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京新街口美食攻略【通用6篇】 范文大全【汇总20篇】

浏览

4535

范文

1000

北京的北海公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 您们好,欢迎您到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北海公园全区可分为琼华岛、团城、北海东岸与北岸四个部分琼华岛是全园的中心,岛上建筑、造景繁复多变,堪称北海胜景东部以佛教建筑为主,永安寺、正觉殿、白塔,自下而上,高低错落,其中尤以高耸入云的白塔最为醒目;西部以悦心殿、庆霄楼等系列建筑为主,另有阅古楼、漪澜堂、双虹榭和许多假山隧洞、回廊、曲径等建筑。?

北海东、北两岸有建筑群多处,各具特色,有画舫斋、濠濮涧、静心斋、天王殿、小西天、五龙亭、九龙壁等园中园和佛寺建筑北海南为屹立于水滨的团城,以永安桥与琼华岛相连;团城上的建筑按中轴线对称布置,主殿承光殿位于中央,规模宏大,造型精巧。

北海公园的面积为6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9公顷总观北海全园的建筑布局,以白塔为中心,以琼华岛为主体的四面景观。山顶耸立的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内藏有喇嘛经卷和衣钵等四周殿阁相连,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湖东岸、北岸有几处庭院、寺庙建筑湖边的五龙亭似飘若动,构成了北海的又一独特景致。位于北岸的九龙壁更是气势磅礴,为中国仅有的三个九龙壁之一园中的“仿膳饭庄”以经营清宫风味菜肴著称。对于北海公园的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简单的北京龙庆峡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1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妫水河位于延庆县八达岭以北十余公里处,它源自群峰环绕的松山自然保护区,东穿龙庆峡宛转出山,至金牛山西折,经妫川绕康西草原流入官厅湖,迤俪百余华里,早在1520xx年前,北魏郦道元曾亲临勘察,并在《水经注》中写下一节优美的文字;金元两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銮舆而来,驻骅不去;明清时期这里已成了旅游胜地,雅士名流纷沓而至,赞叹之辞传诵一时,妫河之秀尽在两湖之间,上游金牛山下的金牛湖如龙首引妫水西去,下游妫水湖似龙尾,中间的妫水如游龙,水流迂回宛约,环境清幽,风光秀美,宛如江南。

妫水河,永定河支流,古称沧河、清夷水、清水河,流域分部在北京市延庆县区内。发源于延庆县城东北13公里处,横贯延庆盆地,在下屯乡大路村北入官厅水库后入永定河,河长18.5公里,宽75米至250米,流域面积1073.6平方公里。

妫水河,古称沧河、清夷水、清水河,为境内河,属于永定河水系。发源于北京市延庆县城东北13公里处

,南流至永宁镇小庄科与新华营河汇合向西横贯延庆盆地,沿途有9条支流汇入,在下屯乡大路村

北入官厅水库后入永定河,河长18.5公里,宽75米至250米,流域面积1073.6平方公里。

古城河,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海坨山东麓靳家堡乡后河一带,东南流经古城村西于香村营村入妫水河,主河道长23.5公里,平均河宽44.3米至75米,流域面积129平方公里。河谷狭窄,两岸多陡壁,是为龙庆峡。上游有裂隙泉多处,常年可为河道补水。依山筑坝,建有古城水库。

佛峪口河,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海坨山南麓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向南流经西卓家营村西南入官厅水库,全长14公里,平均河宽144米,流域面积63平方公里,上游为茂密森林,植被好,有泉水汇入,河道常年有水。山口修坝,建有佛峪口水库。

蔡家河,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靳家堡乡丁家堡一带,向南流到延庆农场西人妫水河,河长8.5公里,流域面积79.5平方公里,属于延庆城关西北部排水河道。

西二道河,季节河,为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二道河乡莲花滩一带,北流经二道河乡后于大榆树乡陈家营附近人妫水河,全长11.8公里,流域面积45.8公里。

小张家口河,季节河,为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八达岭北麓大榆树乡小张家口一带,向北流经延庆镇莲花池村西后人妫水河,全长9公里,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

西拨子河, 季节河,为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八达岭镇西拨子一带,流经下屯乡小王家堡、小丰营村后于大路村东人妫水河,全长11公里,流域面积48平方公里。

帮水峪河, 季节河,为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八达岭镇石峡一带,向北流经帮水峪、西桑园村后人妫水河,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84平方公里。

三里河 ,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延庆镇唐家堡一带,向南流经上水磨村于西关村附近人妫水河,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

养鹅池河, 妫水河支流,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康庄镇养鹅池附近,流经小曹营、大王庄村,于大王庄村西约3公里处人妫水河,全长5公里,流域面积12.8平方公里。

早在1520xx年前,北魏郦道元曾亲临勘察,并在《水经注》中写下一节优美的文字;金元两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銮舆而来,驻骅不去;明清时期这里已成了旅游胜地,雅士名流纷沓而至,赞叹之辞传诵一时。妫河之秀尽在两湖之间。上游金牛山下的金牛湖如龙首引妫水西去,下游妫水湖似龙尾,中间的妫水如游龙。水流迂回宛约,环境清幽,风光秀美,宛如江南。

妫河被称为东方莱茵河,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最令人神往的是妫河漂流。乘一叶小舟,由纤夫牵至出河口,然后顺流而下,可前呼后应你追我赶,也可慢桨青篙,任小舟自己飘荡。 30华里水路,100多玩道,沿途有金牛湖、金牛山、暖泉口、官营湾、荻花滩、柳林激水等美景,处处令人流连不舍,使人产生无穷遐思。

妫水,古水名。关于妫水,古文献记载较多。《史记》曰:"舜居妫汭,内行弥谨。"《魏土地记》:"妫州有妫水,水源于城中,外城有舜井,城北有历山,山上有庙。"《尚书·尧典》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旧唐书·地理志·妫州》曰:"隋涿郡之怀戎县,贞观八年改名妫州,取妫水为名。"《陈杞世家》记载:"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唐《括地志》记载:"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云即尧厘降二女于妫汭之所。"《山海经》记载:"妫,水名,舜之居地也……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

妫汭有多种的解说,有人说指妫水与汭水两条河,有人说指妫水弯曲处。或说在山西,或说在怀来与延庆。198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妫:水名,在河北。汭:河流会合或弯曲的地方。妫汭:即妫水弯曲的地方。

对炎、黄、尧、舜文化做过专门研究的张家口文史作家曲辰在他与任昌华二人合著的《黄帝与中华文明》一书阐述:"潘城为尧、舜时都城,舜之故乡,其西北三里有历山即舜之为民时耕耘处,斯山不仅有舜庙,而且有尧庙及瞽叟祠。唐尧、虞舜庙在一处,以尧庙为主、居上,舜庙次之,居下;瞽叟祠另建在一处,为舜之家祠。在潘城中,潘泉处于城西南的城墙角下,出泉之水即妫水,妫水东北流经城中拐弯处,即妫汭--《山海经》所记之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的女子国。"上古时的国一般指城,有城墙的都为国,城即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旅游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范文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3438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密云司马长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旅游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旅游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部120公里的险关重镇古北口境内,此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一段偏离原北齐长城基础的明长城,也是至今仍保留代长城原貌的一段古长城。

司马台长城,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构思新颖、形态各异,它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地,形成一段“奇妙的长城”。

综观司马台长城,可用“险、密、全、巧、奇”五字概括。险: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蜿蜒曲折,惊险无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更是险中有险。天梯是单面墙长城,坡陡墙窄,最窄处不足半米,呈直梯壮沿山体上升,两侧更是陡峭悬崖,置身其上,俯首下望,令人目眩。天梯顶端,便是天桥,长不逾百米,宽只有一砖,约40厘米左右,两侧又是悬崖绝壁,令人不寒而栗,英雄气短,游客把这儿称作咫尺天涯。虽然名为天桥,但到这里的人们却都说:“过桥难,难于上青天”,这里可说是明长城中依山设险,险上加险的最险要地段之一。密:是司马台长城又一特点,两敌楼相距最近仅43.8米,最远600米,一般都在 100-------200米之间,若按当时明代筑长城的规定,每500米修敌楼一座的话,可见此段长城是一例外。全:是指敌楼和城墙的建筑形式奇特多样。从外观来看,敌楼有单眼楼、双眼楼、三眼楼、四眼楼和五眼楼,有单层楼,上下相通的双层楼和三层楼。它们均为空心敌楼,大小不一、形态组合各异,是按驻军的官衔等级,驻防人数以及地势险要程度分别来建造的。从内部结构来看,有砖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又有单室、双室、多室之分;房间布局有“田” 字、“井”字;楼顶变化多端,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覆斗顶;就连门窗也新颖别致,有边门、中间门、有砖券和石券,还有技艺精湛的雕花花岗岩石门。这是长城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司马台长城东段的仙女楼和望京楼就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敌楼,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的制高点,海拔986米,为空心三眼楼,二层砖石结构。这里视野开阔,隐约可见北京城轮廓,故称望京楼。望京楼头,东观“雾灵积雪”、“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壮丽关山,尽收眼底。仙女楼是敌楼中建造得最美的一座,掩映在老虎山腰的树丛中,下部条石合缝,上部磨砖达顶。内部用青砖砌成两道大拱,三条甬道,十个券门。顶部正中心砌成蜘蛛网状的八角藻井,四边砌四个砖柱,游人在里面轻轻放歌便能发出悦耳的回音。门券上还有并蒂莲花浮雕,整个敌楼处处给人以精巧、细腻、秀丽之感。仿佛它不是人间战争的防御设施,而是一座仙境楼阁。此外、城墙的构造更是匠心独运,富于变化。因地形和军事上的需要,城墙又分为单边墙、双边墙和障墙,有砖砌、石砌及砖石混合砌,城墙上的箭孔疏密也从几十个直到上百个。巧:体现为进可攻,退可守,步步为营的障墙。而小天梯上的障墙,可谓登峰造极,在 20多米的垂直落差内从最顶上的障墙箭孔,一直可以通过所有障墙的射孔,到达最下的射孔,精巧之至,另人赞叹。由此可以想像昔日戌边将士苦战御敌的战争场面。奇:构筑在溶洞上的长城,洞与城的巧妙组合,在整个明长城中绝无仅有,令人称奇叫绝。

司马台长城虽以山势险陡、长城雄奇为主景,却不乏碧波荡漾、湖光帆影的优美环境,长城角下的鸳鸯湖赋予了这段长城以灵性,清澈的湖水,是由水量充沛、四季凉爽的冷泉和冬季热气喷涌、水温常年在38℃的温泉汇聚而成的,湖水冷暖各半,经东历夏,从不结冰。夏季里荡舟湖上,清风徐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司马台长城不仅有奇丽的风光,亦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库。今年来,在这段长城上发现了许多长城文物,其中:有石刻“题名碑”,碑上记载着当年修建长城时的情况以及与建城有关的官员的名字,同时这里还发现几处城墙和敌楼上有带戳印文字的砖,上面刻的都是参加修建长城的军队名称和年代,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 ”、“万历五年宁夏营造”等等。长城砖上带有戳印文字,在其它长城上也是及为少见。在修复这段长城清基过程中,又清出一批出土文物:有当年守城将士使用过的各种武器,其中有铁炮、石炮、铁镞铁铳、手雷、三眼铳。铁弹丸、火药勺等,还有守城战士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有锄头、铁铲、菜刀、铁灯碗等等,以上这些文物很珍贵,它为研究明代长城及明代历史提供了价值很高的事物资料。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司马台长城则是这份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段长城,并满足广大中外游客更好地领略长城的风采,司马台长城景区一手抓文物保护工作,一手抓旅游开发建设,使司马台长城这一世界文化瑰宝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的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

司马台还为游客提供登城隐形索道、游览峡谷索桥、鸳鸯湖上泛舟、游泳、垂钓、住宿、小型会议、山寨野味等服务。6月举办司马台长城国际滑翔节、8月举办文化节、9月举办登城比赛。注意事项:由于司马台长城山路险峻,所以游客们万不可图一时之快而骑马登城,当您遇到什么问题时,可以拨打电话69031051向景区求助

司马台长城概况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这段长城被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教授誉称为:“长城是中国的建筑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的长城之最。”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其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工程浩繁,绵延19公里,敌楼多达135座。单说楼顶,就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等6种,墙体也有单边墙、双边墙、垛口障碍墙等7种。经过1987年开始复修,已对外开放。中外游客,竞相慕名而游。

交通方面的话可在东直门坐980路到密云,在密云搭去古北口的车到分岔路口,然后包车到司马台。玩后包车回到分岔路口,搭承德到北京的车返京。每年4到10月,也有旅游大巴可以到司马台长城,发车地点在宣武门天主教堂外的广场上。

自驾车:从北京出发走京承高速,在密云段下,再走101国道到达。交通线路:宣武门、东四十条乘游12路(只有双休日、节假日有车,且冬季不通车)直达。

司马台长城景观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其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工程浩繁,在山下望司马台长城,只见它背倚蓝天,横亘东西,野云悠悠,极高极险。其山势犹如人的手指并拢,呈双向阶梯状。若从西面登上长城,侧向看去,唯有一峰在上,仿佛只要奋力爬上,便可居高临下。但一旦登上第一个峰顶的敌楼,转身东望,却又有一峰逼面。当登上第二个山头的敌楼,仰头东望,还有更高一峰在上;而低头下望,只见第一个山头上的敌楼全被掩住,真个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上第四个敌楼,眼下开阔起来,远处的村庄冒着温馨的炊烟,显得恬静、悠然。山那边青黄相间的草木一起一伏,几处羊群涌动,平添几许诗情画意,使人联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登上第六个敌楼,楼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瞭望台;下层是戍边

将士住房,三面有窗,北边是射箭孔。整个楼用大方石块砌成,显得敦实、坚固,气度不凡。造就出这一雄秀奇特无比的长城景观,应归功于这里特殊的燕山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戚继光等古代将士们的智慧创造。

司马台长城被鸳鸯湖分为东西两段。鸳鸯湖由流淌不息的常年在37℃的温泉和冰冷刺骨的冷泉汇集而成,致使湖水冷暖参半,每至严冬,湖内依然碧波荡漾,雾气升腾。

长城的最高处为“仙女楼”,需登“天梯”而上。天梯高达100米,坡度85度,几近垂直,无胆量的绝难征服。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不由人望梯兴叹,倒吸一口凉气。爬上仙女楼,景色果然更加壮美秀丽,俯首看脚下的悬崖,刀削斧劈一般,几缕雾岚挂在绝壁处,更显得陡峭惊险。西北边金山岭长城与司马台长城浑然一体,活像一条即将腾飞的苍龙。长城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敌楼,恰到好处地建立在各个制高点上,威风凛然,冷峻挺拔。整段长城,完美和谐,气势磅礴,处处显示出她的巧妙、奇特、雄伟和壮丽。再看看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奔涌而起,叠起无数的奇幻;看着辽阔的华北平原无边无际,一直铺向目不所及的天边,

在这博大奇异的景色中,令人不由浮想联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北京四中毕业典礼致辞范文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弹指一挥间,又是一年高考时,高三的学哥、学姐们,今天是你们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你们结束了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马上就要整装上阵,踏上神圣而庄严的高考战场。 在这里,我代表高二的全体同学,向你们的毕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为你们送上最衷心的祝福。

“十年磨一剑,霜刃今日现”。回首走来的这一路,十二年的坎坷荆棘,四千三百多天的苦乐时光,你们披星戴月,寒暑不停,奋发苦读,风雨无阻。春寒料峭中有你们执着的追求,夏雨滂沱中有你们跋涉的身影,秋风瑟瑟中有你们勃发的激情,冬雪飘飞中有你们坚定的足迹。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请坚信,曾经的汗水和泪水已将成功的花朵浇灌,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如今,高考的战鼓已经擂响,终点就在前方,你们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用行动证明你们的勇敢和智慧。古人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才是面临高考的最佳状态。成大事者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时时拥有一颗平常心。你们已经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理应无所畏惧,并练就一份超乎寻常的自信与淡然。成功从来没有如此贴近你们年轻的生命,你们的目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坚定执着,你们的思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成熟饱满,你们的心灵从来没有如此激荡燃烧。学校的老师,全体师弟、师妹们都在为你们摇旗呐喊,加油鼓劲。我们是你们坚定的支持者,并坚信你们一定会笑傲考场,再创辉煌。

高二的全体同学们,高考也在向我们招手,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我们同样肩负着父母的期盼,恩师的厚望和社会的责任。一年后的我们也将收获十二年的梦想,这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誓言,也是亲人们热切的期待。高考是知识、能力、速度、心理的竞争,是实力、智力、毅力的检验。经历过高考的人,人生阅历会变得丰富;经历过高考的人,未来人生路上的风浪会显得渺小;经历过高考的人,整个人生都会变得更加富有内涵。

十八而志,奋斗始于今天,不懈拼搏,成功就在脚下。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让我们退去浮躁与懒惰,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辛酸、痛苦,我们不怕,我们心中有梦;单调、乏味,我们无畏,我们志存高远。我们相信:青春在拼搏中闪光,生命在奋斗中豪迈!我们可以错过太阳,可以错过月亮,甚至星星,但是我们不可以错过六月的一飞冲天,让世界看见我们的青春在飞扬。我们已不是轻言放弃的孩子。让我们用广阔的胸怀承载理想,用坚实的肩膀担起责任。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路的坎坷都将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今天,我们为高三的学长壮行,并预祝你们:用最好的状态,考出最优异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简单的北京大觉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6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东的寺院,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东的寺院,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金代称灵泉寺,是金章宗时著名的西山八院之一,被称为“西山三百寺中之巨刹”。明宣德三年(1420xx年)重修后改称大觉寺。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花和环境的清幽而著称。寺内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自东向西由四进院落组成。山门、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动静等观)殿、大悲坛、舍利塔等组成,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多是清代重建而成。殿宇雄伟古朴,布局深广严谨。寺内后山是一处别致的园林,麓林曲径,叠石流泉,情趣非凡。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山上的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淙淙而下,沿着南北两路院落中的水漕流向前院的水池,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一棵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20xx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迦陵佛塔为清代主持僧迦陵的舍利塔,其状犹如北海公园里的白塔,塔旁松柏参天,风景秀丽。

大觉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20xx年的银杏、320xx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树。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

大觉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区西郊阳台山麓。辽咸雍四年(1068年)建,距今己近千年,初名“清水院”。金时为西山八大院之一,称为“灵泉寺”,明宣德三年(l428 年)重修,改今名。寺坐西朝东,依山势层叠而上,颇为壮观。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殿、无量寿佛殿、龙王堂等建筑,寺宇最高处藏经楼院内有玲珑舍利塔一座。布局谨严,深幽而宽阔。寺内泉水自石缝汨汨而下,汇成碧潭,又经石槽顺山势缓缓回流,使全寺呈现一派生机。蜿蜓走起伏的山峦,恰似一头卧狮。莲花、善照二个配寺耸立在东西两个圆形山包上,当地人曾用“狮子滚绣球,一佛二菩萨”来形容该寺院的位置和地形之奇巧。辽代所立燕京天王寺沙门志廷撰《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记述了该寺的历史沿革。

大觉寺最高点是寺内已故住持迦陵和尚舍利塔。据传清代乾隆皇帝当年曾在这里剃度,有一次他坐禅时入梦笑出了声音,当时负责寺内烧火的迦陵和尚操起戒尺便打乾隆,皇帝不得不承认“仙阙少缘份,凡尘属寡人”,尔后悄悄地回宫。寺内的僧人都为迦陵捏把汗。但是乾隆皇帝非但没有惩罚他,而且还特派贴身太监来拜见迦陵。以后迦陵和尚不但当了寺院住持,就连他种的玉兰也成了寺中绝物。寺内迦陵舍利塔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高约十馀米,其形制与北京北海白垮相似。;圆形塔肚,上端砌筑细长相轮,塔顶安放金饰宝盖,底部八角白色须弥座,镌纹秀巧,表现出清代雕刻艺术风格。塔旁松柏环抱,郁郁葱葱,环境十分幽静。塔后有一汉白玉水池,周围护以石雕栏,泉水自石底流出,汇成一长方形碧潭。泉名“灵泉”,泉水清洌见底,常流不竭,即使在暑热的天气,将手放入水中,也会感到冰冷刺骨。泉边有一双层建筑,名为“龙王堂”,位於中轴线最后。古人认为这泉水是龙王所赐给的,所以建龙王庙以示供养。 舍利塔往下是大悲坛。这里是寺院藏经之所,面阔五间,硬山项,兽头脊,上层吞廓,并设木制栏杆。上层檐下横一悬匾,上书“最上法门”,为醇亲王所书。从大悲坛顺石阶而下是寺院第三进院落。此处以无量寿殿为主体,大殿坐落在一高大台基之上,前面带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栏。大殿面阔五间,灰筒瓦,歇山顶,门窗菱花全部为古钱式,做工精美。檐下悬挂一块雕有龙纹的巨匾,上书“动静等观”,为乾隆御笔。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泥质漆金。身后带有背光,花纹细腻,雕刻精美。佛像背后有悬塑,上塑观世音像,形象生动,堪称悬塑精品,为清代遗物。

大雄宝殿是全寺中心,大殿面阔五间,歇山琉璃瓦项,檐下装饰有斗拱。明间正中檐下悬挂一巨匾,上书“无去来处”,字体刚劲有力。殿内正中有一石砌须弥座,座上供奉木质漆金三世佛像,背后带有背光。殿内还悬挂有两块匾,一为“妙悟三乘”,一为“法镜长圆”,均为慈禧太后手笔。三世佛像后面又有三尊漆金菩萨像,其上悬有一匾,上书“妙莲世界”。殿前建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雕栏。在月台栏杆衬托下,大殿显得更加雄伟。

山门两侧建有八字墙,进山门为第一进院落,南北两侧对称分别有碑亭和钟鼓楼,正面是弥勒殿,面阔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檐下装饰有斗拱,门窗均采用壶门式样。明间檐下悬挂有大匾,额书“圆证妙果”。院中部为一长方形水池,名为“功德池”,池边绕以棋盘式花栏矮墙,池上正中建一石桥。池南北两端正中,各有一石刻水兽,龙口流水、注入池中。水兽造形古朴,是辽代遗物,距今已近千年,殊为珍贵。池中莲花朵朵,红白相间,争奇斗艳。石桥东端有一株古老桧柏树,其树冠同时生长针叶和阔叶两种叶子,令人称奇。原来在这株桧柏树干中寄生着一棵老藤,学名叫“蛇葡萄”,形成老藤寄柏。无独有偶,在该寺四宜堂院中也有一棵巨大柏树,自根部向上一米处分作两叉,在连体部位中部,寄生一株李树,远望李柏难分。这两棵怪树,与碧云寺的三代树,并称京西两寺之奇。如今这两棵怪树仍郁郁葱葱,挺拔俊秀,为古寺平添不少佳趣。

寺内有一座辽碑,是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立的《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碑,记载着这座建筑物的历史。辽碑是珍贵文物之一。碑上刻纹有的虽渐见模糊,碑身也已断为两截,但字迹仍可辨认。政府除把断碑拼合,还盖了一座砖龛保护它。 寺内花木很多,最名贵的要算名噪京华的玉蔺。南北跨院内都有,不待近前,便觉兰香袭人。据说南院两株玉兰是清代乾隆年间僧迦陵自四川移来,树龄已达三百多年,可惜其中一秣已经死去。北院一株玉兰是清代光绪年间移植,树龄也逾百年。两院的玉兰高七米有馀。花繁瓣大,馨清浓郁,一干一花,刚劲俊逸,甚是可爱。其实大觉寺玉兰之妙,更在於山水、古寺衬托。寺院周围没有噪杂人声,没有飞扬尘土;祗有隐隐青山,寂寂流泉。这才使得玉兰幽香,可以尽情向人倾吐。山门内有几株树干粗大、老枝横斜的翠柏,坡道两旁,遍植着杏树、桃树和梨树。在无量寿佛殿外有棵无量寿树——千年银杏,树高近一百米,干粗直径近三米,人称“银杏王”。乾隆皇帝为它题诗吟咏:“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纪依稀。”

大觉寺附近的名胜很多,如鹫峰山道、七王坟、普照寺、莲花寺、杨家花圆等,寺院附近都有山道可以到达。赫赫有名的龙潭泉水,像一条丝带,蜿蜓迥旋,穿流於寺院之中,经过竹林,流进一个石雕大水池。池西沿镌“碧韵清”三字,字体古朴,苍劲有力。水池是由一整块大理石凿成,长2米,宽1.3米,高1米。石上纹理非常细腻,选材、雕镂都十分讲究。石质主体呈灰白色,其间又夹有乳白、浅紫、墨黑等各种花纹,整个外形显得秀丽奇特。

大觉寺这座古代名刹,在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曾遭到严重破坏,寺内寺外一片荒无,著名的《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辽碑,也被日本侵略者打断。1949年后,对寺院进行了重修,使古寺院焕然一新。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寺院已成为京郊一处重要的佛教胜地。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20xx年的银杏、320xx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寺庙坐西朝东,殿宇依山而建,自东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等四进院落组成。此外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贵文物。

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一股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绕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20xx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

门票价格:不分旺季淡季,全年20元。

花卉寺庙

大觉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20xx年的银杏、320xx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树。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

1997年,在大觉寺院中成立了0茶院,在大觉寺的在憩云轩、四宜堂和院内南北厢房和耳房中设茶室,戒堂改建为绍兴菜馆,僧房改为客房,还有豪华套房。此外,寺内还改建了会议室和其他娱乐设施,院内的空地上也摆了很多0茶院的躺椅和茶桌。此后茶香就和花香,古树一起成为大觉寺的一个特色。从那时起,在每年四月,大觉寺都举办大觉寺玉兰文化节,除观赏盛开的玉兰花外,还举办一些展览和文化活动。

* 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善人邓从贵出资修庙。并刻《大藏经》,始称清水院。

*金代成为皇家行宫,金章宗时成为西山八大水院之一。* 明宣德三年(1420xx年)重修,并改名大觉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京故宫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_旅行社的导游员,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我将陪伴大家共同游览北京的名胜风景,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是您对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您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好,现在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游览行程吧。

北京故宫在建造过程中,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50万人,而建筑材料都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来北京房山,金砖来自苏州,石灰来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盘山,殿基所用的精砖石来自山东临清,松木多来自东北,而楠木多来自四川、云贵、浙江等地,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

故宫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宫的蓝图而修建的,布局规划遵循了《周礼·考工计》的都城设计礼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则为后寝。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东西两翼,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而后寝则是以乾清、交泰、坤宁这后三殿以及东西六宫、御花园为中心,外东路、外西路的建筑为主,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这样布局的:在午门外东侧是皇帝祭祖的场所太庙,西侧则是祭社稷的场所社稷坛。

按照这种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宫就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统治时间总共长达五个世纪。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体,所以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在北京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伟大的中轴线,全长8.5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其中包括故宫在内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这条中轴线也叫做龙脉,线上的景山是内城的中心点,也是故宫的镇山。

我们有时候还把故宫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为紫宫。封建帝王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宫象征为天上的紫宫。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备森严,不许庶民百姓接近,是绝对的禁地,又称为禁宫,所以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这里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紫禁城的正门就是午门,因为在罗盘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门也是南大门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从汉代的门阙形制演变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北京天坛导游词1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天坛有非常多的柏树,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回音壁西墙外的这棵九龙柏。它的树干纹理非常的奇特,布满了沟壑,而且旋转扭曲,好像9条蟠龙缠绕嬉戏,故称之为九龙柏。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就即将走进祈谷坛了,而现在我们脚下连接两个祭坛的就是丹陛桥,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坛的唯一通道,长360米,桥面上分为三条道,中间的是神道,东边是御道,西边的就是王道。

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坛的完整建筑群。前面的这个石台是具服台,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还是要来到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这里还有小金殿之称。到此,祈谷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层的圆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层石台阶中,分别装饰着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从下之上内容分别是:瑞云山海,双凤山海,双龙山海。各层排水孔的图案和浮雕的内容也是对应的。东西两旁的配殿个有九间,原来是安放从祀牌位的地方,不过在家靖年间,把它们挪到了先农坛,所以现在这里也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了。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圆形三重檐攒尖屋顶向上层层收缩,都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顶部是鎏金宝顶,抬头仰视,便是龙凤藻井,中心是龙凤成祥的图案。而巨大的三层殿顶就是靠殿内的28根落地柱支撑的,中间的四柱名叫龙井柱,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龙井柱外围的12个红漆金柱所分割出来的12个开间,则分别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份;外面两环的24个开间有分别代表了一年的24个节气;同时,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个星宿。据说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在感叹殿内建筑的同时,也让我们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殿内的陈设上来。这里的陈设是按照清朝咸丰年间原状恢复的,正面的雕龙宝座上供奉着的是满汉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两侧的石台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东边的燔柴炉和燎炉焚烧,送上天宫。祈谷礼节和祭天的差不多。到这里,祈年殿也差不多讲完了,而它还有一个附属建筑,作用和皇穹宇差不多,也是存放祈谷坛祭祀神主的地方,就是祈年殿北侧的皇乾殿。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连檐通脊的长廊,共有七十二间,俗称七十二连房,它不仅用来连接神厨神库,而且也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在长廊的东头,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说过了鬼门关的牲畜要道这里来屠宰。而在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都是风水镇石。大家看,这里明明就有八块石头,但是为什么会命名为七星石呢?现在我告诉大家。明代在这里放的的确是七块石头,而最小的那一块则是清代增添上的。关于七星石的说法每个朝代都不同。在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国家,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而在清代,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爱新觉罗氏寻找从东北如主中原的理论依据,就派人考察山脉,发现泰山是长白山的余脉,所以就在原来七块石头的东北方有放了一小块儿青石,象征东北长白山,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八块石头就应该叫做七峰东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北京十渡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_。

十渡风景名胜区位于北京西南部,距市区70余公里,辖区面积301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岩溶峰林、峰丛、河谷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十渡景区山奇水秀,谷壁峭立,峰林叠翠、石美潭深、景致幽胜,众誉“青山野渡、百里画廊”。十渡山水,四季如画。初春杨柳吐翠,绿染河川;盛夏峰峦叠嶂,碧水如云;深秋柿坠枝头,红叶似锦;寒冬冰河如镜,峰岭披银。宛若一幅泼墨山水,尽显一派北国风光。十渡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CM3达7000-10000个,素有“自然空调、天然氧仓”之称。

景区内有蹦极、攀岩等36个旅游项目,18处水面娱乐中心,10大集吃住游于一体的自然景区。先后被国家计委列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区、市级风景名胜区、市级优秀景区、文明景区、北京市唯一的旅游专业镇、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示范镇、国家体育训练总局攀岩、蹦极训练比赛基地、全国青少年地质科考夏令营基地,并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AAA级景区评定,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被市园林局评为市级先进风景名胜区,连续4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景区,荣获“全市旅游安全先进单位”等称号。

十渡,从千河口到十渡村,沿途在拒马河上要过桥渡水十次,"十渡"因此得名。1986年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中的第八景,1999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有孤山寨、仙峰谷、万景仙沟、南方大峡谷、普渡山庄、平西抗日烈士陵园、仙栖洞、天池山、西湖港、五星峡谷10个景点;有拒马乐园、九渡漂流、八渡划船场、六渡划船场、清江九龙潭等娱乐点,可提供蹦极跳、悬崖跳伞、索道、攀岩、滑翔飞翼、漂流、脚踏船、皮划艇、冲浪车、摩托艇、沙滩浴场、游泳、骑马等多项娱乐项目;能提供行、游、住、食、购、娱一条龙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北京导游词英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281 字

+ 加入清单

Dear tourists, we are now here to Tiananmen Square, the largest city centersquare in the world, with an area of 440000 square meters. Moreover, the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Beijing in the world is determined by the longitude andlatitude of the square (east longitude: 116 ° 23 ′ 17 ″, north latitude: 39 ° 54′ 27 ″),. It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and has been watching thehistorical changes of Beijing since ancient times. In the Ming Dynasty, it wasonce called chengtianmen square. There was a T-shaped square. Of course, it isno longer there. In the Qing Dynasty, it was changed to Tiananmen Square. Afterthe revolution of 1911, Tiananmen Square became the best gathering place formass movements. The famous May 4th movement, the 129 student movement and so ontook place here. The most famous event here, I believe you all know, was thefounding ceremony on October 1, 1949, when 300000 people gathered here tocelebrat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fter liberation, the T-shaped square wasdemolished and large buildings such as 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 the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the history museum and the revolutionary museum werebuilt. In 1976, after the death of the president, the memorial hall of thepresident was built on the original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gate, thus formingthe architectural pattern of the square today. I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national day, Tiananmen Square has undergone a series of renovation, making thesquare more beautiful, spectacular and clean. You must be looking forward to theTiananmen Square I described. It doesnt matter. I will introduce it to you oneby one in the next tour.

During the Yongle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it was called Chengtian gate.It was just a wooden archway, which means "to carry out the transportation fromheaven, to be ordered by heaven". However, it was burned down in the MingDynasty. Later, the city building with nine wide faces and five deep faces wasbuilt, which truly reflected the emperors respect of 95. But at the end of MingDynasty, it was destroyed again.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Shunzhi of the QingDynasty,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tower, it was renamed Tiananmen,the other three imperial city gates were renamed daian, and the three mainhalls of the Forbidden City were renamed daihe, which reflected the good wishes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ecurity. This is what we are looking at now. It is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foundation, the platform and the tower. The base iswhite marble xumizuo, which is the highest level base in ancient China, with aheight of 1.59 meters. The platform is 14.6 meters high. And the double eaves ofthe city tower rest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which was also the highest levelof the temple roof at that time. The whole building is 33.7 meters high. After70 years of renovation, it has risen by one meter.

This is a very high-grade building, and its role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n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enever there was a national ceremony, theceremony of "Jinfeng imperial edict" was held on the city tower. After theimperial edict was announced, a wood carved Golden Phoenix was put on the yellowsilk thread machine. The Golden Phoenix carried the imperial edict down thewall. The officials of the Ministry of rites caught it with a cloud tray, andthen put it into the Dragon Pavilion to praise the Ministry of rites, and thenpromulgated it. )And whenever the emperor went out of the palace to sacrifice,this was the only way. The most important moment for new China was also bornhere. The chairman solemnly announced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n the TiananmenGate Tower, and personally angered the first five-star red flag of new China.The portrait of the chairman on the city floor is replaced every year before thenational day.

The river in front of Tiananmen tower is called Jinshui River. Then why isit called Jinshui River? Because this river is drawn from the northwest ofBeijing, and in the Yin Yang and five elements, the West belongs to Jin and theNorth belongs to water, so this river is named Jinshui River, and the sevenwhite jade bridges on the river are Jinshui bridge. The two bridges next to themare called Gongsheng bridge,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Taimiao temple and thesheji altar, which are now the Cultural Palace of the working people andZhongshan Park. The one in the middle is the royal road bridge, which isspecially used by the emperor and queen. The two bridges beside it are royalbridges, which are used by the royal princes. The two bridges beside them aregrade bridges, which can only be passed by officials above grade three.

In front of Jinshui bridge, there is a stone lion on the left and right.The one on the left is the master, and the one on the right is the lioness. Howcan we tell the male from the female? Because the male masters foot is on thehydrangea, while the female lion is the cub. Now in order to protect thecultural relics, the lions have been fenced up. There were a pair of Huabiaobefore and after Tiananmen Square. In fact, the original name of Huabiao was FeiMu. It was set up by the emperor to show that he could accept and acceptopinions,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odays Huabiao. The monster at the top ofit is called Hou. The one on the North China watch is called wangjunchu, whichmeans to let the emperor go out of the palace to observe the peoples feelings.The one on the south end is called wangjungui, which means that the emperorshould not be nostalgic for the world outside the Palace, but should go back tothe palace in time to deal with government affairs.

Now please turn back. Behind us is Tiananmen Square. In the Ming and QingDynasties, it was T-shaped, with a north-south royal road in the middle. On bothsides of the royal road, there were Qianbu corridor, with 110 corridors on bothsides. On the south side of Changan Street, with the red wall extending to theEast and West, there were 34 corridors, so Qianbu corridor had 228 corridors. Atthe southernmost end of the imperial Road, damingmen was in the Ming Dynasty,but it was changed to daqingmen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gates on the East andwest sides are Changan left gate and Changan right gate, which are also calledLongmen and Humen respectively. After the scientific examination, Huang Bangannounced in the left gate of Changan that the Jinshi in the examination wouldenter the imperial city from here, so they are called Longmen. The reason forHumen is that after the frost falls every year, the imperial court has toexamine the prisoners, and the prisoners who are examined and approved are takenout of the right gate of Changan, which is tantamount to falling into thepalace Hukou is called Humen. These are all related to the five elements.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as a saying of "wendongwuxi", so on the East andwest sides of qianbulang is the location of Wufu Liubu. On the east side of thesquare, the area around the present history museum is basically the centralcivilian organs, while on the west side, that is, the area around the Great Hallof the people, are the five army governors office and the secret service royalguard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se officials to enter the Imperial City, anorth-south gate, donggongsheng gate and xigongsheng gate, were built outsideLongmen Humen.

Now we cant see the trace of that time. Instead, we have modern buildingswith mor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square is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t startedconstruction in October 1958 and lasted for one year. It was completed beforethe National Day in 1958, covering an area of 171800 square meters. The wholebuilding is like a "mountain". The highest point in the center is 46.5 meters,which is the highest building in Tiananmen Square. The great hall is dividedinto three parts: in the center is the auditorium of the ten thousand peoplesCongress, with a total area of 36000 square meters and 10000 seats. There is ahuge red five pointed star on the top of the auditorium, giving off 70 to 70rays of light. The decoration layout of the whole dome is not only magnificent,but also a symbol of the unity of the people around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in the north is the banquet hall, with a total area of more than 7000 squaremeters, which is the largest banquet hall in China; In the south is the office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hich includes the conference hallsof 37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government, such as Chongqing hall, Hong Kong hall, etc.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square is the Museum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which was officially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July 1, 61. The main exhibits arerevolutionary materials 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the contents of theexhibits in the museum are extremely rich. Southeast of the square is theChinese history museum. Its predecessor is the Beijing History Museum. In 26, itwas changed into the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Four years later, it was changedinto the Beiping History Museum of Academia Sinica. In April 34, it was changedinto the Preparatory Office of the Central Museum and the Beiping HistoryMuseum. Its exhibits cover more than 300000 pieces of cultural relics, coins,pictures, etc. with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from the slavery society of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Facing the Tiananmen Gate Tower is 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According to the resolution of the first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n September 49, 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heroes was built in Tiananmen Square. More than 240 design schemes werecollected from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ree schemes were selected. Finally, itwas decided that Liang Sichengs design scheme should be taken as the main one,and the other three schemes should be integrated. Thats what we see today.52.8.1 was officially built, completed in 58.4 and ceremoniously unveiled in5.1. The 100 ton core stone was transported from Qingdao to Beijing. After aseries of processing and carving,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14.7 meters high, 2.9meters wide, 1 meter thick and weighs 60 tons. The body of the stone is composedof 413 pieces of granite. The base of the stele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17000pieces of granite and white marble, covering an area of more than 3000 squaremeters.

The front of the monument faces Tiananmen Square and is inlaid with goldplate. The chairman wrote "the peoples heroes are immortal". On the back is a158 character inscription drafted by the chairman and written by Premier Zhou(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peoples heroes who died in the peoplesLiberation War and the peoples revolution are immortal) Over the past 30 years,the peoples heroes who died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War and the peoplesrevolution are immortal, which dates back to 1840 years. Since then, in order tofight against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emies, strive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and peoples freedom and happiness, the peoples heroes who died in previousstruggles are immortal. There are eight reliefs around the pedestal, 2 metershigh and 40.68 meters long. From the East, the order is: Humen tobacco, thedestructed opium, the Wuchang movement, the 54 Movement, the May 30 movement,the Nanchang uprising, the Anti Japanese War, and the victory across the river.On both sides of the victory crossing, there are two decorative patterns, whichare: supporting the front line and welcom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reare 180 characters in all the reliefs.

To the south of 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 is the chairmansmemorial hal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morial hall started on November 24,1976, and it took only six months to complete. Officially opened on the firstanniversary of the chairmans death. In front of the north gate of the memorialhall are two groups of clay sculptures, both of which are based on revolutionaryepics. The South Gate of the main building is to inherit the will of thepresident and show the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he 30 redflags outside the South Gate represent 30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China. The platform foundation of the memorial hall is built with jujube redgranite from the Dadu River. Around the foundation stone are stones from MountEverest and water from the Chinese Taiwan Strait.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memorial hall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one enters the stele hall, facing a three meter highstatue of the chairman, where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are held; one enters fromthe golden Phoebe gate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North Hall, where the chairmansbody is placed; the South Hall is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hall, where thechairmans poem "Manjianghong" is engraved. 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three halls are the rest hall and the memorial room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Now the memorial room of Deng Xiaoping has been added.

Behind the chairmans memorial hall is the main gate of the inner city,Zhengyang gate. In the past, Zhengyang gate wa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country, which meant that the LORD was in the sun, the sun was in the sky, andall nations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it. Now its the only complete preservedtower and arrow tower in Beijing.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raffic hub between Xicheng andNancheng was Qipan street. Now it is probably located in the square between thechairmans memorial hall and Zhengyangmen tower.

In fact, Tiananmen Square also has a very famous landscape, which is theflag raising and flag lowering ceremony.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come towatch the ceremony every day. Zeng Liansong, the designer of Chinas nationalflag design, is the first national flag maker. This super large national flag ismore than 5 meters long and 3 meters wide. At the founding ceremony, thepresident personally raised this national flag, which symbolizes the birth ofnew China.

The original flagpole base of Tiananmen Square was closed, which made itinconvenient to raise and lower the flag, and the equipment was old. So the newbase and flagpole were rebuilt on February 25, 1991. The plane of the new baseis three layers. The first layer is made of white marble, and there arepassageways all around. The second layer is reddish brown granite, whichsymbolizes the red of the people. The third layer is green belt, whichsymbolizes the prosperity of the socialist motherland. In addition, there are 56golden copper separation piers around, which symbolize the unity of 56nationalities hand in hand and heart in heart under the national flag.

The new flagpole is made of seamless steel pipe made by Shougang. It is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weighing 7 tons and 32.6 meters high. It will notrust in 20 years.

The flag raising and lowering ceremony should be held on the first day ofevery ten days or important national celebrations, and the flag raising andlowering ceremony should also be held on other days. Every day, the time ofraising the flag is based on sunrise, and the time of lowering the flag is basedon sunset. The national anthem is played. During festivals, the military bandplays live, while at ordinary times, the recording is played. If you areinterested, you can also watch this important landscape at your convenience.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最新2024关于北京青年调查报告:57万创业青年凸显首都精气神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959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2020关于北京青年调查报告:57万创业青年凸显首都精气神

创业”,无疑是时下最火的一个词,而首都北京更是创业青年云集之地。无论是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馆,还是三里屯soho的写字楼隔间,乃至你可能路过的某个肉夹馍摊位,都涌动着蓬勃的创业热情。

或许你已经对诸如互联网思维、90后ceo耳熟能详,但是你是否了解,北京的创业青年到底有多少人?他们的创业项目集中在哪?什么行业创业最挣钱?创业者的收入又如何?

首次完整披露的《北京市创业青年群体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或许能够回答这些问题。这份由团北京市委主导的调查历时一年多,对全市工商注册登记5年以内、年龄在18至40周岁的57.15万创业青年(数字截至XX年底)进行了系统的抽样调查。

这份基于工商数据资料、1916份调查问卷和100人次访谈的报告,让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一个典型北京创业青年的面貌:他应该32岁左右,毕业4到7年后开始的第一次创业;他有超过六成的可能从事的是批发零售等服务行业,超过两成的可能从事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他的收入并不高,没房没车是大概率事件,他认同“奋斗成就人生”,还在为个人生活和企业发展而努力。

7个聚集过万创业青年的街乡

在北京这座人口超过万的超级都市里,算得上创业青年“据点”的街乡镇共有7个,分别是朝阳区的建外、三里屯、望京街道,海淀区的中关村、上地街道,丰台区的新村街道和昌平的回龙观镇。《报告》的数据显示,以上地区创业青年的人数都超过了1万人。而北京各区县中,朝阳创业青年人数达到13.92万,海淀有9.86万人,丰台也有7.78万人,明显高于其他区县。

团市委创业青年调研团队专家组成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平青表示,这些聚集区与全市经济产业园区和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一致,多受产业特性、相关政策和历史原因的影响,“例如中关村就聚集了大量的信息产业,有聚集效应”。

刘建强就很喜欢自己位于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8楼的办公室。这是一个名为厚德创新谷的创业孵化器,3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里,分布着30多个创业公司,不定期会有投资人来考察项目。在他们的楼上,是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而走出鼎好大厦,沿北四环往西走不远,就到了去年6月刚刚更名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晚上没那么忙的时候,刘建强常会溜达到那儿,参加3w咖啡或者binggo咖啡举办的各种创业沙龙,或者跟投资人聊上两句。

选择办公场地时,刘建强曾经犹豫过,公司是随便租一个商住两用的民居,还是到中关村找一个孵化器?可跑了几次中关村以后,他没再犹豫,周边环绕着创业者、投资人,让他“更有创业的感觉”,也“更方便”。

身处在一群创业者中,刘建强能很强烈地感觉到创业的氛围。入驻半年多的时间里,同在一个办公区的公司,有人被大公司作价千万元收购,有人成功地拿到了b轮融资,也有人烧完了钱还是没有找到营利模式,最终黯然离场。这让今年32岁的刘建强时刻警醒自己要更努力地奋斗。

某种程度上,刘建强跟报告中的典型创业者很像。报告显示,北京创业青年的基本结构为,男女比例约3∶2,非京籍占55%,主要集中的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42.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96%)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2%),平均年龄为32.25岁,平均初始创业年龄27.80岁,大约在大学毕业后4~7年才投身创业,毕业即创业的比例不高。

河北人刘建强目前的创业项目是一款预定运动场馆的手机app“e运动”,在这一波移动互联网催生的创业热潮中,手机app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前一份工作中,刘建强对接的就是一些app的推广业务,这也让他更能体会到移动互联网的魔力。去年6月,他最终决定辞职,离开年收入50多万元的广告公司,开了自己的公司,每个月领着公司最低的5000元工资,他的理由是,“到了这个年纪,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算起来,刘建强是在毕业后的第九年才踏上自己的创业路,相比平均初始创业年纪显得大了一些。而《报告》也指出,如今北京创业青年有年轻化的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ceo开始频繁见诸媒体,刘建强说自己很羡慕当下的年轻人,“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六成创业为“自我就业式创业” 集中在批发零售和服务业

跟直接从事手机app开发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比起来,31岁的北京大兴区大学生村官李彪开的那家经营国内旅游、出境旅游、汽车租赁等业务的“北京福地青云旅游有限公司”显得有些传统,但李彪觉得这种传统服务业“机会多”,而且“自己喜欢”。

实际上,李彪的选择仍是北京创业者的主流选择之一。《报告》显示,与传统上认为创业大多集中于高精尖行业不同,北京青年创业有近一半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有约24.37万人,占全体创业青年的42.6%;而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创业青年则有8.13万人,占全体创业青年的14.2%,即接近六成的创业青年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

刘青平教授表示,调研反馈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创业者实际上是属于“自我就业”式创业,而零售批发还有服务业门槛更低也更传统,所以有更多的创业者聚集。

李彪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兴小伙,XX年毕业后又回到了大兴区青云店镇小铺头村做大学生村官。他的第一次创业就很“传统”,那是在他大三的时候,还在当学生会主席的李彪把同学借了个遍,凑足8000元买了一辆19座的红叶客车,开始做汽车租赁。他载着客人跑遍了附近的十里八乡,还一度跟驴友穿越过无人沙漠,因为赶上旅游旺季,没多久李彪就回了本,还买了新车,生意越做越大。

不过,因为缺少管理经验,租赁生意总是出一些意外,后来李彪就停了这部分生意,转而承包了一家旅行社。

XX年,同镇的东辛屯村着手打造“民俗旅游文化村”,因为有做旅行社的经验,李彪被调了过去,协助东辛屯村的旅游开发和管理。也是同一年,李彪觉得这是个机遇,于是开了一家旅游公司。

那时候,李彪每天一边要忙着跟村民沟通文化村改造,一边要管理公司。为了新公司,李彪押上了自己的房子、车子乃至土地,每个月要还4个银行的贷款,“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最初要村民开户接待游客,没人愿意,最后只能先由6个老党员带头开户。出乎意料的是,民俗村项目很快就获得了成功,“开业后手忙脚乱,因为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如今的大兴青云店镇东辛屯村已经成了旅游热点,日均接待游客300至1000多人次,并解决了本村100多人的就业。而李彪的旅行社XX年的全年产值也做到了950万元左右,“基本走上了正轨”。

最挣钱和最有潜力的

约30%有盈利,约40%收支平衡,约30%没有盈利,这是这次调研给出的北京青年创业绩效的基本状况。

这其中,盈利丰厚的约占3.8%,难以维系的则占7.3%。什么行业最挣钱?答案是房地产业。《报告》数据显示,房地产业盈利丰厚的比例高达21.05%。相比之下,排第二的住宿和餐饮行业,但比例仅有8.51%,还不到房地产业的一半。

在各个行业中尚未营利比例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个包含了互联网信息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等门类的行业,未营利比例达到36.67%。不过《报告》也指出,该行业中有很多是投入期长、收益期滞后但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

某种程度上,房地产和互联网分别代表着当下和未来的行业,37岁的孙鸿飞正试图打通两者,而他的创业经历也正恰巧对应着两个行业的特点。“传统的房地产中介业的人工成本、店铺成本都很高,中介费也很高,讲究一口吃个胖子。”孙鸿飞说,“我们现在是走线上,中介费低80%,剩下的20%也都给经纪人,我们收一笔3000元的代办费,其实是一种互联网思维。”

孙鸿飞XX年底就进入了北京房地产业,那是北京房价暴涨的前夜,孙鸿飞被母亲领着到了舅舅开的房地产中介公司鸿基建业入了行。最初他很抵触房地产中介,觉得都是黑中介,在公司待了一个星期什么都没干。舅舅没办法,只得让孙鸿飞先去自己找个公司感受感受,孙鸿飞于是去了当时的第一大中介中大恒基。

在中大恒基,孙鸿飞很快成了片区的销售冠军,他说自己喜欢上了那种帮别人选房子、成家的感觉,每个月的提成也有一两万元。没多久,孙鸿飞回到了鸿基建业,最初他先被派去负责新开的两家门店。那正是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扬的时代,因为信息不对等,很多中介可以吃差价:卖方想30万元买,中介就向买方开价35万元,差价就进了中介的口袋。

孙鸿飞则重点开辟了另一种方向:直接吃下卖方的房子,然后自己再转手卖出去。孙鸿飞说自己的策略很成功,“不到一年,那个区域我们一家公司的营业额就是其他十几家公司的总和。我们坐在公司里,就有大量的房源送上门”。

没多久,孙鸿飞全面接手了公司的管理,也成为了股东之一。“盈利丰厚”的房地产行业让孙鸿飞先后买了4套房,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

XX年,北京房地产价格动荡,孙鸿飞觉得传统的地产中介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离开鸿基建业,成立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新中介公司丁丁置业。他试图走拼服务、口碑的中介道路,但在链家、我爱我家的夹击下,大量扩张的门店没能带来相应的效益,过高的运营成本反而拖垮了自己。

XX年的时候,孙鸿飞卖掉了自己在北京南五环的最后一套房子,没过多久,他关掉了所有的店面,宣布自己在房地产业的第二次创业失败。

这次失败让孙鸿飞反思了半年多的时间,最后觉得,传统的中介模式还是有问题,“租金、人力成本都太高,一旦市场波动就很不稳定”。

他现在做的美宅网,则是希望去掉租金、人力成本,做一个房产中介的淘宝,网站只是一个平台,负责业务代办和监管。孙鸿飞坦言,虽然还没正式上线的美宅网也已经有了盈利,但互联网行业肯定是要用钱来换时间,大规模推广需要更多的钱和互联网资源。

“3000元的代办费当然只是一个基础,只要站住市场,房地产金融产品也会是一个营利点。”孙鸿飞说,“互联网的想象空间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北京什刹海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俗话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称为“后海”的北京什刹海历来是老北京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其环境优美,且民俗风韵十足,两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什刹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老北京旧时民风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够咀嚼京味文化旅游节就要在这里开幕了。“游什刹海,看老北京”,品茗、荡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纯正的京腔京韵,使什刹海大放异彩。

宋庆龄故居

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为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贤亲祠堂一所,占地共约八十余亩。特别是府内的西花园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故居就建在醇亲王府的西花园,她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8年,给这座古色古香的园林留下了许多痕迹,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间,明珠的府邸花园正是坐落于此。园中假山、竹林、小桥错落有致,南楼前临水有“明开夜合”树七株,其中两株二百余年前的古木,据说是明珠长子纳兰性德亲手所植。年轻的纳兰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于此吟诗填词,今日立身树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仿佛人影依稀,耳畔边似回响着当年的唱吟之声,“阶前双叶合,枝叶敷华荣”。后来明珠获罪,这府花园又被和坤所占,嘉庆即位后,花园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赐予成亲王,并特许成亲王引后海水入园。现在我们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亲王时修建的,平安石上“岁岁平安”四字便出自成亲王之手。光绪年间,这座府邸又赐给了“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其在成亲王府的基础上添改修缮,建成醇亲王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介绍北京南锣鼓巷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11 字

+ 加入清单

南锣鼓巷地区是北京城内的一片居民区,与皇城只有一街之隔,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胡同、四合院、绿树,相对于红墙金瓦的皇家文化,这里的灰墙灰瓦,呈现出另一种独特的民间色彩。南锣鼓巷地区位于东城区的西部。东邻交道口南大街,西靠地安门外大街,北接鼓楼东大街,南是地安门东大街。占地约一平方公里。是元大都的中心区。

南锣鼓巷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但是近几年,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按照中国古代的营国思想,首都的道路在南北与东西方向应该各有九条干道。南北的道路称经,东西的道路称纬,简称九经九纬。今天的交道口南大街、地安门外大街,是大都九经的遗存。鼓楼东大街,地安门东大街。是大都九纬的遗存。南锣鼓巷地区便位于这四条经纬之间。它的南边是皇城,北边是大都路总管府、警巡院、万宁寺与中心阁。大都路总管府相当于明清两朝的顺天府,万宁寺是皇家的寺院,中心阁是大都的中心,是重要的城市标志。它的西部是万宁桥与烟波骀荡的什刹海。西南是通惠河。万宁桥今天还在,是元代的重要建筑遗存。什刹海旧称海子,当时大运河的北端,大都的漕运码头,最繁华的地方。通惠河也还在,只是改为暗河。暗河上面的道路即今天的东不压桥胡同。在元代,南锣鼓巷地区位于大都的中心区域。

这些胡同宽阔、笔直,基本上保持了那一时代胡同的原貌。这些胡同的集合,便是那一时代坊内的布局。根据历史记载,在坊的制度下,坊内不可以进行经营活动。宋以后,坊的制度开始解构,但这是一个漫长过程,不能说,在元代,这个过程,已然彻底结束,最明显的证据是,南锣鼓巷地区的胡同在那时均没有称谓,说明大都的城市单元依然是坊,而不是巷,也就是北京人所说的胡同。至今,这一带的胡同里,基本没有商业设施,只是在两坊之间的南锣鼓巷内设有不多的商店,便是坊制的遗风。

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20xx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在北京炎热夏季中一个少有的细雨霏霏的凉爽午后,我又一次来到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是因为从新世纪开始,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继三里屯、什刹海之后,北京又一条酒吧街。

有人说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刹海酒吧街是暗红色的,而南锣鼓巷酒吧街是翠绿色的。这样的评说可能不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许还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吧。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秦老胡同35号是晚清时期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花园,建有假山、亭台、池榭,还有一座模仿江南建筑的船形敞轩。这座花园称绮园,至今还有刻石流传下来。帽儿胡同 11号为清末协办大学士文煜所建。分三路。东路是下房,中路是花园,西路是住宅的主体部分,总共有五进院落。中路的花园,是著名的可园,北京最美丽的私家园林。与绮园不同,可园分前后两园,前园的北面构有一座秀丽的建筑,其东是爬山游廊。后园则槐香满园,极为幽静。

南锣鼓巷地区的历史深厚,也是人文荟萃之地。自明至清,迨至民国,代有人出,而且留下了斑斑可考的遗踪。

在今南锣鼓巷65号,是明清之际著名人物洪承畴的家祠。在明的崇祯时期,洪承畴做过三边总督、蓟辽总督,后来降清,做了招抚南方,经略五省的大学士,帮助清人敉平了江南。据《燕京访古录》:洪承畴府第在后门外方砖厂东口外路东,今已废,唯府门外二铁狮巍然独存,府后门在南锣鼓巷,尚居洪氏子孙。这个府后门即今65号,院内的北房尚好,据说是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北京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1653 字

+ 加入清单

甲方: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北京外交人员房屋服务公司(以下简称甲方)自____年__月__日起,将北京市_____(地点)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的房屋及其设备租给____国驻华大使馆(以下简称乙方)作馆舍之用。如房屋结构、装置或设备有缺陷,由甲方负责修理,并承担费用。

双方兹订立租赁合同如下:

第一条 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乙方须按年度预付租金(外汇支票)___美元(或其他外币,或外汇兑换券____元)。乙方接到甲方的收租通知单后,应在三十天内一次付清。逾期须按日支付千分之二的滞纳金,以补偿甲方所受的损失。

甲方根据北京地区物价和房屋修缮费用提高的幅度,可以对乙方承租的房屋租金进行调整,但应提前三个月通知乙方。

第二条 甲方负责向乙方承租的房屋提供水、电、煤气和热力。乙方按有关部门的规定缴付费用。由于甲方对乙方承租的房屋设备维修不及时,引起水、电和热力的供应中断,甲方将酌情减收相应的费用。

第三条 甲方对出租的房屋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持房屋的结构牢固,设备和装置完好。甲方将负责下列自然损耗的免费维修:

1.屋顶漏雨,地板糟朽;

2.门窗五金配件、门窗纱的修理和更新;

3.管道堵塞,阀门、水咀和水箱零件失灵,热力系统和卫生设备的修理和更换;

4.灯口、插座、电门和电线的修理和更换,配电室的维护和清扫;

5.围墙、栅栏歪闪酥裂,庭院道路破损;

6.房屋外部的油漆粉刷每四年一次。

乙方应将房屋发生损坏或危险的情况及时通知甲方,甲方在接到通知后应尽快修理。甲方进行上述工程前,应征得乙方同意;乙方应给予必要的方便和协助。

第四条 由于甲方检查不周,维修不及时,造成房屋结构损坏,发生安全事故,使乙方遭受经济损失时,由甲方负责赔偿。

甲方鉴定房屋危险,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腾出时,甲方应给乙方提供另外的房屋,乙方应按期从承租的房屋中迁出。如果乙方借故拖延不迁出,造成一切损失,由乙方负责。

房屋危及乙方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乙方订立合同时明知该房屋质量不合格,乙方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第五条 乙方对承租的房屋、设备及庭院内的附属建筑物、树木等有爱护保管的责任。对保管不善、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或损坏,乙方应负责修复或赔偿。乙方对房屋、设备、装置的自然损耗不负赔偿责任。

第六条 乙方在征得甲方同意后,可以对承租的房屋进行下列各项自费工程:

1.在不损坏房屋结构的条件下,改变室内装修原样;

2.增添固定装置和设备。

乙方在改变室内装修原样、拆除或更换原有的炉具、灯具、卫生设备等时,应负担相应的损失费。在租赁关系结束时,乙方增添或更换的设备可以拆除。乙方可以自费油漆粉刷房屋。

第七条 乙方需要对承租房屋扩建、改建;或在庭院内新建房屋,须经甲方同意,并另订协议。

乙方对承租房屋、庭院进行乱拆、乱搭,造成房屋设备和庭院绿化树木的损坏时,应负责修复或赔偿。

第八条 乙方在征得甲方同意后,可增加电容量,但施工费用由乙方负担。乙方不得使用超负荷的电气设备和擅自改动供电设备。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乙方应自行设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第九条 遇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致使乙方承租的房屋遭到破坏,甲方应视房屋破坏的程度,免收部分或全部租金,直至该房屋修复时为止。

第十条 乙方承租的房屋因市政建设需要,甲方收回房屋应提前三个月通知乙方,并向乙方另外提供房屋。

第十一条 乙方承租的房屋不得私自转让或转租。退房时,应提前一个月通知甲方。经甲方对房屋及其设备检验确认完好(除自然损耗外)后,双方办理终止租赁手续。租金按终止日结算。

第十二条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自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为止。期满前三十天,如任何一方不提出异议,合同将自动延长一年。

本合同于____年__月__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___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甲方代理人:_____

乙方代理人:_____

签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北京旅游景点导游词景山公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后面的景山公园游览观光。景山公园原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占地323万平方米。“景山”一词含意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取自《诗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的诗句;其次,因为这里是帝后们御景的地方;再次,有景仰之意。在600多年前的元代,这里是个小山丘,名青山。据传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景山一名是清初改称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绮望楼,位于景山北面南北中轴线上,原为皇帝供奉孔子牌位处。坐北朝南,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重楼重檐,面阔5间,进深3间。上檐单昂三踩斗拱,明时悬匾额用满、汉文书写绮望楼;下檐单昂五彩斗拱,前带廊,有丁头拱雀替,旋子彩画。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

各位朋友,景山由五座山峰组成,髙43米,为旧时北京城内的制高点,东、西、北三面砌有爬山磴道。山顶五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造型优美,秀丽壮观。居于中峰的叫万春亭,是一座方形、三重檐、四角攒尖式的黄琉璃瓦亭,宏伟壮观。其两侧是两座双重檐、八角形、绿琉璃瓦亭,东侧的名叫周赏,西侧的称为富览。两亭外侧还有两座圆形、重檐蓝琉璃瓦亭,东为观妙,西为辑芳。旧时,每座亭内均设有铜铸佛像一尊,统叫五位神,又有代表甘、辛、苦、酸、咸的五味神之称。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四尊、砸毁一尊(万春亭中的毗卢遮那佛h五亭矗立山脊,中高侧低,主从分明,左右对称。更兼梁柱飞金,顶瓦映彩,绿树环合,蓝天相衬,构成一幅壮阔、精美的画图i游人至此,必奋力登攀,以一睹首都壮丽迷人的无限风光为快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真正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刚刚落幕,3月4日,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的大幕又将开启。全世界的残疾人运动员将在这个舞台上闪耀绽放。为此,中国已做好准备。

举办一届“同样精彩”的北京冬残奥会,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是底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十三五”时期,不断取得历史性新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如期实现,710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如期脱贫。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已达80%,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累计建设残疾人社区健身示范点超过1万个……而今,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显著增强。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正迎来蓬勃发展新局面。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残疾人体育全面发展,筹办好北京冬残奥会,实现“简约、安全、精彩”目标。实施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行动,将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身边化服务。

举办一届有温度、无障碍的北京冬残奥会,完备的设施、体贴的服务必不可少。竞赛场馆和冬残奥村实现全流线无障碍,定点医院、签约饭店进行无障碍改造,切实保障残疾人运动员的医、食、住、行。大量科技产品带来便捷体验,冬残奥村内设有感应传感系统、语音提示系统,残疾人运动员出行可以利用手机APP提供无障碍线路导航,“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让听障人士也能更好感受赛事盛况。从残疾人运动员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北京冬残奥会顺利举办的基础。

举办一届“开在家门口”的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表现格外令人期待。20__年,俄罗斯索契冬残奥会上,中国10名运动员参加了2个大项、6个小项的比赛。而在今年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派出的近百名运动员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共73个小项的比赛。这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示我国冬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努力争创佳绩,为国争光”是中国代表团的参赛目标。作为东道主,中国运动员必将在赛场上展现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自信友善的精神面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正如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所说,“北京冬残奥会将成为残奥会历史上的标杆性体育盛会,对此我很有信心。”让我们同世界一起,期待北京20__冬残奥会的到来,一起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明十三陵导游词_北京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472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陵导游词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明十三陵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明十三陵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随着车子的启动呢,我们今天的旅游活动也就正式地开始了。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陪同大家一道参观十三陵。

举世闻名的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在周围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埋葬着明代的13位皇帝,23位皇后以及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以及从葬宫女等。说到这里,有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心里面也许会产生疑问了: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这里只埋葬了13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将都城建在了今日的南京,死后就葬在了南京钟山的“明孝陵”。因为太子朱标早死,所以就传位给了长孙朱允炆。而永乐皇帝朱棣就是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里夺得帝位的。朱棣以入京除奸臣为名,发兵南下。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在这次浩劫中下落不明了。有人说当时宫中起火被烧死了,也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这在明朝的历史上还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钰,是因他的哥哥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当了俘虏,宫中不能一日无主的情况下才做了皇帝的。后来英宗被放回来,在他的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死了以后,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把朱祁钰在十三陵区域内修建的陵墓捣毁了,并把他以“亲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口。这样,明朝的16位皇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的13位都葬在这里,所以统称“明十三陵”。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十三陵建在一个天造地设的优美的山区里,距离京城大约50公里,整个陵区的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十三陵的陵区是依照风水的原理进行选址和营建的,因为我国古代的人们不论是在兴建房屋或是修筑陵墓等,都十分地讲究“风水”。而皇帝更是自命不凡,不仅生前要过豪华的生活,死后还想继续享受,因此就把对陵地的选择看得至关重要。在选择陵址的时候,必须要选择有山有水、自然环境良好和能够“聚气藏风”的好地方。而十三陵正是这样一处好地方:整个陵区的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南面还有龙山和虎山分列左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门户,正符合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之说。中间就像一座巨大的庭院,陵区内还有温榆河水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形成了陵区内的抱水。整个陵区以长陵为关键,以大宫门——长陵一线为中轴,北面则以天寿山为镇山。背山面水,聚气藏风,确实是一块理想的陵地。

永乐皇帝之所以选中现在的天寿山,也是经过不少周折的。“靖难之役”以后,朱棣在南京称帝,当时他为了政权的巩固,已经决定迁都北京了。在永乐五年的时候也就是1420xx年,朱棣的徐皇后去世,当时朱棣为了表示自己迁都北京的决心,就派礼部尚书和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前往北京选择“吉壤”。据说曾选了好几个地方。首先选中的是口外的屠家营,但因为皇帝姓朱,与“猪”同音,而“屠”是宰杀的意思,猪进了屠家肯定必死无疑,所以犯忌讳不能用。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猪和羊本能和睦相处,可是偏偏山后有个村子叫“狼儿峪”,猪旁有狼更危险,也不能用。后来又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谐音,也不吉利。因为古代的皇帝死亡,除了叫“驾崩”以外,也叫“晏驾”。潭柘寺的景观虽好,但山间幽深狭窄,不利于子孙万代的发展,也不宜采用。后来才来到了现在的天寿山。天寿山那时候叫做黄土山,永乐皇帝亲自视察以后,觉得非常满意,当时就下旨,定黄土山为他的“万年吉壤”。这一年也正是他五十大寿之年,所以封黄土山为“天寿山”。从永乐七年【1420xx年】开始建长陵,一直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葬入思陵为止,明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230余年都不曾间断。

十三陵从建成到现在已经有300~500多年的历史了,地面上的建筑也曾遭到过多次严重的破坏,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清兵入关时期。那么清兵为什么要大规模的破坏十三陵呢?因为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直接威胁着明朝的安全。结果有人就说什么清兵之所以强盛与他们祖坟的风水有关系,如果将他们的祖坟捣毁就可以消灭清兵。而满族的祖先是金人,金代的祖坟就在北京的房山。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竟然信以为真,果然就派人前往房山捣毁了金陵,并建了一座关帝庙在那镇着。当然这种方法是不能把清兵镇压下去的。结果清兵入关以后,采取了同样的报复手段,对明十三陵大加破坏。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为了笼络汉人,乾隆曾经下令修缮过明陵。可是到了民国时期【1920xx年左右】,当地的土豪劣绅为了争夺产权,又对十三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地修整以及绿化美化,我们才得以在今天去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现在十三陵已经成为我国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各位朋友,以上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十三陵的概况,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对十三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景区里面的情况我会在到达景点以后,再详细地向大家介绍。

篇二:明十三陵导游词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20xx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本文来自织梦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明十三陵(14张)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去十三陵的路上,必要经过昌平西关,自然会看到李自成铜像。据说,这座铜像始建于1994年,作者是著名的雕塑家张照旭。原放置在北京德胜门外十公里的小营口,也就是当年李自成向北京城进军的地方,后来为了修高速公路,就把李自成塑像移到了昌平西关,放在了十三陵门口。李自成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他造反20xx年,执政仅仅42天。真正登上大顺王朝的宝座,也就是一两天。在他身上最明显地体现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

篇三:明十三陵导游词

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北京的远郊昌平区,那即将进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区。利用这段时间,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十三陵的历史背景和说明。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1420xx年派了一些风水术士到北京选择“吉壤”,其实就是吉祥的土地,准备修建陵寝。当时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开始他们选在了口外的屠家营,可是皇帝姓朱,与猪同音,犯了地讳。然后又选在了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可是后面有个村子叫“狼口峪”,这样岂不是更危险!后来选过京西的“燕家台”,有与“宴驾”同音,太不吉利了。最后直到明永乐七年,才选定了现在的这片天寿山陵区,在周围有蟒山,虎峪,龙山和天寿山。这里正符合了阴阳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还有温榆河经过这里,真可以说是风水宝地。从此可见当时皇帝要为自己修建一个陵寝要耗费多少精力啊。随后,就开始修建了长陵,经过四年终于竣工了。那明朝历代的皇帝,也陆续在这里修建了陵寝。而且从1409修建长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灭亡,这200多年间,明十三陵的营建工程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方圆40平方公里的范围,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还有许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这里也没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在清兵入关以后,为了报复金人将清太祖的祖坟毁掉,所以就将这里烧了。

后来在乾隆五十年的时候,为了笼络汉人,就下令修缮陵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并且开放了的长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宫已经被发掘了。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现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个皇帝么?怎么在这里只有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其实原因很简单,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当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因为被朱棣夺取了皇位,尸骨下落不明,所以这里就没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时候,他曾经被宦官王振怂恿,率军亲征,后来在河北怀来的土木堡被瓦刺军俘虏,这个事件称为“土木之变”,一国不能无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册封为景泰帝,而后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夺取皇位的“夺门之变”,所以在十三陵中没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亲王的礼节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这样一来,大家一定都明白了为什么这里叫做十三陵了。

现在大家沿途看到的这一个石牌坊,就是陵区的标志,是嘉靖年间制造的。这个牌坊是5间6柱11楼,高有14米,宽达到了28.86米,是现在国内保存下来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上边的图案装饰也都是云龙图案,反映了皇家建筑的特点。

大宫门就是陵墓区的正门儿,也叫大红门。门是南向的,分三洞,在这个门里边就是陵墓区。在门两侧都有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因为当时规定这些人进入陵区都是要步行,否则可是要治罪的。而且这里也是禁区,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随便进入的地方,严重的是要被斩首的。而进了这个门儿,也就走进了贯穿陵园南北,能够直接通到长陵陵门的神道,明朝的神道,也是我国历代修建的帝王陵中神道最长的,其实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皇帝灵魂通过的地方,全长有7公里。

我们一边走着,就可以看到前边有一个碑亭。这个碑亭是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里边有赑屃驮着巨碑,这个就是长陵的神功颂德碑,正式建立于1435年,正面就是永乐皇帝的长子朱高炽写的颂德碑文,有3000多字,而背面则是在乾隆五十年撰写的《哀明陵三十韵》,里边详细记录了陵墓的破损情况。碑身的东面是清政府修缮陵墓的花费,西侧则是在嘉庆九年论述明王朝灭亡的原因。

过了碑亭,我们继续沿着神道行走,会发现在神路两侧,都有很多石雕。其实这里一共有36座石雕,叫做石像生。紧挨着碑亭后边的是两根石望柱,接下来就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马,各有四匹,按照先卧后立的顺序排列。然后是武臣、文臣和勋臣各有四人。修建这些,都是为了体现帝王生前的仪仗和死后的尊严。所以体积都非常大,雕刻的都非常精细。而且这些也都象征着皇帝在生前可以得到尊崇,到了死后也是同样得到尊崇。,各方神圣和文武百官还是要为我独尊。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棂星门,也叫龙凤门,取天门之意。在这个三门六柱的门中央位置上,有三个火焰宝珠,所以这里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我们其实一直都是沿着神道来前进的,来回顾一下,先是石牌坊,然后到了大宫门,现在我们就要已经进入了长陵了。碑亭,石象生,过了龙凤门,还有一段路程就可以到达长陵的陵门了。而我们所说的整个陵墓群的中轴线其实也就是这条贯穿陵园南北,全长共7公里的神道。

说到长陵,它是明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始建于1420xx年,在1420xx年全部建成,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当朱元璋死后,朱棣就以靖难为名,从北平发兵攻下南京,并且从当时的皇帝朱允文手中夺得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这件事历史上称之为靖难之役。朱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当了皇帝以后仍然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而连年征战,并且在1420xx年做出了迁都北京的重大决定。在他所统治的明朝年间,国库充实,政局稳定,而且还命人写作了《永乐大典》这部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派郑和七下西洋,发展了各国之间友好关系。而他的贤内助徐皇后,也就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女儿也是一位有中国古典美的女性,她曾经编写了《内训》和《劝善》用以化育人心,在用了五年的时候病逝了。值得一提的是葬入长陵的第一个人并不是朱棣,而是徐皇后。长陵共占地10公顷,中轴线由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和宝顶共同组成。陵墓共有三进院,第一进院是从陵门道陵恩门,可以看到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碑亭,但当时上面都没有文字,现在的文字是清顺治皇帝写上的。陵恩殿坐落在陵墓的第二进院落中,在1412,明永乐十四年建成,是供奉牌位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它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重檐庑殿顶的建筑,殿内有60根楠木柱,中间的四根直径都达到了一米以上,是国内最好的楠木殿。原来陵恩殿中陈列有大佛龛,现在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后人制作的永乐皇帝坐像,大家可以绕道坐像的后边来看一下,可以看到椅背上刻有一条龙,而龙头则正对着万历皇帝的头部,这象征着皇帝是真龙天子。而四周则是出土文物的展览。

在中殿后面的就是后殿,它是地宫中最大的一个殿,高大9.5米,长31米,宽9.1米,地面上铺设的是磨光的花斑石。在后殿中设有白石镶边的棺床一座,中央有一个长型方孔,中间填的是黄土,也就是选择墓穴时的第一铲黄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寝建筑格局的基本点。在棺椁四周和棺椁内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称为玉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古人认为金井可以沟通阴阳,交流生气,而玉葬能够保持尸体不腐烂。金井玉葬在明清两代是最高等级的葬礼。当然这些都是古人的理想而已,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在棺床的上安放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还有装随葬品的26个木箱。

按照皇帝陵寝的规置,后殿只是安放皇帝棺椁用的,那为什么两个皇后的棺椁也出现在这里呢?这个现象在史料中是没有明确记载的,可是根据专家推测:在万历四十八年的时候,先是孝端皇后病逝,接着七月就是万历皇帝去世,而他的儿子朱常洛也在即位29天死于红丸案,在这短短百日之内,死了两位皇帝,一位皇后,还有孝靖皇后还要迁葬,这么巨大的任务都压在了刚刚即位的皇帝朱由校身上,所以准备工作十分的仓促。而且当时正好是雨季,安放皇后的配殿不方便打开,于是皇帝皇后的棺椁就都从正门进去了。可是到了地宫发现配殿的甬道太窄了,皇后的棺椁进不去,所以只好将它们一并放入了后殿当中。现在大家可以明白地宫中棺椁的摆设呈这样是怎样一回事儿了吧。那好,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走出地宫。

随着参观定陵的活动结束,我们今天的明十三陵之行也将近尾声了,相信大家一定都为这座巨大的帝王陵墓群而感叹,随着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修缮明十三陵,这座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也将被永久的保存下去。同时,我也希望各位游客能对这里留下美好的印象,欢迎各位下次再来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北京租房合同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2449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

出租方(甲方):?证件类型及编号:

承租方(乙方):?证件类型及编号:

中介方(丙方):北京XX公司

兹经丙方介绍,并根据《_____》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

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甲方将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乙方承租甲方房屋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房屋的坐落、面积、装修、设施情况

1、甲方将位于北京市(县)?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

2、出租房屋建筑面积共平方米。

3、该房屋现有装修及设施情况,由双方在《物业验收单》中加以说明。除双方另有约定外,该《物业验收单》作为甲方按照本合同约定交付乙方使用和乙方在本合同租赁期满交还该房屋的验收收据。

二、甲、乙双方提供证件

1、甲方提供:□身份证?□房产证?□户口本

2、乙方提供:□身份证?□暂住证?□工作证

三、租赁期限

1、该房屋租赁期共?个月。自_?_年月?日起至__年月?日止。

2、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房屋仅作为?使用。

3、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出租房屋,乙方应如期交还。乙方如果要求续租,则必须在租赁期满前一个月内通知甲方,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四、租金及支付方式

1、该房屋每年租金共?元,押金元。

(大写:?肆?万?贰?仟?零佰?零?拾?零元整)

2、该房屋租金支付方式为:。

五、其他费用

租赁期内,与该房屋有关各项费用的承担方式为:

(一)乙方承担(□水费/□电费/□电话费/□电视收视费/□供暖费/□燃气费/□物业

管理费/□宽带费/□?)等费用。

(二)甲方承担(□水费/□电费/□电话费/□电视收视费/□供暖费/□燃气费/□物业

管理费/□宽带费/□)等费用。

六、房屋修缮与使用

1、在租赁期内,甲方应保证出租房屋的使用安全。乙方应合理使用其所承租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如乙方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及设施损坏的,乙方应负责修复或给与经济补偿。

2、该房屋及所属设施的维修责任除双方在本合同及补充条款中约定外,均由甲方负责(但乙方使用不当除外)。甲方进行维修须提前七天通知乙方,乙方应积极协助配合。

3、乙方因使用需要,在不影响房屋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对房屋进行装修装饰,但其设计规模、范围、工艺、用料等方案应事先征得甲方的同意后方可施工。租赁期满后,依附于房屋的装修归甲方所有。

4、对乙方的装修装饰部分甲方不负责又修缮的义务。

七、?房屋的转让与转租

1、租赁期间,甲方有权依照法定程序转让该出租的房屋,转让后,本合同对新的房屋所有人和乙方继续有效。

2、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擅自转租、转借承租房屋。

3、甲方同意乙方转租房屋的,应当单独订立补充协议,乙方应当依据与甲方的书面协议转租房屋。

八、乙方违约的处理规定

1、在租赁期内,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收回该房屋,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租金20%的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弥补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负责赔偿直至达到弥补全部损失为止。

(1)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将房屋转租、转借给他人使用的;

(2)未经甲方同意,擅自拆改变动房屋结构或损坏房屋,且经甲方通知,在规定期限内仍未纠正并修复的;

(3)擅自改变本合同规定的租赁用途或利用该房屋进行违法活动的;

(4)拖欠房租累计已个月以上的。

3、在租赁期内,乙方未经甲方同意,中途擅自退租的,乙方应按合同总租金20%的额度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若祝福的违约金不足甲方的损失的,乙方还应负责赔偿。

4、租赁期满,乙方应如期交还该房屋。如乙方逾期归还,则每逾期一天应向甲方支付原日租金的两倍的违约金。

九、甲方违约处理规定

1、甲方未按本合同规定时间,交付房屋供乙方使用的,每逾期一天,甲方应按日租金的两倍向乙方赔付违约金。逾期七天,则视甲方不履行本合同,乙方有权终止履行该合同。甲方除应按规定支付违约金外,还应对违约金以外的实际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2、在租赁期内,甲方因非本合同第八条第1款规定的情况,擅自解除本合同,提前收回该房屋的,甲方应退还剩余租金及未使用费用,同时按合同总租金的20%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弥补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负责赔偿。

3、因甲方房屋权属瑕疵及非法出租房屋而导致本合同无效时,甲方应对乙方的实际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十、产权变更

1、如甲方按照法定程序将房屋所有权转移给第三方时。在无约定的情况下,本合同对新的房屋所有权人继续有效。

2、甲方出售房屋,须在三个月前书面通知乙方,在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购买权。

十一、

1、乙方应于房屋租赁期届满后一日内,将承租房屋及附属设备交还甲方。

2、乙方交还甲方房屋应当保持房屋及设施设备的完好状态,不得留存物品或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未经甲方同意留存物品视为乙方已做抛弃,甲方有权任意处置,乙方不得提出异议。

3、房屋租赁期间,乙方有下列行为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出租房屋:

(1)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转租、转借承租房屋;

(2)未经甲方同意,擅自拆改变动房屋结构;

(3)损坏承租房屋,在甲方提出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修复的;

(4)擅自改变本合同规定的房屋租赁用途;

(5)利用承租房屋存放危险物品或进行违法活动;

(6)逾期交纳水、电、煤气(天燃气)、电话、物业管理等项费用,已经给甲方造成严重损害;

(7)拖欠房租壹个月以上。

十二、免责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乙双方可以变更或者解除本合同:

1、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的;

2、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3、依照政府房屋租赁政策或法律规定必须变更或终止合同的;

4、依照政府房屋拆迁公告规定时间需要拆除房屋的。

十三、其他约定

1、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订立补充条款。补充条款及附件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所产生的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同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3、本合同自甲、乙、丙叁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叁份,甲、乙、丙叁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四、补充约定

出租方(甲方):承租方(乙方):

电话:电话:

中介方(丙方):北京XX公司

电话: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北京天坛导游词优质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64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整个北京,可以发现这个城市有条中轴线,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紫禁城还有故宫都在这条中轴线上。现在我们沿这条中轴线自南向北游览天坛吧。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昭享门,它是天坛的南大门,是不是很雄伟呢?古时候的皇帝就是由此门进出,在眼前的这座具服台等待祭坛仪式的开始。

(圜丘)

圜丘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圜丘御墙有两道围护,每道墙均设有棂星门4组,每组三门,共有24座汉白玉棂星门,称“云门玉立”。走进了棂星门,站在这砖路上,请注意观察一下,前面的一组和身后的一组棂星门,它们并不像传统建筑那样中轴对称,左右相同,而是两侧石门一宽一窄。据史书记载,大典时中门为“上帝”专用,故高大,皇帝只能从东侧较中门略小的门出入,而其他官员则只能从西侧更小点的门出入了。这左右大小的差别突出表现了封建社会的礼制。“礼”实质上是等级森严的次序。祭天大典的时候,皇帝身着祭服穿过这上下两道棂星门,在导引官的恭导下登上前面这三层神坛行礼。

每登上一层都同样要踏过9级台阶。三层坛用扇面石共计3402块。圜丘台上下到处蕴藏着“九”这个神秘数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根据古代阴阳五行之说,天属阳,地属阴。奇数属阳,偶数属阴。所以理所当然“九”这个阳数中最大的数就是天数了。这个“九”表达了天的至高至大。同时古人也认为天有九重,玉皇大帝就住在九重天上。

请您注意一下这三层的圆形石台,它上层直径是九丈,中层直径是十五丈,下层直径是二十一丈,不仅全为阳数,而且三层台面直径直径相加之和等于四十五丈。这四五恰为“九五”之数。《周易》有“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说,大吉大利,所以皇帝也自称为“九五之尊”。圜丘的建筑设计中,巧妙地使用了“奇数”,反复运用了九和九的倍数,这正是工匠们对这种概念的运用和发挥。祭台比例适宜,功能合理,在蓝天白云,苍翠古柏的衬托下,更显得神秘而圣洁。

现在让我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每年冬至日是皇帝在此举行祭天大典的日子。大典时,这台面北侧供奉“皇天上帝”神位,东西两侧依次供奉皇帝列祖列宗的神位。冬至那天凌晨4点多钟,黑暗中点燃各种坛灯,天气十分寒冷。圜丘前燔柴炉上置放一只牛犊,用松柏枝燔烧着。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台面广场上排列着200多人的乐队舞队,在庄重的中和韶乐的衬托下,在文物百官的陪同下,在上下千余人的配合下,皇帝登坛致祭。共乐奏九章,典仪九程。皇帝要恭读致皇天上帝的祝文。礼仪进行完毕,各神位前所供的供品分别依次送到燔柴炉和燎炉焚烧,烟气腾空,以示送到天庭,大典就全部结束了。于是,皇帝就回到他的皇宫紫禁城,等待上天的降福了。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位于台面中心的“天心石”,也就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位置,它有着一种奇特的声学现象,在这里“读祝”时声音特别洪亮,犹如加装了扩音器一般。至今这声学现象不减当年,您不妨站在“天心石”上,亲自试一试。

(神厨)

天坛神厨分为南北两处。南神厨位于圜丘坛东侧,北神厨位于祈年殿的东侧。神厨是为了制作牛、羊、猪等祭品而设立的,用来供给皇帝祭天,向天上神明祈祷的时候使用。

(宰牲亭)

天坛公园有南北两座宰牲亭,南宰牲亭位于南神厨东侧,北宰牲亭位于祈谷坛长廊北神厨东侧。

宰牲亭是绿琉璃顶的三开间歇山式重槽方亭,是宰杀祭祀用牲如犊、豕、羊、鹿的地方。

(皇穹宇)

三音石又叫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皇穹宇殿外是一条由长方石铺成地甬路。从殿前须弥座开始,第一、二、三块称为三音石。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我觉得实在有趣。

皇穹宇是一座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的宫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开始取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年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

您发现大殿里供的是什么牌位了吗?正中间放置的是皇天上帝的神牌,左右放置的是皇室历代先祖的神牌,然后左右的配殿里还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

(九龙柏)

天坛内有上万棵松柏,其中树龄在300~600年以上的大约有2,600多株。

这棵相传于1420年所植的九龙柏,高10米,胸径1.2米,树干表面凹凸花纹好像群龙绕柱。历史悠久,不仅仅是一棵植物,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成贞门)

成贞门是圜丘坛的北门,也是祈谷坛的南门,是两坛的分界门。圜丘坛共有四个门,东为泰元门,南为昭亨门,西为广利门,北为成贞门。

四个大门含有元、亨、利、贞四字,出自《易经》“乾卦:元、亨、利、贞”。您可以站在中轴线上,将视线从这座砖券门的中洞透过去,就会看到一幅严格对称的美丽框景画面,视线的终点就是祈谷坛的建筑群。

(丹陛桥)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叫成贞门,我们脚下的路就是丹陛桥。您是不是很奇怪这平坦的大道怎么叫“桥”呢?其实呀,这是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丹陛桥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全长360米,宽约30米,整个桥体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达3米左右。如此设计建造,一则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则表示从人间到天上,具有遥远的路程。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臣妾)走王道。

丹陛桥还有一条畜生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鬼门关。为什么要叫"鬼门关"呢?因为于祭日前,外坛西南角牺牲所的"所牧"和"所军",需从此洞门自西向东赶运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这一活动叫"进牲"。因凡经过此门的牲畜,全被宰杀无存,用以制作供品,故有"鬼门关"之称。

(具服台)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叫“具服台”,就是古代皇帝更衣祭天的地方。这里每逢祭祀大典,官员们都会先在汉白玉的平台上支搭一黄云缎方形幄帐,支成一个(小金殿)

皇帝于大典开始前走到这里,洗手并换上蓝色祭服,恭候大典开始。典礼结束后仍回这里更衣后起驾回宫,因此具服台又称“更衣台”。

(祈年门)

通过祈年门的廊柱望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祈谷坛的中心建筑祈年殿。祈谷坛是一组庞大的建筑群,它包括祈年门、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神厨、宰牲亭等一系列建筑。

在祈年殿前的东西两侧是它的配殿。现在让我们穿过祈年门,进入到祈年殿参观吧。

(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也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建于1751年,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正月祈谷的场所。1889年,祈年殿毁于雷火,数年后又按原样重建。

如您所见,它是一座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圆形大殿,采用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主体部分建于高6米的汉白玉圆台上,恢弘壮观,颇有拔地擎天之势。殿高38米,直径32米,共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进入祈年殿,您会发现它的内部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jué)相互衔接支撑屋顶。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而六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整座大殿结构精巧,设计华丽,十分富丽堂皇。

(祈年殿西配殿)

您请看,在祈年殿台基前院落的西侧的是西配殿,以前和东配殿一样是明成祖时候建造的,构造和东配殿相差无几。原来是前九后七,两排共有十六座。1751年,乾隆皇帝觉得它“参差不齐”,拆除了后殿,只剩下了前面九座。也是放置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的地方。现在也和东配殿一样,变成了陈列宫廷祭天古乐、礼仪,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处。东西配殿左右对称的建在高1.5米的砖石基座上,使人感到配殿相衬。

(祈年殿东配殿)

这里是祈年殿的东配殿,它位于祈年殿台基前院落的东侧。是明成祖时候建造的,原来是前九后七,两排共有十六座。1751年,乾隆皇帝觉得它“参差不齐”,拆除了后殿,只剩下了前面九座。

这儿是放置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的地方。现在成了陈列宫廷祭天古乐、礼仪,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处。

(七星石)

七星石位于祈年殿东侧长廊的旷地上,其实就是七块石头。但为什么要称作“七星石”呢?据我所知这有一段传说,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时想找一个祭天的场所,一天夜里,他梦见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在现在天坛的位置,于是有了今天的天坛。

后来,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有一道士说这天坛太空旷,不利于皇位永固和皇寿永久,就设置了七块大石镇在这里。满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也是华夏一员,清乾隆皇帝诏令在东北方向又设置了一堆七星石镇在那里,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的寓意。

(皇乾殿)

皇乾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祈谷坛内壝外北侧,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蓝琉璃瓦庑殿顶,崇基石栏,殿前设月台,月台前方和左右出陛各八级。院内西侧有古稀门。檐下悬挂“皇乾殿”匾额为明朝嘉靖皇帝亲书。

皇乾殿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是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原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参观。出了皇乾殿就是天坛公园的北天门了。

(北天门)

天坛公园的每个门都有不同的寓意,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北天门,北门相对南门来说走得较少。从道教角度出发,南天门是人界和神界的入口处,神话故事中因为发生的故事大多与人界有关系,所以南天门走得最多。

往西的话,那是佛家的地盘,往北那是不周山,是天柱所在,当年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弄塌了,才引出女娲补天那段故事,往东的话,那是仙岛,是散仙住的地方,据山海经说原来那些仙岛都是由大海龟驮着的,后被某巨人国的人钓了几个乌龟,于是沉了两座,还剩下那座叫蓬莱,而巨人国因为此事触犯了天帝,结果被罚身体缩小到常人大小。

(双环万寿亭)

双环万寿亭位于天坛内坛西面,由两座重檐尖顶圆亭套合而成,就像套环,结构巧妙,造型新颖,亭顶装饰孔雀蓝的琉璃瓦,色彩明快,在中国古建筑中仅存此一例。双环万寿亭以前是在中南海的,相传是清乾隆帝为祝贺老佛爷五十大寿,在1741年建造,双亭寓意两只寿桃,取和合、吉祥、长寿的寓意。

在1975年,周总理在病重之时特别批复:“双环亭可以迁往天坛,让人民都看看。”于是双环万寿亭移居到了天坛公园内。

(百花园)

百花园位于双环万寿亭南侧的松柏树木中。园内种植物牡丹、月季、芍药、玫瑰、蔷薇、菊花、玉兰等各种花木。从大地回春至隆冬季节,此处四季花开不绝,百花争妍斗艳,香飘四野,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美景。

北京天坛公园有“北京的肺”之称,老人在晨练,小孩在玩耍,小伙子在跑步,漂亮姑娘在练瑜伽,连甄嬛小主都说:这是极好的!

(西天门)

从丹陛桥往西就来到了西天门,这是天坛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有了的,是天坛最古老的一座门了。

(钟楼)

斋宫的东北角有一座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斋宫里面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停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就像我们现在大型活动中的礼炮。

(显佑殿)

显佑殿位于凝禧殿西侧,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明朝时期中和韶乐的协律郎、乐舞生主要由道士掌管。清乾隆年间将道士们驱逐出去,将神乐观改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定名为神乐署,显佑殿被弃用。

现在开辟为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祖先在音乐史上的光辉业绩。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中华古代音乐历史。

(神乐署)

神乐署是天坛建筑之一,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神乐署始见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环境优美,开有茶肆、药铺,又称天坛道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乐观名为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为神乐署。

神乐署有两大建筑群,位于凝禧殿西侧的显佑殿,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现在成了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祖先在音乐史上的光辉业绩。正殿是凝禧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现在成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三座门)

提起“三座门”军迷们应该无人不晓,那是上个世纪驻地。很多地方都有设立三座门,据我所知,常说的军委“三座门”是指“大高玄殿”的“三座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位于天坛的三座门。

三座门其实就是三座随墙门的简称,皇家建筑中的随墙门多设门楼,琉璃装饰,制作精美,富丽华贵,显示出宫殿建筑的恢宏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北京天坛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导!

现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

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

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恭王府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6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大贪官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后被赐予恭亲王奕欣,由此得名恭王府,并沿用至今。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我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人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名为“朗润园或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徜徉于园中犹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寻觅着翠山碧水、曲径幽台在诉说的如烟往事。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建于1776—1785年,原为清代乾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和珅因贪污罪于嘉庆年间被抄家处死后,此处私宅便赠给了庆王。同治朝时,由于恭亲王奕忻协同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而成为恭亲王府。

俗呼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和珅时期之建筑。悬挂有“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其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恭王府由于是在权臣和珅邸宅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和珅当年定罪的二十大罪状中就有关于内檐装修的“潜侈逾制”问题,如其中的第十三款“查得和珅房屋竟有楠木厅堂,其多宝格及隔断门窗解仿照宁寿宫制度”。因此恭王府的内檐装修在王府文化中别具一格,其所表现的特点尤为突出:

一、 规格最高,可与宫殿建筑比美:

恭王府几座主要厅堂的内檐装修不仅是多宝格、隔断,还可举出仙楼、神殿带毗卢帽的祭灶等装修也与宫廷中别无二制。并有室内假山水池,装修成室内小园林,更是别出心裁。

二、 数量较多,形式多样:

从样式雷图中可以看到当年有内檐装修的建筑多达二十余处,而且具有多种类型,如太师壁、宝座床、碧纱橱、祭灶、万字炕、几腿罩、落地罩、炕罩、真假门、仙楼、书阁、多宝格、顺山炕、前、后檐炕等。

三、 界划灵活,空间丰富:

恭王府内各厅堂的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划分,格局多样,其主要厅堂既有肃穆、庄严的开敞式大空间,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间,既有对称式的,也有非对称式的,还有可以灵活组合的。有的适合接待高级宾客,有的用于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有的适合起居生活,有的作为寝息,不同的空间需求各得其所。

四、 做工精细,技巧高超:

从恭王府的装修遗留物件中可知皆使用硬木,用材异常讲究,加工的木料可以作出细小的截面,雕刻花纹起伏精确,而且使用圆形或曲线拼出各种华格,只有在精细的加工之基础上才能完成,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恭王府的原有内檐装修,绝大部分已经无存,今天通过研究王府文化,要进一步将其发掘出来,结合今后的王府博物馆展示要求,再现当年辉煌。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有说法称、明弘治年间、大太监李广也曾经置第于此。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而宅子本身,则如愿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

与此同时,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在前,园在后。恭王府的开放,早在30年前,就被提上议事日程。1975年,周总理在病床上,以3件未做完的事情托付谷牧,其中之一就是恭王府的开放问题。

恭王府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

同治初年,这里的第三代主人恭亲王奕欣,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同时也对府邸部分进行了修缮与改建。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那个时候最后形成的。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在这块位于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龙水"环抱着的风水宝地上,元、明两朝曾经有过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就连皇帝也来此礼佛上香。大约十六世纪中叶,该寺院才逐渐荒废,沦落为明朝廷的供应厂;清朝入主北京以后,在这里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内务府等普通旗人居住。

乾隆四十年前后,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和珅,相中了这块四周萦水,遥接西山,而且又离“皇上家”不远的风水宝地,遂以高价购买下这里的多处房产,建造成大名鼎鼎的“和第”。

恭王府之被称“半部清朝史”,是和居住在这里的三代主人密切相关的。尽人皆知,第一代府主和珅,是乾隆晚期的宰辅、大学士,又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贪官,在清史中十分惹人注目,有关他的传说也因此多不胜数。特别是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后来娶了乾隆皇帝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为妻,使这座豪宅一时成为了实际上的公主府……

嘉庆四年,和珅因罪赐死,嘉庆皇帝遂将这座宅第转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永璘大概算得上历代主人里最为钟爱这座豪宅的人。早在和珅当道时,乾隆的诸位皇子便凑在一起商订,将来不管谁当了皇帝,都要“办”掉和珅,惟十七皇子永璘说:“将来不论哪位哥哥当上皇帝,只要把和珅的这座豪宅赏给我,我就知足!”

说到永璘,或者许多人都不太熟悉,但若提起他的孙子,那个与李鸿章一起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的庆亲王奕劻,恐怕又是无人不晓了。奕劻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贪官,但与清末那一群懦庸无能的王公贝勒相比,他总还算是一个敢于负责,能够委以重任的人。因此,从同治朝起,奕劻便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在咸丰将府邸改赐恭亲王之前,他一直以辅国将军的身份在此居住。

至于说恭亲王奕欣,那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其后(1853-1898年之间)的几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动,"辛酉政变"时,就是他把慈禧扶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奕欣,整部中国近代史,乃至后来的中国历史就会改写。

如果说世间万物都有灵性,那么这座被"蟠龙水"包围着的明珠一般美丽的建筑,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着忧伤气质,命运多舛的苦命宅园。

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被处死之后,嘉庆帝即将这座豪宅的西半部,赐给了他那个只要和珅府不要皇帝位的十七弟永璘。之所以只给他一半,是因为当时,乾隆皇帝的十公主及其额驸丰绅殷德还住在那里。

和孝公主,是整部清朝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公主,其生母为乾隆皇帝晚年的宠妃汪氏。乾隆四十年正月,当这位性情、外貌全都酷肖其父的"最幼女"来到世界时,皇帝已然是六十五岁高龄的老人。十公主虽身为女子,但天生神力,能开十个劲的硬弓,时常陪着父皇骑马打猎,乾隆因此爱她胜过所有的子女,他不只一次叹息:"你要是个阿哥,这个皇位将来非你莫属啊!"的确,十公主非但武功卓绝,而且胸襟非凡,当和珅春风得意时,驸马倚仗其父权势行为娇纵,公主就曾经严肃地训斥他:"你阿玛受我父皇厚恩,不思回报,却只知纳贿。我都替你们担忧啊,到了身家不保的那一天,连我也要受到你们牵累!"

十公主的话,虽不幸言中,但嘉庆皇帝最终还是念着兄妹之情,没有剥夺他这个小妹夫的爵位,公主夫妇也仍然住在原来的家里。这座宅第也就因此一分为二,西为庆王府;东为公主府,一直到道光三年(1820__年)九月,十公主去世,整座府邸才全部归到庆王名下,而那时,永璘已经死去三年多了……

辛亥以后,按照民国政府优待清室条例的规定,王府成了府主人的私产。后因政局动荡,生计艰危,未世王孙们纷纷卖掉府第,以图生存。恭王府当然也同北京的其他王府一样,没能逃脱可悲的蜕变与分割。

1920__年,小恭王溥伟为筹集复辟经费,将恭王府府邸部分的"龙票",以八万银元的价格低押给北京天主教会的西什库教堂。十几年后,利上加利,原先八万银元的抵押款,滚到了近二十万,穷途末路的溥伟早已无力偿还这笔巨款债务了。1932年,由罗马教会兴办的辅仁大学,以教会之间的关系,用一百零八根金条代偿了这笔贷款,产权遂归这所大学。1937年,辅仁大学因扩充女生宿舍,收回房产,将府邸部分作为女院,并把后罩楼通向萃锦园的通道砌死,这样,府邸与花园就开始分开了。同年,原先居住在邸园中的溥伟二弟溥儒,又以十万银元的价格将花园也卖给了辅仁大学。

1949年,恭王府花园改为某国家机关宿舍;府邸为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及文化部艺术研究院等单位使用。1952年,中国音乐学院拆府前部一进四合院,盖起一座"现代风格"的食堂;1959年,又拆掉了原府邸大门外的所有房屋,建筑起一座曲尺形的琴楼和一座一字形的画楼。"_"期间,厂桥空调器厂占用了大戏楼等花园东部的"半壁江山";国管局幼儿园则占据西路建筑。由于不合理使用与地震的破坏,到七十年代中晚期,花园的部分游廊和府邸东路南部一进院落的正房及东西厢房先后倒塌,其他建筑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但所幸王府总体格局未遭破坏。

恭王府——世界最大的四合院,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进紫禁城的。因此皇亲国戚们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为家居之所。于是,王府便产生了。今日的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内城区里,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关。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门,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层,才是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内城漫步,还能时时看见深宅大院。

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王府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建筑遥相呼应。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20多个景区各不相同。

大观园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描绘的一大园林。《红楼梦》成书于北京,有中国封建社会秘史之称。根据书中的描写,人们在北京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园林。这处取名大观园的新园是今日北京的一大胜景,每天游人不断。

由于恭王府有着《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某些景物,因此有人说恭王府花园是大观园的蓝本。但是,许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恭王府到底是不是大观园的蓝本呢?这可能也是一个永远的秘密了。

恭王府的主人,是一等贵族,所以他的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格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

如果你看到深宅大院的门口耸立着石狮,你马上就可以判定大院的主人是不低于五品的-;如果你再仔细数一数石狮头上的卷毛疙瘩,你就会进一步认定品极;皇帝门口的石狮上有13排疙瘩,亲王12排,爵位越低,数量递减。

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替越的。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0相和坤,他修建了庆颐堂,模仿了皇帝的宁寿宫。皇帝“加恩赐令自尽”时,这是其中的一条罪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京房屋租赁合同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1753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条房屋基本情况。 甲方房屋(以下简称该房屋)坐落于_____;位于第_____层,共_____(套)(间),房屋结构为_____,建筑面积_____平方米(其中实际建筑面积_____平方米,公共部位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_____平方米);该房屋所占的土地使用权以(出让)(划拨)方式取得;该房屋平面图见本合同附件一,该房屋附着设施见附件二;(房屋所有权证号、土地使用权证号)房地产权证号)为_____。

第二条房屋用途。 该房屋用途为_____。 除双方另有约定外,乙方不得任意改变房屋用途。

第三条租赁期限。 租赁期限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四条租金。 该房屋月租金为(___币)___亿___千__百___拾___万___千___百___拾___元整。 租赁期间,如遇到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则按新政策规定调整租金标准;除此之外,出租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任意调整租金。

第五条付款方式。 乙方应于本合同生效之日向甲方支付定金(___币)_\__亿___千___百__拾__千___百___拾___元整。租金按(月)(季)(年)结算,由乙方于每(月)(季)(年)的第_____个月的____日交付给甲方。

第六条交付房屋期限。 甲方应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____日内,将该房屋交付给乙方。

第七条甲方对房屋产权的承诺。 甲方保证在交易时该房屋没有产权纠纷;除补充协议另有约定外,有关按揭、抵押债务、税项及租金等,甲方均在交付房屋前办妥。交易后如有上述未清事项,由甲方承担全部责任,由此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的,由甲方负责赔偿。

第八条维修养护责任。 租赁期间,甲方对房屋及其附着设施每隔_____(月)(年)检查、修缮一次,乙方应予积极协助,不得阻挠施工。 正常的房屋大修理费用由(甲)(乙)承担;日常的房屋维修费用由(甲)(乙)承担。 因乙方管理使用不善造成房屋及其相连设备的损失和维修费用,由乙方承担并责任赔偿损失。 租赁期间,防火安全,门前三包,综合治理及安全、保卫等工作,乙方应执行当地有关部门规定并承担全部责任和服从甲方监督检查。

第九条关于装修和改变房屋结构的约定。 乙方不得随意损坏房屋设施,如需改变房屋的内部结构和装修或设置对房屋结构影响的设备,需先征得甲方书面同意,投资由乙方自理。退租时,除另有约定外,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原状恢复或向甲方交纳恢复工程所需费用。

第十条关于房屋租赁期间的有关费用。 在房屋租赁期间,以下费用由乙方支付,并由乙方承担延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1.水、电费;

2.煤气费;

3.供暖费;

4.物业管理费;

;

。 在租赁期,如果发生政府有关部门征收本合同未列出项目但与使用该房屋有关的费用,均由乙方支付。

第十一条租赁期满。 租赁期满后,本合同即终止,届时乙方须将房屋退还甲方。如乙方要求继续租赁,则须提前_____个月书面向甲方提出,甲方在合同期满前_____个月内向乙方正式书面答复,如同意继续租赁,则续签租赁合同。

第十二条因乙方责任终止合同的约定。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终止合同并收回房屋,造成甲方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1.擅自将承租的房屋转租的;

2.擅自将承租的房屋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的;

3.擅自拆改承租房屋结构或改变承租房屋用途的;

4.拖欠租金累计达_____个月;

5.无正当理由闲置达_____个月;

6.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的;

7.故意损坏承租房屋的;

;

;

第十三条提前终止合同。 租赁期间,任何一方提出终止合同,需提前半年书面通知对方,经双方协商后签订终止合同书,在终止合同书签订前,本合同仍有效。 如因国家建设、不可抗力因素或出现本合同

第十条规定的情形,甲方必须终止合同时,一般应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乙方。乙方的经济损失甲方不予补偿。

第十四条登记备案的约定。 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____日内,甲、乙双方持本合同及有关证明文件向____申请登记备案。

第十五条违约责任。 租赁期间双方必须信守合同,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规定,按年度须向对方交纳年度租金的_____%作为违约金。乙方逾期未交付租金的,每逾期____日,甲方有权按月租金的_____%向乙方加收滞纳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