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广西导游词概况(经典20篇)

浏览

1517

范文

737

最新的广西世外桃源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在东方,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在桂林山水王国中,在离都市最近的地方,就有一个“世外桃源”。沿桂阳公路北上,距阳朔仅十几分钟车程,就到了“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朴素的村姑静静伫立在城市边上,不张扬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于真趣。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踏进“世外桃源”,展现在眼前的将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清波荡漾的燕子湖镶嵌在大片的绿野平畴之中,宛如少女的明眸脉脉含情。湖岸边垂柳依依,轻拂水面。一架巨大的水转筒车,吱吱呀呀地摇着岁月,也吟唱着乡村古老的歌谣。放眼望去,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

乘坐小船游览燕子湖无疑是一种享受。当小船在绿丝绸般的湖面上裁波剪浪、悠然滑行时,游人的心会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一般惬意和欢欣。天旷云近,岸阔波平,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怀抱会使人尘虑尽涤,俗念顿消。

忽然,一阵清亮的歌声飘来,原来是岸边歌台舞楼上的姑娘在载歌载舞。她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以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欢迎着远方客人的到来。

转过歌台,小船驶入了窄长的水道。真看不出燕子湖后面竟如此迂徐回转,曲径通幽。阳朔世外桃源是一个开放式的景区,它没有围墙与隔桩。田园山水、路桥村舍天衣无缝地自然融合,尽纳天地之大美。

航道越来越窄。小船通过没有一点灯光、犹如夜航的燕子岩洞和“初极狭,才通人”的小隘口以后,似乎已是“山-复疑无路”了。不想眼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桃花岛到了。小岛不大,四面环水,但草木繁茂,杂树生花,一株株红桃正笑得热烈灿烂。好一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意美景。

过了桃花岛,就能体验原始部落的魅力。但听前面山坡上警号长鸣,击鼓声声。原来是原始部落的土著先民发现了外来的陌生人,纷纷手执长矛、渔叉冲下山坡来,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这些土著先民都以树皮羽叶遮身,他们剽悍健壮,皮肤黝黑,一看就知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部落,透过他们,您可以想象中华民族的祖先何等的聪慧与坚韧。

越过原始部落的水域,小船沿着散布的村庄缓缓驶回。这是真正的乡村,青瓦泥墙,竹篱菜畦,鸡犬之声清晰可闻。不时可见三三两两的村妇在河边洗衣,她们的棒槌在青石板上敲出古老的韵律。担桶的农人赤脚穿行在田间,顽皮的儿童嬉闹在屋前的空坪,更有捕鱼的老翁,叼一管烟斗,悠悠坐在竹筏上,在云影中随波逐流。从原始部落来到眼前的村庄,历史一下跨越了几十万年,真令人有疑幻疑真、恍然不知何世的感觉。

如果有兴趣,游客结束水上游程上岸后,还可以在绣球楼对山歌,接抛绣球,在民俗大观园考察民俗,参观图腾柱、风雨桥等别具风格的建筑,观赏、购买少数民族妇女的手工织物等。然而诚如古语所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大多数性本爱自然的游人来说,也许一方山水田园已足以慰籍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768 字

+ 加入清单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东部,西与青海省海东地区相邻。是甘肃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千米。总人口323万人(20_年)。辖永登、榆中、皋兰3县和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5区。市政府驻城关区南滨河东路637号。

地处黄河上游,陇西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地段。市区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南北群山环抱,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18米。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9.8℃,年均降水量327毫米。名胜古迹有明肃王府、鲁土司衙门、中山铁桥、兴隆山,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白衣寺塔以及多处文化遗址等。

历史沿革

秦属陇西郡。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金城,取“金城汤池”之意;一说,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永初四年(120_年),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陇西县),十二年后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前凉永安元年(320_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620_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

唐武德二年(620_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759年)改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宝应元年(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848年)兰州又归唐属。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1920_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1920_年改为兰山区),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

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及近郊划出设立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7.2万余人。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千米。

1949年8月26日解放。辖皋兰县。1950至1970年辖区范围多次调整。1985年又将白银区及皋兰县之3个乡划归白银市后成今市区辖境。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

20_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兰州市总人口3142523人。其中:城关区936888人、七里河区478457人、西固区336029人、安宁区195704人、红古区140681人、永登县478039人、皋兰县161212人、榆中县415513人。

20_年11月28日,兰州市民政局《关于全市行政区划设置及管辖区域的通报》:近三年来,兰州市乡(镇、街)行政管辖范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合并。目前,全市法定的乡镇由原来的91个精减为61个(因天祝县的东坪、赛拉龙乡尚未正式移交永登县,故未包括在内)。街道办事处由原来的40个调整为51个,现将全市各区县行政区划设置及管辖区域予以通报。(详见本站兰州市各区县相应页面。全市共有51个街道、34个镇、27个乡,336个社区、803个村委会,4503个村民小组。在该通报中,均家滩、南面滩、骆驼滩3个社区居委会由高新区管理,单列)(兰州连海经济开发区:管理永登县连城镇、河桥镇和红古区窑街街道、下窑街道、矿区街道、海石湾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吉林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吉林市坐落在长白山麓、松花江畔,原名“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之城”。因清康熙帝东巡所著《松花江放船歌》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诗句,又得名“江城”。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中国唯一一座省市同名城市。全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辖4区5县市,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建有2个国家级、15个省级开发区。

松花江呈反“S”型穿城而过,俨然一幅太极图形,绘就了吉林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的如诗画卷。城外四面环山,“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犹如四神拱卫。回转的江水和环绕的群山,赋予吉林市“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盛夏季节,松花湖碧波荡漾,青山叠翠,松花江两岸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移步易景,美不胜收。隆冬时分,冰封雪飘,世界知名的北大湖等十几处大小雪场,把江城擎托成滑雪的天堂;不冻的松花江水汽润泽,雾霭升腾,松柳着玉,琼花绽放,位列“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首的吉林雾凇,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美妙色彩。世界一号石陨石的神奇光顾,更使这里魅力无限。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北山、文庙、龙潭山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使吉林市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近年来,以“清水绿带”工程为主体,全力建设城区松花江两岸城市生态走廊,努力构建旅游度假胜地、雾凇冰雪文化源地、经商创业旺地和人居宝地。优美的环境、厚重的文化、丰富的资源、完善的功能,为吉林市赢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十大特色休闲城市,最具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等诸多美誉。

吉林市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是一座具有最优创业发展环境的开放城市。坚持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及社会发展加速融入国际分工与合作体系,先后同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5个国家7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与23个国家48个城市建立国际经贸合作城市,已加入国际组织3个。对外联系和交往日益广泛和密切。德国巴斯夫公司,新加坡康福德高公司、中国台湾润泰公司等一批跨国公司相继进驻;华润啤酒、吉利集团、娃哈哈、建龙钢铁等国内大型企业来吉落户,资源配置的空间不断拓展,国内外资本的进入速度和投入密度明显提高。xx期间,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48.95亿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90个,出口产品涉及化工、冶金、电子、医药、轻纺、农副产品等八大主导产业400多个品种。吉林市正日益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投资中国的重要城市。

吉林市是人居宝地,旅游胜地、发展热土。未来的10至20xx年,是吉林市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新一轮大发展背景条件下,吉林市正以面向世界的全球胸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进取姿态稳步前行,使全市经济走上以人为本、包容和谐、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到20xx年,吉林市在基本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现代化水平达到全省前列,建设成为东北和东北亚重要的新型产业基地,旅游度假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_广西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534 字

+ 加入清单

5篇有关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

阳朔西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历经1400多年,是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也是阳朔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明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皆较完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一)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现在的西街,虽然已经成了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朴的品格。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当年的十字街部分是县城繁华的商业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这里有经营日杂烟酒的万利祥,有经营南货土产出名的陈公兴,另有蒲同昌和元安商号,都是实力雄厚的粤商,是阳朔商界中的大款。另外本地商家刘来兴等,他们对阳朔的经济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战胜利后,十字街商业中心逐步走向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由于城墙围住,并不像今天这样直通公路边的膏泽峰下。要从西街出城须经过江西会馆对面一段小街叫西横街的折向正西门才行,所以说西横街实际上也是西街的组成部分。

后来,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后,为从西街方便出城便将城墙拆开一段直接公路,并在旁边修建有最早的汽车站。当时,为适应潮流,遂把从东边直到西城边的一段改称西马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叫西街,只是文革期间因避忌“西”字而改称东风路,取其“东风压倒西风”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复旧名。

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1920xx年左右基督教传入阳朔,由李绍庚夫妇主持传教,地点在西街东段一带租一间民房进行,有数十人入教。当时负责桂柳区段的英藉传教士陈法言等(系使用中文名)经常路过阳朔,均到李先生家探访,并在西街江西会馆大门处拉手风琴唱诗以吸引群众,进行布道,引得一街群众围观。所以说阳朔西街的群众是最早接触洋人的。

李绍庚夫妇早年就读于梧州建道学堂(香港建道神学院在梧州设立的学校),毕业后到各地传教和教书为业,30年代始定居阳朔,“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沦陷区难民纷纷南逃,当时广西政府成立了“难民赈济委员会”,阳朔也相应设立了分支机构。李先生出于教义博爱之心,积极参与赈济工作,负责难民收容事宜。一天,在难民登记册上发现有来自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英文校对马泽生,李先生念及国难之际,有用人才沦为难民,实为可悲可惜。通过面谈,请其为家庭老师,为自己子女教些英语,解决其生活问题。当时西街一些商号老板闻讯后也将子女送来学习。因求教人数逐步增多,家中容纳不下,马先生遂将课堂迁往广东会馆(马泽生系广东番禺人)继续教学。使用的课本为正中书局出版,当时桂林中学普遍采用此书。这就是阳朔有史以来第一个英语学习班。学习班一个叫李春茂的英文进步很快,不久便用英文为西街上的“西林照相馆”设计了中英文的广告牌,受到称赞,可以算得上是西街的第一块英文招牌了。

国民政府南京中央研究院部分机构也南迁到达阳朔,大部分入驻西街尽头体育场后的中山纪念堂,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其中有历史及生物所的研究人员,他们的文化层次很高,也非常爱好体育运动,经常与当地群众举行篮球、足球演练和比赛。

另一南迁到达阳朔的群体是国民政府军官外语补习班。该班为国民政府培训驻外武官和军事代表及翻译人员而设,有英、法、德、日、俄五个语种。老师以中国人为主,也聘有部分外籍人员任教。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祯都曾到外语班作演讲和授课。一时间碧莲峰下、西街处处外语声声,另有一番景象。

外语班在阳朔开办约半年,后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

除此之外,随迁到阳朔的尚有“敌国人民收容所”,他们是德、日、意等国侨民。驻桂林的美英盟军人员也经常到阳朔来,西街成了多国人员的集散地。当时的阳朔县城由2500多人猛增至一万多人,人员纷杂,语言南腔北调、中西合璧。这是阳朔西街在历史上曾经最辉煌的时期。

当时到阳朔的各界名人有何香凝女士、宋哲元将军、柳亚子、郭沫若、茅盾等一大批革命人士及文化名人。艺术大师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都在西街住过,他们都创作了以阳朔和漓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到阳朔游览时,在西街与一叫陈家晃的小学生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当时传媒誉为“爱国华侨与祖国同胞相聚,陈陈一家巧遇朔城相亲”,为西街增添了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处于良好阶段。50年代中期,一些援华的苏联及东欧国家的专家不时也到阳朔游览,这是解放后最早到阳朔的外国人。当时苏联的著名油画家马克西莫夫以及一些摄影家都到过阳朔。苏联的《鳄鱼》画报及《苏联画报》等刊物都发表有阳朔水东门码头及西街街景的美术作品和照片。

60年代到阳朔的外国人比较少,但作为贵宾的代表团游览阳朔还是有的,重要的有越南的胡志明主席、丹麦女王伊丽莎白、尼泊尔首相比斯塔及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一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他们在阳朔码头上岸以后大都步行游览西街,阳朔人民都自觉地在西街两旁夹道欢迎。到访次数最多的要算西哈努克亲王。

70年代以后至90年代有将近4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西街参观游览。议会领袖、副总统、副总理及内阁部长级的外宾更是不计其数。曾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卡特、布什曾到阳朔并在西街上漫步游览,卡特与夫人更是在街上骑自行车观光,他们都对阳朔的风光和民风称赞不已。1998年7月2日克林顿总统访问阳朔渔村和西街后,在国内外更是掀起一股阳朔西街热。

西街是中西文化完美的结合。历史上西街除了几家店铺外,居民大多数是农民,相当长一段时期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使西街人形成了城里人豁达和乡里人忠厚的双重性格。现在的西街,虽然已经成了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朴的品格。西街仍然较好地保持着朴实无华的迷人古貌:一条暗青色石板路,两排清代遗留下来的低矮的砖瓦房,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的江西会馆,展示着幽幽古色,散发着浓浓的古香。走进西街,就像走进了一座整洁的农家大院,你会受到热情的款待,你会买到中国味十足且价廉物美的物品,你会品尝到可口的中、西餐点,你会感受到在家里一样的适意。在西街,不用担心被“宰客”。人们说,西街,充满着优秀的中华古风。

70年代初,阳朔县正式对外开放,许多西方游人在饱览了漓江风光以后,来到阳朔,无意中走进西街,发现在这奇山秀水之中,竟还有一条这么迷人的小街。这些西方人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纷纷把对西街新奇而粗浅的印象写在了西方各国出版的旅游指导书上。到了80年代,自助旅游兴盛,西方的自助旅游者到了西街。这些被西方闹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许多西方游客因对西街痴迷而流连忘返。有在这里住几天的,有住十天一个月的,甚至有住半年或几年的;近两年来,每年来西街的自助旅游者都超过十万人次。西街的名声也越来越响,成了名副其实的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鲜明西方特色氛围独特的街道。

西街是中国最大的英语角。尽管西街学外语已有60多年历史,但真正兴起学外语热是80年代,随着外宾的增多,西街人为了与西方游客做生意、打交道,又自发地学起了英语,而且是男女老少全体参加。1993年,一位叫欧文的青年人独自来到阳朔谋求发展,被这里的外语氛围迷住了,认为是天下办外语教学的最佳场所。经过不懈努力,他办起了一所民间的巴克兰商务外语学校。六年过后,该校已初具规模,拥有包括外籍教师在内的师生500多人,培养了大批外语实用人才,同时也为外国人学中文及东方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地方,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巴克兰的口语训练营地及电脑室均设在西街。美国亚西国际教育顾问公司也在阳朔安营扎寨,这些学校和单位为阳朔和桂林提供外教和培训商务英语人才。

1999年暑假,阳朔县政府特邀“疯狂英语”教学法的创始人李阳先生到阳朔兴办“英语夏令营”活动,600多人闻讯蜂拥而至报名参加,由于名额限制,很多人想来都没有办法。当时整个西街的餐厅、酒吧、咖啡馆人满为患,他们与阳朔的外国游客互相学习语言,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共同。在此期间,专门为此前来观光的国内游客达万人,令以往宁静的西街着实火爆了一阵。

在西街,大多数经营者懂英语,经常可以看到西街人用英语流利地与西方游客们谈生意或聊天,甚至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或十来岁的小孩,都能用英语跟“老外”们拉呱几句。许多西方游客都说,来到西街没有异域感,不用比手画脚就能与当地人交流。西街的英语环境,还吸引了我国许多外语院校的学生和一些准备出国的人员,纷纷来西街实习英语,享受这不用出国的英语环境。一些专业权威人士来西街考察以后,都认定西街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天然“英语角”。

西街是孕育跨国婚恋的温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西街人逐步地改变了保守的传统观念,尤为突出的是婚恋观。许多街的年轻人都接受了“爱是没有国界的”观念。也由于西方人来的多了,接触多了,街人似乎已经逐渐淡化了“土人”与“洋人”的分别。更主要的是,许多西方人经常来西街或长住西街,使西街的姑娘小伙们与西方的小伙姑娘们有了接触和了解的机会,有培养感情的条件,以致频频产生了跨国婚恋的故事。在90年代的20xx年间,西街的或在西街工作的小伙子娶外国妻子、姑娘嫁外国郎的跨国鸳鸯就有百余对,其中有几对是西方小伙来西街当上门女婿的。现在,不少的西街人稍有空闲,便忙于出国走亲戚,而且很豪迈地说,现在交通、通信都很方便,到欧洲走趟亲戚比过去农村来趟县城还容易。一些没有条件来西街当女婿当媳妇的西方人士,干脆举家搬到西街长住。现在,在西街落户或做生意的境外人士已有2 0多户,西街上的西餐馆相当多是“老外”当老板。因此,人们又给西街起了个雅号“地球村”。

西街成了阳朔新的人文景观。近几年,西街的“洋现象”成了媒体追踪的热点。中央电视台及各级各地甚至西方一些有影响的媒体,都大量地向人们介绍西街,弄得人们心痒痒的,都想来一睹西街的风采。许多人利用节假日扶老携幼来“看西街”;许多外地学校组织英语“夏令营”、“冬令营”,一批一批的学生涌进西街。西街人以自己的淳朴和忠厚,像接待外宾一样地接待这些来自近的远的、乡下的城里的“老乡”们。一些难得见到外国人的人们,第一次往往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西街的。其实,你要到西街去,任何顾虑都是多余的。西街人为“老乡们”想得很周到,凡是用外文注明的地方,都附有中文;如果你想跟老外们搭个话试试自己的外语水平,只要你跟店主或服务员说明,他们会热情地为你“牵线搭桥”;如果你想要个西餐开开“洋荤”,服务员也会告诉你刀叉怎么拿,牛排怎么切。一位初次来西街的东北姑娘说得好:“外国人来这里都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咱们中国人还扭捏个啥劲呵!”

5篇有关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二)

列位(或来自地的)伴侣们:

各人好!各人辛勤了!我姓莫,是观光社的一名导游,各人叫我“莫导”好了。邂逅是缘。能和各人邂逅在瑰丽的小城并和各人一路渡过这段柔美的年华我感想很是侥幸。但愿能用我的热心、耐性和仔细换来你们的安心、开心。

本日我先带各人认识,先后荣获过“中国旅游名县”、“中国旅游强县”和“中国旅游尺度化树模县”等声誉称谓的县城——阳朔县。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统领。我县汗青久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生齿31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唐诗中一句说得好:“城廓并无二里大,人家都在万山中。山拥江城,像一朵盛放的莲花”。

“桂林山川甲全国,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归纳综合了阳朔的天然风物活着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属地为典范的喀斯专程形、地貌,境内共有各类怪异的山峰2万多座,巨细河道17条,组成天然景点和人文景观250多处;总称“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全国四绝。个中漓江流经阳朔县境56公里,中国台湾群峰林立、千姿百态,岸边翠竹丛丛、恬淡清爽,奇峰和翠竹倒影在澄碧的江面上,形成一幅锦绣的山川画长卷。更有故乡风物如诗如画,真切天然,醇美宜人。富厚的文化遗产、古构筑、古桥梁、绅士眷念地、摩崖石刻等,隐瞒于山川之间,为山光水色又添神奇色彩。阳朔百里山水,随处奇山秀水,天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整个阳朔好似一座魂丽多彩的大公园,吸引着浩瀚的中外游人。可总结为许多个一:一江一鱼一场戏(即漓江、啤酒鱼、印象刘三姐),一河一树一歌仙(遇龙河、大榕树、刘三姐),一街一影戏加一张人民币(西街、刘三姐、20元人民币)。

说了这么多,我看各人都有些火烧眉毛了,此刻我们已经到了阳朔县城的一条老街—— 西街,常言道:“不逛洋人街,便是没到阳朔来。”“不住地球村,游人乐趣减三分。”现在的阳朔西街已经不是一条纯真意义上的旅游街,而是一个享誉国表里的知名品牌,别鄙视这长1180米,宽仅8米的街道,它的名气并不亚于纽约的华尔街、伦敦的唐宁街、巴黎的香榭里舍大街,可能是北京的对象长安街、王府井大街,以其奇异的风情、无限魅力吸引着海表里无数来宾。(迂腐小街)

在西街,时时候刻城市看到差异国籍差异肤色、操着差异语音的老外,或联袂挽臂,或背着背包,比肩接踵,款款而来。他们无拘无束,妙语横生。在酒吧饮啤酒,在网吧找信息,在陌头密切攀谈,在小市肆讨价还价买中意的中国货。全部酒吧、餐厅、酒店的名堂险些都各不沟通,布满异域情调。很多洋人是来“留学”的,朝阳朔人学中文;有的是来休闲度假的,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或半年;尚有的是来“打工”的,帮老板干事,学做中式饭菜。每年纪十万老外来交每每,在西街参观、糊口、事变、进修,这在中国任何一个处所都是没有的。以是,人们把中国唯一无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 (西方洋人街)

西街 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当代文明在此融合、交换、珠联璧合。这里是中国人学外语,外国人学中文的抱负教室。西街有几十家外语学校、培训中心、口语实习营及电脑培训班。那些临街的酒吧、餐厅提供的不光单是餐饮,更大的浸染在于让中外友人互教互学,交换信息,商议中西文化。只要你会说“Hello”“Good morning”“Good night”或汉语的规矩用语,就会很快找到知音。人云阳朔是“中国英语第一县”“地球英语角”,名副着实。(外国语教室)

东西方文化的交换,使西街人慢慢地改变了守旧的传统见识,尤为突出的是婚恋观。很多西街年青人都接管了“爱是没有疆土的"见识。也因为西方人来得多了,打仗多了,西街人好像已经逐渐淡化了“土人"与“洋人"的别离。更首要的是,很多西方人常常来西街或常住西街,使西街的女人小伙们与西方的小伙女人们有了打仗和相识的机遇,有作育感情的前提,以至几回发生了跨国婚恋的故事。在90年月以来,西街的或在西街事变的小伙娶外国夫人、女人嫁外国郎的跨国鸳鸯就有300余对,个中有几对是西方小伙来西街当上门半子的。(跨国婚介所)

布满异域情趣的西街,已成为阳朔山川的点睛之笔。这条具有1400多年汗青的老街,东临漓江,西对恩情峰,旁靠碧莲峰,20xx多米长的街道所有效槟榔纹大理石铺砌,阶梯两旁,青砖飞檐木屋矮楼犬牙交织,小溪石桥榕荫桂树相映成趣,透着岭南构筑的典雅古朴,西街上旅游摊点、咖啡厅、酒吧、餐馆,有1000多家,形成了融吃、住、购、娱、赏为一体的“一条龙”处事名堂,这里汇聚了上万种民族工艺品,蜡染、手绘、滑石、竹器、石雕等琳琅满目,在这里不只可以明确民族工艺文化,还可体验东方古镇特有的习惯风气。一到黄昏,成群结队,成双成伴,携家带小的中外客人便围桌而坐,品尝着阳朔的处所风味,抚玩着西街的奇特风情,其喜洋洋,其情浓浓,让人流连忘返。在西街店肆和酒吧里,凡是都有供客人免费上网的电脑,啤酒比市面上也贵不了几多,西街的酒吧不会下逐客令,只要有客人,主人再晚也作陪到底,岂论是常客,照旧过客,很快就能打成一片,融为一群。 “唐老鸭”是勾当在西街的“大鼻子阳朔人”中较量闻名的一位,他的着名大概是他给本身起了这么个风趣的名字,这位来自德国的贩子很是健谈,在阳朔交友了许多伴侣,他喜好喝啤酒,经常是一喝四五个小时。在西街一探询他,就会有人指着某酒吧的门口的一张台子汇报你:“他天天不是坐在这里,就是坐在斜扑面的那家"。“唐老鸭"成了这两家酒吧的活告白。(东方伊甸园)

好了,接下来的时刻就留给各人本身布置,您可以细细的咀嚼这里绝妙的构筑和瑰丽的风物。我们四点钟的时辰再会。在购物时,看细心再动手;留意管好本身的钱物;带好带全所购物品。

柔美的年华老是让人认为短暂,我们的阳朔之旅就到此竣事了。很是感激各人对我事变的支持和共同。我有什么做的欠好的处所还请各人多品评指正。但愿往后能有缘和各人再次邂逅。最后祝各人身材康健,万事快意。再会。

西街是不长的一条街,可两旁店肆林立。有音乐吧、咖啡厅,有卖各类百般的眷念品和内地风味小吃的小店,尚有中西合璧,专供背包族歇脚的小旅店。他们会热情地为你提供一条龙处事。最吸引人的是很多外国人开的牛排馆,这些牛排馆给整条街带来了异国风情,也吸引了浩瀚外国旅客,因此又叫“洋人街”。

华灯初上,西街如故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各类喧闹声此起彼伏,但却并不嘈杂。两旁的店肆犬牙交织,使得晚上的西街热闹富贵。

我最感乐趣的就是那些陌头画家。听大人说,有些是美术学院结业的呢。他们很斗胆,也很富有想象力地画着全部的统统。有画本。拉登,美国总统,东瀛鬼子宰衡等,有画动画人物,山川风光,一应俱全。他们把本身的精品画在衣服上,挂在店门口,成为西街的又一道风光,我也不禁找了一位画师,接着在店门口摆了个自以为很酷的“pose”,新疆导游词,画家看了看我,一会浓墨挥洒,一会精笔细描,过了半个钟头,一件白色T恤上有了一个卡通造型的我 ,画师问我要写字吗?我想了想汇报他写“西街女孩”,妈妈跟我恶作剧说:“你不会把本身当这里的人吧?”我笑了笑,继承穿梭于这条富贵的街上。

西街不长,但我和妈妈直到逛累为止才回旅店。旅店是临街,尚有阳台,我和妈妈站在阳台上,看到尚有一些旅游拖着行李走着,我内心想:来日诰日就要走了,而西街我会把它装进内心。

吃过鲜味的中餐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路来到了阳朔西街,传闻那儿有许多外国人,是练英语的甜头所。

一走进街道,那儿就是人山人海,游人如织。令人赏心好看的是街道两旁的屋子很出格,它是仿古造型,由红砖、红木、青瓦建成的两层小楼,楼顶四角是翘起来的,上面有些还雕龙画凤呢。这是吸引我眼光的尚有一家古代的酒家,店门旁挂着一面旗,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繁体“酒”字,真人又似乎回到了古时辰。

街道的地面是不是用水泥铺成的呢?你大概会说,必定是的!那你错了,那是由大块青石铺就的。

走着走着,不觉我们来到了一家其貌不扬的小店,只见店里的一位阿姨在画画,她在哪画呢?你大概会说,在纸上画!NO,你说错了,大错特错,正确的谜底是在衣服上画,没想到吧。她的画很美,有声有色。其后阿姨把我的画像描到了衣服上,还特意加上我的名字呢,嗨!太有本性了。

5篇有关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三)

阳朔西街位于广西阳朔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您会经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还有那不受当地计划生育限制的中国母亲和西欧国家的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玩耍。

西街东头是漓江的重要口岸——漓江码头,旅客游完漓江后均从此处上岸。

上世纪80年代初,便有被当地人称为“背包老外”的外国自助旅游者陆续来到阳朔。他们逗留的时间短则三五天,长则一年半载,一般住三五个星期。住的时间最长的是荷兰的麦克先生,他1991年来到阳朔,除了办签证以外,一直住在这里写作。美国的杰米先生5年间来过8次,同是美国人的特里先生则一家4口住了10个星期。他们到居民家租房住,自己买菜做饭,学做中国菜、学习中文,回国时还带走了全套的中国炊具、餐具,说是要经常做中餐。美国人雷达先生说,阳朔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又具城乡结合的特点,人们朴实友好,物价低廉,且当地会说英语的人很多,使我们这些“老外”在这里生活没有异域感。雷达先生也一下住了半年。

近些年,来阳朔旅游的“背包老外”迅速增加,每年都在6万人之多。他们大都是学生、学者或打工族,多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游人的增加刺激了阳朔旅游服务、旅游工艺业的繁荣,特别是西街、滨江路,仿西方旅游餐馆的旅店、咖啡馆、西餐馆就有几十家,专卖旅游工艺阳朔西街

品的店铺、摊点近千家。西街成了在阳朔逗留的西方自助旅游者们的主要活动区域,街上的洋人甚至比当地的人还多,“洋人街”由此成名。要和洋人做生意,就得与洋人有语言交流,学外语就成为阳朔人的热点。据统计,阳朔全县懂外语的生意人就有几千人。县里办的两所旅游职业学校和一些社会办的外语学校大受人们的欢迎,一些居民、老人甚至农民也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外语。“背包老外”多了,住的时间长了,也就衍生出一些爱情故事。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就有七八十个“背包老外”与阳朔青年男女成婚。一个小小的县城有如此多的异国情缘,在广西是少有。每当夜幕降临,“洋人街”上的西餐馆、咖啡馆及街道两旁一张张小桌边,都围坐着老外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人对坐,或放单独处,悠悠饮着啤酒,细声闲谈,享受一份宁静。

洋人街

在西街,每时每刻都会看到不同国籍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音的老外,或携手挽臂,或背着背包,比肩接踵,款款而来。他们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在酒吧饮啤酒,在网吧找信息,在街头亲切交谈,在小商店讨价还价买中意的中国货。所有酒吧、餐厅、旅店的格局几乎都各不相同,充满异域情调。许多洋人是来“留学”的,向阳朔人学中文;有的是来休闲度假的,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或半年;还有的是来“打工”的,帮老板做事,学做中式饭菜。每年数十万老外来来往往,在西街观光、生活、工作、学习,这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没有的。所以,人们把中国独一无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

西街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在此融合、交流、珠联璧合。这里是中国人学外语,外国人学中文的理想课堂。西街有几十家外语学校、培训中心、口语训练营及电脑培训班。那些临街的酒吧、餐厅提供的不单单是餐饮,更大的作用在于让中外友人互教互学,交流信息,切磋中西文化。只要你会说“Hello”“Goodmorning”“Goodnight”或汉语的礼貌用语,就会很快找到知音。人云阳朔是“中国英语第一县”“地球英语角”,名副其实。

5篇有关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四)

阳朔历史悠久,人居历史逾五千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元)置县,城史已有140余年。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人口30万。从桂林到阳朔,水83公里,陆6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而且行程尽在自然山水画廊之中。

阳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百里山川,处于风景如画,时时秀色可餐。真可谓是大地母亲的丰厚礼物,东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它那四个一、八个景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这就是:一条漓江,一条桂阳公,一条西街、一棵大榕树;八大景区为:1、世外桃源;2、银子岩;3、遇龙河景区;4、刘三姐歌圩;5、高田望月;6、鉴山古寺;7、蝴蝶泉;8、聚龙潭……

所有这些形成链带式的主体景观,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构成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阳朔仙境,如今的阳朔已真实地做到了形神兼备,靠自然之美引人,靠人文之美留人。

一位在阳朔西街生活多年的法国商人曾这般深情地表述他对阳朔的热爱:“我还没有发现,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的生活能比得上这里的舒适与悠闲。”

眼中的“阳朔休闲”竟然如此地经典,沐浴着东方文化成长的我们又何尝不会更多一份钟爱呢?君不见?“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桂阳公上、广东、湖南、云、贵、川等地的自驾私家旅游车结伴飞驰而来;君不见?阳朔县城通往月亮山、大榕树、遇龙河景区的每一条上骑车的背包人每天都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君不见?银子岩、世外桃源,还有的鉴山寺每天都是游客云集,络绎不绝;君不见?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的《印象刘三姐》生意火爆,每晚加演,还是供不应求;还有多少外国游客一踏进阳朔这块风光宝地,不呆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绝不忍离去……

所有这一切只诠释着这样共同的主题:阳朔,中国旅游的名县,世界乡村休闲的经典,桂林旅游精品的超市,中国人的后花园!

阳朔,的的确确是您的寻梦家园,休闲的胜地,度假的天堂。迷人的阳朔,正以窈窕淑女般的情怀,期待着您的光临!

5篇有关广西阳朔西街的导游词范文(五)

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不到一公里的阳朔西街,位于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荟翠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沈彬便对住在碧莲峰里的居民羡慕不已。

阳朔不仅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古建筑、古桥梁、名人纪念地摩崖石刻等,点缀于山水间。最有名的要数阳朔古老的石板街——西街,街中有众多的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巴、中国功夫馆,这里也是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20多家,被称为街。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外语,故又把西街喻为"地球村",而且是中外新闻关注的热点,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达150万人次之多。总之,处处是景的自然风光,古朴清秀的田园景致,惊绝天下的溶岩奇观,难以忘怀的“”西街,阳朔之行绝对让你别有一番惊喜!

古风犹存却充满活力的西街,其另一道特别吸引人的风景是中外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人们可在街上专门的商务外语学校学习,也可在酒吧、画店中交流。中国人教外国朋友学习中文、书法、太极、烹任、象棋等中国文化,外国朋友在与中国人交流中,也把其本国的语言、文化传给了中国朋友,从而彼此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了“留学”。

那些外国游客,来到桂林,游罢漓江,在阳朔登岸,马上就会被西街吸引住了,与他们在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表现不同,他们来到这里,解下行囊,和一杯啤酒或咖啡之后,竟然舍不得走了。就有人在这里学习中国功夫中国话,就有人进入民办的“巴克兰”学校当外语老师,还有许多人与西街上的姑娘、小伙子谈恋爱结婚。据说,以当地人口为基数来计算,西街的涉外婚姻比例之高,为全国之最。

越来越多。到1998年,发展到每天竟有1000多人在此逗留。他们在西街上悠然踱步,悠然吃中餐或西餐,悠然与中国人或外国人聊天,租一辆自行车,信“马”游缰,悠悠然游览山光水色……们悠悠然得如同在自己家乡的庭院里或田野上一样,西街上的人便也悠悠然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今年夏天,西街搞了个“啤酒节”,竟有那法兰西的一个爵士乐队,穿着燕尾服,不远万里而来,在朗朗的月光下,拨弦挥弓及鼓吹管,为晚会助兴。还有为法国先生,不见其妻,却只见他和他的四个孩子,最小的一个还背在背上,父子五人,悠悠然地在西街转悠了好几天。西街人戏称之为“国际超生游击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宜春概况明月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脚下的青云栈道海拔高度为1500多米。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海水突然上涨,一群海豚随海潮游到这里嬉戏。这时,雨过天晴,奇崛的山崖上空悬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正巧这时夏云姑在山崖上采药,彩虹映照在她秀美的脸上,一只海豚被她国色天香的美貌惊呆了。海潮很快退去,然而,我们眼前的这只海豚痴痴地凝望着山崖上的云姑,它还没来得及转身随退潮游回大海海水就消失了。

因为夏云姑的乳名叫“明月”,所以这只化为石头的海豚就叫“望月石”。从那以后,海豚岁岁年年相伴着明月山直到今天。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知道经过多少个世纪的演变,形成了我们眼前巍峨壮观千姿百态的明月群山。您看栈道下层峦叠嶂,怪石林立,山花吐艳,苍松傲然。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座险峻陡峭的悬崖,相传夏云姑的父亲一次数天昏迷不醒,云姑心急如焚。一天夜里,她梦见一位白发仙翁对她说:“明月山南面一座悬崖峭壁上长着一种开满米黄色小花的草药可以治好你父亲的病。”于是,夏云姑不辞劳苦找寻到这里,抬

头望去,果见一座悬崖峭壁上长着几株开满米黄色小花的草药,但采摘草药要冒九死一生的危险。

为了救父亲,云姑决定冒死采药。然而,她一伸手便双脚落空。眼看云姑就要从悬崖上坠落,霎时,梦中见到的那位白发仙翁甩出一条白色的长绢将云姑拦腰围住,把她救了上来。云姑的孝心感天动地,当地人称这座山崖为“云姑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精选广西王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从秦始皇北筑长城,南修灵渠开始,便有了桂林。到唐朝时期,李靖 在独秀峰下构筑子城,千余年来独秀峰和王城一直是政府和学府所在地,从来没有真正向市民和游客开放过,所以过去到桂林的游客,基本上无缘登独秀峰、游王城。

在独秀峰读书岩,还可找到820xx年前南宋人王正功留下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摩崖石刻真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千古名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靖江王城始建于1372年,规模宏大,门深城坚,布局严谨,气势森然。殿堂巍峨,亭阁轩昂,水光山色,恍如仙宫,比北京故宫早建34年,它还是南京故宫的精华缩影。明朝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居住于此,历时280年。

如今不仅可领略到昔日王城的威严肃穆,而且还可亲手抚摸620xx年城墙的沧桑历史。

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戏剧的“活化石”——傩舞的表演,它是最初的宫廷演艺,起到祝福平安、敬神驱鬼的作用。

宋代时这里是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处是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xx年才完工。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位靖江王,后来被清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清顺治九年,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王城之内的明代旧物,有承运殿前的明代石道,承运殿的雕栏、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等供人游览。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欢孛儿只斤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独秀峰下居住,所以王城又被认为是潜龙之地。

明靖江王以此地为奠王府基业,占尽桂林地利。明洪武五年(1372) 六月(7月) 改静江府为桂林府,设知府1人,辖2州7县。靖江王设藩于桂林,修建靖江王府于独秀峰南。

明洪武五年六月十一日(6月28日) 置承宣布政使司于桂林府,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掌广西政务。是年,朱守谦进驻桂林靖江王府。

王城建筑是典型的明代藩王府规制,以独秀峰为坐标的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御苑、广智门等主体建筑。中轴线东西侧的宫院楼宇均呈对称布局。从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受封靖江王起,前后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

清政府将这座靖江王府改为广西贡院,从这里走出了4位状元、585位进士、1685位举人,堪称读书人的福地。走进贡院,不仅可以想象当年科举考试的盛况。还可以参与“模拟科举考试”,并获得“文凭”,亲身感受学子们“十年寒窗”的艰辛和“金榜题名”时的喜悦。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在王城内设立北伐的大本营,运筹北伐大计,现于独秀峰下立有“中山纪念碑”,供后人瞻仰;后为广西政府,桂系领袖李宗仁、白崇禧的大本营。沧海桑田,经历600余年风雨的王城,虽履遭兵变仍昂首屹立,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踏进王城,登上独秀峰,会感受到靖江王府当年的巍峨壮丽;目睹奇妙的自然风光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领略千年沉积的桂林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如今王城景区,开辟了承运殿“王府春秋”文史展厅,开放了太平岩文化石窟,恢复了贡院科举考试旧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扬州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起扬州,大家对著名的诗句,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并不陌生吧!十一长假我怀着对扬州的向往和期待,来到这个梦中美丽而神圣的地方。

到扬州必看当然是瘦西湖了。瘦西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的湖上园林群,融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于一体。漫步在湖上曲径通幽的小路上,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岸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虽已秋天,却绿意盎然。加上隐隐约约的白塔和著名的二十四桥,俨然是一副赏心悦目的国画长卷。湖水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湖上不时有几条游船来来往往地穿梭着。我们又来到二十四桥。它高24米,有24个台阶、24根柱子。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西有熙春台,它呈白色,是根据古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 建造的。那为什么叫24桥呢?有的说是有24个美女、有的说......至今连考古家争论也没一个结果。为了让瘦西湖参观的人更多,因此人们就留下了这个迷团,所以建了这座“24桥”。,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的好地方。

接下来,我们去了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何园,何园分为两个部分,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为一体。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厅楼山亭,错落有致,山水建筑浑然一体,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审美和居游功能在此达到高度和谐与极致完美。刚走进大门,满眼的菊花在秋风中频频点头欢迎游客的到来。何园内陡峭假山很多,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假山,里面四通八达、曲径通幽,大洞连着小洞,经常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园的声誉果然名不虚传。

扬州的美景可以说是江南风光的缩影,她的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待着有机会再来游玩,也期望扬州越来越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概况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这就是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的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

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处,必赋诗题字。当他见到这条山塘街古道幽奇古绝,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七律一首。后来,这首七律被当地官员镌刻于碑,置于亭内,与对面的明代怡泉亭两相映照,成为古镇一大景观。

大概是乾隆“到此一游”之类的诗题得太多了,据说他在位的60年中,作诗达41800首,平均每天达2首,因此,后人对他的诗题和书法见仁见智多有褒贬。他自己也觉得题诗太多,说是“五集篇成四万奇,自赚点笔过多词”。但是,后人对乾隆的重臣,体红客大学士刘墉的书法却是推崇备至,称他“浓墨宰相”,为一代书家之冠。现在我们看到的虹饮山房的匾额,就是由刘墉亲笔题写。

当年,乾隆皇帝住在灵岩山行宫,而那些词臣随扈则住在虹饮山房。据信吏记载:刘墉曾二度在虹饮山房下榻,与主人徐士元相交默契,这“程子四箴”四个大字,就是刘墉专门赠给徐士元的。这个“程”字,指的是北宋理学家程熙、程灏,两人为亲兄弟,同学于周敦,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主张“专人欲,存天理”,壁如寡妇再嫁,他认为是大逆不道。为封建统治者辩护。所谓“程子四箴”也就是要求读书人恪守本份,效忠朝廷。

这是虹饮山房的镇园之宝:龙椅。它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座椅,是当年康熙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的圣驾专座。后来乾隆游木渎时也坐过。它是用千年紫檀精制而成,九条金龙缠绕腾飞,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这只龙椅原来一直保存在灵岩山上,最近虹饮山房修复时从民间收受而来。

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徐士元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这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演唱,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必游虹饮山房,而且一定要在这里看戏。据说,有一次,乾隆看戏看得高兴,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这倒真有点与民同乐了。

不过,与乾隆爷一起看戏,一般老百姓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能在这露台之上陪侍皇上看戏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其他地方官员和乡绅只能在戏台两侧的看楼里观赏,而且这戏台四周都有大内侍卫和官兵把守,一般人等是不得入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广西七星公园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七星公园内桂海碑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桂林市区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由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此处“壁无完石”,碑刻如林。共有石刻220余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形式有诗词、曲赋、铭文、对联、图像等。书体楷、草、隶、篆俱全。年代最早的,是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张浚、刘崇龟的《杜鹃花唱和诗》。宋碑有130多方,著名的《元佑党藉》碑,反映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是国内现存唯一完整的一块,史料价值很高。《平蛮三将题名》碑,记录了宋朝狄青、余靖平定侬智高反抗朝廷的史实。梅挚的《龙图梅公瘴说》,尖锐指出当世“ 民怨神怒”之源,在仕宦群中普遍存在的“五瘴”,而“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土瘴,不亦谬乎”!郭沫若读后,赞为“梅公瘴说警人心”。石曼卿(延年)《饯叶道卿题》28字,笔法坚劲,是传世稀品。米芾、程节《赠、答诗》,朱唏颜、章岘、方信孺以及明人周进隆、清人谢启昆的题诗,都有较高艺术水平。清康熙四年(1665)所刻阳线观音像,线条精细,面容丰满,髻堆上有三个小头像,额间有一只小眼睛,嘴唇上还有两撇胡须,形象十分奇特。清人所书“佛”字,糅书、画为一体,匠心独具,颇有欣赏价值。龙隐岩左侧现已增建碑阁,展出历代文化名人歌咏桂林山水的诗词曲赋以及题榜、铭记的碑刻和拓片。

七星景区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是桂林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景区内最有名的景点是骆驼山和七星岩,当然还有很多人对花桥感兴趣,那是一座很漂亮的宋代石拱桥。景区内还有动物园和攀岩、野战等拓展项目。

来了桂林,大部分的人都想看下溶洞,如果不想到银子岩那么远,那七星景区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它位于市区,交通也便捷,还可以顺带逛逛这个桂林出名的公园和玩玩公园里的其他的项目,比如带孩子的可以去下动物园看熊猫,对拓展有兴趣的还可以玩玩冒险树。

如果本身你有打算去银子岩,那其实七星景区没有什么来的必要,因为溶洞说来也都类似。而骆驼山其实就是外形像骆驼的山,3分的形似7分的想象,并且在公园外就已经可以看见,只是没那么近而已。毕竟这是个门票75元的公园,而且里面的小景点都还需要另外收费。拓展要收费、动物园要收费、银子岩也要收费,所以即使这个公园环境及文化底蕴都不错,但花个75元逛个城市公园看看骆驼山,想来,还是不核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广西龙脊梯田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龙脊山,距县城22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处东经109°32-100°14北纬25°35-26°17之间。从广义说叫做龙胜梯田,从狭义上称为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一个规模极为宏大的梯田群,由东向西分为金坑·大寨红瑶梯田景观区(金坑梯田 )、平安壮族梯田景观区(平安壮族梯田)、龙脊古壮寨梯田观景区 三部分,梯田中居住着壮、瑶两个民族。

龙脊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从高处望去,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

龙脊四宝(龙脊茶叶、龙脊辣椒、龙脊水酒、龙脊香糯)出产于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景区。龙脊茶叶清朝时候是贡品,细品其味,先觉苦涩,继而感到纯香清甜,浓浓郁郁,泌人心肺;龙脊香糯酿成的龙脊水酒香甜可口;龙脊辣椒有一股浓烈独特的香味,皮厚子小,辣味适中;龙脊水酒俗有 “龙胜茅台”之称。

龙脊香糯

龙脊香糯,就是龙脊水酒的酿造主材,是用龙脊专业的传统智慧酿出来的只有在龙脊才能吃得到,绝无二处。龙脊水酒龙脊水酒是道地的土酒,它虽然不是很有名,但享誉全县,

成为各族人民人人交口称赞的美酒。水酒纯属上等糯米之原汁,用土制酒药酿造密封后兑冲甘泉而成,芳醇爽口,润脾生津,营养丰富。人说龙脊十三寨人,肌肤红润,健康长寿,是常年饮食佳酿之故。其中有一种推为上乘的陈年窖酒,几十斤的糯饭,溶成一小团沉于坛底,此酒澄清见底,滴而成丝,喝了沾唇;其味芬芳蜜甜,极为爽口,欲罢难止。不过需当心其后劲,虽醉力迟缓,但一醉即倒,数日方醒。这种酒一般人难于喝到,游人需深入壮家,被主人奉为上宾,视为至爱亲朋,方能一饮。

龙脊辣椒

龙脊辣椒产于著名的龙脊景区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椒呈牛角形,颜色鲜艳、肉厚籽少、辣味浓、香味独特诱人,除富含辣椒素和挥发性芳香油外,还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食后开胃提神,驱寒除湿,增进食欲,是独特的佐料佳品。

龙脊云雾茶

龙脊云雾茶生长于有世界一绝之称的龙脊梯田风景区,茶园海拔高度在八百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区,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机物含量高,日照短,温度大,终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晴日早晚遍野茶,阴雨连天满山云的无任何污染独特的生长环境,是形成茶香高山云雾质的理想之地。历史悠久,乾隆年间曾为贡品,石碑记载于龙脊村段寨,品质优良,是中国二名茶之一,记载于《中国茶学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日照城市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778 字

+ 加入清单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

扬州市现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71个镇、5个乡和13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60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约229.1万人。

扬州,位于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扬州市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北部与淮安市接壤;东部和盐城市、泰州市毗邻。

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江都、广陵、邗江、仪征等3区1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历史沿革】

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xx年是建城2520xx年,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省”。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南、黄海、长江广大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周时称“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0xx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扬州属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扬州为广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广陵郡复改扬州。

唐末,江淮大乱。昭宗天复二年(902),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扬州受封吴王。天祜十六年(919),杨渭(隆演,杨行密次子)正式建吴国,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改元武义。吴天祚三年(937),南唐灭吴,以金陵(今南京市)为国都,以扬州为东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后周改江都府仍为扬州。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分全国为士、道,扬熙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又分全国为15路,扬州属淮南路。神宗宁五年(1072),分淮南路为东、西

两路,扬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后,江都县析出广陵县,扬州增领广陵、泰兴2县。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设置扬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为扬州路总管府,领高邮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5州,并直领江都、泰兴2县。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寻改淮海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维扬府。二十六年,改称扬州府。扬州府领高邮州、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兴、仪真、如皋、海门、宝应、兴化、六合、崇明9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罢除江南行中书省,设置京师(后改南京),扬州府属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属应天府,崇明属苏州府,扬州府领3州7县,并直辖江都、仪真、泰兴县,高邮州领宝应、兴化县,泰州领如皋县,通州领海门县。

清顺治二年(1645),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雍正年间,江都县析为江都、甘泉两县。乾隆二十五年(1760),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扬州府属江苏省。咸丰三年(1853)四月,太平军攻占扬州,曾改扬州府为扬州郡,改甘泉县为甘泉天县,历时8个多月。清末,扬州府领高邮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天长、仪征、兴化、宝应、东台县,俗称“扬八属”。

宣统三年九月十七日(1920xx年11月7日),扬州光复。二十日,扬州军政分府宣布成立,隶属镇江都督管辖。民国元年(1912)1月,废扬州府,并甘泉入江都县,原扬州府所属各县直隶江苏省。民国3年6月,江苏省分为5道,江都县属淮扬道。

民国38年(1949)1月25日,江都县城(扬州)解放。27日,设立扬州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同年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改称苏北行政区扬州行政专区,专员公署驻扬州市。

1950年1月,扬州专区与划出如皋、海安给南通专区,划出东台、台北(今大丰)给盐城专区以后的泰州专区合并,滁州划出六合县给扬州,并划出江浦县给南京。最终扬州专区共辖扬州市、泰州市、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靖江县、泰兴县、江都县、泰县、仪征县、六合县2市9县。

1956年3月,江都县析为江都、邗江2县。1960年4月,宝应县、高邮县析湖西地区为金湖县。1966年3月,仪征、六合、金湖3县划给新设立的六合地区。1971年,六合地区撤销,仪征、六合2县划回扬州地区。1975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扬州地区辖2市9县。

1983年3月,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扬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属扬州地区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9个县划归扬州市管辖。扬州市改由省管辖,设广陵区和郊区。1986年4月,仪征县撤县设市。1987年12月,兴化县撤县设市。1991年4月,高邮县撤县设市。 1992年9月,泰兴县撤县设市。1993年8月,靖江县撤县设市。1994年4月,江都县撤县设市。1994年7月,泰县撤县设立姜堰市。撤县设市中,行政区划均未改变。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原由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扬州市设广陵区、郊区(20xx年更名维扬区),辖宝应县、邗江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

20xx年12月,邗江县撤销县建制,改设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共辖广陵、邗江、维扬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

20xx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扬州市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扬州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以原江都市行政区域为江都区行政区域;二是将扬州市邗江区的泰安、头桥、沙头、李典、杭集5个镇并入扬州市广陵区;三是撤销扬州市维扬区,将原维扬区的行政区域与划出5个镇的邗江区合并。至此,扬州市共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

扬州市气候概况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 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2个多月。

20xx 年, 扬州市平均气温略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年降水量除宝应县略偏少外,其余偏多二成~三成;日照基本正常。

1.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市区(广陵区、邗江区)15.6℃、江都区15.4℃、宝应县15.3℃、高邮市15.6℃、仪征市15.9℃,与常年相比,偏高0.2℃~0.8℃。

20xx 年极端最高气温38.4℃(6月9 日, 江都), 极端最低气温-8.8℃(1 月16 日,市区),市区35℃及以上高温日数13 天。市区初霜期比常年晚17 天(常年为11 月7 日),终霜期比常年晚5 天(常年为3 月31日)。

2.降水:全市年降水量市区1349 毫米都1306毫米、宝应910 毫米、高1235 毫米、仪征1213 毫米,与常比,除宝应偏少近一成外,其余二成~三成。各月降水量比常年的月份有1 月、2 月、3 月、4 月、10月,偏多的月份有6 月、7 月,区域分布不均、有多有少的月5 月、11 月和12 月。入梅正常,出梅偏迟,梅期长;梅雨期降水不均,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

3.日照:全市年日照时数市区1902 小时、江都1778 小时、宝应2063 小时、高邮2115 小时、仪征1807 小时。与常年相比,高邮持平略多,其余偏少一成左右。全市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的月份有2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 偏多的月份有1 月、3月、4 月, 其余各月基本接近常年或区域分布有多有少。

4.气象灾害:20xx 年, 扬州市灾害性天气频繁,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大风、雷暴、大雾及霾、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广西芦笛岩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大龙潭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此外尚有张垂钓遗址“张钓台”。明代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或长于传说:维妙维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佳景。公园在规划和建设上,别具匠心地以

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造图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

?壮乡、瑶山、苗岭、侗寨傣村等少数民族风景村寨均依各民族生活习俗建造。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散落在茂林之中,造型别致,建筑精工。民族风情游览线已初具规模,以“鼓楼”、“龙潭风雨桥”、“木楼民居”和“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蔚为大观。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层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座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人。

千栏式建筑——壮民居缘水修筑,极富水乡生活情趣。傣村已建有民族餐厅,傣亭等,建筑多以徒坡屋面见长。村内竹篱环绕,绿草如茵、鱼尾葵、假槟榔、伊拉克蜜枣等亚热带植物和别致的傣式建筑相映成辉,形成一派南国风光。到龙潭公园游览不仅可以饱览亚热带岩溶地区的奇山秀水,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建筑;还可以欣赏民族村寨内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品尝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菜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广西漓江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水程,漓江像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造化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为优美的岩溶景区。乘舟泛游漓江,可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吊、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

漓江流经此处,方向陡转,流分为二,将山前的江滩分为三个小洲,江水拍击三个洲头,洲上绿草如茵,芦竹交错,偶见牧童悠闲。江中有九块石头,传说为九头牛所化,故称“九牛戏水”。

过黄牛峡后,在漓江西岸即见望夫山。山巅上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装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处一石如背着婴儿凝望远方的妇女。关于望夫山有多种传说。

半边渡离绣山约2公里处,江左岸有一驼形石山。这里石壁险峻,峰峦如朵朵出水芙蓉,倒映于绿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成河渡半边。”

位于漓江东岸,距桂林市南29公里,古时为水路驿站。这里群峰屏立,中有一平坞。如果沿着西岸如屏似障的削崖绕坞而行,您会看见奇特的风景。

在漓江西岸的鸳鸯滩下,距桂林约46公里处。杨堤两岸翠竹成林,连成十里的绿色翠屏,摇曳在青山、秀水、飞瀑、浅滩之间,给人以清幽、宁静之感。

从杨堤村后的人仔山眺望杨堤,映入眼帘的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洲上阡陌纵横,庄稼如茵;山村竹树葱茏,炊烟袅袅;水上渔筏摇曳,鸬鹚斗水;山涧牛羊欢叫,牧笛悠扬。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就能目睹漓江著名的“杨堤烟雨”景观——就像中国山水画,群峰绿水之间,景物隐约迷离。

在漓江左岸林茵翠海中,可见青砖黛瓦村舍依江而立,叫浪石村。到此,就进入漓江景区的山水精华所在,两岸奇峰罗列,水曲天窄,右岸有大黄山、文笔峰、笔架山、狮子山等,高低错落;左岸有观音山、白兔山、金鸡岭等,千姿百态。游览至此,但知船伴山行,不觉山回浪转,前望水穿江峡,旁视峡衬帆影;或则云遮雾绕,烟波渺渺,山川隐约,幻景天成。

九马画山在漓江东岸画山村附近,距桂林约60公里处。它五峰连属,临江石壁上,青绿黄白,众彩纷呈,浓淡相间,班驳有致,宛如一幅神骏图,因有九马画山之名,简称画山。九马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或立或卧,或奔或跃,或饮江河,或嘶云天,正是“马图呈九道,奇物在人间”。关于此景,清代诗人徐沄曾赋诗赞叹: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

黄布滩因滩底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黄布”而得名。漓江山色美,美在倒影中。漓江倒影要数黄布滩最美丽、最醉人了。这里水平如镜,清澈澄碧,绿竹护堤,倩影婆娑,山峦、翠竹、蓝天、白云倒影在碧水之中,山水一体,水天一色。最能概括此景的是清朝诗人袁枚的名句: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兴坪古镇,依山傍水,为漓江风景荟萃之地。四周山峦奇秀,景观丰富;东有僧尼相会、狮子望天、罗汉晒肚诸景;北有寿星骑驴、骆驼过江等山;西有笔架山和美女峰;南面地势开阔,螺蛳山、鲤鱼山和远出群峰相衬,高低错落,疏密相间。

漓江在这里回旋曲流,幽深澄碧,把江两岸的景色,皆泼墨于水面。疏林、新簧、红帆、农舍则好像镶嵌在山水画中。景色之妙,难以彩绘笔录。兴坪的风光甚至搬上了中国货币“人民币”--1999年版人民币20元券背面的风光即取材于兴坪段漓江风光,乘游船游览漓江在兴坪附近的左岸即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介绍承德避暑山庄概况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承德避暑山庄内。我是今天各位小朋友大朋友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魏导。现在让我们一起参观吧!

大家知道承德避暑山庄名字的来历吗?因为它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这就是为什么它叫做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还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呢!占地有564万平方米,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它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8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特色。

避暑山庄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庄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名气十分大。大家看!我们现在来到了宫殿区,这是承德避暑山庄中的一片主要区域,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它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172019年,耗时89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也就是热河行宫,都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建筑可美了!

好了,避暑山庄的美景可说不完,每个地方都希望你们细细游赏!现在大家自由参观吧!但是注意了,整个山庄内严禁乱丢垃圾,注意保护文物!温馨提示大家: 11:30到宫殿区集合,一起去吃午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辽宁省概况导游词资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龙潭大峡谷位于辽宁省、河南省接壤,现命名为龙潭大峡谷,辽宁省葫芦岛市修昌县老大杖子城,紧临秦皇岛、葫芦岛、朝阳三市,距南京 330千米 ,天津324千米 ,沈阳 440千米,交通便当。龙潭大峡谷是整个东南区域仅有的峡谷,龙潭大峡谷制作光景区人称“北方的小西匿”,他与制作相聚是人们寻梦之处,要看到他的伪面目,您要由地仄面丢阶而下,美好的光景都在峡谷里。峡谷总长52千米 ,纵深 648米 ,最严处 210米 ,更有数没有清的分支峡谷。那里集山、水、洞、石、瀑、峡景观为一体。

龙潭大峡谷被多种动物所覆盖,次要树种有松树、山杨树、柳树、山楂树、核桃树、刺槐树、山梨树、山杏树、山榆树等近三十多种。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山鸽、野鸡、雀鹰、布谷鸟、长尾连鸟、松鹤等。野兽有狼、狐、狍子、獾、山兔等.。今传在此峡谷深潭中有二位龙神居住,每缝干旱无雨时,寡公民便去到此潭跪拜求雨,而龙神也十分体恤公民,每缝公民求雨必有仇泽,非常灵验,故对此峡谷命名为“龙潭大峡谷”。

峡谷中可供观赏的景点不少,有深没有可测的龙潭,震耳欲聋的龙潭瀑布(落差22米,最严达4米),金葫芦瀑布(落差36米,严5米),神偶的蝙蝠洞、龙骨洞、蛤蟆峰、神龟石、天狗石、弥勒大佛、卧虎山、情侣峰、忘忧峰等。龙潭大峡谷特色更绝的是冬天的冰瀑。夏季的龙潭大峡谷被一片银利剑全国所覆盖,寡多的冰瀑到处可见,绰约多姿,冰瀑最严处达30多米,最高处达36米,大制作巧夺天工,形成的绝妙景观令游人赞没有绝心、乐不思蜀。在其分支峡谷——石林峡谷中,蜿蜒连绵、气势磅礴的石林直冲云霄;千百年去制作形成的石窟,一个个紧紧相连十分偶特;形象传神的凤凰石俨然在向人们展示它美好的身躯。人工的植物将使您伪正体验到大制作的无穷魅力。步进龙潭大峡谷,给人们的第一感觉是偶、特、险。这里遍地流动着美,遍地洋溢着美。花岗岩、火山岩,经过大制作鬼斧神工的雕琢形成了神态各异的制作景观。

龙潭大峡谷制作环境,构成了典型的辽西体面。初春,杜鹃花遍布峡谷、姹紫嫣红、百花斗丽、气味芳香。冬日,蜂飞蝶舞、百鸟争鸣、瀑布飞泻、泉水潺潺。晚秋,漫山红叶、朝相辉映、景色万千、令人神来。夏季,利剑雪皑皑、冰瀑吊挂、晶莹剔透、神态各异。龙潭大峡谷气势磅礴、山峦升沉、群山环抱、碧水长流、空气清新。近年去,娱乐新闻,修昌县通过招商引资对龙潭大峡谷实施了深度合收,使之已成为北方区域较有名气的制作光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最新的广西象鼻山导游词范文_广西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14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的广西象鼻山导游词范文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的广西象鼻山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广西象鼻山导游词范文(一)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由山西拾级而上,可达象背。山上有象眼岩,左右对穿酷似大象的一对眼睛,由右眼下行数十级到南极洞,洞壁刻“南极洞天”四字。

再上行数十步到水月洞,高1 米,深2 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满月,到了夜间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丽无比。宋代有位叫蓟北处士的游客,以《水月》为题,写下这样的绝句:“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象鼻山有历代石刻文物50余件,多刻在水月洞内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张孝祥的《朝阳亭记》、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和陆游的《诗礼》。盘石级而上,直通山顶,即见一座古老的砖塔矗立山头。远看,它好像插在象背上的一把剑柄,又像一个古雅的宝瓶,所以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此塔建于明代,高13米,须弥座为双层八角形,雕有普贤菩萨像,因名“普贤塔”。

最新的广西象鼻山导游词范文(二)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着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最新的广西象鼻山导游词范文(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 胜,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艾有石级曲折百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游人立于山顶,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游人徜徉其中,但见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娇媚,几疑身处仙境,流连忘返。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览象山全景,“象汲长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万年左右,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阳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象眼岩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贤塔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 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最新的广西象鼻山导游词范文(四)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最新的广西象鼻山导游词范文(五)

象山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景区内的象鼻山山形酷似一头伸着鼻子汲饮漓水的巨象,是桂林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虽然景区不大,而且门票较贵,但许多游客仍会冲着象鼻山的名气而来,只为拍摄这它的全景以作留念。

已故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同志曾说:“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来过桂林,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象鼻山在桂林群景之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除了象鼻山本身,景区还有水月洞、爱情岛、普贤塔、三花酒窖等景点。水月洞位于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身之间,里面留存摩崖石刻50余件,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镌刻洞中。

沿着水月洞登级而上石级,山腰有个20多米长的穿洞,酷似大象的眼睛,故名曰“象眼岩”。象眼岩分南北两洞,从象山南麓洞口,沿石阶可登上南眼。北眼是位于悬崖峭壁之上,无石阶可通。

象鼻山山腹内有个三花酒窖,桂林三花酒很有名,这个酒窖至今藏酒千吨。顺着象鼻山山岩曲折而上,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实心塔——普贤塔,远看像大象背上的宝瓶,大象托宝瓶寓意吉祥美好。

而景点爱情岛位于象山景区北侧,濒临漓江,是观看象鼻山的又一好的观景点。岛上环境优美、树木很茂盛,是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谈恋爱的最佳之处,故称之为爱情岛,如今爱情岛是人们婚庆、摄影的外景之地,恋人们在象山水月的见证下,在此许下爱的誓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漠河城市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60 字

+ 加入清单

龙背山森林公园位于宜兴城区南侧,占地550公顷,园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公园于20__年着手建设,已投入资金3亿元,各项基础设施已经到位。文峰塔、历史名人馆、科教名人馆、艺术名人馆等一大批景点已建成开放。园内上万平方米草坪绿意盎然;桂花园、杜鹃园、蔷薇园镶嵌于青松翠竹间,而岩碧飞瀑,砚池碧波和茂林修竹,常使游客流连忘返。龙背山森林公园是沪、宁、杭地区最大的城区生态公园,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

龙背山森林公园分历史文化区、植物园区、游乐园区、休闲娱乐区四个大的游览区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森林公园。穿过巍峨的龙背山森林公园牌坊,在花团锦簇的百余米花圃廊引导下,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组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的人造瀑布,这组瀑布由高5米,长178米的四组瀑布群组成。站在瀑布前,听哗啦哗啦声声不绝于耳的瀑布轰鸣,看飞流串珠水流汹涌而下所形成的动人心魄壮观景象,游客不得不惊叹这都市喧嚣中竟会营造出如此这般难得的景观。

乘坐环保电瓶车浏览一下公园的生态环境,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公园总面积5.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是山丘型自然风景区。公园区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古木参天;修竹婆娑,层峦叠嶂,林壑优美;苍松翠竹浓荫蔽日,潭池溪涧碧水清冽,它以独特的成因和优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群山叠翠,以一流的生态资源形成了山水风光,以悠久历史和优越的地理环境积淀着丰富的人文景观,砚池、双龙潭、梅影潭、镜池、凤池、缀星池等十数个潭池遍布公园各处,终年泉水淙淙,晶莹泉水汇聚成潭池,散布山间谷底。整个龙背山森林公园,湖光山色辉映,亭台楼阁交互,天然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良,一年四季溢彩流香。

景区特色

花园

公园的桂花园中种植了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多种桂花名种;杜鹃园内则种植了中鹃、西鹃、台鹃、日本鹃等几十个品种;蔷薇园也品类繁多,引人入胜。几个特色花卉园其规模都在百亩左右,各园四季有花,次第花开,花团锦簇,可谓芳香四溢。园内蜂鸣蝶舞,鸟语花香。此外,园内还有桃园、梨园、板栗园、茶园等,连片种植,颇具规模。游客可入园采摘果实,亦可自己动手采茶制茶品茶,体味农家之乐趣。漫步于公园内,能感受到连空气中都氤氲着花草的芳香。

名人馆

科教名人馆,历史名人馆,艺术名人馆“三馆”集中展示了宜兴自古至今各界名人,它们不仅是龙背山森林公园的文化游览处,也是陶都宜兴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一个历史缩影。宜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朝名公巨卿,鸿儒硕彦数不胜数。他们在缤纷的历史舞台上,施展文治武功,安邦定国的才智与抱负。宜兴古代举业兴盛,进士385名,举人920人,其中状元4名,榜眼5名,探花1名。宜兴人富有智慧和才干,共出宰相10名,将军7名。状元厅,将军厅,进士厅,群贤厅和侨寓厅等等特色参观厅,其中的名人事迹、故事和传说实在不枚胜举,许多杰出人物更是名垂青史,光耀千秋,在中国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龙背山森林公园林壑优美,苍松翠竹浓荫蔽日,潭、池、溪、涧,碧水清冽,文化积淀十分丰厚。昔时,晋周孝侯在此射南山之虎,留下射虎亭、流杯桥;唐代宰相陆希声尝来石亭探梅,挥毫赋诗,寄畅情怀;宋岳武穆抗击金兵,在此筑岳堤,建谢桥;一代戏剧家,明末宰相吴炳于此筑室秉笔,留下《粲花五种》。

其他

龙背山还有义牛、神虎、白螺等众多的民间传说和听秋轩、浮翠亭等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多少达官显宦、文臣雅士将此选作千古长眠之地,与青山碧水长守。公园在规划建设中,有计划地恢复一批昔时之景。

游乐园在公园东侧,占地七万余平方米,主题项目有:过山车、大型观光览车、阿波罗飞船、攀岩、旱地滑雪场等19个大项目。可满足老、中、青、少年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既集惊、奇、险,又富知识性、趣味性,可达健身与娱乐之目的。游乐设施堪称国内一流、安全、可靠。休闲区在公园深处,傍水依山,茂林修竹,接待面积2500平方米,内设咖啡屋、茶室等。设施一流,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最妙处是竹林深处的茶吧,或品茗虑思,或朋友畅叙,别有一番情趣。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富有特色的各种景观,使得龙背山森林公园成了一座融观赏、教育、度假、休闲、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城中公园。

名称由来

由来一

龙背山森林公园地处宜兴人民路最南端,是一个融阳羡迷人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娱乐公园。龙背山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龙背山原名红荡山,是铜官山向东连绵起伏的筱岭山、龙潭山、沧浦山、梅岭山等蜿蜒至东氿之滨十多个小山丘的总称,它犹如一条长长的青龙卧伏在阳羡古城南郊,故称“龙背山”。

由来二

另有一说是相传在晋朝,宜兴出了一条蛟龙,经常发蛟水祸害百姓,其时,南山出了一只白额猛虎,也常伤人;加上一名恶少周处危害乡邻,宜兴人称之为三害。有一年这条蛟龙发了一次特大的蛟(宜兴人称山洪暴发为发蛟),大水一直淹到铜官山脚下,洪水退后,留下两个大水塘,各有三亩地左右大,久旱不涸,终年不竭,据传是蛟龙的两只前爪抓出来的。后来,蛟龙和猛虎被周处斩杀了,但这一带蜿蜒起伏的山冈形似蛟龙伏着的背脊,故称“龙背山”。

文化景点

听秋轩

听秋轩,位于宜兴城南门外龙背山麓显亲寺内。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僧方厓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柯九思有《听秋轩》诗云:“清池荫密竹,幽鸟语嘤咛;夜静天籁作,白露下泠泠;试问轩中士,喧然果何听;无作亦无止,虚空动性灵。”至正十六年(1356年)兵毁。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邑人吴正志(官至光禄寺丞、江西湖西道佥事)重建“听秋轩”。天启七年(1627年),僧真诚募资重修。崇祯九年(1636年)捐金浚放生池,邑人曹应秩(官河南兵备道)为记。楹联:(上)虚槛招云集;(下)风廊倚水清。

西石亭

西石亭,一名西亭埠、石亭埠、梅花坞、复古亭。位于宜兴城南龙背山区。此地昔产苏梅,枝杆奇古。唐代昭宗时,宰相陆希声曾于此赏梅,并赋有《梅花坞》诗云:“冻蕊凝香雪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至明代,邑人吴仕(四川参政)复购地植梅,建别业而居,筑亭称“西石亭”。

楹联:(上)梅萼破香知腊近;(下)柳梢含绿认春归。

射虎亭

射虎亭,位于宜兴城南龙背山区一山岗。此地俗称“老虎墩”,晋代征西将军周处射白额虎于此。相传古时龙背山区山高林密,为虎狼出没之所,尤其是白额猛虎,屡伤人畜,危害百姓。周处决心射杀猛虎,为民除害。一天,他背弓囊矢,来到此墩密林深处。一会儿,那吊睛白额虎啸风而至。周处不慌不忙,满弓疾箭,一箭即中白额虎咽喉,为民除却一害。地方人士便在墩上建“射虎亭”,以资纪念。

楹联:(上)射虎亭荒风自烈;(下)斩蛟桥在水仍流。

含清亭

明代宰相徐溥入阁拜相,历经景泰至弘治四朝,被尊为“四朝元老”。在其故里龙背山麓溪隐村建有徐大宗祠(现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有“含清楼”、“归乐堂”、“世德堂”等,均含怡养和忠孝之义。今为纪念徐溥,故将此亭命名为“含清亭”。

楹联:(上)龙在水长碧;(下)雨开山更鲜。

浮翠亭

浮翠亭,位于原法藏寺前,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5-1067),久废。今在此重建。

楹联:(上)碧纱笼罩层层翠;(下)紫竹支持叠叠霞。

颐山亭

吴仕,字克学,号颐山,明正德九年(1541年)进士,官至四川参政。因愤于奸相严嵩当道,辞官回乡,隐居龙背山区,购地植梅,筑亭梅园小溪之间。今于此复建“颐山亭”。

楹联:(上)艳若桃花映村坞(下)隔水枫林绕岸明。

渔隐亭

龙背山北麓溪隐村,为明代宰相徐溥故里。其父徐琳,人称渔隐公,尝捐资重修承云塔旁之福源禅寺。今筑“渔隐亭”,以资纪念。

楹联:(上)水寒深见石;(下)松晚静闻风。

粲花路

南明宰相、著名戏剧家吴炳(1595-1648年)曾在龙背山北麓五云庄筑庐安居,潜心编撰《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情邮记》、《疗妒羹》五个剧本,合称《粲花五种》,故其宅第称“粲花别墅”,久废。今将此园内主要通道命名“粲花路”,以资纪念。

流杯桥

流杯桥,位于石亭埠、水月庵东,一小石梁横跨涧上,靠近射虎亭的南山坡下。相传晋时周处入南山射虎除害,回归途中,至龙背山脚下时,父老们已在涧桥畔迎接,为他置酒庆贺。周处性情豪爽,举杯畅饮,尽兴之际,顺手掷杯于涧,望着此杯随水自东向西漂流而去。后人便称此桥为“流杯桥”。

显亲桥

此处原有显亲寺。显亲寺原名光孝寺,宋代靖国元年(1101年)皇上赐额“显亲寺”。明代正统年间改名“镇邑寺”。1927年宜兴农民秋收暴动的指挥所曾设在“显亲寺”,抗战时遭日军焚毁。故此桥定名“显亲桥”,以资纪念。

双楠桥

这里,在宋代有“双楠轩”,为名士慕容辉别业。一日,苏东坡于慕容辉家作客,见门前有两株古楠木,冠如华盖,便题额“双楠轩”,并赋《双楠轩》诗云:“南轩前头两佳木,先生抚玩常不足;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花开光照屋。”故此桥命名“双楠桥”。

承云桥

龙背山区之瑞云山,昔有承云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高九层。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九日,有少年携酒登高,失火延烧至顶,然木毁而砖墙尚存,其形如故。后塔尽毁,塔基犹存。故此桥以“承云”命名。

善行桥

与龙背山紧紧相连的铜官山顶峰有善行洞。洞周盛开杜鹃,花朵硕大鲜妍,花瓣且有泪点,异于他处,实属佳木,为宜兴古时三大名花之一。今园内亦辟有杜鹃园,故此桥命名“善行桥”。

文峰塔

陶都宜兴龙背山上树起了一座108米高的文峰塔,成了宜兴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景观。它是宜兴这个“教授之乡”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缩影和标志。文峰塔原名承云塔,承云塔在县东南五里万历三十五年建堪舆家谓异峰起科名大盛后果如其言顺治九年重九日有少年携酒登高失火延烧屈曲至顶然木毁而砖石尚存其形如故。意思是说,承云塔在宜兴县城东南五里处,明代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建造。风水先生说,从八卦看,这里风水很好,建造这座塔以后,宜兴参加科举考试和中举的人会越来越盛。果然如此。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重阳节,有少年带了酒登高,不慎失火,塔内木结构全毁,而砖石尚存,外形与原来的一样。

蝶缘馆

龙背山森林公园于____年10月1日开放蝶缘馆,其中有上百种形态各异的蝴蝶标本,来自不同国内外地区,极其珍稀,美丽至极,有时还开展蝴蝶放飞活动,游客可以亲自买蝴蝶放飞,成千上万,羡煞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安徽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442 字

+ 加入清单

安徽建省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全省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称江淮大地,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全省现辖17个市,105个县(市、区),20xx年年末全省总人口6516万人。

安徽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灿烂,古代中国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庄子,东汉神医华佗,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北宋名臣包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近代京剧鼻祖程长庚,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文化名人胡适、陶行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等,都是安徽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也是从江淮大地上走出的科学巨匠。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淮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深远影响。

安徽区位优越。沿江通海,承东启西、呼南应北,东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无缝接轨,南与开放度较高的珠三角交流便捷,是国外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安徽位于中国立体交通网络的中心和枢纽位置,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福高速、105国道穿越南北,312国道、连霍高速、沪蓉高速、陇海铁路和在建的宁西铁路横贯东西,全省铁路密度居华东之首,高等级公路密度居中部地区前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01公里、在建1400公里,6个航空港和水运港口能级也在提升,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快速交通网正在形成。

安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67种,其中煤炭、铁、铜、硫、明矾石、石灰岩等10多种为优势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尤其是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250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之首。农业资源,全省正常年景年产粮食2500万吨以上,油料250万吨以上,棉花30万吨以上,均排在全国前10位,茶叶、烟草、中药材等特色高效农产品产量也居全国前列。旅游资源,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品味最高的省份之一,全省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其中黄山荣膺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科教资源,全省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8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200多个科研机构,省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首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居全国前列。

安徽产业基础雄厚。在汽车、家电、建材、工程机械、煤电、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领域,已在全国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马钢是全国五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铜陵有色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铜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电解铜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海螺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水泥和塑料型材生产企业;依托江汽、奇瑞、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等骨干企业,全省汽车年产量超过40万辆,居全国第七,叉车、挖掘机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家电综合产能进入全国前五,已成为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之一。

安徽是水利大省,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形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决定了发展水利事业在安徽有着特殊、重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初步建立起防洪、除涝、灌溉等工程体系,据统计,1949-20xx年底,全省水利建设总投资342亿元。已建成各类堤防2万多公里,主要堤防集中在沿江、沿淮地区。已建成水库4866座(其中大型水库12座、中型水库104座),总库容19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7亿立方米。20世纪50年代,大别山区几大水库的建设,创造了当时国内外数项第一:佛子岭水库大坝是亚洲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梅山水库大坝是世界最高的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响洪甸水库大坝是国内第一座重力拱坝,磨子潭大坝是国内第一座大头坝。全省已建水闸10929座,其中大型水闸41座、中型水闸280座。蚌埠闸和临淮岗工程为淮河干流上的两个拦河控制性枢纽工程。全省现有万亩以上灌区397个,有效灌溉面积达1472.5千公顷,大型灌区9个,其中淠史杭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98千公顷,为全国3个特大灌区之一。已建成水电站784处,装机容量70.8万千瓦。水利工程在抗御历次水旱灾害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仅“”、“十五”期间,我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减灾直接效益高达2500多亿元,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同全国一样,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特别是“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20xx年,全省生产总值5375.8亿元,增长11.8%,五年跨过了三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656.4亿元,增长26.1%,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7%.五年间,三次产业结构由25.6:36.4:38变为17.9:41.6:40.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33%提高到44%,城镇化率由28%提高到35.5%;累计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是“”时期的2.2倍;累计利用外资53.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00.7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和6.4%.

“”时期,我省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提升“861”行动计划,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安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基本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xx年超过1万亿元,单位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一番半以上,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安徽崛起打下决定性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广西大榕树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榕树景区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城西南壮族之乡高田镇,距县城约六公里,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桂林大榕树(千年古榕) 位于漓江风景区内,名“穿岩古榕”。为田园风光最佳处。阳朔城南7.5千米的高田乡穿岩村金宝河南岸,有一棵古榕树冠呈圆形,远望是一把绿色巨伞,近看盘根错节,叶茂蔽天。传为晋代所植,距今已有1500多年树龄。古树下,金宝河缓缓而流,明净如镜。

树围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所盖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电影《刘三姐》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

古树下,金宝河缓缓而流,明净如镜。对岸有一座小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人称"榕荫古渡"。在穿岩的临河处有一块石头,颇像一只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于是民歌唱道:"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榕荫古渡”为阳朔著名古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上海外滩导游词概况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80年代的外滩,夏日微醺的暮色里,滨江的百年老建筑群犹如一位洗尽铅华的贵妇人,不事张扬地默默伫立。借着阑珊的灯火,倚着长长的江堤,蔚为壮观的外滩“情人墙”,呈现出别样的美丽。

曾记否,入夜时分,从黄浦公园外白渡桥边到延安东路轮渡码头,千余米的水泥矮墙上,密密匝匝挤满了一对对情侣。他们伏身江堤,互不干扰,面对星星点点的江水,诉说冗长的情怀。有好事者在外滩北京东路到南京东路一段200米长的岸边做过统计,共有600对情侣在谈恋爱——平均1米内有3对恋人6个青年男女。这样的场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到90年代初消失,绵延整整十数年。

说到外滩“情人墙”产生的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难以理解。一位名叫“阿华头”的市民在博客里写道:当时,上海人家普遍住房窘迫,两代人或三代人同住一室习以为常。男女青年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如果上对方家里去,就必须在家人的目光关注下呢喃低语,尴尬之情,可以想象。到户外去吧,公园晚上一般都不开门,黑灯瞎火的地方又常有小混混骚扰或联防队员巡逻。那时候哪有什么咖啡馆、酒吧、舞厅可泡,情侣们的“活动场所”,只剩下马路。于是,“荡马路”就成了谈情说爱的代名词。

情侣们不约而同地要找一个既隐蔽又安全的地方,众志成“墙”,外滩“情人墙”就这样慢慢形成。趴在防洪堤上,脸朝着黑黢黢的江面,路过的人只能看到背影,熟人认出的概率也少了许多。当然,煞风景的事情也是有的,那时有些胳膊上戴着红袖标的纠察队员,拿着装有五节一号电池的强光手电筒到处乱照。情侣们稍有亲热举动,就大声吆喝:“文明点!文明点!”

上世纪90年代,外滩结合防汛墙的改造,建成观光平台,“情人墙”也随之不复存在,但青年人的活动空间,早已今非昔比。当年那些在“情人墙”上编织过五彩生活梦的情侣们,也许想不到,如今他们的子女正置身多么绚丽多姿的时代。关于外滩的玫瑰色记忆,不但是那一代上海人挥之不去的情结,而且也是这座城市永恒的风景。据外滩管委会20xx年估计,平均每天20万游人中,情侣大概有2万对。“想和你去外滩吹吹风”,又成一种新时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海南景点概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陆地总面积35354平方千米,森林面积2041333公顷,海南岛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在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岛上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矿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可观。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岸带景观: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颇负盛名有的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3、珍禽异兽:为了保护物种,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其中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县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等。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

5、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一座是位于琼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中间连着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该岭附近的雷虎岭火山口,罗京盘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亚市的落笔洞、保亭县的千龙洞、昌江县的皇帝洞等。岛上温泉分布广泛,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

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四季皆宜旅游。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从此,海南成为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中国台湾的全国第2大岛。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