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城景点讲解导游词精选20篇

浏览

7444

范文

1000

安徽西递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安徽著名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807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湖是安徽最大的人工湖,也是自然生态维护最佳的绿色风景胜地。来自繁华都市的客人称太平湖为“天然氧吧”,到此考察的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则称太平湖是“地球上最纯净的绿色家园”。太平湖在解放初期还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大河,河的两岸是山城古镇,河的下游便是有名的青弋江。1957年,原苏联国家承诺援助中国修筑100个水利工程,修建陈村水库便是其中之一。陈村水库在太平县(也就是现在的黄山区)与泾县交界的地方,当时一同设计修建的还有浙江的新安江水库。如今新安江水库成了千岛湖,陈村水库改名成太平湖。太平湖在1970年建成并开始蓄水,在此之前,搬迁了两座县城,一座是原太平县城,一座是石台县城,原来河流两岸的居民都搬迁移民到别处去了,古老的集镇被淹没水底,成了湖底老街。就这样,流淌了几千年的河流转变成现在年轻秀丽的太平湖了。

太平湖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黄山北麓、九华山东南,是镶嵌在黄山与九华山之间的一颗明珠,黄山的仙水和九华山的佛水,汇成了太平湖的圣水。太平湖水域面积为88.6平方公里,为杭州西湖的17倍,最宽处有6公里,最深处有70米,平均水深40米,属国家一级水质。著名诗人朔望曾这样赞美过:“天池无此亲切,太湖无此幽深,三峡无此青翠,漓江无此烟云,富春无此高寒,西子无此胸襟,乾隆无此眼福,江南无此水程。”太平湖除了保持着原有的灌溉、发电、水产养殖等功能外,近年来在旅游业上发展很快,确立了“两山一湖、绿色之旅”的线路和品牌,很受海内外喜山乐水游客的青睐。太平湖交通便利,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景区内修建有多家星级宾馆,为光临太平湖的各界人士提供了舒适优雅的住宿环境和疗养休养的宁静场所。太平湖的中心湖区开发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景点——八卦城、猴鹿岛、龙窑寨、太平湾,另外太平湖还设有多种游乐项目:多功能限深泳池、牵引飞伞、牵引滑水、水上摩托等。由于时间仓促,我们今天只能去……

当地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着力保护太平湖的生态资源,1992年,太平湖景区内的森林资源被列入国家森林公园的范畴,1996年,又被国家环保局列为全国唯一的旅游型生态示范试点。20_年,又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首批全国重点水利风景区。目前,太平湖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野生动物300多种,植物800多种。

大家来到这里,除了欣赏太平湖山青水秀的风光,可能也想对太平湖所在地黄山区有个大概了解,在此,我向你们简单介绍一下。黄山区位于皖南山区的中心,黄山154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全部坐落在黄山区版图之内。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唐天宝十一年(752)设立太平县,太平县名沿袭了一千年,1983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黄山市,1987年撤消原徽州地区成立地级黄山市,原太平又改成黄山区。黄山区的总面积1669平方公里,人口约16.2万左右,是一个土肥水美、民风纯朴的小山城。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黄山区为了保护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基本上没有工业和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其它行业。黄山区的经济结构以旅游和林茶业为主,地方土特产品也极丰富,主要有茶叶、香菇、干蕨、笋干、猕猴桃、香榧等,这些土特产品出自大自然,没有任何污染,深受游客喜爱。太平湖还是全省重要渔业生产基地,盛产各种淡水鱼。

我们的游船现在正处于太平湖最宽的水域,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北上的镜头就是在这片水域拍摄的。这里还曾举办多次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如世界华裔华侨龙舟赛、中日摩托艇对抗赛。陵阳山对面的摩托艇学校是全国唯一的一所摩托艇学校。26届奥运会皮划艇双人划冠军,赛前就在此进行高住低训式特殊训练,即晚上住在黄山光明顶,白天到这里练兵。在太平湖大桥未修通之前,这片水域还是连接黄山到九华山、合肥的交通要道,由汽车、轮渡运载着南来北往的客人。自从1996年11月26日,太平湖大桥建成通车后,太平湖的轮渡也就光荣退役了。太平湖大桥是独塔单索斜拉桥,全长380米,共有四个车道,在同类桥型中居亚洲第一。太平湖大桥的建成,大大缩短了黄山至合肥的距离,也为太平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大家再向南看,那有一座长长的悬索斜拉桥与之相连的湖心岛,它叫白鹭洲,太平湖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在此栖居,有白鹭、白鹇、大雁、山鹰、鸬鹚、野鸭等。白鹭洲就是以岛上原来栖息着大群白鹭而得名。白鹭洲现在建有宾馆式别墅群,在白鹭洲的前沿位置,就是有名的众家山新石器遗址所在,水位比较低的时候,裸露的浅滩上随处可拾各类石器,有石刀、石斧、石矛头等,造型薄巧精致,这些石器证明了太平湖地区早在5020_年前就有了人类历史文化。

白鹭洲头听风雨

请大家再看北面那座最高的山峰,那叫陵阳山,登陵阳山顶,向南可见黄山后山诸峰,向北则隐约可见九华山的佛光胜境,向下俯瞰是一湖晶莹澄碧的太平湖水。唐朝诗人李白在天宝十三年间曾到过这陵阳山,并留下“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的诗句。当时诗仙是闻听汉代陵阳主簿(县令)窦子明在此山修炼得道升仙,便辗转于此,寻仙访道。李白自泾县的桃花潭溯流而上,一路上都留下很多诗篇,其中《赠汪伦》流传最广。说起这首诗,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典故。相传当时泾川名士汪伦为了一睹诗仙风采,便投其所好,修书一封说“先生好游乎,我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我这里有万家酒店”。于是李白欣然前往,却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汪伦解释道:“桃花开时,花瓣随水香飘十里,故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则为一户姓‘万’的人家所开一间酒肆。”虽然汪伦的自圆其说有些牵强,但他的真情实意仍然感动李白,故此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传唱千古的佳作。

请大家顺着我的手指看北边那一道起伏有致的山峦,是不是极象一位安祥入睡的美人?这位睡美人体态丰盈,素面朝天,轻轻枕着水乡的温柔,在一个千年的梦中等待唤醒她的王子。我们太平湖素有“黄山情侣”的美称,既是情侣,自然有定情之物,大家看那湖岸处与碧水相衔的地方有一道金黄色的带子,恰似姑娘颈项上戴着的金链,这金链想必就是黄山赠于他的姑娘——太平湖的定情物了。

“湖山好处便为家”这句话,是“五四”时期与冰心、林徽音齐名的女作家苏雪林所言。苏雪林女士就出生在我们太平湖畔的永丰乡岭下村。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一个深山里的小女孩能够冲破社会、家庭的重重阻力,读了私塾之后又考进安庆女子师范,后又出国留学法兰西,凭的不仅仅是天赋智慧,还有常人所没有的坚韧不拔的毅力。苏雪林女士一生著作等身,出版有五十多本书著,代表作有散文集《绿天》、小说《棘心》、学术论著《屈赋新探》等。苏雪林女士解放后移居中国台湾,在台南成功大学执教50多年。1998年103岁高龄的苏女士为了了却50多年的思乡情,在学生的陪同下又回到故里,回到旧貌换新颜的太平湖,回到了仍记挂着她、等待着她的童年故居——岭下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扬州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扬州的个园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扬州的个园游玩。

一进门我就发现个园里人山人海,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呀呀学语的小孩,甚至还有外国人。我们首先来到个园里面的一个圆形的池塘,池塘里铺满了睡莲。睡莲开花了,有白的,有粉的,好看极了,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湖面上。池塘的旁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台,亭台全身都是深红色的,显得优雅舒适。妈妈带我顺着亭台的楼梯往上爬,上面有一间间小房屋,那是以前大家闺秀住的房间。池塘的后面有一座座假山,这些假山高低错落。石块千奇百怪,仔细看,有的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在咆哮,有的像一匹骏马在奔驰,还有的像一只绵羊张开小嘴咪咪地叫着,几块石头连在一起如同数条狂龙在翻滚,可爱极了。

个园里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竹子多,高的、矮的、粗的、细的,应有尽有,有金丝竹、斑竹、紫竹,它们这儿一片,那儿一丛,把整个个园装点得美丽如画。据说个园的这个名字就是根据竹叶的形状来命名的,真是太有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4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卓越旅行团的姜x。大家可以叫我“小润”或“姜导”。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大家的导游。俗话说“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今天,我就带大家去一睹八达岭长城的真面目。

长城位于北京市,它有一万三千多公里。本来是为了抵御敌人的攻击而建造的,而现在国家的军力很强,所以长城就成了一处景点。你们看,长城很宽,它能容纳5、6匹马并肩同行,一点儿都不挤。它不仅宽阔,几千年下来,也毫发未损,非常的坚固。

请低头仔细看一看我们脚下踩得砖头,游客们,它们平均有两三千斤重。请你们仔细想想,在一个没有起重机的年代,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它们靠着无数的人民,靠着一双双手一砖一瓦的砌成的。朋友,您一定会感到震惊,毕竟长城是他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啊!

游客们,抬头看看那巨大的烽火台,它是当年屯兵的堡垒。它们两两之间相距100多米,上面的狼烟是士兵们的专属信号,当时没有手机这种通讯工具,就靠放狼烟来通知其他士兵。

关于修筑长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在故事里,一个名叫范喜良的男子与孟姜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好景不长,一天,一些官兵抓走了范喜良,说是要让他去修建长城。孟姜女见丈夫迟迟不归,就出去打听他的下落。一个路人告诉着急的孟姜女:“他不幸累死了,被其他人埋在长城下面。”孟姜女难过极了,噙着泪水,一步一步走向长城。她再也忍不住了,嚎啕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那眼泪把一段长城冲垮了,范喜良的尸骨露了出来。于是,孟姜女背上丈夫的尸骨,回家去了。

关于长城,我大部分已介绍完毕。剩下的时间请大家尽情游玩,3小时后原地集合,感谢大家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湖南景点的导游词_湖南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672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景点导游词

不知道怎么写导游词的朋友,看看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湖南景点岳麓书院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湖南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

各位朋友,现在让我们按照书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进那一种隽永的文化氛围。书院这个名字是唐朝才开始有的,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时演变为讲学和藏书之外,稍后就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园10520xx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岳麓山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开始名闻天下。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大家跨越头门,仰头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手迹而制成的“千年学府”匾额便是明证。走进书院,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赫曦台,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赫曦”到底有什么含义。关于赫曦台的命名,是与两位名人密切相关的。赫曦台原建于南宋时期。乾道三年(公远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与当时另一位著名理学家,岳麓书院主教张拭(代山长)进行学术交流,两位名家经常相约登岳麓山观日出,每当看到朝阳光芒四射,朱熹就对张拭说“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于是把岳麓山峰命名为赫曦峰,张拭筑台,朱熹题“赫曦台”。现在大家看到的赫曦台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结构,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大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台左右两壁檐上还保留有清乾隆年间修建时的戏剧故事雕塑,左边有《拾玉镯》,右边有《秋胡戏妻》等到较具有艺术价值的雕塑,可见,当时的书院的师生除了清苦的学习外,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儒家士人既严谨又闲适的思想也略见一斑。现在,大家请看台左边墙壁上近丈高的“寿”字,此字用二笔写成,形如龙蛇盘绕,柔中带刚,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们传为仙迹。关于此字的形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20xx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在书院举行重赴鹿鸣宴宴会(鹿鸣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请科举考试中的考官和中试的学生的宴会,因为宴会上通常都演奏《诗经 鹿鸣》从而得名。重赴鹿鸣宴是指鹿鸣宴六十年后而举行的宴会),这天,达官贵人、科场举子云集岳麓书院,大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热闹非凡,正当兴头,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脚着草鞋的老道人来到院内,自称前来赴宴,那些士人见来者只不过是一个无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写几个字,道人当然明白其中之意,随手拿起墙边的扫帚,伸入黄泥水中,将扫把一举,唰!唰!两笔写下丈多高的“寿”字,然后把扫帚一丢扬长而去。院长罗典在惊叹之余曾托人*寻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后来罗典在右边的墙壁上补书了一个“福”与“寿”对称。大家现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笔写成,笔力强劲,形如猛虎下山。“福、寿”二字如龙腾虎跃,暗含岳麓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但岳麓书院到底藏了什么龙,卧了哪只虎,我们稍后再讲。

沿着砌石的中轴线往前走,现在我们站在书院的大门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门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20xx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行过翻新,是五间单檐硬山和三山屏墙结构。大门两旁有一块汉白玉鼓形上马石,它的正面是三狮戏珠图,背面是芙蓉锦鸡图、荷花鹭鸶图,此物相传是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严惩贪官曹百万从曹府搬来献给母校的。大门上方的“岳麓书院”

匾额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现在请看大门两旁的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由院长袁岘冈与贡生张中阶撰写的对联高度褒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作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孕育出多少具的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豪杰: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的彭龟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学家、史学家魏源,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将相”的桐城——湘乡派盟主曾国藩,收复新疆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气节的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慧眼识“毛蔡”的杨昌济,后来的岳麓高足陈天华、蔡和森、邓和森、邓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墙壁上的福寿两字暗含的藏龙卧虎之意切合。

大门之后是二门,二门至讲堂两方均为斋舍。右侧是教学斋。左侧是半学斋,教学斋和半学斋反映岳麓书院教学中“教学相长,惟教学半学”的辨证思想。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多次寓居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

各位朋友,请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游览的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的场所,是书院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撰写的。“实事求是”出自《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意即从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实事求是”给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逐渐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岳麓书院文化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大家再看讲堂大厅中央悬挂的两块流鎏金木匾,第一块是“学达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赐,意思是通过学习理学可以达到恢复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说明了岳麓书院是以理学作为办学传统,到这里来求学,可以达到学问的最高境界。第二块是“道南正脉”匾,这块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赐,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方传播后是正统,此匾高度评价了书院传播理学的地位。大家请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计时坛,这是以前教师讲课的地方,讲坛上摆有两把红木雕花座椅,这是当年两面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拭会讲的用物。朱张会讲,盛况空前,“马饮则池水立竭。舆止则冠冕塞途”。为经念这两位名家,长沙至今还有“饮马塘、”“朱张渡”等地名。讲堂现有八幅对联和诸如《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等大量碑言刻。讲堂右侧是湘水讲经堂,左侧是百泉轩等景点,请大家各自欣赏。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李瑞环和华国锋、胡耀帮、彭真、王震等前领导人均视察过岳麓书院并挥毫泼墨,使书院更添迷人的光彩,所以讲堂右侧有一个专门的展厅,展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海内外知名人士的照片和题词,国务院总理李鹏“楚材斯盛”的题词便高度评价了岳麓书院的地位。

好,现在大家请跟我走。穿过讲堂后,一个独特的自成一体的院落呈现在大家眼前。初次游览的朋友们,可能认为到讲堂就到了尽头,没想到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座三层楼阁建筑,居于中轴线的尾端,坐西面东雄视整个书院,这就是古代的图书馆——御书楼。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叫书楼,后来屡建屡毁,地址搬迁了好几个地方,名称也改为藏经阁、尊经阁。御书楼在清代是民间较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最多的时候有用2万多卷,制定有藏书条例,管理科学而且严格。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图书馆供教研人员和学生使用。现在的藏书数量已超过5万册,岳麓书院名誉院长李铁映和湖南大学顾问邓力群把自已的藏书捐给了岳麓书院。大家是否还记得刚才在讲堂右侧的展厅里参预的珍藏品,其中就职有李铁映同志的赠书。大家若想领略岳麓学子们在学习之余的审美情趣,请折回御书楼南侧的后花园去观鸢飞鱼跃,去赏竹林冬翠,去诵白云红枫,去摹麓山寺碑;大家若想缅怀岳麓院先贤圣哲们的业绩,请转身去御书楼北侧。

现在请问大家,书院除了讲学和藏书二大功能外,还具有什么?对了,祭祀性建筑群,濂溪祠我们去仰理学箅祖周赜“出淤泥而不染”的风范,四箴亭我们去读理学大成者程赜、程颢“四箴”文功,崇道祠我们去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张试“朱张学”的影响,文庙我们去慕一代圣人“风舞于雩,咏而归”的胸襟。朋友们,游览完古朴、雅致的岳麓书院,你是否还在仔细地品味这千年积淀的文化呢?

湖南浯溪摩崖石刻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光临浯溪。今天大家要参观的浯溪风景名胜区位于祁阳湘江大桥南端,面积虽不大,只有0.16 平方公里,没有南岳那么巍峨,也不如桂林山水那么富丽,却小巧玲珑,宛如一位小家碧玉式的乡村姑娘。历代名人对她评价也很高,清代王士祯就说过:“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如今浯溪保存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诗文石刻505块,是我国最大的摩崖石刻群。我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碑林西安碑林全是一块块列在室内的活碑,而这里全是露天的摩崖石刻,可谓“天然去雕饰”了。又因其重析历史、文学艺术价值,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2月通过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浯溪到底怎么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马上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了。

[宝篆文光]

浯溪的历史跟碑林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块篆刻石碑是清代光绪年间的抚湘使者吴大澂所撰写的《峿台铭有序》,可作为碑林的前言。他首先介绍了浯溪山水的特点,历史沿革及重要的历史价值。后面的铭文写得更好:“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结论说得多好呀,到如今都不能不说有它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这在当时对作为封建社会封疆大吏的作者来说,有这般思想境界实属难能可贵。后面接着说:“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次山私之,谁曰不宜?”次山是指唐代诗人元结(字次山),他把这里当私有,谁说不适宜?而作者前面又说“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这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得从浯溪的历史渊源说起。浯溪,原本无名小溪,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元结出任道州刺史,舟过祁阳,见这里怪石林立,悬崖峭壁,景色异常优美,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后又弃官不做,来这里隐居,并自创“浯、峿、痦 ”三字,命溪曰“浯溪”,山曰“峿台”,亭曰“痦亭”(现为 亭),合称“三吾”,祁阳县城原名“三吾镇”也因此而得名。我们知道“吾”在古代是代名词,“吾者我也”,表面看来,元结这人太自私了,把这里的溪、亭、台都说成是他私有的,其实不然。一是因为他“为自爱之故,命曰浯溪”,只是为了表示他对这里的至爱和情有独钟;二是古人说得好:“人皆得而吾之”,即人人都可说吾,谁说吾就代表谁,当年元结说“吾”是他的,今天我们说“吾”不就是我们的吗?况且浯溪这里是因为元结请大书法家,颜体字的创始人颜真卿把他所作的《大唐中兴颂》大字正书,刻在浯溪的崖壁后,历代名人才慕名纷至沓来,留题刻石,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浯溪碑林。可说正因为当年元结的“私”,才留下了今天这个“天下公之”的“山川之胜”。现在就请大家按照“三吾”的顺序先去看看浯溪吧。

[浯溪漱玉]

这条小溪就是我们的浯溪了,可别小看了它,当年元结正是因为爱其“凝流绿可染,积翠浮堪撷”,才来这里隐居,后人又有诗云:“一湾流水玉飞声”,好一个“玉飞声”啊!你看这曲折蜿蜒的溪水,清澈见底,淙淙不绝,穿过石涧,浪花飞溅,阳光一照,洒下万点鳞片,就象玉石的碎片一样,这溪声、溪色、溪光多令人陶醉呀,这一胜景就叫“浯溪漱玉”,难怪明代永州太守曹来旬要如此赞美浯溪了“水抱青山路,源通沧海渠,龙宫开玉闸,泄出碎琼琚。”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也说“闻道浯溪水亦香”了。

[香桥渡香]

溪上的古石桥叫“渡香桥”。这是因为古人说“两崖细蕊浓花,游人裙履俱染余香矣!”游人穿着染有花香的衣、裙、鞋、袜在这桥上渡来渡去,故名“渡香桥”。宋代诗人臧辛伯的诗:“却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桥上听溪声”充分表露了对元结的怀念之情,也证明了它建桥的年代起码是宋代以前了。

[溪口垂钓 双龙戏珠]

溪口有一方一圆两块巨石,方形平台石为元结经常垂钓的“钓台石”,这有他本人的《矣欠 乃曲》为证:“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巅堪自逸,谁人相伴作渔翁”。圆形巨石恰在浯溪与湘江汇合处,每当洪汛季节,溪水冲入湘江,碰着圆石后很自然地分成两股水,两股水就象两条龙一样围着圆石头转,这圆石就是一颗龙珠了,故名“双龙戏珠”,确实是很难得一见的奇观。

[痦亭六厌]

这就是“三吾”当中的“痦亭”了,这一胜景叫“痦亭六厌”,缘于元结《 廎铭》中“目所厌者远山清川,耳所厌者水声松吹,霜朝厌者寒日,方暑厌者清风”。把他一年四季在亭上耳、目的不同感受全写出来了。这“远山、清川、水声、松吹、寒日、清风”不正是“六厌”吗?实则“厌,不厌也,厌,犹爱也。”即“六爱”的意思。他还说“瀛洲言无,由此可信。”把这里说得比海上的仙岛还要美了。的确,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还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钟鼎古篆]

亭下面这两块中间断开的篆刻石碑是浯溪最古老的两块碑。是公元767年元结请当时的两位著名书法家季康、袁滋分别用“玉箸”、“钟鼎”两种古篆体书写的《浯溪铭》、《廎铭》。钟鼎篆又叫金文,是我们国家仅次于甲骨文的古老文字,袁滋又是当朝宰相,这块碑的历史地位便非同一般了。宋代黄庭坚曾评价说:“滋,唐相也,他处未尝见篆文,此独有之,可贵也。”现在这两块石碑都被列为国家一级石刻,视为国宝,它的整体形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请大家仔细瞧瞧,它像不像只大石龟?,我们不得不为元结的巧安排拍案叫绝了,它的寓意正是希望碑刻能同石龟一样“龟寿延年”,万古长存。也的确如此,它经历了12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还是这么精神。

(沿河有“福”、“禄”、“寿”、“禧”碑及“圣寿万年”碑等景点)

[摩崖三绝]

台崖壁上这块9平方米多的巨大石碑就是我们浯溪最著名的“文、字、石”皆奇的“摩崖三绝”碑,即元结撰文、颜真卿大字正书的《大唐中兴颂》碑,共21行332字,字大直径15公分,直行,自左至右书写。如果从年代之古、碑面之大、字数之多、文章之奇、书艺之妙及现状保存之完好等方面综合比较的话,它堪称我国现存“三绝碑”之冠,名传海内外,说它“文绝”,元结是以“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作为借鉴,明颂肃宗中兴,实讥玄宗中衰,即“以史为鉴,明颂实讥”,历代都可借鉴。“字绝”是说它乃颜体真迹,又是颜真卿63岁高龄时所作,称得上是颜体老年成熟期的作品,也是他的生平得意佳作。的确,在这里颜真卿运用了篆肃的笔法写楷书,起笔用隶法即藏锋,行笔用篆法即中锋。因此,这流动而又刚健的运笔,秀丽而又圆润的点画,落落大方而又平整坚实的结构,形成了一种质朴雄强的气势,有如一曲刚劲有力的正气之歌,显示出作者“立朝正色,刚而有礼”的风度,真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而又感慨万千。” 难怪清代叶观国要作如是评价了:“鲁公遗墨此第一,评者自审非谬欺。”日本一位朋友也给我们来信说:“浯溪风景是最好的,特别是看了颜真卿的碑,就是到了死,也不会忘记。”最后说“石绝”,这里可用元结在颂文末尾几句话来概括:“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的确,浯溪的石崖成层成块,又高又大,磨平刻碑是再好不过的了。这块碑的历史地位可用碑前原有的一幅古楹联来评价:“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如今,“三绝”碑旁还保留下来了宋代黄庭坚、清代何绍基的真迹墨宝,另有米芾、秦少游、李清照、杨万里、范成大、解缙、董其昌、袁枚等历代名人的题刻,更有意思的是元结还在这里留下了一面神奇的石镜。下面请您去听听石镜的传说。

[镜石含晖]

说起镜子,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作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作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块石镜非常乌黑而光滑,抹上水后能照人影。相传当作它还能照唐宫景,也就说能把唐宫内“孽臣奸骄,为昏为妖”的丑态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显现出来,皇帝得知后,把石镜要到了皇宫,却也奇怪,“抬进皇宫,顿失其景,返还浯溪,光彩如故!”这原因有两个,一是浯溪石镜一定要抹浯溪水,另外元结当年安放石镜的本意即要它作一面“史镜”,与旁边的《大唐中兴颂》相互借鉴、对照,给后人特别是历代的统治者以启发。明代大才子解缙一句诗就道出了石镜的深刻含义:“照见千秋事去来”。后人又说石镜不但能照人面,还能照人心,即能“照胆”,历代文人骚客都如此,清代大才子袁枚《镜石》诗:“五十年前临汝郎,白头再照心悲伤。恰有一言向镜诉,照侬肝胆还如故。”就足以为证。因为石镜这么神奇,古代老百姓又称之为“照妖镜”,有了“照妖镜”,就一定有“镇妖符”,大家抬头一看便知。

[夬符镇妖]

这个直径达2.7米的符号读音为“guai”,本意是《周易》中第四十三封的卦符,因其可以以正压邪,故名“镇妖符”,又叫“柳押符”,相传是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的一天,尚书都官员外郎武陵柳应辰在此泊舟过夜,遇妖怪作孽,他道法高超,急以朱笔在妖怪手掌上一笔划成此符,顿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妖怪不见了。天亮后,就见“夬”显现在浯溪的石崖上,至今笔划中间还有暗红色,人们都说这是当年妖怪的血迹,而实际上却是矿物质氧化后的暗红色。但古代老百姓不懂这些,编了这么个神奇的故事后,说这里从此妖魔绝迹,游人览胜都能平安无事。“夬”符又成了“平安符”,它一定能保佑大家一生平安!

[吕仙寿屏]

这个高1.5米,宽0.7米的奇特的字到底是什么字呢?相传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所书写的“寿”之屏,所以这个景点叫做“吕仙寿屏”,它奇特的地方还因为其中包含了“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永世公候”、“福禄寿”十八个字及太极八卦图形等,寓意很多,也非常吉祥,可说是浯溪送给大家最美好的祝福了。大家不防在此留影纪念,把浯溪的祝福带回家去。

[石韵金音]

这块长1.5米,宽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只要用鹅卵石轻轻地敲,任何部位都能发出金属般悦耳的不同响声,故名“石韵金音”。相传元结曾常在此自吟《清廉美曲》而引来百鸟鸣琴,松声和韵,浪声拍板,连韩湘子都来吹笛子为他伴奏。这是因为元结的歌词太美了,其大意是元结针对一位所谓“识时务”的人劝他做人做官“曲圆奸媚”的道理时,提出了自己为人处世“忠直方正”的思想。好个元结,因为坚持“忠直方正”而流芳千古了。这种思想流传到现在,也是我们浯溪人文精神的精华。这对我们不论是做人或是为官,都是一种启示与鼓舞。

[窳尊夜月]

台是浯溪的最高点,虽说海拔不高,只有104.5米,但刘禹锡《陋室铭》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代名人不正是浯溪的“仙”吗?当年元结说在这里“登临长望,无远不尽,谁厌朝市,羁牵局促。借君此台,壹纵心目。”的确,在这里登高远眺,睛天可观日出,睛夜可赏皓月,举杯可以对饮,临风更可放歌,确实是舒畅胸怀的好地方。这里还流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称为“窳尊夜月”。相传当年元结凿出的这窳尊装酒,每逢月夜即邀颜真卿等好友围坐窳尊饮酒、吟诗、赏月、可惜酒不够喝,每次都不欢而散。后来山神得知,与湘江女神商量,引湘江水入窳尊化为琼浆。从此,窳尊“无底不愁空”。祁山酒妖知道后,前来盗宝,又有吕洞宾举剑劈妖。如今 台上还留下当年妖怪的脚印、手脚印、臂部印迹、睾丸印及吕仙剑划的痕迹,都非常清晰逼真,千百年来,能留下如此美丽动人的传说,主要是因为元结“忠直方正”,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这借鉴到当今社会,只要人人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朋友们,今天的浯溪之行即将结束了,希望小巧玲珑的浯溪能在您心目中留下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更希望我们能“窳尊注酒约重来”。谢谢大家!

湖南刘少奇故居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已故刘少奇同志的故居。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山青水秀、幽静宜人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

1898年11月24日,就在这寻常的小山冲里,诞生了一位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非凡篇章的伟人刘少奇。有诗曰:“韶山冲连炭子冲,风雨潇湘起二龙”。正如和它相距仅30公里的韶山冲一样,炭子冲也因为孕育了一代伟人而成为人民向往的地方,早在1959年,这座故居便被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8年现在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0年到现在,这里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的参观者900多万人次。

大家看到的这一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普通四合院始建于1871年,它们临绿水、背靠青山,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半、茅屋5间。经过一个多世经的风雨沧桑,这栋普通农舍也同少奇同志一起经历了辉煌而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2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这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将会找到它的谜底。

请大家抬头看,槽门上的门匾“刘少奇同志故居”是1982年冬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

大家走进故居,可以看到这个院子里有“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这块门匾是1959年故居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在这块门匾的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刘少奇同志受到了无情的打击,他的故居很快被封闭,这块门匾连同许多的陈列物均被打的打、砸的砸,有的便堆放在公社的杂屋里,也准备予以销毁。这时,公社的炊事员怀着对刘少奇同志的敬仰之情,冒着风险偷偷地把这块门匾从杂物中拣了出来。为了保护好门匾,炊事员灵机一动,把它翻过来作为切菜的案板使用,就这样,这块门匾经过五位炊事员的巧妙保护终于得以保存下来。1980年2月,主席家乡人又欢天喜地将这块门匾悬挂在故居的门楣上。

我们前面提到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1间半,那半间就是指这正堂屋,因为与一夏姓的邻居共用,故称半间。大家看到这里的摆设颇具江南特色,请看,门檐上有一本老黄历,这本老黄历是房屋改建时安放的,一来记载时间,二来表示吉利。正是从这本历书上,我们才知道这房屋的确切时间是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年。堂屋的正中供着一个神龛,内置列祖列宗的神牌和各种神佛的神位。旧时的江南农村,都有在节日盛典烧香的习俗,少奇同志的父母都是勤劳俭朴的农民,也不例外常常在神龛前默默祈祷,祈求人寿年丰,全家安康。可以想象,在少奇同志18岁即离乡远行、浪迹天涯的那些日子里,他的慈母曾经多少次在此烧香跪拜,为儿子的安危和事业而祷告。

大家往右走,我们便来到了少奇同志的二哥刘云庭的卧室。少奇同志共有兄妹六人,三位兄长,两位姐姐,少奇同志最小。二哥刘云庭曾参加过湖南新军,担任过班长、排长、连副等职,见多识广,思想进步,给青少年时代的少奇同志以极大的思想启蒙。1920xx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家人得知少奇同志在长沙带头“闹事”参与学潮,便制造了一场包办婚姻把少奇骗入了洞房,想以此捆住少奇同志。少奇同志极少反对,新婚夜决定抗婚远征,二哥见他志向远大,便暗中资助他远走高飞,从此,少奇同志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1949年二哥去世后,少奇同志亲撰挽词说:“你是我幼年时期学习和活动的第一个帮助者。”这是1938年,刘云庭送两个孩子去延安锻炼时与少奇同志的合影。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刘少奇同志的卧室,他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1961年春夏之交,身为少奇同志回乡调查时,省委和县委要为他安排条件较好的招待所,他都坚决拒绝了,他说:“我是回乡搞农村调查的,住在招待所的高楼大厦里与群众疏远了,住在自己家里,乡亲们来去自由,顶好。”整整七天六晚,少奇同志在临时搭起的床铺和儿时常抚的旧书桌旁,思考着国家大事。1991年,前往参观的不时推推床架、摸摸桌面,感叹不已。

靠南角的这间房子是少奇同志的大哥刘墨钦的卧室。刘墨钦忠厚老实,是父亲死后家庭的主要支撑者。

接下来,我们便来到了少奇同志父母的卧室。照片上这位慈祥的妇女就是少奇同志的母亲鲁氏。江参观时曾仔细地端详着画像说:“少奇同志很像他母亲哟。”鲁氏是一位善良贤惠、精明能于的家庭妇女,少奇同志的父亲刘寿生于1920xx年即46岁时去世后,母亲便承担起抚养6个子女的重担。少奇同志非常尊敬他的母亲。作为一位致力于救世济民的革命家,他很难尽到为人之子的孝道。1920xx年,少奇同志回长沙时,曾把母亲接去治病,并补做60大寿,还专门请人为母亲画了这张像。这像片陪伴着少奇同志南征北战,度完他整个非凡的人生。少奇同志母亲于1931年病逝,终年66岁。而此时少奇同志正在上海的白色恐怖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

这间横堂屋就是农家的客厅了。它的一面与天井相连,所以光线特别亮堂。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调查时,乡亲们纷纷来到这里座谈、聊天、侃家常。在少奇同志面前,乡亲们痛快淋漓地说出了许多心里话座谈会上,少奇同志取下蓝布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敬恭敬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诚恳地说:“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了,现在回来了,看到乡亲们生活很苦,我感到对不起大家。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在基层干部座谈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人民受了这么多苦,要为他们分忧啊,不然,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在这里,他深深地了解到当时农村生活极端困难的原因的确如乡亲们所说的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就在这里,他做出了解散食堂、顶住“五风”这一重大决策,也就在这里,少奇主席办理了一桩私事:他回乡时,当地政府就修缮故居和创办经念馆的事向他请示,他坚决予以拒绝;同时他看到公共食堂拆掉了一些民房,好几个村的村民无屋可住,他把这些村民召集在一起,说要把房子分给他们住,村民们摇头摆手决不接受。少奇主席恳切地说:“拜托大家,帮我守屋好不好?”主席诚心诚意,村民无法推辞,于是六户村民分别往进了刘少奇旧居。这就是为什么旧居在“文化大革命”中居然能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原因。这样,也就找到了我们开头说到的那一个谜底。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照片就是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时的真实写照。

与横堂屋相联的是少奇同志的三哥刘作衡的卧室。刘作衡曾做过湖南政府的参议员。

这一间是饭厅,1961年回乡时,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说:“你了不起哟,以前我家来了客人,母亲和小孩子都只能在厨房里吃呢,现在是妇女半边天了……”

这间十分敞亮的房子是碓屋,这是贮存粮食的板仑,这里有春米的推子、碓子,还有风车。这是个斛桶,类似北方的斗,是一种量具,一桶30斤。青少年时期的少奇同志非常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用这个斛桶量米邻居时,总是堆得高高的,遇到贫困的邻居买米时,他还偷偷地把钱埋在米里边。乡亲们这九伢子心肠太好了(少奇同志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1961年,王光美随少奇同志回乡时,曾饶有兴趣地在这个斛桶旁留影。

这里有一间僻静的小屋,窗外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小院子。青少年时代的少奇同志常在这里读书学习,由于他酷爱读书博闻强记,被当地一博学之士誉为“小书柜”,所以少奇同志就有了个“刘九书柜”的雅号。1920xx年,少奇同志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决心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寒暑假便在这里学习,在窗外的院子里练棒习武。

书房的两边是杂屋。刘家田土不少,农具十分齐备,称得旧一个古色古香的农具展览馆了。那是犁耙、水车,这些农具上也许还留有少奇同志的手纹吧。那边是猪栏,等会大家在门口还可以看到牛栏。

迂回曲折地转一圈后,我们又和碓屋隔井相望了。这中间隔着的是个小天井,小天井是用来采光和排水的。

少奇同志家里人口多,厨房也就很宽敞,锅灶俱全。这边还有一间专门放腌菜的杂屋,旧时没有冰箱,旺季的蔬菜经过盐浸处理就能保质到淡季时食用,而现在腌菜已成为特殊的风味小吃了。隔壁还有个小小的烤火屋。这个叫梭筒钩,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稀罕物,它利用杠杆原理,下端可以挂水壶、饭碗等,根据火力的大小还可以上下调整。参观者对此大都格外好奇。江曾亲自试了一试,还称赞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呢。大家往上看,梭筒钩上方横着一根竹竿,农家通常用它悬挂鱼肉,下面的火气一薰,鱼肉黄灿灿、香喷喷的。这边有菜罐、酒罐,刘家人很好客,一壶米酒、一杯好菜,把客人招待得舒舒畅畅的,现在我们宁乡的农家也都还有这个习俗。嗨,这里还有一个草鞋马,茶余饭后,可以围在火炉边编草鞋,当时的草鞋用途还蛮大的呢。少奇同志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勤劳、俭朴而又较为殷实的普通农家里。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前坪,记得1991年江在参观完旧居后感叹道:“革命前辈真伟大呀!”这一声感叹也许正是我们此时此刻的心里话。刘少奇,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就是从这样一个小小山冲里出发,踏过泥泞的乡间小路,投入到滚滚革命洪流中,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代伟人。又记得日本中国现代史寻根访问团的友人也曾感叹道:“花明楼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不到的地方。”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愿今天的参观能给您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欢迎您再次光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贵州著名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红枫湖地区的规模开发,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征战云南回师的明军万余人,在明威将军焦琴的统领下,分驻在今猫跳河中游一带,建立威清卫,实行军屯。今红枫湖镇中一、中八、右二、右七、后五、后六、刘官堡、陈亮堡、龙井堡等地,都是昔日屯军的驻地。屯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田,”揭开了这片热土农业开发的序幕。之后,经过历代农民前仆后继的辛勤劳作,把这片荒漠的处女地,建成了清镇的“粮仓”。

1958年,兴建红枫湖,红枫湖水淹区近百个村寨的1.8万居民,献出了他们世代经营的良田沃土和林地园地7万多亩,房屋万余间,异地搬迁或就地往高处搬迁,艰苦兴家,重新创业,这是何等豪迈而令人欣佩的举措。几十年来,他们在国家的扶持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没有动迁的居民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经过一段贫困的日子后,与红枫湖相依为命,安居乐业,过上小康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看到了村落中发掘出来的一些瓮棺,他们是用来作什么的呢?瓮棺是专门用来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儿被放入一个陶瓮,上面盖上一个陶盆,”这便是远古时期埋葬婴幼儿的理想工具。在当时有一个习俗:未实行“成丁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死去小孩的体贴和爱护。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还未成长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年龄,远离大人是很容易被野兽伤害的。然而失去爱子的母亲又怎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难呢?她们是多么的希望能时时的看到自己儿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瓮棺的圆孔是用来把死者引到另一个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半坡人认为儿女肉体虽死,但灵魂不灭,那圆孔便是灵魂出入的通道。用瓮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商周之后,类似的习俗在当代一些少数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广东连南族尚未满月的孩子死去,人们认为他不会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将孩子的尸体用树皮包起来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00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00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们已经参观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场面。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历史学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新、旧),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如果把人类历史按300万年计算,旧石器就占了299万年。约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发明了冶炼术,进入青铜器时代,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期。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阶地上,这里东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这一带树林、竹林茂密,近处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泽,其中生长着相当繁多的游食动物。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狩猎动物骨骼来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鹏鸟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为最多。这也许是因为因为斑鹿性情温驯,易于捕捉的缘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河南老君山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来到老君山观光游览,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希望能够提出来,我将会尽最大努力去解决,预祝大家在老君山游览期间玩的开心,吃的顺心,住的舒心。

著名旅游人魏小安说过:“中国旅游看两川,省级看四川,县级看栾川”,接下来我就把栾川的旅游情况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栾川在生态旅游兴起后,自1992年以来先后开发了鸡冠洞、龙峪湾、重渡沟、老君山、九龙山、养子沟、通天峡、鼎室山、寨沟、倒回沟、石笼沟、伏牛山滑雪场、蟠桃山等十几个景区,而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旅游,分别为:以老君山为代表的山水游;以鸡冠洞为代表的溶洞游;以重渡沟为代表的家庭宾馆游;以龙峪湾为代表的森林氧吧游;以九龙山为代表的温泉游;以伏牛山滑雪场为代表的滑雪游。

老君山景区位于县城东三公里处,面积6667公顷,海拔2192米,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原名景室山,后因“东周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而改名为老君山,一直沿用至今。大家知道,老子是位智者,是千百年来闪烁在神州上空的一颗哲学之星,他的思想学说涉及政治、哲学、经济、文化、军事、伦理、宗教诸多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子博览群书,通晓历史,熟悉礼制,了解社会,关于纵观历史祸福成败,精研各种学问和思想,形成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深奥、玄妙的思想。

老君山生态旅游区内,良好的保存着19亿年来地壳演化过程中稀有、典型、连续、完整并具极高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地质旅游景观。我们在游览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的同时,与地质学知识溶为一体,定会增加无限情趣。

在老君山生态旅游区大门处,也就是高山区与低缓山丘接壤地带的伊河南岸,分布着发生在距今19亿年,西入陕西,东进安徽,横跨我省南部的巨型地质构造带,称为“黑沟——栾川断裂带(栾川为命名地,足以显示构造遗迹保存的典型性)。这条在地壳演化不同历史阶段均起重要作用的北板块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界线,它记录着19亿年来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具极高科学研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西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101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_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_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佛像施禅定印。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20_年)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20_年)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山西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47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__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在晋祠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生性贤良,家住晋祠附近的金胜村,嫁到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横遭婆线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实则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一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应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她趁获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献殿、殿身三间,歇山顶、四周无墙,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叉子,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敬神时,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气,便会使人置身于云雾漫漫,青烟缭绕的神秘氯围之中,从而使人的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上达于天,天人妙合。

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边缀勾栏,凭栏赏景,益增诗情画意。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我们一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多提意见。俗话说:"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重逢".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为大家服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山西自然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公园门口有一个花型喷泉,当喷泉喷出水注时,无数水注交错一起,就像一朵盛开的水牡丹。

走进大门,一列长长的喷泉展现在眼前,喷水时,水柱相互交错着,形成了拱形的门,好似《西游记》里的“水帘洞”,喷泉洒到行人的身上,像是泼洒了许多快乐和幸福。

踏着石板铺成的小路,走在林阴小道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好像让游客把所有的烦恼忘掉,让快活充满心间。

春天,正是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郁金香、牡丹、月季、迎春花、丁香、桃花……都在公园里争奇斗艳,竞相开放,这么多芬芳迷人的花朵当然少不了资历最老的观众——蜜蜂。蜜蜂在花丛间飞来飞去,传递着甜蜜和友谊。

海洋馆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男女老少都来到这里观赏着海底的美景。隧道里,工作人员正在和鲨鱼嬉戏,那优美的姿态着实让人着迷,而惊险的动作也不时引人惊叫。

公园里,各种游乐设施多得数不清,就拿旋转木马来说吧,伴随着歌曲,旋转木马也一高一低,好像快乐的小马蹦蹦跳,给公园添加了一份笑脸。

“激流勇进”也很好玩,当鲨鱼船像蜗牛一样缓缓地爬上最高处,停留片刻,突然,像一道闪电一样直入谷底,水花飞溅到游人身上,欢呼声、惊叫声,响彻云霄。

要想享受到这无尽的乐趣,只有亲自到公园,才能感到心情舒畅,体验到无尽快乐。

这就是美丽的迎泽公园,我们家乡的迎泽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云南香格里拉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香格里拉峡谷,以神秘幽深著称于世。这些峡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里今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满山遍布葱郁滴翠的冷杉、云杉。虽是高海拔地区,却能见棕榈树杂于其间。峡谷时还有一个中甸最大的喀斯特溶洞在迪庆旅行,处处见到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所描绘的高原风光,而以碧壤峡谷为主的中甸北部峡谷群,更令游人迷醉,被统称为“香格里拉峡谷群”。

香格里拉峡谷,以神秘幽深著称于世。这些峡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里今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满山遍布葱郁滴翠的冷杉、云杉。虽是高海拔地区,却能见棕榈树杂于其间。峡谷时还有一个中甸最大的喀斯特溶洞——赤土仙人洞。洞口石壁上天生一个脚印,五指俱全,被视为世间少有的奇特景象。另有一泉水名叫“喊泉”,泉眼深藏洞中,人到洞前大喊数声,一股泉水从洞中的喷涌而出,掬之入口,其味甘甜,还能治病。另外,在峡谷中还有一座被称为“那格拉”的藏传佛教寺庙,寺内既有-又有尼姑,可惜1937年徒遭焚毁,至今尚未能修复。峡谷里的红山金矿、布拉金矿、碧桑金矿、明清以来一直开采兴旺,和毗邻的奔子兰所产的沙金同称为“藏金”,当年木氏土司曾为皇帝捐资1200万两用于修建十三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介绍云南热门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源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怒江州兰坪白族自治县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18个,面积共71.49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6.6%。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西向东排列为6个带。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区,大理点苍山是我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洱海位于大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理主要自然风光旅游景点/景区:鸡足山 ·南诏风情岛 ·剑川石宝山 ·大理云景 ·鸟道雄关 ·洱源 ·剑川满贤林·弥渡县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龙洞·百鸟朝凤 ·云龙天池·天池 ·云弄峰

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围分布甚广,它们以古城为中心,沿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呈线状分布。大理市现已确定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镜水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生意盎然,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含南诏德化碑),省级元世祖平云南碑、苍山神祠、佛图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等文物古迹,纵贯了唐(南诏)、宋(大理国)、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

大理主要人文古迹旅游景点:崇圣寺三塔 ·云南驿古镇 ·巍山古城 ·白族村寨周城(扎染之乡) ·严家院 ·剑川木雕 ·千年白族村 ·云龙太极图·大慈寺火葬墓群·虎头山古建筑群规范化富贵花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汉等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民情,绚丽多姿多彩的民族婚礼,风趣的掐新娘活动,意味无穷的取乳名和抢名习俗,一驮谷子换一驮梨的古朴交易,简朴的回族葬礼,组成了特有的民族风俗“大观园”。云南白族有140多万人,80%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继电影《五朵金花》蛰声中外之后,白族姑娘个个被中外友人统称为“金花”,白族小伙则被称作“阿鹏”。金花、阿鹏们流传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从白文“山花碑”到现在还在演唱的三七一五句式的白族调和大本曲;有着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集市,如:绕三灵、栽秧会、三月街等。

大理地方文化灿烂,民族风情浓郁。大理作为数百年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滇西大城的地位,文人名流荟集,史籍文献甚丰。加之,在当地占主要地位的白族人民,文化素养历来较高。因此,明、清以来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历代以来人才辈出。

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及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悠久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中华文化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族人民从服饰、住居、婚嫁、信仰、习俗以及庆典节日,都充满着独特的民族情趣,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增添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荣戴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双重桂冠。大理风景名胜区主要含苍山、洱海、白族风情以及大理、巍山历史文化名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76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现在展现我们眼前的,就是期待已久的平遥古城了!

平遥古城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 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 年12 月3 日,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现在,我先把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全县文物遗存甚多,其中最古老的要算婴涧西岸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片,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远古时代这里叫“陶”,传说古帝尧封于陶指的就是这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建郡县,在这里建立了平陶县。北魏时,因为太武帝拓跋焘的“焘”和“陶”同音,为避讳皇帝的名字,于是改称平遥,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据古书记载,西周时期,周宣王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并在这里建立了京陵城。这可算是平遥建城史的开端。从那时算起,平遥古城的历史已有二千八百多年了。朋友们,现在请随我上城墙一览古城的风采吧!

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平遥古城墙。平遥城墙始建于二千八百多年的西周宣王时期,早期的城墙是夯(hang )土筑墙。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扩建为今天的砖石城墙,明清两代曾先后修葺过26 次,多次的修葺使古城墙变得日益坚固壮观,城墙的周长是6163 米,高12 米,底宽9 至12 米,顶宽3 至6 米,可以并排通行的两俩马车,宽阔而坚实,当我们徜徉在古兵列阵、彩旗昭彰的古城墙上、俯瞰城内鳞次栉比的楼台房舍,坐在西周大尹吉甫点将台上观赏古城,更唤起了几多怀古之幽思。

平遥俯视似龟形,历来有龟城之称。据说是取神龟寿水长存之意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金汤永固。城墙本是战争的产物,平逗人却偏偏喜欢给抹上一层浓浓的文化色彩。把象征文化星官的魁星楼修在丁城墙东南角上( 指形状独特的魁星楼) 。据统计,古城上共有3000 个垛口、72 废敌楼,那是象征着文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城门是供人们出入的通道,从军事上讲,又是敌人攻击的通道,是全城的防卫的要害,为了保障城内的安全,便在城门外又修了一道防御墙,由于它状似大翁,形若半圆,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翁城’。平遥古城的城门有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门似头,城门和瓮城外门都向南。任龟首自由伸缩,北门似尾,瓮城外门拆而东向,好儡龟尾东甩:东西各二门似龟脚。三座瓮城外门拐向南开,好像神龟正续缓伸腿屈肢向前爬行,下东门瓮城外门不向南拐而向东开,传说是怕神龟爬向别处,所以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左后脚牢车地拴在城东10 公里的麓台塔上,把这条腿都拉直了。在南门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们说那就是神龟的一对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龟心的位置,还修有一座市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座高踞众屋之上的楼,在市楼楼顶两坡上,还用黄、蓝两色琉璃瓦拼出双喜字相寿字,它充分体现了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这可以说是龟城城建构思的画龙点暗之作了。

我们现在就去看其中一座。 平遥的瓮城多为半圆形, 它共有里外两道门, 主要有三个作用, 一是从军事防御的功能上讲, 当第一道城门被攻破后, 里面还有一道门做防御, 此时的敌人正处于欲进不能, 欲退不能的混乱之中, 守军可以从四面八方来攻击敌人, 起到翁中捉鳖, 关门打狗的效果, 二是从本地气候上讲, 可以阻挡风沙, 由于山西干燥少雨, 多一道门可以阻止风沙直接侵入城内。三是从民风民俗讲是阻止财气流入,邪气进入。大家看,瓮城上有四个出水口,暗喻着一年四季,表达了老百姓向往四季平安的美好愿望。这四个出水口都设在城的里面,而不是外边,印证民间常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每隔40 至100 米就有一个突出墙体外的建筑,叫墩台。从下边看时墩台很似马的面部,所以又叫马面,它是城墙防御体系中很重要的射击敌人,把敌人置于左右和正面三方交叉的射击点上。在每个马面上还建有一个双层小楼,我们称之为敌楼,约3 米见方,高有7 米左右。它和长城上的烽火台作用是一样的,既可供士兵休息,观察敌情,传达信息;又能储存军粮和兵器。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建筑。令人叫绝的是,在平遥城墙上像这样的敌楼有72 个,哚口3000 个,象征着孔子的3000 弟子和72 贤人,这说明建造者在考虑城墙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儒家文化的某些特征, 使得这样一座壁垒森严的城池更具有文武之道。 正所谓以文辅国, 以武卫国而成就圣人之道, 或许这就是平遥城墙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吧, 把不推崇武道的文宣王、孔子和军事堡垒联系起来,表达厌恶战争、追求和平、追求“仁”治天下的儒家境界。这种文武搭配。阴阳平衡的格局来体现一种亲和温馨的文化气息。

我们再来看一下平遥城内的建筑风采。平遥古城市以汉民族传统的礼制规划建设起来的,城方3 里。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等级与规模大小自古就有国家制度标准,不可逾越。最高级的为国都城方九里,州为七里,府为五里,县级城市为三里。平遥古城正是按这样的标准所建造的。大家看,远处高高的古建筑叫市楼,位于南大街。整个古城是以市楼为中心,南大街为中轴,形成了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城隍衙署相对应的格局。城内四通八达,纵横有致,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它组成了龟甲上庞大的八卦兽纹。龟与龙、凤、麒麟并称为中国古代四灵,因此,龟城即代表着吉祥如意。我在这儿也祝愿各位万事吉祥如意!现在大家可以在城墙上自由漫步,10 分钟后在此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美丽的福建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刚进大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大门两旁有18个火炮,火炮有中国火炮、红夷火炮和克虏伯炮三种类型的火炮,上方还有几发火炮的灰黑色的大子弹。走在山坡地小路上,沿途可以看见左右两边的石子路上有几十发火炮的子弹,走一会就到了售票口,它像一个城门,上面写着“天南锁钥”四个大字。

进了“城门”,我们就可以看见一面旗子高高地飘着,旗子上面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长龙。

往右走下去,我们就能看见一个个大火炮站立在远处,那么多大炮,没有两个是相同的。

那火炮有很多很多种:有很大的、小的、中国的、外国的,由一个又大又长的古火炮吸引了我,它叫“克虏伯大火炮”,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火炮,被称为“世界古炮王”。

炮台台基是用鸟樟树汁和糯米、红糖、石灰、砂土搅拌而成,十分坚韧。炮发原装备2门克虏伯主炮,几幅炮2门、小炮10门,配炮兵140人。现存在炮台的主炮炮身长13.96米,炮口内径2.8公分,炮重48974公斤,全重59888公斤,有效射程1646米,经专家认定是世界上保存最好、最大的大炮。

参观完大炮,我们去看发射大炮演习。随着一声炮响,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士兵在辛苦演练打仗,保护我们的国家。

胡里山炮台风景优美,请大家再去细细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黑龙江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11、欢乐海狮王国

环球旅行的最后一站——欢乐海狮王国。在这里,有800个座位,可同时容纳1000—1200游客,可观看世界首例的全景荧光隐形立体壁画和3D动画3只聪明娇憨的海狮明星和一只南美海狮将在驯养师的精心调教下,为您献上一台精彩绝伦的滑稽剧。在火爆的音乐下,他还能跳街舞。还能为游客表演另人震撼的空中飞跃,并会摆出独具个性的Pose,与您拍照留念。我相信,在这些“大明星”们的陪伴下,您一定会度过一段快乐而又难忘的旅行时光的!

海狮原产于北美加利福尼亚洲沿岸以及北太平洋、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它体形细长呈纺锤型,颈部较长,两只耳朵较小,前肢长于后肢,呈桨状,后肢较发达,能支持身体并在陆上行走。海狮是一种鳍足类动物,生物学家认为鳍足类动物和胡狼源自同一个祖先。大约在三千万年前,海洋里的食物资源大大增加,在那时有些象犬类的肉食性动物开始慢慢转移到海洋里来寻找食物,为了能适应在水中觅食,他们的身体和生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四肢演化成鳍状以方便在水中游泳,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进化,就形成了现在的鳍足类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安徽省景点英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03 字

+ 加入清单

hello everyone! My family name is Zhang. You can call me tour guide Zhang!Ill explain it to you now.

Wuyishan in Fujian Province was listed in the World Biosphere ReserveNetwork in 1988. It was list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n December 1999.

Wuyishan Scenic Spot is located in Wuyishan City, northwest of FujianProvince, about 15 kilometers south of the urban area and at the southeast footof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Wuyishan mountains, with an area of about 70 squarekilometers. There is a typical Danxia landform. Wit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years of natures uncanny workmanship, it has formed a beautiful scenery ofQifeng, Xiushui Juhui, Bishui Danfeng and absolutely beautiful scenery. Theancients said that it "has three or three wins in water and six or six strangepeaks", and is known as "Qixiu a Southeast".

There are 36 peaks, 72 caves, 99 rocks and 108 scenic spots in WuyishanScenic Area. Not only has the scenery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four seasons aredifferent, and the weather is cloudy and sunny, the scenery of the mountains andrivers is also unpredictable and magnificent. Now it is divided into sevenscenic spots: Wuyi palace, Jiuqu River, Taoyuan cave, yunwo Tianyou, yixiantianhuxiaoyan, tianxinyan and shuilian cave. It has the wonders of Huangshan, thebeauty of Guilin, the power of taidai, the danger of Huayue and the beauty ofWest Lake.

The essence of Wuyishan scenery is in the nine bend brook. Jiuqu Riveroriginates from Sanbao mountain. Its water is clear and twists and turns aroundthe mountain, which forms the victory of Jiuqu. Some of the most famous peaks inWuyi Mountain and the mysterious hanging coffins on the cliffs are listed besideJiuqu River. There are also Yulin Pavilion, porcelain kiln site of Song Dynasty,Wuyi palace and other tourist attractions in the scenic area, which are of greathumanistic value. Wuyishan also has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such as ChongyouWannian palace, Hongqiao and Jiagou boat coffin, as well as rare animals andplants in the world. It is a national key nature reserve. There is also aWuyishan Nature Museum.

Wuyi Mountain is also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mountain, theancients said: "Confucius and Qiu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Zhu Xi in theSouthern Song Dynasty, Taiyue in the north, Wuyi in the south.". Zhu Xi, a neoConfucianist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lived here for more than 40 years. Heset up an account to teach disciples and wrote books, which made it the culturalcenter of Southeast China and known as "Daonan Li cave". Taoism also called it"the 16th cave". There are no less than 20__ hymns written by literati andscholars in the past dynasties. There are more than 400 inscriptions on thecliffs. These ric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lics also add to the style of thefamous mountains. The ancient Yue peoples boat coffins, the ancient city ruinsof the Han Dynasty, the ancient porcelain kiln ruins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imperial tea garden of the Yuan Dynasty make Wuyishan a place for people tovisit and explore ancient times.

Wuyishan Nature Reserve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forest ecosystemin Southeast China. It has many peaks, dense primeval forest, magnificent,simple and beautiful scenery, and rich biological resources. It is included inthe United Nations "man and nature" reserv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景点英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93 字

+ 加入清单

Yangzhou is an anci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end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plain, in central jiangsu province, east near the yellow sea, and nantong, yancheng border; West nanjing, bordering liuhe, long county;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zhenjiang, wuxi across the river; Huai water in the north, adjacent to HuaiYin,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in the north-south. Surrounded by HanJiang county, has always been the amphibious transportation hub, north and south by the throat, grain transportation important portal of north jiangsu.

Yangzhou guangling jiang offshore, traffic developed, rich products, known as the hometown of fish and rice. A straight, suburbs, baoying, HanJiang 2 counties, escrow yizheng, jiangdu, gaoyou corporation three county-level cities. Covers an area of 6638 square kilometers, 4.4 million people. City is flat, between 4 to 8 meters above sea level, mild climate all the year round.

Yangzhou is loc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huaihe river, in ancient times there is ancient and ancient human activity. Since 486 BC prince built Han city, fu Han open ditch, yangzhou city has 2484 years. Sui dynasty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grand canal, yangzhou areas of southeastern China at the center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the important port of foreign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Yangzhou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rich of guilin, "quartet HaoShang businessman overseas exiles, more than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ang dynasty, the rise and fall several times. Once again appear in the qing dynasty "straight busy today times yesterday" thriving scene. In the middle of 19th century, due to various reasons, yangzhou gradually decline.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ancient city of yangzhou bloom. The famous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across the border. Here beautiful scenery, the humanities ceremony, 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nounced the first one of the 24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city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s the main line, vigorously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efforts to expand the advantage industry and the key leading enterprise, gradually optimizing economic structure, economic strength is growing. To further 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accession to the w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quality and great economic and trade, to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foreign trade market structure, expand the industrial products export,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us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promote thei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verseas processing trade development,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 world three clear moonlit, half knave is yangzhou." "Huai left names", "rich" of guilin city of yangzhou, is the home of general secretary jiang zemin, has been 2480 years of history. Yangzhou is well-known Chinese and foreign tourist destination, is the humanities ceremony, all bustling city,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 and elegant gardens.

Yangzhou "west lake" has a long history of the past dynasties gardening expert, in miles long on both sides of the lake, built the "two dike flower LiuQuan depends on water, gazebo all the way until the mountain lake scenic spot; Buddha mountain temple throughout, with "jiangnan first lingshan," said; "Twenty-four bridge moon night, jade of people where taught flute", moon since ancient times is the perfect place. Yangzhou has a long history of ancient daming monastery, have the reputation of "urban forest" he garden, a garden is famous for its four seasons rockery, such as emperor yangdi, kangxi, qianlong emperor palace ruins and so on, beautiful scenery, is the chiangnan treasure.

Leisurely long, after numerous rise and fall of a dynasty, yangzhou people created a splendid culture here, leaving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s. Todays yangzhou, not only is a famous tourist resort, also is subei region culture and education center, the ancient "treasures" of yangzhou in the tid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endeavor turnaround, urban look brand-new. When more and more Chinese and foreign tourists to stop here, they would most want to can in this highly modernized city pursue "twenty-four bridge moon night" during the year and wanxian coun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川平乐古镇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拐到右边,我们看到的码头叫八店街码头,因处八店街当口而得名。当年这儿水运发达,货物的吞吐量是很大的。当地人也叫它是私奔码头,据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月夜私奔时,为了躲开他父亲卓王孙在各个路口设置的关卡,就绕道从我们平乐水路顺流而下逃到成都的,从此演绎了一段千古爱情佳话,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仔细看看。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顺河街,这条街因顺河走向而得名。平乐的古街几乎全部沿江而建,整个格局呈鱼骨状,沿白沫江流向相平行的福惠街、长庆街、顺河街等街口节点多为水码头,便于货物的装卸和交易。

前面沿河上,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临江而建,房屋由柱脚从河里支撑或从岸边支撑起来,这样的建筑叫做吊角楼。平乐古镇建筑大都属于晚清时期建筑,保留了古镇明清建筑的风格。20__年以来,镇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部分已经破损不堪的建筑外观进行了简单修缮。平乐建筑风格可概况为:小青瓦,木本色,粉白墙和红砂石。

前面竖立有碑文记载的是渔市拐码头,相传是渔业行帮码头,昔时与别具特色的“木栈道”通连,接鱼市拐、联“台子坝”(古代社会活动中心),白沫江渔户、成都渔贩聚集交易,极其热闹。不少成都渔商修房设栈,留下了风格独特的渔栈和码头。现存栓船桩眼、栓马铁环、号子灯桩、木栈道架孔、背负重物时上下的小石梯等足以令人遥想当年的繁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江苏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361 字

+ 加入清单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遐迩闻名在于她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盘门景区位于苏州长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加上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形成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

盘门景区占地24.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处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 1988年起部公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面上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工程之一。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3.2亿元人名币(除吴宫大酒店),整个景氏由五个部分组成: 南面为闻名中外的古水陆城门,早在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

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

东、中、西区,97年市委、市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2.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1.2万m2。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1.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 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现已投资四仟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1.2万m。九九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请大家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之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牌坊作为一种用以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牌坊高 8.8米,宽12.8米,8、8、1、2、8皆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戗脊上分别塑饰12只雄师和12条飞龙,象征中华腾飞。正间坊前额为谭以文书《瑞光胜迹》,后为郦方书《赤乌遗踪》,告诉人们:盘门景区瑞光胜迹源自三国时期赤乌年间,额书雄浑纹饰,牌坊檐角高挑,群昂飞动与古塔相得益彰。

穿过牌坊,来到庄重肃穆的将军门楼,大门两侧为高低错落的仿古建筑组成的明清商市区,位于塔圆的东、南、北三个方位的三座将军门楼由1.5米高的仿宋式塔园围墙相连接。

入东将军门即是塔园,闻名中外的瑞光塔是国家级保护文物,由于塔基比外面路基低近一米,因此塔院呈下沉式,有石阶拾级而下。瑞光塔高53.57米,其中塔刹9.14米,为七级八面楼阁式佛塔,塔作为一种佛教艺术,是名胜古迹的重要标志之一。

苏州建塔的历史悠久,造塔初衷是为了存放佛祖和高僧的舍利子。佛教界认为:舍利是佛的象征,具有列比圣洁和崇高,供奉舍利就是供奉菩萨,所以要先造庙后建塔,塔必须造在庙的旁边。塔从印度传入我国后,受我国建筑艺术的影响,塔的形式大都以楼阁式佛塔为主,而塔的层次与平面图形受到了中国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林家数数看,瑞光塔有几层?对,应该是七层。为什么是七层,而不是六层或八层呢?因为按照五行阴阳学说:偶数是阴,奇数为阳,阴为地,阳为天。塔的平面图形在地,应为偶数;塔的层数是往上朝天,则应为奇数。一般塔的层数以七层为多,所谓“七级浮图”就是塔的同义词。

瑞光塔起源舍利塔,据史志记载:赤乌四年(241 年),西域康居国(地处中亚西亚)高僧性康,千里迢迢来到三国时期东吴郡讲经说法,吴大帝孙权为迎接他,特在盘门内建一座普济院。六处后即赤乌十年(274年),建十三级舍利塔于寺中,以报母恩,这是瑞光塔前身,也是苏州历史上最早建的塔。现存的瑞光塔建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20xx年),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竣工,历经二十年余时暗。宋宣和年间(1119-1120xx年)朱缅赀重修,赐额瑞光禅寺。靖康兵毁,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法林禅师重葺,复塔七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昙芳再修,永乐元年(1420xx年)、十五年(1420xx年)两修,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乾隆四年(1739年),道光年间三次修建。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毁,禅寺全毁,仅剩孤塔。古塔从此形影相吊,年久失修,塔体发生倾斜。从1979年开始,苏州市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对古塔进行了测绘、考试,制订出科学的维修方案。

1987年由市修塔办公室组织施工,1990年竣工。修复后的瑞光塔,内有楼梯和回廊可直上顶层。外立面恢复宋塔风貌,每层均有平座,勾栏和伸展深远的飞檐角,檐角下悬铜铃,风吹便会发生清脆的铃声。

瑞光塔作为一座七级八面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佛塔,无论是营造技艺,装饰艺术,还是塔藏的稀世珍品,都是古代匠师专的智慧结晶 1978 年4月在塔的第三层塔心窖穴曾发现一批极为珍贵的五代、北宋文物,其中以真珠舍利宝幢(俗称珍珠塔)最为珍贵,已定为国家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仅珍珠就用了四万多颗,技艺之精,用材之贵,造型之美,是国内在古塔中发现的最精美的工艺品,堪称列价之宝,现珍藏在苏州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广元剑门关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515 字

+ 加入清单

一、《剑阁铭》作者张载,字孟阳,湖北人,父张收在蜀郡任太守,张载于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

到蜀中看望父亲,途经剑门,因感慨剑门雄险,而蜀人常恃险作乱,而作《剑阁铭》该诗四字成韵,共184字,它开创了第一以诗文的形式赞剑门之险,第一个记剑门之史,第一个叙剑门之事。同时在诗中提出了“兴实在德、险亦难恃”的观点,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要以德治国,益州刺史张敏读后,认为是天下奇文,上表晋武帝司马炎推荐,被铭刻于剑门山东向石壁上。

二、李白《蜀道难》(公元701-762年)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生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长于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镇)于十九岁游览剑门关,公元725年出蜀漫游,游遍了祖国名川大山,于公元730年在京都长安写下了《蜀道难》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三、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公元1172年,陆游应四川宣抚史王炎邀请,入其幕僚为其抗金,后因朝庭调其任临安(浙江抗州市)枢密院,幕府解散,陆游改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十一月他离开南郑,踏上西去成都的旅程。陆游当年曾四次在剑门蜀道,因干办公务而往返,陆游先生一界书生投笔从,有志不能伸,象一个大病的人,在细雨中骑着一匹毛驴,穿着一袭青衫,借酒浇愁,衣衫上征尘酒痕历历在目,因而写下了这首快灸人口的佳作。

四、杜甫的《剑门诗》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生于河南巩县,卒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出生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政治上不受重用,生活在社会下层,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忧国忧民的诗歌,公元759年12月1日为避安史之乱,带领全家入蜀,途经剑门因而写了《剑门诗》。

自蜀王开明氏五丁开道,诸葛亮于公元231年建关设尉以来,剑门关就是一个非常雄险的古战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余次,平均不到20年就有一场战争)凡有志称王蜀中者,必须攻下的天险,所以有“攻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的说法,纵观剑门战争史,只有三次从小路迂回攻破剑门,于是守关者说:“一关失,半川没”。

对面就是解放军总政后勤部《中华雄关》摄制组说的“潼关有土无石,剑门有石无土,山是一块巨石,石是一座大山”的雄关天堑了。西边是金城山(上有一道观临绝壁而建名仙峰观),东向是营盘嘴又名姜

维城,两崖相向,构成剑门关的关口。古之关口,上宽150米左右,底宽50米。中建一座关楼。沧桑巨变,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当年立石为门的“门”历代相继设关的“关”,均以化为战火尘烟。清代最后一次修建筑的关楼(由当时的四川总督陈谟回京述职时倡仪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初十动工,次年三月初三完工)老人们记忆犹新:过往人马,从北而来,必闯关而过,踏步步石阶而上,始至关楼前沿,石砌楼座正中,有拱券门洞,开木门两扇。门扉护以铁皮,乳钉突起,各九九八十一颗,置剑楼两层于楼座之上,重檐歇山造,翼角凌空,气宇轩昂,檐下匾题“天下雄关”四个金色大字,无不令人嗟叹汗颜!可惜于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被毁。也是是在这里,历史上五位大诗人以同一首《蜀道难》讴歌剑门。最早的是距今1400多年“南梁”的张忄宗“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第二首是公元550年简文帝箫纲的“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第三首是南朝陈代的阴铿的“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高眠长有雪,阴栈屡经烧。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如此险,功名讵可要!”第四首就是最有名,影响最深远的唐朝诗仙李白的“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五首是清朝初蜀诗人费锡璜的“金牛开九阪,陈宝出三秦。道绝惟通鸟,桥危不渡人。阴岩春积雪,虚壑夜疑神。故国终难到,题诗泪满巾。”

现在我们已来到剑门的标性建筑仿古关楼前了。这座关楼自1983年-1990年先后邀请重庆建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省建设局三次选址五套方案。最后于1992年9月1日动工,次年6月28日建成,当时张中伟副省长在鞭炮声中剪断了彩绸。这座仿古关楼是原关楼平线东移80米,中轴线北偏东20度。其基础隐在12米深的地下,经过仿砾岩工艺处理,使之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不露人造痕迹。关楼主体,两层一底,楼高17.1米,底层用长80厘米,宽高各30厘米的细清石条一丁一顺,水泥座浆,错缝修筑,构成四面墙体。墙外用黄泥勾缝,泥中混合草籽,待到山花烂漫时,其绿草如茵,旧貌依稀,俨然久经风霜,石砌拱券门洞,拱高4.5米,宽3.06米,进深14米,南北贯通。上用三国时官方通用汉隶书体刻,“剑阁”二字(因诸葛亮在此修30里阁道,故称为剑阁,古之剑阁即今之剑门)。南向门联是流沙河先生一九九七年题写的“剑铸耕铧,戾气低沉祥气起;门迎览客,杀声远去笑声来”。二层横匾为沙孟海先生题写的“剑门天险”顶层由邑人题写的“眼底长安”。北向门联是古关楼遗联:首当要地,是为双剑之门;体若大邦,或应三刀夜梦。二层横匾是丹阳吴文华题的“天下雄关”、顶层横匾是邵宇题的“雄关天成”。关楼东侧

制高点,筑7.8米高的烽火台,四周有堞垛射孔,平战两用:平时可登台瞭望,观山赏景:战时可燃狼烟烽火,乃古代敌情联络信号,台与楼之间以城墙相连,有断有续,石级踏道,通达其间,成为关楼、城墙、烽火台、梯道为一体的古建筑群,总面积443.56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了“残、断、缺、旧”的仿古手法,使之新建如旧,断墙、残垣,为人们留下了对历史深沉的回顾,1966年4月20日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游览剑门时,当时既无古关楼,也无今古关楼,只有108国道穿关而过(路比关楼低7米),所以郭老题写了地名碑后赋诗说:剑门天失险,如砥坦途通......。

站在关楼上远眺七十二峰,共东向38峰,西向36峰,可欣赏“群峰齿尽黑,万砾色皆红”的美景了。我们脚下的游山道是1985年由县风景局修建,全长6公里,铺石阶7000余级,宽1-1.5米,我们将沿石阶而上,坡陡路险,请大家小心,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