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西餐的面包礼仪
红酒椒香烤羊排
材料:羊排一块、大葱 、姜、花椒、八角、小茴香、老抽、盐、孜然粉、孜然粒、黑胡椒粉、海天特辣酱、红酒半杯。
做法
1、将羊排洗净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
2、放入大葱,姜片和花椒,八角,小茴香,调入酱油和盐,盖上盖子,用高压锅煮15分钟。
3、红酒中孜然粉、黑胡椒粉、海天特辣酱调成酱汁,烤盘上铺上锡纸,预热烤箱,230度。
4、将煮熟的羊腿取出放入烤盘中,先趁热刷一层调好的酱汁,再撒一层孜粒。
5、如果羊排不够咸,可以在撒孜然之前撒少许盐。放入烤箱中层,烤10分钟即可。
篇2:开题报告的方法窍门指导_开题报告_网
一、如何选择问题
我一起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
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
( 1 )时间:从 1980 年到 年;
( 2 )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
( 3 )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
( 4 )案例: 908 工程、 909 工程、 13 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 1980 - 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篇3:解析写开题报告的窍门_开题报告_网
第1,你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1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2,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3,如何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1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3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复式结构
实际上,我们在撰写论文时,并不1定要拘泥于伞式结构1种模式。应根据论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构思有关阐析、推理及反驳等论证的实质部分如何穿插安排、展开,才能全面、准确、简明地说明问题,可以灵活运用“复合型结构”。其模式如图2-7、图2-8和图2-9所示。
学术论文正文的写作,多采用伞式结构,以伞式结构作为论文的主框架,其具体形式常见为图2-10所示。
学术论文常采用标题和序号,因为通过它们可以鲜明地突出论文的主要内容,使结构脉络清晰,且富有1种整洁有序、循序渐进的节奏美感。
标题和序号可分为若干个层次,编号系统常采用:
1、……(标题)
2、……(小标题)
1.……(次级小标题)
(1)……(阐述事实小项)
篇4:西餐的面包礼仪
不仅仅是在法国,在其他西方国家,面包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面包一般在喝汤或吃头盘菜时食用。估计很多人都认为面包是西餐中最容易搞定的一种食物——但事实上,西方人吃面包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哦:
千万不要直接用嘴去咬面包,这会让别人怀疑你的教养程度。面包的正确吃法是:先用双手把面包撕成小块,再用左手拿来吃。记住,绝不能用叉子来吃面包。
吃硬面包时,用手撕不但费力,而且会导致面包屑乱飞,此时可用刀先把面包切成两半,再用手撕成块来吃。
不要像用锯子似的切面包,正确的切法是:用叉子将面包固定住,然后把刀刺入面包的中央部分,先将正对自己的那部分切开,再将面包转过来切开另一半。
如果要抹黄油,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不要把黄油直接放入口中;不要用面包去蘸黄油,而要用黄油来抹面包。
吃面包时切记不要用面包去蘸盘子里的汤。
篇5:西餐的面包礼仪
Bread and Butter Etiquette 面包和黄油
Bread is most often placed on the table in a basket that everyone shares.
面包通常放在桌上的篮子里,大家分享
If the bread is placed in front of you, feel free to pick up the basket and offer it to the person on your right.
如果面包放在你面前,你可以随意的拿篮子取面包,然后传给你右边的人
If the loaf is not cut, cut a few pieces, offer them to the person to your left, and then pass the basket to your right.
如果长条面包没切小,自己切一些,并把切下的给一些你左边的人,然后把面包篮传给右边的人
Do not touch the loaf with your fingers, instead use the clothe in the bread basket as a buffer to steady the bread as you slice it.
不要用手指拿面包,用篮子里的毛巾卷起面包并切片
Place the bread and butter on your butter plate - yours is on your left - then break off a bite sized piece of bread, put a little butter on it, and eat it.
把面包和黄油放到黄油碟子里,一般在你的左边,切成一口大小,然后涂黄油了吃
Dont butter the whole piece of bread and then take bites from it.
不要用黄油把面包涂满
Dont hold your bread in one hand and a drink in the other, and
不要一手拿面包吃一手拿饮料喝
Dont take the last piece of bread without first offering it to others.
取篮子里的面包的时候,如果只有最后一片,记得先问别人还要不要
In some restaurants, olive oil is served with bread. Dip your bite-sized pieces of bread in the oil and eat.
有些餐厅提供橄榄油,把切成一口大的面包在橄榄油里蘸一下了再吃
Because butter is produced in rectangle form, and the butter knife is made with a dull blade to slice butter and a pointed tip to transfer cubes of butter to the plate.
由于黄油是长方形的,黄油刀刃比较钝,用黄油刀头部的圆形部分将切下的黄油块挑到碟子里。
篇6:了解开题报告的方法窍门_开题报告_网
本文是开题报告的方法窍门
一、如何选择问题
我一起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
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
( 1 )时间:从 1980 年到 年;
( 2 )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
( 3 )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
( 4 )案例: 908 工程、 909 工程、 13 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 1980 - 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上文是开题报告的方法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