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怎么写 范文(最新20篇)

浏览

2775

范文

1000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51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事件及其受侵害事件逐年增多,对社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越来越大,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有效的降低这种危害性,连云港市赣榆县妇联联合县司法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发放问卷调查800份,其中有效问卷785份,并通过进村进行入户深度访谈,受访留守儿童共有583名。

一、背景与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比例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逐年增加。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三是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事件的社会破坏性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儿童法律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往往是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观念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受侵害事件频发。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拐骗、性侵犯等恶性事件屡见报端,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状况令人堪忧,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主要做法

(一)送法进学校,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学法兴趣。赣榆县妇联联合县司法局大力开展儿童权益保护宣传教育,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此次宣传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主渠道,积极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活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举办以“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为主题的“送法进学校”活动,做到“四个一”:上一堂“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配一套青少年法制教育图书音像资料;设置一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固定宣传栏;开展一场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方式,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学法兴趣和守法意识。

(二)送法到课外,丰富农村留守儿童课外生活。丰富课外生活,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法制教育。县妇联、县司法局为外出务工者相对较多的几所“留守儿童之家”送去法制故事、绘画、漫画等10多类法制书籍1000多册,并将创作拍摄的8集《法在身边》法制情景剧制作成DVD光碟,向全县“留守儿童之家”赠送发放。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和“争做文明守法小公民”活动,并与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对子,着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送法到身边,开辟农村留守儿童绿色通道。为有效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开辟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向全县所有留守儿童之家发放了法律援助卡,按照“应援尽援”的要求,对涉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法律问题,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条件,实行随来随办;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还负责收集登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信息资料库,优先受理、精心办理涉及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案件,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全县累计办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案件百余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存在问题和原因

(一)家庭原因: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子女的教育基本上失控,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管教的地步。

(二)学校原因:一部分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和在校学生的管理,学生在家中的时间缺少有效监管。

(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没有形成各级组织齐抓共管的活力。

四、下一步工作

赣榆县妇联立足实际,下一步将联合县司法局,进一步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体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渗透于各个方面。县司法局将有计划地培养法制教育师资队伍,还应加强对全体教师法律知识的培训,不断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总工会关于修改后的《工会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会,全文共 2257 字

+ 加入清单

工会关于修改后的《工会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工会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实现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大突破,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按照省总的安排部署,漯河市总工会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开展的《工会法》执法检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拉网式调研。一是市总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调研工作,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二是成立了由市总工会主席田爱华任组长、经审主任孔祥根、保障部长李军任副组长、抽调各部室有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负责此次调研工作;三是下发了《漯河市总工会关于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会法)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调研工作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证、工作上落实,并制定了调研方案;四是召开《工会法》调研工作动员会,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在规定时间内把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调研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市总调研组。五是开展调研工作。市总调研组于7月10日—8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对《工会法》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共组织调研座谈会45次,涉及企业510个。通过调研,了解掌握了我市《工会法》宣传贯彻落实的总体情况,并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建议。现将我市《工会法》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宣传贯彻修改后的《工会法》的总体情况

《工会法》修订颁布实施后,漯河市总工会把学习宣传贯彻新《工会法》作为“让工会走向社会,让社会了解工会”的大好时机,紧紧抓住,提出了要把新《工会法》的宣传达到“各级工会熟知,每位职工皆知,全社会广知”的目标,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工会法》的高潮,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新《工会法》刚一颁布,市总工会及时组织全体人员和基层工会主席对新《工会法》进行了逐章逐条的对照,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讨论。二是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修改后的《工会法》的通知》,对全市的学习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利用星期日组织市直各局委走上街头进行集中宣传。仅一个宣传日就组织80多个单位出动宣传车10余辆,宣传板报100多幅,设立咨询台10个。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参加了这次宣传活动。四是在11月16日的《漯河内陆特区报》上整版刊登了新《工会法》条文,并发表了就新《工会法》颁布实施的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五是专门向市委作了具体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市委副书记王相富在市电视台黄金时段发表了专题讲话,对各级党委政府、市直各单位、各级工会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六是结合《河南工人日报》刊登的《工会法》知识竞赛试题,先后组织市总机关和基层工会举行了《工会法》电视知识竞赛。七是充分利用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宣传阵地,开展大型图片展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八是针对新《工会法》的颁布实施,举办了为期四天的专题培训班,全市200多名工会干部参加了培训。九是县区也积极行动,如源汇区散发宣传材料10000多份,张贴标语多条,制作宣传版面300多块,解答咨询4000多人次;临颍县把每年的10月份定为《工会法》宣传活动月,集中进行宣传;郾城县、舞阳县也都组织了如火如荼的宣传活动,声势十分浩大。

通过新《工会法》宣传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对以后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增强了各级工会干部做好工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广大工会干部认为今后要用好用活这把尚方宝剑,切实发挥工会的维护职能,真正为职工群众谋利益。其三增强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及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二、《工会法》修改后,市总工会参与政策制订工作情况

市总工会十分重视参与市里有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尤其是《工会法》重新修改实施后,围绕困难职工解困、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焦点问题督促和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XX年市总工会与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特困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工会组织掌握特困职工情况的优势,切实把那些生活困难的职工纳入低保范畴,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每年还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确保此项工作的落实。XX年在市总工会的协调下,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帮扶困难职工活动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的意见》,要求市直各单位和大企业开展“一帮一”救助活动,帮助特困职工解决生活、就医、就业、居注子女上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市总工会还对市地税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市工商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市直党委出台的《关于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帮一交友帮扶的通知》、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意见》、市卫生局出台的《关于对困难职工实行医疗卫生保障帮扶的通知》、市房管局出台的《城镇廉租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的《关于再就业优惠证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提出了制定或修改意见;市总工会和市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市职工法律服务站的通知》、市总工会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实行企业欠新报告制度的通知》等。这些政策的制定为《工会法》的贯彻落实、源头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另外我们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积极参政议政,进言建议。如临颍县磷肥厂改制时,县总工会要求保护工会资产不受侵犯,县企业改制领导小组采纳了意见,为改制后的颍青化工有限公司工会从原公司评估的总资产中划拨出20万元,作为公司工会资产,任何人不得侵犯。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高新区乡镇街道总工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社区,工会,全文共 263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高新区乡镇(街道)总工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重视支持,市总工会的指导推动下,高新区的基层工会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成效也日益明显,尤其是于XX年底成立的乡镇(街道)总工会,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指导服务基层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区工会组织体系中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重要层级。前一阶段,我们抽调专人,对全区乡镇(街道)总工会一年来的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专门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区现有四个乡镇、两个街道办事处,已全部建立了总工会,主席由同级副职担任,设专职副主席6人,专(兼)职工作人员7人,均有独立的办公室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截止目前,累计建立基层工会247家,会员达43368人,其中农民工34394人,占会员总数的79.3%。

二、工作现状

新区乡镇(街道)总工会成立以来,在健全基层工会组织网络,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完成,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基层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确保基层组建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了乡镇(街道)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三个同时”(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会组建工作的开展。目前,四镇两办下设的39个行政村、6个社区,已全部建立了工会委员会。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针对乡镇(街道)总工会辖区内企业和职工的特点,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维权网络,在全区的企业中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共签订工资集体协商141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5份。

三、乡镇(街道)总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思想认识、组织体制、工作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前乡镇(街道)总工会还没有完全适应工作职责的要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个别企业少、职工少、工会工作基础薄弱的镇街领导对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工会工作开展重视支持不够。二是工会干部专职不“专”。有的乡镇(街道)总工会出现了专职工会干部以兼职为主,主业为辅的现象,造成工会干部专职不专,使工会成为摆设,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三是工会职能不清。现在四镇两办虽然都成立了总工会,但对总工会的职能认识不到位,仍然以工会委员会的角度看待问题,工作缺乏主动性。四是人员随意变动。工作人员随意变动较为严重,流动性较大,有的工作人员走了,工作没人接收,导致工作“没人管”,出现空岗现象。

四、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乡镇(街道)总工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当前,针对新区乡镇(街道)总工会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深入开展创建“六好乡镇(街道)总工会”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乡镇(街道)总工会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作水平。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乡镇(街道)总工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破解当前乡镇(街道)总工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只有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健全镇街一级工会组织网络体系,才能把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和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置于党的领导下,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二要为乡镇(街道)总工会开展工作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首先,要加强《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的宣传,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历史地位和突出贡献,推动全社会认识工会、了解工会、接受工会、欢迎工会。其次,要加强工会基本知识的宣传,积极培养党政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正确认识,使他们充分了解工会在促发展、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再次,要加强工会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宣传,使工会工作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为工会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要大力宣传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树立工会“职工合法权益代言人”的良好形象。三要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作职责。要着眼于乡镇(街道)总工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围绕解决乡镇(街道)总工会“干什么”的问题,从五个方面确立乡镇(街道)总工会的主要职责:一是抓好辖区内基层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切实做好农民工入会工作。二是加强乡镇(街道)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做好职工维权和农民工的双向维权工作。三是结合实际做好引导和服务职工工作,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和送温暖等活动,努力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四是组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团结和动员职工为推动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五是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开展工作,代行基层工会难以履行的工作职责,及时解决基层工会工作中的问题,维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四要加强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以会代训、短期培训、鼓励自学等多种形式,抓好工会干部任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帮助乡镇(街道)总工会干部提高从事工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乡镇(街道)总工会干部予以表彰,充分调动乡镇(街道)总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五要指导乡镇(街道)总工会充分发挥作用。主动加强与党政领导沟通,积极争取领导支持,为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同时,要认真总结开展创建“六好乡镇(街道)总工会”活动中的经验,结合新的形势健全完善创建活动的工作规划、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不断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乡镇(街道)总工会切实发挥作用,肩负起总工会应有的职能。

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确保基层组建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了乡镇(街道)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三个同时”(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会组建工作的开展。目前,四镇两办下设的39个行政村、6个社区,已全部建立了工会委员会。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针对乡镇(街道)总工会辖区内企业和职工的特点,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维权网络,在全区的企业中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共签订工资集体协商141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5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对全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全文共 137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对全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州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州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了解各县人口计生委与卫生局机构合并后的运行情况,切实加强全州人口计生工作,XX年5月—6月,州人口计生委组织行政和技术服务人员,分为三个工作组,分赴全州18个县就机构合并后的运行情况,贯彻落实全州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了调研和督查工作,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进行安全大检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再评估。工作组分别到各县卫生人口计生局、县计划生育服务站、36个乡(镇)、部分村和农牧民群众家中,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查看档案资料、对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了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合并后的运行情况

各县人口计生委与卫生局于XX年3月—4月进行了机构合并,成立了县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机构合并后,各县调整人员,整合资源,基本保证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运行。一是机构合并任务基本完成。各县卫生和人口计生局班子基本配齐,绝大多数县确定了一位副局长分管人口计生工作,原人口计生委多数干部原班并入,继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目前各县正在拟定“三定”方案,大部分县卫生和人口计生局股室设置方案中设置了2—3个人口计生业务股室。目前除雅江县以外其余各县都保留了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二是完成了资产移交。机构合并后,各县按照相关规定移交了固定资产,离任审计后全面进行财物交接,县服务站资产基本稳定。三是人口计生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县把人口计生事业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人口计生事业经费分账管理并独立核算。四是整合优势资源。机改后各县整合了县级人口计生和卫生局办公室、财务室等功能相似的股室,组织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力量共同到基层开展服务。乡城县在乡(镇)卫生院增挂了计划生育服务室牌子,并开展了计划生育“三查”、发放避孕药具、宣传咨询等业务。

二、贯彻落实XX年全州人口计生工作会情况

全州人口计生工作会以后,一是及时汇报传达。各县参会人员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在干部职工中传达了许春秀副州长在全州人口计生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研究分解了XX年人口计生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并对贯彻本次会议提出了具体意见。除巴塘、炉霍、新龙县外,其余各县召开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会,对今年和“”期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进行了业务培训,部分县乡(镇)长参加了会议。二是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大部分县分别开展了巡回流动服务,得荣、乡城2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全县覆盖。省、州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党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创优工作,研究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各乡(镇)和各部门目标考核内容。各县按照服务机构“四优一满意”的要求加强了对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创优这个载体使农牧民基本得到了免费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三是加强人口计生“三项制度”工作。半年来,共确定奖励扶助对象8756人,少生快富家庭2055户,特别扶助家庭283人,州人口计生牵头召开由州财政局、州监察局、州审计局、州农行、州邮政储蓄银行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三项制度”联席会议,会议达成了确保政策全面落实,严格实行全过程监督和加大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三项共识。通过对农牧民群众的问卷调查,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达80%以上。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农合”政策的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44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合”政策情况调研报告

“XX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XX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自XX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浦东周南村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笔者的维持一周的调研中,笔者也对“新农合”的影响以及周南村新农合推行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一、调研点选择:

1、xx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xx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时间安排:

1、7月21日上午及下午。

2、时间安排上可以按调研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三、目标研究成果

本次实践将走访浦东新区各级街道及镇政府卫生部门的主要领导,深入大部分街道及镇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对社区及乡村医生及就诊市民进行实地采访等方式,系统地了解当地市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状况,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当地的实施情况,力争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地农村医疗体系的现状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一、农民:实惠与关注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91.2%以上的市民认为,新农合是一项惠民政策,市民从中得到了实惠。目前周南村的新农合参合率已经达到99.3%以上,市民看病能根据医院层级和费用类别得到不同比例的报销,且在社区及乡村卫生室看病实行现场报销,十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市民的负担。

新农合报销便利现场回传

现场回传

与新农合几乎同时实行的是卫生室“一体化”政策。XX年,每个街道及镇建立起多个农村卫生社区服务站,周南村也对卫生室进行了整改和合并,归市卫生院统一管理,这意味着医疗卫生的更加规范化。不少市民提及,社区服务站距离家里不远,环境非常好,医生态度也很好,为市民就医带来很大方便。

新农合所带来的,更多是市民对自身医疗健康的关注。一位医生向笔者提及,近年来,市民的健康意识在逐步提升,病人看病时会主动提出测量心跳、血压等。市民在农村医疗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正在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这将会给国家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基层医院:更多的病源,更少的竞争者

对社区卫生室、街道及镇卫生,新农合给市民带来的实惠意味着医院病患的增加。原先看不起病的一些农民在新农合的帮助下也走进了医院,为医院创收和经营提供更多保障。此外,新农合规定,在越基层的医院看病报销比例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小病也往市医院跑的状况,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多的利用和开发。

新农合还意味着更少的竞争者。在周南村各地,卫生室实行“一体化”后,个体卫生室(赤脚医生)已经越来越少,尤其受新农合的影响,更多市民选择了能够报销40%药费的村卫生社区服务站。

三、我们的期望

在新农合的施行过程中,还有药价不太明细、医药报销的限制太多比例不高、医生收入较低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新农合的实施为村医疗卫生的发展的确带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新农合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终能得到解决,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四、是结束,也是开始

今天,笔者已经完成了维持一周的调研。

在这短短的一周里,笔者走访了浦东新区的各级街道和镇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15份医生问卷和近259份市民问卷。短短的7天,有疲劳,有欢笑,有思考,有冲击。本着对村医疗卫生现状和发展产生了许多的认识和思考,也在合作中收获了友谊。

调研结束了,但这正是一个新的开始。

医疗卫生改革,这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政策施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必然或者随机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挖掘与修正,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而这也是这次实践的主要目的之一。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缩小党政机关部门收入差别的调查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22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缩小党政机关部门收入差别调查

“肥差”“瘦差”差别惊人     前些年,曾有这么一件事震动全国:辽宁抚顺县司法局副局长张永清,因为从公安局副局长调任司法局副局长,从“肥差”变成了“瘦差”,就对县委书记怀恨在心,雇人开枪将其打死。惨案背后隐藏着这样的事实:许多看上去同等级别的部门其实际地位和所得利益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有的差别已大到了平级官员无法正常调动的程度。     1992年前后,国家公务员制度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机关干部”制度,公务员收入水平及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一些掌握着人、财、物权力的“要害”部门,其公务员收入要比其他“清水衙门”的同级高上三五倍甚至十几倍。xx省纪委常委马光明分析,目前公务员收入的差异显然不是国家统一发放的工资造成,而主要来自财政上的预算外资金:一是各种各样的行政收费项目,主要集中在公安、建设、工商、房管、教育等所谓“肥差”部门;二是来自下属实体这一变相的部门“自留地”,它们在其主管部门的“势力范围”中享受着优先、甚至垄断所得的暴利,以上交管理费、承包金及年终机关福利的形式汇入部门利益、公务员隐性收入的“蓄水池”。     马光明指出,公务员收入分化引发了权力的金钱化及公务员比权比富、争权趋利的风气和“权力寻租”等贪污~现象蔓延。缩小公务员收入差距,不再是简单地缓解部门利益矛盾的需要,而成为从源头上遏制~的必然要求。     “削峰填谷”诊治“挑肥拣瘦”     从上世纪90年代起,xx省对公务员收入问题进行探索,对预算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起步较早的两个试点城市是嘉兴和金华。目前,省、市、县三级已基本都建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将全省4700多家机关单位的财政支出纳入了核算中心的计算机数据统计系统。     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公务员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不管在什么部门工作,工资、奖金不再由单位会计发到手上,而是经由核算中心发到每个人的银行卡上。xx省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副主任何新星告诉记者,从XX年1月1日该中心成立以来,99家省级机关单位的财政支出都由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并从XX年底开始采取“削峰填谷”的财政手段,对各单位公务员的收入差距进行有机的调节。“削峰填谷”,顾名思义,就是把收入高的单位高出的那部分奖金调节给收入水平低的单位。据介绍,在未进行“削峰填谷”政策前,最高和最低部门公务员个人的收入差距可达10倍左右,经过调节,XX年收入最高的单位奖金发放量减少了25%,和“填谷”后奖金发放量最低的单位差距仅1倍左右。     嘉兴市的做法又更进了一步。早在1999年7月,他们就已经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了“四统一”的原则:即收费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核算、会计统一派遣和分配统一标准。实行了这一政策以后,嘉兴市112家机关团体类单位将除工资外的奖金收入也统一了标准,平均每年8000元/人,60%按月与工资同时发放,40%根据年终考核的情况按等级发放。该市财政局综合处处长董渭告诉记者,“四统一”推行后,收入最高的部门和收入最低的部门奖金差距就被拉得非常小了,因为对超额发放奖金的部门采取类似交税的超额累进制,超出8000元的标准后,发的奖金越多,上缴财政的资金就越多,以控制奖金的流向。     与嘉兴市的做法略有不同的是,义乌市的奖金分为月责任制考核奖和年终考核奖两块。通过统一前者标准拉平部门之间平时的收入差距,通过各部门完成后者的各项指标情况拉开部门总收入的差距。“不要小看这个年终考核,它可是硬碰硬地用指标说话,万一有一项不合格,有的单位一个人就要少掉万余元的年终奖!”义乌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童香娣告诉记者,“奖金在我们这里跟工资都是政府统一发放的,你干得不好就拿不到钱。”     义乌分配制度改革的另一个特点是部门之间的平行化趋势明显增加。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潘根林说:“现在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调动比以前容易多了。你在以前吃香的部门胜任不了,拿的钱照样比不上在原先‘清水衙门’里兢兢业业尽忠尽职的人。通过分配制度这根杠杆,把人事组织工作的大难题也给解决了。”     “减肥”“发福”岂止一朝一夕     xx省各地对公务员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据介绍,每年光是到嘉兴市学习“四统一”经验的同行就达数百家。但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首先是如何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问题。“削峰填谷”绝非回到原先的“大锅饭”。如果解决不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果只是一刀切地处理公务员的收入问题,按统一标准分配形成新的分配不公,就很容易滑向平均主义的老路。其次是勤政和廉政如何同步抓的问题。实施统一核算、收支两条线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行政执法收费与单位的收入脱钩,有些单位“不作为”、“少作为”以防犯错误的思想抬头。职务消费工资化问题提上日程。专家指出,目前在政府支出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仅压缩减少不必要的办公费用,就可以成倍地增加公务员的工资,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大量的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据了解,实行“削峰填谷”后,某市由于规范个人收入列报口径,公用经费下降较快,但其中的业务招待费、外出考察费、培训费等却呈上升趋势。     最根本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削峰填谷”从根本上损害了许多“肥差”们的既得利益,有的人心怀不满,变着法子找对策,阻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挑肥拣瘦”的现状,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1]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酒后驾车问题调查材料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汇报报告,全文共 259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酒后驾车问题调查材料调研报告

被称为“醉驾死刑第一案”的孙铭案备受社会关注,酒后驾驶是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根源之一,给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隐患。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酒后驾驶,消除这种“无形的杀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全国开展了以打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各地警方在治理的同时,还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异地用警,甲地的民警到乙地执法;再比如,执法民警现场手机关机,并收缴酒后驾车当事人手机,这些举措的用意是避免说情,为严格执法创造条件。打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遏制了酒后驾车的高发态势。

但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酒后驾车这一社会“顽疾”不能仅靠公安部门的几次严打整风就能彻底根治,在各种节期日里,亲朋好友的筵请席在所难免,为了提醒广大车友对酒后驾车问题的重视,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出一个平安和谐祥和的假期,我们对“遏制酒后驾车,从我做起”调查,很多朋友积级参与,达到了十分良好的社会效果。

部分调查汇总:

您认为哪种方式会减少酒后驾车的情况发生?

您认为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您是否曾经因为酒后驾车而出过事故?

您认为您饮酒是否影响您正常驾驶?

您认为现在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如何?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广大车友还是充分认识到酒驾的危害的,认为喝酒会对行车造成影响调查中,“影响很大的”和“从来不酒后驾车”的占据了整个调查整体的很大比重,分别占了35%和15% 。

同时,受访者认为现在仍然存在着酒驾行为的最重要原因是司机存在侥幸心理,此种观点占了全部受访者的49%,认为驾驶者安全意识淡薄占了39%, 很多受访者针对酒驾现象,纷纷献计献策,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立法,从法律层面遏制现在存在着酒驾行为,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对于酒驾的处罚力度过轻。

令我们觉得倍感欣喜得是,有很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杜绝酒驾现象,应该从我做起,而且还要力劝身边的人不要酒后驾车,这占了全部受访人群的80%,这表明绝大多数车友以后还是自觉抵制酒驾行为的,这为相关部门今后进一步加大力度整治酒驾行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行各业的人接受调查的看法和想法

1、国有企业培训部门职员:

酒后驾车,毁了多少个家庭的幸福,驾车万万沾不得酒。同时我们也要提醒那些明知道人家开车来,还给劝酒的人们,这不是在害人家吗?我们现在出去聚会,如果有人还敢对“司机”劝酒,顿时会招致全桌人的指责!我觉得现在舆论特别好,应该保持下去,希望这类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再不要发生了。

2、开车的朋友:

酒后驾车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侥幸心理,有些时候认为离家近,喝点没事,一些驾驶人自认为驾驶技术不错,喝点酒对行车安全无妨。其次是有些人好面子,喝了酒也要开车,以显自己的酒量高。还有就是个别地区的风俗,认为只有将来访的客人灌醉才是尽到地主之谊,而访客也只好喝的面红耳赤才能表达其对主人的尊敬。我虽然不是学医的,但也知道喝完酒以后对驾驶有很大的危害。酒能使人大脑兴奋、神经麻醉造成判断能力下降、视力模糊、心跳加快,使其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个人觉得遏止酒后驾驶的行为,就应该先从自身出发,坚决做到驾车不喝酒,喝酒不驾车。

3、公务员

酒驾行为绝对是间接杀人的行为!我上网看到那些酒驾后车祸的照片,惨不忍睹,坚决支持公安部门的严打行为。而且我也关注到最近高法也统一判定尺度,并要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规范对酒驾的判刑,我认为这都是法律程序方面的跟进,这是社会的进步。

大家都说要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可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认为不单单要盯住司机,也得盯住餐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因为这些场所的经营人员也应该履行及时劝阻酒后驾车的责任,让其签定责任状,并通过在餐厅、包厢显眼位置张贴交通安全温馨提示标语,在餐桌上摆放有“请勿酒后驾驶”的温馨提示牌,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坚决做到不酒后驾车。同时,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这些餐点进行蹲点检查和临时抽查,对在该处饮酒后发生交通事故的要重罚,以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合力,来抑制和杜绝酒后驾车这种交通违法行为。

4、大学教授

今年,在整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的重压之下,一些解酒药、醒酒药等等所谓的“解酒经济”也在异军突起。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文化积淀的社会,喝酒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成为有着深刻传统和融进血脉的生活习惯,造成了无酒不成席,喝酒才能交流感情等等惯性习俗,使得很多人不得不端起酒杯。这就使集中治理酒后驾车相对容易,根除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意识和习惯却相对困难。

我希望可以从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入手,在学校的课程中要加大对于酒后驾车危害性的宣传普及工作,除了要从小树立不酒后驾车的安全意识外,还要让孩子回家监督他们的家人,哪怕在若干年后能彻底根治了酒后驾车这种交通违法行为也好。

5、医院医生

我觉得酒后驾车还真有些人并不在意,他们似乎对自己的驾驶技术过于相信。我认为,酒后驾车的司机绝对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我觉得还应该再加强宣传力度,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而不是仅仅担心被警方查出来才驾车不喝酒的。

6、外企公关专员

在我看来,这几年来酒后驾车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周围的朋友经常有酒足饭饱后开车回家,曾经还有喝了酒的朋友开车送我回家,现在想起来真后怕。现在朋友聚会,都会对开车来的朋友说“你一会儿还开车呢,大家不喝酒了”,再没出现过有人喝完酒还送别人回家的事情。醉酒驾车引发的车祸每一个都极其触目惊心,这对于每个司机来讲都是一种教育,毕竟没有人想重蹈覆辙,再现悲惨。我还发现北京三里屯、鼓楼等酒吧区附近,夜查酒后驾车的警力越来越多,这对酒后驾车的司机是一种威慑,也是一种提醒。以前在酒吧聚集的地方,过街的时候都很害怕,现在却觉得很有安全感。我觉得严查严打酒后驾车的同时,还要严整严治,这样才能让路上所有的车辆和行人都能得到更多的保护。

7、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严打酒后驾车以来,很多司机被查出是酒后驾车,其实这积累了一个很大的需要受教育的群体。我认为完全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教育这个群体,比如说可以让酒后驾车的人去做义工,照顾那些因酒后驾车而受伤的病人或者因酒后驾车事故而失去亲人的老人,让他们在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同时,深切的体会酒后驾车的严重危害性。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这也许需要一个有规模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组织才有可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746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年9月,市妇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全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整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94000多名,占全市14周岁以下儿童总数的29.8%,XX年以来,市妇联与市关工委联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为留守儿童创造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硬件建设情况

据统计,全市共建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48个(见附件),其中市级示范点30个,县区级示范点18个,依托学校建设的28个,依托村室建设的20个,共配备书籍58600多册,液晶电视26台,电脑3台,各点均配备有书柜、桌椅。直接受益留守儿童6928名。

(二)制度建设情况

目前,每个留守儿童之家均制订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生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活动制度,成立了“读书学习组”、“心灵呵护组”、“开展活动组”等组织,并制作成版面上墙,室内均布置了童心童趣、温馨活泼的氛围,吸纳了“五老”骨干、学校老师、村妇代会担任管理员,平时放学、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定期开放。

(三)作用发挥情况: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之家整体作用发挥较好,具体体现在:

一是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幼小心灵。各留守儿童之家通过开展“城乡小学手拉手”、“母亲节感恩教育”等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以写亲情信、打亲情电话、视频交流等方式,为家长、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开展对话与交流搭建平台,增进亲情感情。二是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各留守儿童之家均通过组织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科普讲座、文体娱乐、观看电视、亲情视频等常规活动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有效填补了留守儿家庭教育缺失的空白。三是享用了更多教育资源。各级妇联协同有关部门通过开展“爱心父母”结对帮扶、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积极实施爱心救助工程,让留守儿童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四)试点区培育情况。XX年底,全国妇联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为期一年(.12—.11月)在全国确定了26个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市、县、区。在市区妇联的积极努力下,源汇区成为全省两个试点其中之一。为打造培育试点,市妇联指导源汇区制定出台了《源汇区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党政领导、组织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并着力加强网络、阵地、队伍三大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正在迎接全国妇联的检查验收。

二、存在问题

(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覆盖面窄,受益人群有限。目前,全市留守儿童近10万人,目前仅建48所,留守儿童之家受益人群只有近7000人,受益人群比例不足7%;全市582所农村中小学中目前只有28所学校建有留守儿童之家,覆盖比例仅有4.8%,更多的留守儿童并没有享受到社会的关爱。

(二)留守儿童之家布局不尽合理,影响作用发挥。全市48个留守儿童之家依托学校建的有28个,依托村居建的有20个,调查发现,建在学校的要比建在村室的作用发挥更好,建在村室的留守儿童之家大多由村妇女主任兼管,但由于村妇女主任身兼多职,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维护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也不能保证,导致个别村居建留守儿童之家存在书籍丢失、器材毁坏现象。

(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不规范。调查显示,大多留守儿童之家没有配备电话、电脑等设施,不能满足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联系的需求;由于资金问题,一些留守儿童之家书籍数量配备不足。各留守儿童之家虽在建立时都制订了管理制度,配备了管理人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领导、监督、管理,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之家制度形同虚设,部分留守儿童之家损毁严重。调查发现,全市共有10个留守儿童之家损毁,其中市级点2个,临颍县13家县级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8家损毁,管理问题不容乐观。

(四)缺乏专业辅导老师,不能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建在村室的留守儿童之家大多由村妇女主任兼管,开展活动大多依托村“五老”骨干和村干部,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方法,只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和教育引导,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的少;而学校具有心理咨询等资历的专业老师屈指可数,一线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留守儿童各个年龄段出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不能给予有效解决。调查发现,上网成瘾、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的多是留守儿童,如何科学引导、正确处理各个年龄段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三、他山之石

为使我市留守儿童之家发挥良好作用,我们通过电话咨询、网上查找等方式对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梳理,以供参考:

(一)政府主导,项目化运作型。安徽省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纳入政府民生工程,财政设立6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三年时间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建设2万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为每个留守儿童之家配备3000元的电视、电话、电脑等设备设施。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强化日常监管,制定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考核结果在全省进行通报,并作为奖励的依据之一。这种形式的运作覆盖面广,受益留守儿童多,有利于大规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二)民营带动,市场化运作型。安徽省歙县育鸿留守儿童学校,是一所由私人投资在县城建办的民营学校,主要接收对象为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学校设备主要以私人投入为主,当地县妇联、教育局投入少量文体器材,多为全国儿基会、省妇联配送。配备有老师进行作业辅导和书画、音乐等课程培训。歙县被联合国儿基会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确定为全国留守儿童社会干预试点县。这种方式覆盖面有限,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较为集中地区的问题。

(三)多方协同,家校关爱型。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项目,是由省发改委支持资金40万元,县财政配套5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20万元,为广大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活动、生活(住宿、就餐)综合服务,中心的留守儿童实行完全寄宿制,每两周回一次家,平时上学和周末回家均由托管中心负责接送。

(四)依托基层,新社区管理型。开封市通许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有6万多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许县依托新型社区建设,采取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县乡及各有关部门都拿出相应资金,企业出资冠名,企事业单位援建的方式建立留守儿童“爱心家园”。目前已经建设了66个,该县力争3年内在全县300个行政村实现爱心家园全覆盖。

四、具体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来齐抓共管。实践证明,创办留守儿童之家是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是发挥好“家”的作用的较好选择。因此,建议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协同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利用三年时间,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力争到末,基本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全覆盖。

(一)明确责任。目前的留守儿童之家由市关工委、市妇联联合社会力量筹资建设,政府尚未介入,建议党委政府把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文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专项资金,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提供组织和资金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按规划有序推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开展业务指导,强化日常监管,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关工委、妇联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五老”队伍、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积极投入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临时父母、兼职教师和知心朋友。

(二)建设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借鉴先进地市的成功经验做法,现提出如下三种建设方案。方案一:政府主导型。将留守儿童之家纳入教育类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各县区拨付配套资金,依托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进行建设,首批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提出图书、报刊、文体器材等设施的配备数量,保证各点均按标准和要求建设到位。方案二:设立基金型。政府拿出部分资金作为留守儿童建设启动资金,由慈善总会牵总,关工委、妇联参与,广泛募集资金,通过协调爱心企业冠名、企事业单位募捐、爱心人士捐助等形式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专项基金,资金全部用于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方案三:新型社区型。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列入县乡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中,在已建或在建新型社区中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在新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由县区妇联统一管理。

(三)加强管理。要建管并重。一是纳入目标考核。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纳入县区政府目标考核、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目标考核,并制定统一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办法,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各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监督考核。二是建立激励机制。由关工委、慈善总会、妇联共同组成联合督导组,对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奖优惩劣,每年“六一”期间对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隆重表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人为本 抢抓机遇 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767 字

+ 加入清单

以人为本 抢抓机遇 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党的xx大后,省委省政府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了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全国~期间,和先后到江苏代表团作了重要讲话,明确要求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为全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全省干群牢记着两任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奔放的豪情,聚焦两个率先,谋划两个率先,实现两个率先。省委、省政府~远瞩,决定大力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牢牢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踊跃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重大机遇,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作为省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城市和省内惟一的跨江城市,南京以其在沿江开发战略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迎来了抢抓机遇、跨江发展、整体推进的大好时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抢抓沿江开发机遇,将沿江开发作为实现两个率先和新一轮发展的着力点,做全省沿江开发排头兵的奋斗目标。这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江北地区仿若阵阵春雷,江北人民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与江南仅仅一江之隔的江北地区发展迟缓,城乡二元化结构明显,城乡差别大,江北地域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但gdp却不到全市的五分之一。江北成了落后、贫困的代名词。XX年5月,市委、市政府做出了调整江北行政区划的重大决策,原xx区和原江浦县合并成立了新的xx区,地域902平方公里,人口47万,对新xx区实行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变的政策方针,确定新发展目标是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突出、科教发达、生态环境一流的新市区,发展获得了广阔的自然空间和政策空间。XX年,南京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的沿江开发战略的提出更是给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腾飞指日可待。 现今的作为南京的北大门,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和沿江资源优势。是南京辐射苏北、皖南的前沿阵地,水、陆交通网络齐全,拥有南京最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南京最好的大学;拥有绵延数百公里的自然生态公园环境;拥有长达55公里,占全市四分之一长的长江沿岸线,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都是在沿江开发建设中最大的潜力和优势。同时,南京经济发展重心向郊区县转移、发展要素向郊区县集中、权力向郊区县下放、服务向郊区县延伸,市委市政府为促进资本、产业、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向沿江地区集聚出台的6个方面12条优惠政策,都为抓住沿江开发机遇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面对难得的机遇,xx人积极响应,主动融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按照两个率先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南京新市区的目标,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城镇布局,努力建成个性鲜明的南京现代化新市区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工业、农业、交通等产业布局规划;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投资,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确定了从盘城至珠江一带为新市区的中心区域;形成以老山为城市背景,以山水之间的新市区为主体,以滨江景观为特色的山-城-江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美好的前景已展现在广大干群面前,已经拥有了实现经济起飞的条件和信心。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为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要实现起飞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综合实力较弱,农业产业化尚未完成,第二产业欠发达,新兴服务业还在成长阶段,竞争力不强;城市化水平低,XX年只有54.2%,与小康水平的75%以上还有较大的距离;基础设施薄弱,与江南的沟通渠道不畅,尤其是两个收费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拥有长达55公里的长江岸线,但绝大部分岸线未得到开发,处于自然闲置状态;江南江北之间的心理距离大,人才流失严重,人口整体素质不高。这五大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甚至导致加速经济发展的努力付之东流,抢抓沿江开发机遇势必成为一句空话。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要克服制约因素,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除了要有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气候等外部条件和积极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外,最根本还在于xx人自身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机遇,从而实现经济的飞跃。笔者认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广大干群能否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二是政府是否做到科学决策、高效廉洁,尤其是领导班子是否团结精干;三是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留住人才,提高xx人口的综合素质;四是广大劳动者能否认识到沿江开发的重要性,从而齐心协力,积极投身各项建设事业中去。 衰亡源自思想僵化,落后在于思想停滞,进步始于思想解放。 第一,要取得先机,加快发展,首要的动力是人的思想解放,这是被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所证明的真理。广大干群,特别是制定决策的领导者,要按照要求,与时俱进,把党的xx大所蕴涵的解放思想的容量充分发挥出来,坚决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从根本上解决自我束缚和相互束缚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善待挫折,激励成功,宽容失败,彻底改变凡事照搬条文的陈规陋习,让更多一些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多一些敢于创造先例的人。 两区县合并短短一年,广大干群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大局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大大增强。但是还有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不谙形势、在机遇前麻木、在争论中犹豫,在困难前退缩,这阻碍了前行的步伐,束缚了xx人开拓的脚步。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宣传、学习、树立典型等措施,让每一个xx人都明白,没有思想观念上的破旧立新,没有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勇气,机遇将再次与擦肩而过。 第二,抓住机遇要靠政府的科学决策和高效廉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亚国家相继实现了经济的第一次腾飞,并产生了世界瞩目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环境各有不同,但它们实现经济腾飞都有一个共同点:强力政府、高效管理。经济基础较弱、资源稀缺的地区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要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强力政府,这点对于现在的尤其适用。只有政府才能把有限的资源整合并使用,只有政府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投身建设。 政府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

置,关键在于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廉洁高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盲目决策,瞎指挥造成资源浪费损失的例子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可谓数不胜数,探索需要代价本无可厚非,但只看到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甚至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做出的决策对经济建设必定只有消极的作用,~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毒瘤,已经侵害到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政府部门、公职人员的~将会带来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造成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敌视,对于正处于政府强力推进经济发展的社会而言,~将会直接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落后。同时,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当代,办事拖沓的政府将会延误资源的流通循环,降低投资者和民众对政策的信心,阻碍经济的加速。所以,要抓住机遇必须要有一个能科学决策、高效廉洁的政府,要做到这点,主要就是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的现状,尊重专家权威和民众的意见,做到决策的透明、民主;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政府的各项制度建设,加强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新xx区成立以来,远景规划的设计、重点建设项目的迅速开工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从区委区政府到各个镇街高效决策、科学决策的崭新形象,我们期待各级政府能更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出经济推进器的巨大作用。 班子兴则事业旺,凝心聚力合力强。团结精干的领导班子是实现高效政府的关键。人和才能政通,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所以,各级领导班子要牢记两个务必,以团结为生命线,围绕加快发展的大局,多互助合作,多理解尊重,运用集体的智慧,谋划各方面的发展大计,协调好各方面的生产关系,凝聚好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领导干部要用发展的要求、创新的理念,构筑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用好的机制激励开拓者,重用改革者,淘汰平庸者,形成全区自上而下敢为人先、善于创新的生动局面。 第三,抓住机遇必须要吸引人才,提高人口素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是一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拥有人才的多少是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竞争力强弱非常重要的指标。南京的高校数全国第二,是一个英雄荟萃的人才聚宝盆,人才资源丰富。当前,面临千载难逢机遇的要取得先机,实现发展目标,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到各项建设中去,但长期以来,因江北经济的落后,南京人才聚宝盆的优势从未在体现过,本地屈指可数的专业人才也大都孔雀东南飞,流失严重。能否吸引大量人才落户,建设将会对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吸引人才,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加速xx城市化建设,完善吃穿住行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缩小江南江北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就是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福利薪酬待遇,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诱人的职业发展前景,尤其是要为有志于创业的人才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作好服务。 吸引外来人才,留住本地人才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xx人的整体素质。随着江北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几门专业技能的劳动者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要求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人口的整体素质高低是江北能否抓住沿江开发机遇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要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从根本抓起,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其次要完善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投入和管理,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再次要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契机,作好宣传,号召人民群众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四,抓住机遇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建设的积极性。事业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奋斗历程都说明,没有人民的支持,任何事业都不可能取得胜利。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目的在于早日实现两个率先,即是早日实现人民的富和省、市、区的强。人民的利益和沿江开发,抢抓机遇是一致的,因而,在当前综合实力较弱,发展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牢记两个务必,积极宣传沿江开发对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民多办实事,少讲待遇,多做奉献,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到沿江开发是与个人利益相一致的,带领广大群众一起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和重组,可能会损害到部分群众的短期利益,例如征地拆迁会导致失去土地的农民同时失去基本生活来源,拆迁农民的安置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农民对建设、对政府的反感,建设的终极目标--富民得不到体现,反而产生建设的阻力。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认真实践执政为民的宗旨,多办实事取信于民,进一步完善就业、养老、城市低保、住房等方面的保障体系,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就业机会,为失地农民和其他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实际帮助,让困难群众享受到加快发展的更多实惠。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积极争取群众的对建设的支持和帮助。 抓住沿江开发机遇,推进跨江发展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涉及到规划、产业调整、城市化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本文仅从如何发挥人在沿江开发中的主动性着手,分析了解放思想、政府决策、人才、群众力量等四个主观性因素在沿江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诸多观点不成熟,敬请指正。今天,实施沿江开发,全面开启两个率先新征程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相信,有省、市的大力支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人民一定会抓住沿江开发的大好机遇,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城市化! 让我们一起努力,浦东的今天就是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太平乡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31 字

+ 加入清单

平乡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投资环境,打造“亲商、富商、安商”的工作平台,促进我乡招商引资工作逐步规范、有序实施,太平乡党委、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对全乡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调研,其情况如下:

近年来,太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充分认识到依托优势资源,借助外力,利用外来投资对于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引进了乌坡岭电站、老叶坡电站等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不同程度的凸现出一些矛盾和需刻不容缓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心切,引资心切,往往是有商就招,存在只强调改善投资环境,不问所招的项目是否适合乡情,忽略对客商的诚信、手续程序的规范管理,凡是客商都一路绿灯,导致所招的商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结果导致资源流失,引进的企业手续不完善,使环境、安全生产的管理等工作十分被动;

二是由于经济落后,财税收入困难较大,一些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或个体商人立足未稳,就会遇到征税等一系列法定性的困难,一些客商往往片面强调要政府改善投资环境,但对自己应交纳的各种税收则百般抵赖逃避,导致政府招来的商、引来的资有苦难言,骑虎难下背,进退两难。

三是地方政策与中央文件相背,维护群众利益与招商引资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些客商不对群众作出正常的补偿,一旦与群众因利益冲突,就以投资环境不畅为由找政府,而作为政府一方面要招商,一方面要维护群众的利益,使得群众和客商都对政府有意见,处于两难境地。

四是一些部门不见利益不放手,雁过要拔毛,“吃、拿、卡、要”名目繁多,花样层出不穷,招来的商人和企业只有忍气吞声,为了发展,任人宰割;

上述种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招商的积极性和客商投资的信心,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使招商引资工作招得进、稳得住、显成效,要实现太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方面招商引资是最佳捷径,改善投资软环境刻不容缓,只有以诚信的态度来吸引外来客商,建立一个亲商、爱商、安商的投资软环境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另一方面要实现招得进、稳得住、见成效的目标,规范客商的投资形为,在客商投资前,引资与客商应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成共识,明确责任。为此建议:

一是以环境招商,转变政府“公婆”观念,增强“公仆”意识,提高自身的诚信,降低自身的权位关,言必信、行必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真正创造出一个安商、亲商的投资环境。依法依规办事,保护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和利益,维护引资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营造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提高对客商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二是必须规范招商引资手续,每招一个商都必须要求投资方完善有关手续后,方可开工上马,不能因为要招商,而放弃原则和立场;同时,加大对客商诚信度的考察,对一些缺乏诚信,对环境污染重的企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引进。

三是重视改善投资环境,为外来投资者搭建方便、快捷、优质服务的平台。真正把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搞好,同时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依法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和公开政务管理,认真兑现和落实优惠政策,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统一性、透明性和可预见性。切实维护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外来投资服务体系,使外来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

四是支持和办好现有的外来投资企业,让外来投资者"留得住、能发展",并获得较好的回报和效益。同时也要很好地保护当地群众的利益,让群众从招商工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群众主动配合招商引资,树立起“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形象。然后通过外来投资者的现身说法,影响他们的同行同事和朋友,以外引外,以小见大,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和举措。

总之,只要我们人人都注重招商,热忱服务,以长补短,注重招商质量,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就一定能赶超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将会获得跨跃式的发展。

中共太平土家族苗族乡委员会

太平土家族苗族乡人民政  府

XX年7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835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社会建设、在惠民利民中创新社会管理,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去年7月,该市被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后,把上级精神具体化,把外地经验本地化,研究出台了《铜陵市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分解成60个实事和项目,纳入全市规划和年度民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均由市领导领衔实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最近,我们对该市进行了调研。

一、突出体制创新,形成创新社会管理整体合力

在全国率先实施“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为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该市于去年7月在主城区铜官山区启动了“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区范围内撤销街道办,实现区直管社区的市区社区直管改革。

一是创新社区运行模式。将原有的6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整合调整为18个新社区。重新界定社区职能、将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直部门。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计生、民政、社保等服务职能全部下放到社区,进一步实现重心下沉。社区取消坐班制,实行开放式办公、窗口式服务,各项服务工作均“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处置”,促进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更加方便群众。

二是提升为民服务效能。社区工作者实行“网格化”服务,以300户/人为基数,划分一个网格,配备网格责任人,定期开展上门走访服务,对责任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投诉、公共设施投诉、公共事务服务等负全责。实行居民工作代理服务制,对办事不便或不需要居民本人亲自办理的事项由网络人员开展工作代理。三是健全目标考核体系。考核分为工作实绩、业务技能和群众满意度3个部分,实行百分制考核,分值按415的比例合成,在网格服务对象中随机取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使用和推荐提拔社区干部的重要依据。此项改革运行半年多来,有效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持续深入开展“四进四大四送”活动。从底开始,连续三年组织全市各级干部深入开展“四进四大四送”(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家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调处,给群众送服务送温暖送法律送平安)活动。

一是动态掌握情况。通过走村入户,深入企业和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倾听群众呼声、了解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化解矛盾纠纷。重点排查化解拆迁安置、重点工程、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劳资纠纷等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是开展法治教育。面对面地向群众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冷静、理智地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自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城乡居民25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户2万家,所有困难群众均建立了民情档案,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000多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00多件(次),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均发出督办通知单,逐件落实化解责任,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当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目的。,全市发生群体性的事件同比下降10%、群众信访总量下降11。3%,进京非正常访排在全省末位。

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针对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企业改制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特点,去年6月份出台了《铜陵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一是强化风险评估。明确规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改革、重点项目等重大事项在出台或审批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对重大事项实施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实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坚决做到“三个不出台”:得不到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政策不出台,可能引发群体性矛盾的政策不出台,与民争利的政策不出台。去年共对21个重大事项实施了维稳风险评估,对群众的走访率均达到100%,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95件(次)。二是强化行业调解。成立了全市“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安全生产、医患纠纷等12个行业性调解中心,分别由12个部门牵头,全面促进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和联动。三是强化责任融合。在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调解中心组织人员开展走访调研,排查调处活动,做到项目实施与群众工作同步、发现矛盾与化解矛盾同步。凡跨行业矛盾和重大疑难矛盾由市“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出面协调化解,使上下、条块、左右的责任融为一体。对评估、化解工作顾此失彼而酿成事端的,严肃追究责任。风险评估与行业调解的有机结合,从源头上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使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二 、突出改善民生,营造创新社会管理和谐氛围

实施人居环境升级工程。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扎实开展了“三年城乡大建设”,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一是将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号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作为全省棚户区改造试点市,今年将开工所有剩余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无缺口安排供地计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及中小套型住宅用地2200亩一次性安排到新开工地块中。累计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66万套,实施廉租住房保障1万户。

二是围绕“让城市更靓丽、让市民更幸福”的工作目标,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大力实施“惠民、便民、育民、亲民”四大工程,改变过去搞创建就是突击迎检查的工作思路,做到了创建工作与群众需求相契合,短期整治与长期规划相结合,争创措施顺民心、合民意,实现了环境整治由点到面的提升、人文景观由乱到美的提升、管理水平由粗到细的提升,使城乡环境更加优美、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公共服务更加便捷。

三是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关闭小煤矿、小水泥、小发电、小高炉,节约煤炭资源40万吨、石灰石90万吨,节电约5亿千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06万吨,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由1。846吨标煤下降到1。527吨标煤,连续三年被评为“节能减排先进市”。长期积压的“三座大山”,“红山”(硫酸烧渣)已经削平,“黑山”(冶炼炉渣)荡然无存,“白山”(磷石膏)五年内将彻底消失。去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ⅱ级的天数为35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6。7%。

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步伐。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模式,大力推进就业创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设。自以来,坚持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共投入资金20。8亿元,在省确定的88项民生工程基础上,增项、扩面、提标,组织实施了143项民生工程项目,受益人口超过70万,受益面达95%以上;人均受益额达108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倍左右。教育文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均衡教育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合和新农保实现全覆盖,人均筹资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公共文化建设提步加速,社区文化家园项目获文化部群星奖,为率先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了良好基础。,市民幸福指数已经接近90%,较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构建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全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率先建立起以城乡低保、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以及教育、住房、医疗、司法、就业等10项重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10+1”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其中:“诚信低保”、“七位一体专项救助制度”被民政部授予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创新奖”。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全省领先。先后10次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今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统一为310元,全市社会救助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日益优化提升。同时,将稳定物价作为硬任务,在增加生活必需品储备的同时,对全市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联动补贴320万元。除国家统一出台的调价项目外,暂停上调供热、供水、燃气、城市公交等公共服务价格。在全省率先开展“价比三家”信息监测发布活动,选择食品、蔬菜、药品等141品种,及时公布对比价格信息,有效维护了市场价格和秩序稳定。

三、突出群众工作,注入创新社会管理不竭动力

畅通民意,健全诉求表达机制。积极促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意愿得以充分表达,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根本依据。一是开设“行风热线”专栏。安排全市重要部门轮流上线,接听群众咨询投诉,宣传政策,解决问题。经过6年的运作,现已发展成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联动,62家单位上线,群众参与面广的品牌栏目,被评为安徽省广播电视十佳栏目。从市长、副市长,到政府组成部门、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走进直播间的频次增加,解决问题力度加大。,共播出直播节目365期,咨询答复率100%,反映投诉办结率90%以上,已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群众监督政府的连心线、监督线、服务线和发展线。

二是开辟网络问政新路。相继开设了“市民论坛”、“民生在线”、“地方领导留言板”及“市长信箱”等网络平台,制定了市委常委在线访谈、网络留言督办制度,组建了网宣办和网络发言人队伍,收集网上舆情,加强研判引导,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广泛汲取群众智慧。对网上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一旦核实就坚决查处,并及时在网上反馈,做到“网上问事”和“网上问人”的知行统一。去年,在制定发展规划时,通过铜陵新闻网、铜陵市政府网、市民论坛发布公告,广泛征求网民意见,广大网友对此高度关注,纷纷点击回帖,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金点子,为科学制定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在全国率先出台《机关作风效能“有效投诉”问责追究暂行规定》,以投诉办理为抓手、以问责处罚为手段,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将机关及工作人员置于全方位监督之下。共查处有效投诉112件,集中对10起典型的有效投诉在市委全委会上进行通报,对14家单位、2名当事人、20名责任领导追究责任,给予组织处理,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维护权益,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举办了全市县科级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近千名县科级干部参加了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主题突出,注重学用结合,干部反映收获很大,是近年来干部专题培训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广大党员干部以创先争优和“四百工程”(百家组织大联建、百名干部下基层、百个项目促发展、百件实事惠民生,构建城乡党建统筹发展新格局)为载体,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如在企事业单位改革中,坚持按程序办事,按政策规定办事,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把所有县区都纳入药品零差价试点范围,去年直接为群众节省医药费1383万元;千方百计提升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40元,分别增长11。5%、12%。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司法救助专项经费,主要对“于法已结、于情可悯”的“骨头案”实施救助,有效化解了一批历史沉案和重复访。建立健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机制,寓管理于服务,为新经济组织在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安全防范指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切实维护了新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监督,健全民主参与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扎实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建立了党委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除了请党代表参加外,还邀请普通市民参加全市性大会、全委会等,聘请普通市民作为行风、党风监督员,使市民了解市委、市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落实听证会制度,在城市管理和决策上,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虚心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使民主决策和公共政策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获得启示。继市委常委带头在新闻媒体公开年度重点工作之后,今年又实行重点工作向社会公开承诺制度,市委常委、副市长按照“年初公开承诺,年中承诺进展,年底兑现承诺”的“三步曲”,进行广播电视录播或直播,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坚决查处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

四、突出源头治理,夯实创新社会管理基础根基

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为目标,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向基层。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设置了综治维稳办公室,由党政副职担任主任,配备一名副科级的专职副主任,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均设立了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全面实行“六联”工作机制,将化解矛盾纠纷的触角延伸至最基层。自今年起,设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专项经费,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办公经费,提升保障能力,努力把铜陵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在软件建设方面,实施六项行动计划优化实有人口管理。一是实施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两实全覆盖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市实有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群以及房屋、场所、组织、网络等底数和登记录入,构建包括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管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等六大信息化管理平台。二是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牵手计划”。按照“以业管人是基础、以房管人是抓手、以证管人是平台”的思路,通过“办证即享受服务”,在全市实行以居住证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三是实施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新生计划”。建立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等职能为一体的“阳光中途之家”安置重点帮教对象,推动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化。四是实施闲散青少年“关护计划”。建立对不在学、留守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救助和帮扶制度。开展青少年违法及轻罪记录消除工作。对符合消除条件的未成年人,其违法犯罪事实不再在对社会公开的各种资料中载明,不再记入本人档案,除法律有明确限定的职业外,其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五是实施精神病人“康复计划”。将精神病人服药救助工作纳入民生工程。,按年人均450元的标准,免费解决了1500人的服药救助费。六是实施“邪教”人员“教育转化计划”。建设市级教育转化基地,力争三年内完成对现有痴迷人员教育转化任务。

在硬件保障方面,建设三项监控系统健全社会面防控体系。一是建设“四大系统”和“两大平台”。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投资7650万元,建设集视频监控、情报信息研判、智能交通管理、指挥调度“四大系统”和城市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两大平台”,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实现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目标。二是开展“平安e家”电话报警系统建设。目前,全市已安装“平安e家”电话报警4000户,两年内将完成2万户。三是全面推行出租车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目前,全市所有出租车均安装了gps设备,可享受集安全监控、出租车调度、后台数据与汇总、实时路况、信息发布、城市应急指挥、城市“一卡通”等七大功能的优质服务,同时为社会治安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据。今年1月,又全面推行了乘客“叫车”服务,实现了安全与便民的“双赢”。据统计,出租车新上技防项目以来,实际报警80多起,有效解决了出租车在动态环境下遇到的纠纷调处和犯罪预防、处置问题。全市出租车运营水平总体处于全省运管系统领先地位。

在应急管理方面,完善三项工作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一是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机制。切实增强信息透明度,把握舆论主动权。如在每一次的雨雪天气灾害处置中,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滚动预报,及时提供气象资料,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方落实好防范措施。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积极宣传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奋起抗灾的典型事迹。在处置较大的突发事件中,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应急处置进展情况,提高主动引导和把握舆论的能力。

二是社会动员机制。针对极端天气频繁的情况,在认真总结抗雪救灾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各部门联动、机关干部和党员干部参加、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如在应对雨雪天气等自然灾害和防范甲型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取领导分片包干、包保负责等措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在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调查评估机制。从开始,市政府应急办每年初都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对下年度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范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从今年2月份开始,按照突发事件四大类别,按月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情况,据实强化相应举措。另外,对重大活动期间不稳定因素或苗头性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处置情况,都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予以梳理评估,确保应急有效、处置妥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基层干部政绩观偏差的观察与思考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有关基层干部政绩观偏差观察思考

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绩观决定了平时的工作取向,对整个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在与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交流过程中,发现少数同志在为谁创造政绩、如何树立政绩等观念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体现在:

一是树立政绩的意识存在偏差,体现在过于求稳,造成发展滞缓。一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保稳定,只要不出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许多基层干部基于前些年的工作教训,认为开拓性地抓发展、抓调整,难免会冒一定的风险,既然如此,不如得过且过,稳中求“升”,有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没有任何起色。二是创造政绩的方式存在偏差,体现在脱离实际,违背发展规律。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到一个新的地方以后,为了突出本人的工作,喜欢将前任的发展思路丢在一边,另起炉灶,人为地破坏了经济发展的连贯性;有的忽视群众的创造性,仅凭个人好恶和意愿,从主观上出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事与愿违。三是追求政绩的目的存在偏差,体现在急功近利,忽视长远发展。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多,更热衷于向领导邀功请赏,喜欢超越现实条件,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口号和指标,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为在短期内出效果、出政绩,忽视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一任的政绩,几任的包袱。

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政绩观念上出现的一些偏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观念方面存在问题。个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的目的更多地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围绕个人升迁做打算,而不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以这种思想为基础产生的政绩观,势必偏离正确的轨道。二是政绩考核体系存在缺陷。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过多偏重经济建设内容,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占的份额偏少;考核标准比较随意,缺乏科学依据,许多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就是围绕着上级领导转;考核项目过于繁杂、笼统,考核方法简单死板,效率低下;有的地方看政绩仅仅凭数字说话,将政绩绝对化,造成频频出现数字政绩、虚假政绩。三是选拔任用环节需要改进。干部政绩考核与选拔任用衔接不够紧密,有时选任干部让年龄、资格、学历等硬框框成为了更重要的因素;有的地方调整乡镇干部没有严格按届期来,不利于干部政绩的科学评估;三年一届的乡镇班子任期偏短,不利于干部在基层领导岗位上作长远打算,扎根一个地方工作。

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加以解决。一是要加强宗旨教育,解决好“为谁创政绩”的问题。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落实到创造工作成绩的实践中去。促进基层干部深入体察~,凝聚民心,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在亲民、为民、富民中树立政绩。二是改进考核机制,解决好“如何评价政绩”的问题。考核干部政绩时,既要了解当前工作,又要注重了解前些年的工作,通过回访考察、离任后~测评等办法,看任期工作的后续效果;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干部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程度和创新精神,区别好在不同工作基础上创造政绩的大小以及个人在创造政绩中所起的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有真正的发言权,将群众对干部政绩的满意度作为重要依据。三是强化作风建设,解决好“如何创造政绩”的问题。要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坚持从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要善于与群众打交道,做到懂农村、交贫友、办实事,自觉地把自己与农村、农民融为一体,用好的作风创造出让农民群众拥护和满意的政绩。四是转变工作思路,解决好“创造何种政绩”的问题。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普及教育,使基层干部正确处理开拓进取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近期成绩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个人进步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认真探索经济发展规律,努力创造经济发展、群众舒畅、环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63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蕴含着农村和谐稳定的重大命题和深刻内涵,也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一)

随着依法治国历程的推进,全国上下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的司法认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本身正当权益的认识和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但随着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措施的不时加速,新型农民司法认识的不时深化,乡村普法工作的近况很难顺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必然水平上制约了乡村普法工作的深化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普法工作,全力服务新乡村建立,笔者就乡村普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谈几点浅显的观点:

近况剖析

一是对普法教育的主要性看法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注重物质好处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做事情的习用规范,对那些费时、辛苦而又难见经济效益的普法工作则持逃避、被动、冷酷的立场。很多基层干部、农民还存在适用主义思想,碰到问题才想起往来不断找司法,不克不及做到事前学习和知晓。有的乡、村一年不搞一次普法宣传活动,既没方式也没内容,为了迎接省市县综合管治检查审核,其普法活动材料、工作总结等普法台帐往往是暂时假造,凭空捏造,基本无真实、历史的陈迹。

二是对普法相关工作经费、人员投入不足。当前基层司法所人员编制过少,无专职普法步队,普法经费落实不到位,工作开展困难、技能配备掉队,不克不及顺应新情势下的普法工作需求。尤其是乡镇普法工作经费、人力严厉投入不足,乡镇司法员也仅仅是乡村纠纷的调停员和中间工作的服务员,在实践工作中很难真正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特殊是学校普法,法制副校长更是有其名无其实,必然水平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化开展。

三是普法宣布道育方式保守。目前乡村普法工作首要是采取司法征询、普法口号、宣传栏、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传统方式多而创新认识和方式却少。不少乡镇设立了法制学校,也是有其名,而很少开展法制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结果。

四是工作推进存在必然坚苦。首先是人员难集中。随着农民经济认识的不时加强,乡村财产构造的调整,乡村大都青丁壮外出打工或进城在企业就业,一年甚至几年很少回籍,普法对象比拟难以集中;外出务工进程中普法对象忙于务工赚钱,而企业老板和个别工商户也只追求最大好处化,基本无暇顾及普法工作。其次是时间难保证。乡村生产劳动的时节性比拟强,农民在农忙时早出晚归,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经商,很少有闲暇时间坐下来静心学习,因此普法时间难以保证。最终是内容难了解。因为农民文明程度遍及低,对规范抽象的司法条则很难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习司法的积极性和自动性,客观上也障碍了乡村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二)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蕴含着农村和谐稳定的重大命题和深刻内涵,也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担负法律监督职能的人民检察院,如何认清肩负的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和履行检察职能,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是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要求,也是摆在每一个检察干警面前的现实命题。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县实际和检察机关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做法,就人民检察院如何做好服务新农村建设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强化意识上做文章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现有300个行政村(社居委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发展,农村的社会矛盾逐步呈现出来、“三农”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有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的神圣职责,在保障公平正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检察机关的工作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顺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在强化意识上做文章,笔者认为要强化“四种意识”。

一是强化政治使命意识。近年来,县检察院在新农村建设中做了大量服务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地贡献。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为新农村建设提高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环境至关重要。曾经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检察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责任意识,立足检察职能,为“三农”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要切实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检察机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将维护农村、农业、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纠正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问题,真心真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切身利益。

二是强化党的领导和大局意识。检察机关必须自觉接受党委和人大的领导,将检察工作置于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中来谋划,置于新农村建设中来谋划。要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检察工作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全力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实效,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要以良好工作作风,主动适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检察工作的要求,积极寻求检察职能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措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打造法律平台,创造良好的法治、政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和谐。

三是必须强化依法履行检察职责意识。检察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强化党的领导和大局意识,还要强化履行检察职责意识,检察机关为新农村服务必须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准确掌握法律法规的界限和尺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做到不枉不纵。

四是必须强化开拓创新意识。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检察机关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的观念、从新的视角、用新的手段去探索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新问题,以观念创新促思路创新,以思路创新带举措创新,以举措创新创造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校风管理调研报告:从心启发,渐习成风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校风管理调研报告:从心启发,渐习成风

时间: 2月27日至3月2日

对象:xx学校校风管理

方式:随机看看,聊聊,听听

调研人:

背景:

为了丰富、提升高位均衡教育的内涵和品质,教育局决定在XX年重新启动“校风管理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技术装备管理规范学校、后勤管理规范学校”的创评工作,为使创评工作更贴近学校实际,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2月26日下午,教育局召开创评研讨会,最后确定,先分组调研,再修订方案,然后逐步推进。

接到任务,与朱局、马军商量,针对校风,拟定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研。

1、组织建设

2、政风(办学思想、行政行为)

3、教风(师德师风、教学常规)

4、学风(学习、礼仪、卫生、锻炼等行为习惯)

5、环境(安全、清洁、文化)

一、组织建设

有校风建设的组织机构吗?

有。是德育共同体,有警校,家校,学生处等机构,只是不叫这个名称。

行政经常研究校风建设吗?

研究,师风师德建设。

校风建设有专项的规划和制度吗?

有德育计划,相关的制度也有,只是还没有校风建设的专项规划。

学校中,师生知道校风建设吗?

不太清楚。

对校风建设,认识还不够清晰深刻,缺乏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氛围不够浓厚。

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校风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

二、政风

办学思想:

有。行政酝酿已久,基本成型,只是没有广泛宣讲和实施,师生还不知晓。

校训:厚德广才,报国济世;

校风:修身治学,感恩奋进;

教风:敬业爱生,立人朴教;

学风:立志守信,乐学善思;

政风总体端正、负责、勤奋、和谐。行政行为,能够依法管理,以德兴校,追求善美,党政工和谐,共谋学校发展。

三、教风

1、师风师德

早晨八点,师生陆续到校,有学生开始做清洁,八点三十,教师全部到齐,规范列队参加集体朝会。

校园中,课堂上,教师遵守师德,爱生敬业,基本没有体罚学生的现象,精神风貌良好。

与教师闲聊,能够感到,教师有一定的主人翁精神,关心学校发展。

2、教学常规

遵守教学“六认真”,行政定期进行学月查导。

各科教学基本规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教师认真负责,周豹等部分教师重视个别辅导。

早会、班、队活动依照计划有序开展,午间管理,部分教师主动参与。

四、学风

场景一:集体朝会

八点四十,集体朝会随着乐声按时举行……学生主持。

升国旗,师生整齐列队,注目行礼,肃穆庄严;

国旗下讲话,学生背读。

总结与布置,过于简单。

齐诵校训:立志树德,勤学守纪;

国旗下讲话需加指导,总结需要注重细节评价。

场景二:大课间操

下课铃响,音乐响起,各班列队鱼贯而行,依次来到操场……

师生共同参与,体操——跑步——舞蹈,秩序好,有一定特色。

三十分钟活动结束,各班自动复归原处,有序离开操场……

建议适时督评、个别指导。

场景三: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高段学生普遍认真、规范;低段学生不够准确、熟练,需要加以训练、指导。

场景四:课堂学习

课堂秩序总体良好,学生专注,能够参与讨论、答问学习,低段需要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好学习惯。

场景五:文明礼仪

学生待人纯朴、热情、基本能够主动问好。

在公共场所,基本能够自觉保持安静,食堂稍小,能够遵守秩序,组织有序,基本能够做到人走桌面净。

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表现。

五、环境

校园环境整洁,有比较丰富的校园文化,还存在一些卫生死角,譬如厕所、楼道转角,有待进一步整洁、规范。

管理有安排标识,有组织检查,细节不够落实,保洁习惯基本养成。

建议:

1、制定校风建设规划,把校风建设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逐步形成专题化、系统化、常态化。

2、加强系统宣传,树立典型,让校风建设全面深入人心,形成共识,逐步形成良好浓厚的风气。

3、开展专题研究,深刻领会校风内涵,探索创新示范、言教、训育、熏陶、内省育人的共同体。

4、站在文化即人格的高度,引领师生求品质,树形象,创新活动,践行生活,持之以恒,追寻生命的意义,提纯教育生活的美感和幸福感。

感谢:

感谢xx学校师生的支持和给予的友好方便!

调研中,仿佛一直春雨绵绵,寒风猎猎,从来没有生过冻疮的耳朵,居然长胖了!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服饰专卖店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服饰专卖店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x年xx月xx日

调研地点:专卖店

调研内容:考察各专卖店(服装店、鞋店、珠宝店等)的空间设计

调研方式:网络考察

调研目的:通过对各种类型的专卖店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关于商业空间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以后的设计中提供借鉴与帮助。

前言:专卖店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吸引各种类型的过往顾客停下脚步,仔细观望,并吸引他们进店购买。一个专卖店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其商品销量与盈利的多少,一个好的专卖店设计有助于维护品牌形象,可以促进商品的销售。

商品千差万别,商店各不相同,不同的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也不同,因此在对专卖店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必须考虑清楚顾客群的情况。比如童装专卖店的设计应该显得活泼而自由,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而像珠宝店的设计应尽量高贵、大气,营造一种华丽的空间氛围。

当然,专卖店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商品最佳的一面展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结合运用情调、功能性和富于魅力的设计,做到人性化设计。

下面将主要从两方面对专卖店的空间设计进行简单的调查分析(由于条件限制,此次调查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通过这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商场店内装修设计都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原先简单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现在设计师们要做的不仅是从色彩,材料,总体预算上为人们考虑,而且更要在室内空间使用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更符合人们要求的设计。

随着多元性的时代,风格、个性等特别显得突出,有研究的必要。风格和个性看来比较抽象,但仔细想来也并非不可捉摸,例如室内色彩,有的喜欢强烈的色块,有的喜欢淡雅,用线脚纹饰。又例如有的喜欢在照明、光和色方面有更多的表现;有的喜欢作更多的细部装饰。莱迪商场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专卖店的空间设计要考虑的要素:

专卖店形象设计是品牌展示的灵魂。品牌时代,专卖店是其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专卖店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品牌的传播和产品的销售。一个优秀的专卖店设计除了在视觉上要求整洁、美观以外,还要能够很好的传达给顾客相关的销售信息,能最大限度的使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和形成购买的行为。专卖店往往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其设计也与销售的商品有很大关系,并体现出较强文化内涵。

服装品牌风格,店面的风格:

在进行服装专卖店设计时,根据服装品牌风格、色彩等特征的不同,对卖场环境做出相应的设计,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形成丰富的变化效果。不同款式、不同品牌的服饰有不同的装饰风格,设计时要赋予时装店自己的个性,在顾客心目中突出形象。在装修时要根据不同的服饰种类来选择地板装饰材料和颜色及地板图形设计。比如女装卖场要有女人味,卖场的线条要流畅、纤细,带有柔和气息;而男装则以深沉、粗矿的线条为主,突出阳刚之气;

一、功能性。

我们都很清楚一个专卖店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销售商品,从而取得盈利,对专卖店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将商品推销出去,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只有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有限的空间,将商品以最佳的状态的展现给消费者,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吸引消费者。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用水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49 字

+ 加入清单

用水情况调研报告

一、活动背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如果我们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眼泪!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由来以久。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干旱发生频繁的国家,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5%,水资源却占全国的19%。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

二、活动目的

1.我们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一次关于农村水资源观和节水意识的社会调查,锻炼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2.了解城南街道用水的种种真实状况,并深入分析出现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调查组成员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成员

四、用水情况调查

1.公家水,白用白不用

我们调查组成员走进街道卫生院宿舍区的时候,一位女医生正在洗衣服。一个脸盆用来泡衣服,一个脸盆用来搓衣服。正在起劲地搓衣服,而泡衣服的那个脸盆上的水龙头却开着,水溢出了盆外。离开三分钟,水还在淌着,(调查得知:公家的水,不要钱,管他呢)。调查组成员走到跟前,将水龙头关上。

2.自家井水,不要钱

一个成员来到邻居家,邻家的王阿姨正在搞家庭卫生,只见她拧开水龙头将水放到最大冲拖把,自己却跑到屋里抹家具去了。这一去就用了10分钟。这10分钟至少浪费掉了两桶水,可以供给一个班40名学生全天饮用。在这10分钟时间里,有王阿姨出出进进,但却没有上前把水龙头关掉。(调查得知:自家井里里抽上来的水,不要钱,你管得着)

3.落后的洗车办法

调查组在街上一个清洗洗汽车的门头在冲洗汽车。洗车叔叔用高压喷枪远远地对着汽车,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猛烈地喷水,洗去表面的灰尘和污垢,落到地面的水很快地流入下水道,十来分钟完成任务。洗一辆车消耗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量。这种落后的洗车方法,有三大弊端:使用的是清洁的自来水;水不重复利用,大量地消耗着宝贵的水资源;含有机油的污水直接排放掉,污染河水源环境。

4.滴水成河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水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予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哗哗响的“大流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

5.水价偏低,用得起

我县的的水价(每立方米水),价格偏低。根据我们上网查询,我县的到户综合水价在基本水价基础上价外加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价格为:居民生活用水综合水价为2.54元/方,非居民生活用水综合水价为2.88元/方。同国外水价比,都有明显地偏低。香港地区20元,东京22.8元。我们这里的水价真的是低得没法再低了!所以人们都感觉用水便宜,存在随意用水现象。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实现跨越式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思路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全文共 3438 字

+ 加入清单

实现跨越式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发展速度之快超过历史,可是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却低于浙江、广东等地区,甚至到低于本省的苏、锡、常等市,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最近省市相继召开了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在思想观点、政策导向、发展环境上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氛围。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迎头赶上,快速地、跨越式地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笔者在引导、培育、促进、管理私营个体经济岗位上工作多年,对私营个体经济的孕育,成长和发展有不少亲身经历和认识,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客观的审视 和研究。这里就实现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健康的、跨越式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     一、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     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政府和政府管员,决不能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那种定计划、发文件、下指标的工作方式必须改变,才能与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所以政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1、为私营个体经济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氛围。     在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各部门应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目前有一个误区,认为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工作是工商部门的事,跟其它部门的关系不大,其实不对,各部门都应发挥自己的职能,为私营个体经济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当然,工商部门更直接,义务更大,应充分发挥登记管理的职能,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全心全意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注册登记工作中,放宽市场准入关,放开对投资人资格的限制,简化审批手续,把监督管理和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和氛围。     2、为私营个体经济创造完备的法制环境。     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扶持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但很多政策不配套,落实不到位,因此,我们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对本部门现行政策规定进行清理、修改、完善,建立一套完备的、透明的、操作性较强的私营个体经济政策体系,真正为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法制政策环境,使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在法律上得到保障,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私营个体业主提高法制观点,懂得自己应遵守的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自身享有的权利,从而依法经营,公平竟争,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为私营个体经济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机构的工作宗旨。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政府实实在在的服务,其实服务就是为私营个体办实事、办好事。首先,应做好三件事是:一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水平,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内容,减少审批事项;二是转变工作作风,杜绝吃、拿、卡、要,做到廉政勤政;三是减轻私营个体负担,严禁乱收费、乱摊派。其次,为私营个体提供优良的经营场所,目前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的经营场所,多数是租用的、临时的、不固定的,这样就造成了私营个体业主的短期行为,不敢轻易投资,没有长远规划,这样企业就很难发展。很多私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都?quot;私营企业经济园,我们为何不借鉴呢?所以政府为私营个体提供廉价的固定的经营场所,是最好的服务。再次,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抑制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资金,我市私营个体的发展完全靠自己的原始积累,没有国家投资,没有拨款,又没有融资渠道,这就抑制了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政府可由财政适当支持,广大私营个体共同出资,建立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各类基金,为私营个体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第四,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为私营个体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以解决他们信息不灵的问题;建立一批专门的中介组织,为私营个体经济的经营和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以解决它们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和发展科技经纪担保,为私营企业获得技术支持提供服务,以解决技术水平低的问题。     二、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私营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私营个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富有活力的经济细胞,在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竞争力,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从全国私营经济的发展态势看,从新世纪之初发展要求看,我市的发展还存在着差距:一是总量不大;二是规模不大;三是层次不高。因此,我们必须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思想的要求,进一步统一认识,扫除障碍,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实现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有新的突破。     1、全面彻底的放开放宽经营领域和准入条件。     党的xx大和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认了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上做到: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六放方针,它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创了私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放宽经营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的,全面彻底的对私营个体经济放开,允许它生产经营,对国家限制的行业和商品,可以经过有关部门批准,通过合法途径进入生产经营;其次,放宽经营者的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具有完成民事行为力的人,都可以从事私营个体生产经营,在登记注册中应取消提交经营者职业状况证明,同时应允许在职人员在不参加经营的情况下投资、入股、参股。再次,切实减少前置审批,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和少数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外,登记前置一律取消,改为登记后置和登记备案。     2、国有中小企业全面退出、让位私营企业。    &n

bsp;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国有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亏损,净资产为零,很多职工拿不全工资,吃不饱饭,但是这些企业为什么不能退出呢?障碍主要有三:一是他们的上级主管部门不让退,退了他们怎么办,他们有什么事干;二是企业的人员安排问题;三是坏帐难核销,债务难处理,实质是缺少改制成本。这些国有企业过去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上缴利税已相当于国家初期投资的数倍、几十倍,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在竞争中退出,政府应该筹集一部分资金,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免得包袱越背越重。我们不但要退出效益差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也要退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主动,取得先发优势。     国有中小企业的退出的运作方式很多,有十多种,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条件,选择相应的退出方式:规模小人员少可采用拍卖出售;规模大人员多可采用租赁、承包、参股等方式;效益差负债多的可采用破产重组方式。此外,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各种投资主体参加改制。大批私营企业通过收购、承包、租赁、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壮大自己,既降低国有资产的经营风险、为国企改革作出贡献,又满足了私营企业的发展需求,可谓两全齐美利国利民。随着时间的推移,私营企业这种补位作用将愈来愈明显。     换位后政府应从婆婆的角度转变为媳妇,多服务、多做实事,少发号施令,少指手划脚,只有这样才能使私营企业健康地跨越式发展。     3、加强领导,成立私营个体经济管理局。     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它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上来。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合,中小国有企业的彻底全面退出,区一级的很多主管部门和主管局就成为多余,而私营个体的补位,将使私营个体经济队伍迅速扩大,成立私营个体经济管理局迫在眉睫,所以拟销多余的主管局,成立私营个体经济管理局是政府当前应考虑的工作。外地很多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政府已设制了私营个体经济管理局。江苏前几年乡镇企业发展比较快,可能跟各地区成立?quot;乡镇企业管理局有关。在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今天,为什么不可以成立私营个体经济管理局。     作为私营个体经济的一个主管部门,整体规划指导和督促检查政策落实情况,掌握发展动态,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强化服务,了解私营企业的意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教育和引导私营个体业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内功,为私营个体经济自身发展创造条件,是私营个体经济管理局的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北海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商务,全文共 12384 字

+ 加入清单

2017北海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以蓬勃的发展速度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已进入基于网络的信息时代,开展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活动已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北海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把加快和促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作为北海更好地参与国内、国际竞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把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和电子商务应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制高点来规划,着力构建了电商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科技服务(含科技金融服务)、公共技术服务、人才培育与引进服务等平台,吸引了甲骨文、广和、ibm、新加坡电信、石基信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电商企业入驻北海,第三方支付平台、认证技术芯片、淘金铲、掌上房app等一批电子商务的支付、技术服务、信用体系等技术平台不断完善,北海水产网、冻品网、北海涠州岛网、北海房地产资讯网等网站通过北海优势产业与电商的结合,提升了优势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促进了北海经济的快速发展。XX年,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广西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广西西嘉网络有限公司、北海源生商贸有限公司获得广西电商示范企业。

为了全面了解北海的电商发展情况,我局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等方式对北海电商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北海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北海是较早开展互联网运用的地区之一,XX年6月,作为北海首家本土电商企业的西嘉网络旗下的北海旅游在线()上线运营,标志着北海正式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近年来,北海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XX年北海市电子商务交易额接近50亿元,XX年超过60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交易额6.6亿元,网络零售销售额11亿元,电子信息、旅游、珍珠、水产、房地产等行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均超过亿元,全市从事电商的商户(个人)超千家。XX年,北海源生商贸有限公司实现在京东商城珍珠类目销售额排名第一、天猫旗舰店珍珠类目销售额排名第七的良好业绩,XX年12月,北海源生商贸有限公司获得自治区商务厅认定的“广西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称号,对北海市电子商务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一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形成了以b2b电子商务为主,b2c、c2c为辅的业态结构。软件信息服务、旅游、水产、房地产等多个产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过亿。二是适应专业化要求,平台构建以行业垂直门户网站和生活服务类地方门户为主。房地产行业网络媒体运用较多,如北海房地产信息网;生活服务类,如北海365网;北海特色产业,北海市林业产业协会旗下网站北海林木产业信息网、南珠宫、源生珠宝、喷施宝等。大部分中小企业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和第三方行业门户平台,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广泛通过互联网采购设备和原材料。在阿里巴巴上,以北海公司搜索产品,有126家北海商家,产品涉及珍珠产品、喷施宝的有机肥料,干海味、高岭土、石英砂、冷冻海产品、鲜活海产品、柴油车黑烟颗粒过滤器、烟雾过滤器、柴油机过滤器、合浦砂锅、鲨鱼软骨粉(保健品原料)、水果原浆、合浦红薯干、即食海味零食、鱼粉设备、金华茶、银河变压器、润滑油、低压复合开关、水产养殖虾药兽药等。绝大多数为北海特色产业的特色产品。三是适应技术发展趋势,一大批电子商务app应运而生,电子商务移动化趋势明显。西嘉网络开发的“掌上房”app,北海鑫盛开发的应用于微信平台的“北海微盟”,成为了北海移动电子商务的领航者。

(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情况

1.电子商务支付体系不断完善。全市目前拥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4家、政策性银行二级分行1家、股份制银行二级分行2家、城市商业银行一级分行1家、邮储银行二级分行1家、农村信用联社2家、村镇银行1家;各种银行业营业网点220家。北海市银联跨银行atm/pos网络的建设、网上银行使用的推广为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此外,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最大软件企业及唯一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酒店业管理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同行业中唯一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产品服务于国内90%以上的五星级酒店和60%的四星级酒店用户,服务客户数量逾11000家。XX年,石基公司立足于自身技术、资金及客户资源优势,启动石基电子商务支付平台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投入5000多万元,基本完成支付平台的建设,与全国各酒店的数据对接联通及采集工作已全面铺开,该项目XX年初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互联网支付许可证,项目全面展开运营。石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建设运营将为酒店、旅游、餐饮乃至未来更多行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保障,该公司正着手进行预付卡支付平台的建设和许可证的申请工作。

2.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北海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海港、铁路、空港和高速公路的沿海开放城市。目前,已建成铁山港1-4号10万吨级深水泊位,扎实开展5至10号泊位前期工作;石步岭三期2万吨级5号泊位正式投产;南(宁)北(海)高铁钦北段全线正线铺轨完成,建成后,从南宁至北海只需50分钟左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四市交通同城;稳步推进钦北铁路扩能改造、玉林至铁山港铁路等交通项目,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XX年,完成机场换算旅客吞吐量76.19万人次,航线达到15条、通达城市15个;港口货物吞吐量1756万吨、增长10%,集装箱吞吐量8.52万标箱、增长20%。另一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无水港”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体系的意见》、《关于印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减半收取车辆通行费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政策的出台,促进北海作为我国对接东盟前沿城市、西南、中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的优势发挥,推动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产业物流,城乡配送物流,专业物流、航空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全面发展。

3.人才支撑得到有效加强。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与商务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北海电子信息千亿元产业的快速发展,储备了一大批技术开发维护、产品开发(产品经理)、信息传播的综合性商贸人才。为努力优化北海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北海职业技术学院、北海国发高中申报广西电子商务定点培训学校;北海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意见》,加大招才引智及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北海高新区引入了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建设甲骨文广西oaec/wdp人才产业基地(此基地为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建设的第二个人才产业基地),为北海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市场规范与监管更加严格

广西相继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桂政发〔〕6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7521 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74号),及北海相继出台的《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北政发〔〕25号)、《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北政发〔〕180号)、《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北海口岸经济发展的意见》(北政发〔〕32号)等一批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从服务外包、科技研发、人才引进、物流体系等各方面支持信息服务产业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XX年,北海市电子商务协会正式成立,为入会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电子认证,发放数字证书。XX年,北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北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北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综合推进北海市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这些举措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签名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则,使北海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电子商务协会建设情况

北海市商务局XX年3月24日批准成立了北海市电子商务协会,该协会由广西西嘉网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旨在为北海市的电子商务行业提供服务,会员单位主要为从事或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营销、为网络销售提供或制造产品、为电子商务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科研、教育、培训工作的各类社会团队。目前企业会员50多家,建成涵盖海洋产品、化工、电子等行业各类电子商务网站10多个。北海电子商务协会每周举办一次电商分享会,与会员一起分享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新模式等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等,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和专家一起分享创业的感悟、融资、企业文化建设等经验,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构想,走进校园,举办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和促成青年学子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推动北海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北海市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电子商务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以下不足:

(一)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b2b企业的电子商务运用大多停留在基本的供求信息发布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仅限于收集行业信息、发布企业和产品信息。b2b企业的官方网站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充分发挥官方网站传播信息获得订单的功能。小额b2b业务,一般直接通过线上交流,网页信息展示,成交定单,通过网上银行或支付宝付款,完成交易。大额b2b订单,通过线上信息晒选,线上初步洽谈,线下考察,线下详谈,签单,通过银行转账或网上银行付款完成交易。

(二)产业聚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北海市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虽然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网站,30%以上的企业开始涉足或参与到电子商务领域,西嘉网络、北海团购265、北海365网、北海在线(商家宝)、南珠商城、e网、乐宿客等多家电子商务平台在运营,但缺乏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度与北京、杭州等电子商务发达城市相比,差距明显,缺乏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聚集引领。传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运用层次低,没有产生集聚效应。网上零售规模小,独立网店更少。资金人才缺乏,产业链服务能力弱,电子商务应用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不平衡,在旅游、珍珠,房产等行业发展相对成熟,其他行业运用程度低。

(三)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电子商务的支撑保障体系包括政策环境、电子安全认证和在线支付、诚信体系等的建立。全市目前虽然拥有各个银行的营业网点、atm/pos网络及石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但缺乏具体的鼓励北海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划及扶持政策。中小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上缺乏一对一的有效指导,对网络营销评估评价体系存在误区。缺乏本土领导性的行业交易平台,特别是缺乏集聚地方特色产业和地方名特优产品的综合交易平台,缺乏地方性的信用评价体系等等。整个电子商务的技术、支付、信用、认证等支撑保障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需进一步完善。

(四)政策支撑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政府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电子信息、软件发展的政策,但目前仍没有出台明确的指导电商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促进电商发展直接的扶持政策仍然较少,政府各相关部门联系机制仍未真正建立起来,电商发展仍然停留在企业自由发展的阶段。

三、北海电商发展方向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客观规律,结合北海实际,建设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做大做强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网上现代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电商产业辐射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服务体系。

设置电子商务软课题,组织系列电子商务调研摸底和分析,明确电子商务与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关系,一是把握电子商务宏观发展方向与重点,编制北海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园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和建立电子商务统计分析体系,及时把握电子商务企业动态,统筹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二是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出台电子商务扶持及税收等配套政策,对入驻的电子商务企业减免场地租金,对企业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奖励;三是制订电子商务企业的认定标准,加快园区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电子商务产业管理与服务。

1.加大载体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一方面充分通过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石基、西嘉网络、北海365等带动,以点带面,增强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与协同优势,吸引、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利用北海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前沿阵地的区位优势及北海高新区“广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及北海高新区电子商务孵化器的产业集聚作用,加快北海软件与信息产业园、电子商务孵化器、北海九福东盟自贸城、北海义乌国际商贸城等载体的建设,吸引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形成研发、运营、支付、认证、仓储、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上下游产业链。加大北海高新技术创业园二期载体建设投入,完善办公、生活、技术平台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北海电子商务协会、软件协会、物流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整合公共资源,为园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办公场地、电子商务政策与技术咨询等服务,通过电子政务为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创造带动和支撑环境,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基于网络的公共服务。服务网络化,鼓励企业和个人上网办事;根据北海产业发展的特色,开发海洋生物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商品等的信息资源,建立基础资源数据库,为企业及消费者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数字化信息产品和服务。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营造良好产业环境。以“三网融合”、“无线北海”、“数字北海”建设为契机,加快北海高新区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提高网络的信息交互能力,改善网络使用环境。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推进政府、部门、企业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深化开发各领域的信息资源,建立基础资源数据库,为企业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数字化信息产品和服务,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

根据北海高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产业的管理体制,完善有关电子交易和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通过北海市人民政府XX年建立的北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北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综合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

(三)进一步加快构建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

1.健全安全认证、支付和信用体系。首先,通过北海沿边金融试点的建设,建设面向东盟的北海国际电子商务外汇结算平台和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中心。把ca认证作为推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交易、b2b平台提供深层次服务、金融企业提供安全支付服务的保障措施,并以此为突破点,大力发展数字证书的应用。目前,北海电子商务协会已为50多个入会企业进行电子认证,发放数字证书。其次,鼓励金融机构和电信运营商、条件成熟的企业开发面向园区企业新型在线支付产品,尽快形成由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固网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渠道构成的新型综合支付体系。再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网上信贷和网上支付业务,鼓励商业银行与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及第三方安全认证服务平台合作,搭建第三方电子商务信用平台,并与企业登记信息数据库和产品信息库有机链接起来,整合运管部门的域名信息,确保虚拟主体的真实性,实现动态查询、公示的功能,规范市场。

2.完善北部湾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基于北海西南大通道咽喉的区位优势,码头泊位等港口资源,建设西南物流基地、北部湾配送中心及北海高新区铁山港分园物流现代服务产业基地,发展综合配送网络,加快培育诸如顺丰、申通、圆通等一批具备海运、陆运、空运等综合配送能力的骨干物流企业,储备了强洁、万港等仓储企业,提升区域电子商务综合配送能力。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委托供应商或物流中心代其完成物流服务,逐步形成便捷的电子商务物流快递服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在规划的物流园区(中心)(如铁山港)内建设配送中心,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投资建设标准化仓储设施和电子分拨中心,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辐射中西部、面向东南亚、服务中国-东盟经济区的物流中转集散地。

3.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及行业协会的发展,如:石基预付卡支付平台、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北部湾平台、淘金铲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北海电子商务协会民间组织等的建设,为具有发展潜力电子商务中小企业提供较完善的基础网络、数据中心、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多层面的有利于存活、发展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其中,近期重点建设以下两个平台:石基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石基电子商务支付平台,是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挥自身技术、资金、人才、资源优势,建设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及世界各地,为中国与东盟的商旅客户和酒店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平台可实现查询、咨询、交易和支付功能,初期可提供“网上订房(订餐)+付款”的一站式服务,实现酒店客房的“在线淘宝”。平台总投资600万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北部湾平台——引进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合作共建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sip)北部湾平台,借助csip“中国芯”(集成电路)、“华夏擎”(软件)、“ip china”(知识产权)、“nite”(人才培养)、“chinasourcing”(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等几个行业领域的公共品牌优势,搭建集公共技术支撑、信息流通、人才引进和培训、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战略咨询、市场开拓与品牌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金融、技术等服务。平台建设投资1000万元。

4.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深化应用。鼓励园区企业加大市场尤其面向东盟的市场的网络营销投入,探索利用多渠道网络普及方法,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提升服务市场和配套需求能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积极推动信息化基础较好、上下游企业信息化需求旺盛、具有产业链主导能力的企业(如石基信息、西嘉网络)采用外包的形式建设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信息化,鼓励企业与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深度合作,深化企业应用水平,纵深拓展电子商务应用空间。

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营造电子商务发展氛围。电子商务协会定期组织举办电子商务分享会,电子商务沙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国内外电子商务学术与交流活动,举办全国电子商务行业高端会议,打造电子商务品牌高峰论坛,提升北海市电子商务水平;利用媒体资源,围绕园区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和招商引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推广。建设电子商务孵化器,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培育、聚集电子商务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四)建设投融资平台,落实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建设,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

1.优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一是搭建电子商务融资平台。在“助保贷”金融平台基础上,建立“银、园、企”合作联动机制。北海高新区筛选推荐并为企业提供担保,银行依托园区的推荐和担保支持,定向为园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完善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搭建银行支持、担保介入、园区推荐、企业参与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二是培育风险资本市场,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补充渠道。一方面,制订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政策,激励风险投资积极进入电子商务市场;另一方面,以北海市电子商务协会为基础,推动企业间、企业与投资机构间的定期项目交流。三是设立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与配套资金,推动政府资金扶持从“分散资助”向提升和优化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倾斜,向充实和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四是发展创新基金、孵化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新型投融资体制,促进资金的有效投入和良性循环。

2.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工程,建设电子商务企业孵化中心。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共建、整合资源等方式,建设办公、培训、综合服务、运营管理等功能设施齐全、面积约XX0m2、可容纳300户创业企业、创业人员可达XX0人的电子商务企业孵化中心。中心项目拟投资3000万元,配备商务洽谈室、网络中心、商务培训中心,研发中心等共享设施和资源,2020年完成创业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孵化的有效载体,打造“硅谷式”的电子商务创业摇篮,为电子商务类创业者搭建的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务平台。聘请成功企业家与高校院所的教授等作为创业导师和顾问,与入孵企业建立帮扶关系,为新创办的具有发展潜力的电子商务中小企业有利于存活、发展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建立集科技咨询与服务、文献检索与科技查新(为广西文献检索与科技查新接点)、专利查询、科技培训和公共信息网络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营造和谐创新的孵化环境。建设电子商务技术培训中心。结合产业和技术资源优势,利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优势科技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投资500万元设立电子商务培训技术中心(其中视频会议培训系统拟投资150万元),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电子商务技术培训,培养具有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举办国内外电子商务交流活动,打造电子商务品牌高峰论坛。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促进相关成果在企业实现产业化。

3.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集合社会智力资源,建立1-2个实训基地,通过与相关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技术支持,帮助入驻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培训服务设施和条件;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专家服务系统,建设《电子商务产业专家与人才数据库》,根据企业的不同需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并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定制内容和计划。通过定制式培训,为企业培育必需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5.服务地方市场体系的重点工程建设。(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是北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北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规划用地面积3000亩,按照“高端产业新城、现代商务中心”的定位,主要建设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软件开发产业区、信息技术产业区、电子商务产业区、工业设计产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区及综合配套区等,分三期建成。一期建成集公共服务、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科技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满足入驻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孵化企业需要;二期建成包括电子商务产业区,并配套建设会展培训区、酒店商务区、医院、公园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吸引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形成研发、运营、支付、认证、仓储、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上下游产业链,建成面向东盟的电子商务首选地;三期除了建设产业区外,还配套建设文化娱乐区、学校、生活居住区等。北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宜业宜居宜人的现代新城。 二是北海高新技术综合创业园二期。北海高新技术综合创业园是由北海高新区入园企业北海银河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北海高新技术创业园为基础,利用公司现有土地及空间资源,参照天安数码城等国内发达地区成功模式,建成产业、科技、商务、交流、生活相融合的智慧型产业运营综合体,重点发展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

(2)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无线园区”。 以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未来三年将在北海投入8亿元全力建设“无线城市”为契机,加快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物联网的应用,实现td网络覆盖全区。以2g+3g +4g+wlan混合网络模式,建设无线园区网络覆盖门户平台、业务应用以及运营体系,利用无线终端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高质量信息化服务,重点推动电子政务、安防监控、数字园区等五大工程。投资200万,建设5万台终端运算量的安防监控平台,帮助物流行业信息化监控、水位监测、环境监控,推动公共基础设施信息化,增强企业运作效率,实现社会化监控管理。二是“智慧园区”。“”期间,抓住中国电信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将投入4亿元打造“智慧北海”的机遇,推进园区宽带、光缆和无线网络建设,实现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光纤化,快速提升园区信息化应用基础能力。以提高安全、泛在、共享、普适性的综合信息基础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园区门户网站群和行政无纸化办公系统,加快对园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3)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工程。一是中国—东盟特色商品国际商务专业平台。充分利用北海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前沿阵地的区位优势,以北海九福东盟自贸城和规划在建的北海义乌国际商贸城为载体,引入10-15家中国境内和东盟区域内的大型特色商品电子商务企业,建设中国—东盟特色商品国际商务专业平台,提供网上零售、批发、网上会展、代购、国际配送、国际贸易等服务,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吸引国内外特色商品企业集聚,促进电子商务在贸易中的推广应用,打造网上中国—东盟特色商品集散基地。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电子商务平台。依托北海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投资5000万元,建设北海市电子信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覆盖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销售等各相关环节,集原材料采购及物流服务、高端电子元器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交易展示、常规电子元器件交易及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发布于一体,为北海市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企业,包括生产商、采购商、研发设计和方案集成商以及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电子信息产品交易、推广服务和技术交流活动的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三是海洋生物产业商务平台。利用北部湾地区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依托北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水海产品),以园区内的广西正五海洋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源龙珍珠有限公司、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试点企业,探索鲜活水产品、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调味品、添加剂及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微藻等海洋生物的批发零售“实体企业(市场)+网上商店”的流通新模式。投入1000万元自有资金,建设集原料交易、海产品深加工、冻品国际贸易和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国际海洋生物产品交易平台,提供海洋生物深加工技术、水产品供应链的种养加工、运输配送、检验检测、交易销售、政策法规和行业资讯等信息服务,优化供应链中参与者的信息化管理流程,推动园区水产生产型企业、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以及水产专业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为传统行业企业(如水产品加工企业)建设集原料交易、深加工、国际贸易(冻品)和物流(冷链)于一体的国际产品交易平台,提供深加工技术、供应链的加工、运输配送、检验检测、交易销售、政策法规和行业资讯等信息服务,优化供应链中参与者的信息化管理流程,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以及专业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四是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北海“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优势,鼓励企业搭建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旅游”。建立旅游服务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实现旅游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及时公开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和旅游企业相关质量信息,健全旅游信息网络和假日旅游预报制度,提供及时优质的旅游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全面推广管理系统、消费系统、营销系统等信息化,充实、完善各旅游企业网站。推广酒店、旅行社、民航、景点等网上预订业务,建成集预订、交流、售后服务等功能的网上交易平台。

6.建立人才发展战略,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北海高新区招才引智及人力资本投入,制定人才发展战略,重点培育和引进电子商务发展急需的各类高端人才。与桂电北海校区、北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等高校院所结合设立相关专业,鼓励校企业结合设立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引入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建设甲骨文广西oaec/wdp人才产业基地、知名企业或是龙头企业(如ibm等)建设培训基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电子商务技术培训,培养具有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建设北海高新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基地和人才高地。同时,加快构建科学的电子商务人才评价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人才建设保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部门联系机制

加快研究制订全市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政策措施,审议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决策,协调解决全市电子商务发展重大问题,指导、督促、检查电子商务发展各项工作。

(二)制度保障

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制订促进电信、金融与电子商务企业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完善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规范电子商务秩序,保障各类主体合法权益。继续开展市场准入、电子凭证、电子合同、交易安全、信用服务、规范经营等方面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评估,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定期发布园区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报告。

(三)资金保障

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电子商务科研创新、模式创新、产学研成果转化、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融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提供资金支持。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制订促进电信、金融与电子商务企业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引导作用,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

(四)税收保障

对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积极落实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15%的所得税政策,以及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人才保障

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政府、企业等各行业人员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积极推动和完善电子商务人才服务机制,引导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向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及民营企业集聚。实施创新人才“引智计划”,对带项目、专利、资金到园区创业的境内外科技人员,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六)加强监管

推动12315进网络,加强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经营行为的网上监测巡查,及时受理、查处消费者申诉并向社会发布警示信息。

(七)强化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途径、多形式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各界的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信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和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林业三严三实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524 字

+ 加入清单

2018年林业三严三实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现状

1、第一产业发展迅速。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00.65万亩,其中有林地68.43万亩、疏林地3.6万亩、灌木林地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0.02万亩、宜林地17.6万亩。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43.43万亩,公益林57.22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10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8.49%。干杂果产业基地建设顺利,现有干杂果总面积17.5万亩,其中柿子13万亩,核桃2.6万亩,红枣1.9万亩;干杂果总产量7万吨,产值7000万元。

2、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在干杂果深加工方面,建成年产柿饼500吨的加工企业1户、小型加工厂3户,建成柿子醋生产线一条,加上农户采用简易手工自发加工部分,据统计,全县每年共加工鲜柿13000吨,市场销售鲜柿45000吨,还滞销1吨;随着柿树产量逐年增加,柿子滞销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木材加工业底子单薄,全县木材加工业仅有49户,主要有带锯解板15户,寿木加工25户,原木经营4户,农具配料加工5户;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精加工产品主要是梨枣木工艺制品,如擀面杖、捣蒜窝、拐杖、碗、酒杯、麻食板、茶叶筒、调料盒等生活用品和神仙葫芦、木猴等旅游工艺品,但设备简陋,技术和工艺落后,各类产品档次低,不具备规模生产,年经济效益不足500万元。原木材年销售200余万元。全县第二产业年产值700余万元。

3、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良好。近年来我县以“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开发大市场”为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激活市场、强化两翼”的发展思路,以历史文化、休闲养生、自然观光、乡村旅游为重点,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森林旅游产业开发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年来,我县相继投资5.53亿元,实施了大佛寺景区改扩建和周边环境治理、紫薇山公园、泾河防洪景观带、公刘教稼苑景区、泾河龟蛇山大峡谷漂流、程家川古民居、侍郎湖生态休闲景区、拜家河观光农业长廊等十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县林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目前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依然偏低,仅为8000余万元,人均272.1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

二、存在问题

1、森林改善环境能力低下。目前我县森林林木多为近十年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保存的中幼林,虽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变,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但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还不能充分发挥,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仍然缓慢,人居饮水严重不足。

2、干杂果产业存在“大资源,小产业”。贮藏、加工和深层次开发业发展滞后,干杂果中名优品种匮乏,市场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干杂果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主栽品种不足。如柿子面积达13万亩、核桃2.1万亩、红枣1.9万亩,分别占干杂果总面积的76.4%、12.3%、11.1%,但引进和繁育新优品种面积太少,占总面积不足15%,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未能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3、林业资源开发层次较低。森林旅游业开发水平较低,正处在起步阶段,综合服务设施还不健全,难以吸纳外地游客来彬观光旅游。木制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均是一些小型加工企业,没有先进、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糙单一,难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

1、狠抓森林抚育工作。对于目前建成的中幼林积极开展抚育工作,应通过对森林合理抚育,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一步提高森林生产效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控固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狠抓依法治林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制度,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树立执法权威,提升执法效果。全面监督重点区域的森林资源管理,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核查,准确把握森林资源信息动态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有效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3、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重点打造、集群发展、点面结合、形成优势的原则,真正把引导、扶持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成立专门的柿子产业机构,采取招聘考试、竞争上岗的办法吸收一批有专业知识、有工作能力的大学生或抽调现有技术人员,组成彬县柿子办。选派专业人员出外学习有关柿子深加工的先进经验,为柿子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针对我县柿子园的经营现状,积极实行流转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地处山沟里的原属一家一户所有的柿子树及集体所有的柿子园承包给善于经营、有能力作务者,走集约化的路子,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

在群众生产方便、热情较高的村,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果民,进行户间联合,组建专门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模生产,进一步培育优势产品,寻找和开发市场,以经济组织形式应对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市场。

4、增加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和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争取国家、省、市在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并逐步提高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力争在经常性财政预算中,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林业科技教育、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旅游等事业的投入。在资金使用上,应增加后续管护资金,保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持续发挥。

篇二

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

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

我省林权流转的重要内容包括林木所有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林地使用权和地上林木所有权同时流转。其中,以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沟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权为多。如洛宁县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

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四荒”的开发治理,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开始承包几米的路段、河段,发展到承包经营一条路、渠或一条河段;从承包经营几亩、几十亩林地发展为买断几百亩、几千亩的荒山经营权;从小片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发展到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林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拓宽。《森林法》的修订、《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中央《决定》的出台,使林权流转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拍卖

拍卖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对林地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后,举行拍卖会,由买方竞价,报价最高者中标,与卖方签订合同(协议),出资买断一定时期的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并在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管理,收益全部归中标人的流转形式。在拍卖过程中,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竞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地人员优先。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比较受群众的。且这种形式转让,一般成交价都要高于底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2、承包经营

承包经营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向发包人支付承包费用,取得林地使用权,自主进行植树造林、经营管理,收益完全归承包人所有的流转方式。承包经营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农户、法人单位或合伙组织。承包经营是起步最早的一种林权流转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3、联合(合作)经营

联合(合作)经营,是指由多个投资主体以土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作为合作条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经营方式。联合(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以联办合作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如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布朗李园艺场,经营面积1000亩,*市房产局职工王保宪以30万元资金入股,国贝石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林业技术员以技术入股,建立董事会,联合经营管理。

4、林木认领托管

所谓“林木认领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然后面向社会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自愿认领一定面积的林木,获得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再由认领者将其所认领的林木委托给托管公司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至采伐的一种林权流转形式。委托方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纳托管费用,托管方按照专业化水平对所托管的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并确保林木生长量达到约定的蓄积,此种林权流转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兴。

二、林权合理流转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增加了林业投资主体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权流转的加速,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随之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并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的打破了过去长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业建设主体实现了由过去单一行业建设项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以桐柏县为例,1999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林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五年来造林总面积的67%,参与经营的企业、单位、个人2452家,累计吸引投资3800余万元,占同期全县林业总投资的70%。

(二)盘活了林业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林权流转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长期闲置不用,或分配给无力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形成死滞资产。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散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上一些技术人员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三)扩大了有林地面积,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总量

投入的增加、资源的优化组合必然地带来了资源量的增加。仅就桐柏县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积为118万亩,目前,已增加14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从116万立方米增加到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质量,有效保护了资源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是说造林不易,管护更难。过去植树造林产权收益不明确,群众积极性差,造林成活率低,管护困难,“年年造林不见林”。通过林权流转,明确了产权,保证了收益,“谁造谁有”的政策落到了实处,广大林农有了实实在在的拥有感,造林护林积极性极大提高,前期造林舍得投入资金选良种、栽壮苗,高规格高质量栽植,后期管护精心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象种粮一样育林、象管田一样管林”。在自己加强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学习林业法规政策,加强了对他人毁林的防范,乱砍滥伐等现象明显减少,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

(五)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林权的合理流转,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经营者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与林业科研单位建立协作依托关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林业科技进步,加快了林业科技建设步伐。如桐柏县,近五年来,共引进优良树种15个,良种接穗(芽)1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58个,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6项,造林成活率、良种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非公有制林业,使经营者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市场进行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树种结构。在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桐柏县的调查,全县依靠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脱贫致富的农户达XX余户,占全县脱贫农户总数的30%。

(七)开辟了一条就业途径,减轻了政府压力

经营“绿色企业”,风险小,效益持久,为机关富余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及城镇无业青年提供了就业、再就业门路,也为一些单位和企业兴办经济实体、走兴林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如桐柏县风扇厂下岗职工杨某,在朱庄乡购买荒山200亩,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及牧草,每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依靠林果业摆脱了困境;义马市煤业集团下岗工人王小锋,承包荒山1000亩栽植经济林,实现再就业,被评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好典型。

(八)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次金了区域经济进步

通过林权流转,森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花卉经营等,陆续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灵宝市农民罗眼科,从1993年起承包荒山4万亩,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连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农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实行综合开发。罗眼科的兄长罗来科承包荒山6000亩,投资150万余元,嫁接梨枣、雪枣等15万株,成立了来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种植、贮藏、销售一体化,现每年产干鲜枣10万余斤,产值达50多万元。

三、林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这里所说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体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规范、引导林权流转行为为内容的法规政策,二是以森林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管理为内容的法规制度。

第一个方面,1985年,国家体改委、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规定“遵照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进行林木所有权及林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提出了林权流转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实行家庭或联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治理开发“四荒”,规定了对宜林“四荒”使用权的有偿流转。

1998年4月29日修改后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采伐迹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同时指出“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以法律的形式,对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20*年,中央《决定》中也提出:“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应该说林权流转已是于法有据了。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滞后,缺乏规范具体操作的行政法规,致使林权流转中还存在着操作普遍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个方面,由于在林权流转中,大多数投资者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我国的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刚刚起步,现行的资源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还不是建立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各项管理制度如采伐制度等还停留在旧有的框架内,造成林木经营者经营上的约束性,客观上对林权流转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执行统一的评估标准、方法,二是没有法定的评估机构,同时,国家关于评估机构、人员资质的现行规定也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在已经开展的林权流转中实施的资产评估,多为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合议性的评估,虽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合理性,但缺乏法定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转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如某国有林场,通过不很公开的协商,将本林场3500余亩林地全部承包出去,承包期20年。协议中将现有林木资源无偿交给承包方经营,待承包期满,承包方也无偿将林木资源交给林场。字面上好似等资源交接,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如此,林场现有林木资源,多为中、近熟林,其价甚巨。若采伐后转租别人耕作、木材收入和地租收入两得,快到期满时再造林,还场以幼林,则国有资产流失的结局不可挽回。

(三)操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有的没有依法实行公开;有的发包时没有依法召开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有的合同条款不完备甚至是没有书面合同。不规范不仅表现在程序上,有些在实体内容上,也有不妥当甚至是违法的情况,如超出法律规定的流转范围实行流转、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约定双方的权利等。除了部分流转合同依法进行了公证以外,林权流转普遍缺乏监督机制。如在我省新兴的“林木认领托管”公司,在经营和宣传中,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实之词和误导之嫌,他们假借有关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名义,夸大宣传其经济效益,错误宣传《林权证》的性质和效力而分散委托人对托管协议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签定的合同中,有关条款不严谨、不完善,投资人一次性投资后,对公司执行合同情况缺乏约束与监督,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应对该公司可能出现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将可能酿成经济纠纷甚至社会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基层调研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22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我结合我所驻队的实际情况,深入农村,针对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基层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愿什么,难什么的调研活动,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中,我认真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我在深入调研过程中,为切实掌握第一手详实、鲜活调研资料,我特别注重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及时召开座谈会,在召开座谈会中,注重邀请基层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基层群众代表参加;二是深入农户进行走访,在调研期间,走访了一些农村贫困户或困难党员,深入了解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了解党员干部勤政廉政作风建设和思想观念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同时,注重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调研活动中,提出的建议很多总结如下:

1、村级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监督机制力度不够,在芦草沟村调研时,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纷纷提出,随着自然村的区划调整,小村变成了大村,干部职数减少,而工作职责和权力范围也有了相应的变化,而村级制度都没有跟上,诸如工作制度,生活制度上有些村就没有,工作就带很大的随意性,给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村划调整后,原有村民议事领导小组,村民代表监督小组等与现在的村域规范有不少的变动,而机构又没能及时调整,就谈不上监督的问题,制度的不健全,监督的不力,给个别村干部的贪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2、村个别干部工作效率不高,存在官僚作风,在调研时,群众代表反映在一些职能部门和涉农部门中,个别工作人员存在懒、散现象,对群众不够热情,对工作不够热心,对涉农工作不够深入,个别同志、个别部门存在门难进,话难说,脸难看,事难办,没有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工作效率不高,官僚作风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3、农村信息不够畅通,部分劳动力有置闲现象,村集体公益性事业建设缓慢,与百姓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孩子上学路远,且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给教育带来诸多不便因素,这是调研时,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机械化耕作的普及,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信息的不畅,导致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盲目外流,与此同时,农村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加之学校的布局调整,教育资源得以整合,而农村的道路建设,都没有及地跟上,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在这次为期一周的调研中,所涉及的还有集镇规划,农村养老、医保等问题,为更好服务百姓,让我们的各项工作让群众满意,我们认为今后基层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切都要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村级政权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让村干部有规可依,有制可行,始终有制度做保障,制度约束,在监督机制上,完善来自基层村民代表的监督和上层部门的监督。可采取定期述职和不定期检查制,及重大事情村民代表议事制和问责制,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现象的产生。

2、围绕“农”字,抓住“实”字,解决百姓“难”事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诚心务“农”,真心干实事,就能很好解决问题,新村规划结合农村实际,一旦方案定下来,只要农民拥护和需要就应立即实施,从实从快解决百姓所需,学校布局调整,给学生造成的不便,应加快村级道路的建设和个别偏远学校建设,加大地方的配套投入,使得百姓受益,乡镇要科学指导农民针对农作物秸秆还田,建沼气池,变废为宝,综合利用,针对农村文化活动单一,要加强村级文化中心的建设,挖掘民间艺术,加以传承和发扬,以达到自娱自乐的之目的。

只要想百姓,为百姓,就能帮百姓办实事。

这只是我们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调研的一些浅见,希望多为百姓,为政府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林业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316 字

+ 加入清单

林业调研报告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21世纪是生态世纪,树立新的生态意识,寻求新的发展战略,走生态化之路已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世纪之交,世界因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无不使全球视点聚焦于生态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实施的两大战略之一,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第一范文网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与繁荣。根据市委、市政府确立建设“生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的奋斗目标。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础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作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重要战略意义。主要以经营森林的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事业,肩负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为此,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绿化现状

我县林业工作始终坚持“绿山富民奔小康”和“把--建成--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指导思想,依托长江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和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全县林业工作步入持续、高效、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为新时期我县林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持续增长。

继--年全县基本绿化达标后,十年完成造林更新--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年全县实现初步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自--年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工程以来,全县共实施各类重点工程人工造林--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人工造林--万亩,退耕还林--万亩,退一还二荒山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万亩,德援项目--万亩),飞播及人工点撒播造林--万亩,种苗工程--亩,实施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面积--万亩。通过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全县森林覆盖率每年以--的速度递增,达到---,森林蓄积每年以-----万立方米的增量持续增长,全县活立木蓄积达到--万立方米。森林植被总量得到快速恢复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已达--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

2、完备的生态体系初步建立,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通过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飞播造林工程等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全县林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林业生态效益逐步发挥。各类森林经营类型面积比例和林种、树种结构科学合理,为我县林业三大效益的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减少--万吨,森林年蓄水量保水量达--万立方米,全县生态环境、人居条件、工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3、林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在稳步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齐头并进,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要求,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先后发展---多万株,发展--万亩,茶叶--万亩,油橄榄--亩。全县先后建立了一批以--、--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以--、--为主的干果基地;以--、--、--、--、--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为主的养殖基地;以香菌、木耳、蘑蓣为主的森林蔬菜基地;以--、--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以--、--为主的生态旅游基地。全县2004年林业总产值达--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依法治林得到加强,森林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全县--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规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轨道,森林公安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县林区已连续--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恶性林政案件,大量的动植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林区治安秩序良好。

·市场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 ·会计调研报告 ·产品调研报告

5、种苗建设保障有力,科技兴林富有成效

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县林木种苗工程建设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全县育苗基地面积达---余亩,每年可生产各类合格苗木---万株,确保了全县各类工程造林用苗之需。

在科技兴林方面,为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我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

县关于建设生态区的调研报告(林业)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先后成功进行了--营养袋育苗、--人工采种育苗及日本落叶松、三倍体毛白杨、油橄榄、元宝枫、滇柏引种栽培。广泛推广混交林营造、abt生根粉、扦插育苗、两段育苗、高效复合剂等林业生产技术。坚持适地适树,采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模式,不断提高造林成效,促进了林业三大效益的发挥

6、工程管理形成了科学规范、合法有序的模式体系

在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实行了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招投标制、工程报帐制、审计监管制、质量事故追究制、大宗物资政府采购制和林政执法监察制,推进林业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程,确保了各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实施,确保了全县林业事业持续、健康、高效、稳步发展。

我县自--年以来所实施的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均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及省、市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通过检查,各级检查组一致认为我县在实施各项国家林业工程项目方面,各级领导重视、实施情况良好,资金管理有序,政策兑现落实,工程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满意。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森林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

全县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在--山区分布较多,人工林在--和--低山分布较多,从总体情况看,北部--、南部--区森林较多,走廊地带森林较少,北部--区的森林集中分布在--界岭和--边界线附近以及分布于江河分水岭上。林分生态效能低,生态公益林功能布局不甚合理,分布不均,江河源头、水库集水区、城市饮用水源头、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交通干线两侧等许多急需建公益林的地方,生态公益林建设尚不到位。

全县森林面积--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而森林蓄积--万m3,平均每公顷---m3。森林覆盖率虽高,但森林生态功能还不理想,林相较好且生态功能较稳定的森林还不多。

2、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

全县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特色林业经营没有做到集约化,加工只是初加工,林业经济效益还较低、生产力水平低。特别是山区农村,农村经济还较落后,农民靠山吃山,山不致富,希望在林,林无产业的现象还存在,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

3、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突出。

政府行为和农民合法利益的矛盾如何协调,生态建设的资金来源如何解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体现,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如何分配,一直制约着全县林业事业的发展。

4、林业事业经费缺口大,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我县林业局机关共有在职人员--人,因地方财政困难,每年财政事业费拨款仅--人,每年事业经费仅--万元左右,致使林业事业经费缺口大、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5、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不顺,无收入来源

全县-个中心林业站、--个乡镇林业站均为自收自支的全民事业单位,共有职工--人,县财政没有任何经费预算。特别是天然林禁伐后,各乡镇林业站没有收入来源。天保工程实施后仅以天保资金勉强发放基本工资,各种津贴、补贴无力发放,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种保险金无力支付,正常工作、生产经费难以保障。

6、林业森工企事业单位债务包袱沉重、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由于受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年天然林禁伐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县国营森工企事业单位各类债务高达--万元,其中县--林场--万元,--有限公司--万元,国营--苗圃--万元。

职工工资和退休生活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县--林场、林产有限公司、国营--苗圃自天然林禁伐后,职工工资均按职工档案工资的50%发放。--年至--年-月,各森工企事业单位累计拖欠职工工资--余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均无经济能力参加。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费、职工医药费和死亡职工丧葬费等费用长期无力支付。

下岗人员安置压力大。全县森工企事业单位共有下岗人员--人,由于受资金、技术、林区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非林转产项目选择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很难实现转产分流,下岗失业人员得不到妥善安置,就业矛盾突出,直接影响职工队伍稳定。

国有重点林区基础设施因资金匮乏,得不到必要的完善维护。主要是林区公路无力养护,林火隔离带无能力新建,林区输电线路、通讯线路因失修和欠费被迫中断使用,部分护林站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直接影响林区职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林区的安全稳定。

三、未来五年绿化整体规划和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前提,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为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生态优先,培育和增加森林资源为发展方向,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江河源头、库湖周围、水系干流两侧及主要山脉脊部以及地带性顶级群落等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及生态重点区、生态脆弱区进行重点建设,以科技为依托,以实现青山绿水,富民强县为目标,加快林业产业开发和生态旅游建设步伐,把我县建成--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再造山川秀美的新--。

2、奋斗目标

在管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加大造林绿化步伐,继续稳步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林业职工及林农的收入,力争到--年增加有林地面积--颂,消灭荒山--公顷,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消灭荒山荒坡,实现全面绿化,全县生态环境明显优化,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比重达-以上,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1)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公顷;

(2)实施退耕还林--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公顷;

(3)实施点撒播造林--公顷;

(4)建立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基地--公顷;

(5)大力发展以森林食品和药材培植为主的新兴林产业;

(6)加快以-----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步伐。

四、政策措施及建议

1、强化政府行为,广泛宣传,形成共识,落实责任。

建设“生态--”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政府行为,纳入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一是要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认识到建设“生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扩大其在全社会的影响,以调动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生态发展战略必须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活动不仅为提供生产木材和林产品,而且要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发展,为全社会谋福利的目的。只有全社会、全民、全方位投入到建设“生态--”中来,此项工作才会取得成功。三是要把生态建设放到巩固千秋大业的高度来对待,以治土安邦的雄略抓生态,以造福子孙的胸怀抓生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抓生态,把抓生态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立生态建设协调机构,负责生态建设的规划、策划、协调等管理工作,部门负责制进行分工、协作,切实把生态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加以实施。

2、建立和完善森林经营机制和补偿制度

生态建设的经营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很难直接获取经济利益,但对下游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有着巨大作用。但这些森林权属大多属于农民,由农民分散经营,为保证生态公益林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对林权所有者进行补偿或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采取转包或转让的方式,逐步把产权转让给国家或集体,由国家或集体经营。属国家产权的国家投入;属社会产权的由社会管理,补偿;属集体的可拍卖、租赁给国家,由国家管理和投入,或由国家投入和补偿,集体管理。

建设生态,应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除国家投入外,还应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对依托森林获取收益的单位,如水电站、自来水公司、风景区、煤矿等,逐步征收绿化费,资源补偿费。对下游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需要上游保护好生态环境,通过九八年的特大洪灾的惨痛教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上游的良好生态环境,下游地区也就无安全感,经济上也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应征收生态补偿费(税)用于生态建设和管护。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