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乡市延津县魏邱乡朱寨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通用20篇)

浏览

3191

范文

1000

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活动总结汇报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们班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常听有新闻说国家颁布了法律法规,有助于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小康,政治历史也常背诵。百年目标,国家精准扶贫的意志义。但只凭这毫无感染力的文字,却还不能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的好来。

我们班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开展了帮助留守儿童活动,在李老师的带领导下,于3月31日周日上午抽出自习时间,带上学习用品,带上玩具,带上一些零食,去看望了我们帮扶对象。

一下车,看见的是青砖红瓦的大房子,有些简陋但是面积很大,听阿姨说,现在国家政策都要帮农民改善住房,不久这里的村民们都可以住上统一规化的小区。每月还有国家政策补助的低保补助,生活还是可以维持的。小妹妹和她的奶奶出来迎接我们,女孩长得清秀,穿得也干净,看到我们来有些害羞,当然,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也有些拘谨。我们先相互作了介绍,然后便开始拉起了家常。奶奶拿来她的作业,给我们检查,字也是挺工整。

小妹妹年幼便失去了父母,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似乎也没有什么朋友。通过我们的交谈,可以了解到比起学校生活,她更喜欢与爷爷奶奶的时光,小时候的遭遇让她从小缺失了父爱母爱,让她对亲情充满渴望。

虽说此次活动本带有些扶贫的意味,但实际去了之后,我认为比起物质上的资助,她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国家的扶贫工作已经做得十分不错了,但光有国家的努力与帮助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去给予像小妹妹一样的留守儿童多一点关心与照顾,更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多进行精神帮助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的心里充满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应届大学生社会调查_社会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应届大学社会调查

应届大学生社会调查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

你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特别是三类院校的成立,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心态,以便为广大同学在求职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我们特别组织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与合作,本问卷不对外公开,情如实填写。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1、性别:( )

a.男 b.女

2、学历::

3、所学专业名称:

4、学校所处层次:( )

a一本 b.二本 c.三本 d.专科

第二部分 正式问卷

1. 毕业后你的打算是什么? ( )

a、直接就业 b、继续深造 c、自主创业 d、先工作,后深造

2.你对基本就业程序了解多少?( )

a.很熟悉 b.了解 c.一般 d.不了解

3、你认为应届毕业学生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

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就业容易;d.不了解

4、你对今后职业的期望是什么?( )

a、专业对口,但不一定强求 b.专业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c、关键是要发挥自己的才能 d、非本专业不干

5、你在就业过程中更注重什么?( )

a、岗位 b、薪酬高低 c、公司名气 d、个人发展空间

6.你认为在就业时,什么最重要()

a. 专业 ;b.学校 ;c.个人能力 ;d.其它_________

7 .对于将来求职,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 )

a、对企业用人标准不了解 b、欠缺求职技巧 c、没有工作经验 d、专业知识掌握不够

8.你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吗?( )

a. 愿意 b.无所谓 c.不愿意

9.你会选择以下哪种类型的工作

a.掘自我潜质的工作 b.偏稳定的工作 c.挑战性的工作 d舒适安逸的工作

10. 你认为自己目前所学专业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是否具有优势? ( )

a、有 b、没有 c、一般 d、不清楚

11.你认为你所学专业前景如何?( )

a.很有前途 b. 较有前途 c. 无所谓 d. 较无前途 e. 很无前途

12.你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何?( )

a.很好 b.强 c.一般 d.较弱 e.很弱

13. 如果专业不对口,你会选择跳槽吗?( )

a. 会 b.不会 c.不知道

14.你对求职薪酬的考虑(试用期后的工资):

a.800-1000元 b.1001-1500元 c1501-3000元 d.3000元以上

15. 节假日中你有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机会( )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16. 你觉得你应该如何提升你的就业能力?( )

a 提高职业技能,积累就业技巧

b 调整就业期望值和就业心态

c 寻求必要的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d 获得更多就业渠道,深入了解企业

17. 简谈一下你的就业或兼职经历,你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

18.面对现今的就业压力,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求职准备?

19 .应届毕业学生这个群体在社会总就业群体地位如何?有没有优劣势,如果有在什么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_社会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510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在校同学所使用的手机数量,手机品牌和手机的价位,以便了解其对手机市场的行情。对我校同学的消费倾向及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为手机生产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所有在校的学生

调查方法及抽样方法

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与电子邮件问卷的形式相结合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手机的价格下调,使不少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但在他们大部分中,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的?在调查中发现,1998年拥有自己手机的人只占总调查人数的15%;而1999年也不见有什么起色,只有总调查人数的13%;但在XX年时,一切却改变了,有26%人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还记得那时候,刚好是手机竞争风暴,各手机商纷纷降价,很多人都是在那时候买的;不过更厉害的是在XX年,有30%的人拥有自己的手机,可见需求成上升趋势。到底哪个手机商拥有的顾客最多呢?马上揭出我们的谜底,最多人使用的手机牌子是----诺基亚,在调查中,一共有36%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信,虽然使用者人数却是诺基亚的一半,即总人数的18%,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占13%,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接着是摩托罗拉和西门子均占6%;阿尔卡特占3%;飞利浦占2%;与飞利浦占人数比相等的是索尼;接着是nec和国产牌子,均是占总人数的1%。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而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拥有一定的支持者。

附调查问卷

XX年-4-16

XX年年x月x日

各位同学你们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调查活动,我们很荣幸的邀请你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相信你一定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此表示要衷心感谢。

1、您的性别是?

a、           男  b、女

2、您所在的系部是?

a、经贸系 b、艺术系 c、文传系 d、电机系 e、农技系 f、食动系  g、计算机系

3、您现在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a、诺基亚  b、索尼爱立信   c、三星   d、摩托罗拉   e、西门子  f、国产    g、其他的牌子

4、你使用的手机是平板的、华盖还是翻盖的?

a、平板的   b、华盖   c、翻盖的

5、在什么时候拥有自己的手机?

a、初中时      b、高中时    c、上大一时     d、到现在还没有

6、你获得手机的途径是?

a、自己挣钱买的   b、父母花钱给买的   c、朋友送的   d、赠送得的

7、你选择手机着重哪方面?

a、功能   b、款式   c、价钱   d、牌子

8、你最常用的输入法是什么?

a、拼音输入法   b、五笔输入法  c、英文输入法

9、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手机应该有以下哪些功能?

a、拍照   b、mp3  c、mp4、 d、多种游戏

10、你对自己的手机还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1、您更新手机的周期的是多长时间?

a、半年  b、一年  c、一年以上  d、用到坏为止

12、您目前拥有多少部手机?

a、一部都没有  b、一部  c、两部  d、两部以上

13、您所购买的手机价格是多少钱?

a、一元购机  b、300元   c、3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14、您经常用手机打电话还是发信息?

a、打电话的多  b、发信息的多  c、两者都有

15、您每月的话费是多少钱?

a、20元以内  b、20-50元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再次感谢你的合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944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谋求发展。在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经济、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为较为全面地了解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现状,我们利用开展大调研的实际,对高密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此份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为便于数据的统计和梳理,此次调研中,我们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确保调研数据和相关分析的准确定,调研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高密市不同镇街的200名留守儿童(男孩109名,女孩91名),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了解、家庭走访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探究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摸清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情况、打工地域、回家频率,留守儿童抚养、安全保护、学习教育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感到,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亲情缺失的问题。在作为调查样本的200名留守儿童中,超过半数的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不能和父母同时生活在一起。37%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在外打工,51%的父亲单独在外打工,25%的父母连续外出打工时间在2年以上。15%的留守儿童父母并不是在潍坊本地打工,部分离开潍坊市,前往济南、青岛、烟台等地,有的甚至在外省打工,由于离家较远,回家不方便,进一步加剧了亲情缺失的问题。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父母(父亲)每月回家一次或几次的占40.8%,几个月回家一次的15.9%,还有8%左右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家1-2次,农忙时一次,过年时一次,与孩子在一起时间较长的集中的春节期间,因此,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在外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中,57%的母亲基本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其他的有的一周通一次电话,有的一月一次,但也有极少数父母与孩子联系比较少,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维系松散。因长期在外,无法亲自照顾孩子,父母只好将留守儿童托付给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我们发现,调查的200个孩子中,有98人和他们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有16人和关系较近的亲戚在一起生活,有的白天在自己家,只有晚上和吃饭时去(外)祖父母家。虽然留守儿童的(外)祖父母、亲属等能够尽心照顾他们的生活,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有什么问题也希望能够第一时间讲给自己的父母,出现什么困难希望父母能在身边。

(二)学业缺教的问题。调查中发现,27%左右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下游水平,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足20%,还有一少部分成绩较差,经常垫底。在问卷和座谈中发现,“学习无用论”在极少部分留守儿童身上有所抬头,他们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片面的认为学习读书没什么用处,不如向父母在外边挣钱那样实惠,加之学习成绩较差,发生厌恶学习的情况,做作业以抄袭为主,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常与其他同学打闹,是老师比较头疼的“刺头”。分析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必要的学业辅导、学业监督和兴趣引导;同时,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久而久之,学习成绩相较其他同学已产生差距,成绩不断下降;即使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从调查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只有8%的孩子会向家人(临时监护人)求助,这在求助对象中的比例是最低的,我们在分析中感到,这往往由于临时监护人,特别是(外)祖父母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孩子的作业,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视生活照顾,轻视学习上的督导,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甚至由于“隔代亲”的原因,不少(外)祖父母对孩子一味的溺爱和袒护,即使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也是放任自流,疏于管教。

(三)安全缺护的问题。从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大约有14%左右的留守儿童在个人感冒、身体不适时并没有选择看医生或者买药,说明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强。一方面,留守儿童与临时监护人之间的关系远不如与父母亲密、随意,一般的身体不适,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告诉监护人,以至增加他们的麻烦和负担;另一方面,监护人对孩子的关注,往往也不及父母持续、细致,存在着疏忽大意。我们认为,这是留守儿童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发现,有74%以上的临时监护人经常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但也有28%的人只是在暑假、寒假等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会注意,还有8%明确表示自己本身很忙,对孩子有些顾不过来,很少注意孩子是不是会发生意外伤害。一些年龄较大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特别是寒假、暑假或“五一”、“十一”等假期,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往往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特别是暑假期间,留守儿童往往因天气较热,与其他孩子结伴去水库、池塘游泳,溺水事故时有发生。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原因,要做一些力所能及农活,承担部分家务。如高密市李家营中学的陈小贝同学,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家中的一切家务、农活等都得由她承担,虽然造就了她坚强和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其在干农活、做家务时的安全隐患仍不容忽视。

(四)心理性格的问题。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调查中,有46%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三、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工作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使进城务工农民只得将孩子留在农村。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较低,很大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无力承担因子女在城市求学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直接推动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二)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提高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从我们访问的部分留守儿童父母的情况来看,他们更多倾向于获得更多经济收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认为和孩子分开只是暂时的,但恰恰是这种认识往往导致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三)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四)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团市委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坚持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积极构建以各级团队组织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关爱帮扶体系,强化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团干部恳谈日等工作机制,创新实施“希望乐园”项目,持续推进社区青少年“启航驿站”建设,依托“心愿直通车”少年儿童关爱行动,开展社会化帮扶联动,先后筹集款物60余万元,帮助少年儿童13000人次,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搭建起良好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关爱氛围。但我们同时也感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涉及政府、社会各个领域,仅凭共青团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立足自身发挥好各级团队组织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效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落实。

一是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留守儿童问题,不单纯是教育和家庭问题,其实质是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在农民问题上深层次的反映。因此,建议各级政府要将留守儿童问题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全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各相关部门一项常规工作予以布置与落实,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来保护留守儿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齐配强必要的师资力量,推动学校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课程,对少年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二是加强留守儿童服务机构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团市委留守儿童“希望乐园”、“启航驿站”作用,强化社会资源整合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希望乐园”和“启航驿站”建设,加强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和服务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看护、学习、教育、生活、安全、兴趣等服务,引导留守儿童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由共青团牵头,妇联、工会、街道、教管办、村委、学校等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保护农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培育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的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给予住宿便利,让他们在社会、老师、同学中成长,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

三是不断构建社会共同参与的关爱氛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媒体阵地的作用,加强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大力宣传保护儿童的方针政策、法律措施,表扬自强不息的优秀留守儿童,宣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好经验和好办法。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微博、qq群等新媒体,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关注。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际,召开家长会,向其介绍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情况,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更新家教观念,学习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加重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_社会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2363 字

+ 加入清单

2010年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承载着学校的社会实践任务,我们很充实的度过了2010年暑假。我们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作为主题,赴山东淄博市沂源县、滨州博兴县,进行了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支教活动。我们活动共进行了4天,受益人数达到千余人,并且通过相关地方的媒体进行了报道。在各地团委中引起一致好评。作为一支大学生实践团队,在各个实践地都受到了热情地接待。

我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主要负责摄影、访谈内容的记录以及辅助其他队友工作。社会实践过重我们不仅仅增加了友谊,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也看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社会现象。

在山东滨州市博兴县初级中学、一所高级中学进行大学生涯宣讲,让我们自己重温大学生活两年的收获。我从进入学校是一个内向,对自己人生目标迷茫的学生,已经转变为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向上,在学生工作中认真严禁的新时代大学生。同时以在武汉大学生活、学习、工作,作为演讲实例,也一次次让我们热血沸腾,看到熟悉的一步部宣传片,我们讲解着美丽的校园,更增添几份爱校之情。而在座的弟弟妹妹们正在经历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程,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他们看到大学生活的美好,他们能够在梦想中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其实这样的互动,给我们是一次重温自己历程,同时又能锻炼自己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对他们来讲是一次放飞梦想的机会,脑海中的大学不再那么抽象,变压力为动力,对学校来讲丰富了在书海中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够为学校的教育任务作出一点点贡献,我们希望家乡有更队的人才辈出。对农村义务教育状况实施问卷调查,我们在宣讲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的调查。通过这个匿名调查,结果反映能够更客观真实,我们可以对结果分析,了解到当今农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程度。我们的文化建设需要农村的大力支持。

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好的村庄进行参观,调查其乡村经济、民风、教育发展以及医疗卫生状况,并进行采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同时,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如何更好的发挥大学生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做到学以致用,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参观西台村我们看到了村委在大力发展精神文明方面的努力,村民也有丰富的的文化活动。在物质发展的今天,狠抓精神文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方面。如今的农村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也不只是追求农田带来的温饱之欲,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三农”政策带领他进入了科技耕种的天地,更享受到了当代农民的巨大利益。作为第一产业的支柱力量,我们已经看到光明的一面。

参观民营万事达集团,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以钢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乡镇民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钢铁市场中立足,领导组的努力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国家在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是有利的。现在的钢铁仍然属于国家垄断局面,但是作为民营企业仍有自己的一片利润市场,而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更是在高质量的客户要求群中风光无限。企业大胆引进外企的管理模式,使得人员配备上更自由,也说明企业有足够的实力保护人才、发展人才。“看一看就是朋友,买不买都是上帝”的服务理念,让客户有更大的理由相信公司的能力。我相信这是一个很良性循环的思想,家乡的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把握社会机遇,自我发展是当务之急。

实践地点几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它地区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滨州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呈现出多层次的发展状况,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领域,显现出不同的亮点,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方面,滨州市博兴县是汉代孝子董永的故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仁孝文化在当地得到了比较好的传承,历代一些辞书和类书大量地记载了董永的故事,如清《古今孝子所见录》、明代“记周秦及南宋名人”的《尚友录》等都有收录。我们对文化旅游局的采访和堆博物馆的参观,感受到了佛教文化和戏曲文化的魅力,了解到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都是相当重视,我们的见闻使我们相信处于黄河流域文化发源地和齐鲁大地的家乡将会实现社会文明和和谐社会。

虽然很多方面是让我们兴奋的,但在发展和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让人很焦虑的。由于经济的发展刚刚起步,有部分政府公务员工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同时乡镇教师的薪水问题也不是很公平,甚至于某些同级别县城学校教师的差距过大,这样导致人才的流失,是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在多样性的企业发展时各种污染和社会影响随之夜产生了,部分居民区会受到污染大气排放的侵害,对于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也是一个很大的棘手,政府需要尽快对企业的建设和污染处理进行整顿。农村在自我发展中难以将国家有关政促具体落实,农村医疗合作制使部分农民享受到了利益,但是有些农民遇到就医难的问题,甚至有些乡村医生无证营业,而且私自偷开地下门诊,使得具体工作难以进行,有些落后的农村没有能力将“三农”落实,科技富农的战略更是难以实行,需要更多的政府进行支持。发现问题是社会探索发展中的必然,我们必然要对家乡和社会发展充满信心,而且要尽力进出自己的一份的力量。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区居民月收入调查体会暑期社会调查报告_学习心得体会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汇报报告,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小区居民收入调查体会(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这次小区之行,着实让我感触颇多,我想再从我们调查的结果具体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从我们收集回来的问卷结果分析来看,整体来看,有以下几个良好发展现象:

1.小区居民xx年较之xx年月收入有显著的增加,这十年收入基本呈上升趋势。

2.这十年发展以来,高低收入差距依然明显,但有缩小的趋向。

3.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较大。

4.十年来,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如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十年以来,城镇不同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分配一直不均匀,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十年来,随着新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市场,劳动力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居民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本价格下滑,影响了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

3.部分小区居民的主观因素影响了他们就业前景和增加收入,有的待业人员要求太高,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体面轻松的工作,或者因为岗位辛苦、待遇低不愿意就业;部分小区居民受传统的观念影响较深,有满足现状的思想,缺乏拼搏创业的进取精神,部分人存在着投机取巧、侥幸获利思想,希望借股票,赌博等投机活动一夜暴富,

缺乏了相应的健康理性的理财知识。

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解决难题:

1.首先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都应该对目前的收入差距有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正确的认识。

2.要重视对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只有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他们才能有能力和机会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分享到更多经济增长的成果,才能真正有利于缩小差距。

3.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生产力不断提高,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我是一名大学生,或许再过两年,我就会走上社会,今天我站在一位旁观者的角度看社会,明天我就会身处其中,我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也许今天的自己还能理性的去看待一些问题,或许当自己步入社会后,当自己独自面对这些问题时,自己也会看不清,也会犯错,自己也不愿屈就一些不情愿的工作,但我相信,今天我付出的每一份劳动,做出的每一份努力,将来都会有所回报,或许不那么尽如人意,但自己至少拼过,我的青春不后悔,聚散终有时,一半清醒一半醉,我拿青春赌明天!

(附文:今天阳光明媚,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步行去了镇江市世纪花园社区做实践调查,这个社区咋一看,挺旧的,仔细一瞧,还真挺破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我们团队先绕着小区到处转了转,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位受访者(可能由于是白天中午,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在家,我们只遇到了一些中老年长辈),在简单的交谈后,我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大叔明白后也很配合,表示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很快 我们第一份问卷就完成了,这也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以为这份工作本身就很简单。

于是我们又继续前行,可是接下来就没那么幸运了,可能天热的原因,在外面闲逛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经过几家开门的人家,很多爷爷奶奶辈的在搓麻将,打扑克牌,我们难住了,这时团队里面发生了分歧,一部分赞成继续前进寻找散户,还有一部分主张回去守住小区大门,静等出入的住户,当一个团队出现混乱情况时,这时组长就起了决定作用,商议了一会儿,最终我们还是同意一起继续前进了。。。

走了大概3分钟,我们又遇到一位叔叔,他在家门口干些修补的杂活,本身就有点困乏的我们就冒昧打扰了叔叔,我们还是简单交代了我们的身份和来意,但这次效果明显不及第一次,我们几人零碎说了几句,可是叔叔好像没听见我们说话,只顾赶着自己手上的活,可是我们并不想继续走了,我们还是坚持请求叔叔支持一下我们工作,就这样我们僵持了大概1分钟,叔叔见我们毫无退意,便停下手中活,抬头瞥了我们一眼,我们都感到很开心,“你们走吧,没看见我正在忙嘛!”这个回答,出乎了我们所有人的意料,我们的工作热情瞬间跌落至谷底,谁说真情就一定能打动人?

尽管很不情愿,但我们每个人还是拖着自己沉重的身躯向前踱行,只是感觉心里多了点什么,同时也少了点什么,原来事情并不总是和我们想的一样,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那么骨感。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环境污染的社会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88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空气污染 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仍为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第二、水域污染 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种类有:有机有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污染物;病源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我国城市及其附近河流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第三、固体废物污染 包括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第四、噪声污染 我国多数城市的噪声处于中等污染程度。

第五、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源包括烂施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 环境污染 。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环境污染的防治

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及分析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308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及分析

学生的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极易受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通过对我校471名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我校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其主要表现来说是: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种印证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原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1、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与父母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在具有重视子女教育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根深蒂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在儿女身上寄托着父母甚至几代人未竟的希望与梦想。再加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特殊国情,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压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事情天天照样进行着:可怜的父母们,正在为塑造他们自己心目中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书法家、外交家、国际象棋大师……而忙碌着。他们哪里知道在孩子心里深处早已播下了厌倦的种子!如此一厢情愿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给儿童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家长学习了解一些教育科学知识,能够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家教行为,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既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能把握住自己孩子的过高期望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塑造小学生健康心里的非常重要的一面。

2、儿童学习适应性及发展性与教师教学儿童化程度之间的矛盾

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有一个逐步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一年级新生来说,从教师到同学有陌生之感,课程压力作业负担和正规学校教育的组织纪律约束等等,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切实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并努力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和进一步发展有特殊的作用。除此之外,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多参加小孩子的各种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去了解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快乐及需要,从而根据儿童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参与孩子的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放下成人的架子与老成,怀着一颗童心融入孩子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独特而五彩缤纷的心灵空间,做孩子们的知心大朋友,建立起平等、信任、友爱的师生关系。如此教师怎能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们又怎能不喜欢读书学习?因此教师教学儿童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儿童个性发展与成人化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人的心理卫生问题,大多是在成长过程中,因受到各种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大脑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人格特征还处于初步的形成过程中,整个心理发展也还处在幼稚和不稳定时期。因此,小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有害刺激的伤害和影响。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是单纯的理想化的教育,一旦他们进入社会,才发现这个社会并非书本里讲的那样美好,他们就产生了困惑,甚至痛苦的思索。当然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再塑的过程。如果引导不当,会造成儿童个性(人格)发展的严重扭曲或缺陷。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我校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也存在家庭社会地位低下的、经济境况困窘或单亲家庭,会让小学生有低人一头的心理,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现在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他们将随着时代潮流,进入成人社会。要从根本上提高新一代的心理素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就必须优化、净化社会环境,尊重儿童应有的权益,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和成长条件,这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338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县,“留守儿童”为我县“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责任,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我县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在父第一范文网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一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二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三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四是监护缺失。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承担起农第一范文网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

(一)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我县农村青壮年约有80%以上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二)从农村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离开土地,到沿海地区、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

(三)从农村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情。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如我县就曾经发生过“留守”女孩被诱奸的案件。

(二)心理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二是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三是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三)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是由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大多数由文盲半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留守孩子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中,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学习问题。那些由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而双亲有一方在家的孩子同样很难得到父母在学习上的辅导。因为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学校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

四、对策与建议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第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第二,为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第三,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儿童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第四,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工、青、妇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职能,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出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着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要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组织编写适合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特点的家庭教育辅导材料,培训一批家庭教育骨干,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涟源市茅塘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报告_社会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保险,全文共 257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涟源市茅塘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报告

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9亿农民的“看病难”、“因病致贫”、“困病返贫”的问题深深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开始在全国陆续推行。为了推进这项造福于亿万百姓的民心工程的顺利开展,我们来到了湖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批试点县,涟源市茅塘镇,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情况,以及农民的切身感受,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对涟源市茅塘镇的道童村,柿乡村,光阳村等四个村的117份问卷调查中,调查者的学历,年龄:

表一:

学历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中专 大学以上

人数(人) 11 25 68 43 14 5

比例(%) 9.4 21.3 58.1 36.7 11.9 4.2

表2:

年龄(岁) 18岁以下 18-40 40-60 60-90

人数(人) 9 71 81 20

比例(%) 5.3 36.9 47.3 11.7

茅塘镇是涟源市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尤其以乡镇企业发展出名,全镇有3万-4万人,而在外地经商或打工的人占了调查者人数的67.6%,依靠农作物作为主要收入的家庭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

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有54%,800-1000元的占有14.9%,1000元以上的占有3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9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0.6%,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特别像茅塘镇这种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小镇,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是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农民普遍反应的问题。据资料显示,1990年至1999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从686元增加到了2240元,增加了3.32倍。但农民看病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分别由10.9元、47元增加到了79元和289元。也就是说农民在收入仅增长3.32倍的情况下,门诊费和住院费的费用分别增长了4.4倍和3.7倍。这意味着农民住一次院差不多要花去全年的收入,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过快,增幅过大,致使许多农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需要住院的不去住院,贫病交加。

在问及当前农民看病就医存的最大问题时,有43.9%的人认为现在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家庭难以承担,我们在农村调查时,农民还反映农村医疗保险定点的乡镇卫生院医药费用更贵(相对于私人的诊所医院)。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只有在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得到补偿。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另有33.2%的人认为乡镇医院就医程序复杂,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农民根本不能从其获得医疗保障。农民大病小病不愿去乡镇一级医院就医。同时也有7.9%的人认为乡镇医院路途太远,不方便就医,只有15%的人对当前乡镇医疗状况还比较满意。

国家对农村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80%的农民表示支持认同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遭遇重大疾病时的医药负担。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参保的积极性很高、期望也比较大。15.4%的人认为这项政策有利也有弊,自己也有其它的看法。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42.7%的人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12.6%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25.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大实惠性和稳定性。

调查农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了解,有58.8%的人听说过,自己也参了保,但对其政策具体的内容如补偿办法等却不清楚,21.8%的人对这一政策,一点都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

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获得补偿,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农民最为敏感的的问题,同时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保执行和落实的关键所在。有41.6%的人认为从管理机构获得补偿不方便,要获得补偿,比较难办,程序也比较复杂,办事效率不高,29.6%的人承认是自己对农村医疗保政策的不了解倒致获得赔偿时不方便,只有24%的人认为办理农村医保补偿,还比较方便,很满意。

由以上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出的初级阶段。农民得到实惠,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尤其是农村医保的定点乡镇医院,医药费用更贵,服务质量却比较差。农民不愿去定点的乡镇医院看病。而根据农村医保政策,只有在定点的乡镇医院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农村医保管理单位才会予以补偿。农民普遍反映即使是有补偿,自己也要支付相当多的部分。这种农村医保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没有给农民带来廉价的医疗服务 ,也没有给农民带来最大的实惠。

二、农村的乡镇医院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院的医疗设施陈旧,农民从乡镇医院得不到医疗保障。这是我们在茅塘镇调查时农民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定,乡镇医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报销额度在30-60%,报销幅度最大。县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在30-40%之间。农民不但没有地方看好病,而且也不能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优惠,切实减轻医药负担。

三、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障中获得补偿时普遍反应不方便,程序复杂,原因应该有两方面:①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虽然知道这项政策,但对于政策的相关内容却不是很了解。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投保和报销都有明文规定。只有符合报销条件所产生的医药费用,才能获得补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报销,如打架、斗抠、交通肇事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规定的自费药等都是不能从农村医保中获得补偿的。但我们在调查中几乎没有农民知道这些规定。②农民从医疗保险中获得补偿时,必须经过三级政府机构的审批核查。虽然当地县乡政府都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管理办公室,但办事效率不高,不专业,没有一批专业统一的审核机构。甚至有农民反应个别管理干部损公肥私,“拿回扣”。以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的继续向前发展,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保的信任和支持。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社会公德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72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目前,社会道德正在走下坡路,有人摔倒没有人扶,健全的人也装乞丐骗钱,一个又一个彭宇案... ...这些事件不禁要让我们给现在的社会道德打一个问号?所以我要做一个调查

二.调查方法:

以问卷的方法,随即调查路人。问卷共12道题。问卷如下

1.在公交车上你会主动为老幼病残让座吗? 是()90% 否( )0% 有时会( )10% 看情况( )0%

2.面对乞讨者,你的态度。 给他( )10%有时给( )30%不会给()10%看情况()50%

3.你随地吐痰吗? 偶尔( )35%从不( )35%经常( )30%

4.你插队吗? 偶尔( )10%从不( )80%经常()10%

5.你会为了走近道而踩踏草坪吗? 偶尔( )10%从不( )90%经常( )

6.看到地上有垃圾,你会 捡起来( )50%想捡起来但没捡( )30%视而不见( )20%

7.见到有义卖的,你会 肯定买( )40%偶尔买( )50%从来不买( )10%

8.你会经常献血吗? 经常( )20%从来不献( )40%偶尔( )40%

9.在公共厕所看到有浪费手纸的人,你会 视而不见( )80%加以阻止( )20

三、调查分析

道德会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涵养,经过我的调查现在社会公民道德的整体意识还是不错的,但是也有一些人有待提高。

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就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但在我看来,社会公德就三方面: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1.助人为乐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助人为乐。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也将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本次的调查中对于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让座有90%的人选择肯定会让座,仅有10%的人选择有时会。给弱势群体让座体现了一种帮助弱小责任。对于这一结果我十分高兴,如果有这90%的人给弱势群体让座,他们也不会陷入站着的尴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助人为乐。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也将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本次的调查中对于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让座有90%的人选择肯定会让座,仅有10%的人选择有时会。给弱势群体让座体现了一种帮助弱小责任。对于这一结果我十分高兴,如果有这90%的人给弱势群体让座,他们也不会陷入站着的尴尬。看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了还是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在面对乞讨者仅有10%的人选择肯定会给,有30%的人选择有时给,50%的人看情况,10%的人选择肯定不会给。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放下尊严去乞讨的。一般的乞讨者都是自身不幸,现在他们多么希望我们能给予他们一点帮助啊,也许我们手中不起眼的一元钱就是他们一顿饭的钱呀!在看到有义卖的,有40%的人肯定买,50%的人有时买,仅有10%的人不买,义卖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一张报纸也只有一元,跟买一张普通报纸也差不多,不同的是它是为了帮助别人。对于献血有20%的人选择经常献,40%从来不献,40%偶尔献。献血是人们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这样一种结果我们认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2.爱护公物

优美的社会环境与完整的公共设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人们会注重爱护我们的社会公物吗?有10%的人偶尔为了走近路而踩踏草坪,高达90%的人不会为走近路而踩踏草坪。这个数据体现了我们现在居民良好的素质。草绿绿的,看着让人心情舒畅,怎么忍心踩上去呢?偶尔踩草坪的人,还是在踩之前看看这可爱的小草,也许你就不忍心踩了。现在前海一线所有的公共厕所里面都配备了免费手纸,供游客使用,可是浪费免费手纸的人层出不穷,用它擦鞋的,偷偷塞到口袋里的,肆无忌惮扯着玩的... ...如果你在公共厕所看到有浪费手纸的,有高达80%的人选择视而不见,仅有20%的人选择加以阻止,看到这个数据十分吃惊,怪不得这些浪费纸张的人能逍遥快活,其实阻止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干这个事的人,我希望浪费手纸的人能不再浪费手纸。在这件事情上体现出一种道德的“知”“行”脱节。知道有人浪费公物,却很少有人去管,很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对于我们而言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而没有达到“行”的层面。在认为知行脱节是由社会道德环境不佳、互联网负面信息毒害和人们对事情的认识容易限于表面而产生的。我希望大家能克服这种知行脱节,做到知道必行。

3.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我们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人们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在随地吐痰这一问题中,有35%的人偶尔随地吐痰.30%的人经常随地吐痰,35%的人从不随地吐痰。有些人会觉得吐口痰没什么,吐到手纸里太麻烦,随地一吐多好,可这不知不觉的使我们的空气变得充满细菌,城市的脸上也布满着雀斑,这样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会变得多糟糕。所以我们还是不要随地吐痰,难道你们想看到城市被细菌、“雀斑”所笼罩?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0%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30%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20%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人们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

四.我的建议

(一)强社会公德教育。

1.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2.做好监督、引导作用。

3.国家完善经济市场体系,严惩损害公共利益行为。

4.加快社会公德法规法章建设

(二)加强家庭教育。

1.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参加各种公德讲座并予以借鉴。

2.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劝导,争取做公德模范家庭。

3.父母应以身作则,提高重视度,为小孩做好榜样。

(三)加强个人学习

1.不断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

五.结束语

加强公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所以我们要提高我们的社会公德,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

现在大家知道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的内容了吧!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社会调查报告格式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30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关于大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 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 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以上是社会调查报告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63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部分县市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给当地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和劳动就业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返乡农民工问 题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到有关部门、乡村,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了解到了一些实际 情况,作了一些初步探讨,提出几点对策。

(一)、返乡农民工反映强烈的几个诉求

一是社保诉求。返乡农民工反映最多的是社会保险 问题,这是他们最大的顾虑。大部分农民工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务工多年,所在务工单位基本上为农民工交纳了社保金。但农民工返乡时,无法将社保关系转回 本地接续,单位缴纳部分不能转出,只能退回个人部分,损失很大。他们要求尽早实现社保统筹,返乡后能够正常接转社保关系。

二是创业诉求。调查 发现,返乡农民工中,有意继续外出务工的19人,占40.5%;希望在附近找工作的5人,占10.6%;希望在家务农的13人,占27.7%;希望自主创 业的10人,占21.3%,比如搞养殖和种植业,但资金问题是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其次是技术和项目。某村民返乡投资生猪养殖,已投入10多万元,当前迫 切需要资金支持。据他反映,金融部门发放的“惠农卡”贷款门槛较高,手续复杂,难以拿到贷款。

三是其它诉求。主要是增加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实现就地就业;简化户口、签证、身份证等证照办理和补录手续,方便外出务工和生活;简化农村合作医疗程序;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力度;降低高中阶段教育收费等等。

(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情况

春节过后,当地组织了一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有76家单位(其中沿海地区12家)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6300个,工资待遇在800-1200元 左右。据统计,有1万多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5120人,现场签订就业协议2853人。据劳动部门反映,当前返乡农民工求职就业具有几个特点:

一是农民工求职不够理性,普遍对企业降薪不太适应,好高骛远。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存在“有事找不到人、有人没事做”,如某纺织企业招人就乏人问津,不愿意干。即使有,都是年龄偏大,属“4050”人员;而1家企业招2名会计,却引来近50人应聘。

三是高薪、高技术职位招人依然困难,农民工技能和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如2家公司招聘的经理、主管和锅炉工程师等无人问津。

四是本地就业比例高,在签订协议的2853人中,有2250人是本地企业,占79%。五是农民工希望获得培训。招聘会期间,有711名农民工报名参加培训,目前已有1384名返乡农民工参加了免费培训。

(三)、农民工返乡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1、矛盾纠纷呈现增多趋势,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1)土地承包纠纷集中。土地承包纠纷在各地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后,由于生活困 难、利益驱动等原因,强烈要求收回原承包土地,与现承包人多次发生矛盾,引发毁损青苗、打架斗殴等事件,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由于各类建设加快,土地征收补偿金额加大,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另据预测,土地纠纷爆发的高峰期将出现在三四月份的春耕期间以及十月前后秋冬 播期间。

(2)债权债务纠纷严重。农民工返乡后,债权债务关系当事人碰头,引发纠纷。主要是村集体与返乡农民工之间的债务纠纷,其次是返乡农民工之间、返乡农民工 与留守人员之间的债务纠纷,再就是返乡农民与其它主体之间的债务,比如企业等。某村返乡农民工李某,给当地某企业借款10多万元,因该企业经营不善,多次 讨要未果,面临血本无归的可能,而且和他一样借钱给该企业的农民工还有7个左右。(3)户口婚姻矛盾突出。一是户口问题。部分返乡农民工在外流动频繁,与 所在地户籍部门长期失去联系,错过了几次户籍整顿,加上故意躲避税费而销户,以及违法生育等原因,致使户籍资料不全、遗失,口袋户口、黑户口现象增多。部 分农民工在外结婚,因为没有户口,未办理结婚证,导致小孩上户困难。某村返乡农民工要求补录户口11户,有8户无结婚证。二是婚姻矛盾。农民工长期在外务 工,婚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加上工作难找、工资不高,返乡之后,婚姻矛盾增多,特别是本地与外省市通婚较多,出现纠纷调处较难。某乡司法所春节期间调解纠 纷7起,其中涉及返乡农民工2起,且都是婚姻纠纷。(4)邻里之间的老纠纷爆发。农民工返乡后,接触磨擦增多,因耕地、宅基地、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引起 的邻里纠纷上升,特别是“算老帐”的多,报旧怨的多,私了的多,大多数不经过法律程序。返乡农民工中,普遍存在借返乡之际把在外期间不能了结的纠纷做个了 断的想法,突出的是要了结留守老人或孩子之间的纠纷,极大地增加纠纷调处难度。某村2户留守老人(其子女均外出务工),为宅基地纠缠不清,发生冲突,多次 扬言等子女返乡后,要作个了结。(5)交通事故纠纷不容忽视。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人流、车流增多,特别是农村以摩托车居多,车辆手续不全,性能不强,安 全意识欠缺,致使交通事故多发,引发纠纷。

2、侵财性犯罪案件上升,破案难度加大。尽管和往年相比,刑事、治安案件没有明显的上升,但是仍 然呈现高发案趋势。而农民工集中返乡后,导致矛盾迭加,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极个别人在生活压力下,可能会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 增多,给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破案难度加大。

据当前调查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盗窃案多发。特别以盗窃摩托车居多,某镇去年底破获1 起盗窃摩托车案,经查实,系2名外出返乡人员作案。而在少数偏远山区乡镇,出现了多起以前很少发生的盗窃人情款案件,涉案金额较大。二是作案手段智能化。 据调查,农民工返乡后,从发案情况进行分析,局部地区犯罪行为手段出现新变化,犯罪意识更为大胆,性质更为恶劣,作案技巧明显提高,出现智能化倾向。某镇 春节期间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出现了防盗门被整块撬掉的新型案件。三是作案手段暴力化。某镇去年全年无1起抢劫案,今年正月初六早晨发生了1起抢劫中巴车 司机案,案值6000多元。据公安部门初步侦查,极有可能是返乡农民工作案。四是流窜作案增多。返乡农民工中的违法分子多流窜作案,并与外地犯罪分子相串 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加之治安信息没有共享,案底难掌握,防范打击难度大。五是少数有前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同期返乡,不安定因素增多。六是公复场所寻 衅滋事增多,性质更加恶劣,多次发生吸毒、打架斗殴等案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新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855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老人”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沉重话题,是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关爱“留守老人”,真正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这既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又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跟子女的长期分离,留守老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质量(qol)与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的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同时,农业生产、照看孙辈、人情往来等重负都压到了留守老人身上,导致很多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令人堪忧。

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简称研究, 有助于了解老年人对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况的主观体验和需求。以便采取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社区卫生服务。

1、劳动强度普遍较大

中、青年农民原本是农村种田的主劳力,然而他们外出务工后,田地全部交给留守在家的老人。年迈力衰的老人们,本来应该坐享清福,可事实上,多数老人仍然是务农的主角,子女留下的责任田他们不得不去耕种。而大部分靠打工“致富”的子女并没有按时提供给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持,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依靠劳动来维持生计。据统计,在农村,83%的“留守老人”没有积蓄,80%的“留守老人”需要下地干农活。因此,子女外出打工不但没能明显地改善“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反而间接地加重了老人的劳动强度。

2、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生理因素,老人上了一定年岁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加上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医务人员少,儿女常年在外务工,对“留守老人”疏于照顾,无法尽到赡养职责,所以“留守老人”一旦头痛发热就常常缺医少药,无人照料,加上家务操劳,往往使小病拖成了大病。子女一般也只在父母重病时才给予资金上的帮助,但那时为时已晚。据统计,农村“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的比例高达61%。总之,“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并未因子女收入增加而得到改善。

3、管教孙辈心有余而力不足

常年在外打工并能携带子女进行随身教育的打工者为数不多,外出务工造成许多农村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现象。儿女外出打工,把小孩留给了老人,老人不得不重新当起了“父母”。但是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又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管教尺度难以掌握。加上祖孙之间代沟明显,使得许多孩子因感情缺失或多或少地出现自卑、自闭、冷漠等心理现象,学习成绩受到影响,有的甚至好吃懒做、弃学厌学。

4、情感生活令人堪忧

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许多子女都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慰籍和关怀。留守在家的老人既要负担农业生产又要照顾小孩,安享晚年的心愿难以实现,心里失落感较大。打工儿女长时间不回家,对老人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留守老人”来说,打击更大。加上外出子女平时很少与父母沟通,打电话回来更多的话题也是留守在家的小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守老人”亲情上的疏离和心灵上的煎熬。老年人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和寄托,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精神世界比较空虚,心理上显得孤独无助。

5、娱乐活动过于单调

年轻有文化的人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大多年迈力衰、精力有限,加上农活多家务忙,很难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而且大多数农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具有实际意义的老年组织,老人们一般除了空闲时间看电视、聊天、打牌外就没有消遣的办法了。而一些老人甚至为了省电连电视都不看,也有些老年人家中电视都是由孙辈控制,所看的电视节目都是老人们不感兴趣的。

6、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随着农村“留守老人”的增多,我们社会面临的不仅是这些老人的赡养和照料问题,还有便是一些不法分子起“歪脑筋”专骗“留守老人”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尽管这些骗子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却能屡屡得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留守老人”缺乏对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以及大多数在外务工的子女少于同“留守老人”联系所致。此外,一些“留守老人”因单独居住,年老多病,身边无人照料,根本无法应对伤病等突发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1580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今年,我院继续响应省团委和校团委的号召,积极开展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文学院20xx望埠挂职队的一员,于7月13日至7月28日期间去到XX市XX镇,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难忘的暑期 三下乡 之旅。

7月13日上午9点,汽车驶出学校正门,奔赴目的地XX市XX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视线一点点远离城市,向我们靠近的是一重重青山,沿路还可以感受到芳草沁人心脾的气息,依山傍水间无不显现出农村的一番清新景象。感觉目的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心中的兴奋也在不断升温,遐想也一浪高过一浪。

到达XX镇的第二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工作。我们挂职队,主要任务就是到各个政府部门挂职,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公务。暑期望铺镇社会实践报告:三下乡。我挂职的部门是XX镇计生办。来(20xx年新农村社会实践报告)到计生办的头两天,由于对工作不熟悉,我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学习,通过多观察,然后多思考,不懂的就多问,我很快了解并掌握了计生办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等。

之后,渐渐地,计生办的领导开始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给我和我的搭档,我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再之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核查流动适孕妇女的资料并录入到电脑的数据库中去。这个工作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很繁琐,需要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刚开始接受这个任务时,我和我的搭档都很兴奋,充满了工作激情,可是,我们做了几天之后,不知不觉的热情慢慢消退,烦躁情绪开始产生。我们自己也发现了这些不好的变化,我们及时进行自我调整,除了互相鼓励,保持平和心态外,我们还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进行适当的放松。这些调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又能继续严谨、认真地工作了。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0xx社会实践报告

除了在政府部门挂职外,我们队还开展了许多活动,包括进行了两次调研、慰问敬老院、上街宣传奥运和卫生知识、参观清远女足训练基地和海螺水泥厂等。其中,两次调研活动是重头戏。这两次调研活动的课题是:物价上涨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第一次调研是走访XX镇上的居民和农民,第二次调研则是走访镇农贸市场。这两次调研,我们都深入到当地居民家中和农贸市场每一个摊位,亲自与相关人员交谈,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调研数据真实、准确。

调研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因为一方面我们完成了既定的调研任务,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让我们对当地的物价水平和居民的经济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大致弄清了物价上涨对他们生活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懂得了如何更好的与陌生人打交道,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向他们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7月28日,我们将要和这个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情的小镇挥手告别了。汽车驶离了XX镇,为期16天的 三下乡 之旅也缓缓地拉上了帷幕。坐在车上,恍惚中仿佛当初满怀好奇与兴奋之情奔赴望埠的情景就发生在。而现在望着慢慢远去的一重重青山,已没有了来时对于 三下乡 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农民生活水平问题的沉重的思考

这次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充实了我的暑期生活,更让我在活动中了解了国情,受到了教育、服务了社会、增长了才干。同时, 三下乡 还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也让我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要想尽快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就绝不能只埋头于书本之中,必须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开拓视野,认识社会,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正确地做人做事,学会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855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妇联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35.2%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综合问题,关乎到教育、心理、法律、经济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帮助和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于XX年发起的一项以少年儿童安全自护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它对引导少年儿童平安自护和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XX年,“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将特别关注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微信公众号将针对这两个群体持续的进行安全系列教育专题并开展相关的“平安自护营”活动。为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白色污染社会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地点:

时间:

什么是白色污染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城市塑料协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ZUI明显、ZUI令人头痛、群众反映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意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其中天津市达20xx万至4000万个。

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一、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二、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三、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四、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五、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_社会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91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一、 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 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

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 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219 字

+ 加入清单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XX县是一个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农业县,全县总人口40.7万人,农业人口约占75.4%。全县在外务工人口为43043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7317人,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为全面了解XX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2006年以来,XX县妇联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监护情况先后两次做了调查,一是对劳务输出量较大的乡镇下发了调查问卷,二是对全县26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全县留守儿童共计9545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约7317名,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已超过在校生总数的50%;这些孩子中50%以上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结合此次调查,现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现状

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在我县45740名儿童中,有7317名农村留守儿童,占16%,其中女童有3624名。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4643名,占留守儿童的63%;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2674名,占留守儿童的37%;随父母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有783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6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工作,一方在家。其中49%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31%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被托付给亲友,3%在校寄宿。

3.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游戏、网络,抽烟、喝酒、拉帮结派、参与盗窃、抢劫现象的占10%。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县7317名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7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三、形成的因素

由于我县留守儿童存在的量大,涉及的面广,近而在开展的留守儿童的工作中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我们县对留守儿童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教学原因。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贯彻落实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就近入学。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流入地就近入学,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基本措施。根据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学校要尽力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不断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138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生多数是自进大学开始,才更多的拥有选择消费的自主权,有了更多消费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将影响整个大学生活。消费的安排直接影响生活的质量,毕竟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长,基本都是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体现了其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误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看一下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以下是某地区高校的一个抽样调查,消费支出来源:父母,亲友,奖学金,贷学金,困难补助俭学其他比例(%)93.18.25.62.35.18.51.7也有一个网上调查——“你一个月要花多少银子?”811人参投,799人投票,12人放弃,起始时间:__年11月06日星期四15:58119少于300元14.9%

364300—500元45.5%

187500—700元23.4%

72700—10009.0%

38多余1000元4.8%

20我有权保持沉默2.5%

从自强网的一项调查来看,大学生的支配额已逐年增长。但对周围的选择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还没有走出一些消费误区,主要有:误区一,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针对这种盲目性消费的内在分析:由个性觉醒而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对学生来讲,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他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地要求自主。当代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粗糙的环境使他们无论在思想,生活,学习还是在人际交往上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当前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圈也比较宽,频繁的聚会或外出,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足够的“私房钱”,供自己支配,才能得以实现。而大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误区之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绝大多数同学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精神生活投资很少。以购书为例,统计有23.6%的同学未曾光顾过书店。还有一个实验:在某高校中文系的所有男生宿舍中借《现代汉语词典》,结果仅借到6本,也就是平均15个人才有一本工具书。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学生们对吃、喝、穿上的“慷慨”,穿名牌时装不乏其人,名贵的化妆品倍受青睐,一校门外四、五家餐馆终日高朋满座……试分析误区产生的原因:由自尊的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尊需要,他们各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优异学业或特殊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误区之三:消费的模仿趋向。许多学生在努力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消费选择的模仿化趋势,男生为装出男子汉的气质与风度,随波逐流地学吸烟,勉强地训练喝酒,刻意用白酒增强“内功”,女生则对时装,化妆品,各类首饰情有独钟。校园中掀起“生日热”、“旅游热”、“追星热”、“情人节”等等,无不与这种消费中的模仿心态有关。这种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也由消费攀比产生,特别是从众心理,即“人有我亦有”的心理。消费心理与消费相互影响关系也促成该模仿趋势的出现。消费心理直接决定了消费流行的形成;在消费流行的冲击下,消费心理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攀比成风也将大学生的消费趋于相互模仿。

误区之四:消费的攀比行为。同学们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模仿式消费行为中自然会滋生压倒对方而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因而,攀比现象就有了生长的土壤。我们往往会看到某宿舍的女生换与他人媲美的服装。这样你追我赶,导致了攀比的升温。由好胜心而引起的消费心理。大学生争强好胜反映在消费上就是追风赶潮,互相攀比,力争主宰校园文化消费的潮流。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人有我亦有”的从重心理;二是,独辟蹊径的求异心理。

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应该做出一定的消费指导,才能更有助于我们学习和以后的生活,要培养大学生以后的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的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消费自主的同时要注意“家情”的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的给予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同时,学校对陪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正确的消费行为应起好主导作用。要加强国情教育,提倡适度消费,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用优秀文化传统陶冶学生狠抓校风建设,最后,建立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缺乏健康的消费文化方式的指导,基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巨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寄希望并依赖社会的力量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摈弃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的消费行为积极扶持和建立大学校园新风气新消费文化的生长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298 字

+ 加入清单

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调查思考工作报告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xx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部分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城市化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认识到,农民失去土地之时,便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的“历史性时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须做好补偿工作。更要考虑到失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分布和农民收入情况。到2019年底,奎文区共有人口33.9万人,城镇人口27.4万人,农村人口6.5万人。其中,城中无地村15个,人均0.2亩以下的村11个,0.2亩至0.5亩的村14个,0.5亩至1亩的村12个,1亩以上的村13个。钢厂工业园区共有12个村,6652人,劳动力3463人,人均耕地面积均在1.4亩以上。2019年全区农村经济收入32.5亿元,其中来自一产的3.9亿元,占11.8%;来自二产的18.1亿元,占55.7%;来自三产的10.5亿元,占32.5%。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87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74元,占45.7%;经营性收入1467元,占37.8%;农业收入636元,占16.5%。农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村22个,最多的为潍州路街道杨家村,人均5371元;在3000元以下的14个村,最少的为钢厂工业园孙家村,人均2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

到2019年底,全区共有城镇从业人口89935人,农村劳动力34101人,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8%,20—40岁的占32%,40—60岁的占40%。从事传统农业的0.77万人,占23.3%;在企业打工的1.28万人,占38.8%;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0.78万人,占23.6%;无业的0.44万人,占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村等。广文街道李家村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对自愿参与本村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全部就业。南屯村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安置本村1300名村民,占全村劳动力的73.7%。大虞街道东庄村结合旧村改造,腾出黄金地段联合开发建设了早春园市场和沿街商业房,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据统计,全区在本村就工的农民达598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8%。

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办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大。

第三层面。大部分远郊村、小部分近郊村无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刘家村等。

(三)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情况。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投保办法,对村集体经济条件好的村,象廿里堡街道北王村,采取村集体投保,村民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由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养老金;对村集体经济比较好的村,如北苑街道沙窝村、丁家,潍州路街道丁家道口村等,采取农民个人缴费与村集体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由村里统一组织为适龄农民办理;对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减少、村民收入较好的村,如樱桃园街道西樱、樱南村,组织村民自己投保。目前,全区共有3979名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占农村人口的6.4%,其中无地农民2100人左右。二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立足区情实际,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在深入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逐步将街村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提高了社会保险对农民合同制工人的保障作用。同时,与经贸局、外经贸局联合下发了《奎文区个体私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应保尽保。到目前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经达到3711人。三是依靠村集体发放福利和老年生活补助金等方式解决。村里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主要依靠土地补偿金和村办集体企业收入。同就业情况相同,根据土地补偿金多少和企业效益好差,发放福利待遇也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土地补偿金多或村办企业效益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待遇就高。大虞街道东庄村对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村民实行了退休,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费,节日期间发放面粉、食油等生活补助品,并且对村民住房及水、电、暖等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助。第二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一般或有部分集体积累,也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每月给村民发100元生活补助费,一年发两次面粉。第三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差或没有企业,集体资金积累又不多,大部分村民基本上没有福利和补助金,只给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3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由于资金有限,这部分资金积累一旦用完,则60岁以上老人的保障也无着落。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民转市民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失地农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有50%以上村民对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龄将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问题的回答是:到时候再说吧,先把眼前的吃饭、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就行。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

(二)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从调查情况看,全区无地或少地村的社会保障当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我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全区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区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我区大多数村已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生活补助少。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

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加上我区8个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街道的村经济发展也不一样,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负债大于资产,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如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村集体有部分积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三)就业安置困难。 从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四)社会不安定因素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由于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报酬低,加上有一定补贴,就是在村里闲逛。他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着生活无聊,于是或结伙闹事,或坑蒙拐骗干起违法勾当。此外,因土地出让或补偿金问题处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因素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三、对策建议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