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故宫导游词简介【合集20篇】

浏览

898

范文

478

北京故宫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叫我于导游就行啦。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北京故宫,大家下车时请保管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注意安全。这就是故宫,又叫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建设是以南京故宫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经历了20xx年的时间才建成了故宫。

请大家走上台阶往下眺望,就可以看见故宫的全景了。故宫的平面是一个正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约72万多平方米。大家请跟我来看一看四面筑有的城墙,它们周长3428米,墙高7.9米,底部宽8.62米,上部宽6.66米。大家请往上面看,上不外侧筑有雕刻,内侧砌墙宇。大家请随我来,请看墙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御系统。大家请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看,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是故宫正门,北面有神武门又叫玄武门,东面是东华门,西面是西华门。

大家往前走看到的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为故宫第一大殿,俗称金銮宝殿,在北京故宫的中心部位,与中和殿和保和殿合称“故宫三大殿”。太和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现存建筑是康熙三十四年所修的,明清两代皇帝即位、大婚、册立皇后以及元旦赐宴等大典均在此举行。

今天我们游览就到这,希望大家有时间去细细游赏其他宫殿。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导游词北京故宫500字范文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个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北京故宫。我是廷佐旅行社的导游侯易辛,很高兴今天能带大家一起领略这美丽的文化遗址。

我们所说的故宫一般指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壮观、宏大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俗话说“三岛春深云气暖,九霄地迥月明多”。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座神秘故宫的正门,去瞧一瞧如今的故宫吧!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宫殿,金碧辉煌,宏大雄伟。它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相当于1800多个篮球场!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吧?

当年,下令建筑故宫的,是明成祖永乐。故宫是个规模宏大的皇家宫殿,它由永乐四年始建,直至永乐十八年才建成。在天空中俯视故宫,故宫就像一座长方形城池,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沿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整个故宫有外朝和内廷组成。

大家朝那儿看,那就是外朝的三大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古代君王和文武百官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三大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特点: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走进去,我们会发现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内廷的中心则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统称后三宫,那里就是皇帝与后妃们住的正宫。大家现在可以休息一下,过一会儿我们去观赏后宫的美景。

好了,现在请大家跟随着我的脚步,继续故宫一日游吧!请大家在参观过程中不要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哦!祝大家度过快乐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故宫的优秀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小导游王子安,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参观闻名世界的故宫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来到了故宫,它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总共有四个门,南边的是午门,北边的是神武门,东边的是东华门,西边的是西华门。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太和殿。它是故宫三大殿之首,建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是金漆雕龙宝座。清明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继续向前走,就到了中和殿,皇帝有事去太和殿之前,到这休息,接受大臣的朝拜。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保和殿,它也是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的除夕和元宵会在此宴请皇亲和大臣。

今天的旅行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故宫导游词35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名字叫,大家叫我x导游就行了。今天,我们要去列入世界遗产的一座宫殿------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始建于14XX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屋子有9999间半。故宫四周饶10米高的城墙,外有50多米宽的护河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北京故宫门前。各位游客们,你们看,这座故宫的四个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外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它们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为高大的,它金碧辉煌,非常好看。看,这个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子上雕刻着云龙云凤的图画。非常显目且好看。我们出出进进都有四个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其中午门为正门。

好了,北京故宫我们已经游览完了,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解散,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准破坏文物。在墙上乱图乱画。

2。不准破坏环境及随地吐痰。

3。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电话和我们联系

下午x点要在午门集合,现在解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故宫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54 字

+ 加入清单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Palace Museum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Forbidden City in the old days. Actually it was the imperial palace for the emperors and served as both living quarters and the venue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s name, on the one hand, comes from ancient Chinese astronomers belief that Gods abode or the Purple Palace, the pivot of the celestial world, is located in the Pole Star, at the center of the heavens . Hence, as the Son of God, the emperor should live in the Purple City. On the other hand, except for palace maids, eunuchs and guards, ordinary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e Purple City.

It took 14 years to complete the magnificent palace. Construction began in 1406 and finished in 1420. The following year, in 1421 the capital of the Ming Dynasty was moved from Nanjing to Beijing. Starting from the third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Zhu Di to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Qing Dynasty Pu Yi, altogether 24 emperors lived here for a total of 491 years. 14 of then were Ming emperors and 10 were Qing emperors.

The Forbidden City covers an area of 72 hectares with a total floor space of about 163,000 square meters. It is rectangular in shape, 960 meter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750 meters wide from east to west with a10-meter high city wall surrounded and encircled by a 52 meter-wide moat. At each corner of the surrounding wall, there is a magnificent watchtower which was heavily guarded in the old days.

The Forbidden City now consists of more than 90 palaces and courtyards, 980 buildings with rooms of 8,704. Most of the structures in the Forbidden City were made of wood with white marble, stone or brick foundations. The building materials were from parts of our country. The timber came from Sichuan, Guizhou, Guandxi, Hunan and Yunnan provinces in southwest China. Bu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timbers were transported from northeast China. Other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cluding brick, stone and lime, were used by both Dynasties. The golden bricks that paved the halls were manufactured in Suzhou, refined bricks used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halls were made in Linqing, and lime came from Yizhou. White marble was provided regularly by Fangshan County and glazed tiles by Sanjiadian.

The Forbidden C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Outer Court and the Inner Palace. The Outer Court consists of three main buildings where the emperors attended the grand of rear three main buildings and the six eastern palaces and six western palaces where the emperor used to handle daily affairs and the living quarters for the emperor,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 to live in.

The Forbidden City is the best-preserved imperial palace in China and the largest ancient palatial structure in the world. In 1987 it was listed as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The Meridian Gate is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Forbidden City. It is called Meridian Gate because the emperor believed that the meridian line went right through the Forbidden City and his imperial residence was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universe. It is 35.6meters high with five towers on the top, so it is also nicknames as the “Five-Phoenix Tower.”

The Meridian Gate was the place to announce the new lunar year calendar on the first day of 10th lunar month every year. Lanterns would also be hung up on the Meridian Gate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when all the officials would have a feast in the Forbidden City and ordinary citizens, when all the officials would have a fast in the Forbidden City and ordinary citizens would go to the Meridian Gate to look at the beautiful lanterns. When a general returned from battle, the ceremony of “Accepting Captives of War” was held here. The “Court Beating” also took place here.

The gate has five openings. The central passageway was for the emperor exclusively. But apart from the emperor, the empress could use the central passageway on the day of the imperial wedding ceremony. However, after the palace examination, the first top three outstanding scholars were allowed to go through the central gate. The high-ranking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went in through the side gate on the east. The two smaller ones on both sides at the corner were for the lowranking officials. During the Palace Examination all the candidates went in from these two side-gates according to the odd number or even numb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故宫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李雨果,大家怎么称呼我呢?叫我李导就行了,很高兴我能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故宫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有称为“紫禁城”。故宫经历有明清两个朝代和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西东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1000多间,是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进了故宫的大门,你就会看见五座汉白玉石桥,为什么是五座,而不是七座、八座,甚至十座呢?原来,古时候的皇帝都必须带有仁、义、礼、智、信这种特点,所以才是五座石桥的。

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刻着无数的小狮子,那么多的小狮子,有的颔首低眉,好像是忧闷而不开心的样子,有的张牙武爪,好像是展示自己的威武。故宫的御花园,原名宫后椀,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以鉄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石砖来修建,左右对称的格砖紧凑。殿东北的堆秀山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皇上就在此登高。

好了游客们我们在这里歇一会,休息一下,你们也可以拍下自己喜欢的景点,注意卫生和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故宫的导游词500字以上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姓王,可以叫我王。今天我们即将游故宫,它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故宫。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占地72万平方米。共有宫殿9999间。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现在我们在故宫里最吸引人的三大建筑——太阳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之间,它们都是黄琉璃顶和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告诉你们一个最近的发现:故宫所有的宫殿是沿着一条由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故宫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钟楼、鼓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谨,极为壮观。故宫内现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约一百万件。更重要的是,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功用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和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北名内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此外两翼有文华殿、上驷院、南三所、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你恐怕会问,那内廷呢?别急,呆会到内廷区域内再说。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说了。因为我们来到了内廷的中心——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之间。内廷两翼有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敏庆宫。它们虽和前面三大殿一样(黄琉璃顶和青白石底座),但内部结构东为茶几桌子,西为椅子文物。后三宫后有御花园和神武门,神武门为北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正门是午门。

好了,现在进入自由浏览时间,时间为三个小时,请注意下几点:

1.不大叫、不乱跑、不乱摸、不乱碰、不乱扔垃圾;

2.保持安静;

3.按时回现在的地点集合。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该说再见了。游客们,再见!希望您下次再来北京,再到故宫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300字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北京故宫,我是来自__的_导游,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20xx年至1420xx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名字里都有详哦!

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人物建造,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了吧!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上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还不知道把,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455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来介绍故宫的概况。

故宫过去叫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2019年)永乐十八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距今已有62019年的历史。在这里曾居住了明清两朝24位皇帝。紫禁城的建筑是依据我国古代的《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造的。

那么为什么叫“紫禁城”呢?这里面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咱们中国是一个天文学非常发达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天象的记载。在古代的天象观测中,人们发现,有一颗星的位置是不变的,始终居于天空的正中,它是紫微星,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北极星。人们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宫殿,称它为“紫宫”。皇帝称自己为天子,就是天帝的儿子,他所居住的宫殿就叫“紫宫”,这是其一,其二呢,皇帝居住的宫院,对寻常老百姓来说,是绝对的禁忌之地。于是两层含义合起来,所以就叫“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也就是永乐皇帝在142019年开始营建的,用了2019年的时间才全部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从明朝永乐到清朝宣统,共有24位皇帝在这儿居住过,统治中国达491年。

相传紫禁城有宫殿9999间半,实际上是8700多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沿中轴线排列,并向两边展开,左右对称,格局严正,气魄雄伟,极为壮观。当我们漫步在这些宫殿之间时,不仅仅可以亲身接触到它的一砖一瓦,还会欣赏到青铜、玉器、书画、珠宝等珍贵的文物。要知道,这些文物都是从故宫博物院150多万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您定会爱不够,也看不够。再者说,在那些文物的背后,在眼前这些殿宇之中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足以让您听不够、想不够。简单一句话,您今天走进了这明清两代的皇宫,就是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宝库。

故宫的全称是“故宫博物院”,因为它是在明清两朝的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说到这儿您可能会问了,那故宫博物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呢?不要着急,这还要从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说起。192019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2019年溥仪正式宣布退位。按说,这座宫殿应该收归国有。可是,按照当时的规定,溥仪却被允许居住在后宫部分,长达十几年。

在1924年冬季的一天,冯玉祥将军的手下鹿钟麟,将溥仪和他的后妃逐出了皇宫,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故宫,并对皇宫中的文物进行了清点。又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门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礼。那天,为了争先目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和宫殿里珍藏的宝贝,许多人拥向故宫,北京城万人空巷、交通堵塞,这件事成了当天各大报纸的重要新闻。

故宫在开放的第一天,到底接待了多少游客,我们不知道。可这几年,每年都有近1000万中外游客到故宫参观游览。因为故宫是全年365天开放的,算起来,每天平均要接待将近3万人呢。

故宫博物院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在古建筑保护、文物收藏、研究和展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您知道吗?目前故宫珍藏的文物有150多万件,占全国文物馆藏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中一级文物占全国文物的五分之一还多呢?那故宫的文物都有哪些品种呢?这150多万件文物种类齐全,包括玉器、陶瓷、书画、珐琅、漆器、金银器,以及大量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等十多个门类。

这些年来,故宫博物院除了保存和复原三大殿、后三宫和西六宫外,又开辟了青铜、陶瓷、书画、珍宝、钟表等专馆,并经常举办各种临时的主题性展览。另外,你还可以到故宫的网站上看看,网址是:.. (D是英文Digital 数字的意思;PM是Palace Museum,故宫的意思。中文意思就是数字故宫。

城池

午门 是皇宫的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午位(正南方)故称午门。“五凤楼”;在明清两朝,它的地位非常重要,许多重大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的。比如:每年农历十月,皇帝要亲自到这儿来颁布下一年的历书。另外,打完仗,将士得胜回朝后,要在午门前举行隆重的献俘礼。午门有时也会作为举行喜庆活动的场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儿要张灯结彩、“放灯”三天,而且允许平民百姓来赏灯游玩,显示皇家于民同乐、普天同庆的太平景象。然而,说到这午门,大家都会想到“退出午门斩首”这句话吧。其实,这句话纯属误传,北京当时的刑场在南城的菜市口。那这句话是怎么传出来的呢?过去大臣们和皇帝在朝堂上议政,经常出现意见不和的情况。在明朝时,皇帝就可以把触犯他的大臣拉到午门外用竹子打屁股。这叫廷杖。千万不要小看这竹子,它是一种碗口粗的毛竹,里面还要灌上水银,据说是为了加大杀伤力,几杖下去就能皮开肉绽。被打的人不死也要终生残疾。这种恐怖的事情从皇宫传到民间,就逐渐变成“推出午门斩首”了。

神武门 故宫的北门。这座门故去除了供帝后妃嫔、太监、宫女们进进出出外,还是击鼓报时的场地。当年这门楼上有一支大鼓和一口大钟,每夜有专人值班击鼓报更。这里说的更,是过去人们对夜间的计时方法,一更约为两个小时,一夜分五更。夜里11点到第二天1点,正是三更的时候,所以就有了“三更半夜”或“半夜三更”的说法。每天夜幕降临后,在击鼓报初更之前,先要敲钟108响。楼高夜静,紫禁城里的人们,都能听到这钟鼓声。

东华门 是整个明代皇宫的东门,与西华门一东一西,遥相对应。东华门与西华门不像午门与神武门那样处于正南正北方为,而是处于靠近东南、西南方位。

西华门是紫禁城的西门,门外与东华门一样矗立着一块下马石碑。这个门的职能与东华门相同,是大臣们上朝进宫出入的必经之地,或许因为出入东华门要经过一大片马厩的缘故,大多数朝臣一般进出皇宫都走西华门。清代皇帝和太后平时出宫游玩也多走西华门。

角楼 在紫禁城高高的城墙上,有四座小巧别致、精美无比的角楼。它们像四颗明珠,镶嵌在高大的城墙上,它们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建筑精品。这角楼的建筑十分复杂,它一共有三层檐。关于这角楼的建造,还有一个故事呢,我来说说吧。 相传,明朝的永乐皇帝在修建皇宫时,特意指定要在紫禁城的死角,各建造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的角楼,并且限期100天,盖不好要杀头。谁也没有见过这么复杂的建筑阿,这可难坏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眼看皇帝的限期就要到了,工匠们愁的都吃不下饭。这是,来了一个卖蝈蝈的老头儿。他那蝈蝈笼子非常精致漂亮,大家都为过去看那巧夺天工的笼子。有个工匠不自觉的数起笼子上的玉米秸,“一根梁,两根梁…..”一数,一共是九根横粱、十八根柱子、七十二个脊。哎,这部正式咱们要盖的角楼吗!大家非常兴奋,突然想起卖蝈蝈的老头儿,可一看,老头儿不见了。工匠们七嘴八舌的说,这是鲁班爷显灵,来救我们了。于是,工匠们如期建好了角楼。

护城河和金水河 紫禁城城垣的外围围绕着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河岸陡直,由条石砌成,俗称筒子河。清代护城河的北、东、西三面内侧建有守卫围房732间,戒备森严。护城河水的源头是京西的玉泉山,玉泉山水经过颐和园、运河、西直门的高梁桥,流到市中心的后海,然后从地安门的步梁桥下分出支流,经景山西门的地道进入护城河。从康熙朝开始在护城河中种莲藕,农历七月,荷花盛开,十分壮观。收获的莲子和莲藕除交给宫中食用外,剩余的拿到市场上卖,所得银子作为小花销。嘉庆以后开始出租给人养荷收取租金。故宫周围有两条金水河,一条是内金水河,一条是外金水河。外金水河在天安门前,其水系来自护城河西边的河段,护城河河水到达宫墙西南角后,进入地道,在从织女桥流出,绕过社稷坛,从外金水桥流过,经牛郎桥向东过天妃闸,流出皇城。内金水河的水是从神武门西边的地道引入的护城河河水,河水沿内廷西区供电墙外向南流,在慈宁花园墙外向东南转,蜿蜒经武英殿,在太和门前广场形成一个优美的拱形渠,然后转向北流经文渊阁,在銮驾库的西边流出皇宫。整条内金水河在皇宫里绵延2019多米,河上共有大大小小21座桥,还有10多处涵洞。内金水河除有排泄雨水、方便宫中取水、消防等实际功能之外,增加精致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太和门和三大殿

太和门 朋友们,到了皇宫,您一定想知道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吧,太和门,就是明朝“御门听证”的地方。所谓御门听证,就是大家所说的上早朝,由皇帝和大臣们讨论、处理国家大事。 在人们的印象中,皇帝上朝都是在威严的大殿里,其实不然。每天清晨,皇帝从后宫出来,坐在这太和门种种摆放的龙椅上。王公大臣们按照文东武西的顺序,站在门下的广场上,向皇帝奏事。皇帝身边站着当班的内阁学士,负责记录皇帝的意见,退朝后再稍加整理,颁行天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圣旨”或“上谕”,国家的日常事务就在这太和门商量决定了。说到这里,也许您会想到:在露天的门外办公,万一刮风下雨怎么办呢?其实别说刮风下雨,就是平常这里也不打舒服。但按当时的规定:皇帝和大臣们每天都要上早朝。不过,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封建社会每个朝代的头一两个皇帝一般都还比较勤奋,后代的皇帝就贪图享乐,把祖父辈打江山时的艰辛和治天下短裤新都抛到脑后了。明朝也不例外,中后期的万历皇帝竟长达24年不临朝。历史学家曾说过“明之亡,则亡于神宗”就是说明朝的灭亡正是从这位明神宗开始的。到清朝的时候,将御门听证改在故宫的乾清门。

金水桥 在太和殿前面有五座精致的汉白玉石桥,这就是著名的金水桥。您知道它为什么叫“金水桥”吗?我先说桥下这条河的水,它来自京城西面的玉泉山,从紫禁城的西北进入,东南流出。而古人推崇阴阳五行学说,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认为“西”这个方位在五行中属金,所以取名“金水河”,那上面的桥自然就叫“金水桥”了,我们都知道,天安门外也有金水桥,那是外金水桥,而我们眼前的是内金水桥,这金水河不光起到了装饰庭院的作用,也是紫禁城里重要的消防水源和排水渠道,故宫中的水源是很少的,一旦宫殿着火,金水河里的水就非常珍贵了。

太和殿 在宽阔的太和门广场上,广场中间有一条青白石铺成的御道,这条御道当年只有皇帝才能走。从太和门广场北望,在那高大、漂亮的汉白玉台基上,有座雄伟的建筑叫太和殿,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金銮殿。这汉白玉台基高达8米,比现在的两层楼还要高。修建这么高的台基,为的就是造成大殿的雄壮感。咱们国家古建筑的主体是木结构,而木材本身又不可能很高大,于是聪明的工匠采用高大的石台基将大殿托起,以增强气势。 在紫禁城所有宫殿中,以这座金銮殿最受尊崇,当年最高级别的仪式和大典都在这里举行。比如说,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还有在发生战争时派将出征,都要在太和殿举行非常隆重地典礼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登基大典,皇帝要这里接受百官和外国使臣的朝贺。此外一年当中的三个大节庆,也就是元旦、冬至和万寿节,皇帝也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其实这个元旦不是咱们现在的新年,而是农历的大年初一_—春节。冬至是一年当日光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古人认为这是阳长阴消的日子,值得大庆。所以皇帝要在冬至那天到天坛祭天,次日在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而万寿节则是当朝皇帝自己的生日。您可能在电视剧中看到过举行大典的场景把,这广场的两要布置雄壮的仪仗队,文武百官就跪在这御道的两旁。而皇帝是坐在太和殿内的宝座上,接受官员们的叩拜大礼的。既然太和殿的地位这么重要,在建筑规格上自然就是最高、最大的了。它的建筑面积是2377平方米。不仅在紫禁城内,就是从全国范围看,也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从它的屋脊到地面,高达35米,比现在的10层楼房还要高。讲到这里,不知您是否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您看,这么大的一个广场,怎么连一颗树也没有?原来,这是为了突出三大殿的壮观和皇帝的尊严。您想一想,如果这里松柏参天,三大殿掩映在树荫之中,那还能有现在这种气势马?再者说,这里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要求格外庄严肃穆。如果有了树木,仪仗和百官的站位都会受到影响,将有损于典礼的严肃性。如此说来,是这些宫殿建筑的功能,决定了这里不能种树。 在太和殿的汉白玉台基上,有许多青铜鼎,其实那时香炉,因为它们是模仿周朝的鼎造的,所以叫鼎式炉。三层石台上共有18个香炉,象征着清朝的18个行省。每当大典时,就在香炉腹部装上香料,然后将香料点燃,18个香炉就一起散出缕缕青烟,使太和殿显得更加神秘庄严。 太和殿外面两边平台的两个角落,各有一件汉白玉雕凿的器具。在一块圆石板上,中间插一根铁针,周围刻有刻度。当太阳升起时,铁针的投影指向哪个时刻,就表示是什么时辰了。它叫日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与日晷对称的位置,是一座石头亭子,它叫嘉量。在嘉量的里面石斛(hu)、斗、升、合(ge)、龠(yue)五种计量器具,一直到近代,人们还常用斗和升来称量东西。为什么要把这两件器具摆放在这儿呢?这里面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时间和度量衡是非超重要的,它代表上天的旨意和国家的统一。在世间,只有天子才能代表上天,行使规定时间和计量的权力,它们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摆放在日晷和嘉量旁边的统龟、铜鹤是举行大典时熏香用的,但还有一定的寓意。我们都知道,龟、鹤是长寿的动物,在太和殿的两边摆放上龟、鹤,象征着国运永昌。 我们都知道故宫有8700多间房子,而这太和殿,就有55间,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古代,我们把四根柱子之间算一间屋子,而太和殿是横11间、纵5间,就是55间了。所以说,整个故宫也只是由几百座宫殿。 摆放在太和殿中平台上的龙椅,就是民间俗称的金銮宝座。它是用紫檀木制成,从明朝到清朝一直是用。这宝座的宽度大大超过高度,给人一种非常稳定的感觉,象征着皇权安稳、江山永固。大殿里的柱子,靠近金銮宝座的是6根金黄色的柱子,他表面贴的是金箔,6根金柱拱卫着那巨大的龙椅,把皇帝衬托得更加尊贵、庄严。此外还有66根朱红色的柱子。这些柱子都是用才子东北长白山的红松制成的,每根高12米,直径1米多,两个人都抱不过来。当年没有显得的大型运输工具,要采伐、运输这么的木材,实在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在太和殿的天花板上,有一个盘龙藻井。这“藻井”是古建筑中的名称,就是指天花板中间镂孔雕刻的一块。太和殿的藻井是一条蟠龙,就叫蟠龙藻井。在这龙嘴的下面,吊着一个亮晶晶的圆球,它叫“轩辕镜”。这个东西可大有讲究,您听说过“炎黄子孙”这个词吧。传说古代有炎、黄两帝,而咱们现代人都是它们的后代,所以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过去的皇上也自认为是黄帝的继承者和接班人。这个传说中的黄帝号“轩辕氏”,而皇上在宝座的正上方悬挂一个轩辕镜,表示自己三正统黄帝,而且有轩辕氏的保佑。 太和殿地面上铺的是一种亮亮的方砖。您听说过紫禁城“金砖墁地”吗?指的就是这种“金砖”。这种砖并不是拿黄金制成的,那它为什么会叫金砖呢?这种砖是在今天苏州附近的御窑村烧制的。因为是专门为京城烧制的,所以叫“京砖”。可是南方人发“京”这个字音时,听起来像是黄金的“金”字。久而久之,这京砖被叫成金砖了。虽说这砖不是用黄金制成,可是由于它的制作方法独特,工艺复杂,它的质地更像大理石一样细密、坚固,尽管经历了几百年的摩擦,依然光亮如镜,再加上烧制、铺墁这种砖的费用也是很高的,所以,冠以“金砖”的美名,也是名副其实。

中和殿 太和殿后面有一座四四方方、象亭子一样的建筑,是中和殿。它是黄帝在大典之前的休息室。每次大典前,皇帝从后宫出来,在中和殿稍作停留。当太和殿所有的仪式都准备好后,有专门的人来导引着皇帝,沿中间的御道,从太和殿的后门走近去。当皇帝一落座,就要焚香、奏乐、响鞭,整个大典便开始了。由于这里是皇帝大典之前做准备工作的地方,所以他在后来逐渐成为举行各种祭祀、典礼时的准备场所。在各种祭祀活动中,有一项很特殊,那就是每年春天的祭农。每年春分,皇帝要到先农坛,那里有一块皇帝的“自留地”,就是咱们俗称的“一亩三分地”。平常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但到了春分那天,皇帝要亲自到这块田地上,扶扶犁,锄锄地,这叫行“亲耕礼”,祈求五谷丰登。皇帝在去先农坛之前,要在中和殿举行一个仪式,看一看他要用的农具,这也反映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当然了,中和殿还有其他用途。比如皇帝要在这里阅视家谱。皇族和老百姓一样,也有自己的家谱,皇帝的家谱叫“玉牒”。玉是玉器的玉,牒是通牒的牒,每隔十年重修一次。这里要说明一句,皇帝的家谱虽名为玉牒,但并不是用玉制成的,也是用纸张书写,只是为了强调皇帝家谱的高贵,才称为玉牒。中和殿的另一个用途,是皇帝在这里为皇太后上徽号。皇帝为了表示孝道,要在寿庆和节日给皇太后上一些吉祥的称号,叫做徽号。像我们熟悉的“慈禧”“慈安”就是徽号。

保和殿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宫殿,在明清两朝,这里是皇家的高级宴会厅。每逢重大节日和帝后生日,皇帝都要在这里宴请文武百官,以示庆贺。一些少数民俗的领袖,像西藏的高僧,蒙古王公来皇宫,皇帝也要在这里设宴款待,以示笼络。公主出嫁,皇帝也要在这里宴请亲家,表示对他们的尊重。然而,保和殿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地位是最高的,因为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保和殿拥有了一项更加重要的职能,成为中国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殿试的考场。老百姓所熟知的状元,就是从这座大殿里考出来的。朝为放牛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您听过这首童谣吗?它的前两句是说一个青年早上还在为地主放牛,晚上就到天子堂来考试了。而“天子堂”,指的就是这保和殿。这里形容读书人的一步登天,其实当年可不是这样的。在当年,能够到这座大殿内参加考试,就应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因为来到这里的考生,都是从全国众多学子中,经过从地方到京城层层考试选出来的。一个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之后,首先要中秀才。中了秀才就是读书人,到县衙大堂,见县官就不用跪了。秀才要去省会城市考试考“乡试”,考中为举人,举人就可以做县令之类的小官了,社会地位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您还记得吗,在电视剧《铁齿痛牙纪晓岚》里就有秀才参加乡试,考官们徇私作弊的情节。其实,中举对于科举之路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举人们还要到京城的国子监去考“会试”。然后才有资格到这座宫殿参加考试,所以叫“殿试”。“殿”就是保和殿的“殿”。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皇帝亲自主考。从早上考到晚上,整整一天。阅卷工作全部结束,皇帝要在太和殿进行一个隆重的发榜仪式,称之为“金殿传胪”。所有参加殿试的贡生们都云集在太和广场,皇帝亲自在大典上宣读前三名的名字。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第二,第三名称为榜眼和探花。这三个人可以很荣耀的从午门正中的门洞走出紫禁城,这是皇帝对他们的恩宠。

云龙石雕 故宫中,在许多宫殿的前台都有石雕,用浮雕的手法刻出游龙、翔凤等图案。这些石雕主要为了装饰,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气派。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石雕中,保和殿后也就是台阶中间的云龙石雕是最大的一块。石雕的图案,从上到下,刻着九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游龙,嬉戏于云海之中,非常生动、精美。这块石雕是用一块完整的大青石雕成的,现在长16.57米,宽3.07米,平均厚度1.70米,重量达200多吨。这块石料是采自北京房山区的大石窝村,距离紫禁城有100多华里。在500多年前,没有任何现代化运输工具的情况下,是如何从百里之外将这么巨大的石头完整的运来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简单地说,就是借助冰,是用拉旱船的办法拖过来的。工匠们从紫禁城到大石窝村,每隔一里地打一口井。到了严冬季节,从井里把水提上来,泼在路面上,就这样波一条100多华里的冰道。我们知道,饼面上的摩擦力小的多。就是这种能够情况下,仍然动用了两万多名民工、几千匹骡马,用了近一个月时间,耗银11万两,才把这块大石头拉进紫禁城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每个人站在它面前,都不得不从心底叹服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铜缸 故宫里有许多大缸,您想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些缸是储水防火用的,故宫里现在总共有308口铜缸或铁缸,分散在各个宫殿附近。故宫的缸都有一个特点,缸底的石基都留有一个方口。因为北京的冬天很冷,户外的水很容易结冰,所以入冬以后,专门有太监来管理这些缸。在缸的外面套上棉套,上面盖上缸盖,低下烧上炭火,一直烧到惊蛰时节气温回升了才撤火,基座下的方口就是烧炭的炭口。这些缸大部分都是用青铜铸成的,缸外面是镏金的,一口缸要用黄金约3公斤。金灿灿的镏金铜缸衬着红墙,十分华贵气派。可是,如果我们走到前朝宫殿旁边,会发现那里的缸表面只留下了斑斑的黄迹。这是怎么回事呢?说道这儿,我要讲一段令人心酸的历史了。1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192019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的名义,侵略北京。当他们进入紫禁城后,对宫廷物品进行了大肆劫掠,抢走了数不清的玉器、玛瑙、佛像,许多珍贵图书、档案也被破坏。这些大缸表面,金灿灿的黄金夜难逃此劫。贪婪的侵略者用刺刀把缸表面的镏金一点点刮去,留下横七竖八的刀痕,引起我们痛苦的回忆,提醒我们要勿忘国耻,自强不息!

横街

在保和殿和乾清门之间有条狭长的广场,是紫禁城内的一条分界线,称“横街”,又叫乾清门广场。横街以南是外朝,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横街以北是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从这里向北的一片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紫禁城的内廷。在内廷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有三座宫殿,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称为后三宫,再往北是御花园。两侧各有六座规制相同的院落,就是妃嫔们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的东侧,有皇帝供奉祖先的奉献殿和乾隆打算养老的宁寿全宫。在内廷中轴线的西面,有一大片宫殿,是供太后、太妃们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另外,还有一座很高的建筑,与周围其他殿堂有很大差异。那是外西路的一处佛堂,叫雨花阁,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处佛堂。这座阁楼的形制与其他宫殿明显不同,它的四个屋脊各雕有一条铜铸镏金的龙,四条游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军机处 在乾清门西高墙边,有排又矮又小的房子,比起紫禁城里那些高大的宫殿,它们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可是正像俗话所说的“人不可貌相”一样,这几间小房子也非比寻常,因为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军机处”所在地。您在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军机大臣”,就在这里值班。清朝为什么要把军机处那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放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呢?就是因为这排房子的一墙之隔就是皇帝居住的养心殿。雍正初年,西北地区放生大规模的武装叛乱,军情紧急,雍正皇帝经常在养心殿昼夜不停的和大臣们商量如何评定叛乱。为了随时召见这些大臣,雍正便将养心殿外这排平房作为大臣们休息和等候的地方。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保密。于是,军机处成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国家的军政大事都在这里决断,而本来掌握朝政大权的内阁变成空架子。军机大臣的人选要皇帝亲自在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大臣中选任。这样军机处就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控制之下了。而军机大臣确实有一定权势。要是没有过人的才能,还是不可能成为军机大臣的。一位大臣初入军机处,叫学习“行走”,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誊写诗片。皇帝每天口诵所制诗文,这位大臣只能肃立静听,然后回到军机处根据记忆将皇帝的诗文誊些出来,也能做到准确无误了,才能参加撰写皇帝的谕旨。皇帝的谕旨,有时一天好几次,有时一说就是几百句话,听了以后,仅凭记忆,要能写的完全符合皇帝的本意才行。您说,这活儿容易吗?

景运门 在明朝时期可是戒备森严,没有皇帝的诏令,就是王公大臣也不能进入。因为,这是进入皇宫内院的必经之门。在景运门西面,有一个和它正对着的门,叫隆宗门,隆宗门的作用及管理办法,和景运门完全一样的。

后三宫

乾清门,它和南面的太和门有异曲同工之处。太和门是明朝“御门听证”的场所,清朝则改在这里。清代的许多重大国事比如平定吴三桂等人的叛乱、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出兵收复中国台湾等。都是在这里讨论决策的。乾清门内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周围有一些看上去很普通的长廊式房屋,您可千万别小看这些没有气派的平房,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您听说过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吗?这历史上真实的一幕,就发生在乾清门西侧的叫南书房的屋子里。康熙做皇帝的时候只有8岁,又鳌拜登四名大臣辅政,鳌拜居功自傲,专横跋扈。有很大野心。他通过大肆结党营私,迫害异己逐渐总揽了朝廷大权,干了许多坏事。康熙14岁时,名义上正式亲政,可实际上鳌拜仍然控制着朝廷,把康熙置于傀儡地位。有一次,鳌拜和一个大臣发生争执,鳌拜在朝堂上,就和皇帝大吵大闹,后来竟然撸起袖子、伸出拳头,胁迫康熙。康熙只好暂时忍耐。从那以后,康熙决心除掉这块绊脚石。然而鳌拜是满族贵族中有名的“勇士”武功极好,又手握大权,在朝中有一大帮党羽,要扳倒鳌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康熙决定智取,假装迷上了摔跤,他让人找了十几个身体强壮并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天天在一起玩摔跤。有时鳌拜进宫办事,看到小皇帝这样贪玩,认为不会有什么作为,就更加不把皇帝放在心上,做着独揽大权的美梦。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康熙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在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召鳌拜来南书房讲书,当时这里是康熙读书的地方。当鳌拜像往常一样趾高气扬的走进去时,突然拥上一帮少年,连拉带绊把他按倒在地,鳌拜还以为这帮孩子在跟他开玩笑。当他被捆绑住后,康熙严厉的列举了鳌拜的30条罪状。考虑到鳌拜毕竟为清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宣布将他终生监禁。不可一世的鳌拜后来死在狱中。这一年康熙皇帝才16岁。

乾清宫 是皇帝的寝宫,明朝的14位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位皇帝都曾在这里居住,并在这里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从清朝第五代皇帝雍正开始,将寝宫移到了养心殿。宫殿里宝座的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这块匾是康熙皇帝临摹顺治皇帝的笔迹写成的,在学多电视剧中出现过,可以说它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一块匾,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理由:首先“正大光明”这四个字是清朝皇帝标榜的祖训格言,制成扁悬挂在这里,作为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准则。再者,它和清朝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有关。储是储存的储,建储业叫立储,就是确立皇位继承人。我国历代王朝,大都采取公开建储的方式,立为太子的多是嫡长子,也就是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可是皇帝的儿子一般都很少,不少皇子都做着皇帝梦,他们为此往往拉帮结伙、勾心斗角,甚至发展为同胞骨肉互相残杀,您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吗?剧中的康熙皇帝就因为建储而遇到问题:他曾两次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又两次把他废掉。此后康熙便不再提太子的人选,直到他临死之前,才下诏书,让四子胤祯继承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由于康熙朝的太子长期不定,而雍正即位又比较突然,所以民间就盛传雍正是偷改了康熙皇帝的遗诏而登上皇帝宝座的。据说,康熙写的是“传位十四子”,雍正勾结负责传召的故名大臣隆科多将“十”字上面加一横,下面加意钩,改称了了“于”字,成为“传位于四子”。事实果真如此吗?据清史专家考证,这种传说是靠不住的,因为清代这种传位诏书要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这样看来,雍正并不是靠篡改诏书登上皇位的。雍正皇帝即位后,吸取历史教训,决定将公开立太子的制度,该为秘密建储。秘密建储的做法是,皇帝在位时不公开确立太子,通过对皇子们的全面考查,选定皇位接班人,并秘密的将这个皇子的名字写在两份诏书上,一份由混各地随身带着,另一份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密封好后,就放在这块“正大光明”匾背后。当皇帝病危时或去世后,由朝廷重臣和王公贵族,一起把这两份诏书取出来,对照无异后,即按照上面的名字公布下一任皇帝。这种方法确实减少了皇子之间的争斗。雍正皇帝设立了这种秘密建储制度后,他的儿子乾隆皇帝就是以这种方式登上皇位的。

交泰殿 是以做四方的亭式建筑。这座宫殿上的彩画图案和其他宫殿的是有区别的。所绘彩画是一对对飞翔凤凰,而其他宫殿基本上都是一对对游龙。在封建社会,龙是皇帝的象征,而凤凰是皇后的象征。皇后头上戴的是凤冠,穿的是凤头鞋,住的是凤楼。说到这儿您是不是已经想到了交泰殿的用途,原来这交泰殿是宫内专门为皇后准备的正殿。在皇宫中,皇后的地位也是非常尊贵的。每年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元旦,还有千秋节,也就是皇后的生日,皇后就会端坐在交泰殿内的宝座上,接受宫内嫔妃以及一些高级官员大夫人的朝拜。殿内正上方悬挂的那张匾写有“无为”二字。这两个字很是耐人寻味,无为是古代的一种政治思想,讲究清静无为、清心寡欲,其实就是不要有太多的作为,凡是要顺其自然。交泰殿虽然不大,里面的陈设却非常丰富。宝座两旁有一些蒙着布的方架子颇引人注目。当年这些架子上放置着象征皇权的大印,一共有25方,习惯上称为二十五宝,这些都是乾隆皇帝亲自选出来的。在殿的两侧,还有两件大型计时器,东边的叫“铜壶滴漏”,西边的叫“大自铭钟”。铜壶滴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计时器,大自铭钟是吸收西方近代科学仿造的钟表。

坤宁宫 是后三宫的最后一宫。我们知道后三宫中最前面的是乾清宫,从名字上看,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这“坤宁”二字同乾清宫的“乾清”二字是非常对应的,“乾”指天,象征着阳;“坤”指地,象征着阴。“清”“宁”都是表示安定、和谐的意思。您该猜到坤宁宫的作用了吧!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那坤宁宫自然是皇后的寝宫了。在明朝,除了个别失宠的皇后外,其他皇后都住在这座宫殿内。清代,顺治和康熙时期,皇后依然住在坤宁宫里。到了雍正皇帝时,由于皇帝搬出乾清宫,皇后也就不再住坤宁宫了,于是对坤宁宫作了改建。从此,这座古老的宫殿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有趣的变化。首先说,这座宫殿的正门不居中,而是偏向东边,这是东北地区满族的建筑特色,再者说,坤宁宫的窗户纸都糊在窗棂的外面,过去人们说东北三大怪,其中就有这“窗户纸糊在外”。在风沙大地区,这种把窗户纸糊在密集的窗棂外面的方法,既可以使窗户纸不易被风刮破,还可以使窗棂上不落灰尘。屋内的陈设,就更有特色了。大殿的西半部分较大,是萨满教举行祭神的场地。萨满教是满足的民族宗教,在东北地区非常流行,它是一个多神教,佛教中的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汉族民间祭拜的关云长,以及山里的虎、鹿、猪、熊,路边的石头、树林等都是萨满教的祭祀对象。坤宁宫东侧是皇帝皇后大婚的洞房。按照礼仪,帝、后新婚,要这这里住满三天。三天之后,皇帝搬到养心殿,而皇后在东西六宫中中选择一宫居住。洞房中的陈列室末代皇帝溥仪和他的“皇后”婉容大婚的原状。洞房的墙上涂着红漆,地上铺着红地毯,到处都是红色,在洞房的门口和东侧过道的木影壁上,各有一个大红底金色双喜字,寓意着“开门见喜”。靠窗户的大炕,是皇帝和皇后因交杯酒、唱交祝歌的地方。屋内靠西北墙的地方摆有皇帝和皇后的龙凤喜床。

坤宁门 是御花园的入口。到了这里,古柏老槐扑面而来,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御花园的面积并不大,它东西长130多米,南北宽90米,总面积不超过12019平方米。但古代的工匠们就利用这一方小小得天地,安排了各类建筑20多座、古树160株,还有两座假山、两方水池及散布其间的大量奇花异石,使御花园显得格外典雅、幽静,幽赏起来,美不胜收。

御花园

钦安殿 走进天一门,在钦安殿的前面,您能看到两棵长的很奇特的柏树。这两棵树的根和主干彼此独立,但从树杈上就相依相偎,难分彼此了。人们称它为“连理树”、“连理枝”。古代人把这种连理枝又叫“合欢树”、“夫妻树”。其实它们不是天然形成的,在它们很小的时候,园艺工匠就将它们拧到了一起,最后长成了这个样子。您知道吗,钦安殿是整个故宫中最古老的建筑,它是从明代保存下来的,距现在已经有580多年的历史了。明清两朝都在这里供奉玄武大帝。玄武大帝也叫真武大帝,是水神。皇宫都是木结构的房子,非常怕火,过去由于没有避雷针,曾多次着火。特别是太和殿,因为最高大,更容易遭受雷击,自明初建成以来,曾经发生五次较大的火灾。所以封建帝王们特意在宫中专门找一个宫殿供奉水神,祈求保佑皇宫的安全。而且,这连理枝前的门叫天一门,门的名字也跟水有关系。《易经》上说“天一生水”,水是灭火的,于是起这个名字,用水镇火,图个吉利。我们都知道,浙江宁波有一座明代的藏书楼叫“天一阁”,也是取这个意思。当然,这些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罢了。

养性斋 是座凹字形的两层楼阁式建筑。它的外墙倚着御花园的墙壁,海棠树、太湖石环绕周围,环境很优雅,在这儿居住一定很舒服。谁在这儿住过呢?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这位英文老师是苏格兰人,中文名字叫庄士敦。他是一个中国通,中国话也讲的非常流利。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就有这位英文教师的镜头。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自己念书厌烦的时候,庄士敦能循循善诱,“讲些山南海北、古今中外的掌故。”他称赞庄士敦是自己的又一个灵魂。因此,溥仪特意把这养性斋,赏赐给庄士敦当书房兼卧室。当然,溥仪学习英文就业在这里了。

堆秀山,它是用江苏太湖流域的“太湖石”人工堆砌成的。太湖石是在太湖里被湖水多次冲刷而形成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要细算起来,这堆秀山“太湖石”的历史比整个皇宫都古老,听我们讲讲吧。在北宋的都城开封,过去由一座山叫“艮岳”,就是用太湖石堆成的。可是建好后不久,北宋就被金朝灭亡了,艮岳山也毁了。等到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把这些石头运到这儿,堆成了我们眼前的堆秀山。所以这些太湖石有近102019年的历史了。在山脚下,正中有一个门洞,在门洞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人工喷泉。那时候故宫里没有自来水管道,这喷泉是怎么设计的呢?工匠们在半山腰两侧各设一口蓄水的大缸,通过水道,产生压力,使水从下面的龙嘴里喷出。而喷泉造型是用石头雕刻的一条蛟龙,盘踞在石座上面。喷泉整体造型和谐美观,使皇帝的游玩别有情趣。堆秀山山上有一座小亭子“御景亭”。那儿是御花园的最高点,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九九重阳节,皇帝会带着后妃们,在亭内登高赏月、饮酒作诗。

絳雪轩 为5间房的建筑。这个“絳”字是红色的意思。可我们都知道,雪是白的,那么,絳雪岂不成了红色的雪吗?其实,当年这里种着5棵海棠树。一阵微风吹来,白中透红的海棠花瓣纷纷飘落,地面上就像下了一层红色的雪,乾隆皇帝为此作诗“暇日高轩成小立,东风絳雪未酣霏”,来赞美当时的景色,所以取名叫絳雪轩。絳雪轩对面的花坛,竖着一块枯木。但您仔细想想,如果这是块木头,常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早就腐烂了。其实,这是一块木头的化石,叫木变石。这木变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记载,东北的松木沉入松花江,经常年累月,变成石头,就是木变石了。一般的木变石都比较小,可是我们看这块石头,有一米多高,就十分难得了。这块石头是黑龙江的一个大将军,进献给乾隆皇帝的,乾隆得到石头后,非常高兴,诗兴大发,题诗一首,刻在石头上。

延晖阁 为二层阁楼。您可千万不要小看这阁楼,清朝的选秀女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每三年选一次,满、蒙、汉八旗官员的女儿凡是13岁到17岁的都要参选,只有到17岁仍未被选上的才可以自由婚嫁。选秀女的时候,候选的女孩子们先由太监从神武门领到这御花园北门外等候。选时一到,再将那些女孩子引到这延晖阁前站好,让坐在阁里的皇帝、皇太后挑选。被选中的秀女,或成为皇帝的嫔妃,或指配给皇子皇孙和皇家宗室的子弟。您知道吗?慈禧就是17岁时在这里被选入宫的。好,延晖阁讲到这里。我现在问您一个问题,您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吗?那里面的格格门住的地方叫什么来着?没错,淑芳斋!在延晖阁西北边有一个小屋檐,倚着红墙,那里面就是淑芳斋了。它位于西六宫最北处,目前还没有公开开放。我所以要讲一家,是为了消除一个误会,实际上这淑芳斋并不是拍《还珠格格》时的场景,也不是格格居住的地方,电视剧只是借用了这个名字。在清朝的时候,淑芳斋是皇帝和后妃们看戏的场所。紫禁城内共有5个戏台,淑芳斋里就有两个,梅兰芳、杨小楼等人都在这里演过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导游词的北京故宫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田导游。今天我会带大家参观国家五A级景区—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紫禁城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十五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有九千余间,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木质建筑之一呢。紫禁城由一四零六年开始建造,到一四二零建成,共十六年才建成。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寿康宫,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侧。寿康宫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住,太妃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到此行问安礼。

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我到太和殿。太和殿又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位置,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太和殿建在高约5米的汉白玉台基上面。台基四周矗立着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头上雕刻着云龙云凤的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的石阶上雕有蟠龙,衬托着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肩,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各位游客,这样气魄雄伟的建筑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紫禁城已经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接下的时间请大家自由观赏,六十分钟后在这里来集合。请各位旅客不要乱涂乱画,也不要乱丢垃圾。请各位家长朋友看好自己的小孩,不要让孩子攀爬假山、破坏文物,折断花草。

啊!没想到这么快就要与大家说再见了,如果有朋友还来参观北京故宫,下次还来找我哦!希望大家在回家的途中注意安全,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故宫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61 字

+ 加入清单

(In front of the meridian gate)

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pleased to serve as your guide today。

This is the palace museum; also know as the Purple Forbidden City。 I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well reserved imperial residence in China today。 Under Ming Emperor Yongle, construction began in 1406。 It took 14years to build the Forbidden City。 The first ruler who actually lived here was Ming Emperor Zhudi。 For five centuries thereafter, it continued to be the residence of23 successive emperors until 1911 when Qing Emperor Puyi was forced to abdicate the throne。 In 1987,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the Forbidden City was a world cultural legac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alace Museum, or Zi Jin Cheng (Purple Forbidden City), got its name from astronomy folklore, The ancient astronomers divided the constellations into groups and centered them around the Ziwei Yuan (North Star) 。 The constellation containing the North Star was called the Constellation of Heavenly God and star itself was called the purple palace。 Because the emperor was supposedly the son of the heavenly gods, his central and dominant position would be further highlighted the use of the word purple in the name of his residence。 In folklore, the term “an eastern purple cloud is drifting” became a metaphor for auspicious events after a purple cloud was seen drifting eastward immediately before the arrival of an ancient philosopher, LaoZi, to the Hanghu Pass。 Here, purple is associated with auspicious developments。 The word jin (forbidden) is self-explanatory as the imperial palace was heavily guarded and off-explanatory as the imperial palace was heavily guarded and off-limits to ordinary people。

The red and yellow used on the palace walls and roofs are also symbolic。 Red represents happiness, good fortune and wealth。 Yellow is the color of the earth on the Loess Plateau, the original home of the Chinese people。 Yellow became an imperial color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when only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were allowed to wear it and use it in their architecture。

The Forbidden City is rectangular in shape。 It is 960 meter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750 meter wide from east west。 It has 9,900 rooms under a total roof area 150,000 square meters。 A 52-meter-wide-moat encircles a 9。 9-meter—high wall which encloses the complex。 Octagon —shaped turrets rest on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all。 There are four entrances into the city: the Meridian Gate to the south, the Shenwu Gate (Gate of Military Prowess) to the north, and the Xihua Gate (Gate of military Prowess) to the north, and the Xihua Gate (Western Flowery Gate ) to the west, the Donghua (Eastern Flowery Gate) to the east。

Manpower and materia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ere used to build the Forbidden City。 A total of 230,000 artisans and one million laborers were employed。 Marble was quarried from fangshan Country Mount Pan in Jixian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Granite was quarried in Quyang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Paving blocks were fired in kilns in Suzhou in southern China。 Bricks and scarlet pigmentation used on the palatial walls came from linq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Timber was cut, processed and hauled from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导游词北京故宫500字范文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萌萌,是大家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萌导。今天,我们要观光世界遗产----北京故宫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是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60年),厉时十四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历史很悠久。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我们到了,大家请下车。您看,这就是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都有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金碧辉煌的彩画,。第一 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 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柱子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 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 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接下来我们去故宫博物院吧。跟大家说,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 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 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故宫博物院里有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 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 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 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接下来请各位慢慢欣赏故宫。注意有带小孩的家长看好孩子,请大家互相照顾。要保护珍惜文物。祝大家玩得开心,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啊!我姓金。大家可以叫我导或金同学都没关系,我很荣幸能够带领大家去故宫旅游。希望大家能够听我对故宫的解说。

我们现在要去故宫了。故宫可是世界文化的遗产。我们要注意的事项:不能带火种,不能带危险物品:如小刀,剪刀等危险物品。不能有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的事情。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气势宏伟的古代人民的建筑——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故宫的大门是南为午门也就是故宫的正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这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绚丽的。故宫的石墙上有龙的雕刻,有双龙戏珠,龙腾

虎跃,龙飞凤舞等美丽的图案。全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内净空高达14米,宽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我再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的宫殿吧!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保和殿。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 之处。你们知道乾清宫吗?不知道也没关系,现在我告诉大家乾清宫是明清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你们看过"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吗?它就是在故宫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宏伟,壮观美丽,这就是我国的故宫。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故宫导游词300字左右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李某。我很荣幸能够带领大家去故宫旅游。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大家看这四面就是宫墙,而且宫墙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门,南为午门也就是故宫正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这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绮丽的。

现在请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这里是明、清皇帝召见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全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内净空高达14米,宽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

我再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的宫殿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习礼仪之地。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廷的分界处,由此向北便是内廷。乾清宫是明、清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慈宁宫就是皇上住的地方。你们看过《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吗?它就是在故宫里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这就是我国的故宫。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可是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宫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300字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好!我是火柴人俱乐部的会员,我姓许,大家就叫我许导好了。在故宫有些地方不能照相、甚至连摸也不行、不能随地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

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永乐四年开始备料,而第二阶段就是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14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

在建造过程中,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万人,而建筑材料都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来北京房山,金砖来自苏州,石灰来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盘山,殿基所用的精砖石来自山东临清,松木多来自东北,而楠木多来自四川、云贵、浙江等地,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

今天的游览该结束了。欢迎你们再来北京故宫玩。记住,我是火柴人俱乐部的会员许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3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那里就是我们这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光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这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构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

各位朋友,此刻我们来到了中路。从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即续建皇宫,构成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构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的寝宫。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楼后为帝后寝居的后宫——台上五宫。与崇政殿比较又构成了沈阳故宫不一样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宫高殿低”。而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而乾隆皇帝则是借用这个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

各位朋友,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

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此刻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清宁宫。

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一样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各位朋友,此刻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光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一样,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那里,我们这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个性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期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完美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故宫的优秀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你们好,这次由我带领你们去北京故宫,我叫孔繁鹭,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不过现在我要提几点要求:1。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2。如果迷路,请马上给我打电话不要离开;3。一定要保护环境。好了,我的要求提完了,请您自觉遵守,谢谢合作!

首先我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故宫位于北京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至少已有近580年历史了。故宫规模宏大,东西宽为753米,南北长达961米,总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大约一共有一万间宫室。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大家看着四面就是宫墙,四周都是高大的城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吧!这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再看那边,中间的是汉白玉雕刻的“双龙戏珠”,两边是汉白玉台阶;台阶的左边是一只乌龟,右边是一只仙鹤,这象征着延年益寿。

我再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殿吧!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学礼仪之地,保和殿呢?它是由多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每根柱上都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十分壮观,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吧!他是明代皇太子的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延的分界处,由此向北就是延。

好了,这次游览结束,希望你们再次观赏我国的其它景物并且祝你们玩的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沈阳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4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各位朋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中路。从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即续建皇宫,形成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 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的寝宫。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楼后为帝后寝居的后宫——台上五宫。与崇政殿对比又形成了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宫高殿低”。而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而乾隆皇帝则是借用这个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

各位朋友,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

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现在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清宁宫。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各位朋友,现在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 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故宫导游词结尾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故宫游玩。我叫李依璋,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或小李。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世界遗产——故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宫吧!故宫位于北京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现在我们在故宫内庭最前面的是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庭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是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

现在我们来到了坤宁宫,在故宫中间的是坤宁宫,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二帝,均在此举行婚礼。还有许多殿比如:东六宫、交泰殿、西六宫……

好啦,我的介绍就先到这里,请大家慢欣赏游玩。还有大家记住哦!在浏览时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不踩踏一草一木,这样才能欣赏到有着历史气息的故宫。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由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銮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政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宁殿(皇帝结婚新房)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纪宫室),辅以养心殿、奉先殿、斋宫、毓庆宫、宁寿宫、慈宁宫以及御花园等,是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纪嫔、皇子、公主居住、礼佛、读书和游玩的地方。

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前三殿、后三宫坐落于全城中轴线上,气势雄伟,豪华壮观,为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并具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1920xx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结束了20xx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废帝博仪仍居住在故宫后半部分。1920xx年将外朝辟为“古物陈列所”。1920xx年11月5日冯玉祥部将鹿钟麟把博仪驱逐出宫。1920xx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

它的特产有:白煮肉、鸭掌、刷羊肉、烤鸭、灌肠、豆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来自众信旅游团的导游孟园,你们叫我孟导好了。非常荣幸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世界遗产——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为紫禁城,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2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请大家看前面的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前面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五座桥象征什么吗?”它们象征着“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于一身。

跨过金水桥,我们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是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穿过广场,前面就是故宫里首屈一指的大殿——太和殿。也是我们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宫殿,俗称金銮殿。只有在皇帝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元旦、冬至、万寿节的时候,才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典礼。我们看在大殿的岔脊上,都装饰着一些小兽,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作文、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义。重脊前为什么用仙人骑凤呢?传说:齐国国君齐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的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大家跟紧我,看大殿内金砖铺地平整的如一面镜子,光滑细腻,像是洒了一层水。这就是金銮殿名字的由来。那么金砖真的是金的吗?其实这是一种用特殊方法烧制的砖。

这样宏伟的建筑据说光准备的工作就持续了11年,修建历时14年。劳动人民付出了无数的血汗。故宫里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故宫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请大家继续游览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