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年中国榜样人物事迹(20篇)

浏览

6069

范文

403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07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若问什么最火?非神舟十二号升天莫属。

同时,三位飞天的宇航员也成了全民偶像,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什么才是民族英雄。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他们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名字,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

这次飞天,相关部门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以便能及时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而三位航天员中,年龄最大的当属57岁的聂海胜,已经是三探苍穹,拥有极其丰富的飞天经验。

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下聂海胜的成长背景,和他生活中的趣事。

一、聂海胜的童年

聂海胜出生于1964年,老家在湖北枣阳。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人口观念”,所以父母连着生了8个孩子,聂海胜排行老六。

家里条件不好,再加上一共10张嘴等着吃饭,所以聂海胜经常能体会到饿肚子的滋味。

而且,聂海胜经常穿姐姐们的花衣裳,还惹得不少同学嘲笑他。

不过,即使饿着肚子,也没耽误他调皮捣蛋。小时候的聂海胜可是远近闻名的捉鱼摸虾小能手,有时一次能摸上来十多斤。

当然,他是逃课出去的,这些“战利品”当然不敢带回家。于是,他就带到同学家,跟同学一起分享。

鱼虾用清水煮了,再撒一把盐,在那个年代可是绝顶的美味了。

面对生活的窘迫,聂海胜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他一直学习非常好。以至于在初中时,还获得了一个“数学王”的称号。

当时,考试满分是100分,老师说最先交卷的人能多得5分,聂海胜就成了每次都考105分的那个人。

二、学霸聂海胜

1980年,聂海胜的父亲不幸离世,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

年纪轻轻的聂海胜非常懂事,帮母亲揽下了许多农活,像放牛、割麦子等等。

也因此,聂海胜耽误了不少学业。这么一个好苗子,每天在地里忙农活,可急坏了老师们。

老师们商量后,决定免除他的学杂费,减轻他家里的负担,聂海胜这才能安心读书。

中考时,聂海胜考上了枣阳一中,整个地区最好的高中。

进了这所顶尖高中,聂海胜终于感受到了压力,曾经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的他,现在只能排在中游。

为此,聂海胜学习更加认真。下晚自习后,别的同学都回了寝室,只有他在教室里点着煤油灯,继续读书。

老师知道后,劝他回寝室,他就在寝室的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继续读书。

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那样刻苦,但是效果也非常显著,聂海胜的成绩很快就攀升到班级的前列。

由于学业繁忙,聂海胜不能像小时候一样贪玩了。所以,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运动。

那时,学校里流行一个游戏——刀蹴,也就是现在的“斗鸡”。刚开始聂海胜还屡尝败绩,等到锻炼了几个月之后,班级里已经没人是他的对手了。

聂海胜平时非常乐于助人,每次学校检查卫生,同学们打扫完,他都要帮其他同学再看一遍,偶尔有些遗漏的角落,聂海胜都会帮忙清理。

有一次,同班同学肖居成得了重感冒,聂海胜为了照顾他,每天帮他打饭、洗碗,连续做了一周。

正是因为这种品格,聂海胜在高中时人缘非常好,交到了不少朋友。

聂海胜曾跟好友金邦才吐露心声:“我以后想当兵,最好是飞行员。”他说:“小时候飞机飞过,小伙伴都喜欢看,而我是看得最久的那个。”

那时,学校附近有一根十来米长的钢管,只有一只脚那么宽。聂海胜每次都能走完,而且一次比一次快。

事实证明,他的平衡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常年锻炼养成的身体素质,绝对是当飞行员的料。

三、飞行员时期

没过多久,聂海胜的机会就来了。

1983年,空军部队到枣阳一中招募飞行员,聂海胜轻松达标,成功考入长春飞行学院。

当时的条件不如现在,各种器械非常粗糙。手脚磨起泡,甚至渗出血水都是常有的事。

好在聂海胜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最后,聂海胜终于成为了一名歼击机的飞行员,还是同行中第一个单飞的人。

在部队训练期间,聂海胜每隔几年会回家探望一次。其中有一次,还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当时,聂海胜像往常一样,回家帮母亲干农活。心血来潮之下,借了邻居一辆手扶拖拉机。

结果,从没开过拖拉机的他,刚一上手,差点给开翻了。

乡亲们看到后不由得起哄:“会开飞机,不会开这个?”

聂海胜则是尴尬地挠挠头,说:“这玩意儿确实不好弄。”

1989年6月3日,聂海胜驾驶歼击机升到4000多米的高空时,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

聂海胜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一边向指挥部报告状况,一边在脑海里想解决办法。

然而,各种办法都试了个遍,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飞机还在下坠。

由于速度过快,聂海胜的双眼甚至出现了黑视现象。

在最后一刻,深知局面无法挽回,聂海胜才按下了弹射开关。等到他看清时,发现飞机已经坠毁了。

为了表彰聂海胜在这次飞行中,努力挽救歼击机的精神,部队给他颁发了三等功。

此后,聂海胜驾驶各种型号的歼击机,累计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四、英雄背后的功臣

1991年,聂海胜正在南昌工作,27岁的年纪已经老大不小了,却还没有个对象。

聂海胜有一套自己的择偶标准:首先两人必须得合得来,而且最好是在南昌本地,这样两人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了解。

有意思的是,当时他因病住院,看到医院里的女护士很多,于是就请护士长帮他挑一个。

护士长思来想去,决定把聂捷琳介绍给他,两人就这么认识了。

聂海胜朴实厚道,聂捷琳心灵手巧、大大方方。第一次见面,两人就对彼此很满意。

没过几次,聂海胜就见到了女方的父母,二老对他也非常看好。于是,两人顺理成章地结了婚,聂海胜成了“江西女婿”。

两人婚后一直非常恩爱,吵架都很少有。然而,有一次两人却闹得险些离婚。

1996年,两人结婚第5年时。我国准备进行航天员遴选,聂海胜作为国家特级飞行员,自然对这个机会非常渴望。

可是,等他回到家对妻子一说,聂捷琳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不同意。

聂海胜也很无奈,一边是结发的妻子,另一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让人为难。

于是,聂海胜想了一个办法:先斩后奏,等通过了选拔,再征求妻子的原谅。

可是等选拔人员登门的时候,聂捷琳直接把他们“扫地出门”,就是不同意丈夫做航天员。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聂捷琳甚至拿离婚来威胁聂海胜。

婚当然是不能离的,可是聂海胜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后来,经过聂海胜多次软磨硬泡,聂捷琳才终于同意了丈夫的请求。

五、航天员时期

1998年1月,聂海胜跟杨利伟等一共14人,成为了我国首批航天员。

从那以后,聂海胜跟妻子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生活”。

作为宇航员,光是基础课程,就要学习58门。还要经常在失重的环境中训练,为将来进入太空做准备。

虽然,家属楼跟基地之间只有500米的距离,但是聂海胜忙得很久都不着家。

近在咫尺的家属楼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枣阳老家了。

20__年,聂海胜的母亲突发脑溢血,聂海胜才千里迢迢赶回老家。

看着床头虚弱的母亲,面对生命危险都毫不畏惧的硬汉,终于留下了眼泪。

好在经过救治,母亲的性命保住了,在母亲身边陪伴了三天之后,聂海胜又回到基地,投入到训练中。

20__年,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出征太空,乡亲们都聚集在老家的空地上,跟聂海胜的母亲共同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

20__年6月11日,聂海胜再次执行任务,乘坐神州十号升空。老家的乡亲们拉起横幅,写道:海胜在天揽四海盛景,举国欢庆贺神州腾飞。

时至今日,聂海胜已经是57岁的老将了。这次神州十二号任务,已经是他第三次进入太空。

临行前,聂海胜还染黑了白发,告诉人们:我还年轻,我还能为国争光。

不光是聂海胜,已经56岁的杨利伟,虽然多年没有接受航天任务,却仍然在保持训练训练,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

尽管我国第一代航天员已经上了年纪,但是我们还有第二代,第三代,甚至之后的无数代航天员前仆后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聂海胜一样,为祖国无私奉献的老一辈爱国人士还有很多,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一直传唱下去。

“航天精神”也会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一样,一代代传承下去,鼓舞着一代代中华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榜样3》榜样人物:大地英雄——国测一大队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榜样3榜样人物大地英雄——国测一大队

20xx年11月08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榜样3》专题节目学习宣传工作。该节目将于11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晚间8点档首播。下面整理了《榜样3》专题学习视频中人物的事迹供大家学习。下面要介绍的榜样人物是:大地英雄——国测一大队。

西安城南,大雁塔北,测绘路旁,

驻扎着这样一支中国经济建设野战军队伍:

自1954年成立以来,他们几代人满怀理想和激情,

用青春和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

60多年来,这支队伍中有46名队员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生命。

他们的遗骨,大多永远留在了荒野测区,连块墓碑都没法安置。

他们就是自然资源部下属国测一大队。

国测一大队老中青三代

建队64年来,

他们先后六测珠峰、两下南极、36次进驻内蒙古荒原、46次深入西藏无人区,

48次踏入新疆腹地,

足迹遍布全国除中国台湾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徒步行程近6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

测出了近半个中国的大地测量控制成果。

借来的队服

1939年出生的郁期青已经将近80高龄,

40年的测绘生涯,他的足迹踏遍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等各地高山深里,

1966年、1968年、1975年,三次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全程参与珠穆朗玛峰的科学考察,

和团队成员首次自主完成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

向世界公布珠峰的精确高程为海拔8848.13米。

节目录制时,年轻的同事将现在的红色队服借给他穿,

老先生穿着一直说好看。

不是我,是我们

和导演沟通时被问到,“您接到信,有什么感想和感受?”

他回答说,“意外、激动、振奋、温暖”,

又强调说,“不是我,是我们”,

“是对所有共产党员提出了要求。”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995 字

+ 加入清单

四月的沂源,桃花正艳。西里镇张家泉村走出的朱彦夫,在20__年的这个春天,成了全国第一个“时代楷模”。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山东省委先后下发文件,要求广泛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朱彦夫的事迹,像春日的花朵一样,开遍神州。

这位81岁的老人,手脚尽失、半身瘫痪。究竟是什么,让他放弃疗养院的优待,回到家乡投身建设?是什么力量让他为群众无私奉献,带领村民奔向致富路?又是什么力量,驱使他在退下来后写出呕心沥血之作,警示后人?

纵观朱彦夫的人生轨迹,就是一部坚定信仰的践行史。

到各地宣讲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最近一段时间,济南军区“沂蒙旅”一营教导员汪祥松的主要任务。朱彦夫当兵时就在一营,汪祥松,可以说是朱彦夫的小战友。他说,虽然每次都在讲一样的故事,但每一次作报告,都能给他以新的启迪。

“朱老14岁参军,16岁入党,历经上百次战斗,经过47次手术才从死神那里挣脱出来。活着已是奇迹,本应在疗养院颐养天年,却不忘党的教育和组织的培养,毅然回到家乡自食其力。让人肃然起敬。”汪祥松说,朱彦夫经常念叨,与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自己是幸运的。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奉献一天。“他一辈子的奋斗,为信仰的力量作出了生动诠释。”

如今,在张家泉村,依然能感受到朱彦夫留下的痕迹。他整治的山沟,挖掘的机井,还在继续造福着这里的百姓。而他的故事和精神,更是被几代村民津津乐道。

张家泉村现任村支书刘文和说起朱彦夫,心存敬意。“老支书是个有信仰的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抱怨老天爷对自己眷顾太少,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但是看看老支书,他一辈子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曾鼓舞和教育了几代人,朱彦夫的《极限人生》,同样揭示了人生的价值和底蕴。省委老干部局调研处处长宋文军说,朱彦夫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一部书,他所表现出的不屈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更值得深刻领悟。“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看似无形,却是顶天立地。”

“_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时代楷模朱彦夫身上体现的最宝贵品格就是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包心鉴认为,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朱彦夫四肢残缺但人格健全高大;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为带领乡亲们走上富裕道路而拖着假肢四处奔走;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用嘴含笔艰难写作,为我们留下催人泪下的作品。

包心鉴说,时代楷模朱彦夫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生动表明,崇高的人生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革命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财富。认真学习朱彦夫,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担当起人民赋予的责任,应当成为所有共产党人终身的价值追求。

看了中央台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后,很多人哭了,不是因为他做出的事迹有多些,也不是因为他让人们富起来,而是因为他那种永不退色的共产党员的本色。

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能从一个废人变成一个比一个正常都强的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比每一个正常人所做事都超出寻常。

他被追为“时代楷模”当之无愧啊!朱彦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总结起来有三条:

一是朱彦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重残战士,没有躺在功劳薄上享福,而是离开休养所回老家,瞒着老人,练习生存本领;用毕生的心血带领村民致富,从不领取任何待遇,教育子女做人,还写出两本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是朱彦夫的人品值得我们学习。他当村支书,从不领村里一分钱。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经常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帮助他人。自己的女儿出嫁,作为亲生父亲却没出一分钱给女儿买嫁妆,他是不愿意买吗?不是,他是没有钱,他的钱用在别人身上啦。

三是朱彦夫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朱彦夫的毅力不仅表现在他的身体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一生不停地的为人民服务上。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他坚持锻练自理能力。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连吃饭都困难,要达到正常上班、写书、爬山,这个毅力得有多大啊。另外,朱彦夫从年轻起,坚持造福于民,一直到81岁,心里还是想着百姓,从没有想过自己。这种毅力又有多大啊。

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张丽莉、吴斌、高铁成等时代楷模,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可以说是大家的同事、邻居、朋友。他们平平常常、朴素无华,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学习着生活着,默默无闻地坚守着道德标准、涵养着道德情操,以点点滴滴的积累,以持之以恒的追求,成就了平凡中的伟大,汇聚了不寻常的道德力量,铸就了关键时刻的坚强意志。从这些平民英雄身上可以看到,无私与善良就在自己身边,无畏与勇敢就在自己身边,平凡和伟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勿以善小而不为”,认认真真做好身边事,力所能及帮助周围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崇德尚义、积小成大,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向时代楷模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把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是时代楷模的一个鲜明特征。张丽莉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岗位,在车祸瞬间保护自己的学生,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吴斌连续十多年安全行驶一百多万公里,在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创后,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高铁成三次勇闯火海,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展示了当代革命军人的风采。这一个个壮举背后,是他们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对职业精神的坚守。他们崇高的职业操守,托起了生命的方舟,升华了民族的美德,成为激励人们奋发有为、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创造一流业绩。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发挥好时代楷模示范引领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时代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把宣传时代楷模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以发现伟大的眼光和崇尚先进的情怀,挖掘闪光事例、报道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运用文艺作品、宣讲报告、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时代楷模的高尚情操,让人们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要坚持知行统一,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广泛搭建平台、丰富渠道载体,把学习时代楷模与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等活动结合起来,使时代楷模的崇高精神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礼敬时代楷模、关爱时代楷模,褒扬良好道德行为、制约不道德现象,推动形成好人好报的良好风气,形成尊重时代楷模、学习时代楷模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健全文明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团体积极配合、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工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宣传时代楷模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祥和、更加温暖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人物毛相林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寒门家孩子的命运总比同龄人来得更为艰苦,20__年,家住云贵高原的刘秀祥收到一封录取通知书,他被山东临沂大学录取了。

看着这封录取通知书,刘秀祥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背精神失常的母亲一起上大学。他说只要学校答应他和母亲一起上大学,什么条件他都答应。

后来,刘秀祥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在贫困大山深处,还有着这么一个顽强的少年。

谈起刘秀祥的童年,只能用一声叹息来形容,命运早早就对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4岁丧父,10岁哥哥姐姐也相继离开,在这样的打击下,母亲精神失常,迫不得已的他,从10岁就开始肩负起家庭的责任。

为了养活自己和母亲,刘秀祥挖过药材,捡过废品,打零工,工地抬钢筋,睡猪圈,那些我们不敢去想的心酸,他都经历过,在命运对其百般折磨的时候,刘秀祥还是没有选择放弃读书,相反,他深知知识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道路。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之后,他成功考上大学。

在事情被报道之后,刘秀祥成了名人,无数人愿意资助他上学,而学校也同意让他带着母亲一起上大学。

刘秀祥的性格天生就很难开朗坚强,乐于助人,在上初中的时候,他意外认识了三个和他相似命运的孩子,对于这三个人,刘秀祥主动承担了哥哥的责任,在上了大学之后,他还资助这三人读书,遗憾的是最小的妹妹最后还是放弃了学业。

这件事给了刘秀祥很大的触动,他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但直接给他们钱,资助他们上学,这些都没用,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毕业之后,刘秀祥参加了为期三年的特岗教师,成为望谟中学的一名老师,他说自己原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城市工作,但喝水不忘挖井人,他还是想回到西部帮助更多孩子。

刘秀祥在教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只是把读书当成一种消遣方式,抽烟、喝酒、早恋,各种情况出现在孩子身上,这些孩子仿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为了激励这些孩子,刘秀祥一遍又一遍拿着自己的故事当例子,讲给孩子听。

那个自尊心极强,曾经不愿提及自己的过去,甚至掏钱把学校内报道自己的报纸全部买下来的男孩,如今把自己的伤疤撕开,只为让孩子们醒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王绅森早年在工作中遇到生活困难的学生,都会自掏腰包,及时帮助。退休后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去资助困难学生。

20__年,他通过媒体得知常山女孩徐玲玲考上了大学,但由于生活拮据四处打工,便陆续资助了她18000余元。

为了帮助更多学生,王绅森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一些收入。自20__年起,他开始依靠回收废旧物品挣钱助学。每天晚上10时许,老人就推着三轮车出门,直到凌晨三四点钟回家。周边的饭店、旅馆、小超市都是老人废品回收的来源,一个晚上下来,他可以捡满两辆三轮车,每个月能挣到四五百元。多年来,几乎天天如此。被问及为何晚上才出去拾荒时,他说,白天捡废品的人多,很多人以此为生,我不去跟他们争,不能抢了人家生活的饭碗。

除了坚持助学,王老还以更多善行温暖、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在王绅森所住小区的单元门口,挂着50多把雨伞,全是他在废旧物品回收时捡出并修好的。如今,这些雨伞已成为小区的“共享雨伞”,解决了突降大雨时路人的燃眉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8月1日,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收获了“一辈子最好的回忆”,他先是在奥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成功晋级决赛,创造亚洲纪录,成为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2小时后,在决赛赛场上,他又跑出9秒98,再次突破10秒。

当晚,他的身影出现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起跑线前、8位选手中,他是唯一一个黄皮肤。此前的半决赛,他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创造个人最好成绩,大幅刷新亚洲纪录。中国人第一次挺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苏炳添,一举创造了历史!

选择坚持,选择成功。再过二十多天,苏炳添就32岁了。这个数字,在短跑界已是“高龄”。田径赛事就是如此残酷,身体这项“资源”无法持续挖掘。过了28岁这道门槛,大部分选手会新陈代谢变慢,体能下降,成绩止步不前。就像此次“飞人大战”,苏炳添是唯一的“80后”。在他之外,年龄最大的选手是27岁,而那正是黄金年龄。

早在20__年,曾有记者问苏炳添:你觉得你现在的弱点是什么?他回答说:“年龄。我今年26岁,再过两年就28岁了。”6年前,就视年龄为弱点;6年来,他硬是跑赢了时间,超越了年龄的局限!梳理媒体报道,这6年,他遭遇低迷、伤病,一次次考虑退役。但他又一次次选择相信,选择留下,选择坚持。他说:“我觉得上天在一直考验我,但是没关系我有这个耐心……我想我真的还可以跑,选择留下来,希望继续突破。”这份坚持、坚韧,让他以近32岁的年龄惊艳世界。

勤能补拙,事在人为。在田径圈,公认的黄金身高在1.85米左右,比如加特林1.85米,鲍威尔1.88米。而苏炳添只有1.72米,没有明显的“身体天赋”。早在中学时,老师曾带他几次去市体校,但都没有被教练看中,因为“觉得他身材太矮,将来没有发展空间”。然而苏炳添日复一日,认真、专注,把每一次训练做足、做好。教练袁国强曾这样评价:“他是我带过的最自觉的队员。十年来,在训练场地上他只要出现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就绝对是在训练,从不偷懒。”

作息规律,按时起床睡觉,从不抽烟喝酒,即便在家庭聚会上也不吃禁忌食物,即便在外参加活动也会坚持做基本训练……在苏炳添一次次打破记录的背后,是一个关于勤奋的、经年累月的“漫长”故事。

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在半决赛前,苏炳添面对镜头,把大拇指和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有网友调侃,这是“拿捏得死死的”。其实呢?苏炳添说,就是想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一点点,哪怕是0.01秒,背后都是千难万难,是精雕细琢,是全力突破。20__年,他以偶像刘翔为参考,调整了起跑脚;20__年,他改变了摆臂动作,尝试改善脚掌落地后的发力——那时,他已经29岁了。

百米10秒是黄种人的极限?苏炳添第一个冲进10秒大关。百米半决赛就是亚洲人的决赛?他成为进入电子计时时代的首位亚洲选手。更快、更高、更强,“老男孩”苏炳添做到了。他的不懈坚持、突破自我、挑战极限,正是中国人对体育精神的最佳诠释。

让我们再一次祝贺这位奥运健儿苏炳添,我们要学习到他身上坚持不懈,突破自己挑战极限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奥运主火炬将在继20__年之后,再次在中国北京的鸟巢上空燃起。奥运五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在此刻再次出现在国人眼前,他就是田径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今夜,他将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火炬手之一,参加最后六棒的火炬传递。

当晚10时,经过约1200名火炬手传递的火种,由火炬手赵伟昌带入国家体育场。伴随着乐曲,火炬绕场一周,依次由第一火炬手赵伟昌(1975年奥斯陆世锦赛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银牌得主)向第二棒李琰(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队总教练)、第三棒大杨扬(中国冬奥首枚金牌获得者)传递。

随后,担任第四棒火炬手的苏炳添将火炬传递给两届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奥运冠军周洋。在去年东京奥运会上,31岁的苏炳添以创造亚洲纪录的9秒83成绩,成为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书写了中国乃至亚洲田径新的历史。除此之外,苏炳添也是历史上首位打破10秒大关的非归化亚洲运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176名运动员当中,约有五分之一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才从事冰雪项目专业训练,雪上项目更是有近一半的运动员来自于跨界跨项选才。这些奥运健儿中有不少是通过田径跨项转型到滑雪的运动员,其中就包括中国跳台滑雪队以及雪橇、北欧两项等首次获得奥运资格的项目。

今夜过后,苏炳添也成为七名开幕式火炬手中唯一一位既参加过夏季奥运会比赛,又担任冬奥会火炬手的运动员。随着本届冬奥会参赛运动员依拉木江与赵嘉文点燃圣火,北京冬奥盛会正式开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__,从小就是一位多才多艺、职责心强的优秀班干部,她有一个闪亮的名字——___。该同学能模范地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从不无故迟到、早退、旷课。尊敬教师,团结同学。作为学习委员兼语文科代表,她热心做教师的助手,为班团体服务,经常抽出时间布置墙报等。乐于帮忙同学,因为她认为“一花独放不会香,百花齐放香满园”,在她看来,能帮忙别人,本身就是一件欢乐的事。在政治上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曾经过学习、参观看望孤儿院的小朋友和理解感恩培训教育等,树立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会了知恩、感恩,并进取上进,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在学习上能以“勤奋务实、力争前列”作为自我的座佑铭,各科成绩优秀,多次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综合素质较好,曾在学科考试中名列全年级第一、二名。__年在参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进取分子”;__-__学年度被校评为“三好学生”;__年末在“泉州书城杯”“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全市初中组一等奖;在数次市关公委举办的各类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在校第四届学校文化艺术节英语现场小作文比赛中获二等奖等;在校第四届学校文化艺术节“读书·成长·人生”征文比赛中获初中组一等奖;__年在参加全校作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20__年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曾是市优秀少先队员代表。此外,该生业余兴趣广泛,经常阅读课外文章,曾进行过写作、画画、舞蹈、声乐及小主持人、小记者、跆拳道培训等。

而在体育竞技中,她还是个短跑小将。在体育锻炼中,她还能起着监督、示范和带头作用,优育成绩优良。

冰心奶奶在《繁星》中写到:“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蜜蜂仅有辛勤采蜜,才能酿出甜美的蜜糖;雄鹰仅有勇敢地搏击风雨,才能使自我的翅膀更加坚强有力。我们相信赵lr同学会像雄鹰一样以顽强的精神磨练羽翼,在碧海蓝天里翱翔,总有一天会搏击长空,飞得更高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升空过程中,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在舱内状态良好,同时亮点频出,让人印象深刻。

三名航天员中,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则是首次飞行。

舱内画面显示,聂海胜与刘伯明两位“老司机”的情绪冷静淡定,而汤洪波则看起来略显激动。

比如,汤洪波在失重状态下,一会瞄向窗外,还开心玩起了笔。

画面中,他把笔往上一挥(抛),笔向上翻了一个弧线,汤洪波则继续翻工作手册,也不理会笔飘回来没。旁边两位宇航员则是一副淡定的模样。

没过多久,这支笔又飘到了镜头面前,汤洪波顺势一接,又玩了一轮。

不少网友被航天员的可爱“小动作”逗乐了,“汤洪波,全国人民都看到你瞄窗外和玩笔了”“第一次上天都这么可爱吗”“到底是年轻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20xx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时隔20xx年后,中国女排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完成万众瞩目的壮举。一瞬间,中国沸腾了、世界华人被点燃了,在女排姑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

“即使面对强敌,也能从容应战的勇敢无畏。”

“即使几近失败,也要险处逢生的绝不放弃。”

“即使战到最后,也不忘默契配合,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即使伤痕累累,也坚定为国而战,无怨无悔的爱国信仰。”

为了那份从81年开始的那份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女排精神”,我们等待了20xx年。我们始终铭记,从1981到1986,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五连冠”队伍,为世界女排史留下了中国女排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始终铭记,中国女排在20xx年战胜日本队,重夺阔别20xx年的世界冠军;我们始终铭记,20xx年中国女排艰难逆转俄罗斯,重揽错别20xx年的奥运金牌,重创辉煌。

当然,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中国女排再度迎来低谷,20xx年北京奥运的遗憾,20xx年日本世锦赛的谷底,20xx年伦敦奥运的意外……我们的成绩也许不那么理想,但女排精神却从未消失或离去。我们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打倒,无论何时,都要凝聚在一起、团结如一家,女排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

回顾女排的里约赛程,可以说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我们开局不利,小组赛连续失利,以小组第四名的成绩惊险晋级;淘汰赛越勇,一分一分顽强拼搏,战胜东道主巴西队,挺进四强,逆转荷兰晋级决赛,最终战胜塞尔维亚,一路突破最终夺冠,创造了逆袭的奇迹。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中国女排向世界诠释了“女排精神”,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女排精神”的实质。正如郎平指导所概述的:“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女排精神一路指引着中国女排前行,给予她们无限的动力,也一直感染、激励着无数中国人,这就是中国女排的魅力所在,也是“女排精神”的伟大之处。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应该轻言放弃,要始终坚持信念,勇敢前行。让我们祝贺郎导和女排姑娘们,让我们感谢她们带给我们的感动,让我们铭记女排精神,把女排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1985年,在通过苛刻的招飞体检之后,刘伯明又通过了文化刘伯明课考试,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从长春飞行学院到牡丹江初教机场,再到锦州飞行大队。

1991年,他开始单飞,并独立驾驶歼八。

1998年,他和翟志刚等一起被选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

20__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

20__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20__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20__年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宣布,刘伯明入选。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7月4日8时11分,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与乘组航天员配合开展舱外作业。8月20日,航天员聂海胜和刘伯明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在舱内航天员汤洪波的配合支持下开展舱外操作。9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上午,嘉兴市民政局召开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全市民政系统110余位党员干部齐聚一堂,认真倾听、用心感悟;审视初心,锤炼党性。

“福利院是我从学校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从那时起就知道丽华阿姨自强不息的故事和乐于奉献的情怀,一直非常敬佩她。”听了朱丽华的事迹,市地名办主任朱瀛深有感触,“学习了丽华阿姨的先进事迹,她朴实的语言、崇高的思想,让我再一次深受感动,也深受教育。”

民政工作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民政人工作努力的方向,民政事业任重道远,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具有敢于吃苦、勤于工作、迎难而上的精气神。身为一名民政干部,朱瀛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要进一步以过硬的党性和扎实的作风,勇于难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工作业绩;养成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好品质,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服务员’这个身份,自觉摆正位置,一切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细,真正将群众放在心上、职责扛在肩上、责任落到实处。”

朱瀛坚定地说:“我将把这份感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进一步树立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对标身边的先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民政事业添砖加瓦!”

有相似经历的人,聆听朱丽华事迹的时候不只是感动,更有一份对她的敬佩。

10月25日,听着朱丽华讲述自己已经签下了器官捐献书的时候,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党员陈美芳流下泪来。曾经是一线护士,陈美芳最了解医护人员的艰辛,当她聆听朱丽华的讲话时,心灵依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学医的过程痛苦又枯燥,一般人都很难坚持下去,何况是一位盲人。”陈美芳感叹道,朱丽华一定是内心非常热爱这个职业,并且有超乎想象的毅力才能成为嘉兴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工作上,朱丽华刻苦钻研,治疗了300多例脑瘫患儿;在生活中,朱丽华又奉献自己回报社会,这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榜样。

“行医过程中,医生都会遇到一些误解和困难,朱丽华不但克服了困难,还自主创业。”相似的职业经历,也让陈美芳特别有感触,“她决定捐献器官,也是燃烧自己最后一丝能量,为医学作贡献,真的非常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有感:榜样的力量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有感:榜样力量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有感:榜样的力量

总是听到有些同学抱怨学习生活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我觉得那是因为大家心里没有了榜样。榜样,就在我身边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现代浮躁的生活像沙尘暴一样刮过,埋没了我们的身影,也使我们失去了方向。其实,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其实,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我的榜样就是xx教授,xx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超级稻育种家,他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专注的探索精神缔造了北方水稻超高产理论,沿着前人开创的“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和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潜心研究,最终创立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选育出一系列超高产新品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亩产均突破800公斤,尤为重要的是,还较好地解决了各国水稻专家都在苦苦求索的"超高产与优质相矛盾"的世界性难题,基础研究之树结出丰硕应用之果。

第一次知道陈老师是在研究生入学教育的讲堂上,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不论多忙都回校主讲。他告诫学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所谓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礼让。他坚信好行为是“修”出来的,告诉学生要时刻注意小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做完实验用具要收拾整洁,“拖鞋不进实验室,高跟鞋不进试验田”。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xx老师从学生时代起就立志献身农业科学,他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人民期盼紧密连结在一起,始终不渝地把农业科技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他热爱农业、关注农村、牵挂农民,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让农民多几分收成,让百姓吃上更香的米饭”是他的忠诚信念。他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国计民生大课题,积极为国家制定粮食生产政策、防止出现“谷贱伤农”等问题献计献策,使亿万农民从中受益。学习xx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毕生追求,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把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落实到行动中,在本职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xx老师说他喜欢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当看到即将开镰的金黄金黄的稻田,他总是抑制不住兴奋,走上田埂,摸摸稻穗,捏捏穗粒,收获的喜悦顿时消融了他播种、耕耘的全部苦累和汗水。前辈们是用心血和智慧栽培下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理论之树,和他的团队则是用心血和智慧在浇灌这棵大树,使它结出丰硕的应用之果。。

作为农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以陈老师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陈老师的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刻苦专研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黄文秀(1989年4月18日—20__年6月17日),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人,20__届广西定向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20__年3月26日,黄文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__年6月16日晚,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从黄文秀的事迹和精神当中,我们要学习她不获全胜不撤退的使命担当和扶贫精神。“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算什么”,她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扶贫当作长征,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完成着各项脱贫攻坚任务。基层工作很难,但总有人在做实事;崇高不远,就在身边的那些坚守者身上。学习她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的坚实信念和坚定信仰。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制度设计,开展脱贫攻坚战役是我们中国摆脱贫困的一大创造,充分彰显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成为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行到紧要关头,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有序实施,美好的生活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学习黄文秀精神为契机,凝神聚力交出一份脱贫攻坚的圆满答卷,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前进中源源不绝的动力,任何时候,精神支柱永远都不能倒下。张顺东、李国秀夫妻的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永不言弃的抗争精神,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一)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两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只脚,但是,他们身残志坚,自立自强,树立了“脱贫光荣,争贫可耻”的信心,不等、不靠、不要、不争贫,他们付出了超越常人数千倍、数万倍的艰辛艰苦和汗水心血,才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真正应验了一句话:“凡自强不息者,必获自救”。

(二)永不言弃的抗争精神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不抛弃、不放弃”,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他们夫妻合力奏出了与生命不屈抗争的最强音。正如贝多芬所说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他们夫妻永远不向命运低头,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生命不息,就与命运抗争不止。

(三)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迎接挑战,战胜自我,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雄辩地证明了“奋斗,改变人生;梦想,使我们与众不同。”在他们夫妻顽强地拼搏下,女儿大学毕业,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儿子长大成人,现已外出务工,“脱贫致富奔小康,乡村振兴放光芒”,现在,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

(四)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张顺东、李国秀夫妻敢于直面生活,善于创造、勇于创新。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超越自我,永不懈怠;发展电商,积极作为;奋力开拓,终有所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关爱学生 无私奉献

“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张丽莉时时刻刻用心诠释“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用自己诚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张丽莉爱笑,她的微笑总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学生谷志超不喜欢学习语文,张丽莉就特意在课堂上让他朗读课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微笑着夸他“声音有磁性,很好听”。一段时间之后,谷志超的语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张丽莉有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课堂上,她的一双大眼睛从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在她的注视下,全班同学都有一种被关注的感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老师。”张丽莉经常这么说。

在一个个细节之中,张丽莉从一点一滴关心着“家”里的每个孩子。体育中考时下起了雨,她把自己的伞给了学生;冬天,有的同学不吃早饭,她就自己掏钱买来一箱桃酥放在班级后面;为了让学生多上一会儿自习,她亲自动手,把班里的卫生整理得干干净净。学生张旭很小就失去父亲,和重病缠身的妈妈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20xx年,张丽莉接手张旭所在班工作,听说张旭的遭遇后,从自己每月不足1000元的微薄收入中,拿出100元资助他。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细心的张丽莉每次都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把钱交给张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人物刘伯明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__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__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近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中国好教师”“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平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苏炳添不但是国家队的中国速度,还是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样非常赞赏,“苏炳添阳光、努力且十分谦虚。虽然因为训练的原因不常在学校,但是和同学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从不间断。在学习上,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却十分认真。本科论文还是‘优’!平时因为训练缺课,都会即时补上。是体育生中很努力、很认真的人,愿意学习的一个孩子。”

正是因为谦逊的性格,在张培萌跑出10秒成绩后,苏炳添和张培萌成为了互相推动的搭档,两人携手夺得亚运会接力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中国是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中国“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刘翔的含恨退役,让黄种人在短跑领域出现真空,苏炳添横空出世,即时填补了空缺,这位步频型的小个子英雄,拥有无与伦比的瞬间启动水平。在国内,苏炳添面临 张培萌的竞争;在亚洲,苏炳添接受日本的桐生祥秀挑战,即使之前苏炳添生活在张培萌、桐生祥秀的阴影下,但天道酬勤,他凭借划时代的壮举荣膺黄种人第一飞人,注定被写进体育历史教科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感动中国人物刘伯明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在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口井”从井口到井底有1100米,三面都是垂直的悬崖绝壁,仅东面略微缓一些,祖祖辈辈沿着岩缝走出的出山小道就隐藏其中。

1997年,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

为何要修这条路?因为穷。毛相林还记得,“我们那个时候人均收入不到300块钱,就有那么穷。我们的收入靠什么?就是靠卖点苞谷,卖点腊肉,就是这种收入,没有其他收入。”

修路有多难、多险、多苦?

毛相林和村民们一起,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打炮眼;没有挖机,就在悬崖峭壁上先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然后再用钢钎和大锤凿,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荡、壁上爬,用两脚蹬,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修了7年,路修通的那一天,下庄村全村的人都出动了,“我们把村民喊到对面的那个梁上,看到车从高处慢慢地往下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拍巴掌,高兴得不得了,我自己也感觉有些骄傲。”毛相林回忆到。

路通了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特别是我们的基础设施,路通了,这些电压杆啊,拿起设施就给我们安起来了,整个都焕然一新了,屋里都感觉亮堂堂的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都安起空调、冰箱、冰柜,现在你走到哪一家门户都有。”

想过好日子,村里就要发展产业。毛相林请来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海拔、土壤、气候、水分、阳光等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分析,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生猪。

“我们全村柑橘产的有650亩,今年预算销售额达到九十万,西瓜能达到十来万, 100多亩桃园也可以达到一、二十万。”毛相林称。

20__年,下庄村整村脱贫;到20__年底,全村累计64户269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29%,人均收入达1.2万元。

明年下庄村计划重点打造第三产业——旅游。毛相林预算了一下,每年下庄村的游客能达到两千人次,他正发动村民申报农家乐,反响热烈:“老百姓很高兴,踊跃地报名。”但光报名不行,毛相林要对申报条件严格把关:首先房屋要漂亮整洁,卫生条件好;其次房间够多,能住上十来个客人;最后还要有服务意识,炒菜水平也得过关。他计划先发展一批条件成熟民居的建造农家乐,其他的村民来学习,学好了、学到位了,也可以开办。

现在的下庄村常住人口有280多人,毛相林称:“明年我们要房屋整改,统一成一个色、一个样。”按照他的预期,明年下庄村的人均收入将超过两万:“我们这里的机遇是得了县委、市委,国家各级各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下庄会有个更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崇尚教师 立志教书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渴望做教师。张丽莉进入依兰师范学校后,不仅学习好,而且思想上积极上进。依兰师范学校的培养,为张丽莉在日后工作中逐渐显露出的优良品质打下了良好基础。20xx年,张丽莉顺利通过了“专升本”考试,进入大庆师范学院。丽莉自从上了师范,几乎每次见到当教师的大伯母,都会很认真地向她求教,询问如何当一名好老师,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老师 丽莉的大学同学郑海峰回忆:“丽莉毕业时,她实习过的单位大庆油田宣教中心想留她,被她推辞了。这是我们大家都争着去的好单位,丽莉放弃了很可惜。她只有一个信念,回佳木斯陪爸爸,当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