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1年扶贫工作打算【热门20篇】

浏览

335

范文

1000

2024扶贫工作自我鉴定

范文类型:鉴定书,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20某某年,我局继续按照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挂点村、挂点农户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也存在必须的问题,现将20某某年我局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挂点村基本情景

某某村位于某某镇的东北角,某某国道穿越全境,与某某镇国道上接壤,总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31个村民小组,865户3452人,总劳动力1745人,其中小学生数326人,初中生数126人,高中数68人。耕地面积2312.03亩,人均0.67亩,有效灌溉面积1230亩,旱涝保收面积760亩,果园面积420亩。党员73人,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共有148户贫困户,共456人。其中扶贫户91户,303人;扶贫低保户24户,82人;低保户26户,63人;五保户7户,8人。我局共有工作人员6名,在某某镇某某村挂点联系了15户农户,全部属于扶贫开发户。

二、主要工作情景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某某县体育局20某某年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某某局长担任组长,某某、某某副局长任副组长,某某、某某、某某等其他干部任成员。

(二)深入了解致贫原因。

经深入了解,发现某某村村民致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文化素质致贫。文化贫困导致人们思想安贫守旧,观念落后,一些贫困户生活标准低,有的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脱贫信心和勇气,有的两眼朝上,依靠国家救济,“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观念保守,不愿理解新技术,甘愿受穷。二是年老多病致贫。个别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患大病,或患慢性病,或丧失劳动力,而亲戚儿女不能资助和赡养而导致贫穷。虽然经过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救助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但高额的医疗费用如同无底洞,依然是此类家庭称重的负担。三是劳力缺乏致贫。由于家庭本身缺乏劳动力,家庭单靠传统的种植业为生,产出的农产品又无法外销,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四是其他原因致贫。如由于自身残疾,无法从事劳动生产;天灾人祸使本来富裕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子女上学经济压力大等。

(三)帮忙农户脱贫成效明显:一是深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面了解沟通发展思路,填写好某某市精准扶贫信息表,并录入管理系统。二是制定详细精准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具体帮扶措施,在产业、就业、保障等方面全力供给帮忙。三是认真抓好防汛抗灾工作,深入农户家中宣传防汛抗灾知识以及应对措施,查看水库、山塘、水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情景变化,做好预警工作。四是做好“一本通”相关工作,组织帮扶干部和农户认真填写好“一本通”,并要求干部、农户要完全一致。五是根据农户不一样的特点,经常性的和他们坚持联系,询问发展规划和要求,长远打算和近期打算,及时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给予解决。六是与县有关部门、乡镇、村里联系,要求各方面给予我们连挂的农户更多优惠政策。七是全面完成20某某年脱贫户的信息录入。20某某年我局连挂的农户共有3户,加上20__年的脱贫户,我局共9户贫困户脱贫,剩下6户未脱贫。

(四)完善精准扶贫信息

按照市、县、镇的有关要求,进取上户落实贫困户信息,并及时将贫困户信息录入到扶贫系统内。目前,我局联系的15户贫困户信息已全部在系统内进行了录入,并关联到了我局各干部。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贫困户对于精准扶贫的认识还不够;

2、脱贫的具体措施还需进一步精细。

(二)下一步打算

1、加大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横幅、公告、广播电视、手机群发信息、微信等手段,广泛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使广大群众深入了解精准扶贫工作,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坚持宜农则农,发动有本事的贫困户发展脐橙、油茶、西瓜、甜玉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和生猪、鱼养殖业,提高特色产业开发效益。

3、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带动机制。进取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水平,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忙挂点村搞好道路建设、养护,完善排水、灌溉渠,

协助做好村容村貌治理等。

5、鼓励提升就业技能。大力落实“雨露计划”等政策,鼓励贫困户参与“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20某某年实现70%贫困户经过培训提升劳动就业本事。20__年前全部培训完成。

6、按照市、县、镇的有关要求做好其他有关扶贫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扶贫工作自我鉴定

范文类型:鉴定书,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一、精准扶贫工作

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813户2930人,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经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职责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资料、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供给可靠依据。

二、产业扶贫工作

我镇今年共安排扶贫资金64万,经过贫困家庭档案,各村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投票选出贫困家庭共175户779人进行产业扶持。经过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并将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各重点村已逐步构成了适合自我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如:蕉子坝村34户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了“村兴旺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葛根种植面积达15亩,预计年产值达20多万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经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增加收入。

三、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圩镇内实施集中安置,进取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94户456人,集中安置30户135人,在全镇逐步构成了山里面耕作圩镇消费、山里面挣钱圩镇享受的局面。

四、整村推进工作

一是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攻坚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来,我镇共硬化村组公路5.4公里,投资103万元;新建水圳2200米,投资19万元,修建漫水桥一座,投资4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从基础设施上看,我镇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本事较弱。近年来,虽然经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理解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本事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我镇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各县直帮扶单位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

(三)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我镇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由于整村推进工作重点在基础设施方面,难以顾及这部分贫困户。

六、几点提议

1、增加扶贫重点村个数。这些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差,村容村貌亟待改善。为此,请求上级对实行差异化扶贫,帮忙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逐年增加贫困村的数量,力争6个行政村都能享受到扶贫重点村的扶持政策。

2、在扶贫政策上给予特殊扶持。加大资金支持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扩大“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范围,提高移民搬迁补助标准,防止出现农民因建房返贫现象。

3、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本事。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雨露计划和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务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到达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和培训一门技术,振兴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扶贫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786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开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在国家和省上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增收问题相结合,项目带动,农户参与,整村推进,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全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受气候、地理、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的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目前仍有贫困人口54877人。

产业扶贫的做法和成效

贫困地区由于地理位臵、水土资源、人口素质等因素制约,思想观念相对封闭落后,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实践证明,靠“救济式”扶贫,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更加严重;靠传统产业改变贫困面貌,自身条件又不允许。如何利用好国家的各项扶贫惠农政策,真正走出一条促进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最根本的还是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开发,发挥“造血”功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依托能人带动,做强劳务产业。在走访的5个村中,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收入中平均占到了三分之一,有的高达三分之二。 近年来,提出“立足优势调结构,依托能人带致富,劳务输出促增收”的发展思路,龙林村每年有500多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仅2019年一年,全村劳务收入就高达773万元,人均3000多元,占到了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438元的68%。同时,2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学到技术后返乡创业,创办商贸流通、机械加工等企业10多家,带动500多人就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劳务产业已成为全

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被村民誉为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调整种植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业。沿山地区土壤贫瘠,干旱缺水,靠传统种植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想依靠土地有所收获,就必须转变耕作方式,依靠现代科技,对接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植业。

借助政策支持,壮大规模养殖业。贫困村地区人多地少,发展种植业先天不足,但可以另辟蹊径,在养殖业上寻找突破。为从根本上解决该村群众的脱贫问题,区、乡、村三级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抓住国家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走“以草养畜,靠畜增收”的路子,采取“整合项目资金、区上扶持、部门帮扶、乡上协调、农户自筹”的办法,筹资78万元在平阳镇贫困村建起高标准养羊小区,修建暖棚61幢183间,目前,很多贫困农户养殖规模已发展到300只,每只母小尾寒猪年纯收入可达1200元,每户养殖10只母羊,基本实现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是沿山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现实途径。要实现脱贫致富的大变化,首先要有产业培育的大进步。通过多年努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群众温饱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这些都为贫困地区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区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培育特色产业,也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从贫困村的发展来看,产业扶贫代表了今后我区扶贫开发的主要方向,必须把产业扶贫作为当前我市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作为沿山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途径,全力以赴,抓出成效。

能人带动是沿山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助推器。沿山地区因为贫困的原因,群众集体意识淡漠,公益设施建设滞后,无法形成干事业的合力,这就需要有一个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带头,真正带领群

众干事创业,脱贫致富。

用好政策扶持资金是沿山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保障。沿山贫困地区自身基础差,“造血”功能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党和政府在扶持政策上予以更多倾斜,给予“输血”支持。同时,要真正使扶贫政策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使好钢用在刀刃上,合理的整合必不可少。

提高农民素质是沿山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推进产业扶贫,农民素质至关重要。以劳务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东门村和范营村为例,一个技工的年收入要比普工高出1万多元;再以纯体力型输出的拾棉工为例,尽管每年的劳务收入非常可观,但工作环境艰苦,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对劳动者学习应用科技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切实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加快产业扶贫步伐提供技术支撑。

产业扶贫存在的困难和今后工作的建议

我区产业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还存在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劳动力素质偏低、扶持资金不足等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沿山地区贫困面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利用好政策和项目资金,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立足资源,做好产业规划。要把产业扶贫纳入全市“”发展规划,坚持从区域资源环境实际出发,在摸清贫困群体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贫困人口结构、致贫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努力发掘区域优势资源,在全市“十大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的发展战略中寻求沿山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拓展产业培育空间,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区、乡镇、村产业发展规划。

整合扶持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扶持产业培育。市、县区财政要预算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产业开发示范村建设,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培育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增长点。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发挥部门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沿山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的筹资渠道,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继续坚持市、县区部门对口帮扶的方式,集中力量扶持示范村、重点村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劳动力素质。要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场地分散、师资薄弱,设施简陋等问题,制定完善培训规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通过农民培训促进产业发展。针对贫困地区农民经济状况,要在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给予更优惠、更务实的支持,切实解决农民培训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调动贫困地区农民学技术、强技能的积极性。

创新机制体制,为产业扶贫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区域发展优惠政策,引导和推进贫困地区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致富能人、运销大户及村级基层组织在贫困地区建立农村专业服务实体,开展农产品经销、信息供给、农民培训以及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解除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后顾之忧。

强化工作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都要拿出相当精力,从政策、措施、市场等方面深入研究,指导贫困乡村破解发展难题。要抓好典型培育,认真总结各地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好思路、好做法,集中力量扶持示范村建设,创造成功经验,为贫困村

产业发展树立可学可赶的榜样。要高度重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选好用好村级带头人,做好群众的引导发动工作,克服群众的畏难情绪,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产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乡2024年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3188 字

+ 加入清单

一、全县基本情况

某某县辖14个乡镇、30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万人,耕地82.5万亩,其中水浇地32.5万亩。县内地形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自然条件恶劣,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影响,阳原十年九旱,十春十旱,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差,传统农业脆弱,农民丰年温饱,轻灾返贫,重灾绝收,历史上就是有名的穷县。尽管我县组织实施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扶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灾、因病、因学等返贫人口很多。按照国家最新贫困标准人均收入2300元测算,我县仍有贫困人口13.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6%,贫困人口占村人口60%以上的村有18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因而再度列入国家20__-20__年重点扶持贫困县。

二、扶贫思路、目标和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以?一年示范引领,两年辐射扩面,三年集中攻坚,四年巩固提升?为目标,把?‘两线’(109国道和芦大公路沿线)扶贫攻坚示范带?作为主战场,深入实施中心村建设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全市扶贫开发示范县。

任务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县重点扶持51个省定贫困村,其中,筛选出14个贫困村和其他8个非贫困村作为中心示范村,进行集中打造。同时兼顾扶持其他贫困村。20_示范引领年。坚持先易后难原则,重点扶持17个贫困村,实现14个村脱贫,集中打造12个(9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__持续推进年。重点扶持18个贫困村,实现15个村脱贫,集中打造5个(3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__集中攻坚年。重点扶持16个贫困村和前两年度未脱贫的6个贫困村,实现18个村脱贫出列。集中打造5个(2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_巩固提升年。对尚未脱贫出列的4个村集中整治,对其它村进行全面?回头看?,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课?,巩固成果,完善提高。实现51个村全部脱贫出列。

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产业化扶贫。?十二五?期间,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吸纳其它资金达到64.35亿元, 其中县财政每年拿出2500万元,用于产业化扶贫。通过土地流转、贷款贴息等多种途径,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和引进种养加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强化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植壮大皮毛、杏扁、葡萄、设施蔬菜、杂粮杂豆和特色养殖六大扶贫特色产业,尽快打造全县11大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_年底,全县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增幅650元。到20_年,全县农村人口实现户均1台缝皮机、1亩大杏扁、1亩糯玉米、1亩设施菜地、0.5亩优质葡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增幅4000元。

二是强化基础扶贫。“十二五”期间,计划整合资金8亿元,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瞄准?两线?区域,积极打造22个吸附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村,广泛吸纳?空壳村?、?空巢村?群众搬迁聚集。其次,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四年间计划修建村级公路300公里,新打并配套机井60眼,新建和修复各类水利工程1250处,新增和改善水浇地5万亩,解决5.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第三,改善社会事业。通过改造农村危房等多种有力措施整治村容村貌,建立健全环境保洁长效机制,突出抓好农村?四绿化?,到年底扶持的贫困村、中心村要达到?四清四化?的标准。建设和改善村级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文化站、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广播电视、通讯全覆盖。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基础上,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到20_年,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新型养老保险覆盖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以上。

三是强化智力扶贫。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等进村入户。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搞好乡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到20_年底,贫困村每村至少有1个科技增收项目,有20%的科技增收示范户。每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掌握一项致富技能。同时,依托各级培训基地,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20_年依靠各级培训基地、龙头企业和帮扶单位完成转移培训3000人以上。

四是强化社会扶贫。国家、省、市共计安排24个单位到我县结对帮扶,对市级以上帮扶的机关、企业、部队等单位,我们各乡镇、贫困村切实抓好协调服务,激发其最大的帮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县直单位包村扶贫工作上,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贫困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县直部门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办法》等文件,安排了28名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抽调了51个单位包扶贫困村。要求县直帮扶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选派优秀干部,制定有力措施,确保帮扶村按期稳定脱贫。此外,广泛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事业。

三、扶贫开发进展情况

一是扶贫攻坚宣传深入人心。先后召开了扩大会和常务会、全县扶贫攻坚动员会,传达贯彻与落实中央、省、市扶贫会议精神,对?十二五?期间和20_年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条幅、组织工作队广泛宣传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在公路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贫困村、中心村书写扶贫攻坚标语300多条。河北电视台新闻联播在2月20日对我县依托皮毛产业抓扶贫的做法做了报道,4月8日又对我县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二是扶贫信息平台建设顺利实施。经过培训、摸底、采集、录入等连续紧张作战,于2月中旬将全县13.6万多贫困人口、十二五期间启动的51个贫困村扶贫开发信息采集工作全部完成。近日,按照市要求,安装了高配臵品牌电脑,直接与县政府内网连接,基本形成了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信息库的扶贫开发信息平台。

三是扶贫规划编制循序渐进。举办了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编写培训班,印发了《_乡(村)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范本。目前,贫困村、中心村、乡镇、部门、行业扶贫攻坚规划已基本完成,有待进一步完善。县扶贫规划的编制基础数据摸底等前期工作结束,预计4月底前可完成编制任务。

四是社会扶贫工程全面铺开。研究出台了《某某县扶贫攻坚方案》、《关于做好新一轮贫困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县直部门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办法》等文件,抽调了28名县级领导、51个县直单位,与省、市共计22个单位、企业、院校、经济强县共同对?十二五?启动的贫困村、中心村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帮扶。

五是扶持政策逐步出台。出台了《关于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人才引进、土地流转、金融支持、规模性项目创办(领办)和引进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将相继出台,使之尽快与扶贫产业挂钩、与中心村建设挂钩,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挂钩。

六是《规划图》制作基本完成。我县贫困村分布、扶贫产业布局、中心村建设等《规划图》,经县扶贫办协同相关部门考察、规划与布局,由县规划局设计、制作,经县委会讨论、聘请专家审定,目前已基本完成。

七是科技培训与劳动力转移步入正轨。全县已有60多名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了省、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培训。县内围绕大棚蔬菜、獭兔养殖、葵花种植等培训农民630多人次。依托首钢订单,在县职教中心组建了首钢定向就业班,新生入学达到45人。全县通过各种途径向县内外输出农民人。

八是扶贫开发工程稳步推进。各相关部门、行业按照规划,通过多种渠道向省市申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县政府协调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采取发放惠农信用卡、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形式向农户、中心村发放贷款。目前,在各类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赊、欠、垫、筹等多种措施,部分村水、电、路、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缝皮机、獭兔、周转牛等发放到户,调拨种子、农技培训、调整地块等产前服务全面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扶贫开发工作总结_学生工作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学生,全文共 4194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为圆满完成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1、瞄准目标,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

今年我市要新解决8万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年初,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部署,我们专门起草制订了《200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2004年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制订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今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同时,按照省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扶贫开发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市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临汾市扶贫开发“12345”工作内容,即围绕一个扶贫目标、抓好两大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围绕一个扶贫目标,就是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围绕如何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这个目标来展开,坚决克服忽略这一目标的所谓扶贫开发。抓好两大扶贫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贫工程和沼气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就是要搞好种草养畜、经济林果、龙头加工。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就是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负责制,扩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建设。“12345”扶贫开发工作内容的制订,进一步理顺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是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

2、重点突破,积极实施移民扶贫工程。

移民扶贫是彻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年初,根据晋开发办[2004]1号文件《关于在全省贫困地区进行扶贫移民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十个贫困县所辖的300人以下的村庄进行了调查,重点对100人以下的贫困村进行了摸底。其具体情况是:100人以下的贫困村有1261个、涉及10753户、45135人;人口在101-150人的贫困村有172个、涉及3743户、17395人;人口在151-200人的贫困村有121个、3373户、15428人;人口在201-300人的贫困村有27个、1583户、7162人。根据上级要求,今后重点解决100人以下的贫困村的移民问题。我们将分别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1261个贫困村、10753户、45135人的移民问题。

在扶贫移民中,我们仍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自主分散迁移、跨县(区)安置”等多种形式。

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移民3300人,重点在汾西和隰县实施。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原计划移民工作八月底前结束,但由于受“非典”影响,整个工程在六月份后才正式上马,预计10月份前可以全面完成任务。

3、稳步推进,大规模开展沼气扶贫工程。

沼气开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沼气建设作为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到2003年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1000个。今年计划新建沼气池5000个,目前已建成近4000个,正在密封配套。

在实施沼气扶贫工程中,我们重点推广汾西县“五个一”扶贫开发模式。即:每个农户在庭院中修建一眼旱井,建设一个沼气池,一座养殖圈,一架日光棚,一个小果园(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树)。旱井为种植、养殖及沼气池提供水源;日光棚为种植和冬季产沼气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养殖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做饭、照明提供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种养业的肥料、饲料和防病治虫的药剂。这样就形成了以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以旱井为条件,以发展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宣传力度,邀请记者深入沼气建设工地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采访,目前已在《山西日报》、《临汾日报》等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有关报道 篇,使沼气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有力地促进了沼气扶贫工程的开展。

4、夯实基础,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

有机食品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化劣为优的突破口,是提升农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为了搞好有机食品产业开发的起步工作,2004年1月7日至8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市有机食品培训班暨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扶贫领导组成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农业局、财政局、计委、农行、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副市长常富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特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两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向大家讲授了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标准认证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结束后,在全市有机食品工作会议上,常市长对全市的16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我局与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签订了我市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与基地建设咨询的协议,为我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奠定了良好开端。

今年3月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又来我市,对尧都区和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咨询,为制订临汾市及10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目前咨询报告已经完成,规划正在紧张的制订完善当中,有望于年底完成市、县规划大纲,临汾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报告及GIS图,使我市的有机食品产业开发取得可喜进展。

5、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局领导外出跑项目的时间相对减少,给我市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局领导及时决策,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我市的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目前,我市2004年扶贫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共上报省扶贫项目100多项,预计可争取资金2410万元。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认真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6、搞好扶贫系统电脑网络建设,建立扶贫统计监测体系。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借助电脑网络,实现扶贫开发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完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使网站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了扶贫信息的发布与反馈。目前,市、县12个扶贫网站每天24小时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并不断滚动更新,全世界可随时登陆查阅,为我市的扶贫开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与临汾胜创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全市扶贫项目库的管理程序,目前正在建设测试之中。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们正在筹建扶贫统计监测体系,对扶贫资金的到位和扶贫指标完成进度进行统计监测,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扶贫开发管理流程,全面促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7、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基本素质。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上半年,市、县扶贫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一是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沼气开发,中药材种植,“通丰”植物营养液推广、特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上半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采取各种方式培训 1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份。二是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上半年,我们在贫困县重点推广使用了“通丰”植物营养液,共试点推广22万亩,通过对比试验,效果十分明显,所喷植物叶片增厚变深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积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目前,隰县、吉县、大宁、古县等四县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到位迟。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多年来,扶贫资金的下达都在年底,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效益,直接影响了当年工程建设。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认识不到位,象移民搬迁工作,有的县仅做了些基础性工作,群众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

3、沼气综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建沼气池只是照明、做饭,没有把沼渣、沼液作为新型肥料、饲料充分利用。

4、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小。多数地方产业小而全,农林牧副渔样样有,形不成规模,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

1、围绕解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大力实施扶贫增收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集雨浇溉、节水灌溉以及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工程。抓好有机食品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

2、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加大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移民扶贫和沼气扶贫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进一步抽调专人督促检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搞好资金报帐制的实施,促进扶贫资金的到位工作,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扶贫日的倡议书的范文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扶贫日”六盘水市倡议书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5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扶贫开发事业既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也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市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截止20xx年7月底,全市尚有农村贫困人口20.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有贫困村615个(深度贫困村162个),没有一个贫困县实现减贫摘帽。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奉献爱心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消除贫困、同奔小康是全市人民共同的目标愿望。为此,我们倡议: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市民朋友,“脱贫攻坚·‘贵’在行动”,“10·17”,邀您一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确保20xx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如期全部摘帽,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全市上下继续弘扬三线精神,深化“三变”改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努力开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局面。

捐募善款将重点用于全市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惠及扶贫对象更多民生事业。捐赠款物将及时通过市级媒体公布其用途、使用效果,接受全社会共同监督。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您的深情厚意,将赢得受助者的感激,赢得社会大众的尊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贫困群众奉献一份爱心、贡献一份力量,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传递正能量、凝聚精气神!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公募户名:六盘水市扶贫开发局

公募帐号:

开户银行:

联系人:;联系电话:

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扶贫会议欢迎词范文

范文类型:会议相关,欢迎词,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古城新密荣幸地迎来了参加河南省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会议的各位贵宾。在此,我代表中共新密市委、新密市人民政府向莅临我市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衷心地感谢和热烈地欢迎!

新密市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早在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远古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这里有八千年的莪沟裴李岗文化遗址,有五千年黄帝文化时期的轩辕丘,有四千年的祖融氏之墟,有三千年的古郐和古郑国历史遗址。诗经中的《郑风》、《郐风》在这里诞生。这里还有享誉中外的打虎亭汉墓和《水经注》中描写的山水绝佳香峪寺、神仙洞等文物古迹40余处。在这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上,先民们用智慧和汗水构筑了历史的辉煌。溱洧河畔古风荡漾,大隗山下文化灿烂,新密是一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新密市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全市辖有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1个风景区管委会,312行政村(居委会)。改革开放以来,新密市以煤炭、建材、造纸、耐火材料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第二位。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257.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8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当前,全市人民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朝着“打造工业强市,构建和谐新密,全面建设小康”的总目标奋力迈进!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脚步的加快,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使每位离退休人员都能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新密市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从有利于加强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有利于发挥退管组织作用,有利于帮助解决离退休人员实际问题和困难出发,坚持以优化退管服务为中心,以退管机构建设为重点,以规范管理为主线,以队伍建设为保证的指导思想,通过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

目前,全市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管委会已全部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所,并在302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站,全市17个退管所和302个退管站,已按照办公场所到位、工作经费到位、工作制度到位、规范服务到位、活动场地到位、设施器材到位的“六到位”标准全部达标。形成了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两级管理、三级服务的网络格局。实现了乡乡设有退管所,村村建有退管站,组织机构健全,场地设施完善,管理服务规范的工作局面。保证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全市一万多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由职业离退休人员以及遗属供养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为离退休人员又营造了一个新的“家园”。

我市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恳请各位领导对此项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留下宝贵意见,从而促使我市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扶贫日的倡议书的范文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__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弘扬扶贫济困、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时代新风,深入开展和积极参与扶贫日系列活动,对于决战决胜扶贫攻坚,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要看贫困户。今年7月下旬,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集中力量决战决胜扶贫攻坚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决定》,明确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主政方向与实现路径,政策措施与方式方法,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和路线图,号召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一岗双责,合力攻坚,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双重跨越。

攻城拔寨,战马嘶鸣;全面小康,号角催阵!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部署,全市每年要推进__0个村、6万余人脱贫解困,到20__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29.61万贫困人口和因病因残因灾返贫人口全部脱贫,739个贫困村和7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工程浩大,任务艰巨!亟需举全市之力,汇聚社会各方资源,携手奋力攻坚。

在此,我们怀着最真挚、最崇敬的心,向社会各界郑重倡议:

让我们满怀友爱之情,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参与扶贫日活动,慷慨解囊,纾困解难,奉献爱心,共襄义举!让点滴善举,化作缕缕阳光照亮贫困者的梦想,助力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行善积德,福有攸归;功成有你,无尚荣光!我们承诺:你的善款,将按相关规定真正用在贫困群众身上!

10.17,邀你一起,爱心助贫,共同小康。真诚期待您的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扶贫开发办公室工作总结_办公室工作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办公室,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开发办公室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完善思路,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对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预计全市各类扶贫投入达33219.5万元,比上年增加6687万元,增 24。其中:各级财政扶贫资金6974万元(中央、省6016万元,市级财政扶贫资金560万元,区县财政扶贫资金398万元);扶贫贴息贷款19500 万元(信贷扶贫贴息贷款1050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9000万元);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1623万元;各级挂钩单位直接投入资金、捐款捐物折资共 859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协调引进项目10个,投资3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20万个工日,折资3600万元。扶贫项目覆盖1396个贫困自然村,6.7万户28万人,预计减少5万贫困人口。

(一)认真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

全年实施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243个村,总投入达5815万元(各级财政扶贫资金363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18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805万元实施187个村,市级财政配套540万元实施36个村,区县筹集财政资金290万元实施20个村。截止11月底,省级第一批 50个村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省级第二批135个村、市县筹集资金实施的56个村建设任务已完成70,省年底追加的2个重点扶持村正在抓紧编制实施方案。预计今年243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在项目区新建和维修公路40条168km,桥涵52座,人马驿道9条25km;建成输电线路49件 125km,配套变压器34台;建成三面光水沟27件101km,人畜饮水管道119件542km,水塘(池、窖)550个8155m3;新建沼气池 340口,节柴灶191眼;发展经济林果1.5万亩,特色作物1.16万亩。引进推广优质种畜禽1.26万头(匹、只)。开展科技培训267期1.16万人次。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使13410户56031人受益,新增灌溉面积2202亩,改善灌溉面积11610亩,新增基本农田地3220亩,解决1.9 万人、4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解决1005户4169人用电、521户2287人的生活能源,820户3450人通路困难。项目区贫困群众新增粮食361万kg,农民人均增收191元。项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在三个省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输出质量和效益。xx年度1200人的培训任务已全部完成;xx年度市级、宁蒗、永胜3个基地将培训2200人,每人补助800元,共投入财政资金176万元。目前xx年度培训正在进行中。为提高培训质量,市级财政补助20万元。其中:每个基地6万元,奖补经费2万元,为三个基地开展培训提供了经费保证,确保了培训质量。经过基地培训并取得技能证外出就业人员,月收入大多在 1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梦。二是认真做好引导性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工作。今年,省下达我市引导性培训计划5000人,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其中:宁蒗县xx人、40万元,永胜县3000人、60万元。为实施好这一项目,市、县扶贫部门对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并负责输出就业工作,两个县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将在省规定的时限内全面完成。三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积极配合农业、 劳动等部门,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今年全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全部完成后,预计新增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输出7200人,劳务输出收入达到7000万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扶贫讲话稿2000字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256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组织对我的肯定,并给予了较高荣誉。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如何在帮扶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向大家汇报一些我自己的具体做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我于20_年7月到礼县江口乡塄上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带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神圣使命,来到塄上村,在乡村干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深入调研,发现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土地瘠薄,主导产业不突出,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几乎空白,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多年以来,该村由于没有培育和扶持起适合的富民产业,扶贫成效不太理想。在调查研究,座谈交流,集体讨论,科学研判后,我们确立了以核桃和花椒为主的主导产业,辅助发展苦荞,大力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导思想。在合作社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措并举,全力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1、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当地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桥梁,是连接市场与基地的纽带,是特色农业开发、农业科技推广的平台,是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项目实施的基础,更是农村工作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为此,我们认为,在该村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积极引导和培育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长效机制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所以,为了快速发展富民产业,在思想上,动员鼓励。对有条件发展的农户,我们多次上门宣传专业合作社组织,探讨和分析利弊,帮助解决农户思想上的顾虑。在行动上,参观交流。对有意愿的农户,我们联系参观点,带领他们实地考察学习。比如,有意愿养鸡的,我们带他到养鸡专业合作社;有意愿养牛的,我们带他到养牛专业合作社;有意愿搞种植的,我们就带他到种植专业合作社,总之,只要他们想干,我们就带他们先看。让他们现场感受,亲身体验,和成功的人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发展动力和信心。在政策上,优先倾斜。通过与市、县农牧部门的衔接,把新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优先项目扶持的对象,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前景。

2、内引外联,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帮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礼县种植苦荞的历史比较悠久,但至今没有形成生产规模,长期以来只有产品没有商品。经过了解,目前苦荞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同时种植简单,省时、省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动求助陇南康神苦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礼县组织种植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吸纳贫困户,以“公司+合作社+支部+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苦荞种植和加工产业。20_年8月29日,我们邀请陇南康神苦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小燕到楞上村、菜地村、常山村实地考察,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开出了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第一年免费供种的优惠条件,这为农户吃上了“定心丸”。三个村的农户积极性高涨,踊跃参与苦荞种植。考察结束后,孙小燕很有感触的说:“苦荞事业,甜蜜的事业,应该在贫困地区开花结果。”随后,陇南康神苦荞公司总经理赵永明,带领公司人员到三个村与农户现场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的3天中,农户络绎不绝,在菜地村、楞上村签约完后几乎都到了凌晨,在常山村签完合同后,已是晚上八点多,还未吃饭。村主任赶忙提来半笼热腾腾的“洋芋蛋”和干馍馍,成为开心的晚餐,我们喝着白开水,吃着“洋芋蛋”,啃着干馍馍,看到三天以来签订的138份合同,工作的幸福感和人生的价值感油然而生。20_年11月15日,礼县康江源苦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江口乡楞上村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注册社员78户,订单农户60户,订单面积800余亩。合作社的运行模式为“公司+合作社+支部+农户”,理事长由公司办公室主任曹瑞担任,副理事长分别由塄上村、菜地村支部书记担任,理事由塄上村、常山村村主任担任。合作社的组建和运行村党支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示范带动,推动了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礼县康江源苦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运行,为塄上村及周边地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树立了榜样。通过示范带动,不到半年的时间,从无到有,江口乡已正式注册成立了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是:塄上村花椒大户徐金平,发展社员7户,成立了礼县福利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菜地村马三拜,发展养鸡社员5户,成立了礼县润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菜地村马瑞豪发展养牛社员5户,成立了礼县瑞豪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积极扶持,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

新成立的合作社,由于管理水平低,经济实力弱,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为了让这些新成长起来的合作社不断壮大,我们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每成立一个合作社,便积极向市县农牧局、农经局衔接汇报,挂号排队,当项目和政策来临时,优先予以扶持。礼县润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不久,礼县畜牧兽医局便安排生态放养鸡项目12万元。礼县瑞豪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养牛规模50头,达到了奖补标准,正在申请8万元的奖励资金。同时,按照市上九部门联合下发的陇南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十到社”实施方案,我们正在积极衔接农业科技特派员和电子商务到社的工作。

三、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一旦管理跟不上,运行不规范,就会形同虚设,逐步成为空壳社和休眠合作社。为了防止以上现象的发生,不但要加强业务指导,还要加强规范化管理。经过和市县农牧部门、江口乡政府的多次磋商,市县农经局将对以上合作社进行重点指导,在条件成熟时,纳入市级示范社进行管理;江口乡政府将对合作社加强检查,并每年进行一次考核。通过强化管理和精心指导,以督促合作社正常运转和快速成长,进一步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在发展富民产业,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上,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存在档次较低、起点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购紧密、带动能力还不强的诸多问题。今后,我们将借助政策优势,充分挖掘当地潜力,借鉴成功经验,精心打造,倾情帮建,努力把合作社建设成为真正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平台,达到建社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富民产业,致富一村百姓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扶贫个人总结范文1500字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1739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作为进驻永安镇田坝村干部,感到十分荣幸。驻村以来,在工作组组长的带领下,在田坝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为主线,紧紧围绕驻村工作职责,确保了驻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现将一年来的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调查摸底,摸清村情民意

驻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田坝村的基本情况,积极请教村委领导干部,虚心向群众请教与学习,一年来不断提炼自己,不断丰富基层工作经验,通过实地走访、真正融入基层、与群众一起吃住,很快掌握了田坝村基本情况,田坝村是一个产茶大村,拥有茶园面积2.8万亩、其中有机茶1.8万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总户数2156户、10159人,其中低保户:415人、残疾人:65人,其中抗美援朝老战士5人,大组14个瞎64个小组、耕地面积为7982亩(田6434亩、土1548亩),森林覆盖率达扶贫个人总结以上。通过和村委领导的走访中,不断征求百姓意见:其中反映最多的民生问题涉及到水、电、路、房、产业扶贫、企业规划指导、从业人员培训、致富路子等各种民生问题,其中很多百姓还反映了“四风”问题等。

二、全力以赴,全心全意为民办好事实事并接受驻村工作职责检查

驻村以来,我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驻村工作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各级和驻村有关联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

驻村期间,我和工作组成员紧紧围绕工作主题,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

一是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工作程序,帮助村委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及有关监督机制。

二是为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素质,先后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学习“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总要求,严格践行“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大力强化他们宗旨观念和责任,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积极开展民生实事工作,积极履行驻村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一年的驻村工作中不断寻找“麻烦”,“无事找事”做,根据田坝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帮助百姓寻找茶产业增收路子,一年来召开群众座谈会1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次,“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宣传标语张贴5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50人次、解决困难10个、办理实事好事17次、召开群教活动交流座谈会5次、道德讲坛2次、致富路子3条、带领游客团队进入景区1000人次,消费金额达10万元、协助小沟组组长陈友富因地制宜种植辣椒产业10多亩,年产值8万元左右,共征求群众意见100条,其中“四风”问题20余条等。

3、协助镇、村委领导接受省、市、县驻村干部到岗、到位职责巡查工作4次不等,接受中央巡督组检查驻村干部工作职责1次。

三、存在问题

驻村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工作新局面还待打开,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对农村工作还是按上级部门的安排进行,自身独创性工作开展不够,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帮扶资金及项目争取存在困难、帮扶难度大、由于驻村时间短、临场处理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工作混杂、出现两头工作的现象、工作思路还需梳理,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帮扶的支持力度欠缺。

四、驻村工作开展困难,由于缺乏交通工具下队下组凭借自行车深入基层进行帮扶,工作难度较大。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及改进措施

进一步推进驻村工作局面开展、积极坚持以“五个梳理”来查找自身在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难题,以三个”带头“切实将驻村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将“一宣四帮”驻村工作职责以创新的方式开展和落实,严肃查找“四风”突出问题,积极向困难群众争取项目帮扶资金,继续推进10必访工作的开展,整改老经验老一套的帮扶措施,根据田坝村实际情况,利用茶叶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全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优势、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优势同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建设,积极为百姓做好产业规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项目争取、亮点致富路子提出等工作,切实将民生帮扶工程作为一项长远工程重抓实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取了选调生,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投身基层扶贫事业。“她本有很多选择。”昔日导师郝海燕说,“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是她志不在此。出生于广西农村的黄文秀,求学过程中,依靠党和国家的扶贫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学成回报这片土地,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困难群众,是她的心愿。她曾对自己的老师说:“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黄文秀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初心,回归家乡,建设家乡。她想要当那个“走出去”并“回来”的人。

黄文秀,作为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在一年三个月的任职里,她带领村民种砂糖橘、杉木和油茶树,帮村民修好了路、架起了路灯。到20__年底,全村共有88户、417人实现脱贫。就是这样一个在村里人认为年轻的丫头能干出什么事来的黄文秀,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黄文秀的事迹也时刻提醒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不忘初心,要充分体现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优秀品格。因此,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啃硬骨头,把困难扛在肩上的优秀品质,切实干好本职工作,做爱岗敬业的新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教育扶贫工作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市外侨办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根据《关于对20xx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目标实施考评的通知》(通办发〔20xx〕23号)和《关于开展“十三五”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活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和总体部署,我办认真做好结对扶贫工作。结合本办实际,真情帮扶,在开展与海门市包场镇河南村的“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位,确保帮扶规范化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我办领导始终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外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采取帮扶措施,不断拓展扶贫工作新局面。年初我办把结对扶贫工作列入办重点工作,对全年的扶贫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任组长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并专门安排友城友协支部负责日常联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有组织领导、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坚持做到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资金,从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出发,倾情倾力,认真对待和落实帮扶工作,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

二、扶贫助困到位,确保帮扶有成效

20xx年,我办紧紧围绕结对帮扶工作责任目标,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措施扎实,充分发挥我办职能优势,结合海门包场镇河南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帮扶方案,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在端午、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夕,分别组织党员干部3次对结对帮扶的困难党员江金生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并给予该家庭1600元经济救助,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当前家庭生活上面临的暂时困难,帮助他们重树致富的信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形式,询问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详细了解村情,理清帮扶思路。在深入调研、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制定了帮扶方案,并将帮扶工作与开展“三解三促”、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扶贫助困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加强了结对帮扶活动的有效落实。

三是坚持既扶贫,又扶志,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与群众思想工作。20xx年,我办组织党员干部先后3次深入结对村、结对户中,采取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切实宣传好党的一系列新观点、新部署;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勤劳致富、创业致富,自强自立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学会一技之长,增强就业本领和创业能力。

四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先后给予河南村4000元资金,作为对河南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资金扶持,以此来帮助丰富该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对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一是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安排和组织下去的时间次数比较少,宣传力度还不够;三是捐款和资金帮扶的多,真正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的东西不多。

四、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办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

努力发挥本办职能优势,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扶贫日的倡议书的范文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5个“扶贫日”,同时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这是全国、全世界爱心人士向贫困人口伸出援手,表达关爱,彰显团结,践行无私奉献的时刻。届时,我市将组织开展以“精准脱贫、携手同行”为主题的“扶贫日”系列活动。

在此,我们向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驻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郑重倡议:人人参与爱心募捐,让世界充满爱,让爱改变你我,让贫困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截至20xx年底,全市已脱贫出列226个村,279836人,未脱贫对象还有14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31144人。贫困村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发展比较滞后,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占比较高,全市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

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是我国千年来的优良传统,面对身陷困境的父老乡亲,我们积极倡议,让爱集结,让爱传递,让爱绽放!用您宽广温暖的怀抱,用您宽大温暖的双手,用您无私奉献的爱心,慷慨解囊,纾困解难,用实际行动支持和帮助贫困群众,为全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我们承诺:您的爱心捐款,将按照《荆州市扶贫“一日捐”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监管,规范使用,公示公开,让爱心捐款真正用在贫困群众身上。

“10·17”,邀您携手同行,期待您的参与,衷心感谢您对扶贫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接受捐赠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调研报告:如何啃下扶贫攻坚“最硬的骨头”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372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调研报告:如何啃下扶贫攻坚“最硬的骨头

武陵山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跨省经济协作区。XX年11月,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的启动,政策机遇给地处湘鄂边陲、武陵山脉东端的石门县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更大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石门县委、县政府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建设“生态石门、现代石门、幸福石门”为目标,提出了“把扶贫作为民生攻坚一号工程”的战略要求,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工作成效。然而,成绩的背后是长期与贫困落后为伍,目前仍然戴着“三顶帽子”(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县、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贫困县)、扶贫对象达8.25万、纳入扶贫攻坚规划的贫困村有124个的严峻现实。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之路怎么走?特殊贫困片区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湖南省委党校联合石门县委党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给出了一份清晰答卷。

一、抢抓机遇,突破交通瓶颈

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说过:“结束贫困的关键在于让穷人走上发展的阶梯。”建立一个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出行畅通、城乡连贯的综合交通网络,正是此“阶梯”的第一阶。交通不改善,脱贫只是空谈和幻想,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无从谈起,“风景好,路不通,只能望而却步”。扶贫攻坚一定要把改善交通设施作为前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尽快加以解决。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县委、县政府要对照《武陵山片区石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在争取扶贫攻坚优惠政策上主动作为,抢占先机,将优惠政策转化为突破交通瓶颈的扶贫开发项目。特别是对石门西北山区扶贫攻坚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宜张高速要督促相关部门抓紧立项开工。

二是要加大统筹力度提高项目工程投资标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要从贫困山区建设成本高的实际出发,取消县财政配套项目资金的有关规定,因地制宜确定山区路幅宽度,将西北山区过窄的道路拓宽到4.5米,从而为开展西北旅游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要按照路网建设与产业布局、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好宜张高速、常张高速、安慈高速石门连接线,提高通达广度和快捷程度,增强交通干线的承载能力。另外,要打通断头路,修好环城公路,升级水泥路,实现内外全覆盖。在村组道路建设上则要因地制宜,宜宽则宽,适度超前,并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切实突破交通瓶颈。

二、因地制宜,培植特色产业

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造血”之举。县委、县政府要以美化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提高扶贫效益为中心,以改善贫困山区生产和生活条件为重点,寓生态建设于扶贫开发之中,依照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走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的路子,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一是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在壮大柑橘、茶叶、烟叶、蔬菜、油茶、药材等产业的基础上,培育发展蜜蜂、马头山羊、黄牛、野猪等生态养殖产业。集中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品牌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生产基地、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采取由龙头企业带动及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把特色产业从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连接起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保持长期稳定的高效益。同时要重视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石门柑橘产业为例,目前石门柑橘树龄大都达到或接近三十年,品种改良迫在眉睫,国家和省市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柑橘品改资金的支持力度,以增强柑橘产业的发展后劲。又如石门茶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深加工还有巨大的空间,品牌价值的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对此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要发展生态旅游业。石门的自然风景独特优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业可谓得天独厚。因此,要在成功创建旅游强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生态游、休闲游、乡村游等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特别是要与上级旅游部门及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合作,通过积极谋划、全力推介,使石门尽早尽快融入张家界-吉首-凤凰风情旅游圈及宜昌-张家界生态旅游圈,进一步做大做强石门的旅游产业。

三是要发展矿物加工业。石门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矽砂矿、石膏矿、磷矿、铁矿等都有巨大的储量,但目前大都是出售原矿,附加值很低,如何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已成为当务之急。可考虑引进一些战略性和生态环保性的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精深加工。

三、优先教育,深化智力开发

优先发展教育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造血”功能的有效扶贫方式。一是要抓好基础教育。对目前的学校特别是农村的学校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了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可考虑设立贫困山区教师特殊津贴,以吸引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去农村学校教书,让城市和农村的教师实现双向良性交流,让贫困人家的孩子共享教育公平。

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解决就业的重要手段。对一个贫困学生进行免费的职业教育,就是为一个贫困家庭注入“造血细胞”,必将带动这个家庭脱贫致富。

三是要继续落实“雨露计划”。让农村贫困家庭的新生代劳动者免费接受就业培训及实用技术培训,或者获得培训结业证后予以补贴,以督促农村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加强与农业高校和农科所的“联姻”,为他们提供科研基地,争取他们对农副产业进行长期指导。建议省、市政府将有关高等院校和高等职校纳入扶贫后盾单位,利用他们的优势到石门开展支教、科技兴农等方面的工作。

四、统筹安排,实施易地搬迁

石门县地理环境特殊,西北山区和县城周边地区自然条件迥异,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全县80%以上的生产总值由县城及周边地区完成,而占总面积70%、占总人口45.2%的西北部山区仅完成20%左右。这已经成为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也是扶贫攻坚工作要啃的“硬骨头”。可以这样说,石门县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实现西北部山区的突围。正如县委书记董岚所说的“没有西北山区的小康,就没有石门全县的小康。”

因此,一方面要在政策特别是在资金、项目上向西北部山区倾斜,狠抓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西北部山区的产业。另一方面必须统筹安排,让一些生活在自然条件最严酷、资源最贫乏、环境最恶劣的山区贫困人群通过土地整理、置换、流转等办法在所辖区域内进行易地搬迁。搬迁的村镇要进行整体规划,把集镇建设与移民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在建设好集镇的同时,建设好移民小区。县内不具备安置条件的,可由省、市出面协调,解决移民安置地问题,使移民搬迁的扶贫工程得以有效实施。

五、完善机制,妥用扶贫政策

石门县已被国家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范围,县委、县政府一定要完善机制,用活用足扶贫政策。

一是把专项计划扶贫、惠民政策扶贫、行业部门扶贫、对口支援扶贫以及社会各界扶贫整合起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二是除大力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外,还要积极主动争取对口帮扶的单位、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民营工商企业家参与扶贫开发,并使之在税收和其他方面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三是积极支持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使之纳入大扶贫的格局,充分发挥其生力军作用。

四是整合财力资源。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建立“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定在重点村”的项目资金整合原则,将交通、农业、水利、国土资源、林业、教育、卫生、社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特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有效地提高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五是落实国家有关扶贫开发项目的税费免征政策。对企业用于扶贫事业的捐款,符合税法规定的可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对移民扶贫搬迁所需土地优先审批,允许搬迁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相应的财产收益。

六是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扶贫攻坚。探索出用财政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金投入,破解贫困农户、龙头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担保难的难题。

七是激励、引导企业和个人等社会资金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多元投资模式,保证扶贫资金源源不断,逐渐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2024_工作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4817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2020

关于20xx年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一】

学校党支部、校长室按照调xx县教育局的扶贫帮困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师积极响应

为了切实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学校上半年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由荆校长任组长,王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工会、各班主任、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制定帮困措施,扎实推进帮困工作

我校根据调xx县教育局扶贫帮困工作安排,认真学习了文件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学习有困难学生帮困措施》和《学习有困难学生帮困计划》。根据措施和计划做好宣传和布置工作,在教师例会、班主任工作会等各种会议上做好动员,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共同搞好扶贫帮困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三、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本部千等9名同学为20xx年度扶贫帮困结对对象,由校长、副校长、各处室负责人等一一结对。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出色的成绩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

四、延伸帮困意义,形成帮困“人文化”

组织了多次扶贫帮困活动后,学校发现全体师生的热情很高,出手大方,这为我校的“人文帮困文化”——学校另一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我校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以及整个帮困活动的人文化。这是帮助贫困学生在物质帮助之外的另一层次需求,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贫困学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学校成立了“心灵驿站”,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这些学生作心灵沟通,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树立信心、确立自己的崇高理想。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二】

民族中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村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现就我们20xx年上半年具体做法汇报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乡中心学校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中心学校党书记、校长为组长,全体校委会人员为成员,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

2、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和步骤,与村组干部紧密的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3、深入实际,摸清情况。根据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1)深入帮扶家庭了解情况。在20xx年2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三次深入帮扶村、组,摸底排查,掌握基本情况。

(2)再次初选贫困农户名单。在20xx年4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再次深入各户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予以公示。

(3)甄别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协助各部门按照上报的贫困户名单,完善相关档案。认真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4)最终确定帮扶对象,再一次人深入帮扶家庭,与帮扶对象拟定脱贫措施,并签订协议和承诺书。

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我们服务范围内共帮扶家庭 74 户,帮扶人数184人,其中在籍学生27人。

4、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制定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分别针对各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规范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本次共计帮扶干部13人。服务范围内贫困户对象中计划实施养猪 328 头,养鸡1478只,繁殖母猪4 头,养蜂 8 群,预计产业发展投资八万多元。教育助学19人,计划争取计划圆梦行动补助对象 4人,补助资金每人2万8千余元。预计危房改造32户,投资三十多万元,

5、下半年工作打算

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和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拟定的产业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户,资金到户,效益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脱贫决不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离真正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我们全体人员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意识,以务实诚信、多办实事的优良工作作风来做好今后的扶贫工作。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三】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会计室、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每名教师进十家,温暖送进每一户”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赵静等9名同学为上一年度扶贫帮困助学金发放对象,在上学期末由刘世攀副校长、教务处徐进文主任、以及团委陈涛书记等亲自将助学金送到贫困学生手中。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同时确定凌杰等18名同学享受团县委希望工程捐助对象。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为患病的林春敏同学捐款,短短半天时间,就筹集捐款7000余元。当把这笔捐款送到林春敏同学家中的时候,他的父母连声感谢。林春敏同学自己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和父母关爱。

三、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方努力,周边的好几个企业主已经答应向我校的林浩男等同学每年捐赠600元,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各村委会也各自负担相应人数的贫困生,为他们勤奋学习解除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四】

一、 学校领导重视, 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 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各班主任具体 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每名教师进十家,温暖送进每一户” 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 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 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 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

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陈丽等9名同学为上一年度扶贫帮困对象,进行家访,他们的父母连声感 谢。同学们自己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 和父母关爱。

三、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 各方努力,为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 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 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 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 体的温暖 ,社会的关爱。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五】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师生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 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 由董晓英校长任组长、 王汉峰书记任副组长,教导处、大队部、后勤处、工会、各班主任、 广大教师积极响应,明确思路,有步骤的实施。做好宣传工作,在教 师例会、学生大会、班主任工作会、教研组长会做好了动员,发动广 大师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同时,在师 生中征集扶贫帮困的好点子,广集思路,共同搞好此项活动。如王尚 海老师提出的“城乡学生手拉手”、 钟广宇老师提出的利用学雷锋活动 开展捐赠活动等都得到了落实。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到学校。

对于扶贫帮困工作, 我校做了详细的分工, 比如党支部负责联络、 交流;办公室负责对贫困生进行摸底;少先大队部负责募捐款项等。

在联络工作中, 王书记为首的党支部一班人经常性地与小学的教师交 流, 听取他们的意见, 尽可能的解决实际问题; 在贫困生摸底工作中, 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生都能 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多次组织校骨干教师去小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 还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刻苦学习、报答社会。

三、节约一天零花钱,扶助贫困学生。

学校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中号召全体学生“节约零花钱,扶 助贫困学生”的捐款活动,个别班的学生,家庭很困难,但还是将自 己积攒钱捐了出来,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全体学生,他们踊跃捐款, 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献上一片爱心。在向灾区捐了自己存下的十 多钱,每当老师问起时:“灾区的孩子更苦,以尽我自己的一点心意, 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走出灾难”5 月 16 日,我校教师 为四川灾区捐款 9500 元,学生捐款 1715 元。

四、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学校大队部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真诚地交朋友、解 决生活中的难题。在双休日,这些好朋友,相互走访,孩子去村里体 验生活,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学习进步。” 教导处在教师中组织了“互帮互学”活动,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 辐射带头作用,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的成长。我校的教师利用 空余时间一起探讨教育教学的工作方法,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并定 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 创设等方面的探讨和创新,增强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在课堂上取到 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为骨干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才华和教研能力的 舞台。

在这些活动中,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活动中,教师都 能积极参与,认真听课,互相交流,尤其是干教师不仅在课前对青 年教师进行相关的辅导, 而且在课后还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指 导, 青年教师受益非浅, 也带动了其它教师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将来,关系到和谐 社会的创建,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社会热心 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2312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xx]8号)、《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xx—20xx年)》,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全力推进全市扶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特制定《xx市实施精准扶贫五年规划(20xx-20xx年)》。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别是新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宁远县、双牌县、江永县,其中新田、江华两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宁远、双牌、江永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属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三类县。目前,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对口扶贫新田县,中南大学、省高院对口扶贫江华县,省工商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对口扶贫宁远县,省林业厅对口扶贫双牌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人防办对口扶贫江永县。其余6个县区和金洞、回龙圩两个管理区以及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上扶持县、区(管理区)。“”期间,省扶贫办批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441个,其中国定贫困村84个,全部在五个国家或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定贫困村298个,其中重点县231个、面上县126个;市定贫困村59个,全部在面上县区。20xx年6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省扶贫办、省财政厅批复我市高寒山区村57个,其中江华50个、江永7个。根据省扶贫办测算到我市的贫困人口,20xx年底,我市共有农村贫困人口688909人(含扶贫对象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为全省(640万)的10.76%,贫困发生率为14.8%。其中,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380377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55.21%,其它面上县区308532人,占44.79%。

当前,全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岭山区,即新田、江华、宁远、双牌、江永、蓝山、道县、东安等8县和金洞、回龙圩2个管理区。这8县2区总人口403.26万人,总面积1718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6.7%,共有贫困人口529711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76.89%。南岭山区区域内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寒山区、岩石裸露区、水淹移民区、旱涝灾害多发区,自然条件恶劣,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脆弱,返贫现象突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低。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群众就医难、就学难、住房难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一区域是全市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和革命老区,贫困与民族发展问题相互交织,是新阶段全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全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扶贫到村,规划到户,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的基本要求,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全面小康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群众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模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全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市、县区(管理区)、乡镇(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扶贫攻坚负总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政策,制定本辖区扶贫开发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扶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考核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组织实施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2.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安居、乐业、有保障为重点,突出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保障好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生存条件。

3.部门协作,合力攻坚。按照中办发[20xx]25号、湘办发[20xx]08号文件的要求,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充分履行扶贫工作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努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4.创新思路,精准扶贫。将贫困人口作为主要对象,摸清底数,精准识别按照“一户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簿、一县一(档案)库”的要求,,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规划、落实帮扶责任,构建全市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

5.落实责任,强化保障。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攻坚责任制,制定和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将扶贫工作成就作为党委、政府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领导年度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中办发[20xx]25号、湘办发[20xx]8号文件要求,以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以新的机制保障扶贫开发工作各方力量和资金投入,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集中在扶贫开发上。

6.注重实效,遏制返贫。深入实施产业扶贫,扶持发展增收产业,建立持续稳定的贫困农民增收机制。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竭力防止出现“脱贫快、返贫也快”的现象。

三、基本思路、总体目标与范围步骤

(一)基本思路

以贯彻落实中办发[20xx]25号)、湘办发[20xx]8号文件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的战略思想和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实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这个“两不愁、三保障、一个高于、一个接近、一个扭转”的总体目标,以五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市441个贫困村、57个高寒山区村(其中8个是国定贫困村、11个是省定贫困村)以及省新确定的“十三五”贫困村为重点扶持区域,以“市县领导联村指导、市县(直)单位联村帮扶、工商企业联村援助、机关企业党员干部包户脱贫解困”的“三联一包”为主要形式,坚持贫困人口识别到人、脱贫规划制定到户、项目资金安排到户、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力争全市扶贫开发工作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突破”。

(二)总体目标

通过解决贫困地区突出困难和问题,实现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大改善,公共服务保障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大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贫困程度明显缓解。到20xx年末,全市69万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xx年的14.8%降至3%以内,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以内;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能力大幅提升。

(三)实施范围与步骤

1. 实施范围:本五年规划实施范围覆盖xx市所有贫困村、高寒山区村以及深度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其中产业开发扶贫覆盖所有贫困人口;整村推进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为84个国定贫困村、57个高寒山区村、298个省定贫困村和59个市定贫困村,以及省新确定的贫困村,覆盖贫困人口688909人。

2.实施步骤:xx市实施精准扶贫五年规划时间跨度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20xx年完成总任务量20%以上,20xx-20xx年完成总任务量60%以上,20xx-20xx年完成剩余全部任务,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完成任务。

准备阶段:20xx年1月-10月,主要任务是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建立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 20xx年度:重点完成贫困较为严重的111个国定贫困村、高寒山区贫困村、省定贫困村的建设项目和脱贫任务,共带动脱贫人口约13万人,年末组织考核验收。

20xx年度:重点完成99个国定贫困村、高寒山区村、省定贫困村的建设项目和脱贫任务,共带动脱贫人口约13万人,年末组织考核验收。

20xx年度:完成90个国定贫困村、省定贫困村建设项目,共带动脱贫人口约13万人,年末组织三年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验收。

20xx年度:完成85个国定贫困村、省定贫困村建设项目,共带动脱贫人口约13万人,年末组织考核验收。

20xx年度:完成剩余85个国定贫困村、省定贫困村的建设项目,五年共带动6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末组织五年规划实施验收。

四、工作任务与职责

根据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战略部署,结合我市贫困现状,将扶贫工作的重心下沉到村、到户,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针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考虑区域特色、贫困程度、扶贫缓急、承受能力等要素,整合力量,明确任务与职责,组织实施十一项到户到人工作。

(一)对象识别到人。

对全市农村扶贫对象开展全面调查摸底,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脱贫目标,并实行动态管理,为开展直接帮扶提供依据,解决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扶贫办、民政局、各县区政府。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参与,下同)

1、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根据省确定到县区的贫困人口规模,严格扶贫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复核、县人民政府审批”的程序,把全市688909人逐一识别出来,造册登记,录入全国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做到一户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簿、一县一库(档案资料库),着力构建全市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

2、因户施策,帮扶到人。依据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逐一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脱贫发展计划,因户施策,分类指导,实行差异化的扶持措施,“量身定做”帮扶项目。

(二)生活保障到户。

着力解决贫困村深度贫困户和因病因灾致贫户的基本生存问题,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使贫困村中的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对象实施特殊救助,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1、建立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把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作为确定农村低保对象的必备条件之一,对其中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依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以维持其基本生存。( 民政局、扶贫办)

2、探索贫困户特殊救助措施。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患病的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及时予以医疗救助。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性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改善农村残疾人口的居住、托养等困难,不断提高农村残疾人口的生活水平。多方筹措资金资助贫困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的群体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政局、卫生局)

(三)就学保障到人。

按照勤俭办学的原则,把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同时围绕集中办学和规模办学的思路,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保证贫困山区适龄儿童有学上、能上学、就近上学。到20xx年末,基本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贫困地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75%。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完善,教育培训就业衔接紧密。基本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没有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促进教育资源向贫困农村倾斜,开展名校长、名教师培育和名校托管贫困地区中小学、名师下乡支教活动,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人社局)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有计划、分步骤地对现有1340个村小(教学点)的办学条件进行改善。20xx年改善现有10%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20xx年改善现有20%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 20xx年改善现有50%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20xx年改善现有70%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20xx年全面改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人口较多的建制村建设村级幼儿园,20xx年末,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2、实施贫困学生就学补助。政府出资,按一定比例对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给予补助,就读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在国家给予补助的基础上,按规定纳入扶贫雨露计划给予补助。就读大专、本科以上学校的给予助学奖励。

(四)就医保障到人。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促进贫困人口更加均等地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到20xx年末,每个建制乡镇有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有合格医生,贫困人口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

1、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覆盖面,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财政补助标准,调整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合贫困人口得到更多实惠。到20xx年末,通过精准识别出来的全市贫困人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卫生局)

2、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将危房多、条件差、不达村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优先扶持的建设重点,实施贫困村卫生室改扩建计划,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引进、培训乡村合格医生,鼓励市、县医务人员到贫困村开展诊疗服务、临床教学、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重点突出解决严重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有效降低贫困地区妇女儿童死亡率和患病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结合农村污染源治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到20xx年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每个乡镇建好1所卫生院,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建有达村的村卫生室。(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

(五)就业培训到人。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举办多样化贫困农户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开拓新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引导贫困地区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整合全市的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定期的技能培训,增加贫困群众就业能力,逐步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到20xx年底,实现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

1、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xx-20xx年,全市计划开展各类扶贫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1000期10万人次,通过培训,使全市每个贫困户均能掌握1-2门种植或养殖实用技术,为贫困农民从事种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五年计划开展创业培训500期120xx人,争取全市所有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均能享受创业培训。(农业局、人社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机局、商务局、移民局)

2、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每年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有计划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到20xx年,累计引导性培训1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进城农民工培训7万人次。(人社局、商务局、移民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机局)

3、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帮助贫困户“两后生”到培训学校参加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五年完成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助学15000人。(扶贫办、教育局)

(六)住房保障到户。

以“改善和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和住房安全问题”为落脚点,重点关注“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解决贫困农户无住房、住房不安全等问题。

1、解决无房贫困户基本住房问题。坚持自愿原则,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帮扶与一般帮扶同步推进。通过精准识别出来的农村贫困人口,对基本无投劳能力和自筹能力的危房特困农户,包括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及赤贫农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重点帮扶,优先考虑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特困农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和伤残军人家庭,每年重点帮扶户数不得少于当地农村危房改造总户数的25%,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伤残军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占农村危房改造帮扶对象总数不低于40%。(住建局、发改委、财政局)

2、解决D级危房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各地方政府成立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按照标准核准危房,完成辖区所有D级危房入户调查工作,并张榜公示,分年度对D级危房贫困农户住房进行全面改造,切实保障农户住房安全。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安居”工程,重点抓好整村推进村贫困农户解决安居问题。通过精准识别纳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贫困人口,居住房屋为D级危房的,依照程序审核公示后,中央、省、县三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给予每户4万元补助,不足部分由扶贫、移民等部门依据各自政策另行予以补助,全部补助总额不得超过建房成本。各县区住建、扶贫、移民等部门要加强衔接,整合落实相关政策、资金和项目,切实解决好D级危房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房产局、住建局、发改委、财政局、移民局、扶贫办)

3、整合资源支持异地移民搬迁。整合发改、移民、国土、农开资金,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安置方式,探索实施不具备生存条件或脱贫成本过高的贫困村农户或散居户向相对集中的村寨就地或异地移民搬迁,确保其正常生产生活。(财政局、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移民局、扶贫办)

(七)安全饮水到户。

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加大建设资金投入,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详细规划和统一部署安全饮水到户工程,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贫困群众有可靠、安全、方便、达标的饮用水,基本解决贫困村中尚存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计划到20xx年末,解决贫困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8万人,其中20xx至20xx年解决10万人,剩余18万人争取纳入“十三五” 规划,于20xx-20xx年解决。预算五年总投资14000万元。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结合各县区实际,按照“”规划中确定的100%乡镇驻地通自来水、80%行政村通自来水的目标,确定全市供水布局及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建管并重,让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20xx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兴建集中供水工程30处,解决1.5万户共6万人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20xx年计划投资20xx万元,兴建集中供水工程20处,解决1万户共4万人贫困人口饮水不安问题。20xx-20xx年计划投资9000万元,兴建集中供水工程 90处,解决4.5万户18万人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水利局、发改委、卫生局、移民局)

(八)道路畅通到户。

按照《xx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村镇行政区调整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技术等级,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20xx年,提高贫困地区县城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基本解决贫困地区路不通、车难行等问题。到20xx年实现所有适宜通公路的建制村通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制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80%以上。(交通局、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

(九)产业扶持到户。

以效益为核心,依托各地资源禀赋,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带动,积极扶持发展贫困地区增收产业。按照“财政扶贫资金70%用于产业开发,产业开发资金70%直接扶持到农户”的总体要求,探索发展土地入股、委托帮扶等形式,健全企业与贫困农户联结机制,提高产业扶持效应,扩大覆盖面。到20xx年,全市441个贫困村、57个高寒山区村均形成一定规模、具有特色的产业,实现贫困县有龙头企业、贫困村有增收产业、贫困户有增收项目的格局,促进和带动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突出效益和特色,按照建基地、扶龙头、育品牌、联农户的思路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扶持发展优质水果、烤烟、食用菌、蔬菜、药材、茶叶、油茶、楠竹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现有产业基地的更新改造,整合资金,完善产业基地的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对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优先扶持。健全企业与贫困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的登记和有序流转,在坚持依法自愿的前提下,引导贫困农户在承包期内有偿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以使用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企共赢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融资平台建设,探索撬动金融业、保险业参与产业扶贫方式,通过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农产品参与商业保险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风险保障程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筛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国际质量控制体系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农产品产销模式,开拓产销渠道,积极实施“农超对接”、“农餐对接”,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加快实现生产与流通的高效衔接。(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发改委、科技局、供销联社、农机局、扶贫办)

2、积极探索发展贫困村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充分挖掘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等特色文化和良好的森林生态以及古村古镇古民居等旅游资源,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依托当地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招商引资、合资、集资、入股等多种投资方式保障扶贫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实施,五年共扶持5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发改委、旅游局、文化局、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

(十)农村电力保障到户。

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提高贫困村用电保障。20xx年实施281个村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其中改造125个、完善156个;20xx年实施268个村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到20xx年末,所有贫困村全部实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到20xx年末,100%行政村、98%以上自然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保障。(电力公司、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

(十一)文化信息保障到人。

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数字信息建设。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到20xx年,基本建设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20xx年,实现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全覆盖。采取购置、捐赠和争取上级文化建设项目等多种形式,不断补充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料,解决农村藏书陈旧、新书数量少、群众看书难等问题,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每个村至少确定一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统筹有线电视、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等多种形式,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到20xx年末,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推进贫困村接通国家标准互联网,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到20xx年末,已通电的贫困村,基本实现通宽带。(文广新局、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委、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广播电视台)

五、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五年扶贫规划实施第一责任人,各县区、管理区政府是五年规划的责任主体。各县区、管理区要把五年扶贫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抓住重点,抓出成效。

二是明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具体抓。充分发挥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及时研究提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审定有关重大问题,制定相关资金筹措和计划安排方案,根据部门职责把扶贫开发任务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强化项目监督检查和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调度规划实施进度,研究和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重大问题;每年召开一次专题扶贫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和考核扶贫工作。

三是明确相关责任部门既是责任单位,更是落实单位。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落实五年扶贫规划的牵头机构,市、县扶贫部门为综合协调部门。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责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明确分管领导,把五年扶贫规划明确的任务和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并加快实施。加强与县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贫困村项目提前实施。

(二)加大资金有效投入。

一是稳定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任务要求,市、县两级财政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全面落实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优先确保扶贫资金的投入,并逐年加大投入规模,切实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以20xx年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为基数,每年投入的县、村级财政扶贫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市、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有效整合各类资金。投向农村的资金都要按现行投资渠道,县为单位,整合投入,重点突出441个贫困村和57个高寒山区村及深度贫困村。各行业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的对口项目资金,各部门年度资金要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对口帮扶资金全部投入441个重点村的项目。加强资金整合,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贴息贷款、涉农资金的整体作用,并最大限度将行业和社会资金实现有效整合,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创新财税、金融扶贫模式。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关于财政增投和税收减免措施,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贫困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加强涉农企业、贫困农户与信贷金融部门的衔接沟通;放宽信贷准入,探索信用、联保、担保等多种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用财政贴息资金带动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探索搭建政府主导下的扶贫融资平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形成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扶贫开发融资体制;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办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企业、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构建扶贫办牵头,金融办、财政、税收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金融扶贫工作模式,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四是保障扶贫工作经费投入。各级财政要保障工作经费投入,确保规划正常有序实施。按照省里要求,各县区、管理区按照20xx年识别的贫困人口7-10元的补助标准保障扶贫工作经费落实到位。

(三)完善扶贫攻坚机制。

一是落实“三联一包”机制,强化落实机关企业党员干部包户脱贫解困,进一步落实帮扶到户要求。市级领导、市直单位继续联系贫困村,机关企业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村“有劳动力、有致富愿望、缺资金、缺技术”的特别贫困户包户脱贫解困。突出抓好建设扶贫工作,健全干部驻村工作机制,确保每个国定、省定贫困村和高寒山区村,以及各地确认的深度贫困村都有一个帮扶规划,有一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有一套考核奖惩机制,真正意义上落实“工作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

二是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突出精准识别和分类指导,依据国家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对贫困群众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精确识别,建立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落实产业项目帮扶措施,做到“扶贫一户一策”。

三是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改进扶贫方法,丰富扶贫主体,促进扶贫工作单一由政府负责向政府补助、社会捐助、部门帮助和农民自助相结合的全社会多元化投入转变。以政府为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加大行业扶贫力度,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深入推进“光彩事业”、“爱心包裹”、“同心工程”等社会扶贫工作,鼓励和动员社会组织、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群众组织、海外华人华侨参与扶贫。形成专项扶贫开发推动、行业扶贫有序进行、社会各界力量支持“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

(四)严格考核奖惩制度。

一是加大考核力度。制订《xx市扶贫开发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大幅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在目标管理考核中的占比。将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市、县政府每年签订目标责任书、组织一次目标责任考核;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室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级各单位各地区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和不定期抽查。

二是严格奖惩措施。鼓励加快脱贫步伐,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政研室与扶贫办制定对贫困县的具体考核办法,对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区及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扶贫部门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不好的部门和县市区,给予通报批评,并对单位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与任务目标差距较大地区和部门主要领导要进行批评问责。对年度任务完成好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在扶贫攻坚战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完不成任务的个人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并不得交流、提拔重用。

(五)加强扶贫队伍建设。

进一步抓好扶贫开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讲奉献、能攻坚的扶贫开发队伍。加大扶贫干部的培训力度,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选派扶贫干部学习研修、挂职锻炼;明确县区、管理区扶贫开发办公室机构编制,三、四类扶贫工作重点乡镇建立乡镇扶贫工作站,配齐配强人员队伍,改善工作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县卫生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页6]_卫生工作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卫生,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卫生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打算

(一)突出抓好卫生民生工程建设

1、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于改善全县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强力推进县人民医院的改扩建工程建设速度,为群众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XX年全县参合率力争达93%,争取解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派驻人员编制及人员落实问题,充实新农合监督管理队伍。积极推行参合农民使用ic卡就诊就医,规范参合农民基本信息。进一步加强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防范参合农民、医疗机构套用新农合资金现象发生,对意外伤害案例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逐个调查核对无误予以报销,防止新农合资金流失。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新农合联网微机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

3、继续做好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晚血、肺结核、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

4、继续做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项目。到XX年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达40%以上;农村产妇分娩补助566人;乙肝疫苗、卡介苗等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在全县范围对适龄儿童普及接种;钩体疫苗的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二)全力推进我县医疗改革工作

1、乡村一体化管理。力争到XX年全县所有村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

2、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按照10月份制定的方案,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城市达到30%、农村达到5%,卫生知识知晓率城市达到60%以上、农村达到50%以上,以乡镇为单位原“五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85%以上,传染病报告率达98%以上、报告及时性达100%、重点传染病个案调查率达95%、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率达100%,儿童保健覆盖率城市70%以上、农村达到40%以上,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达到80%、农村50%,老年人登记管理率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20%,慢性病登记管理率城市达到30%、农村达到20%,将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管理。

3、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XX年对全县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60%,叶酸服用率达到6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30%。到XX年,对全县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90%,叶酸服用率达到9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70%。实施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为全县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

4、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推进针灸康复科建设,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进全县科技兴医工作。

(三)提升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工作水平

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继续抓好麻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从源头把关,清理整顿不规范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化管理,加强对医疗服务的日常监管,提高许可门槛,营造群众放心满意的医疗环境。按照省市部署,做好与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能的调整与衔接,完善基层监督执法体系。

共7页,当前第6页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乡镇扶贫工作年终总结_工作总结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8518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扶贫工作年终总结三篇

篇一

X年是我县被确定为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xx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萨尔托海乡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乡,目前仍有贫困户491户,共2662人,其中人均67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为164户,808人,人均670元至865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为327户,1854人。由于萨尔托海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X年人均收入仅达2477元,是青河县最为贫困的一个乡。为此我乡紧紧抓住扶贫重点乡的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农牧业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牧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为了确保扶贫领导机构切实能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组织实施扶贫工作,我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的行为,如《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还明确规定了各类领导小组、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完备的制度管理扶贫工作,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考虑。一是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意见,让农牧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乡的发展思路为“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大力建设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促成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我乡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首先把当年的工作重点列入规划之中,如棚圈建设、饲草料地开发等,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四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在选定项目时,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哈拉乔拉卫生室建设、别斯铁列克村吊桥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20xx年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X年我乡共实施扶贫项目3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1万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设46座,购买生产母畜1125只,覆盖贫困户115户,贫困人口623人。为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我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如在X年实施的两个进村入户项目《萨尔托海农区养畜》、《玉依塔斯绒山羊养殖》中,贫困户自己四处联系,亲自选购扶贫畜,乡扶贫办为其做好检验、登记、建档等服务工作,贫困户通过精心饲喂、放养,繁殖,不断壮大畜群,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我乡还专门针对X年实施的项目内容,组织开展了科学养畜、牲畜育肥、三贮一化、基本建筑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群众1200人次,有了生产技术,我乡贫困户投工投劳完成了石木结构的牲畜棚圈40座,发展农区养畜875只,绒山羊养殖350只,改变以往“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是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全乡的项目实施,此机构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乡镇整改,在达不到整改效果时,可直接向上一级扶贫组织反映。其次发动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村扶贫组织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目切实发挥成效,带动农牧民脱贫。

四、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X年我乡在全力抓好县扶贫办统一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还进一步发挥本乡特色,广开思路,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时实现了人均增收225元的目标。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乡主要以牧业生产为主,气候独特,光热条作好,为此我乡以加快畜牧业发,加大饲草料地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X年全乡牲畜饲养量达9、06万头(只),同比增长3、4%。其中绒山羊3、77万只,产绒量达7415公斤,同比增长3、6%,畜牧业增加收入达45万元。X年我乡进一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种植籽粒玉米3160亩,占总播面积的36%,种植饲草4727亩,占总播面积的54%,饲草料总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90%,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饲草保证,同时受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乡仅玉米种植一项比去年增收37万元。

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我乡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强劳务输出,实现增收。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石河子拾棉花,外出务工等,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乡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用本乡农牧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X年我乡共转移富余劳动力270人,人均增收67元。

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X年我乡6个帮扶单位,在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文化室,解决了修路的经费,组织技术人员打井改水,累计投资达7万余元,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X年我乡的扶贫工作刚刚起步,虽然略有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实享受到了扶贫效益,但离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路程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怕艰险,就一定使萨尔托海乡2600余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富裕幸福的生活。

篇二

XX年,马过河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备件差。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五以来我镇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镇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县下达的马过河镇XX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下龙井村全村总人口73户317人,耕地面积1563亩,人均有粮470公斤。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16、3万元硬化村庄道路5条2850平方米;投资9、3万元新建蓄水池1个60立方米,铺设管道3、1公里;投资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0亩;种植经济林果核桃255亩,改良基本农田地25亩;投资0、3万元建标志碑1座。该项目总投资26、7万元,其中省级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11、7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

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马过河镇XX年贫困人口反贫率为3、5%。

二、农村致贫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保守致贫。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缺耕地致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单一的种植业,由于耕地少、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贫。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四)自然灾害致贫。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五)因病、残致贫。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六)因上学致贫。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幺,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三、20xx年工作计划

针对我镇的贫困现状,抓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镇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镇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篇三

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四、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包村扶贫工作典型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包村扶贫工作典型材料

我局的帮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开发办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全县帮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帮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引导农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结合当地实际,全面开展了于都县xx镇xx村的帮扶工作。

一、夯实组织基础,继续抓好村级班子建设。

村级班子建设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帮扶工作的各项措施也都得靠班子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该局坚持始终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为提高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 “双带”(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活动。紧紧抓住村干部带头示范、带头致富,率先勤劳致富这根主线,村民跟着学、跟着干,跟着致富,由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局一把手到点26次,蹲点干部坚持每月驻村20天以上,与村民“三同”,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

二、因地制宜,促进支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该局协助该村一是推广种植了500亩的优质脐橙;二是对100亩的水面养殖进行了改造,改进放养品种,提高放养效益;三是继续壮大圈养肉猪产业,养殖户由原来的1户增加到3户;四是引进外商在该村进行锰矿开采和石灰石的加工,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继续在几个村组推广沼气池灶,农民使用效果很好,既美化了村里的环境,又方便群众生活。

三、挤出资金,做好帮扶工作。

-XX年,该局累计帮扶该村5.6万元,同时利用部门优势,争取省、市、县资金3万元用于该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标准篮球场一个,室外健身路径一条、室外乒乓球台两张,丰富了农民群众业余生活;协助村里新建了3公里的通村水泥公路,全村通组水泥路全部建成,新农村建设点通户路100%,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改善了农民饮水条件,XX年在河开挖取水井,新建了一座水塔,使该村800余人用上了自来水。

四、想方设法,搞好村民的劳务输出。

每年组织村民参加劳务培训,共计有102人次参加了培训,有32人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卫生院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卫生,全文共 202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榕江县开展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榕江县辖19个乡镇112个中心村,总人口364032人,其中农民人口319559人。20xx年,全县参合人数314253人,参合率98%,全县筹集新农合资金14141.38万元,其中,农民上交参合金2199.77万元,各级财政补助11941.61万元,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到位率100%。开展试点工作以来,通过民政、扶贫、残联、卫计等单位的认真排查核对,目前全县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对象为94609人,对精准扶贫人员实施医疗救助14191人,补偿总费用3628万元,其中:农合补偿2545万元,民政补助843万元。采取二次补偿方式落实大病保险补助资金565万元,使救助对象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70%以上,经“三重医疗保障”的大病患者补偿比达到90%以上。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使医疗救助扶贫资金真正投入到了贫困群众身上,充分发挥了医疗保障资金的扶贫效益,有效降低了困难人群大病患者个人负担。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卫生计生、民政、财政、扶贫、残联、人社、合医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由县卫计局牵头,会同民政、扶贫、残联、疾控等单位,做好前期数据测算、基线调查分析、排查摸底、基层调研等工作,为制定方案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方案科学可行。三是实行定期调度制。将该项工作内容纳入乡镇政府、部门重点督查范围,并定期进行调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制,精准识别救助对象。一是建立“三条线”认定工作机制。“十一类”医疗救助对象认定,通过“政府制定标准和审核、群众民主推荐、特殊对象部门相互核对认定”三条线进行对象筛选认定,同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核公示、审定公告和遴选甄别,做到公开透明、相对公平。二是建立认定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在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间实行信息交换制度,认定对象属性发生变更的,定期反馈到医疗救助保障管理经办部门,对认定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精准识别。三是建立认定对象信息化精准标识机制。积极完善农合信息管理平台,将认定对象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属性标识,为准确、及时兑现提供技术支撑。

(三)优化方案设计,提高救助保障水平。一是对认定救助对象实行24种重大疾病门诊救助政策。即对24种重大疾病门诊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封顶线,新农合报销80%。二是对特殊人群门诊统筹补偿上限为600元/人/年。即在省级基础上提高了200元/人/年。三是对认定救助对象在省级规定补偿政策基础上,住院补偿比例再上浮5%。即乡、县、州、省四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95%、85%、70%、55%-65%;四是按新农合大病保险方案,采取二次补偿方式兑现大病补偿资金,提高补偿比例。五是民政帮扶对象民政补助10-20%,计生“两户”计生补助10%,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六是加强资金监管,定期开展督查。每季度都开展新农合资金专项督查一次,坚决杜绝出现违规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整合优化资源,实现“一站式”结报服务。一是统筹卫计、民政等部门医疗救助保障资金,按照涉及对象报销比例标准,及时给予补偿报销。即首先由新农合统筹标准报销,其次实行大病商保报销,最后按民政或计生等部门相关政策报销,若未达到报销比例的再作个案处理。二是打通服务办理渠道,实行“一站式”及时结报服务。对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医院全额垫付,事后县合医中心进行审核拨付,凡涉及民政和计生对象的,两个部门每季度将合医中心垫付资金拨付给县合医中心。在其它医疗机构就诊的,由患者自行垫付,然后再到当地合医办按标准给予报销。

(五)强化培训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是积极组织卫计、医保经办机构人员开展培训,做好中央、省政策文件解读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县合医中心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加强对19个乡镇合医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合医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效率。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开展宣传,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通过统筹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的医疗救助保障资金,完善“一站式”精准帮扶机制,提高农村困难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二是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年攻坚计划,积极探索打造“医疗联合体”,出台分级诊疗措施,推进县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建立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通过基本医疗保障补偿报销、大病医疗保险累计分段赔付、计生医疗救助、民政医疗救助兜底,健全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病人都能得到医疗救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