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村级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材料(合集20篇)

浏览

7462

范文

108

美丽乡村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范文类型:会议相关,纪要,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会议时间:“美丽乡村建设专题规划研讨会

会议主题:美丽集镇建设早会

会议纪要

3日上午,石坝镇党委副书记桑胜超组织召开美丽集镇建设早会,镇建设小组成员、业主单位、各项目点施工方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项目点施工方总结汇报了前期工作进展情况,镇分管负责人要求镇工作人员跟班作业,督促各项目点抓紧施工,中心街要加快树木栽植进度,东、西游园要加快做好后期增量工程,文化广场要加快收尾。监理方要切实加强监管,按照工程进度做好督查,争取在本周晴好天气期间,各项目有较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煤矿班组建设经验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班组建设经验材料

班组共有12人,各工种分门别类又和谐统一,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班组,这个班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组建以来,班长更换源源不断,但一个永恒的旋律始终不变,那就是与时俱进地紧跟时代步伐,从于x年接任班长后,xx班组较以前更进一步,从安全到生产到质量到机电等等管理,走出了一条令人刮目相看的好路子,在武矿成了名副其实的铁杆班组,多次受到矿领导的好评。长期以来,这个斗志昂扬的班组坚持发扬“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优良传统,在人员相对减少,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在班组人员频繁调动的前提下,团结带领全班人员,克服困难完成指标,再则这个班组举一反三地汲取事故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开拓进取,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大反思大讨论中又别出心裁匠心独具,始终紧紧围绕山焦1号文件和西山煤电一号文件精神,大门阔斧地狠抓班组建设,从源头上消除职工思想上的疑虑,为武矿的繁荣昌盛,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卓越才智。下面从三大方面略谈一下x班的成功管理精髓。

1、要想安全,生产技术是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已经被多次证实,并且成为煤矿安全发展的硬道理。谁掌握了维修与维护的综掘机电一体化的知识,就占据了优势地位,拥有了主动权——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这个班组人员利用班后会,由班长主持,群英会粹群策群力,确保了本班机电故障消失近零,大大地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求。

2、要想安全,管理模式是保障。科学技术对煤矿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要保证先进科技的维修、保养和再保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严格而完整的管理模式作保障。煤矿要想源源不断地又好又快出煤进道,管理就是一剂孜孜不倦的润滑油,恰到好处的管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为职工的切身收入注入了新生保障。而x班通过多年摸探索,建立一套完整而又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切合实际。

3、x班的具体管理模式如下:一是适应减员提效,合理配置人员。实现生产者要素的最佳配置,是煤矿实现安全高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让在岗人员人人有危机感,责任心增强,形成学业务、学技术和学管理的良好风气。

二是科学管理,合理储备。由于本班经常细心摸索小改小革,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得到有效应用,节约人力硕果累累。

三是以人为本,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体现亲情安全教育为着眼点,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把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作为班组的落脚点,井下现场操作为根本途径,确保导师带徒的质量。他们坚持安全管理不松懈,抓安全教育不放松,抓“三违”不手软,认真抓好安全制度的落实,用铁手腕、铁面孔、铁心肠的“三铁”精神处理任何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人和事。因此,几年来,x班组在“三违”方面一直是居低不上。

四是从心灵深处帮教。正如董事长在参加庄矿的“爱心恳谈会”活动时提出的那样,“我们要努力穿心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更生动,更具体,更有效,安全管理帮教工作不能是单一的经济处罚,更应注重从感情化、亲情化、教育化、制度化全过程思想帮教,关键是持之以恒”,此话说来明白晓畅,重在坚持。掘进区在“三违”职工中开展的“爱心恳谈会”,要求违章职工的妻子或父母、违章职工共同参与,共同约谈,有的放矢,分析原因,对症整改。

五是与时俱进完善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抓操作层,营造出一个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

六是以工作面管理为重点,与队领导多协调多沟通,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使各项安全工作做到有目标、有安排、有措施、有奖惩。加大反“三违“力度,及时清除各种安全隐患,达到正规循环作业。

七是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不搞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制”、“一言堂”,平时大事班组集体研究,小事相互通气,对工作中产生的意见、矛盾不回避,采取当面锣、对面鼓的办法交换意见,沟通思想。班组逐步形成了生产中 “不讲迷信讲科学,不讲侥幸讲严管,不讲运气讲实干”、“不是职工消灭事故隐患,就是事故隐患伤害职工”、“为了防止万一的事故,必须付出一万的努力”等安全理念,措施和办法执行红线的主体。在安全方面绝对做到“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全力以赴高瞻远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社区建设经验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建设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品质社区、和谐家园”的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服务功能,落实经费保障,严格督导检查,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受到了市、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一、我区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情况

目前,我区正在建设的农村社区试点村有靳庄、何庄、刘庄、王堂、小赵等12个,正在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有4个,分别是商桥镇中心社区(大闫社区)、商桥镇和谐社区(小杨社区)、裴城镇三丁社区、裴城镇中心社区(苏侯社区)。

其中,商桥镇中心社区,规划占地面积500亩,建设居民住房800户,社区内文化广场、学校、超市、卫生室、敬老院、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社区建成后,可容纳周边建制村800户群众入住,可置换复耕土地1000亩。目前,一期100套住宅的房屋主体工程已建至第二层;商桥镇和谐社区,辐射周边五个建制村,涉及总人口11050人、总户数2280户,建成区占地面积294亩,可置换出土地3606亩,计划分五期建设,五年内将建成57栋居民楼。目前,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年底前即可完工。同时,该村对建成后入住社区并及时拆迁旧宅基地的群众,按每分宅基地1000元进行奖励,直接抵顶社区购房款,激发了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裴城镇三丁社区,规划占地260亩,全部建成后可吸纳本村及周边建制村1000余户、5000多人入住。规划设计以商业街为中心,向街道两侧延伸发展的整体布局,形成居住、经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商住小区。目前,350米长的主商业街两侧门面房正在建设,年底前可全部建成;裴城镇中心社区,规划占地314亩,可供一万余人入住,社区总体规划已设计完毕,正与土地部门协调做土地规划设计。

二、做法成效

(一)合理规划,健全组织,增强农村社区建设动力

1、健全组织,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台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日程。今年9月份,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组织、宣传、民政、财政、建设、国土、农业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的良好格局。

2、开展调研,明确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新课题,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工作贵在实践、贵在创新。由民政部门牵头的农村社区建设调研小组,深入到各乡镇、村进行调研,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征求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还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研讨,共同研究制定相关规定,初步形成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今年9月份,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农村开展社区建设,将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向农村延伸,城市社区服务方式向农村拓展,城市社区文明向农村传播,使广大农村群众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共建共享和谐品质生活。

3、抓好试点,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经验。为积累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我们选择了12个不同类型的村开展试点,根据满足“个体”需求的思路,确定了“一村一社区”的模式,把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从试点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同步推进。同时,我们又根据各乡镇实际及群众意愿,选定商桥镇、裴城镇作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试点乡镇,规划建设商桥镇中心社区、和谐社区、裴城镇三丁社区、中心社区等4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目前,商桥镇中心社区、和谐社区、裴城三丁社区一期已初具规模,裴城镇中心社区已完成社区规划、土地等手续审批,年底前可动工建设;靳庄、何庄等农村社区试点村,新建或通过改造村委会办公大楼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村级组织办公室、党建办公室、警务室(综治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社区服务设施完善,为社区开展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平台,初步形成了“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受理”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508 字

+ 加入清单

岳家圈村共240户,总人口670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33人,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耕地面积850亩,山岚1500亩,村民年人均收入8600元,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苹果、樱桃等果树。

20xx年以前,岳家圈村是一个出了名的脏、乱、差村。污水到处流,苍蝇满天飞,禽畜跟人跑,垃圾到处丢,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土,进村的道路没法走。自20xx年11月岳家圈村换届选举以后,新当选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景兵带领新的两委成员建章立制、规范村规,投资160万元大刀阔斧整山路,清垃圾,拓荒硬化村中道,安装路灯70多盏,对全村自来水进行了改造,修复了随时就要倒塌的两委办公场所,健全了党员活动室、村民活动室,硬化了村民健身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整体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提高,村规民约大家都能自觉遵守。

村里的变化,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称赞,赢得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先后获得了蓬莱市委市政府颁发的20xx年度“平安建设先进村”、20xx年度“道德工程建设和谐文明村居”、20xx年度“建设和谐稳定模范村”、20xx年度“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烟台市委市政府颁发的20xx年度“五星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一步培树典型、打造亮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对岳家圈村而然,不仅是一次岳家圈村整体水平提升的良好机遇,更是一次岳家圈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能力、实力和素质的展示。岳家圈村依山傍水,黄水河绕村而过,对面山系几经风雨,造就了很多奇特的地貌景观,爪鬏山、王母娘娘洞、金鱼缸、老虎洞、仙人泉、仙人脚,每一个景观地方都有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由于多年来缺乏对自然景点的认识和开发意识,丰富的资源条件闲置而没有被开发打造。

一、创建美丽乡村的目标定位

打造美丽乡村必须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总体要求, 结合本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民俗文化特点,创建美丽乡村本着 “宜居宜业宜游”的理念,将岳家圈村着力打造成“乡村休闲,文化体验,人居和谐,民俗旅游”的“四美”村庄。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风文明素质美”。

二、创建美丽乡村的主要任务

1、村巷道路硬化工程

为使村民彻底告别“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士”的生活状况,对村内巷道7500平方米路面彻底硬化。每平方米50元,共需资金37.5万元。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启动。同时,结合黄水河河道的整治工程,对黄水河河边的环村路长900米、宽8米的路面进行硬化。总面积7200平方米,每平方米80元,需投资57.6万元。此项工程可为岳家圈村东山开发旅游奠定基础。

2、黄水河河道整治工程

岳家圈村三面环绕黄水河,黄水河河道整治是今年山东省水利厅的计划项目,整治过程中可浆砌黄水河500米两侧河道。这个项目上级投资380万元,现已招投标完毕,近期可动工。

3、村内巷道、庭院绿化工程

为实现“林在村中,村在林中,路在绿化带中,人在风景中”的目标,家家户户进行门前房后绿化、庭院绿化、村巷道路两侧绿化带绿化,共需资金20万元。

4、村庄亮化工程

按照“节俭、大方、美观”的原则,村巷道路硬化竣工后,路两边安装路灯,亮化共需资金20万元。

5、村巷、庭院净化工程

彻底清理村内巷道、农户门前屋后各类垃圾和堆积物,并建立健全保洁长效机制。在村内主干道设置小型垃圾箱,通过公益性岗位或安排低保人员,配置垃圾清运车,对村内垃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使村内环境卫生做到制度化、经常化、清洁化,彻底解决村内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到处流、苍蝇满天飞、禽畜跟人跑、垃圾到处丢的现象。

6、村容村貌美化工程

目前,村东河边的猪棚、鸡棚等养殖大棚,由于离村较近,既不卫生又不美观,污染环境,与美丽乡村既不协调,又影响村容村貌。村委决定全部拆除,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在离村庄较远的地方重新选址新建一处高标准的养殖基地。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益。同时,在目前村东河边养殖大棚的地方投资20万元新建一处垂钓园。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着袅袅炊烟、碧绿青山、潺潺流水,休闲垂钓。投资15万元在村委大院新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公共为农服务设施;按照“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的标准对村内主要巷道两侧墙体进行装饰粉刷,并利用装饰墙面制作“基层党建、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墙。

7、东山景点开发工程

岳家圈村东山有着很多奇特得天独厚的地貌景观自然资源和悠久的民俗文化,爪鬏山、王母娘娘洞、金鱼缸、老虎洞、仙人泉、仙人脚等,每一个景观地方都有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尤其王母娘娘洞,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去每年的三月三日,周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到东山赶庙会,规模非常大,并在王母娘娘洞前搭戏台,唱戏能唱三天三夜。现在虽然没有庙会了,但每年的三月三日、正月初一和十五,周围的群众还是有来王母娘娘洞祭拜王母娘娘、烧香烧纸磕头、半夜挂红的。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来自久远的民俗文化,经过一定的包装、策划和营销,完成可以打造成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休闲观光景点。目前,村委会已经与蓬莱民生置业有限公司签约立项,同意利用爪鬏山、王母娘娘洞等民俗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同时为岳家圈村兴建苹果、樱桃、葡萄、大枣等观光采摘园,开展无公害水果采摘特色旅游项目,从而打造岳家圈村的乡村农家乐。

8、农户农家乐样板房打造工程

计划投资40万元本着“农户自愿、条件相当、诚信可靠”的原则,在现有农户住房的基础上,按照渔(农)家乐客房设施设备配备、配套标准,经稍加改造,先期打造20户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农家乐样板房,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接待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特色旅游的游客,开发农家乐项目,以此达到先让一部分人先期致富的目的。。

三、资金来源

我村是省财政厅的联系点。目前,市财政局已经落实了60万元帮扶资金;小门家镇党委、政府也同意给予一定的扶持;市民生置业有限公司也能给予一定的赞助;付景兵个人可以出资20万元。相信岳家圈村在相关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创建美丽乡村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岳家圈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建设“平安城市”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764 字

+ 加入清单

建设平安城市”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我区根据省、市委部署,全面启动“平安城市”建设活动,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构建大稳定、大平安格局,社会稳定形势趋好,没有出现严重影响稳定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群体到区上访同比减少59.02%,到市集体上访同比减少149%,刑事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控制,案件反弹幅度下降30.5%,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一、制定方案

区委于6月11日召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建设“平安城市”实施方案,研究“平安城市”创建工作。6月23日下发了《关于建设“平安城市”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根据省、市委建设“平安福建”、“平安三明”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城市实际,决定从~年—~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建设“平安城市”活动,~年底达到“平安县(市、区)”标准;明确提出了建设“平安城市”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坚持统一领导步调一致、坚持依法治区依法办事、坚持专群结合齐抓共管、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等五项原则;确定了五个明显提高、五个明显下降、五个有效遏制、五个防止发生的总体创建目标和分三步走的工作步聚(即~年1月—6月动员部署、~年7月—~年12月整体推进,实现达标,~年1—12月巩固提高);确定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加大对敌斗争力度、严厉打击犯罪、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整治农村房屋质量安全问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等八项工作重点,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大平安、大稳定”的思想,针对城市实际,把农村房屋质量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中来抓。

二、明确目标

总体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展建设“平安城市”活动,全面实现创建目标。力争两年(~年底)达到“平安县(市、区)”标准,具体计划:~年1月—6月为制定方案,动员部署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机构、制定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深入动员部署,全面启动建设“平安城市”活动;~年7月—XX5年12月为整体推进阶段,实现“平安县(市区)”目标,具体是:~年30%的乡镇(街道)、30—50%的社区(村)达到“平安乡(镇、街道)”和“平安社区(村)”的标准;~年底100%的乡镇(街道)和90%的社区(村)达标,实现建设“平安城市”总体目标,使我区成为全市首批达标县(市、区);~年1月—12月巩固提高,全面达标,100%的社区(村)实现“平安社区(村)”标准,全面总结创建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创建水平,全面实现“平安城市”目标。

三、狠抓落实

1、加强领导。区委决定成立由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江鸣任组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汗明任副组长,人大、政协、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建设“平安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决定从政法部门抽调3名干警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日常工作。各乡镇街道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创建工作领导格局,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强化宣传。一是层层动员部署。6月21日全区建设“平安城市”动员大会之后,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辖区各单位都相继召开建设“平安城市”、“平安乡镇(街道)”、“平安社区(村)”的动员大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部署创建工作,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目前,六个乡镇(街道)和部份区直部门已制定出具体的创建工作方案,初步在各级各部门形成了建设“平安城市”的共识和创建氛围。二是组织工作队深入村(居)进行宣传发动。区里组织挂点村(居)的部门,配合各乡镇(街道)深入全区22个行政村、24个社区居委会向广大村(居)民宣传建设“平安福建”、“平安三明”、“平安城市”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在宣传发动中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与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相结合、与创建文明村镇相结合。深入发动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平安城市”的活动,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是多形式宣传。利用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宣传栏、黑板报、墙报、广播、挂标语、发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建设“平安城市”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统计全区已召开各种动员会议50多场次,出各种板报宣传栏60多期,悬挂宣传标语12幅、发放宣传单5000多份。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225 字

+ 加入清单

为加快推进山东头村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20xx年即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村庄实际,在度假区党工委、管委、社区党委的指导下,20xx年力争将山东头村建设为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达标村,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城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即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要求,在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按照有“一个总体建设规划,一个特色产业,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一个和谐文明的村风,一套民主的管理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规划、特色街巷硬化、整体环境美化、景观式绿化、污水管网治理、社区中心、休闲广场及旅游导视系统等建设,并融合海洋渔业、旅游、节庆、山海文化等元素,拉长村庄发展产业链,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将山东头村建设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乡风文明、民生幸福、渔乡特色浓郁的滨海新渔村,成为青岛滨海海洋特色发展带中融山海特色的滨海旅游特色村。

二、实施步骤及责任分工

根据《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和《即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村庄实际,制定实施步骤如下:

(一)宣传动员及征求意见阶段(4月15日-4月30日)

村庄根据管区指导意见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及走街入户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精品示范村建设的意义,要努力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充分发挥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街巷长、社会乡贤的作用,面向社会各界征求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建议,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动员村庄上下共同参与、全力支持精品示范村的规划建设,营造全民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规划编制阶段(5月1日- 7月31日)

组织聘请有资质的高水平规划设计公司,结合《即墨田横镇总体规划》《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战略规划》《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田横岛、月滩版块整体规划,精心编制山东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环境提升专项设计,4月上旬进行第一轮规划汇报,7月份出具最终规划成果。

(三)建设实施阶段(5月1日-11月30日)

1.清理工作平台。根据山东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需要,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任务,结合违法建设治理,全面完成拟使用地块的土地流转和地上物清理,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出建设、发展空间。5月份完成土地流转和地上物清理。

2.实施街巷硬化和卫生改厕。完成村内5万平米背街小巷和道路硬化,对全村范围内简易茅厕实施卫生改厕,5月份开工建设,11月份完工。

3.实施自来水改造和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争取市水利局等支持,筹资完成全村自来水改造;对接青岛银河首创公司制定污水处理方案,争取上级资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4月份开工自来水改造,7月底完工,年内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建设海鲜交易市场。争取上级支持,采取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在山东头村东临近跨海大桥区域,建设一座海鲜交易市场,切实解决群众渔业生产、水产品交易及交通出行问题,提升田横岛旅游度假区旅游形象和田横海鲜品牌影响力。6月份启动交易市场规划建设。

5.完善旅游配套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村庄土地利用现状,争取各级支持,筹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山东头主题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全村旅游导视系统,全面创建旅游特色村。4月完成规划设计,11月份完工。

6.实施村庄形象提升工程。结合山东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实施村庄绿化、外立面打造、五线下地、牌坊、节点工程打造、河道改造等工程。4月陆续开工建设,11月份完工。

(四)考核验收阶段(10月1日-20xx年1月31日)。

项目竣工后,实行村庄初验、区级复验、市级终验的模式对建设成果进行逐级把关、梯次验收。具体由村庄组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和社区党委及 和施工单位初验,初验合格后,村庄及时上报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组织联合验收组统一验收,验收结果整理归档。最后由区指挥部上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指挥部,由市级相关部门组织最终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统筹协调、合力推进。成立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干部、部分党员、村民代表、街巷长、社会乡贤共同参与的村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和组织实施。

(二)加强督查,全程纪实。在区、村两级美丽乡村工作监督小组的全程监督下,安排专人负责将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文字、影像资料进行详实记录、存档、备案。

(三)规范管理、防控风险。强化风险防控,突出防控重点,健全责任机制,严格招投标管理和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程序,选优配强施工队伍,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坚决杜绝“人情工程”,着力打造“廉洁工程”。村庄推选成立由党员、群众代表、街巷长、社会乡贤等人员组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监督小组,全面推进群众参与建设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四)长效监管、高效运转。建立村庄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确保卫生保洁、绿化、照明和其它公共设施有人管护、正常运行;完善环卫保洁和村庄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两大工作机制,提高专业化管护水平。

(五)全民动员、和谐共建。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充分利用广播、标语、专栏、会议等形式开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做好村民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统一干部思想,召开好村庄党员、村民代表会,充分调动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营造凝聚人心、工作合力,社会关心、群众支持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创建青年文明社区 服务社区建设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社区,服务,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创建青年文明社区 服务社区建设

八一路社区位于中心城区繁华的八一路地段,社区是市房管处近年来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将部队营房开发的街道,面积约10多万平方米,总人口有3412人,各类门店商铺613家,在此就业2620人,其中青年2400人、占90%以上。是以商业为主的混合型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外来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八一路社区坚持以社区团建为基础,以社区服务项目为重点,围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社区环境,完善的社区服务,形成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提高社区青年素质”这一总体目标,在社区内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积极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 夯实基础,为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为加强青年文明社区建设,八一路社区首先是把加强了社区团组织建设。并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加强社区团支部建设,加强对社区内团员的教育和管理,逐步实现团员“一个身份,两个舞台”的教育管理机制。充分整合社区青少年工作资源,履行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以团建带队建,加强社区少先队工作,以就近就便的原则建立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并建立一支社区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使社区团支部成为动员和组织青年参与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堡垒。

二、狠抓重点,确保创建取得实效

他们在充分发挥青年的所能和团组织所能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需求特点,积极地、广泛地开发社区服务项目,包括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服务以及社区管理等多方面的项目,尽可能地满足社区所需。

⑴抓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即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组织、动员社区广大团员青年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在社区开展医疗义诊、健康咨询、干洗、家电维修以及环境美化、楼道清洁、帮扶孤老等诸多便民利民服务。迄今为止,参与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青年达1250人次,开展了各类各级服务252次,为36名孤寡老人提供了扶助和便利服务,为81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优质、优惠服务,深受社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⑵抓好社区“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积极倡导、发动社区青年服务网点开展多项优惠、优质服务。如:他们组建了由16名青年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和由12名青年组成的保卫队,他们在社区中实行24小时值勤制,与社区民警一同处理社区纠纷,仅~年上半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7起,杜绝了“黄、赌、毒”现象,确保了社区的稳定和繁荣,保持了“全国购物放心一条街”的荣誉。

⑶抓好社区援助服务。今年7月,他们以“援助贫困大学生”为主题,动员组织辖区青年共同参与帮扶社区贫困大学生活动,仅松妮总部、三根草酒家、苗家寨酒家青年捐款就达XX0余元。

⑷抓好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就业服务。他们依托社区资源,大力开展对社区青年的教育、培训和就业等服务,努力提高青年素质。如今年9月,他们组织了社区20名持证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再就业培训,学习内容有《劳动法》、《家政服务》、电脑等知识,通过培训,20名下岗失业人员上岗率为100%。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班组建设

班组建设不单单是班组科、班组长的事,班组作为公司最小的一个组成单元,担负的责任却是第一线、最基础的责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基层管理的核心,我们要把班组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建立健全班组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职责,在我们内部形成行政主导、工会督导、职能部门协调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班组建设工作格局。

二、加强协作,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全体党员,要在创建活动中,严守自己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承诺,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身份,我是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安全、生产、经营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工会组织要把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同开展“安康杯”竞赛、创建“工人先锋号”等活动相结合,切实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团组织要结合“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号召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班组建设中来。

三、把握关键,切实抓好班组长素质提升。

要以培养提高防范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班组长选聘任用、绩效考评、激励约束等工作,采取集中教育培训、师傅带徒弟、班组自主培训等形式,坚持基本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并重,在加强安全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班组长乃至每一个班组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每位员工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实现班组安全生产,为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审计局建设投资审计的经验交流_经验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审计,投资,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审计建设投资审计的经验交流

我国建设项目审计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一些经验,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审计在广度和深度上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适应国家经济新环境,为早日与国际接轨,建设项目审计应以新的理念积极打造新的空间。(一)抓好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向前期投资决策审计发展。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十分重要,它从根本上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必须对其进行审计,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审计属于建设项目审计的范畴,审计人员必须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进行跟踪审计。在进行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审计时,首先在审计方法上应使用跟踪审计法,对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审计进行监督把关,从根本上保证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其次,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投资审计队伍。投资审计业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政策性,而且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不但要熟悉工程业务,而且要熟悉财务会计业务,熟悉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调整审计人员结构,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比重,在已有的审计规模条件下,配齐财务人员、经济人员、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这样才能保证前期投资决策审计工作的开展。(二)加强技术审计,向设计方案审计发展。设计方案决定了投资项目的建设成本。它反映投资项目的主体布局、主体造型、材料选用及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好的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应该是:适用、经济、美观。而长期以来,我国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对设计质量、进度、工程技术比较重视,过多考虑设计的安全系数,“肥梁、胖柱、深基础”等多有发生,致使工程成本加大;建筑装饰上,提高装饰标准,忽视设计方案的节约和经济性。而建设单位在选择设计方案时,也很少采用招投标方式,使设计部门缺少竞争意识,从而放松对设计质量建设成本的控制。审计部门必须配备这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审计,在不影响设计方案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设计建议,完善设计方案,减少国有建设资金的浪费,实现建设项目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重视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并向工程管理审计发展。我国造价审计的重点反映为建设项目决算审计,而决算直接受概预算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决算审计时,首先应重视建设项目概预算审计工作,重视对招标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从源头控制建设项目决算,保证建设项目决算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当前,对建设项目的概预算审计往往发生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后,这种滞后性,导致了审计内容的表面化和审计有效性的降低。因此,审计人员进行概预算审计时,必须努力缩小预算审计与编制之间的时间差,使审计工作与招投标工作同步进行。其次重视对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的审计工作。在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影响建设项目决算真实性的主要因素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质量。如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投资控制失效及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工作,使审计深度难以到位,审计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因而,搞好决算审计,必须重视对建设项目管理的审计。使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与建设项目质量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紧密结合起来,以最合理的工期、最经济的投入,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建设。最后,应注意扩展建设项目造价审计的范围,将建设项目概预算审计从以建筑工程审计为主,向固定资产投资的其他领域延伸。建设项目投资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它包括建筑工程投资、安装工程投资、市政工程投资、交通运输工程投资、水利工程投资等众多方面。但目前开展的工程造价审计主要局限在建筑安装工程部分,其审计内涵狭窄,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国家在基础产业投资项目比重的增加,对建设项目造价的审计应向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方向延伸,以扩大建设项目造价审计的范围。(四)向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发展。目前,我国的投资效益审计一般都为事后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的意义。为了切实保证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必须从技术经济分析入手,掌握项目评估的技术方法,了解与确定和投资效益有关的技术参数指标,从全过程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实施跟踪审计。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以追求最高的投资效益,这才是建设项目审计的根本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行政,全文共 1609 字

+ 加入清单

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途径方法

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沙湾县工商局 郑建明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这一特定的组织中,由工商行政管理干部所创造的以特定主体为载体的文化总和。是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该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工商部门的监管执法水平,有利于增强工商机关的凝聚力,激发干部的创造力,有利于彰显工商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打造一支能担当历史重任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在此,笔者就建设工商文化的途径和方法谈几点拙见。

一、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载体、管理机制、 教育机制,丰富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的内涵

适当的文化载体是培育现代工商文化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从工商文化的构成来看,无论是浅层次的物质文化,还是高层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都需要通过适当的文化载体表现出来,而群体性的特色活动正是组织干部建设工商文化的有效载体。因此,必须以干部职工的需求为着力点,吸引广泛干部参与工商文化建设。广大工商干部是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应从干部职工的要求出发,注重把专业知识融入各种娱乐之中,以丰富的内涵、健康的格调促进人们思想道德与科技文化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干部职工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使工商文化建设牢牢扎根于更广泛的干部职工的沃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干部职工不断进取。

工商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对新时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认知和把握。建设工商文化的过程,就是我们发现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培育现代化的工商文化进程中,要不断拓宽新的思路,创新管理机制,在手段上,着眼于最充分地调动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在目的上,追求干部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柔性管理、情感管理。借助文化的力量,运用共同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管理,给干部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成为工作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欲,使其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他们的人生价值和个人理想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人员的配置上,要做到将适当的人,用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的聪明才智,工作岗位的最佳人选往往不是智力最高的,而是最适合工作要求的人。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变传统的枯燥乏味、呆板、空洞说教的方式为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趣味教育方式转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把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提~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坚持“三个相结合”,切实把工商文化建设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坚持工商文化建设和加强工商队伍建设相结合。以人为本,是工商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的结合点,要抓住培养和造就新型工商干部的这个根本,通过文化建设这个载体,广泛开展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培养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注重内容上的针对性,充分挖掘和讴歌工商队伍中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涌现出来的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时代新人和精神风貌,树立先进典型集体和先进人物。以身边的先进事迹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二是坚持工商文化建设与推动形象工程结合起来。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通过文化建设这个窗口,进一步宣传工商的良好社会形象。工商文化要体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特点,要采取寓乐于教的方法,强化效果。三是坚持工商文化建设与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有很多方面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搞好文化建设,也就促进工商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多年来,各地工商部门围绕中心主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推动和激发了干部职工团队精神和争先创优的热情。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页2]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行政,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途径方法

三、努力探索机制创新,营造“三种环境”,树立“三个形象”,齐抓共建,保证工商文化建设深入、持久地发展

营造“三种环境”:  一是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是培育现代工商文化的重要内容。健康的人文环境可以用“文明、团结、和谐、互助、共进、向上”十二个字来概括。在营造健康人文环境中,领导班子要起好表率和带动作用,要强化法治意识和德治意识,善于运用细致入微、春风化雨的情感管理法,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团结友爱,和衷共济,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二是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按照有利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有利于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要求,配齐、配好必要的办公设施和执法装备,最大限度地改善办公条件。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和谐人际关系,让干部变被动压抑地工作为主动快乐地工作,达到“快乐工作”的理想状态。三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创建工商文化中,不仅要关心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而且要把管理触角深入到干部的生活领域,把改善干部的生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要解决好干部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尽心工作,舒心工作。

树立“三个形象”:一是树立统一的外观形象。规范化、标准化早被引入了企业管理当中。作为行政执法机关的工商部门就更应该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统一规范、文明有序的办公环境,是培育工商文化的有效途径。特定的单位标识、办公秩序、办公环境等,可以体现单位精神、理念,启迪工作人员的思想,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为打造工商部门文明、规范、统一、高效的形象;二是 树立良好的仪表形象。良好的仪表形象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体现出一个单位的风貌。每一名工商干部尤其是窗口单位和一线执法人员要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统一着装规范的要求着装。在人际交往中要举止端庄,衣着得体,语言文明,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三是树立公正执法的形象。工商部门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政府职能部门。工商文化的培育必须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每一位工商干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到位不缺位,在位不越位,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又要文明执法、诚信执法、公正执法,树立工商机关秉公执法的形象。

四、坚持以德治国的文化精髓,确保工商文化正确的价值取向,努力建设与之相对应的工商精神文明

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意思是:衡量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把道德品质作为首要标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单位,也应把道德文化建设放在首位。广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先后开展的“服务在工商,满意在工商”、“打造规则工商,营造诚信环境”等一系列以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活动,在一定的程度上已为工商的精神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哪得渠水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没有道德文化作支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不能奏效,而且还会误入岐途,工商文化建设的整体文明也会付之东流。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社区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社区文明建设工作深得民心,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方面做出了明显的成效,我们x社区被省、市评为“花园式小区” 和“治安模范小区”,这一成绩,是全体社区干部、物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怎样使精神文明延伸到每家每户,再从每户到每个单元、每栋楼、每个社区、每一个城市,从而使我们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俱进,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服务北里24栋1单元的居民就是创建“文明单元”的标兵。他们的创建经验为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服务北里24栋1单元住有12户人家,他们是XX年陆续搬进新居的。住上了新房子,周围的环境也非常好,大家从不认识到成为邻居,彼此之间还是感觉有些陌生。可是,有一位热心的老居委会干部就住在1单元2楼,她主动招呼大家彼此之间多交流,多沟通,义务担起了单元小组长的角色,首先她制定了单元规章制度:

1:不要随地吐痰            6: 要爱护花草树木

2:不要乱仍垃圾,          7:要保护环境卫生

3:不要在楼道堆放杂物,    8:要互助友爱,邻里和睦

4:不损坏公共设施,        9:要礼貌待人

5:不传闲话 不闹纠纷      10:要遵纪守法

热心公益事   社区做贡献

文明社区的活动项目很多,有文娱活动、有募捐活动、有定期清理非法小广告活动、有科普宣传活动、有义务治安巡逻活动等等,24栋1单元的12户居民轮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单元小组长更是场场不落,一次也不缺席。她还义务兼任文艺队队长。办事处号召社区捐献棉衣、棉被,一人就捐献了3件,在她的带动下,其他居民纷纷捐献,目前,文明社区共向低保户、困难户捐献棉衣、棉被48件。解决了困难户过冬避寒问题。

邻里和街坊   有难大家帮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句话确实不假。今年7月的一天,3楼住户的水管子漏水了,家里就一个老人在家,得知后,急忙通知1楼快把截门关了,其他人家也都来帮忙,大家有的给自来水打电话,有的找物业公司,有的跟着忙活,经过大家的努力,水管子很快修好了。大家看着修好的水管,眼睛对视着,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咱们单元的人相处的好,人心齐、风格高。远亲不如近邻好。

人人求知识   个个讲文明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学习科学知识,单元组长就到居委会找学习资料,有人们调解、家庭百事通、女子世界、公民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文明礼仪、知音等书籍分发给各户,他们还自己印制了一些科普知识,在家学习。并且找会书法的专业人士写了名人明言,自制了镜框挂在楼道醒目的地方,让大家一目了然。一到节假日,大家就凑到一起探讨一下书里的内容,讨论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互相交流,相互切磋,一种浓浓的家家都读书;户户都学习;人人求知识;个个讲文明的新风带动了整个社区。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镇法律进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701 字

+ 加入清单

法律乡村建设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中渡镇位于鹿寨县西北部,面积374平方公里,共辖有一个社区、14个村民委、176个自然屯,总人口46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农村生产呈多元化模式,有水稻、玉米、甘蔗、西红柿及种桑养蚕等产业结构。前几年,因“三农”问题引发了许多矛盾,群体性上访事件在全县各乡(镇)名列第一,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了切实解决好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我镇以“五五”普法为契机,以“法律六进”为动力,大力实施“法律进乡村”活动。一年多来,农民的法律素质有所提高,群体上访事件有效下降,由原来的上访第一镇转变到现在的无上访镇。农民安居乐业,精神文明建设大为改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做到“四个明确”

一是指导思想明确。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五五”普法规划,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是活动主题明确。我们开展普法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使我镇广大农民,尤其是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基层政权建设得到明显发展,依法办事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各类群众性访事件和治安案件得到明显下降。

三是工作机制明确。由司法所与相关部门结合,建立由党委政府领导、司法所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运作机制。

四是工作职责明确。司法所负责对“法律进乡村”工作进行统一计划部署、统一协调管理和统一督促检查。其他相关部门发挥指导、支持、帮助的作用。

二、结合实际、适应需要,强调“四性”

一是强调普法内容的针对性。我们以宣传宪法赋予广大农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以及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为主线,结合刑事、治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围绕与广大农民生产、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地承包、转让、买卖、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把这些宣传内容分类编印成资料送到乡村。XX年以来,我镇共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30000多份;上法制课100多个课时,受教育人达2万多人次;调解纠纷150多起,比上年减少一半以上,刑事和治安案件比XX年下降15%。一年多来,没有群众到县级以上政府部门上访,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二是强调普法宣传的群众性。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必须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学法用法的热潮。我镇专门开展以县、镇文艺团体为主体深入乡村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活动,充分发挥民间山歌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由司法所将身边发生的案例编成山歌下发到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关于土地管理法规方面内容的有“地权所有要认识,属于国家和集体。承包只有经营权,莫把一切归自己。”等30多首以事喻法、以案释法、以艺示法的普法山歌,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一年多来,县、乡(镇)文艺团体演出法制文艺节目20多场,大力推进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强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我们落实载体,把“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和“法律进乡村”工作结合起来。首先,在镇里设立法制辅导站,同时成立以司法助理员为组长的驻村工作组。其次,在全镇15个村民委(社区)建立村级法律服务站,16所中小学成立青少年法律服务站,形成了以站为中心,以工作组为轴线,以村为落脚点的放射状普法网络格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村级法制宣传栏、法制学校、法制图书柜等基础设施。再次,强化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在镇级辅导站,以司法所人员和司法助理员以及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普法教员,负责辅导下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村级以“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为普法联络员、宣传员具体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这两级队伍的建设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取得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是强调普法主体的服务性。我们坚持普法专业队伍“为基层农村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原则,努力整合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队伍资源,通过开展大量的服务性工作,使“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农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并产生“共鸣”。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页3]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行政,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浅谈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途径方法

我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人民的权力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必须把“怎样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作为我们工商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商文化建设的首要标准,只有这样,我们的工商文化建设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

五、必须牢牢把握打造文化工商,创造成才环境这个工商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文化建设,关键是人才建设。人才兴、事业兴;人才衰,事业亡。工商文化建设事业要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就必须把培养人才、选拔人才、造就人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要建立和健全人才发现机制、任用机制、激励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选人才、用人才,鼓励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我们不仅要有一大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专业人才,还要有一大批业余时间孜孜以求、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非专业人才,尽快形成一个八小时内拼命干、八小时外作贡献的良好的文化运行机制和文化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增强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广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干部对社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努力营造一个人才济济、人才荟萃、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

“躬逢其盛,任重道远”,打造文化工商、再创工商辉煌,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工商人的神圣使命,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励精图治求发展 群策群力建家园

——xx乡场镇和华白公路建设交流材料

xx乡党委其顿  xx乡人民政府

xx乡地处xx县东北角,幅员面积8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XX亩,辖7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小组,人口18500余人。由于地处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年来,场镇和华白路的建设一直是历届党委政府致力解决的难题。自~年来,乡党委政府深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确立了“搞好三大活动,办好十件实事”的奋斗目标,带领全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在场镇建设和华白公路改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察民情顺~,搞好宣传发动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xx乡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落后的交通让大家吃够了苦头。华白路是全乡唯一的进出口交通要道,路窄、坡陡,坑坑洼洼,晴通雨不通。坑洼泥泞的场镇更是让群众苦不堪言,晴天灰尘满天,雨天街面淤泥,让人无处下脚,高邦水鞋成了“抢手货”,市场交易无法进行,群众怨声载道。面对全乡人民的强烈愿望,乡党委、政府通过反复思索和论证,形成了“齐心协力求致富,建好场镇硬化路”的科学决策和共识。

针对华白公路改建和场镇硬化工程量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一难题,乡党委政府积极发动群众筹资投劳,不搞行政命令,注重引导,顺应~。一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印发了《xx乡华白公路改建和场镇硬化~征求表》4800多份,通过统计,同意硬化华白公路和建设场镇的社会各界人士达88.6%。二是召开乡人代会、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方案。乡政府统一收集整理后对他们提出的各项制度如招标公开制度、帐务公开制度、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形成书面材料后,由群众举手表决。三是由政府牵头,群众推荐办事公正、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参与管理。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变过去“政府要我干”为“我自己要干”,同时确定了“劳力自出,资金自筹,土地自调,赔偿自负,工程自建,帐务自管”的六自原则。

二、 集民智惜民力,搞好场镇和公路建设

在整个建设中,乡党政一班人坚持“政府牵头、统一设计、统一指挥、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走好群众路线, “阳光操作,群众监督”,成立了招标工作组、工程资金管理组、工程质量监督组,采取“有偿服务管理和将服务折成捐款资金,记入功名册”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建设积极性。

1、集中精力抓好场镇建设。为了建设好场镇,乡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近10万元,请达州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实地规划了1.5平方公里的50年不落后的场镇规划蓝图,建设中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放线一把尺,管理一张图”,严格按规划建设。居民自发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办法,根据门面宽度捐资或以劳折资,共同建设场镇。一是结合实情制定出了“硬化四段、建设四场”的短期目标,全乡场镇建设累计投资达120万元以上,投劳5100多个,硬化了场镇四条主街,并对老街的下水道进行了重建,改变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局面。目前,除农贸市场正在修建外,粮站停车场、桥河坝摩托车停放场、垃圾处理场已全面建成。二是对场镇的电线、光纤等网络进行了规范整改,采取了“三线归一”措施,理顺了各条线路,美化了场镇。三是加强了对场镇的管理,成立场镇综合治理执勤组,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即一包卫生达标,二包安全秩序,三包无乱摆摊点,四包无乱停、乱放、乱堆。场镇垃圾清运承包到人,经费由居民自筹,实行早、中、晚定时清运垃圾,杜绝了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保证了场镇清洁卫生,恢复了河流的清澈。目前,xx乡场镇硬化工程已全面结束,实现了场镇的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乡镇机构改革经验交流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机构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县地处黔中偏西,区域面积1090.49平方公里,辖5镇6乡,317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2XX年末户籍总人口45.47万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机构改革县编委办独立办公以来,按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机构改革前乡镇有行政编制520名,实有489人,改革后行政编制精简为429名(后增加周转编制2名),实有421人,农村税费改革后,为了确保期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5年间除了补充选调生38名外,县委、政府严格空编补员,行政在编人员逐年减少,为388人,为341人。达到了既减轻财政负担,又保证工作运转的目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实际,逐步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

乡镇党委、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确保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正常运转。

首先,我们从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责入手,理顺县乡责权关系。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政府要求乡镇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依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地方组织法等政策法规全面履行职能,同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上的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更好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其次,适当下放权限,进一步完善乡镇管理和服务职能,努力做到责权一致。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将原来垂直管理的农业、畜牧、林业等涉农机构下划乡镇直接管理,设立农业服务中心,并加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扶贫工作站三块牌子;将安全生产、村镇建设委托乡镇行使部分执法监察权,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村镇建设管理站,构建了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内设乡镇执法中队)、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相互依托的体制框架等。通过适当放权,在责权下移中加强政权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其三,进一步理顺县乡责权关系。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设置了中小学、卫生院、国土资源管理所等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同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和“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要求,县委、政府明文规定对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的人事任免、干部职工调动和借用必须征得乡镇党委同意。

二、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着力解决有人办事问题

以前,由于基层干部紧缺,为了保证工作不断,乡镇通过招工、招干、顶替、转干、退伍军人安置、毕业生分配等补充了大量人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推进,一些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影响基层工作。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关键要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首先,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的乡镇机构改革,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和各乡镇的具体情况,人口在5万人以内的乡镇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5个党政办事机构,5万人以上的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6个党政办事机构。同时,为了确保乡镇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县委、政府还设置了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党政办事机构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部分事业单位,并明确党政办事机构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

其次,大胆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乡镇工作开展。一是适当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将乡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同时兼任副乡镇长;二是采取综合设置办事机构和综合性工作岗位相结合,在党政办事机构内设置组织干事、教育干事等少数综合性工作岗位,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人。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715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主要从学校的德育建设着手,以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结合我校和谐文化建设的整体纲目,我校团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推进学校德育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团委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青春悄悄到来、人生背着壳前进、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成正强老师的主题班会――感谢父母,生动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拥而泣,班主任及前来听课的家长也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并响起了阵阵掌声。

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2、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校团委充分利用好电视台、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广播室每天广播时间30分钟,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立足“合格+特长” 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培养“合格+特长”的优秀人才,这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近几年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欢乐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以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立足于课堂校园,延伸至课余校外,来着手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融道德文化、科学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六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很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同学们学习、成长、张扬个性、发展特长的乐园。 我们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感恩教育”、“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拒绝管制刀具进校园”、“养成良好行为规范”、“节约从我做起”、“做文明的一中人”、“弘扬民族精神”、“环保宣传”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元旦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读书专题征文比赛”、“社团文化展示节”、“校园艺术文化节”、“手抄报比赛”、“经典诵读”、“书画大赛”、“获奖作品展”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校园公益社组织开展的“绿色环保宣传”、“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乡镇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426 字

+ 加入清单

一、推进情况

1、农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二、现状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举措经验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创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与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质;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四、需求建议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分考虑牧民现实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加强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佳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开展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开展。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展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加强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五、规划总结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意见为指导,充分考虑旅游市场专业导师意见,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含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与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与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牦牛文化博物馆为进行非遗传承学习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有得的场所,勾勒了美好的未来前景,每个进入平台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让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实现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具有区域特征、草原游牧文化的活态体验保护区。探索发展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交流材料_经验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党工团,全文共 1791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交流材料

我镇共有12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 1480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1130名,占党员总数的76%。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我镇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广大党员能够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群众中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党员队伍在自身素质、教育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组织观念淡化,政治信念不坚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一轮农村经济的发展,流动党员人数逐渐增多,党组织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两张皮”的现象日益突出,“一切向钱看”,不愿过组织生活,不主动按时交纳党费的党员数呈上升趋势。有些党员忽视对理论的学习,常年不学习,不懂政策或知之甚少,在政治上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些党员理想信念发生根本性的动摇,“三观”已有了明显的改变,信仰宗教,热衷于拜神弄鬼。个别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的党员,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失衡,时常站在组织的对立面。

二、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党员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我镇虽然注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但全镇党员队伍“三化”(年龄老化、文化低化、作用弱化)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从文化结构来看,全镇党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励的435名,占总数的30.3%,小学文化下的523名,占36.4%;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148名,仅占9.74%,55岁以上的582名,占38.3%。这种结构上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党员作用于的发挥,与新时期党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很不适应。

三、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存在空白点

一是“限管”。由于区域调整,现在村党(总)支部党员人数最少的有85人,最多的达140人,一些支部党员集中开大会、上大课的场所都没有。同时由于一些陈年陋习,我镇大部分村支部党员活动需供应饭、烟或出务工补贴,经济条年限制党员活动,二是“疏管”。由于企业改制和机构改革,一些党员组织关系的隶属问题未解决,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三是“失管”。主要是流动党员,支部不完全掌握他们的去向,很难召集他们过组织生活。四是“松管”。特别是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由于这些支部的支部书记大多是私营业主兼任,工作繁忙,顾此失彼,加之思想上重视程度不高,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建党工作相对滞后,组织活动不正常,往往是“有组织、无活动”。五是“怕管”。有些支部对一些离退休职工党员和调整下来的村干部党员,由于怕麻烦,担心党员在会上提意见,影响工作,而不愿意管。同时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比较陈旧、单一。

四、党员管理制度不健全,出口不畅通

传统党员管理重“入口”轻“出口”,普遍注重党员“入口”关,党员的“出口”问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除非犯了严重错误,一般轻易不会被党除名。现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评议党员出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很少动真格,即使有不合格的,也多数是事先受过处罚,对于那些不起作用的“三不”党员缺乏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致使一些不合格党员长期滞留党内,损害了党的威信。

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挑战,我们感到,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优化结构,提高党员整体素质

一是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发展党员。重点把致富带头人、一线骨干等“先进人才”培养发展为党员。二是要畅通党员“出口”。破除“不范错误、出不了党”的旧理念,树立“无用(不起作用)便是错”的新理念,建立正常的党员退出机制,加大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力度,纯洁党的组织。

二、强化管理,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

一是强化党员教育。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要结合贯彻落实“*”思想和“*”精神,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基层党组织“创建”等一系列活动载体,突出抓好共产党先进性教育,使党员、干部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理顺管理体制。针对当前党员的分布、流向、职业等特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理顺下岗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消灭党员教育管理死角。三是强化制度约束。规范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监督力度。

三、注重实效,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_经验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461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坚持“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我县辖六乡一镇,20个行政村,县域总人口6.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3510人,劳动力11255人。现有富余劳动力1360人。近两年来,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1年转移493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5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9元;2002年转移1009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7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1元。今年 上半年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达582人,从事第一产业235人、第二产业77人、第三产业270人。截止6月底,劳动力转移已实现人均纯收入43元,为全县完成劳动力转移增收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常抓不懈。积极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规模企业来       投资建设。                  等企业相继落户      。截止目前,全县共引进农业开发、石材、工业加工、旅游开发等企业85家,这些企业的引进为我县农村劳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760余人。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开辟农民劳务空间。我们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狠抓了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按照抓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了           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企业,            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与农户之间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以葡萄、番茄、辣椒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3.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1.7%。带动农户986户,吸纳农村劳动力235人。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预计到今年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总量将达到20.2万头(只),同比增长6.82%,年内出栏牲畜10万头(只)。肉类总产3390 吨,增长17.43%,奶类产量600吨,增长40.85%,禽类产量898吨,增长10%,各种禽类出栏30万羽。农区牲畜达11.66万头(只),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4 %,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30%以上。通过畜牧业发展,为全县1546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依托旅游、石材等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随着我县旅游业、石材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业、石材业参与二三产业经营的农民越来越多,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加工销售、储藏保鲜、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达到2511户,从业人员3127人,其中54%来自农村;私营企业31户,其中26%来自农村。总收入达到40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1%。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适应能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村青年经纪人,把先进的技术、实用的技能以及新观念、新意识送到农民家中。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使全县农村青年受教育面达80%以上,为农民掌握新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

我们虽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内在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吸纳数量众多的富余劳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三是农民就业观念尚未转变,习惯于传统农业的粗放耕种。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在农村闲着也不愿外出寻找就业出路,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不高,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大部分农民外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五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路。农民外出打工,也常常出现拿不到工资,不给签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六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有些只具备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无专业技术特长,难以向非农领域和第三产业转移。七是培训服务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农民增收渠道,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后劲。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富民强县”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有力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是:实现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收400元,其中外出劳务增收85元,富余劳动力转移40%以上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新兴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成立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任和工作人员,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一是要大力发展各类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开发,来创办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借助于私营经济的积聚效应,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三是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我县经济基础好、地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           镇的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发展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小城镇的繁荣,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四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               等农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吸收农村劳动力。同时,加快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拓展农副产品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

(三)建立完善的劳务供求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各乡(镇)要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

(四)鼓励兴办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在完善现有劳务服务机构基础上,支持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中介服务机构,结合机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综合素质。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加大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技能培训力度,成为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技术水平。要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对民工的技能要求,投入必要的资金,依托县农广校、示范户、致富能手、经纪人等,积极创办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基地,突出加强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农民外出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其在短期内获得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六) 做好外出农户承包土地流转工作。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外出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进行流转。外出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员安心在外。

(七)加快建立、健全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对民工在就业上的歧视。按照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取消各种歧视性就业准入条件,清理现行县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就业的限制性措施,逐步建立城乡就业的平等竞争机制。认真落实《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与农村劳动力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明确劳动关系,实行同工同酬待遇,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条件。逐步健全完善劳务人员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创新工作汇报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党工团,全文共 3253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万全乡地处将乐县最南端,与泰宁县、明溪县毗邻。该乡下辖9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1859户,7258人;设1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32名(其中农民党员252名)。今年来,万全乡党委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壮大珍稀食用菌特色产业,结合开展“双培”活动,着力培育食用菌大户,并由食用菌大户成立食用菌产销协会,依托将乐县惠民食用菌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走“公司+协会+大户+农户”发展路子,并因势利导,在公司组建了党总支,在食用菌协会中组建了党支部,通过公司在乡镇建立基地,基地成立相应的专业协会,协会组建党支部的经营思路,增强党建的内在活力,提高基地建设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扩大了食用菌产业的规模,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农产品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 万全乡食用菌生产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多年来一直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质量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在乡党委组织指导下,一批有经验、懂技术、善经营的食用菌大户联合起来,成立了食用菌产销协会。协会按照自愿、民主、互利、平等的原则运作,成立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并明确了会员的标准、责任和权利。会员以家庭为单位,以食用菌种植大户为主体,依托惠民公司,发展订单生产。会员的标准是: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诚信度好、经济实力强以及勇于开拓进取的年青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宣传、组织、协调以及生产发动能力;必须是多年里都是食用菌生产的典型大户和具有一定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会员每批必须种植4万袋以上,带动种植20万袋。XX年,首批入会的18名会员,户均食用菌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有8户达4万余元,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为结构调整树立了样板。为了使万全乡食用菌产销协会的合法性,今年上半年,在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申请注册了万全乡食用菌产销协会,发展会员30名。 二、组建支部,开展灵活化活动 食用菌协会30名会员中,有党员15名,组织关系在5个不同的党支部。为了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协会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协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于~年6月,在食用菌协会中组建了党支部,推选出支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由一名有着丰富食用菌产销经验的党员大户担任支部书记。协会党支部成立以来,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协会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促进协会健康发展。二是根据食用菌生产的不同季节,利用电化教育、现场观摩等形式,组织协会党员学习食用菌生产的先进技术,提高协会党员素质。三是深入开展“创大户”活动。协会党支部一方面要求会员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争创大户,一方面努力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增强了会员对食用菌产业的创业热情,目前30名会员食用菌生产规模都在4万袋以上,成为乡党委“双培”活动中的典型大户。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协会+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基地建设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6月,乡党委报请县委组织部批准,在三明健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原将乐县惠民食用菌有限公司)组建了党总支部,食用菌协会支部隶属于党总支和乡党委的双重领导。通过公司在乡镇建立基地,基地成立相应的专业协会,协会组建党支部的经营思路,创新农村工作的新机制,增强党建的内在活力。党组织通过一手抓市场,一手抓基地,使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互相结合,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带动农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村会协作,完善社会化服务 科技出效益。食用菌协会始终把科技兴菌、科技兴业,依靠科技致富作为一条重要指导思想和产业经营理念,积极通过深化“村会协作”,为会员提供服务。一是“村会协作”常指导。在县、乡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食用菌协会按照“村会协作”的科技服务方式,主动与三明真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三明真菌研究所按协议要求,在食用菌各个生产季节,派技术员到村里对会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提高了会员的生产技术水平。二是聘请专家传帮带。在每批订单签订后,协会根据不同品种聘请省内外专家到乡里传授技术。近年来,三明市食用菌研究所黄年来所长、龙岩市食用菌试验站饶益强站长等一批专家应邀到万全乡现场指导、授课培训,提高了协会会员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水平。三是优化品种出效益。有了技术支持,协会在不断扩大订单生产规模的同时,大量引进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目前,国内的珍稀食用菌大球盖菇、杏孢菇、阿魏蘑、白灵菇等十数个品种,都已在万全乡试种、推广。 四、帮带小户,走共同富裕之路 为了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富裕,协会实施了“大户带小户”战略,延伸了“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形成了“公司+协会+大户+小户”的新模式。大户会员在发展珍稀食用菌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一般种植户发展生产,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技术服务为支撑,以大户带小户为纽带的新型党群“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党员起核心作用,起扶持帮带作用,群众在协会会员的带领下发展生产。协会会员从带头致富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过程中,通过技术交流,结对互帮,共闯市场等多种途径,加深了感情,密切了关系。如竹舟村会员黄德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食用菌技术,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无偿为农户提供服务,优惠供应菌种,帮带、指导20余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在协会的带动下,竹舟村目前有80%以上的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专业村,仅食用菌发展一项,全村年均收入达4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XX余元。 经过积极努力,我们协会+支部,发展食用菌产业化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打破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局限性。协会支部在组织党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时,能够根据食用菌生产的不同季节,利用电教播放的形式,搜集了大量的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提供给会员观看学习,又能结合实际组织会员现场观摩学习,提高了协会党员的学

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在农村支部普遍存在的因党员生产项目不同、素质不一,党员对学习农业科技知识难以形成统一的问题。 二巩固了农村党员“创大户”的成果。在农村党员“创大户”活动中,有些党员大户常因为生产项目的改变或生产规模的缩小,达不到大户的要求和标准。协会支部一方面要求会员要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争创大户,一方面努力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增强了会员对食用菌产业的创业热情,目前30名会员食用菌生产规模每年都在4万袋以上,成为了乡党委“双培”活动中的典型大户。 三是搭设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舞台,密切了党群关系。在发展食用菌产业化过程中,协会党员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把风险留给自己,把成果留给群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协会党员从带头致富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过程中,通过技术交流,结对互帮,共闯市场等多种途径,加深了感情,密切了关系,从而使党员真正成为群众心目中的一面旗帜,党组织的活力得到激发,党建的基础也得到夯实,促进了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效融合。 四是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食用菌协会依托三明健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走“公司+协会+大户+农户”发展路子,以订单指导生产,以基地带动种植,组织会员发展食用菌订单生产过程中,党组织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一手通过健乐公司党总支抓好市场开发,一手通过协会党支部抓好基地建设,使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互相结合,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带动农民发展经济,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年3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