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湖南长沙到凤凰古镇多少公里(汇编20篇)

浏览

2519

范文

797

篇1:长沙房屋租赁合同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1834 字

+ 加入清单

出租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

承租人(乙方):___________

证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房屋坐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房屋坐落地址为:▁▁▁▁▁▁房屋租赁的有关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租赁期限

(一)房屋租赁期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共计_________年_________个月。甲方应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将房屋按约定条件(见其他约定)交付给乙方。房经甲乙双方交验签字盖章并移交房门钥匙以后视为交付完成。

(二)租赁期满或合同解除后,甲方有权收回房屋,乙方应返还房屋及其附属物品、设备设施。甲乙双方应对房屋和附属物品、设备设施及水电等使用情况进行验收,结清各自应当承担的费用。

(三)乙方继续承租的,应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提出续租要求,协商一致后双方重新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第二条租金及押金

(一)租金标准及支付方式:年付(每年¥:________元),房屋押金(___________个月,¥___________元)待合同期满或特殊情况导致的合同结束,乙方退租后返还。

(二)支付方式:现金、银行汇款或网银转账,每月1日前一个礼拜支付下一月租金。

第三条房屋维护及维修

(一)甲方应保证房屋的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不得危及人身安全;承租人保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房屋所在小区的物业管理规约。

(二)租赁期内,甲乙双方应共同保障房屋及其附属物品、设备设施处于适用和安全的状态:

1、对于房屋及其附属物品、设备设施因自然属性或合理使用而导致的损耗,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修复。甲方应在接到乙方通知后进行维修。

2、因乙方保管不当或不合理使用,致使房屋及其附属物品、设备设施发生损坏或故障的,乙方应负责维修或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条转租

(一)除甲乙双方另有约定以外,乙方需事先征得甲方书面同意,方可转租给他人,并就受转租人的行为向甲方承担责任。

第五条合同解除

(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二)因不可抗力导致本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本合同自行解除。

第六条其他约定事项

本出租房为▁▁▁所有,无其他关系人,由于本房屋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及其他纠纷与承租人无关,若由纠纷使乙方不能正常居住而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赔偿。

房屋交付使用时应确保房屋建筑结构安全可靠,门、窗完好,上、下水通畅,供电正常,太阳能设备能正常使用,歌华有线(电视信号)正常使用。

在甲方同意下,乙方可视居住情况对房屋内非承重隔墙增加或减少,对院内隔墙进行拆除。合同终止前根据甲方要求是否恢复原样。

水电费、电视收视费、小区卫生费、液化气费由乙方自付,液化气由甲方平价提供。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生效,本合同一式___________份,其中甲方执___________份,乙方执___________份。

本合同生效后,双方对合同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合同的附件。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七条违约金和违约责任

1、若出租方在承租方没有违反本合同的情况下提前解除合同或租给他人,视为出租方违约,负责赔偿违约金_________元。

2、若承租方在出租方没有违反本合同的情况下提前解除合同,视为承租方违约,承租方负责赔偿违约金_________元。

第八条补充协议:争议处理方式

1、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按其进行解释。

2、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有关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租人(甲方)签章:___________承租人(乙方)签章:___________

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写凤凰古城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5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的车子行驶在芙蓉镇大桥之上,是新世纪筑建的苗族人与土家人沟通的桥梁。在此之前,湘西交通主要依赖水路,桥下的酉水将苗族人与土家族人串连在一起,在湘西大地和平相处从不进犯,这种独特的沟通方式,也让湘西有了这么一道独特的文化,放排的排帮文化。讲入苗族区域,我们首先踏入的是古丈县,古丈县是全国十大贫困县,而这个贫困的大山里,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建国初年的何继光,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走红了大江南北,歌唱家宋祖英,她那美丽动听的歌声,被称为湘西的“百灵鸟”,也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唱响了世界各地,让国外友人对神秘的东方国度,更加的好奇与向往。

有看过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演唱会的朋友一定知道,宋祖英不光唱响了自己民族的歌曲《马桑树儿搭灯台》,还穿上了自己民族的服装,苗家盛装,在衣服上面与头饰上面襄上纯洁的白银,让全场的国外佳宾目登口呆,他们看到了在东方的神秘国度,还有这样一个民族,将衣服与银饰搭配的如此完美,如此精致。演唱会结束后,许多国外佳宾都想把那套苗家盛装买下,当时他们自行发动了一起拍卖会,以人民币30万元做为最底起拍价,而奇怪的是衣服之上的白银全部拆下来以后,称完重量最多值人民币10万元,那么20万元是什么呢?是苗族银匠师傅锻造银饰的手工艺,全世界的饰品制造工艺,只有中国苗族银匠师傅锻造银饰的手工艺,列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进茶店,介意只需稍稍介绍茶叶,茶叶的出单、哭穷早以过时,全国上下一样,客人都听烦了)。(不进茶叶店或进下面该如何讲解呢?)朋友们,我们离目的地凤凰还有二个半左右的时间,朋友们的心肯定特别期待,与它早些相见,其实它也一样,为了你的到来,它早已在那里默默等待,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它们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座城它有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情况下筑建而成的呢?那么它在中国古时候的边关重城地位中有起到过什么作用呢?世界上的任何国度与城池,都离不开人类。

因为文明是人筑建的,凤凰古城的那群人便是勇敢、坚强、苦难的苗族人,咱们今天车上的朋友有少数民族的吗?有苗族的吗?中国有五十几个民族,除了苗族之外,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而单单只有苗族人是蚩尤的后代,学者们给出这样一个结论,世界上有两个悲惨的民族,一个是犹太族,一个是中国的苗族,因为苗族人度过了几千年的迁徒生活,为了生存,他们每天与世间万物都在进行抗衡。关于苗族的历史,在教课书上并不多,通过历史书中的记载,苗族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智慧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非常美丽,他们在那里安居落业,过着世外桃园的生活。

苗族人最先的这个家园,在中国的四川泯江与雅龙江一带也就是现在羌族人居住的芦沟湖一带,从蒙古草原上,骑着高头大马的羌族人,在夜间突袭了苗族部落,把苗族人赶出了自己的家园,苗族便有了第一次的大规模逃生迁徒,苗族人沿泯江而下,一路向北,到达了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靠岸后,登上了北方大地。来到它乡的苗族人,面对广阔平坦的北方大地,苗族人没有放弃生活,他们有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在北方大地重建了自己的另一个家园。这时一位苗家妇女产下一名婴儿,这个婴儿与其它的小孩长像不一样,他头上有两角,刚出生就能说话,也能走路,他就是苗族人尊称的始祖—— 蚩尤,蚩尤长大后,非常勇敢,武艺超强,于是苗族人把他当选为苗族部落的酋长。蚩尤后来把附近的少数民族全部团结起来,成立了“九黎部落”,这种做法,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邻国联盟,就相当于现在欧洲的“北约”。在北方大地之上,还有另外一个强大的民族,黄帝部落,两部落因为旱地(可以种庄稼,可以放家畜的地方)经长互动干戈,蚩尤部落每每占领上风,蚩尤部落打仗非常勇猛,蚩尤是中国历史上的战神,头上有角,铜皮铁骨战无不胜,两部落在历史上7年之内打了37次大仗,黄帝部落连连败退,暂停不战,待部落稍做恢复之后,黄帝找到弟弟炎章商谈之后,两部落进行了联盟,同时炎黄部落制造出了最原始的指南针,当时称战车,在凌晨两三点天还没亮,也是人睡的最熟的时候,炎黄部落用战车定位,所以攻击非常具有方向,蚩尤部部落被突袭之后,四处乱窜,当天亮起时分,蚩尤的九黎部落只剩下一片废墟,这次战域被称为“涿鹿之战”发生在北方河南一带,没有了家园的苗族人,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迁徒。

有一些苗族人,漂洋过海,去到了异国它乡,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苗族人的分布,美国有一个“梦”的组织就是苗族的后人,他们在美国有自己的教育机构,教育孩子学习苗族文化,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都有苗族人的分布,蚩尤带领一支苗族人,往南迁逃,炎黄部落继续追杀,在黄河岸边蚩尤为了保护自己部落的人一人孤身奋战最终战死,炎黄部落把蚩尤的皮剥下,把骨峭干,把筋抽出做了一面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面鼓,炎黄部落后面与其它部落打仗的时候,把这面鼓摆在最前方,由两人敲打,来鼓励军心,连战无不胜的蚩尤部落都被我们打败了,还怕什么仗打不赢。

后来因为鼓的独特节奏,成为了人们生活之中的乐器,今天的苗乡同样是鼓乡,学者称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用独特的敲击方式,让鼓有了灵魂,一个是非洲的土著居民,一个是中国的苗族人,苗族人把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拜,用双手击鼓表达了出来,蚩尤战死后,部落一直向南迁徒,面对涛涛的黄河水,苗族人得到了水牛的搭救,他们座在水牛背上,渡过了黄河,我们如果有机会前往苗寨,一定会看到,在寨门之上挂了许多的水牛头,苗族人视水牛头为圣物、平安生,大家可以摸摸牛头,可保平安的。

渡过黄河,横渡长江,苗族人来到了今天的湖南洞庭湖一带,湖南史册记载,最先来到湖南的一群人是“五溪苗蛮”(古时汉人称少数民族为“蛮”),那么洞庭湖,是不是像现在所说的,洞庭鱼米香或者湖广熟天下熟、不是,湖南其实是一个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最先来到这里的苗族人,看到的洞庭湖一片荒野,湖南三面环山,中有四水,北方开一口,冬天寒气由北而入,寒气无法散去,非常冷,夏天烈日当头,热气无法散去,所以中国的四大火炉其中就有长沙,但是苗族人并没有因此屈服,他们又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在洞庭湖流域开始重建家园,繁殖生熄,慢慢部落又壮大起来了,这时炎黄部落刚发生争战,炎章战败后向南迁移,得知苗族部门又一直在南方的洞庭湖生活,于是炎帝部落向苗族部落发起了进攻,炎章去世后,葬于湖南株洲,后来一直到舜帝年间,才将苗族部落击崩,于是苗族人只能往湖南与贵洲的大山迁徒,这次迁徙时间长达520xx年以上。

中国古时候开始通用货币后,苗族人每次迁徒之前,都会将自己家里值钱的东西贩卖成货币,中国古时候用银做为货币的时间最长,苗族人也因此接触到了银。中国古时候的老百姓手中拿到的都是碎银,只有当官的人、从商的人手中才有银碇子,如果有那个百姓得到了银淀子,那就发大财了。碎银非常不方便携带,就如同硬币,而且苗族人行走在大山里,常常攀爬,一不小心,碎银很容易丢失,苗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利用银的软度,用硬物在每个碎银上,打上一个小孔,然后用绳子串连起来,帮在身体上,时间久了苗族人感觉到曾经身体所发生的一些疾病竟然没有了,他们用自己的信仰解释了这一作用,银是人身体的保护神,是因为带上银以后,得到了天神的保佑,其实现在科学证实,银里面的银离子会通过人体、毛细孔进入体能,银离子能杀菌,从而对人体的每个器官都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当人感冒时,银还可以用来刮沙。

现在军事上的医疗沙布,就是用银丝与锦丝织成的,银丝能为伤口杀菌,可以为伤员多争取抢救的时间,苗族人在喝水的时候,一不小心银子落入水中,如果银子变黑,这水一定不能喝,他们认为是神灵在帮助他们,所以现在苗族人在喝水时还有这种习惯,在水源旁转上一圈,口中念念有词,他们在乞求神灵赐水,完了之后才能喝,科学证实是银可以鉴别毒性,长时间的大山迁徒后,苗族人终于在湖南湘西与贵洲边境大山最深处停下了迁徒的脚步,这一带是现在黔东南,停留下来的苗族人,又开始接受另一种生存环境的挑战,同时这一带的苗族部落又出现了另一位祖先姜央,姜央的出现让苗族人的文化得以传递,因为之前在迁徒过程中,为了不让汉人得知自己的过去与未来,苗族人将自己民族所有文字性的记载,一把火全烧光了,姜央让苗族人,通过生活与风俗习惯,记载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苗族人谈恋爱,是必须得唱苗歌,苗歌被称为古歌,每一句每一首都记载了不同时间,苗族人的生活环境,苗族古歌唱到,始祖蚩尤战死后化为一颗枫香树,从树心飞出了一只蝴蝶与枫香树叶谈恋爱,在水里产下十二个蛋,其中有一个蛋孕育出了苗族祖先姜央,古歌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女孩身上所穿的衣服,被称为刺绣,衣领花纹非常精美,颜色绚丽,那是苗族人对自己最初家园的怀念与记载,曾经的美丽家园,如同世外桃园,但以成为梦境,在衣袖上面,绣上三道不同颜色的花纹,代表了他们祖先曾迁徒渡过的泯江、黄河、长江,刺绣被列入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科学家称苗族人是最先感受到银给人身体带来好处的一群人,所以苗族人的生活之中离不开银,他们也通过白银锻造成衣的方式,记载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苗族人家里再穷,有女儿的一定要为女儿做一套苗家盛装,等女儿成年后,让她穿上去参加苗族人谈恋爱的围场芦荟节,纯白银饰,也因此像征了纯洁的爱情,出嫁的时候婆家会准备一套,做为礼金,在大喜之日穿上。

家里生小孩了,外婆会准备一个长命锁,一对鐲子,一对脚链,送给自己的外孙,苗族人认为小孩戴上银以后可以辟邪,挂在胸前的长命锁,铃铛发出叮铛声,脏东西就不敢靠近了,爷爷奶奶会准备银筷子、银碗送给小孩,长时间得到银离子保护的小孩,身体肯定健康,而苗族人认为是银保护了自己的小孩,千年流传至今,精练的手工锻造,被列入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湖南桃花源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896 字

+ 加入清单

大酉洞中有两个巨大的钟乳石,一个象钟,一个象鼓,以石击打,轰然有声,人们称之为“石鸣钟鼓”。

相传,明代酉阳州抚使冉公表在洞中修道时,正与人商议铸钟制鼓的事情。忽然洞中狂风乍起,飞沙走石,撞击在石鼓上,发出洪亮浑厚的声音,在洞中久久回荡。冉公表顿然领悟这是神的启示:不要劳民伤财。不再议论制钟制鼓,狂风终于停息下来。冉公表精诚修炼,终日以石钟石鼓为号。

玉盘仙迹

这里有一个钟乳石盘,直径三尺六寸,盘面光洁,石质坚硬。

相传有一年,青城山来了一个老道士,在洞里炼丹习法。他面对石盘,口中念念有词,用手指画了一个“玉盘仙人承露”的图案。不一会儿,图案清晰可见,仙人从盘中凸现出来,每天清晨,周围几丈之内,草木上的露珠被吸进盘中,玉露琼浆,香甜可口。后人有诗为证:“寄语他人如学道,满斟玉液洗凡心。”

机织烟霞

相传大酉洞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姑娘叫易嫦,她靠种桃为生,侍奉年迈多病的老母,栽下了万棵桃树,还培育出了一棵果实累累的桃王树。由于她善良勤劳,积雨露之精华,桃花之灵气,十分美丽,面若桃花。

洞里的蜈蚣精时时心存歹意,想加害于她。西王母遂封她为“桃花公主”,赐给她“天机”一座,在每年的元日,以云为梭,以雾为杼,织出万朵红霞,把蜈蚣精挡在洞门之外。

龟鹤遐龄

相传洞中有“灵池”一方,“神田”一块,据说喝了这里的水,可以除病祛邪,可以长生不老。

曾有一只大乌龟,一支大白鹤来到这里,乘凉休息,由于饮了这池中灵泉,田中圣水,大乌龟飞出洞外二里多,钻进了泉孔河的源头,只留下一方“灵池”(乌龟池)。大白鹤化而为石,立于“神田”之中。后来酉阳州宣抚使冉公表,来此修道炼丹。后人有诗云:“玉盘注水何晶莹,饮之年如白鹤龄。”

观音坐禅

相传大酉洞原始初开之时,观音大士曾在这里座禅讲经。只见这洞口深处,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宝阕。观音大士端坐于莲花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童侍立台下。相传不少游方高士,曾来这里所经讲法。

酉阳桃花源的讲解就此结束,大家可以随意四处看看,自由体会世外桃源的感觉……

湖南桃花源导游词4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长沙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桃花源位于常德市西南部,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曾令多少游人迷恋,陶醉!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山中幽谷深深,曲涧潺潺,藏凤聚气,泻灵溢韵,“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当大家沉浸在“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之意境时,自会有一种幽深恬静之感。

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每当桃花盛开,红云飘浮,赤霞腾飞,与沿溪松涛、竹风映照,瑰丽多彩。可谓“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桥下流水潺潺,桥畔桃花灼灼。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没当年那么宽、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面那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渊明祠,因陶渊明爱菊,遂改名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令,问囵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来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

走进菊圃大门,仔细观赏一下菊圃的建筑,菊圃四周环以垣墙,数处开窗,分前后两进,前进入门为鱼池,池旁绕以回廊。两旁随地形高下,雕栏疏棂,修竹垂影,兰桂飘香。池上石桥纵跨,狮象猴麟,分蹲左右;池后为花圃,金菊竞放正中是一块渊明东篱采菊石刻,后镌《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雕梁画栋、耀碧流丹的建筑,就是渊明祠。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田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有他自己的《挽歌诗》的一部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从这里我们仿佛看到陶渊明先生以极为淡泊的心态,视生如死,视死如生,超凡脱俗的高风亮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_上海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532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5篇上海枫泾古镇导游词

枫泾古镇是隶属于上海市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距今有近720xx年历史。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xx年5篇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一)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 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以下是关于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

历史上,枫泾古镇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原先有两个明显的分界标志,一个是西边的界河,另一个就是这东边的牌坊了,这座牌坊就是在原来分界牌坊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再现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理区域。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

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土风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正面第一副对联的全文是:

发祥晚唐扬名元明毓秀钟灵沧桑久历 ;

食货四方衣被天下商旅云集佳境重来 。

此联集中反映了枫泾历史上既是文化名镇又是商贸重镇的双重地位。她最早兴起于唐朝晚期,到元、明时,枫泾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镇。由于棉纺织业的兴起,枫泾在明清时期已是与松江、魏塘、盛泽等齐名的棉纺织业重镇,共享“衣被天下”的荣誉。当时盛产的枫泾土布,远销全国各地,商贩纷纷来枫泾采购,一派繁荣景象。

正面第二副对联则集中描写了枫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清泾似练满城瑞气出芙蓉;

万枫如丹一天秀色连吴越。

联内嵌入“枫泾”二字,并点出了古代枫泾一镇跨吴越两地,因以前河道遍植荷花而雅称“芙蓉”。

牌坊背面相应的也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是:

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状荷叶依连五邑;

宣公贤良学士天官蔼声名播扬四方。

上联一口气道出四个枫泾镇别名: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白牛是枫泾最早的名字,因地处白牛荡得名。相传一位船夫在荡中撒网捕鱼,曾见荡中有一头金链锁鼻的白牛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对联上方的白牛头也反映了这个传说。到了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隐居于此,后人慕其高风亮节,又称此地为清风泾,后简称风泾,之后又演变为枫泾。后半联说的是枫泾镇形似荷叶,周边与上海的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上地处金山,故称“连五邑”。

下联主要写古镇枫泾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唐代有宰相陆贽(宣公),宋代有屯田员外郎陈舜俞(贤良),明代有御医陈以诚,清代有状元蔡以台,曾做到学士、天官职的谢墉及近现代陶芑生、顾水如、朱学范、丁悚、丁聪、程十发等名人,他们的美好名声远扬四方。

背面两侧边柱上的对联全文是:

南北峙分历经五朝终归一镇;

古今融汇垂信八极长治万年。

说的是古镇枫泾历来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北镇属江苏松江,一镇南北分治,这种奇特现象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一直到了1951年3月南镇并入北镇,才统归一镇。尽管南北分治,但枫泾繁荣的商业经济,丰厚的历史文化,始终融汇一体,流传光大。

即将步入我们古色古香的老镇区,大家看这座精巧雅致的门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门头正中刻着“唔呶喔哩”四个字,唔呶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枫泾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我的家里的意思。这个门头是我们镇上的迎客门,走过它就正式进入了我们的古镇区。大家再看一下这两边墙上刻的两幅顺口溜,它表达了枫泾的饮食文化。因为枫泾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是鱼米之乡,所以水产特别丰富,每个月都可吃到新鲜的水产,这其中“五月拉司吃不厌,暴子弯转六月红”的拉司和弯转,请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拉司学名叫蟾蜍,别名叫望天鱼,俗称为癞蛤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据说初夏吃拉司,不会生痱子,拉司肉质细嫩,可红烧、可清炒、可椒盐、可熏烤,特别是熏拉司,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是枫泾的一道名菜。弯转其实就是河虾,那弯转是我们枫泾人对河虾的一种形象的称谓,大家知道新鲜的河虾烧熟后就会自然的弯曲,因此得名。长廊景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长廊。这条长廊全长268米,是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在长廊里侧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镇区全长1200米左右,是一条区级河道,水系主要来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黄浦江。长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这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以前这里曾是繁荣的商业街,沿河店面林立,特别是米粮行和麸皮店多达30余家,这是因为这条市河河道宽阔,吨位大些的船只可以直接开进来装卸货物,所以许多老板都选择这里开店设行,这些老板为了方便自家的贸易不受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于是在造店面的时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边的长廊,其他居民也觉得这样做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于是也在自己的门前搭起了廊棚,可以想象,最早的廊棚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大小不一,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修建才逐渐形成今天这样整齐宽畅富有特色的长廊。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是河多、桥多、弄堂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最有传奇色彩的弄,叫莫乃弄,这条弄原名金家弄,全长50多米,据说是古代姓金的两兄弟分家产时开的一条分界弄,所以特别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两人对面行走要相互侧身才能过去。在旧社会,有一些浪荡子特意等在弄口,见有女人迎面走来,就走进弄堂,乘机耍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吓得女人不敢走这条弄,摸奶弄的别名从此叫开,时间一长,人们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后来定弄堂名字时,考虑“摸奶”两字实在不雅,所以去掉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弄还有个故事,相传有个地痞流氓,叫癞头阿三,最喜欢在莫乃弄调戏妇女,有一天,阿三又看见一位身穿花布衫,头包花毛巾的姑娘走进莫乃弄,阿三迎上前去,手刚摸到这个人的胸脯,两只手突然被竹弓夹住,顿时鲜血直流,痛得阿三直喊“救命”。原来这个姑娘是一位爱打抱不平的名叫阿荣的年轻竹匠装扮的,特意做了一付竹夹子绑在胸前来惩罚阿三。此时,阿荣摘下头巾,脱下身上花衫,连同花衫里的两只竹夹,往癞头阿三头上一罩,然后将阿三拖出弄堂,就在这里(廊棚)当着众多的父老乡亲揭露阿三的劣迹,阿三在事实面前,想赖也赖不了,无可奈何只好低头认错,后来阿三被官府定了个“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的罪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广大妇女对此拍手称快,并编出了“癞头阿三伸黑手,竹弓夹牢鲜血流,铁证如山赖不了,无可奈何低下头”的顺口溜。根据这件事,民间又称这条弄为莫奈弄,这个奈是无可奈何的奈字,这个弄名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得那些流氓再也不敢在弄堂里胡作非为了。

各位游客朋友,在不远处的这座桥是泰平桥,它是我们古镇中最高最宽的单孔拱桥,该桥最早建于明代后期,因为北面是城隍庙,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为城隍庙桥,站在桥上看长廊是最佳位置,一长排逶迤连绵的黑瓦长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流动的河水中,非常漂亮,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在桥上拍照留念。

在这边还有一排美人靠,游客可以在此休息,每逢戏台有演出,还可以隔河看戏,别有一番情趣。东区火政会

走出长廊,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东区火政会。它是我们上海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在里面不仅可以看到当年镇上的消防历史,还可以看到当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门面是西洋式的,这是受到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参观一下。

火政会在当时又称为龙王堂,也就是海龙王克火的意思。在1920xx年我们镇上共设有八处这样的火政会,共有义务消防人员200多人。那现在大家来到的东区火政会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枫泾救火分会又由原来的八处合并成东、南、北、中四个区会。期间,又增设了机械“泵浦”和进水管、出水带、长钩 、斧头、火炬、铜盔、云梯等,而木揿龙等旧设备被全部淘汰。1952年3月,各区火政会又合并成立为“枫泾救火总会”,直到1959年“救火会”更名为“人民消防队”由公安部门管理,民间自办的火政会在枫泾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后,成为了历史。

以前在我们枫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为全镇的消防演习日。义务消防员当天穿着整齐的消防制服,列队携器,“号子”开道,前往大星桥堍或桃源漾、人民广场等处进行救火演习比赛,俗称:“演水龙”。镇上居民纷纷前往观看,人山人海,成为枫泾镇一年一度的盛事。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模型是为了纪念历年来枫泾镇上为救火而牺牲的一些勇士而建造的。1920xx年,枫泾救火联合会在总会桃源漾清水桥西建造了一座高7米的消防纪念塔,全称“枫泾救火联合会亡故同志纪念塔”,下刻铭文表彰义务救火有功人员的事迹。这是上海郊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现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往这边看一下,这边陈列的就是当年镇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墙上挂的就是上世纪20xx年代所使用的手压式洋龙,它是我们整个展馆中历史年代最悠久的消防器械,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当时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简陋的。大家再来看一下,这边地上有一台手推式的消防车,它是我们镇上上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这火政会里最先进的消防器械就是天井里的这台大马力轮式消防车,是我们镇上上世纪70年代所使用的,所谓的大马力轮式消防车也就是相对于以前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这样一来救火就更为有效了。大家请看在我们上方还有一口警钟,因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讯设备落后,一旦镇上发生火灾就由第一个发现火警的人摇响这口警钟,并在邻里间鸣锣报警,由消防人员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

大家看完里面的展品就请随我到东区火政会门口看一下停在河面上的这艘消防船,因为以前枫泾水网遍布,河道四通八达,比公路更畅通,所以火政会根据需要,特意制造了消防船,船内安装了大功率的高压抽水机,一旦出现火警,立即开到了出事地点,启动机器,直接利用河水救火,它在以前救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艘船使用长达41年,直到1993年才退役,是上海市最后退役的一艘消防船,也是上海地区仅存的唯一一艘消防船,被上海消防博物馆所收藏。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艘船是根据原船进行仿制的。

好了,参观完了东区火政会,就请大家随我走一下我们古镇里最宽最高的一座石桥——泰平桥,我们镇上有一种说法,走过泰平桥就一生平安,所以来到我们枫泾一定要走一下这座桥。下桥后往右就是大家所要参观的下一个景点——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的祖居。国画大师程十发祖居

我们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一代国画大师,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任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他的祖籍在我们枫泾镇和平街51号,这里的祖居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以及他本人一到九岁时的住所。它是一座富有江南风貌的明清式的三埭两天井的宅院,现在已被上海市列为市级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起来,下面就请大家到里面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国画大师,而他的祖上三代则是我们枫泾当地的医生,所以我们现在来到的第一间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行医的一个诊所。大家请看墙上所挂的这块行医牌,它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上面所写的就是“枫泾世医程思斋子子美儒理男妇大方脉”,按现在医院里分类就是中医内科,早在清同治年间,程十发的曾祖父程思斋为避战乱举家来到枫泾,开了这家诊所,他悬壶济事,行医尽善,因此人们把这小小的诊所称颂为“壹室带来太平之坊”。后来百姓顺理成章地 把程家所在的这条街称为“太平坊”,现在被更名为“和平街”。

大家请看这边的天井里有一个月亮形的石雕,其实它就是母亲怀抱孩子的造型,因为在程十发的《丹青蕴情》一书中写到了这么一句话:“枫泾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连系的一个小镇,可以证明两个‘母亲’共同喜欢这个孩子。”这个石像正体现了程十发的这句话,也充满了大师对故乡枫泾的一片深情。我们枫泾地越江苏和浙江,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化,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名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边的祖居不仅保留有当年的正厅,还有在二楼的当年主人的卧室,但因为考虑到整个房子是木结构的,为了安全,二楼暂时还没有开放。现在我们大家可以先到后院的三釜书屋看一下,在书屋里不仅有当年主人的画室,还有程十发较为详细的一些介绍。

大家请看,在这边的门楣上刻有“三釜书屋”四个轻灵飘逸的大字,这是程十发的手迹,“三釜”的立意有两层,第一“三釜”寓“三斧”之意,在程姓老祖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程咬金了,而“三斧头”乃是程咬金的绝技,将自己书房的名字冠以“三釜”暗喻自己也只有三斧头的本领,显示了程老虚怀若谷的胸襟。第二,“釜”乃锅之意,三釜意为大、中、小三锅,这三只锅子好比国家、集体、个人,只有大锅满了,小锅才有份。程十发先生用“三釜”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立意高深,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可谓独具匠心。“三釜”乃正是程十发先生爱国爱民崇高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

在中央的这张书桌就是少年时程十发用过的实物,在这张书桌上,少年时的程十发曾洒下不知多少的汗水,最终成为了一代国画大师。

大家再往这边看,在墙上挂着的是“三釜系万钧”五个大字,此句意义深远,“三釜”乃“三釜书屋”,“钧”乃是一个重量单位,意思就是三釜书屋包容万物。

大家如果想深入了解程十发这位国画大师成长、成名的过程,就请随我到“三釜书屋”的二楼看一下。

在这边的二楼,大家可以看到是由9个版块详细介绍了程十发成长、成名的全过程。大家请看,这张大幅照片是20xx年9月程老在古镇牌坊的留影。程十发父亲程欣木早年在嘉善西塘行医,与西塘姑娘丁织勤结为夫妇,婚后不久也就是在1920xx年春生下一子(即程十发),取名程潼,小名美孙,既程子美孙子之意。后由师长改为程十发。1939年杭州西泠印社名家张子固的侄女张金琦考入上海美专专科学校,成为程十发同窗好友,后与程十发结为连理生下长女,取名程欣孙。

程十发曾多次回枫泾。1977年9月12日,受当时左的思想的干扰,他被下放到枫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是金秋时节,程十发不仅在枫泾镇文化站创作了连环画《马头琴的传说》,还与家乡的百姓特别是一批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鼓励当地的美术爱好者,使他们日后都在美术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20xx年3月,八十多岁高龄的程十发携家人又一次回家乡。时隔两个月,一本集中收集上世纪70年代程十发、刘旦宅、汪观清、韩和平、郑家生等一批享有盛名的画家到枫泾体验生活期间留下的100幅精美画作的大型画集《丹青蕴情》出版了,程十发热情地为该书封面题写了书名。《丹青蕴情》画册的首发式上,程十发和其他画家不仅回顾了当时的经历,还与当时自己手把手教过的农民画家陈富林等一起作了画,为枫泾镇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古 戏 台

以前枫泾因为南、北镇分治,从明代开始,镇上就建有两座城隍庙,一座位于南镇,叫南城;一座位于北镇,叫东城隍庙,像这样一镇有两座城隍庙的现象还是比较少见的,堪称江南一绝。

我们的古戏台一面贴街,一面临河,不仅视面开阔,而且景色优美。古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八月初二,这边的东城隍庙就会举行庙会,古戏台上开锣演戏,收成好的年份,庙会戏要延续七天之久,那时,商贩、戏班、杂技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显得十分热闹。

在枫泾旧志中还有一出看戏民众行刺“秦桧”演员的故事记载,说来有趣:事情发生于康熙癸丑(1673年)三月,当时戏台上正演出秦桧害岳飞的戏,戏演到尾声,忽然从观看人群中跃出一人,用皮工所用的割皮刀一下将演秦桧的演员刺死。事故发生后,这位行刺者被送进官府审讯,他傲首作答:“民与梨园从无半面,实恨秦桧耳。礼不计真假也!”判官怜其义愤,竟对他以误杀罪从轻发落。

自从我们枫泾的旅游正式开放后,古戏台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每天上、下午都会有传统的戏曲节目在此演出,游客如果有兴趣的便可以在这边驻足观看。人民公社旧址

人民公社旧址,它是我们上海近郊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人民公社旧址,里面不仅有当年所使用的办公室,在后院还有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挖建于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飞机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丰富,请大家随我到里面看一下。

人民公社是中国现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形势下,当时枫围乡(今枫泾镇外围农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旧改名为枫围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革命委员会。一直到1984年,根据上级精神,枫围人民公社才恢复为枫围乡人民政府。前后20xx年时间,四分之一个世纪,这里一直是当时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那红彤彤的宣传标语、极左的大批判专栏、让当时人崇拜的会议室、时髦的陈列品,……无不记载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辛酸历史。

民 间 剪 纸

这个展馆里的展品全是由姚剑明先生个人所创作的,他1947年出生于枫泾镇,1963年在建枫中学毕业后到新疆阿克苏建设兵团,在那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开始尝试剪纸艺术,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无事时,他就一心扑在剪纸研究上,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剪纸艺术也在逐步提高,他的剪刻领袖像通过粗细线条,体现形象,独具一格,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之后他便喜爱上了剪纸艺术,并先后创作100多幅剪纸作品,如《十美国》、《钟魁》、《十二金钗》等一系列精品,功夫非常深,构思很巧妙,图案很细腻,他的作品和事迹也先后被媒体报道。三 百 园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三百园了,它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谢家是书香门第,四代为官,谢墉、谢恭铭父子俩在清乾隆年间都做过大官,谢墉在当年位列内阁中书、吏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组织部副部长,这房子就是谢家以前在我们枫泾的旧宅。有人要问:为什么叫三百园?这是谢家根据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来的,这表明谢家要做知书达理之家,品行纯正之人。现在我们对三百园赋予了新的含义,在里面陈列了百灯、百篮、百行,通过这三百,向大家展示枫泾的风情和历史文化。

到三百园内,我们首先要参观的就是百灯馆。百灯馆的题字也是由漫画大师丁聪所题写的。在我们的馆内陈列了上百件的灯具,楼下展示的是有关灯的故事,楼上展示的则是灯的历史。像这只根据原样加工放大的煤油灯,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海,以后迅速在各个城镇和乡村得到普及,它代替了蜡烛和豆油灯。直到解放后,我国电力增强,这种灯才逐渐退出生活舞台而成为见证那一段历史的实物。大家请看这里,这是我们枫泾以前喜闹元宵的场景,元宵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汉朝开始一直沿袭到现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枫泾镇也不例外。据史书记载,元宵节这一天,镇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表达“丰登好年”的喜庆祝愿;青年与小孩提着各式的灯笼走街串巷,城乡民间文艺团体纷纷上街表演舞龙灯、串马灯、打莲湘、荡湖船等节目,街上人群攒动,欢笑声和丝竹锣鼓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其实这个场景展示的就是我们刚才所走的和平街过去喜闹元宵的盛况。

三桥景观

这就是我们枫泾的另一道风景线——枫泾三桥。大家可能知道,周庄在八十年代初是以陈逸飞所画的《双桥》而出名的,我想我们的枫泾三桥也是别有风味的,它是枫泾古镇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

枫泾三桥是枫泾南北、东西市河交叉口的一个景观,它由北丰桥、竹行桥、清风桥组成,这三桥的桥名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和全国著名的书法家黄苗子所题写的。在三桥的旁边还有一座清风阁茶楼,这里的清风桥、清风阁名称的由来都是因为在宋代时有一位屯田员外郎叫陈舜俞,他不仅为人清廉,而且当他弃官隐居来到枫泾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仰其清风亮节还把当时的镇名改为了清风泾。我们看到的清风桥、清风阁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位员外郎。

桥湾里、施王桥、施王庙

走到这边的桥湾里,正好体现了我们江南水乡古镇的三大特色“小桥、流水、人家”,走在幽静的古镇,远离城市的喧嚣也是一种享受。

在我们前面的这座就是施王桥了。施王原名施全,是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部下,在岳飞遭秦桧迫害致死后,他就去行刺秦桧,想不到只砍到了秦桧所骑马的腿上,行刺没有成功,而他却被五马分尸。在民间关于施全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他在行刺秦桧未果后,就隐居来到我们金山一带,因为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在他死后当地的百姓就自发筹集银两为他建造了施王庙。大家请看,在我们前面的就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施王庙了。

走在这座桥上,大家可以看一下,一边是我们的古镇,另一边则是我们正在建设的具有北美风格的新城,所以在我们当地有种说法:站在这座施王桥上就能看到枫泾的过去和未来。大家不妨也可以看一下。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枫泾还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众多的祠堂庙宇构成了枫泾除伊斯兰教之外四教汇聚的独特的宗教文化。现在看到的就是施王庙,在我们当地又称为施王堂。它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清光绪三十年(1920xx年)重修,并扩建为前、中、后三隶殿堂的建筑结构,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成为吴越近邻一带颇具规模且较有影响的一座庙宇。历史上施王庙是金山区道教的一个主要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主奉神灵施王的诞辰日,即农历每年的八月初二,以前每逢这个日子,施王庙都会举行施王爷出巡会,远近数十里的乡民,摇撸齐集,舟塞泾满,人娱神欢,热闹非凡,。

1966年,施王庙宗教活动停止,庙业渐废。随着上海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枫泾被列为上海重点城镇建设之一,区政府对枫泾镇作出了相应规划和调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以及广大信众的强烈愿望下,20xx年7月,经上海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金山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枫泾的北大街409号重建施王庙。重建的施王庙由偏殿和大殿组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丁聪漫画陈列馆

这边的第一间就是前言厅了,丁聪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他出生于1920xx年,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他就已经在发表漫画作品了,他以“小丁”署名的讽刺漫画作品至今仍在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在墙上的左右两边就是丁聪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所画的两幅代表作,左边是丁聪在1944年画的《现象图》,形象勾画出了抗战后期政治的腐败以及当时社会的惨状。贪官、伤兵、淑女、官商、穷教授、沽名钓誉的画家……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画面。右边则是丁聪在三年后创作的另一长卷《现实图》,它描绘了在内战风云中大发战争财的中外商人、饥饿中的穷人、被迫上阵的“炮灰”……在丁聪的笔下不同性质的人物排列在一起,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

1956年丁聪总算有了个家,可幸福的日子还不到半年,就被打成“右派”,遣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丁聪才得以翻身,但那时大好的年华已过去20xx年,此时他已63岁,他曾戏说:“人家60岁下岗,我是63岁才上岗。”这一幅就是丁聪以四人帮为素材所画的一幅作品,应该说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和现实意义的。

这里的第一、第二间展室展出了丁聪的部分讽刺幽默作品。丁聪喜爱笑话也爱听笑话,所以他选择部分古代、现代笑话配以漫画与读者共享。

文豪矛盾在1980年与丁聪再次见面时,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下了一首《五绝》:“不见小丁久,相逢倍相亲,童颜犹如昔,奋笔斗猛人。”这首诗不仅写出了他们间的爽直友谊,而且对丁聪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的评价。

在文革期间,丁聪没条件发表漫画,他就以一种“交保险”的方法给一些名人做名著插图,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牛天赐传》等,还为鲁迅、叶圣陶、沈从文、许地山等名家名作绘过插图。所以我们要看的第三个展室就是丁聪所画的一些名著的插图。

20xx年5篇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二)

欢迎大家来到上海枫泾古镇!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上海市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枫泾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20xx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历来发达。早在宋代就有铁、木、竹、农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纺织技术传入,纺纱织布盛行,明清时,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到了现代,古作坊多已破败,保存最完整的就数375号的石泰山制药房(药铺)。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状况,现将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规划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产器械,培训有关人员,届时向游人展示古代织布、打铁、制药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业生产技艺。游人也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选购买到原汁原味、土气十足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铁铲、小锄子、布鞋子、土布头巾......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20xx年5篇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好:

啊,微风吹在脸上好舒服,知道是什么气息吗?猜猜,青草味,桃花香,都对,都是上海的气味,上海的洋气,大家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上海的故事传说、名人名流、电视电影、文物古迹、在每个人心中,上海的形象就像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一样,万千风情各不同。

下面我就来描绘我心中的这款旗袍吧!

上海有着一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就是她的"洋气",自1843年,帝国主义列强进驻上海,形成了她海纳百川,中西交融的特色,大家一定不会忘记, 20xx年的金秋,身穿唐装的各国元首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为什么忘不了?吸引大家眼球的,不仅仅是用上等的江南丝绸做成的唐装,还因为上海已成为新世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大型港口城市。

21世纪的上海,处处呈现出繁荣与开放的景象,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这些在电视上常见的建筑,是上海的装饰品,像张曼玉的珍珠项链和耳坠,再美再优雅的女子总是需要饰品来点缀的,所以,再繁华再热闹的上海,需要这些建筑来装饰,才引人入胜。有人说,看二千年的文化到西安,五百年的到北京,近百年的文化到上海。用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来形容上海的发展,大家没有意见吧!那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是什么样的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上海先属吴,再属越,后又属于楚。当时楚国大将黄歇治理河道有功,被封为春申侯,所以上海简称为"申"。公元前期220xx年,秦灭楚后,秦始皇带领丞相李斯还有他那败家子秦二世,南下巡视,看到上海一带物产丰富,交易繁荣,人丁兴旺,但是呢,人们只是在船上交易,还没形成城市。当时上海吴淞口一带居民多以打渔为生,聪明的渔民发明一种竹编的打渔工具"户",怎样形容呢!用竹子或木棍编在一起,围成方形或圆形,涨潮时,潮水会把鱼掀入"户"内,退潮时鱼儿就只能望洋兴叹,动弹不得了,有点请君入瓮的意思,所以渔民就坐收渔翁之利,退潮时到里面去捡鱼了。我想上海人可能是守株待兔的农夫的后代,不好意思,开个玩笑,后来上海简称"沪"就这个原因,可为何加三点水呢?地球人都知道,"沪"乃水边人家用"户"打渔以后,上海渐渐由一个小渔村形成一个大的集镇。贸易港口,那时有18大浦,其中就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北宋后期,因松江渐渐变浅,在今天外滩到十六铺一带形成"上海滩"了。海上船只由上海浦开到旧城区的东面停靠,所以"上海"成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大家知道了"上海"是由"上海浦"演变而来的,有这么一句话,正反两面读都一样: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读读看。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产生了,上海被外国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纷纷在上海设立租界。从此,国中有国,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冒险家的摇篮"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才被人民收回。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今天,上海已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的国际化的大都市。

这个大都市呀,面积为6341平方公里,户籍1600多万,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万多人,真是人挤人呀!黄浦江把上海分成浦东和浦西两部分,浦东新区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的地区,我们将会在晚上欣赏她的美景。

为什么不说白天看呢?白天的上海只是高楼大厦,数不清的红绿灯灯,川流不息的车子,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给人的只是硬的、远的感觉。有这么一句话,雨西湖,雾重庆,夜上海,夜上海呀,周璇唱的歌,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里翻唱的---夜上海呀,夜上海!

当然喽,这个夜上海怎么看,有学问的,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了,为了帮大家全方位地领略上海的韵味,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海陆空"对上海进行仰视、平视、俯视。

海看呢:我们可坐上海外滩边的豪华游轮,游览浦东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远视对岸的金茂明珠会议中心,,把上海的璀璨刻录在眼中、摄像机里。

陆看呢:我们的好好司机会带大家绕市区一圈,看看夜色中的人民广场,上海歌剧院,到中华第一街南京路,可到新兴的商业街衡山路,近距离领略上海的万种风情。

空看呢:当然到金茂大厦88观光层了,先聊个关于金茂的小故事,关于申报吉尼斯世纪记录的,金茂大厦为全国第一,世界第四高楼,呈塔形的,有些像西安的小雁塔。总造价为南浦杨浦和明珠总和的1.5倍,高420.5米,国内外呢,有好3个攀援爱好者都爬到向金茂顶层了,也有第4个江西小伙子呢,夜里四点,硬生生地开始爬了,到了87层时,,精疲力竭了,7点10分,还是高高的起吊机把他给"拎"了下来。

真是多危险呀,他哪是那个料呀,就是猴子都没办法。此时,大家也许想,导游让我们去金茂欣赏美景,是不是也要我们爬楼呀?不会的,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安全,我们可在45秒内就到340米高的88层,因为我们乘坐的是世界上最快的最安全的电梯,到了那上面,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上海尽收眼底。这时你会感叹,上海真美呀,华灯初上的上海就像穿着晚礼服的张曼玉,流光溢彩灯火像她的宝石制成的披肩,咦,难不成是李湘送她的?李湘家好多哟!唉,耳听为实,眼见为虚,究竟如何,Lets go。

20xx年5篇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四)

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留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20xx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20xx年5篇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五)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江南水乡”,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我们的司机师傅姓,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技术很好,坐他的车肯定让您感觉安全舒适。今天就由我们一同陪大家欣赏江南美景。如果我们的服务有让您不满意的地方,敬请大家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的合作,希望大家在朱家角玩得开心,玩得痛快。

朱家角,也就是我们的所在地,是由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组成,他们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如今这颗璀璨明珠又在金色玉带”——318国道的依托下,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由于这是一座千年古镇,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这样的小镇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面我简单给各位介绍一下她的地理位置,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在玩腻了一个个雷同价高的人造景观后,人们莫不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无怪乎一位同济大学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觉赞叹:朱家角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瑰宝”。中国台湾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淳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几个大字。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的天然外景,不禁被许多影视导演慧眼相中,而纷至沓来,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姿,一次次地搬上银幕、电视,有时会出现几部影视同时开拍的盛况,朱家角一时成了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被人誉为沪郊的好莱坞”。

朱家角不仅景色宜人,她更有渊源流长的历史,1958年大炼钢铁时,镇人为了找铁,曾奇迹般地把镇北大淀湖车干,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被证明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59年,又在淀山湖中捞起大量石刀、石犁、石纺轮、印纹陶片等,这些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遗物,足以证明数千年前朱家角的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了。

听了朱家角的历史渊源和地址位置,我想大家一定有一种赶快细细品味美景的冲动,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感受她的美景,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而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可以说啊,朱家角除了景色多之外还有还有是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茶馆多。

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土谔、报业巨头席子佩、画僧语石等。

其次,深宅大院明清建筑多。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墙门人家随处可见。三泖渔庄”、王昶故居”、福履绥祉”,还有席氏厅堂、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明清风格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上海枫泾古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枫泾镇成市于宋,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式建镇,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20xx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元末明初时与浙江的南浔、王江泾、江苏的盛泽合称为江南四大名镇。

明宣德五年(1430年)起,枫泾镇就南北分治,以镇中界河为界,南属浙江嘉兴,北属江苏松江。

1951年3月,全镇才统属松江县管辖。1966年10月起,划归上海金山县(现金山区)管辖。

枫泾古镇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称走马堂楼。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古民居建筑群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其中9处已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

古镇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沿河古街绿树成荫,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

明代建的瑞虹桥,坐落于虹桥河口,清康熙初在此发生过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工人罢工运动”的“虹桥血案”,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有该事迹的记载及陈列,并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圣堂内为此立了案碑。

枫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流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20xx年5月,在金山农民画发源地枫泾中洪村,政府辟地80亩,建设“中国农民画村”。20xx年年初,中洪村被评为首批“中国特色村”,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xx年度中国十大魅力乡村”。枫泾地区已有5万多幅作品远销国外,30多人次在国内外画展中获奖,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20xx年9月16日,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湘西凤凰茶峒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边城茶峒景点还有保存完好的古镇城墙,太平开西征将士牌位,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宿营指挥所,清政府在边城设置的协台及练兵校场,古朴典雅的国立茶师(今茶峒中学)等等。另外,还有“龙凤呈详”、“酉水回澜”、“水帘百尺”、“银泉涌翠”、“仙人石室”、“龟蛇献瑞”、“虹桥月影”、”石炉飘烟”等八大景观,美不胜收。

在茶峒当地的农家饭庄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茶峒菜,菜品美味且价钱也不高。这些美食有米豆腐、血粑鸭子、苗家酸鱼、凤凰腌罗卜、苗家菜豆腐、苗家酸菜豆腐汤等。碰到农历二、八还可以赶“边边场”,很是热闹。在这里可以吃到油炸河蟹、口味龙虾、蒿草粑粑、油炸水蜈蚣、血粑鸭、大锅盘鳝、油炸竹虫、焖田螺、松脆蜂蛹、麻辣知了等地地道道的湘西菜,价格也不贵,每道菜不超过20元。

适宜游玩季节:夏季,秋季。交通信息茶峒地处湘西州花垣县西北边境,距县城25公里,北临张家界荷花机场(距离147km),东临铜仁机场(距离120km),南靠枝柳铁路吉首站(距离71km),西靠渝怀铁路秀山站(距离50km),更有吉茶、张花高速以及G209、G319国道在县城交汇,自古以来有西南门户之称,是湘黔渝三省(市)边区重要的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航班:可乘飞机到长沙下,在长沙有直接去茶峒的大巴。火车:这是相对便捷的方式。坐火车到吉首下,出站后乘坐到花垣的车,或者打车去汽车西站换乘去花垣的巴士,到边城公园或者凉水井下车,再转乘去茶峒的公交。汽车:张家界汽车站——花垣汽车站。每天一班,13:40——17:40,票价47元,到达后可换乘去茶峒(边城)的中巴,票价10元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湖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最近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亿万年前,武陵源是一片0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这里遍地奇花异草,苍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峰异石,突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武陵源的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将人们征服。武陵源以“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发现的山水名胜。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在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据航测所知有山峰三千多座,垂直四百米以上的石峰有一千余个。这里的峰石与别处不同,直立而密集,那些突兀入眼的岩壁、峰石、如帛、如笋,似屏似柔,一扇扇、一根根,连绵万顷,给人以层峦叠嶂的磅颉气势与恢宏大观。天子山、张家界有八十多处观景台,在那里可以静观细赏。峰石名称很多大如“神堂湾”、“西海长卷”,小如“天女献花”、“屈子行呤”、“罗汉峰”,同样使人产生无拘无束的畅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湖南景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南岳衡山观光旅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观有“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并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

各位团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宫殿式古建筑群,就是有名的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985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地方志有记载的大庙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XX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XX年)重建,它是仿照北京故宫建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因此有“江南小故宫”之美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中轴线上则是儒家的建筑风格。虽然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他们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同存共荣。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绝无仅有的。早在明清时期,大庙就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同时以八百蛟龙为最大特色,无论殿宇的梁柱、屋檐,还是柱基、神座,乃至门框、斗拱,神态各异的蛟龙,随处可见,原来这里自古就有八百蛟龙护南岳的传说。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座石拱桥,叫“寿涧”桥,桥下是寿涧水,盛传“取岳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寿”,因为南岳是寿山、寿岳,所以这座桥,是因水而得名的。相传,如果谁能三步跨过这座桥,便可长命百岁。 各位请抬头看看大庙的正门叫什么门?有谁能认出第一个字来?(停顿)这位小姐说对啦,念“灵”字音,有好些人认不出此字,这也难怪,因为用这个“棂”字冠以庙门的很少见。不知诸位是否去过山东孔庙,孔庙的正门即是棂星门,其实,在中国也只有这两处“棂星门”。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棂星本是28宿之一,叫天田星。据《星经》记载:门以“棂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辈出,为国所用。因此,一般的庙宇绝不可用“棂星”来命名。要用“棂星”冠以庙门,必须达到三个很苛刻的要件:第一,是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庙宇;第二,必须是人才辈出的地方;第三,须皇帝下诏书。达到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建棂星门,可见,我们南岳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凡是出入此门的人,都将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才。请各位仔细看看棂星门的对联,看有谁能将它正确念出?这位老先生念得很准:棂环卐字,槛绕回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星敛贪狼,风仪和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这是副老联新刻的联语,它高度赞扬了大庙佛道并存及建筑规模之辉煌和祖国形势之大好。在棂星门上方的汉白玉碑上,有金光闪闪的“岳庙”二字,是衡山学者康和声所书。门原是木结构的,到民国二十一年(19xx年)才换成花岗石门,门高和宽均为20米,厚1。1米,是我国现存的最高、最宽的石质牌坊大门。牌坊上的坊顶,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大家想想看这是个什么呢?对啦,是颗石印,象征南岳圣帝的玉玺,寓示着南岳庙至高无上的地位。门前这两只古朴大方、形态逼真的石狮(西边一只为雄狮戏珠,东边一只为母狮戏仔),常年蹲在这里,喜迎四海嘉宾进入这吉祥之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上海枫泾古镇风景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567 字

+ 加入清单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以下是关于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

历史上,枫泾古镇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原先有两个明显的分界标志,一个是西边的界河,另一个就是这东边的牌坊了,这座牌坊就是在原来分界牌坊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再现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理区域。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

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土风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正面第一副对联的全文是:

发祥晚唐扬名元明毓秀钟灵沧桑久历 ;

食货四方衣被天下商旅云集佳境重来 。

此联集中反映了枫泾历史上既是文化名镇又是商贸重镇的双重地位。她最早兴起于唐朝晚期,到元、明时,枫泾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镇。由于棉纺织业的兴起,枫泾在明清时期已是与松江、魏塘、盛泽等齐名的棉纺织业重镇,共享“衣被天下”的荣誉。当时盛产的枫泾土布,远销全国各地,商贩纷纷来枫泾采购,一派繁荣景象。

正面第二副对联则集中描写了枫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清泾似练满城瑞气出芙蓉;

万枫如丹一天秀色连吴越。

联内嵌入“枫泾”二字,并点出了古代枫泾一镇跨吴越两地,因以前河道遍植荷花而雅称“芙蓉”。

牌坊背面相应的也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是:

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状荷叶依连五邑;

宣公贤良学士天官蔼声名播扬四方。

上联一口气道出四个枫泾镇别名: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白牛是枫泾最早的名字,因地处白牛荡得名。相传一位船夫在荡中撒网捕鱼,曾见荡中有一头金链锁鼻的白牛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对联上方的白牛头也反映了这个传说。到了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隐居于此,后人慕其高风亮节,又称此地为清风泾,后简称风泾,之后又演变为枫泾。后半联说的是枫泾镇形似荷叶,周边与上海的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上地处金山,故称“连五邑”。

下联主要写古镇枫泾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唐代有宰相陆贽(宣公),宋代有屯田员外郎陈舜俞(贤良),明代有御医陈以诚,清代有状元蔡以台,曾做到学士、天官职的谢墉及近现代陶芑生、顾水如、朱学范、丁悚、丁聪、程十发等名人,他们的美好名声远扬四方。

背面两侧边柱上的对联全文是:

南北峙分历经五朝终归一镇;

古今融汇垂信八极长治万年。

说的是古镇枫泾历来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北镇属江苏松江,一镇南北分治,这种奇特现象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一直到了1951年3月南镇并入北镇,才统归一镇。尽管南北分治,但枫泾繁荣的商业经济,丰厚的历史文化,始终融汇一体,流传光大。

即将步入我们古色古香的老镇区,大家看这座精巧雅致的门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门头正中刻着“唔呶喔哩”四个字,唔呶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枫泾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我的家里的意思。这个门头是我们镇上的迎客门,走过它就正式进入了我们的古镇区。大家再看一下这两边墙上刻的两幅顺口溜,它表达了枫泾的饮食文化。因为枫泾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是鱼米之乡,所以水产特别丰富,每个月都可吃到新鲜的水产,这其中“五月拉司吃不厌,暴子弯转六月红”的拉司和弯转,请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拉司学名叫蟾蜍,别名叫望天鱼,俗称为癞蛤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据说初夏吃拉司,不会生痱子,拉司肉质细嫩,可红烧、可清炒、可椒盐、可熏烤,特别是熏拉司,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是枫泾的一道名菜。弯转其实就是河虾,那弯转是我们枫泾人对河虾的一种形象的称谓,大家知道新鲜的河虾烧熟后就会自然的弯曲,因此得名。长廊景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长廊。这条长廊全长268米,是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在长廊里侧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镇区全长1200米左右,是一条区级河道,水系主要来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黄浦江。长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这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以前这里曾是繁荣的商业街,沿河店面林立,特别是米粮行和麸皮店多达30余家,这是因为这条市河河道宽阔,吨位大些的船只可以直接开进来装卸货物,所以许多老板都选择这里开店设行,这些老板为了方便自家的贸易不受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于是在造店面的时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边的长廊,其他居民也觉得这样做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于是也在自己的门前搭起了廊棚,可以想象,最早的廊棚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大小不一,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修建才逐渐形成今天这样整齐宽畅富有特色的长廊。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是河多、桥多、弄堂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最有传奇色彩的弄,叫莫乃弄,这条弄原名金家弄,全长50多米,据说是古代姓金的两兄弟分家产时开的一条分界弄,所以特别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两人对面行走要相互侧身才能过去。在旧社会,有一些浪荡子特意等在弄口,见有女人迎面走来,就走进弄堂,乘机耍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吓得女人不敢走这条弄,摸奶弄的别名从此叫开,时间一长,人们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后来定弄堂名字时,考虑“摸奶”两字实在不雅,所以去掉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弄还有个故事,相传有个地痞流氓,叫癞头阿三,最喜欢在莫乃弄调戏妇女,有一天,阿三又看见一位身穿花布衫,头包花毛巾的姑娘走进莫乃弄,阿三迎上前去,手刚摸到这个人的胸脯,两只手突然被竹弓夹住,顿时鲜血直流,痛得阿三直喊“救命”。原来这个姑娘是一位爱打抱不平的名叫阿荣的年轻竹匠装扮的,特意做了一付竹夹子绑在胸前来惩罚阿三。此时,阿荣摘下头巾,脱下身上花衫,连同花衫里的两只竹夹,往癞头阿三头上一罩,然后将阿三拖出弄堂,就在这里(廊棚)当着众多的父老乡亲揭露阿三的劣迹,阿三在事实面前,想赖也赖不了,无可奈何只好低头认错,后来阿三被官府定了个“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的罪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广大妇女对此拍手称快,并编出了“癞头阿三伸黑手,竹弓夹牢鲜血流,铁证如山赖不了,无可奈何低下头”的顺口溜。根据这件事,民间又称这条弄为莫奈弄,这个奈是无可奈何的奈字,这个弄名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得那些流氓再也不敢在弄堂里胡作非为了。

各位游客朋友,在不远处的这座桥是泰平桥,它是我们古镇中最高最宽的单孔拱桥,该桥最早建于明代后期,因为北面是城隍庙,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为城隍庙桥,站在桥上看长廊是最佳位置,一长排逶迤连绵的黑瓦长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流动的河水中,非常漂亮,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在桥上拍照留念。

在这边还有一排美人靠,游客可以在此休息,每逢戏台有演出,还可以隔河看戏,别有一番情趣。东区火政会

走出长廊,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东区火政会。它是我们上海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在里面不仅可以看到当年镇上的消防历史,还可以看到当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门面是西洋式的,这是受到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参观一下。

火政会在当时又称为龙王堂,也就是海龙王克火的意思。在1923年我们镇上共设有八处这样的火政会,共有义务消防人员200多人。那现在大家来到的东区火政会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枫泾救火分会又由原来的八处合并成东、南、北、中四个区会。期间,又增设了机械“泵浦”和进水管、出水带、长钩、斧头、火炬、铜盔、云梯等,而木揿龙等旧设备被全部淘汰。1952年3月,各区火政会又合并成立为“枫泾救火总会”,直到1959年“救火会”更名为“人民消防队”由公安部门管理,民间自办的火政会在枫泾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后,成为了历史。

以前在我们枫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为全镇的消防演习日。义务消防员当天穿着整齐的消防制服,列队携器,“号子”开道,前往大星桥堍或桃源漾、人民广场等处进行救火演习比赛,俗称:“演水龙”。镇上居民纷纷前往观看,人山人海,成为枫泾镇一年一度的盛事。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模型是为了纪念历年来枫泾镇上为救火而牺牲的一些勇士而建造的。1926年,枫泾救火联合会在总会桃源漾清水桥西建造了一座高7米的消防纪念塔,全称“枫泾救火联合会亡故同志纪念塔”,下刻铭文表彰义务救火有功人员的事迹。这是上海郊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现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往这边看一下,这边陈列的就是当年镇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墙上挂的就是上世纪20年代所使用的手压式洋龙,它是我们整个展馆中历史年代最悠久的消防器械,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当时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简陋的。大家再来看一下,这边地上有一台手推式的消防车,它是我们镇上上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这火政会里最先进的消防器械就是天井里的这台大马力轮式消防车,是我们镇上上世纪70年代所使用的,所谓的大马力轮式消防车也就是相对于以前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这样一来救火就更为有效了。大家请看在我们上方还有一口警钟,因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讯设备落后,一旦镇上发生火灾就由第一个发现火警的人摇响这口警钟,并在邻里间鸣锣报警,由消防人员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

大家看完里面的展品就请随我到东区火政会门口看一下停在河面上的这艘消防船,因为以前枫泾水网遍布,河道四通八达,比公路更畅通,所以火政会根据需要,特意制造了消防船,船内安装了大功率的高压抽水机,一旦出现火警,立即开到了出事地点,启动机器,直接利用河水救火,它在以前救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艘船使用长达41年,直到1993年才退役,是上海市最后退役的一艘消防船,也是上海地区仅存的唯一一艘消防船,被上海消防博物馆所收藏。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艘船是根据原船进行仿制的。

好了,参观完了东区火政会,就请大家随我走一下我们古镇里最宽最高的一座石桥——泰平桥,我们镇上有一种说法,走过泰平桥就一生平安,所以来到我们枫泾一定要走一下这座桥。下桥后往右就是大家所要参观的下一个景点——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的祖居。国画大师程十发祖居

我们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一代国画大师,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任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他的祖籍在我们枫泾镇和平街51号,这里的祖居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以及他本人一到九岁时的住所。它是一座富有江南风貌的明清式的三埭两天井的宅院,现在已被上海市列为市级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起来,下面就请大家到里面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国画大师,而他的祖上三代则是我们枫泾当地的医生,所以我们现在来到的第一间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行医的一个诊所。大家请看墙上所挂的这块行医牌,它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上面所写的就是“枫泾世医程思斋子子美儒理男妇大方脉”,按现在医院里分类就是中医内科,早在清同治年间,程十发的曾祖父程思斋为避战乱举家来到枫泾,开了这家诊所,他悬壶济事,行医尽善,因此人们把这小小的诊所称颂为“壹室带来太平之坊”。后来百姓顺理成章地把程家所在的这条街称为“太平坊”,现在被更名为“和平街”。

大家请看这边的天井里有一个月亮形的石雕,其实它就是母亲怀抱孩子的造型,因为在程十发的《丹青蕴情》一书中写到了这么一句话:“枫泾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连系的一个小镇,可以证明两个‘母亲’共同喜欢这个孩子。”这个石像正体现了程十发的这句话,也充满了大师对故乡枫泾的一片深情。我们枫泾地越江苏和浙江,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化,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名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边的祖居不仅保留有当年的正厅,还有在二楼的当年主人的卧室,但因为考虑到整个房子是木结构的,为了安全,二楼暂时还没有开放。现在我们大家可以先到后院的三釜书屋看一下,在书屋里不仅有当年主人的画室,还有程十发较为详细的一些介绍。

大家请看,在这边的门楣上刻有“三釜书屋”四个轻灵飘逸的大字,这是程十发的手迹,“三釜”的立意有两层,第一“三釜”寓“三斧”之意,在程姓老祖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程咬金了,而“三斧头”乃是程咬金的绝技,将自己书房的名字冠以“三釜”暗喻自己也只有三斧头的本领,显示了程老虚怀若谷的胸襟。第二,“釜”乃锅之意,三釜意为大、中、小三锅,这三只锅子好比国家、集体、个人,只有大锅满了,小锅才有份。程十发先生用“三釜”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立意高深,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可谓独具匠心。“三釜”乃正是程十发先生爱国爱民崇高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

在中央的这张书桌就是少年时程十发用过的实物,在这张书桌上,少年时的程十发曾洒下不知多少的汗水,最终成为了一代国画大师。

大家再往这边看,在墙上挂着的是“三釜系万钧”五个大字,此句意义深远,“三釜”乃“三釜书屋”,“钧”乃是一个重量单位,意思就是三釜书屋包容万物。

大家如果想深入了解程十发这位国画大师成长、成名的过程,就请随我到“三釜书屋”的二楼看一下。

在这边的二楼,大家可以看到是由9个版块详细介绍了程十发成长、成名的全过程。大家请看,这张大幅照片是20__年9月程老在古镇牌坊的留影。程十发父亲程欣木早年在嘉善西塘行医,与西塘姑娘丁织勤结为夫妇,婚后不久也就是在1921年春生下一子(即程十发),取名程潼,小名美孙,既程子美孙子之意。后由师长改为程十发。1939年杭州西泠印社名家张子固的侄女张金琦考入上海美专专科学校,成为程十发同窗好友,后与程十发结为连理生下长女,取名程欣孙。

程十发曾多次回枫泾。1977年9月12日,受当时左的思想的干扰,他被下放到枫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是金秋时节,程十发不仅在枫泾镇文化站创作了连环画《马头琴的传说》,还与家乡的百姓特别是一批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鼓励当地的美术爱好者,使他们日后都在美术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20__年3月,八十多岁高龄的程十发携家人又一次回家乡。时隔两个月,一本集中收集上世纪70年代程十发、刘旦宅、汪观清、韩和平、郑家生等一批享有盛名的画家到枫泾体验生活期间留下的100幅精美画作的大型画集《丹青蕴情》出版了,程十发热情地为该书封面题写了书名。《丹青蕴情》画册的首发式上,程十发和其他画家不仅回顾了当时的经历,还与当时自己手把手教过的农民画家陈富林等一起作了画,为枫泾镇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古戏 台

以前枫泾因为南、北镇分治,从明代开始,镇上就建有两座城隍庙,一座位于南镇,叫南城;一座位于北镇,叫东城隍庙,像这样一镇有两座城隍庙的现象还是比较少见的,堪称江南一绝。

我们的古戏台一面贴街,一面临河,不仅视面开阔,而且景色优美。古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八月初二,这边的东城隍庙就会举行庙会,古戏台上开锣演戏,收成好的年份,庙会戏要延续七天之久,那时,商贩、戏班、杂技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显得十分热闹。

在枫泾旧志中还有一出看戏民众行刺“秦桧”演员的故事记载,说来有趣:事情发生于康熙癸丑(1673年)三月,当时戏台上正演出秦桧害岳飞的戏,戏演到尾声,忽然从观看人群中跃出一人,用皮工所用的割皮刀一下将演秦桧的演员刺死。事故发生后,这位行刺者被送进官府审讯,他傲首作答:“民与梨园从无半面,实恨秦桧耳。礼不计真假也!”判官怜其义愤,竟对他以误杀罪从轻发落。

自从我们枫泾的旅游正式开放后,古戏台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每天上、下午都会有传统的戏曲节目在此演出,游客如果有兴趣的便可以在这边驻足观看。人民公社旧址

人民公社旧址,它是我们上海近郊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人民公社旧址,里面不仅有当年所使用的办公室,在后院还有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挖建于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飞机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丰富,请大家随我到里面看一下。

人民公社是中国现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形势下,当时枫围乡(今枫泾镇外围农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旧改名为枫围人民公社。文化大geming期间改为geming委员会。一直到1984年,根据上级精神,枫围人民公社才恢复为枫围乡人民政府。前后26年时间,四分之一个世纪,这里一直是当时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那红彤彤的宣传标语、极左的大批判专栏、让当时人崇拜的会议室、时髦的陈列品,……无不记载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辛酸历史。

民 间 剪 纸

这个展馆里的展品全是由姚剑明先生个人所创作的,他1947年出生于枫泾镇,1963年在建枫中学毕业后到新疆阿克苏建设兵团,在那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开始尝试剪纸艺术,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无事时,他就一心扑在剪纸研究上,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剪纸艺术也在逐步提高,他的剪刻领袖像通过粗细线条,体现形象,独具一格,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之后他便喜爱上了剪纸艺术,并先后创作100多幅剪纸作品,如《十美国》、《钟魁》、《十二金钗》等一系列精品,功夫非常深,构思很巧妙,图案很细腻,他的作品和事迹也先后被媒体报道。三百 园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三百园了,它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谢家是书香门第,四代为官,谢墉、谢恭铭父子俩在清乾隆年间都做过大官,谢墉在当年位列内阁中书、吏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组织部副部长,这房子就是谢家以前在我们枫泾的旧宅。有人要问:为什么叫三百园?这是谢家根据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来的,这表明谢家要做知书达理之家,品行纯正之人。现在我们对三百园赋予了新的含义,在里面陈列了百灯、百篮、百行,通过这三百,向大家展示枫泾的风情和历史文化。

到三百园内,我们首先要参观的就是百灯馆。百灯馆的题字也是由漫画大师丁聪所题写的。在我们的馆内陈列了上百件的灯具,楼下展示的是有关灯的故事,楼上展示的则是灯的历史。像这只根据原样加工放大的煤油灯,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海,以后迅速在各个城镇和乡村得到普及,它代替了蜡烛和豆油灯。直到解放后,我国电力增强,这种灯才逐渐退出生活舞台而成为见证那一段历史的实物。大家请看这里,这是我们枫泾以前喜闹元宵的场景,元宵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汉朝开始一直沿袭到现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枫泾镇也不例外。据史书记载,元宵节这一天,镇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表达“丰登好年”的喜庆祝愿;青年与小孩提着各式的灯笼走街串巷,城乡民间文艺团体纷纷上街表演舞龙灯、串马灯、打莲湘、荡湖船等节目,街上人群攒动,欢笑声和丝竹锣鼓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其实这个场景展示的就是我们刚才所走的和平街过去喜闹元宵的盛况。

三桥景观

这就是我们枫泾的另一道风景线——枫泾三桥。大家可能知道,周庄在八十年代初是以陈逸飞所画的《双桥》而出名的,我想我们的枫泾三桥也是别有风味的,它是枫泾古镇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

枫泾三桥是枫泾南北、东西市河交叉口的一个景观,它由北丰桥、竹行桥、清风桥组成,这三桥的桥名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和全国著名的书法家黄苗子所题写的。在三桥的旁边还有一座清风阁茶楼,这里的清风桥、清风阁名称的由来都是因为在宋代时有一位屯田员外郎叫陈舜俞,他不仅为人清廉,而且当他弃官隐居来到枫泾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仰其清风亮节还把当时的镇名改为了清风泾。我们看到的清风桥、清风阁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位员外郎。

桥湾里、施王桥、施王庙

走到这边的桥湾里,正好体现了我们江南水乡古镇的三大特色“小桥、流水、人家”,走在幽静的古镇,远离城市的喧嚣也是一种享受。

在我们前面的这座就是施王桥了。施王原名施全,是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部下,在岳飞遭秦桧迫害致死后,他就去行刺秦桧,想不到只砍到了秦桧所骑马的腿上,行刺没有成功,而他却被五马分尸。在民间关于施全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他在行刺秦桧未果后,就隐居来到我们金山一带,因为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在他死后当地的百姓就自发筹集银两为他建造了施王庙。大家请看,在我们前面的就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施王庙了。

走在这座桥上,大家可以看一下,一边是我们的古镇,另一边则是我们正在建设的具有北美风格的新城,所以在我们当地有种说法:站在这座施王桥上就能看到枫泾的过去和未来。大家不妨也可以看一下。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枫泾还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众多的祠堂庙宇构成了枫泾除伊斯兰教之外四教汇聚的独特的宗教文化。现在看到的就是施王庙,在我们当地又称为施王堂。它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并扩建为前、中、后三隶殿堂的建筑结构,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成为吴越近邻一带颇具规模且较有影响的一座庙宇。历史上施王庙是金山区道教的一个主要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主奉神灵施王的诞辰日,即农历每年的八月初二,以前每逢这个日子,施王庙都会举行施王爷出巡会,远近数十里的乡民,摇撸齐集,舟塞泾满,人娱神欢,热闹非凡,。

1966年,施王庙宗教活动停止,庙业渐废。随着上海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枫泾被列为上海重点城镇建设之一,区政府对枫泾镇作出了相应规划和调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以及广大信众的强烈愿望下,20__年7月,经上海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金山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枫泾的北大街409号重建施王庙。重建的施王庙由偏殿和大殿组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丁聪漫画陈列馆

这边的第一间就是前言厅了,丁聪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他出生于1916年,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他就已经在发表漫画作品了,他以“小丁”署名的讽刺漫画作品至今仍在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在墙上的左右两边就是丁聪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所画的两幅代表作,左边是丁聪在1944年画的《现象图》,形象勾画出了抗战后期政治的腐败以及当时社会的惨状。贪官、伤兵、淑女、官商、穷教授、沽名钓誉的画家……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画面。右边则是丁聪在三年后创作的另一长卷《现实图》,它描绘了在内战风云中大发战争财的中外商人、饥饿中的穷人、被迫上阵的“炮灰”……在丁聪的笔下不同性质的人物排列在一起,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

1956年丁聪总算有了个家,可幸福的日子还不到半年,就被打成“右派”,遣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直到粉碎“四ren帮”以后丁聪才得以翻身,但那时大好的年华已过去22年,此时他已63岁,他曾戏说:“人家60岁下岗,我是63岁才上岗。”这一幅就是丁聪以四ren帮为素材所画的一幅作品,应该说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和现实意义的。

这里的第一、第二间展室展出了丁聪的部分讽刺幽默作品。丁聪喜爱笑话也爱听笑话,所以他选择部分古代、现代笑话配以漫画与读者共享。

文豪矛盾在1980年与丁聪再次见面时,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下了一首《五绝》:“不见小丁久,相逢倍相亲,童颜犹如昔,奋笔斗猛人。”这首诗不仅写出了他们间的爽直友谊,而且对丁聪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的评价。

在wenge期间,丁聪没条件发表漫画,他就以一种“交保险”的方法给一些名人做名著插图,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牛天赐传》等,还为鲁迅、叶圣陶、沈从文、许地山等名家名作绘过插图。所以我们要看的第三个展室就是丁聪所画的一些名著的插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长沙住房出租合同参照文本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3092 字

+ 加入清单

出租方 :____________

承租方 :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甲方将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乙方承租甲方房屋事宜,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甲方保证所出租的房屋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对租赁房屋的有关规定,甲方的房屋所有权无权利瑕疵。

第二条房屋的坐落、面积、装修、设施情况

1、甲方出租给乙方的房屋位于安徽合肥

2、出租房屋面积共平方米 。

3、该房屋现有装修及设施、设备情况详见合同附件 。

第三条甲方应提供房产证 、身份证明 等文件,乙方应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双方验证后可复印对方文件备存。所有复印件仅供本次租赁使用。

第四条房屋租赁期限、用途

1、该房屋租赁期共____个月。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房屋仅作为________使用。

3、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出租房屋,乙方应如期交还。

乙方如要求续租,则必须在租赁期满____个月之前以书面通知甲方,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第五条租金及支付方式

1、该房屋每月租金为________元 。

租金总额为________元 。

2、房屋租金支付方式如下:

第六条租赁期间相关费用及税金

1、甲方应承担的费用:

租赁期间,房屋和土地的产权税由甲方依法交纳。如果发生政府有关部门征收本合同中未列出项目但与该房屋有关的费用,应由甲方负担。

2、乙方交纳以下费用:

乙方应按时交纳自行负担的费用。

甲方不得擅自增加本合同未明确由乙方交纳的费用。

第七条房屋修缮与使用

1、在租赁期内,甲方应保证出租房屋的使用安全。该房屋及所属设施的自然损坏或是合同约定由甲方修缮的,乙方应及时书面通知甲方修复,否则造成财产损失或是人身伤害的甲方不负责任。

甲方提出进行维修须提前____日书面通知乙方,乙方应积极协助配合。

乙方向甲方提出维修请求后,甲方应及时提供维修服务。

对乙方的装修装饰部分甲方不负有修缮的义务。

2、乙方应合理使用其所承租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如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及设施损坏的,乙方应立即负责修复恢复原状或承担经济赔偿。

乙方如改变房屋的内部结构、装修或设置对房屋结构有影响的设备,设计规模、范围、工艺、用料等方案均须事先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施工。租赁期满后或因乙方责任导致退中途租的,除双方另有约定外,甲方有权选择以下权利中的一种。

依附于房屋的装修归甲方所有,甲方不支付任何费用给乙方。

要求乙方恢复原状。

向乙方收取恢复工程实际发生的费用。

第八条房屋的转让与转租

1、租赁期间,甲方有权依照法定程序转让该出租的房屋,转让后,本合同对新的房屋所有人和乙方继续有效。

2、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转租、转借承租房屋。

3、甲方出售房屋,须在____个月前书面通知乙方,在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购买权。

第九条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

1、双方可以协商变更或终止本合同。

2、甲方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不能提供房屋或所提供房屋不符合约定条件,严重影响使用的。

甲方未尽房屋修缮义务,严重影响房屋使用的。

3、房屋租赁期间,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出租房屋;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转租、转借、擅自调换使用承租房屋。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拆改变动房屋结构。

损坏承租房屋,在甲方提出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修复的。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改变本合同约定的房屋租赁用途。

利用承租房屋存放危险物品或进行违法活动。

逾期未交纳按约定应当由乙方交纳的各项费用,已经给甲方造成严重损害的。

拖欠房租累计____个月以上。

4、租赁期满前,乙方要继续租赁的,应当在租赁期满____个月前书面通知甲方。如甲方在租期届满后仍要对外出租的,在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优先承租权。

5、租赁期满合同自然终止。

6、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合同终止。

第十条房屋交付及收回的验收

1、甲方应保证租赁房屋本身及附属设施、设备处于能够正常使用状态。

2、验收时双方共同参与,如对装修、器物等硬件设施、设备有异议应当场提出。当场难以检测判断的,应于____日内向对方主张。

3、乙方应于房屋租赁期满后,将承租房屋及附属设施、设备交还甲方。

4、乙方交还甲方房屋应当保持房屋及设施、设备的完好状态,不得留存物品或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对未经同意留存的物品,甲方有权处置。

第十一条甲方违约责任处理规定

1、甲方因不能提供本合同约定的房屋而解除合同的,应支付乙方本合同租金总额____%的违约金。甲方除应按约定支付违约金外,还应对超出违约金以外的损失进行赔偿。

2、如乙方要求甲方继续履行合同的,甲方每逾期交房一日,则每日应向乙方支付日租金____倍的滞遇见未知的自己在线阅读纳金。甲方还应承担因逾期交付给乙方造成的损失。

3、由于甲方怠于履行维修义务或情况紧急,乙方组织维修的,甲方应支付乙方费用或折抵租金,但乙方应提供有效凭证。

4、甲方违反本合同约定,提前收回房屋的,应按照合同总租金的____%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弥补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5、甲方因房屋权属瑕疵或非法出租房屋而导致本合同无效时,甲方应赔偿乙方损失。

第十二条乙方违约责任

1、租赁期间,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收回该房屋,乙方应按照合同总租金的____%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弥补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负责赔偿直至达到弥补全部损失为止。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将房屋转租、转借给他人使用的;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拆改变动房屋结构或损坏房屋;

改变本合同规定的租赁用途或利用该房屋存放危险物品或进行违法活动的;

损坏承租房屋,在甲方提出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修复的;

拖欠房租累计____个月以上的。

2、在租赁期内,乙方逾期交纳本合同约定应由乙方负担的费用的,每逾期一天,则应按上述费用总额的____%支付甲方滞纳金。

3、在租赁期内,乙方未经甲方同意,中途擅自退租的,乙方应该按合同总租金____%的额度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弥补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4、乙方如逾期支付租金,每逾期一日,则乙方须按日租金的倍支付滞纳金。

5、租赁期满,乙方应如期交还该房屋。乙方逾期归还,则每逾期一日应向甲方支付原日租金倍的占用费用。乙方还应承担因逾期归还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第十三条免责条件

1、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或造成的损失,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2、不可抗力系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3、因国家政策需要拆除或改造已租赁的房屋,使甲、乙双方造成损失的,互不承担责任。

4、因上述原因而终止合同的,租金按照实际使用时间计算,不足整月的按天数计算,多退少补。

第十四条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订立补充条款。补充条款及附件均为本合同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五条争议解决

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或申请调解;协商或调解解决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种方式解决 :

1、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其他约定事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条本合同自双方签字 后生效。

第十八条本合同及附件一式____份,由甲、乙双方各执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乙方: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湘西凤凰茶峒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边城茶峒地处湘西州__县西北边境,距县城25公里;位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始建于嘉庆八年;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属湘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诗云:“边城胜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画中游。”著名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以茶峒为北景,写出他的代表作《边城》,从此边城驰名中外。解放后,城垣、白塔虽毁,但古风依存,又新修楼房和大桥等建筑,为边城茶峒增添新景;《连心坝》、《边城》等影片,均在茶峒拍摄外景。许多慕名探访者踏青石古道,登水边吊脚楼,听月下渔歌,寻觅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坟;回味那美丽动人的故事 。

边城茶峒由于地理位置险要,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清嘉庆七年,这里建成了一座石堡城,设东西南北4门,门楼上各有4座炮台,420个垛口。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残兵败奖经此地逃往四川;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也是从这里推进大西南。解放后,城墙城门虽被毁坏,但翠翠岛、吊脚楼、石板街依然保存完整。近年来,建起了34级石级石头台阶组成的近万米沿河观光带。如今茶峒旧貌换新,城内有吊脚楼,城边有河,河中有岛,岛上有林,林中有碑,碑中有文,成为闻名世界的边城。20__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茶峒镇更名为边城镇。

边城古镇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边城》中,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眼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人家所在的旗帜。……黄泥的墙,乌黔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全城群山环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青石板街依山就势,纵横交错。这些青石板的石条是茶峒人一块块从山上背回来,一凿凿地凿掉那些多余的部分,粗糙的部分凹凸的部分,再一块块地连着铺过去,路越多希望也越长。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青石板磨得油亮。”这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小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湖州南浔古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张石铭故居被称为江南最大的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私家古民宅,号称“江南第一宅”。原名懿德堂,是“南浔四象”之一的张家张均衡在清朝光绪年间建造的,整座建筑以江南传统建筑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相结合,风格独特,富丽典雅。张均衡,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清朝光绪二十年的举人,他不仅继承了祖业经营生丝、盐业,还在上海经营房地产、钱庄、股票、和公债绝对是个实打实的实业家。他一生不仅懂得经商,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生平爱好金石碑刻和玩赏奇石,故取字石铭。他与国画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毛福庵等人交往甚厚,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发起人之一,至今西泠印社还保留有他书写的对联。

整座宅子坐南朝北有别与中国传统的建制,正大厅腰门的门额上有“竹苞松茂”为吴昌硕所书,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崇高,而松树更一种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此处吴昌硕题上这四个可以说是寓意深远的。进入第一进院落,各种厅、堂、楼、阁多达数百间,用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虽然这些建筑都是典型的中式风格但是在室内装潢方面却采用了花格门窗、彩色玻璃和法国地砖这些洋玩意。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在一个世纪以前从欧洲进口的,工艺非常的精湛。可见当时张氏家族生活的奢华。

二进院正面大厅,面阔三间,叫做“懿德堂”,张石铭早年丧父,由母亲操持家业,因此他对母亲十分的孝敬,宅子建好以后取名“懿德堂”,以颂扬母亲一生的功德。堂匾是由甲午状元南通张謇所写的。大厅是专供喜庆丧事等重大活动使用的,大家请跟我一起顺着左侧的腰门进入第三进院落,大厅后面的堂楼叫做女厅,是女主人接待客人专用之地。三进院为内厅,两侧的窗棂上镶嵌有石刻的彩色芭蕉叶,形态逼真,雕工精良,因此称为“芭蕉厅”。在厅前的天井中,有一块形似展翅雏鹰的假山石,名叫“鹰石”(产自广东英德,是南浔三大奇石之一),至今保存完好,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南浔三大奇石中的两块,一块是位于嘉业藏书楼花园中的“虎啸石”;一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鹰石”大概我们朋友又要追问了,那第三块在什么地方呢?第三块在张石铭的另一处宅子——适园,当中。叫做“美人照镜石”。日军占领南浔以后适园遭到了大规模的损毁,现在早已当然无存了。只剩下一块“美人照镜石”和一座长生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湖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208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现在我们准备要去的游览区叫做江垭镇,这是我们张家界东线精品游览线的核心地带,主要有江垭温泉度假村、溇江漂流、龙王洞、江垭电站、溇江平湖游、梅花殿等景区景点,等待我们去分享,去感受,去体验。江垭镇紧紧毗邻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距离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索溪峪镇30多公里,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我们都是沿着公路在青山绿水之间穿行,所以有请我们大家放松心情,尽情地享受这里的满山青翠,这里的清新空气。

----【喻家嘴】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个集镇便是索溪峪镇镇政府所在地,它的老地名叫做喻家嘴。在旅游开发之前,这个地方归属慈利县管辖,名叫喻家嘴乡,后来随着张家界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的名头越来越响,喻家嘴乡便慢慢地演变成了索溪峪镇,归属于武陵源区管辖。

----【武陵源一中】这几幢漂亮的建筑物是武陵源一中的校舍。武陵源一中的发展历程是张家界旅游事业不断进步的一个缩影。原来这里只有几栋破旧的小平房,随着来武陵源观光游览的中外游客不断地增多,武陵源一中的校舍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校名也由原来的喻家嘴中学变成索溪峪中学,再变成武陵源民族中学,最后变成了武陵源一中。所以,在这里,我要代表全市158万父老乡亲向大家表示感谢!如果大家都不来张家界观光游览,张家界的经济发展就绝对没有这么迅速,大家现在也就看不到这么漂亮的学校!

----【黄龙洞】过武陵源一中后,行车仅仅几分钟,我们的汽车便要经过黄龙洞。在我们前进方向的左边,是正在修建之中的黄龙洞生态广场,远方有楼阁的地方就是黄龙洞的洞口。黄龙洞于1983年由当地八位民兵发现探明并对外开放,1998年1月被北京大通公司托管经营,其经营业绩因该公司总经理叶文智先生的策划壮举——’99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暨“穿越天门? 飞向二十一世纪”活动而“一飞冲天”。洞内主要景观有1库、2河、3潭、4瀑、13个大厅、96条走廊等。响水河的玻璃鱼、龙宫的石笋和石钟乳是该洞的绝世奇观,高19.2米的标志性景点定海神针曾以买下1亿元的保险而首开自然景观买保险的全国先河,名噪海内外。

----【江垭概况和历史沿革】我们今天要到的江垭镇是慈利县最大的乡镇,又叫九溪。江垭,江垭,顾名思义,这个地方是江河相会的垭口,在以船只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这里是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重要港口和政治、经济中心。江垭也就是九溪,古时候叫索口市,因索水在这里汇入溇江而得名。后因土家族、苗族的父老乡亲多在此聚居,为了方便管理,当地官府便依山傍水,立栅为城,设立索口寨。

----明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朝廷在九溪设卫建城,名叫九溪卫,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当时,卫是一种行政建制,也是一种军事建制,并且军事方面的功能比行政方面的作用大得多,其主要职能有两种:一是和平时期,战士们农垦种作、操练武艺;二是当战争发生以后,战士们要么防御敌军的进攻,要么出兵征讨。与五十年代国家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差不多,只是规模比它小而已。面对大湘西众多的少数民族居民的骁勇善战和山大岭高带来的地形复杂等特点,朝廷只得对当地的土司实行世袭制。土司在当时是有可能形成割据危险、处理不好会起而造反、威胁到朝廷安全的地方武装势力头目。朝廷实行世袭制的用意是承认土司在大湘西那些蛮荒之地的统治地位,并允许这样的统治地位可以世袭,借以笼络和安抚他们,达到以土治土、以蛮制蛮的目的。如果这样的笼络和安抚政策失败,土司们联合起来起兵反抗朝廷,朝廷便利用所设立的“卫”作为第一道屏障,或进行防御,或主动出击进行征剿。为防止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反抗封建朝廷的斗争所设立的九溪卫,在明朝200多年的时间里确实起到了明朝统治者想起到的威慑和安抚作用。九溪卫下辖九个所,它们是左、右、前、后、中五所,外加澧州所、安福所、添平所、麻寮所四所。其中,添平所和麻寮所这两个所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域,其下级单位均以“某某隘”称之。在这里,“隘”是指辖地100户的一个建制单位,并不是指一定要有什么险要关塞,但是既然朝廷选择“隘”作为辖区名称,也与大湘西山高沟深、地势险要不无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两个朝代的统治者对卫的重视程度超过了郡县。

----自从朝廷在江垭设立九溪卫以后,江垭就成了慈利、石门、桑植、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临澧、澧县等县的军事枢纽,这个军事、政治中心的土木建筑也就因之大肆兴起,什么卫城城墙、壕沟、护城河、卫署、游击衙门等等,修建得豪华而气派。现在,江垭镇附近还有“校场坪”、“打靶坪”等地名,据说就是昔日卫城将士射箭、跑马、练武的地方。除了城池和练武场以外,朝廷还修建了若干府署、庙宇、殿阁,譬如通判署、守备署、文庙、武庙、城隍庙、旗纛庙、兴国寺、文昌阁、玉皇阁、军械局等等,卫城西北和东南方向各建有一个炮台。这众多的建筑名目,使我们不难看出,江垭镇昔日的气象是何等地不同凡响啊!至于九溪卫的卫所长官的更迭和代谢、文治和武功、禀赋和作为、提拔和贬谪,纷繁复杂,难以理清,是一部浩繁的历史长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07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的著名桥乡——和顺

和顺位于腾冲县西南,古名叫阳温登村,因有小河绕村,所以更名为河顺。又引言云涌吉祥,风吹和顺。既然,能够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名镇”的称号,那么和顺固然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首先,和顺毗邻缅甸靠近印度,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南方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穿越和顺。其次,和顺是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生活在这里的和顺人世代从大山里出国闯荡,以大马帮为连接中印缅的主要交通工具,产生了一批,雄商巨贾,型成了亦商、亦桥、亦农、亦儒的独特生存方式。因此,这里也成为了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西方建筑、南亚建筑元素与云南“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古民居恰到好处的融为一体。而且,他还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侨乡,至今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余人,并形成了“海外的和顺”。这里是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他展现的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一个“活动的古镇”。

走进和顺之前,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和顺顺河”牌坊。踏进和顺的青石板路,便一脚踏进了百年的历史的光阴。大家请看在我们前方荷花池中的亭子它叫雨洲亭,是乡人为纪念首任和顺益群中学校长寸树声先生而建的,体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风雨亭的旁边就是绕村而过的小河,在小河之上呢有两座石拱桥,因形如双虹,故名双虹桥。

在双虹桥的旁边就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清朝末年,和顺出现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团体“咸新社”,后来和顺旅缅华侨又组织“崇新会”,并在本乡成立“阅书报社”。1920xx年“阅书报社”扩建为图书馆。和顺图书馆的大门居高临下,二门上的“和顺图书馆”匾,由胡适题写。前面这栋半亭回廊式二层楼房,就是图书馆的主楼,这是一栋中西合璧式建筑,四壁着色素雅,室内通明透亮。主楼后面的这幢洁白庄严的仿古建筑叫“藏珍楼”,其中有全套《大藏经》、《升庵全集》,数百册“武英殿丛书”,近千册《四部丛书》,另外还有不少古籍善本、珍本,尤以清代木刻版本,听到这儿您是不是会忧心的叹一句,不愧“珍藏”啊!管内现有藏书7万余册,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除此之外,在抗战反攻腾冲期间,和顺图书馆曾是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文昌宫,文昌宫不仅是和顺“文治光昌”的象征,而且还表现了和顺人儒商并重的传统。文昌宫历来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和顺文化的摇篮,也是由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旧址。出了文昌宫,我们来到了滇缅抗战博物馆。滇缅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战斗。滇缅抗战博物馆将著名收藏家段生馗用二十多年精心收藏保管的滇缅抗日文物七千余件,于当年“七七”抗战纪念日开展。博物馆的馆址选择在当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一进大门就见到醒目的和平鸽雕塑。雕塑的原型是当年美军士兵在战场上用炮弹壳做的和平鸽,这件文物是中美共同抗击法西斯、赢得和平的见证。博物馆分为七个部分: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日军暴行;五、飞虎雄鹰、剑扫烽烟、日月重光。请各位依次参观。

我们沿着火山石铺就的乡间小路,去拜访一下古老的民居。和顺古镇有1千多户人家,和顺较具规模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筑风格的,这里的古民居,有“三房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近代还出现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和顺民居之一的“弯楼子”。它的墙壁是沿巷道的曲线修砌的,所以人们形象的把它称为“弯楼子”。“弯楼子”不仅是一座民居的雅号,也是清代道光年间创办跨国商号“永茂和”李氏家族的代称。沿着村边的石板路,我们来到了刘氏宗祠。在和顺共有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大宗祠,这些祠堂就是供八大姓祭祀祖先的地方,建筑风格各异,建造时间不一,大都气势恢弘,古色古香。看完古民居,大家或许注意到,我们走来途中,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江南水乡风貌的洗衣亭,那是当年“走夷方”的男人们为留在家中孝敬公婆,抚养子女的女人们修建的,以便她们洗衣洗菜的时候有一个遮蔽风雨的地方。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艾思奇故居参观。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是毛泽东的哲学顾问。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是云南辛亥起义之志士,曾任云南护国军秘书长,著名的《讨袁檄文》就出自他的手笔,被国学大师章太炎称为“天南一支笔”。而他的叔叔,李曰基则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曾是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又擅长洞箫古琴,曾被誉为“海内第一音乐家”。还有艾思奇的哥哥,李生莊是一个才华横溢、思想激进的人,曾是早期中共地下党员,而后一生贡献地方文化教育。这四人在和顺被誉为“李氏四杰”。20xx年清明节期间,艾思奇的骨灰安葬在他的家乡和顺后山,永远长眠于此,墓地全部用火山石镶砌而成,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为墓地题字。而故居大门内屏风上“学者、战士、真诚的人”,是毛泽东主席对艾思奇一生的高度评价。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的和顺之旅就到此结束了,愿和顺能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我们的和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最新的四川黄龙溪古镇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黄龙溪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有2100余年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市区40公里,距双流区35公里,距华阳街道28公里。

黄龙溪镇面积为50.4平方公里,人口为3万(20xx年)。

黄龙溪镇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也是全国重点镇。

黄龙溪建镇已21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筑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0xx年(公元220xx年),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像龙牙,黄龙所春之地,著属武阳,公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1965 年3 月27日,国务院第154 次会议决定,撤销华阳县建置,并入双流县。4月8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发出撤、并县通知。7月1日,华阳县正式并入双流县,其所辖的18 个公社(含黄佛)、3个镇并入双流县。

1976年,仁寿县籍田区回水乡划入双流。

1992年10月10日,双流县决定开展区、乡、镇建制调整。黄佛乡、回水乡合并为黄龙溪镇;

20xx年3月26日,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关于永安镇等6个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的请示》,同意双流区黄龙溪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湖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岳阳楼坐落于湖南省洞庭湖畔、岳阳市西门的城墙上。

岳阳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腾王阁齐名,并称为中国长江流域的“三大名楼”。登楼俯瞰洞庭湖,水面烟波浩淼,苍苍茫茫,水天一色,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岳阳楼传说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至唐开元四年(720xx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建楼阁,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同时代的诗人杜甫有诗《登岳阳楼》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宋庆历五年(1045年),腾子京守巴陵郡时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千古名作《岳阳楼记》。范氏在文中不仅将四周的景物、早晚晴雨等各种感触描写得淋漓尽致,且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使之脍炙人口,传扬中外,岳阳楼亦因此声名远播。

现存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新修葺的,占地240平方米,深宽各三间,三层三檐,通高19.72米,木结构。楼顶似古将的头盔,黄琉璃瓦,飞檐高翘,屋脊装饰有各种动物,楼的每角立有一彩釉飞凤。二楼有明廊环绕,可凭栏远眺。棂窗格门雕饰精美,柱、枋、梁、架朱漆彩绘,富丽堂皇,气宇非凡。

楼的一层正厅悬挂着清朝人张照书的《岳阳楼记》木刻屏;二楼存历代名家的诗文、匾额、联语;三楼正面有一座神龛,里边放置吕洞宾的塑像,塑像全身饰有金粉,神态飘逸,宛似仙人。楼前有宋代铸造的三足狮环铁镬两座,各重千余斤。楼的两侧有仙梅亭和三醉亭,与主楼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仙梅亭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传说在施工中获得一块大青石,青石上刻有花纹,酷似枯梅,当时的人视之为仙迹,等到亭子建成以后,就将此石竖立在亭中,此亭也因此名为“仙梅亭”。亭高60米,六方形,双重檐攒尖顶,檐角高翘,玲珑素雅。三醉亭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原名“望仙阁”,后改为“斗姆阁”,用以专门祭祀北斗星神。同治六年(1867年)重新修茸时,取《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故事之意,命名为“三醉亭”。岳阳楼前数十步,有一二层平台,滨湖处建有石栏,南北各立有一门,门额上分别书写着“南极潇湘”、“北通巫峡”,楼旁种植有许多树木、花草,近处还有宋代的铁梢、铁枷,以及多处各代的石刻。附近更有鲁肃墓、小乔墓及岳阳文庙、慈氏塔等名胜古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魅力湖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老龙谭不仅以湍瑞清澈之态,百泉汇流之势而闻名,也以其雄险的风韵,美妙神奇的传说著称于世。相传这里正是魏征梦斩泾河老龙的地方,现在潭内红色的石头,相传是龙王的血。老龙潭峰环水抱,山势峡窄,峭壁嶙峋,崖势曲斜而陡峭。水波汹涌,潭水翻滚在深邃莫测的石槽里,水浪激石腾飞,风吼雷鸣。老龙潭周围群山突起,峰峦叠嶂,悬崖松茂,流水清清。这里的三眼古潭似块块宝镜,映照天光。石潭两侧危石峭壁,龙门瀑布飘然垂挂。每逢春夏季节,波光暗绿,水激流滚,林海深处,水雾弥漫,飞瀑直泻。峡中石峰林立,钟灵毓秀,清洌的泾河水,经潭而出,似银龙腾舞。近看狂涛巨澜腾天,银花四溅;远望飞泉击石,浪卷竹帘。

老龙潭由头潭、二潭、三潭、四潭组成。头潭在一片丛林石峡之中,四五个小潭相衔而下,流水从最后一个小潭冲出,形成两条瀑布,喷珠溅玉,蔚为壮观。二龙潭由两个葫芦形潭组成,前潭的水从石坡滑下,注入后潭,给人以清泉石上流的美感。三潭是“龙下巴”,这里已筑起大坝,“高峡出平湖”变成了一座碧绿的水库;四潭是老龙潭的门户。

老龙潭俗名"泾河脑",位于泾源县城南20公里处,从地质结构上说,是燕山运动和喜玛拉雅造山运动中山体断裂形成的大峡谷。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泾河由此流出,经宁夏、甘肃、陕西,奔流千里,惠及两岸人民。

关于故事的原地,全国上下有过不少的争论。有的认为《柳毅传》的原创地-唐代长安牍,即今天的西安市牍,应是最佳原地;有的认为因《柳毅传》文中有“陇西李朝威”之语,所以,甘肃陇西也应算是原地之一;有的认为《柳毅传》说的是柳毅在泾河遇落难龙女而传书洞庭,“传书”的始发地是陕西省泾阳县泾干镇花池渡村,“传书”的目的地是岳阳市洞庭君山,两地都应算作原地;有的认为“传书”的原地应首选江苏省吴县东山,等等。其中尤以宁夏固原的争议频频。坐落在六盘山下的固原市泾源县是泾河的发源地,泾水源头有个老龙潭,老龙潭因唐代“魏徵梦斩泾河龙君”而得名,传说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在老龙潭的香龙河畔有一处独秀挺立的翠绿色的山峰,传说是柳毅传书中龙女的缩影。相传龙女让柳毅捎书后,便化作一个秀峰立于河边,牧放的羊群变做了遍地的石头。

老龙潭流出的泾水清澈不污,引发出了“泾渭分明”这样脍炙人口的成语。乾隆皇帝对此非常感兴趣,并派平凉知府胡纪谟亲往泾水源头考察,并撰写成《泾水真源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湖南岳麓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5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加游览,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将尽力使大家通过的讲解,对岳麓书院的历史、书院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岳麓书院大门口)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主是岳麓书院的前门口了。请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来1027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

上面大家所见到的这块匾是1986年岳麓书院举行1010周年庆典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岳麓书院的,这四个字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镌刻而成的。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沉积在岳麓书院各种建筑之上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得今天的岳麓书院更加充满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岳麓书院平面示意图前)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岳麓书院的平面图,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这些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轴线的两侧主要是斋舍和祭祀的专用实祠堂,这种布局体现我国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祭祀,此外还有活动区和生活区,下面我们将按照书院的布局按顺序游览,我们讲解的重点放在赫曦台、讲堂及御书楼等处。(赫曦台上,“寿”、“佛”字前)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个地方便是赫曦台了。

“赫曦”的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当年,朱熹应著名的理学大师张栻的邀请,千里迢迢的从福建省的崇安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在长沙停留了两个多月,清晨的时候,朱熹常常和张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顶看日出,每当见到旭日腾空,霞光万丈,山川市井,万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阳中的时候,便激动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将他们观日出的这个地方定名为“赫曦”,后来,张栻便在此修筑发一个戏台,名为“赫曦台”以示纪念。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注意到了赫曦台内壁两侧的两个大字:“寿”、“佛”?关于这“寿”和“佛”这两个字还有一个传说。

在唐代,每年的乡举考试后,放榜的第二天,州县的长官都要为得中的举子举行宴会,名为鹿鸣宴,因为在宴会上要歌唱《诗经" 小雅"鹿鸣》而得名,这一传统一直沿袭到了明清;重返鹿鸣会,是指参加鹿鸣会的举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够重返鹿鸣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书院的历史上,以山长的身份重返鹿鸣宴的,罗典是第一人,这个传说便发生在罗典重返鹿鸣宴的这一天。这一天,书院格外热闹,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前来道贺,并且吟诗作赋一显自己的才华。正当大家正在乐着的时候,一个乞丐模样的老道想进来,守门的人拦也拦不住,老道来到厅堂,向罗典打了一揖首,,说道:“众位施主,贫道也来凑热闹”。

众人见他这模样,都看不起他,想戏弄他一下,叫他写几个字来看看。老道听了,知道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扫把,沾了些黄泥,瞅准赫曦台上的一面白墙,刷!刷!就是两笔,写下了一个丈余高的“寿”字。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当回过神来的时候,老道已不知所踪了。再看这字,健笔如飞、力透骨肌,知道这定非凡人所能为,罗典后悔不已,托人四处去寻找这老道士的下落,但还是无法找到。为了弥补过失,同时也为了对称,罗典便亲自在对面的白墙上补写了一个“福”字,是一笔写成的,但这个福字的笔力就无法与“寿”字相比了。大家再看这个“寿”字有点像什么?是不是有点像龙蛇缠绕在一起,不是“藏龙”的意思吗?而那个“福”字则有点像猛虎下山,意为“卧虎”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着岳麓书院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请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台的全貌。赫曦台在古代实际上是一具戏台,现在台前台后的壁檐上,还有不少戏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别致、形态自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赫曦台同时也是清代书院学子们进行课余文化活动的一个场所,看来,古代的学生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只会摇头晃脑苦读诗书,而不懂得娱乐。

(大 门)沿着中轴线,我们便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原先的大门在江滨牌楼路一带的,旧称“中门”,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大门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间进行过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将军门式的结构,五间硬山顶。在北宋第二个皇帝宋真宗执政以前的几十年间,由于国家动荡不安,所以官府无暇去兴办学校,所有学校都是私人开办的,宋真宗执政以后,国家比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听说岳麓书院的办学很不错,又听说山长周式以德行著称于世,于是便召见了周式并准备留他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着岳麓山院,坚拒不从,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就亲赐了“岳麓书院”四字及经书等物,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求学者络绎不绝,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大家请抬头看一下大门上面的匾,“岳麓书院”原匾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飞机所炸,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复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据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原本是付对联的上联,因为出得太好了,无人能对得出下联,后来有人发现,两句一拆开也可以成为一付对联,而且也对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这两句了。这一付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现在大家所见到的这对联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复制的。请大家看安放在大门两旁的这一对汉白玉石鼓双面浮雕,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相传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两江总督陶澍在没收贪官曹百万的财产中发现的,为了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给了岳麓书院珍藏。大家可能会问了,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东西,而且是抄家没收来的,怎么可以放在书院的大门口呢?其实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书院教育的官学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读书做官的一仕途理想。

在古代,书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学,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书院的院长之所以被称为山长也就是这样来的。 (二门)穿过大门,我们就来到了二门,在二门的门额上悬来“名山坛席”匾,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为衡山的72峰,回雁为首,岳麓为尾,“麓”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书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为有了岳麓书院而更加的有灵气;“坛席”即席位,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两旁的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说岳麓书院被浩瀚青翠的树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这样的环境正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难怪乎岳麓书院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在二门的背面有一匾:“潇湘槐市”,“槐市”为文化市场,是汉代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潇湘”泛指湖南,“潇湘槐市”是说岳麓书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学者聚集的场所,引申为岳麓书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汉代槐市之盛。(教学斋" 半学斋)穿过二门,我们便进入了院内,在左右两边,左边是教学斋,右边为半学斋,它们都是昔日师生们居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集体宿舍。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而古代,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以及毛泽东等人均住在这里。

(讲堂) 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我们今天讲解的重点,是最能体现岳麓书院作为教学作用的地方。讲堂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历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规模的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又经过同治年间的大修后遗存下来的。讲堂内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匾悬挂在此,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飞机所炸,这是后来重新制作的。“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汉书》在评价献王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17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在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校训起到了辨别方向的作用,并对这里的学生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更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升为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原则。现在,“实事求是”已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进程中自理一切复杂疑难问题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赐的。

“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伯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战乱中散失,现匾为1984年根据康熙手迹重制的。最里面的那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北宋时期,理学在洛阳传播,后来,福建学者杨时到洛阳向程颢、程颐兄弟学习理学,到程家门口时,天正下着大雪,两位老师正在午休,杨时不敢入内惊扰,就站在门外雪地里等老师醒来。直到老师醒来,他才上前去请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经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足印,当杨时学成南归时,和颐目送并且非常高兴的说:“吾道南矣”。“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教育大家要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同时也成了理学南传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朱熹、张栻的理学思想是直接继承于杨时的,所以说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思想是理学南传的正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试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的,表示两位大师平起平坐,不分秋色。

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就连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古代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带蒲团,席地而坐,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也显示了老师的威严,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不由得我们产生了敬意,这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讲堂就使我们更加感到亲切了。在讲堂里,存有不少的对联 ,这些对联多为表达个人的志向、称颂书院或者讲明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大家请看一下这幅对联,它是清代书院山长旷敏本所撰,上联是:是非审之已,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太极悠然可会 下联是: 君亲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对联的意思是这样的:“是和非要先从自我审察,别人的抵毁和赞誉就由别人去说吧,得和失听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强求,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亲恩如何来还报,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贤的道统如何传播,当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

对联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清代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大家请看这块“岳麓书院学规碑”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校规,为清乾隆年间所刻,共有9行18条,其中前9条是讲如何为人,后9条是进如何为学的。总书记1993年3月16日参观岳麓书院的时候,曾认真地阅读了碑文,认为部分条款对于今天的学生仍有借鉴作用,离开的时候,还特地托有关部门索要比碑的拓片。大家可能早已经注意到了,在讲堂里有4块大字石碑,上书“忠、孝、廉、节”,为朱熹所撰,现在我们所见的是清道光年间山长欧阳厚均重刻的,每块高213厘米,宽131米,字高169米,宽122米一般像这么大的石刻汉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单个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讲堂也因此又称为“忠、孝、廉、节”堂,“忠、孝、廉、节”四字,实际上就是岳麓书院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的校训。在讲堂正面两侧壁上,还有四块碑分别是:“整、齐、严、肃”与“忠、孝、廉、节”碑相映衬。(御书楼) 好的,讲堂的讲解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可能有人会问了:御书楼不是在讲堂后面吗?自私到了讲堂往前就没路了?大家请跟我来,其实路就藏在讲堂屏壁后面,你会发现后面其实别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的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皇帝赐的,在历史上,皇帝数次赐书给书院;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民间收集,以及地方官员、士子名绅以个人的名义捐赠的,最后一个来源就是书院自筹经费购买,或者自己刻书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书楼及里面的所有藏书都被日本的飞机炸毁了,现存的建筑为1986年重建的。现在的御书楼藏书已超过5万册,不过它不对外开放,只是作为图书馆代书院的教研人员及书院的研究生使用。(百泉轩" 时务轩" 三绝碑)参观守御书楼,我们来到书院风景绝佳的地方——百泉轩,因为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处而得名。在宋代,这里是山长的住处,当年,朱熹和当时的山长张栻就曾经在此“昼而燕坐,夜而栖宿”意思就是吃饭、睡觉都离不开这里,这主要是因为百泉轩前面有一个优美的园林,书院八景中,其中就有两景在园林中,分别是“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穿过园林后,我们便来到了时务轩,时务轩是为了纪念清未维新派创办的学校——时务学堂而修建的经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强,为了配合维新运动,同时也为了推进湖南的新政,在谭嗣同等人的活动下,终于获得朝廷的批准,在长沙小东街设立了时务学堂,由梁启超在此主教,主要传播变法的理论,娈法运动失败后,时务学堂被迫停办,改为求实书院,后改为湖南大学堂,次年并入岳麓书院并发展成为今天的湖南大学,逃亡日本的梁启超在1922年回到长沙后,到小东街寻访时务学堂旧址,那时,距时务学堂的创办已经有26年了,原址已改为旅馆,房屋虽在,但已面目全非,旧时的学生和老师们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伤心,于是提笔写下了“时务学堂旧址”以示纪念。经过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ge命的浩劫,梁公的手迹最终还是到了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纪念。

在时务轩的旁边就是麓山寺碑,也称“三绝碑”。麓山寺碑是我国现存碑刻中影响较大的一块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记录的内容为麓山寺的历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篆刻家李邕亲自撰文、书写并且镌刻,因文、书、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绝碑”之称,又因为要邕曾当过北海太守,因此这块碑又有“北海碑”之称,人们常称其为“北海三绝碑”。因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历代想得到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来拓取,因方法不对,使这一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文庙" 祠堂)下面我们将参观岳麓书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们位于中轴线的右侧。中轴线右侧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庙建筑群,它是岳麓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为书院所尊奉的学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设功臣、有恩于书院的地方长官、知名山长以及著名学生,通过对他们的祭祀,达到端正学统,整束学风、启发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榜样教育。现在我们来到了文庙,文庙原称孔庙,是专门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庙对于岳麓书院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历代都有严格的礼规,要求师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长要带领学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两次大的祭典活动,地方长官也得参加,场面极为壮观。

文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这就是大成殿,为什么要称“大成殿”呢?因为孔子是天下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来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国各地文庙的主体建筑均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文庙的建筑与刚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颜色不同,文庙所采用的颜色是金黄色,与故宫的颜色是一样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黄色是古代皇家专用的,民间不得使用,而文庙却是个例外,其建筑级别也同宫殿,为最高级别的,享有皇家礼的待遇,这也说明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尊师重教和国家。

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龙,抗日战争时,大成殿被日本的飞机炸毁,只有这蟠龙幸存。战后,1946年进行修复,由于当时政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修复工作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来似乎缺少了皇家应有的气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这样的庙堂,他可能已经觉得十分奢华了,他老人家应该不会见怪的了。岳麓书院是目前国惟一一所还在招收学生的古代书院,文庙两侧的廊屋现在已经是书院在读研究生们的教室。穿过大成门,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湖南东江湖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江湖是资兴的一大美丽风景,一个风水宝地,一个人间天堂!

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参观这梦一般的仙境——东江湖吧。

你瞧,东江湖的睡清澈透明,一片宁静,有着春日的温和。一阵微风吹过,旁边的水草随风摆舞起来,花朵争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柳树也在炫耀着自己的新衣裳。

开始起雾了,雾轻飘飘的,如同仙女留下的轻纱,飘渺而温柔。

过了一会儿,温暖的太阳偷偷的从云彩后面探出来,张开了灿烂的笑脸,正在向我们问好哩!在灿烂的阳光映照之下,湖面就像一面未打磨的铜镜,呈现出一种金色光芒,让我们禁不住赞叹!

东江啊,东江,美丽的东江!梦一般的仙境—东江湖,宛如生动的画,如同婉转的曲,更是一篇美丽的诗!在这山水中,更是让我们大家感到一种蓬勃之美啊!东江湖的景色宜人,不得不让我们大家难以忘记,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湖南桃花源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351 字

+ 加入清单

1920xx年,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在20xx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因为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

目前,就秦俑产生的吸引而言,应当向南偏移,而港澳地区对中古传统文化的兴趣似乎又远高于大陆。所以,建议立足深圳,发展南部市场,全国可以华南片区为主。向港澳着重辐射。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宽和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宗教现象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期地存在着,并将继续存在下去,就在于宗教自身有着为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及其社会作用。南美州是陌生而新奇的,但宗教的信仰却是我们熟悉的。在世界各地行走,参观考察的景点、文化遗产地似乎都渗透着宗教的影子,无论是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庐山这座世界名山也离不开,“一座山头六个教,走遍世界找不到”这句电视风光片里的伴音已成为庐山导游的解说词;庐山的东林寺、仙人洞、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白鹿洞都已成为世界遗产地庐山的重要构成内容。

前面这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来是渊明祠,因为陶渊明爱菊,于是改名为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令,问田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这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来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走进菊圃大门,正中是一块石刻,后面是《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的建筑,就是渊明祠了。

雪雕也叫雪像,它是以雪为材料调出 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形象以供人们观赏和娱乐,他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雕和塑,雪雕则是选用雪和水进行塑造,在零度一下将雪和水搅合后,通过冻结粘合,可以塑造各种形态,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我国的雪雕艺术活动是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1988年1月在太阳岛公园组织了首届群众雪雕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吸引日益众多的中外游客。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创办于1963年,每年冬天在兆麟公园举行,占地面积6.5公顷,用冰量约20xx立方米,冰景作品1500余件左右,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是目前世界上形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并已成为地方传统项目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灯艺术展。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哈尔滨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导游词,欢迎大家参考。

单说花园的中轴线。园主人定名"人生路",也就是"成功之路"。人生的起点,应具备曹操的积极精神,所以刻上曹操的《龟虽寿》诗,鼓励人们要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路向上递升,总数一百六十二级,夹路遍植罗汉老松。花园初名"罗汉山庄",罗汉松种了不少。原来罗汉松老来结果,果小如豆,先青后红,再转紫黑,生命力强,形似盘坐的罗汉,因名罗汉松。贴路的十八棵,巨大苍劲,依貌造形雕成十八罗汉,其下再刻像相陪。有"罗浮山前罗汉台,罗汉台上罗汉松,罗汉松下罗汉像。"的一番气概。

九个景观节点为:轴线上的景观节点包括中俄友谊”、俄罗斯风情”、伟大中华”;而环线景点为华夏乐章”、万里长城”、乐山大佛”、航天史话”、对俄贸易”、卡通世界”。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这幅对联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田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在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是方竹亭,方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子旁边的方竹是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子也因此而得名。1995年,游览到这里,抚摸方竹后,连声说:“还真是方的呢!”

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我们已经来到了“秦人古洞”,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看象蛇行龙腾,气势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意越千年之沧桑。

不知不觉,来到了公议堂,这公议堂是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

走出公议堂,又踏进了奉先祠的门槛。奉先祠传为秦人奉祀祖先的祠堂,后经过多次重修。每逢佳节盛会,婚丧嫁娶,秦人均在此祭祀祖先。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儿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