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小学教育调研(优秀14篇)

浏览

4914

范文

14

篇1:关于村小学教育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村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关键词:教育,现状,薄弱,改善

引言: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硬管式的传统教育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改善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三角小学情况

(一)学校基本现状

三角小学于XX年由东沟小学,小堡小学合并在一起,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积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为学校将木窗换为铝合金窗,办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统一购置。学校共设有1个微机室,没有实验室和图书室,学校操场设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XX年学校购置了电脑,共22台,3~6年级可以上微机课,课上2人使用一台电脑。全校共6个班级,6个年级,分别为学前班、1、3、4、5、6年级,由于XX年没有招来一年级学生,导致没有二年级。因为现在学生人少,所以学校每两年招一次生。学生共105人(具体见表格1),以前学生有200多人,每个班级至少30人,但后来越来越少,到镇里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表格1:学生人数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师情况

学校有老师12人,2个领导,6个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语文和数学。全校只有一名英语老师,负责3、4、5、6年级的教学,是特意给三角小学派来的,来到三角小学已经有4、5年了。学校无专业音体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多个科目。在缺少老师时,学校会在村里寻求高中学生作为代课老师。老师大部分住在牌楼镇中,每天上下班有专门的车接送。教师年龄在36~50多岁之间,最长教龄长达30年,最短教龄为16年。工资2600~2700元∕月,过节时没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补贴100元。学校会逐年评选优秀教师,但评出的优秀教师都会被调走,老师的安排是轮流调换,调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据个人原因。老师在同一所小学最多呆6年,很少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三角小学里有一位刘老师,是6年前调来的,教学认真负责,经常给孩子家长打电话反映情况,刘老师实行一帮一原则,一好带一坏。(见图表1、2、3)

图表1:教师学历情况

图表 2:教师级别情况

图表 3:教师年龄人数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但家长来的人数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为老师家住在牌楼镇上,来回不方便,平常教师不常与家长沟通。学校每学期考一次试,试卷由镇上统一印发。每学期评选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学生,百分之十五的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进行家访,针对对象是学困学生和贫困学生,每次5~10个学生。学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试之后不排榜。

(四)老师分析学生情况

1、老师们认为,孩子好坏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因为孩子成绩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试成绩相差太远。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长,有可能英语不好,数学却很好,这些都不能用来比较孩子的好坏。

2、现在上学书本都不要钱,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纸钱,所以因为家里贫困而退学的原因极低,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习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条件好的越不爱学习。孩子学习氛围差,害怕问老师题。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峰峰矿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科研,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峰峰矿区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研报告

峰峰矿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研报告

峰峰矿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     王立强  邢淑萍  李现芳

我区中小学教育科研,自“十五”期间开始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逐步规范,得到了健康发展。教育科研改革不断深化、科研队伍日益壮大、科研质量明显提升、科研成果逐步扩大,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为了真实地了解我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准改进对策,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学教育科研质量和水平,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全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研。此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调研对象为全区直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管理区及管理区内中学,共计37个单位。

一、现状描述

(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情况

表1  学校“十五”以来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情况表 年度

“十五”

(截止XX年)

XX年

XX年

单位

n

%

n

%

n

%

高中(含进修学校、职教中心)

7

20

25

37.9

23

54.8

直属中学

8

22.9

15

22.7

6

14.3

直属小学(含特教)

13

37.1

11

16.8

3

7.1

直属幼儿园

0

0

3

4.5

2

4.8

教育管理区

4

11.4

3

4.5

4

9.5

管理区内中学

3

8.6

9

13.6

4

9.5

课题数量合计

35

66

42

图1  学校“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情况对比图

从表1和实际立项课题的级别可以看出,从到XX年整个“十五”期间,全区中小幼单位共承担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5项,区级课题没有。而的起始之年,在66项课题中,省、市级别的课题为30项,与“十五”立项课题基本相当,并且增加了区级课题。可以发现,我区学校在科研项目上已基本构建了省、市、区三级课题网络,这反映了群体科研的开展并为之奠定了基础。

在学校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中,XX年度立项的66项课题中,直属中小幼为54项,占81.8%;教育管理区及区内中学为12项,占18.2%。XX年度立项的42项课题中,直属中小幼为34项,占81%,教育管理区及区内中学为8项,占19%。总体趋势是直属学校立项的课题多,管理区及管理区内中学立项的课题少,分布不均衡。   表2  XX年度学校教育科研个人课题立项情况表

高中(含进修、职教)

直属中学

直属小学(含特教)

直属幼儿园

教育管理区

管理区内中学

合计

n

53

24

26

1

46

32

182

%

29.1

13.2

14.3

0.5

25.3

17.6

100

高中(含进修、职教)

直属中学

直属小学(含特教)

直属幼儿园

教育管理区

管理区内中学

合计

n

53

24

26

1

46

32

182

%

29.1

13.2

14.3

0.5

25.3

17.6

10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XX年度学校教育科研个人课题立项的182项课题中,高中为53项,占29.1%;直属中学为24项,占13.2%;直属小学为26项,占14.3%;直属幼儿园为1项,占0.5%;教育管理区为46项,占25.3%;管理区内中学为32项,占17.6%。

(二)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机构情况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村小学教育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564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村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农村教育远远差于城市教育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教育快速前进的脚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应客观地认识现状,评价现状,不能在困难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被困难吓倒。那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究竟是怎样?本文以海城市牌楼镇三角村三角小学为例,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教育,现状,薄弱,改善

引言: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硬管式的传统教育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改善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三角小学情况

(一)学校基本现状

三角小学于2019年由东沟小学,小堡小学合并在一起,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积800多平米。2019年中心校为学校将木窗换为铝合金窗,办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统一购置。学校共设有1个微机室,没有实验室和图书室,学校操场设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2019年学校购置了电脑,共22台,3~6年级可以上微机课,课上2人使用一台电脑。全校共6个班级,6个年级,分别为学前班、1、3、4、5、6年级,由于2019年没有招来一年级学生,导致没有二年级。因为现在学生人少,所以学校每两年招一次生。学生共105人(具体见表格1),以前学生有200多人,每个班级至少30人,但后来越来越少,到镇里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表格1:学生人数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师情况

图表1:教师学历情况

图表 2:教师级别情况

图表 3:教师年龄人数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但家长来的人数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为老师家住在牌楼镇上,来回不方便,平常教师不常与家长沟通。学校每学期考一次试,试卷由镇上统一印发。每学期评选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学生,百分之十五的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进行家访,针对对象是学困学生和贫困学生,每次5~10个学生。学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试之后不排榜。

(四)老师分析学生情况

1、老师们认为,孩子好坏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因为孩子成绩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试成绩相差太远。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长,有可能英语不好,数学却很好,这些都不能用来比较孩子的好坏。

2、现在上学书本都不要钱,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纸钱,所以因为家里贫困而退学的原因极低,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习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条件好的越不爱学习。孩子学习氛围差,害怕问老师题。

3、还有一种是父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

4、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采取“放羊式教育”,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不管不问。一位老师说,农村家长与镇里家长重视程度相差太多,镇里家长重视程度占80%~90%,而村里重视程度不到10%(老师自己认为数据,不一定准确)。

(五)三角村孩子学历情况

因为由六年级升初中不需要考试,所以村里学生都能念到初中,但初中升高中需要进行考试选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较少了。村里每年都会出大学生3~5个,村里也曾出现过硕士和博士。

二、当代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一)现状1:父母重视教育程度低

1、家长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据我们的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家长白天都忙工作或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

2、家长采取“放羊式”教育

农村孩子上学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长因为工作或农活而无暇顾及孩子,老师只是完成上课的任务,课下一般很少管学生是否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散漫、不认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学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学生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演变为一个个具体到恶性事件时学校才出面干预。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3、留守儿童现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问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久而久之,矛盾就突显出来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4、家长态度微妙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的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终究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

(二)现状2: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缺乏或不完备,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室,有的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科目没有专门的老师,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现状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然而,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却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有效的实施。而导致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年龄结构不合理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

教师学历水平较低

一方面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不愿意来乡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一般都是专科、本科毕业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教学大多是兼职的。

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农村小学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

教师身体不适应

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教师教育待遇不等

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师资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一个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就是工资卡上的钱,奖金什么的基本没有,一年下来,也领不了几个钱,而城区学校每个月加上课时津贴、班主任费等,每个月多领好几百元钱。农村学校的教师过教师节最多领100元,而城区学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别,让许多教师都把前途放在城区,想尽一切办法调到城区成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奋斗目标。长此下去,农村师资大量流失。

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如此,其结果必然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统筹考虑?

三、改变教育现状的建议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经费挪用重点抓,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微机室,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帮助孩子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平时家长应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虽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时与老师交流,常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帮助的。孩子教育从小抓起,从小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鼓励孩子向远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细心的开导他,及时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培养孩子的特长,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丰富课余生活,更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多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成长与性格,能够更好的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上。

四、结束语

以上几点建议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小学教育现状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3273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小学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教育在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党的 报告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一些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由政府出钱给上学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梅列区东新小学 关于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1969 字

+ 加入清单

梅列区东新小学 关于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调研报告

“诚信”一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打造诚信中国”、“诚信是通行证”、“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诚信是资本”……这些振聋发聩的语言,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诚信”的热望和追求。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信不只是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样也是各行各业的需要,尤其是教育。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领域出现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曾是一方“净土”的教育,其诚信问题同样不能令人乐观。

一、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

1.缺乏诚信,背信弃义。

东新小学对学校的五年级的2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据对《诚信调查问卷》的统计表明,五年级学生未说过假话的占52.7%。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接触社会,童心受到社会的玷污,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

2.习惯抄袭,蒙混过关。

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部分学生不是认真地去完成,而是把这些本该做作业的时间用来看电视、上网聊天等,要到交作业时,借其他人的作业花一、二十分钟完全抄袭过来就算完事。考试时,能抄则抄,习以为常。

3.失信行为,熟视无睹。

自己或同学中出现的失信行为比较经常。如调查问卷中,“你班班长在统计上课出勤情况时的态度如何”,“老师点名就记,不点名就不记”的占38.7%;“约了人你能准时到吗?”,选择“不一定会”的约占据27%;赞同“不说谎话干不成大事业”看法的同学居多。

二、学生诚信危机的形成原因

针对以上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现实原因。

1.历史积淀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专制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存在着扭曲的一面。历史上“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易吃亏”等格言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匮乏。诚信的基本要求是诚实、信任、不欺骗,也就是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这些格言古训恰恰违背了诚信的最基本要求。这也说明,历史积淀中的带有“世袭”观念的残余还在影响着当代学生。

2.教育内部原因的影响

教育内部的原因主要包括:

(1)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影响教师教授诚信教育。如学术腐败,教师中编造、剽窃文字的现象严重;在检查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助长歪风邪气,甚至演变成常态,已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或愤慨;公开课上要求学生配合作假;教师不能以身作则,经常失信于学生;违背职业道德,暗示学生考试作弊;在学生面前上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招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耳濡的是弄虚,目染的是作假,天长日久,又会向哪里潜移,向何处默化呢?)

(2)教育方式、方法问题。目前我们的教育方法以灌输、说教为主,将德育教育视为政治说教,或把德育教育当作知识“传输”,忽视情感教育。试想如果淡化情感教育,怎么会培养出真的情感!没有真的情感,又怎么会有诚信呢!显然,不诚信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结出诚信的果实。

(3)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原因。由于学校内部管理不严给学生不守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诚信机制未能引入学校及学生群体,也使得学生诚信意识不强。

3.教育外部原因的影响

教育外部原因的影响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时下,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的负面影响对学校的冲击很大。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到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等,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也使我们当前进行的诚信教育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家长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缺陷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

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认识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全社会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逐渐形成,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依据《中共**县教育与科学技术局委员会关于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我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深入教职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过程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会议座谈与个别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所有领导、大部分在职教师和党员及部分学生家长参与。调研期间,召开座谈会1次,专题学习会1次;群众走访交流10余人;发放问卷50余份。调研结束后学校支部召开专门研究会,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梳理归纳,基本摸清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底数,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了前期准备。

二、调研中群众、师生反映的相关问题

(一)我校存在的问题。

1、我校留守儿童比重大(占全校学生的75.6%),这些学生由于长期远离父母,所得到的关爱少,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生教学成绩下滑较严重,教职工付出的努力不小但成效不太明显。

2、我校生源少,班额小。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条件较好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外区学校读书,还有跟随家长到打工地区读书,导致我校近几年学生人数减少。

3、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仍不够完善。学校功能室和办公场所缺乏,部分课程开设受到限制。

4、教师老龄化严重,全校教职工中50岁及以上占教职工总人数的79.2%,这也是制约我校教育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四风”方面需解决的问题。

1、领导干部应加强理论学习性的针对性,大力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

2、要增强群众观念,走好群众路线。多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3、充分发挥党、群基层组织作用,改变工作方法,消除干群隔阂,密切干群关系。

(三)对教育实践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的建议。

1、可以借鉴以往党内教育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成功经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密切干群关系。

2、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防止搞形式主义、流于形式走过场,更防止活动出现偏差影响团结的现象发生。

三、我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打算

1、在局党委的指导下,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央、省、市领导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指示,学习中央、省、市、区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规定和要求。切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2、密切联系群众,纳谏于民,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3、在今后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对照,查找不足,立查立改、立改立行,务求活动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题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市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摸底调查的通知》精神和市电教馆的要求,对我校电化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22个教学班(含三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521人,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45台,在校学生与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的比(生机比)为33.8。我校共有教职工69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17台。我校有网络多媒体教室2个,使用统一规定的教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建立了学校办公平台和学校网站,具有了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录像带、录音带、电子图书、vcd、dvd、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三)信息教育资源应用不足。课程整合不足,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应用不足。例如,现在要求统一纸质备课,导致大量的网络资源,学校信息教育资源不能很好的应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投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

(二)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认识,把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提高到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成立学校信息化教育评价小组。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之中,以评促建。

四、下一步发展目标

(一)加强教师的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只有全体教师拥有了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让信息技术更高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信息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强教师用机的投入。目前我校教师机数量较少,配置较低。加强教师机的投入,是信息教育的保证。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校教育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5069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小学安全法制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人大代表反映的加强普法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普法教育的意见,该市司法、教育行政部门经深入调研后,实事求是地反映该市当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此类人员法制教育的对策和做法,仅供参考。

我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直以来,我市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在司法、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在第四个五年普法教育中,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当前我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网络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由党委、政府领导,人大监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制教育网络。各级党委、政府、人大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司法行政部门把中小学学生作为普法教育重点对象,加强指导和协调。教育行政部门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依法治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保证了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各中小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法制课教师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制度,使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普遍提高。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2、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大多数镇和学校都能按照鹤教基第58号《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将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市各镇普遍成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法制教育目标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进行部署,同时将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校长的任期责任制和工作考核评估之中。各中小学校也相继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和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法制副校长的管理办法,对依法治校、依法育人予以规范。首先是建立了对教师考核管理制度,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班主任、学科教师工作业绩考评之中;其次是建立了对学生的考核管理制度,与学生的操行评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紧密挂钩。各校基本上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法制副校长五落实,我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几年来,市普法办与教育部门组织政法各单位干警担任全市116间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共为各中小学校上法制课465场次,使21万多人次受到教育。

3、全市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

几年来,我市围绕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全市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各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兴趣和接受能力等特点,设定相应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和方式方法,通过一系列学生易于接受的社会法制实践活动,将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融入学生们熟悉的社会生活中,使法制教育变成一种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继市普法办与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全市中小学校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演讲比赛和举办现身说法活动以后,每年组织学校开展一个重点法制教育课题;此外,在5月和12月期间,邀请江西省法制艺术团和江门市司法行政法制文艺演出队在全市中学、部分小学和市剧院、市体育馆进行法制文艺演出共25场,全市受教育师生达6万多人次;,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禁毒法律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活动;9月,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法伴我成长的演讲比赛和手抄报竞赛;上半年,市普法办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与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分别在纪元、桃源两中学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们受到了最直接、最生动的法制教育,表演情况还录制成vcd56套发到全市各中小学校供师生们观摩、学习。

4、以重点镇作为普法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十个一系列的法制教育。

在第四个五年普法教育中,市普法办与教育局以共和镇为普法试点,在该镇中小学生中开展上一堂法制课,开展一次现身说法教育,看一场法制电影,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竞赛、一次演讲比赛、一次手抄报竞赛,一次测验有奖活动,参加一次禁毒和交通图片展览,刊出一次法制宣传栏,参加一次学法作文竞赛的十个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取得成效后,先后在宅梧、双合、沙坪、桃源、古劳、云乡、鹤城等开展了十个一系列普法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

几年来,市普法办和各级普法机构共为学生上法制课527场次;组织学生参观法制图片展览250场次,观看禁毒vcd影片87场次,法制文艺表演25场次;举行现身说法66场次,法律知识竞赛16场次,演讲比赛32场次;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电影22场次,撰写学法作文3900篇。

总的看来,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小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许多中小学生懂得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国家、集体及自己的合法权益,遵纪守法,履行法定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四五普法以来,我市切实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国的高度,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形式多样、措施得力、日趋规范的态势。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个别领导及学校负责人对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这一工作的有效领导、组织和规划。受升学率的影响,一些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往往偏重考试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法制教育;有些则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施针对性的教育。

二是法制教育专题课的内容设置上,还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有些学校在法制教育专题课的内容安排上,随意性很强,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有些学校只在小学高年级、初中二年级进行法制课的教育;有些学校将思想品德课替代了法制教育专题课,没有形成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由于经费的不足、交通安全等多种因素、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参观学习,法制教育多数是局限在课堂内。在学校里举行法制演讲、手抄报等比赛就是形式多样了,但演讲比赛也好,手抄报比赛也好,都只是部分较出色学生参加,而广大的中小学生面对的是信息万变的社会,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现象、诱惑无不影响着他们,学校的法制教育只局限于学校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这是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是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设置还有很多局限性。目前各学校进行的法制教育课主要由政治科教师、班主任或学校领导兼任,由于专业的局限性,难以对学生提出的有关法律问题作出正确、全面的阐述,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虽然各学校都按要求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但由于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也基本上是每一学期一次,所以学校的法制教育普遍存在着法制教育课程不足、教育力度不够、收效不是十分理想的问题。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由于自身工作十分忙碌,不可能每天在学校,少有时间接触学生,而且他们平时的法律工作重点并不一定是与未成年人有关,因而在指导教师和学生学法时,也感到力不从心。

四是在校学生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网吧和游戏机室等营业性服务场所的诱惑,部分学生家长的不良行为等,给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二、今后加强中小学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几点对策

我们认为,不论是从中小学生的人群数量、教育特点,还是从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市建设的实际出发,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对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更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每个青少年的一生。因此必须把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事关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地位,放到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要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法制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司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采取一把手负责制,提高对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支持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适当增加学校法制教育的投入,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进一步完善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制定检查的具体标准,定期考核,开展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和发现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及时加以推广和表彰。

(二)逐步把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法制建设的重点。争取逐步建立起与国家和省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层次有序、完整统一、具有特色的教育规章。依法规范部门责任、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等,把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政法、综治等部门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配合,积极探索新时期开展普法教育的新路子,避免法制教育局限于学校,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一体的工作格局。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要在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等方面狠抓落实。

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市教育局、司法局、综治办、团市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真正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使我市中小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真正把法制教育专题课作为必修课,进入教学大纲,配齐法制教育专用课本,合理安排适量的课时,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正规化、系统化、持续化的法制教育,努力构建从小学到中学的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普法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中小学法制教育专题课的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制教育专题课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录用一些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做法制教育专题课的任课教师,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以案说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能很好地避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和目标管理,定期对法制副校长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和评比。

(四)坚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创建优质、高效、文明的法制教育大环境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单位要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大力实施综合治理,全面优化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对电子游戏、网吧和音像产品的市场管理,依法查禁和收缴淫秽物品、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取缔色情的服务和赌博、吸毒场所,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五)继续推进重点镇普法,开展中小学生的十个一系列法制教育。

市普法办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开展全市中小学重点专题法制教育和正常法制教育外,在一些镇开展中小学生十个一系列教育,使该活动在全市十一个镇中小学生中都得到普及。希望学校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法制专题讲座、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以案讲法,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等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

(六)有重点地选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

市普法办与个别重点中学在新生入学时用半个月时间,开展新生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新生开学读书、生活有一个浓厚法制氛围,从而自觉接受法制教育。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有各行各业采取的综合治理,我市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关于村小学教育的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6036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关于村小学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摘要:近年来,农村教育远远差于城市教育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教育快速前进的脚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应客观地认识现状,评价现状,不能在困难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被困难吓倒。那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究竟是怎样?本文以海城市牌楼镇三角村三角小学为例,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教育,现状,薄弱,改善

引言: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硬管式的传统教育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改善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一)学校基本现状

三角小学于XX年由东沟小学,小堡小学合并在一起,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积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为学校将木窗换为铝合金窗,办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统一购置。学校共设有1个微机室,没有实验室和图书室,学校操场设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XX年学校购置了电脑,共22台,3~6年级可以上微机课,课上2人使用一台电脑。全校共6个班级,6个年级,分别为学前班、1、3、4、5、6年级,由于XX年没有招来一年级学生,导致没有二年级。因为现在学生人少,所以学校每两年招一次生。学生共105人(具体见表格1),以前学生有200多人,每个班级至少30人,但后来越来越少,到镇里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表格1:学生人数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师情况

学校有老师12人,2个领导,6个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语文和数学。全校只有一名英语老师,负责3、4、5、6年级的教学,是特意给三角小学派来的,来到三角小学已经有4、5年了。学校无专业音体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多个科目。在缺少老师时,学校会在村里寻求高中学生作为代课老师。老师大部分住在牌楼镇中,每天上下班有专门的车接送。教师年龄在36~50多岁之间,最长教龄长达30年,最短教龄为XX年。工资2600~2700元∕月,过节时没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补贴100元。学校会逐年评选优秀教师,但评出的优秀教师都会被调走,老师的安排是轮流调换,调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据个人原因。老师在同一所小学最多呆6年,很少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三角小学里有一位刘老师,是6年前调来的,教学认真负责,经常给孩子家长打电话反映情况,刘老师实行一帮一原则,一好带一坏。(见图表1、2、3)

图表1:教师学历情况

图表 2:教师级别情况

图表 3:教师年龄人数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但家长来的人数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为老师家住在牌楼镇上,来回不方便,平常教师不常与家长沟通。学校每学期考一次试,试卷由镇上统一印发。每学期评选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学生,百分之十五的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进行家访,针对对象是学困学生和贫困学生,每次5~10个学生。学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试之后不排榜。

(四)老师分析学生情况

1、老师们认为,孩子好坏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因为孩子成绩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试成绩相差太远。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长,有可能英语不好,数学却很好,这些都不能用来比较孩子的好坏。

2、现在上学书本都不要钱,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纸钱,所以因为家里贫困而退学的原因极低,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习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条件好的越不爱学习。孩子学习氛围差,害怕问老师题。

3、还有一种是父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

4、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采取“放羊式教育”,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不管不问。一位老师说,农村家长与镇里家长重视程度相差太多,镇里家长重视程度占80%~90%,而村里重视程度不到10%(老师自己认为数据,不一定准确)。

(五)三角村孩子学历情况

因为由六年级升初中不需要考试,所以村里学生都能念到初中,但初中升高中需要进行考试选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较少了。村里每年都会出大学生3~5个,村里也曾出现过硕士和博士。

二、当代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一)现状1:父母重视教育程度低

1、家长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据我们的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家长白天都忙工作或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

2、家长采取“放羊式”教育

农村孩子上学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长因为工作或农活而无暇顾及孩子,老师只是完成上课的任务,课下一般很少管学生是否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散漫、不认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学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学生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演变为一个个具体到恶性事件时学校才出面干预。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3、留守儿童现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问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久而久之,矛盾就突显出来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4、家长态度微妙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的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终究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

(二)现状2: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缺乏或不完备,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室,有的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科目没有专门的老师,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现状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然而,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却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有效的实施。而导致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年龄结构不合理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

教师学历水平较低

一方面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不愿意来乡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一般都是专科、本科毕业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教学大多是兼职的。

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农村小学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

教师身体不适应

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教师教育待遇不等

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师资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一个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就是工资卡上的钱,奖金什么的基本没有,一年下来,也领不了几个钱,而城区学校每个月加上课时津贴、班主任费等,每个月多领好几百元钱。农村学校的教师过教师节最多领100元,而城区学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别,让许多教师都把前途放在城区,想尽一切办法调到城区成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奋斗目标。长此下去,农村师资大量流失。

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如此,其结果必然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统筹考虑?

三、改变教育现状的建议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经费挪用重点抓,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微机室,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帮助孩子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平时家长应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虽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时与老师交流,常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帮助的。孩子教育从小抓起,从小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鼓励孩子向远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细心的开导他,及时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培养孩子的特长,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丰富课余生活,更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多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成长与性格,能够更好的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上。

四、结束语

以上几点建议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宁波市镇海区2024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2871 字

+ 加入清单

宁波市镇海区2018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1. 基本情况

镇海区每年均设立教育技术装备专项资金,保障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促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发展。截至XX年底,全区教育技术装备累计资产达1.70亿元,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累计达4713.85元。计算机总数10295台,计算机生机比3.50:1;XX年,开始建设镇海区第一范文网域网络,XX年,创建了“镇海教育信息网”,并以“网站集群”的形式构建了全区中小学校园门户网站。XX年,所有中小学校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并接入区第一范文网域网;XX年,全区第一范文网域网因特网出口带宽升至1000兆;XX年,在全区中小学普通教室普及多媒体教学系统;XX年,完成镇海区idc机房一期升级改造;XX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俗称“电子书包”)项目实验;XX年,开展电子班牌实验,探索德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XX年,所有中小学建成校园无线网络。XX年9月,“镇海教育信息网”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区县级教育门户百佳网站”称号。

2. 调研情况

共抽取了15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学校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全区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本发展现状情况如下。

规划先行,教育信息化的领导意识显著增强

XX年1月,镇海区推出县级教育信息化“”规划(即《镇海区教育局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意见》),对“”期间镇海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部署,并将XX年定为“智慧教育推进年”。对全区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5所学校已全部建立了校级领导教育信息化负责制,专门负责全校教育信息化建设。XX年9月,全区各学校正在制订新一轮的三年目标发展规划,目前66.7%学校已经完成制订并发布,33.3%的学校尚在制定过程中。其中,53.3%学校制订了教育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46.7%的学校将教育信息化规划体现在学校综合发展规划之中。

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校园门户网站是一所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综合体现,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全区所有学校均建有校外可访问的门户网站。学校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实现信息发布、资料共享、工作安排等各项教育管理目标。在现有的校级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中,最常使用的是“网上个人存储空间”和“家校互通平台”,两者普及率均为86.7%;其他的有“校园一卡通系统”普及率约为60%,“电子邮件系统”普及率约为46.7%,“身份管理与认证系统”普及率约为33.3%。这些信息应用系统的使用对象基本上都是教育工作者,目前尚未对学生开展相关服务。

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逐渐丰富,主要作为学生的学生证、考勤卡、图书借阅证、门禁卡、就餐卡等,部分学校开始尝试购物卡功能。

教学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

目前,镇海区有16所学校正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占全区学校总数的50%。在这次抽查的学校中,有6所开展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占总数的40%。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而教育教学资源在学科中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水平。

调查中发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应用融合,普及率最高的三门学科分别是语文93.3%,英语93.3%,数学66.7%。“备课”和“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常使用信息技术的两个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数字资源是ppt类教学课件,100%的学校教师会应用到;其它常用的数字资源类型有:电子教案占86.7%,课程视频占73.3%,习题库占46.7%等。以上数据表明,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普及,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本身是否便捷、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能否让教师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等等,这些都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水平高低。

3. 问题与不足

各类管理应用系统数据不统一,阻碍管理信息化深入发展

在现有的校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各学校都不同程度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但由于各个业务管理部门归口不一,这些管理信息化系统基本上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这仍是当前基层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

本地资源建设缺少系统性,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瓶颈

调查中发现,各学校都在不同程度的购买或者自建学科教学资源。但这些都是以教师个体行为为主,缺少统一的、系统性的设计。同时,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也在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教学资源苦恼。我区已开始统一规划并实施镇海区的“网上课堂”项目,这是系统性规划学科资源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但目前,仅仅局限于初二、初三的部分学科内容。在学科资源建设中,如何有效实现省、市、区、校等资源建设的联动机制,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水平。

先进教育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相对滞后,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仍待提高

调查中发现,教师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普遍不高,许多学校的电子白板普遍存在功能性浪费现象。各种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成功案例也不多见。教师仍然缺少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培训,尤其是缺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与创新方面的理念与实践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下一阶段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各个学科都急需打造一支拥有高水平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

4. 对策与建议

为每一个学生构建数字学习空间,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

根据镇海全区智慧教育建设目标,到XX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基本普及到每一所中心级及以上学校,校本教材基本实现数字化。在镇海区中小学数字化教与学教研大组的组织协调下,逐步扩大项目实验范围,进一步探索数字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为每一个学生构建数字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促进交流与协作,给学生以多元发展及评价,培养面向21世纪的技能。

提升学生正确地应对新的信息来源能力,开创德育信息化新天地 探索网络德育导师制、数字故事、电子班牌等三位一体的德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化融合。通过导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理性对待新的信息来源;运用数字故事讲述身边的真人真事,激励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用好电子班牌,促进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德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应对21世纪的挑战。

为每一位教师构建数字工作空间,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

XX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XX年10月,《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发布,明确了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原则,实现信息技术在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这两个国家级文件的出台,为县市区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各学校要积极贯彻两个文件精神,认真梳理学校原有的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学校各类数据的建设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小学,学生,全文共 2765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家庭教育是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已处于人生的关键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朴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的孩子,由奶奶爷爷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们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最大希望就是读好书上大学,将来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的体力劳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总收入。这些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不打不成才,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针对以上的现状,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做了一些尝试。

一、“六个一” 机制——让关爱工作常态化

望直港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外出打工的父母较多,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看管。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每年开学初都会按上级要求,学校部署,组织全体教师与有关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建立健全了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机制。

为落实上级部门的要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与有关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建立健全了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机制。

(1)建立一套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从去年开始,学校建立了一套“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电子档案”,做到基本信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五清楚”。

(2)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或进行一次义务家教。结对教师每周安排一次专门的时间,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

(3)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爱心书信或通一次亲情电话。利用书信、网络等途径,加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

(4)每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一次温馨家访。通过定期家访,使孩子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问、难有人帮”,让他们在一个健康、关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5)每学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一次家教方法指导。除了对学生营养与健康、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每年陪同留守儿童过一次有意义的节日。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日,都有我们老师和同学陪着共同度过,赠一张贺卡、写一篇感言、送一句祝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每位留守孩子感受浓浓的温情与关爱。

二、“留守儿童之家”——让关爱工作特色化

为了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慰藉心灵的港湾和展现才智的大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五个艺术室、一个图书室、三个微机室等教学资源,着力打造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墙上贴着孩子自己写的字、画的画,创作的手抄报,配有电脑、电视、投影仪等,做到温馨、祥和、人性化。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学校安排专门老师值班,让留守孩子来“家”活动,学校的700多名留守儿童几乎全都参加了学校的社团项目,纸浆画、京剧班、棋类等特色项目组里都有留守孩子忙碌的身影。 “红蜻蜓”纸浆画工作室里,孩子们用收集来的废纸制作纸浆画,用南瓜、山芋及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手工作品;在“星星点灯”留守儿童合唱团中,近100名成员为清一色的留守儿童。去年九月份,有幸参加了扬州市中小学师生艺术团演出;在留守儿童京剧兴趣班,专门聘请县城有特长的退休老同志担任老师,指导孩子演唱京剧。六(5)班王佳慧同学父母均长年在兰州打工,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她,养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自参加京剧兴趣班后,性格越来越开朗。去年暑期参加省少儿京剧大赛,获得新苗奖。学校的围棋兴趣小组,有多名留守儿童参加。在县围棋比赛中获得第五名,是获奖学校中的唯一农村小学。打工的父母节日回家,看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下围棋,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欣喜和激动。还有儿童画、腰鼓队、口琴班等等,这些特色项目在县评比中都获得了一等奖,这当中也有许多留守儿童的功劳。孩子们在参加社团活动中,愉悦了身心,培养了技能,也为学校品牌建设作出了一份贡献。

我们的“留守儿童之家”,让远离父母的孩子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培养了他们交往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孩子们的心灵有了可以依靠的港湾,多了一个幸福的快乐家园。

三、家校沟通 让家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地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自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不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最好留一个人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时间间隔越短越好,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愿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有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让她们知道父母都爱你们,让他们心里也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会有积极主动向上的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四、多交朋友 增强自信 快乐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善于交际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性格抑郁,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因此也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甚至遭受孤独的煎熬。这些孩子长大后容易心理脆弱,缺乏耐受性,不懂得克制自己、说服自己,而是处我为中心,有一点不顺就想报复。相反善于与他人融洽相处者,大多性格比较开朗。乐观的孩子人际关系和谐,他们更容易吸引同伴的注意。有了朋友,他们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在互朋友的交往中学会如何相互适应,懂得关心别人,克制自己。所以父母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让孩子在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过程中健康活泼地成长。

新的目标,新的征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我们将借全社会都关注解决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加务实的措施做好扶贫助学“百千万”工作,为实现“学有所教”、办人民满意教育再作新努力。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每一个孩子在健康和谐的大家庭中健康、活泼、快乐成长。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学前教育调查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前,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一、基础情形

明德小学始建于XX年,XX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不开设幼儿园,有学前班2个,学前儿童118名,聘请低级幼儿教师4人。至2011年9月,明德小学学前班增至4个,就读儿童201名,学前一年入园率100%,其中流动听口146人,占比73%,聘用初级幼儿教师8人,均有教师资历证,月均匀工资800元,其中6人"五险一金"均自行购置。

在学前教育建设的经费投入上,明德小学坚持"不等、不靠,多条腿走路"的准则,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

首先,政府拿出资金和无偿供给土地,筹建了明德小学,并于XX年9月正式开学。

其次,从XX年至2011年,学校先后为学前教育投入三十多万元购买了座椅250多套和多媒体帮助教学器材,购置儿童玩教具400余件,幼儿教学光盘若干,同时动员全部教师自制玩教具200余件,弥补了教学装备的不足。添置了幼儿室外活动场合:滑梯、转盘、跷跷板、秋千等,还开设幼儿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跳舞室等。明德小学学前教育除按国度要求保障功效配套外,总体设计绿化、污染、儿童化、教育化。至今,明德小学的学前教育已经有必定的品位和范围了。

二、重要办法

学前教育是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言教育的奠基阶段。自明德小学建校以来,引导班子就从实际""重要思惟、落实迷信发展观、构建协调社会的高度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把学前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计划,兼顾部署,增强指导。

明德小学当真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时拟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相干文件和政策。每学期,学校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固建立"珍重性命,保险第一"的观点,始终坚持高度的警惕,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切实把学前班各项平安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谨防各类安全事变的产生,新加坡留学学费。坚持依法治教,惯例管理步入规范化、轨制化、科学化。

明德小学保持幼先生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教学大比武、群体备课和教研交换等情势,增进幼儿教师彼此学习,丰盛教学教训;同时请求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全员介入培训运动,发展教研探讨和教学方式交流。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目前制约明德小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仍是资金不足。目前学前教育都是自信盈亏,经费主要用在聘用老师和少部分器材添置上等,学前教育场地和小学公用,没有独自的学前教育场地,师资缺少,经费投入短缺保障,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显明不足,这也让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服务性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主要性意识不足,学前教育治理体系体例不完美,有关政策不很好落实。

学校学前教导师资步队以非公办幼儿老师为主体,待遇位置得不到有效保障。

学前教育为逢迎家长心理,争夺生源,在教学上违反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法则,暖衷于幼儿识字、拼音、写字、算术等教授教养,不重视幼儿根本素质跟良好习性、技巧的培育,导致幼儿过早地对学习发生胆怯与腻烦,影响了幼儿将来的健康发铺,也严峻影响了小学教学品质的进步。

四、发展对策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学前教育调查报告[页2]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前,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首要组成部门,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应站在对儿童、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把学前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系统,调动所有能够调动的资源和力气,倾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疾速发展。

首先,当初九年任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初步树立,所以更应有余力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建破政府投资、按本钱公道收费、多渠道筹资的学前教育投入长效机制。

其次,完善政策,标准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关于村小学教育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6039 字

+ 加入清单

2017关于村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农村教育远远差于城市教育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教育快速前进的脚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应客观地认识现状,评价现状,不能在困难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被困难吓倒。那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究竟是怎样?本文以海城市牌楼镇三角村三角小学为例,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教育,现状,薄弱,改善

引言: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硬管式的传统教育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改善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三角小学情况

(一)学校基本现状

三角小学于XX年由东沟小学,小堡小学合并在一起,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积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为学校将木窗换为铝合金窗,办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统一购置。学校共设有1个微机室,没有实验室和图书室,学校操场设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XX年学校购置了电脑,共22台,3~6年级可以上微机课,课上2人使用一台电脑。全校共6个班级,6个年级,分别为学前班、1、3、4、5、6年级,由于XX年没有招来一年级学生,导致没有二年级。因为现在学生人少,所以学校每两年招一次生。学生共105人(具体见表格1),以前学生有200多人,每个班级至少30人,但后来越来越少,到镇里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表格1:学生人数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师情况

学校有老师12人,2个领导,6个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语文和数学。全校只有一名英语老师,负责3、4、5、6年级的教学,是特意给三角小学派来的,来到三角小学已经有4、5年了。学校无专业音体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多个科目。在缺少老师时,学校会在村里寻求高中学生作为代课老师。老师大部分住在牌楼镇中,每天上下班有专门的车接送。教师年龄在36~50多岁之间,最长教龄长达30年,最短教龄为XX年。工资2600~2700元∕月,过节时没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补贴100元。学校会逐年评选优秀教师,但评出的优秀教师都会被调走,老师的安排是轮流调换,调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据个人原因。老师在同一所小学最多呆6年,很少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三角小学里有一位刘老师,是6年前调来的,教学认真负责,经常给孩子家长打电话反映情况,刘老师实行一帮一原则,一好带一坏。(见图表1、2、3)

图表1:教师学历情况

图表 2:教师级别情况

图表 3:教师年龄人数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但家长来的人数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为老师家住在牌楼镇上,来回不方便,平常教师不常与家长沟通。学校每学期考一次试,试卷由镇上统一印发。每学期评选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学生,百分之十五的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进行家访,针对对象是学困学生和贫困学生,每次5~10个学生。学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试之后不排榜。

(四)老师分析学生情况

1、老师们认为,孩子好坏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因为孩子成绩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试成绩相差太远。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长,有可能英语不好,数学却很好,这些都不能用来比较孩子的好坏。

2、现在上学书本都不要钱,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纸钱,所以因为家里贫困而退学的原因极低,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习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条件好的越不爱学习。孩子学习氛围差,害怕问老师题。

3、还有一种是父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

4、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采取“放羊式教育”,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不管不问。一位老师说,农村家长与镇里家长重视程度相差太多,镇里家长重视程度占80%~90%,而村里重视程度不到10%(老师自己认为数据,不一定准确)。

(五)三角村孩子学历情况

因为由六年级升初中不需要考试,所以村里学生都能念到初中,但初中升高中需要进行考试选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较少了。村里每年都会出大学生3~5个,村里也曾出现过硕士和博士。

二、当代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一)现状1:父母重视教育程度低

1、家长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据我们的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家长白天都忙工作或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

2、家长采取“放羊式”教育

农村孩子上学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长因为工作或农活而无暇顾及孩子,老师只是完成上课的任务,课下一般很少管学生是否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散漫、不认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学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学生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演变为一个个具体到恶性事件时学校才出面干预。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3、留守儿童现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问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久而久之,矛盾就突显出来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4、家长态度微妙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的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终究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

(二)现状2: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缺乏或不完备,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室,有的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科目没有专门的老师,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现状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然而,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却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有效的实施。而导致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年龄结构不合理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

教师学历水平较低

一方面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不愿意来乡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一般都是专科、本科毕业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教学大多是兼职的。

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农村小学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

教师身体不适应

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教师教育待遇不等

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师资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一个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就是工资卡上的钱,奖金什么的基本没有,一年下来,也领不了几个钱,而城区学校每个月加上课时津贴、班主任费等,每个月多领好几百元钱。农村学校的教师过教师节最多领100元,而城区学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别,让许多教师都把前途放在城区,想尽一切办法调到城区成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奋斗目标。长此下去,农村师资大量流失。

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如此,其结果必然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统筹考虑?

三、改变教育现状的建议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经费挪用重点抓,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微机室,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帮助孩子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平时家长应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虽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时与老师交流,常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帮助的。孩子教育从小抓起,从小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鼓励孩子向远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细心的开导他,及时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培养孩子的特长,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丰富课余生活,更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多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成长与性格,能够更好的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上。

四、结束语

以上几点建议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