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感悟(20篇)

2024-2024年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

6113

范文

78

教育教学读书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时就得到了包校的《教育如此美好》一书,如获至宝。

细细品味,受益匪浅。包校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探索,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发展方向。

从08年一毕业我就进入了小学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工作。这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为我进入艾瑞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路走来的摸爬滚打,处处碰壁,也是成果。在包校的书中我找到了曾一度困扰我,难以解决问题的答案。

曾经总希望孩子是一样的,作业整齐,速度一致,这样就会少去许多的麻烦。看完包校的语录,我大彻大悟,孩子生来不是一张白纸,遗传和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当然就不可能整齐划一。要想,达到最优化的教育,要了解他们周围的环境、成长的社会背景、父母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爱他们,才能最终拉近距离。

做了4年的班主任,有几次一度不愿意在做。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事无巨细的去做。

在前年带毕业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我一生难忘的事情。

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学生都安顿好了,我也躺下休息。几声轻轻的敲门声,显得那么的刺耳。只听两个女生在门外细语,“进去吧!”“老师都休息了,还是不去吧!”我虽睡意正浓,但也起身去开门。看到他们的表情十分的为难,我关怀备至的问:“发生什么事情!”文文急切的说:“刘春阳和尧怡欣本是闹着玩,突然打恼了,刘春阳的眼镜片碎了把脸划破了,已经跑出去了。”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马上跟去,这才发现孩子已经自己往医院的方向跑去。顾不上思索,马上赶去,经过治疗孩子的脸缝了数十针。平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知所措,像领导汇报,通知家长,总之该做了都做了。但心情一直不能平复。事后划分责任,我不承担任何责任,因为,事情发生在午托部的监管时间。但尽管如此,作为班主任我也不能置身事外。

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一时冲动想辞掉班主任。很庆幸没有那么做,事后,接到了春阳家长安慰的电话。心里总算安心些,但留在孩子脸上的伤疤是我一辈子的伤痛。

我们向着优秀教育工作者前进的过程中,《教育如此美好》这本书是我们的“葵花宝典”。只要认真学习一定能有非凡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一个优秀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位好老师。最近,我在闲暇之际,静下心来读了一些教育大师的著作,感触颇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尤其是教师,读书更为必要。

君不见“人”字下面是空洞洞的部分,要填满它,惟有读书。作为人,我们无法凭单薄的身躯与万物抗衡,如果想到“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人生就更一无是处了。好在世界有了一笔财富——书籍,造物主又赐给人类读书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畅游书海之中,尽情享受生命,体味自然。

读书无需附庸风雅,读书本身就是感受快乐的过程,它让人满足,使人心安。当今人皆趋利的时代,与其感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与其等着被物欲淹没,随波逐流,倒不如静下心来读点书,使自己开始浮躁的心灵受到洗涤,渐渐成熟起来。因为读书,就是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在对话。万丈红尘滚滚,我们的心容易被封尘,而读书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拂拭,得到净化。“书香人生”是快乐人生,也是美丽人生。

袖长方能善舞,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自己首先必须捧起书来。当今社会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的角度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不得不抛去因“知识渊博”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去学习,去读书。教师一旦不能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的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视为“老古董”,那麻烦可就大了。

只有挤出时间,坚持读书不辍,给自己不断充电,真正具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能坦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去亲近学生、感召学生。也只有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当代名师郑杰老师说“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教师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教师读书使教学生涯充实、富足,使自身更有人格魅力,是一份幸福,一种美丽。

记得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还是在读师范的时候。那时,我是带着完成学习任务的心态去读的,对于书中的教育理念,只有理性的认识,没有实践,没有感悟,自然不会“记忆犹新”。如今,我再次读《给老师的建议》,不禁被作者的才思敏捷,文笔的深刻隽永所折服。苏霍姆林斯基带着我走进了一座教育思想的宝库,把我领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科研的领域。读他的书,使我感到思想是美丽的,读书更是一种美丽。

继苏霍姆林斯基之后,我又接触了另一位大师级人物——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语录,诸如“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早在读书的时候就在心灵扎下根。现在,静下心来认真研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才真正理解先生的教育思想,更感受到了先生那种矢志不渝奉献教育的精神。站在《陶行知教育文集》面前,我发现了自己的渺小,读它使我充实,使我纯净,也使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美丽。

书像一座山,它吸引我挤入其间,攀越上去。读书,使我感受到彻悟的真,仁爱的善,高尚的美!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教师见习期教育教学心得体会_工作体会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师,教研,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见习期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新教师,面临的就是新课程的教学。在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觉:面临新课程,教师首先就是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还应成为学生活动学习的引导者,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强灌给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习。作为我们刚分配的年轻新教师,更应该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要成为学生的参与者,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拉近学生与自己的距离,成为学生的伙伴,让他们与自己交流。

在教材的内容上,新编的新教材与原本的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动,更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对于我们要充分的了解教材,要备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的时候要输入自己的教学特色,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所以在备课的同时要将教材的知识加以重新的组合,选取更好地内容并进行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丰富自己的课堂。同时,新课程常用的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不能死教,所以在这同时还要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

充分地备课示教好课关键,但如何把握好课堂也是很重要的。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深沉是他人无法取代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所以课堂上不能满堂灌,而应通过提问去起把他们,给他们充分想象的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

最后我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的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构建自主生成的过程。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以上是我在一年的教学生活中的一点体会。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还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学习与思考,使自己尽快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精品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3488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设计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又是沟通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中间环节。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教学设计”就是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研读,探究文本的智慧路径。研究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变,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如何才能烹饪出浓汁浓味的语文课呢?

一、抓住文本的“基础点”

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标、走进文本,教学设计也就抓住了语文的根——识字,读书,朗读,背诵,作文,简单地说也就是念好识、写、读、背、说、作、习这“七字经”。这七项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基本方面: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文积累,基本的习惯素养。这就是语文的根,要牢牢抓住。常态下的教学设计要求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而不是形式上花样翻新,表面上热闹非凡的动嘴不动手的“君子课”。在教学设计时,要让学生体会文本本身的内涵,删去不必要的“花架子”。如一位老师在初教《学棋》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两种观念交锋)。生1:喜欢那个走神的学生,因为他有个性,不喜欢的课,他没有假装认真听讲。生2:那个学生做事不专心是对的吗?生1:假如那个老师讲课很有吸引力的话,他还会走神吗?假如他很喜欢下棋的话,他还会分心吗?……表面上看,这样的设计,是对文本的拓展,但拓展不能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在这节课上,学生会热热闹闹,但是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一.学生究竟有没有弄明白课文,不得而知。有可能原本是比较明白的,作了这个辩论反而变得云里雾里的。二.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课上,其他任何形式和内容的东西都应该为语文服务的,不管使用何种手段都要深入思考一下:我设计的这个环节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责任感?是否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体验?若偏离了这些基本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丢掉西瓜去捡芝麻。再活跃的课堂也只是老师的“独角戏”,最终的结果是“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园”。语文课的根基是文本语言,是学生不断走进文本的过程,将文本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二、切入生活的“链接点”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动机、动力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潜心研究“课标”和教材,把功夫花在发掘文本的语文因素上,力求发掘切入生活的“链接点”:文本中所有的文字、符号、插图、注释、提示、课后习题,都具有召唤性,蕴涵着吸引读者去采撷、加工、拓展……阅读文本的关键是教师,教师不去潜心读书,精心设计,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在文本中探索、发现、汲取资源呢?又怎样实现《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的“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我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设计了这样的片断训练: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投影出示)身上那么湿,为何还那么高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 这句话听起来挺深奥的,你真的读懂了吗?考考你:

A.当我端起水,我会把水泼向老人,祝愿他(健康长寿)

B.当我端起水,我会把水泼向姑娘,祝愿她( )

C.当我端起水,我会把水泼向小伙,祝愿他 ( )

读懂文末这蕴含深刻的一段话,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如果要把这段文字植根于学生心中,只是简单的读一读,理解字面意思是完全不够的。文本中所表达的“道理”如何才能和生活相链接呢?上述的教学设计,把文本的解读至于广阔的背景之下,让学生进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让学生发现文本切入生活的“链接点”,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体味生活的真谛。

三、架设课文的“互动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课标》的召唤下,教师注重于设计体验性和探究性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语文、探究语文、感受语文时,架设课文的“互动点”,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在充满情趣的百花齐放的学习背景中学习、积淀与创造。

曾见一位教师在教完《印度洋上生死夜》和《给家乡孩子的信》两篇课文后设计了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选感动我们的十大课文人物,以“感动中国”为蓝本,写下了一系列的颁奖辞: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他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英雄”的真正含义。有了他,更多的人才拥有灿烂的阳光;有了他,更多的人才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司马迁:风雨人生,祸福难料。为了父亲的遗愿,他忍辱负重十八年;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把一腔热血化作千古名篇《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铸就了他的辉煌。

……

在经历了这样一段感人心扉的语文历程之后,学生和教师将收获生活中的`感动,并把他们讲出来,写出来,告诉大家,让感动延续。这也正践行了《课程标准》阐明的“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统一。这样的设计理念注重于教学内容的整合,突出言语表达实践,做到了目中有人,师生互学,多元发展。读着这些颁奖词,我们就好像又一次地和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拉近了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拓宽了视野,促使文与道的交汇与融合,收获万紫千红的春天。

四、尊重个性的“差异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灵性的个体。有人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设计时基于“以生为本”的精神,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个性的“差异点”,就能促成生成的精彩。如教学《月亮湾》时,我发现学生读“游来游去”的语调不同,一个读得的轻快,表现了小鱼的滑溜,“做游戏”时快乐,自由;另一个学生读得慢条斯理,应该怎样读?成为一个“差异点”,如何解决这个“点”的钥匙呢?“谁能帮他说说理由?”教师将球抛给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使话题成为一个“争论点”:怎样读?有学生说因为小鱼在河底散步,看风景,所以游得悠哉悠哉,要读得慢……最后竟有学生从游得开心、悠哉中领悟到环境没有污染。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对文本的“二度开发”。对读书的理解,曾国藩曾如此描述:“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学生在读文之中对月亮湾的美的体悟,带有明显的个性特色。学生学习语文,应该在运用中学,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倾听给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平台。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的教师要真正地把心贴在孩子的身上,这‘帖’不只是爱,还是研究,还是为了发展。(叶澜语)”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时想到的不仅仅是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还要想到文本的语言会带给学生怎样的情怀,怎样发掘学生的言语禀赋,怎样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一个美好的境界,怎样让学生在言语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怎样让学生带着欣赏美的眼光发现语言的美,怎样让文本语言在学生的心中发酵,形成物我两忘的精神场……带着这些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交融,迸发出的灼人火花。

五、倡导教学“本色点”

郑板桥有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经历了对学生的研究和发展、教师的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之后将语文简单化,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对“本色语文”的最佳的注释。“本色”是浓缩,是提要钩玄,是减去“非语文”的肿胀。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课堂。再教《学棋》,我就注重于教学过程,渗透学习方法,走进课文情景,获取真实感受:1.读课文第二节,将学生怎样“学棋”字、词圈出来。2.轻读课文,边读边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学棋的?3.学生交流:两个学生学棋的情况。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在这一环节,教师着力于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走进语言,渗透学法指导,让静止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教学设计的本色点是着眼于学生的言语发展,扎根于语言文字,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走进文本,获取真实地感受。

有诗云:“轻拢慢捻抹复挑”。在课程改革中,只要我们潜心研究,静心思考,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引导学生从“三味书屋”走入“百草园”,使语文课堂进入精彩纷呈、博大精深、魅力四射的佳境,分享那浓汁浓味的语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精品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学习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这本书之后,我感触颇深。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书中提到的使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媒体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给他们以产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也变得主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而好的板书也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教育理论中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我们自身都颇有重要意义。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竞争日益激烈并讲求实效的今天,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好教育理论的同时,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专家,他在大量理论和实例研究基础上从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幼儿教育目标和方法。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合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 养成卫生的习惯, 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 充分的知识,表意的能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 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 消泯惧怕情绪。字里行间,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

我认真拜读了《陈鹤琴》,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他强调了“做人”的基本条件: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丰富了“目的论”的内涵,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这一目的论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做人的内涵——做一个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新人。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给了我不少启示。

一、 教学方法多样性

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游戏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方法。

二、 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

陈鹤琴先生指出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学习

三、 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

区域活动就是通过有目的地为孩子提供丰富材料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选择、主动操作摆弄,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的一种活动。它是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的很好形式。老师应该退到隐性地位,把材料推到显性地位,将材料"活化",赋予材料生命力。通过材料来营造一种环境,让环境告诉幼儿,这里可以做什么,该怎么做,让环境来"说话",发挥暗示作用。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陈鹤琴》,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我会秉着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2915 字

+ 加入清单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被毛主席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一生追求民主自由,提倡兴教育以救国,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他学贯中西文化,主张教育改造社会、奠定生活,并努力实践之,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高平叔先生六十年如一日,信守诺言,直至耄耋之年,终于实现职志,编订好蔡元培“全集”、“选集”、注释本“文集”等近30种文集。《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正是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订的文集。

一、追踪蔡元培教育改革步伐

蔡元培所处的的时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奇变”。国弱民愚,清政府媚外妥协,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蔡元培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主张教育救国论,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他6岁入家塾发蒙, 24岁中进士,其后顺利地迈上了“学而优则仕”的仕途。直至1898年,蔡元培辞官返乡,开始委身于新教育,提倡“自由读书”。他的教育救国论思想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得到发展。1920xx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为改变北大官僚习气,整顿学风,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变学生观念;不管资历、学历,不论党派,聘用积学而热心的教员;提倡和助成各种社团,鼓励和支持创办各种刊物;倡导和推行平民教育;充实文理法科;沟通文理;采用选科制;创办研究所;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主张教育独立议;开放女禁等,胡适称蔡元培主持北大的时期为“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在这一阶段,蔡元培教育思想,尤其是高等教育思想,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

二、认识蔡元培语文教育思想

蔡元培对语文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这与其特殊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和整个教育思想相关联。一方面,蔡元培脱胎于旧教育,他本身就是传统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这也让他对旧教育之种种弊端有着别人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蔡元培曾委身于新教育,以实践来充实其语文教育思想。蔡元培语文教育思想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体现着其新教育思想理念与特点。特别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实用主义渗透在语文教育中,就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文为使人人都能掌握表情达意的工具。美育思想渗透到语文教育,即倡导以语文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

他对于语文课程的理解与定位独树一帜,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要全国的人都能写能读”。他希望通过掌握语文应用的普及,从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促进国家进步。 “语言者,思想之媒介,犹之钱币为货物之媒介”。他说思想可以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得到传播。人们在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先进的思想也自然在全民之间得到广泛传播。很显然,蔡元培认为,不但语文是使人人都掌握表情达意的工具,而且语言文字的掌握能提高国民思想素质。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还认识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思想如传热,无语言以护之,则热度不高;思想如流水,无语言以障之,则水平如故”。蔡元培认识到语言与思想密不可分,体悟到言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的过程。

而对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蔡元培非常重视自然环境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他认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对语文教育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就像他说的:“我们大家晓得,攻文学的人,不独要在书本子里探讨,还当受大自然的陶熔。是以求学的环境,非常重要。请看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们都设在城外风景佳绝之地因此,这两个学校里产生的文学巨子,亦较别校为多。诸位求学于如此山明水秀之处所,自必兴趣丛生,收事半功倍之效。”

蔡元培从时代之需、民族之急出发,提倡教育救国论,希望通过教育开启民智,培养革新人才。而其语文教育思想也秉持教育救国论理念,站在时代之需与民族之急角度出发,融汇我国优秀语文教育传统和西方先进教育思想,试图解决旧教育之种种弊端,建立符合个人、民族和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新语文教育。

纵观蔡元培语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实用性、从时代之需出发的时代性、依据科学民主教育理念的科学性、提倡开放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等特点。

三、读《蔡元培教育论著选》获启示

蔡元培语文教育思想对语文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从中读到了以下几点:

1、兼容并包,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兼容并包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最大特色。推及到语文课程,兼容并包即要求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即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并重;论述类、使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同在;开发各种资源,增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外国先进文化相融合;增强课程的选择、拓展学习的空间;白话为主,兼顾文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等各个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蔡元培已经意识到自然风光、校园景点、文物古迹等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资源,可增强学生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审美创造,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养成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2、针对语文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蔡元培主张教学要有科学性,使教学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崇尚自然,发展个性,在实践中获得语文素养。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更应该倡导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启迪者,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当教授学法。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合作中求得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创设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平等的,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教学相长。

3、提高教师素养,转变师生观。

蔡元培对“师范”这个职业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教师是人类最重要的职业。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做到“师”,即学高为师,又应做到“范”,即身正为范。我们可在蔡元培教师观的基础上延伸出:教师应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观念,丰富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水平;教师应认真读书,拓宽自己的视野;要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应发挥主动性,发挥自身特点和条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关注学生主体多样性和独特性;应尊重学生的见解,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应参与教学研究,提高自身教研能力;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生实现三维目标;应沟通课内外,利用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

4、编写现代、科学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特别是语文教学书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对个人、对社会都又非同寻常的价值。蔡元培虽未形成完整系统的教材论体系,但他认为教材编写最重要的就是选文。我们选文时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选文要典范,要文质兼美,应有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文化内涵及适应学生心理。教材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注重体验和感悟。教材应有开放性和弹性,不能死死地封闭住教师与老师教学的空间。教材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内容的基础上,尽量给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2310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教学实践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和自身,来进行反思,从而得到了体会:为了适合我国国情,对于英语教材的改变,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为出发点,重点说明中学英语教学应以语法为根基,着重以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为目标。 关键词:中国国情;外语教学;语法;兴趣提高;习惯养成 根据自己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反馈情况以及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经过将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英语教学有了几点体会。

一、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英语教学为英语外语教学 现在英语教材虽然改变了,但是我国的国情不变。我们国家的英语教学是正规的课堂教学,它必须通过正规的课程、正规的大纲、合格的教师,还有相当的一些课时来完成,是有教材、有测试这样一个正规的教学。在中国进行英语教学没有语言环境,中国人的第一语言是汉语,是中文。学习外语时,我们的母语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就成为一种外语教学。在中国我们的社会、家庭、工作语言和生活语言,学校其他课程教学的语言都不是英语,英语也不是官方语言,也不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我们的母语可能对外国语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些理由和因素就决定了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学是英语外语教学。

新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气息,文化信息量大,活动多,强调综合运用语言的培养。我们有不少教师见到这样的教材就迷惑了:是不是让学生进行任务型的活动,就能使学生无意识地学习英语了。其实不然,活动只是一种途径,能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交流,从而提高用英语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中国,我们是大班上课,学生人数又多,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参与的机会也会相应的减少,同样程度就会差一点儿。除了在英语课上之外,其他的时间很少用英语来交流,往往环境就决定了学习方式的不同,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实践,就必须通过记忆,通过学习规则,通过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的使用,才能获得语言能力。

二、英语应以语法为基础 语言知识是外语教学的立足点。从以上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国情来看,我国学生学习外语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靠自学拼读能力,词汇知识是学习的手段,也是检查输入与产生语言的正确和错误的工具,特别是语法知识,现在有很多公开课,都避开了对语法的讲解,那么那些语法知识学生又能否在阅读当中学会呢?我深表怀疑。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法、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课堂注重语言运用能力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根据我国学习英语的国情,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语法知识的传授。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尽量给学生营造环境,创设情景来教学,这样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并增加学习英语的气氛。可我们必竟是在中国,不像学习语文那样,有一个很好的母语环境,能让学生很容易的来练习,牢固的语法基础对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显然很重要。没有牢固的语法基础往往无法很好的去进行阅读,更别说进行写作了。当然语法基础和阅读能力并不能完全成为正比,但是语法知识的欠缺会使我们误解,甚至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he learns that he should hav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如果不懂虚拟语气,可能会误认为:h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但句子本意为:he didn’t care more about his friends. 在讲解语法知识时我适当的用中文来解释。如果全部用英语讲解,讲完后,学生直摇头,表示不理解。在新教材中阅读部分在前,中间是语法部分,最后是综合技能。这样的顺序安排的不错,阅读应该作为教学当中的第一目标,讲课时如果一节课无法完成所有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把阅读当中的一些语法项目留到下一节的语法专项中一起进行,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定语从句是高一一年级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第五单元的阅读部分中出现了一些定语从句,可以让学生先把这些定语从句找出来,等到下一节课再引导学生用归纳法把why ,where ,when这几个关系副词的用法总结出来。把综合技能部分放到后面,写作时就可以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法、词汇。

三、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相互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的习惯,高声朗读及背诵的习惯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且要不断的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新标准把对学生的非智利因素的培养,鲜明地提了出来,充分认识到非智利因素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趋向,它能使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有没有兴趣,兴趣多少跟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老师必须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好的教法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教无趣,必不乐学。 探索的路很长,实践中的困惑又会成为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我坚信。一路走来,我会充实更多的能量,会坚实前进的脚步,会看到多彩的果实······ 我还会进一步深入,扎实地探索,为英语的改革尽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有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师,教研,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不经意间已经离我们逐渐远去,青春也在飞逝般流失。可是每每儿童节,我们还是怀着那份童心,奢侈的、发自内心的想要再去体验一下作为儿童的那份天真、快乐!

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童年相信都有很多的回忆。小伙伴们的相互追逐打闹,和爸爸妈妈一起的假日旅行,爷爷奶奶的亲昵问候,小学生活的点点趣事……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感觉时间的脚步也愈来愈快,快的来不及自己去回忆。每天忙碌的工作着,日复一日的生活着。随着知识的增加,欲望的满足,自己的愿望也越来越少,变得不容易满足,乐趣也随之减少。

童年的时光是珍贵的。看看现在的孩子们,我羡慕。看着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眼神,我向往。看着孩子们对于一块糖的满足,我感慨。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的童年尽可能的变的有价值、有意义。《儿童文化 儿童教育》一书中说到:儿童的生命是主动的、向善的、向真的、向美的。可是作为成人的我们却往往小视了这群孩子,认为他们的生活大多属于“胡闹”“顽皮”的状态,其实是我们成人不懂得发现和欣赏这充满天机的儿童生活。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的,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

凡事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感受他们的心情。主题活动的选择是否是孩子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游戏的设计是不是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孩子喜欢的。孩子的不开心是否能够耐心的询问、关心、解决。孩子的小秘密小心情是否认真的倾听。相信我们小小的举动对于孩子来说都会有大大的触动。孩子们是善良的,他们会永远记得老师的好,也许是一天时间、一段时间,也有可能是一辈子!

收拾心情,加入孩子的行列,和他们一起成长吧!孩子需要我们,让我们真正的为孩子!为孩子的童年增添更多的欢乐!为孩子的童年增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2024年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学前,教研,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忙碌而愉快的工作在我学前部领导和老师热心支持和帮助下取得较好的成绩.

我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完成学校里安排的各项工作.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注意强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并有目的的对每个学生进行辅导.思想品德方面,我遵守纪律,团结同事,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学方面

语文方面注重的是语言与拼音的练习.语言创设口语表达环境,鼓励幼儿人人开口,日常生活中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我们利用课间时间,让幼儿欣赏故事、散文、寓言、诗歌、谜语、神话等各类作品.经过长时间有意地训练,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知道什么叫绕口令、什么叫唐诗等内容,现在幼儿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每次看书幼儿都能用手指认真的指着字宝宝,一句一句的读看,幼儿无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字宝宝.

拼音这学期主要采用直观练习的教法,每教一个韵母都考虑幼儿怎样才能记得牢固,学得灵活,同时让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声母和韵母之间拼读的同时,示范发音,直到学生能发准音为止.在认记方面,主要采用形象记忆法和比较记忆法,让学生记得灵活,不易忘记.学生通过本学期学习,主要学习了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掌握了基本的拼音方法.

在家长工作方面

为了使家长信任、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我充分利用放学和家长会的时间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使我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好的促进学生将抗和谐的发展. 长的沟通,及时会面了解每位幼儿的思想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和意见,如发现幼儿有不好的行为或家长对幼儿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会及时与家长进行更细致的交流,最终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我们发动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丰富多样的家园活动,如:“教学汇报家长与幼儿互动环节中家长对班级工作支持度高,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一个学期结束了,让我深有体会的是无论哪一方面的工作,我都要更努力、更用心去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前教育工作更应如此.因此在新的学期,我会继续发扬不怕苦,肯钻研,勇创新的精神,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896 字

+ 加入清单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1.勤,天天读一点。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思,是深度。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教育教学心得工作总结及计划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 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

阅读理解究竟是什么?阅读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脑经过接收分析和猜想,把信息恢复过来,这就是阅读理解过程。阅读的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扩大输入、阅读欣赏;这类活动以读为主。另一类活动的任务是针对性地训练阅读技巧。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所读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推断隐含意义、辨识语段过程等。

阅读的过程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由于学习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兴趣等存在着差别,使阅读理解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逐字逐句的阅读。

2、过分重视细节,而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往往有这样的一种情况,一篇文章读完,读者能够讲出其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但这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提出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却一无所知。

3、忽视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有的学生一遇到句子中有生词或陌生词组,就急不可待在翻字典,这看来好像很认真很勤奋, 其实这是一种" 勤奋"的" 懒汉" 的做法。因为他用手的动作代替了脑的思考。

4、缺乏非视觉信息。非视觉信息则在阅读过程中起潜在作用的,在非视觉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识,非视觉信息越丰富,阅读难度越小。

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我们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导(Presentation)→读(Reading) →练(Practice) ”的教学模式。”导”就是为了感知教材,”读”是为了理解教材,”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

通过三步循序渐进的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地发展和完美善起来的,但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技能、技巧,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教育教学读书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新理念》

利用课余时间我认真研读《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这本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

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在《教育新理念 》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目前, 在我们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有时也迷失了方向 ,把握不住了重点 ,一学期下来不知道让孩子们学会了什么 ?懂得了什么?对自己教学产生了怀疑 ,不知从何处入手 。这不由得引起人们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在文中,袁教授给予了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其中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学会判断知识和信息,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本身是多变的,不断更新的。其二:现代文明的成果并不能通过传授内化成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智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这不由又落实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教?通过学习了袁教授 的《教育新理念》对我们真的收获不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872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长假期间,我读了《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我由衷地敬佩这位世纪老人对20世纪中国教育做出的卓越贡献,赞叹他的伟大思想和超凡智慧仍然对新世纪的教育具有振聋发聩的巨大影响。也如该书编者概括的:“叶圣陶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改革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改革思想。” 真是“叶老不老,永远的叶圣陶!”轻轻合上书,不仅让我对“教育与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好人生是我们每一个人孜孜以求的。好教育引导人们求真向善臻美,引导人生向自由与光明的境界缓缓飞升。好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而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目的的教育。对美好人生充满向往,充满信心,无限相信良好教育的力量,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的精神修养。

教育对人生到底应该起什么作用呢?叶老在1934年时就已经阐释过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不算老生常谈,自有其积极的时代价值。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人生,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这是叶圣陶先生一贯的教育思想。叶老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再次鲜明地申述了这一思想:“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书中积蓄的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因此,说成‘教书’,也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并没有什么分别。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须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读到这些文字,不禁唏嘘再三,感慨万千。教师要高度重视“身教”,加强自身师德建设。

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对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进一步树立爱国敬业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志向高远;要求我们广大的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忠于职守,甘于奉献;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求广大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这些要求不是教条,而是公众对教师的要求,是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是一种客观的、内在的要求。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一文中指出:“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当前的受教育者着想,将来攀登新高峰窥见新奥秘的正是他们,非趁早给他们打基础不可。基础怎么打?还是身教为要。事事不马虎,样样问个为什么,受教育者看在眼里,印在心里,自然而然会养成钻研探索的良好习惯。”叶老认为,“以身作则”是极其重要的守则,是任何人都应该履行的,“教师尤其应当如此”。叶老多次谈到,教育者自己要为受教育者作出榜样来,让受教育者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当然比光凭口说深切得多。在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叶老的这些观点无疑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叶老说“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课程、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是啊,教育事业是要靠一代一代的教师去做的。古人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影响一代一代的人才培养,一个差劲的教师是误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弟。”作为当代的我不想“误人子弟”,所以不能只等旁人来“觉我”,要靠自己觉悟。正如叶老说的“凡是人生的一切,从‘外铄’得来的,虽言表名理,行合正谊,也不过是被动的;若是从‘自觉’得来的,便灵心澈悟,即知即行。”

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选择性、多元化、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诸多特性使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教育与人生”,读这几个字只要几秒钟,但是要搞好教育,谱写好美妙人生却是一个大工程,要下功夫。作为教师的我,要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身为教师的我必须持久地学习,并且在读书学习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实践反思和感悟积淀,才能学得真知,悟得真理,进而厚积薄发,才能成为博学多才,腹有书卷气的教师。我更要锐气昂扬,跳出樊篱,敢教敢试,永不言败,教出个性。也许,我只能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但为了一班一班学生的“人生”,也为了我的教育人生能出点彩色,我要坚持自觉修炼“为人生”的各种素养,提升自己,要让我的教育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自己的理论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教训。现在就进入教师队伍的体会心得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谈的是课堂管理方面的体会。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经验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许多东西都是从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来的。比如说,课前可说些题外话,调动一下学生的情绪;当观察到学生有疲劳的表现时,可说些笑话缓解他们的疲劳。在课堂管理方面,我个人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就是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你的课堂,这是一种避免学生因为无所事事而讲话,趴睡的有效方法。比如说,可以在课堂上多提问、多采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再比如说,我在教历史课的过程中难免要穿插一些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小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尽量让知道这些故事的同学去讲而不是我自己去讲,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也有以下几点体会:1、针对学生基础较差这一实际情况,在整个学期甚至一学年的教学安排上,可采取由易到难的做法。比如一开始对他们的课堂提问或课后作业,可以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这样做既照顾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摆脱了一味迁就学生的尴尬局面。

2、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而且让他们掌握这些方法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学生再模仿:有一次在讲到老子这个人物时,我先让一个同学起来概括一下老子的哲学成就,他说得不是很完整,于是我让学生注意听我是怎样去介绍的,介绍完后,我还特别给他们强调了一下怎样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紧接着在介绍孔子时,我让另一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孔子的思想时,他介绍得就全面多了。有时还可以将一些思维方法融于你的板书和授课过程中,那么学生听多了你的课后,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这样思路,也就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

3、在课堂上,要多留意学生的反应,如果能够发现那些能回答出你问题的学生,并把他们叫起来回答问题,那么受到关注的喜悦感和答对问题的成功感,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方法。

4、我觉得一个老师要讲好一堂课除了认真备课外,还应该多阅读,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进而提高课堂上自由发挥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许多在备课时设想到的内容,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并且讲出来后对整节课具有要求自己去扩大知识面,以提高自己临场发挥的能力。

5、要大胆尝试:新老师因为经验不足,对许多事情该不该做,该怎么做,没有十足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除了多问别人请教以外,还应大胆尝试,不应该因为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

6、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思维定势,教学也不例外。对一个老师来说,当他想出了一个教学的好方法,并且实施起来非常有效后,他就有可能一直采用这个方法。我个人认为任何方法都是有利又有弊的,因为经验不足,所想出的方法不一定就时时有效,经常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多想新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27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七年来,在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忙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英语教育教学潜力和水平都有了进步和提高。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听写的单词自己必须牢记在心。要背的文章也烂熟于心,真正做到手到擒来。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尤其教授西方语言的英语教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一位能够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忙;课堂上在对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简单,大家用心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1

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重中之重: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具体的做法:

1)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能够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就应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更应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2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潜力。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因为之前就一向听说老师如果与学生太过亲近,会让学生产生与老师是同辈的错觉,从而不利于老师威信的建立,再加上从前实习时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有经验的老师的忠告,所以我决定先兵后礼,先唱白脸再唱红脸。第一节课我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就重点讲了我们学校英语教材的特点,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等。让他们对高中的英语乃至高中的生活有一种紧张充实的预先感觉。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下马威。既持续了适当的距离也为我以后处理师生关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人性化的师生关系就应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用心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师良好行为的体现。教师的工作是解决学生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其中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不计其数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数学生,个性是“差生”,学习英语

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情绪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个性是对他们提

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证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用心性和学习效率。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资料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思考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必须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用心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搜集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透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到达教学目的。再次,相同的知识要反复操练。因为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如果不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学过的知识还是会很快遗忘。所以我们要根据记忆规律引导督促学生不仅仅在课上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抓紧点滴时间反复操练,巩固记忆知识。这一点也能够从我们平常的默写和小测验中看出来。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潜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潜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持续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英语学习及教材大纲中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以上就是我个人任教七年以来的心得体会。前路漫漫,学生的多样性和潜在性像是一个宝库有待我们去挖掘,发现和雕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要授以鱼,更要教授学生捕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师的一个方面,而距离这一步,我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相信,我会尽全力作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英语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二班,三班的英语教学。由于基础差,教学经验不足,所以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过努力,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七年级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个人工作情况总结。

1、教学计划

七年级是小学到初中的转型期,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开始发生转变,所以我时刻注意学生对这种转变的适应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我努力把学习内容归类,用尽量简洁却有趣的方式教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以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两个班的人数都在50人左右,要想对所有学生进行细致的辅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每周都会制定目标,针对广泛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逐渐的适应了初中的教学模式,知识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知识的运用也较好。

2、教学成绩

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初一应该掌握的英语知识,而且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另外,除了课本知识的学习我还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希望他们逐渐增强自制力,为学生从老师教的学习模式向自学型学习模式转换打好基础。本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七(3)班平均分是55.18分,居同级同类第一;七(2)班平均分是26.11,居同级同类第二,可喜可贺,但与外校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3、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生基本上都能把所学的知识掌握,但是在知识的灵活应用方面却仍旧存在困难。另外,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注意力投放在其他的地方,英语字母的书写仍然是一个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而且严重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从而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产生很坏的影响。

4、改进的措施

只有掌握了这一学期教学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改进,所以我常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以期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经过思考,我发现还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该年级教学重点不明确,从而导致有时候教学思路不明确,教学内容过多。其次,在掌握课堂方面有欠缺,不能时刻从总体上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延伸拓展做的不是很好。鉴于以上几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帮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让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在轻松快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以上就是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在这一年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体验了很多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学多思考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体育教育教学心得体会_教育心得体会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2804 字

+ 加入清单

体育教育教学心得体会3篇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体育观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体育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体育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一个学期的工作基本已结束,本人在学校领导下顺利了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现在本学期教育教学心得归纳如下:

本学期。本人在开学初就努力学习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里学习优秀体育教师的工作心得与体会,读书、看报就成为开学前每天的功课。由于本校是新开办不足二年的新校,在开学初我们颂德学校就迎来了一批优秀而且年经的教师,有时还担心自己融入不到他们当中,这种担忧已经是多余了,通过一学期的相处,我已经成功的融入到这批新教师当中,并和他们相处非常开心,有的还成为了好朋友、好搭档。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的体育教学,每星期15节课时。因此,我在开学初就根椐初中的体育大纲和本区中考的情况,制定了本学期学期工作计划、单元工作计划、课时工作计划等。并根椐区教研室的行事历要求,制定本科组的科组工作计划,而且严格按照各项计划制定合理,符合实际,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效果。

在教学方面。虽然担任八年级6个班和七年级1个班的教学,教学任务繁重。但我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过,在教学中还是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教案的编写,有时会因为学校工作较多没有认真去备好课就去上课,也导致课堂组织轮练,教学效果欠佳;有时在课堂常规方面严格不够,导致集队时说话现象较严重;有时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有时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学生受伤;有时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师生关系不愉快;这些问题都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好好学习,好好反思总结。虽然本学期在教学经验上有所提高,特别是在上校级研讨课时,整体上得不错,对自己的观念有所改变,在组织上课或编写教案都积累了一些心得,但以后还是要总结、改变。

在课余训练方面。本人担任学校乒乓球队的训练工作,在一开学初就出通知召集新老队员进行开会,制定本学期训练计划,针对每一个队员的技战术打法,科学合理地制定个人训练内容。因为本学期新吸收了6位新队员,且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在小学时也在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获奖,这也壮大了学校乒乓球队的实力。上一年我们乒乓球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今年我所定的目标是“团体总分第三名”。因此,本人坚持每天下午训练到6点,并向学校申请购买一批多球进行训练,在二个月训练时间里,本人坚持每天下午都去指导学生训练,并做好他们的陪训,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最终付出是有回报的。在参加20xx年10月区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男子单打第一名的好成绩;本人还被区教育局评为“优秀教练员”。这是我校创办以来乒乓球队所取得的最好成绩。在12月份开展的“颂德学校首届体育节田径运动会”中,本人也积极组织与实践,这是本校开办以来最大的体育盛事,我们科组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充分肯定了我们的组织。在冬季长跑开展时,坚持每天放学到球场指导学生参加长跑训练,并带领学生参加区32届元旦环湖跑比赛,也取得很好的成绩。

教研方面,身为体艺科教研组长,我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并带头做好科组教研工作,和指导同行们写好论文,坚持每周召开科组会议,积极外出教研,开展好科组内的公开课。本人勤于笔拙,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有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体育报》,论文获省评比“三等奖”一篇、市评比“一等奖”一篇、区评比“二等奖”二篇。

一学期的教学,本人收获什多,有经验也有教训。因此,本人会在以后努力工作,把工作做细做好。

篇二:体育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情绪是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动因,也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少年儿童理智思维 发育尚未成熟,其情绪、感受主要受感知的支配,刺激性强的色彩,五彩缤纷、色彩鲜艳的画面和物体都能吸引他们,引起他们的乐趣和喜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课前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布置好场地器材外, 还可以利用色彩协调教学。譬如让小学生使用五颜六色的篮、排、足球,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又便于按器材的不同颜色分组;又如在短跑教学时,在黑色的煤碴跑道上划上雪白的分道线和起跑线、终 点线,使场地显得明朗和富有立体感,能给学生以活跃和一往无前的感觉,同时还能强化教学气氛,使其产生一种心理状态,从而在“移情”作用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的某些特定条件下,教师如果辅以恰当的色彩表达,就能增强信息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使学生自觉 接受并在大脑皮层建立广泛而深刻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提高感知效果。譬如在乒乓球旋转发球教学中,为了强调球拍触球的部位,可以在球拍的一面分上、下两部分,粘上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胶皮,将球的一半用黑墨水 涂成黑色,用经过“加工”的球拍和球做示范动作,学生就可清楚地看到球拍触球一刹那间的情景,从而加深 对动作技术的感知和理解。又如在教弯道跑技术时,教师若事先在自己田径鞋底左脚掌外侧,右脚掌内侧涂上红色,讲解时面对学生侧坐后撑、依次举起左右脚演示,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强化作用。

篇三:体育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体育观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首备条件。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几次,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树立健康体育观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他们的人人身体都“棒”起来,少生病或不生病。这也是我们上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每周有限的体育课,往往是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的。健康则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在体育教学中应把着眼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地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的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最新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88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

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免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读了叶圣陶先生的著作之后,自己反思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

其次老师要依据孩子的年龄采用相应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老师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要求孩子坚守。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孩子定能养成好习惯。

再者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要求一致。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

最后,要强调的是老师的榜样作用。要求孩子有良好习惯老师要以身示范,因为学生是爱模仿的。

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也曾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作为老师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义不容辞。

最近几天,通过网络浏览了有关教育孩子的书,如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有几点心得。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那我们的孩子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行”,“你真棒”, 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这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不少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在某次考试中考出了好成绩,从此就爱上了该门课程,可见错误!链接无效。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赏识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老师、家长,应该学会赏识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自学,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这本书集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如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 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孩子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孩子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孩子世界、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感。

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孩子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孩子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孩子,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心得_教学工作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782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心得

最近几年,在许多大中城市,逐渐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小学教育也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密切相关。

通过我市开展的班主任研修活动,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更好的给学生们提供适合身心发展的成长环境,我们的心理辅导活动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的,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

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自从参加我区开展的班主任研修活动以来,全校教师围绕关于在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通过互相学习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动员大家积极参到活动中来。经过大家多次讨论一致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及时的,它不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家长、教师的共同需要。

二、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领导小组。我们认为要把工作更好的开展起来,必须要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领导小组。因此,我们在全体班主任中经推选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知识面全教学能力强的年轻教师担任组长,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水平高的中年老师任副组长及咨询老师,各班其他任课老师任小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小组成立之后,我们及时向全校学生进行了公布。

三、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和辅导室。为了使受辅导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准备了一间室内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标准较高的教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室。“心语室”建好之后,我们在此进行数次探讨和研究活动,进行十几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答复,几十次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每次辅导都能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在这里学生学到了怎样做人,学到了怎样求知,还学到了怎样健体和审美。

四、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箱安装在“心语室”旁边,让学生把心里话可以及时地向老师倾吐,把自己的成长烦恼和疑惑,把自己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方面的建议向老师提出,把心里迷惑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几年来,共收到学生的咨询信件多封,我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利用课间操及辅导课及时把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给予答复,帮助学生们走出困惑,走向健康的生活,使他们的成长足迹更阳光更美好。

五、校内室内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充分发挥了校内墙报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宣教作用。为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及时教育,各班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把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放在重要的位置。并能根据当时学生的实际和各班的班情的变化进行更新和改版,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点出现象,使学生学习有了榜样,前进有了方向。

六、注重学生的心理转化。抓受挫折学生的心理转化。学生受挫,人之常情,学生受挫以后一般情绪低落,心态不好。我们注重如何对待受挫的学生呢。为此,我们做了专题研究探讨,我们的想法是:“首先要仔细观察受挫学生的反常现象,并认真分析受挫原因。然后因人制宜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其倾吐内心的痛苦,解开心理上的疙瘩。”逐渐帮助受挫折学生走出困境。

七、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将。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力军的作用。我们清楚的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组织,班主任就是这个组织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上学生心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劣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而班主任和班上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最长,最了解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班主任这批主力军的作用,有许多问题还需要班主任去实施去解决,因此,班主任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将。总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我校校风正了,班风好了,学风浓了。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这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只能作为前进路上的动力,我想也是我们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