北达科他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俄亥俄州, 可以

?克拉荷马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俄勒冈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宾夕法尼亚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罗得岛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南卡罗来纳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南达科他州, 可以, 16岁及以上

田纳西州, 可以

德克萨斯州, 不可以

犹他州, 可以, 6个月, 16岁及以上

佛蒙特州, 不可以

弗吉尼亚州, 可以, 16.25岁及以上

华盛顿州, 可以, 1年, 16岁及以上

西弗吉尼亚州, 可以, 90天,16岁及以上

威斯康星州, 不可以, 要求国际驾照

怀俄明州, 可以

华盛顿特区, 可以, 30天

切记,在美国各州的规定不同的,请自己核对,不要犯错,允许的地方只需要中国驾照和护照,不需要其他任何翻译资料!

中国驾照在其他国家怎么使用

韩国:中国驾照在韩国遇阻

11月18日,韩国政府国务会议通过“济州特别法”草案,允许中国游客在济州岛租车驾驶,引发韩社会争议。反对意见认为,中韩两国并未签署韩国通用中国驾照的相关协议,因此政府让中国人在济州岛开车“为时尚早”。中国驾照在韩国遇阻。

日本:中国驾照不能直接使用

中国驾照在日本不能直接使用,日本只承认国际驾照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驾照。中国人想考取日本驾照必须持有长期在留签证。不过考日本驾照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日本的交通规则和中国不同,比如日本是左侧通行,方向盘位置也与中国相反,是在右侧。

加拿大:中国驾照有效期6个月

加拿大虽然也是联邦制国家,但各省根据《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的规定,对中国驾照采取同大多数外国驾照同等的规则,即中国游客可持中国有效驾照在省内开车6 个月。如果是加拿大永久居民,中国驾照能使用3个月。中国籍留学生凭有效学生签证,可在留学期间持中国驾照合法上路。如果驾龄达两年以上,可以直接考交 规,交规合格后可以直接考正式驾照。

法国:承认中国驾照有效一年

外国驾照在法国是有效的,期限直到获得常规居留权为止。在居留官方中止和重返法国失掉新居留证的情况下:外国驾照被承认一年。外国驾照必须在有效期内,此 外:驾照的签发必须在第一张居留证之前;驾照用法语撰写,或者随同一张官方翻译。在取得法国惯例居留的一年内,必须申请更换外国驾照为法国驾照。如果驾照 不能更换,您必须重新通过法国驾照考察考试,考试包含理论和实际。驾照在法国求学期间予以承认。如果学业实现,继承持有驾照逗留法国的,必须在一年内予以 更换,期限跟随居留证。

英国:中国驾照可以使用一年

中国内地驾照在英国可以使用一年,香港地区的驾照可以在英国自由使用。英国汽车是右舵,汽车靠左行驶,因此中国人要在英国行车也需要慢慢适应。首先要参加理论部分考试,理论不仅包括选择题,还让应试者根据影像片段找出潜在危险,路考也多达30项。

德国:中国驾照“管用”半年

中国驾照在德国也“管用”。中国司机要在德国开车,必须携带驾照以及一份在德国经法院指定的翻译件或者德国驻华使馆认证过的德语驾照文件,不过有效期为6个 月。如果居留许可超过12个月,必须在德国驾校考驾照。德国驾照堪称世界最难考,首先要通过视力测试,接着要完成8小时的急救课,之后还要上至少14节理 论课和12节驾驶课,包括高速公路、夜路驾驶。而且,考驾照很贵,20xx多欧元。

新西兰:中国驾照可合法使用一年

在新西兰,持有中国驾照的游客或留学生只要在新西兰交通局认证的翻译机构取得驾照翻译件,就可以在每次进入新西兰后合法驾车一年。许多在新西兰生活多年的中 国人依然使用中国驾照,因为考取新西兰驾照并不容易。应试者首先要取得“学习者”驾照,具有2年以上新西兰“全牌照”驾照持有人的陪同下开车半年后,才有 资格申请“限制性”驾照,之后再过至少半年才能申请考“全牌照”。路考难,导致中国人不愿意在新西兰考驾照。

荷兰:中国驾照可用6个月

在荷兰,中国大陆驾照只能用6个月。而后重新考试,实践和路考。

瑞士:中国驾照可以使用一年

海内驾照办好公证,可以在瑞士使用一年,然后需要考瑞士当地的驾照,路考,免理论考试,费用是240瑞郎。

意大利:可以合法使用一年

中国驾照到意大利法院翻译公证后,可在意大利合法使用一年,这一年内你可以边考意大利驾照边开车,一年之后如果还没考到,中国驾照在这里就不能再使用了。

挪威:一年之内到当地提出申请

从20xx年5月1日开端,挪威履行新的途径治理条例,划定从中国来的驾照,如果要在挪威开车,必需在挪威落地后一年之内到当地提出申请,将中国驾照,英文 公证件,申请书,护照,人口号证实一起交上,等2到3天会收到一封信,就能够拿这封信去StatensVegvesen接洽,通过一个训练测验后便可换领 挪威驾照。训练考试用度635克郎,驾照工本费195克郎,但假如没在一年之内申请,那么你将被视为跟新学者一样,只能从新学,价钱就不菲。

瑞典:中国驾照一年内可以应用

中国驾照一年内可以使用,超过一年的,如果不是永居,可以让公司给你申请许可,通常允许证的时效相称于你的准证有效期。拿到永居的,在一年内必须重考瑞典驾 照。考试的进程和本地人一样,先找驾校上课,然后理论考,过了当前在申请路考。你也可以不找驾校自己办理所有手续,但总不便利。费用因人而异,上的课时越 多当然越花钱。

丹麦:中国驾照有效期只有14天

(1)如果是短期勾留丹麦(持三个月以内的签证),中国驾照,必须是带有西文注解的(不必公证。没西文的必须由国度认可的翻译机构进行翻译),在丹麦有效。

(2)来丹麦栖身(持寓居许可,有地址、领黄卡)的,不管是学习、工作仍是陪读,中国驾照只在前14天有效。要想持续正当驾车,必须在14天内更换成丹麦驾照。

(3)调换丹麦驾照要加入考试(理论+路考),但不用学习。丹麦驾驶学习个别要一万克朗,这些可以省下。

(4)必须是在中国居住超过半年的期间内获得的驾照,才干调换。暂时回国省亲,顺便考张驾照,回丹麦后调换,省下那高于回国路费的一万克朗,没门!

(5)去租车“没问题”。车行里的人见你有驾照,又不晓得你在丹麦呆多久,他们也没权力问这些,以必须租给你。

(6)买车开也“没问题”。遇到警察检讨驾照的可能性很低,丹麦无证驾车数十年未被查到的大有人在。

比利时:中比两国互认驾照

中国与比利时交通部有双边公约,互认两国驾照。中国驾照只有经由法定翻译,再经法院认证盖印,就可以到住地的市政厅申请转换本地驾照顺便熟悉一下各国的驾照长什么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建设部赴美国、加拿大建筑市场监管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建筑,营销,全文共 5592 字

+ 加入清单

建设部美国加拿大建筑市场监管考察报告

建设部赴美国、加拿大建筑市场监管考察报告

(建设部赴美国、加拿大建筑市场监管考察团)

2005年1月4日

按照建设部外事计划的安排,由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姚兵同志带队、部稽查办公室组织的建筑市场监管体制考察团、于2 004年12月13-25日赴美国、加拿大两国进行了考察访问。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市场监管的主要对象、内容和主要的监管手段: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体系;建筑防火标准等。考察团一行5人受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城市发展部和加拿大抵押贷款与住房部(CMHC)的邀请,12月13-18日在美国分别访问了世界银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美国消防协会。12月19-24日在加拿大期间由(CMHC)组织与加拿大公共工程部、加拿大国家建筑研究所、多伦多市政府、加拿大Young&Wrights设计公司、加拿大林业协会、B C省业主保护办公室进行了会见和座谈。

按照考察团奇出访前拟定的考察提纲,美、加两国各接待单位做了认真准备,考察团所到之处得到了热情接待,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就今后加强联系与合作进行讨论,经过全团成员的共同努力,考察团取得的预期的效果。现将考察的主要情况和内容作如下总结:

一、世行投资项目的管理情况

国务院最近发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效益等。为了借鉴世界银行在我国贷款项目中对投资决策和项目管理中经验和做法,为此访问了世行。期间,世行东亚与太平洋基础设施局局长Christian Delvoie、城市发展局局长keshav Varmacjjw参加会见。

世行首席经济师Songsu Choi就世行项目作了投资分析与评估实务的讲解,介绍了项目立项、评估和实施监督中经济分析、方案比选方法。针对改善国内项目投资低效和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的状况,对政府投资工程如何发挥民营部门的作用,合理利用设计——建造——运营、特许经营和整体出售的建设方式进行了探讨。

世行项目官员William Kind以水处理项目的资金效率为题,分析了资金成本、债务,资产的生产效率和建设工程中超额设计问题。提供了世行贷款主要国家水消费比较数据。对中国水消费增长和设计标准的制定提出建议,并以西雅图的透特河水处理项目管理效果为例进行了演示。

考察团在昕取了上述介绍后,与世行官员就世行在中国贷款项目建设中,如何与建设衍政主管部门进行合作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领域的合作。

二、美国建筑防火标准和研究试验室情况

此次考察重点之一是了解美国建筑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以建筑防火标准和试验为典型,重点了解到美国建筑标准体制编制发布程序。美国建筑标准管理机构为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简称NIST),该所由国会批准成立于1901年,隶属于美国商务部,总部设在华盛顿,其基本职责有四方面:一是以计量和标准试验室为基础,为

国家建筑工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保证建筑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提高;二是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高风险和可利用技术的开发,并使其具有经济前景;三是通过全国各地的中心站向中小制造商提供技术和商业支持;四是设立和颁发全国优秀施工和产品质量奖。

建筑防火研究试验室设在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内,现有155名工作人员,每年财政预算4400万美元。该试验室主要对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防火、防盗、防其他灾害的试验,提出生产和使用标准,大部分标准被美国消防协会作为全国的“模式”标准使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建筑、结构和基础设 施的防恐安全工作。9.11后美国国会授权NIST在两年内完成世贸中心倒塌的技术分析以及相应防火、撤离和应急机制的研究工作。2001年美国总统批准建筑安全法案,NIST以建筑防火试验室为主成立小组负责调查全国建筑原因导致伤亡的情况。

美国消防协会(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NFPA)是美国建筑防火活动的主要管理者,也是美国建筑防火标准制定发布的管理机构。NFPA成立于1896年,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在全世界设有六个地区联络部,工作人员300多人。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NFPA拥有个人会员75000多人,来自80多个国际商业和专业组织,遍布100多个国家。NFPA与我国公安部和建设部等部门保持着工作联系。

NFPA的规范标准制定机构共有225个专业委员会,6000多名志愿消防安全技术专家、建筑规范官员和建筑师。这些人员主要分布在消防部门占31%,商业与工业部门占20%,医疗保险卫生部门占11%,建筑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占8%,联邦、州及市政府占7%,保险业占6%,其他人员占16%。通过完善、公开和广泛论证的工作程序,制定涵盖消防安全所有领域的规范和标准。

NFPA在世界消防产业发展、建筑、电气和生产安全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其制定的《建筑安全规范》(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Code,NFPA 5000)、《水喷淋系统安装标准》(Standar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Sprinkler Systems,NFPA13)等不仅在美国广泛使用,而且已被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和法制部门参照,用来制定本国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此外,世界许多保险机构在进行风险评估和保费制定时也参照使用这些规范和标准。这一点值得我国在今后制定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时借鉴。

三、加拿大政府和公共工程的管理

关于加拿大公共工程管理,考察团了解了加拿大公共工程部,温哥华会议中心项目管理办公室和市建筑委员会,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多伦多市政府公共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

加拿大公共工程部(Public Works and Government Services)负责联邦政府投资工程的实施和建设,公共工程部官员直接负责工程建设,包括组织设计、工程招标投标、施工合同签定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的管理。政府工程的管理本着公开、公平和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的原则,在工程和服务的招标投标和采购中,遵守北美贸易协定、WTO有关协定和加拿大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府工程按照政府批准的预算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大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承包商,政府工程编制标底,并作为评标定标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投标价超出标底25%即作为废标处理。定标原则多采用综合评标的办法,其中技术标所占比例超过商务标,并不保证低价中标。对于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在一定限额范围内工程,则在指定承包商名单中,采取议标方式确定承包商。加拿大政府投资工程严格按照合同履约,基本不存在合同违约和拖欠工程款的情况。

温哥华会展项目办公室由政府组建,是建设温哥华会展中心项目专职机构。会展中心作为加拿大承办2010年冬奥会项目之一,由联邦政府、BC省和温哥华市政府以及私营机构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6亿加元,建筑面积22000米,2004年开工,2008年竣工。会展项目办公室是会展中心项目董事会的工作机构,董事会的各成员全部由政府任命。董事会负责会展中心项目建设从融资、拆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由董事会拟定的建设计划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建设计划中包括项目各建筑建设的时间、预算分配、设计和构造形式。除此之外也包括项目的变更决策和批准程序、各级政府和私营投资机构的责任分工、项目建设所应遵守的环保等法规和技术规范等。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和施工及工程咨询服务都采用招标投标。董事会下面设若干机构并聘用专业人士负责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

四、加拿大政府对建筑工程的监督检查

对建筑工程和建筑市场进行监管是加拿大政府的职责之一。各级政府机构都配备有监督检查机构和相应建筑官员。政府监管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按照议会批准的建筑规范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另一方面依据相应法规对建筑活动主体如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的监管。建筑规范是政府实施建筑工程监管的主要依据,由于加拿大为联邦制国家,建筑规范一般由各州政府制定、议会发布,规范的制定主要采用联邦政府有关机构制定的模式规范。

加拿大建筑模式规范主要由加拿大建筑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Construction)制定,该机构属于加拿大研究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研究院还设有建筑材料中心等机构。建筑研究所经费由联邦政府拨付,内设规范中心,制定加拿大建筑、防火、给排水、节能等模式规范。模式规范的制定采取委员会制,各专业委员会由全国不同单位的专家兼职组成,其中一个部门的专家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一个规范的制定通常经过1-2年时间,规范修订周期平均在5年左右。规范的制定和修订由委员会提出修改意见后,发给全国有关单位和组织征求意见。加拿大研究建筑所负责联系近40个专业委员会,并审批和发布各委员会制定的规范。

加拿大各州发布的建筑规范具有强制性。如安大略省建筑规范(ONTARO BUILING CODE 1997)由安大略省城市和住房部发布,规范的内容有一般规定,防火与居住安全,结构荷载和程序,防风、防水、防蒸汽,热力、通风、空调,给排水,卫生系统,房屋变更使用,装饰装修,交付和使用。

按照建筑规范对建筑工程的监督检查主要由市政府有关部门执行,建筑施工的安全由州政府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许可是各市政府对建筑工程监管的重要手段,如多伦多市政府城市发展局负责建筑许可证的颁发,2004年该局颁发了3310个,价值37亿加元的建筑许可。城市发展局内设的建筑部有官员、各类专业高级工程师负责全市建筑工程的检查。检查的方式有强制性检查、紧急情况出现后的检查、防火检查、投诉检查、一般性检查、特殊标志和区域的检查。温哥华市政府设有建筑施工许可和监督管理处,共有检查人员85人负责全市建筑工程的检查工作,近年来检查的重点主要集中防火、抗震、环境影响、残障设施和个人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

实行承包商和专业人员的资质管理是政府实行建筑活动管理重要手段。

加拿大对建筑承包商发放资质(Licence)主要是几个大省,如British Columbia省(简称Bc省),根据该省业主保护法(Homeowner Protection Act)和BC省政府的授权,对在该省从事住宅施工承包的单位发放资质。实施资质管理主要是为保护业主的利益。发放资质的条件由政府制定的保险公司,根据承包商

的信誉和业绩作出评估,业主委员颁发资质。目前该省已发资质3200余个。业主委员会通过开展研究和教育培训工作帮助承包商提高住宅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在业主房屋维修、质量保证金和有关财务支持等方面提供咨询和帮助。业主委员会代表政府参加国际组织的有关活动,关于住房管理,2005年9月11-14日将在日本东京召开第10届国际住房和居住保障会议,日本国土交通省负责筹办此次会议。

在建筑工程的检查活动中,温哥华市专门聘用经注册的专业人士参与施工报建、施工图审查和施工现场检查工作,这样可以减轻政府检查部门的工作压力,以满足业主的要求。注册专业人员需经过专门的考试后,由政府发给执照,注册专业人员的活动受到政府、业主和社会的监督,对如出现违法、违规和侵犯他人

利益的行为,政府将给予惩处或吊销注册证书。

五、考察团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应加强与世界银行有关部门的联系。此次考察访问中,世行对我国工程建设和管理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座谈中世行方面也希望在同各项目主管城市合作的基础上,今后加强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提高项目实施建设的水平。我部有关单位可在世行贷款的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城市交通和环境建设等项目共同探讨合作关系,尽快解决污水处理项目中管网不配套的问题,同时利用世行的资金开展工程建设标准等软课题的研究工作。

2.应加强工程建设标准信息化工作。美国和加拿大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工作中有着较为便捷和高效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随着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大量涌现,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制定、修订工作充分利用大容量的信息资源是必备的条件。同时在采用国际标准和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过程中也都需要标准信息的支持。我部作为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应加强同美国、加拿大有关研究机构交流与合作。从而对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制定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应加强建筑节能和建筑保温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开展建筑领域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节能涉及建筑领域的有关部门和有关工作,其中主要环节之一是建筑设计工作要有相应政策和措施,同时要加强有关节能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此次访问中,加拿大Young-Wright设计公司在对比我国和加拿大高层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层建筑设计中保温的若干技术措施,通过采用新技术的模拟试验,证明保温和节能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4.应加强国外建筑市场监督检查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的研究。加强建筑市场的监督检查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要解决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诸多不规范行为,提高建筑市场监管的力度,做到依法行政,今后需组织专门力量对国外建筑市场监管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开展研究,为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建筑市场监管体制提供参考依据。

建设部赴美国牌大建时监管考察阳名单

二○○五年一月四日

团 长:姚 兵 中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

副团长:焦占拴 建设部稽查办公室副主任

团 员:赵毅明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调研员

罗晓杰 建设部市场管理司调研员

彭楚月 建设部外事司项目官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美国商务谈判礼仪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商务,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开局:为成功布局

规则1:报价要高过你所预期的底牌,为你的谈判留有周旋的余地。谈判过程中,你总可以降低价格,但决不可能抬高价格。因此,你应当要求最佳报价价位(maximum plausible position),即你所要的报价对你最有利,同时买方仍能看到交易对自己有益。

你对对方了解越少,开价就应越高,理由有两个。首先,你对对方的假设可能会有差错。如果你对买方或其需求了解不深,或许他愿意出的价格比你想的要高。第二个理由是,如果你们是第一次做买卖,若你能做很大的让步,就显得更有合作诚意。你对买方及其需求了解越多,就越能调整你的报价。这种做法的不利之处是,如果对方不了解你,你最初的报价就可能令对方望而生畏。如果你的报价超过最佳报价价位,就暗示一下你的价格尚有灵活性。如果买方觉得你的报价过高,而你的态度又是“买就买,不买拉倒”,那么谈判还未开始结局就已注定。

在提出高于预期的要价后,接下来就应考虑:应该多要多少?答案是:以目标价格为支点。对方的报价比你的目标价格低多少,你的最初报价就应比你的目标价格高多少。

当然,并不是你每次都能谈到折中价,但如果你没有其它办法,这也不失为上策。

中局:保持优势

当谈判进入中期后,要谈的问题变得更加明晰。这时谈判不能出现对抗性情绪,这点很重要。因为此时,买方会迅速感觉到你是在争取双赢方案,还是持强硬态度事事欲占尽上风。

如果双方的立场南辕北辙,你千万不要力争!力争只会促使买方证明自己立场是正确的。买方出乎意料地对你产生敌意时,这种先进后退的方式能给你留出思考的时间。

在中局占优的另一招是交易法。任何时候买方在谈判中要求你做出让步时,你也应主动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果买方知道他们每次提出要求,你都要求相应的回报,就能防止他们没完没了地提更多要求。

终局:赢得忠诚 步步为营

这是一种重要方法,因为它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能给买方一点甜头,二来你能以此使买方赞同早些时候不赞同的事。

赢得终局圆满的另一招是最后时刻做出一点小让步。强力销售谈判高手深知,让对方乐于接受交易的最好办法是在最后时刻做出小小的让步。尽管这种让步可能小得可笑,但这招还是很灵验的,因为重要的并不是你让步多少,而是让步的时机。

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直接给予买方最低报价?让对方容易接受交易是其中缘由之一。如果你在谈判结束之前就全盘让步,最后时刻你手中就没有调动买方的砝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美国连锁商业考察报告范本[页4]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78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连锁商业考察报告范本

2.以满足大众化需求为目标,不断改进经营内容和方式,是连锁企业常盛不衰的首要内因。在美国这样的富国,普通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实惠,大型豪华的百货商店日趋衰落,除少数实力雄厚者以外,大部分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被各种连锁经营的折扣店、便利店所瓜分。无论是大型折扣店,还是小型便利店,都在不断调整经营观念和手段,以更贴近大众化消费需求。例如沃尔玛公司开设了几家环保示范店,通过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来保销。小型便利店则增加商品种类,提高自动化水平,以更好地发扬其方便、省时等优点。在我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开设少量的高档百货商店可以适应消费分层的发展,但绝对不宜多建。大众化消费需求始终是市场需求的主体,而且日益丰富多样,只有注重面向普通消费者,使他们更多地受益,我们的连锁企业乃至整个商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4.现代化配送中心不仅是连锁店的重要依托,而且成为加速物流、创造利润的新手段。激烈的竞争和发达的流通设施使商品批零差价十分接近,必须找到新的物流形式,加快信息处理和资金周转速度,靠降低成本来取得利润。这就产生了两种新的物流形式,一种是批零一体化,即大型零售企业运用配送中心搞批发。美国许多连锁企业拥有十分先进的配送中心,为自己也为社会服务,甚至在扩展业务时先建配送中心再设商店。另一种是专业化配送业取代传统批发业。连锁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洛杉矶的专业化配送业正在发展成仅次于电影业的第二大行业。目前我国的连锁店普遍缺乏先进的配送中心,对连锁店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很大制约,亟待加强这方面的建设。配送中心的建设属于企业投资行为,应当由企业自己决定;政府可通过市场规划、融资政策等予以指导。

5.灵活的融资手段和要素自由流动,是连锁店迅速扩大规模的关键性市场条件。美国连锁店筹集长期资本最普遍的方式是发行股票,其次是向银行和保险公司借贷;筹集短期资本的方式则更为灵活,包括商业票据、银行借款、供应商信贷和发行短期债券等。在美国,发行270天以内的短期债券不需证券委员会审批,而且利率低于银行,因此企业大多采取这种办法筹集流动资金。美国各州在税收、企业注册、地价等方面存在差别,例如联邦政府按35%的税率征收公司所得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额外加征11%,有的州则不再另征;各州的消费税率也高低不一。由于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这些差别并没有成为发展连锁店的障碍,企业可以综合比较影响因素,自由选择有利的经营环境扩展业务。而融资渠道不畅,市场割据相当顽固,正是目前我国连锁店扩大规模面临的主要难题。我们应当加大改革步伐,通过资产划拨,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加速折旧等政策,改善连锁店的融资条件;调整企业隶属关系和税收上交关系,打破部门和地方利益造成的市场割据,支持连锁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扩展经营规模。

6.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服务机构,是连锁店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以特许连锁为例,美国比较重要的联邦法律有《特许权公开交易及消费者保障法》,《特许权公平实施法》,以及《特许权数据和公共信息法》,此外各州还制定自己的有关法律。各州政府均设有小企业管理中心,为已成立和即将成立的小企业提供辅导、咨询和贷款担保。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规则并审理投诉,商务部执行政策,负责统计并侧重开拓海外市场。私人服务机构有优良企业局(专为客户提供有关优良企业和商品的咨询)、大型零售商协会以及国际特许权协会等。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则和服务机构,为连锁店依法经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我国发展连锁店的法制条件和服务机构还相当欠缺,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改革进程,将成熟的政策法规上升为法律,对特许连锁经营,宜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特许权公告、转让和投资保护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扩大开放、引进外资的新形势;建立连锁店行业协会,促进政企分开,满足连锁店发展中的培训、咨询、协调和自律等需要。

7.发展连锁店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需求和社会文化习俗。美国的连锁店产生于美国的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背景,各国特别是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引入连锁店后,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特点。例如,日本的连锁店具有自由连锁与特许连锁相结合,区域性连锁和店铺群发展快等特点。东南亚国家注重满足本地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在金融、咨询、房地产等服务领域加速发展连锁经营。在对连锁企业的管理和支持方面,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几乎不再以其他手段进行干预;而日本和东南亚政府起的作用比较大。日本政府除运用行业规划和中央金库引导、支持连锁店发展外,还运用“大店法”反对垄断,对外来竞争也有限制,如超过11个店铺的外国连锁公司不允许进入日本市场。东南亚国家对连锁店也采取扶持政策,并进行严格的行业管理。我们应当借鉴各国发展连锁店的成功经验,把连锁店的发展同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以大城市为依托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连锁公司,迎接服务业逐步开放带来的挑战。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514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

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

2005年9月11日至28日,贵州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了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部分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赴美国、加拿大进行城市建设及勘察设计方面的考察活动,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贵州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的考察活动属民间

安排,共有32人(含导游兼翻译和自费人员)参加,主要考察了美国的夏威夷、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华盛顿、纽约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渥太华、多伦多等9个城市的建设情况。同时与洛杉矶的HCA建筑计与室内设计事务所和SIMON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了民间座谈交流,并了解美国的设计及设计责任险方面的情况,观看了他们的办公设施和正在进行设计的项目图纸,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节能、省地是长期建设方针。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世界发达国家,国土面积也与中国相差不多,但美国总人口只有中国的1/4(不到3亿人),加拿大只有中国的1/40(仅3000万,比贵州省人口还少)。如果以国土面积为资源参数,可见我们人均拥有资源比他们少得太多,这对我们城市建设用地应该是一个启示,即既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又必须考虑节约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余地。所以,我国目前所提倡的节约型社会应是今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节能、省地将是城市建设、工程建设、村镇建设的长期建设方针,最好象计划生育政策一样,纳入基本国策。

2、制定政策时注重地区差异性。美国、加拿大与我国政体不同,他们均属联邦制,国家大法相当于基本原则,各州(省)在国家大法原则下制定自己的法律,所以在美国、加拿大法律不搞覆盖,各州(省)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州(省)法律是不一样的,也不能相互通用,建筑法也不例外。旧金山,属典型的海湾山城,其城市道路坡度很大(估计超过了我国城市道路规范规定),但他们仍然在陡坡上建有很多房屋,我省能否参照这一做法应值得思考。洛杉矶,位于地震带上,除市中心还有少量高层建筑外,城市由80多个卫星城组成,高速公路构成了城市的主要骨架,城市的房屋主要是底矮的小木屋,一般三层以上的房屋必须考虑其他结构形式和抗震措施。纽约是世界最早也是最繁华的大都市,纽约市中心区的曼哈顿岛上的房屋建设密度和高度均属世界第一,狭窄的街道与高密度的超高层建筑,构成了纽约市中心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华盛顿、蒙特利尔,渥太华属典型的疏散型城市,稀少的人口,配上大面积的市区,别墅、草坪、树木融为一体,应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另外,周围布满一望无尽沙漠的拉斯维加斯应该说是一座典型的政策性城市,如果赌博业在该市不合法的话,拉斯维加斯今天的繁荣肯定不存在。

3、注重发挥规划的长期效应。美国首都华盛顿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后,法国自愿者皮埃尔?郎方为美国首都选址、规划提出了最具前瞻性的设想。郎方认为首都不应设在当时比较繁华的纽约、费城和波士顿,而应另选择。郎方的这一设想得到当时美国领导人华盛顿与杰佛逊的认可,1790年郎方开始对华盛顿首都进行规划,郎方规划的主要思想是以国会大厦为最高点和中心(类似于法国巴黎凯旋门),八条大道放射线布置(巴黎是十二条),纵横相连,构成城市道路的主要骨架。考虑到首都今后的发展,按80万人口(当时美国只有13个州400万人口)控制,留足了发展用地。经过200多年的建设,今天华盛顿的建成区有174平方公里,70万人口,基本实现了郎方当时的设想,为美国的城市建设打下了先规划后建设的坚实基础。

美、加城市基本上是将政治、经济、文化分开,与我国的城市格局有较大不同。纽约的曼哈顿中心区也是从1810年开始规划建设的,由南北向大道与东西向街道构成,将曼哈顿岛切割成规划的长方块,一是为了方便卖地,二是方便建设。曼哈顿岛好似一艘航空母舰的甲板,地下管网纵横交错,当时预留的管沟可以进汽车,至今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另外,我们在美国、加拿大乘车近1500公里,对美、加高速公路预留路面的做法也颇有感悟。美、加高速公路中间留有很宽的隔离带,隔离带也不做任何处理。据一位美国Jacobs公司公路方面的技术主管王大一先生介绍,中间的隔离带是留着路面加宽用的,也就是说,当现在公路满足不了车流量要求时,将中间隔离带扩建为路面,这样既不涉及二次征地,也便于公路加宽,同时又不太影响交通。这种做法需首次征地较多,但为后续发展带来更多方便。

4、设计时体现精心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美国、加拿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多,纵观我们所到的9个城市,除拉斯维加斯的工程项目稍多以外,其他城市的工程项目较少,但他们十分注意设计细节。据洛杉矶HCA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事务所的Richard注册建筑设计师和Gariel注册建筑师介绍,美国的设计单位多为单一的专业咨询公司,或建筑咨询、或结构咨询、或水电咨询等,小至只有几名员工,多至几百人,不过公司的大小并非是衡量好坏的标准,关键是老板的知名度和注册师的多少及员工的资历和学历。同时,各州对建筑设计要求较严,一般政府管理部门从规划用地阶段开始把关,首先是确定建筑用地性质,在美国用地性质是不能改变的,然后是对方案进行审定,方案审定重点在周围环境协调和功能两个方面。环境协调重点是考虑该建筑建成后对周围建筑带来的环境影响,如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盖理设计,该馆建筑外型好似莲花,四周花瓣用铝钛板制作,但其中有一花瓣在阳关照射下,其反射光对旁边的一幢建筑造成光污染,该花瓣不得不进行纠错处理以消除光污染。功能方面,注意以人为本。重点是要考虑残疾人通道和残疾人停车问题,如我们所到的宾馆,残疾人通道和残疾人停车位是不准其他人停的,即使是空着也不允许其他车辆停放。除了残疾人通道和残疾人停车位外,所有宾馆必须进行停车场专门设计,且还必须划线将车位固定。结构安全方面,非常注意抗震审查。据曾经在美国著名的综合性工程公司Parsons公司工作的一位结构方面的刘先生介绍,洛杉矶属四号地震区(美国规范中的最强地震带),抗震审查是结构审查的重点之一,政府有能力审查的自己组织审查,政府没有审查能力的,出钱委托别人审查。Richard先生还介绍,美国的设计图纸做得很精细,其原因在于他们的设计模式与我们有所不同。从出图功效上看,比我省的效能都低得太多,但其实不然,美国没有施工图设计一说,但他们的设计深度有时比我们的施工图还细得多,在HCA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事务所里,他们让我们参观了他们正在给芝加哥一超市设计的图纸,其出图量不下百张,并将各专业的工种全都考虑了进去,真正做到了精心设计。

5、勘察设计企业务必重视诚信与抗风险能力。据Richard、Gariel和Simon建筑设计事务所张春晓先生介绍,美国的设计一般不进行设计招标,主要是业主自己委托,事务所与业主之间是诚信关系。政府对事务所的监管主要是回访制度,也就是说了解事务所与业主之间的后续项目承接情况,并以此作为诚信建设的依据。另外,美国的设计事务所一般不得跨州承接业务,如果一个事务所需跨州承接设计业务,还需得到项目所在地州的认可。因为在美国各州的法律和规范是不尽相同的,承接业务时,首先出示的是个人资格(个人资格跨州时也需项目所在州的认可),其次就是事务所承担风险的能力(设计责任保险)。如果一个设计事务所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肯定也接不到设计任务。在美国,设计责任保险表面上看是自愿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计责任保险又是缺一不可的。据Richard建筑师介绍,美国设计责任保险分两种形式,项目较多的事务所通常采用的是年保方式,如HCA所,他们每年花1.5万美元购买了200万美元的责任险。另外一种就是单保方式,就是仅对所承接的项目购买责任险,如SIMON事务所。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设计事务所的信誉体系建设是第一位的,这就是市场化的经济手段制约设计企业重视信用、提高设计质量水平的重要措施。我国的勘察设计责任保险已进行了多年的试点,其方向肯定是正确的,关键是完善保险方式和如何将勘察设计单位的信誉体系与抗风险能力,作为承接任务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在法律法规上不加以明确,仅是一种鼓励和试点,此项工作将寸步难行。

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据HCA设计事务所有关人员介绍,美国充分发挥了行业组织在建筑市场准入及市场管理上的作用,许多包括教育评定、技术资格认定、设计质量纠纷裁定等技术的管理性工作都授权相关行业机构负责。行业组织充分发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结语

此次考察时间不长,也缺乏对美、加深度了解,仅凭观感谈点启示,不一定正确,只愿能起到洋为中用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美国签证在职证明的模板

范文类型:证明书,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加拿大领事馆:

兹有我单位____(姓名)申请前往贵国旅行。____为我单位____(职务),--------(年/月)进入我单位,为单位服务____年,月收入____元。我单位同意----(申请人)于-----------(月/日)至---------(月/日)期间休假,在贵国期间一切费用(包括机票、住宿、医疗保险及其他费用)将由其本人承担。___(申请人姓名)在旅行将继续为我公司继续服务。

领导签名:

单位名称(并盖公章):

单位电话:

提醒:在职证明书需要有公司抬头信笺纸打印,没有公司抬头纸或手写证明则须附上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在职证明需任职6个月以上,如不足6个月,需补前一职务在职6个月以上证明,调任期需在3个月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9270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考察报告

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考察报告

2005年12月初,由我国北京、成都、深圳三地专业人士所组成的中国社区教育考察团,在国际社区教育协会(ICFA)亚洲理事,全国社区教育委员会主席,全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的带领下,历时12天时间,横跨美国东部和西部,分别到了纽约城市大学毕业生中心、内华达社区学院、洛杉矶山谷学院、东洛杉矶学院等四所学校,比较完整详细地考察了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

考察团所到之处,受到了美方学院的高度重视,各学院周密安排,热情接待,宾主交流融洽。在东洛杉矶学院,院方还特别给全考察团成员准备了“美国社区学院教育交流结业证书”,由校长Evnest H.Moveno(莫文龙)亲自给每一成员颁发。

在美考察期间,美国教育同行的务实作风,治学严谨的敬业精神,无不使考察团深受感动,体验深刻,受益良多。在洛杉矶考察时候,当地《世界日报》以《中国社区学院考察团访东洛学院》为题作了专题的报道。

考察团此行主要是以社区教育为专题,全面考察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使命(宗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经费投入、学生管理等等,具体考察报告如下。

一、美国社区学院概况

美国的社区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集合体,为了区别与其他高等院校,总的而言,社区学院就是一所颁发副学士学位作为最高学位的地区性被认可的高等教育院校。其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实验中。其中一所最早期的公立初级学院是在1901年的时候,从伊利诺伊州的乔利埃特(Joliet)高中演变出来的乔利埃特社区学院,至今,乔利埃特初级学院(Joliet Junior College)是美国的首家并且是最成功的初级学院。

美国社区学院是仿效了公立高中、私立初级学院以及四年制学院与大学,结合了所有这些院校的特性,但却发展了自己的独有特色。受到了诸如1890年以后公立高中发展迅速,20世纪初期大学领袖与学者们要求改革美国的教育,GI法案,生育高峰期,工商界对受过培训的员工的需求,60年代的民权运动,联邦学生补助计划以及成千上万的各州立法者的倡议与法律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美国的社区学院在美国的历史中以及对扩展大众接受教育机会方面有著深厚的根源。今天的美国社区学院秉承了托玛斯杰弗逊的信念,即教育应该是实际和自由的,并且应该兼顾到服务大众以及个人需要。

到目前止,在美国大概有1,130余所社区学院,技术学院,两年制的学院分部,宗族学院以及独立的初级学院,加上分校,总数达到1600余所。其中有970所是公立院校(详见表一)。公立学院每年为大约一千万学生提供教育—其中五百万学生就读学分课程,其余的五百万学生就读学分课程、学习班或学习计划等等。大概有47%的首次读大学的学生和有49%的所有少数族裔大学生都进社区学院就读(可参照表二)。大概有51%的社区学院学生是家中第一代的大学生—他们的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如果不是社区学院的存在以及它们向大众开放入学渠道,恐怕很多人都永远没有进大学的机会。

除了向广大人民众提供学分课程与非学分课程外,很多社区学院在其社区中充当了文化、社会与学术的中心。大部分的社区学院都是公立和在经济上接受公众税款的支援。基本上社区学院是为非寄宿的学生而设的,大部分的社区学院均没有住宿设施,这也说明了社区学院大部分学生是非全日制上课的,这类学生占了63%。

每一所社区学院都有自己的文化,并为独特的地理区域与对象服务。然而,这些社区学院本身与学生之间都能共享很多相同的价值观、目标以及理想。社区学院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对公开入学和社区建设的重视,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在塑造社区学院的角色和规模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表一:以院校管理类别划分的社区学院数目:(1900至2000年)(未加分校)

年份公立学院宗族学院  独立学院总数

1900088

192070137207

1930178258436

1940258317575

1950337311648

1960390273663

19708472441091

198010491821231

199012821831465

20009951371132

表二:以院校类别划分的秋季入学人数:1975年到2000年

年份社区四年制大学

19753,970,1197,214,740

19804,526,2877,7570,608

19854.531,0077,715,978

19905,240,0838,578,554

19955,492,5298,769,252

20005,497,4208,802,835

二、美国社区学院使命(办学宗旨)

1、以大众公平就学为前提,给人人平等学习机会。

美国的社区学院所有活动都来源于自其本身的使命,简言之,这个使命就是为大众提供大专教育课程和服务,使社会区变得更健全和更富生命力。首先在入学这一关,其是通过公平入学政策,公平与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来体现公平与平等的。只要是学生年满18周岁,达到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只要愿意,都可以报读任何一间社区学院的任何一个专业,而且由于所有的区域范围都有社区学院,大部分的美国居民可以在自己通勤范围内的学院上学。我们考察团在东洛杉机学院考察时,陪同接待介绍的外语系主任、教授张立礼(lily Chang)博士在谈到学生公平入学时,一再引用孔子:“有教无类”这句话,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其次,在平等就学上,一旦学生注册入学,学院需要提供支持服务,包括辅导,学业指导以及经济援助等,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同时,社区学院给每个学生承诺提供综合性大学课程,除了能提供大学学士学位的首两年课程,满足了传统的大学平行功能外,社区学院还可提供其他课程。虽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使所有社区学院提供所有的课程,但是学生必须有机会选择他们在社区学院修读的课程。例如,如果大学生转学课程是一家社区学院所提供的唯一课程,这所社区学院就算不上是提供公平入学机会与公平就学的院校了,因为学生没有课程可以选择。很多来到社工学院的学生没有具备转学课程必须的学业资格。因此,如果这课程是他们的唯一选择,那么他们通往大学之门便被关闭了。

2、以服务社区为办学根本,为各阶层提供各类教育。

以社区为本的意思是,一所社区学院承诺满足某一指定地的需要,指定地区通常称为此社区学院的服务地区或服务区域。也就是说社区学院把向当地社区提供教育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

社区学院所服务的社区及民众,其需要是多样化的而且会随着时间改变,而且他们期望社区学能院能满足这些需要。大部分的社区都希望所提供的课程能容许学生转换到学士学位的课程。很多社区都希望社区学院能提供职业与技术培训课程,通常包括能满足某一当地行业的需要的培训课程。他们期望社区学院能提供通往取得证书、学位以及文凭的学分与非学分课程。很多社区希望学院能提供补救课程或启发性的课程,以帮助学生的学业达至大学水平。还有大部分的社区都希望学院能提供满足康乐、社会以及文化方面需要的课程和活动。社区学院也尽其所能去满足社区的需要要并保持优异的水平。很多社区学院都能与当地雇主紧密合作,设计和提供能帮助迅速就业的课程,而这些行业都被证明是很需要人才的。

虽然文化活动与社会活动不一定是社区学院的正式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这类活动却使教育内容和社区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很多观察家都同意,让社区学院赞助艺术展览、体育活动、音乐会、话剧制作、健康展览会、社区论坛以社区论坛以及其他活动等很重要的,因为这些活动能让社区学院所服务的人群的生活变得更丰盛。参与活动赞助的取舍决定可能是社区内存在广泛需要的结果(例如,健康展览会),也可能是个人或团体抱着参参与活动赞助的欲望的结果。不论原因为何,社区学院对社区公平表示的需要作回应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能增强社区学院的教育使命。

3、以献身教育教学为首任,关注每一学生学习需求

一所教育机构的核心是教职员,社区学院的教职员都以献身于教育教学为首任。他们的教学是尽公民责任的一个途径,讲台是他们与别人分享知识的论坛,这里面更多的是他们人生的一个目标追求。我们考察组在内华达社区学院交流的时候,其中一位团友就对学院的副院长Anneli Adams(安莉·艾顿)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在企业公司里的工资比在学院高得多,为什么你还要在这里教书呢?Anneli Adams(安莉·艾顿)回答说:我到内华达学院教书,是因为我喜欢教书,喜欢和学生一起分享我的成功与快乐!而不是为了工资而来的。她的回答赢来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在美国的社区学院,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是一个忠诚的学者,经常掌握其范畴内的资讯,并与同事和学生们分享最新的发展信息。对社区学院的老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发展自己的能力,因应学生的不同形式以调整本身的教育形式,从而使社区学院的教职员与管理人员对他们在教学与学习方面的献身感到自豪。

4、以鼓励终身学习为始终,对全社会倡导终身教育

社区学院对终身学习的承诺包括了提供几乎是无限的学分和非学分课程、活动、以及计划等,通过这一切来丰富社区学院所服务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只要他们有学习的渴求便可以。很多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重回课堂目的是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和改善现有的技术。新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完成了硕士课程或其他高等学位课程返回社区于完成了硕士课程或其他高等学位课程返回社区学院继续进修。

社区学院的其中一个优点是,就学生所注册选修的课程与学科而言,终身学习者与一般全时间学生没有多大分别。终身学习者所选修的大部分课程与学科和一般为寻求学位者而设的课程是一样的。年龄大的成年人返回社区学院进修,无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还是还学新的技术,他们与全时间学生的差别就会缩小。

在东洛杉矶学院考察时,我们在与学生座谈会上发现,有一位50多岁的居民带着他的中国妻子一起在学习,我们问到他年龄那么大了学习难不难?为什么要来学习?他耸耸肩很自然轻松地回答:学习不难,因为我可以慢慢学。至于年纪嘛,我们这里学生没有年龄的区别。由此可见,正因为美国一直倡导终身学习,美国国民的终身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为大众所接受。

三、美国社我学院(宗旨)的实现

美国社区学院是通过很多的课程、活动和服务来实现其使命。这些包括了大学转学课程、职业技术培训课程、启发教育和社区服务等。而社区服务还包括雇员培训计划以及各种技术服务。

1、大学转学课程

全美国的社区学院大部分都提供大学转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完成大学课程的首两年。注册修读大学转学课程的学生可以选修与四年制学院或大学课程的学士学位课程所设几乎一样的科目。这些科目包括人文学、数学、科学与社会科学。最能使学生受惠的大学转学课程是能让他们的学分转换到符合一般学位要求以及达到计划程度的课程。

社区学院的大学转学课程已经获得极大成功。一些州政府已毫无疑问地接纳获得副学士学位的学生转到它们的四年制大学系统升学。很多在社区学院念四年制大学的首两年课程的学生,都能成功地将成绩转换到私立或公立的四年制大学业。美国的教育部研究指出,从社区学院转到四年制大学升学的学生,其学业成绩足以比得上那些一开始便在四年制大学就读的学生,具体数据可见表三。

表三:五种颁发最多的主修专业副学士学位:

学位获得人数

文理科、普通学科和人文科167,448

医疗健康与有关科学工作者76,848

商业管理与行政服务71,766

工程相关技术20,208

保护性服务17,445

2、职业技术培训课程

职业技术培训课程自从20世纪年代以来一直是公立社区学院地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美国将来在国际经济上竞争以及使美国工人赶上工作场所需要的日新月异的技术来说,也是绝对必要的。这因为为了使美国保持强盛,美国的人民必须获得教育以满足二十一世纪雇主的需要。

在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初级大学将其职业课程限制于老师培训、办公室技能以及农业科学方面。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多这些课程已经演变成为四年制大学课程,而且在社区学院的课程中被取代为多样化的科目,如幼儿教育、办公室管理、激光光学,医疗与电脑技术、汽车板金修理及防火科学等。一系列的联邦政府计划包括1963年通过的职业培训法案,及随后于1968年和1972年的修订案,还有1984年的carl D.pekins法案以及后来的重新修订这一切都已经增强了社区学院发展新的职业技术课程的能力。从表四也可看到2000年前学生选择职业专业的情况。

表四:五种根据起薪考虑的最热门社区学院课程:

课程名称平均开始薪酬

牙齿卫生$31,750

制造加工技术$30,675

电讯/交互    信息专家$29,268

物理治疗助理$28,782

注册护士$28,777

3、提供补救教育

在美国,有数千千万万的人基于某些原因,虽然到达成年人阶段却没有获得用以竞争高技能工作所需的教育。贫穷、歧视以及在单亲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困境,是导致儿童与成年人未能发挥潜能以获得解雇的员工可能缺乏再进入不断改变的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缺乏英语能力的移民也可能要努力挣扎寻找工作。现在,不需要技能的工作已日渐减少而要求高技能的工作却与日俱增。如果人们继续于达到成年人阶段时没有获得二十一世纪工作所需的教育的话,则没有技能的工人的失业率将会上升,从而带来贫穷与社会衰退的问题。

社区学院具备有帮助回应这种教育危机的条件,所有的社区学院均提供补救教育或是启发教育,目的是把学生提高到具备符合参加大学本科程度课程或获取有生产价值的工作所需的能力。不论学生以前未能达到要求的原因为何,社区学院为他们提供一个渠道,让他们能改善其本身技能。虽然社区学院的学生必须具备某些先决条件才能踏入学术课程阶段,但是缺乏这些先决条件的学生仍然可以在社区学院内占一个席位,并在学习获得多样化的选择机会,从而使自己具有进一步上升的能力与空间。另外,从下表五来看也足可说明有学识民众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重要,所得到的待遇也很高。

表五:18以上人士根据学历程度获得的中间收入:

最高学历收入

没有高中文凭$17,148

高中毕业(包括同等学历)$22,502

部分大学课程,没有学位$26,090

副学士学位$29,457

学士学位$36,525

硕士学位$45,053

专业学位$65,916

博士学位$56,758

4、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或是延续教育,是社区学院所提供的最具弹性和范围广阔的服务,它包含了一般由参与者支付而非由税款支付的课程和活动。所设课程由个人兴趣班,如插花艺术或汽车维修,以至信息技术培训或医疗急救等都一应俱全。

例如,工商界均指望社区学院为其服务地区的各行业员工提供切合需求的技能培训课程,而承包培训更是社区学院具有迅速回应工商界的培训需要的弹性,部分原因是社区学院与其服务而设的课程不需要管理董事或州政府协调机构的批准。很多社区学院与其服务地区内一些著名公司建立了良好关系。例如内华达社区社区学院和sprint电话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sprint电话公司捐助了50多万美元最新技术远程通讯设备,对学院提供工程和课程的支持,学生享受有偿实习的待遇等等。

5、支援服务

社区学院对学生提供支援服务包括了道德与教育两方面的意义。假如注册入学的学生能尽自己的本分的话,社区学院有道德上的义务让他们得到良好的机会以取得理想的学业成就。如果要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学生通常需要在课堂以外参与一些支援服务。考虑到这个需要,社区学院经常维持好像藏有图书、胶卷与录像带的学习资源中心以及其他任何能促进学习的材料与设备。

此外,社区学院还提供广泛的支持服务,是专门为专注于学业的学生提供协助而设的。这类协助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提供,如写作实验室、学业辅导、个人与职业辅导、就业辅导,替有意完成学士学位的学生传达信息、事业计划、经营承包济援助辅导以及任何可以帮助实现社区学院的开放之门政策的诺言的服务。

四、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与教职员

1、学生来源的多层次,身份的多角色。

社区学院由于贯彻高教开放的招生政策,特别是有免试入学政策及低学费标准两项措施。因此,社区学院学的成分反映了美国国民的丰富多样性,社区学院的学生具有各种不同的年龄、种族文化渊源、及社会经济背景。

学生的阵容可能包括希望跟上行业内最新技术的医疗技术员,希望提高本身技能的工厂工人,希望学习或增强进电脑知识以便重新投入劳动力市场的退休人士或主妇,或是已注册就读转学课程的传统大学生。全国各城镇的人们的需要、渴求和梦想有多大,这个阵容就有多大。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们已经发现了社区学院并且已利用它来满足自己的教育需要。

社区学院的学生中,有百分之六十年龄在二十一岁以上。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预计今后将大量增加。由于许多人都是成年人,有工作和家庭负担,所以很多社区学院学生,尤其是那些人数超过了四百万的部分时间学生,他们担任的角色是公民­-学生,与学生-公民角色刚刚相反。他们所担任的公民角色比学生角色更显著。这些学生-公民是要肩负交税、全时间工作、养家、支付抵押贷款以及其他与全时间公民每天生活有关的责任。对一过些公民角色明显的学生来说,念大学固然是重要,但也取决于能使用的时间和金钱。从表六和表七我们也可以看出社区学院学生来源的一些情况。

表六: 首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新生比例

表七:以年龄划分的社区学院秋季入学人数比例

2、教职员兼职为主、职级责任明确

教职员是一所教育机构的核心,不论他们是专职还是兼任的。社区学院雇用超过104,000名专职教职员以及大约190,000名兼任教职员。一般来说,社区学院三分之一为专职职员,三分之二为兼职教职员但大部分的课程是由专职员教授的。社区学院大部分的教职员都持有硕士学位,而且越来越多教职员(16%)拥有博士学位。

很多社区学院都设有与四年制大学类似的大学生教职员级别(如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讲师等)。有些社区学院所采用的制度,是以年资、表现和其他因素来决定教职员的等级和薪酬。很多社区学院都授予教职员终身职位。如没有终身职位制度的社区学院却有重新任命教职员的方法,例如多年任命制度或一个好像公务员制度而能保证职位延伸的制度。还有些社区学院的教职员是隶属工会的。

社区学院的教职员的基本责任就是教学,教职员平均每星期都保证一定时间用于办公室工作或为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协助他们计划自己的学习课程。教职员也协助学生参与学会赞助、社区项目、报纸制作、学术出版以及其他课外活动。我们在洛杉矶山谷学院了解到,其教师每学期至少教授五门科目(15个学分小时)每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15个小时在课堂上课,15个小时在办公室给学生解难答疑,另外5个小时参加学院班或学科的教研或其他活动,平均每天至少6个小时在校工作。

有很大部分的社区学院的教职员是兼任的。兼任的教职员从事教学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尽公民责任之外,与别人分享知识,并促进自身学习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大部分兼任的教职员每学期只教授一门科目(3个学分小时)。详情可见下表八。

表八:社区学院教职员的雇用情况:1977-2001年

五、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与管理

1、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正如社区学院其他方面的多元化特点一样,其经费资助的特色是也是多样化的,而各州的情况亦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处于同一个州的社区学院也有不同的经费来源。一般来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主要是从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当地税收而来,其中最大的的支援是来自州政府以及当地税收。全国平均来说,各项经费来源见表格九。

表九:社区学院经费来源

州政府39.8%

地方政府20.5%

学费17.3%

PEEL基金7.3%

其他联邦基金5.0%

其他9.2%

学费与杂费在不同程度上为社区学院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全国平均来说,公立社区学院的每年学费与杂费约为1,300美元。然而,各社区学院所收的学费与杂费也有很大差异。在各州社区学院之中,学费较昂贵的是马萨诸塞州、明尼苏达州、新罕布什尔州及德克萨斯州。有关学费与杂费详见表十。

表十:平均每年学费与杂费

社区学院也从其他资源获取经费,例如,很多社区学院通过社区服务及延续教育来开设非学分课程和活动,这些课程或活动一般由参加者自付费用。有时这些课程的费用会由与社区学院签订合同为某些工作培训或再培训员工的企业支付。合同形式的培训课程为社区学院带来的收入将会不断增加。另外,很多社区学院正在开始以教育基金的形式来补充收入。

2、管理董事会下的组织管理

在美国社区学院,对学校管理具有最重要内部影响的是经选项举产生的,或经委任产生的学院管理董事会。在法律上,管理董事会负责社区学院的福利。管理董事会所订立的措施由校长执行与监督。有时管理董事会负责预算案、计划与人事的审批,有些则将职能指派给校长。一般来说,实际的管理董事会不参与学院的日常运作,只要对雇用、评估和终止雇用学院校长等方面负责。在挑选校长时,管理管理董事会在学院的管理方法和领导方向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社区学院与其他的公司与大学一样,有正式的组织结构。学院的校长,作为行政长,需要负责学院的每天运作。此外,社区学院设有副校长、教务长、系主任以及其他为教职员与学生提供组织与监督行政支援的职位。各种委员会、学院论坛、学院理事会等代表了学院的不同层面,而校长的内阁则协助改善管理过程。学院的教职员通过在委员会与理事会的参与以及在公开论坛发表意见来参与管理过程,很多社区学院的辅助职员都有分参与管理过程,在某些校园,辅助职员与教职员都是工会会员,这些工会能影响学院的管理形式。

六、美国社区学院的新世纪思考

社区学院是美国的独创发明,其要旨是将公立高校设在靠近居民的地方。从其成立至今100多年以来,社区学院就一直是不分高下贫富、财产状况及学历程度,敞开大门,欢迎一切有志向学者的唯一教育机构。此行引发我们的美国对社区学院新世纪的思考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1、定位准确

社区学院的定位非常恰当,就是教育全国的大部分劳动力,尤其在一些不需要学士学位但需要高中文凭以上学历的工作上。由于国家的经济越来越需要具有更高工作技能的劳工,才能在全球的市场上具有更佳的竞争力,社区学院必须在劳动力的发展上继续发挥其卓越表现。

2、途径最佳

踏进21世纪,很多人都在关注美国的社区学院,而且对社区学院的期望也很高。每一家社区学院仍保持其独有的承诺,而众多社区学院也继续寻求革新的途径以增强其教育服务,并与社区保持紧密的关系。进入社区学院就读,将继续成为一些市民获取大学教育的最佳途径。

3、高度灵活

社区学院强调为社会上各阶层提供服务,让几乎每一个追求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求而得之。在21世纪,社区学院的成功将继续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回应不断改变的环境需要。除了保持灵活性和作适当反应之外,社区学院必须维持公开入学招生政策以及提供综合性课程来服务不断演变的人群,包括扩大其角色,提供学士学位课程,增加远距离科目等等。正如美国必须维持实现提供全球性高等教育的诺言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