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精选20篇)

浏览

4469

范文

470

当代大学生自我鉴定

范文类型:鉴定书,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回想三年以来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种.种经历,本人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过成功的笑颜,也有过失败的辛酸,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重要性。无论如何,过去的是我不断奋斗、不断完善自我的四年,以下做个简短的个人鉴定。

在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上期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在党校学习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通过我的刻苦努力,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被多次获得“院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在学院活动上,认真负责,有较好的组织能力,曾在院广播站工作,工作踏实,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多次参加院系活动,如,20__年上半年“12·9”团体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20__年下半年"建党九十周年"团体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20__年“12·9”配乐朗诵大赛担任领诵荣获团体一等奖,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多次参加社会实践,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应时刻以大局为中心,我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所以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这三年的大学生活里,我确实成长了很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例分析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案例3】小强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平时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得都比较好。但是,有一次因为某件事,老师批评了他,与老师发生了顶撞,以后,同老师的关系就比较紧张了。

【案例4】张××,也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同学,道德品行、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差,经常被老师批评,受到老师的指责,他也对老师很反感。

【案例分析

一般来说,要改变这些孩子的交往问题可以采用社会支持的方法。即学校与家庭配合,改善他们与周围的关系,特别是应注意融洽他们与亲人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让他们感到家庭和班集体的温暖,心理上有安全感,消除戒备心理,能够接受别人与之交往。同时要注意让他们扩大交往范围。当他们能够接受别人与他交往时,要给予强化鼓励,并帮助他们主动与别人交往,从与亲戚交往,扩大到与亲戚的朋友交往;从与一个同学交往,到与这个同学的朋友交往,逐渐扩大交往范围,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对于严重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同比自己年龄小或低年级的学生交往,以显示他们的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多与性格开朗的人在一起活动,情绪受到感染,也会使自己变得开朗起来。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学校里,学生和老师天天相处,有时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误会,产生分歧。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有的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当有关。批评学生时不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没有深入调查和分析造成处理问题不公,遇事不顺心而把个人情绪带入课堂,对学生过多的惩罚和指责等,会伤害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虽然不能排除学生在某些方面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学生同老师的紧张关系必须要得到恰当的处理。如果双方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师生关系,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乃至学生个性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处理师生关系呢?

(1)让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认知。有的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不信任自己,这些同学的这种认识是缺乏事实根据的。与其说老师不理解不信任他们,不如说他们不理解不信任老师。这种不良认知直接影响着学生 和老师的交往。所以教师在平时就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地认知师生关系,学会真正地理解和信任老师。

(2)让学生主动与老师促膝谈心。告诉他们老师的工作比较忙,不要等待老师主动上门找自己谈话,而要学生见缝插针地找老师谈心,和老师唠唠家常,谈谈心事,做到和老师心灵沟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甚至是误解统统向老师讲出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3)老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写信与自己沟通。有些学生不善于面对面地和老师交谈,他们担心当面谈思绪容易乱,丢三落四地说不清楚或表达不全面,还有些问题当面不好意思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建议他们写信,通过书面的形式和老师交谈,以此发展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当代大学生自我鉴定

范文类型:鉴定书,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悄然溜走的岁月,转瞬即逝的年华。转眼间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离校之前,该好好的给自己作个鉴定,及时给自己定位,规划好未来。

回顾过去,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也很充实。除了努力学习基础课程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在这三年多的大学生活里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思想觉悟等方面比起刚来大学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一向严于律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连续三年获得校奖学金。平时我还非常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涉猎了大量英语方面的课外书,并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拓宽自己的视野,并自学各类与平面设计相关的软件,以进一步完善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体系。

在工作上,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结合自身特长,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网络设计比赛,并获得奖励,为学校争光,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做事有时候会优柔寡断,不能果断、大胆的放开手去做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继续努力,不断进取,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我人生的新旅程。

对于一名大四毕业生来说,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开始人生的新旅程,走好这段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也非常重要。通过对这三年多的鉴定,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系统地客观地认识,在以后的求职路上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迎接未来,迈好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3897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过程:

一. 大学就业难,普遍觉得报酬太低。原因何在?

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角度看,不能片面地责难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特别是对收入水平的抉择,大学生谋求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是有道理的。在查阅相关资料(material)计算后发现:城镇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和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阶段毕业人力资本量分别为20xx年价格人民币3.1万、4.9万、7.4万、 19.4万、31.6万、49.8万;各阶段新增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高学历与低学历收入之差比以本学习阶段投资新增人力资本量),分别为9.8%、 2 2 .2%、 11.0%、 4 .7%、 18.8%、14.6%。可以看出,从中等教育水平培养到高等教育水平,需要人力资本投资12.1万元,边际投资很大。据有关调查资料(material),目前大学毕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每月1700元左右,高中和中等教育毕业的为1500元左右,大学投资收益率仅为4.7%。这样低的边际收益率,对大学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极不合算的。因此,大学生及其家长找一个能回报大学阶段投资的收入水平的工作岗位,就是投资对合理收益的追求,是经济人最理性的反应,而简单说大学生择业条件太高,挑三拣四,从成本收益理论讲,是毫无道理的。否则,从投资回收角度讲,他无法收回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实际是亏损的,那又何必要上大学呢?

再次,大学生需求方面也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日本1.25亿人口有6 6 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 0 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中国为什么就业难,就是因为每千人中小企业数太少。除了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吃皇粮”、官本位等观念外,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政府收费项目多,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太少的最主要体制原因。

另外,我觉得应该从大学生本身找原因。作为企业,他所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肯定是建立在员工能为他提供经济效益。显然,能为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得到的报酬就会越多。那么一个本科生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呢?据调查:1.教育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大学教育中企业所需要的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实验、操作、实习等较为缺乏,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而在大学中几乎不开创业课程,大学生毕业后,对于怎样开办一个企业,怎样研究和开拓市场,怎样进行核算,怎样经营和管理企业等等,一无所知。另外,现在大学生的观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过去是培养“吃皇粮、捧铁饭碗”人才教育。大学毕业后一般分配到党政社团、国家事业、国有企业单位计划分配,工资有一定标准并稳定提高,除了国有企业外,工资来源为财政经费,在过去大学生毕业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分配到这些单财政还负担得了。现在,党政社团、事业单位都在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有企业每年也要减出几百万人来。现在还有很多人能从这种思想中走出来。

二.考研又在逐步演变成很多人的“独木桥”考研大军急剧增加。“校漂族”实在太难。

大学毕业了,但仍有人“漂”在校园……

“校漂族”在扩军,这已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所谓,是指那些已经毕业,却仍留连再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经常到学校用餐,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material)或参加学校一些讲座,闲暇是逛学校周边的小店……

“校漂族”到底有多大比例,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到底是精彩还是无味?让我们走进“校漂族”,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存与心理状态。

“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所以他们很苦——这是我的感觉。

“6点多起床,接着到教室自习,然后在学校食堂吃饭,晚上自学到10点多,最后回到自己租的小屋。”在山东大学的自习教室里,我跟这位“校漂族”的一员聊了起来。再大四考研失败后,他决定再考。我们是校园里的“大五”生,从外表看,我们跟师弟师妹们没什么两样,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我们在依赖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只是我们的心不再为外边多彩的世界所诱惑了,我们没有多少“漂”的资本呀。

另外,我还见到一位三次冲击“考研”的。前两次都是功亏一篑,尽管他的精神压力很大,但他说“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家庭状况不是很(20xx大学生体育运动调查报告)好。

他只能节衣缩食,每天天未亮就从自己与别人合租的小屋于出来,在教室一呆就是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家,一天三餐几乎都在啃面包或方便面。“拼一个美好未来”,这几乎是所有“校漂考研族”的共同心愿。一时找不到一个好工作,考研也许就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对“校漂族”而言,或许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去年,国家就业制度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户口留在学校的尚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子,更是把校园作为一个人生的缓冲地带。

暂缓就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他们感到有一份安全,有一份归属与依靠,这也许是他们心中本能的选择。有专家说,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心理上仍然未“断奶”,无法适应社会,因此选择重回学校寻求心灵的依靠。这种解释虽过于绝对,但对“校漂族”而言,对校园的归依情结确是无法排解的。

当然,“校漂族”工作暂无着落,经济拮据,也是他们选择继续留住校园的重要原因。“住在学校附近,傍依学校的食堂、图书馆等,生活经济实惠而方便,还可以充充电,查查资料(material)。就连学校周围的各种商店卖什么,哪家东西最便宜、哪个餐馆有什么地方菜,我们都一清二楚。”这是一位山东的“校漂族”告诉我他们在学校附近的原因。

“哪儿漂都是漂,干吗浪费学校这份难得的资源呢?”有许多“校漂族”,他们更多是看重了学校的资源和校园氛围。

“毕业之后,在选择居住环境时,总是不自觉地把所选地点和校园做比较,后来虽然也曾在单位附近租过房子,但学校里的图书馆、阅览室、自习教室,这些曾经让我留下汗水和身影的故地,总也挥之不去,最后,我又搬回了校园。刚毕业半年多,对于家在外地的我,校园是我对这座城市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精神上的一个“家”。

但很多学校认为,轻易办理暂缓就业而加入“校漂族”这一群体,不应提倡。一方面,他们占用了学校资源,对那些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放弃正当时候的就业机会,盲目地被这一群体同化而做“校漂族”,将来就业会更困难,“先就业再择业”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一方面,选择“校漂”,其实对学生本人也不利,“校漂”期间档案记录是中空白的,容易使用人单位产生疑问,不利于本人就业。

调查总结:

两天的时间中,我接触了很这样的“校漂族”,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他们真的很苦!我感觉到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拮据,而更大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从心底里我佩服这些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应该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全部。“校漂族”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多数应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漂泊的生涯也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人生起点,这是它的积极意义。它作为人生角色转换的缓冲带,从容地规划一下人生生涯,也许半年,也许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种生存状态不宜过长,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一味沉迷其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漂”的感觉很自由,但毕竟无根,不稳定,成本也比较高。另外,作为学校,也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除传授系统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让学生顺利完成校园与社会的对接。就业难,考研难。对于以上问题,首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收益低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从吃皇粮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调整专业,改革课程,加大技术技能专业的设置;另外,大专和本科所有专业,在毕业前一年内,开设必修的创业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谋划,寻找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注册登记企业、经营管理生意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政府要网开一面,各部门要降低注册登记企业的门槛,缩短开办企业的时间,减少开办企业的审批手续,减免开办企业的各种收费,放开较多的行业让中小企业进入;在企业开办后。银行应当积极地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较多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政府和银行可推出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杜绝政府各部门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这样才能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另外作为考研一族应该积极面对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馈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应该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全部。但愿随着制度的改革,观念的提高,以上状况能够得到改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024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2101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018

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学生的消费新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实惠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实用之间,更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实用。在各类产品的选择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2 、大学生侧重时尚性消费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大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饰、化妆品仍是女生消费的大头,68.3%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衣着服饰。只有31.7%的人认为无所谓,穿得舒服就行。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 、大学生在品牌的选择上忠诚度高

国外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更受学生欢迎。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阿迪、only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4 、大学生消费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他们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调查发现,有98.3%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费在600元左右。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总消费的三成,恋爱、人际交往、个人时尚用品等费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费的大头。现在mp3、手机、笔记本电脑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产品。目前,手机在同学中的占有率超过90%,其中七成的同学使用高档手机。56.7%的同学拥有电脑。但在拥有电脑的同学中,68%的同学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少数同学是用电脑学习。

5、 考证、出国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我粗略数了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证,像会计证、秘书证、公关员证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公关员资格证对找工作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同学如实说。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一位正在等待签证的朋友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雅思,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的雅思,学费18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4、5千元。考完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更别提出国了。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也有几点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的消费情况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重要影响。我在对一些同学的访问中发现,一般来说,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的消费大部分是用在伙食上,另外一部分开支主要是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他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在学校的消费也和在家里一样,不会太讲究。而城里的学生在消费上就相对大手大脚些。

2 、集体影响

读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集体宿舍,这样,个人的消费方式不得不受到集体的影响,比如我以前不太喜欢喝牛奶,但同宿舍其他人都有喝奶的习惯,我也就慢慢跟着喝了。

3、 社会文化的影响

以女大学生为例,虽然他们和社会有一段距离,但社会上的潮流也能影响到她们,追求时尚,高档服装,化装品,减肥品等,都要花很多钱。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观和行为会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的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消费自主的同时也要注意教育。同时,学校对大学生正确的消费官和消费行为应有好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勤俭节约的教育,狠抓校风学风。最后建立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当前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影响。我们希望依赖社会的力量,屏弃不良的消费行为,积极建立校园新风气、新消费文化的生长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自我分析报告范文大学生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3189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总是变幻无常,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分钟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人生总是充满喜怒哀乐,那曾经的种种心情是否还深藏心底;人生总是伴着酸甜苦辣,在过去的岁月中那一桩桩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回忆是否还不能忘怀。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蓦然发现已度过了22个春秋。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而去?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之中,每一步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迎接人生挑战的契机。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一)自我剖析

我从小学到现在,和大多数的学生一样,都是在父母的要求下,考重点高校,考重点大学。我那时的想法,就是按照父母的期望,好好考大学,好的大学就等于将要有好的工作。每天都是这样说,我就按父母说的,一步一步的走下来,这期间我都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一切都努力往父母说的做,其他的也都是人云亦云,这样一直到了大学开学。我到了大学,离开了父母,我才到了我的低潮时期,这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人交流,这里我接触到的人,天南海北,各式各样,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生活方面的事。仿佛一切都变的很难,一切都要自己去想,去做。那时的我很迷茫,也想了不少。以前的我,无忧无虑,只要做好学习,一切由父母安排。现在一切都得自己拿注意了。一时不习惯起来。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和同学同寝发生过不愉快。那时的我,觉的和这的生活格格不入,总想回家,每天都过的很压抑。现在未免有些莞尔。到了现在,我也想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心里也觉的好了很多。我也想到了我的未来该怎么做。所以我现在觉的,大学的生活真是很锻炼人,真是塑造一个人的黄金时刻。这时候的心理是最容易受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会影响以后的生活的。直到了那个时刻,我才觉的,我的生活才刚开始呢。每个人的生活都有高潮和低谷,我知道以前无论如何,都已经过去了,未来才是我该认真考虑和为之奋斗的地方。

1,兴趣爱好对自己的影响

我喜欢阅读、写作、音乐,我喜欢做手工艺品例如刺绣、编制,没有原因,从小就喜欢,做手工让我非常有耐心还能陶冶情操。我喜欢做饭,我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菜色,我甚至梦想过以后有机会出国学习各国的特色美食。我喜欢看到家人朋友吃到我的菜时开心享受的表情,也许是因为这样吧,我非常的恋家。专业兴趣上,我比较喜欢会计类的,也正是我现在所学的财管专业,我认为此专业可以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情。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我做过一次人格分析和职业分析,鉴于测评结果,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理财型。我认为这很符合我的专业需要。因为首先我是一个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为人务实,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自己的朱镕基,海伦凯勒。我觉得他们的做事风格和对生活的忍受能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并且对我自己的影响非常大。

2,性格及对自己的影响。

类型:外向,开朗,但很感性。

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但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

3,能力与品质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而且自我约束力比较强,实事求是。有上进心,不甘落后。尊重他人,做事有原则,对待事情自己有客观的判断和选择,不会人云亦云。自己的不足就是有点小小的自负,遇到感情问题,会处理不好,过于任性。有时候压力很大时,会产生抵抗情绪,于是考虑太多,不敢果断处理,创造力不强。

二)人生观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无论是在高中,还是现在的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读很多书,并积极参加活动,然后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自己。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我还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跟随党的脚步,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努力为社会,集体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自身的优势

有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

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自己有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2.自身的不足

压力很大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现实,考虑的东西太多,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太过复杂。创造性不强。

3.我需要改进的方面

性格的冲动性,耐心

四)自我奋斗目标

完成学校里所有的学习任务,并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的领导能力,专业学习能力。最后实现自己的企业目标,成为一个专业人才。 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目标将不再是目标,而是新的起点

五)我的成熟标准

能够完成常规性的日常工作,并且进行劳复杂思维的工作;富于冒险、敢于竞争,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并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能克制自己冲动的想法和行为。感情明确,热爱家人,朋友,懂得谦让,不会随情绪办事情。

六)同学评价

评价:是一个开朗的同学,有领导才能,做事认真,尊重约定,维护集体。 批评:做事太过急躁和死板,没有什么创造性。考虑太多,太有原则性。

七)感想

通过这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我觉的有些收获。我一直觉的,我的心理还是比较健康的,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各种问题都涌到了面前,心理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我在这短短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发现了自己原来的心理障碍。发现问题总是比憋在心里不知道,不疏导好。我在这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知道了该如何来发现,疏导,防范这些心理障碍,快乐地度过这四年时光。不过我知道我还只是学了些皮毛。我还想知道些解决心理问题的实际方法和一些关于人际交流的实践性的技巧的知识。这些实践性的知识很实用,也能和理论结合。最好多点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示例来加强理解和应用。

这篇个人成长分析报告写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认识了自己。个人认为经常地自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塑造人格的魅力。在这里分析了自己,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以后会努力并坚持着使自己的品德与言行趋于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500字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873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党组织: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已经一年了,我也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组织的关怀和党员的帮助下,我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学习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问题与不足,现在向组织汇报一下我这段时间的情况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于20xx年x月郑重递交上了我的入党申请书。当时,我曾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

我是一名当代大学生,有志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党和人民。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得有所追求,总得要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如果毫无追求,只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这样的人生将毫无价值。

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学习,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教育,离不开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这几年的学习锻炼中,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下面,我将对自己申请入党以来所取得的进步、成绩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两年过去了,我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过去的两个学年里,我连续两年获得校级奖学金,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4门。并获得了校级专业竞赛奖。我因为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方向明确,刻苦用功,所以在学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思想方面,同样也是受益匪浅。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在思想汇报中进一步确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之后我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使自己在思想觉悟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外,我还有计划地经常阅读有关党建、党史及党员先进事迹的书籍和报刊等,不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更大的精神动力,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而使得自己从一个幼稚的小女孩一步步变成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理想的入党积极分子。

当然,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身上还存在着很多毛病和不足之处。例如我自己属于内向型性格,因此不善于社交与沟通,这样就缺乏组织能力,所以在以后的日子当中,我要积极锻炼和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人;其次,在生活上,我还应该更加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虽然以前也帮助过这样的同学,但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今后要尽力多帮助有困难的人,为这个社会献上一份爱心。同时,我也体会到,仅仅学习课本知识是很不够的,只有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丰富知识。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参与了各种社会活动,从而不断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但是,我深知自己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存在许多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工作上缺乏自觉性、创新性。对于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改正,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党组织及时给予批评和指导,我会虚心接纳,不断改进,从思想上“入党”,在行动上像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我决心通过自我反省,找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其产生问题的根源,认清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我也要虚心接受党组织和同学们的批评和帮助,弥补自己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不足。今后,我要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解决自己思想和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落脚点;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多下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加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转眼间,我即将进入大学的最后一年。但是,今后的路还很长,我的人生事业才刚刚开始。离开校园之后,我在思想上、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活动中,还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自觉地为群众做出榜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相信自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月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3667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以下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当今社会正面向多元化发展,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日渐成为一种时尚。“负翁”、“月光族”随之大批涌来。在我们的校园中,昔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中,又夹杂进了“手机声声”。为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为我校明确确定贫困生标准提供可靠参考资料,同时为我校学工处开展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学生工作信息中心特开展此次调研。

调研时间:20xx年11月27日---20xx年12月15日

调研对象:校本部外语学院、水土学院、经管学院等九个学院

调研方式:问卷调研

调研情况: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高达98、95%,数据真实,可信度高。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等方面展开调研。

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消费去向: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学习方面,我校学生的花费主要在购书上。由于学校发放的教材只是基本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学生的消费去向中,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等级考试等书目占了一定比重。

在消费去向中的通讯费中,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占的比重最大。对于大一新生,由于刚来到大学,对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都很陌生,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同时对于大学中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习惯,总喜欢和自己以前的好朋友、老同学交换信息、交流意见。而大四的学生的通讯费主要是联系工作。

在恋爱消费方面,有些同学有着固定的“爱情投资”。“爱情需要浪漫,而浪漫需要消费”,但是没有资金是浪漫不起来的。无论对于男生还是女生,都是需要消费的。对于男生,需要给女生买单,送礼物。同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生的恋爱消费主要是用在化妆品、首饰上。

另外,在恋爱中,双方都共同支出的一个方面是在衣着打扮上,名牌成为一种标志。“只买贵的,不卖对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种观点。在现在这个社会,恋爱是合理的,但对于恋爱中的种种不合理消费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恋爱中的消费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总之,无论是从哪方面支出,都占了不小的比重。只是比重的不同于大学生的看待社会的角度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上网消费: 无论对哪个年级的学生,上网消费都占了较为稳定的一定的比例。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左图是我校学生在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状况: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是较为可观的。 进歌厅,打台球,遛旱冰,生日聚餐…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在零食、水果方面,女生的消费型对较高。在大学中,女生更多地学会如何保养自己,水果既经济又实惠,所以是最佳选择。至于零食,既是某些女生的喜好,同时也是部分女生打发时间的较为常用的一种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校学生的消费去向多样化,正是多样化的消费无形中就增加了总的消费金额。下面是我校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和学期总的支出情况:

二、 月支出情况及学期支出情况:

月支出

学期支出

以上图表显示,我校学生消费层次不等,出现了较大差别。从整体上看,我校大多数同学的月消费保持在200-400元之间,各学院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消费现象。而且在现代的各所大学的校园中,学生这样的高消费的现象均已屡见不鲜。对于着相当一部分的高消费的同学,他(她)们的经济来源以及对家庭的影响又如何呢?

三、经济来源及对家庭的影响:

经济来源 经济来源

学院父母助学贷款奖学金或助学金 勤工助学

资环100%

水土97、5%2、5%

外语83、33%16、67%

机电63、64%18、18%9、09%9、09%

生科72、22%11、11%11、11%5、56%

经管95、24%4、76%18、18%4、55%

以上表格中数据表明,我校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父母,说明我校学生对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甚至有些学院学生占到了100% ;此外,助学贷款也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我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方面卓有成效,使学生深切体会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对学生提高对国家政策的认识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的经济来源是勤工俭学,说明我校学生有一定的自立能力。

学生对家庭的依赖过重,对他(她)们的家庭自然又有着影响。

以上图表显示我校学生的消费度对家庭的影响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的家里因为供应大学生而使生活拮据,生活状况下降。这说明学生的在校生活较大程度的影响了家庭的生活。 “再穷不能穷孩子” ,绝大多数的家长这样说,“虽然我们家的收入不多,但我们就这样一个孩子,决不能因为钱而产生自卑感,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在大学里过的舒畅,不影响学习”。 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占的地位。可怜天下父母心,就是再辛苦自己,也不会委屈孩子。在家长这般疼爱与呵护下,大学生是否该有自己的消费计划?四、消费计划 图表显示,我校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较为合理,虽没有制定消费计划,但是支出合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管理自己的资金,更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计划性。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超支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不合理,但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可支出的方式增多,自然花费增多;(2)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外部诱惑增多,好奇心促使大学生尝试不该有的消费方式; (3) 在月初时,常常不自觉地超支(4)常常有意外消费,如和同学打赌输了,就要请客吃饭,请的不好又没面子,所以吃好的……总之,种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引起学生的不合理消费。

五、对学校的引导力度的看法 观点比例。

很好,学生能从中收获很多5、71%

有一定成果,但力度不够22、86%

听说过,但没见什么成果14、29%

力度远远不够,亟待加强57、14%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我校对学生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消费知识的引导力度不够。当前我校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等进行了引导,这说明我校在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生活方面的引导做得还不够完善。虽然,不良的消费习惯对学生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消费意识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现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我校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应尽快加强有关方面工作的力度。

六、对“负翁”、“月光族”的看法

上表显示,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对高消费的现象持否定态度,这说明虽然我校学生中也存在高消费现象,但我校学生还有着正确的消费理念。只要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可以改变局面。但如果长此下去,容易引起攀比消费,大学生仍然应该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坚决不能踏入高消费的误区。

七、对贫困生界限划定的界限的看法

上图表显示了我校学生对确定贫困生标准的观点,为我校发放助学金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就我校贫困生标准划定的观点整理 学习成绩优秀

无手机、电脑、Mp3;注:学习、工作等需要除外无逃课等违规行为;不吸烟、不喝酒;上网较少,穿着朴素,不追求时髦;月消费金额在180元以下;生活费无法保证者;每学期生活费低于20xx元;无经济源,生活节俭;经班级投票,学院认真核实;提名候选人,并跟踪调查;仔细了解各学院各年级学生的贫困生比例,然后再向各学院划分名额;由家庭所在地出示贫困证明结合平时表现;积极参加勤工助学。

九、解决此次调研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1、对当前在校生,由学校制定统一指导思想,然后由各学院团委向该学院学生召开思想引导大会,在会议上引导同学们提升个人的消费意识,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2、在学林路、望岳路、神农路等学校主要道路上置办可长期保持的标语,以时刻提醒同学们。

3、由校团委引导,校学生会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在学林路展出展板,并举行一次“拒绝高消费”的大型签名活动。

4、针对有些学生的不清不楚的消费状况,以及有些同学拿着家长的钱任意挥霍的情况,由各院团委组织各院学生进行一次“自我财务支出统计表”,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财物支出,并鼓励学生将整理的表格寄望家中,以此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5、为了减轻我校的高消费状况,学校对每一届新入校的学生及时展开思想座谈会,及时预防高消费的发生。并由学生班主任定期给学生开展班会,及时引导、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7786 字

+ 加入清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是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

本调研报告针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其看法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学校各年级各层次同学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其他高校的调查报告,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在总体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因此,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在这过程中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已是关系到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等多方面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 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1、消费状况调查数据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23%,1000元~5000元占67%,5000元~10000元占7%,10000元以上3%。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4%,来自农村的占96%。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这在我们学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9.5%,500元~1000元占72.5%,1000元~20xx元占14%,20xx元以上

占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xx元的只占4%,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0%,有计划消费的占32%,想花就花的占54%,选择其他的占4%。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3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200元~400元占48%,400元~600元占32%,600元以上占10%。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而这些数据与其他地区(如北京、上海)相比又是很低的,这主要是因为绵阳地区物价水平相对较低。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一直存在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本次调查遗漏了恋爱开支,但据我们调查过程中口头了解到: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20~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20%,30元~50元占38%,50元~80元占36%,8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

(9)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大学生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在10元以下的占8%,10元~30元的占21%,30元~50元的占39%,50元以上的占3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只是适当的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

(10)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还有很多人选择外出观光旅行,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迪厅,KTV等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11)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消费。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同学是选择在学校周边的商业区购物。

(12)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每月支出是否有预算有计划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为42%,男同学则为37.1%。

(13)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家庭较贫困的学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

(14)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3)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 ”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4)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5)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6)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7)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8)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二、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探讨

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小编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首先,家庭经济状况是决定大学生消费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家庭是资助大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的最根本、最主要的经济力量。其次,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有一定影响。相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认知、消费倾向等方面均会表现出相似的心理趋势,而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出生的大学生则会在以上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2)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学校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3)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深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政治因素。一般而言.在国家政治环境良好的时期,大学生的消费心态会趋于正常.消费行为也会更加稳定。然而.在国家政策变动较大或处于重大改革时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则会受到影响。经济因素。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必然会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一般而言,大学生的消费观受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的上升或下滑的影响较大。商品质量、价格问题等经济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消费形成了一定影响。文化因素。文化既是一种社会历史,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消费产生影响,成为改变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以下几方面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影响作用尤其重大。①传统消费。传统消费是人们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是社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特殊产物。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大学生在某些方面抑制自身的消费行为,在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可能会趋于活跃。②流行消费。流行消费是社会生活水平常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由于它具有新潮、现代等特点,能让大学生产生对流行消费趋势的追求。③媒体舆论。媒体舆论的宣传效应无疑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又一文化因素。它无可否认地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媒体舆论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指向新商品和新服务。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办法

1、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引导

(1)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改变不好的消费观念。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消费观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要摒弃那种和别人比气派要面子的思想。家长们应该交给孩子一种朴素简约优惠实用的消费理念,让其逐渐养成自力更生、不铺张浪费的好品质。

(2)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3)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是大学生不良消费习惯形成的根本。因此,社会应该逐渐调整整体消费结构。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的支的消费方式也应该逐步改变,从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方式趋于合理!

2、在校大学生应提高自身意识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四、调查总结

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总的来说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应是当务之急。

大学四年,如金岁月,学习是主题。然而消费问题也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因此,在大学校园,应该积极倡导量力而行的理性化消费。因此,在大学校园,应该保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不应盲目攀比,恣意享乐,应该积极倡导量力而行的理性化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党组织:

首先,很荣幸在大学一年级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支持,让我得以拥有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很多的心得和收获。这次培训使我在追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上又迈进了一步,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对共产党的要求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想这次培训带给我的收获必将伴随着我、激励着我,一直向党的路线前进靠拢,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直至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虽然距离第一次党课培训已经过了21天了,但是我还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党课上马万东老师的讲课。他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讲解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马老师的讲课十分清晰透彻,有理有据,他首先给我们讲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两大严峻问题:1、道义问题2、合理性问题。在他抛出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

以我们现有的认识完全无法对这两个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回答,但是我们又深信共产党的道路是正确的,一时之间我们陷入了沉默。马老师对我们的反映并不意外,反而在此刻询问我们共产党的做法是否是对的,我们还要不要入党,形势如此严峻我们入党还值得吗。虽然我对于我党面临的问题无从解答但是我仍然坚信党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我看到了祖国的发展,看到了国家的富强,看到了民族的复兴与崛起。同时我还是认为入党是值得的,因为入党不是单纯的为了个人的发展,入党最终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更好的服务我们的人民。

马老师静静的观察我们的反映,然后露出了一个微不可察的微笑,接着讲解下面的课程。马老师从理论的层面上为我们解析了人与人的联合种类与纽带。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起为我们讲解了共产党产生的基础与目的从而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之前他提出的那两个问题。不仅仅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惑也使我们更加的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的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月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当代大学生自我鉴定

范文类型:鉴定书,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期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领导、教师及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获益非浅!我敬佩小学老师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领导师生的大力支持下,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一学期的支教工作,现总结

一、降低重心,做教学一线的领头人

自从我踏进小学校园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首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坚持集体办公,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次、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第二、在学校我利用茶余饭后或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聊聊天,叙叙家常,谈论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生活上从不向学校领导提出过多的要求,平时与老师交谈中,从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一律按学校的要求去办事;第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小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小学教师”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心眼里高兴,为她们能够接受、理解我而高兴,为我能够融入小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二、精心准备并做好示范课

我在繁重的教导处工作之外,还承担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指导我们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听了青年教师多节随堂课后,我提出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并悉心指导授课教师,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认真听课、评课,精心指导我校教师的教学工作

(一)是“听”,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把所有教师的课,全部认真地听了一遍,摸清了教师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找到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二)是“讲”,我对教师课堂上暴露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归类,并利用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举行辅导讲座。为了让教师们学有所获,每次讲座,我都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撰写讲座稿。在讲座的基础上还做了多次的示范课,达到了每月一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三)是“跟”,较为给我安排了教导主任的职位,我深入课堂,随堂听课,进行跟踪指导。一学期来,我随堂听课达50节之多,评课、指导课达10多节,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深深感染着周围每一位教师,为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模范作用,推动了学校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四、关心学生,奉献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在所教学生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再现教师的风采,精彩的讲述,循循的诱导,积极地鼓励,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工作中,我发挥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地教学精神,很快便与学生、家长、校领导和老师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我还非常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能够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嘘寒问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且还动员同事一起来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

一学期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我认为,它将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361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工作的展开,大学生越来越多,可是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人们发现,大学生似乎没有过去那么抢手了,他们也开始挣不到钱,也开始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今年我市的高校毕业大军更是让人见识了什么是人才市场的供过于求。 就在大部分学生还在为怎样才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求一份安稳工作而着急上火的时候,我院组织老师给我们上了几堂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

它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田。作为其中之一的我,听了这几堂就业指导课,颇有受益,感触良多!

以前我总是对就业充满着恐惧,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而无颜见“江东父老“,也害怕看到父母为我的就业担心。从由x大学毕业的哥哥身上我也看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前从来没有担心名牌大学的哥哥也会找不到工作,何况我他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可是他毕业之后的工作并不满意,春节之前就辞职回家了,回到家里,父母非常为他担心,到处托人找关系结果一无所获。

这让我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觉得念书没有用处,幸好哥哥通过努力在年初的招聘会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这虽然让我们所有人不再为他担心,可是却让我的心里蒙上了一层对工作恐惧的阴影,总是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周围的同学也经常给我灌输一些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观念,这些外在的环境让我对就业有一种特别的恐惧感。

幸好学校领导及时发现了我们的就业心理问题同时积极采取了措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这门课的开设彻底改变了我的就业观念,让我不再自卑不再恐惧也不再对前途失去信心。

在第一节课上,老师首先就给我们明确了就业指导课开设的意义即:对我们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帮助我们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保证我们将来能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我们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我们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其次老师给我们分析了目前的就业形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众多,失业现象一直很严重,尤其是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大批生产线上的工人失业,官方统计的失业率一直在4~5%之间,在国际公认的失业率的警戒线上下。当然国家也在不断拓宽就业途径,尽力改善这种局面。

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因素

在市场规模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基础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培训结构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从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模式上看,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个性化特征。

使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设置方面看,专业的划分、招生比例和教学的组织缺乏应变能力,对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去哦法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当前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热门专业盲目追求,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导致学校专业失衡,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与难度。

另外,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系统的就业引导机构,不能行之有效地为处于迷茫中的学生指路,从而使得原本就没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找不到方向和目标。

2.、劳动力市场日渐饱和。

近几年国家大量的转业军队干部、退伍兵、志愿兵的安置,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等使得就业岗位更加拥挤。再加上现存的十年以来累计的国有和集体下岗职工,使得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劳动力不断膨胀,因此,今后几年劳动力市场都将呈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3、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员工具备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懂外语、熟悉国际法律和懂得国际惯例,要求员工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对待工作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态度,一些偏科的学生就会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失去被录用的机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员工的聘任、培训、评估、待遇、沟通、尊重等方面在逐步向国际接轨。

4、毕业生自身因素

一是职业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择业,多自考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毕业生普遍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很多大学生 眼高手低,不切实际,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的机会。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工资看外企、职位看白领、单位看名气、环境看气派,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到最后反而“嫁不出去”。

三是社会因素的干扰。—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较大,自己明明已看好某个职位,该职业也较符合自己的综合能力,可周围的亲友一有反对之声,自己就开始动摇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职位竞争的不公平、操作的不规范现象,也常常使自考毕业生感到很迷茫,找不准位置,看不清方向。

其四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一些毕业生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革,在职业定位时往往为心理因素左右,因此很准做出理性的选择,在择业中或盲目从众,或消极逆反;不是过于自尊,就是过于自卑,凡此种种,都会对自考毕业生顺利就业形成巨大的障碍。

其五是价值观不够积极。由于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功利主义较突出,社会价值观淡化。现实主义倾向取代理想主义倾向,注重职业的经济利益,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就业观陈旧,希望进国企,享受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

最后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措施:

1、进行职业规划

在认识自我表现,了解职业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喜好、优势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确定职业的发展方向,明确职业目标,制定一系列长期的学习,培训,实践计划,拟定阶段性的目标,不断的挑战自我表现,超越自我,一步一步的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2 、准确把握自身优势

我们必须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共同之处。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三类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却常常处于劣势。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对其抱有偏见,甚至明确宣布“只要211工程学校”,从而给广大“三流学生”择业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事实上,无论专业知识积累还是动手能力,我们往往都名校生毫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比其还更胜一筹。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

3、努力克服心理弱点

对于面临职业选择的毕业生来说.能否战胜自身心理弱点,直接影响到其择业的成败。 一是自愧不如的心理。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毕业生容易在“本科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过研究生,名校生吗?”“要是碰钉子多丢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种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使自考毕业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机会。

4、注意求职细节

首先写谋职信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使你所求的工作在信中的以明析的表达。写自荐书信时,尽量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以便引起阅读者的重视。

同时在简历中真实的写明自己的专业特长。其次,面试的时候要举止大方,谦虚热情。进入面试场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顺手、轻声关门;在对方介绍情况时要面带笑容、认真聆听,并适时点头、答话,一般不要打断主考官的说话更不能抢问抢答;交谈时要轻松自如目光对接;回答问题时要口齿清楚声音适度,语气适中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有理有据。

同时还要自信,诚坦率恳。在回答问题时要据实回答遇到自己不知或不懂的问题,不要闪烁其辞,默不做声,牵强附会,不懂装懂,应该诚恳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表示自己曾经学过但一时想不起来,这样反而会赢得主考官的理解、信任和好感。同时还应该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该说、详说那些,那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面试时还应该抓住时机主动提问,充分西显示自己对谋职企业以及职位很感兴趣。

5、多样化求职途径

既要利用校内途径也要利用社会途径。在校内可以参加校园招聘会,积极配合学校推荐。同时留意学校的招聘信息网上的招聘信息。在社会上可以参加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因为其规模庞大,招聘单位众多,行业范围广泛,因此给我们求职者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通过社会关系介绍、电话求职、直接登门自荐等等方式。在求职过程中还可以好好运用自己的创意进行创意求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求职成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学生就业实习协议书范文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__]19号),结合我院相关管理规定,为规范应届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管理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是确定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文书,是签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的依据。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统一编号,必须按照编号使用。

第三条 每年9月15日前,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按各系毕业生生源情况将协议书及编号表下发到各系。

第四条 各系在协议书“院(系)意见”栏内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之后,将协议书发给毕业生,作为联系单位的凭证。待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聘用意向后,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的就业协议书到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由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将协议书送交招生就业处。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各持一份,三方必须签章完备,否则无效。

第六条 协议书不得私自涂改、转借、交换。

第七条 协议书如果出现损坏、撕裂等情况,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各系审批登记后,持系领导签字的申请书及破损的协议书到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更换手续。

第八条 毕业生持有的协议书不慎遗失,应立即到学院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领取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补办申请表,在遗失地省级报纸挂失。见报后,凭登有遗失声明的报纸和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补办申请表先到各系由系领导签注意见,再到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办理补发手续。

第九条 遗失的空白协议书补发后,首先到所在系加盖公章,之后可直接和用人单位联系并办理签约手续;如协议书遗失前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则补发后必须和原单位联系签章,作为毕业派遣的依据。

第十条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需重新签约的,须持原签约单位解约函、原已签约的《就业协议书》和新签约单位的接收函到学院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领取新的《就业协议书》。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5430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用人单位所招职工几乎都为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大学生多如牛毛的社会,大学生已经不能领时代潮流,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过去。许多大学生正为找工作而烦恼。这就是说,大学生难找到工作,而大学以下学历的便难上加难。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学生要有忧患意识。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依然存在,但大学生选择它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了,除了少数精英人才外,大部分毕业生将会“大众化就业”,接受“大众化岗位”的选择。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20xx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形势,在校的大学生又是抱有什么样的就业期望呢:是否对就业情况有个充分的认识;是否具有忧患意识;是否能够懂得未雨绸缪?

一、调查目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各校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20xx年1月8号至20xx年2月7号

四、调查内容:

方法:绩、男女生比例、专业人数、综合素质状况等,调查的覆盖面较广,有效问卷回收率较高,各类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现实的比例,取样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可信度较高。

调查问卷设计 1.性别 A、男 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 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 D其他____

3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 (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D 能力不足 E 优势难以发挥 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J 其他____ 4. 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_ 5. 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单选)

A. 先就业,后择业 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6. 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 (单选)

A 出生本地 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 D 其他____

7. 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20xx元 C 20xx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 E 4000元以上

8. 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

A有 B没有

9. 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等) 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 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 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 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 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 K其他____

10. 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 C商贸业 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 E新闻出版业 F房地产业 G 医药食品业 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 J 政府机关 K其它____

11.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 G自主创业 H其他____

12. 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五、调查分析

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20xx年毕业生是就业压力加大的一年。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特别是“以自我中心”作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由20xx年的3.9%上升到20xx年的7.6%。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xx年的人数比例为13.6%,分别比20xx和20xx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

存在问题

1. 调查渠道不畅(据调查,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

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另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2. 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大学生毕业生反应,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

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但是,现在的一些高等院校,注重了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际工作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3. 就业观有待改变(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仍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

旧,期望值过高,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空想象,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从而出现就业难。)

六、调查结果

1.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xx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20xx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七、总结及建议 建议: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加强社会实践。

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3.正确就业定位。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的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5.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

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6.切实了解用人需求,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

如何更好的利用仅有的不到四年的时间来完善自我直接影响了大四的就业形势。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来关注了解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大学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四年去学习相关知识,考取相关等级证书,进而在就业招聘中占据优势,获得一份好工作。

7.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就业招聘形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人才市场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招聘会一种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使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更近距离的接触,通过形势研讨会、专场招聘会、专家报告会、师生座谈会、心理咨询会等一系列措施来拓展就业领域。

总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取决和依赖于经济的发

展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大学生的就业对于自身讲是其生存的保障,但同时也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对于国家来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国家方面要多提出相应的对策,大学生自身方面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但大学生择业最重要的是从自身的实际,灵活选择,表现出最强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5670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就业观念调查报告

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以往的“天之骄子”们在沦为“普通劳动力”后不得不试着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以在就业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惨烈的战争中求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为以后就业工作作好准备,在暑假期间,我们通过就大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的变化作了相关调查。

一、就业观念现状

1、首要目标是实现就业。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不求自己对工作喜不喜欢或对不对口,只要可以实现就业就已经觉得不易了。根据网上社科院的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38%,有35%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27%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从而反映出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7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提问,有5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

2、继续深造,缓解就业压力。当就业成为问题,大多数大学生愿意选择继续深造作为缓兵之计,当前本科生的毕业人数在逐年成倍数的增加,大家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加大,而很多希望得到“热门职业”的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高人一筹的资本,加入到报考研究生的队伍。在调查中,有38.46%的人选择毕业后报考研究生,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2-3年,也就是他们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到就业市场中;如果没有如愿考上,就意味着要以求职经验上的劣势加入到就业大军中来。

3、先就业再择业,也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弹性就业。有一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一些则是因为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并不会因此而产生自卑观念,反而会因为经验的增加而感到含金量增多。

4、就业途径多样化:通过报纸广告应征、网上求职。通过报纸广告应征是目前求职的主要途径,成功的概率约为50%以上。根据在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有近2%的人则是通过网上求职成功就业,但是就目前来讲,网上择业对于大部分的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还不能大规模地推广,尚有一些技术、设备条件和信息上的限制。通过人才市场或职业介绍所。调查显示有近20%的成功毕业生是通过人才市场或参加各企、事业单位的供需见面会达成意向、获得职业的。这是一种直接而又便捷的求职途径, 15%的人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职业介绍所谋得现有职位,职业介绍所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位和就业机会。直接与企业联系等非公开就业途径。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推荐、亲朋好友或者家长及社会关系的直接介绍,有的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了解到目前需要他们的企业后,直接写信、打电话前去应征,甚至有的是通过直接登门拜访企业的老总或者人事部经理而最终获得工作的。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就业方式及途径外,当前大学生就业还呈现出了择机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等许多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各种手段和途径被应用到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

目前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众所周知的,那么,现实中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为什么会出这种“就业难,难就业”的情况呢?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存在以下原因:

二、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学生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继续增长。有关资料表明:从XX年到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在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需求量与实际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的增加,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待业毕业生,给就业带来严峻考验。

2.薪水与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平,从而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像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张;而那些从军校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正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不太一样。所以即使是高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降到800元。但这毕竟只是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3.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4.扎堆现象。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热计算机,土木工程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地区扎堆现象,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人们认为既然是发达地区,就业岗位自然就多,因此纷纷到这些地方就业。但是人一多,可供企业选择的就多,要求自然就高。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原因,如性别,就资料显示,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低6、4%;还有城乡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三、解决就业难困境,寻找应当策略

事实情况如此,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那么,又该如何着手解决这种困难,不让大学生面临“毕业=失业”的问题呢。一是大学生自身的转变,二是外界(包括学校、社会的态度方式的转变、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大学生自我心理的转变。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仅仅是就业心理转化是远远不够的,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是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的转变 。实施一系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措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目前,学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担负主要的指导服务工作。以法学专业为例来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指导活动。我们认为学校应该结合上述几点来增加我校法学专业同学的就业竞争力:

1、在低年级学生中主要开展了学习交流会,参观法院,检察院等专业基地,组织制定大学学习规划等,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建立专业学习的信心。要注意的是,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大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2、在二、三年级学生中除了加强对专业基地的参观和实习外,还应该进行考研动员,开设了四,六级英语,考研辅导班,同时,结合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考级考证,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通过这些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情感和专业素养。

3、对法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主要进行技能培训,如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训,计算机操作的培训,以及面试的有关技巧和礼仪培训。举办就业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就业。请往届毕业生与同学座谈,请有关单位的领导宣传就业政策,请心理专家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使学生可以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正视现实,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多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编辑就业指导报,制作就业信息网,以及学校向一些用人单位的整体宣传工作,为学生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方便快捷的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4、重点加法学专业强职业化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地方见习或实习的机会。并且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大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再次就是国家和社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并有所思考,做出相应的改变。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是只关乎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系统工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靠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就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自身的不足,加强专项技能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力。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中国将顺利度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经历风雨,目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让大学生的头脑清醒,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外界的改变只是提供一个更好的竞争环境,更多的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就业心态调查报告

学生就业心态调查:经验和赚钱哪个更重要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XX年增加64万人。去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XX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占新成长失业青年比重有所增加,目前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很严峻。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4.3%。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5%,而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0%。有专家介绍,XX年之前,由于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增长,供给增长率每年约为7%,预计需求增长率每年不超过5%,供需缺口还会扩大。

那么,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如何?在新近揭晓的中华英才网举办的第六届大学生雇主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薪酬期望值持续降低,偏爱以国企为代表的稳定型企业,有近1/4的学生将国有企业作为求职首选。

经历是财富

来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针对全国青年读者的调查显示,53.7%的青年同认为第一份工作主要是“积累经验”,而31%的青年则把重点放在“挣钱”上。虽然整体上以“长远利益”为打算的青年占多数,但“生存”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更现实。

“收入过低”对于初入职场产生的压力逐年上升,调查中,在“60后”、“70后”和“80后”人群中,以“收入过低”作为首要因素的,分别占16.4%、18.9%、20.2%。“我们这一代不一样,我们读书掏光了家里的积蓄,毕业了又满街都是大学生找工作”,有“80后”受访者这样说。

一位资深策划人在和几位即将迈入职场的实习生讨论这个问题时说,从学校的练习场进入职场的真正跑道,每个人都要尽快令自己成长起来,社会的竞争不再只限定同龄人间,经验决定了你的起点,更决定你的速度。同时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潜心地在职场中学习,做个“有心人”,才是长久之计。

该策划人认为,入职期一切不成熟的心理都该抛弃,比如“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心态,由于大公司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只需要在前人所建立的框架里行事;同时由于大公司名气大,个人的荣誉感、虚荣心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而在小公司,很多框架是要你去搭建的,需要你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和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压力很大。但是小企业用人机制相对更加灵活,对于那些希望挑战个人空间,实现自我价值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历就是财富,要好好把握。”这是过来人在谈话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薪酬期望再降

以积累经验为求职目标的大学生们再次创下了薪酬期望值的新低。在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中,薪酬期望值总体呈下降趋势。调查结果显示,1000 4000元的选择人数占了77.6%,除了最低月薪比XX年的1800元提高了200元外,在3000元以上的水平段上,选择比例普遍大幅降低,尤其是在8000元段上,甚至创造了2.1%的历史新低。这一数据将对就业个体产生指导作用,XX年大学生就业心态不宜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图发展,不切实际的漫天要价可能会与机会擦肩而过。

虽然不是只为“赚钱”,但对薪酬的关注并没有下降,“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结果显示,“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以16.6%的选择率排在首位。“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紧随其后,分别为15.7%和12.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还排名第一的“培训发展机会”今年跌出了前三名。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学生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个人,全文共 3139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人才,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教育投入的回报的开端。在第一时间内将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的发展动力,其首要问题也是要解决就业问题。但有这样一份数据: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xx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xx年净增67万人,达到212万,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20xx年,全国将有300万高校毕业生,比20xx年增加78万,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这份统计数据无疑向我们表明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就业问题将在社会问题中日益突出,因此我整理了一些信息,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第一部分:我国的社会因素

人口“自重”引发就业难题。20xx年初,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相当于亚洲总人口的1/3,比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量还多1亿。巨大的人口“自重”对就业形成了沉重而持久的压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莫荣说,人口总量大,劳动参与率(参加就业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高,而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率高达70%,全国平均劳动参与率也为6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值高出10个百分点。按此计算,目前我国共有接近8亿人需要参加就业,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数的3倍。

从增量上看,我国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在1000万人左右;从存量上看,我国每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在800万人左右,下岗人员100万人,此外还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就业。劳动力供给的存量和增量压力都很大。相反,虽然中国改革开放26年来保持了平均9.4%的年经济增长率,但在现有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约束下,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只有9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专家预测,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为期10年的劳动力高峰期,约在20xx年前后,参加就业的人口将达到约9.3亿人的峰值。今后20年内,劳动力仍将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严重失衡状态。

在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属于高智力群体,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业的形势必然不乐观。

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由于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的人口总量压力持续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就被凸显出来。前些年的大规模产业工人下岗再就业现象,现在的民工荒、技工荒、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等突出问题盖缘于此。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虽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并且正在进行纷繁复杂却毫无既有经验可循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这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在就业上,形成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并表现在产业就业结构、企业结构、劳动力素质结构等几个方面。

我国的劳动力素质结构很不合理。一边是技术性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的极度短缺,一边是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中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失衡的现状一目了然。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预计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个~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然而与此同时,拥有高学历的大学生群体出现就业困难。20xx年,我国28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七成,70多万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还将首次突破300万人。在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参与就业已成为必然。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的整体教育模式并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转变,劳动力素质结构的错位与脱节亟待解决。

就业问题面临全球化挑战。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时期。此时,企业的竞争已不仅是国内的竞争而是全球竞争,这使得劳动力的竞争也成为了全球竞争。已经融入世界的中国,其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第二部分:我国的教育因素

应试的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试的分数在我国教育的体制中一直是评价教育成果的核心标准,因为分数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但能力是一个弹性的指标,而且不易评判,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此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节奏高素质的需要,因为他们的知识被局限于教科书中,而不是拓展在应用与实际的问题之中。

教育文理分化严重,专业设置过细,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如今的社会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且学科的交融性互补性也越来越强,而我们的课程体系依旧单一乏味,高中教育文理分制,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了另外一个学科方向的学习,因此知识的结构体系没有得到健全,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大学教育将专业划分过为细致,将学科甚至设置在某一应用领域而不是学科领域,因此就业的方向较窄,不能在学科基础上跨越领域。

教育经费不足且分配不平衡。我国在教育的投入和世界其它各国比较属于偏低,而且国家在教育投入侧重于一些重点院校,而一些二类学得到的投资却很少,这样就加剧了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同时,一些学校为了发展硬件但缺少必要的资金,就盲目的扩招,使得原本不足的教育资源的压力更加剧烈,同时扩招造成生源质量下降,也造成了毕业生素质的整体下降但数量却整体提高,就业矛盾也因此加剧。

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民族优秀成文化的遗失,人文素质的整体下降。而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有续和群体化,因此社会对高品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我们教育中的功利性无疑不是一颗巨大的毒瘤,个人利益的突出而群体利益的忽视造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东南沿海地区就业已经饱和,而急需人才建设和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却很难招到人才。

第三部分:大学生个人因素

大学期间不学无术,将宝贵的时间没有用于对知识的学习而是用于网络游戏和一些其它的休闲的生活方式。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由于学业压力不是很重,而放松自己,将许多学习时间荒废,考试仅仅靠考前的突击式学习,根本没有掌握知识的要点,更谈不上对专业知识的应用素质。

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

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xx至4000元,低于月薪20xx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借助一些网络所得到的资料我简单的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诸多原因,这里简单的谈谈我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因素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改革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因此我觉得社会部分问题的改革解决空间不大,我们应该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上,因为教育是培育人才的过程,具有其弹性的空间。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模式可以比喻为人才塑造的模型,因而来改变模型,使其适应如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不是缓解就业问题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同时我也认为大学生的个人因素中所暴露的问题也和我们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因素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教育的方向和文化的背景可以决定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我觉得教育的改革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是问题缓解的捷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759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就业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零八年的持续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 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对此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对这个令人烦恼而大家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从总体情况来看,零九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其中提供的职位数达到了二十四万余个,创历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场接待、登记的求职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十七万余人次,这个数字里面虽然存在着有重复登记和已经就职而想跳槽的在职人员等情况,但仍明显反映出了零九年我省的就业压力巨大。为了促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政府所属的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将在今年开展一系列的就业服务活动,包括每季度在省内人才网上召开的全省人才市场共同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和每年开展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进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组织实施“一村一大”、“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专项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等系列服务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则应该更进一步的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积极主极的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见习实习活动,同时更深层次的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转变择业地区观念,面向基层、面向大量急需人才的困难地区就业,争取成功的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将会妨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 由于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实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语口语能力,妨碍了我国发展服务型产业, 尽管我国大学大量扩招,每年生产出大量毕业生,但从我国现在的制造型模式转向服务和研究型产业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不断扩展业务,它们将面临着招聘高质量工作人员的困难。丰裕的大学生中存在匮乏的知识,大批量的毕业生,很少有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出口服务行业工作。我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英语教学对话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我认为,我国教育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让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我国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想出对策。当然作为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宽泛的发展自己的见识。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临近年底,大中专毕业生开始进入应聘高峰。我近日走访部分中高职院校了解到我市内一些中高职院校现已开始积极筹划零九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但受经济形势变化及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今年的高职生就业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首先,物流毕业生过半专业却不对口。前几年,物流专业火得不能再火,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应该是小菜一碟。然而物流专业往日风光不再,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坦承,物流专业已成就业最困难的专业之一。去年某院首届物流专业招生时共招了四个班两百多学生,然而去年毕业之后,据某院流专业毕业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当初第一届物招生就业办统计,目前仍在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职业的学生已不到四十人。为此,他们今年在招生的时候,仅仅只招了一个班。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物流企业业务量萎缩,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往年大幅缩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几年物流专业大热,不少院校根据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的原则,大量招收物流专业学生,几年之后导致物流专业人才太多,而市场需求不多。对于已经在物流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导致大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转行的重要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方面与一般的普工几乎没有差别,且大部分物流公司规模偏小,一些毕业生甚至沦落为仓管员、搬运工等,因此一些毕业生纷纷转向市场营销等领域。另外中高级焊工供不应求 。在物流专业就业遇冷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专业的毕业生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例如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专业,基本上学校培养的人才每年都被企业提前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500字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我现在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从小就伴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长大对党的感情很深,很早就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和熏陶,我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道理,所以我从小就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此我从小就努力学习,多掌握文化知识,通过多年努力我考入了大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使我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心灵深处更加呼唤我要早日加入党组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下面我谈谈我对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提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辞职信范文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八十年光辉历程。这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建党之初五十多名党员,逐步发展到今天这一个拥有六千万党员的执政党。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先后形成了分别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队伍的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它善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己,保持正确的航向;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广大人民同甘共苦,它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它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它积极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种爱国力量,加强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党的教育伴随我走过二十年的人生历程。我深知我们这一代是多么的幸福。但我更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用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使我感受到了党的神圣和伟大。那鲜艳的党旗如熊熊燃烧的烈火,温暖着我的心窝。我常常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党旗下,向党宣誓,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在孩提时,我已深深地懂得正是那金色的镰刀和斧头砸碎了禁锢在劳动人民身上的铁链,打破黑暗旧社会的枷锁,推翻了几千年来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产党,给处在水深火热的炎黄子孙;带来了新生活。正是带着这种对党的崇高敬意,在童年时代我便积极向上积极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在以后团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一个合格的共青团员。如今入党的热情有增无减,心情更加迫切。为此郑重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请党组织考验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日期:xx年x月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221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大学就业观念调查报告

前言

作为大二的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时间的发展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2009 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09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主体:问卷的设计

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遵守以下几点: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问;问卷项目由浅入深,并注意期间的来联系,使被调查者可以连贯做答;设问切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人的差异。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详见附卷一)

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心情、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的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的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2009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为了让我们的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的选择上针对不同学历的人都选了30%左右的人。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0%的人是来自农村,剩下30%是来自城市和县镇。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 、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6.4%,20.5 %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的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高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的高峰期的逐渐到来,迷茫的同学的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2 、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79.5%的调查者选择工作,11.5%的人选择升学,而2.6%的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7.7%的调查者选择了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 、关于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有3.8%的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的影响,还有5.1%的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调查者占51.3%。可见,现在的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的。

4 、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调查表明, 66.7%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10.3的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的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的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中的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 、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的调查者选择1200--XX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_社会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22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导言: 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工具,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网上聊天、发e-mail给好友、网上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本次调查以大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40名同学(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会工作的10名男生为调查对象。因为大一相对其他年纪有充裕的课外上网时间,大三受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对上网的关注度相对淡薄一些。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15个选择题构成,主要询问了上网的时间和其他人对网络的看法以及上网的内容。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50份问卷,实际收回50份,有效问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这么高的回收率对调查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反映的情况也比较真实。

根据调查问卷,网络知识的获得有52%的人是通过自学,通过同学获得的占32%。而从学校获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学校网络知识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学校开设的网络教育课程不是很多,对学校网络知识的宣传也没用着重。学生对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失去信心。

大学生上网的环境差,在网吧上网占到80%,学校上网占了10%,而自己拥有电脑的才占4%,无论在网吧还是在学校都非常拥挤,且空气是相当污浊,尤其是网吧,每台电脑所占面积还不超过1.5平方米。

对于上网的动机,由于学习需要才占24%,打发时间占了28%,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非常单调,习惯依赖上网来打发自己的时间,真正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学习的很少。在调查中,大一女生打发时间占了20%,因为大一女生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而且谈恋爱的不多,所以选择上网来度过漫长的课外时间。高中可能接触网络的同学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学生是由于好奇心去上网的。

在上网的费用上,48%的学生每个月都在50-100元,几乎占了生活费的6分之一,不足10元的仅有18%,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很重视上网的。有8%的学生上网费用在100元以上,几乎天天都在网吧。对于这么高的网费的来源零花钱占到了76%,还有2%的同学是跟同学来借钱上网的,那些借钱上网的同学应该好好反省了,在大学生的零花钱的使用上,上网占到了很大的比例。

在工作日中一星期上网的时间在4-10小时占44%,周末或节假日中10小时以下的最多占38%,从这点可以看出在节假日学生还是选择出去到同学拿玩或者旅游回家等,而在平时的工作日大家都把这些分散的时间用来上网,因为上网具有临时性,不需要有很多的准备。所以大学生的平时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后学习看书的时间太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上网的时间中58%的学生都是不定时的,32%的学生选择在晚上上网。我们学校没用规定上晚自习,而在高中天天上晚自习大家都很厌恶了,到了大学很少人选择自己去上晚自习,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中大家选择了上网。在我上网的经历中,晚上都是排队上网的,学生白天都要上课。

64%的同学认为父母或老师只了解一点点的网络知识,20%的人认为其父母或老师一点点都不了解网络知识,了解的只占了14%。可以看出在对待学生上网的问题上是很片面的,

不具有科学性。家长和老师本身应该加深对网络知识的了解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网络。在看待学生上网的问题上同意孩子适当可以上网,禁止上网的占8%,任其自然的占24%,没有一个无条件支持上网的,说明了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上网态度还是比较坚决的,都是采取保守的态度,好像怕网络会给学生造成多大的坏影响。这也是家长和老师对网络不了解而造成的。随着学生的长大,特别是高中毕业后上网问题有所放松。但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最好不要去上网。家长在反对学生上网的理由中怕学生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的占68%,怕学生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的占30%,从这点来看家长更在意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时间的利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能关心的较小。增加开支的只占了2%,家长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所花的钱和时间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长认为只要学生能考上什么就是炸锅卖铁也给学生读书。但是只注重学生的时间和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生上网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找学习资料聊天交友和娱乐音乐。其中最多的是娱乐音乐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学习只有48%。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只局限在娱乐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网络来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较少,这正好跟学生上网的动机打发时间相吻合,学生在网络上发掘的有用的东西太少。而阅读新闻只有24%,网络信息具有及时,准确,可用性但是学生对这点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上。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