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明十三陵导游词讲解精品20篇

浏览

2639

范文

296

安徽徽州古城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你们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我是小导游郑晗,我会给大家带来旅途的快乐,让您无怨无悔!准备好了吗?请随我来吧!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歙县是古徽州的州治所在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在历史上有“东南邹鲁”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和艺术之乡。现在,我们走在古城的西门,你们看到的是保存完整的瓮城。古城有内外城门和护城墙,两旁原有徽式的小肆,现在我们还能看出它的古色古香。走完瓮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便是一座古樵楼,俗称二十四根柱。传说古时候,有位知府,为了镇制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式楼阁。为了区别于皇城城楼,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只竖立二十六根。

谁知被人告状说是与皇帝分庭抗礼,结果以欺君之罪受酷刑而死。如今,这幢构造独特的古谯楼是歙县博物馆的馆址。再往前走就是徽州府府堂,你们现在看到的也许是一些废墟。这是歙县为保护徽州文化生态而开发的一个重要工程,就是在原来府衙地址上进行修复,恢复徽州文化古貌。这里将会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个旅游亮点。你们看!徽州府府堂的右方矗立着一座谯楼,叫阳和门,红石城墙,古朴典雅。走过阳和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气势磅礴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建于明朝,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如此规模宏大、呈八脚结构的牌坊举世无双。坊主许国是三朝重臣。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受到了“加恩眷酬”,回到老家歙县,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海南海口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93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美丽的海口市,海口市是一个掩映在茂盛的椰林丛中的美丽城市。海口是海南省的省会。它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全市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人口160万人,海口因地处南渡江出海口而得“海口”之名。因满城婆裟起舞的椰树又称椰城,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亦是海、陆、空交通的枢纽,同时又是一座具有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外向型、国际性的旅游城市。

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海口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他既能敞开胸怀拥抱各个朝代落难的大陆移民,也能欣然接受海外异族文化,还能满怀希望地送出无数子弟飘洋过海。海口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现在我们就让我们来领略这美丽城市的无限风光,享受椰风海韵 海口古称“白沙津”、“海口浦”、“琼州”,虽然它成为城市的历史只能上溯到一百年前,可是海口的文明历史却悠久而独特。在西汉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征服百越,在海南设置了珠崖、儋耳两郡;南宋时期朝廷在这里设置了海口浦,海口自此得名。此后,海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北贸易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并且于1926年开始设市。1858年《天津条约》后,海口被辟为商埠,先后有美、日、英、法等十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老城区的中山路、博爱路一带至今还保留着成片的法式巴罗克风格的建筑,那是当时外国领事和商贸机构集中之地。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此后成为海南行政区公署的所在地,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和决议,海口从此成为海南省的省会和海南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__年,海口、琼山合并,规模明显扩大。

海口市有美兰、秀英、龙华、琼山四个市辖区,一个保税区。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口市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政建设和交通、通讯事业走在全国前列。市内道路宽敞洁净,花坛绿地随处可见。海口美兰机场是全国十大航空港之一,有63条国际国内航线。海口港年吞吐量达1100万吨,货运直达全国各港口,并有客轮直达广州、深圳、北海、湛江和海安。海口市的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人均占有住房面积、人均拥有绿地面积都位居全国各省会城市前列。海口市的主要街道有:海府大道,集中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和办公机构;海秀大道,是海口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有DC城广场、第一百货商场和明珠商厦等大型购物商场;解放西路,以服装、钟表、皮具、珠宝和音像制品、电器为主的购物一条街;博爱南路,海口的小商品市场一条街;龙昆南路,以海鲜酒家和娱乐城为特色;滨海大道,富于海滨特色,有众多的酒店及生生百货商场、海口市体育馆、万绿园、滨海公园等。有人说海口是"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的规模和大城市的气派",这一说法概括了海口在较低起点上向着较高目标起飞的奋斗方向。海口世纪大桥宛如一条卧龙横亘于海甸河上,因其功能齐全、造型新颖而成为海口一个重要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世纪大桥的建设是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交通网络发展的需要。20__年11月25日:粤海铁一号正式靠泊粤海铁路海口南港码头,完成了与海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20__年12月18日:粤海铁一号满载火车、汽车与码头栈桥的对接取得成功,具备了正式投入运营的条件。有人说海上看海口最美丽,那是一轮真正的日出。有人说天上看海口最美丽,因为美丽穿透了天空。也有人说有人眼里的海口最美丽,那是一副新版清明上河图。还有人说百岁老人眼里的海口最美丽,因为沧桑与美丽互动。她那迷人的风光、宜人的气候、沧桑的昨日、繁荣的今天,都值得我们探寻追求、驻足流连。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她--海口明天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寨沟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徐东。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今天我们去的地方是人间仙境——九寨沟。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个主管草木万物的神,名叫比央朵明巴。他有九个聪明·勇敢·美丽·善良的女儿。一天来到十座雪峰上空,当她们俯视山谷时,只见蛇魔在水中投毒,人畜倒毙。于是她们降临人间打败了蛇魔,并留下来与九个藏族男子结婚成家,一起重建家园,以后形成了九个部落,分居九个寨,因此这里就被称为“九寨沟”。

大家再往前走就到了“天鹅海”。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你们看,湖底的石头色彩斑斓,如同朝霞一样美丽。今天阳光明媚,看!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了。所以,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彩池”。你还会看见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是不是很壮观!在往前走,你是不是感觉到处林深叶茂?注意,你现在在珍贵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你会看见一只健壮的金丝猴对你目不转睛;也许会有一只大熊猫坐在那里吃竹叶;也许会有一只羚羊突然跑出来吓你一跳又跑到别的丛林林中;也许会有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照镜子……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有时间再来一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陕西天台山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我老家的山是美丽的,你看了下面的文章一定会让你想去的。

台山的花木是彩色的,在天台山里,到处都是美丽的野花,他的颜色不比美丽的彩虹仙子少,满山遍野的山花、就连大树上面都长着白色、黄色的小花,让人一看就喜欢。

不止是花五彩,周围的动物也是五彩的。五彩的蜘蛛在他的“家里”工作,蚂蚁在光滑的石头上来往,好像汇成了颜色的海洋接着往后看,原来是两种蚂蚁在打仗,这一些蚂蚁是送军粮的,红蚂蚁的军队和黑蚂蚁的军队各自虎势一战,打起来,蚂蚁用他们的身子死劲的撞,用嘴死劲的咬,刚过一下,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是打完之后,一块块石头被尸体血成了红色的,这也是这独特的自然景观。

动物是彩色的,人也是彩色的,到了山顶,低头向下面看,人群穿的衣服更是五光十色,汇成了一个人的海洋非常好看,人们一边走一边唱他们家乡的山歌,我觉得比大型的明星演唱会上的唱歌还要好听。

天台山的动物野花五彩缤纷,当然不止这些,天台山是一座佛山,山上到处都是拜佛的,每走一会,就可以看见一个小庙,到了山顶还有一个大庙,爬了一下,可以看到南天门,那里有天兵天将的塑像,虽然这一些塑像不是用华丽的金子做的,但他们各各威风凛凛,穿着五颜六色的大袍子,好似真的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明十三陵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总称,位于北京西北郊,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皇陵建筑群之一。陵区群山环抱,陵前有河水蜿蜒,山清水秀风景殊胜。来此可以参观建筑、风景,也能了解古代皇帝的丧葬规格。

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神路

神路位于十三陵南端,是通往十三陵区的通道,总长约7公里,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组成。神路的最南端是石牌坊,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枋建筑。石像生位于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整齐地排列着,造型生动,雕刻精细,为我国古代陵园中罕见的精美石雕,也是神路最大的看点。

长陵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点之一。

定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同时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其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昭陵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宝顶等。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修葺复原的陵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海南海口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63 字

+ 加入清单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东经110度35分,北纬20度05分,地址在得胜沙路—长堤路老街区。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20__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

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

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尽管已过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赏到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骑楼老街)位于海甸溪南岸,长堤路以南,龙华路以东,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处旧城区中心地带,

海口骑楼老街主要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五条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发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历史记载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为防海盗袭扰,明代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内形成了东门街、西门街、四牌楼街、振龙街和龙牙巷等多条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则形成了振东街、水巷口街、得胜沙街、义兴街等街道。随着贸易和海运的逐渐开辟后,海口被辟为国内外的贸易口岸。“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正是当年海口开埠后港口热闹景象的真实描述。

1924年,海口拆墙扩城,城区面积由原来所城内的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了许多。第二年,拆城墙的石头被用来筑成长堤,这就是如今的长堤路。当时的政府扩建原来天妃庙前的庙前大街,并改名为中山路,长388米,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成今天的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原所城内的南北大街被拓为博爱路,东西方向则被拓为新民东西路。“商贾络绎、烟火稠密“,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

如今,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沿着五条街漫步踱溜,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楼建筑虽然十分欧化,可墙面上细致雕刻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形成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

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约39座。

这些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

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体现了海口城市区位与东南亚一体的热带地方特色。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当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武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最美的要数庐山西海了。它占地480平方公里。下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阳湖,上接清澈绵延的修河。它既有五彩池的碧绿湖水,又有千岛湖的岛屿世界。

一到庐山西海放眼望去,一座座岛屿,星罗棋布般撒落在湖面上。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珍珠。又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森林在时刻保卫着庐山西海。这些岛屿有的已经成为了游客们的一方乐土,有的还没有开发上面的原生植物十分茂盛,别有一番韵味。岛屿的大小也极其没有规则,大的有几平方公里,小的才不过20平方米。

庐山西海的水真美啊!站在湖边,乍看庐山西海的水,犹如一坛诱人的陈年老酒,那么清亮,那么柔和,轻盈盈的;细看,则宛如一面翡翠嵌着的宝镜。碧水中,不时荡过一丝丝水纹,好似无数透明的丝带在水中飘舞使得庐山西海更加妖娆。

庐山西海的水质也特别好。这里有跟恐龙同年代出现的国家级濒危保护动物——桃花水母,因为桃花水母要求水质特别高,所以他们才在庐山西海生存。还有,庐山西海的鱼也非常有名,有西海清水鱼的美称。这里的水烧鱼,味道特别鲜美。有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一饱口福,有的游客把鱼带回家,自己去烧,小巫见大巫了,味道不一样了。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庐山西海,它可是祖国内陆的‘蓝宝石’!我爱庐山西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川平乐古镇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桥的中央,我们就可以一览古镇的全貌了,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平乐古镇乐善桥是目前川西最长、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石桥了。您看看桥下铺有一层红砂石的基础,它们互相用“燕尾石”紧紧地嵌合在一起,让桥变得格外坚固;桥墩呈尖锥形,这样的设计极富智慧,洪水涌来,它们就像利刃一样将洪流分开,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这样的设计让乐善桥经历了百年的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毫发无伤,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筑桥技艺,保留完整的乐善桥也将作平乐永恒的历史文化精华,载入史册。

看完乐善桥,走过寨子门,我们就到了八店街,为什么叫八店街呢?因为当年建这条街时,一共只有八家店铺开张,街道很短,所以就称八店街了,这里最出名的就是这第一家传统打铁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铁器时代起就有此种手工铁匠铺。此铺已近百年,师傅姓王,家传三代。它保持了原始的打铁风貌:操作时用大小不同熟铁块,先在炉火中煅火,用手拉动风箱,待熟铁烧红,由两人用不同重量大锤轮番敲打,经过成型、淬火、打磨,即成锄、刀、钯、钉、厨具等各种用具。

看完八店街就到了糠市街。中华为农耕古国,养猪业已有数千年,传统养猪主食以米糠喂之,平乐古镇建镇即在这里形成糠市,足见农耕养殖之繁富。此街为木板铺面,全部为明清风格建筑,保存完好,是平乐古镇保存最完好的13条古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所漂亮的庭院,就是1999年12月28日建成开馆的南阳汉画馆新馆。南阳汉画馆是我国第一座专门珍藏、陈列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35年,为中国早期艺术博物馆之一。它以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艺术风采,早已被海内外学者所瞩目,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老馆原在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上,占地2700平方米。现在我们通过这座仿汉门阙,进入庭院,面前这座雄伟的仿汉建筑,坐西向东,南北宽118米,中间高21米,占地80亩,馆藏汉画像石刻近3000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目前开放的是一楼综合馆的基本陈列部分,其中国家一级品119件,是现今全国规模最大的汉画石刻艺术陈列馆。好,我们现在就步入画卷中,一览千古情。大家看,大厅里这二尊珍贵的大型石兽“天禄”、“辟邪”,已经饱经了20__多年的风雨沧桑,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汉代大型圆雕艺术天之意。这两尊石兽虎头凤尾,鳞身双翼,造型古朴,栩栩栩如生。您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二尊石兽早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了,唐代李贤的《后汉书。孝灵帝纪》、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沈括的《梦溪笔谈》都曾提到这二尊汉雕石兽。

大家知道,南阳盆地地处豫、鄂、陕三省交会处,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适宜,水陆交通方便,自古就是我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战略要地。早在战国时期,南阳的冶铁技术就已相当闻名,西汉时南阳冶铁、水利、农业生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盐铁论》称“宛(南阳)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已成为全国显赫的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二十八宿(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将领)又多出自南阳一带,据不完全统计,两汉时仅分封在南阳的侯王就有47人。这些皇亲贵戚、豪族世家、巨户富商,生时极尽其欲,死更厚葬,竞相营造冥宅大墓。这样,始于西汉的墓内石刻画像之风,到了东汉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大讲排场,竞相厚葬,除在墓中多埋珍宝、偶人、车马供死人“享受”外,还推出了依照地面建筑的“周阁重门”式的大型画像石墓室,南阳汉画像石刻,就是依附这种石墓室而诞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石刻艺术品。

南阳汉画像石刻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的内容也异常丰富。由于南阳汉画像石刻采用的是以写实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而可以说它是两汉社会的缩影,为我们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经济状况、宗教意识、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戏剧、建筑学、天文学、教育学、畜牧兽医学等,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图象资料。这些汉画像石刻,雕造工巧,内容丰富,有显示汉代天文学成就的日月星辰图;有反映汉代歌舞杂技艺术的舞乐百戏图;也有高门甲第,连车列骑,宴客投壶的汉代统治者奢华生活场面;还有表现汉代统治阶级宠信道教、巫术的升仙图和神话传说。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祥瑞厅。汉初统治阶段中流行黄老思想,祟信道教、巫术,拜神仙,服仙丹,求长生不老,因此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升仙思想的画幅,看这幅“羽人神兽”图,画中刻绘有“羽人”、“飞廉”。羽人是为道学仙之人,身生几寸长的毛羽,能从地上自升到楼台之上,作飞天状。飞廉是一种神物,乘上它就可以升天,所以凡是表现神仙思想的地方,常常刻绘飞廉。南阳汉画像石中的飞廉,头似龙而非龙,身似鹿而非鹿,身生两翼后拖蛇尾,两只飞廉,一前一后追逐奔跑,神态生动自然。大家看这幅“神人骑虎射怪兽”图,能看出它的雕刻技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对,这叫阴线刻,在汉画像石中是不多见的。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多属于剔地并施有横竖纹衬地的浅浮雕,用粗劲的阴线表达画像的细部。画像构思大胆巧妙,线条运用刚柔得度,画像中的各种形象给人以古拙粗放,苍劲豪迈的感觉。早期的汉画像石,也有采用平地浅浮雕和阴线刻的雕刻方法,但这种画像石出土数量不多,因而也就越发显得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贵阳文昌阁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文昌阁楼,坐东向西,楼体高20余米,通面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两侧配有重檐悬山顶的厢房,阁楼对面有月台、水池、倒座、花台,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布局缜密,颇壮观瞻。阁楼底层为正方形四角,二三层为九边九角,东、南、北三面等边,各方均为二,唯正面(西面)等分为三,组成不等边九角形。除底层外,二、三层均出飞檐,梁架结构独特,第三层的.全柱和第二层的重檐金柱,均不穿过各层楼板,第二层九根檐柱,仅有四根是一层的重檐全柱,平面布局为一平方形,其余五根檐柱分别立于底层的顺梁上。

顶部雷公柱空悬,由九根角梁共撑,以第三层的金柱和檐柱为支点,承托宝顶。整个用料为榫卯,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如此枋梁承桃,逐渐收缩的回旋处理,既分散承重支点,增强阁楼的稳固性,具有防震效果,又扩大了各层的空间和使用面积。

另外,阁楼柱架用材数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数。尾顶九角,楼楞木二、三层各用九根。梁八十一根,柱五十四根,均是九的倍数。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匠心巧运。因为在封建社会,“九”表示最高权力,最高等级的象征。看来,这幢建筑还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川平乐古镇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沿入口进来的这条街叫乐善街,乐善街因连通乐善古桥而得名,是古镇特色精品水景街区,街道引白沫江之水经顺江堰,到达乐善街水景街区,最后又通过安乐堰,汇入母亲河白沫江。大家仔细看看水景街,就会发现,原来长达300余米的水渠上,架有十来座人行桥,更独特的是,这里的每座桥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有拱桥、平桥、石墩桥、踏板桥……每一座桥都有不同的来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桥上走走,看个究竟。

平乐乐善街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了平乐的美食和酒吧娱乐。如果您想尝到平乐古镇最有特色的碗碗羊肉,或者想尝到特色的钵钵鸡、奶汤面或者其他中餐美食,那您得好好品位下乐善街,一定可以找到您喜欢吃的东西。在这条街还有平乐古镇的特色商品以及富有特色的酒吧文化,喜欢休闲的您,是否想走进去看看?

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开发,平乐古镇目前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在20__年、06年还被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和“成都市十佳景区”之一,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上百万人次。

现在我们来到了十字路口,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平乐古镇核心区保护区的街道了,面对大桥,您的左边就是台子街,上有古戏台,下有字库街,是古镇古老的场镇所在的位置,过去的人们在这里唱戏,下面观戏和喝彩的,还有卖小吃,经常热闹至深夜。字库街古有字库塔,遵循“一字值千金”的古训,昔时读书人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皆需集中到“字库塔”焚烧,以示崇尚文化之意,字库街以此而得名。在您的右边就是江西街了——这里因曾作为平乐古镇最大的会馆——江西会馆的所在地而得名,江西会馆后因年代久远被毁,现存民居铺面皆为晚清前后时期建设,但依然保留了古代江西街的风貌,被称为“茶马驿站第一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344 字

+ 加入清单

在场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去参观的法门寺。法门寺主要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自古就因为安置有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被华夏王朝拥戴,而成为我国早的四大佛教圣地。

法门寺早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法门寺塔,有名“真身宝塔”,因藏有释加牟尼的手指骨一节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刚进来的山门,又叫做“三门”,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们,中间为空门,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由此而来。

现在我们站的这里的就是法门寺一的古建筑铜佛殿,大殿里供养的是释加牟尼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大殿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像,所以铜佛殿也叫罗汉殿。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门寺自古因安置于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记载,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是其中的第五处。所以初的法门寺叫阿育王寺,法门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门寺早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时唐太宗在这里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了重修这座塔的时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大家到地宫拜一下佛指舍利。

现在法门寺地宫总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规模的寺塔地宫。地宫所发现的4枚佛骨,令人瞩目。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内,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进塔基银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1枚相似。

第3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内,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第1、2枚相似。经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坚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是唐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有同等的意义。

我们在参观完法门寺地宫之后,就来到了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加牟尼的尊称。它是1994年开光的,里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西南北,分别是不空成就,阿弥陀,八日如来,宝生佛,阿处佛,旁边的是二十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下面我们就来到了大唐珍宝陈列,其中有44件国宝级文物,99件一级文物,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的一个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帐碑,它将地宫中的珍宝是谁送的,叫什么名字,尺寸大小呀什么的,作了详细地记载,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除此之外,在唐代的丝织品也是相当珍贵的。但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其中保存完整的是簇金绣,簇就是收缩的意思。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的上面,就把这种织物称为簇金绣。簇金绣的珍贵之处呢,就是它保护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们看,它的质地是罗,上面的花纹全都是金丝绣的,但是,这种金丝可不是一般的金丝,它呢首先用纯金丝在胎线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如果说中间的胎线为一米,那么金丝要缠3000转。

我们看到织物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曾经做过一个测量,没想到是这种簇金绣上所用的金丝细直径只有6四,6丝就是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现在世界上制作的这种金丝只有20丝在日本,中国只有70丝,没有想到在唐代据文物显示当时的拉丝技术已经相当的高,已达到了6丝。(在唐代织金锦工艺精湛令人吃惊。织锦所用的金丝,细直径仅为0.1毫米,比头发还细。以丝线为芯,以金线一圈圈缠绕,一米长的金丝要绕3000多圈,武则天供奉的绣裙就是这种织品制成的。)

在这此东西里,珍贵的文物是这件鎏金双拢12环的锡杖,名为锡,其实它并不是锡做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环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是以声来命名的。锡杖的级别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于世界锡杖之王,规格的锡杖,这枚锡杖全长为1.96米,重2390克,用了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的,然而,代表锡杖级别高低的属于杖首轮和鼓的多少,大家可以看见桃子形状的叫鼓,这个锡杖总共有四个鼓,每个鼓上套了3个环,4鼓12环,4鼓12环所代表的就是佛教别的法力——四谛12因缘,所以它的法力是的。而这种级别的锡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才有资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锡杖之王。

队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珍贵的是这件鎏金捧真身菩萨。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手上有一个荷叶造型的托盘,盘子上有一块纯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经考证是一位叫诚一的和尚给唐懿宗李崔送的39岁生日礼物。说它珍贵是因为这位菩萨还完成一桩重要的历史使命,唐懿宗李崔当时为了迎请法门寺的舍利,曾经说:“生得见舍利,死而无憾”。所以,舍利迎到长安之后,在兴跪拜之礼的时候就是安置在菩萨手中所捧的荷叶盘之上,所以这尊菩萨也叫捧真身菩萨。

法门寺讲到这里呢,也就接近尾声了,希望我今天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永恒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白马寺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大殿内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长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妖;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按照中国个习惯,一他们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是一组清代泥塑作品。

这尊面北站像为韦驼天将,被称做“护法神”,着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东西两侧,种植着许多石榴树。人们说“五月石榴红似火”,但在白马寺却恰恰相反,因为这里的石榴颜色是白色的。每至农历四五月份,树上开满了石榴花,晶莹洁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东侧,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高3.8米,宽1.03米,这方石碑对研究白马寺的历史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虽经后世重修,单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

殿内正中佛坛之上供奉着七尊造像,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像高2.4米。

这里的塑像,据说是他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此次讲经,他并不讲话,叫做“不语说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鲜花,让众人猜测,即所谓“涅磐会上”“捻花示众”。大佛胸口字符号,表示大佛“福德无量”,“万德圆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则天定此符号读音为“万”。

释迦牟尼的左侧,为大弟子摩诃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来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崇他为印度传承的代祖师。

右侧站像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记,被称为“多闻”,中国禅宗又推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著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行圆满,功过无边,以“行愿”著称。

释迦牟尼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圣”,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东西侍立的是两尊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一词由此而来。

大佛殿东南角悬挂的是一口明代大钟,由太监黄锦所铸,重二千五百斤。据说白马寺内原来还有一口大钟,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敲击,钟声四野传响,经久不绝,可远闻数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这口大钟一响,远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会应声而和,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一响,白马寺的大钟也立刻响起来,这就是“马寺钟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也称“夜半钟”,是白马寺六景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简单的北京明十三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47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北京昌平县境内,有一处明代帝王陵墓群,即中外闻名的十三陵。在周围40公里的范围内,埋葬着明代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从葬宫女等。

(一)概况

明永乐五年(1407)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礼部、工部及术士风鉴先生等人,在北京郊区寻找"吉壤"。先后曾指定潭柘寺、燕家台、屠家营等处,朱棣均不满意。后来江西术士廖均卿说,昌平北有吉壤,可做万年寿域,名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一个小平原。朱棣视察后很满意,决定在此建造皇陵,改黄土山为天寿山。永乐七年(1409)正式建陵,到永乐十一年竣工,即长陵。明代历朝(除景泰帝外)皇帝陆续在此建陵。 明制规定,陵墓每年大祭三次(清明、中元、冬至),小祭四次(正旦、孟冬、生辰、逝日)。每次谒陵耗费巨大。十三陵地面上建筑曾几度遭到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是清兵入关。明末清太祖崛起于东北,威胁明朝安全。有人说清兵之所以强盛与他的祖坟风水有关。他们(金人)的祖坟在房山,如捣毁,清兵即灭。天启皇帝于天启二年(1622)派人毁房山金陵,并建关帝庙镇之。清兵入关后,采取同样的报复手段,破坏了明陵。清乾隆五十年,为了拢络汉人,曾下令修缮明陵。民国时期,1920xx年左右,当地豪绅争夺产权,明陵又遭破坏。

1绷昴骨范围

墓区原有一道40公里长的围墙。红色围墙自南边的大宫门起,依山而筑,设有中山口、东山口、老君堂口、贤庄口、灰岭口、锥子口、雁子口、德胜口、西山口、榨子口等十个关口,各口驻兵把守。现在红墙已无,但从地名上看还能了解到当年的墓区范围。

2绷昴怪兄嵯

(1)石牌坊

石牌坊是陵区最南端的建筑。该坊五门六柱十一楼,高14米,宽2886米,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夹杆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对狮子滚绣球、十六条生龙,造型生动。

(2)大宫门

大宫门是陵墓区的正门。门分三洞,旁连40公里围墙。门前竖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碑。门内有数千军士守护,任何人不得闯入。当时规定"谋毁山陵者,以谋大逆论,不分首从,俱凌迟处死"。山陵内盗砍树木者斩,家属发往边疆充军。

(3)碑楼

该楼为重檐顶四出陛、楼内驮巨碑,即长陵的神功圣德碑,高三丈(该碑正式建立于宣德十年,即公元1435年)。正面为神功圣德碑文,3000余字,明成祖长子仁宗朱高炽撰。碑阴是乾隆五十年(1785),清高宗的《哀明陵三十韵》,详细地记录了长、永、定、思几座陵墓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九年(1804)清仁宗论述明亡的原因。

(4)石象生

神路两侧有一组石雕群,24兽,12人,共18对,36个。包括狮子、獬豸、骆驼、麒麟、马、象各4匹,二卧二立。武臣、文臣、勋臣各4人。

(5)棂星门

棂星门俗称龙凤门,在此处有"天门"之意,门三道之间有短垣相隔。6根门柱形似华表,三门额坊中央雕有石刻火焰珠,故当地人又称其为火焰牌坊。 棂星门北有7孔汉白玉神桥一座,通往长陵陵门。

(二)埋葬帝后简表

陵 名埋 葬年 号庙 号在位年代年 数享 年附葬皇后长 陵朱 棣永 乐成 祖1403~14242265徐 氏献 陵朱高炽洪 熙仁 宗1425148张 氏景 陵朱瞻基宣 德宣 宗1426~14351038孙 氏裕 陵朱祁镇正统天顺英 宗1436~1464(前后)2238钱、周氏茂 陵朱见深成 化宪 宗1465~14872341纪、王、邵氏泰 陵朱佑樘弘 治孝 宗1488~15051836张 氏康 陵朱厚照正 德武 宗1506~15211631夏 氏永 陵朱厚艏 靖世 宗1522~15664560杜、陈、方氏昭 陵朱载趼 庆穆 宗1567~1572636李、陈、李氏定 陵朱翊钧万 历神 宗1573~16204858王、王氏庆 陵朱常洛泰 昌光 宗16201月39郭、王、刘氏德 陵朱由校天 启熹 宗1621~1627723张 氏思 陵朱由检崇 祯思 宗1628~16441735田、周氏

(三)长陵

长陵是十三陵中第一陵,占地10公顷。墓主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

1绷暝捌矫娌季

陵墓有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从陵门到潭髅拧A昝拍诙西侧原有神厨、神库各5间。东南角有碑亭一座,无碑文,建于嘉靖十五年(1536)。清顺治皇帝见过陵墓后,于顺治十六年(1659),在石碑正面用汉、满两种文字镌刻其谒陵感受。碑阴是乾隆皇帝于1785年谒陵后镌刻的谒明陵八韵。第二进院落从潭髅胖聊诤烀拧T耗邶潭鞯羁9间,深5间,重檐庑殿顶。殿内60根楠木柱,当中4根柱直径都在1米以上。该殿是国内最好的楠木殿。殿中原有大佛龛,供成祖和徐皇后。殿两侧原有廊庑15间,现已无存。第三进院落从内红门至明楼。院内前部是二柱牌坊,依次为石五供、明楼和宝城。 明楼是每座陵墓的标帜,也是每座陵墓中轴线上的最高建筑。楼顶为重檐歇山式,建于方城之上,四出陛,额曰"长陵"。刻碑为万历三十二年重立。原碑刻"太宗"(朱棣原来的庙号),后来世宗嘉靖皇帝于嘉靖七年改太宗为成祖,未换石碑,只用木雕成祖之碑镶之。万历三十二年(1604)雷击起火,木雕被毁。大学士沈一贯奏请改新碑。明楼两侧连宝城,城内园丘即宝顶,周一百丈,下面即地宫。

2倍西井

长陵的陵园还辖属东西井。东井在德陵馒头山之南,西井在定陵西北。"井"内葬着被"赐死"的殉葬宫妃。她们是皇帝的地下随侍,虽赐死但无资格入地宫。埋葬她们的坟(竖葬)叫"井"。

(四)定陵

定陵在昭陵东北大峪山(原名小峪山)下,埋葬着明代第十三代帝王万历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二位皇后。万历十一年(1583)朱翊钧借祭陵的机会勘察了陵区,最后决定在小峪山为己建陵,改小峪山为大峪山。因陵地有巨石,工程量级大,有人谏阻其不听,决定次年开工。朱翊钧时年才22岁。从万历十二年开工,至万历十八年竣工,历时6年之久。墓穴工程质量极佳。竣工后,28岁的万历皇帝,曾在自己的地宫中饮酒欢贺,然后将墓口封闭。朱翊钧是个残暴荒淫之君,在位48年不问朝政,纵饮欢乐,还巧立名目广纳民女,如选"九嫔"、"十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吉林敦化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敦化,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长白山腹地,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敦化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敦化市的历史较为悠久,原名敖东城,取《四书中庸》中“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句,寄“敦风化俗”之意,定名为敦化。含有“以德治理”之意。

这是座美丽的城市,有着五城之说:中国卫生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绿化城市;中国园林城市;中国旅游城市。

敦化秉长白之灵气,纳圣地之精华,享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美誉,森林、草场、水利、矿产、药材、旅游等资源。

敦化市工业生产基本上形成了以木材加工、中成药、建材、造纸等为主的综合加工体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也有新的发展。同时,这里还是吉林省实行开边通海战略的重要交通接汇处河客货集散地。近几年来,这里正形成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现已确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备。

敦化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主要树种有红松、白松、落叶松、水曲柳、紫椴等,林产工业是工业生产的基础,有纤维板、胶合板、木制家具等骨干工厂。敦化市野生动物品种繁多,主要珍稀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黑熊、水獭等。野生植物中珍贵药用、食用植物主要有山参、党参、五味子、木耳、灵芝等行销国内外市场,其中鹿茸产量居全国之首。

敦化市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古城,文物古迹甚多。主要有六顶山渤海古墓群、敖东遗址、二十四块石、抗日烈士陈翰章之墓,这些灿烂的文明,吸引了众多的考古专家和游人纷纷来此考察、观光。六鼎山风景区位于敦化市区南,是国家5A级景区,依山傍水,群峰环绕。有亚洲最大的尼众道场——正觉寺。敦化金鼎大佛成为世界最高的释迦牟尼青铜坐佛。雁鸣湖风景旅游区位于敦化市雁鸣湖镇境内,坐落在鹤大公路沿线,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四周湖区,峰峦叠障,山水相连,风景如画。这些独特的景观都令人心驰神往,留连往返。

敦化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为我是敦化人,我骄傲,我自豪!现在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后建设更加美丽的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上海人民广场英文讲解导游词_导游词范文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612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人民广场英文讲解导游词

上海人民广场被誉为“城市绿肺”的人民广场位于市中心,是一个金融行政、文化、交通、商业为一体的园林式广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上海人民广场英文讲解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上海人民广场英文讲解导游词

Brief:

Peoples Square is the biggest public square in Shanghai. It is an awesome area to visit while in Shanghai and it’s a great place to go and see how the people of Shanghai are.

It is the city’s center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art with a group of magnificent buildings like museum, the exhibition hall, and the grand theater.

The crystal-like theater is especially beautiful at night with lights on.

History:

In concession days, together with People’s Park next door, it was a racecourse.

After liberation in 1949,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racecourse was built into today’s People Park and the southern part, into the People’s Square.

Location:

Located in downtown Shanghai, the People Square is the largest public square.

Transportation:

Under the Square is a large central Metro station where the No.1 and 2 metro lines meet.

Within the station itself are two modern marketplaces: one features popular stores from the Hong Kong, and the other is the Dimei underground market.

Fountain

In the center of the square is a 320 sq. meter fountain,named the “Light of the Huangpu River”. It is the first giant music-synchronized "dancing" fountain in the country. Red, blue and yellow sculptures in the fountain portray a beautiful, glowing display, creating a grand sight for those who visit the area.

There are two small squares beside the central square. The east square is called the Rising Sun Square; the west is called the Bright Moon Square.

Transportation:

Under the Square is a large central Metro station where the No.1 and 2 metro lines meet.

Within the station itself are two modern marketplaces: one features popular stores from the Hong Kong, and the other is the Dimei underground market.

Pigeons

Southwest of the square is a beautiful blue and white home for pigeons! Thousands of pigeons fly from their house to the Squares lawn to meet tourists each day. Their coming promotes a feeling of peace and serenity to all that visit the area.

Spots brief:

To the north of the Square stands a grand building, the City Hall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Building of Shanghai).

The Shanghai Museum is located south of the Square and directly faces the City Hall.

The beautiful Shanghai Grand Theatre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Square, and is close to the Government Building.

To the northeast of the Square is the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Shanghai Gallery.

Shanghai Museum

Brief:

Shanghai Museum is a must-see for foreign visitors to Shanghai.

Shanghai Museum is especially famous for its treasures of bronzes, ceramics,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raditional paintings.

Location:

The Shanghai Museum is situated in the heart of People’s Square. Opposite to the City Hall and is surrounded by the moon and sun Corridor.

History:

It was built in the 1930s, formerly occupied by Zhong Hui Bank owned by a Shanghai celebrity Yuesheng Du. In 1952, it was converted into a museum. The new museum building was erected in September 1994 and most of the facilities were installed in 1995. It was entirely opened on October 12 in 1996. The five big gilt characters on the lintel were written by Yi Chen, the first mayor of Shanghai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ith a collection of over 120,000 pieces of cultural relics in 12 categories, including bronze, ceramics (pottery and porcelain ware), calligraphy, paintings, jade and ivory ware, numismatics, furniture, seal carvings, sculptures, arts and crafts and costumes of Chinese minorities, Shanghai Museum is especially famous for its collection of bronzes, ceramic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And there is also a special gallery of donated relics and three temporary exhibition halls.

With a collection of over 120,000 pieces of cultural relics in 12 categories, including bronze, ceramics (pottery and porcelain ware), calligraphy, paintings, jade and ivory ware, numismatics, furniture, seal carvings, sculptures, arts and crafts and costumes of Chinese minorities, Shanghai Museum is especially famous for its collection of bronzes, ceramic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And there is also a special gallery of donated relics and three temporary exhibition halls.

Appearance

As you view Shanghai Museum from a distance in People’s Square, you will find that the building itself is a work of art, featuring multiple orientations, multi-visual angles and many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elegant construction perfectly combines traditional cultural themes with moder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building uses a round top section to symbolize heaven and a square base representing the earth, imply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expression of “a round heaven and a square earth”. It is 24 meters high with sever floors, two are underground and five above, covering a total area of 38,000 sqm.

Shanghai Museum has installed advanced security and fire alarm systems, educational services, a computerized library and an automation system. Besides this, Shanghai Museum has facilities for multimedia guide, an information center, a High Definition Graphics system, an audio tour, the lecture room equipped with a system of spontaneous interpretation. You can check out a device that allows you to hear a description of an item after punching in the item number. The audio tour is available in eight languages. The library in the museum has 200,000 volumes of books in collection.

Shanghai Museum has installed advanced security and fire alarm systems, educational services, a computerized library and an automation system. Besides this, Shanghai Museum has facilities for multimedia guide, an information center, a High Definition Graphics system, an audio tour, the lecture room equipped with a system of spontaneous interpretation. You can check out a device that allows you to hear a description of an item after punching in the item number. The audio tour is available in eight languages. The library in the museum has 200,000 volumes of books in collection.

Shanghai Grand Theatre

Location:

Shanghai Grand Theatre is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e City Hall in the People’s Square, the citys heart. The Shanghai Grand Theatre occupies an area of 2.1 hectares, facing the Peoples Boulevard in the south. With its unique style and beautiful outlook, the theatre has become a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in Shanghai.

History and brief intro:

It is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August 27, 1998.The Shanghai Grand Theatre has successfully staged such shows and evenings as operas, musicals, ballets, symphonies, chamber music concerts, spoken drama and the Chinese operas. It has a high reput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s many high officials and VIPs,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ave the highest praises of the theatre for its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Appearance: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62,803 square meters and a total height of 41 meters, the Shanghai Grand Theatre has 10 storeys, 2 for underground, 6 for above ground and 2 top floors. The new style architecture combines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flavor together. The theatre represents a fine integration of new technology, new craft and new material. It looks like a crystal palace in the light at night.

The lobby of Shanghai Grand Theatre is approximate 2019 square meters with the white as its main tone, which signifies elegant and pure. The floor is made of a rare marble called "Greece Crystal White".

Function:

The Shanghai Grand Theatre has three theatres, a 1,800 seats main theatre for ballet, opera and symphony performances, this lyric theatre is divided into the auditorium, the 2nd-floor, the 3rd-floor and six balconies. The drama theatre has 750 seats and the studio theatre has 300 seats.

In addition to performances, the Shanghai Grand Theatre has a restaurant for tourists with an area of 1,600 square meters and a shopping center for audio-video products with an area of 2,500 square meters. Also there are VIP lounge, which is for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meet world-famous artists and performing groups.

Now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indow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and a bridge of artistic ommunication.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Location:

It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the City Hall.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has a total floor space of 19 thousand square meters. It fully displays the achievements of Shanghai in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embodies the theme of “city, ma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Exhibition Hall adopts modern exhibition technology and uses high-tech to achieve an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ism, knowledge, interest, and art, giving stress to the exhibition of the future of the city. Citizens and tourists can see the changes of the leased territory,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Bund, the achievements of Shanghai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ve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the country, in particular, since the 1990s, and the rapid changes of the Pudong New Area. Above all, they can see the bright future of Shanghai there. The main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which is in the proportion of 1:2019, exhibits the urban geography and scenery in an extent of a hundred and more square meters within the inner elevated ring road. It is the world’s biggest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This amazing building contains an incredibly accurate model of the city in a couple of decades, complete with every tiny little detail and every single building! The model is huge and incredible. There is also a super-cool rotating statue of Shanghais modern buildings in the lobb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团友,嘉兴是浙江省省辖市,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西连杭州及湖州,北临苏州,南濒杭州湾,与宁波、绍兴隔江相望。

嘉兴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嘉兴下辖南湖区、秀洲区和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等二区五县(市),总人口336.81万,全市面积3,915 平方公里。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三塔公园,这条就是京杭大运河。请大家向你的右手看,这屹立着的三座塔就是嘉兴著名的景点三塔。三塔是京杭运河的标志,立于古运河杭州塘白龙潭畔,以前这里河面宽阔,水流在此折弯,河水湍急,波涡浪漩,经常翻船,为此人们就在这里建造三尊宝塔,以镇风浪。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塔是实心的,不能攀登。但古时候的水手远远的看到这三塔时,就会高警惕,小心行驶。所以说我们的三塔实际上就是航标。细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塔前那三根石柱上的深深的勒痕,这又是为何呢?因为在以前行船时均要拉纤,为防止纤绳损坏三塔,人们就在塔旁竖起这三根纤石,至今这根纤石还保存着。

古运河上原来的三塔在1971年已毁,现在大家看到的三塔是1999年重建。规模、式样均依原貌。同时嘉兴市市政府在周边重建了三塔公园,它占地1.7公顷,投资340多万元,园门石坊为“茶禅夕照”,是当时的“嘉禾八景”之一,清同治十九年嘉兴知府许瑶光手迹。为什么叫“茶禅夕照呢?因为在三塔边古有茶禅寺,俗称三塔寺。始建年代略晚于三塔。相传苏东坡曾到此汲水煮茶,古寺中建有煮茶亭,乾隆南巡时赐名“茶禅寺”,留下一段美好佳话,可惜茶禅寺早已不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安徽徽州古城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看!徽州府府堂的右方矗立着一座谯楼,叫阳和门,红石城墙,古朴典雅。走过阳和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气势磅礴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建于明朝,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如此规模宏大、呈八脚结构的牌坊举世无双。

坊主许国是三朝重臣。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受到了“加恩眷酬”,回到老家歙县,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当时徽州四脚牌楼林立,许国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

重威显。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许国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皇帝听了哭笑不得。

许国石坊左边是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新建的仿古旅游城。再现了徽州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鳞次错落,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之精华。走进徽园,就如走进了婉约的江南,走进了古朴典雅的徽州古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华山导游词英文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64 字

+ 加入清单

The tourists who are sleeping can wake up. I understand that we are alltired. After several hours of long-distance bumps, now we finally arrive at ourdestination today - Jiuhua Mountain. Lets get out of the car and start ourjourney to Jiuhua Mountain. Lets follow me and dont fall behind. At thismoment, we are going up the winding mountain road and the mountain steps toreach Fenghuang pine, the oldest ancient pine in the world. You can have a lookat it, its like a flying phoenix, it seems to welcome us. Along the way ofphase II, I believe that when you hear the chirping of birds and the gurgling ofmountain springs, together with the laughter of our tourist friends, you willnot really answer the old saying "there is no one in an empty mountain, but youcan hear peoples voices".

Now we are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In front of us is Guanyin peak. You cansee that the stone is very lifelike, wearing a big red robe. When the mountainwind blows, the red robe flutters slightly, just like the arrival of Guanyin.Further up, you can see the broad ancient Sutra worship platform. You can seethe footprints left on the granite by the Bodhisattva of Tibetans during hismeditation. It is 2 times larger than the footprints of normal people. 9 times!Friends who are interested can take off their shoes and stand in the footprintsof the Bodhisattva of the king of Tibet to see if our feet are only one third ofthat!

Well, now we finally arrive at the terminal, Tiantai temple. Tiantaitemple, also known as dizang temple,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iantai peak at analtitude of 1306 meters. It is said that there are traces of "Jinxian cave" leftin the holy residence of senior monks in the Tang Dynasty. Standing at the topof the peak, I just feel that the depression in my heart suddenly disappeared,and I feel very comfortable. Although Jiuhua Mountain is not as grand as MountTai or as dangerous as Mount Huangshan, it is famou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orits beau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陕西天台山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5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四川成都天台山隶属邛崃山脉,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崃市,距成都110公里。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到来了,我们来到了天台山游玩。天台山是一座又高又美的山。

走到天台山的脚下,就会看见蝴蝶滩,那里四季鲜花盛开,美不胜收,所以招引来了五彩缤纷的蝴蝶,让我们犹如走进了美丽的春天。

看完蝴蝶滩,走上半山腰,就能看到一个使人心醉的雨竹林。外面本是烈日当空,当我们进入雨竹林后,里面却是竹影斑蓝。汗流满面的我们,微风一起,感到格外凉爽。雨竹林里有一个八角形的小亭子,在亭子的外面有一个小型的港口,那里有小竹伐,坐上小竹伐,顺着绿得像一块玉的小溪,就可以到山上去游玩、参观。

在那环形的小溪里,我们划着精致的小竹伐慢慢的逆流而上,随着竹伐的漂游,拍打起绿色的小水珠,飘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感到凉爽且有几分寒意。好不容易来到了山上。突然,看见一个布满青苔的山岩横挡在我们的面前,山岩上有一个小瀑布流了下来,当我们走近的时候水花四溅,犹如进入了春天的雨中。正当我想怎么过去的时候,突然看到从岩上掉下来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我手拉绳子,使尽了全身力气胆战心惊的爬上了山岩。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有一村”。上岩后我们才知道这里叫龙泉岩。

上了龙泉岩就可以来到天台山的山顶,顶峰上有一个鱼塘,鱼塘里有红的金鱼、黑白交错的花斑鱼、肥肥的鲢鱼、还有吃着青草的草鱼。鱼塘上面有一座小桥,小桥的石柱上刻着名人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好象是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到这里来玩。

若你到了天台山,有看不完的美景,更会给你带来无比的好心情。有机会请你一定要去看一看哦!

来到位于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游览。两个小时后就来到游览区大门外,买到门票后,顺着公路上山,一路上不是让人喝茶、吃饭、休息的山庄,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山色,让人觉得平淡无奇,我顿感失望。

但刚转过一个大弯,就来到半山腰的观云海处,眼前的景色突变。我站在路边往山下一看,到处白茫茫一片,这么漂亮的云雾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云雾多而美,不停地在空中翻滚,山下高大而茂盛的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呆呆地望着这壮丽的云海,仿佛自己就是这个白色世界中腾云驾雾的神仙了。

当我还沉浸在飘然欲仙的情景中时,爸爸妈妈就叫我往下一个景点赶去。要到“小九寨”需穿过一条河,过了桥便是茂密的树林,树林里保持着原始的风貌,里面生长着许多世界上稀有的兰草和乔木,路边的垃圾桶是用树桩做的,护拦也是用树木搭建而成。走出树林便是一片宽大而平静的河面,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飘着淡淡的云雾,为“小九寨”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我赶紧站在旁边的大石头上叫爸爸为我拍一张照,把“小九寨”的美景永远地留在我的身边。

游完“小九寨”,我们停好车,徒步上山,向长虹瀑布走去。上山的路是用一块块石板铺成的,非常平整。刚走到长虹索桥就可听到瀑布的水声,来到两百多米高的瀑布下,水声更是如雷贯耳,溅起的水花如轻纱一般,漂亮极了,水花拍打在我身上,感到一种透心的凉,不慎打了一个冷颤。

山上还有许多景点,但天色接近暮色,我们恋恋不舍地驱车下山了。如果我有机会再到天台山,一定要饱览它所有的美景。

今天,我有幸来到有着‘玩水胜地,避暑天堂’美誉的天台山。

从天台山脚下到正天台,如果坐观光车要30分钟~40分钟,如果步行的话要走3个小时~4个小时。天台山主峰海拔有1098km,比其他的山矮一些。

天台山是玩水胜地,不玩水,可说是白来了这天台山。天台山距成都市120多公里。天台山享有“九寨归来不看水,天台归来不玩水”的美誉,夏日的天台山,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潺潺地小溪、两大飞瀑构成一片水的世界,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一进入山中,一阵清爽的凉风扑面而来,空气中也透着山野的清新,与城中燥热的空气迥然不同,让人顿感心旷一股沁心的凉意从心底而生。

从正天台下车后,走了十几分钟就到十八里香草沟,玩水现在开始了。

十八里香草沟还开发了很多水上娱乐项目,有“子母木船、龙拱车翻水、滑水、划竹排、水上秋千、水上爬梯、翻水车、水上碰碰车、水上速滑、蜻蜓点水”等玩水亲水项目,长长的斜坡上固定了很多绳索供游人踩水攀爬。在流淌的溪水上面荡秋千可谓千姿百态;过那个似秋千一样的索道桥时也有点悬,很不好控制平衡。

狭长的山沟中,溪流从山峰蜿蜒而下,如同穿梭山林间的白龙,随着地势的起伏不定,时而如龙啸九天,时而如游龙潜底,匍匐前行。古林修竹夹岸遮天,香草贴水丛生,远处,河水顺着陡斜的山势奔泻下,当遇到石头的阻挡,立刻水花四溅,气势宏伟。

天台山真是“玩水胜地,避暑天堂”啊!

炎炎夏日之下,署日连连之时,让人感到无比受用,流连忘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孔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129 字

+ 加入清单

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孟子对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mou,相等,齐)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圣时”二字,取>,“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

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张有关,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的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的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看孔庙建筑,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

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这块碑的特点是书法精湛,著称于世,并且碑文用论辩形式写成,在极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说是之最。大家请看右上角,那上面写道:“联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又说:“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这碑下面的动物不是乌龟,叫赑屃,是龙的儿子,特别能负重,所以用来驮碑,有句话讲“龙生九子不成龙”,在孔庙内,龙和龙的9个儿子,你都可以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常来这里抚摸这赑屃,他们说:“摸摸赑屃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赑屃的腚,一辈子不生病”。(赑屃(bi xi),形似龟,好负重,为石碑下的龟趺fu指碑的龟形 底座)

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的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的纪录,用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刻成。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院东、西各有一门,是孔庙第三道腰门,为“东华门、西华门”。

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的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

大家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们认为,孔子首先是个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位老师,封建皇帝封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应当说,他是全人类的老师,是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面前的“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纪念,著名文人党怀英书“杏坛”二字。坛侧有棵杏树,为后人所栽,每当初春时节,红花绽开,绿叶摇曳。所以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xian,一种米,米粒细而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大成殿两侧的绿瓦长廊叫两半岛,共有80间房屋,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在唐朝受供奉的只有20余人,到了民国多达156人,这些配享原为画像,金时改为塑像,明代改为木制牌位,期间被拆掉。现在两廊中主要存放汉画像石刻和著名古碑。最珍贵的是汉魏六朝石刻22块,如“五凤”“礼器”“乙瑛”“孔庙”“史晨”“张猛龙”碑等,都为国家级石碑,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极品,价值连城的瑰宝。最北面的两庑中,珍藏着584块石碑,叫“玉虹楼”法贴,是孔子68代孙孔继涑收集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慕刻而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圣迹殿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孔庙东路,这里当年为孔子故宅,这口水井为“孔子故宅井”,是当年孔子饮水之井,后人称为“圣水”。亭内的碑有乾隆“饮水拜师”和“故宅井赞”,乾隆8次来曲阜,竟有他5次题字。后面这座红色墙壁叫“鲁壁”,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9世孙孔鲋把>等经典藏在此壁内,墙壁倒塌后被人发现,孔子经典方才留传于世。

这座殿堂叫“诗礼堂”,是当年孔子教儿子学诗学礼的地方,堂前有两棵宋代银杏树,当初孔府曾用这棵树的果实做菜,名叫“诗礼银杏”大家在品尝孔府菜时,千万不要忘了点这道菜,因为此菜的出处就在这个地方。

孔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匆匆看一次,只可窥见一斑。不能观其全貌,尤其是不能会其神韵,那就留待各位以后再来时细细品味吧。

下面我们参观孔府。

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240亩,有厅、堂、楼、房463间,在路布局,九进院落,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供游人游览的主要是中路。

“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32代,历时880多年。远在这封号之前,自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就给予孔子后代众多封赐,汉代曾封孔子后代为“奉礼君”“关内候”,魏晋南北朝又封“宗圣候、崇圣大夫”;唐朝封“文宣公”;宋代封“衍圣公”,到民国孔子77代孔德成时,改称“奉礼官”。“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明代,不仅班列群官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等。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住在孔府,一直到1948年孔子77代孙孔德成离开曲阜,迁至中国台湾。

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有趣的是门两边这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与国咸休”“同天并老”,这是多大的气派!

孔府二门里,这座独具风格的门叫“恩赐重光门”,过去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时,此门才在13声炮声中徐徐启开,此门又称“仪门”或“塞门”。过去,一般官宦人家是不允许建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有其殊荣。

这个院子两侧的厅房,各挂有一个牌子,是孔府仿照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色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

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正中太师椅上,披铺斑斓虎皮,长桌上置文房四宝、印章令箭,两旁摆满各种兵器、更鼓、云牌、龙旗、官衔木牌,象征着孔府的种.种特权,甚是威严。

二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里面的石碑和牌匾是清朝光绪、慈祥太后等封赐给衍圣公及夫人的。二堂东边为启事厅,为正四品官,负责上传下达,西边为伴官厅,为正七品,据说,过去官员赴京朝拜天子,一般只允许一主两伴,而只有“衍圣公”可以一主四伴。

三堂,也叫退厅,也是衍圣公私设公堂,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以上三个大堂,层层叠进,很是森严,足显出孔府的圣威和显赫。

三堂过后,我们进入“内宅”,在过去,内宅绝对不许擅入,有皇帝赐给的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由十几人轮流把守,有不遵令入内者,“打死勿论”。内宅门西边这个水槽叫石流,过去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进石流,淌入内宅。

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你看它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官员和“公仆”们,是不是也有借鉴和启发呢?

这是前上房,有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朋友的地方,当年孔府戏班在此演戏,东侧间有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间是404件满汉全席餐具,菜多达196道,可想孔府菜之丰盛。西里间,为衍圣公签阅文件之处。

前堂楼是七间二层楼阁,富丽堂皇,室内陈设布置,全为当年原貌,内有珍奇书画墨宝、古玩衣冠,里套间为孔子后代孔令贻夫人陶氏卧室,这是孔德成先生的生母,至今尚有她的照片,她原是孔府丫环,后被纳妾,生下孔德成,但被陶氏害死。西套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丰氏的卧室,此人一生无声无息,27岁就死去了。

这个院子是后堂楼,各有配楼三间,后堂楼是孔德成先生当年结婚的地方,堂中陈列着当年结婚的用品和名人赠送的礼品和题字。孔德成结婚时,正值西安事变期间,本来蒋介石先生要亲自参加婚礼,但遭到抗日将领张学良、杨虎成的逮捕,自然,他也就不能参加这最后一代衍圣公的隆重婚礼了。

我们现在参观孔府后花园,它建于明弘治16年(公元1503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工建造的,到了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当朝权臣严嵩又助修建,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孔子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到了清代,乾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72代衍圣公孔宪培,又为修建孔府花园大动土木,经过前后三次大修,花园成了现在的规模,面积比北京故宫的花园还要大些。这里面有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石如“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请各位随意观赏一下。

孔府存有大量无比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十余万卷孔府档案,更是稀世文物,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在李瑞环同志特此下,拨款修建了孔府档案馆,现在,这些文物和档案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各位朋友,刚才我们看了祭祀孔子的庙宇,看了孔子后代居住的府第孔府,下边我们参观埋葬孔子以及孔子后代的基地孔林。

孔子死后,葬在曲阜泗水之阳,洙水之阴,即现在的孔林,秦汉时期,孔林才不过一顷,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自汉以后,孔林先后重修13次,增植树木5次,增地3次,总面积3000余亩,周围7.5公里,并以高3米,厚1.5米的砖墙护之,孔林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家庭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相传孔子死后,弟子们从各地移来奇木异草栽植,主要有柏、桧、柞、榆、楷、杨等各类树木,现在孔林内有10余万株树木,其中不乏古树名木。曲阜是全国三大碑林之一,古碑数量最多,共约五千余块,其中孔林占三千块,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等书法大家的碑刻。

孔林内古代建筑很多,刚才我们进入的两道门分别是大林门和“观楼”,也称二林门。观楼亦是鲁国故城的北城门,门上面刻有篆书“至圣林”三字。

现在我们沿一条约5公里的环林路了解一下孔林的主要风貌。孔林内埋葬着孔姓后裔。按照孔家的风俗,孔林有三不埋:即不满18岁的人死后不进孔林埋葬,犯了国家王法被判死刑的人不能进孔林,虽是孔姓妇女但已嫁出去的女人不能埋进孔林。

我们现在看到是孔子76代孙,也就是77代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的墓葬,他与其三位夫人合葬一起。靠近路边刻有东塘先生之墓的石碑,就是清代大文学家、名剧>的作者孔尚任的墓。孔尚任少时好学,极为聪明。清康熙23年,圣祖玄烨来曲阜祭祀孔,要从孔子后裔中选人给他讲解经书,孔尚任和族兄孔尚立被选给皇帝讲经。讲堂设在诗礼堂,孔尚任一入诗礼堂,就见堂中悬挂着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孔尚任看了大喜,拉了族兄一下说:“我们要入朝做官了”。果然,孔尚任、孔尚立讲解深得主上喜欢,13天后便接到任命诏书,被提拔为国子监博士,正六品官,官服前面正好是白鹭图案。

这座牌坊叫“于氏坊”,正北面是乾隆女儿与孔子72代孙孔宪培的合葬墓。据说乾隆女儿很丑,脸上有块黑斑,算命先生打卦说她一生有灾,必须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官员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有福,可按当时规定,满汉不通婚,于是乾隆先让女儿认汉族大臣于敏忠为义父,改姓于,这才嫁给了孔宪培。

我们现在正向孔子墓走去,这条小河叫“洙水河”,桥叫“洙水桥”,这条小河因在人墓前,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这甬道两边高大的石柱叫“望柱”是进“天门”的标志,这象豹的动物叫文豹,温顺善良,用以守墓,这个石刻动物叫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并通晓四方语言。这文武两位石人称翁仲,秦代骁将,文者执笏,武者按剑,守在墓前。这所房子叫享殿,是供奉孔子木主的地方。

这便是孔子墓,周围用红墙围绕,约长里许。墓前石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公元1433年)黄养正书。

墓西这座房子是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尽皆离去,只有子贡守墓6年。孔子墓右边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墓,前边是孙子孔及墓,三座坟墓呈“携子抱孙”形。这几座亭子,叫驻跸亭,是当年皇帝祭孔时休息的地方。(Bì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松柏涛涛,坟莹座座,碑石遍地,诉说着千古的故事。

各位朋友,雄伟壮阔的“三孔”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将会直接感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数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从而去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是怎样凝聚,怎样发展的,在这里,你不得不为曲阜骄傲,你不得不为孔子骄傲,你不得不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骄傲。

“三孔”的游览就到这里,我再把其他一些主要景点和其它方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曲阜的景点很多,多与孔子有关,可以更加增添您的感性认识,更多地了解孔子和孔子文化。孔子六艺城座落在曲阜城南,是最近兴建的一座

大型旅游景观,占地200亩,投资5000余万元,它以孔子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线,让您在参与中、在娱乐中领会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在这里面您可以欣赏到尽善尽美的古乐舞,看到全国最大的青铜塑像,看到全世界最大的一部论语,可以乘坐古牛车游列国,是曲阜继“三孔”以后的又一重要旅游景点。“论语碑苑”是反映孔子>内容的园林建筑,山水亭榭,曲径通幽,品味很高;尼山孔庙,在曲阜城东南25公里,是孔子的出生地,山清水秀,古迹众多;颜庙,是祭祀孔子弟子颜子的大型古建筑群,出孔府后门再往东30米即到;出颜庙再向东一里路,即到了纪念周公的大型古建筑周公庙,那里有众多的古树和鲁国故城遗址;出曲阜城向东6里,就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寿丘,在那里您可以看到为纪念黄帝而立的全世界最大的巨碑“宣和碑”“庆寿碑”,可以看到中国金字塔式的陵墓“少昊陵”;您如果要了解古代鲁国的风俗人情,可以参观一下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在曲城北的石门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林木茂盛,景点众多,也是孔尚任隐居写>,以及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生平最后一次宴别之处。在曲阜城南20公里,就是孟子的家乡,有其规模比三孔稍小些的孟庙、孟府、孟林、孟母林、有岱南奇观峄山。向北60公里,就是五岳之首,被称为中华之魂的泰山,向西90公里,就可以看到水泊梁山的遗址和风光。

曲阜交通便利,10

4、327两条国道从曲阜城交叉通过,曲阜距济南国际机场150公里,距济宁机场60公里,距兖州火车站15公里。

各位朋友如需购物,有不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供大家挑选,著名的孔府家酒、孔府香油、孔府黑芝麻板、孔子拓片、尼山砚、儒家经典著作等都很有纪念意义。

曲阜拥有一批星级宾馆给各位提供良好的服务和食宿条件,三星级的阙里宾舍座落在孔庙、孔府一侧,环境优雅,功能齐全;杏坛宾馆是二星级饭店,座落在六艺城附近,富丽堂皇;贵宾楼也是二星级饭店,与曲阜汽车站仅一路之隔;座落在市中心的三孔大酒店、孔府饭店、曲阜大酒店,也都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和上乘的服务,各宾馆都有富有特色的孔府菜供您享用。

曲阜是信义之乡,礼仪之邦,浓郁的风土人情,热情好客的人民,古朴的小城风貌都会使您留恋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