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两改革一发展”【推荐20篇】

浏览

1257

范文

72

xx县长在全县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6860 字

+ 加入清单

xx县长全县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是继**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试点后,对全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序幕全面拉开。今年5月,**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完成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试点工作,从近期运行的情况看,效果较好,不仅精干了队伍,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减轻了财政和农民负担,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也为全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全面实施提供了经验。这次会议上花园乡有一个专题书面交流,希望同志们回去后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消化和借鉴。这次会上还下发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一些配套文件,既有政策规定,又有具体操作要求,也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把握,并迅速抓好落实。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重点讲三个方面问题。一、审时度势,充分认识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党的十五大为我们跨世纪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深入进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包括党政机构、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内的全方位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是国家整个组织机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肩负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责任,对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政机构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之后,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立足体制创新,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认识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各乡镇事业单位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这一点勿庸置疑。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现行的乡镇事业单位基本上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其职能配置和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乡镇事业单位处在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载体,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前沿阵地,在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因此,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优化乡镇事业单位结构,对设置松散、任务相近的单位进行调整和撤并,对各自的主要职责和业务范围进行重新定位,对县业务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理顺,精简人员和编制,强化为农服务功能,推进农业系列化服务等方面既显得十分重要,也显得十分必要。(二)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措施规范农村分配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农村长久稳定的根本举措。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必然要求乡镇事业单位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从现行的乡镇事业单位运行来看,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有的还大量聘用临时人员,这既影响办事效率,又使财政不堪重负,这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状况是造成当前农民和企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问题不仅广大人民群众很不满意,而且影响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进程。所以必须下决心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综合设置机构、撤并部分事业单位、精简人员编制、分流超编人员、转变职能,解决部份事业单位收费不服务、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切实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更好地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三)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促进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乡镇事业单位所处的基础地位和担负的责任,都要求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农业在我县目前经济结构中占有突出位置,实现富民强县,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重要的抓手,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这对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通过社会事业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把创新思维和解放思想作为主动力,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争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加快富民强县的步伐。因此,乡镇事业单位担负振兴地方经济、加快农业发展的任务将更重,为农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将更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壮大事业单位实力,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才能履行好事业单位所承担的重要职责,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四)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单位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乡镇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是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发展与需求相脱节,对不断变化的农村社会需求缺少灵敏的反应,服务内容老化,服务对象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管理体制不够适应,政事、事企职责不清,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计划经济的烙印很深,行政化的倾向严重,缺乏“找米下锅”的创业意识;三是内部机制不够健全,事业单位整体效益低下,单位缺乏生机和活力,纪律松驰,人浮于事等;四是分配机制不灵活,“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并存,长期吃“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对存在的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的观念,运用改革的办法,从根本上进行突破和解决,以改革增加压力,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改革促进发展。如果还继续按老体制和原有的方式运行,最终将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被淘汰。所以,改革已成为乡镇事业单位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明确要求,充分把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质内容这次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与时俱进,加快发展,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为此,这次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围绕大局,真抓实干,不折不扣地实施到位。根据这一要求,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切实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精简编制和人员,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从而达到建立符合乡镇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建设高素质、高效能、专业化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借鉴了周边县的经验,紧紧结合我县实际,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形成并出台了《灌南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可以说,这份文件是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主要政策依据。把握这个文件的精神实质就是把握了这次改革的重点,把握了这次机构改革的主动权。根据文件的内容,结合在文件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情况,要求大家认真把握“八个必须”。一是机构设置必须统一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各乡镇要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逐一清理,乡镇自行设置的各类临时机构要一律撤销,对原经批准设置的事业单位要压缩机构,以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事业单位社会化进程的需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将乡镇事业单位设置的个数由原来的16个调整为8个,具体的设置,人事局事先已和各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根据职能和工作的需要,乡镇事业单位作如下调整:撤销农技站、农机站、多种经营服务站、果树站、蚕桑站、林业站,组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撤销农经站、企管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组建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撤销水产站、兽医站,组建畜牧水产站;将原广播站更名为广播电视站;将原土地管理所更名为国土资源管理所,将原村镇建设管理所更名为规划建设管理所,与国土资源管理所合署办公;保留文化站,并增加宣传报道职能;保留水利站;保留计划生育服务站。二是单位职能必须转变 按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要求,改革后的乡镇事业单位主要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承担专项服务职责,不再承担行政管理职责和从事生产经营性业务,将原事业单位承担的执法、监督、管理等行政职能回归乡镇政府。对一时难以剥离的行政管理职能,可通过乡镇政府委托的形式,由相关的事业单位代行,但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行政事分开。同时将原乡镇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的业务转移到经营实体,实行事企分开。改革后的事业单位,要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及时到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设立和变更登记,确立法人主体资格。三是条块关系必须理顺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文化站、计划生育服务站、规划建设管理所由乡镇直接管理,业务上接受县主管部门指导;国土资源管理所、水利站、畜牧水产站、广播电视站实行县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以县主管部门管理为主(其中畜牧水产站的经费纳入乡镇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乡镇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人、财、物均由乡镇管理。以县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其人财物以县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所有乡镇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关系一律实行属地管理。四是人员精减必须到位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在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人员编制精减的幅度不得低于30%,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总编制由原来的1462名,精减到975名,精简33.31%。精减人员编制是上级要求的一项刚性指标,也是衡量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否到位的准绳,各乡镇必须要确保完成。在操作中要注意把精简人员编制与转换职能、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合理设置机构和职位,达到减员增效目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机构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可根据各事业单位的定编情况、岗位设置及实有人员的现状,适当控制编制的使用。五是岗位聘任必须公开公正 在这次改革实施过程中,新聘上岗人员必须采取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实施竞争上岗。为此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专门下发了《灌南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人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各乡镇要在重新核定编制、科学合理设置职位的基础上,明确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合理选配人员,按照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具备竞争上岗条件的,采取笔试、测评、考核综合积分的办法,严格按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用聘用人员。其中笔试成绩占50%,测评占30%,考核占20%,在测评和考核中主管方和协管方的权重为6:4。上岗后实行全员聘用管理,打破铁饭碗,废除终身制。竞争上岗工作要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平等、择优的原则,把竞争程序和结果公开,接受纪检监察等机关和社会群众的监督。六是分流待遇必须保证 各类分流人员待遇的落实是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又一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对分流人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做法,来确定分流人员待遇落实主体,各有关部门必须坚决执行。各乡镇、各部门要设身处地地为分流人员着想,掌握分流人员的基本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在上级政策、乡镇和部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制定分流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补偿措施,最大限度地组织、引导和鼓励他们创办经济实体和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尽量让分流人员各得其所,解决后顾之忧。七是分配机制必须搞活 乡镇事业单位一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其支出要列入乡镇财政综合预算,定额补助,包干使用。由条管为主的事业单位,其事业发展支出原则上由条管部门解决。各事业单位要通过技术转让、推广、服务等形式,组织合法、合理的创收,以减轻财政负担。乡镇事业单位不论采取何种经费渠道,都要遵守农村费税改革的规定,不得向农民乱收费,增加农民负担。各乡镇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档案和实际工资分离,建立多元化的内部分配机制,积极搞活内部分配,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八是时间关口必须严把 周边县区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已基本结束,相比之下,我县的工作部署较晚,加之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本身任务就很重,各乡镇回去后要抓紧时间落实。经县政府研究确定,具体的时间安排为: 8月31日前,各乡镇要核准参加笔试人员名单,并报县人事局; 9月7日,由纪检、组织、人事部门等组织竞岗人员文化和专业知识考试;9月10日前,各乡镇要将改革方案及有关配套政策措施上报县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由县委、县政府批复;9月20日前,按批复后的方案组织实施;9月25日前,公布实施结果,同时做好总结材料的上报;9月底,县将组织力量对各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三、精心组织,确保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涉及各方面工作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关系到乡镇下一步各项工作的开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积极稳妥地把改革任务完成好。(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就目前的情况看,全省的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基本结束,连云港市其他县区也已基本结束,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这项工作必须在三季度全面完成。因此,各乡镇要把这次改革作为统揽全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和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操作。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成立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一把手要切实肩负起责任,亲自抓改革方案的制定,亲自抓组织实施,亲自抓人员的分流到位。县四套班包乡的领导将总揽这次改革,县里将派工作督查指导组全面参与,指导各乡镇和部门抓好改革工作的落实。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县各业务主管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和各乡镇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和配合改革,要相互尊重、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工作,要根据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岗位设置的要求,做好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选任和工作人员的聘任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平稳过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这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事业单位机构变化较大,人员调整较多的一次,编制精简和人员分流的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要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市、县决策和部署上来,及时了解分流人员的思想动态,重点解决关键性问题,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哪个单位出问题,哪个单位主要领导就要全部负担责任。要教育广大职工识大体、顾大局,增进对改革的认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使改革成为大家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要使大家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要帮助乡镇事业单位的同志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自己的进退去留,看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信自己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准位置,施展才能,创造业绩。同时,认真宣传改革的各项有关政策,坚持政策面前人人平等,最大限度地保证上岗人员舒心、落岗人员安心、改革的全过程放心。(三)严肃政策纪律,确保规范操作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涉及人的进出、管理体制调整和合并、涉及部门和乡镇之间的职能调整,乡镇和各主管部门领导要讲党性、讲政治,严格按照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规定办事,已经明确的机构、职能和编制,必须坚决执行到位,不打折扣。在这里,特别强调几点:一要严肃财经纪律,因机构变动出现国有资产转移的单位,要全面清理财务、固定资产,并认真做好人、财、物的移交工作,加强对国有和集体资产的管理,不准乱分财物,突击花钱。二要严肃人事编制纪律。今后,乡镇原则上不再增设新的事业机构和增加人员编制,如确因增加新的工作内容需作调整,可与原有机构统盘考虑,但调整后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仍不得突破规定的限额。三要执行责任追究制。参与改革过程的干部和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出以公心,从事业出发,不得以权谋私,对人员定岗及分流的有关考试、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办法和程序,实行政策公开,程序公开和结果公开,坚持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干部要顾全大局,不得为亲属、子女、熟人说情打招呼,为改革设置障碍。纪检、监察、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同志们,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希望大家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全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任务,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两整治一改革讲话[页3]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1517 字

+ 加入清单

整治改革讲话

一是要做好“防”的工作。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廉政教育筑牢防线,落实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生活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制度等,以制度约束干部职工廉洁从政。

二是要做好“查”的工作。首先是廉能风险点大排查,这是当下廉政、效能管理的新举措。目前,就县本级而言,各股室及个人的防控都要做好,都要结合岗位实际查找出相应的风险点。然后我们要邀请上级有关部门逐项组织评估,看找的是否全、是否准,不行的还要重新整改。而后再围绕防控措施,建章立制,抓好落实。我想如果我们这项工作做得扎实,人人过关,岗位风险都能找的准,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必定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改观。其次是严肃查处不廉洁行为和违纪违法案件。重点围绕“五种不廉洁行为”和“十类”案件,严肃处理不廉洁行为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要坚持把查办案件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认真总结分析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好案件查处的治本作用,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四)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要针对自查自纠过程中梳理出来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决策、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内部制约机制,形成一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一要坚持市场取向,转变管理职能。加快从重微观向重宏观、从重审计向重监管、从重项目安排向重制度设计的转变,把权力和责任真正放下去,把任务和监管切实抓起来。重点要进一步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加强对土地整理、土地估价机构的管理,切实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要制定土地估价管理办法,建立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和诚信档案,加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力度。

二要突出关键环节,坚定不移的规范权力运行。要着重加强行政审批、资金管理、项目安排、干部人事制度等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围绕省厅提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实行“流程再造”,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三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要通过加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集遥感影像、监测信息、土地利用现状图于一体的国土资源利用“一张图”和土地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现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网上监管。坚定不移的推动国土资源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公开发布土地、政务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

三、几点要求

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工作,是国土资源系统的重要政治任务。各股室、基层国土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任务重,要求严,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务必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专项行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实推进。我局已成立相应工作机制,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制,下一步要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要注重工作方法。一是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认真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深入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专项行动的目的意义,明确专项行动的政策和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廉政促勤政,以改革促发展。二是要搞好协调联动。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的沟通联系,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三是要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发现培育宣传清正廉洁,依法行政的先进典型,鼓舞士气,弘扬正气,积极营造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四要统筹安排。既要统筹好“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与当前开展的“两项”活动,又要统筹好与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确保专项行动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发展和改革局20xx年终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63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线,围绕“六大百亿工程攻坚突破年”活动部署,立足职能,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今年以来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发挥参谋功能,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一是认真完成经济监测分析及计划报告撰写工作。针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通过开展基层调研活动、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能力。全年完成了1-2月份、一季度、1-5月份、上半年度、1-7月份、1-8月份、前三季度等7篇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以及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等3篇企业监测分析报告。着手起草20xx年度余姚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思路,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起草了《关于余姚市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并通过了余姚市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完成了《余姚市20xx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并通过了人大常委会议审议。目前,正在着手起草《关于余姚市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二是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和课题调研工作。根据国家、省和工作部署和要求,我们于4月份启动了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初步方案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于6月中旬拟定了五大类36个课题,并通过市政府审定。6月下旬,会同市府办牵头召开了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明确了评估工作任务与要求,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以及与规划编制单位的沟通,10月底基本完成《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初稿)》第一稿。基本完成相关单位规划前期课题研究成果收集工作,目前已汇总27个课题初稿。深入泗门镇以及住建局、规划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课题调研活动,形成了《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几点思考》的课题调研材料。立足余姚发展现状与区域优势,在赴商务局、余姚广播电视台等部门调研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于推进“电商换市”战略的几点思考》的课题研究成果,力求履行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职责。

三是深入推进“六个加快”相关工作。积极跟踪“六个加快”年终考核情况,开展20xx年产业升级年度工作计划的部署、收集工作;大力履行“六个加快”总办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和督促,督促各专项办开展20xx年度工作任务计划,及时汇总了各专项办半年度工作总结。认真完成产业升级专项办各项工作,完成20xx年产业升级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工作并上报了产业升级年度项目;积极上报产业升级项目月进度情况和各类信息,做好产业升级20xx年重点项目的调整工作。

(二)不断完善企业服务,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以支持高新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积极申报上级部门专项资金等抓手,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一是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专业园申报工作。申报的阳明科技园区成功认定为20xxxx市战略性产业专业园光电信息专业园。二是抓好xx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申报工作。今年三月份以来,积极组织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申报20xxxx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项目。共排摸联系相关项目30余项,上报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5项(舜宇光电、中宇锂电、兰山电机、新盛化纤、康富特公司),均成功认定为20xxxx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项目。三是抓好各项中央资金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生物基材料应用示范与集聚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中央资金专项项目,上报了符合申报条件的银河印染染整生产线节水节能改造项目申报20xx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央资金。同时,做好创润新材项目中央资金下达前的复核工作,该项目获取中央资金944万元。四是抓好循环经济发展。年初,在完成乡镇、街道循环经济年度考核相关工作的同时,指导两个省级开发区申报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目前已完成余姚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园区循环化改造前期对接,相关实施申报方案编制有序推进;积极跟进余姚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园区循环化改造,统计上报20xx年上半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情况的部分数据。五是抓好进口设备退税工作。共办理进口设备退税上报项目3项。六是抓好农经项目的申报工作。配合发改委农经处推进新型业态农业建设,申报甬丰公司为20xx年xx市新型业态农业,获取财政资金400万元。

二是切实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牢牢抓住省发展海洋经济为国家战略的契机,深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实地调研滨海新城、塑料城等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完成并发布了全市20xx年海洋经济工作要点。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抓手,有10个项目申报列入了20xx年xx市海洋经济重点建设项目,并编制完成了余姚市海洋经济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撰写并完成了20xx年度半年度工作总结以及会议交流等材料。配合海经处完成相关工作并积极上报相关资料,做好《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规划阶段性评估》中余姚市项目以及海洋经济拟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汇总表的统计上报。

三是加快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根据xx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做好20xx年度服务业发展的考核工作,组织企业申报20xx年度xx市优势总部企业,做好服务业“成长之星”及“创新之星”评选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 20xx年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和xx市优秀商务中介机构,兑现相关奖励政策;积极上报20xx年市统筹计划指标产业用地贮备库项目、xx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和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健康服务业项目等;会同相关科室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联系沟通,完成提案、议案的答复工作;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乡镇对接,开展服务业调研,以季度为单位完成服务业形势调研报告并送报服务业发展综合办公室。对全市质量强市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涉及服务质量工作及时进行了分解落实;做好质量宣传月活动;配合市质监局做好质量强市考核工作。

四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开展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和集中供热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经过多次对相关部门、乡镇和企业进行调查和征求意见工作,基本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推进天然气的使用规模,预计今年全年全市使用天然气3200万方,同比增长36%。配合省发改委开展了“十三五能源规划”调研、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的月度调查和20xx年生态环境提质行动的最新进展情况等相关调查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太阳光伏发电项目,完成我市光伏发电项目中期摸底工作,顺利完成了1兆瓦三七市农业大棚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上报工作,并得以批准实施,预计年内可开始并网运营。组织上报了xx科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屋顶0.5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浙江五谷实业有限公司屋顶1.63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内可完成备案工作。

(三)围绕项目推进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及早谋划,科学编制项目年度计划。精心设计“六大百亿工程攻坚年”活动作为全市抓项目、促投资的工作载体,安排六大类796项,总投资17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0亿元。科学谋划,编制六大百亿工程重大项目计划(240项,总投资14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2亿元)、政府投资项目计划(93项,总投资24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6亿元)、重点工程计划(125项,总投资80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4.3亿元)、房地产计划(57 项,总投资3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3亿元)、年内开工重大项目计划(82项,总投资41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8.8亿元)等五大计划。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项目建设实际,8月,着手对1000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工程计划进行了调整。

二是多处用力,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项目方面,精心筛选出事关国计民生和我市长远发展的项目,积极申报省、xx市重点工程,争取到姚江干流(中舜江闸至蜀山大闸段)防洪整治工程等22个项目列入20xx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其中,新增项目12项;实验高中(暂名)新建工程、帅康集团光伏太阳能组件系统及厨房家电项目等42个项目列入20xx年xx市重点工程名单;华鑫化纤、大叶园林等9个项目列入省20xx年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计划;千人计划产业园等34个项目列入xx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土地方面,争取到长泠江堤防加固工程、千人计划产业园等七个项目统筹用地指标。资金方面,坚持上级部门沟通联络和基层项目排摸两手抓,积极开展上级资金的争取工作,已争取到长泠江堤防加固工程(朗霞段)、浙江英驰博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5万套直流无刷电机生产项目(千人计划项目)等12个项目列入xx市统筹用地项目,涉及土地指标1966亩;资金方面:争取到余姚市姚西北海涂片污水治理工程、余姚市月梅公租房二期工程等10个项目列入上级资金补助范围,获中央补助资金14300万元。

三是实处使劲,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把项目各项任务量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单位,明确完成时限、阶段目标以及责任承担,倒排计划、倒排日程,制订具体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深入实施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健全了项目月报、月度投资工作例会等制度,加强对项目完成投资、形象进度以及质量安全的动态管理,对我市的209个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排摸、梳理,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土地、电力、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出台完善了《20xx年余姚市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实行每月通报公示,切实增强项目建设主体及项目主管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1-10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4.63亿元,同比增长16.3%;20xx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61.95亿元的78.3%;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42.1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8.9%;六大百亿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7.3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42亿元的84.02%。

四是科学研判,切实做好投资分析调研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乡镇街道沟通衔接,形成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街道)联动的信息收集网络,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创办《“六大百亿工程攻坚年”活动工作简报》,以柱状图并配合文字说明的形式,及时把六大百亿工程、20xx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工程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下步工作措施等按月度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在方便各级领导及时掌握项目推进工作动态的同时,更加有利于社会各方关心支持并监督项目的推进工作。以投资工作例会为载体,每月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预测分析,拟定当月投资数,合理把握投资进度。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密切关注我市投资运行的走势,认真分析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特色与难点,及时提出对策措施,供领导决策。

五是提高效率,进一步做好项目审批服务工作。对审批权限在上级部门的项目,协助建设单位做深做细项目方案,协助推进相关前置审批,积极帮助建设单位向上级部门衔接,争取项目早获批、早开工、早见效。对本级审批的项目,强化提前介入和延伸服务,积极开展模拟审批、并联审批,能快则快,能简则简,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1-10月行政审批科共批准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议书174项、工程初步设计36项、其他28项;同意企业投资项目备案221个;核准外商投资项目4项;核准内资项目4项;上报24项;组织可研论证、工程初步设计审查28项,印发会议纪要45项。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争创体制机制优势

一是做好泗门镇省小城市、市卫星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贯彻落实《xx市20xx年卫星城市和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要点》,深入推进卫星城市和中心镇改革发展,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指导配合泗门镇做好小城市培育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及卫星城市试点镇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完成20xx年度省小城市考核材料的准备及上报工作,接受省小城市培育考核组对泗门镇的考核,泗门镇在20xx年度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五,考核优秀。完成20xx年度市卫星城市考核材料的准备及上报工作。完成《中国改革报》泗门专版的刊登工作。对泗门联络委的市政协33号《关于创新乡镇市政管理体制机制的几点建议》提案进行了面商及答复。指导泗门镇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确定了专项改革试点主题,编制并印发了试点方案。贯彻落实《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指导意见》精神,对泗门镇扩权改革落实情况和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起草了我市省级中心镇扩权改革落实情况报告。

二是做好中心镇培育工作。完成20xx年度中心镇考核材料的整理上报工作,协调指导各中心镇做好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完成市人大视察梁弄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交流材料的准备工作。完成《中国改革报》陆埠中心镇、梁弄中心镇专刊刊登工作。完成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材料的准备工作。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赴马渚、陆埠、梁弄等镇开展工作调研,听取各中心镇的意见建议。指导各中心镇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确定了专项改革试点主题,编制并印发了试点方案。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撰写了《余姚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调研》。

三是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报送20xx年度信用体系工作考评材料,做好信用体系建设考评工作。参加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并完成会议发言材料准备。根据信用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按《20xx年xx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责任分工,制定并印发了《余姚市20xx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余信建办[20xx]1号)。为加强市企业信息信用共享平台管理,制定并印发了《余姚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实施办法》(余信建办[20xx]2号)、《余姚市企业信息信用共享平台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余信建办[20xx]3号)、《余姚市企业信息信用共享平台管理工作制度》(余信建办[20xx]4号)、《余姚市企业信息信用共享平台数据库管理办法》(余信建办[20xx]5号)等文件。配合市创建办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理上报与信用建设相关的资料台帐。

四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根据20xx年省医改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市公立医院改革,圆满完成了省医改领导小组对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工作的对策措施。此外,加强对企业债券的管理和监控,共进行了二次余姚企业债项目的自查工作,及时与进行沟通衔接,并顺利通过了xx市对余姚企业债项目的检查;积极申报余姚企业债项目,完成了发改委对我市水投公司发行企业债的现场工作指导以及前期调查工作,并且配合完成了对国家发改委的申报工作;组织完成了我市20xx年企业债券发行计划的上报工作。

(五)切实加强物价监管,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一是加强成本监审,完善价格预警。及时贯彻落实了上级价格主管部门的定调价等政策性文件;从实核批本级管理权限内的有关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修订出台了《关于调整建筑装潢垃圾清运收费标准的通知》。加强民生商品和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在省粮食生产安全考核组对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考核中,我局的各项监测、上报工作获得好评,满分通过。认真做好农产品成本调查和各项价格成本监审及其它调查研究工作。完成农户种植意向调查、农户存粮、农资购买、生猪养殖成本月度预警分析上报工作;开展了对天然气公司、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第二自来水有限公司、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各乡镇自来水厂、三大水利工程的定期价格成本监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快改革发展步伐_党建党委_网

范文类型:党团党建,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3894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不断强化执政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深化执政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完善执政方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现代化建设;不断健全执政体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大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打牢执政理政的坚实根基;不断丰富执政理论,增强执政理论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在不断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向全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重庆市而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事关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们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求真务实,开拓奋进,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不断强化执政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执政党在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政治责任感,集中体现为广大党员的执政意识。执政意识的强弱,是执政党能否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因素。从重庆市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看,应着重强化几种意识:一是强化执政的自觉意识,尤其是一些普通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应着力克服“执政与己无关”的思想,自觉履行执政职责,宣传好、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党的执政形象。二是强化执政的使命意识,始终以加快重庆改革发展为己任,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实现重庆新的振兴。三是强化执政的为民意识,时刻想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用来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是强化执政的忧患意识,积极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等问题,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不断深化执政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任何一个成功的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都有其鲜明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正确执政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得到了新的升华。我们应从重庆的实际出发,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牢牢把握“科学”二字,始终突出“发展”主题。应切实解决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妥善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加快重庆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下大功夫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繁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倡导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认真解决城乡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建设“平安重庆”,保持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断完善执政方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现代化建设 正确的执政方略是执好政的前提。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坚持并不断完善执政方略:一是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三步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到重庆改革发展的各项实践之中。二是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继续坚持直辖以来确定的富民兴渝、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进一步实施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依法治市等重大战略,认真落实好参与西部大开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等重要部署,加快重庆改革发展的步伐。三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及时制定新的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不断健全执政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解决好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执政的问题,是我们党执好政和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我们应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执政体制,保证党的大政方针和重庆市各项工作部署的顺利贯彻落实。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支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畅通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使各项立法、决策、监督、选举和任免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重大情况通报会、双月座谈会、市委领导联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名人士等制度;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三是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决策制度。健全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和法律咨询制度,坚持同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不断丰富和完善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四是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全市深入开展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 不断改进执政方式,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一是努力掌握重庆市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推进科学执政,坚持以科学思想、科学制度、科学方法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重庆的特殊市情,继续抓住整合行政资源、理顺市和区县的关系、提高区县领导综合素质、强化区县管理职能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探索行政管理新路子,努力使新兴直辖市的管理体制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高效。二是大力推进民主执政,着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规范决策程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不仅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执行决策中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保证决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执政,进一步实施依法治市,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尽快完善适应重庆特殊市情的地方法规;不断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和方式,建设法治政府;支持各级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切实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司法公正。 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打牢执政理政的坚实根基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就是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基础越牢,根基越稳,党的执政地位就越巩固。应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下功夫做好强化执政基础的工作。在巩固思想文化基础方面,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广大群众,坚持用“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的斗志,积极发掘和利用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三峡文化的丰富资源,努力打造体现先进文化要求和时代精神、具有重庆特色的优秀文化。在巩固经济基础方面,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增强重庆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巩固阶级基础方面,始终坚持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积极把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内来。在巩固群众基础方面,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和依靠人民执政的思想,切实做到真诚爱民、真心为民、真正靠民,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好群众反映的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防止矛盾激化;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尤其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着力解决下岗职工、城镇困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三峡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努力在全市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都凝聚起来,共同投身于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不断丰富执政理论,增强执政理论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实践的过程,也是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我们应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切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研究、提炼重庆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党的执政理论宝库提供丰富素材和有益成果。重庆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市情的新兴直辖市,在执政理论研究和执政实践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我们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面的有益实践,与坚持和完善党的执政方略是直接相连的;我们积极探索适应特殊市情的行政管理新路子方面的经验,对于党的执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成功推进三峡百万大移民的壮举,为我们党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等等。当前,应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搞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重庆市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xxx同志在全市国有粮食购销改革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粮食,全文共 8177 字

+ 加入清单

xxx同志全市国有粮食购销改革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李书记已经讲了这次会议的目的和任务,等一会毛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关于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前段情况的简要回顾 2003年,省委、省政府把我们商丘市确定为全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五个试点市之一,在全市范围内我们推行了以“三放开”“一调整”“一锁定”“一加快”为主要内容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从一年多来的情况看,我市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展是比较顺利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总体上进展比较迟缓,效果不很理想。 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一是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经完成人员分流安置4104人,共使用资金2826万,其中省拨资金1800万,企业自筹1000多万元。在这同时,全市粮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变“坐门等客”为“主动上门服务”,采取下乡设点收购到户,收购数量与职工效益挂钩等措施,在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虞城县粮食局在去年的粮食收购中实行收购目标责任制,广大职工放下架子、推上车子入村入户收粮近2亿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我们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搞好农村粮油服务社建设,创办经济实体,增加就业岗位,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如民权县褚庙粮管所利用现有场地和临街门市部成立了褚庙粮油贸易批发市场和综合商业超市,设置粮油销售部、化学农药销售部、种子部、副食品经营部,在主要村委和优势地段设立了2个粮油收购部、3个综合服务社、2个粮油加工店,各部厂店独立核算、独立经营、商品物资统一配送,实行效益工资,体现多劳多得。全所职工除定岗定编29人外,其余人员均安置到位,实现了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的目标。睢阳区包公庙粮管所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日处理60吨面粉厂一座。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多代多换业务,全所55名职工无一人下岗,还安置社会人员36名,年实现利润数十万元。睢县城关粮店抢抓商机,创办年产330万条编织袋厂一座,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的城镇粮店职工找到了新的就业门路。虞城县粮食系统在全县农村建立固定收购点60个、网点260个、发展养殖专业户20家,实现职工转岗就业800多人,2003年实现多种经营利润879万元,全系统当年减亏1000多万元。这个县的稍岗、张集等不少粮管所均实现了职工平稳分流转岗。除了以上典型之外,我们还有不少地方和单位在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经验。另外,2003年省组织对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也已全部得到了纠正。 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和一些部门的领导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改革的主动性、责任感不强,等待、观望、求稳怕乱、依赖思想严重。尽管我市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半的时间,尚有4个县(市)区政府至今没有正式出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方案。其他地方已出台的方案可操作性也不强,基本上是为迎接省里检查比照市里文件照抄照搬的,换个头换个称谓发下去了。二是还有一些地方的粮食系统对“三老”问题底子不清,对资产底子不清,对如何改革思路不清,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处于一般号召。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有的政府没有成立领导小组,没有设立改革办公室,仅靠粮食部门自己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其他县直单位比如说计委、财政、劳动、农发行等还没有进入状态,粮食部门跳“独脚舞”。四是一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职工思想不解放,缺乏创新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消极畏难情绪大。企业改革没进展,“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强力推进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全省粮食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我们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强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产权制度和分流安置富余职工为重点,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强力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使国有粮食企业尽快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总体目标是:2004年底,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要全面到位,全市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参股粮食购销企业个数由237个压缩到80个左右。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总数有现在的26741人压缩到8000人左右。总体要求是9月底以前必须完成人员分流安置和基本完成企业改组。10月扫尾。11月份市政府组织验收。年底报省验收。总之,2004年底必须全面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任务。要完成上述目标,达到上述要求,必须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要认清形势,我们面临的什么形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部署,那就是说上面有精神。第二个方面就是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三老”问题突出。我们经历过亏损、挂帐、再亏损、再挂帐的几次挫折。国家对粮食企业的“三老”问题花费和投入了很大的代价,仍然解决不了粮食部门的亏损问题。说到底是个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由此看改革是势在必行,所以中央下决心推进粮食改革。其一是对农民实行直补,减税让利;其二是粮食市场、粮食价格彻底放开;其三是建立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国家直接控制一部分粮源;其四是从中央到地方党委、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一环套一环、一层深一层地迫使粮食部门、粮食企业尤其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改革。市场放开了,价格放开了,以后也不给你亏损挂帐。而且还有一个措施,即是农发行贷款按照购得进、调得出、有效益的原则进行发放,不再提坚决杜绝打“白条”的问题了。国家对农民实行直补、减税两种补贴,不再说农民的粮食必须卖出去了,想卖就卖,不想卖就不卖,农业税交钱也行,交粮食也行。这个情况同志们都心中有数,从这个情况看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目前我们全省18个市都在全面推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而且我们市是5个试点市之一,其他市的改革、兄弟市的改革、我们自己的改革试点也为我们下一步全面推进改革作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和思想准备。省里拨给我们有钱,而且给我们的有政策,兄弟市和我们本市一些粮管所、一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都有了可行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供我们全面推行改革拿来借鉴。第四个方面就是从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就有出路,不改革就寸步难行。刚才我表扬的几个县局和粮管所,都是在改革方面已经尝到甜头的。也还有一些国有粮食企业面临倒闭、破产,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以上这四个方面就是我们面临的形势。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定不移,强力地、稳妥地、有序地、有领导、有组织地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 第二,加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流安置力度,确保完成分流目标。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就要明确我们改革的任务是什么,说到底就是今天要强调和部署的人员分流与企业改组改制,其他的改革都要围绕这两项改革来进行,或者说要服务于这两项改革。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要在按照正常的经营业务量合理定编、定员、定岗的基础上,主要做好定岗定员后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这是决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成败的中心环节,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按照国家规定,对符合退休、病退、特退条件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对现有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和工龄在30年(含工龄30年)以上的尚未办理内退手续的547名职工办好内退手续(前一阶段已经办理内退2130人),实行内部退养,到年龄再退休。 2、根据个人自愿,对不符合内退条件,但年龄偏大(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1754名职工,办理协议保留劳动关系手续,实行协议退养。企业按规定交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和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费标准由各县(市)区政府自定。待达到内退年龄时,再办理内退手续,享受内退人员待遇。 3、对个人自愿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11000多名职工,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助,与企业彻底脱钩。经济补偿标准由各县(市)区自定。 4、根据定岗、定员、定编标准,通过考试、考核、考评,公开竞聘上岗8000人左右。保留这8000人左右的购销企业队伍,必须是通过考试、考核、考评,公开竞聘;必须与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 5、拓宽经营渠道,创办经济实体,安置分流职工。这方面粮食部门和计委初步算了个帐,全市计划按照覆盖现有50%行政村的计划,建立1500个服务社,100个城镇商贸经营网点,加上粮食部门订单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一个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这些载体,安置职工转岗就业4000人左右。这样一算账26000多人的分流安置问题也就解决了,计划是这样,但做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困难要克服。 6、退伍转业军人、工伤等职工按省政府办公厅豫政办[2003]45号文件和商政办[2004]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分类妥善安置。 在落实以上措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首先,要认真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改革政策是无情改革、有情推进;无情改革、有情实施。为了我们广大的常年在粮食战线上为我们的粮食工作作出过贡献的干部和职工的现实和长远利益,我们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矢志不移,我们改革的措施和办法要以人为本,要坚持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逐人解决思想问题,要让留者安心,要让走者放心,说到底一句话要确保稳定。这个时候正是体现我们各级政府和粮食、计委、财政、劳动、发行等有关部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时候。能不能处理好中央经常强调的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这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是一个检验和考验。 其次,要完备手续,规范操作。在职工分流安置中,除协保、内退外的其他在职职工,无论选择哪种分流安置办法,原企业都要与职工解除原有的劳动合同关系,其中对离休、退休、特退、病退人员的管理和档案全部移交当地社保管理机构管理,与原企业脱离关系;对内退、协保人员签定相关协议,实行托管;对重新返聘到购销企业、附营企业人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一律转换为合同工身份。个人经济补偿金可作为股本金或上岗保证金交新企业管理,当合同期满或者不再续签合同者,再由所在企业按规定补偿给职工个人。通过竞聘、考核愿意上岗、留岗的人员要交保证金。人员分流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规范操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钉是钉、卯是卯,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 其三,要用足用活政策,千方百计筹措粮改资金。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的资金筹措,根据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省政府精神,我们大概划分以下7个资金来源渠道:一是资产变现收入;二是土地出让金收益;三是企业原有积累;四是省政府安排的粮食风险基金;五是当地政府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专项资金;六是竞争人员上岗交纳的风险抵押金;七是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竞争上岗人员交纳的风险抵押金有两重性,一个是负面的,这个钱本来是拿来搞经营的拿出来补给下岗分流人员有一定风险;正面作用就是其他下岗人员心安理得。市委市政府多次谈论这个问题到底合理不合理,这是改革中的探索,成功的地方就合理了,不成功的地方就不合理了,但它有利于下岗分流。省政府今年补助我市的改革资金已经下发到各县(市)区财政,这部分钱是省政府专门支持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用于下岗分流安置,这个钱是生命钱,任何县(市)区、粮食购销企业包括财政部门、个人不能有一分钱的克扣,一旦发现将严加惩处。 其四,要落实社会保障,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职工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或者是欠缴各项社会保险的企业,要按国家规定补办补交,改制企业必须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劳动保障关系,已参保企业的退休职工按有关政策规定移交社区管理,其基本养老金由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实行社会化发放,离休职工按现行政策管理。企业改制时,历年所欠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可从企业资产变现中全额清偿,也可从净资产或有效资产中一次性扣除交由新企业接管,由新企业负责上交。一次性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缓交,由新企业制定分期补交计划,并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补交协议。改制企业的退休职工、工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的社会保险金、伤残抚恤金、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金等,按有关规定,经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从企业净资产中一次性扣除,扣除后的资产由改制后的企业经营,用于上述人员今后专项费用的支出,净资产不足的部分从企业的有效资产中划出抵缴。医疗保险的缴费办法按同级政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解除劳动关系而又不能就业的人员,其档案管理、失业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及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待遇时,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要以企业整合为切入点,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组改制步伐,转换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目前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建立的,点多分散,战线过长,实力弱小,组织结构和功能单一,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必须按照“收缩战线、重组再造、规模经营、壮大实力的思路”,下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区域布局调整,搞好资源整合。 首先,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要明确和界定县(市)区粮食局的职能,要与企业实行人、财、物彻底脱钩,按照职能业务范围和工作需要核定人员编制,落实行政经费,改革前尚未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的,改革后要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其次,组建县级粮食购销公司。全市计划建立9—10个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或集团公司,对已经建立的县级粮食购销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建立的要尽快组建。县级粮食购销公司的职能除正常的经营外,还包括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政策性业务管理职能、历史问题的处理职能。县级粮食购销公司成立后,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帐包括资产、债权、债务全部上收,集中管理。老粮实行委托保管。在改革中实行内退、协保的职工由县级粮食购销公司托管。县级粮食局和县级粮食购销公司要分开,各是各,不能再一个单位两块牌子了。实践证明10年前的改革是失败的,没少戳大窟窿,如果不是两次清产核资、两次挂帐,会把很多人都弄进(监狱)去了。这里特别强调粮食局和粮食购销公司一定要分开,彻底实现政企分开。 其三,整合基层粮食购销企业,撤消现有基层粮管所的一级法人地位。其中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可作为县级或中心粮食购销公司的报帐单位,其他不符合条件的偏小差的所站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产权改革,退出国有序列。企业具体设置由各县(市)区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划定企业布局,确定企业个数。一般按照区域辐射能力、合理经济流向、交通环境条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对农民服务及粮食的购销功能,每10万人的区域设置一个中心粮食购销分公司,这样全市计划组织建立70个左右区域性的中心分公司,加上县里的购销企业总数控制在80个以内,各县(市)区根据自己的情况研究确定。在具体操作中,原则上对现有年经营量在2500万公斤以上的乡镇粮管所、粮库改建成县级粮食购销公司所属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或控股的中心粮食购销分公司。年经营量在2500万公斤以下的乡镇粮管所(站)、粮库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处置。其中对资产优良符合经营条件的乡镇粮管所、站、库,改造成中心粮食购销公司的经营网点和报帐单位;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没有条件、没有前景的所、站、库,经过评估整体出让分拆出让、或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所、站、库,依法实行破产。 其四,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利用品牌和自信优势跨地区兼并重组收购相关企业,建立粮食企业集团,壮大实力。比如睢县城关粮所,这就是个很好的机遇,可以做大做强,兼并其他粮所、其他粮库,有这个能力可以大踏步的前进,经营效益很好。我们还支持鼓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科研单位、种植企业、养殖企业、农民进行联合,也可以组成生产销售和加工经营一体化的经营实体,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同时还支持鼓励其他国有制和非国有制企业以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资产重组。总而言之一句话,在改制改组方面,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怎么赚钱怎么搞。 第四,要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我不具体讲了,按照我们市政府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进行,粮食企业还可以考虑自己的特殊性,我看还可以放的更开一些,只要安置好职工、只要把企业救活,把国有资产盘活了,你想弄啥弄啥,大胆的试、大胆的闯,不违法不犯罪就行。在这个基础上,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的聘任制度。这个我们政府的方案中已讲的很清楚,粮食改革的方案中讲的也很清楚,要按照其中的政策规定认真抓好落实,规范操作。 三、认真处理好相关问题 第一,要搞好清产核资,妥善处理改制企业的土地、债权问题。这实际上是为改制、改革、分流人员作准备的,不清产核资,你底子都不清楚,这盆水有多深?债权、债务不明确,下一步没法改,所以必须清产核资,妥善处理改制企业的土地、债权问题。各县(市)区政府在改革中首先要组织粮食、审计、国资、金融等部门联合成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统一领导协调对粮食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要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企业资产进行清理、评估,界定企业实有资本数额,彻底澄清企业资产、债权、债务、人员结构等情况。改制企业资产或股权转让时,要公开、公平、公正,严禁暗箱操作,购买方一次性付清价款的可给予一定比例的的优惠。允许将企业资产变现收入和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安置职工和支付改革成本。要设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专项资金,主要弥补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安置和补社保资金不足。 第二,要做好仓储库存粮的销售工作。说到销售问题,我们政府要少管一点,尤其是我们成立粮食购销公司以后,一定要按照市场的要求,把握市场的脉搏来确定购销。什么时候出粮食,什么时候调粮食,一定要由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自主确定。政府、老库存粮要抓紧时间销售,抓紧时间回笼货款。销售后的利润可以拿来作为改革资金,不能存着粮食不卖。我听到一些库、粮店还是不卖粮食,现在我市的小麦收购价格低的到了7角,高的到7角2分多,有的客户来买粮食给7角5还不卖,我认为应该边收边卖,只要赚钱都可以快收快卖、大进大出、快进快出,时间越长费用越高。准备一些资金,农发行田行长一直很支持我们粮食企业的改革,各级粮食部门、粮食企业要去当地发行主动协调,搞好配合,接受监督。我市今年夏粮收购已达到10个亿,这与发行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农发行已提供资金6个亿,超过了去年的3个多亿。我们一定要相信发行、依靠发行、支持发行、帮助发行,达到互惠互利的最终结果。群众卖粮,你只要赚钱,就抓紧时间收购。越是在改革期间,越是改制的时候,越要多收粮。粮食公司、粮管所,里面没粮食那算什么?改革都没资本。 第三,要认真学习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现对粮食流通的依法管理。各级政府、各级粮食部门,各级财政、计划、农发行、工商等部门都要认真学习,尤其是各县(市)区分管的副职、粮食局局长、粮管所主任更要特别注意学习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要切实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依法加强对粮食购销企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第四,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负责,抓好落实,确保粮改目标的实现。这方面的具体内容请毛市长讲,大家要按照毛市长的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农业,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信阳市从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并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积极探索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经验、探索模式、作出示范。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预期目标

通过改革试验,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改变、农民收入大提高。到2020年,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是:

(一)建成粮食生产重点区

实施水利设施兴利除害工程和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5亿斤,农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形成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建成特色农业示范区

具有信阳特色的林果、畜禽、水产等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茶叶面积发展到200万亩,产量达到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l0000元以上。

(三)建成村镇建设样板区依托“两纵一横”交通干线,形成以信阳市为主中心,潢川、固始为副中心,六个县城及明港镇为骨干,中心镇为基点,中心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础的城镇村体系。到2020年,建制镇达到120个,人口规模1500人以上的中心村达到XX个。基本实现农民居住集约化、生产方式合作化、公共产品社会化。

(四)建成生态环境友好区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巩固提高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建设水平。到2020年,全面完成生态县建设,争创更多的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自然生态优美,人居环境优越,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应用,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建成文化建设引领区

以特色文化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魅力信阳的文化之魂,提高信阳文化竞争力。到XX年,建立完备的市、县、乡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基层服务网络,建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特色县、文化特色企业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文明乡镇、文明社区。

(六)建成城乡统筹先行区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建立统一的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30%。

四、主要内容

(一)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

1、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流转行为。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扶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土地协会等流转中介组织。建立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和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开展土地纠纷仲裁试点,完善仲裁程序、方法和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探索以土地换社保、换就业、换稳定收益的具体办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地流转。

2、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用于商品住宅开发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

3、建立农村宅基地科学管理模式。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力实施村庄整治,稳步推进迁村并镇建设试点,建立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依法置换为建设用地。

4、建立土地综合整治机制。对利用不充分、不合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进行整理复垦,依法依规将整理复垦增加的农用地和耕地置换为建设用地,用于还建和产业项目用地。建立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交易平台,实现全市土地占补平衡。 (二)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在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会议相关,演讲稿,全文共 2815 字

+ 加入清单

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去年,全市上下围绕工业立市、项目拉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20%,利润也有了大幅增长。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经济战线所有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感谢。实事求是地讲,今年确定的经济工作指标比较高,任务非常繁重。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幅要达到15%,工业增加值的增幅要达到20%,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105亿元。现在看,我们面临的有利条件很多,但困难也不少,因此,要完成这些指标,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的经济工作任务。刚才,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都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一、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刚刚召开的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和全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绘制了全市经济工作的蓝图,我们一定要按照这几次会议的要求,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全年的经济工作。认清形势,对我市来讲,2004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从全国、全省和省内各个市州的形势看,都要求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2003年,全国经济形势整体良好,对此,理论界和经济界的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扩大社会供给来实现的,而不是靠扩大社会消费来实现的,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背后隐藏着通货膨胀的危险;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中国经济过热,需要降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决不能因此影响我们发展经济的信心,特别是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后,整个东北三省都争先恐后加快发展,省内各市州也是蓄势待发,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同时我市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因此,我认为,我市经济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增长的质量可以更好一些。统一思想,对我市来讲,农业生产特征比较明显,工业立市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经济战线上所有同志要把思想集中统一到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三届四次全会和市人大三届二次会议的精神上来,牢固树立工业立市的思想,坚持用工业思想、工业思维、工业理念来谋划发展经济。抢抓机遇,对我市来讲,一要抓出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虽然中央的11号文件是对整个东北地区而言,但其中有很多政策和我市是相关的。例如,中央11号文件明确指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有10大任务,要在东北地区建成六大基地。我市确定的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符合国家政策的扶持方向。我们一定要通过利用国家政策,壮大我市的主导产业,走出一条有松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二要抓住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的机遇。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民增收问题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不但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但严重影响农村的全面进步,也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一定要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对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转化的扶持力度,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通过大力发展龙头项目、绿色有机农作物和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机遇我们是可以把握的,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全国发生了高致病禽流感的机会,设立无疫区,大力发展我市的家禽饲养业。加快发展,对我市来讲,抢抓机遇是为了加快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加快发展是抢抓机遇的试金石,能否抓住机遇主要体现在发展速度上。因此,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全市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二、要全力抓好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工作2004年是振兴松原老工业基地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将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全市上下要集中精力把这项工作做好。按照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要求,今年,全市要储备100个超亿元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其中力争有40个项目列入省扶持计划,20个项目列入国家扶持计划,每个县(区)至少要保证3个。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这些项目的开发建设来把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作完成好。中省直企业方面,要抓好前郭炼油厂的聚四氢呋喃、长电60万千瓦改造、长化30-52扩产和吉林油田百万吨原油扩产等项目。市直方面,要抓好开发区的12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和聚3个进入国家盘子的项目。要抓好长岭百万只肉羊加工、吉林不二蛋白扩产、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扩产和宁江区的高科技蓝牙等一批大项目。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一要落实好项目。现在,我们的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种类和数目不够,一些项目缺乏论证。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我们的工业立市就不可能取得更大的效果。二要落实好资金。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投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特别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积极性。三、要确保完成全年的经济工作指标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全力完成今年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经济工作指标。要建立完成经济指标的包保体系,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完成,一项指标一项指标落实。实事求是地讲,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如果工业方面的指标能够顺利完成,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等重要指标就可以顺利完成。四、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在,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存在着吃拿卡要现象。在收费方面,我们做不到零收费。在土地使用方面,我们也不能做到无偿划拔。同时,我市又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硬环境也不优越。因此,如果解决不好环境问题,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建设等工作就很难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要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主要是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和坚持依法行政。另一方面,要优化经济发展硬环境,主要是突出我们的自身优势。五、要抓好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国企改制是作为今年全市重点工作的“四大战役”之一。从目前情况看,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国企改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逐户企业研究,制定相应的改制方案,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整个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六、要千方百计做好财政增收工作今年,我市财政减收因素很多。比如,油田综合利用厂关闭、前郭石化公司的技术改造停产以及国家的税种调整等等,都给我市的财政增收带来很大的压力。尽管我们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也要充分考虑到有利因素:一方面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要出台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中央财政也要加大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因此,全面完成今年的财政工作目标,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一要千方百计开源,既要堵塞漏洞,又要以油田为重点挖掘潜力,还要围绕新上项目和发展民营经济培植新税源。二要严格控制支出,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三要切实控制部门编制,减少人头税的开支,尽可能把新增的财力用到扩大经济建设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改革开发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41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改革开发以来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7月10日到8月12日

调查地点:清镇市站街镇水塘村

调查对象:水塘村村民

调查方法:访谈、查阅

水塘村是站街镇其中一个村庄,村里的一切发展都是在站街镇的领导下不断繁荣富强、日新月异。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的家乡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在老师布置下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我就想好要调查家乡在改革开放下的发展变化。介于对家乡基本情况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我采用了走访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我的调查之旅。

在7月12日我查阅一些关于站街镇上背景和实行的发展政策,以便于了解村上发展情况。

站街镇在文革期间至1979年名为站街革命委员会,下辖甘沟、席关、康济、高乐4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撤销站街革命委员会,恢复站街区公所;1980年3月站街区公所下辖的甘沟、席关、康济、高乐4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4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站街镇现有38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267个村民组,总面积216.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35520亩,其中田为18090亩,土为17430亩。站街镇位于清镇市中部,地处云归山,老黑山之中的丘陵地带,东抵麦格乡,西与犁倭乡接壤,南抵红枫湖镇,北与卫城镇相邻,全镇平均海拔1327米,总面积为217.7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汉族、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镇。站街镇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境内蕴藏着有铝、铁、磷、硅、煤和重晶石、云归石、耐火粘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站街镇各村“五大战役”促增比进位站街镇党委、政府以“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为契机,以“攻山头抢阵地”的战斗作风,全力发动“五大战役”,夯实基础,促进增比进位。

站街镇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建立一批专业蔬菜基地,经果林示范基地,畜禽品种改良点,成立养殖协会。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广大村民发展经济,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

通过“工业强镇”战略的强力拉动, XX年,站街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8.3亿元,工业总产值29亿元,财政总收入6070.97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6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 随着工业强镇战略的深入实施,站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站街镇各村将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园区建设、作风整顿”力度,紧盯“建生态文明重点镇,创科学发展核心区”发展目标,着力“抓项目保发展、抓环境保生态、抓规划保建设、抓稳定保和谐”四大举措,持续实施“生态文明互动、循环工业驱动、现代农业推动、城镇一体拉动、民生保障带动”五大战略。强力推动“项目引擎、合力爆发”模式,紧紧围绕工业化大力谋划项目建设,切实号准工业强镇“龙头引领”命脉,以“项目提速、产业打造、机制创新”为三大主攻方向,强力建设清镇乃至贵阳的工业重镇、重点城镇。

推行集镇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站街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站街镇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建立一批专业蔬菜基地,经果林示范基地,畜禽品种改良点,成立养殖协会。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广大村民发展经济,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

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站街镇将紧紧抓住“建设循环经济煤化工基地核心区”的历史机遇,努力争创基层组织建设、循环经济建设、小城镇建设及农业“三化”工程四个方面的新优势,励精图治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抓好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工业快速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国重点小城镇建设,努力实现地方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

7月14日是我正式进行实地调查活动。通过整理出行动的方案,我怀揣着自信向调查目标地点走去。我来到村里后我们或多或少感到一些紧张、害羞和胆怯。但是,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使这次调查的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和说服力,我们决定勇于尝试,挑战自我。而村里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小时候记忆中的家乡简直就是天差地别,房屋成倍如春后竹笋。九点钟时我手中拿起访谈资料和笔开始我的调查之旅,我抽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家,进行了我的访谈,“你好,请问占用你们几分钟吗?能帮我们做个调查吗?”在问卷过程中,村民们都十分热情,当问到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时积极配合我并给出意见和建议,但是也有的村民忙于别的事或者是觉得浪费时间、不理解调查的意义,而敷衍几句就离开。一个一个访谈做下来,令我们深感欣慰和成就感。7月17日至19日,我转战到村民辛勤劳动的农田里进行现场调查,虽然很热、很吃力,但是执着的信念和热情支撑着我,在土里又穿梭了很久,在村民们的汗水里有了真实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积极配合,我感到万分激动。7月20日到23日,我决定进行最后一次调查,我选择再次在村民家调查,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我终于把调查得差不多了,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但是我收获颇多!

经过访谈调查活动,我把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查阅关于村里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变化,综合得出精简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过程日志。我对于访谈调查进行整理分析,这能为之后顺利地撰写调查报告提供有力的支撑。我在整理资料时,决定采用典型问题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变化的差异。

经过这次对家乡的调查研究进行总结性的分析得出:

同时在进行资料查阅的同时也对当地一部分村民进行实地的访谈调查:

1、80年代初,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多少?目前,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

过去大部分人们基本靠农耕作为全家收入,所以基本在5--10元之间,而现在大多数的人中除了老人在家干农活以为,年轻人人基本都出门务工,是在1000---1500元左右。

2、现在您与您身边的人服装样式如何?饮食方面有什么变化?

过去人们只是关注能否遮风避冷,不注重穿着样式,现在则注重于多样精致漂亮样式。在饮食方面过去人们只是能吃饱不饿肚子的粗茶淡饭 ,而现在则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饮食丰盛多样、注重营养均衡有益于身体健康。

3、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您的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现在的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以前整体上都是茅草屋、瓦房,有的村民贫穷甚至搭棚为家,条件相当差。现在人们都住上黔北民居式小洋楼,生活舒适而安逸。

4、过去主要出行工具?现在主要的出行工具是?

以前的出行工具主要是步行或是马车、单车。现在村村都通公路,有了公交车 、巴士,在当地大城市也有了火车,人们买了私人摩托、小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5、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所变化?

以前读书只是有钱人家的事,人们对教育也不重视,而现在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但是想要高等教育真正走入每个家庭,还有很大一段路要。

6、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您村的医疗、养疗等福利是否有所变化?

过去对于医疗、养疗等福利不重视,只是追求吃饱穿暖。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并普及了农村医疗保险等福利,每个家庭的健康都有了很大的保障。

7、村里风气和以前相比如何?

过去人们相处和谐,基本是每个村民之间都亲如家人,勤劳热情、淳朴踏实。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触事物的复杂化,人们缺少了当初的朴实和真诚。时常会有违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人们的文明礼貌,道德素质随着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总的来说是增加了见外的冷热情而缺少了真热情。

8、您认为家乡在这30年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

现在有了乡村建设发展,衣食住行更加现代化,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家庭收入增加。人们逐渐能接受社会更多的新鲜事物成为生活习性,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通信方便快捷,手机基本是人手一个。也有的村民认为这三十年以来虽然一切都在前进,但人与人之间的欠缺交流,是最大的变化。

9、您认为改革开放30年给您的生活带来的不好之处是什么?

在较强的现代化思想文化冲击,就业困难,生活压力大,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物价上涨,衣食住行消费高导致生活困难,消费水平降低,工厂的兴建使环境污染恶化。

10、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情况如何?

现在是属于稳步发展的状况,施行了很多有利于农民利益的政策和方针,但是有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如就业问题、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公共设施建设等。

7月24日,整理了上述访谈的资料后,我得出了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整体来说家乡发展是在全方位进行现代化建设,不断变得繁荣富强起来,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以及人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政府部门也重视经济建设,改善道路,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但是通过我将近一个月的访谈和查阅调查,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现在当地人们在辛勤一天劳作以后缺少一个较大并健全的娱乐场所,供给人们放松。公共设施建设也不健全,不能使村民生活方便。在而就是村民关心的就业问题不能解决,引发空巢老人、小孩问题,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合理的解决。还有一点就是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冷热情逐渐过渡到城镇及农村,这是值得相关部门注意并应该解决得,最后就是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我的观点和建议是希望政府在资金合理的情况下先解决公共设施建设问题,也可以适当的让当地民众参与其中来。对于就业问题、空巢老人、小孩问题,则是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问题进行考察,从而在大量引进相关企业或者合资,这样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可以缓解空巢老人、小孩问题,也可以实行相关政策进行管理帮助。而冷热情问题则是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当地政府可以开展一些精神文化活动,既可以增加人们文化知识,也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冷交流并且增进情谊。最后垃圾问题则可以在镇上直接修建垃圾集中处理场,可以方便很多村生活垃圾问题,也可垃圾回收。

现在我们离成功仍然还有漫长的一段距离,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是风风雨雨,崎岖不堪,我们要不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我们要进行村民自身素质不断发展的同时,政府上需不断加强学习,根据因地制宜的方法对村里进行合适的发展改变,同时村里领导要积极的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村民的心声,做到一切发展都不能离开群众去行动。切实落实党的政策和方针,达到村里政策和国家政策一同前进而不落后。

最后,经过这次实践调查活动,我在实践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我们所学的知识,虽然大部分用不到,但是让我们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改善了自身的不足还锻炼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和自己的耐心和做好一件事的意志和勇气,让我有了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决心。我相信这些东西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次实践最重要的是让我知道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的变化,这正是此次实践目的所在。当然,此次实践活动还是存在缺陷,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扩大我的调查范围,不能更完善的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小得出资料结果,不能十分精确的表现当前的现状和问题,但是得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所调查的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的变化问题。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也让我知道了自身的不足,给了我自我提高的方向和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校改革发展工作汇报:托举起学生们五彩缤纷的梦想_汇报材料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学生,全文共 1819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改革发展工作汇报:托举学生五彩缤纷梦想

有这样一所小学,虽处在城区,却被人称为“城市里的农村学校”;

有这样一所小学,每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父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不足10人;

有这样一所小学,曾经家门口的孩子都不来上学,绕道而行之……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近年来,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建设书香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内涵发展品质;师生面貌好,群众口碑好……从一所普通的小学,到“莱阳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莱阳市小学教学示范学校”、“烟台市规范化学校”、“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烟台市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再到“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最佳组织学校”,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用行动诠释了教学育人的创新实践。

建设篇: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市实验二小自建校10多年来,由于教学资金紧张,该校800多名师生挤在一幢教学楼里,学校无法配备各种专用教室、功能教室,也没有餐厅,300多名就餐的孩子只能在教室吃饭;学校操场简陋,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落后的办学条件,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许多不便,导致社区内孩子择校上学的现象严重。

为彻底改变落后的办学条件,校长鲁孟慧和学校领导班子谋思路、求发展,抓住各级政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和建设校安工程的有利契机,积极作为,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06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48平方米。学校教学设备完善,设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音乐教室、图书阅览室、探究实验室等现代化的功能教室,各班教室都配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

鲁校长深情地说:“校安工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下一代的关心和期望,实验二小全体师生必将团结奋进,以崭新的精神面貌,优异的教学成果回报社会,让青春与激情在实现二小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熠熠闪光。”

管理篇:追求卓越的文化引领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引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约束,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校园文化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它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用心做事,追求卓越”已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精神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市实验二小集思广益,反复研究,制定了《实验二小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规划》的内容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教风等。办学理念—— 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办学目标—— 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校训—— 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该校以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为基础,营造一种互相理解、团结合作的学校氛围,把制度建设作为抓手,实行精细化管理,塑造一支素质过硬、纪律意识强的队伍。学校先后建立健全了《教师综合评价办法》、《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等。在坚持刚性管理的同时,该校还通过领导联系级部制度、设立校长信箱等方式关注教师的成长和生活,如对新进教师和调离教师进行迎送,对生病的教师及其直系亲属进行慰问等,做到了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实验二小的墙壁文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该校坚持墙壁文化建设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富有艺术品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润物细无声——最经典的校园馨语评选”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怎样与老师同学相处,怎样爱护自己的校园;“穿越千年时空——最经典的古诗评选”活动,一首首经典古诗,浸润了学生们的多彩人生;“踏着学问上楼去——楼梯立面文化建设”活动,让学生在上楼梯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拓宽了知识面……

漫步校园,一幅幅精美的宣传画,一句句精辟的励志语,彰显着浓郁的书香底蕴,展示着人文与育人的理念。

教师篇:成就每个教师的幸福人生

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该校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让教师幸福地成长。”他们遵循教师发展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等原则,关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培育出了一支师德高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成为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力量。

3年来,该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修师德、强师能”活动,引导教师以良好师德塑教师形象,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教师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的专家”,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倡教师人人争当“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741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考察报告

关于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

省政府咨询委员会赴山东考察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山东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学习山东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经验做法,3月上、中旬,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组织考察组赴山东考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供我省领导参考。

一、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国有经济比重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截止1999年6月底,全省各类企业(包括乡镇村办企业)68411户,其中国有企业8107户,集体企业51763户。全省限额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3272户,其中大中型企业1402户,小型企业1870户。国有工业企业在全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28.7%,资产占63.9%,销售收入占48%,利税占52.3%,利润占22.7%。全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3.4%。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42.8%,资产占90%,销售收入占89.6%,利税占95%,利润占99%。平均资产负债率62.5%。全省重点抓的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在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3.4%,资产占77%,销售收入占75%,利税占93%,利润占94.3%。平均资产负债率59.96%。这111户重点国有企业是山东省国有工业的骨干,是关键的少数。

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去年以来,山东省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改革目标,在总结前几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三年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划。去年初制定了《关于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鲁办发[1999]5号),进一步明确了到2000年末山东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对象、任务目标和要求,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好5号文件,今年以来,省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分片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做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分管副省长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题研究制定与5号文件相配套的办法。目前已下发了3个: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暂行办法、重点国有企业年度财务审计评价办法、重点国有企业增资减债意见。另外,国有企业管理者任职资格标准和认证办法、科技贡献奖励办法、年薪制办法、离任审计办法、向部分企业派驻稽察特派员办法等,有的省政府已研究同意,有的正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省经贸委组织专门班子,到地市抓落实,进行指导,并针对改革中的问题举办多场专题讲座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同时,各地市各部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贯彻5号文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做了大量工作。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之后,省委立即召开了七届二次会议,专题研究山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鲁发[1999]24号)。这个意见共37条,对山东国有企业乞讨革的目标、任务、措施作了进一步的分解、细化和明确,以确保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三年率先”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和措施,山东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出现了过去没有过的新局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明显加快。

山东中小企业改革是从县域企业改革起步的。80年代中期,周村就开始了乡村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真正取得较大突破的是诸城等市县的改革。1994年8月在潍坊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县域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全省县域企业改革的序幕;1995年7月和1996年8月,省政府分别在诸城、济宁召开了两次全省县域企业改革会议;1998年10月,省政府又在济南召开了“全省中小企业改革工作会议”,这也是前三次县域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延续和扩展,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的中小企业改革,始终坚持将邓小平理论、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山东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山东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因企制宜,扎实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规范和发展,成为山东省整个企业改革工作中成绩比较突出的部分,改革的成果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到去年上增年,山东已有58205户企业实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改革,占全省企业总数的85%。其中国有企业已改制6370户,改制面为78.6%;集体企业已改制44364户,改制面为85.7%。股份有限公司565家,占已改革企业总数的1%;有限责任公司6233家,占总数的11.1%;股份合作制企业9818家,占总数的17.4%;企业兼并2271家,占总数的4%;出售拍卖7290家,占总数的12.9%;承包经营5232家,占总数的9.3%;租凭经营16706家,占总数的28.5%;托管经营347家,占总数的0.6%;企业破产1611家,占总数的3.9%;合伙389家,占总数的0.7%;其化形式6194家,占总数的11%。

二、山东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做法

1、加快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步伐,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山东省坚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层次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按照十五大关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要求,山东把公司制改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必要步骤和重点任务来抓。全省111户重点国有企业、核心企业完成整体规范改制的90户,占81.1%。其中,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的12户,占改制企业的13.4%;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78户,占86.6%。111户核心企业共有子企业1035户,已改制674户,占65.1%。改制的子公司中,有限责任公司567户,占84.1%;股份有限公司82户,占12.2%;股份合作制企业25户,占3.7%。目前,111户重点企业中,有32个母公司或子公司为上市公司。公司制改革后,新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形成,企业的领导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那种国有国营、工厂制的企业领导模式基本打破,建立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迈向“四自”、“两体”有了明显进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坚持“三改一加强”同步推进,引导企业在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上下功夫,企业积极转换机制,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提高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抓好大企业,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大企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是山东省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工作重点。“九五”以来,山东省从有利于资产优化配置、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战略转移、有利于企业集团形成合理经济规模出发,通过兼并、合并、划归、投资控股等方式,内联外扩,拉长优势,壮大企业集团。目前,全省共组建大企业集团136个。在此基础上,对大企业集团集中投入、加大技改力度,搞好资本运营、推行低成本扩张,注重技术创新,始终坚持名牌战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集团的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如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抓大放小”方针,在“抓大”方面重点抓五项工作:一是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十大”企业集团,其中9家进入全国500家大企业行列,海尔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268亿;加快培植新的“十强”企业,作为大企业集团的第二梯队;抓紧扶植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十高”企业,使其尽快占领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十高”企业,使其尽快占领高新技术制高点。二是对大企业集团集中投入。“九五”前4年投入250亿元技改资金集中用于大企业集团。从1995年开始每年重点扶持3-4个企业,集中目标,重点保护。三是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如海信集团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在贵州、抚顺、淄博等地对5家企业实施了以盘活资产为主的资本运作。四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市249户大中型企业中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的占38%,共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3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4家,行业级1家。五是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出了市场前景广阔、享誉国内外的70多种名牌产品,海尔冰箱、青岛啤酒、双星运动鞋、海信电视机、澳柯玛冰柜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3、加快上市工作进度,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发展。山东省把企业上市融资作为企业乞讨革的重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建立上市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机制,积极培植上市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荐条件成熟企业上市。一是充分发挥已上市公司的潜能。截止今年3月,全省已有上市公司54家,58支股票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对已上市公司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回报率高、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积极争取增发新股;对具备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注入优良资产,提高效益,创造条件,实现配股融资;鼓励非上市的优势企业收购、控股上市公司,通过买“壳”上市、借“壳”上市进入市场融资。二是争取更多的企业上市。选择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向上市公司挂靠,通过上市公司兼并、吸收合并等方式争取挂靠上市市、寻求自身发展。同时,积极控索其他上市方式和融资渠道。三是建立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和上市资源储备库。公布上市公条和工作程序,增加工作透明度,实行企业申报制。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资产质量优和高科技企业,建立上市资源储备库。对这些企业认真扶持,培植其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力争早日上市面上。此外,加强对原权证挂牌企业的监管和扶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多渠道、多形式逐步消化吸收权证挂牌企业和社会流通股,确保社会稳定。

4、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改革总的要求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三改一加强”并举,多种形式放开搞活。改革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转机建制。当前,山东省中小企业乞讨革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各地把改革重点从一般经营方式改革转向产权关系改革,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在面上推进的同时,一些平均持股的改制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等办法,适当增加了经营者和企业骨干持股比例,探索出了职工入股、经营层控股、经营者持大股等新的股权结构形式。如淄博市1998年开始着手解决“均股制”问题,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鼓励经营层和经营者持大股,重点是把资产向经营者集中,有效解决平均持股造成的“二公有”、“二锅饭”的弊端。这方面临淄、恒台等区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企业出现两个50%,即经营层持股占50%,主要经营者持股占经营层的50%。临淄区持股超过百万元的经营者有10人,200万元以上有3人。他们指出,一股连利,十股连心,百股连命,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建立经营者约束机制的根本。二是把改制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实行配套推进。蓬莱市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撤销了企业主管部门,成立行业管理办公室,并依托各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组建社团性质的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服务,效果很好。三是注重规范运作,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一些地方把1999年作为企业改革规范完善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企业乞讨革进行全方位规范。烟台市出台了《关于改制企业规范运作的试行意见》,济南、潍坊等市出台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工作暂行规定和议事细则,德州市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832家企业中,建立起较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占80%以上。四是改革与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各地企业改革中,抓住产权关系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在放开所有权上做文章,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活的原则,大力进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荣成市国有集体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比重由改革前的83%调整到目前的49%,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德州市三级国有、集体企业由原来的2567家减少到837家,资产总量由209.85亿元减少到123.9亿元。有832家企业通过改革变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有548家企业通过公开出售、拍卖转为个体私营,吸股资本金5.3亿元,盘活存量资产43.8亿元,新注入资金13.8亿元,收回资本金3.02亿元。通过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资产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999年1-5月,全市国有和国有控股140家工业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108.9%,其中67家骨干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116.4%。五是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各地在改革中,注重把企业改革与资产重组、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及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正确处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企业效益快速增长。济南市通过多种形式改制,到去年上半年企业净资产比改革之初的1994年增加了1.2倍,年销售收入提高1.3倍,实现利润提高1.6倍,上缴税金提高1.3。5、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建立与市经济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配套改革政策,是企业改革工作得以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山东省非常重视改革配套政策的制订,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如青岛市制定印发了《我市资产运营机构非资产运营职能分解移交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资产经营公司非资产运营职能进行剥离;威海市制订了《关于改制企业职工持股会的试行办法》、《关于加强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管理的试行办法》等,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工作范有序进行。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山东省其他领域的改革同步推进。青岛市组建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对全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社会保险工作进行管理,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建、旅游、外贸以及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二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和鼓励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个人收入与其贡献和承担的风险紧密持钩。青岛、淄博、威海等地对一些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与期股制,既有利于较长时期内稳定经营者队伍,又有利于调动和增强经营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青岛市制定了《关于实行企业经营者薪制的试行意见》,在20户企业先行试点,已有11户签订了《考核目标责任书》。同时还拟订了《企业经营者实行期股期权激励的试行意见》。

6、转变政府职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到位以后,政府对企业不再直接管理,如何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山东省各级政府在抓好机构改革的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见,努力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坚决制止乱收费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淄博市监淄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宏观调控,放权经营,强化监督,搞好服务的思路。一是宏观调控,放权经营。“产改”以后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突出行业管理职能,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二是强化监督,依法行政。改制后,政府一方面对企业不再直接管理,另一方面着重抓工商、税务、审计、统计监督,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持公平竞争。三是强化服务,转变作风。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企关系是重要的,但代替不了转变工作作风,必须“两转”结合,搞好服务。重点是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做好再就业工作,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行政体系建设。

三、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20年的艰难推进,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湖北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数量多,资产存量大,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重。如何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需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既以中央的方针政策为准绳,又要结合湖北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关系到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课题。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尽快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进展。

2、搞大搞强重点企业集团。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尽快完成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集聚。按搞大搞强、搞精搞专、综合整治、退出淘汰四种类型,进行分类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企业集团的发展,不断提高大企业集团的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

3、放开搞活经济活国有小企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贯彻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扩展范围,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以转机建制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三改一加强”并举,因企制宜,分类指导,一企一策,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4、建立有效有经营者选拔任用、分配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已成为制约我省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大改革步伐。重点推进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试行国有企业经营者目标管理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期股制度,控索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多种有效形式,改进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任用办法,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5、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努力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凡具备条件的都应实行核准、备案制。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努力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坚决制止乱收费,杜绝“管、卡、压”。同时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把转变工作作风与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体系和筹融资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生物资源开发暨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大会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技术,全文共 7433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资源开发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州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九五”以来我县生物资源开发和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十五”期间生物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切实解决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署21世纪初生物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工作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县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生物资源开发暨科学技术创新工作会议。 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次会议,曾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组织了调研组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XX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纲要》、《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苗族自治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试行)》,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提交这次会议讨论。会议还将表彰奖励在科技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工人、农民先进分子。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战斗在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县科技工作的省州科技部门的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这次会议上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县委李书记就我县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这对加快我县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开拓创新、成绩显著 多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加快生物资源开发与创新,培植了新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经过历届县委、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县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推广与创新成效显著。 (一)生物资源产业发展迅速 我县由于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地处低纬带,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境内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种动植物生长,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气候的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我县发展生物资源创新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早在1975年,我县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造林大会战,为我县生物资源开发拉开了序幕,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九五”期间,县委、政府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又狠抓了热区水果、制糖、桑蚕和香蕉、菠萝等新兴生物资源的开发,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主要成就:一是林业产业发展迅速。2000年底,全县人工用材林已发展到34.73万亩,八角32311亩,肉桂3658亩,桑树3100亩,笋材两用竹1921亩,林业产值达到了2053万元,林产业走上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增长的良性发展道路,为加快脱贫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糖、茶两个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000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0余亩,产甘蔗35293吨。茶园种植面积20359亩,产茶78.73万公斤,糖、茶两个产业共创产值1548万元,在全县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三是热区开发形势良好。目前,全县已种植优质龙眼、荔枝、芒果21731亩,发展菠萝、香蕉、西瓜5万余亩,创产值771.6万元;四是畜牧、蔬菜、水产业稳步发展。2000年大牲畜存栏51624头,生猪存栏146904头,出栏率69.07%。种植蔬菜31983亩,解决了城乡居民吃菜靠外调的问题。水产养殖从无到有,养殖面积发展到4000余亩,水产品实现了自给有余。畜牧、蔬菜、水产业总产值达到8447万元;五是生物制药有了新发展,完成了人工繁殖黑熊技术研究和开发。县制药厂饲养黑熊最多时达到1000余头,2000年制药产业产值达到2041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产值已达15254万元。以林业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与创新产业的发展,是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可以说,没有历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地把以林业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就没有今天。 (二)科技推广取得明显成效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推广实用技术为重点,以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突破口,切实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全县科技进步,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科技培训力度加大,人民群众科技意识明显提高。几年来,共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4350期11.34万人次,各行各业相信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依靠科学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推广“两杂”作为解决12万农民吃饭问题的首要措施,通过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2000年全县杂交玉米种植完成56700亩,杂交水稻种植完成62000亩,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完成17915亩,其中优质水稻种植完成2000亩,农民人均吃粮由1986年的184公斤增加到2000年的347公斤,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全县粮食从外调变为自给有余;三是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发展迅速。自1997年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以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已覆盖全县8个乡镇,70个村民委员会,455个村民小组,8720户农户,推广面积累计达15.4万亩,粮食增产573万公斤,增收824万元,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四是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快。自1983年以来,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共完成了54班2160名学生的招生任务,先后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1870人,为全县科学技术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在生物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单一,结构不合理;二是经营粗放,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待加强;四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投入不足,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差的问题仍然存在;五是创新体制有待改革,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六是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要加快我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步伐和推进科技全面进步,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狠抓落实、再创辉煌 提交这次会议讨论的《XX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纲要》和《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充分阐明了县委、县政府关于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十五”期间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作和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与会同志要站在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站在全县的高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完善下发后,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努力加快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此,我就今后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明确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 1.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次全会、州委四届七次全会以及县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生物资源的区域化、规模化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同企业微观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力争通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建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形成XX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经济强县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坚持的原则是:把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作为先导性、示范性的产业来抓,始终坚持“三有”(有市场、有较长产业链、有较高科技含量)、“三新”(利用新技术、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开辟新市场)、“三高”(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的产业开发原则,实现发展思路、开发方式、开发技术、企业运行机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以及投融资机制的创新,保持产业开发的高水平,实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总体发展目标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总体要求是: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培植成为我县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物资源产业强大、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绿色经济县。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的主要目标:一是充分利用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加工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商品基地,带动XX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发展;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对林、畜牧、茶叶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品种结构,创立名牌产品,把传统产业培植成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的支柱产业;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重点抓好中草药种植及加工、蔗糖、无公害蔬菜、水果、干果、桑蚕、珍贵用材林和生态养殖等产业,使之成为我县继杉木、茶叶之后的新的支柱产业;四是到2005年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总产值占全县GDP的50%,到2010年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总产值占GDP的70%,实现绿色经济强县的目标。 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发展科技事业,到2005年科技进步对全县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全州平均水平,到2010年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城郊农村科技水平达到州内同类县市城郊农村科技水平,乡镇企业发展在州内达到中等水平,粮、菜、畜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率达95%以上,边远农村科技水平达到州内同类县市边远农村科技水平,主要粮、菜、畜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率达85%以上,基本形成科技产业化。“十五”期间,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有明显提高,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的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科技信息、咨询和服务业初具规模,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州中等水平,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科技队伍,使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全县总人口的1%以上。 3.发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要做到六个结合 ——坚持产业开发同技术创新相结合。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产业开发的动力,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县是生物资源产业开发相对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县,只有依靠和加强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才能在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中乘势而上。 ——坚持产业开发同对外开放相结合。我县地处边疆,由于地理、历史和战争的原因,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只有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的开发,才能解决在产业开发中缺资金、缺市场、缺技术、缺人才、缺管理经验、缺示范、缺竞争活力的问题。 ——坚持产业开发同市场开拓相结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市场开拓能力将决定一个产业和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在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市场,高度重视市场开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体系,牢固树立市场决定一切的观念,才能推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发展。 ——坚持创新产业开发同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近年来,我县传统产业由于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低,效益不景气,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努力培植新产业的同时,引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坚持产业开发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毁林造林,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产业开发同扶贫开发相结合。要充分利用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树立靠山吃山、靠山养山、脱贫在山、希望在山的思想,把产业开发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做到产业培植与加快脱贫并举。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和科技全面进步 《XX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纲要》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产业布局,突出了我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的重点,把加工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和三大支柱产业发展作为全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重点。从规划的情况看,只要实现了加工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三大支柱产业建设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实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绿色经济强县。一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必须走区域化的路子。我县各种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建设的产业和项目很多,但生物资源分布较散,形不成规模,从我县的财力、人力、物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来看,不允许我们齐头并进,遍地开花,盲目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技术水平、开发能力、产业基础以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确定重点培植的产业,实现产业的区域化布局。正是居于这样的考虑,县委、县政府决定按照区域经济的原则,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二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化的路子。21世纪是以生物技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世纪,谁拥有了领先的生物创新技术,谁就占有了经济革命的制高点。实现我县生物产品向科技商品的转化,必须建立起生物资源产业开发的科技支撑体系。《发展纲要》中已提出了几项科技支撑体系的措施和办法,即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现有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使之形成我县引进、吸收、开发科技成果的载体和桥梁;依托企业建立专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形成生产、科研、推广一体化的技术研究基地和产业核心;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立产研一体化的技术开发基地;制定优惠政策,着眼长远利益,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为XX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服务;三是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开发必须走规模化生产的路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现有的一些同类产业或者企业将面临着重新调整组合。严峻的现实就是,谁拥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谁就拥有抗冲击的能力。因此,建设三大支柱产业,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开发基础和地区布局等多种因素,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实现三大产业规划的目标。农业产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抓好水果、蔬菜、木薯、中草药和甘蔗的种植,重点建设好中草药、优质热果、木薯、甘蔗、无公害蔬菜、生态茶叶6个基地;林业产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抓好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大力发展八角、棕榈 、笋竹两用材等经济林和秃杉、西南桦、山桂花等高价值用材林,重点建设好八角经济林、珍贵速生丰产林、棕榈、笋竹两用材4个基地;畜牧水产业要提高科技含量,增加投入,抓好生猪杂交化工程和稻田养鱼工程,重点建设好杂交仔猪、肥猪、桑蚕基地。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大规模开发我县丰富的生物资源,实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把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培植成为我县新的经济支柱,是我县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之一。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开发工作。一是抓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开拓情况将决定产业和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要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推动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发展;二是抓园区建设。结合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产业开发示范区,以最优越的自然条件、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以及各项优质服务,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到园区兴办龙头企业或发展原料基地,开发具有特色和市场前景的产品。通过园区的建设,带动和推动全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发展;三是抓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和项目的开发,强化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和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必须的基础设施条件;四是兴科技。树立科技意识,引进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服务,提高产业开发水平,运用高新技术培育创新产业,围绕产业开发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五是抓开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向外引进具有实力的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我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建设;六是树典型。突出重点,抓好产业园区和重点产业的建设,塑造和培养成功的典范,推动全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发展;七是定政策。结合实际,制定促进生物资源开发的扶持政策,在土地征用、税收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八是抓服务。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提供各种优质服务,推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发展;九是促流通。要通过因特网和电脑农业阳光工程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引进和支持有信息、有市场的企业积极参与生物资源产品的流通,架起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品与消费市场间的桥梁。 同志们,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夜,谁创造出新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产品,谁就占有竞争的优势,谁就拥有财富。我们只有加快科技全面进步,才有希望。抓好生物资源开发,实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成果转化,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培植新的支柱产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事业,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树立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开拓进取、狠抓落实,为开创我县生物资源开发和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在全市企业改革暨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会议相关,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3236 字

+ 加入清单

全市企业改革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战线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工业增长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提高,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资产重组和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上下抓工业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举全力抓工业的氛围初步形成。客观地分析当前形势,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只有25%,仍处在初期阶段。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一、要突出解放思想,着力推进观念创新。现在全市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十六大的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两年特别是去年工业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得益于近几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大家对加快工业的发展已经形成共识。但解放思想还不够,还有一些影响、阻碍发展的陈旧落后观念需要进一步创新。当前,要针对在转变职能、发展思路、管理方式、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差距,重点在“六破六立”上狠下功夫。一要破除按部就班、均衡发展的传统发展观念,进一步树立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意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二要破除“左”的观念束缚,树立市场取向的改革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三要破除计划经济的管理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四要破除粗放型经营思想,树立现代管理意识,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五要破除官僚主义思想,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六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树立开放意识,跳出池州看池州,走出池州发展地州,通过招商引资,在机制、人才、信息和项目上实现与先进地区的有效对接。 二、要突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机遇,充分发挥池州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吸引外来资金特别是境外资金重点投向生产性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工业企业和经济主管部门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中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要准确定向。要把招商引资的目标重点瞄向江、浙、沪、闽、粤等沿海发达地区和港、澳、台、韩、日尤其是韩国;把招商引资的对象重点瞄向国内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国际跨国公司;把招商引资的领域重点瞄向国有集体企业的存量资产、现有骨干企业的做强做大和现代流通企业的发展上。二要抓好结合。要把招商引资与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深化企业改革、盘活现有存量、建设工业园区等结合起来。要紧密结合实际,不搞盲目引进,特别是有污染的项目、与生态经济示范区相违背的项目不能搞。三要注重实效。招商引资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项目质量、项目载体、服务水平、优良环境和招商方式。 三、要突出发展后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据专家对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的投入、产出的分析发现,工业投资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来产出增长2.73个百分点。显而易见,工业投入收效是明显的。在继续发挥政府建设性投资作用的同时,要引导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重点投向工业。发展工业特别要把握好发展重点。一要突出抓好对全市经济带动性大的10户工业骨干企业和10户民营重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工作。对这双十户企业,各级各部门要抓拎在手里帮助指导,通过各种要素倾斜,尽快做大做强。二要认真做好两篇文章,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科”字文章,提高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约化的“农”字文章。三要集中力量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即非金属矿采选及建材工业、有色金属材料工业、纺织服装玩具工业、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机械仪表工业、精细化工业。四要加快推进五大工业园区建设,即贵池、青阳建材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东至重化工业园、轻纺工业园和大渡口桥头工业园,开发区的有色工业园、港口工业园,提高企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在加大工业投入和发展工业园区时切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坚持依靠技术进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发挥信息技术的倍增作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一定要增加科技含量,走深加工的路子。要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加快推广混凝土集中搅拌配送和新型墙体材料,实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要坚持预防优先,严格执行新上基建技政项目环境评价制度,实行生产能力建设改造与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要把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同区域工业布局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加工规模化、系列化、精深化,促进县区之间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四、要突出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民营化和产权多元化为主攻方向,坚决、彻底、有序、稳妥地推进新一轮企业改革,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全市国有工商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任务。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有利于企业改革后的发展,有利于国有、集体资本完全或基本退出,有利于妥善安置职工。对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的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集中有限资源做大做强主业,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实现企业的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我市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重点是要做强,只有做强才能做大,而强主要体现在核心竞争力上。当前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要做好六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基础工作,推进企业加强战略管理;二是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三是根据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资产重组和联合兼并,突出和壮大主导产业,争创规模新优势;四是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生产线的力度,培育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五是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使企业经营管理上一个新水平;六是抓好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和技术工人三支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逐步建立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职业经理人队伍,探索建立培训、资格认证、使用相结合的新型用人机制。 五、要突出现代流通,着力抓好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流通作为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流通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从传统的商业业态到现代化的超市、连锁、配送、电子商务,满足者不同层次商品流通的需要。大力发展商业,一方面为消费者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为工业企业和农业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流通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国外的一些大企业现在都没有仓库,供应的物资和造出的产品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在改革中,把“贸”的职能放在经贸委是有一定道理的。各级经贸委在调控宏观经济和引导产业发展、市场运行的过程中,工作着力点应适当向流通转移。当前应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切入点,加大经贸系统对流通的影响和调控力度。一要继续开展各种专项整治,使市场流通环境进一步改善;二要认真编制商贸流通行业及各分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和市场监督,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健康发展;三要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专业市场,如茶叶等农副产品市场、建材市场、旅游商品市场等。 六、要突出职能转变,着力加强经贸队伍建设和依法行政。全市经贸系统,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经济工作,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要继续狠抓理论、业务学习,强化制度建设,改革审批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为全市工商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培育形成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贸系统的同志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把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把精力全部放在发展上,努力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作出有益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公证改革与发展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109 字

+ 加入清单

公证改革发展调查报告

我国现行的公证制度,产生的时间较短,发展很慢,不完善之处很多,公证界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公证改革的探讨,改革了十多年,但收效甚微,几乎仍是原地不动。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发展只不过是被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罢了。

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证体制,是当前公证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研究我国公证发展的历史;研究我国的风土人情,研究人们的法制观念,公证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来。

公证发展的历史背景

我国历史悠久,长期深受君主专政统制的影响,人们法制思想相对较弱,人们潜在的意识形态里,官本位思想较浓重,崇尚的是“权”,优其是公权,直至今日依然如此,人们对公权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国人传统的意识,本能的反应,无论外界的影响如何,一定时期内也很难改变,这种对公权崇尚也为公证的存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早就有了“公证”。据西安出土的鼎上记载,西周,历王年间,某人买地邀请几位大夫作为“公证人”证明买地这一事实,并铸鼎以记之,鼎上详细记录了,买卖双方当事人,宗地的位置、大小、价值、证明人等,这个鼎上的记载与我们今天的公证书非常相似,这也是典型的以公权的形式证明民事活动的方式,可见,此时“公证”已经行成了,这比罗马要早近千年,有人说“公证”一词源于罗马,也许有可能,要说公证源于罗马,可就错了,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均是“诸法合体”,没有划分部门法,没有提出“公证”这一法律概念,没有文字化罢了,然而,这并不能否定我国历史上公证的存在。再如,我国历史上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对耕牛的保护均可见诸于律文当中,无一例外的是,在交易过程中,必须要盖有“官印”来证明之,这个盖印的官员,也类似于今天的公证员吧!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的“牛行事”便是由此演变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方式就是公证的活文物了。由此看来我国的公证也源远流长,在研究公证改革时不要总是把眼光放在国外,什么德国、法国、意大利,他们的风土人情,思想意识,法律理念,与国人截然不同。他们的公证制度,公证体制也必然不适合我国国情。我们只有认真研究我国的基本国情,量体裁衣,才能找出一条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来。

我国历史上的“公证”是利用公权来加以证明的,这取决于人们思想上对公权的追求,因此公证机构绝不能私有化,是符合我国现状的。

公证的价值取向

公证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公证来谋取哪方面的利益,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用他来为我们做什么,其实公证的价值取向无非两种,一种是经济效益,一种是社会效益。如果我们追求前者,即以经济效益为主或仅仅为了经济效益。那么,就将公证推向市场,将公证企业化,也无可厚非。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都能清楚的看到经济实体经营最好的方式,无外乎股份制、合伙制、私有制,这些方式将更有利于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给他的员工们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从经济效讲,似乎也是调动公证人员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手段,垄断行业,一夜之间,造就一批百万富翁(公证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从单纯经济效益角度上出发,也没有哪位公证员会提出反对,人为财死吗,这也是人的本性。然而这样的后果会呢,什么公信力、公证质量、公证形象将全部被利所掩盖了,古人所云,“见利忘义”,便是这个道理了。可见,以公证来谋取经济利益,是不可取的,借助国家赋予的权力,来谋取私利,这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只追求经济利益,已经给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决策者也早已看出了这一问题,“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君不见,“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针正在深入贯彻。从北京奥运会也可以看到,我们泱泱大国,孔孟之乡,礼仪之帮,我们悠久的人文文化,数千年的文明,再现了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民族的精髓,一个优秀的民族绝不会丢掉他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成就大国、强国的先决条件,而这些优良传统是要靠一部分人,有组织的去秉承,去发扬,去光大,我们公证责无旁待。

公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预防纠纷,稳定社会,达到一个“和”的目的,这与我国的传统,孔孟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如出一辙,一脉相承,公证利用其监督、预防的功能,对于维护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公证以其沟通、服务的功能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也不容忽视。因此公证对于传承我国人文文化,构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公证也必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部门,这也就是我们公证的社会效益的体现。

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制约着国家的发展,不文明,不和谐的社会也绝不能成为强国,要成就强国、大国梦,公证就要勇担传承文明的使命。可见,公证的社会效益大有可为,且势在必为。

我们研究了我国的基本原国情,明确了公证的作用和他的使命后。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公证形式只能是公有制形式(行政体制),不能将公证私有化,也不能将公证市场化,公证只能是代表国家行使公证权,这一权利力,直接关乎国家的形象,不能授予任何带有私有性质的组织和部门,否则他的社会效益就会被削弱退变,甚至会便成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

公证的“公有制”,是公证的内在形式,有了内在形式,还要有外在形式,那就是公证的“体”,即以何利形式存在。我们公证体制改革这么多年,“体”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这也是我们改革的未果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来看,制约和束缚公证机构发展的,就是这个“体”的问题,体制不清,权责不明,公证机关的主管机关是谁?他享有哪些权利,应尽哪些义务?职责何在?独立的公证机关应享有哪些权利?不能独立该项怎么办?主管机关滥用权利横加干涉公证权构内务怎么办?如果因此出了事将由谁承担责任?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权具体是哪些?如此种种,均不明确,而且大多数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都是把公证机构当作自己的科室来对待,直接或间接地撑握控制公证机构的人、财、物。他们对从公证机构取得利益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对公证改革的需求,一旦两者出现矛盾,他们便毫不犹豫的抛弃改革而谋取利益,我们一次次的改革都成一纸空文,便理所当然了,更奇怪的是,他们只享有种种权利却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公证机构能改变什么,又能革掉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既然,公证机构没有上下级之别,哪为什么要划分省、地、县三个级别呢,矛盾呀!冠个名又有何意义,形式而已,实属没有必要啊,婆婆越多越不利于公证的发展,可否将公证机构全部上划为省级,由省司法行政机关和省公证协会统一管理、指导,全国公证机构一体化。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不享有任何权利(实际上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也没有能力指导公证机构业务),不得干涉公证机构的任何事务。以便公证机构摆脱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的束缚。同时完善省级对公证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方法办法。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责任范围,这样的“体”对公证来说,如鱼得水,一定会发展很快,这样也与我们公证协会的体系相一致。诚如是,则公证也应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公证队伍精英化

业内曾有人扬言:“办理公证只要有中学文化就足够了,不就是出具一份公证书吗,太简单了”。我想,说这话的人对公证根本就不了解,是的,仅仅出一份公证书并不难,然而对一个公证事项,是否合法,能否给予公证,该出具何种公证这就需要一定技巧和相当高的法律知识作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出错。现在已不是以前,错了无所谓,很少有人投诉,而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了,只要有一点不适当,都有可能当被告。实际操作当中,业务水平越高的公证员,越谨慎,拒办率越高。而那些业务不高的公证员,却什么事都敢办,无知者无畏啊!投诉多了,就麻木了,投诉在他们看来,只是运气不好,没遇到好人罢了。象这样的公证员焉能提高公证质量。

公证法中规定公证员从通过司法考试中录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第十九条的规定却大大降低了门槛,又留了一个不小的后门,到目前为止,该进的都已经进来了吧!这个后门还是关上为好。

大家都知到木桶效应,那个最低的木板才是决定水平高低的关键,这个后门(最低的木板)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公证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呼吁尽快关闭这个后门,有真本事你就考进来。

未来的公证员,都必须且应当是法律专家;应具有很高的法律水平和熟练技巧,应具有谨慎的态度,个个都是精英。才能确保公证质量和公信力。基于此,我们应当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不合格、不能胜任公证工作的公证员或者通过非法途径骗取公证员资金格人员分离出去。“将在精而不在广”,应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从整体上提高公证队伍的素质。同时在法律上提高公证员的法律地位,实行高薪养廉,达到风险责任与利益成正比。以利形成良性循环。否则有可能出现后继无人,事实上,近年来我们公证队伍已呈下降趋势。

二、法定化

公证既然是以社会效益为本,公证的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那么,就应当在法律中规定一定的事项必须公证,如对国有资产的处置,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重大经济活动,及招标,拍卖等,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法定,必须公证,更能体现这些机关行为的公平、公证性,也有利于遏制暗箱操作,走形式,走过场等违纪行为,也能预防贪污、受贿等到腐败行为的发生。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贪官,这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对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缺乏监督造成的,对这些活动法定公证的同时。也填补了国家对这个领域监督的空白。

三、独立化

公证机构应当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才能不受干涉地行使公证权,如前所述公证机构全部上划,独立于地方之外(类似于法院、检察院),这对于公证机构独立行使公证权,提高公证质量、提高公信力是非常有利的,如对政府某些经济行为的监督公证时,公证员可以不再担心个别领导人的可能对自己不利的行为,不被其左右,依法监督,从而真正达到公平、公正。

公证的独立远非仅仅是脱离了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的干预,更重要的是体制上的独立。成为名符其实独立的公证机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不受任何干预的行使公证职权,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也才能更进一步推进民主的进程,进一步促进社会的有序性。

公证的性质

一、国有性

即公证只能是国家所有,不能私有化,这是由公证的本性的决定的,公证的任务之一是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他不是单纯的维护申请人的利益,而是以“公正人”的身份出现,依法律为准绳,兼顾各方的利益,优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如,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规避国家利益的行为,将不予公证。国有更能体现公证的公正性,否则其公正性,就值得怀疑。

二、社会效益性

公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他从一开始产生便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这也正觏和了我们公证的服务、沟通、监督的职能,因此他从产生到现在都不是经济主体,而是狭义的社会主体,公证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机构,而是服务社会的公益性的组织。这是公证的本质属性。如果把这种公益性的社会需求,垄断后,变成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那就会变性,就会带来很多不利的社会效应。

三、公平、公正性

公平、公正即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正直,没有偏私,不偏袒哪一方。这是公证的基本要求,是公证存在的前提,也是公证的天职,这是公证固有的性质。

四、预防性

众所周知,公证的预防性,他的作用便是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从而减少诉讼,降低社会成本,防止纠纷的发生,防止矛盾产生,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例如,经过公证的民间借贷合同百分之九十九都能履行完毕,而未经过公证的民间借贷合同完全履行的连百分之六十都达不到。由此可见公证的预防性非同一般。试想,如果将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列为法定公证,还会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吗?可见公证还具有预防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发生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我国的公证形式,应当是公有制,行政主体,相对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体制,公证队伍应是精英化,公证业务法定化,公证机构一体化,以谋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已任。我们在进行公证改革时,请不要忘记公证的社会属性,不要忘记公证的社会本位、不要忘记公证的功能。也不能只顾部门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不为利所驱使。应当充分认识到公证不仅仅能取得经济利益还能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祖国优良传统。这才是我们公证所应承担的使命。让我们为这一神圣使命而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两整治一改革讲话[页2]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整治改革讲话

3、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是促进国土资源系统廉洁从政和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当下,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挑战和压力,首先是来着外部环境的,我们国土资源系统发生的一些腐败案件,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国土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必然要顶着这股压力。其次从自身看,我县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压力依然不小,我们应看到由于市场配置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工作环节的权利运行还缺乏有效制约等因素,一些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偶有发生,所以通过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干部队伍进行整纪纠风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遏制腐败案件易发多发态势,切实增强队伍廉洁从政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

4、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是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要看到,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够完善,既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权力制约机制,推行阳光行政,出台一批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的契机,紧密联系南乐实际,加强调研、科学研判、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全力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

二、准确把握“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要求和任务

我认为分解“两整治一改革”的具体任务,集中体现在八个字上,“查纠、整治、整纪、改革”。围绕这八个字落实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这次上面提出自查自纠,重点是在土地管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投标、中介机构选定、干部选拔任用、财务资产管理、基本建设等权力运行中,违反规定收受现金获取财物的行为。凡在规定时限内如实向组织报告,讲明情况并主动纠正的,可从轻、减轻或免于处分;凡在规定时限内不主动自查自纠的,一经查明,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深入开展土地交易市场整治。集中整治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交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在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中,规避招拍挂,违反规定设置出让条件;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土地出让审批;擅自调整修改土地出让条件;土地储备、土地供应和土地出让信息不公开、不对称等突出问题。二是规范机构管理的问题,落实“严禁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及事业单位人员在经营性事业单位或中介机构交叉任职,建立中介机构廉政从业和诚信档案、土地储备机构必须与其下涉及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要求。三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清理。包括闲置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开发的资金专项检查,土地出让合同和房地产用地清理。

(三)深入开展整纪纠风。要紧紧围绕“努力使全县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名次升上去,违法违纪案件数量降下来”的目标,着重抓好“防”和“查”。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4168 字

+ 加入清单

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座谈会是一次例会,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梳理前一段时间工作,部署后几个月工作。刚才,秉文同志传达了全省发改委系统第五期发展和改革工作研究班精神;连旺同志总结回顾了今年全市的经济形势和发改委工作,提出了今后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各县、区分管领导通报了各地的经济形势,交流了一些好的做法。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交流经验、明确重点的预期效果。会后,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和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准确把握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总体趋势1—7月份,我市经济在连续三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首次出现了增幅在两位数高位运行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整体形势全面向好。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3.6%,增幅创7年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42.3%,财政总收入增长71.3%,增幅均居全省首位。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增幅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二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大幅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财政收入结构继续优化;企业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质量大幅提升;经济运行初步显现出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并重、经济发展与效益提升同步的基本特征。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趋稳。随着海螺、大电厂、非金属矿加工等一批重点工业大项目的建设投产,重工业化加速,大中型企业带动效应增强,工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摆脱了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局面。四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交通方面,沿江高速公路池州段、合铜黄高速公路池州段建设全面展开,铜九铁路建设线路定测工作已经完成。城建方面,城市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承载力有了明显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动力、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池州经济正在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化,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这一增长态势,预示着池州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认真把握好这一发展势头,努力实现池州跨越式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一面。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宏观调控对我市经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一是投资增幅回落。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1—4月回落14.2个百分点,7月份仍在回落。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我们总量小、基数低的地方来说,投资增幅回落意味着追赶的速度将会减慢。我们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上来,一定要关注这个指标,把加大投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资金和土地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企业贷款难度加大,流动资金紧张;土地审批趋紧,项目建设用地存在缺口,招商引资和基本建设受到影响。三是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限制超载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发展上的波动,客观上是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反映出我市经济素质脆弱的一面,也说明了我们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对经济工作的本质认识还存在差异。分析我市经济的内在不稳定因素和认识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自主投资能力不足。投资快速增长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国债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来自民间的投资明显不足。二是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尚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阶段,资源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粗、散、乱现象依然突出,土地、矿山等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意识不强,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不高,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不多,产业聚集度不高。三是市场调节能力不强。市场体系发育不足,服务业水平低;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足、自我调控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经济活动特别是招商引资主要依赖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经济外向度不高。四是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总量在全省垫底的格局没有改变,工业化水平在全省落后的格局仍未改变;工业经济内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与中小企业的比例不协调。五是人力资源开始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人才队伍素质跟不上经济提速的需要,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消除。如果不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大发展、快发展的好势头就难以巩固,我们和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差距不仅难以缩小,还会继续拉大。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趋势下,解决这些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对此,我们务必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二、充分认识宏观调控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背后,无不蕴藏着一次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契机。这次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处于起飞期的一次主动调整,调整的主要方面是转折而不是“过热”。分析这次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着力点,直接目的是为了治理局部经济过热,限制部分行业的低层次重复建设,根本上是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是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宏观调控刚性约束的一面,更要从中看到促进发展的有利机遇,特别是要看到其中蕴藏的有利于解决我市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改善经济素质、保持发展惯性的机遇。一是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的机遇。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国家十分重视加强优势资源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这有利于我们发挥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能源产业、矿产工业和农副产品的产业化。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这次宏观调控针对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经营方式,这个宏观导向有利于促进我市加快技术进步,走节约型、集约型、环保型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推进改革的机遇。行政性调控手段,是对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有利于我们改进对经济活动的运作方式,有利于深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四是改善发展环境的机遇。这次宏观调控把煤、电、油、运和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建设作为重点支持对象,这有利于我们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我们要全面深刻地把握宏观调控的精神实质,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根主线,把宏观调控作为加快调整的动力,作为素质提升的机遇,加快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为池州发展争取更广阔的空间。 三、切实增强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近几年来,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在编制规划、争取国债项目、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招商引资、推进企业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发挥了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当前,在池州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肩负的重要职责,按照建设创新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学习型机关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新局面。一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监测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我们党委、政府驾驭经济发展全局,应对复杂局面,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经济综合部门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始终关视宏观经济形势的运行,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发展的影响,了解周边地区发展的态势。通过大量的信息综合分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高质量的分析报告,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真正发挥党委、政府的参谋作用。希望同志们能加强学习,加强研究,随时保持见事的敏锐性、谋事的预见性、干事的主动性。二要抓好战略规划的编制。规划问题事关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划也是生产力。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用宏观的、前瞻的视野来统筹发展、推进改革,规划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当前,要按照省发改委的部署,认真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要把编制“十一五”规划作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的契机,整合各部门、各县区的意见,充分考虑全局与统筹的要求,使规划科学合理,符合池州的实际,并扎实抓好组织实施。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抓好了规划,就能通过这样一个抓手,来实施我们统筹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方方面面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对“861行动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岸线资源规划、旅游规划等进行全面研究,掌握这些规划之间在层次上、领域上的关系,把它们整合成一个能够全社会覆盖、全口径对接、全方位跟进、全过程协调的一个体系。通过这个规划体系,实现我们全市资源的整合,进而指导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三要抓好牵动全局的大项目建设。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项目意味着投资,项目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大项目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抓项目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要发扬十年谋一电(电厂),十年谋一路(铁路)的优良传统,现在还要十年谋一机(机场)、十年谋一桥(长江大桥)。我市既要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更要谋划那些对池州经济发展有全局性影响的项目。同时,对于在建项目要抓建设进度,尽快促成项目早日竣工,并投产达效,形成生产力。四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将面临着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党委、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完成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加强学习,特别是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不懈地用新理论、新知识,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知识功底,培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超前性。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树立一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争第一、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要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不自满、不张扬、不攀比的风格。要有一种克难致胜的勇气,不回避矛盾,不屈服困难,始终立足于争、立足于上、立足于干,迎难而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把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只有这样,池州才会大有希望,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同志们,发展和改革工作事关全局,事关池州的未来。从事这项工作既光荣又艰巨,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今年的经济工作目标和社会发展任务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政府机构改革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公务员,全文共 1677 字

+ 加入清单

政府机构改革讲话

同志们:

机构改革是备受大家关注的一件大事。党的xx大、xx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去年10月和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两次召开会议,对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书记傅德辉、市长王玲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精神,安排部署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今天的会议很重要,郑书记亲自主持会议,并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有效地推进改革。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推进改革是大势所趋

(一)推进县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先后进行了五次政府机构改革,无论政府机构设置还是职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还不够,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迫切要求进一步深化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省、市政府机构改革目前也已基本完成。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县政府机构改革,对县政府及部门的职责权限、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使县政府职能定位更加明确,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岗位职责更加明晰,运行机制更加完善,行政能力更加提高,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适应。

(二)推进县政府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涉及到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创新。政府机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须与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相适应,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如果政府机构改革滞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还是老一套,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甚至阻碍科学发展。我们要通过深化机构改革,完善体制,优化机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效能,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沙洋跨越式发展。

(三)推进县政府机构改革,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履行政府职责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大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反映在:一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分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行政许可和微观管制仍然过多,审批效率不高,权力行使的制约监督机制尚不健全。有的部门仍然习惯于搞审批,管得多,卡得紧,一些政府部门承担了过多的专业性、技术性事务,一些事业单位承担着政府的行政职能。二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还比较薄弱,一些关系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比如拆迁拆违的问题,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就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职能来解决。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投入与公共需要之间还有不小差距,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较低,公共服务不均衡,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三是政府组织结构及其职责配置还不尽科学,职责交叉矛盾比较突出,权责脱节问题依然存在。不少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有的部门的内设机构之间、内设机构与所属事业单位之间也有职责交叉。一些部门的“三定”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还有的职能调整变化了没有及时修改完善,导致职能错位。如部门推诿扯皮问题,有的是故意扯皮,不想管事、不想担责;还有很多则是无可奈何的扯皮,是职能交叉、权责不清。这些问题,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正确履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着眼解决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确保圆满完成改革任务。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在市政府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会议相关,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公务员,全文共 4287 字

+ 加入清单

在市政府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春节刚过,市政府就决定召开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和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争取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新的更大的进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池州撤地设市两年多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个主题,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克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全市经济呈现出逐步加速发展的好势头。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财政总收入增长7.1%;财政支出增长3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外贸自营出口增长17.4%;全市共引进到位资金8.32亿元,增长3.8倍。2002年全市经济进一步向好。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96亿元,比上年增长7.7%;财政总收入5.42亿元,增长10.6%,财政支出9.45亿元,增长21.3%;固定资产投资25.9亿元,增长22.8%;外贸自营出口2850万美元,增长13.5%;引进到位资金16.45亿元,增长98.2%。除招商引资直接利用外资部分,其它主要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可以说去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今年开年以来经济形势开局很好。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60万元,增长31.8%,其中池州海螺当月实现产值2024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5.5%,显示出大项目对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外贸自营出口318万美元,增长27.7%。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336.9万元,同比增长54.8%;财政支出5137万元,增长47.3%。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形势看好,一些新的项目陆续进入我市。元月18日池州电厂调整了股权结构,并签订了协议,省政府已确定将其作为第一个推荐开工项目上报国家计委,有望于年内开工;元月26日省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安徽九华山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已正式签约,4月份可望动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韩国DONA电脑公司已初步达成投资意向,与韩国中小企业协会商谈了在池州合作建设韩国工业园问题,今年还要继续跟进;林纸一体化项目也与浙江万丰集团进行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铜九铁路年内开工有望。这些都说明我们池州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说明我们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是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这些项目如果抓得紧,能按期实施,今年我市经济还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不说与沿海发达地区比,就是与省内其他市比,我们的差距并没有缩小。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越是基数大的地方发展速度越快。我们再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与别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因此,作为市政府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特别是各县区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头等大事,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抓经济。二、分解任务,抓住重点,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市政府已将《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个部门,并明确了牵头责任单位和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的考核,将依据同级人代会通过的任务目标,与市里衔接后,尽快下达。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目标、任务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进行任务细化和分解,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从年初就要抓紧。从当前看,一季度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主要是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抓好科技服务,特别是农业技术干部要搞好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到生产第一线为农民服务;抓好物资服务,备好农民所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重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重点是加强午季作物及茶园、桑园的春季管理,积极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工作。切实抓好春季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搞好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今年25.9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二)关于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招商引资工作仍然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即将下发的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要求,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要紧抓不放。明天市委、市政府将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总结表彰和动员大会,兑现去年的奖惩,分解今年的任务。对在手的项目要盯住不放,要将招商引资与企业改革、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三)关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交通建设上,要加快“五九”公路建设进度,早日启动国省道路网改造、县乡公路国债项目;加快池州开发区起步区的建设;积极加强与省交通厅沟通衔接,配合做好铜陵至汤口高速公路池州段建设工作。在水利建设上,主要是狠抓水利国债工程建设扫尾,确保通过达标验收;池口防洪墙、秋浦河疏浚和长江路立跨桥建设、青阳牛桥水库、东至黄湓河张溪段治理、石台二期城防工程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都要加快进度,并做好争取新项目工作。(四)关于城市和风景区建设工作。重点是抓好园林绿化,要用市场的办法做好九华山大道绿化带(行道树)、东湖路绿化改造,开工建设齐山景区山北道路等。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清溪塔(妙因塔)维修和翠柏北路前期工作。进一步深化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抓紧组建并运转城建投资公司,推进城市建设。(五)关于项目建设工作。随着江堤建设、移民建镇等国债项目进入扫尾阶段,今年要确保完成投资26亿元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要狠抓项目编报工作。重点是抓好“四个一批”:即尽快编排一批项目争取进国家和省里的笼子,争取国债和各类专项资金;争取一批新项目能够在年内开工建设,保证投资需求不断扩大;抓好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推进一批后续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项目接替,为明年投资奠定基础。(六)关于财政税收工作。一要培植财源,加强征管,建立一个公平的税收征管秩序,确保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均衡增长;二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保吃饭、保运转、保稳定的同时,着眼长远发展,尽可能挤出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招商引资、支持企业改革;三要继续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四要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七)关于企业改革和工业生产工作。2月19日将召开全市企业改革暨经贸工作会议,将对这方面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今年既是“招商引资年”,也是“企业改革攻坚年”,要抓紧实施池州九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黄山岭铅锌矿、齐山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贵池茶厂、池州五交化公司产权制度改革,池州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杰达资产经营公司也要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三、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四种类型的政府,即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信用型政府、廉洁型政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建设新型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把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必须把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我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除先天原因外,关键就看业余时间怎么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做到日积月累,就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我感觉来池州工作后学了不少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学了很多。一是在实践中学,二是在书本中学,另外是参加一些培训班。每天看书看报不间断。我希望大家都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抽些时间看点书,每天积累一点知识,遇到问题就会多一些解决的办法。二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过去一年,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进。从组织部门对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年度考评来看,到目前为止,参加考核的22个政府部门及直属机构102名县干,没有一人列为重点考核对象。从政风评议结果来看,整体情况良好,社会各界对政府机关政风建设的满意度有所提高。41个被评议单位得分在80分以上的单位39个。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也较为突出,根本原因还是职能转变不快,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大兴务实、落实之风,要把抓落实坚持不懈地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2002年度考评结果很快就会与大家见面,到时候市政府一定会按章办事,奖惩兑现。三要顾全大局,协调配合。政府工作千头万绪,重点是经济工作。把握了经济工作,就把握了大局。现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较多,难免出现职能交叉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同志境界要高,心胸要广,要有一种顾全大局的观念和团结配合、协同作战的精神。实践证明,如果协调配合的好,就能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如果哪一个环节配合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大局,影响经济的发展。各级各部门的干部都要从池州发展的大局出发,讲大局、讲团结,都要围绕中心,找准自己的位置,摒弃短期利益、部门利益行为,不要在部门利益上争。对大局有利,对部门眼前利益有影响的工作,也要去干。同时要把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池州的实际结合起来,求得经济的长远发展。四要优化环境,搞好服务。我市的投资环境虽然比过去有改进,但还不够理想。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切实转变职能,创新机制,不断改进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努力实现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还给企业、中介组织和市场,把政府该管的事真正管好,把该做的服务切实有效地做到位。五要艰苦奋斗,勤政为民。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领会胡锦涛同志去年12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牢记“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真心诚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把人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经常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廉洁、务实、勤政、高效的政府形象。新年伊始,各级各部门都要赶快行动起来,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抓紧分解落实,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争取主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提高推进发展和改革的能力_党建党委_网

范文类型:党团党建,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推进发展改革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执政的客观规律性揭示,又是执政实践的长期探索性过程,始终表现为具体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制宜,拓宽视野、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在推进我省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中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本质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思考,有重点地选择努力方向,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此,我们要科学把握执政能力建设的长期性、整体性、实践性,立足于全省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以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为主线,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推进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提高推进发展改革工作的五种能力。宏观思维、善谋全局的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谋划全局的能力,就是指洞察全局、思考全局、指导全局、配合全局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能力。谋划全局,要坚持宏观思维,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握规律,抓住关键。要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上,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善于把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国内外宏观形势和全国工作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预测研究、当好参谋的能力。作为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谋部,当好参谋是我们的主要职责。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及时提出对策建议,采取应对措施,做到见之于未萌,止之于未起,防之于未然。要当好参谋,关键是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超前研究分析,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综合协调、统筹兼顾的能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五个统筹”、推进“八八战略”的必然选择。提高执政能力,就要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和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全局调控和利益协调,有效地整合社会的组织、体制、机制和观念,正确反映和兼顾各地各种利益,构建社会均衡发展的格局,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和谐发展。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能力。随着我省改革的深入和利益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出现很多难题。真正检验执政能力的,不是一般性的难题,而是反映在对重大难题的破解上。要推进改革,就要加强重大改革问题的超前研究,做好相关理论储备,加大对重要改革事项的探索实验,及时把握来自基层和群众的各种有价值的实践创造,并对其推广和完善提出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同时,积极组织试点,积累经验,扎实推进。谋划指导、精于操作的能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既是我们谋划指导的结合点,也是是否精通操作的试金石。精于操作,就是要投身于发展改革的具体实践,从操作层面切实把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因而我们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切实把精力放在求实效上,加强具体工作中的谋划指导。善于根据浙江省情,借鉴和吸收各地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上级精神变为可操作性措施,转化为具体行动。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和不断完善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五种能力,才能真正建设一支“勤学习、善思考、精操作”的干部队伍,为进一步提高推进我省发展和改革的能力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在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制度与职责,会议相关,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人事,全文共 5790 字

+ 加入清单

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的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总结我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研究部署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刚才,会英同志传达了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批转的《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讲三点意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了国家办事业、国家管事业、国家养事业。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各项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现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客观形势的需要,甚至阻碍着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的发挥,迫切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党政机关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今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第一,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2000 7:月,中央印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目的是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随后,中组部、人事部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基本要求。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省里也提出2003年全省聘用制改革覆盖面达到80%以上, 2004年达到100%目前,我县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步落实,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下岗分流已取得明显成效。以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党政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入轨运行。近年来,在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卫生系统开展了竞争上岗、全员聘用,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县在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中实行了聘用合同制和人事代理制度,加快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范化、社会化、法制化步伐,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整体配套、立体推进的改革态势。由于机制和体制的问题,很多单位未能迈出关键性的一步,也迫切需要县委和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从方向上加以指导,从政策上加以规范,以求改革到位。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机制和人事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进一步转变用人观念,破除大锅饭和终身制,强化激励竞争机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潜能,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县事业单位现行的人事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有制度中的一些弊端不断暴露出来。一是由国家兴办的事业单位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供养人员过多,财政负担过重。截止2003年,全县共有各类事业单位640个,职工16129人,是全县国家公务员队伍的近10倍;二是在管理体制上政事不分,机构设置重复,既增加了财政负担又造成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三是在人事管理中实行身份管理和终身制度,难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机制;四是实行国家大一统的用人制度,单位普遍缺乏用人自主权,使事业单位难以通过人事运作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五是形成了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使各类人才选择单位和岗位的自主权受到限制,难以形成人才的优化配置;六是管理方法单一,分配实行平均主义,缺乏激励机制,既不符合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特点,又遏制了各类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各类人才才华的施展,阻碍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七是事业单位门类繁多,布局结构失调,社会化程度低。从社会职能上分,有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社会公益型的事业单位,有创收盈利型事业单位;从管理体制上分,有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有院长负责制;从行业上分,有教育、卫生、文化、农、林、水等;从经费来源上分,有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从隶属关系上分,有隶属各级政府机关的,有隶属党群部门的事业单位。有些事业单位已失去了事业单位的应有作用,其性质、职责、服务对象是典型的企业,而经费、人员又由政府承担,增加了财政支出。要解决这些弊端,就必须通过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才能充满活力,各类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开创新的局面。第三,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率先步入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早日实现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率先步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方面要创新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另一方面,要调动全县上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仅教育、卫生及城建系统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占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重要阵地。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营造能够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的用人制度和良好的用人环境,为郾城参与竞争提供人才支持。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复杂,必须确定目标,分类指导,讲究方法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对于吃了几十年"事业饭",捧了几十年"铁饭碗"的事业单位职工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要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基本思路,把推行聘用制、实行评聘分开、搞活内部分配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把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作为队伍建设重点,把未聘人员分流作为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是对终身的固定用人制度的改革,意味着要搬掉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铁交椅",打破干部职工的"铁身份"。各事业单位要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按程序订立聘用合同,可以直接聘到岗位,也可先签聘用合同,后签岗位合同;可以一步到位,也可分步实施,但必须按照县里确定的时间表进行,五月底前全部完成。今后,事业单位补充新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严格按照要求,实行考试、考核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要加强聘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聘用人员进行岗位聘期考核。人事部门要加强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妥善处理人事争议,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为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 要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用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在人事管理的各个环节彻底改变过去身份管理的方式,在用人、统计、计划、调配等方面取消身份区别,建立适应岗位管理的制度和办法,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要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水平才能胜任的岗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步建立执业资格制度,实行岗位准入控制;要深化职称改革,积极稳妥地搞好"评聘分离"和"以聘代评"改革试点。实行"评聘分离"的单位,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总量控制前提下,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与职务聘任相分离,任职资格代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某一职务所达到的学术、技术水平,不与工资待遇挂钩。用人单位在核定的结构比例限额内,按照一定的程序,根据岗位需要,通过公开竞争上岗的方式,在取得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中自主确定聘用人员。二要合理设置管理岗位,要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推行职员制度。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用,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可区别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和考任。聘任、选任、委任的领导人员,按干部管理的权限和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三要合理设置工勤岗位,建立岗位等级规范,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等环节的管理办法。另外,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可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第三, 要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要贯彻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一方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管理办法。对转制为企业的,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对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逐步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权;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积极探索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另一方面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搞活事业内部分配。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一定要搞活,要拉开档次,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内部按岗位分配的办法,对关键岗位要给予适当倾斜。允许事业单位经批准,高薪聘用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第四,要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宏观管理和监督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政事分开、下放管理权限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认真解决机构臃肿、人员膨胀等问题。一是要转变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弱化微观管理职能,强化宏观管理职能,该下放的权力,要落到实处;该管住的,要真正管住。对各类事业单位的发展,尤其是对国家财政拨款和定额补贴的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人员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指导。坚决防止和纠正借改革之机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及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性指导和监督。人事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行指导、检查、服务和监督及综合协调的职能第五, 要妥善安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未聘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由于编制、岗位、条件及应聘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会出现一些未聘人员,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渠道进行妥善安置。在安置过程中,要坚持"三条原则",从六个渠道予以妥善安置。"三条原则"即:一要坚持精简机构、保持稳定、增强活力的原则。不允许通过增设机构和突破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额来安置人员。二要坚持单位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未聘人员要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自行消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跨系统、跨行业调剂安置。原则上不能把未聘人员简单地推向社会,也不能盲目分流。三要坚持先挖渠、后分流的原则。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改革实施前,开辟未聘人员安置的多种途径,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安置措施和办法,不能造成"车到山前再找路"的被动局面。希望大家谨慎对待,把握好环节,执行好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思想工作,多渠道进行安置,防止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第六,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人才辈出的机制和环境。事业单位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引进高层次的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改革建立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并充分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要建立吸引人才"绿色通道",对进入我县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简化调入手续,不受编制限制。要尽快制订重奖科技功臣办法,真正贡献突出的,可以给予重奖,激发各类人才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自觉性,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任务艰巨,必须加强领导,强化宣传,严肃纪律,狠抓落实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关系到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涉及到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牵涉面广,任务繁重。对此,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改革任务的顺利推进。(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组织人事部门要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宏观指导,及时沟通信息,主动通报和反馈情况,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有研究部署,有督促检查,有责任落实,确保改革的深入开展。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要按照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对本乡镇、本单位的改革作出规划,理清思路,大胆探索。在改革方案设计和实施中,要先易后难,递次推进;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同时,要及时摸清干部职工的思想动向,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保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二)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积极争取全社会对这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减小改革阻力,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广大事业单位职工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要通过按口、按部门召开座谈会或深入基层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改革的意见,真正使这项重大改革更加稳妥,更加符合我县的实际。(三)严肃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政策。各乡镇和县直各有关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有关改革政策,在制定改革方案、签订聘用合同、处理人事争议等方面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办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在执行政策上打折扣,不允许自行其事,随意变更。对有争议的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绝不能擅做主张、随意处理。要严肃干部人事纪律,严禁借改革之机搞任人唯亲,打击报复。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真正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严守纪律不徇私。同志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效关系到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效,希望大家按照既定的日程安排和具体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确保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圆满成功,为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率先步入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xx同志在发改委调研时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3475 字

+ 加入清单

xx同志发改委调研时的讲话

市委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后不久,就到发改委来调研,有选择、有计划地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下半年的工作,并为明年和“十一五”提前做些谋划。刚才听了连旺同志的汇报,对发改委的工作进展感到很高兴。借这个机会,谈四点看法:一、关于对发改委工作的总体印象。作为市政府的综合职能部门,发改委在池州经济建设中是立了大功的。可以说发改委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奠基性的工作,立规矩、建机制、铺摊子、上路子,从无到有,慢慢地才有今天这样好的工作局面,这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重视发挥发改委的职能作用,也得益于发改委一班人的主观努力。达人同志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使发改委的运作走上正轨,在全省的位次、形象大大改善和提高。现在连旺同志主持发改委工作,对情况熟悉比较快,工作也比较主动,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平稳衔接,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把发改委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市委、市政府是比较满意的。二、关于新形势下发改委的地位、作用和职能。发改委由计划委员会改成发展改革委员会,这不是简单的名称改换,而是理念的提升。发改委的工作不能延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部门那种工作思路和习惯,在经济转型时期,要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与国际接轨的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搞好工作的方法。用什么手段、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体制、机制来运作,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个巨大挑战和考验。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经济运行综合部门的工作水平和效率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任务就是搞好公共服务、经济协调和宏观调控,而发改委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间就处在一个宏观调控的地位,党委、政府抓经济工作,首先要抓发改委,许多信息、决策要通过发改委制定和贯彻下去,这是发改委作为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职能和作用所决定的。现在讲的发展不是一般意义的发展,而是统筹发展,千万不能把“发展”理解为抓经济、抓项目,要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方位、全面地、协调地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加快推进改革,才能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改委处在宏观调控的地位,又担负着统筹发展、推进改革的任务,因此,发改委的工作必须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谋划。要谋大事,谋全局。我常讲参谋参谋,首先是谋,有了谋略,才能去“参”,“参”就是向领导提出一些好的主张、见解和建议,让领导参考。我们要求发改委提供的参谋决不是一般的情况汇总、一般的工作报告,或者一般的操作规程,而是确确实实具有谋划、策划性质的可为决策直接服务的意见和方案。其次是规划。谋划是一种发散型的思维,是一种创和发挥的过程,但要把它变成一个可以起引导作用、便于操作、成为现实的东西,需要很多中介,其中重要的就是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好的规划、一个符合发展规律的规划,就能指导一个地方较长时间地、健康地、协调地、顺利地发展;没有一个好的科学的规划,肯定要犯决策失误的毛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规划也是生产力,好的规划就是先进的生产力。同时,要把规划的制定放在战略的位置来操作,这不是做虚功,而是在按规矩办事,按规律办事,这就是求真务实。第三是协调。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利益冲突、矛盾和问题最后都汇集到发改委,因此,需要发改委代表党委、政府对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协调。协调是有讲究的,很多工作协调好了就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进程;协调不好就会造成阻碍、造成内耗、造成损失。协调是一门艺术,是要有真功夫的,是综合素质和综合效能的体现。第四是服务。发改委要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做好服务。除了党委、政府以及发改委本身以外的所有机关部门,都是服务对象,而且是直接的服务对象。间接的还有企业、群众,包括县区和基层,都要搞好服务。服务的内容方式很多,有政策服务,有信息服务,把事情干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对象的困难和麻烦,这也是服务,等等。三、关于下一步工作。一是任何时候都要搞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这一点对于党委、政府驾驭经济发展的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变化非常重要。发改委首要工作就是跟踪宏观经济运行,搞好形势分析。经济形势发展到哪一步,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会有什么影响,周边的发展态势甚至包括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都要综合分析,提出思路和对策,这样才能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发改委要加强研究,要有很敏锐的触角,随时保持知事的敏锐性,谋事的预见性,干事的主动性,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成果。二要抓好战略规划的编制。发改委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用宏观的、前瞻的视野来统筹发展、推进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规划。当前要按照省发改委的部署,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把各部门、各县区的意见整合起来,充分考虑全局的统筹的要求,使规划科学合理,符合池州的实际,然后脚踏实地去实施。同时,要突出解决好规划不协调、相互冲突的问题。对我们的“861行动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岸线资源规划、旅游规划,包括环境保护规划等等,要理清它们在层次上、领域上的关系,把它们整合成一个能够全社会覆盖、全口径对接、全方位跟进、全过程协调的规划体系。只有这样,规划才能出水平、出成果。三要抓好牵动全局的大项目。抓项目不能一蹴而就。对在手的项目就是抓进度,抓保障服务;对已经想到但还没有落地、可能还存在很多风险和变数的项目要盯紧、跟进;要放眼十年、二十年以后的发展,及早策划,还有哪些对池州经济发展有全局性影响的项目,并及早动手,预先做好基础工作。我们有做项目的好传统,十年磨一电(电厂),十年谋一路(铁路),我们还要十年谋一机(机场)。实践证明,料事早、敢想敢做就能成事,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对一些牵动性的、战略性的项目,大家要想得远一点,这段时间我一直讲要上铁路长江大桥,这对池州非常重要,它不仅填补了池州作为沿江开放城市没有大桥的空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座桥把铜九、合九、长江两岸的高速和铁路全部连接起来形成网络,这样,池州的区位就会大大改变,地位就会大大改变。另外还有一个组团城市问题,希望发改委在抓规划时同建委联合起来,一定要把城市总体规划搞到位,落实好。四要抓好审批制度改革。一则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二则可以摆脱一些具体事务,腾出大量的精力考虑大事,谋划大事。搞改革需要党委、政府部门带头,谁带头?发改委要首先带头。五要抓好一些重大社会发展政策、目标课题的研究。目前我市经济建设、工业项目发展势头较好,但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事业发展是条短腿,要抓紧研究促进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拿出最佳的办法来。比如说图书馆建设问题,既要有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同时还要有以人为本意识,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不同层面群众的需求。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都要加强研究。四、关于发改委自身建设问题。发改委这支队伍比较年轻,这几年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实事求是地说,还没有完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自身素质、水平、方法和作风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提高,所以在抓好工作的同时,还要把自身队伍的建设搞好,把班子的建设搞好。第一,要建成学习型机关。学习对于发改委是最重要的。要把发展改革的工作做好,把自身的职能发挥好,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在学习问题上,对发改委的要求要高一些,发改委的干部队伍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是发改委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希望大家都要强化学习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第二,要建成智囊型机关。学习就是为了运用到工作上,成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当然今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还要依靠专家、社会上的一些力量,但是发改委的同志自身要努力成为专门人才,看问题、想问题的层次要高,视野要开阔,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第三,要建成服务型机关。服务的质量水平,要通过工作实践来体现,通过工作的最终效果来体现。第四,要建成效能型机关。凡事讲效益。讲效益就是要讲究科学的领导艺术、工作方法,大量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无效劳动。要从工作流程、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这几个方面来打造,把效率提上去。第五,要建成廉洁型机关。既要勤政,也要廉政,要有非常过硬的作风,这是发改委党组和领导班子“两手抓”的一个重要职责。发改委这几年在这方面把握得比较好,希望能够把这种“廉风”、“勤风”继续保持下去,为抓好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让干部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健康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总经理在2024年公司建设一流大会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经理,企业,全文共 4672 字

+ 加入清单

经理在2005年公司建设一流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刚才, *作了机关本部建设一流工作报告,六个专业组作了发言。 *这个报告很全面,分析得也非常深入。我认为这个报告的分析是恰如其分,符合公司机关的现状的,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报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八项工作,当前的四项重要工作,大家都要认真地对照本部门的工作,落实贯彻。2004年6月份召开的公司创一流工作会是我们全公司全战线的动员会,在那次会上我也作了报告,并对基层单位的创一流工作给予了表彰。当时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点是一流工作,什么是一流?一流就是现代企业。用一些专家的话一流企业就是e流企业,就是信息化的企业。一流是动态的,总是在变,追求工作的高标准,这是我们创一流的基本要求。我们的工作都要把一流工作放在第一位,要求以一流工作为主线。什么叫主线,就是各项工作围绕创一流来做,用一流的理念来进行管理,事事高标准,项项创一流。就像过去我们说,各项工作站排头是一样的,要有这种精神,这种理念。第二点是,创一流要高标准、严要求,建设现代化的供电企业、电网企业或电力公司,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们提出创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目的是建设现代化企业。现代化企业是动态的,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现在是一流,明天不一定是一流。第三点是,要在机关开展创一流工作,今年的职代会报告上也提出了机关创一流,当时在公司创一流领导小组又提出来,强调机关创一流至关重要,用机关创一流来实现全公司的一流企业。机关创一流的重要性在于,没有机关的一流水平,一流的管理,公司创一流是没有基础的,是没有后劲的,是暂时的。第四点是,要加强班组建设,班组建设是公司创一流的基础、基本点、落脚点。机关创一流带动全公司创一流,班组的创一流是公司创一流的基础。首先我讲了一个理念、工作方式,工作要以一流为主线来进行工作;最后我讲了一个目标;中间我说了创一流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机关,一个是班组。今天我们听了主席的报告,六个专业组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机关创一流的要求和设想,也可以说进行了自我诊断,并找出了目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拟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创一流首先要知道差距。创一流关键是对照先进找差距,不知道差距,怎么创一流?优秀的单位也要找出自己的差距,那叫优化意识,也叫优化管理。我提倡大家要找差距,我们机关几次分析会上都以找差距、找问题作为主要内容,然后再提出对策。六个专业组的发言也不错,都认真地进行了准备,有的分析得很深入。没有理论指导,企业没有灵魂,光有理论,束之高阁也不行。为什么要建现代化企业,要以一定的理论来指导。我们不是说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吗,学习型组织就是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建立一种新的理念,要以人为本。下面我讲三个问题。首先是,机关创一流一定要起好步,开好头,全面动员和启动机关创一流工作。最近公司安排到一些先进的网省学习创一流工作,回来后, 主席提出机关创一流关键要加大启动的力度,提高我们机关创一流的意识。以后要考考你们,各部门创一流都有哪些指标,公司的创一流的标准是什么,能不能答上来。一定要有这种意识,没有这种意识,没有这种理念,怎么干也不行。要自加压力,机关创一流难就难在没有版本,没有通用的标准,没有可抄袭的地方,发电厂、供电局可以学习一流电厂、供电局的经验,机关创一流就没有现成的经验。看到别人的规章制度,那是文化铸成的,不是你一学就能学来的,就是电力系统各单位之间也不一样,机关创一流难就难在这儿。应该说机关管理考核最难,机关创一流最难。我们机关的同志到任何一个基层去,都能挑出基层很多毛病,回来自己又是另一个样。看人家办公室有一点灰都不行,自己的办公室却远不如人家。这就要提高认识,机关要高标准创一流。机关创一流一定要起好步开好头,深入动员。我们机关各部室在本周或下周要用半天时间组织讨论邹主席的报告,人人提高认识,每一个部门就怎么开展创一流写出体会。以人为本,这也是企业文化,思想通,工作才能通。观念是总开关,脑袋不通就总是走样,走形式。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再忙也不能忘了学习,这次会议也是一种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理解不仅是去培训、上课或听讲座,它也包含了互相交流,互相体会和创新。认真深入地学习邹主席的讲话,分段讨论找出体会。邹主席报告中讲到一定要处理好好几个关系,我看还要把业务关系处理好。不要把创一流当成负担,当成领导的旨意,不得不创。要认真地理解创一流的内涵,理解它和现实工作的逻辑关系,与现实工作的关系。创一流不能走形势,要与本职工作结合好。一流工作是一种工作方法,你把它用好了,它就会促进你的工作,你不好,它就是累赘。我们各个部门创一流,更重要的是从基础做起,把基础工作做好。 我们提倡机关的工作要自我加压,自我激励,自我诊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我们是电力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怎么能体现高级?智商要高级,业务要高级,水平要高级,要高别人一等才行,任何一个专工都是专家。这就是对我们机关人员的要求,机关人员要有自我完善的能力。第二,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打好基础。 主席分析了我们机关目前存在的差异,我们还需要重视。我想集中起来是否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方面:一是,刚才所讲的创一流意识还不浓,还习惯于老方法、老的习惯,工作存在随意性,效率还不高。二是,我们的主体意识不强,体现在大家的配合还有问题。大家要知道,我们公司任何一项工作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需要大家联合作战,配合意识要深入到我们机关每个人的意识中去。干一件事首先要协调,要说服别人,会说服别人,善于团结同志和部门工作。要树立主体意识,做什么工作,都要围绕完成公司的大目标来进行。部门的目标就是公司的目标,要建立起公司大目标的概念,所以主体意识要强。我们的机关人员的一个特点,就是服从大于自己,什么事情都等领导发话,这也对,但思维不能固化,思想不能不进取。特别是在跟政府、跟国电公司汇报工作时,你就是代表电力公司,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要提高这种意识。大家对各部门的定位理解还不深,职能发挥不好,没找准自己的定位,基层出现一些问题,监督也不得力,不敢理直气壮去监督,非要等着领导讲话,这和得不得罪人是两回事,这是一种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三是,对基层工作检查、指导、培训不力。认为培训工作都是人力资源部的事,要说监督那是审计部的事,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机关有一部分人,对内对外都给人一种感觉:见部不见人,就是不知道以人为本,好多事情是用人干的,你这条线上的工作为什么搞不好,就因为缺乏培训,没发挥好你的现实作用。应该关心你这条线上干部的培养,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几个部门如生产、营业提出来要加强培训,财务也在加强这条线的培训,其它部门也要从工作出发,也要提建议。提倡以人为本,机关工作的定位要抓好,要管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是一种团队精神。我赞成有些人说的,公司的总裁很重要,但是他没有一个集体,没有一个文化,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是不行的。过去有句话,宁为好汉牵马作凳,不给赖汉当祖宗,不是一个人是救世主。 公司这五年的成绩,不是党组这几个人的功劳,是在座各位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不要忘了这一点。我前两天到了电建一公司,发展不错。他们讲了很多成绩,大讲公司支持,公司领导怎么帮助他们。我说你们说得对,吃水不忘打井人,但你们的总结缺了一条最根本的东西,就是靠自己发展起来的。这条不总结好,不形成一种共识,今后怎么能是优势。我们也一样, 电力公司的命运在各位手上,干好干坏在大家身上,我们是首脑机关,是高级管理人员,要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定要找准自己的职能定位,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四是,机关信息化的进程还有差距,部门之间不平衡。机关信息化的进程,有的部门做得不错,有的部门就不怎么样,机关网络,有的部门信息长期不换;有的部门办得生动活泼,从国家政策到一些问答,从公司的政策到部门的工作,从专家讲课到对基层的培训。文件很重要,会议也需要开,网络很重要,这是最好的手段,我们怎么不用呢。所以现在一流企业是e流企业,就是这个意思。要逐渐实现在网上招标、网上订合同,实现电子商务。我们内部有这套系统不用,所以说信息化的管理还不行。信息化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信息模式、管理模式,改变了理念,业务流程都在变。我们公司管信息化的是孙总,有的公司有专职信息化的副总裁,是信息管理副总裁。我建议各部门要一名副主任主管信息化,提高水平。大家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要培训。我建议下半年信息部请一个高级专家给机关全体人员讲一堂信息化课,信息化一年不学习就落后。先进不先进,关键看你学不学习。五是,科学的管理手段、现代的管理方法,使用的普及率不高,差距很大。部门的管理要有先进的管理,最基本的计划、安排、检查、指导。有的部门从来不开处务会,部门领导开了会,要求传达到的,回去不传达,不是讲了就完了,得落实、布置。保证落实是我们机关最大的一个问题。部门工作干不上去,就没有以人为本,没有发挥整体功能。主体意识,整体功能要发挥好,要用科学的方法,大家要抓好。第三,要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乘势而上,挤身于全国同类一流企业先进的机关水平。刚才我讲了缺点,实际上我们电力公司有很多优势。第一是,我们没有那些老网省公司、老集团公司那种机关作风很浓的风气,领导布置了工作就能去干,扯皮的少,框框少,我们要学习好的公司,要借鉴创一流的好的管方法,速度快、心理障碍和管理障碍少,这就是一种优势。第二是,大家大部分都是供电局、电厂等基层来的同志,都比较务实,这也是一种优势。第三是,我们年轻,这也是优势。年轻就活跃,年轻就有上进心,年轻就想把事干好。就如何发挥我们的三大优势,我讲三点要求。 第一条要求是,要借鉴先进公司的东西,要学习,要用“拿来主义”。有人说为什么要后发优势,因为你提升时间短,发展速度快,人家五年研究出来的东西,你一个月就学会了,这不是优势吗,我们要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人说我们电力公司这五年发展很快,进步很大,是一种借鉴。借鉴时期就是发展快,这就是我们的优势。第二条要求是,要在借鉴中注意消化,把优势延续下去。只拿来,只借鉴,不消化,不结合电力公司的实际,理论不结合实际,短时间是优势,马上就会变成劣势,这是因为借要付出成本。一套规定放在这儿了,还觉得是个包袱,认为那没什么用,但再想搞就费劲了。所以借鉴中要消化,借鉴中要研究,要思考,要防止不创新、不切合实际。我们过去搞制度,一个单位好,大家都照搬照抄,一模一样,“制度一面墙,标准一大摞”,都没有用,我行我素,还一个样,许多年后变成笑谈,这就变成了劣势。抄是一种优势,不学习不行,必须要抄,必须要借鉴,但关键要消化,要创新,要有自己特色,才能真正变成优势,才真正赶上先进的水平,这点很难。第三条要求,我们各个专业组,要在全国电力系统各网省公司中,榜上有名。我们十几个专业组,怎么也得有三分之一上榜。大家好好干,都要争排头,让国家电力公司说你干得好。第一个标志是,要有创新精神,就是要有知名度。比如,人力资源部在管理上有创新,安全评价在基础管理上有创新,雷区定位有创新,部分专业达到国家的水平。第二个标志就是,在重要刊物上有一席之地。管理刊物,技术刊物,国家级刊物上有一席之地,一年有几篇文章,有一定的建树。对榜上有名的要宣传,党组要重奖,鼓励大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要以这次机关创一流为动力,推动机关的管理工作,使机关的管理工作在2005年上一个层次,上一个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