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怎么写 范文汇集20篇

浏览

2954

范文

1000

土地查封登记工作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土地查封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不动产物权的资产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为此,不动产物权的登记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也相应地从单纯的由产权人申请的产权保护登记,进一步发展了由各债权人申请的抵押和查封登记。查封土地登记作为土地登记的一种类型、债权人防止债务损失的锁定媒介,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市场保护作用。

1做好查封土地登记工作的意义

(1)通过不动产登记部门对查封土地进行登记,有利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方面有助于执行部门及时保全债权人利益,另一方面有助于不同的执行部门对宗地查封情况进行查询,根据查询结果,决定对同一宗地是否轮候查封。

(2)根据《物权法》,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必须以登记为必要条件。人民法院查封的不动产,只有在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登记后才能对抗第三人,也就是查封情况一旦登记,宗地登记档案就在一定期限内不准改变,土地权利人任何恶意转让、抵押等行为的都是违法的,土地登记部门都不予办理变更登记(包括转让登记和抵押登记)。

(3)按照法释[]15号第26条“人民法院的查封、扣押、冻结没有公示的,其效力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物权法》不动产物权登记发生物权的变动应该公示的规定,建立查封登记信息共享,将查封登记结果公示,避免被执行人的恶意行为而产生权属纠纷或行政登记失误,防止不明情况的第三人善意购买和借贷。

(4)根据《担保法》第37条、《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8条的规定,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不得设定抵押。查封登记结果公示可以为金融部门核定借款人信誉度、决定是否放贷提供依据。

2土地查封登记的法律依据

对不断增多的涉案不动产资产的保全、变现和转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法发[]5号),具体规定了房地产的预查封登记、查封登记和轮候查封登记。《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必须以登记为必要条件,人民法院查封的不动产,只有在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登记后才能对抗第三人。国土资源部XX年40号令《土地登记办法》也明确地将土地查封登记纳入“其他土地登记”的范畴,将查封登记明文规定为一种登记类别,并具体到九项条款就土地查封登记做出明确规定。查封登记,是不动产登记机构协助人民法院动用国家强制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要的法律举措。

3做好土地查封登记工作的建议

3.1建立严格的土地查封登记制度

(1)应当根据《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法发[]5号、法释[]15号,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人民法院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办法和程序,便于执行和操作。

(2)由于一宗地可能涉及不同地区或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执行部门,鉴于土地的属地管理,关于土地查封的情况最终汇集在当地国土资源管理一个部门,国土部门要对各种查封包括预查封、轮候查封以及不同执行单位的查封进行详细的登记,便于查询。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性别比例失调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308 字

+ 加入清单

2018性别比例失调情况调研报告

一、形成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及原因

据调查数字显示,上世纪70年代,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平均为,进入8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升高。根据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分性别人口统计资料近似推算,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为,呈轻微上升趋势;“七五”期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值上升到,升高了**个百分点;“八五”期间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平均为,增加了**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平均为,在上升**个百分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我们**市属经济发达地区,出外经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都很多,庞大的这个群体,使流动人口控制与管理产生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同一县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富裕的地方和城镇男女性别比失调的越严重。

冷静分析,造成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原因,主要有怎这么四种。一是我们国人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尊女卑成为我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积淀而成的家庭伦理观,体现了男女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生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一直延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二是我们当地就业诸方面的不平等而造成的社会环境影响。可以说,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也是造成出生性别比例升高的原因之一。三是利益驱动非法胎儿鉴定是直接的原因。绝大多数妇女通过b超进行过胎儿鉴定。据研究表明,只要人工流产中有10%的人做了具有60%效率的性别鉴定,更有甚者一些医务人员将此作为赚钱的手段,为非法鉴定胎儿大开方便之门。而导致了我国出生性别比的持续上升。四是我们的现行法律惩戒不严是社会制度的原因。对一些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犯罪嫌疑人,由于处罚过轻,根本无法起到应用的威慑作用。

二、形成性别失调的负面问题和危害

(一)出现影响不少男性的择偶问题。男女比例的失调,男孩多女孩少,到一定结婚年龄,造成男性择偶困难的后果,一定程度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重了社会养老经济负担。

(二)出现加大女性就业的压力问题。男性数量的增多很明显的连锁反应是,劳动力就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相当部分男性就业尚有一定难度,女性就业更加有难度;某些行业和职业中要出现由于女性就业人口缺乏而要男性替代的现象。

(三)出现婚姻挤压的现象问题。由于女性婚龄人口的严重短缺,单身男性数量的剧增,自然而然要危及到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引发地下色情业、非法拐卖妇女、买卖婚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危害社会大局的稳定。

(四)出现妇女地位歧视的问题。没有生育男孩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会由此受到歧视,而通过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或通过超生方式得到男孩的妇女,也并未因此从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阴影下得到彻底解放,进一步强化了性别歧视的后果。

三、遏制性别比例失调的对策和建议

人的和谐根本上就离不开男性和女性的关系,包括性别比例关系的协调。所以,在遏制性别比例失调上,政府要采取干预措施,多法并举,综合治理。

(一)高度重视,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不断加大打击“两非”行为力度,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有效地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

(二)出台方案,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出台《开展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工作操作方案》,为执法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提供政策法规依据。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公安、卫生、妇联、民政、人口计生、药监等为成员单位的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专项整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督查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治理工作以及“两非”案件的处理。各县(市)区、乡镇(街道)也应当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工作制度。全市上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格局。

(三)更新观念,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关爱女孩,促使人们生育观转变,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女孩的舆论氛围;出台《关于关爱女孩行动工作的实施意见》,用制度保障女孩的权利;积极实施各项利益导向机制,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如慰问双女及独女贫困户,对今年应帮扶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发放扶助资金对参加今年中考的双女户、独女户女孩给予了加10分的奖励,在合作医疗、人身保险、庄基地审批等也给予了优惠照顾。为全市所有独女户和双女户发放生殖保健免费卡,凭卡不定期享受免费查环查孕和健康检查等服务,努力改善女孩生存环境,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发展,实现性别平等。

(四)打击违法,堵死非法医检渠道。建章立制,严打“两非”行为成立了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联手行动,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和溺婴、弃婴、侵犯女孩生存权利的犯罪行为。实行重奖举报有功者制度,对举报“两非”行为并经查实的群众每例奖**元到**元。

(五)以人为本,提供优质计生服务。保障妇女生殖健康紧紧围绕育龄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利用市、县、镇、村四级计生网络,为广大育龄妇女开展健康查体服务,并建立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实行跟踪服务。计生服务机构的流动服务车,不定期到村上进行义诊,对独女户和双女户所有家庭成员实行免费检查。

总而言之,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目标。促进性别和谐,实现男女平等,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它的解决依赖于全社会,它的进展也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前进。因此,我们市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采取行政的、法律的、舆论的和教育的手段,有效遏制性别比例失调,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全社会齐抓共管,坚决遏制性别比例失调的趋势,构建全市和谐发展,保持一方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职业技术学校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技术,学校,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职业技术学校调研报告

为了解云和县职业学校,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的现状。2010年3月17日至19日,体艺科、职教科在云和职业技术学校调研三天。美术学科、通用技术学科调研的主要内容是随堂听课、教师座谈与交流两项。以下是对18日上午半天调研活动后的总体情况简要分析汇报。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云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云和职业技术学校现有美术专业班4个,其中高二年级2个,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各1个。现有美术专业专任老师7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基本为美术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合格。通用技术专职教师1人。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

本次活动听课3节,其中美术专业课2节,通用技术课1节。美术专业课一节是电脑平面设计《文字效果制作》由吴莲老师执教,另外一节是素描《石膏圆柱体临摹》由陈峰老师执教。通用技术学科是技术与设计1中《流程与设计》一课,由刘伟林老师执教。

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除通用技术学科教材统一使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教材外,美术学科的教材由任教美术专业班的老师自编内容供学生们选学,教学内容选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美术学科和通用技术学科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讲授——练习”的模式为主,先由老师介绍或讲解,学生自由练习或是上讲台演示。个别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他学生观看演示,不少学生则自由交谈。

三、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时难以转变

几节课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教育观念问题,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况且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老师,少有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法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已经根深蒂固,运用起来驾轻就熟。

2、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问题有待尽一步加强

学科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虽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老师应更多考虑,选择适合学生就业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能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或是体现云和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的特色内容进行课堂教学。通用技术是动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多让学生在实验室(实验室的配置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配置)里操作实践。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应逐步建立

在调研中,几个老师的课堂教学都以下课的铃声为终结,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或设计的作品,缺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后,学生真正落实情况缺乏了解,不利于开展后续的教学。

四、研究与对策

1、呼唤职高教师也应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在教学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原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去。普通高中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老师们都通过学习培训来转变教育观念,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职高老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转变成老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将教学观念转化成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2、加强学科老师的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作用

集体备课意义在于老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云和职高美术组有别于其他普通高中,美术组教师个体数量较多,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强化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发挥群体优势,选择教学内容,更好地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校就业指导课实际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高校就业指导实际情况调研报告

说起大一上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吉林省一所省属师范院校大二学生李晓(化名)只是清楚记得结课时老师让每个同学写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却不太记得老师讲过什么了。“当时,专业课都没有开,还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啥呢,咋规划啊?”李晓打趣地说,当时她是“拍脑门”把结课作业编出来。

一、拿着专业书、闲书来上课,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从起,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并建议就业指导课程学时不少于38个学时。

目前,吉林省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大都为38个学时,占两个学分,一般安排在下午的七八节课,多为一个系200人左右一起上课。

笔者在几所高校旁听就业指导课时发现,同学们的书桌上大都放着别科的书籍,有的同学更是头也不抬地认真写着别科作业,任课老师则是很认真地在讲课。当随机问周围同学为什么不专心听课时,大家反映:老师讲的多数是成功者的案例,我们在网上或杂志上都看过,知道的不一定比老师少,还有很多案例已经过时了。

很多大四学生反映,除了对如何写简历、面试如何着装等有些记忆外,老师课上讲的其他内容已没有太大印象。

小杨是一所高校英语专业大四学生。每堂就业指导课老师都要点名,以此来保证出勤率。“要是这课讲得有意思,同学早早会去占座的,还用点名吗?”学生不满意的还有任课教师用ppt授课,学生们没有教材。“就业指导课上的信息陈旧,理论又联系不上实际”。小杨大二时在学校附近书店买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和《求职从大一开始》两本书,“还是书里面说得比较实在”。

在校四年,小杨感觉没有接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现在大四开始找工作了,她才知道社会上的工作类型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

二、大二、大三就业指导课断档?

据了解,吉林省各高校从陆续开设就业指导课。,教育部下发相关通知后,各高校把就业指导课分为两部分:一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二是就业指导。吉林省多数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即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课程,第二部分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

医学专业的刘姓同学今年即将大学毕业。她回忆,大一刚入学,学院就开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一个系180多名新生一起上,共15课时,集中一周三天时间就全给上完了。“我还没来得及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感觉,课程已经结束,只当是‘打酱油了’。” 现在刘同学也忙着找工作,学校承诺毕业前给他们开就业指导课,还迟迟未兑现。

正在找工作的大四学生王勇说,大一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大二、大三就没有类似课程了,现在要找工作了,早忘了大一就业指导课讲了什么。

某高校材料学院的邹同学说,离毕业还有不到3个月时间,她才听说学院要开就业指导课,学生纷纷议论,“现在还开什么呀?我们大都去向已定,出国的、准备读研的,很多同学工作也已经找好了,再开不就是走形式?”

但多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都表示,大二和大三期间,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并没有断档,安排有一定课时的就业指导讲座,例如请校友或就业指导专家来与学生面对面,等等。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关于乡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2020关于乡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最新要求,更是新形势下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我镇党委高度重视,立足镇情,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对于调研出来的问题我们本着能解决的马上予以解决;由长期历史遗留问题,一时不能解决的,分步骤、逐步予以解决。

一、镇情简介

xx县城西南xx公里处,距离xx市xx公里,铁路、xx高速、国道穿境而过,境内拥有陕西东部最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是全省xx个省级重点镇之一,属xx1小时经济圈。辖xx个,x个村民小组x户x人。现有基层党支部xx个,包括x机关支部、xx个农村支部、机关、xx个教育支部、x个卫生院支部和x个非公支部,共有党员x名,其中农村党员x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节选!

二、截止目前我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梳理问题归纳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由于基础差,镇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全镇调研走访时多达x户村民对生产生活用电、水、路等方面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相关问题特别关注,在水的问题上尤为突出,涉及人饮和农田灌溉两大块。人民群众要求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呼声十分急切。

(二)生态环境问题。此问题集中反映在陕化集团周边村落,陕化集团为本辖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自身化工企业,生产中水污染、嗓音污染、大气污染在所难免,因此也给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及大的不便。在对三留(x户)、故城(x户)、井堡(x户)、良候(x户)x个村x户的调研走访中x户,占x个村%的村民对生态生环境的极大关注,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三)食品安全问题。由于近年来一些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夏委家宴食物中毒频繁暴出,人们在食用时会担心食物是否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在对全镇的调研统计看有x人对此事提出建议和意见,虽然只占到%,相对前两项比重不是最高的,但是关系到吃饭问题,需要食品安全部门高度重视,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

(四)村容村貌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生垃圾处理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生活中的垃圾也随之增多,食品包装、购物袋等难以溶解的垃圾到处飞,xx个村的调研中没有一个村不涉及此问题,村民强烈要求美化生活环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解决此事。

(五)山塬地区生活困难群众的搬迁问题和失地农民的低保问题。瓜坡镇有x个村处在沿山沿塬,这些地方地势恶劣,道路险峻,通迅不便,在调研的过程中,x个村%住户要求改变生活环境。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xx集团周边、以及国道经过的村落,对于这些村子的调研走访中村民没有长远的生活目标,很迷茫。这些问题都需要关注解决,长此积累会导致一些不安定困素的滋生。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边境地区党的建设经验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边境地区党的建设经验调研报告

加强边境地区党的建设,是夯实党在边境地区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是促进边境地区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确保构建边境地区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如何深化和拓展边境地区党的建设工作,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深入涉边乡镇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初浅意见和建议。

一、xx县基本情况(略)

二、党建工作主要做法

xx县委始终坚持把涉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增强“两个认识”。一是深刻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让每一名党员了解党情、国情,熟知省情、市情、县情,了解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二是深刻认识新时期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每一名党员心中树立加强党建促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员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

(二)促进“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思维方式。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知识,开辟新境界。二是转变工作方法。把学习理论、提高素质与深入实际解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新方法解决矛盾,开展工作。三是转变工作作风。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加强“三项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重视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确保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全面规范基层党员干部行为。完善监督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严格惩戒手段;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党建工作好,有实效的党员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并给予适当奖励。三是加强载体建设。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如:政策理论联学、科技联教、经济发展联带、“四心”教育(让党放心、与上级党委同心、与群众贴心、为民要全心)、结对帮扶活动等。

(四)坚持“四项方针”。一是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二是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三是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和驾驭矛盾的能力。四是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

三、取得的经验成效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必须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党建工作放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大局中去审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大党建”工作格局。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浙江义乌市2024探索开展网商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党团党建,汇报报告,全文共 3076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义乌市2020探索开展网商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依托其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专业市场的融合发展,形成了网上、网下两个小商品市场。目前,全市有7万多市场商户、20多万人在从事传统批发零售业,另有7万多淘宝卖家、3000多天猫店铺约20多万网商在从事电子商务。为切实增强党在网商这一新兴群体的影响力,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发展,义乌市从XX年开始,大力探索开展网商党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义乌市按照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思路,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通过实施规范化认证、网络化组建、特色化活动、专业化服务,着力破解网商党员组织覆盖、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难题。

构建“大网商”党建工作体系,着力整合电子商务党建资源

网商作为一个从事新型业态的新兴群体,情况十分复杂,涉及部门和环节也较多。义乌市从理顺工作体系入手,整合各方党建资源,加强有效指导。一是成立网商党委。在市委“两新”工委下设网商党委,形成市委“两新”工委统筹指导、市网商党委牵头协调、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大网商”党建工作体系。二是配强工作力量。选派熟悉党务工作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党员干部,组成精干高效的市网商党委班子。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兼任市网商党委书记,市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工商局和小商品城集团有关负责人兼任副书记。三是实施“双重管理”制度。对全市网商党组织,在保持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的基础上,由市网商党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进行直接指导,与所在地党委共同抓好党建工作。

推行党员网络认证制度,推动网商党员亮明身份

针对网商群体多数是单兵作战、“隐姓埋名”的特点,研究制定网络党员亮身份管理办法,通过摸排查找、网络认证、挂牌承诺等方式,将隐身于网络的党员找出来。一是网上找党员、网下找组织。全面开展党员排查工作,在网络、论坛、微博、qq群、微信群以及网商相对聚集的地方,通过发《给党员的一封信》、张贴通知等方式,去年全市共摸排出多名网商党员。二是网络“审核认证”、网店“挂牌经营”。在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上设置党员身份认证模块,党员提交基本资料和证明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可在其网店首页展示统一设计制作的党员身份标识。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640余名网商党员标注“共产党员网店”标识,承诺诚信经营、不售假卖假,成为淘宝一道亮丽风景。三是明确工作职责,推动线下亮相。赋予网商党员实质性工作职责和任务,引导其在线下也亮明身份、发挥作用。义乌网商协会党支部规定,每名亮明身份党员均享受协会理事待遇,并负责联系部分会员。

创新党组织设置,实现对网商群体的立体有效覆盖

针对电子商务经营形式多样、网商群体分布较广的特点,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化组织架构,把游离于网络虚拟社会的党员聚起来。一是以企业为“点”建组织。在为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平台的企业、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网商。二是以协会为“线”建组织。在乡镇、街道以及相关行业等建立各类电子商务协会、网商协会,并以协会为基础组建实体党支部。义乌电子商务发源地的江东街道,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党支部,覆盖800多个会员网店及30多名党员。三是以区域为“面”建组织。在网商集聚的园区、乡镇和街道等统一组建区域性党组织。同时,注重从威信高、发展好、热心党务的网商党员中选拔党组织书记,通过举办“党建工作沙龙”,定期开展培训、交流研讨,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水平,保证网商党组织规范运行。

坚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着力打造特色活动方式

根据网商群体年轻人多、工作生活都高度依赖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拓展党组织活动阵地,创设充满青春气息的组织生活。一是建立虚实结合的活动场所。线上打造以党建网站、网商党员qq群和微信群、党组织官方微博“一网一群一微博”为主要形式的虚拟活动平台,随时随地将信息点对点传递给党员,为党员学习、互动交流提供便捷途径。线下依托各电子商务行业实体党组织,建设规范的活动场所,推动区域内共享共用,提高党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推行统分结合的活动方式。线下侧重落实党组织基本生活制度,提倡各电子商务行业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活动。三是探索开展“创意组织生活”。按专业、区域等灵活设置党小组,积极推行党员志愿服务、微心愿、微公益等做法,打造丰富多样的组织生活。

立足推动行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实质作用

把服务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推动党员扮演好“四种角色”,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网商健康成长中体现先进性。一是当好行业发展参谋。引导和发动党员主动收集网商利益诉求,通过组织渠道建言献策,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去年以来,义乌市部署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网商党员研究提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建议500余条。同时,通过党建交流平台、网商党员列席协会理事会议,加强行业的自我管理和规范,推动网商之间错位经营、有序竞争,促使整个行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二是当好网络安全协警。成立网络消费维权服务站,动员网商党员参与网购投诉的受理和调解,维护良好的网络经营秩序。三是当好创业培育导师。由党组织牵头,组建各类网商党员志愿服务队30余支,重点加强对网商的业务培训和辅导,推动电子商务规模的扩张。四是当好诚信经营模范。全面开展党员诚信经营承诺、党员示范网店创建等活动,培育诚信经营典型,影响和带动广大网商共同提高诚信度。

找准党建工作与电子商务发展契合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义乌市通过规范化认证、网络化组建,发动网商中的党员亮明身份,将党员纳入党组织,同时依托产业链将党的工作拓展到上下游企业,有效增强了党在这一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目前,该市已先后组建电子商务行业党支部8个,下辖各类党小组65个,基本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有效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义乌在推进网商党建工作中,一方面结合网商群体的特点,创新工作思维和组织设置方式,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网商凝聚在党的周围;另一方面,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博会客厅、网络意见征集、网上帮扶等方式,把活动开展起来,把党员作用发挥出来。

义乌市通过开展网商党建工作,引导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开展差异化竞争,优化了网络经营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义乌市各网商党组织参与并成功调解处理网络纠纷40余起,维护了电子商务行业经营秩序,促进了行业的蓬勃发展,呈现出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相互促进、繁荣发展的态势。去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00多亿元,同比增长45%,交易额首次超过实体市场。

编后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义乌的探索实践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他们的实践表明,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只有以共同利益、共同诉求、共同事业为纽带,在各类互联网企业和新兴网络群体中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才能不断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只有结合实际,针对不同领域的特点,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才能有效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推动党建工作持续创新发展。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必须将信息网络技术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构建广泛覆盖、互联互通的党建工作信息平台,推动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封闭向开放、单边向互动转型发展。做好网商等新兴群体的党建工作,必须围绕推动行业发展这一功能定位来开展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巩固扩大强农惠农政策督查成果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巩固扩大强农惠农政策督查成果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县对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同时,实践也表明,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是我们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个新的重要抓手,为改进干部作风,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应高度重视,着力建立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长效机

制,以巩固和扩大强农惠农政策督查成果。

一、着力建立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教育机制,使政策观念不断强化

强农惠农政策督查发现,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干部和群众的政策观念淡薄。有的干部对政策领会不准、不深、不透,导致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随意性大,甚至“截留”政策,违纪违法损害群众利益;部分群众对党在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甚至曲解误解,导致维权意识不强,集体观念不强,甚至盲目上访。因此,要在总结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使干部政策观念不断强化。

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对执行主体即党员干部的政策教育。要将强农惠农政策教育纳入廉政教育之中,进行同规划,同部署,并作为廉政教育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评。党校举办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班,要开设强农惠农政策培训课程,强化领导干部强农惠农政策理论培训。纪检部门要牵头组织强农惠农政策宣讲团,进行巡回宣讲,加强对党员干部强农惠农政策的正面灌输。把干部执行强农惠农政策情况列入干部年终业绩考核,以保证党员干部强农惠农政策理论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策受益主体即广大群众的政策宣传。要将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纳入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要把强农惠农政策寓教于乐,寓教于文,让农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要编印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手册,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强化农民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的学习。通过各种政策宣传手段,使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入人心,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

二、着力建立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制度规范机制,使政策执行快捷有序

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规范了一套制度。我们针对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出来的情况,进行了逐一分析,找出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在整改阶段实行了纠建并举。健全和完善了一批老制度,建立了项目督办、情况反馈等一批新制度,创新改进了资金审批管理制度。建立了涉农资金流向图,用图表和箭头的形式标明资金来源、资金到位、使用发放对象、使用发放方式、使用情况等走向的详细情况。实行了分类归档,把资金的拨付文件、拨付凭证、使用资金的名册、原始票据等材料汇编成册,做到一看便知,查之有据。

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用制度规范强农惠农政策的执行,使得政策落实快捷有序,切实有效地防止了政策落实过程中“截留”、“变相”、“肠梗阻”等问题产生。因此,我们要巩固这一成果,着力建立强农惠农政策制度规范机制。不仅要完善现有的制度,如完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度、强农惠农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监管制度、强农惠农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强农惠农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制度等。而且,今后中央一旦有强农惠农新政策出台,我们就要立即进行深入调研,认真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科学有效的落实政策的配套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真正实现“落地生根”、“惠农强农”的目标。

三、着力落实建立强农惠农政策的监督检查机制,使政策贯彻的不打折扣。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浅析改革改制背景下一冶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对策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4169 字

+ 加入清单

浅析改革改制背景下一冶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策

中冶集团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简称一冶)是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生产、经营、卫生、学校、设计等多种行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XX年是一冶整体改制的关键年,在中冶集团调整冶建施工企业体制的重大决策下,一冶逐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原一冶下设的一批辅业单位从公司剥离出来,不再作为一冶的二级单位,这些单位的职工也已经或将陆续与一冶解除劳动合同;还有一部分单位作为一冶的参股公司;其他主业单位及外地分公司为一冶控股公司,改制完成后将成立一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改制的同时,企业共青团的组织关系也需要作相应调整,如何适应国企改革的发展趋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共青团工作组织管理模式等运行机制,是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因此,今年按照团市委调研课题的部署,一冶各基层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调研。通过了解青工对改制工作的心态和对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态度,分析出现的问题,寻找工作发展的对策。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一冶团委有着扎实的工作基础,为改制后团的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现实保障;企业改制给一冶共青团原有的组织方式、工作内容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和拓展企业团工作;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团工作产生了新的发展机遇,要求我们继续发挥团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 一、一冶共青团组织的基本概况 目前,一冶建有团组织的单位有19家,其中,团委建制的单位有15家,团总支建制的有4家。一冶现有团员3200名左右(其中含学生团员2600余名),28周岁以下青年数900余名。 由以上基本概况可以看出,一冶下属的企业团组织数量和企业团员数量虽相对以前在锐减,但在武汉的企业里,所凸现的规模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由于经济效益、企业体制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进入一冶的青年人数非常有限,进厂青工主要集中在大中专毕业生,此外就是大量的外来务工青年,与此同时企业中现存的团员青年的年龄也趋向“老化”;同时,团组织和团员的分布非常不均衡,行业之间不均衡、单位之间不均衡、相同团组织建制的单位之间也不均衡。因而在现有条件下,要实现团员队伍发展壮大存在着隐忧。 二、一冶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 1、改制后企业团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有待完成。 改制后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团员青年,其组织关系需要及时进行接转。但目前接收机构尚未明确,一冶团委只能对这部分团员青年中继续在原单位工作的进行代管;对与企业彻底脱钩的团员青年在办理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后,他们如不及时找到新的接收组织,很可能会造成部分团员流失。 2、团组织和团干部队伍构架有待明确. 需按股份制企业“新三会”的要求建立完善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体系。即待公司完成整体改制工作后,急需根据各单位团组织的现状,进行调整、重组、充实,以进一步理顺企业团组织的管理体制。建立以公司团委为核心的团的领导班子,按系统制定有分有合的片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分片组会议,组织片内交流。同时,重点抓好主业重点骨干单位的共青团工作,并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团工作的活跃。 3、团的工作思路有待进一步理清。 即需要重点抓好一个主题二大版块的工作,一个主题是“让青年与企业同成长”;二大版块之一是围绕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心,整合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岗位练兵、五小科技竞赛、青年志愿者等工作载体;之二是围绕营造现代企业文化,突出开展符合企业特点和青年思想的思想教育、宣传、文体活动、培训等工作。 4、团的工作方式方法有待不断创新。 随着企业体制的转换,原有的依靠上级公司的一些行政手段来推动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开展以及人员配备、待遇落实等工作方式具有了一定难度,也缺少了现实操作性。基层企业负责人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与关心更多地源于共青团在促进企业效益与人员素质中的实际效果,更注重企业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模式和载体对企业是否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5、基层企业负责人、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对新形势下企业团工作的认识有待引导和统一。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层主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团组织在整个企业的组织格局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四个多样化和企业一切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的氛围影响下,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利益需求均呈现多样化趋势,现有企业团的活动难以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吸引力有所削弱,团员青年参加团组织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会受降低,内在创造性更难以发挥;团干部兼职化趋势加强,参与团工作主要是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出发,与专职团干部相比,工作满足于开展几项面上的活动,对共青团工作的深入探索与理解思考不足,相对缺乏专业素养与研究精神。 6、共青团工作发展受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和制约将更明显。 改制后企业一切活动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往往也是生产任务紧张的时候,员工8小时之外,也多要加班加点,团组织的活动时间没有保障,团的活动,特别是大规模的集体性的团组织活动难以有效开展,企业团工作的声势和影响力受到一定制约;企业效益差的时候,经费紧张,裁减员工的情况时有发生,前者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团的活动经费难以落实,后者造成团员青年流动性加大,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加大了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有效管理的难度。 三、一冶共青团工作下一步发展思路 1、健全班子,理顺关系。 积极争取上级党团组织的指导,依托党建带团建,建立以公司团委为核心的各级团的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团组织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同时抓紧做好剥离单位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关系的接转工作。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一是抓好主业单位团干队伍和共青团工作。对规模较大、团员人数较多、团的活动开展较正常、各项工作制度较完善的主业单位,要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指导与服务力度,制定与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提出较高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团的各项工作,使他们成为共青团工作的龙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抓好控股单位共青团工作。注意加强基层建设,增强其工作自转能力,鼓励其抓住重点,争创特色,引导他们联系企业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三是抓好辅业改制剥离单位共青团工作。这些单位经济效益总体状况良好,但共青团工作基

础差参不齐,在过渡代管共青团工作的同时,要及时为他们争取政策、联系接收机构,并做好引导和帮扶工作。 3、保持传统,发挥优势。 要充分认识到国企共青团工作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其传统资源,汲取历史养分,为我所用。具体而言,一是一冶共青团组织多年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对共青团的组织设置、团干待遇、活动经费、主体活动等均有许多传统的、好的做法,团工作的外部环境较好;二是有一支优秀的团干部队伍,开展团工作的能力较强;三是有一系列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党建带团建、双推等),共青团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较高;四是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负责人可能仍为原国企负责人,对共青团的认识比较到位。这些传统和优势都是推动一冶共青团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基础。 4、开拓创新,不断探索。 客观上讲,企业改制后,企业产权结构、管理方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相应对共青团的组织设置、职能定位、经费筹措、人员配备、活动方式均提出了深刻的挑战,需要在自觉适应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团工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总体而言,即要着眼于服务企业大局,找准团工作定位;着眼于塑造企业文化,发挥团组织积极作用;着眼于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着眼于倡导工作创新,实现团工作可持续发展。 四、几点考虑 1、伴随着改制工作的整体推进的进程,公司团委要进一步关心重视基层团干部和共青团工作,切实提供帮助和指导。 受企业改制影响,一部分基层团干可能将面临转向、分流甚至自谋职业的困境,一部分在职团干的政治、经济待遇也可能得不到落实;原有的共青团工作载体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但又对如何适应变化了的企业、团员、青年的需求来创新工作载体,感到迷惘和畏惧。而这些基层单位曾经都有着扎实的团工作基础,产生了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团干部,为一冶共青团工作赢得了众多的荣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在改制完成后大力开展新经济领域建团工作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甚至忘记这些传统领域的问题,要带着责任感去正视与解决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带着感情去关心与帮助基层团干部的发展走向,给予这部分团干部和共青团工作以及时、有力的帮助和指导。 2、要充分认识一冶共青团工作的自身优势,增强工作自信心。 一冶的共青团工作有着厚实的基础,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制度规范,有一支素质较好、作风扎实,对共青团充满感情的团干部队伍,工作总体水平较高。且改制后基层单位的负责人相当一部分将依然是原单位老总,其思维和工作方式依然带有传统的烙印,对共青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有较高认识。这些都有利于改制后一冶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3、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领导,推进共青团工作新发展。 首先要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在适应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促进团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其次要了解情况,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团组织采取因地制宜的工作方式和手段;第三,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无论企业领导对团工作的态度如何,企业团组织都要贴近实际,大胆创新,以争取地位,发挥作用。 4、要进一步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把握工作发展趋势。 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原有国企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定位、作用发挥、工作方式、团干配备使用等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而由于我们对相关问题的实践探索和前瞻性理论研究没有及时跟上,对改制企业共青团工作如何发展缺乏系统交流指导,一定程度上,仅凭团干部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在那里坚守阵地,呈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混乱局面。为此,进一步加强对改制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前瞻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当前一冶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课题之一。 总之,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在一冶全面改制的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框架,摒弃就团论团,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一切工作从企业实际出发,自觉适应改革形势,在改革中求转变、求创新、求发展,努力开创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团工作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流动妇女主要困难和问题的调研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45 字

+ 加入清单

流动妇女主要困难问题调研

为了解和掌握,反映流动妇女的现状心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处妇联对本辖区的村组流动妇女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总的感觉是有喜有忧,喜忧对半。

一、基本情况:

我处是城乡结合的中心,是x0XX年xx月xx日正式成立的,是由原城郊办事处分离出来的,本辖区有7个村委会、x个村民小组、9个党支部、7个妇代会、x个妇代小组,xx个企事业单位,其中我处最繁华的亚中商城小康村交易市场在州市中心,全处有耕地面积x.x万亩,常住人口是6x9x人,—60岁妇女x7x4人,流动人口x6000人,其中流动妇女7000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形成了x0:4的比例。调查表时:

(一)流动妇女现状

x、流动妇女的群体特征:一是中青年多,打工的目的比较明确。她们多为已婚,平均年龄在xx岁以下,主要来自四川、河南、甘肃、陕西、安徽等边远贫困地区,她们来到我处经济发达的辖区愿意学习新鲜事物,有改善自身状况的强烈要求,她们大多数人急于挣钱,以缓解家庭的贫困窘迫,也有些妇女想出来学习一些谋生的技术和本领,以图日后能在家乡或外地立足。二是受教育程度偏低,据我处八工一村妇代会调查统计,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高中文化程度的x%。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很少。三是就业领域多为服务业和建筑业,如八工一村亚中商城的纺织品、皮鞋、服装、家用电器、百货用品、缝纫、五金、蔬菜、猪肉、鸡、鱼其它等行业经营,还有搞建筑业的。

x、流动妇女的生存状况,从思想状况看流动妇女主流是健康进步和积极向上的,据问卷调查反映,大部分流动妇女对党对社会主义有较深的感情。从生活状况看,许多流动妇女虽然找到了工作,有了一席之地,但绝大多数仍有游离于都市的感觉,由于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在很多方面她们很难和本地城市人同等待遇,而生活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流动妇女主要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租住私房,居住条件比较简陋,各种设施都不健全,因此成为脏、乱、差的典型,不仅给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问题,也给流动妇女及其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流动妇女在合法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劳动权益、人身权利保护方面,一些小的企业问题比较突出,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普遍设有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制度,有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或降低克扣职工工资。

(二)流动妇女对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在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方面:流动妇女的流入不但改善了她们自己的生活条件,而且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我处八一村,地处亚中商城和活畜交易市场,每年流入的流动妇女都比较多,常住妇女与流动妇女人口形成x:9的比例。近几年随着八一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都将以前的旧房进行了重新翻新建起了高层楼房,致使流动妇女较多于往年,八一村的集体经济,村民家庭收入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几年前由于市场经济不开放、村民只靠种地来增加家庭收入,过着背向黄土的日子,人均只有x00元,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妇女的流入,壮大了x一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如今家家有电话、户户有楼房,银行有存款,村民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了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大老板、小厂长、总经理等层出不穷,人均收入达到x000元以上,这些经济收入的取得%以上都是靠流动妇女的大量流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房屋出租业、二、三产业,使八工一村的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同时也推动了我处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文化发展方面,每年我处各村在”三八”、”七一”、”十一”各大节日联谊舞会,座谈会及迎新春闹社火流动妇女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我处八工一村在各大节日庆祝活动时,流动妇女占%以上。丰富了我处和各村的文化生活,也推动了我处文化事业的发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大学生暑期贫困乡村教育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乡村,全文共 1814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暑期贫困乡村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这次支教活动中我们通过深入小学教学、幼儿园启蒙助教、了解学科安排,家庭访谈直视百姓教育观点,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当地教育水平并且通过开展课堂教授知识、座谈会等方法普及文化,提高教育水平。最后支教的圆满成功使我们信心倍增,得出支援贫困农村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当地对教育的足够重视并且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像我们支教就是一次重要途径。

引言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出青壮年文盲1.8亿,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仍有400万的失学儿童,其中大多数是因为家庭贫困难以支付学费导致辍学的。

此次调研重在发展贫困农村基础教育,以自身切实行动研讨当地教育水平,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调查当地平均文化水平,然后通过在当地小学以及幼儿园两地教学得到的切身体会,进一步与学校和启蒙教育机构研讨教育弊端,从社会各个方面剖析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教育认知度,以及以支教形式提高当地文化水平。

本文

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趋于规范化,但繁华城市和贫困乡村教育的差距依然不可忽视。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贫困乡村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落后的局势,因而提高当地孩子的科技文化水平是唯一的出路。

XX年的7月xx学院的13名同学踏上了探讨支援贫困乡村教育发展的途径的道路。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及全体队员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对安庄小学、智星幼儿园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通过深入小学教学、幼儿园启蒙助教、了解学科安排,家庭访谈直视百姓教育观点,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当地教育水平并且通过开展课堂教授知识、座谈会等方法普及文化,提高教育水平。

课堂教学调研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减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城乡间的教育质量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上,差距尤为明显。首先,我们来看看幼儿教育:

本次支教地点为禹城xx镇的安庄小学xx幼儿园。幼儿园为民办幼儿园,分别在和设园。

幼儿启蒙教学

景庄幼儿园设立在园长自家的院落中,从外观上看,除却幼儿园的标志和门口的围栏,与其周围的民宅并无差别之处,为北方典型农村宅院。从308国道下来,向南直行不足400米,即为院落的所在,院落前有一马路, 经观察,可以说是本村的一条主要道路,交通相对来说较为方便,但存在着交通隐患,总结如下:门口无明显的标牌提示,无减速慢行或是前方学校的标志;门口道路较窄,车辆时有来往,而园方仅设一道竹木围栏,无法保证儿童安全;放学时,门口人员聚集,易产生交通事故。

院落有两间房,分别为大班和中班的教室,小班位于一个小的房间内,与中班的教室相通,另有一间通向中班,安置着一张大床,供儿童休息。院子为儿童游戏活动之所,布置有玩具和滑梯等游戏设施,地下铺有橡胶地板,防止儿童跌倒摔伤,但已经很脏了,应该是较长时间未清理了。院落的西南角上为厕所,是典型的农村坑式的厕所,我们认为这里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院子东侧为一小厨房,每天有老师轮流做饭给中午留园的小孩吃。

xx幼儿园内孩子有50来个,其中最小的刚刚两岁,最大的要上学前班了。大、中班内的孩子年龄相近,而小班的孩子年龄相差太多。园内共有3位老师,分别各带一个班,老师的资质经观察,与城区的幼儿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老师的教学并未分工,主要是教授语文、数学,并没有系统教授英语、音乐、绘画、舞蹈等课程,因此,园内的教育较为单一。并且,由交谈得知,由于孩子的父母希望孩子多认字、算数,并不愿孩子学一些舞蹈等,园内教师也就渐渐形成了以上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由于城乡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就影响了城乡间幼儿教育水平,使其差距愈发明显。

园内教学用具十分简单,黑板甚至有用木头上刷黑漆来制作的。平日的教学工作缺乏相应的计划,多数是随老师而定,十分随意。教学用书缺乏相应的统一性,各种版本都有,十分混乱,并且损毁状况严重,可见,儿童缺乏相应的爱惜书本的教育或是这方面的教育程度稍有欠缺。在我们在我们给院内的孩子上美术课时发现,给孩子使用的彩笔、蜡笔、彩色铅笔等用品十分欠缺,可见,这类易耗用品更新缓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幼儿园的资金问题。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检察对刑事侦查明的监督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787 字

+ 加入清单

检察刑事侦查明的监督

浅议检察对刑事侦查的监督   侦查权是指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专门调查和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它虽然只直接关涉到少数人(嫌疑人)的利益但它有着极强的力度,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给当事人造成巨大损害。侦查是重要的审判前程序,在整个诉讼活动中处于靠前位置,侦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以后各个环节阶段的质量,合理合法的侦查才能带来公正的审判结果。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会带来~,侦查权也不例外。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防止权力异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监督立案,侦查、审判、执行整个诉讼过程的重任。如何建立高效的监督将是消除现存弊端的关键,本文将对检察院在侦查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侦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可以肯定我国各级侦查机关对刑诉法中有关侦查的制度和规范的执行情况,总的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侦查权缺少制约,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进而影响案情的切实查证。 1.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这种情况公安机关,~机关,检察机关都有,主要发生在某些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一是有的案件罪与非罪的界限难以划清,担心把人放掉会放纵罪犯;二是侦查工作出现“反复”,比如犯罪嫌疑人串供、翻供等,侦查陷入僵局,羁押期满而未能结案;三是少数案情确实复杂,虽经批准延长羁押期,仍然未能查清全案;四是共同犯罪的同案犯在逃,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不按有关规定处理。五是由于鉴定的原因等等。 2、对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以逼取口供,以及诱供、套供、骗供等问题时有发生。 3、侦查活动同刑事政策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在严打斗争中,侦查手段的选择缺乏合理性,倾向于选择最严厉的方法,从而使严打的概括性精神转向具体化,往往使嫌疑人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4、其他不按刑诉法办事的情况。例如,不允许犯罪嫌疑人对询问笔录中遗漏或差错提出实事求是的补充或改正意见;实施勘验,检查,扣押物证,书证,侦查实验等侦查行为不邀请见证人到场见证,等等。 二、检察对刑事侦查监督的途径、方法及其不足。 我国检察院目前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的途径主要有: (1)通过审查逮捕、起诉工作进行监督。 (2)通过派员参加侦查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和其他侦查活动进行监督。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和第一百零七条的有关侦查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的,可以要求侦查机关复验复查,并且可以派检察人员参加。 (3)通过受理有关控告进行监督。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诉讼参与人对于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因此,诉讼参与人对于侦查机关或者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提出控告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及时审查,发现侦查活动中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处理。 (4)通过审查侦查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情况以及释放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三条、第一百三十条中有相应规定。 人民检察院实施刑事侦查活动监督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通知纠正违法行为。这种监督方法适用于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 (2)书面通知纠正违法行为。这种监督方法适用于情节较重的违法行为。即对于侦查活动中情节较重的违法行为,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后,向侦查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3)追究有关侦查人员的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侦查人员在采取侦查措施或者决定、执行、变更、撤销强制措施等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立案侦查。 目前侦查监督机制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国警检关系的基本模式: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侦查,检察机关主要负责起诉。检察机关无权指挥公安机关。侦查和起诉在程序上被明显分开,侦查是独立的诉讼阶段。侦查机关独立进行侦查,除逮捕外可自行采取任何强制措施。检察机关主要通过批捕和审查起诉进行监督。这种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检察机关实施监督的滞后性和被动性,往往导致难以有效预防和及时纠正违法,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及其他有关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的大量工作都是书面审查侦查机关报送的材料,而侦查活动违法的情况很难想像能够反映在案卷中,即使犯罪嫌疑人等向检察机关反映警察在侦查中有刑讯、诱供等违法行为。如果无明显证据证明,实际上多数也难以查实,有些虽然能够查实并对违法犯罪行为人给予了适当制裁,但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已成事实,由此造成的损失和恶劣影响已难以收回。依照法律,检察机关可以参与公安机关的复验复查但其前提条件是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复验,而且复查的案件,一般仅限于大案、要案。实践中,绝大多数案件的侦查活动,检察机关都不参与。在侦查程序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滞后性,参与程度的有限性与活动的被动性都使其预防和纠正侦查违法的作用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享有广泛的职权,在程序上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除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检察机关批准外,其他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强制措施如勘验、检查、搜查、扣押、鉴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乃至拘留等,均可以自行决定,自行执行。权力如果缺乏真正有效的制约,往往导致滥用。特别是刑事侦查权的行使频繁涉及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就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和紧迫。 (2)检察院缺乏中立、超然地位,监督带有倾向性。检察机关尽管属于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却事实上担负着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的职责,它们本质上也属于国家追诉犯罪机构,在诉讼目标和诉讼角色方面与侦查机构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检察机关在监督警察心理上就不是那么坚决和明朗。尽管法律要求检察机关要尊重事实~,并同时注意收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但刑事侦查的一个基本情况表明,检察机关无论作为侦查机构还是作为公诉机关,往往更加重视对嫌疑人不利的证据和事实,即使进行法律监督,也经常是从如何有效进行追诉的角度进行法律监督。法律在不提高嫌疑人地位、不设立中立裁判者的情况下,片面强调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

,必然造成追诉力量的过于庞大和辩护方力量的继续萎缩,同时也无助于对侦查活动的司法控制。这显然表明,只靠侦查机构负责人实施的内部制约或者检察机关进行的法律监督,侦查活动将很难受到有效的司法控制。事实上,没有中立司法机构的介入,没有嫌疑人诉讼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辩护律师参与范围的扩大,中国的侦查将很难受到有效的司法控制,也很难被完全纳入诉讼的轨道。现代意义上的“诉讼”的一个基本涵义就是控辩双方在中立裁判者的主持下进行对抗,裁判者居中裁判。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理念。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就是基于这个理念进行的。任何一个诉讼制度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并形成一系列与它相配套的制度。改革一项制度必须考虑与它相配套的制度,例如我国的庭审方式改革就引发了起诉方式的改革,同样对抗式审判也要求侦查制度的改革。因为对抗的前提是控辩双方力量的均衡,这就要求建立一个中立裁判者对侦查机关进行制约。而我们目前恰恰缺少一个中立的裁判者,因而由中立司法机构主持的司法审查和授权机制并不存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拘留、逮捕、搜查、扣押的实施,还是对犯罪嫌疑人长时间的羁押,都是由侦查机构自己或者检察机关通过秘密审查来发布许可令状的,而没有类似法院这样一个中立的司法授权机构,也不经过专门的授权程序。即使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要求将羁押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也无法向承担侦查和公诉职责的司法机构提出申请。这样,那种由司法机构主持进行的所谓“程序性审查”活动在中国侦查程序中就不可能存在;那种由控辩双方同时参与的听审活动在侦查程序中也无从进行。一句话,中国的侦查程序不具有“诉讼”的形态,而完全属于一种超职权主义的、行政化的单方面追诉活动。在这里,无论是专门性调查活动,还是有关限制公民基本自由和权益的强制性措施,都是由侦查机构或是由公诉机构自行决定,而不是由中立司法机构进行授权。这种制度设计不符合“控诉与裁判职能分离”、“司法最终裁决”等一系列现代法治基本原则,也会经常带来诸如羁押、超期羁押、非法搜查、任意扣押等现象,主要导源于这种由追诉机构兼负司法审查职能的侦查构造。 (3)侦检脱离影响起诉质量。侦查毕竟属于刑事追诉机制的一个环节,刑事追诉的成功与否,最终还要取决于检察机关能否成功地说服法庭作出有罪判决。在刑事诉讼中,案件不论是由检察机关还是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后的出庭支持公诉都要由检察机关统一负责实施。可以说,在确保已经侦破的案件取得最终“胜诉”方面,检察机关要比公安机关承担着更大、也更为关键的责任。但是,中国目前实行的检警分离的体制,却造成负责对大多数案件进行侦查的机关,与负责对所有案件支持公诉的机关各行其是的局面。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只要将案件侦破完毕,其余的追诉工作也就由检察机关去做了。于是,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负责侦破案件和实施鉴定的公安人员极少有出庭作证的,负责支持公诉的检察人员很难获得公安机关的继续支持和配合。另外检察机关不能直接命令和指挥公安人员进行侦查,而只能在必要时请求公安机关派员协助,这样一来检察机关就无法从起诉的角度对侦查进行指导,进而大大影响了刑事追诉的效果。 (4)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实际上脱离,也不利于促使侦查人员提高素质。公安机关侦查活动较少受到制约的现状使侦查人员缺少一种外在的压力,在办案过程中往往忽视提高自身素质及改进侦查方法和提高技术手段,而是习惯于过多地依赖和使用强制处分权,尤其是偏重羁押和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而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又极易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实践中存在的违法搜查、扣押刑讯逼供等现象,不能说与此无关,由于对违法侦查缺乏制约机制而不能有效预防及时制止并予以相应制裁,反过来又会强化侦查人员对这种现象的无所谓态度,形成恶性循环。 三、对完善检察对侦查监督的思考。 侦查程序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大多数侵犯个人基本权益的现象都发生在这一阶段。那些受到刑事追诉的公民还难以具有基本的抗衡能力,而只能被动地接受刑事追诉机构带有行政治罪色彩的追究。因此,在重新构建这一程序时必须提高嫌疑人的防御能力,为刑事追诉活动设立一系列程序性障碍,以达到在国家追诉和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之间形成抗衡的目标。另一方面,侦查程序又是刑事追诉机构发现事实~、收集有罪证据的关键阶段。可以说,侦查机构能否成功地将刑事案件予以侦破,检察机关能否在法庭上成功地说服法庭,将被告人予以判罪,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侦查追诉活动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从这一角度来讲,刑事侦查程序的设计也必须考虑到提高诉讼效益这一价值目标。 根据以上认识,笔者认为,中国刑事侦查程序应当借鉴有关西方国家的经验,结束这种分离化和松散化的局面,走向一体化的诉讼格局。将刑事追诉的各个具体环节视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统一整体,视为追诉机构为发现事实~、惩治犯罪而必经的诉讼阶段,使得检察机关对刑事追诉活动的成功承担最终责任。与此同时,为防止刑事追诉的集中化所可能带来的权力滥用情况,应当同时确保刑事追诉活动的各个环节受到有效的司法控制,使得所有不利于某一个人的追诉行为和决定,都能受到中立司法裁判机构的授权、审查和救济。从我国实际出发,这种构造同刑诉法规定有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在短期内不会实现。当前最为紧迫的是找到检察机关同侦查机关最有效的切入点,笔者认为,可以在侦查机关设置检察室,检察机关直接监督侦查活动,以增加透明度,从而使侦查与公诉真正成为一体,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我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我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关爱、扶助、保障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地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贯彻落实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残疾人2.8万名,占全县总人口的6.36%,涉及全县五分之一的家庭。近年来,我县残疾人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残联协调、部门合力、社会参与的全方位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格局。主要表现在:

(一)残疾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我县残联成立于1991年,现已建有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县康复服务指导站和用品用具供应站3个下属单位。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全县24个乡镇、6个社区以及残疾人较多的村都配备和选聘了专兼职残联干部,较好构建了县级残联“四位一体”、乡镇残联“三位一体”的组织框架,为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证。

(二)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进步。近年来,我县残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事业,先后开展了“助听工程”、“盲人复明工程”等各项活动,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为632名白内障患者施行了复明手术,为32名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为260名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为30名聋人免费安装助听器,为264名下肢残疾人捐赠轮椅,为251名盲人捐赠盲杖,为27名低视力者配上助视器;为4649名残疾人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支付保险费53316元。同时,还成立了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县慈爱医院),残疾人康复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残疾人教育工作效果明显。“十五”期间,我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从70%提升到97%。开办各类残疾人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残疾人598名,使部分残疾人掌握了种植、养殖、修理、电脑、缝纫及盲人保健按摩等技术,为残疾人拓展就业门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我县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xx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办法》等文件,使我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得到较好落实。近五年来,全县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近1000万元。同时,落实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96名,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369名,异地安置残疾人就业86名,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44名。

(五)残疾人扶贫工作措施有力。近年来,县政府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全县扶贫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对残疾人采取特别的扶助,先后开展残疾人“脱贫工程”、“小康(致富)工程”和“万户安居工程”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统计,96名残疾人得到小额贷款,6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得到700万元康复扶贫贷款,81户贫困残疾人得到修建住房补贴,320名贫困残疾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县社会各界共与1085名贫困残疾人帮扶结对。

(六)残疾人维权工作扎实有效。XX年5月,在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县残联与县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创办了县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站以来,共为残疾人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45件,为残疾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较好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二、我县残疾人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近年来我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确实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总体来说,残疾人经济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上的脆弱性,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困难: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依法治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二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710 字

+ 加入清单

依法治市的理论实践研究之二

二、依法治市的指导原则     依法治市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始终是在市委的正确决策和指导下进行的。十余年来,依法治市的决策、实施始终与时俱进,坚持依法治市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展开,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迄今为止,依法治市工作已历经1991、1993、1998和XX年四个规划。从这四个规划中,可以发现依法治市决策指导原则的发展轨迹,以及依法治市实施中依据指导原则所确定的任务的发展轨迹。这些发展趋向归纳起来就是:     第一,依法治市指导原则由具体向抽象发展。1991年的依法治市第一个五年规划明确坚持“两手抓”的指导原则,1993年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坚持“两手抓”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原则。这两个依法治市规划的指导原则比较具体,而第三个、第四个规划的指导原则更为宏观、抽象。如1998年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坚持“两手抓”、邓小平理论和xx大精神的指导原则,XX年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以邓小平理论、xx大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的这一发展轨迹说明依法治市工作逐渐由点扩大到面、由简单走向复杂,由不成熟过渡到成熟。     第二,在指导原则的指导下所确定的任务由偏重于管理社会向管理社会与管理自身并重发展。依法治市的前期,依法治市主要面向社会,着力加强对社会秩序的管理,对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涉及。如1991、1993年依法治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普法教育,提高老百姓的法律素质,完善立法,建立依法管理的工作机制,抓好行政执法等,其目的是规范老百姓行为,维持一个稳定社会环境。这两个规划任务确定的前提是只要老百姓守法,依法治市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但这一前提是片面的。所以随着依法治市深入发展,其任务开始注重管理社会与管理自身并重,既“治民”,又“治官”,把对行政机关、权力机关的有效法律监督纳入依法治市的工作中。如1998、XX年的依法治市规划均提出要抓好法律监督工作,要公正司法。     第三,依法治市指导原则所确定的任务范围,由法制建设本身向政治、经济和文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依法治市无疑是一种法律的治理,所以在依法治市前期,依法治市工作主要围绕法制建设的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而展开。在1991、1993年的规划中,立法和执法工作着墨较多,如“加强地方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建立依法管理的工作机制”、“ 抓好地方法规和建章立制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治市的法规规章体系;抓好行政执法,提高依法治市成效”等,司法这一环节也少有提及。后来,由于意识到法制建设与其他领域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制定任务时逐渐开始拓宽视野,把政治、经济和文化纳入到规划之中,实现法制建设与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格局。如1998、XX年的规划提到“加强地方立法,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健全民主和法律监督机制”,“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引导和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依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保政治和社会稳定。”     第四,在依法治市指导原则的指导下,由坚持党委领导向既坚持党委领导又把党的领导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轨道发展。依法治市一直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但在依法治市早期,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还没有提上日程。在依法治市发展过程中,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XX年规划提出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证党的有效领导。各级党委要依照党章和宪法的规定,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程序,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依法治市指导原则的发展及其指导下的内容的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要求,也证明了指导原则对依法治市工作的不可或缺。在新世纪新阶段,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新任务,依法治市的指导原则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一)基本方法论原则     方法论原则是依法治市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思考依法治市的决策、运作和评价的指针,是经过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将继续证明的有效武器。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要求依法治市的决策和运作从实际出发,既遵循客观规律,又着眼现实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民主法制的思想、理论和学说,特别是邓小平关于“民主法制战略论、民主法制关系论、民主法制立国论、依法治国论、法制发展论”等思想,对依法治市有着更直接的指导作用。市委作为依法治市的决策者、领导者,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就要把依法治市的决策和“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宏观决策结合起来,用法治来规范、引导、保障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运作,使依法治市符合实际和发展需要。     2、贯彻重要思想     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党的xx大报告指出,“贯彻‘’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并要求“把‘’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法治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来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坚持依法治市决策过程中的人民主体地位、实施过程中的人民主体作用,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法治市实施效果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为民的本质。     3、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原则     始终从总体上把握和协调

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和实践重要思想,在治党治国、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最基本的领导经验,体现了党总揽全局的执政能力。依法治市作为市委在新时期改革、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因为用制度和法律来保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协调比过去那种把改革深化、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领导层的看法和注意力上,更靠得住、更有安全感。遵循上述基本原则,依法治市的决策和运作要按照党的xx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使依法治市成为改革的航标灯、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的守护神。     (二)一般社会原则     一般社会原则是依法治市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依法治市决策、运作的起点和归宿。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依法治市是其重要目标和可靠保障。因此,既要思考依法治市的经济条件、政治形态和精神状态等社会因素,更要着眼于通过法制化手段,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1、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原则     经济发展是物质文明进步的表现,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尤其是制度条件要通过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予以创造。如通过立法为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进入渠道、平等的获取资源的机会、平等的扩张的机会,通过执法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统一的大市场等。在实施依法治市的过程中,遵循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就要坚持和善于运用法治的手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2、促进政治文明发展原则     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精髓在于高度的民主。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基本内容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三者统一的着重点是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市委从总揽全局的高度把握依法治市的决策和运作,就是要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别是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原则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样需要法治的支撑和保障。依法治市着眼于促进文化建设,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奖善惩恶,把培养“四有”新人经常化、制度化,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制定有利于保护民族优秀文化发展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政策措施,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严格管理文化市场,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形成市场准入有序、主体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健康的发展环境。     (三)专门法律原则     依法治市是一种法律的治理。法律的治理不同于其他的治理方式,它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除了因为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而必须坚持前述的原则之外,依法治市还必须坚持法律的若干基本规则,这是法律的治理方式所必需的。     1、法制统一     我国是统一的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法制保障。依法治市作为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具有统一的法律依据与执法行为是题中应有之义。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对于xx市来说,一方面,在立法上必须坚持地方性法规不得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同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有关上位法相抵触,规章之间、规范性文件之间不得相互矛盾。这主要通过对法规、规章及时清理、修订、废止和加强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来保证。另一方面,在执法、司法上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准则来实现法制统一。执法、司法活动中应排除种族、民族、性别、财产、受教育状况等因素的干扰,就同样的事实适用同样的法律,就不同的主体适用同样的法律。这主要通过强化对执法、司法过程的监督来保证。     2、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意味着法律在生活中有着极大的权威,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与其他社会规范和管理手段相比,法律具有强制性、稳定性、精确性和科学性。这使得法律成为维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当然权威。法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依法治市的一个基本要求。遵循法律至上原则,一是思想上必须认清法律规范的特点和作用,树立法律高于其他行为规范的观念;二是依法治市的决策者必须坚持依法决策,提高法律在决策中的地位,避免决策与法律不相协调的情况;三是依法治市的实施者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法律的实效。     3、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是指囊括了高效、公正内容的行为方式和步骤以及实现这一行为方式和步骤的时间和顺序。正当程序是维护过程和结果公正、实现社会正义的有力手段。遵循正当程序原则,在依法治市的决策方面必须坚持按照程序规定作出决策,无论是党委的宏观决策,还是人大的立法决策、政府的行政决策。在依法治市的实施方面,必须坚持走完规定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检察行为、审判行为和各种具体行政行为尤要如此。这两方面主要依靠完备的程序立法和严密的监督体系来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布艺服饰加工品牌调研报告[页2]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布艺服饰加工品牌调研报告

三、发展平车加工的几点建议

1、争取重视,政策倾斜。要着力争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农办、移办、工商、人事劳动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经纪人和加工者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在对经纪人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将政策兑现到位,提高政策影响力。

2、宣传引导,渲染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进行宣传,营造氛围,提升布艺服饰品牌知名度;在宁波、温州、金华等服饰业发达城市举行推介会,帮助经纪人拓宽货源;发挥经纪人联谊会的作用,加强经纪人之间的沟通、联系、协作,互助共赢,合力打造品牌;充分发挥驻义乌联络处的作用,积极向客商推荐布艺服饰品牌。

3、多头培训,典型带动。注重加强平车缝纫等技术的培训,通过劳动人事就业培训平台,拟定培训意向和培训规模,加强与平车经纪人沟通,开展多头培训,培养一大批技术娴熟的加工队伍。利用安仁盛开工艺品有限公司、城区华尔服饰有限公司两个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分别以安仁、八都、查田为中心,辐射道太、龙南、上洋、竹洋、兰巨、小梅、屏南,有针对性地开展平车加工培训,为形成布艺服饰加工特色培养人力资源,引导两个基地在合适乡镇、村建立加工点,形成加工点、加工基地、加工企业层递,因地制宜、梯度发展的模式。积极引进来料加工企业,帮助引进企业扩大生产,培育本地企业实现产业提升,形成龙头带动效应。

4、面上激励,点上扶助。整合移办、农办、残联等相关部门资源,面上激励,点上扶助,点面结合,补在点上,用活补助资金,建设厂房、购置设备,以租赁方式,减轻经纪人投资成本,帮助经纪人盘活资金,扩大生产,促进产业提升。如试点成功,可在中心镇、移民乡镇全面铺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加工特色,积极打造布艺服饰加工品牌,不断推进我市来料加工健康有序发展。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八月我被分到xx区xx镇xx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从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工作后积极调研,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积极参与本镇08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任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xx镇xx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xx村共有39名留守儿童,约占全村儿童的12%,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我们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我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一)、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

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另外,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部分留守儿童拜金现象极为严重,帮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讲好价钱才会去干活,让人痛心。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

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三)、学习压力大

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种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418 字

+ 加入清单

种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种苗生产供应的特点

(一)种苗生产供应品种、树种多。据统计,今年用于各项造林绿化树种有30多个,特别是一些城市绿化树种、园林观赏树种增幅较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各苗圃加大了绿化树种、园林观赏苗木的培育力度,种苗生产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二)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杜绝了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造林用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各项工程造林一、二级苗木使用率达95%以上,实现了二级以上苗木上山造林的目标。

(三)苗木供过于求形势依然严峻。经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后,今春可供应苗木2800多万株,供应总量比上年春季减少近200万株,苗木剩余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杨树、山杏、刺槐等常规树种苗木剩余量减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全县种苗质量管理,寻求种苗的销售渠道,增加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培育,努力解决种苗供过于求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成为制约我县种苗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衔接,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生产的盲目性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苗木生产结构性过剩,区域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由于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的准备只能依照历年经验进行预测和估算,与生产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部分林农目前依然存在等待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增加造林计划的想法,种苗产业的规模及种植结构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

(二)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缺乏,供应压力增加。当前,随着各林业重点工程逐步进入攻坚阶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造林难度增加,各工程对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需求逐步加大,而抗逆性树种种苗在当前的种苗生产供应中所占比例偏低。

(三)良种使用率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苗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良种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造林部门在造林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受价格因素的影响(良种种苗价格高于普通种苗),为降低造林成本,造林选用普通种子和普通苗木,良种使用率难以提高。

(四)长途调运的苗木质量堪优。立足本县域,“就地育苗、就近供应”是搞好苗木生产供应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适地适树和造林苗木质量的重要措施。长途调运苗木,一是降低了苗木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本,二是挫伤了当地林农育苗生产积极性。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种苗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是继续加强种苗信息调度工作,以信息引导市场,制定科学规划,提前安排年度计划,超前发展林木种苗生产,努力提供品种对路的良种壮苗,减少种苗生产供应的经济损失;要加强造林部门和种苗管理部门的协调,造林规划早制定,任务早下达,种苗早准备,通过调控和信息引导,保持种苗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品种对路,避免苗木市场的大起大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同时,要根据林业建设面临的供求关系和消费多层次变化,面向大林业、大市场,生态林苗木、商品林苗木、绿化美化苗木、花卉和草一起上。

二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大力研究和推广抗性树种、品种,培育良种壮苗,发展容器育苗,调整造林绿化苗木的生产结构。在苗木生产供应上,立足苗木自给,支持和鼓励容器苗生产企业扩大容器苗生产规模,加大生产力度,尽量满足林业重点工程和城市绿化,特别要加快选择、引进和改良培育适宜我县恶劣自然条件的抗逆性针阔叶树种、草种,速生丰产树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绿化美化树种和花卉等的需求。鼓励对抗性树种、品种的培育和推广,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引进优良树种、抗性树种品种,着力解决当前种苗生产中树种、品种结构矛盾。

三是通过政府引导、给予优惠政策,加强全县良种的繁育和推广使用力度,要建设一批良种繁育中心、良种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保持良种的持续经营和稳定的良种供应能力;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林木良种推广、良种补偿、种子贮备、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建立林木种子贮备制度,为林木种苗生产发展打好基础。通过签订供苗合同,采取定向培育,进一步提高良种的使用率,解决当前良种生产能力,增加良种使用率依然偏低的矛盾。

四是加强林业重点工程种苗使用和调拨环节的质量监管,提高工程造林质量。在林业重点工程用种苗标准上,要严格执行种苗质量检验程序和国家用苗标准(即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进一步加强全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用苗质量的管理力度,杜绝不合格的种苗上山造林。同时林业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种苗调拨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地方行业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自责任及奖惩,保证所调拨的种苗全部用于各项工程造林。

(二)种苗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加强法制,规范市场。加强执法监督是林木种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种子法》,加紧配套法规、标准的制定;二是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和林木种苗标签制度,把实行“两证一签”制度,作为依法治种苗的突破口;三是强化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加强检验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检验水平;四是加强执法检查,整顿林木种苗市场,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的大案要案,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步入规范、法制化轨道。

第二、管好工程,确保成效。林木种苗工程是造林绿化的基础工程,是林木种苗工作的龙头和窗口。要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作要求,按照《种子法》规定,在项目建设中,明确职责和权限,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强化资金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杜绝腐败根源,确保国债资金安全运行。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引进、组装和应用科技成果,在优化品种、品质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林木种苗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把国有苗圃推向市场,树立自我经营意识、竞争意识,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提高。

第三、强化基础,增强后劲。一是开展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积极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摸清家底,制定规划,明确重点,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收集保存利用。二是加强林木良种推广工作,根据不同区域的降雨量和立地条件,按照苗木的生活习性,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调度。

第四、鼓励多种形式,加快产业化发展。国有林木种苗基地,要加大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力度,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国有苗圃的资源、人才、设备、信息等优势,鼓励兼容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合作、合资、租赁、兼并等方式,实行“苗圃+农户”、“苗圃+公司+农户”等形式,带动和指导集体和个体育苗,与分散的、规模小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集团式发展,形成一批有特色、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苗木生产基地。

第五、鼓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参与林木种苗生产建设,对不同所有制苗圃实行同等的市场准人、国家投资、信贷等政策,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凡具备林木种苗生产条件和技术者,都可以凭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从事苗木培育和经营。要重点抓一批非公有制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产业化示范点,加快全县林木种苗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第六、加强社会化服务,指导种苗生产。适应林木种苗发展新形势,要加强林木种苗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全过程服务。一是搞好林木种苗生产与造林的衔接,逐步推行合同制育苗,推行定单育苗,避免盲目生产,造成损失。二是建立林木种苗信息网,定期发布种苗供求和新品种信息,搞好余缺调剂。三是积极培育林木种苗市场,举办多种形式展览、洽谈会,为农民和社会提供林木种苗交易场所。四是成立林木种苗协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立林木种苗协会等社会团体,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五是组织科研人员送科技下乡,指导集体和群众育苗。 第七、切实转变职能,强化宏观管理。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有利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种苗生产的扶持政策,推进林木种苗产业化发展。对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建立的林木种苗基地,要在市场准入、投入、信贷等方面实行同等扶持政策,积极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开展林木种苗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围绕林木种苗体制创新与经营机制改革,发挥国有苗圃龙头作用、推进林木种苗产业化进程,林木种苗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林木种苗与造林衔接,林木育种策略与良种推广政策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随着种苗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行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林木种苗事业和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39 字

+ 加入清单

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昆山市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采取多种方式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1995年、1998年和连续三次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初被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命名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领导,抓考核。市委、市政府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门调整了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职责,党政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组织协调,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农办、妇联、共青团、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还把此项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目标之中进行严格考核,保障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深入开展。

二是培训动员,抓基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三农”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坚持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其配套组织开展全面系统的培训,紧紧围绕《村委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四个重点内容组织脱产培训,及时组织学习“四议两公开”等基层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大大提高了村级干部的民主管理意识,在广大村干部中筑牢了正确的自治观念、理财观念和民主管理观念。同时,在全市各村,利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走家串户方式向广大村民广泛宣传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意义、方法和程序,提高群众参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市、镇两级机关干部作用,开展“基石工程”活动,下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脱产下村指导各项工作,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薄弱村”治理工作打牢了思想基础,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是完善制度,抓落实。昆山市抓住村党组织班子调整,村委会换届选举后的有利契机,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修订《昆山市村务公开目录》,指导各村及时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31项制度、明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职责。指导各村在醒目位置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公开面达到100%。一些条件较好的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实施村务“即时公开”,建立村务公开电子档案,定期向村民或村民代表播放。在昆山市,只要是涉及“三农”工作的相关会议,市、镇领导都要进一步强调中办发[]17号文件精神,做到干部清楚,村民明白,从而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走上了日趋民主、规范的道路。

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优化工作平台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将村民自治工作与“法治昆山”建设、实施“惩防体系”、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等各项发展与改革措施结合起来,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自始至终成为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实现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村民依法有序参与民主实践的能力和素质。在此过程中,立足“四个着眼点”扎实开展工作。一是着眼于农村工作大局,在发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强基固本作用上下功夫;二是着眼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三是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度上下功夫;四是着眼于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居民收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02 字

+ 加入清单

居民收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经学校研究决定,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利用大一下学期的暑假(年7、8月)在县社区进行调研,并通过走访各类家庭,了解基本状况,通过研究当地经济变化发展及模式转变、政府管理体制、生活环境变化、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等成就等几大方面完成居民收入问题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我的家乡——社区基本简介

县是省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省西部,市东北端。东部依绕河与县、市为邻,南部与台安县搭界,西部与市接壤,北部、西北部与自治县为邻。县下辖17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51个社区居委会、417个村委会。面积2436.01平方千米,人口63.40万

(一)地形地貌

县地处绕阳河下游地区,西部、北部为50-100米的低矮丘陵,是医巫闾山的一部分,中部为开阔的平原,南部为洼地。平原地势平缓,土质肥沃。

(二)水文状况

河流纵横。主要河流有绕阳河及其支流东沙河、羊肠河等。河床坡量小,含沙量大。

(三)经济概况

⒈农业土质肥沃,现有耕地面积117917公顷(176.9万亩),是全国重点产粮县,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主产高粱、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小麦。1991年以来,粮食年产量一直稳定在5亿公斤以上。由于粮多、菜多,畜牧业发展迅速

⒉畜牧业县饲养的牛、羊、猪、鸡、鹿及其它畜禽种类有20余种之多。年生猪饲养量70万头,蛋禽饲养量600万只,水果产量万公斤。森林覆盖率达16.1%,活立木总储量123.5万立方米,是国家平原绿化达标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及生猪生产基地县。

⒊工业工业基础雄厚,现已形成化工、建材、食品、煤炭、轻工、机械加工、铸造、纺织等八大工业体系,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县乡以上工业企业266个,其中县营工业企业67个。县造纸厂、制碘厂人均创利税分别在全省和全国同业中居首位。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其中县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

社区位于县北部,该社区人口较为密集,居民收入在全县位于前列。该社区共有居民312户,人口1314人。

二.调研的方法、范围

本次调研报告选择了社区100户居民,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考虑到收入来源以及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别,一些没有收入及长期稳定的工作者将被剔除,如农村外来打工者、学生等。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

三.抽样计划

1、访问地点:直接到随机抽取的受访者家中进行访。

2、访问对象:必须是具有收入条件的人,严格意义上说是18岁以上的人

3、如对方拒绝受访,不要过多强求,可以另外访问他人

4、总之要有礼貌,对于接受受访的人要表示感谢

四.调研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的调查,分析居民收入问题,总结出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居民正常消费并且日常生活不受其影响。并初步分析引发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的主要原因。

五、社区居民收入现状调查

社区300多户居民中工资性收入的居民占百分之六十,个体经营收入的占百分之四十。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一是居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5000元,同比增长元;二是由于营经济迅猛发展,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7000元,同比增长3000元;三是居民在本乡地域外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5500元,同比增长1800元。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我社区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6000元,同比增长1700元。占全部纯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二、三产业收入均呈平稳增长态势。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林业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316 字

+ 加入清单

林业调研报告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21世纪是生态世纪,树立新的生态意识,寻求新的发展战略,走生态化之路已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世纪之交,世界因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无不使全球视点聚焦于生态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实施的两大战略之一,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第一范文网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与繁荣。根据市委、市政府确立建设“生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的奋斗目标。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础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作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重要战略意义。主要以经营森林的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事业,肩负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为此,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绿化现状

我县林业工作始终坚持“绿山富民奔小康”和“把--建成--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指导思想,依托长江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和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全县林业工作步入持续、高效、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为新时期我县林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持续增长。

继--年全县基本绿化达标后,十年完成造林更新--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年全县实现初步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自--年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工程以来,全县共实施各类重点工程人工造林--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人工造林--万亩,退耕还林--万亩,退一还二荒山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万亩,德援项目--万亩),飞播及人工点撒播造林--万亩,种苗工程--亩,实施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面积--万亩。通过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全县森林覆盖率每年以--的速度递增,达到---,森林蓄积每年以-----万立方米的增量持续增长,全县活立木蓄积达到--万立方米。森林植被总量得到快速恢复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已达--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

2、完备的生态体系初步建立,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通过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飞播造林工程等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全县林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林业生态效益逐步发挥。各类森林经营类型面积比例和林种、树种结构科学合理,为我县林业三大效益的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减少--万吨,森林年蓄水量保水量达--万立方米,全县生态环境、人居条件、工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3、林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在稳步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齐头并进,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要求,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先后发展---多万株,发展--万亩,茶叶--万亩,油橄榄--亩。全县先后建立了一批以--、--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以--、--为主的干果基地;以--、--、--、--、--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为主的养殖基地;以香菌、木耳、蘑蓣为主的森林蔬菜基地;以--、--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以--、--为主的生态旅游基地。全县2004年林业总产值达--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依法治林得到加强,森林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全县--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规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轨道,森林公安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县林区已连续--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恶性林政案件,大量的动植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林区治安秩序良好。

·市场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 ·会计调研报告 ·产品调研报告

5、种苗建设保障有力,科技兴林富有成效

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县林木种苗工程建设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全县育苗基地面积达---余亩,每年可生产各类合格苗木---万株,确保了全县各类工程造林用苗之需。

在科技兴林方面,为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我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

县关于建设生态区的调研报告(林业)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先后成功进行了--营养袋育苗、--人工采种育苗及日本落叶松、三倍体毛白杨、油橄榄、元宝枫、滇柏引种栽培。广泛推广混交林营造、abt生根粉、扦插育苗、两段育苗、高效复合剂等林业生产技术。坚持适地适树,采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模式,不断提高造林成效,促进了林业三大效益的发挥

6、工程管理形成了科学规范、合法有序的模式体系

在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实行了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招投标制、工程报帐制、审计监管制、质量事故追究制、大宗物资政府采购制和林政执法监察制,推进林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程,确保了各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实施,确保了全县林业事业持续、健康、高效、稳步发展。

我县自--年以来所实施的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均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及省、市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通过检查,各级检查组一致认为我县在实施各项国家林业工程项目方面,各级领导重视、实施情况良好,资金管理有序,政策兑现落实,工程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满意。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森林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

全县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在--山区分布较多,人工林在--和--低山分布较多,从总体情况看,北部--、南部--区森林较多,走廊地带森林较少,北部--区的森林集中分布在--界岭和--边界线附近以及分布于江河分水岭上。林分生态效能低,生态公益林功能布局不甚合理,分布不均,江河源头、水库集水区、城市饮用水源头、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交通干线两侧等许多急需建公益林的地方,生态公益林建设尚不到位。

全县森林面积--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而森林蓄积--万m3,平均每公顷---m3。森林覆盖率虽高,但森林生态功能还不理想,林相较好且生态功能较稳定的森林还不多。

2、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

全县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特色林业经营没有做到集约化,加工只是初加工,林业经济效益还较低、生产力水平低。特别是山区农村,农村经济还较落后,农民靠山吃山,山不致富,希望在林,林无产业的现象还存在,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

3、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突出。

政府行为和农民合法利益的矛盾如何协调,生态建设的资金来源如何解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体现,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如何分配,一直制约着全县林业事业的发展。

4、林业事业经费缺口大,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我县林业局机关共有在职人员--人,因地方财政困难,每年财政事业费拨款仅--人,每年事业经费仅--万元左右,致使林业事业经费缺口大、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5、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不顺,无收入来源

全县-个中心林业站、--个乡镇林业站均为自收自支的全民事业单位,共有职工--人,县财政没有任何经费预算。特别是天然林禁伐后,各乡镇林业站没有收入来源。天保工程实施后仅以天保资金勉强发放基本工资,各种津贴、补贴无力发放,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种保险金无力支付,正常工作、生产经费难以保障。

6、林业森工企事业单位债务包袱沉重、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由于受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年天然林禁伐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县国营森工企事业单位各类债务高达--万元,其中县--林场--万元,--有限公司--万元,国营--苗圃--万元。

职工工资和退休生活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县--林场、林产有限公司、国营--苗圃自天然林禁伐后,职工工资均按职工档案工资的50%发放。--年至--年-月,各森工企事业单位累计拖欠职工工资--余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均无经济能力参加。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费、职工医药费和死亡职工丧葬费等费用长期无力支付。

下岗人员安置压力大。全县森工企事业单位共有下岗人员--人,由于受资金、技术、林区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非林转产项目选择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很难实现转产分流,下岗失业人员得不到妥善安置,就业矛盾突出,直接影响职工队伍稳定。

国有重点林区基础设施因资金匮乏,得不到必要的完善维护。主要是林区公路无力养护,林火隔离带无能力新建,林区输电线路、通讯线路因失修和欠费被迫中断使用,部分护林站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直接影响林区职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林区的安全稳定。

三、未来五年绿化整体规划和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前提,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为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生态优先,培育和增加森林资源为发展方向,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江河源头、库湖周围、水系干流两侧及主要山脉脊部以及地带性顶级群落等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及生态重点区、生态脆弱区进行重点建设,以科技为依托,以实现青山绿水,富民强县为目标,加快林业产业开发和生态旅游建设步伐,把我县建成--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再造山川秀美的新--。

2、奋斗目标

在管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加大造林绿化步伐,继续稳步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林业职工及林农的收入,力争到--年增加有林地面积--颂,消灭荒山--公顷,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消灭荒山荒坡,实现全面绿化,全县生态环境明显优化,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比重达-以上,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1)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公顷;

(2)实施退耕还林--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公顷;

(3)实施点撒播造林--公顷;

(4)建立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基地--公顷;

(5)大力发展以森林食品和药材培植为主的新兴林产业;

(6)加快以-----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步伐。

四、政策措施及建议

1、强化政府行为,广泛宣传,形成共识,落实责任。

建设“生态--”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政府行为,纳入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一是要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认识到建设“生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扩大其在全社会的影响,以调动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生态发展战略必须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活动不仅为提供生产木材和林产品,而且要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发展,为全社会谋福利的目的。只有全社会、全民、全方位投入到建设“生态--”中来,此项工作才会取得成功。三是要把生态建设放到巩固千秋大业的高度来对待,以治土安邦的雄略抓生态,以造福子孙的胸怀抓生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抓生态,把抓生态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立生态建设协调机构,负责生态建设的规划、策划、协调等管理工作,部门负责制进行分工、协作,切实把生态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加以实施。

2、建立和完善森林经营机制和补偿制度

生态建设的经营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很难直接获取经济利益,但对下游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有着巨大作用。但这些森林权属大多属于农民,由农民分散经营,为保证生态公益林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对林权所有者进行补偿或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采取转包或转让的方式,逐步把产权转让给国家或集体,由国家或集体经营。属国家产权的国家投入;属社会产权的由社会管理,补偿;属集体的可拍卖、租赁给国家,由国家管理和投入,或由国家投入和补偿,集体管理。

建设生态,应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除国家投入外,还应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对依托森林获取收益的单位,如水电站、自来水公司、风景区、煤矿等,逐步征收绿化费,资源补偿费。对下游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需要上游保护好生态环境,通过九八年的特大洪灾的惨痛教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上游的良好生态环境,下游地区也就无安全感,经济上也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应征收生态补偿费(税)用于生态建设和管护。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页2]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849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XX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   ,学龄儿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营胜小学全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 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