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课题实验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一、研究的背景
1、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于1983年发布的《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主题确定为“充分参与和平等”,其中强调了如下内容:一项关于残疾人的综合性世界行动计划在国际和国家级别上为实现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平等”的目标而提供有效措施,并考虑到这些发展已使得宜于就此主题通过新的国际标准,这些新标准特别考虑到保障城市和农村地区各类残疾人在就业和与社会结合方面对机会和待遇均等的需要,并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四项关于职业康复的某些提议,并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国际公约的形式,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日通过以下公约,引用时得称之为一九八三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 第七条主管当局应采取措施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就业和其他有关服务项目并对之进行评估,以便使残疾人获得和保持职业并得以提升;现有为一般工人的服务项目,只要可能并且合适,均应经必要调整后加以利用。第八条应采取措施促进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建立及发展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服务。
第九条各会员国应致力于保证提供培训和康复顾问以及负责残疾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和就业的其他适当的合格工作人员。
2、国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五条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第二十条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3、北京市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在社区建立支持性、保护性的“手拉手”职业康复站,妥善安排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中、重度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康复劳动。”
4、研究的基本现状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分别于XX年6月13日在深圳市、XX年年6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研讨会”。针对残障学生开展的就业岗位培训和职业康复教育在全国各省的特殊教育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起来。平谷区特教中心做为北京市18个郊区县中的其中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自1976年开展聋人教育到XX年接纳智力障碍学生入学,成为一所集聋、弱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始终以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己任,但是随着听力障碍学生和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逐年减少,曾经有过的一些优势培训项目如:剪纸、工艺品制作、钩织、修理、理发等课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点,摆在了我们特教人的面前。
XX年年,我校重新调整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思路。在校内,以低年级的“玩中学”、“美工制作”为基础;中高年级开展独具特色的“绢花制作”。在校外,我们根据平谷不但是北京,乃至全国的“桃乡”这一便利条件;其独特的水系、土壤还让我们的蔬菜养殖业得到了发展。为此,我们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于2019年3月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基地,让我们的聋、弱高年级学生能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接受较为系统的劳动教育和培训。另外,我们还于XX年年9月,与平谷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平谷区第一家针对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劳动站,这所劳动站吸收了我校曾经毕业的但一直不能找到工作岗位且无一技之长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均在16周岁以上。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实习基地,有了我们不同的来自社会、学校的研究对象,才使得我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对象-智力上有残缺的人们,他们作为社会上的一员,和我们一样渴望着自己幸福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有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权利,他们也有和我们一样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的期盼。享有和正常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唯有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进入21世纪,我们同样面临着紧张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无情的摆在这些需要人们扶持的特殊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可行的教育,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康复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使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是我们这些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因此,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1、丰富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思路,完善我们的特殊教育体系。2、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前的岗位培训。3、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扩充到全社会的需要扶助的成年障碍人的培养和教育,走与社会相结合之路。4、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对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智力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理论依据
(1)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对青年智力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训练的研究符合马列主义的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康复培训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指出了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
(2)农村培智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是落实党的教育法规的一项主要内容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在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实践环节不被重视,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端”。“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进而进一步指明了,开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解决这一弊病的方法之一。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新的奋斗目标,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报告》当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在农村培智学校中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是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发展的新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生活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与体力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这些都说明,智力是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劳动教育对智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国的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年代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他认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因而提出了伟大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活动,才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易的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由此可见,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4)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康复训练基地的开发与实践,符合北京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战略目标,符合北京市要在2019年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做到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培训。
(5)对智障青年开展职业康复劳动项目的训练是贯彻落实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残联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本市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项目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关于推进劳动年龄段内(男16——59周岁、女16——49周岁)就业
篇2:五年级演示实验报告单_实验报告_网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篇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_实验报告_网
一、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不一样, 质量大的水时间长
2. 不相同, 物质种类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 培养实验能力.
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2. 设计表格, 多次实验, 记录数据.
3. 整理器材, 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水、食用油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不同. 评估与交流:
1. 水的比热容较大, 降低相同的温度, 放出较多的热量, 白天把水放出去, 土地吸收相同热量, 比热容小升高温度较快.
2. 新疆地区沙石比较多, 比热容小, 吸收(放出)相同热量, 升高(降低)的温度较多, 温差比较大.
二、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2. 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
探究目的:学生正确连接串、并联电路, 明确开关作用.
提出问题:在串、并联电路中, 开关的作用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开关的作用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串、并联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 观察开关控制两灯泡亮暗程度
3. 改变开关位置, 观察控制情况.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
资料或数据收集:
1. 串联电路中, 开关无论放在哪一个位置, 都能控制小灯泡
2. 并联电路中,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灯泡.
分析和论证:串联电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评估与交流:
1. 拆除法:观察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判断电流路径
2.图1:串联 图2:并联
四、练习使用电流表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测量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大小, 符号:
2.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探究目的:会正确使用电流表,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提出问题:使用电流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猜想与假设: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画出电路图, 标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
2. 按图连接实物
3. 更换不同规格小灯泡多次测量
4.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电流表、导线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
1. 连接方法:①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 电流表读数:认清量程、分度值.
评估与交流
:
1. 明确量程,分度值
2. 测量通过L2的电流
3. 选择0-3A量程, 读数为1.6A
五、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用电流表测量
2. 分别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探究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处处相等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电路图, 连接实物
2. 设计表格, 记录数据
3. 换用不同规格小灯泡,重复以上操作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评估与交流:
1. 处处相等
2. 注意电流表量程选择, 正确连接, 多次实验, 得到普遍规律.
六、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用电流表测量
2. 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干路、支路上
探究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何关系
猜想与假设: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实验电路图, 连接实物
2. 闭合开关, 进行测量
3. 设计表格, 记录数据
4. 换用不同规格小灯泡,多次实验
5. 整理器材, 分析数据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导线、开关、电流表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评估与交流:
1. A1测干路电流,A2测通过L2、L3的总电流,A3测通过L3电流
篇4:关于网络商务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实验项目名称:网络商务信息检索与利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的基本思路。
2.掌握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的主要方法。
实验情况及实验结果:实验(1)检索期刊篇章多使用搜索引擎的“网页搜索”功能,检索报载资料主要使用“新闻搜索”并辅以网页搜索功能。通常而言,新闻搜索引擎(或搜索引擎的新闻检索)所指的“新闻”,绝非新闻学特指的狭义的“新闻”,而是报载资料(广告除外)的集合称谓。在检索实践中,凡查询报载资料,专业人员大都会首先使用新闻搜索引擎或搜索引擎的新闻搜索功能。
目前国内最为着名和常用的新闻搜索引擎是百度和中国搜索。
百度新闻搜索引擎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新闻搜索平台,每天发布80000--100000条新闻,新闻来源包括500多个综合和地方新闻网站、专业和行业网站、政府部门和组织网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百度新闻每5分钟对互联网上的新闻进行自动更新,并根据内容为每篇新闻提供一个地区属性,据此可以检索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即时地方新闻。
由中国搜索发起的中国搜索联盟是一个以搜索引擎应用为核心的开放型联合体,联盟的协议成员已发展到1000余家,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国家与省级报刊网站,以及有一定访问量的地方与行业报刊网站。中国搜索的“第三代智能搜索引擎”每十分钟更新一次新闻内容,是“是目前全球数据更新频率最高的中文搜索引擎”之一。
由于二者的搜索技术不同,其语法功能、对搜索词的要求亦有些许差异,搜索结果的页面要素也各有特色,而信息来源和更新频率不同则必然导致同一词语检索,二者搜索结果的不同,或此多彼少,或此有彼无、或彼此重复。因此,二者需配合使用,以尽可能避免漏检和重复,保证搜索结果的尽可能全面。
1.有针对性地选择搜索引擎
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得到的结果常常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设计目的和发展走向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比如:是专用于usenet的搜索引擎,而则是针对邮递列表、irc等的搜索引擎。
2.逐步细化法
按照搜索引擎的分类一层一层地点击下去,这对一些关键字不太确定的资料查询十分有效。yahoo把网上的各种资料归类整理,分得很细,有休闲与运动、娱乐、健康与医药、艺术与人文等很多类别,而且有每一大类的链接进入后分成很多小类,一层一层地进入链接,分类也就越来越细,离你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由于都是链接形式,所以使用起来又方便又简单,不用我多说了吧。
3.根据要求选择查询方法
如果需要快速找到一些相关性比较大的信息,可以使用目录式搜索引擎的查找功能,如使用。如果想得到某一方面比较系统的资源信息,可以使用目录一级一级地进行查找。如果要找的信息比较冷门,应该用比较大的全文搜索引擎查找,如或nbsp;
4.注意细节
在internet上进行查询时如果能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常常能增加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如许多搜索引擎都区分字母的大小写,因此,如果您正在搜索人名或地名等关键词,应该正确使用它们的大小写字母形式。
5.利用搜索引擎的特性进行查找
不同的搜索引擎有一些专用的特性,应用它们可以使查询事半功倍,比如:若想知道某个新闻组上最近一段时间发表的文章,可以在dejanews的查找框中输入"~g组名",例如"~gcomp.lang.java.programmer"。
6.使用多元搜索引擎
多元搜索引擎是一种只需输入一次关键词就可以对多个搜索引擎进行查询的搜索代理网站,如就可以同时对200多个搜索引擎进行查询。
7.利用选项界定查询
目前越来越多的搜索引擎开始提供更多的查询选项,利用这些选项人们可以轻松地构造比较复杂的搜索模式,进行更为精确的查询,并且能更好地控制查询结果的显示。
8.尽可能将搜索范围限制在特定的领域里
比如:在yahoo中文网站中,你要查找的是与电脑相关的知识,那么你没有必要让搜索引擎在休闲与运动、健康与医药、艺术与人文等其他分类中查找。你可以进入“电脑与因特网”这一类,选中“检索此目录下的网站”。
9.使用更特定的词汇
比如,不用“服装”,而用“西服”;不用“flower”而用“rose”。但要尽可能删去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
10.指定关键词出现的字段
在关键词前加t:,搜索引擎将仅在网站名称中查询,即只显示在网站名称中包含关键字的网站。
在关键词前加u:,搜索引擎将仅在网址(url)中查询。
11.限制查询范围
范围限制的能力越强,则越能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搜索引擎提供的范围限制类型大体有分类范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网站类型范围以及其他特殊范围。一些搜索引擎,提供了许多特殊范围的限定,如域名后缀(com、gov、org等)、文件类型(文本、图形、声音等)。这些范围限制、实现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是通过在关键词前加特殊的字符,有些是通过下拉式菜单。
12.尽量少用空格
在输入汉字作关键词的时候,不要在汉字后追加不必要的空格,因为空格将被认作特殊操作符,其作用与and一样。比如,你输入了这样的关键词“电脑”,那么它不会被当作一个完整词“电脑”去查询,由于中间有空格,会被认为是需要查出所有同时包含“电”“脑”两个字的文档,这个范围就要比“电脑”作关键词的查询结果大多了,更重要的是它偏离了本来的含义。
13修改ie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
在ie4.0/ie5.0的工具栏上,点击“搜索”图标,ie就会调用缺省的搜索引擎excite为你检索。要想改变缺省的搜索引擎,你必须改动win98的注册表。ie4.0修改方法是:关闭ie,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main],在右侧窗格中双击“查找”,输入要改变的默认搜索引擎网址,例如把缺省搜索引擎改为google,此时就键入。
篇5:初中物理的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精选范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共2篇)
一、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倒净饮料后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说明气体热胀冷缩、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共2篇)]
篇一: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装置:
实验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3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目的:
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上图所示;
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5、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实验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篇6:2025实验教师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谈起教育教学,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在此,谨将自己任职骨干教师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点滴心得体会汇报于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师德方面
始终自觉以一个骨干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从各个方面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生活中,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善待邻舍;工作中,精心备课,课堂精致,与同事愉快相处,对学校真心维护。把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则,自我奋斗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统一,以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为核心,做“学生喜欢、同事支持、领导放心的教师”。并做到时时刻刻,事事处处。
二、育人方面
坚持爱心育人,身正为范。曾经做过一学年的班主任,后因身体原因脱离了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愿意蹲下身来聆听学生的心声,甘做学生的朋友、师长。关注教育中的细节,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反思学习过程和自我评价的习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全心全意的教育好学生。
三、教学方面
1、潜心教学研究,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
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与行为。能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实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教后能够进行理性反思,将教学方法、技能看成是一种艺术,时刻以研究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能把握所教教材内涵,掌握教学规律,体现教学个性,把构建高效音乐课堂作为自己每天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目标:基础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2、奋斗目标明确,教学改革愿望强烈。
不循常规,敢想敢做,既关注自身的发展,又关心事业的创新。对自己,抓课前钻研教材,学情分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抓课堂教学效果,抓课后反思,问题研究。对学生,抓良好习惯培养;抓基本能力训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在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和空间。努力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素质提高、班级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
3、创新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做好教后札记,研究教学案例评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体现教学个性和教艺美感。静心撰写教育随笔,记录对教育教学的感悟及其成长经历、有效促进学科发展。每学期提供2节高质量的有特色的研讨课或公开课,上学年已经在校内执教了两节公开课,即初一年级的唱歌课《doremi》和初二年级的欣赏课《广东民歌欣赏》。为传承京剧文化魅力,构建校园文化特色,让京剧艺术走进孩子们心中,两年来我在我的初一、初二课堂上循序渐进的开展了传统知识普及《京剧基础知识欣赏》,激起了学生的研究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曾在课外活动时间排练了男生、女生的现代京剧联唱、表演节目。
篇7:示波器物理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3、掌握观察利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利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
【实验仪器】
固纬GOS-620型双踪示波器一台,GFG-809型信号发生器两台,连线若干。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内电子束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波形的一种电子观测仪器。在各行各业与各个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如下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与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中国台湾固纬公司生产的通用双踪示波器。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示波管(CRT)、扫描同步系统、放大与衰减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 “示波管(CRT)”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如图1所示的。可细分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
1)电子枪
电子枪包括灯丝F,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等。阴极被灯丝加热后,可沿轴向发射电子。并在荧光屏上显现一个清晰的小圆点。
2)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由两对互相垂直的金属偏转板x和y组成,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偏转。
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若不受横向电场的作用,将沿轴线前进并在荧光屏的中心呈现静止的光点。若受到横向电场的作用,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就会偏离轴线,
F灯丝,K阴极,G控制栅极,A1、A2第一、第二阳极,Y、X竖直、水平偏转板
图1示波管结构简图
屏上光点的位置就会移动。x偏转板之间的横向电场用来控制光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y偏转板用来控制光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如果两对偏转板都加上电场,则光点在二者的共同控制下,将在荧光屏平面二维方向上发生位移。
3)荧光屏
荧光屏的作用是将电子束轰击点的轨迹显示出来以供观测。
4)显示波形的原理
在竖直偏转板上加一交变正弦电压,可看到一条竖直的亮线,如图3所示。在水平偏转板上加“锯齿波电压”扫描电压,使荧光屏上的亮点沿水平方向拉开。电子的运动是两相互相垂直运动的合成。当锯齿波电压与正弦电压的变化周期相等时,在荧光屏上将显示出一个稳定的正弦电压波形图如图4所示。
当波形信号的频率等于锯齿波频率的整数倍时,荧光屏上将呈现整数个完整而稳定的被测信号的波形,当两者不成整数倍时,对于被测信号来说,每次扫描的起点都不会相同,结果造成波形在水平方向上不断的移动。为了消除这一现象,必须使被测信号的起点与扫描电压的起点保持“同步”,这一功能由机内 “触发同步”电路来完成。
2、利用利萨如图测正弦电压的频率基本原理
通过观察荧光屏上利萨如图形进行频率对比的方法称之为利萨如图形法。此法于1855年由利萨如所证明。将被测正弦信号fy加到y偏转板,将参考正弦信号fx加到x偏转板,当两者的频率之比
fyfx
是整数时,在荧光屏上将出现利萨如
图。
图5给出了几种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判断两个电压信号频率比的条件是屏上出现了利萨如图形稳定不动,方法是对稳定不动的图形分别做水平直线和竖直直线与图形相切,设水平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X,竖直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Y,则
fyfx
nx
ny
图5的第一个图形,nx2,ny4,Y轴上的信号频率fy与x轴上的信号频率
2
fx之比为,若fx已知,则fy可求。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开机前完成以下准备工作:扫描微调、电压灵敏度微调置校准档(顺时针打死)、扫描方式(置自动)、触发源选项(置CH1或CH2)、耦合方式(置AC);按压电源按钮预热3分钟。
(2)初始化示波器面板获得“点”:辉度、聚焦、三个位置旋钮置于居中位置,扫描灵敏度置于正交模式。(五居中一归零);
(3)顺时针旋转扫描灵敏度选扭置0.2ms档获取扫描线; (4)利用CH1观察机内方波校准信号并作为待测电信号1,记录其相关参数于黑板给出的数据记录表格第一行;
(5)分别利用CH1与CH2两个通道观察左右两个音频信号发生器提供的10V1000Hz与15V20xxHz的正弦交流信号,并作为待测电信号2与待测电信号3,记录其相关参数于黑板给出的数据记录表格第二行与第三行。
(6)扫描灵敏度选钮置正交模式,按压下触发交替旋钮,显示模式置双踪模式观测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
(7)申请课堂考核,归整仪器结束实验。
【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
图5利萨如图
附表 电信号电压、频率的测量数据记录表(11海科曹丽安娜提供)
实验结果:详见下页附图(11海科曹丽安娜提供)
注意事项
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预热3分钟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测信号电压时,一定要将电压衰减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测信号周期时,一定要将扫描速率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
3.不要频繁开关机,示波器上光点的亮度不可调得太强,也不能让亮点长时间停在荧光屏的一点上,如果暂时不用,把辉度降到最低即可。
4.转动旋钮和按键时必须有的放矢,不要将开关和旋钮强行旋转、死拉硬拧,以免损坏按键、旋钮和示波器,示波器探头与插座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挂口灯泡与灯座的锁扣配合方式,切忌生拉硬拽。
篇8:关于英语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关于英语实验报告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by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
Name: XuFei Group: The 3rd group
Date: Sep. 20th 20xx
Part 1 The introduction
1.1The purposes
(1)Learn how to operate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2)Learn how to do the pretreatment of soil samples;
(3)Get familia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1.2The principle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is a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quantities of chemical elements present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by measuring the absorbed radiation by the chemical element of interest. This is done by reading the spectra produced when thesample is excited by radiation. The atoms absorb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and make transitions to higher energy levels .
Atomic absorption methods measure the amount of energy in the form of photons of light that are absorbed by the sample. A detector measures the wavelengths of light transmitted by the sample, and compares them to the wavelengths which originally passed through the sample. A signal processor then integrates the changes in wavelength absorbed, which appear in the readout as peaks of energy absorption at discrete wavelengths.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an electron to leave an atom is known as ionization energy and is specific to each chemical element. When an electron moves from one energy level to another within the atom, a photon is emitted with energy E. Atoms of an element emit a characteristic spectral line. Every atom has its own distinct pattern of wavelengths at which it will absorb energy, due to the unique configuration of electrons in its outer shell. This enable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a sample.
The concentration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Beer-Lambert law. Absorbanc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nalyte absorbed for the existing set of conditions. The concentration is usually determined from a calibration curve, obtained using standards of known concentration. Calibration Curve Method: Prepare standard solutions of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measure the absorbance of these standard solutions, and prepare a calibration curve from the values obtained. Then measure the absorbance of the test solution adjusted in concentration to a measurable range, and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lement from the calibration curve.
Part 2 The materials and apparatu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Cu hollow cathode lamp; AC voltage stabilizer; oil-free gas compressor; acetylene cylinder; oscillator; sample boat; Erlenmeyer flask with stopper (100 ml); beaker; graduate cylinder; pipette.
Part 3 The procedure
3.1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AAS
(1) inspect major components to ensure operating normal.
(2) Install required hollow cathode lamp. Select “T” before turning to the power and hollow cathode lamp. Then select appropriate la mp current and preheat for 30min.
(3) Make sure electrical meter to point to zero and then turn on high-voltage power.
(4) Select appropriate slit width.
(5) Rotate monochromator and select required wavelength. If the power meter is too high or low, adjust negative high voltage until the meter reads full scale.
(6) Adjust light point and wavelength so that the meter represents the maximum value.
(7) Turn on air compressor and acetylene gas and ignite flame. Adjust the flame appropriately and preheat the burner.
(8) Inject distilled water into the flame and continue to preheat the burner. Inject distilled water into the flame after each sample.
(9) Select “E”, inject blank solution into the flame and adjust the meter to zero.
(10) Optimize analysis conditions and measure standard solution and samples.
(11) After completion of measurement, turn off acetylene gas valve and then air compressor, cut off gas supply a moment later.
(12) Select “T” before turning off high voltage power, decrease lamp current and then turn off the lamp. At the same time, all buttons should be on original positions.
(13) Check the equipment before leaving the laboratory.
3.2 Determination of soil samples
(1) Preparation of extracting solution (0.05 mol/l EDTA solution)
18.6 g of EDTA is dissolved with water in a beaker (500 ml). The PH is adjusted to 7.0 using dilute ammonia. The mixture is transferred into a volumetric flask (1000ml), dilute to the mark and mixed well.
(2) Treatment of soil samples
2.50 g of air-dried soil (60- 100 mesh) is put into an Erlenmeyer flask with stopper (100 ml). 12.5 ml of EDTA solution is added. The mixture is shaken for 1h and then filtered. The filtrate is preserved for analysis.
(3) Preparation of Cu standard stock solution
0.10 g of Cu is dissolved in 15 ml of (1:1) nitric acid solution. The mixture is transferred into a volumetric flask (1000 ml) and diluted to the mark with re-distilled wa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tock standard solution is 100g/ml. (The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ass of Cu).The working Cu standard solution (10μg/ml) is obtained by diluting 10 ml of Cu standard stock solution to 100 ml with
re-distilled water.
(4) Plotting of the standard curve
0 ml, 1 ml, 2 ml, 3 ml, 4 ml and 5 ml of Cu standard solution (10μg/ml) are added respectively to 6 volumetric flask (10 ml) with 1 ml of 5 mol/l hydrochloric acid. The mixture is diluted with re-distilled water and mixed well to give 0μg/ml, 1.00μg/ml,2.00μg/ml, 3.00μg/ml, 4.00μg/ml, 5.00μg/ml of Cu, respectively. The absorbance is measured at wavelengths of 3247 ?. The standard curve is constructed by plotting absorbance vs. concentration.
(5)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
The sample solution is analyzed using the same procedure and conditions as for the standard curve.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s obtained from the standard curve based on the absorbance.
Part 4 The results
4.1 The raw data
4.2 AAS standard curve
4.3 Calculation
The absorbance of sample is 0.0511.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above :y=0.0446x+0.0024,R2=0.9997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n the sample is:1.091mg/L.
Part 5 Discussion
In this experiment, we use the AAS to determine Cu in soil. I learn how to operate the AAS and the limi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standard solution was prepare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and I learn how to deal with the data. Finally we get the standard curve, then, the sample concentration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bsorbance of the sample.
In the experiment we have nine members in our group, so we can do our best in every work we need to do. For my work, I am responsi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olution and titration. What’s more, I learn how to use and operate the AAS on the computer later.
Ultimately, we get the linear formula is y = 0.0446x + 0.0024 and R2=0.9997. From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and the absorbance of Cu in the sample is 0.0511, we draw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n the sample is 1.091μg/ml. We have known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est sample measured by instrument is 1.091mg/L.
We can say our result of experiment is so very accurate from the standard curve of Cu and the value of R(R2=0.09997). The accurate data is due to the efforts of we everyone. Thanks for every members of our group.
I h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our experiments. Firstly when we’ll do an experiment, we must prepare our pre-lab by ourselves and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Only do like th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experiment well. Secondly we should prefer to solute the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 rather than ask for TA. Finally, everyone should understand his own task in the experiment.
篇9:初二物理实验报告模板_实验报告_网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总结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学期初,首先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实验计划指导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计划所布置的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在演示材料不很完全的条件下,经常自制一些教具或取得另外相近或相似的教具来完成演示实验,让每个学生能够有观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达到认识理论的目的。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我们物理教师首先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学习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实验,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规范、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认真辅导,还注意巡视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的不认真的,教师认真辅导指正,并且作其思想工作,对认真规范的同学,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学会了许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3、课外的小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本学年我们还不断的提倡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的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4、实验报告的填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的鼓励学生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把观察的实验直观的操作与理论相联系,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本学期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和上级的实验教学要求还有差距,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努力探索创新,使实验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10:会计管理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篇一:财务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 实验课所在班班级与班级代码
专 业 指导教师:学 号: 姓 名:提交日期: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 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交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办公室保存。
企业成长与外部资金需求
《财务管理学实验》是一门建立在《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课程基础上以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为技术平台的实验软件。本实验报告主要针对筹资管理知识点中的《企业成长与外部资金需求》实验项目。
一、实验目的
《财务管理学实验》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逼真的现代实际工作环境,使受教育者在全真的环境中受到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熟悉筹资管理中的企业成长和外部资金需求的预测,掌握企业额外资金需求的预测,进一步巩固销售百分比法及相关的筹资及财务预测知识。
二、实验内容
主要涉及销售百分比理论知识和方法,根据销售额增加量确定融资需求量。外部资金需求=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留存收益增加=(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负债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新增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一) 编制预测财务报表,得到预测流动资产、预测固定资产、预测股东权益和预测负债的数据,编制资产负债表。
(二) 编制不同销售额增长率下的财务状况,得到预测销售额、预测资产、预测股东权益、预测负债和预测资产负债率的数据。
(三) 编制销售额增长率与外部资金的数量关系,得到预测资产增量、留存收益增量和额外资金需求,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
(一) 编制XX公司20xx年的预测财务报表
预测流动资产=预计销售额*销售百分比 2. 预测固定资产=预计销售额*销售百分比
3. 预测股东权益=本年末股东权益+预测下年销售额*净利率*(1-股利发放率)
4. 预测负债=预测资产总额 5. 具体步骤如1-1表所示
(二) 编制不同销售额增长率下的财务状况
预测销售额=本年末销售额*(1+销售增长率) 2. 预测资产=预计销售额*销售百分比
3. 预测股东权益=本年末股东权益+预测下年销售额*净利率*(1-股利发放率)
4. 资产负债表=预测负债/预测资产 5. 具体步骤如表1-2所示
(三) 编制销售额增长率与外部资金需求的数量关系
1. 预测资产增量=预测资产-本年末资产
2. 留存收益增量=预测销售额*销售净利率*(1-股利发放率)
3. 额外资金需求=预测资产增量-留存收益增量
4. 具体步骤如表1-3所示
篇二:会计管理模拟实验报告
《会计管理模拟实验》课程报告排版要求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内容:宋体,五号。
行间距 :选择多倍行距, 设值1.2 。段间无须空行。
学生应在课程结束前上交冯老师处,包括①课程报告封面;②课程报告,由指导教师完成最终成绩评定。
后附课程报告封面。(自行下载打印)
《会计管理模拟实验》
课程报告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工作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二、 实习内容及过程
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一些会计日常业务处理、银行及税务相关工作处理。公司财务部主要有材料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总账会计、税务会计以及出纳。在日常会计业务处理中,公司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也借助单位网上银行进行收付款业务查询及处理,在税务处理工作方面,只要利用税务局相关软件进行纳税管理,如登录网上办税大厅等税务软件进行纳税申报以及税收抵扣等业务。
在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方面,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针对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性质进行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凭证,进行审核记账等。公司日常的经济业务通常不是采购就是销售,在进行采购业务处理时,需进行编制采购入库单,并核对采购数量、金额及税额;销售业务方面,主要是对于应收账款的核对,根据实际发生以及相应回款进行收款或转账凭证的编制并审核记账;在采购与销售方面的实习工作当中,在制单处理方面要特别细心,要注意核对供应商以及客户往来,以免在进行项目核算时发生串户。除了采购和销售业务,日常经济业务还包括通过单位网上银行进行付款业务,并在受到银行回单后,利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应付账款核算。日常会计业务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程序,都必须以会计制度为基础,尊重原始凭证,考究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利用财务软件的强大功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公司的另一个重要会计核算项目就是进行成本及费用的核算。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成本核算主要包括生产费用核算和生产成本核算,生产费用核算,是根据经过审核的各项原始凭证汇集生产费用,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然后,将汇集在有关费用账户中的费用再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生产成本的计算,是将通过生产费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进行整理,按成本项目归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如本期投产的产品本期全部完工,则所归集的费用总数即为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则需采用适当方法将按成本项目归集起来的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在实习过程中,对于进行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主要是收料单、领料单、产成品交库单,月末盘点表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费用归集的时候,必须要有相应发票才能进行计入费用。
税务处理是公司财务处理的重要部分。税务会计主要公司税务的申报(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以及办理公司税务的缴纳、查对、复核,办理税务登记及变更事项,编制相关税务报表以及相关分析报告,申请开具红字发票,办理相关免税业务等。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利用网上办税大厅进行申报以及增值税认证抵扣,利用
ABC3000进行税务报表的填制,并对于本期应交及未交税金进行查对和复核。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20xx年起,凡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可进行增值税抵扣。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15%征收。
月底是公司出具财务报表的时候。总账会计即主管会计,主要负责公司主要财务报表的出具。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各种附表,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计算出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并进行纳税申报。通过编制财务报表还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销售利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财务报表需一式三份,上交给国税及地税各一份,本公司自己留底一份。
公司财务部还设有出纳及增值税发票开具处,出纳主要管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编制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开具收款收据以及票据的办理,专用收款收据需到税务局领购,且每次只能购买一本。通过出纳岗位的实习,我还了解到真实的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的开具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的办理。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中,必须核对单位的每一项税务信息,包括税号、名称、电话、地址等,在开具过程中,必须真实准确,如发生错误的增值税发票,需向税务局提出申请,开具红字发票等。
三、 实习总结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通过此次实习,将学校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不仅让我们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有了详细而具体的认识,熟悉了会计核算的具体工作对象,也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在实习期间,主要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及财务账表对一定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对于税务、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重要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更加熟悉了用友财务软件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的各种操作,体会到了会计电算化为会计工作带来的便捷。
实习是每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重要经历,通过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增加了我的实际操作经验,对实际的财务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更加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次会计实习,我对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不仅仅学的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习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篇三: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及学时:20xx-20xx学年春季学期,总8学时
实验地点:经济管理学院机房
一、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四部分内容进行上机模拟实验:成本性态分析模拟、经营预测模拟、经营决策模拟、全面预算模拟。下面就每部分的实验内容分别作简要介绍。
1、成本性态分析:根据教材第二章“变动成本法”中的混合成本分解相关内容,利用Excel工作表创建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模型、散布图模型和回归直线法模型,并学习混合成本分解模型的维护和应用。
2、经营预测模拟:根据主教材第四章“经营预测”中的经营预测基本原理相关内容,利用Excel工作表创建经营预测模型,重点是创建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回归法和多元回归法销售预测模型以及Excel工作表精英预测模型的维护和应用。
3、经营决策模拟:根据教材第六章“经营决策”中的经营决策基本原理相关内容,利用Excel工作表创建“生产何种产品决策”、“亏损产品停产决策”、“自制或外购决策”、“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生产工艺选择决策”、“定价决策”等经营决策模型,并学习Excel工作表经营决策模型的维护和应用。
4、全面预算模拟:根据主教材第十一章“全面预算”中的全面预算基本原理相关内容,学习利用Excel工作表创建全面预算模拟,以及全面预算模拟的维护和应用。
二、实验心得:
通过王老师的授课与本次实验收获颇丰,感受颇深。本次实验既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检验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以下是对所学内容与本次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1、课堂回顾。王老师与其他专业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板书写的非常多,板书与幻灯片相比教学效果更好,因为运用板书讲课我们对老师所讲内容印象更深刻,幻灯片上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看一遍甚至看了部分内容就过去了,而老师写在
黑板上的每个知识都会在脑海里有印象,便于我们课后复习。而且老师讲课的速度把握的很好,王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还讲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我认为管理会计与以往学习的财务会计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亮点,管理会计体现了智能化的特点。通过近三年的大学生涯,一提到会计最先浮现在脑中的是对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进行记录与分析各种会计分录、财务报表,体现出的是对结果的总结与整理;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对未来的规划,通过对未来的预测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浪费,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通过分析运用合理的手段控制成本能为企业创造真实价值。
总之,财务会计着重反映过去,运用初等数学、描述性方法对企业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于控制现在、规划未来,运用现代数学、分析性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老师着重向我们讲述了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感受管理会计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3、实验收获与总结。在本次试验中不仅学到了许多分析方法,更加意识到Excel表格在处理数据过程中的强大功能。通过对成本性态的分析有利于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对企业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对经营预测的分析,有利于企业制定未来的生产经营计划,通过Excel表格将老师所讲的分析预测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很容易就得到了所需结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模拟,直接决定了企业应该如何生产、生产多少。全面预算分析,一看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合理一次,因为它突出了全面,正因为全面所以必然具备复杂特点。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对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尽快进行调整。虽然课上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很细致,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很不透彻,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也不是很顺利,还需要多看一些相关内容,高级财务管理中老师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着重讲解。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很有意义。
通过这次实验,对Excel表格的功能又多了一些认识,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在以后工作中会经常用到,而且相对于其他软件来说处理数据方便快捷,而我对
Excel表格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好多功能还不了解,课下还需自己多练习。
我们往往局限于对学校安排的课程的学习,很少有同学去学习一些与专业无关的知识,而且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思维定式的现象,仅局限与用老师教过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学过的知识不能形成连贯的体系,各学科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联系,这可能与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解决方法有关,比如,老师留的习题中的第八题,正如老师所说运用运筹学的方法来解决很简便,再运用LINGO软件对其进行解答更简便。会计专业学习一些软件对以后工作会提供很多便利,而且一些软件并不难学习,甚至对于有些软件的学习可以只掌握一些基本要领,用的时候只要会调程序就行。软件不仅能将要解决的问题简化,还能创造出很多美妙的东西,曾经对MATLAB软件学过一段时间,运用一些MATLAB语言运行一下程序就可产生漂亮、复杂的图画,感觉很神奇,在必要的时候对解决会计问题也有帮助。总之,通过对Excel表格的运用,以及分析方法的学习,意识到我们在掌握课上老师所讲内容的同时,还有必要课下多学一些技能,尤其是对office的熟练运用,软件不仅是得出结果的重要工具,也是为我们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
4、细心是会计人员的必胜法宝。现在还记得在上次做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时,少结转了一张凭证导致报表结果错误,在几个同学的帮助下才发现了错误的根源,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运用,在工作时小的失误可能会导致很大的麻烦,所以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就养成细心的习惯,做实验时摆平心态、不急躁、有耐心。对操作步骤、分析、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有利于避免一些失误;同时,我们在学习工作中要善于总结规律,不仅有利于避免一些失误的发生,还有助于我们简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理财中的72法则简化了计算过程,且能够迅速得出结果。
最后,每次实验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收获,也会多掌握一项技能,每门课程的结束都代表着知识面的拓宽,也会对会计多一些认识、多一分感情、多一份领悟。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是老师、家长嘱咐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我们都懂的道理,但我们不能只把这句话当做一个口号更要付诸实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做事细心认真、不拖延。不做学习的机器,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刚开始做一件事或学习一门知识可能会很困难但掌握了学习方法,便会感觉学习
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大学可能是我们最后一个能够集中时间学习的阶段,所以在闲余的时间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书,开阔视野;多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活跃思维;多学一些软件,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对于专业课的学习,要自己多看,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熟能生巧。进入大三之后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比以前严谨了许多,当学到一个又一个新知识时很开心,感觉认真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篇11:实验报告参考
上周我们进行了钳工实训课,总的来说受益匪浅。
刚开始我的心情是充满了疑问,不解的是,我们学计算机的,怎么会干钳工这样的活呢!但现在想一想,学了不少的课外知识,有些东西能让我终身受益。这是多么可贵的呀!
从安全教育,动作要领和工具的使用到拿起锉刀的实际操作,这无疑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的过渡。有些东西是要自己去摸索的,有些东西是要从理论中去发现用于实际。从开始的打磨平面,就让我学到了要想做好一件事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要用实际去证实它。眼见的不一定真实(平面看上去很平,但经过测光就能发现它的不足);这让我想到了学校为什么要我们来这里实习,是要我们懂得学习的可贵,学习和打磨平面一样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做到最好,同时还要让我们认识到动手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学习理论,那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际的体验,发现不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这都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需要头脑和双手的配合。
从平面打磨到划线、打点;从修整理状到钻孔;从铰孔到攻螺纹,每一步让我学到的东西是别人拿不走的。
从这里我知道了,什么是钳工,知道了钳工的方要内容是为划线、錾削、锉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等等。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钳工实习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钳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所学的知识,同时让我们学到了老师的敬业精神。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查找操作中的错误。我们还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劳力成果精美的螺母。看着这精美的工件竟然是我亲手磨制而成的,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没有想到当初那么大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一个精美的工件是一下一下磨出来的,这也是就人们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吧!
这一周的实习是短暂和辛苦的,但是我学到的东西是保贵的,让我体会到了做一个工人的辛苦与快乐,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篇12:物理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
同组者实验日期20xx年9月21日
实验名称实验一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再将、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测固体(铜环)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则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②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和,同理可得
③测石蜡的密度
石蜡密度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
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
①测液体的密度
。
--------空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
----------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
---------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
---------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三、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
待测物体:铜环和盐水、石蜡
四、实验步骤:
调整天平
⑴调水平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⑶将塑料杯中的水倒掉,换上盐水重复上一步,称出铜环在盐水中的质量。
⑷将测得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测石蜡的密度
测量石蜡单独在空气中的质量,石蜡和铜环全部浸入水中对应的质量,石蜡吊入空中,铜环浸入水中时的质量。代入公式计算。
4、用比重瓶法测定盐水和不溶于液体的细小铅条的密度
⑴测空比重瓶的质量。
⑵测盛满与待测盐水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⑶测盛满盐水时比重瓶的质量。
⑷测待测细小铅条的质量。
⑸测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5、记录水温、湿度及大气压强。
五、数据及数据处理:
(一)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铜环、盐水和石蜡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136.32120.55119.7649.24118.74170.25
铜块密度
盐水密度
石蜡密度
(二)用比重瓶法测密度
测定盐水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26.5574.5776.270.05
待测盐水的密度
测定细小铅条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32.3674.57104.200.05
待测铅条的密度
六、总结:
通过实验掌握了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
掌握了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掌握了采用比重瓶测密度的方法。但让液流沿着瓶壁慢慢地流进瓶中,避免在瓶壁产生气泡较难。
通过处理数据,进一步熟悉了有效数字、不确定度等基本物理概念,并掌握了其计算方法。
篇13:"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页8]_开题报告_网
德育途径的选择,利用,创设又体现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德育途径与德育方法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一方面体现在德育途径的整体性中,同时,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也有自身特点,如同一途径中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又有相同的方法,因此,德育方法的整体性的内在机制,是不同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内容和学生接受心理之间的协调性.如果不同的教育者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能够适合学生理解掌握德育内容,并能促进学生将道德认识和谐地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那么这些德育方法就具有整体性.德育内容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个性心理是动态多样的,所以,构建德育方法体系要坚持辩证思维,鼓励创新.
(3)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整体,德育管理是贯通德育各要素和德育全过程的一种主导要素.首先,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在学校德育工作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工作目标,各项规章制度协调配合,具有整体联系;其次,围绕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目标,各德育职能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德育管理具有整体效益.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为德育评价的整体性.德育评价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上.整体性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段层次上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各年级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对象和人员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诸方面具有整体联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规划,德育组织,德育环境,德育经费等德育条件的评价,对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科研等德育过程的评价和对德育整体效果的评价.德育评价的整体性还体现在评价的方式上,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式.
2.德育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属性,都是主客体的统一."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经过四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深化了对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的整体认识.其基本认识角度,是从双方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形成的过程和表现特点,各自主体形成的结果的全过程来考察,即认识和把握双主体互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双主体形成的基础.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指教育者参加教育实践时的工作素质基础,教育者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先于德育过程而存在的,教育者的工作素质(包括主体性意识)相对于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而言,具有先行社会化的实践基础,是相对成熟的道德主体,其社会职责和实践目的是育德育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体现在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身具有成长发展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我要学"等主体意识.从其社会化水平来看,受教育者是未成熟的社会个体,他们的主体性,包括学习主体性,道德主体性都处在形成发展状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2)双主体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教育者主体性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素质能力的培养规划,对教学内容(社会主体的"物化"形式)的改造,调整与活化,对教育途径的创设和方法的设计运用等主体意识和主体活动,"主导"是教育者主体性的总体特征.教育者主体的实践过程具有重复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主要特点是主动性和发展性,其发展过程一般是不可重复的.在二者的对象性关系中,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状态(包括其主体性程度)对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活动具有规定性,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要以此为根据,这是双主体整体联系的内在动因;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着自身的主体性,其主体性的形成既是自身素质发展的阶段标志,又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对象化体现.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教育者的一种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主导着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际关系有群体--群体;群体--个体;个体--群体;个体--个体等联系形式.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德育双主体的对象关系并非都是师生双边活动,更多是学生自主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双方互为主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直接的对象性关系,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本生长点.在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间接的对象性关系,所谓"间接"对象关系是指教育者虽然"不在场",但教育者的主体性仍在起作用,表现为受教育者自觉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外化为主体行为,如文化课中的自学和道德生活中的自律等.整体认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应包含师生共同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两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性活动中的主体性更具根本性和目的性.
共21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篇14:水力学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关于水力学实验报告,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七周的水力学实验,从这些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
例如,所有实验都是需要耐心地去测量一组一组的数据,还需要在实验后认真处理核对每一组数据。这些实验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在做数据处理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
例如:数据处理时,遇到要进行数据获取,插入图表命令,这些就要求懂得excel软件一些基本操作。通过这几次的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还学习到了认真严肃的科研精神,并且激发了我学习新事物的兴趣,这些我个人觉得都是极为可贵的。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包括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总结。我认为这里面需要我们花费很多心思去思考体会,想出自己对什么有疑问,以便上课时向老师提问寻求解答。
以我们的电拟实验为例:当时我们做这个实验时反复做了很多遍,也向老师提出了一些疑问。在开始时,仪器需要校准。因为上下游电势差不是10V,仅仅这一点我们就搞了很长时间。最终我们得出的误差原因是因为电笔接触不好影响实验进行,所以我们更换了其他不可使用仪器的完好的电笔,实验才得以进行。其次,实验分析阶段是培养我们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阶段。
我认为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你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我们每次对待实验都是随随便便的态度,抱着等老师教你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必然会导致我们对待实验过程的懈怠。尽管可能也会的到好的成绩,但这对将来工作态度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关于实验的思考问题:哪些实验仪器能改进,哪些数据需要重新获取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像堰流实验,以为我们分析的实验误差很大,所以我和同组的王琦玮同学就去做了3遍才最终确定的数据,局部水头损失也是如此。关于动量方程实验仪器,做实验中砝码的固定和加载都是一项难题,同时这也对实验精确性产生了极大影响,对此,我想到是不是可以采用电磁体来代替人工加载(不知可不可行)。虽然没有对实验仪器改进产生正面意义,但是这促进了我深入思考,我想这便是让学生做实验的最终目的吧。
篇15:LED调光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在各种领域应用普及,并要求LED具备有调光功能。在现在的几种调光技术中,从简单的可变电阻负载到复杂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开关,每一种方法均有其利弊。PWM调光的效率最高,电流控制也最精准。本文以LED驱动器LM3405为例,论述LED在调光时的特性,例如亮度与正向电流的关系、波长的变化(色移)和控制器的工作周期限制等。
1、LED驱动器工作原理
由于LED的功率低于1 W,所以可用任何类型的电压源(开关器、晶体管)和串串联电阻建构一个电流源。对于少数光线输出端电流的改变而造成亮度和颜色的变化,人的肉眼是不容易察觉出来。不过,一旦将多个LED串联,该稳压器便必需担当电流源的角色。这是因为LED的正向电压VF会随正向电流IF变化,图1是LED波长随着正向电流IF变化图,而该变化对于每个LED都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批产品也有区别。在较大的电流下,光线的强度变化通常约为20%。而 LED制造商一般都会采用较大的VF范围来增加亮度和颜色,因此上述情况尤其突出。然而,除了电流外,正向电压还会受到温度影响。假如只采用镇流电阻器,则光源的颜色和亮度变化很大,而唯一可确保色温稳定的方法是稳定前正向电流IF。
大部分设计人员只习惯为LED设计稳压器,但在设计电流调节器方面显然有不同的要求。电压输出必须要配合固定的输出电流。虽然在大多数应用中, LED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可容许误差±10%,而直流电流的输出纹波更可高达20%,一旦纹波超出20%,人的肉眼便会察觉到亮度的变化,假如输出纹波进一步增加到40%,肉眼就无法承受。
2、器件和设计实例
一般而言,电流调节器的设计都需使用比较大的电感以使电感电流IL的变化少于20%。这里可采用LM3405,即使电感由于1.6 MHz的高开关频率而变得较小,仍可发挥很好的效用。LM3405性能参数如下:
控制方法:
封装:电流模式 TSOT-6
最大输入电压: 15V
应用:工业照明 1A 1~22uF 4.7~10uH 驱动电流: 输出电容: 电感:
3、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技术
PWM控制是降低LED光线输出的最佳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可在保持控制器2高效工作的同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颜色输出。在衡量调光质量方面,对比度CR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光线输出的控制越精准。现今,有些驱动电路制造商声称其产品的调光频率可以高至开关频率的50%,因而可获得良好的对比度。理论上,这是有可能的,但这要求稳压器必须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和连续导电模式(CCM)之间正常工作,而这种工作对于设计而言未必是最好的方法。然而,设置PWM频率比开关频率高一级,其稳定性最好。实验数据显示,采用LM3045,调光频率为5 kHz时,稳定性最好。
设置最低调光频率下限是基于:当开关频率低于100 Hz时,肉眼便可看到抖动或闪烁。至于最高频率上限是调光脉冲施加器件后,电路所需的启动时间。以LM3405为例,器件首先会经历一个通电重设,之后进入软启动。整个延迟直到LED电流被完全建立约为100μs,而额外调光脉冲的上升时间(tSU)和下降时间(tSD)会跟随最低调光脉冲到达。
DDIM(min)=(tD+tSU)/T
计算对比度,假设fDIM=1 000 Hz、TDIM=1 ms, 从LM3405数据资料中得知tSU=20μs,则对比度CR为:
DDIM(min)=(20μs+100μs)/1 ms=0.12,则对比度CR=1/DDIM(min)=8.3
从上式可明显看出,若要得到较佳的对比度,则降低调光频率fDIM。在调光频率100 Hz下,对比度CR为83。但效果比起LM3404并不算高,因为LM3404是专为高对比度而设计的,在500 Hz下LM3404的对比度可达655:1,适用于显示器背光灯和机器显示。对于一般的照明应用而言,对比度接近100即可。然而,LM3405可提供最简单和最小型的1 A LED调光驱动器解决方案。将关机和调光功能结合到一个引脚上,封装尺寸缩少70%(比较PSOP-8与TSOT-6封装),但启动时间却增加至100μs。
篇16:农产品品质简易鉴定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又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更重视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食品的安全和营养是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作为食品,首先是要保证其安全,即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要保证食品在适宜的环境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减少其在食物链各个阶段所受到的污染,以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此外,还应保证食品应有的营养和色、香、味、型等感官性状,无搀假、伪造,符合相应卫生标准的要求。
农产品是一切食品加工的原料,农产品品质的好坏,是否安全,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威望,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疯牛病、二恶英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比较发达,高效农业还处于起始阶段,如何提高农产品品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是值得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深思探究的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课题研究。
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分成三个行动小组,第一行动小组负责采集农产品标本,第二行动小组负责组织实验操作,第三行动小组负责个行动小组之间的协调。
1、第一行动小组在农贸市场选购了白菜、辣椒、扁豆、冬瓜、大蒜等五种农产品样品,并分头到自己的菜地里选摘了上述五种样品,把这几种样品带回了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分析。
2、第二行动小组对第一行动小组带回来的农产品样品分别进行了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有: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细菌群落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几个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各行动小组紧密协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对感到怀疑的一些数据,反复进行实验,力求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于农产品品质的简易鉴定,经过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反复查阅资料,咨询老农,我们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一看、二闻、三辧、四尝。
农产品的表面颜色是反映农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观察农产品的外观形状和色泽是判定农产品品质的第一步。二闻就是闻农产品的气味。带香味的农产品闻闻它的香味是否纯正,没香味的农产品,闻闻它是否有异味,如果有异味,那就说明该农产品腐烂变质。三辧,就是用手辧开所选购的农产品,看看是否爽脆,汁水是否正常。四尝,就是用口去尝尝农产品(这主要针对能够生吃的农产品),辨别农产品口感是否正常,是否有其他的异味。
经过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反复实验,发现我乡生产的农产品,大多数品质较好,但远未达到“绿色”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要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任重道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乡农产品外观形状、颜色较好,色泽光艳,看上去能引人食欲,营养成分符合标准,但口感不是很好,像白菜,吃起来有点淡。细菌群落超标,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这是我乡农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谢玉剑那里选购来的白菜、大蒜,品质较好,白菜口感好,带点甜,大蒜香味浓郁。
为提高我乡农产品的竞争力,发展我乡的“绿色”农业,针对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1、建议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广大农户的品牌意识和安全、卫生、“绿色”的产品意识。
2、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切实让广大农户掌握新的农业科技,施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进行生物防治,以平衡农产品营养成分,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提高我乡的农产品品质。
3、拓宽信息和销售渠道,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增加农民的收入。
篇17: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_实验报告_网
实验报告本封面课程名称:《人体组织解剖学》。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题目:实验二 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
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
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
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
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篇18:物理实验报告500字_实验报告_网
自然界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叫共振。俄罗斯横跨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市的大桥全长154米,20xx年5月22日,大桥路面突然开始蠕动,类似于波浪形,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正在大桥上行驶的车辆在滚动中跳动。这个有趣而又有点危险的现象就是由于共振引起的。
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以最大振幅做振动的情形。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
我们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耦合摆球”的实验来演示这个现象及研究影响它的因素。
操作步骤:选中右侧第一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几个周期后,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一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大,而其他单摆几乎不摆动;让摆动停止,在选中右侧第二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几个周期后,也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另一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大,而其它单摆几乎不动。
这个结果表明:单摆的共振与其摆长有关。通过查询资料得知,是否共振与单摆的频率有关,当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现象;因为其它条件一定时,单摆的频率与其摆长有关,所以摆长相同的单摆会产生共振。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还可观察到当产生共振时,刚开始振动的单摆振幅逐渐减小,共振的单摆振幅逐渐增大。这表明:在产生共振时,会有能量的吸收与转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振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常用的微波炉。共振在医学上也有应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共振有时还会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这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便是桥梁垮塌。近几十年来,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还发生了许多起高楼因大风造成的共振而剧烈摇摆的事件。
在这次物理实验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收获很大。
篇19: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和掌握结构的说明和引用、结构的指针、结构数组,以及函数中使用结构的方
法。
(2) 掌握动态存储分配函数的用法,掌握自引用结构和单向链表的创建、遍历、结点的
增删、查找等操作。
(3) 了解字段结构和联合的用法。
(二) 实验内容及要求
1.表达式求值的程序验证 设有说明:
char u = "UVWXYZ"; char v = "xyz"; struct T{ int x; char c; char *t;
}a = {{11, A, u}, {100, B, v}}, *p = a;
请先自己计算表2.1中表达式的值,然后编写程序并运行来加以验证。(各表达式相互无关)
2.源程序修改、替换
下面所给源程序的功能是:给定一批整数,以0作为结束标志且不作为结点,将其建成一个先进先出的链表。先进先出链表的头指针始终指向最先创建的结点(链头),先建结点指向后建结点,后建结点始终是尾结点。请完成以下工作:
(1) 源程序中存在什么样的错误(先观察执行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调试。使之能
够正确完成指定任务。
(2) 修改替换creat_list函数,将其建成一个后进先出的链表。后进先出的链表的头指针
始终指向最后创建的结点(链头),后建结点指向先建结点,先建结点始终是尾结点。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struct s_list{ int data;
struct s_list *next; };
void creat_list(struct s_list *headp, int *p); int main(void) {
struct s_list *head = NULL, *p; int s = {1, 2, 3, 4, 5, 6, 7, 8, 0}; creat_list(head, s); p = head; while(p) {
printf("%d ", p -> data);p = p -> next; }
printf(" "); return 0; }
void creat_list(struct s_list *headp, int *p) {
struct s_list *loc_head = NULL, *tail; if(p[0] == 0); else {
loc_head = (struct s_list *)malloc(sizeof(struct s_list));loc_head -> data = *p++;tail = loc_head;while(*p){
tail -> next = (struct s_list *)malloc(sizeof(struct s_list)); tail = tail -> next; tail -> data = *p++;}
tail -> next = NULL; }
headp = loc_head; }
3.程序设计
编写并上机调试运行能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或函数:
(1)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定义一个字段结构struct bits,它将一个8位无符号字节从最低位向最高位声明为8个字段,各字段依次为bit0, bit1, …… bit7,且bit0的优先级
最高。同时设计8个函数,第i个函数以biti(i = 0, 1,……7)为参数,并且在函数体内输出biti的值。将8个函数的名字存入一个函数指针数组p_fun。如果bit0为1,调用p_fun[0]指向的函数。如果struct bits中有多位为1,则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调用函数指针数组p_fun中相应元素指向的函数。8个函数中的第0个函数可以设计为 Void f0(struct bits b) {
Printf(“the function %d is called! ”, b); }
(3) 设计用单词链表建立一张班级成绩单,包括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英语、高等数
学、普通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四门课程的成绩,试用函数编程实现下列功能:
① 输入每个学生的各项信息。 ② 输出每个学生的各项信息。 ③ 修改指定学生的指定数据项的内容。 ④ 统计每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保留两位小数)。 ⑤ 输出各位同学的学号、姓名、四门课程的总成绩和平均成绩。 4.选做题
(1)对上述程序设计题中第(2)题的程序,增加按照平均成绩进行升序排序的函数,试写出用交换结点数据域的方法升序排序的函数,排序可用选择法或冒泡法。
(2)对选做题第(1)题,进一步写出用交换结点指针域的方法升序排序的函数。 (3)采用双向链表重做编程设计题中的第(2)题。
(三) 实验步骤及结果
1.表达式求值的程序验证的实验步骤及结果
表2.1 表达式值的计算
结果正确!
2.源程序修改、替换的实验步骤及结果
(1)改错:headp类型应为双重指针,即:void creat_list(struct s_list headp, int *p); 同时第40行应该改为*headp = loc_head; 第12行改为creat_list(&head, s); 修改后的程序如下: #include#includestruct s_list{ int data;
struct s_list *next; };
void creat_list(struct s_list headp, int *p); int main(void)
{
struct s_list *head = NULL, *p; int s = {1, 2, 3, 4, 5, 6, 7, 8, 0}; creat_list(&head, s); p = head; while(p) {
printf("%d ", p -> data);p = p -> next; }
printf(" "); return 0; }
void creat_list(struct s_list headp, int *p) {
struct s_list *loc_head = NULL, *tail; if(p[0] == 0); else {
loc_head = (struct s_list *)malloc(sizeof(struct s_list));loc_head -> data = *p++;tail = loc_head;while(*p){
tail -> next = (struct s_list *)malloc(sizeof(struct s_list)); tail = tail -> next; tail -> data = *p++;}
tail -> next = NULL; }
*headp = loc_head; }
程序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结果正确!
(2)建立一个后进先出的链表如下:
修改后程序如下: #include#includestruct s_list{ int data;
struct s_list *next; };
void creat_list(struct s_list headp, int *p); int main(void) {
struct s_list *head = NULL, *p; int s = {1, 2, 3, 4, 5, 6, 7, 8, 0}; creat_list(&head, s); p = head; while(p) {
printf("%d ", p -> data);p = p -> next; }
printf(" "); return 0; }
void creat_list(struct s_list headp, int *p) {
struct s_list * loc_head=NULL,*tail; struct s_list * temp; if(p[0]==0) ;
篇20:实验教师挂职学习报告[页2]_学习报告_网
四、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方面
1、德育工作
学校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长远的发展,恩施市实验小学确立了“为孩子的持续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学习型”校园、书香校园、数字校园的办学特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美、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探索新形式下与时俱进的德育教育新途径,与时俱进,形成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新格局,坚持周一升国旗与每周的班会相结合,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爱国教育、集体教育的风景线。家校联合,定期举行班主任研讨会,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与其中,共同商讨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国庆节前夕,召开“红领巾和祖国共同成长”的主题班会,班会由学生策划,教师指导。学生自编自演的三句半,快板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主体鲜明,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教学、教研工作
学校重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坚持科研兴校,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科研。利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展开讨论、通研教材。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教学教研集体备课活动,系统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导学案内容的设计,扎实的完成了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学校注重抓常规管理,强化全员的常规意识。学校的领导、教师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提高。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做了大量探讨性工作。在组办特长教育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开设了英语、书法、素描、篮球、田径等兴趣班,做到时间、场地、人员、设施四落实。学期初教师制订实施方案,由教导处审核,组织实施,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培养。每天的大课间都落实到位,既有全省统一的广播体操、集体舞又有自己学生的特色。武昌实验小学的搏击操武术操,学生整齐划一,刚劲有力的动作,恩施实验小学土家族的舞蹈,给人呈现的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健康育人”的教学宗旨得到充分体现。初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已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教育作用。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开放月”活动,让家长亲临课堂,零距离感受校园生活,与任课老师进行了细致交谈,了解学生、了解学校,表达愿望、增进互信。
3、快乐高效地课堂
361快乐快乐课堂第一次深层次地接触这个理念。“ 3”即课堂必须切实践行新课改理念的三个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6”即每一节新课学习中师生必须共同完成“六个环节”——解读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点拨拓展、测试纠错;“1”即“一准备”——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铁律一:“先教后学”以学定教
铁律二:“先教后学”以学导学
铁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4、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师资队伍是学校软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把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队伍建设的方向。把师资水平放在第一位,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师德是前提,观念是基础,培训是途径,业务是保证。开展教研、教改、教材的培训,学科、计算机的培训,跨学科研究,“带教制”和“导师制”都是有利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尽可能将外出学习的机会留给优秀的青年教师,学校的重担压给青年教师,大胆使用优秀的青年教师,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
共3页,当前第2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