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佛教最全的祈福祈祷文【合集八篇】

浏览

2238

范文

8

篇1:山西佛教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86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其间,大体经历了佛教经典在中国大量传播、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合以及建立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都显示出由山西出家的著名高僧的历史贡献,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显、慧远、昙鸾等几位高僧。

法显是东晋时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龚,平阳武阳(今临汾市西南)人,平民出身。他的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折,父母唯恐他不能成人,在三岁时就送他到佛寺当了沙弥(小和尚),希冀依靠“神佛”的保拓,免除夭折之难。法显从小对佛很虔诚,20岁时受了“大戒”,信仰更加坚定,行为更加严谨,众僧称誉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高僧传·法显传》)。

法显生于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当时,北方地区先后建立起众多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与汉民族隔阂很深,尤其是在思想信仰上,汉族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他们则主张“佛是戎神,所应兼奉”(见《晋书·佛图澄传》),把佛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宗教。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广大民众,他们大力宣扬佛教,政治上扶植佛教发展。如石勒建立的后赵国百姓,在印度高僧佛图澄的宣传下,“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见《晋书·佛图澄传》)。但是,佛教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不少混乱。主要是僧人受统治者支持享有特权,于是“真伪混淆,多生愆过”(见《晋书·佛图澄传》),出现大量不法行为,引起民众不满,严重削弱了佛教;同时,佛教自身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戒律也很不健全,当时虽有不少西域僧人翻译的佛经在中国流传,但很不系统,且多是口授相传,辗转流行,不免讹误增损,而戒律的翻译又极为缺乏。戒律的松弛和僧人特权的加大,更造成佛教界的混乱。

这种状况,对于正直笃信的法显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为了保卫佛教的纯洁性,以利于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印度,到佛教发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维持僧众团体及僧众个人的规章制度,作为佛教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准则。于是,东晋隆安三年( 399),法显与同学数人从长安出发,“至天竺寻求戒律”(法显《佛国记》,又名《法显传》),登上了西向印度取经的征途。

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是65岁高龄,他们一行数人,西经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后经印度洋到山东半岛登陆,最后回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外历时20xx年,历经30多个国家,包括今日我国的西北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归来时已是80岁老人。他是当时中国走得最远的人,“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此”(《佛国记》)。

法显在印度刻苦勤学掌握了梵文梵语,把大量口传佛典记录下来带回中国,归来后,又亲自译成汉文,从此,中国内地佛经结束了西域的中转,直接沟通了东方的两个文明发源地,中国佛教更系统地发展起来了。同时,法显撰写的《佛国记》不仅是一部佛教典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我国最早记录中亚、印度、南洋各国历史、地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伟大旅游撰著。唐代高僧义净指出:“自古神州大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创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转引自靳生禾:《旅行家法显》,第19页)就是说,法显是我国西天取经的开山大师,唐代玄奘进一步开拓了取经道路;而且,法显的《佛国记》也可以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相与媲美。

由山西出家的另一位著名高僧慧远,在使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慧远也是东晋时高僧,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宁武县附近)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高僧传·慧远传》)。说明慧远少年时代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对当时流行的道家老、庄思想也很精通,但还未形成确定的志向。东晋永和十年( 354),慧远21岁,深慕江东范宣子,便偕同其弟一道“欲渡江东”,拜师从学,因北方战乱,道路不通,未能如愿。这时,正值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今河北省阜平县北)立寺传教,“声甚著闻”,他又与其弟“遂往归之”。听了道安讲经说法后,十分敬佩,惊叹说:“真吾师也!”认为以前十分喜爱的“儒道九流,皆糠比耳”,毅然与其弟削发出家于道安门下。“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继昼”,深为道安赏识, 24岁便开讲佛经(见《高僧传·慧远传》)。从此,终生皈依佛门,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东晋太元六年( 381),48岁的慧远来到庐山,深感“庐峰清静,足以息心”,便在这幽静秀丽的庐山定居下来,开始了他富有特色的传教生涯,从此足不出山,直至83岁逝世(见《出三藏记集·慧远传》)。慧远在庐山的活动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著书立说,阐释佛理,宣扬佛法。他一生“所著论、序、铭、赞、诗、书,集为十卷,五十余篇”(《高僧传·慧远传》),绝大多数作于庐山。通过著书立说,形成了他的以佛教义理为核心,又广泛吸收儒、道各家学说的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他明确主张“内外之道,可合而明”(《沙门不敬王者论》),儒、释、道三教思想可以融合一体。在东晋,一再发生过关于沙门(佛门)该不该礼敬帝王的争论,其实质也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礼教的关系或者说佛教在中国是否合法的争论。为此,他写下了《答桓大尉书》、《沙门不敬王者论》等名篇,一方面主张在家信徒(居士)必须遵从世俗,礼敬君亲,尽忠尽孝;另一方面,出家僧人又必须保持佛门的独立性,不礼敬君亲,无所谓忠孝。他指出,从表面看,沙门不敬君亲是“内乖天底之情”,“外阙奉主之恭”,违反了封建礼教,但这样可以使沙门以其高尚其志的榜样影响民众,从根本上维护了统治者的最高利益。总之,“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沙门不敬王者论》)。佛教信仰与封建礼教不过是殊途同归,终极目的是一致的。这样,慧远通过融合儒、释、道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关于沙门是否礼敬王者的争论,而且也保证了佛教在中国的合法地位,从而在佛教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开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慧远在庐山的又一主要活动是建立僧团,壮大佛教势力。他培养组织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庐山僧团及居士群,从而使庐山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的两大中心之一。另一个中心是印度僧人鸠摩罗什所在的长安,是主要的译经中心;慧远在庐山除译经传法之外,则努力使佛教中国化。同时,僧团周围还有以上层社会名流为主体的居士群,它是慧远与世俗世界联系的纽带,既能沟通上层统治阶级,又避免了僧侣奔走官府而引起人们的厌恶心理,也有效地壮大了佛教的势力。

慧远的另一主要活动是广泛接触社会,扩大佛教影响。他居于庐山30余年,虽然“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高僧传·慧远传》),但并没有绝离尘世,而是不分华夷南北,朝野顺逆,皆与交往,对谁也不亲不疏。从地方官员到朝廷重臣,从著名文学家、道土到农民起义军首领。举凡来访者,无不广泛结交。而且,居于统治阶层的上层人物,大多数是主动与慧远结交的。慧远以其超然出世的态度,周旋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之间,并赢得双方的尊重,这样不但扩大了佛教对社会的影响,而且通过广泛接触上层人物,也使佛教进一步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

与此同时,慧远还从理论上结合道家“以无为本”的出世主义,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并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命运主宰权从天、上帝、鬼神手中夺回,交给每个人的“心’,引导人们从主体自身内部加强修养,积德行善,提倡通过念佛投生西方净土,从而对中国佛教净土宗思想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也因此,唐宋以后的一些净土宗僧人尊奉慧远为中国净土宗初祖。

继法显、慧远之后,由山西出家的又一位著名高僧是昙鸾,他对中国净土宗的形成起了直接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北方大宏净土念佛之业者,实为北魏之昙鸾,故常推为净土教之初祖”(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

昙鸾是北魏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他“家近五台山,闻其神迹灵怪,幼即往寻之,便出家”(《续高僧传·昙鸾传》),可见他是在幼年时代怀着对佛教的神奇向往而出家为僧的。出家之后,“广读经籍,尤研四论与佛性”(《续高僧传·昙鸾传》)。一方面广读博览佛教经书和儒道典籍,同时更深入钻研鸠摩罗什所译的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四种基本著作《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大智度论》和有关佛性的学说。

昙鸾于南朝梁大通元年( 527)来到建康(今南京市),曾与梁武帝谈论佛性,很受梁武帝赞许。后又拜见著名道土陶弘景,陶弘景授予他《仙经》十卷,他便准备携经返回北魏故地,从事修行;但在途经洛阳时遇到印度名僧菩提流支,便问:“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意思是佛经中有没有胜过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法。菩提流支很不高兴地“唾地相斥”回答他:道教哪配与佛教相比?靠道教的《仙经》是不能摆脱生死轮回,达到长生不老的。随之即把佛教的《观无量寿经》授予他,说:“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说明长生不如解脱的道理,引导他信仰净土(见《续高僧传·昙鸾传》),这使昙鸾深受教益,当场把《仙经》烧掉,此后他便主要传播净土信仰了。

昙鸾回到故地后,大力弘扬净土念佛,民众纷纷皈依,名声大振。北魏分裂后,东魏开国君主孝静帝对他十分崇敬,尊称他为“神昙”,并下敕令要他住持并州大寺。他后来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今属交城县),在这里讲经授徒。从此,玄中寺成为传播净土信仰的重要中心。到唐代,昙鸾的再传弟子、山西文水人道绰继续在玄中寺传道;后来,道绰的弟子善导来到长安,建立起了完备的净土宗派,使净土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盛时期。

净土宗在印度佛教中也没有形成宗派,却在中国得到发展并连绵不绝地流传了下来,主要是因为它的教义和修行方法简便易行,得到平民大众的信奉,所以如同禅宗一样,称得上是真正中国化了的佛教。净土宗的发展,与山西地区和由山西出家的高僧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它是由慧远开创、昙鸾奠基、道绰与善导完成的,主要是在山西大地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昙鸾在净土宗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净土宗在唐代正式形成后,进而传入了日本,日本僧人“依据善导一师开创净土宗”(日·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使净土教在日本得到广泛流传,成为日本众多佛教宗派中的一个重要宗派,也因此,日本的净土宗一直尊奉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三祖师,尊奉玄中寺为净土宗开山祖庭。历代日本净土名僧,多来玄中寺朝拜,视为“圣地”,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桥梁作用。

以上,从法显、慧远到昙鸾使我们看到,由山西出家的佛教高僧大多集中在十六国北朝时期,这个现象很值得重视。十六国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山西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而再度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繁荣期,山西在这个时期一直处于北方民族统治之下,这些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统治汉族人民,在不断学习吸取汉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大力宣扬和扶持佛教文化发展,这就为山西出现为数众多的佛教高僧,以及佛教文化能够在山西获得比较高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特定的和相当有利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史文化氛围。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山西佛教文化之所以格外光辉夺目的基本原因了。

同时,山西地区不仅佛教思想比较活跃,在传播和发展中国佛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山西也是佛教文物、艺术的宝库,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五台山位居佛教四大圣地之首;玄中寺为中日净土宗摇篮;云冈石窟文化可与敦煌媲美;广胜寺稀世罕见的金版藏经《赵城金藏》为当今整理出版《大藏经》的主要底本;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这些说明,山西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筹建佛教协会的申请报告优秀范文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218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筹建佛教协会的申请报告优秀范文

尊敬的x县县委、政府领导:

兹有x县众多信仰佛教居士,响应提出的对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伟大号召,为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切实作好群众工作,化解由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双重紧张”与“双重焦虑”(国家宗教管理局局长叶小文《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双文明建设,满足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指导x县佛教徒正常学习和交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宗教法规相关条款,特申请成立“x县佛教居士林”,恳请批准。

以下为申请筹建的协会相关情况:

一、 概况

1.名称:x县佛教居士林

2.宗旨:协助党和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传承佛陀的伟大教诲;时刻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居士林的自身建设;兴办佛教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举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和带领全县佛教信众,坚持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积极践行“人间佛教”思想,自觉协调、支持县内其它合法宗教的共同发展,进而为本县经济文化的发展搭建一个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

3.原则:爱国爱教,奉法守戒,心在极乐,爱洒众生,圆融佛法,和合信众。

4.业务范围:

①响应、总理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号召,引导大众了解佛教,正确认识佛陀的教导,从个人内心开始,弃恶扬善,清净自心,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从而为世界和平、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由小及大,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各种公益慈善事业、切实为当地普通群众物质、精神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作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扶贫助困、送医药下乡、捐资助学、敬老爱幼、临终关怀、护生环保等等一系列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造福社会,利益有情。

③协助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落实宗教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加强管理,做好服务,依法开展正常的教务活动。

④教育佛教信众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引导和教育佛教信众护持三宝、弘扬佛法,反对邪教;提高信众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莘县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⑤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做好访问接待,开展对外学习,适时举办各种联谊,促进对外佛教文化交流。

⑥积极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编印佛教文化书刊,继承、弘扬佛教文化遗产;协助政府保护佛教文化遗产。

⑦密切联系广大佛教徒,深入调查研究,如实反映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5.机构组成:各机构具体职能见的x县佛教居士林章程(草案)》

二、申请理由:

1.是实践和推进提出的“双和模式”,即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号召的需要

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快速、平和的发展,引发了双重紧张,即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紧张,形成了双重焦虑,即社会失范和文明失范的焦虑,“双和模式”是党和国家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现状而慎重提出的对治双重紧张和双重焦虑的重大举措,引用国家宗教管理局局长叶小文的话,“‘双和模式’是一项关乎人类未来的系统工程,各种文明都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添力量,做贡献;各种宗教要为建设和谐世界出主意,想办法。佛教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指归,有着深刻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可以为推进‘双和模式’做出独特的贡献。”

三、相关背景:

1.当前形势

① 山东佛教发展与其他省市佛教发展相比,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初期,南方沿海省市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发展文化旅游,很多名山大川的寺庙不但得到了复建,而且也兴建了更多寺庙及大型的露天佛像,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为疏导压力、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人心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近30年的发展,僧人管理寺院已经写入了国家相关的法规,寺庙的恢复建设、佛教的正常活动已逐步步入正轨,但在山东,佛教的恢复才刚刚开始。

②x县佛教发展和其它县市相比,严重滞后聊城八个县市几乎均没有佛教居士林。但作为影响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宗教——佛教,却没有一个佛教居士林,更没有一个僧宝住持方便活动的场所,不能不说是一种宗教、文化发展的极大不平衡,佛教作为文化纽带的作用明显不足。

x县一旦成立佛教居士林,可以预计,佛教事业一定能蓬勃发展,多种宗教的平衡发展,必然能为x县的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几点巨大的差距,仅仅想说明,如果x县的佛教居士林能够批准筹办,进而建立相应的活动场所,必然会得到广大居士的大力支持,为x县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润滑调剂的作用,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将如虎添翼。

2.其它的有利条件:

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几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建设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日上。党的宗教政策切实得到落实,信教群众欢欣鼓舞,团结一心,积极参加社会建设。

②x县近千年佛教文化的积淀,产生了不少高僧大德。目前拥有一批信仰纯正、修行多年、素质较高的大德居士,他们将成为x县佛教事业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上,都具备了成立x县佛教居士林的基础。在此,恳请各级相关领导批准筹建x县佛教居士林。

申请人:x县佛教居士林全体发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中国佛教协会学诚法师代表第八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080 字

+ 加入清单

2019中国佛教协会学诚法师代表第八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

XX年4月19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代表第八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各位代表:

现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对此次会议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全国佛教界对此次会议极为关注、热切期待。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坚持以戒为师、正信正行,努力践行“人间佛教”思想,不断推动佛教事业健康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本届理事会自XX年由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以来已经五年了。五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都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五年来,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直接领导下,中佛协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爱教,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依法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密切联系广大信教群众;坚持以戒为师,倡导正信正行,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努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巩固发展了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增强法律法规意识。

中佛协带领全国佛教界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进一步增强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了将佛教事业圆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觉性。

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自XX年起,中佛协带领全国佛教界连续三年开展了“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深入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及《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宗发〔〕41号)、《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国宗发〔〕6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观念,提高了依法开展活动、依法自我管理、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

(二)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切实维护佛教合法权益。

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教制建设持续推进。本届理事会先后制订或修订了三大语系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和《藏传佛教寺庙主要教职任职办法》《藏传佛教寺庙经师资格评定和聘任办法》《南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推动了《条例》在佛教界的贯彻落实。同时,本会通过总结《条例》颁布五周年和十周年来佛教界的实践经验,对《条例》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国家宗教事务局开展“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两个专项工作。目前,全国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备案工作已基本完成。配合国家宗教事务局贯彻落实《宗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聘任办法(试行)》和《宗教院校学位授予办法(试行)》(简称“两个办法”),制定了《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审细则(试行)》《全国汉传佛教院校学位授予细则(试行)》和《全国佛教院校职称学位工作小组工作细则(试行)》,指导中国佛学院进行“两个办法”试点工作。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佛教寺院、佛教院校、佛教教职人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切实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中佛协通过议案、提案、代表建议等多种形式建言献策,推动解决佛教活动场所及宗教界兴办的公益慈善机构、宗教文化机构、自养事业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民事权利主体资格,佛教财产权等关系佛教界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意见被吸收采纳。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佛教名山被承包、被上市,非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活动、接受宗教性捐献,假冒僧尼抹黑佛教,借佛敛财、以教牟利以及娱乐界和大众传媒恶搞佛教等违反宗教政策和法规规章、侵害佛教界合法权益、伤害信教群众宗教感情的现象,中佛协代表佛教界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协助党政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加以纠正,并通过新闻发言人、网站表明严正立场。支持、指导和协助地方佛教协会和寺院,通过合法渠道和方式,应对侵权事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些工作,对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依照章程履行职能,会务工作有序开展。

落实会议制度。本届理事会任期内召开理事会会议3次,常务理事会会议3次,会长会议或会长扩大会议7次,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总结报告年度工作情况和财务情况,制定修订佛教界各项规章制度,研究、部署重要工作,有力推动了本会工作的开展和全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发挥专委会作用。本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汉传佛教教务委员会、佛教教育委员会、公益慈善委员会、权益保护委员会、海外交流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居士事务委员会均召开会议,制定了各自的工作规则。其中,佛教教育委员会和公益慈善委员会召开了3次会议。佛教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五年工作规划,组织编写了全国佛教院校本科生通用教材。公益慈善委员会到青海玉树等灾区进行了慰问并捐赠善款。文化艺术委员会组织了“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先后在江苏无锡灵山梵宫、北京民族文化宫、陕西西安进行了展出。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为《藏传佛教寺庙主要教职任职办法》《藏传佛教寺庙经师资格评定和聘任办法》和《南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的制定,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向全国藏传佛教界发出了以“护国利民,共创和谐”为主题的藏传佛教和谐寺庙创建活动倡议书,推动了藏传佛教的寺院建设。各专门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佛教事业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直属寺院管理。本届理事会重视直属寺院工作,换届后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直属寺院事务,草拟了《中国佛教协会直属寺院管理办法》,指导直属寺院完成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和开展“教风年”和谐寺院创建、“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宗教活动场所挂牌等活动,使直属寺院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换届以来,北京广济寺承担了会中佛协大量后勤保障工作;灵光寺发挥佛牙舍利供奉圣地的独特优势,为中佛协对外交流工作作出了贡献;法源寺承担了中国佛学院后勤服务工作;深圳弘法寺于XX年3月接管尼泊尔中华寺后,投入资金4000万元进行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达9438平米。XX年12月,深圳弘法寺、尼泊尔中华寺联合举行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佛教界首次跨越国界在海外传戒。各直属寺院为中佛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助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对省级佛教团体和全国重点寺院的指导。中佛协先后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150余座全国重点寺院和有重大影响的寺院,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困难,促进了省级佛教团体和全国重点寺院的建设。

(四)重点工作取得实效,重大活动完成圆满。

因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佛教事业前进的新形势,本届理事会将加强自身建设、引导信众正信正行、积极探索弘法利生新模式和新手段、提高中国佛教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工作,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加强规范传戒工作。本届理事会坚持以戒为师,努力端正道风、树立学风,不断提高僧团的综合素质和修学水平。举办“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研讨班”和“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开堂陪堂研讨班”,对中佛协统一管理规范传戒工作以来的成绩和经验进行总结,对传授三坛大戒的戒本、仪轨、师资、传戒寺院的资格、戒期管理和戒子教育等问题深入研讨。在此基础上,对《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从源头入手确保佛教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在中佛协提倡下,一些寺院积极开展律学典籍的研究、整理、注疏、出版工作,全国佛教界学律、持律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

深入开展讲经交流活动。中佛协连续5年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组织讲经交流巡讲,召开讲经交流工作座谈会,设立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举办三大语系佛教代表主讲的讲经示范,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弘法人才,引领全国佛教界逐步形成读诵、研习、讲授、实践经典的良好风气,在促进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探索与时俱进的讲经弘法方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汉传佛教界弘法利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引导信众正信正行。中佛协针对社会上的附佛外道和愚昧迷信活动,积极引导信众正信正行,提高鉴别和抵制附佛外道的能力,自觉远离愚昧迷信。同时,对社会上歪曲佛教教义、玷污佛教声誉的现象,坚决给予揭露和批驳。中佛协连续多年向全国佛教界发出文明敬香倡议,通过会刊和网站专题、与中国道教协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宣传佛教敬香的正确观念,指出烧高香、烧头香不是佛教本身的内容,也不被佛教所提倡,不赞成在网络平台公开拍卖寺院“头香”、“头钟”。倡导“慈悲护生,合理放生”,呼吁全国佛教界开展放生活动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科学合理方式。上述工作传播了佛教的正知正见,澄清了社会对佛教的误解,为促进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力推动中国佛学院项目和中佛协办公场所项目。“两个项目”建设作为本届理事会的重点工作,对进一步夯实本会工作和佛教教育事业的硬件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中佛协办公会所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北京市文物局已将白塔寺西路建筑面积500余平米的房屋移交本会,部分建筑在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筹备期间投入使用。中国佛学院项目取得可喜进展,完成土地征购移交和总体方案的论证、审批工作。

举办本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60年来本会工作和全国佛教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提出更加注重发挥团体职能作用、更加注重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更加注重在当今时代发挥佛教积极作用的工作要求,为本会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接见了本会领导班子成员,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出席纪念会并作重要讲话。会后,全国佛教界认真学习俞正声主席、刘延东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举办佛教生命观研讨会。针对XX年底和XX年初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地区个别藏族人员的自焚事件,传印会长在与云南省三大语系佛教界人士座谈时指出,自杀和劝诱鼓励他人自杀,都违背佛教戒律,也与佛教人身难得、慈悲护生的教义背道而驰。

XX年1月,中佛协在四川成都举行了以“慈心悲愿、善待生命”为主题的佛教生命观研讨会。佛教三大语系和四大名山的高僧大德及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从三大语系佛教经典和戒律出发,有理有据地对xx集团蛊惑、煽动自焚的言论进行驳斥,指出自焚和劝诱、鼓动、胁迫、支持自焚,违背佛教教义和戒律,三大语系佛教界一致反对。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维护藏区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举办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作为本届理事会对外交流的重点工作之一,XX年4月,中佛协与香港佛教联合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了以“和谐世界、同愿同行”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和嘉宾参加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提高了我国佛教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展现了佛教在增进两岸四地佛教交流,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方面的积极作用。

承办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XX年10月,中佛协与陕西省组委会、宝鸡市组委会联合承办了以“佛教与公益慈善”为主题的第27届“世佛联”大会,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代表、嘉宾6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获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国际佛教界高度赞誉。“世佛联”大会首次在我国内地成功举办,是中佛协对外交流工作的新突破,进一步拓展了我国佛教界参与国际佛教组织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护侍佛舍利赴海外供奉瞻礼。中佛协充分发挥佛陀舍利在世界佛教徒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加强佛教海外联谊和对外友好交流。XX年4月,为配合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举行,中佛协组织护侍佛顶骨舍利赴香港、澳门供奉瞻礼。XX年11月至12月,组织护侍佛牙舍利第四次赴缅甸供奉瞻礼。这些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内地与港澳佛教界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我国与缅甸等东南亚、南亚佛教国家的传统法谊。

(五)道风建设常抓不懈,教务工作取得实效。

传戒工作有序进行。中佛协在修订完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基础上,严格做好汉传佛教传授三坛大戒的审批和指导工作,把好佛教教职人员入口关。五年来,全国汉传佛教界共举办传戒法会59起,受戒僧众27574人,为佛教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谐寺院创建工作取得佳绩。中佛协指导全国佛教界大力开展以“教风年”为主题的和谐寺院创建活动,一批管理有序、道风端正的寺院在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中受到表彰。在XX年6月国家宗教事务局召开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中佛协和上海玉佛寺、五台山普寿寺、北京雍和宫、无锡开原寺、深圳弘法寺代表佛教界介绍了寺院管理的成功经验。全国寺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普遍提高。

(六)佛教教育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佛教人才培养体制获得突破性进展。

教学规模有所扩大。据统计,迄今为止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或认可的佛教院校已有34所,在校学生4000余人。自XX年来,每年招生和毕业的学僧各有1100余人,均比XX年增加10%以上。

教材编写进展顺利。以中国佛学院为主,完成了《中论基础教程》《华严五教章基础教程》《大乘百法明门论基础教程》《教观纲宗基础教程》等本科生教材的编写出版任务。目前,该套教材已开始在佛教院校使用。

“两个办法”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目前,中国佛学院已经完成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取得佛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开创了我国佛教教育的新纪元。经过不懈努力,佛教人才匮乏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为佛教事业的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

(七)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机制,佛教文化事业成绩喜人。

新闻发言人制度发挥实效。本届理事会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力求主动把握舆论导向,积极应对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五年来,中佛协新闻发言人通过发表谈话、答记者问、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分别就假冒僧尼抹黑佛教、娱乐界和大众传媒恶搞佛教、西安兴教寺被违规处置、“世界末日”谣言、拍卖“头香头钟”以及提倡文明敬香、抵制附佛外道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和中佛协重点工作,发布信息、表明立场,传播正知正见、消除误会误解,对创新佛教宣传工作、维护佛教社会形象产生了良好效果。

新媒体作用日益突显。中佛协网站自XX年4月开通上线以来,通过即时新闻、专题等方式及时报道本会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和全国佛教动态,成为弘扬佛教文化、倡导正信正行的网络新媒体平台。目前日均浏览量已近3000人次,影响遍及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统媒体作用继续发挥。五年来,《法音》编辑部编辑出版《法音》月刊60期,有效发挥了会刊职能;《佛教文化》重视突出佛教的文化品位,时代感和可读性增强,受到读者欢迎。

文化机构稳步发展。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开展学术研究,整理馆藏文物,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完成。金陵刻经处完善了规章制度,完成了经版楼改造及经版回架工作,经书流通量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佛学研究成果丰硕。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承办了“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法显的足迹——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韩国天台宗合办“第3届中韩佛教学术论坛”,赴日本出席“第13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主办“第14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与日本灵云院国际禅交流友好协会联合主办两届“中日临济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佛学研究》年刊。中国佛学院编辑出版《中国佛学》半年刊、《刘峰全集》等佛学研究出版物,组织召开了“纪念正果法师诞辰百年座谈会”。

(八)公益慈善事业创新模式、扩大规模,佛教服务社会空间进一步拓展。

中佛协响应国家宗教事务局号召,倡议全国佛教界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参加国家宗教事务局举办的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贯彻落实《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中佛协公益慈善委员会到青海玉树等地震灾区进行慰问并捐赠赈灾善款,参加第27届“世佛联”大会“佛教与公益慈善”研讨会,举办“中国佛教与公益慈善展”。中佛协文化艺术委员会举办了“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各地佛教界纷纷成立佛教慈善基金会、慈善功德会等公益慈善机构,踊跃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XX年至XX年,全国佛教界就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善款约18.6亿元,占全国宗教界捐款总额的62%。佛教公益慈善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已经成为全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九)海外联谊工作进入新阶段,对外友好交流取得新成果。

持续开展与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佛教界的联谊。中佛协组织赴中国台湾出席“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大会”,参加中台禅寺举办的海峡两岸和平祈福法会;赴香港出席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和宝莲禅寺万佛宝殿开光法会暨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研讨会;接待了惟觉、星云、觉光、圆宗、智慧长老等港澳台佛教界知名人士。在港澳台佛教界新老交替之际,增进与中青年佛教代表人士的交流联谊。加强与海外华人佛教界的交流互动。为维护两岸和平、促进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一步巩固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关系。中佛协举办了第13次、第16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组织赴韩国出席了第14次、第17次,赴日本出席了第15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赴韩国出席了XX年“莲灯节”庆典活动。接待了韩国曹溪宗总务院长慈乘长老一行。日本“3?11”大地震后,向日本佛教组织发去慰问电,并捐赠赈灾善款。接待了“日宗恳”会长持田日勇长老一行,并共同举办“中国二战死难劳工超度法会”。赴日本出席了“京都爱国爱教 正信正行 推动佛教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佛教音乐祭”和“水谷幸正先生追思会”。传印会长先后率团访问日本、韩国,进一步巩固了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关系。

加强与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五年来,中佛协接待了世界各国佛教友好访问团110余批次、1470余人次,接待了缅甸总统吴登盛、泰国公主诗琳通和“世佛联”主席潘·瓦那密提等国际友好人士。同时,对外进行友好访问,首次访问澳大利亚等国家,加强了与各国佛教界的友好关系与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佛教组织和宗教和平组织的活动。中佛协组织赴泰国出席了第九届联合国卫塞节世界佛教大会、庆祝泰僧王智护尊者百岁寿辰暨“联合国卫塞节”庆典10周年纪念大会;赴缅甸出席了佛陀成道2600周年庆祝活动;赴斯里兰卡出席了“世佛联”第25届大会暨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赴孟加拉国出席了国际和平大会;赴哈萨克斯坦出席了第四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赴美国出席了首届纽约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中华佛教会”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赴奥地利出席第九届“世宗和”大会;提高了我国佛教界在国际佛教组织和宗教和平组织的话语权和参与度,增强了我国佛教的国际影响力。

五年来,中佛协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显著的进步,受到了党和政府及全国佛教四众弟子的充分肯定,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面临困难和挑战,离党和政府对我们的要求、离信教群众对我们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中佛协作为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爱国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务组织监督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三大语系佛教交流有待进一步增进。佛教界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道风不振等现象依然存在,在某些地区、某些寺院且有发展蔓延的趋势,侵蚀着佛教的肌体,损害着佛教的形象和声誉,佛教自身建设尤其是道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借佛敛财,圈占佛教名山大寺进行过度商业开发、滥建大佛,社会上假冒僧尼招摇撞骗、过度消费佛教乃至恶意抹黑佛教等现象时有发生,佛教合法权益有待进一步维护。佛教人才培养存在办学规模小、合格师资少、生源困难、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佛学研究存在基础薄弱、资源整合欠缺、人才队伍不足等问题,佛教文化传播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佛教信众和社会大众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提升。佛教寺院讲经弘法仍不普遍,引导信众正信正行的化世导俗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公益慈善事业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港澳台佛教界尤其是中青年一代的交流有待进一步增进。发挥佛教文化黄金纽带作用,推动中国佛教“走出去”的方法和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取得的每一分成绩,都要归功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级佛教团体、各地佛教寺院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国三大语系佛教大德长老们的共同努力,也归功于全国佛教信众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此,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二、主要经验体会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佛教界的积极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佛教的兴衰存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兴则佛教兴。爱国爱教,体现了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只有始终高举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自觉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佛教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佛教事业不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坚持“人间佛教”发展方向。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六度四摄以利益人群,自觉地以建设人间净土为己任,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坚持“人间佛教”的发展方向,佛教才能历久弥新,彰显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积极意义。

(三)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依法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是本会的重要职能,也是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为法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方式。佛教界不仅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还要关注和参与立法进程,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坚持通过法治方式、合法途径解决涉及自身权益的重大问题。

(四)坚持正信正行,不断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正信正行,是佛教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正信,就是皈依三宝、深信因果、树立正知正见;正行,就是以戒为师、勤修三学、觉悟解脱,就是护持三宝、敦伦尽分、奉公守法。只有坚持正信正行,不断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才能树立佛教清净庄严的社会形象,巩固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

(五)努力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是党和政府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践行“人间佛教”思想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发挥佛教界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和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体现佛教的时代价值,为佛教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六)密切联系信教群众。信教群众既是佛教事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佛教团体联系服务的对象。佛教团体只有本着“知恩报恩”精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和切实服务信教群众,满足信教群众的信仰需求,引导信众正信正行,维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充分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为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佛教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党和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鼓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和法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佛教界践行“人间佛教”思想,投身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机遇、开辟了广阔空间。佛弟子要积极响应时代呼唤、勇于担当历史使命,推动佛教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中佛协围绕《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任务,应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发挥团体职能作用,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中国佛教协会和地方各级佛教协会,是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要继续发挥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的职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国佛教徒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继续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制订和完善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继续推动以法律方式解决关系佛教界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拓宽佛教界服务社会的渠道和空间。密切联系三大语系佛教四众弟子,切实维护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佛教团体的教务管理职能,加强佛教界内部事务的自律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省级佛教协会的指导、支持,推动省级佛教协会建设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推动三大语系佛教交流,密切各民族佛教徒的感情,维护佛教界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充分发挥三大语系佛教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祖国统一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推动佛教事业健康全面发展。佛教自身建设是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加强佛教自身建设,要以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纲要,以戒定慧三学为依归,以正法久住、四众和合、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目的。

汉传佛教界要继续抓好规范传戒工作,配合政府宗教工作部门进一步做好佛教教职人员备案和佛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工作,不断加强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传戒的统筹安排和审批工作。强化对传戒师资、受戒戒子、承办传戒法会寺院资格的审查监督。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受戒人员信息采集工作,建立相关数据库,实现受戒信息网络化。主办传戒法会的省级佛教协会要加强传戒指导,规范传戒仪轨,培训传戒人才。承办传戒法会的寺院要严把僧人素质关、传戒法会质量关,做好戒子的教育引导工作。各地寺院应始终坚持早晚课诵、过堂用斋、半月诵戒、冬夏安居等基本宗教生活;发扬六和精神,促进僧团和合,大力开展和谐寺院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僧众在严持戒律的基础上,学修并重,解行一致,不断提高僧众的形象威仪、品格气质、佛学造诣和修证境界。

藏传佛教界要努力发挥藏传佛教在维护藏区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佛教团体建设,协助政府做好藏传佛教管理工作,更好履行在活佛管理、僧尼资格认定、经师评聘、学经班管理等方面的职能,推动藏传佛教寺院管理规范化、长效化、机制化;带领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学习了解中央治藏政策方针,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大局意识;督促藏传佛教寺院认真落实《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藏传佛教寺庙经师资格评定和聘任办法》等法规制度,巩固“两个专项”工作成果;加强联系服务工作,关切和回应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的现实需求;积极发挥藏传佛教爱国代表人士的引领作用,对教理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阐述,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新的贡献。

南传佛教界要加强人才建设,针对僧人数量减少、空寺现象增多、佛寺教育萎缩、高素质僧才匮乏等现象,积极制定南传佛教人才培养方案,协助和推动政府加快建设中国巴利语系佛学院,继续选送优秀学僧到东南亚、南亚佛教大学留学深造,以及采取在云南举办讲经交流会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办法,从整体上提高南传佛教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组织力量开展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的编译整理工作,将其系统地转化为民众可理解和掌握的文字,并在南传佛教地区推广使用;推进南传佛教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南传佛教在保持当地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以及促进与东南亚、南亚佛教国家友好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开展佛教弘法事业,引导信众正信正行。要积极开展契理契机的弘法利生活动,充分发挥佛教文化疏导心理、净化人心、涵育道德的独特功能。在全国佛教界继续提倡“文明敬香”、“慈悲护生,合理放生”。支持和引导寺院开展居士教育,引导在家居士正信正行、护持三宝、敦伦尽分、奉公守法,自觉抵制附佛外道和迷信思想的不良影响。继续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和讲经交流巡讲活动,充分发挥讲经交流基地的作用,引领全国佛教界大力开展讲经说法,深入挖掘和弘扬佛教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等有利于社会和谐和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鼓励地方佛教协会和寺院开展讲座培训、禅修净心等灵活多样的弘法利生活动,面向社会,接引大众,向社会传递清净和谐的正能量。

(四)发展佛教教育事业,加强佛教人才培养。发展佛教教育,加强人才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关乎佛教的发展与未来。要探索新时期办好佛教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优化配置全国佛教教育的资源和力量,探索建立院校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互补的佛教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中国佛学院新校舍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为成立佛教大学创造条件。继续推动佛学院教材编写工作。在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和全国汉传佛教院校学位授予工作。继续支持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人才建设。鼓励支持各地寺院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修学环境。

(五)发展佛教文化事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三大语系佛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弟子要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努力传承佛教文化,积极弘扬中华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挥应有作用。佛教界要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重视佛学研究和佛教文化事业,充分挖掘弘扬佛教文化宝藏中适应时代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内容,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新贡献,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正能量。

继续办好佛教媒体和佛教文化机构。本会要继续办好《法音》《佛教文化》《佛学研究》杂志和中国佛教协会网站,办好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金陵刻经处等佛教文化机构,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佛教媒体和文化机构在宣传宗教政策、弘扬佛教文化、流通经典法宝、开展佛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加强佛学研究。发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佛学研究领域的作用,整合教内外研究资源,联合学术界积极开展多角度、跨学科、系统化的佛学研究,编辑出版佛学研究论著和期刊,通过设立研究课题、举办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推动佛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促进佛学研究国际交流,不断提高佛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发展佛教文化事业。进一步发挥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的作用,促进佛教文化艺术创作、展示、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好佛教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佛教团体和寺院成立佛教文化艺术机构,举办佛教文化艺术展演,创新佛教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进一步推动佛教文化事业发展。

(六)大力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拓宽佛教服务社会空间。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也是践行“人间佛教”、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理事会公益慈善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宗教慈善周”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佛教公益慈善活动从分散化、个体化、单一化,向规模化、社会化、多样化发展。鼓励支持各地佛教界成立公益慈善机构,创新运作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拓宽慈善领域,挖掘慈善内涵,将佛教公益慈善活动常态化、深入化、持久化。积极倡导“依正不二”、“身土不二”的佛教环境理念,鼓励支持全国佛教界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爱生护生等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动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不懈努力。积极传播慈善文化,使佛教慈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吸引更多佛教善信和社会人士投身慈善事业,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既发挥济世利人的功能,又起到化世导俗的作用。

(七)继续开展与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佛教界的联谊工作。佛教是两岸四地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精神纽带。要充分发挥佛教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佛教界和海外华人佛教界的交流联谊。更加注重与港澳台中青年佛教人士的交流互动,继续完善两岸四地佛教界联谊机制,不断拓展交流平台,为维护港澳社会的繁荣稳定,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佛教要积极走出国门,在海外华人社区开展弘法活动、传播中华文化,进一步增强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向心力。

(八)继续开展对外友好交流。佛教是中国与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文化桥梁,也是与世界各国佛教徒友好交流的精神纽带。我们要继续办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完善交流平台和机制,加强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关系。巩固发展与南亚、东南亚佛教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法谊,增进人民感情,促进睦邻友好。进一步开拓与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欧美佛教界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佛教组织和宗教和平组织的活动,参与世界宗教对话,不断提高中国佛教界在国际佛教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继续办好世界佛教论坛,不断增强中国佛教的国际影响力。古代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贸易之路,而且是佛教弘扬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民族融合之路。佛教界要发挥独特优势,开展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宗教对话,推动佛教文化遗产的区域共享与联合保护;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国家佛教界的友好交流,推动中国佛教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贡献力量。通过对外友好交流,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我们的事业神圣而伟大,我们的使命艰巨而光荣。让我们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勇猛精进,开拓创新,为开创中国佛教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佛教协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_工作总结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1547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协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山西省佛教协会在山西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帮助下,在全省各级佛教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省佛教协会带领全省佛教四众弟子在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培养佛教僧才,促进寺院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促进佛教文化交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加强对外友好交往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认真组织学习,进一步提高爱国爱教思想觉悟

以来,在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的安排部署下,全省佛教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与社主义社会相适应,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山西省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代表会议精神。通过学习,使全省佛教信众在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

在学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我省佛教界还积极参加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举办的《全国第五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全国宗教界人士培训班》等各类学习活动。特别是11月14日至16日,由山西省委统战部、山西省宗教事务局举办的《全省佛教界代表人士培训班》在五台山举行,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宗教局局长边根棠出席会议并讲话。边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全省佛教界代表人士培训,是时代的新要求,是佛教传承的需要,是佛教界进步的追求,是党和政府的期望,希望大家要有大视野、大志向、大作为、大觉悟,为山西佛教的换届工作统一思想、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和谐换届、换届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此次五台山培训班学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汇聚全省佛教界精英,并由省宗教局领导和佛学专家亲自授课,充分体现了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领导对这次培训班的重视和对全省佛教界代表人士政治素养、佛学素养、文化素养提升的殷切期望。

省宗教局卫望军副局长为学员们讲授了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关于我国规划宏伟目标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蓝图等内容,并就山西佛教继往开来、健康发展进行了专题讲座。卫局长在授课中就如何学习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认识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形势,了解再造新山西的内涵;山西佛教要在原有基础上开拓进取,健康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指导。

一年来,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和培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使大家在新时期、新阶段,以新的姿态、新的标准,创造性地投入本职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积极开展会务、教务活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佛教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了进一步促进地方佛教工作规范、有序、和谐、健康发展,1月18日至19日,忻州市佛教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忻州市顿村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忻州市佛教协会筹备工作报告,通过了忻州市佛教协会章程、会议决议和大会《倡议书》。选举产生了忻州市佛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59名理事、33名常务理事,选出了以昌善为会长,章样摩兰、如空、格桑热杰、常青、智音、能戒、妙音(女)、悲月、寂常、如一、仁静、净住、常悲等13人为副会长,悲月为秘书长(兼)的第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9月14日,朔州市佛教协会成立,会议通过了筹备工作报告、《章程》、决议,选举产生了理事45名、常务理事25名,选出了以范贤为会长,妙显、慈斅、杨海叶、邵嘉喜为副会长,王润生为秘书长的第一届领导班子。忻州、朔州佛教协会的成立,不仅完善了两个市的佛教组织建设,凝聚了全市佛教界的力量,也标志着忻州市、朔州市佛教事业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迈入了规范、有序、和谐、健康发展的轨道。

共9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山西佛教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从内蒙回来,顺道去了山西,多少减少了点没能看到真正大草原的遗憾。

山西,因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有一首歌可以为证,《人说山西好风光》中“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至于又称“三晋大地”,我曾自以为是地曲解为:分为晋北、晋中、晋南三大块,所以称“三晋”,看了书本才知道,是因为春秋战国时因是晋国的中心而简称“晋”,又因被赵、魏、韩三国瓜分,史称“三晋”。

未到山西,头儿就一直念叨,山西是一个历史厚重的省份。知道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创造出许多古老文化,演绎出诸多神话传奇,但是至于具体的东西,到了山西才真的大开眼界,才理解为什么“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所以,我把六天的山西之行定位为“历史之旅”、“文化之旅”。

至于山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在这里劈山治水,培育谷物,尧、舜、禹亦曾先后在晋南建都,即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城(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阳);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就城的战略要塞;隋唐五代时期,太原又是唐朝的北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亦都是从山西开基立业的。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著名的杨家将就是在这里为国效劳,留下名垂青史的佳话;明初,明王朝数次组织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使山西人从“洪洞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到了清代,晋商又以规模雄厚的资本,把山西票号开遍全国各地,开创了中国银行业之先河,名震华夏。

无数历史凝结在山西的“奇迹”令人折服惊叹。先说说晋北的佛教文化,体现在大同的云岗石窟、悬空寺,最著名的当属佛教圣地五台山。

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约用了70年的时间,到520xx年结束,据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云岗石窟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东西绵延一公里,依山开窟,窟内凿像,现存各类造型各异、大小不同的佛雕5100余尊,其雕刻技艺之精湛、造型内容之丰富,堪称公元5世纪后半叶我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博物馆。

位于大同市约80公里外的浑源县境内的悬空寺,当地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来形容它的险峻,被称为“天下一绝”的悬空寺悬挂在半山腰已晃晃悠悠了1400多年,至今完好。

悬空寺远看玲珑袖珍,走进才知内里乾坤。十几口碗口粗的木棍支撑的寺庙,呈一院两楼布局,殿宇楼阁40间,南北两座宏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仿佛凌空对峙,悬挂在刀削斧劈般的绝崖之上,三面环廊围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架栈道相连,高低错落,迂回曲折。悬空寺是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寺内各种塑像颇多,既有佛教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又有道教吕洞宾、老子神像,还有儒教先祖孔子,这在宗教史上也属罕见。导游讲,这是由于历史上皇室信仰不同的宗教,为了不使自己的信仰被后人毁掉,而选择的一种兼容包纳的做法。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中国人“中庸”、“有容乃大”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佛教协会筹建申请报告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4324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协会筹建申请报告

尊敬的xx县县委、政府领导:

兹有xx县众多信仰佛教居士,响应提出的对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伟大号召,为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切实作好群众工作,化解由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双重紧张”与“双重焦虑”(国家宗教管理局局长叶小文《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双文明建设,满足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指导xx县佛教徒正常学习和交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宗教法规相关条款,特申请成立“xx县佛教协会”,恳请批准。

以下为申请筹建的协会相关情况:

一、 概况

1.协会名称

中文名称:xx县佛教协会

英文译名: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shenxian,英文缩写:b.a.sx

2.宗旨:协助党和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传承佛陀的伟大教诲;时刻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居士林的自身建设;兴办佛教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举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和带领全县佛教信众,坚持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积极践行“人间佛教”思想,自觉协调、支持县内其它合法宗教的共同发展,进而为本县经济文化的发展搭建一个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

3.原则:爱国爱教,奉法守戒,心在极乐,爱洒众生,圆融佛法,和合信众。

4.业务范围:

①响应、总理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号召,引导大众了解佛教,正确认识佛陀的教导,从个人内心开始,弃恶扬善,清净自心,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从而为世界和平、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由小及大,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各种公益慈善事业、切实为当地普通群众物质、精神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作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扶贫助困、送医药下乡、捐资助学、敬老爱幼、临终关怀、护生环保等等一系列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造福社会,利益有情。

③协助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落实宗教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加强管理,做好服务,依法开展正常的教务活动。

④教育佛教信众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引导和教育佛教信众护持三宝、弘扬佛法,反对邪教;提高信众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xx县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⑤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做好访问接待,开展对外学习,适时举办各种联谊,促进对外佛教文化交流。

⑥积极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编印佛教文化书刊,继承、弘扬佛教文化遗产;协助政府保护佛教文化遗产。

⑦密切联系广大佛教徒,深入调查研究,如实反映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5.机构组成:

各机构具体职能见的《xx县佛教协会章程(草案)》

二、申请理由:

1.是实践和推进提出的“双和模式”,即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号召的需要

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快速、不平和的发展,引发了双重紧张,即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紧张,形成了双重焦虑,即社会失范和文明失范的焦虑,“双和模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现状而慎重提出的对治双重紧张和双重焦虑的重大举措,引用国家宗教管理局局长叶小文的话,“‘双和模式’是一项关乎人类未来的系统工程,各种文明都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添力量,做贡献;各种宗教要为建设和谐世界出主意,想办法。佛教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指归,有着深刻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可以为推进‘双和模式’做出独特的贡献。”

2.是xx县广大群众信仰的需要

xx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混居,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百姓有着近千年信仰佛教的历史。远近闻名,佛教规格甚高的燕塔,颇有传奇色彩的古城金代大钟便是历史明证。尤其近年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地佛教复兴,推动了我县佛教信仰的再次萌发和发展,佛教信徒增长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县佛教徒不下于3000人。另外,佛教虽然是一门宗教,但是佛学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也吸收了很多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很多人虽不是信众,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蕴涵着佛学文化的因子。因此,这种信仰基础预示着佛教信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立足当前,放眼将来,我县具有成立佛教协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是挖掘、传承xx县文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大宗教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经济力量。XX年4月由中国政府鼎力支持,中、韩、日三国发起,在浙江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得到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响应。XX年4月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江苏无锡和中国台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再次圆满成功,正是这种趋势的具体体现。佛教论坛的召开旨在推进“双和模式”,为世界范围不同宗教以及佛教内部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尤其是发展佛教弘法利生事业,发掘佛教教义中净化心灵,自净其意的丰富资源,为世界经济、文化和谐发展发挥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鲁西大县xx县,成立佛教协会、倡导佛教文化必然为xx县文化繁荣提供不可缺少的机构支持。

4.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佛教界一位高层僧人对《凤凰周刊》说,“中国这么庞大、复杂的国家要凝聚在一起,当然需要共同的理念。佛教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新一代中共领导人提出的和谐理论便是借用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xx县处在山东最西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群众信仰薄弱,成为不少非法邪教的觊觎之地,如果没有合法正统的文化来充实和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就可能导致信仰混乱,进而危害社会稳定。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好能够缓和、甚至消除这种危机,增强社会稳定、团结的向心力。而这些工作必然需要佛教协会这样的专门的机构来完成。

5.是长期、深入、广泛地保护修缮县内众多的佛教遗址的需要

大家都知道文物保护部门多少都存在经费不足、人手欠缺等等困难,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大多被动、滞后。我们走访了xx县的一些佛教遗址,xx县丰富的佛教文物、遗址在保护与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市。目前在xx县存留了众多的宗教遗址,如燕塔、黑塔寺、万寿寺、舍利寺、文殊寺、来钟寺遗址等,这都是xx县历史上的著名的佛教场所。目前仅有燕塔,初步恢复起来,而其它的多数佛教遗址,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财力、人力加以恢复和维护。

一旦成立佛教协会,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物保护的被动局面,可以极大地调动佛教居士的积极性,吸引民间资金和外地资金修复、维护寺院塔寺,修缮保护古代佛教遗址,使文物景点重新焕发活力,彰显社会繁荣昌盛的时代特征。

6.是xx县经济腾飞的需要

文化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是目前经济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沿海、内地的诸多城市正是利用这一手段达到物质的富足和文化的繁荣,内地的旅游资源以佛教人文景观为主,多数寺院都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且不说名山古刹,离我们不足300里的济宁汶上县,靠一座舍利塔名扬海内,县城建设焕然一新,即可证明这一点。xx县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佛教旅游资源,但尚在开发初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xx县目前也面临这样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耗时近5年的燕塔即将竣工,全县人民欢心鼓舞。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寻回“镇塔之宝”,组织专家学者发掘其文化内涵,复兴xx县佛教文化,展现xx县新时代魅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促进各项事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政策支持和场地等各种硬件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佛教协会这样的民间团体来完成其职责下的大量基础工作,因此在此时申请成立xx县佛教协会,可解燃眉之急。

三、相关背景:

1.当前形势

① 山东佛教发展与其他省市佛教发展相比,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初期,南方沿海省市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发展文化旅游,很多名山大川的寺庙不但得到了复建,而且也兴建了更多寺庙及大型的露天佛像,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为疏导压力、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人心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近30年的发展,僧人管理寺院已经写入了国家相关的法规,寺庙的恢复建设、佛教的正常活动已逐步步入正轨,但在山东,佛教的恢复才刚刚开始。

② xx县佛教发展和其它县市相比,严重滞后

聊城八个县市几乎均有佛教活动场所,惟独xx县没有。如阳谷海慧寺、东阿梵呗寺、临清大宁寺,冠县念佛堂、东昌隆兴寺、高唐大觉寺等,这些县市寺院满足了周围信教群众的需要,成为佛教徒自净其意、升华人格的宝地,也为当地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佛教与本县其它宗教相比,严重滞后且不提xx县的清真寺,毕竟伊斯兰教本地有上百年的历史;就是在上世纪才传入的基督教、天主教,在改革开发后也迅猛发展,在xx县就有多处活动场所。但作为影响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宗教——佛教,却没有一个佛教协会,更没有一个僧宝住持方便活动的场所,不能不说是一种宗教、文化发展的极大不平衡,佛教作为文化纽带的作用明显不足。

xx县一旦成立佛教协会,可以预计,佛教事业一定能蓬勃发展,多种宗教的平衡发展,必然能为xx县的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几点巨大的差距,仅仅想说明,如果xx县的佛教协会能够批准筹办,进而建立相应的活动场所,必然会得到广大居士的大力支持,为xx县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润滑调剂的作用,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将如虎添翼。

2.其它的有利条件:

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几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建设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日上。党的宗教政策切实得到落实,信教群众欢欣鼓舞,团结一心,积极参加社会建设。

②xx县近千年佛教文化的积淀,产生了不少高僧大德。目前拥有一批信仰纯正、修行多年、素质较高的大德居士,他们将成为xx县佛教事业的中坚力量。

③除了当地广大居士积极支持、盼望成立xx县佛教协会外,另外几名从xx县出家的僧人也表示将参与xx县佛教协会的成立、管理、运作事务中来,这更是保证佛教协会能够履行宗旨、造福一方的根本条件。

④另外,山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聊城佛教协筹委会会副会长,阳谷海会寺住持仁修大和尚已明确表示愿意具体指导佛教协会工作,并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派僧团到xx县住持,以满足我县信众的迫切需要。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上,都具备了成立xx县佛教协会的基础。在此,恳请各级相关领导批准筹建xx县佛教协会。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筹建佛教协会申请报告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3657 字

+ 加入清单

筹建佛教协会申请报告

尊敬的x县县委、政府领导:

兹有x县众多信仰佛教居士,响应提出的对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伟大号召,为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切实作好群众工作,化解由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双重紧张”与“双重焦虑”(国家宗教管理局局长叶小文《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双文明建设,满足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指导x县佛教徒正常学习和交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宗教法规相关条款,特申请成立“x县佛教居士林”,恳请批准。

以下为申请筹建的协会相关情况:

一、 概况

1.名称:x县佛教居士林

2.宗旨:协助党和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传承佛陀的伟大教诲;时刻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居士林的自身建设;兴办佛教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举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和带领全县佛教信众,坚持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积极践行“人间佛教”思想,自觉协调、支持县内其它合法宗教的共同发展,进而为本县经济文化的发展搭建一个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

3.原则:爱国爱教,奉法守戒,心在极乐,爱洒众生,圆融佛法,和合信众。

4.业务范围:

①响应、总理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号召,引导大众了解佛教,正确认识佛陀的教导,从个人内心开始,弃恶扬善,清净自心,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从而为世界和平、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由小及大,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各种公益慈善事业、切实为当地普通群众物质、精神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作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扶贫助困、送医药下乡、捐资助学、敬老爱幼、临终关怀、护生环保等等一系列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造福社会,利益有情。

③协助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落实宗教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加强管理,做好服务,依法开展正常的教务活动。

④教育佛教信众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引导和教育佛教信众护持三宝、弘扬佛法,反对邪教;提高信众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莘县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⑤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做好访问接待,开展对外学习,适时举办各种联谊,促进对外佛教文化交流。

⑥积极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编印佛教文化书刊,继承、弘扬佛教文化遗产;协助政府保护佛教文化遗产。

⑦密切联系广大佛教徒,深入调查研究,如实反映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5.机构组成:各机构具体职能见的x县佛教居士林章程(草案)》

二、申请理由:

1.是实践和推进提出的“双和模式”,即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号召的需要

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快速、平和的发展,引发了双重紧张,即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紧张,形成了双重焦虑,即社会失范和文明失范的焦虑,“双和模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现状而慎重提出的对治双重紧张和双重焦虑的重大举措,引用国家宗教管理局局长叶小文的话,“‘双和模式’是一项关乎人类未来的系统工程,各种文明都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添力量,做贡献;各种宗教要为建设和谐世界出主意,想办法。佛教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指归,有着深刻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可以为推进‘双和模式’做出独特的贡献。”

2.x县广大群众信仰的需要

x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混居,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百姓有着近千年信仰佛教的历史。远近闻名,尤其近年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地佛教复兴,推动了我县佛教信仰的再次萌发和发展,佛教信徒增长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县佛教徒不下于3000人。另外,佛教虽然是一门宗教,但是佛学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也吸收了很多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很多人虽不是信众,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蕴涵着佛学文化的因子。因此,这种信仰基础预示着佛教信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立足当前,放眼将来,我县具有成立佛教协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是挖掘、传承x县文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大宗教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经济力量。XX年4月由中国政府鼎力支持,中、韩、日三国发起,在浙江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得到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响应。XX年4月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江苏无锡和中国台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再次圆满成功,正是这种趋势的具体体现。佛教论坛的召开旨在推进“双和模式”,为世界范围不同宗教以及佛教内部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尤其是发展佛教弘法利生事业,发掘佛教教义中净化心灵,自净其意的丰富资源,为世界经济、文化和谐发展发挥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鲁西大县x县,成立佛教居士林、倡导佛教文化必然为x县文化繁荣提供不可缺少的机构支持。

4.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佛教界一位高层僧人对《凤凰周刊》说,“中国这么庞大、复杂的国家要凝聚在一起,当然需要共同的理念。佛教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新一代中共领导人提出的和谐理论便是借用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x县处在山东最西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群众信仰薄弱,成为不少非法邪教的觊觎之地,如果没有合法正统的文化来充实和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就可能导致信仰混乱,进而危害社会稳定。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好能够缓和、甚至消除这种危机,增强社会稳定、团结的向心力。而这些工作必然需要佛教协会这样的专门的机构来完成。

5.是长期、深入、广泛地保护修缮县内众多的佛教遗址的需要

大家都知道文物保护部门多少都存在经费不足、人手欠缺等等困难,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大多被动、滞后。 一旦成立佛教居士林,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物保护的被动局面,可以极大地调动佛教居士的积极性,吸引民间资金和外地资金修复、维护寺院塔寺,修缮保护古代佛教遗址,使文物景点重新焕发活力,彰显社会繁荣昌盛的时代特征。

6.是x县经济腾飞的需要

文化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是目前经济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沿海、内地的诸多城市正是利用这一手段达到物质的富足和文化的繁荣,内地的旅游资源以佛教人文景观为主,多数寺院都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且不说名山古刹,离我们不足300里的济宁汶上县,靠一座舍利塔名扬海内,县城建设焕然一新,即可证明这一点。

x县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佛教旅游资源,但尚在开发初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x县目前也面临这样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县人民欢心鼓舞。织专家学者发掘其文化内涵,复兴x县佛教文化,展现x县新时代魅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促进各项事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政策支持和场地等各种硬件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佛教协会这样的民间团体来完成其职责下的大量基础工作,因此在此时申请成立x县佛教居士林,可解燃眉之急。

三、相关背景:

1.当前形势

① 山东佛教发展与其他省市佛教发展相比,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初期,南方沿海省市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发展文化旅游,很多名山大川的寺庙不但得到了复建,而且也兴建了更多寺庙及大型的露天佛像,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为疏导压力、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人心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近30年的发展,僧人管理寺院已经写入了国家相关的法规,寺庙的恢复建设、佛教的正常活动已逐步步入正轨,但在山东,佛教的恢复才刚刚开始。

②x县佛教发展和其它县市相比,严重滞后聊城八个县市几乎均没有佛教居士林。但作为影响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宗教——佛教,却没有一个佛教居士林,更没有一个僧宝住持方便活动的场所,不能不说是一种宗教、文化发展的极大不平衡,佛教作为文化纽带的作用明显不足。

x县一旦成立佛教居士林,可以预计,佛教事业一定能蓬勃发展,多种宗教的平衡发展,必然能为x县的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几点巨大的差距,仅仅想说明,如果x县的佛教居士林能够批准筹办,进而建立相应的活动场所,必然会得到广大居士的大力支持,为x县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润滑调剂的作用,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将如虎添翼。

2.其它的有利条件:

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几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建设有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日上。党的宗教政策切实得到落实,信教群众欢欣鼓舞,团结一心,积极参加社会建设。

②x县近千年佛教文化的积淀,产生了不少高僧大德。目前拥有一批信仰纯正、修行多年、素质较高的大德居士,他们将成为x县佛教事业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上,都具备了成立x县佛教居士林的基础。在此,恳请各级相关领导批准筹建x县佛教居士林。

申请人:x县佛教居士林全体发起人

申请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西佛教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你们在这烈日炎炎的夏天来到这风景如画的周庄,在这里的每一刻每一秒,你都感到心旷神怡,大开眼界。喔-----对了,忘了介绍我的名字了,我叫张鸿瑞----你们的导游

这个季节,柳树枝在清爽的风中摇曳,树叶在风中跳舞。这里到处都是水,号称江南水乡。大家都看过大海吧,它波澜壮阔,而周庄的水却静得出奇。周庄的水可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忆江南》一诗说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在周庄里,不仅能欣赏到这些美景,最直接的感受,还是因为这些房子。

看着这些房子,似乎能感觉自己现在在清朝时期。这些房子虽然简陋,不如城市里的科技,但不知怎的,盯着这些房子,还能感觉到一种额外的美观。

夜晚,月光洒在这百年古镇上,使周庄变得更加古老而神秘。星星在天空中眨眼,月亮在黑夜里发出柔和的光泽。人们带着一天的欢欣和倦意,和着江南水乡一起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你们一定流连忘返吧?但没关系,以后机会很多,希望你们常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