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介绍枫泾古镇(精选20篇)

浏览

5009

范文

1000

市级中学先进班集体事迹介绍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全文共 1477 字

+ 加入清单

市级中学先进集体事迹介绍

中学级(2)班在学校领导及该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一致受到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好评.目前,我班已形成了学风浓,班风纯,纪律好的良好局面,通过申报,考评和学校的推荐评议,我班被评为校二0一一年度先进班集体,并推荐参评市级"先进班集体".下面我就该班班级管理情况作一介绍.

转变班主任角色,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

新班级,新思路,新管理,根据我以往带班的经验,在我接任本班之前,我又学习和研究了各地一些优秀班主任的事迹和一些著名教育家的工作经验,在班级管理方面收益匪浅.因此,面对一个新的班级,我主动转变角色,大胆放手让学生实行自我管理,突出学生的自主,独立,实施师生全方位,全过程的班级管理.班级计划由班委制订,班级工作由班委主持,班级矛盾由班干部自己妥善解决.而我则更多地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朋友,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班级成长的引导者.

班级建立之初,班委成员全部实行自由竞选,因此,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很高,但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某些方面还只能充当老师的传话筒.于是我利用专门的时间,进行班委培训,同时让班委全体成员集体讨论,明确各自的职责,义务,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强调班委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第一,每位班委领悟职责,明确计划,要有工作安排;第二,积极主动协调矛盾,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意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委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长进.

严格班级管理制度,健全支部,班委组织机构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班委同学多次聚集一堂,共同讨论班级建设计划,发扬民主精神,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当中.班级不仅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和团员公约,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我校,我班的实际情况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生思想表现测评办法,对学生的各类表现实行量化打分,除了有"扣分"条款,还特别增加了"表扬"加分部分,这对激励同学们积极上进,形成你追我赶的班级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还健全有具体的班会制度,每周班会课,除了老师的必要交代,大都由学生自我总结,组织严密有序.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为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我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在班级管理方面逐渐创立了自己的特色和方法.各班,团干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责任到位,流动红旗的评比,年年名列学校个年级前茅,班级管理工作得到了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综合测评是班级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评定的标准,我班依据同学们学习,劳动,课外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参与和获奖情况,进行量化评定,并以此作为学生的各类奖励和评优依据.确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使班级建设更趋制度化,规范化,也避免了以前由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的"专制""独裁",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朴实浓厚的班风,学风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班风是班级的灵魂,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引领班级前进的旗帜."班风正才能学风正,学风正才能成绩好",我班将树立良好班风放在班级建设工作的首位,严格遵照校规进行管理,督促同学们作好各项常规工作.全班同学基本树立了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为目的,共同营造纯正的班级风气和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了同学们的班级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形成了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并激励着同学们不断向前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介绍北京钟鼓楼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您到圆明园参观游览。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史上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20xx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0xx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圆明园这座举世名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的焚毁,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充满蓬勃生机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20xx年基本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目标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绿色奥运的一颗明珠;一个基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人文奥运的一个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精选贵州青岩古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79 字

+ 加入清单

青岩镇,是明清时期的一座古镇,距贵阳约60华里。它地近苗乡,以前曾是军事重镇,用以镇压苗民起义;它又曾是远到川、湘、滇、桂的通衢,往来的商贾都要由此经过。

其实小镇有特色且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还有很多。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 (当地人称黄家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由于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所以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寺庙、城门,这些主体建筑在袅袅炊烟缭绕中屹立着,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古老故事。让人诧异的是,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

也就是说,小镇中既有佛教徒、又同样盛行 天主教和 基督教,无法得知的是这样的“三教并存”现象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但据镇上人说,每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庙里的香火是不会断的,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而除了寺庙、教堂,镇上最有文化代表性的东西可能就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牌坊,据说古镇原来是有8座石牌坊的,由于历史原因,只留下三座了,它们分别是北门 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南门内的“赵伦理百岁坊”和靠近定广门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其中以节孝坊的建造最为大气,坊的上方甚至还镶嵌着圣旨立匾。更为戏剧化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教堂就建在象征东方传统思想的节孝坊对面,高高尖顶屹立了百年之久,这种参差交错的不对称美以一种强烈的反差,被渲染到整个文化气氛中,所以在这里看似激烈的文化宗教冲突,却空前地融合起来,让人不得不感叹此弹丸之地内的文化包容性是多么神奇。

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李克农亲属曾居处:位于青岩镇北街10号,1939~1941年李克农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属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邓颖超之母曾居处:位于南街75号,邓颖超之母杨振德女士1939~1941年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经营快餐;周恩来之父曾居处:位于青岩背街2号,1939~1941年,周恩来父亲周懋臣老人曾在此居住,现已对外开放。

这里真是石头砌就的世界。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宽阔而平坦,洁净得一尘不染。民居则是石瓦、石墙、石凳、石磨。区别只在于富人家的墙用青条石砌就,穷人家的墙用碎石片叠成,只是年深日久,这些房子愈显得低矮破旧了。置身在这冰冷坚硬的石的世界中,自然更渴望温馨。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小院中广植花木,透过小小的门框,可以看到里面一派姹紫嫣红。谁说这里的人们不懂得创造美、欣赏美呢?

小镇的格局也很简单,古驿道是其中的主干,两边则是一条条小巷,它们也同北京的胡同一样,幽深而安谧,走在里面,顿生远离尘嚣、遗世独立之想。更何况这小镇是依山而建,随高就低,走起来就更有一番乐趣。

当年,南来北往的客商带来的不仅是各种货物,还有不同地域的文化。如今,繁华虽已散尽,却留下了几处朱门高墙的会馆和几处佛寺、道观和天主教堂。但它们仅是外地游客的参观景点,对当地人来说,他们引为自豪的只是一座状元府。

所谓“府”,其实只是一座残破的小院,内有一排低矮的三楹瓦房外加一间厢房而已。屋里摆放着几件当年的旧家具和有关状元郎的史料。从史料上看,他的政绩实在平庸得无可称道,但他的科考经历很富于传奇色彩:在会试时,他仅名列第297名,但在殿试时,他竟奇迹般地考了第一名,成了新科状元。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年高考前夕,贵阳市的家长们总要带着孩子驱车来此叩拜。平日寂静的小镇顿时一派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有时竟然路为之塞。看来,只要我们不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我们的同胞就仍旧会这样活见鬼,总希望从这位科场宠儿的身上乞得几分“文运”。

离状元府半里许,是一座道观,它由江西会馆改建而成,至今仍保留着原来的建筑风格。正殿对面的戏台雕梁画栋,朱栏飞檐,十分精致,只可惜当年台上竹肉齐发、台下觥筹交错的场面已不可复见了。进殿后,不觉哑然失笑,原来那上面赫然端坐的,不是惯常的三清四帝,而是那个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闻名的刘安。平心而论,想靠着裙带关系而“升天”,也确是人之常情。大观园里的宝姑娘,不是也说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类的话吗?只是相对于宝姑娘的委婉得体,这里就表露得太过直白了,所以总不免让人觉得有几分粗俗。

由此想到了 云南的 丽江、 山西的 平遥 。它们都曾因荒僻而存留,又因存留而成为游览胜地。一部盛衰史,正好反映了社会的沧桑巨变。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商业气息也日渐浓厚,在平遥,看着沿街那些鳞次栉比的铺面,觉得这座古城其实只剩下一具躯壳。而看到了这保留着更多原貌的小镇,才觉得是在翻看一页早已逝去的历史,从而油然而生几分感慨,几分苍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_上海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126 字

+ 加入清单

5篇有关上海枫泾古镇导游词范文

枫泾古镇是隶属于上海市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距今有近720xx年历史。枫泾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一)

欢迎大家来到上海枫泾古镇!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上海市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枫泾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20xx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历来发达。早在宋代就有铁、木、竹、农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纺织技术传入,纺纱织布盛行,明清时,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到了现代,古作坊多已破败,保存最完整的就数375号的石泰山制药房(药铺)。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状况,现将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规划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产器械,培训有关人员,届时向游人展示古代织布、打铁、制药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业生产技艺。游人也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选购买到原汁原味、土气十足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铁铲、小锄子、布鞋子、土布头巾......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5篇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二)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文化特色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流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古代建筑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 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20xx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淳朴民风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5篇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三)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 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以下是关于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

历史上,枫泾古镇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原先有两个明显的分界标志,一个是西边的界河,另一个就是这东边的牌坊了,这座牌坊就是在原来分界牌坊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再现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理区域。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

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土风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正面第一副对联的全文是:

发祥晚唐扬名元明毓秀钟灵沧桑久历 ;

食货四方衣被天下商旅云集佳境重来 。

此联集中反映了枫泾历史上既是文化名镇又是商贸重镇的双重地位。她最早兴起于唐朝晚期,到元、明时,枫泾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镇。由于棉纺织业的兴起,枫泾在明清时期已是与松江、魏塘、盛泽等齐名的棉纺织业重镇,共享“衣被天下”的荣誉。当时盛产的枫泾土布,远销全国各地,商贩纷纷来枫泾采购,一派繁荣景象。

正面第二副对联则集中描写了枫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清泾似练满城瑞气出芙蓉;

万枫如丹一天秀色连吴越。

联内嵌入“枫泾”二字,并点出了古代枫泾一镇跨吴越两地,因以前河道遍植荷花而雅称“芙蓉”。

牌坊背面相应的也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是:

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状荷叶依连五邑;

宣公贤良学士天官蔼声名播扬四方。

上联一口气道出四个枫泾镇别名: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白牛是枫泾最早的名字,因地处白牛荡得名。相传一位船夫在荡中撒网捕鱼,曾见荡中有一头金链锁鼻的白牛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对联上方的白牛头也反映了这个传说。到了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隐居于此,后人慕其高风亮节,又称此地为清风泾,后简称风泾,之后又演变为枫泾。后半联说的是枫泾镇形似荷叶,周边与上海的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上地处金山,故称“连五邑”。

下联主要写古镇枫泾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唐代有宰相陆贽(宣公),宋代有屯田员外郎陈舜俞(贤良),明代有御医陈以诚,清代有状元蔡以台,曾做到学士、天官职的谢墉及近现代陶芑生、顾水如、朱学范、丁悚、丁聪、程十发等名人,他们的美好名声远扬四方。

背面两侧边柱上的对联全文是:

南北峙分历经五朝终归一镇;

古今融汇垂信八极长治万年。

说的是古镇枫泾历来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北镇属江苏松江,一镇南北分治,这种奇特现象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一直到了1951年3月南镇并入北镇,才统归一镇。尽管南北分治,但枫泾繁荣的商业经济,丰厚的历史文化,始终融汇一体,流传光大。

即将步入我们古色古香的老镇区,大家看这座精巧雅致的门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门头正中刻着“唔呶喔哩”四个字,唔呶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枫泾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我的家里的意思。这个门头是我们镇上的迎客门,走过它就正式进入了我们的古镇区。大家再看一下这两边墙上刻的两幅顺口溜,它表达了枫泾的饮食文化。因为枫泾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是鱼米之乡,所以水产特别丰富,每个月都可吃到新鲜的水产,这其中“五月拉司吃不厌,暴子弯转六月红”的拉司和弯转,请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拉司学名叫蟾蜍,别名叫望天鱼,俗称为癞蛤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据说初夏吃拉司,不会生痱子,拉司肉质细嫩,可红烧、可清炒、可椒盐、可熏烤,特别是熏拉司,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是枫泾的一道名菜。弯转其实就是河虾,那弯转是我们枫泾人对河虾的一种形象的称谓,大家知道新鲜的河虾烧熟后就会自然的弯曲,因此得名。长廊景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长廊。这条长廊全长268米,是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在长廊里侧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镇区全长1200米左右,是一条区级河道,水系主要来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黄浦江。长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这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以前这里曾是繁荣的商业街,沿河店面林立,特别是米粮行和麸皮店多达30余家,这是因为这条市河河道宽阔,吨位大些的船只可以直接开进来装卸货物,所以许多老板都选择这里开店设行,这些老板为了方便自家的贸易不受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于是在造店面的时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边的长廊,其他居民也觉得这样做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于是也在自己的门前搭起了廊棚,可以想象,最早的廊棚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大小不一,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修建才逐渐形成今天这样整齐宽畅富有特色的长廊。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是河多、桥多、弄堂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最有传奇色彩的弄,叫莫乃弄,这条弄原名金家弄,全长50多米,据说是古代姓金的两兄弟分家产时开的一条分界弄,所以特别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两人对面行走要相互侧身才能过去。在旧社会,有一些浪荡子特意等在弄口,见有女人迎面走来,就走进弄堂,乘机耍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吓得女人不敢走这条弄,摸奶弄的别名从此叫开,时间一长,人们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后来定弄堂名字时,考虑“摸奶”两字实在不雅,所以去掉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弄还有个故事,相传有个地痞流氓,叫癞头阿三,最喜欢在莫乃弄调戏妇女,有一天,阿三又看见一位身穿花布衫,头包花毛巾的姑娘走进莫乃弄,阿三迎上前去,手刚摸到这个人的胸脯,两只手突然被竹弓夹住,顿时鲜血直流,痛得阿三直喊“救命”。原来这个姑娘是一位爱打抱不平的名叫阿荣的年轻竹匠装扮的,特意做了一付竹夹子绑在胸前来惩罚阿三。此时,阿荣摘下头巾,脱下身上花衫,连同花衫里的两只竹夹,往癞头阿三头上一罩,然后将阿三拖出弄堂,就在这里(廊棚)当着众多的父老乡亲揭露阿三的劣迹,阿三在事实面前,想赖也赖不了,无可奈何只好低头认错,后来阿三被官府定了个“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的罪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广大妇女对此拍手称快,并编出了“癞头阿三伸黑手,竹弓夹牢鲜血流,铁证如山赖不了,无可奈何低下头”的顺口溜。根据这件事,民间又称这条弄为莫奈弄,这个奈是无可奈何的奈字,这个弄名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得那些流氓再也不敢在弄堂里胡作非为了。

各位游客朋友,在不远处的这座桥是泰平桥,它是我们古镇中最高最宽的单孔拱桥,该桥最早建于明代后期,因为北面是城隍庙,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为城隍庙桥,站在桥上看长廊是最佳位置,一长排逶迤连绵的黑瓦长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流动的河水中,非常漂亮,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在桥上拍照留念。

在这边还有一排美人靠,游客可以在此休息,每逢戏台有演出,还可以隔河看戏,别有一番情趣。东区火政会

走出长廊,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东区火政会。它是我们上海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在里面不仅可以看到当年镇上的消防历史,还可以看到当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门面是西洋式的,这是受到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参观一下。

火政会在当时又称为龙王堂,也就是海龙王克火的意思。在1920xx年我们镇上共设有八处这样的火政会,共有义务消防人员200多人。那现在大家来到的东区火政会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枫泾救火分会又由原来的八处合并成东、南、北、中四个区会。期间,又增设了机械“泵浦”和进水管、出水带、长钩 、斧头、火炬、铜盔、云梯等,而木揿龙等旧设备被全部淘汰。1952年3月,各区火政会又合并成立为“枫泾救火总会”,直到1959年“救火会”更名为“人民消防队”由公安部门管理,民间自办的火政会在枫泾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后,成为了历史。

以前在我们枫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为全镇的消防演习日。义务消防员当天穿着整齐的消防制服,列队携器,“号子”开道,前往大星桥堍或桃源漾、人民广场等处进行救火演习比赛,俗称:“演水龙”。镇上居民纷纷前往观看,人山人海,成为枫泾镇一年一度的盛事。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模型是为了纪念历年来枫泾镇上为救火而牺牲的一些勇士而建造的。1920xx年,枫泾救火联合会在总会桃源漾清水桥西建造了一座高7米的消防纪念塔,全称“枫泾救火联合会亡故同志纪念塔”,下刻铭文表彰义务救火有功人员的事迹。这是上海郊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现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往这边看一下,这边陈列的就是当年镇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墙上挂的就是上世纪20xx年代所使用的手压式洋龙,它是我们整个展馆中历史年代最悠久的消防器械,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当时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简陋的。大家再来看一下,这边地上有一台手推式的消防车,它是我们镇上上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这火政会里最先进的消防器械就是天井里的这台大马力轮式消防车,是我们镇上上世纪70年代所使用的,所谓的大马力轮式消防车也就是相对于以前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这样一来救火就更为有效了。大家请看在我们上方还有一口警钟,因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讯设备落后,一旦镇上发生火灾就由第一个发现火警的人摇响这口警钟,并在邻里间鸣锣报警,由消防人员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

大家看完里面的展品就请随我到东区火政会门口看一下停在河面上的这艘消防船,因为以前枫泾水网遍布,河道四通八达,比公路更畅通,所以火政会根据需要,特意制造了消防船,船内安装了大功率的高压抽水机,一旦出现火警,立即开到了出事地点,启动机器,直接利用河水救火,它在以前救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艘船使用长达41年,直到1993年才退役,是上海市最后退役的一艘消防船,也是上海地区仅存的唯一一艘消防船,被上海消防博物馆所收藏。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艘船是根据原船进行仿制的。

好了,参观完了东区火政会,就请大家随我走一下我们古镇里最宽最高的一座石桥——泰平桥,我们镇上有一种说法,走过泰平桥就一生平安,所以来到我们枫泾一定要走一下这座桥。下桥后往右就是大家所要参观的下一个景点——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的祖居。国画大师程十发祖居

我们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一代国画大师,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任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他的祖籍在我们枫泾镇和平街51号,这里的祖居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以及他本人一到九岁时的住所。它是一座富有江南风貌的明清式的三埭两天井的宅院,现在已被上海市列为市级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起来,下面就请大家到里面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国画大师,而他的祖上三代则是我们枫泾当地的医生,所以我们现在来到的第一间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行医的一个诊所。大家请看墙上所挂的这块行医牌,它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上面所写的就是“枫泾世医程思斋子子美儒理男妇大方脉”,按现在医院里分类就是中医内科,早在清同治年间,程十发的曾祖父程思斋为避战乱举家来到枫泾,开了这家诊所,他悬壶济事,行医尽善,因此人们把这小小的诊所称颂为“壹室带来太平之坊”。后来百姓顺理成章地 把程家所在的这条街称为“太平坊”,现在被更名为“和平街”。

大家请看这边的天井里有一个月亮形的石雕,其实它就是母亲怀抱孩子的造型,因为在程十发的《丹青蕴情》一书中写到了这么一句话:“枫泾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连系的一个小镇,可以证明两个‘母亲’共同喜欢这个孩子。”这个石像正体现了程十发的这句话,也充满了大师对故乡枫泾的一片深情。我们枫泾地越江苏和浙江,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化,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名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边的祖居不仅保留有当年的正厅,还有在二楼的当年主人的卧室,但因为考虑到整个房子是木结构的,为了安全,二楼暂时还没有开放。现在我们大家可以先到后院的三釜书屋看一下,在书屋里不仅有当年主人的画室,还有程十发较为详细的一些介绍。

大家请看,在这边的门楣上刻有“三釜书屋”四个轻灵飘逸的大字,这是程十发的手迹,“三釜”的立意有两层,第一“三釜”寓“三斧”之意,在程姓老祖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程咬金了,而“三斧头”乃是程咬金的绝技,将自己书房的名字冠以“三釜”暗喻自己也只有三斧头的本领,显示了程老虚怀若谷的胸襟。第二,“釜”乃锅之意,三釜意为大、中、小三锅,这三只锅子好比国家、集体、个人,只有大锅满了,小锅才有份。程十发先生用“三釜”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立意高深,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可谓独具匠心。“三釜”乃正是程十发先生爱国爱民崇高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

在中央的这张书桌就是少年时程十发用过的实物,在这张书桌上,少年时的程十发曾洒下不知多少的汗水,最终成为了一代国画大师。

大家再往这边看,在墙上挂着的是“三釜系万钧”五个大字,此句意义深远,“三釜”乃“三釜书屋”,“钧”乃是一个重量单位,意思就是三釜书屋包容万物。

大家如果想深入了解程十发这位国画大师成长、成名的过程,就请随我到“三釜书屋”的二楼看一下。

在这边的二楼,大家可以看到是由9个版块详细介绍了程十发成长、成名的全过程。大家请看,这张大幅照片是20xx年9月程老在古镇牌坊的留影。程十发父亲程欣木早年在嘉善西塘行医,与西塘姑娘丁织勤结为夫妇,婚后不久也就是在1920xx年春生下一子(即程十发),取名程潼,小名美孙,既程子美孙子之意。后由师长改为程十发。1939年杭州西泠印社名家张子固的侄女张金琦考入上海美专专科学校,成为程十发同窗好友,后与程十发结为连理生下长女,取名程欣孙。

程十发曾多次回枫泾。1977年9月12日,受当时左的思想的干扰,他被下放到枫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是金秋时节,程十发不仅在枫泾镇文化站创作了连环画《马头琴的传说》,还与家乡的百姓特别是一批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鼓励当地的美术爱好者,使他们日后都在美术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20xx年3月,八十多岁高龄的程十发携家人又一次回家乡。时隔两个月,一本集中收集上世纪70年代程十发、刘旦宅、汪观清、韩和平、郑家生等一批享有盛名的画家到枫泾体验生活期间留下的100幅精美画作的大型画集《丹青蕴情》出版了,程十发热情地为该书封面题写了书名。《丹青蕴情》画册的首发式上,程十发和其他画家不仅回顾了当时的经历,还与当时自己手把手教过的农民画家陈富林等一起作了画,为枫泾镇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古 戏 台

以前枫泾因为南、北镇分治,从明代开始,镇上就建有两座城隍庙,一座位于南镇,叫南城;一座位于北镇,叫东城隍庙,像这样一镇有两座城隍庙的现象还是比较少见的,堪称江南一绝。

我们的古戏台一面贴街,一面临河,不仅视面开阔,而且景色优美。古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八月初二,这边的东城隍庙就会举行庙会,古戏台上开锣演戏,收成好的年份,庙会戏要延续七天之久,那时,商贩、戏班、杂技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显得十分热闹。

在枫泾旧志中还有一出看戏民众行刺“秦桧”演员的故事记载,说来有趣:事情发生于康熙癸丑(1673年)三月,当时戏台上正演出秦桧害岳飞的戏,戏演到尾声,忽然从观看人群中跃出一人,用皮工所用的割皮刀一下将演秦桧的演员刺死。事故发生后,这位行刺者被送进官府审讯,他傲首作答:“民与梨园从无半面,实恨秦桧耳。礼不计真假也!”判官怜其义愤,竟对他以误杀罪从轻发落。

自从我们枫泾的旅游正式开放后,古戏台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每天上、下午都会有传统的戏曲节目在此演出,游客如果有兴趣的便可以在这边驻足观看。人民公社旧址

人民公社旧址,它是我们上海近郊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人民公社旧址,里面不仅有当年所使用的办公室,在后院还有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挖建于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飞机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丰富,请大家随我到里面看一下。

人民公社是中国现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形势下,当时枫围乡(今枫泾镇外围农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旧改名为枫围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革命委员会。一直到1984年,根据上级精神,枫围人民公社才恢复为枫围乡人民政府。前后20xx年时间,四分之一个世纪,这里一直是当时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那红彤彤的宣传标语、极左的大批判专栏、让当时人崇拜的会议室、时髦的陈列品,……无不记载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辛酸历史。

民 间 剪 纸

这个展馆里的展品全是由姚剑明先生个人所创作的,他1947年出生于枫泾镇,1963年在建枫中学毕业后到新疆阿克苏建设兵团,在那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开始尝试剪纸艺术,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无事时,他就一心扑在剪纸研究上,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剪纸艺术也在逐步提高,他的剪刻领袖像通过粗细线条,体现形象,独具一格,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之后他便喜爱上了剪纸艺术,并先后创作100多幅剪纸作品,如《十美国》、《钟魁》、《十二金钗》等一系列精品,功夫非常深,构思很巧妙,图案很细腻,他的作品和事迹也先后被媒体报道。三 百 园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三百园了,它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谢家是书香门第,四代为官,谢墉、谢恭铭父子俩在清乾隆年间都做过大官,谢墉在当年位列内阁中书、吏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组织部副部长,这房子就是谢家以前在我们枫泾的旧宅。有人要问:为什么叫三百园?这是谢家根据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来的,这表明谢家要做知书达理之家,品行纯正之人。现在我们对三百园赋予了新的含义,在里面陈列了百灯、百篮、百行,通过这三百,向大家展示枫泾的风情和历史文化。

到三百园内,我们首先要参观的就是百灯馆。百灯馆的题字也是由漫画大师丁聪所题写的。在我们的馆内陈列了上百件的灯具,楼下展示的是有关灯的故事,楼上展示的则是灯的历史。像这只根据原样加工放大的煤油灯,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海,以后迅速在各个城镇和乡村得到普及,它代替了蜡烛和豆油灯。直到解放后,我国电力增强,这种灯才逐渐退出生活舞台而成为见证那一段历史的实物。大家请看这里,这是我们枫泾以前喜闹元宵的场景,元宵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汉朝开始一直沿袭到现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枫泾镇也不例外。据史书记载,元宵节这一天,镇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表达“丰登好年”的喜庆祝愿;青年与小孩提着各式的灯笼走街串巷,城乡民间文艺团体纷纷上街表演舞龙灯、串马灯、打莲湘、荡湖船等节目,街上人群攒动,欢笑声和丝竹锣鼓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其实这个场景展示的就是我们刚才所走的和平街过去喜闹元宵的盛况。

三桥景观

这就是我们枫泾的另一道风景线——枫泾三桥。大家可能知道,周庄在八十年代初是以陈逸飞所画的《双桥》而出名的,我想我们的枫泾三桥也是别有风味的,它是枫泾古镇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

枫泾三桥是枫泾南北、东西市河交叉口的一个景观,它由北丰桥、竹行桥、清风桥组成,这三桥的桥名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和全国著名的书法家黄苗子所题写的。在三桥的旁边还有一座清风阁茶楼,这里的清风桥、清风阁名称的由来都是因为在宋代时有一位屯田员外郎叫陈舜俞,他不仅为人清廉,而且当他弃官隐居来到枫泾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仰其清风亮节还把当时的镇名改为了清风泾。我们看到的清风桥、清风阁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位员外郎。

桥湾里、施王桥、施王庙

走到这边的桥湾里,正好体现了我们江南水乡古镇的三大特色“小桥、流水、人家”,走在幽静的古镇,远离城市的喧嚣也是一种享受。

在我们前面的这座就是施王桥了。施王原名施全,是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部下,在岳飞遭秦桧迫害致死后,他就去行刺秦桧,想不到只砍到了秦桧所骑马的腿上,行刺没有成功,而他却被五马分尸。在民间关于施全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他在行刺秦桧未果后,就隐居来到我们金山一带,因为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在他死后当地的百姓就自发筹集银两为他建造了施王庙。大家请看,在我们前面的就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施王庙了。

走在这座桥上,大家可以看一下,一边是我们的古镇,另一边则是我们正在建设的具有北美风格的新城,所以在我们当地有种说法:站在这座施王桥上就能看到枫泾的过去和未来。大家不妨也可以看一下。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枫泾还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众多的祠堂庙宇构成了枫泾除伊斯兰教之外四教汇聚的独特的宗教文化。现在看到的就是施王庙,在我们当地又称为施王堂。它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清光绪三十年(1920xx年)重修,并扩建为前、中、后三隶殿堂的建筑结构,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成为吴越近邻一带颇具规模且较有影响的一座庙宇。历史上施王庙是金山区道教的一个主要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主奉神灵施王的诞辰日,即农历每年的八月初二,以前每逢这个日子,施王庙都会举行施王爷出巡会,远近数十里的乡民,摇撸齐集,舟塞泾满,人娱神欢,热闹非凡,。

1966年,施王庙宗教活动停止,庙业渐废。随着上海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枫泾被列为上海重点城镇建设之一,区政府对枫泾镇作出了相应规划和调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以及广大信众的强烈愿望下,20xx年7月,经上海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金山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枫泾的北大街409号重建施王庙。重建的施王庙由偏殿和大殿组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丁聪漫画陈列馆

这边的第一间就是前言厅了,丁聪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他出生于1920xx年,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他就已经在发表漫画作品了,他以“小丁”署名的讽刺漫画作品至今仍在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在墙上的左右两边就是丁聪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所画的两幅代表作,左边是丁聪在1944年画的《现象图》,形象勾画出了抗战后期政治的腐败以及当时社会的惨状。贪官、伤兵、淑女、官商、穷教授、沽名钓誉的画家……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画面。右边则是丁聪在三年后创作的另一长卷《现实图》,它描绘了在内战风云中大发战争财的中外商人、饥饿中的穷人、被迫上阵的“炮灰”……在丁聪的笔下不同性质的人物排列在一起,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

1956年丁聪总算有了个家,可幸福的日子还不到半年,就被打成“右派”,遣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丁聪才得以翻身,但那时大好的年华已过去20xx年,此时他已63岁,他曾戏说:“人家60岁下岗,我是63岁才上岗。”这一幅就是丁聪以四人帮为素材所画的一幅作品,应该说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和现实意义的。

这里的第一、第二间展室展出了丁聪的部分讽刺幽默作品。丁聪喜爱笑话也爱听笑话,所以他选择部分古代、现代笑话配以漫画与读者共享。

文豪矛盾在1980年与丁聪再次见面时,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下了一首《五绝》:“不见小丁久,相逢倍相亲,童颜犹如昔,奋笔斗猛人。”这首诗不仅写出了他们间的爽直友谊,而且对丁聪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的评价。

在文革期间,丁聪没条件发表漫画,他就以一种“交保险”的方法给一些名人做名著插图,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牛天赐传》等,还为鲁迅、叶圣陶、沈从文、许地山等名家名作绘过插图。所以我们要看的第三个展室就是丁聪所画的一些名著的插图。

5篇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四)

一、古镇牌坊

各位游客(领导、朋友),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古镇的牌坊了。历史上,枫泾古镇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原先有两个明显的分界标志,一个是西边的界河,另一个就是这东边的牌坊了,这座牌坊就是在原来分界牌坊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再现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理区域。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

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土风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正面第一副对联的全文是:

发祥晚唐扬名元明毓秀钟灵沧桑久历

食货四方衣被天下商旅云集佳境重来

此联集中反映了枫泾历史上既是文化名镇又是商贸重镇的双重地位。她最早兴起于唐朝晚期,到元、明时,枫泾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镇。由于棉纺织业的兴起,枫泾在明清时期已是与松江、魏塘、盛泽等齐名的棉纺织业重镇,共享“衣被天下”的荣誉。当时盛产的枫泾土布,远销全国各地,商贩纷纷来枫泾采购,一派繁荣景象。

正面第二副对联则集中描写了枫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清泾似练满城瑞气出芙蓉

万枫如丹一天秀色连吴越

联内嵌入“枫泾”二字,并点出了古代枫泾一镇跨吴越两地,因以前河道遍植荷花而雅称“芙蓉”。

牌坊背面相应的也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是:

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状荷叶依连五邑

宣公贤良学士天官蔼声名播扬四方

上联一口气道出四个枫泾镇别名: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白牛是枫泾最早的名字,因地处白牛荡得名。相传一位船夫在荡中撒网捕鱼,曾见荡中有一头金链锁鼻的白牛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对联上方的白牛头也反映了这个传说。到了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隐居于此,后人慕其高风亮节,又称此地为清风泾,后简称风泾,之后又演变为枫泾。后半联说的是枫泾镇形似荷叶,周边与上海的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上地处金山,故称“连五邑”。

下联主要写古镇枫泾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唐代有宰相陆贽(宣公),宋代有屯田员外郎陈舜俞(贤良),明代有御医陈以诚,清代有状元蔡以台,曾做到学士、天官职的谢墉及近现代陶芑生、顾水如、朱学范、丁悚、丁聪、程十发等名人,他们的美好名声远扬四方。

背面两侧边柱上的对联全文是:

南北峙分历经五朝终归一镇

古今融汇垂信八极长治万年

说的是古镇枫泾历来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北镇属江苏松江,一镇南北分治,这种奇特现象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一直到了1951年3月南镇并入北镇,才统归一镇。尽管南北分治,但枫泾繁荣的商业经济,丰厚的历史文化,始终融汇一体,流传光大。

各位游客(领导、朋友),现在大家即将步入我们古色古香的老镇区,大家看这座精巧雅致的门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门头正中刻着“唔呶喔哩”四个字,唔呶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枫泾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我的家里的意思。这个门头是我们镇上的迎客门,走过它就正式进入了我们的古镇区。大家再看一下这两边墙上刻的两幅顺口溜,它表达了枫泾的饮食文化。因为枫泾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是鱼米之乡,所以水产特别丰富,每个月都可吃到新鲜的水产,这其中“五月拉司吃不厌,暴子弯转六月红”的拉司和弯转,请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拉司学名叫蟾蜍,别名叫望天鱼,俗称为癞蛤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据说初夏吃拉司,不会生痱子,拉司肉质细嫩,可红烧、可清炒、可椒盐、可熏烤,特别是熏拉司,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是枫泾的一道名菜。弯转其实就是河虾,那弯转是我们枫泾人对河虾的一种形象的称谓,大家知道新鲜的河虾烧熟后就会自然的弯曲,因此得名。

二、长廊景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长廊。这条长廊全长268米,是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在长廊里侧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镇区全长1200米左右,是一条区级河道,水系主要来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黄浦江。长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这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以前这里曾是繁荣的商业街,沿河店面林立,特别是米粮行和麸皮店多达30余家,这是因为这条市河河道宽阔,吨位大些的船只可以直接开进来装卸货物,所以许多老板都选择这里开店设行,这些老板为了方便自家的贸易不受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于是在造店面的时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边的长廊,其他居民也觉得这样做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于是也在自己的门前搭起了廊棚,可以想象,最早的廊棚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大小不一,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修建才逐渐形成今天这样整齐宽畅富有特色的长廊。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是河多、桥多、弄堂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最有传奇色彩的弄,叫莫乃弄,这条弄原名金家弄,全长50多米,据说是古代姓金的两兄弟分家产时开的一条分界弄,所以特别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两人对面行走要相互侧身才能过去。在旧社会,有一些浪荡子特意等在弄口,见有女人迎面走来,就走进弄堂,乘机耍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吓得女人不敢走这条弄,摸奶弄的别名从此叫开,时间一长,人们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后来定弄堂名字时,考虑“摸奶”两字实在不雅,所以去掉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弄还有个故事,相传有个地痞流氓,叫癞头阿三,最喜欢在莫乃弄调戏妇女,有一天,阿三又看见一位身穿花布衫,头包花毛巾的姑娘走进莫乃弄,阿三迎上前去,手刚摸到这个人的胸脯,两只手突然被竹弓夹住,顿时鲜血直流,痛得阿三直喊“救命”。原来这个姑娘是一位爱打抱不平的名叫阿荣的年轻竹匠装扮的,特意做了一付竹夹子绑在胸前来惩罚阿三。此时,阿荣摘下头巾,脱下身上花衫,连同花衫里的两只竹夹,往癞头阿三头上一罩,然后将阿三拖出弄堂,就在这里(廊棚)当着众多的父老乡亲揭露阿三的劣迹,阿三在事实面前,想赖也赖不了,无可奈何只好低头认错,后来阿三被官府定了个“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的罪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广大妇女对此拍手称快,并编出了“癞头阿三伸黑手,竹弓夹牢鲜血流,铁证如山赖不了,无可奈何低下头”的顺口溜。根据这件事,民间又称这条弄为莫奈弄,这个奈是无可奈何的奈字,这个弄名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得那些流氓再也不敢在弄堂里胡作非为了。

各位游客朋友,在不远处的这座桥是泰平桥,它是我们古镇中最高最宽的单孔拱桥,该桥最早建于明代后期,因为北面是城隍庙,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为城隍庙桥,站在桥上看长廊是最佳位置,一长排逶迤连绵的黑瓦长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流动的河水中,非常漂亮,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在桥上拍照留念。

在这边还有一排美人靠,游客可以在此休息,每逢戏台有演出,还可以隔河看戏,别有一番情趣。

三、东区火政会

走出长廊,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东区火政会。它是我们上海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在里面不仅可以看到当年镇上的消防历史,还可以看到当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门面是西洋式的,这是受到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参观一下。

火政会在当时又称为龙王堂,也就是海龙王克火的意思。在1920xx年我们镇上共设有八处这样的火政会,共有义务消防人员200多人。那现在大家来到的东区火政会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枫泾救火分会又由原来的八处合并成东、南、北、中四个区会。期间,又增设了机械“泵浦”和进水管、出水带、长钩 、斧头、火炬、铜盔、云梯等,而木揿龙等旧设备被全部淘汰。1952年3月,各区火政会又合并成立为“枫泾救火总会”,直到1959年“救火会”更名为“人民消防队”由公安部门管理,民间自办的火政会在枫泾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后,成为了历史。

以前在我们枫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为全镇的消防演习日。义务消防员当天穿着整齐的消防制服,列队携器,“号子”开道,前往大星桥堍或桃源漾、人民广场等处进行救火演习比赛,俗称:“演水龙”。镇上居民纷纷前往观看,人山人海,成为枫泾镇一年一度的盛事。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模型是为了纪念历年来枫泾镇上为救火而牺牲的一些勇士而建造的。1920xx年,枫泾救火联合会在总会桃源漾清水桥西建造了一座高7米的消防纪念塔,全称“枫泾救火联合会亡故同志纪念塔”,下刻铭文表彰义务救火有功人员的事迹。这是上海郊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现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往这边看一下,这边陈列的就是当年镇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墙上挂的就是上世纪20xx年代所使用的手压式洋龙,它是我们整个展馆中历史年代最悠久的消防器械,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当时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简陋的。大家再来看一下,这边地上有一台手推式的消防车,它是我们镇上上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这火政会里最先进的消防器械就是天井里的这台大马力轮式消防车,是我们镇上上世纪70年代所使用的,所谓的大马力轮式消防车也就是相对于以前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这样一来救火就更为有效了。大家请看在我们上方还有一口警钟,因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讯设备落后,一旦镇上发生火灾就由第一个发现火警的人摇响这口警钟,并在邻里间鸣锣报警,由消防人员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

大家看完里面的展品就请随我到东区火政会门口看一下停在河面上的这艘消防船,因为以前枫泾水网遍布,河道四通八达,比公路更畅通,所以火政会根据需要,特意制造了消防船,船内安装了大功率的高压抽水机,一旦出现火警,立即开到了出事地点,启动机器,直接利用河水救火,它在以前救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艘船使用长达41年,直到1993年才退役,是上海市最后退役的一艘消防船,也是上海地区仅存的唯一一艘消防船,被上海消防博物馆所收藏。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艘船是根据原船进行仿制的。

好了,参观完了东区火政会,就请大家随我走一下我们古镇里最宽最高的一座石桥——泰平桥,我们镇上有一种说法,走过泰平桥就一生平安,所以来到我们枫泾一定要走一下这座桥。下桥后往右就是大家所要参观的下一个景点——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的祖居。

5篇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五)

各位游客好:

啊,微风吹在脸上好舒服,知道是什么气息吗?猜猜,青草味,桃花香,都对,都是上海的气味,上海的洋气,大家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上海的故事传说、名人名流、电视电影、文物古迹、在每个人心中,上海的形象就像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一样,万千风情各不同。

下面我就来描绘我心中的这款旗袍吧!

上海有着一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就是她的"洋气",自1843年,帝国主义列强进驻上海,形成了她海纳百川,中西交融的特色,大家一定不会忘记, 20xx年的金秋,身穿唐装的各国元首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为什么忘不了?吸引大家眼球的,不仅仅是用上等的江南丝绸做成的唐装,还因为上海已成为新世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大型港口城市。

21世纪的上海,处处呈现出繁荣与开放的景象,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这些在电视上常见的建筑,是上海的装饰品,像张曼玉的珍珠项链和耳坠,再美再优雅的女子总是需要饰品来点缀的,所以,再繁华再热闹的上海,需要这些建筑来装饰,才引人入胜。有人说,看二千年的文化到西安,五百年的到北京,近百年的文化到上海。用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来形容上海的发展,大家没有意见吧!那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是什么样的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上海先属吴,再属越,后又属于楚。当时楚国大将黄歇治理河道有功,被封为春申侯,所以上海简称为"申"。公元前期220xx年,秦灭楚后,秦始皇带领丞相李斯还有他那败家子秦二世,南下巡视,看到上海一带物产丰富,交易繁荣,人丁兴旺,但是呢,人们只是在船上交易,还没形成城市。当时上海吴淞口一带居民多以打渔为生,聪明的渔民发明一种竹编的打渔工具"户",怎样形容呢!用竹子或木棍编在一起,围成方形或圆形,涨潮时,潮水会把鱼掀入"户"内,退潮时鱼儿就只能望洋兴叹,动弹不得了,有点请君入瓮的意思,所以渔民就坐收渔翁之利,退潮时到里面去捡鱼了。我想上海人可能是守株待兔的农夫的后代,不好意思,开个玩笑,后来上海简称"沪"就这个原因,可为何加三点水呢?地球人都知道,"沪"乃水边人家用"户"打渔以后,上海渐渐由一个小渔村形成一个大的集镇。贸易港口,那时有18大浦,其中就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北宋后期,因松江渐渐变浅,在今天外滩到十六铺一带形成"上海滩"了。海上船只由上海浦开到旧城区的东面停靠,所以"上海"成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大家知道了"上海"是由"上海浦"演变而来的,有这么一句话,正反两面读都一样: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读读看。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产生了,上海被外国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纷纷在上海设立租界。从此,国中有国,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冒险家的摇篮"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才被人民收回。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今天,上海已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的国际化的大都市。

这个大都市呀,面积为6341平方公里,户籍1600多万,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万多人,真是人挤人呀!黄浦江把上海分成浦东和浦西两部分,浦东新区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的地区,我们将会在晚上欣赏她的美景。

为什么不说白天看呢?白天的上海只是高楼大厦,数不清的红绿灯灯,川流不息的车子,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给人的只是硬的、远的感觉。有这么一句话,雨西湖,雾重庆,夜上海,夜上海呀,周璇唱的歌,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里翻唱的---夜上海呀,夜上海!

当然喽,这个夜上海怎么看,有学问的,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了,为了帮大家全方位地领略上海的韵味,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海陆空"对上海进行仰视、平视、俯视。

海看呢:我们可坐上海外滩边的豪华游轮,游览浦东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远视对岸的金茂明珠会议中心,,把上海的璀璨刻录在眼中、摄像机里。

陆看呢:我们的好好司机会带大家绕市区一圈,看看夜色中的人民广场,上海歌剧院,到中华第一街南京路,可到新兴的商业街衡山路,近距离领略上海的万种风情。

空看呢:当然到金茂大厦88观光层了,先聊个关于金茂的小故事,关于申报吉尼斯世纪记录的,金茂大厦为全国第一,世界第四高楼,呈塔形的,有些像西安的小雁塔。总造价为南浦杨浦和明珠总和的1.5倍,高420.5米,国内外呢,有好3个攀援爱好者都爬到向金茂顶层了,也有第4个江西小伙子呢,夜里四点,硬生生地开始爬了,到了87层时,,精疲力竭了,7点10分,还是高高的起吊机把他给"拎"了下来。

真是多危险呀,他哪是那个料呀,就是猴子都没办法。此时,大家也许想,导游让我们去金茂欣赏美景,是不是也要我们爬楼呀?不会的,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安全,我们可在45秒内就到340米高的88层,因为我们乘坐的是世界上最快的最安全的电梯,到了那上面,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上海尽收眼底。这时你会感叹,上海真美呀,华灯初上的上海就像穿着晚礼服的张曼玉,流光溢彩灯火像她的宝石制成的披肩,咦,难不成是李湘送她的?李湘家好多哟!唉,耳听为实,眼见为虚,究竟如何,Lets go。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374 字

+ 加入清单

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亭绵山位于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2月15日日军第二十师团侵占介休县城。失陷前,牺盟特派员李志敏,县长张德含带领党、政、军等500余人,撤出县城,转移到绵山,就在这三孔窑洞里,建立了“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此后铁索岭便成为连接晋冀鲁豫与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条秘密通道,护送了大批前往延安的革命干部。薄一波、陈赓以及爱国将领方震武等曾在这里开展工作,指挥战斗。1940年,形势进一步恶化后,抗日民主政府又转移至绵山银空洞。

抱腹岩为绵山百余处岩洞之首,因形如两手抱腹,所以又叫抱腹岩。抱腹岩之腹大,大得惊人:抱二百余间殿宇禅房及一两万名游人于腹内而不显得拥挤。抗战时期,介休抗日民主政府常在这里召开全县军民大会,部署生产和战斗任务。抱腹岩是天然生成的超大型礼堂。抱腹岩坐东面西,为一高约18丈,长约45丈,深约15丈的巨形岩洞。岩洞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两个直角排列的大岩洞,很象砖圈的“无量殿”,路断处有木栈道沟通,自下仰望殿宇参差,勾栏蜿蜒,犹如空中楼阁。更引人注目的是岩洞顶壁的无数个鸟洞和悬挂着的铜铃。抱腹岩挂铃为绵山一绝,每逢庙会,许了愿的善男信女们便雇人从岩顶将挂铃者用绳子吊在半空,然后利用前后晃动的力量将人悠进洞内,用铁钩钩住顶壁打楔系铃。操作完毕后再用绳子把挂铃者放到岩下。

场面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清代康熙年间介休文人王清在《抱腹岩》一诗中写道:“寺古云常在,岩空势欲倾。此中真得地,以外纵浮名。鸟拂金铃渡,僧缘石隙行。坐听梵响处,花雨落无声”,可谓绘声绘色的抱腹岩写照。其中“鸟拂金铃渡,僧缘石隙行”更成为大家广泛传颂的名句。很久以前,绵山中生活着一种叫吻的野兽,非常凶猛,常常伤害过往行人。附近的村民靠山吃山,以采药为生,而野兽封山,村民们无不头痛万分/于是推荐了一个身体强健,狩猎本领很强的年轻人前去降吻。这个年轻人想只凭自身的力量那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一定会万无一失。于是他就去求空王佛保佑,祈求老人家赐给自身一件法宝,以降服吻兽。年轻人祈祷完毕,正要走时,忽然看见供案上金光闪闪,霎时满殿生辉。走近一看,原来是只铜铃,铜铃上还有一道经文。这时殿内突然有个缥缈的声音:“念此咒,便可降住怪兽,快快去吧。”年轻人这才恍然大悟,慌忙叩拜点化之恩。后来果然降服了吻,大家为了感谢空王佛的慈悲之心,就把这个铜铃挂在抱腹岩的岩顶上,让它为大家消灾免祸。

空王古佛主要奉祀空王古佛。空王为过去世之一佛,也是佛的总称。佛经说,佛为万法之王,所以又叫空王。阿弥陀佛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他在作比丘时,常拜空王佛眉间的白毫相,并因此而成佛。可见空王佛的地位之高。他的两侧为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萨。两旁是他的弟子摩斯、银空。殿前门廊是两位护法神——哼、哈二将。因哼将鼻喷光气,哈将口吐白光,故称哼将和哈将。

空王殿空王佛是云峰寺以及整个绵山供奉的佛祖,是汉人中最早成佛的。他俗名田志超,曾对佛教禅宗临济宗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后圆寂坐化成佛。殿内这尊佛像是他的包骨真身,是佛转世后又成佛的空王佛。相传,他为反抗官府及地痞的盘剥离家出走,几经辗转,来到了介休城内的华严寺。他每日在寺内打坐念经,修行养性。农忙时节,全城的农户都忙着去田间干活,但人手太少,又怕误了时日,非常着急,都先后来求志超帮忙。志超有求必应,一口气答应了二十八家,并照帮不误。后来他又云游到义棠弘济寺,因为寺前要修塔,但用水很困难,于是又指挥兔、鹿用铜钟抬水,加快了工程进度。最后他选择了绵山,受到了善男信女的广泛膜拜。唐贞观十二年(戊戌),李世民向绵山求雨,志超命正在做饭的弟子摩斯将淘米水向西南方向洒去,于是长安一带普降甘露,干旱解除,万民欢腾。以后每逢大旱,晋陕一带百姓都要来绵山祈雨,可谓盛极一时。后来为感谢志超

“解民倒悬”之恩,李世民率众臣朝山拜佛。志超的弟子银空在抱腹岩接驾告师父已圆寂西归。李世民未能如愿,不禁仰天长叹:“此行空望佛矣!”顿时天空出现了“空王佛”字样。于是唐太宗下旨在这里修建了空王殿。这个殿又叫石佛殿,殿内所有构件,包括台坐、门拱均为石雕,保持了唐代以前的风格。

慈云法雨御匾光绪二年(丙子)、三年(丁丑),三晋七十八州县大旱。山西巡抚曾国荃设坛祈雨,空王佛显灵,天降大雨。介休义棠籍人、工部屯田员外郎李敦愚等奏请朝廷颁发匾额。光绪责成南书房翰林恭书匾额一方,交曾国荃悬挂于抱腹岩空王古佛正殿。

阿弥陀佛殿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间闲置的僧舍,对面的僧舍则住着一位住持。他每天晚上念诵经文直至深夜。一日,见对面屋内通亮,他以为是着了火,提着水桶就往过跑。进去一看,原来上面端坐着阿弥陀佛,两边分别为左、右胁士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正在给六菩萨说法。他静听一夜,终于大彻大悟,成了一位得道的僧人,化缘于四方。后又回到绵山为阿弥陀佛修建了此殿。本殿供奉阿弥陀佛,净土宗称他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因他能接引虔心向佛的人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又称接引佛。两边的胁士分别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两旁分别是其他六位菩萨:师子戏、师子奋、师子幡、师子作,坚勇精进,击金刚慧菩萨。殿前门廊下站立的分别是帝释天、吉祥天,他们的职责是保护佛祖、佛法和出家人。弥勒高僧殿正中供奉弥勒佛,是竖三世佛的未来佛。大家印象中的弥勒佛都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形象,而我们这里供奉的则是弥勒佛的法身。两边所供的十二高僧,他们是佛教五个宗派的代表人物,是罗汉、菩萨和佛的继承人。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弥勒殿呢?弥勒曾带领十二高僧来给空王佛做寿,又留下了他的笑口。大家为了纪念,便在这里修建了弥勒高僧殿。殿前廊下两位护法神是伽蓝菩萨和韦驮菩萨。韦驮又叫天韦将军,后因他追回了小偷手中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而成为菩萨。

另一位是伽蓝菩萨——关公。讲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关圣帝君本是道教之神,刚才在龙头寺还是高台危坐,为何到此又站立在佛殿之前?这里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三国时,关羽曾坐镇荆州,因没有执行“联吴抗曹”的策略而失去荆州,败走麦城,被吴军俘虏遇害。他阴魂不散,悠悠荡荡来到了荆州当阳的玉泉山。一天夜里,三更以后,只见空中关羽骑一匹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大呼“还我头来”。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认得是关羽,便以手中拂尘召曰:“云长安在?”关羽当即下马,乘风落于普净座前。普净说:“今将军被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那么被你所斩杀的颜良、文丑等六将之头又向谁去索要?”一席话,问得关羽哑口无言,于是恍然大悟:斩斩杀杀为佛门之大戒,自身与颜良、文丑均属无辜。从此皈依佛门,普净收他为半个佛,为护法大神。从此他忠于职守,成年累月伫立于殿门或山门。

介公祠供奉春秋晋国大夫介之推及其母亲。介之推功不言禄的高风亮节被后人广为传诵,成为千古佳话。当年晋文公寻找介之推,为使之推出山,有人建议:“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三面举火,他一定会背着老母出山的。”但万万没想到介之推终究没有出来,他和母亲都抱树被火焚羽化。后晋文公为旌表介之推,封绵上田为介田,并将烧剩的柏树做成木屐穿在脚上,口中不停地念叨“足下”。直到现在,每逢他的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家家吃冷食,禁烟火,为“寒食节”。两千年来,寒食之俗盛传不衰。历代写寒食节的诗词甚多,仅《全唐诗》就有一百三十余首。那么为什么把介公祠建在了偏殿呢?那是在清代乾隆年间,今河南省有位读书人,名叫品公滋,读书很是用功,头悬梁,锥刺股无一没有使用过,就是《诗经》《尚书》也能倒背如流。只是他运气不佳,屡试不中

,为此卧床不起。他的这种执着被介之推得知后,就托梦给他,“来年你一定要进京赶考,介休就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说完便飘然而去了。吕公滋照梦而行,果然中了进士,于乾隆四十一年作了介休知县。一到任,他便决定为介之推修庙。但这里已经有了规模宏大的介神庙,很是惋惜,并不停地自责。这时有人建议:“既然朝拜介神的人很多,我们何不就近在抱腹岩再建个介公祠呢?这样既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又能实现你的夙愿。”就这样,在这里修了这个介公祠。吕公滋为官期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以后又改任汾州通判。

空王磨志超与龙母在棋盘洞对奕,大战了五百多个回合。龙母几乎每盘皆输,很是不快,随手将棋子一扔,交棋认输。从此志超便在抱腹寺坐禅修行,成了远近闻名的高僧。而被龙母所扔的这一枚棋子因沾了龙母的灵气,成了妖精。此妖精经常下山,到附近村舍里为非做歹。村民们便来绵山抱腹岩拜见活佛志超,请求为民解危。志超得知是棋子所化,便命徒弟摩斯将它化为一块石磨,让它将功赎罪。从此我们这里就有了这样一个“空王磨”。关于“空王磨”的传说,《续高僧传》中有所记载:一年春天,青黄不接,绵山寺庙中的粮食只剩六担了,只能维持十几天的生活。但使用“空王磨”,从春到夏,每天磨五斗,共应磨九十石,但只用了四石,六担粮食还剩两石。僧大家很惊奇,知这是佛祖保佑,于是把多余的粮食做成斋饭,救济民众,帮这一带百姓渡过了灾荒。这里曾经有过煮粥用的“万人锅”,可惜现已丢失。

龙池池内生水,平时供寺僧和游人食用。五龙畈依佛门后,常造福远近的百姓。天旱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祈雨,十分灵验。所以绵山一带五谷丰登,大家安居乐业。为此称它为龙池。

释迦殿释迦成佛后,曾云游四方。当来到绵山时,发现这里山青水秀,是一个修行养性的好地方,但也有许多妖魔怪兽。释迦决定通过讲法教化他们,龙众也赶来听法。后来志超择地绵山,为感谢释迦,在这里修建释迦殿。本殿奉祀的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二十九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六年的苦行。在佛陀迦耶树下“成道”。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等理,便在鹿野苑开始传教。其后四十五年间,在中印度各地游行教化,信众很多,都尊称他为“佛陀”——觉悟者。八十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沙罗双树下入灭。他的弟子将他一生所说的教法记录整理,成为经、律、论“三藏”,此后佛教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世界性的宗教。两旁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及两位龙王(龙众的代表)。

铁索岭是由抱腹岩而上的一个高二十余丈的山岭,由岭上“闫王橛”拖下两根铁索,每根长18丈,由300余个铁环连接而成,每个重14斤,两条共重四千余斤。大家背向万丈深渊,面向摩天山岭,手抓铁环,沿75度的斜坡攀援而上,可至绵山峰顶。其惊险程度真不亚于华山千尺幢。介休市委书记冯建平有诗赞曰:“危危铁索岭,穹穹抱腹岩,最是惊魂处,人已崖上悬。”《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记载,铁索岭的铁索,始悬于唐代之前。唐代有名诗人贺知章当年就是从岩沟登云梯上抱腹寺,再由铁索岭上到岩顶的。抗日战争时期,游击健儿们经常身背机枪、地雷,肩扛食物攀铁索上下;并曾由这里护送到延安去的干部过封锁线;救援跳伞着陆的美国飞行员。铁索岭是连接晋冀鲁豫与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条秘密通道。

大唐汾州抱腹寺碑从抱腹岩沿“云梯”下行约四十五丈,到距沟底约三十余丈的一个方圆的小丘上,便可看见举世闻名的《大唐汾洲抱腹寺碑》。杨仲昌撰文,张晋书丹,僧人思本检校。碑通高九尺,螭首二尺五寸,宽三尺,厚一尺。碑文为隶书,字径一寸,24行,每行50字,共1200字。因年深日久,风化剥落70余字。碑两侧有唐、宋名人题记。曾向唐玄宗推荐李白的有名诗人贺知章题记中有“昔年与亲友俱登抱腹山数重,攀云梯……”的记述。可见此地原有“云梯”。攀云梯到抱腹岩,再绕行到铁索岭下攀二十一丈铁索到绵山上方,最后登上四丈高的摩斯塔,有通天云衢,青云直上。这便是开元二十年碑中所说的“云梯铁索”。碑文主要记述三国曹魏时,高僧迪公筹划经营开发绵山,魏明帝曹睿特诏建抱腹寺等情况。其书法结构宽舒,字迹古朴刚劲,有汉隶遗韵,为唐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棋盘洞在开元碑后距地面六尺。这两个长九尺,高六尺,深六尺的石窟,就是当年唐高僧志超与龙母下棋的地方。右窟内顶部有50个高六寸的石刻雕像,也是唐代文物。两窟内还有一些游人题留,也颇具文物价值。

五龙松五龙为绵山的地方保护神,五龙松是五龙的化身。唐高僧志超入山时,绵山为五龙占据。龙母已知志超为空王古佛转世,便与他在抱腹岩下棋盘洞内对奕,有意输掉绵山,让于志超。五龙兄弟暴躁气盛,对志超十分恼怒,就一起作法欲将抱腹岩推倒。高僧志超法力无边,右手托起岩顶,抱腹岩安然无恙。五龙战败归依佛门,成为绵山护法真神。从此五龙便化为五棵长生不老之松,永远镇守在这里。

金大定谢雨碑金大定十一年(1171),汾州一带久旱不雨,遍地灾荒,民不聊生。汾州军太守王琦久闻绵山龙王很有法力,有求必应,便在衙内摆案祷雨。果然,汾州地境一连数日大雨滂沱,百姓无不称奇感恩。后为感谢龙王降雨救灾之恩,王琦亲率汾州官员并百姓人等前来朝拜,并立此谢雨祭文碑。

大明正德碑邑人任九皐(曾任河北平乡县丞)撰文,强恕子书丹,郭海勒刊,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悟空、悟禅立石。碑文记载了当年重修空王古佛殿的缘由,介绍了唐代高僧志超成佛的故事,以及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善友解民倒悬”的恩德,于贞观十五年(641)农历三月十七上山朝拜,以及北宋宰相张商英朝山拜佛,明晋恭王朱冈主持重修空王古佛殿的经过。

明王殿当年高僧志超历经艰险,终于来到绵山聚徒弘法。但有很多野兽汲取了绵山之灵气,常出来兴风作浪,扰乱百姓。一次,释迦牟尼云游到绵山,看出志超定会成真,就命十大明王帮志超降妖除魔。志超成佛后,就托梦于百姓,在这里修建了释迦、明王殿。十大明王来到这里,又担负起了保护藏经楼中经书的职责。他们恪尽职责,降妖伏魔。明王受佛的教令而现出忿怒勇猛的形象,以降伏诸恶魔。之所以称明王,是因为明为光明之义,此佛以智慧而明,以智慧摧毁一切魔障。本殿供奉的明王有:一、焰曼得迦大忿怒明王,二、无能胜大忿怒明王,三、钵纳曼得迦大忿怒明王,四。尾觐那得迦大忿怒明王,五、不动尊大忿怒明王,六、吒枳大忿怒明王,七、你罗难拿大忿怒明王,八、大力大忿怒明王,九、送婆大忿怒明王,十、傅日罗播多罗大忿怒明王。该殿塑像为唐代风格,特别是三层悬塑,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栩栩如生,堪称精品。

五龙殿五龙为绵山的地方保护神。大家请看,五龙个个位居正中而龙母却被供奉到了一边,这与古代以孝道为重的美德是相违背的。原来这有一段来历:高僧志超入山时,绵山为五龙占据。龙母知道志超为空王古佛转世,便与他在抱腹岩下棋盘洞内下棋,有意输掉绵山。五龙对此表示不满,殿内的塑像便出现了这样的情景。五龙想考验志超是否诚心向佛,便下起了漂泊大雨,大有将抱腹岩冲塌之势。志超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右手托起了岩顶,使抱腹岩安然无恙。现在五龙殿前岩顶还留有个巨大的佛掌印。这就是志超用手托山的印记。此殿为明代建筑。殿内还塑有五条龙,其中两条龙的爪里抓着人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从前这里有两个拦路抢劫财物的歹人,吓得百姓们不敢上山。后来,兴地村一个胆大的年轻人受众人委托,绕后山拜见空王佛。空王佛得知后,便命已皈依佛门的二龙去捉拿,二龙奉命行事,将两人捉拿到此。

毗卢殿正中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的应身——释加牟尼及他的十大杰出弟子。他们分别是:摩诃迦叶、阿难、目犍连、舍利弗、须菩提、迦旃延、优婆利、罗睺罗、富楼那、阿那律;其中目犍连即目连,号称神通第一。

笑口常开过了塔林,可见一笑口常开的佛山。这是弥勒佛的化身,是年三月十七绵山庙会,弥勒佛赶来赴会。他曾率十二高僧站在此迎接各方佛祖。此后便留在绵山参禅打坐,后打坐之处便有了他们的化身。因弥勒笑口常开,故有“弥勒笑迎四方客”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介绍桃园的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今天你们的导游盛慧君,大家可以叫我盛导。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昨天看到了桂林的山,漓江的水,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山水结合的美景--世外桃园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水车,可是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设计用来浇灌的,不但可以省时省力,而且比人工水车的效果更佳。让我跟大家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个人以扑渔为生,一天,他走着走着就迷路了,于是来到一个洞口,这时正好下雨,他正好要避雨。洞里黑漆漆的,这时里面传来燕子的叫声,因为好奇,他往里面划过去,虽然有些恐怖,。没走多远,他看见里面有光透出来,“有燕子就会有人家”,他想。果然前面洞口光线越来越亮,发现前面出现了一个村落,村落前面有许多桃花,村落里的人们热情的招待了他,并嘱咐他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于是,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世完外桃园由此而来。

大家看到的前面这个狭窄的洞口,就叫飞燕洞,请大家一定不要紧张,你会享受到燕子从你身边插过的感觉,闭上眼享受燕子美妙的歌声吧!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看看,前面有一丝光亮吗?我们很快就到桃花林了,虽然现在已经是初冬,但是这里还有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更难得的是这里的桃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桃花不一样呢?这里的是玫红的,而我们平时看到的是粉红的呦!最大的特点是这里桃花四季常开而不结果,离开世外桃园就不能生存,很神奇吧!

现在大家听到的号角声是从一个原始部落传来的,他们信仰牛,在他们部落前挂着一排排的牛头,牛的精神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在原始部落里最漂亮的女孩叫“黑珍珠”,这里说你好叫“八麦”,大家听咯,部落里的人们都在说“八麦”呢?叫你“狗肉”千万不要认为是在骂你哦,而是我们平时友好的称呼“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广东罗浮山的导游词范文_广东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46 字

+ 加入清单

5篇介绍广东浮山导游词范文

罗浮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雄峙于岭南中南部,坐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惠州西湖。汉代司马迁曰:“罗浮汉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被道教尊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称为罗浮第一禅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广东罗浮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广东罗浮山的导游词范文(一)

罗浮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她,山清水秀,道佛相容;洞天奇观,涌泉飞瀑随处可见。山势雄伟壮丽,自然风光旖旎。古迹繁多,寺观遍立,历代名人咏题佳作不胜枚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旅游资源的开发极具潜力。

罗浮山,享有“岭南第一山”之称。广汕公路穿越其境。她方园26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我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它与南海县境内的西樵山为姐妹名山,故又有东樵山之称。

罗浮山地处粤东“旅游休闲走廊”的中心地段;是构成‘广州一香港一惠州”旅游金三角的支掌型景区和代表景区。整个罗浮山由朱明洞、黄龙观、酥醪、飞云顶四大景区组成;罗浮净土园林是黄龙观景区内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它西连发达的城市群,南接港澳与东南亚,东邻90年代兴起的大惠州,与广州、深圳、惠州、香港的距离最远不超过13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罗浮山以广大、奇峭、峻拔称雄;以飞瀑.流泉、密林、清秀称幽。她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峰顶盘圆平坦,花草并茂,云雾缭绕,日出的瑰丽可与泰山媲美。每年重阳节;登高观日出者有数十万之众;蔚为壮观。

飞瀑名泉、洞天奇景是罗浮山自然天成之杰作代表。山山有瀑,处处流泉。白石滩飞瀑从87米高的悬崖倾泻,浓雾遮天,阳光下彩虹耀眼;瑰丽壮观。身处岩下,’‘夏暑不知逢六月”。白水门瀑布跌宕千尺响如霄,闻之骨寒;水帘洞瀑布“天上珠帘直下垂”;黄龙洞瀑布“飞作满天风雨声”。名山多聚泉、古刹具神水。冲虚观内的“长生井”,宝积寺后的“卓锡泉”、酥醪观旁的“酿泉”并称罗浮三大名泉,水丰不竭;甘甜清冽;能与西樵的无叶井齐名,和杭州的虎跑泉并列。罗浮山仙洞密布、大洞十八、小洞数百。这洞,乃道教之谓洞天,每个洞天都是由几座山环抱而成的小天地。洞中清静幽秀,其间泉水淙淙,古木森森。

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有植物3000多种.其中1200多种为药用植物,是个天然的中草药库。广东过去四大市场之一的药市就设在罗浮山冲虚古观在则,称洞天药市。土特产酥醪莱、云雾甜茶和四时佳果则别具风味。苏东坡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最好的写照。

罗浮山除去绮丽壮观的自然风光之外;诸多的神话、传奇、古迹以及道佛两教竟相繁衍的盛况;为其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素有“神仙洞府”之称。从东晋葛洪来此建庵,修道炼丹,著画立说,开创为岭南的道教圣地;到唐代道佛(教)共处,道士僧人齐集如云;有“五百花首游罗浮”之盛会。山上寺观遍立,有九观十八寺之多。

5篇介绍广东罗浮山的导游词范文(二)

罗浮山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市安县境内,由罗浮山、白水湖、龙泉砾宫3部分组成,面积67平方公里,距绵阳市区80公里。罗浮山著名的景点有罗浮山、汶江石林、七贤柏、飞鸣禅院等。罗浮山山势险峻,自东到西十二奇峰依次排列,穿云破雾,峰势峥嵘,有“连峰去天不盈尺”之誉。

锦屏十二峰下有古羌王城遗址。古刹“飞鸣禅院”创建于唐代,古朴雄伟,香烟缭绕,是附近香客朝拜之地。汶江石林是由砾状石灰岩形成的千姿百态、风动欲坠的石林奇观。七贤柏为一柏七株,是全国第二大古柏。罗浮山植被葱郁,林海苍茫,风景优美。白水湖北靠山岭,面向平原,湖面幽静,湖水清澈,湖内23个岛屿星罗棋布,各具特色。

岛上林木繁茂,藤萝缠绕,鸟鸣雀欢。湖岸曲折幽深,港湾遍布。野鸭、鹭鸶、鸳鸯等水鸟成群结队,嬉游湖中。龙泉砾宫为罕见的特殊地质构造奇观,是四川省最大的砾岩洞穴。洞内分布着奇特的大型空间,厅堂曲廊,暗河深涧,幽深曲折,神秘奇特。景区内还有世界罕见的、保存完整的两亿年前三叠纪海绵生物礁带,是难得的地质景观。

5篇介绍广东罗浮山的导游词范文(三)

省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面积约3平方公里。常年水汽升腾,云雾缭绕,又名浮山。山势陡峭,为砾岩构造,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秀美壮丽,姿态万千。十二峰拔地而起,突兀险峻,石、岩、洞、谷、关,遍布其间,集雄、奇、幽、秀于一身。景观随视角而变化,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极具有美学观赏价值。林荫蔽日,清幽叠翠,气候宜人,是休闲避暑的胜地,素有“罗浮叠翠”,“安县八景”的美誉。

前山佛教飞鸣禅院,后山道教玉清、天仙而观,历史悠久,香客云集,是朝山拜庙,感受宗教文化的最佳场所。山上有羌族城寨遗址多处,并遗存五百多年前羌族与明王朝交兵的古战场---“羌王城”。太乙洞及竖洞是全国独特的景观。罗浮山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一处,是川西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神奇的医疗矿水一一罗浮山温泉

罗浮山温泉位于绵阳市安县桑枣镇罗浮山东麓,温泉水产于1500--20xx米井下,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出口水温45.5度。20xx年7月通过省级鉴定,被命名为含碘、偏硅酸的镭、理、氟、锶、偏硼酸、硫化氢高温医疗热矿水。由于热矿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因此具有极高的洗浴、保健、医疗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经临床实践,罗浮山温泉已显示出她所具有的医疗保健功效: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交感神经兴奋、灭菌、杀虫、软化溶解角质、护肤养颜。惊动京、蜀两地的“树皮娃娃”浴疗七天,出现“脱皮”奇迹的 真实故事更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自1999年6月24日出水至今,温泉沐浴者已达数万人次,香港亚洲小姐娄茜妮、著名影星岳红、笑星沈伐也曾先后莅临此地。罗浮山温泉神奇的医疗保健功效早已广为流传,被誉为“浮山圣水,人间一绝”!

5篇介绍广东罗浮山的导游词范文(四)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唐佳慧,你们可以叫我“唐导游”,今天我们来到罗浮山这名胜风景区。

来到入口,是一口小池和一口大鲤鱼池,还有一个小凉亭,供大家休息。小池里也养着各种各样的鲤鱼,大鲤鱼池上有一排排搭石,是要去到河对岸的“桥路”,走到对岸,再向前走,就是会仙桥了,据说曾经有仙子在上面相会呢!还有个小故事:警幻仙姑与各仙女们下凡游玩,没想到偶见织女,织女迎上来:“姐姐近来可否是好?”警幻仙姑笑道:“妹妹真是越发懂礼,你好,我便心安,也会好。”两姐妹又说了几句,便相背而行。没过多久,警幻仙姑与织女又在一座小桥上相见,这个故事被大家流传开来,于是,将桥取名会仙桥。大家是不是被故事吸引住了呢?

我们再来到元帅楼,这个地方曾是元帅:陈毅、朱德等住过的地方,据说:陈毅、朱德等元帅在战争中身受重伤,人们为元帅们建起了一座小房子,家具一应俱全,专供元帅们休息养伤,供他们这些英勇的元帅吃喝。

乘坐空中缆车,在空中鸟瞰,景色大半收尽眼底:远处豪华的别墅区,下方一棵又一棵的百岁古树,还有那陡峭的美丽山峰……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赠品。(除别墅区和各别建筑)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导游的全部内容,我们下一次再见!拜拜!

5篇介绍广东罗浮山的导游词范文(五)

广东博罗的罗浮山,是罗山与浮山的合体,在博罗县西北境内东江之滨,距博罗县城35公里。西北分别与增城、龙门接壤,方圆260多平方公里。向来称为百粤群山之祖。《后汉书·地理志》刘昭注:“有浮山自会稽浮往傅罗山”。《太平御览》引南朝宋怀远《南越志》云:“此山本名蓬莱山,一峰在海中与罗山合而为一”。袁宏《山记》称:“罗山自古有之。浮山本蓬莱之一峰,尧时洪水泛海浮来傅于罗山”。这些都是罗浮山得名的传说。

罗浮山山区广大,峻拔奇峭,是7000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时燕山运动形成的。大量花岗岩侵入,挤压地壳使地层褶皱形成穹窿构造山地。主峰飞云顶是花岗岩山体,屹立于珠江三角洲边缘;南来的海风与北来的气流在此交汇,常年云雾缭绕。1408~1420xx年(明永乐年间)东莞陈琏所撰《罗浮山志》云:“晨起见烟云在山下,众山露峰尖如在大海中,云气往来,山若移动,天下奇观也。”这种情景与《史记·封禅书》对蓬莱的描述:“三神山未至,望之如云;及至,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有相似之处,这或许是“蓬岛浮来傅于罗山”的传说之所本。

罗浮山由不透水的花岗岩地层组成,山体切割程度大,大小432座山峰,峭壁危崖,980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处处流泉”。尤以白石漓、白水门、黄龙洞3处瀑布为著。罗浮山地下水也很丰富,从岩层深处喷涌而出的矿泉水如长生井、卓锡泉,都是上乘的名泉,现已开发的出露于罗浮山断裂带北侧的矿泉水,是含锌的健康饮料。

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区。高温、多雨、土层厚,形成南亚热带的天然植物园。常绿乔木与阔叶林和众多的藤本、草本等植物,计有3000多种,其中中草药即有1240种。山中盛产柑、橙、桔、柚、龙眼、荔枝。713~741年(唐开元间),山僧即以柑甜味美的柑子作为贡品,并被皇帝命名为御园柑。北宋苏东坡被贬岭南,满腹惆怅伤感。但在安置惠州来游罗浮之后,却爱上了“四时春”的罗浮,在“芦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生活中,“不辞长作岭南人”了。罗浮山的森林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已知的有名贵的飞禽五色雀等40多种。有睡猪等走兽36种和爬行类、鱼类15种,其中蚺(蟒)蛇曾是唐时贡品。还有昆虫类70多种,被称为“小凤凰”、“浑身披五采,光散金芙蓉”的蝴蝶尤为珍贵。罗浮山为南药基地。在宋代广东有珠、香、花、药四大市场。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粤中有四市:一曰药市,在罗浮山冲虚观左,亦曰洞天药市。”(其余三市为广州芳村花市、合浦廉州卖鱼桥珍珠市和东莞寮步沉香集市)“罗浮生百草棵棵有奇效”的百草油,远销国内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广东南风古灶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南风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间(1506一1521),是中国400多年来罕有的、至今仍在烧制陶瓷的。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历史记载,佛山陶瓷基地形成於唐宋,至明清最为发达,「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泯外之国」,深受人们的欢迎,嬴得了「石湾瓦,甲天下」的声誉。南风灶的炉口正向南方,窑尾榕树成荫,每至夏日,凉风习习,故名为「南风灶」。南风灶五百年不断的火延续了石湾岁月的记忆,把时代的血脉与神融入到古老的陶瓷文化中。

南风古灶景区内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被称为陶瓷活化石的南风古灶和高灶,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未断,世界罕见,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景区内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两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巨型陶瓷壁画-古镇陶源史画、瑞龙献宝、窑尾作坊、古窑映像、古灶榕风、古寮场等景点。

南风古灶旅游区从20xx年起开放接待游客,是一个全新的旅游景点,至今已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成为佛山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旅游点。要了解石湾历史悠久的陶文化,不到南风古灶旅游区将是一大遗憾,走近它将使你真正了解石湾的陶文化,了解陶的生产过程。

游客观光游览之余,还可以参与玩陶、烧陶。石湾的陶艺自明清至今兴盛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川平乐古镇风景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此风景区以骑龙山为载体,以秦汉驿道为主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也是古代商贸交易之要道。考古学家认定的这条中国第一条丝绸之路(秦汉驿道、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从平乐古镇经过继续通向南方,因此平乐有“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茶马古道第一镇”的称号。而此段遗址因位于骑龙山的原始树林中,虽经历了千百年风雨剥蚀和人为的破坏,但尚能保存着平乐镇较为完整的这一段。长约1公里,路面横广约4米、呈鱼脊形。中央用平顶大河卵石砌成一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河卵石铺砌路面,十分牢固,显示出当时设计施工者的智慧和匠心。

驿道两旁筑有墙垣,犹如秦汉以来的“甬道”。秦汉驿道两旁的墙垣,将大路夹在中间,和秦汉时代“甬道”的规模构制完全一致。驿道两边的墙垣用河卵石垒砌,道高1.4m,墙垣原为防止敌人抄掠运输物资而设。从筑路史的发展来看,墙垣又起着养路如排水抵挡塌方的功用。正如现在的山区公路,也往往于山岩陡坡之下的路侧,筑一段坚固的石坎。

西出古镇4公里,沿黄金堰至黄花路前行约10分钟,便到了素有“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誉的花楸风景区,景区内层峦叠翠,树木葱笼,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贡茶;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以光绪亲赐“皇恩宠锡”御匾的李家大院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至今依然保持着百年以前的原始风貌。零星散落于竹林深处的川西民居,构成了这里浓郁的乡土特色,纯朴的百姓躬耕田陇,辛勤劳作,过着恬静,惬意的农家生活,是现代都市人返朴归真、感悟田园的乡土人家,是颐养身心、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生自我介绍范文1000字_大学生长篇个人介绍

范文类型:自我评介,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个人,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自我介绍范本,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学生自我介绍范本篇1

我的名字叫刘z,来及江苏省宿迁市,是20xx级外国语学院朝鲜预习的大一新生。

我,爱笑,爱乐,爱简单,爱热闹,爱听音乐爱交朋友,爱自由自在,爱与众同乐,爱hold不住的兴奋,也爱无厘头的搞笑,爱安安静静的自得其乐,也爱疯疯癫癫的热热闹闹,i自己,i刘晗,我就是这样,不管你欣赏不欣赏,我依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跌跌撞撞而又不失姿态的走下去。Be myself alaways!

我的历史没有光彩夺目的修饰,只有一步一步女里证明自己的艰辛与坚定。做过团支书,知道团支书的不易与担当;做过学习委员,不是想象中的闲职,是必须为大家的学习负责;获得过“三好学生”,才懂得成功不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眼高手低,而是实实在在,不懈努力的眼低手高;获得过“优秀班干”,终于尝到“在其位,谋其政”的甜头。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毕竟这已成为历史,想在我能做的就是——在大学生新的征途中抓住机遇,展现自己,与大家一起同享大学带来的surprises。

进入大学意味着无限的机会,一个征服新的领域的机会。我想在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培养自己的能力,“见贤思齐焉”,不断拔高自己。舞台这么大,我会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地去拼搏,去奋斗。博一下,才不悔我大学的一路走来。

在大学里,我想把最给力的自己展现给大家,与大家伙儿一起day day up(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介介绍工作协议书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中介,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__________人保局:

__________同志系我单位正式在职在岗职工,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地参加_____活动中不慎摔伤,导致左手骨折,虽经积极治疗,但目前仍不能负重,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需要继续观察、治疗。根据_____人保局工伤认定要求,我单位通过对该工伤事故进行了认真调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工伤发生日期及时间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下午_____时

二、地点

_______________

二、 工伤导致原因

参加双人绑腿赛跑________________动作不合拍,导致摔伤。

三、 初步诊断情况

________月________日,该同志及时到________医院放射科进行了检查,医生诊断结果为:左桡骨远端骨折,断端向掌侧移位,并向背侧成角,需住院手术治疗。

五、治疗情况

________日________月下午,该同志根据医院诊断结果,经咨询相关专家建议,及时赶到________医院进行治疗(详见门诊病历)。截止________月________日,该同志根据医嘱,先后3次到医院进行反复检查、治疗。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__医院治疗期结束。后因该丽同志感觉左臂仍然不适,酸疼无力,不能负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于________月________日又到__________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结果为:左桡骨远端形态欠规则,似见透亮线影;左尺骨未见明显异常;左腕关节对应关系欠佳。影像结论为:左桡骨远端可疑骨折。(详见________附属医院影像学检查报告单)

六、 单位意见

该同志大局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特别强烈,因代表单位参加__________组织的体育比赛,期伤情为工伤。建议贵单位按工伤治疗予以认定。

调查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调查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单位盖章)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介绍河北老龙头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老龙头地势险峻,天容海色,澄海楼更是居高临下,吞波吐浪。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即兴赋诗。

1987年,复建澄海楼时,在楼两侧墙壁上镶嵌了8块卧碑。其中有4首清帝诗,分别是康熙八年九月,康熙皇帝写的《澄海楼》,雍正在康熙38年写的《澄海楼》诗,乾隆20_年(1754年)的《再题澄海楼壁》,以及道光皇帝的七言绝句《澄海楼》。还有四首诗均写于明朝,作者分别是万历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时显、崇祯年间兵部分司主事朱国梓、文人蔡可贤(一说朝鲜使臣)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我来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玄烨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0_年),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年号康熙,8岁嗣位,在位61年,治国颇具才干,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重大贡献。这首诗是康熙八年九月写的。那时康熙皇帝刚18岁,却流露出君临天下踌躇满志的心情与气魄。此诗写得很有气势,高高的澄海楼俯镇_大海,放眼远望云雾茫茫。大海容纳江河无数,海面上船只来来往往。波涛滚滚显得天地更大,天空明亮借的是日月之光。面对着这样壮观的景象,诗人不禁发问,神仙住地在哪里?我是不会学汉武帝那样寻找神仙的方法,因为这里就是仙境。登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胤禛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净云霞。

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浪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

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1722-1735年在位。此诗写于康熙38年,当时他22岁是雍亲王,是代表父亲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经山海关登澄海楼所作。这首诗着意写风和日丽突变,风起浪涌展现的涛天景象。可想而知,大海在雍正帝的眼里是多么神奇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川平乐古镇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拐到右边,我们看到的码头叫八店街码头,因处八店街当口而得名。当年这儿水运发达,货物的吞吐量是很大的。当地人也叫它是私奔码头,据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月夜私奔时,为了躲开他父亲卓王孙在各个路口设置的关卡,就绕道从我们平乐水路顺流而下逃到成都的,从此演绎了一段千古爱情佳话,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仔细看看。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顺河街,这条街因顺河走向而得名。平乐的古街几乎全部沿江而建,整个格局呈鱼骨状,沿白沫江流向相平行的福惠街、长庆街、顺河街等街口节点多为水码头,便于货物的装卸和交易。

前面沿河上,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临江而建,房屋由柱脚从河里支撑或从岸边支撑起来,这样的建筑叫做吊角楼。平乐古镇建筑大都属于晚清时期建筑,保留了古镇明清建筑的风格。20__年以来,镇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部分已经破损不堪的建筑外观进行了简单修缮。平乐建筑风格可概况为:小青瓦,木本色,粉白墙和红砂石。

前面竖立有碑文记载的是渔市拐码头,相传是渔业行帮码头,昔时与别具特色的“木栈道”通连,接鱼市拐、联“台子坝”(古代社会活动中心),白沫江渔户、成都渔贩聚集交易,极其热闹。不少成都渔商修房设栈,留下了风格独特的渔栈和码头。现存栓船桩眼、栓马铁环、号子灯桩、木栈道架孔、背负重物时上下的小石梯等足以令人遥想当年的繁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白园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白园坐落在龙门石窟景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墓园。白园依山而建,秀丽古雅,园内主要小景点有听伊亭、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

当你进入白园大门后,拾级而上,来到山腰处的“听伊”亭,这里是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下棋、喝酒、论诗的地方。之后就是“乐天堂”,白居易的塑像就在堂内。站在堂前,可以深切回味诗人的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的内涵。

瞻仰大诗人的塑像后,沿着右边的石级可以到达琵琶峰顶,峰顶上就是白居易的墓地。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块,其中1块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个字。墓地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园区内的诗廊,立有石碑38块,由中外名家书写,行、草、篆、隶等字体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日本书法廊是为中日书法交流而建,大多是当代日本书法名家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介绍河北老龙头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9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

大家好!

老龙头是明长城蓟镇的东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滨海高地。之所以把这里称为“老龙头”是因为人们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条龙走过大漠,攀贺兰、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飞驰,在辽西走廊上挽了个结,竖起了山海雄关,随之引颈入海,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了。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构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的260余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

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光览胜的佳境。自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多次到过老龙头,其中乾隆皇帝4次来此登楼观海,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老龙头上的“天开海岳”碑,据传为唐代遗碑,这四个字道出了“放眼天际,苍茫一碧,天适地设”的绝妙景观之神韵。老龙头是“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国家5A级景区。

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您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观美景,产生无穷的遐想。

相传,过去在老龙头脚下,一个挨着一个,扣着无数的大铁锅。老龙头是蓟镇总兵戚继光奉旨修筑的。它入海七丈,造起来实在太难了。一万五千军工,单等海水落潮,才能抢上去修一回。

可是大海无情,三天一涨潮,五天一落潮,城墙修不上尺八高,潮水一冲,砖头石块,七零八落,修一次,垮一回,不知修了多少天,只弄得无数生命葬身海底,戚大人也一筹莫展了。明王朝,忠良少,奸臣多,万历皇上是个十足的昏君,奸党议论胡说戚继光修三十二关,设三千敌台,铸五千斤一尊的铁炮,是劳民伤财。皇上听信奸党谗言,派太监做钦差到蓟镇监军。

这位太监公公来到蓟州,才知道戚继光在山海关南海上正修“老龙头”,立刻马不停蹄,直奔山海关。全城的乡坤耆老拜见钦差大人说:“敌兵常从海上越境,老龙头千万不能半途而废。”钦差大人说:“圣旨期限三天,金口玉言,谁也改不了。”戚继光怒气难消,知道限期三天是假,想借口定罪是真。个人如何都无所谓,可这一千三百座敌台,就差老龙头一桩心事未了。想想国家安危,百姓的生命财产……戚大人心中闷闷不乐。

忽然门帘一挑,一个老汉进了屋。这打鱼老汉是跟随戚大人的一名伙头军。只见老汉把秫米饭、咸带鱼摆上八仙桌,说了声:“大人不必烦恼,待用完饭后,我再回禀,或许对修老龙头有用处。”第二天,传令全军,在退了潮的大海滩上搭锅造饭。只见七里海滩,炊烟四起,火光一片。一顿饭功夫,忽然丈高巨浪,铺天覆地涌上岸来,众军士一看,丢锅弃碗,早逃得无影无踪。过了三天三夜,大潮过去了,海上恢复了平静。戚大人察看城基,竟依然立在原地,心中甚觉奇怪。这时,老汉走过来,指着周围沙滩上一个挨一个的圆东西,让戚大人看,原来是铁锅扣在沙滩上。老汉说:“这锅扣在沙滩上,任凭风吹浪打,不移不动!”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_山西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028 字

+ 加入清单

5篇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一)

绵山以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闻名於世。也许是寒食清明的名气太大,遮掩了它种种的神奇。今年清明时节,去到绵山拜谒大情大义的介子推墓,进山一看,吃了一惊,绵山竟藏龙卧虎有此绝世的奇观!

归来与友人侃一侃绵山的见闻。友人便给我出一道题:“你能给绵山的神奇起个名目吗?”我说:“至少三大奇观”。友人说:“说说看,哪三样奇观。不过,每一样必能称奇於天下,方可谓之奇观。”我听罢笑而道来——

第一样是佛教奇观:全身舍利。

早听说古代高僧修成正果,圆寂之后,身体不坏,僧人们便请来彩塑工匠,以泥土包其身,依其容塑其形。佛教中,高僧尸体火化后米粒状的凝结物,称做舍利,并视做勤修得来功德的成果与标志。而这种圆寂后身体不坏的高僧更具同样的意义,故称全身舍利。一般的佛像都是用泥土草木塑造的,全身舍利却有高僧的身体与精神在其中,自然对敬奉者有一种震憾力和影响力。要有怎样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才能成就这样的全身舍利?

所有全身舍利都是古代留下来的。如今不再有了,故极其珍罕。然而,谁会想到绵山上竟还有十四、五尊之多!大都完好地保存在云峰山顶上的正果寺中。

在古代绵山,修炼一生的高僧,自知大限将至,便由一根铁索攀至山顶,或通过一个临时搭架的木梯爬到悬崖绝壁上天然的洞穴里,停食净身,结跏趺坐,瞑目凝神,安然真寂。据说只有真正修成的高僧才能肉身不腐。如今绵山正果寺中东西殿的全身舍利共十二尊。由於身体风干后抽缩,体量显得比常人略小,其神气却栩栩如生。三晋彩塑艺人的技术真是高超绝伦,居然把每一位“包塑真容”的高僧的个性都传达出来。有的仁慈和善,有的忧患悲悯,有的明彻空灵,有的沉静淡定。他们大多是唐宋金元几代的高僧,至今最少也七八百甚至上千年!岁月太长,泥皮破裂,里边露出僧袍;那位唐代天宝年间的高僧师显的脚指甲也能清晰地看到呢!历史赤裸裸和千真万确地呈现在眼前。一种坚韧追求的精神得到见证,令人敬佩。当今世上哪里还能见到这样佛教的奇观?

再一样是山水的奇观。先说山。绵山以石为骨骼,土为血肉,树为衣衫。山多巨岩,往往直立百丈,巍然博大,颇为壮观。最奇特的是这些巨岩的半腰或下部,常常向内深凹进去,有如大汉吸腹,深邃如洞。里边既宁静又安全,无风无雨,冬暖夏凉。绵山里这种内凹的岩洞随处可见,最大的要算是云峰寺山的抱腹岩,中间竟然凹进去五六十米,高五六十米,宽竟达二百米!我此次到绵山已是春暖花开,岩腹内冬天里冻结的冰竟然依旧坚硬不化。古人早就看上这大自然神奇的恩赐,便在这巨大而幽深的岩腹里建庙筑寺。自三国以降,历代修建的庙寺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优美异常。年年逢到庙会,来朝拜的香客多达万人。一时香烟缭绕,溢满岩腹。这样的奇观何处之有?

绵山的山奇水亦奇。

原以为绵山多石,水必定少。山里的人却告我一句不可思议的话:“绵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待我山上山下留心察看,竟然真的如此。不单溪水在谷底奔流,就连近两千米的龙脊岭和李姑岩的极顶也可以见到泉水从石缝里涓涓冒出。奇怪的是,这些水好似从石头里溢出来的。有的像雨水一样滴滴答答落下来,有的汇成细流沿着石壁蜿蜒而下,有的从岩石里渗到表面湿漉漉地洇成一片,难道绵山的石头里都是水——就像古人所说好的石头都是“负土胎泉”?

绵山最神奇的水莫过於圣乳泉。

圣乳泉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但不是挂在石壁之上,而是从岩石的裂缝或洞眼里一点点淌出来的。时间太久,渐成石乳,饱满地隆起在岩壁上。这泉水便沿着圆圆的石乳头亮晶晶地滴下。

关於圣乳泉的传说,与寒食节有关。据说那位春秋时晋国大臣介子推搀扶母亲避火来到这里,一时口渴难忍,正巧绵山的五龙圣母路经此地,解开衣襟以乳水相救。但是火太大了,把圣母的双乳烧成石乳,五龙圣母就把石乳留在这里,以帮助山中口渴的人。人们感激圣母,称之为圣乳泉或母奶泉。据说这圣乳慈爱有灵,每一百年会再生出一对石乳来。从春秋至今2520xx年,岩壁上大大小小的石乳已生出25对。大的如枕头,小的似南瓜。而且全都是对对成双,酷似妇女的双乳。如果饮一口这圣乳滴下的泉水,还真的甘甜清洌,沁人心脾!

传说的圣乳是一种理想,现实的石乳却更奇异。所有石乳都长满厚厚的生气盈盈的绿苔,好似毛绒绒翠绿色的乳罩。有时上边还生出一种紫色小花,娇艳可爱。

这美丽而神奇的圣乳不是绵山独有的奇观吗?

更加惊心动魄的绵山奇观是——挂祥铃。这个原本在唐代是一种祈雨谢佛的法事活动,渐渐已演化为绵山一带的民间习俗。

绵山的挂祥铃在抱腹岩的空王寺。人们在寺中拜求空王佛许愿或还愿之后,便请专事挂铃的艺人上山,将一只水罐大小的铜铃挂在岩腹上方陡峭的岩壁上。

挂铃之举十分惊险。艺人先要爬到山顶,将一条绳索系在松树上,然后扯住绳索一点点降落下来,直至岩腹上方,遂以绳荡身,直到贴附岩壁,再把铜铃牢牢挂在洞口上方的岩壁上。整个过程令人心惊胆战。艺人只身悬吊,下临无地,全凭一根绳索,需要非凡的胆量与技能,是不是非此不能表达对佛的虔敬?故而,每每将铜铃挂好,随即燃放红鞭一挂,以庆事成,亦报吉祥。

挂祥铃这个古俗为绵山人所喜爱,千年不绝。如今抱腹岩洞口挂着铜铃密密麻麻一片,山风吹来,铃声叮当,清脆悠远,与下边寺庙中的钟鼓和梵乐合奏成乐,悦耳亦悦心。此情此景此民俗。何处还有?

5篇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二)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五霸之晋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

20xx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20xx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之中。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无果。文公无奈,下令一面放火烧山,本想把他逼出来,但是,奸臣却故意陷害,四面烧山,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拥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诏,在介子推忌日,禁烟寒食。

以寒食寄托哀思,是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原死难日乘龙舟往汨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原的躯体。这是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时期寒食节已经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寒食节本来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但发展到唐代后期,逐渐演变为一个节日。寒食节历经两千多年,最终发展为四海同祭,生者展孝,祖先享食的盛大节日。

5篇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三)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时,万物沉睡的严冬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而寒食节的出现是为了纪念一位名臣,而这位名臣是谁呢?大家先听我讲个故事,相信大家听了之后就会明白了。

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不图回报。十九年之后,重耳作了国君,即位后晋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他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报恩心切的晋文公,误听佞臣献策,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是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之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痛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封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故事讲完了,相信大家现在已经知道这位名臣是谁了,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介子推的世界,体会他内心深处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豪迈。

现在在大家眼前这座绵延起伏的大山就是绵山,绵山是太行山的支脉,海拔高度为20xx多米,因山势绵亘而取名为绵山。历代都在绵山兴建了许多寺院禅房,于是成了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绵山风景秀丽,树木茂密,环境优美,清爽宜人,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

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现在我们来到的景点是有“天下第一道观”之称的大罗宫。“三清上,曰大罗”,绵山大罗宫依山而建,层楼迭阁,青墙金瓦,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足以与拉萨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大罗宫里融合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主要供奉了一些道家的神灵,它一共有十三层,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登上大罗宫。

这是大罗宫的第一层建筑叫财神殿,此殿中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和范蠡”,左右分别是利市仙官和招财童子。武财神赵公明座元宝座,左手持元宝,右手拿铁鞭,两位文财神一位怀抱如意,一位手捧珠宝。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香炉上的这幅对联,是为了歌颂绵山的开发者闫吉英老板而写的,大家可以在这里烧几柱薄香来祈求自己来年发大财,大家上香的时候也得注意一下,不管是在佛家还是在道家,都讲究的是神三鬼四,所以您上香的时候可以上三柱而不能上四柱,如果您不是道家或佛家的信仰者那也请您保持一份肃静,信则有不信则无。

参观了第二层的救苦天尊殿,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罗宫的第三层建筑——三官殿。三官是指“天官,地官,水官”,又被称作三官大帝,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解难,水官能赦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常拜三官大帝。附近的乡亲为了感谢三官大帝除去水怪便在此处修建了三官殿。大家也可以进去拜拜,祈求三官大帝赐福、解难、赦罪。

看过第八层的200多尊雕塑,欣赏过第九层“介休三贤”的画像,领略了第十层百名书法家题写的108块《道德经》木刻全文,拜过了第十一层的道教最高尊神——无形、无名、无上天尊,品味过群仙殿内借鉴永乐宫壁画绘制的300平米《群仙朝元图》,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罗宫的顶层建筑——藏经阁,珍藏有《道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金刚经》、《尚书》等道教、佛教、儒教各类经典藏书数万册,包括书法、雕塑、绘画、考古、建筑等门类,是全国风景名胜区中藏书最多的景区。

登过了13层的大罗宫,现在在我们身后的建筑就是抱腹寺,又名云峰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抱腹岩座东面西,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分上下两层,抱二百余间殿宇与腹内,为天下绝无仅有。绵山的三绝都汇聚在了云峰寺景区,这三绝就是:还愿挂铃,包骨真身像,铁索岭。

头顶上面的崖壁,半空悬挂的这些铜铃,是当地的“还愿挂铃”民俗活动所留下的。前来还愿的善男信女,请当地的人从后山到抱腹岩上,把绳子的一头系到山上的松树上一头系到腰间,两个人同时下放,当放到半空时,一个人推另一个人,使人荡起来,把人悠进洞内,用铁钩挂住壁顶,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铜铃挂到崖壁上,挂铃成功之后鸣鞭炮以示庆祝。

前面是一百二十个台阶,登上这一百二十级台阶就是抱腹岩的主寺云峰寺,台阶两旁的猛兽叫做狻猊,是佛和菩萨的坐骑,佛教中说人生一共有108个烦恼,每登上一个台阶便可忘掉一个烦恼,登上这一百零八个台阶便可忘掉人生中的所有烦恼,从而进入无忧无虑的极乐世界,其余的12个台阶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希望大家一鼓作气,登上这一百二十个台阶。

这两根顺岩而下的铁索,每根的长70多米,供人们攀登铁索岭。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当年攀登时留下了“百丈危崖垂铁索,千年古道天下奇”的感叹。铁索岭也是抗日时期连接晋冀鲁豫与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条秘密通道,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条300多米长的“之”字形栈道,通往“正果寺”,又叫“真骨寺”,寺内所供13位宋、元、金得道高僧与道人,都是包骨真身塑像,这些塑像,虽然经历了千年沧桑,但仍然保留着他们圆寂时的神态。

登过了13层的大罗宫,走过了拥有绵山三绝的抱腹寺,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今天将要最后一个景点——有着“十里画廊”避暑胜地之称的水涛沟,沟里的五龙瀑,高80多米,宽10多米,瀑布下面的五龙潭,水面宽阔,水质清澈,凉爽宜人。雄狮瀑浩浩荡荡,似千军万马,涛声喧闹如雄狮怒吼般震慑人心;进入水帘洞内观赏风景,犹如雾里看花,颇有一种朦胧美感。

感动过介子推的忠诚,体验过大自然的美妙,在一片涛声之中,我们的绵山之行也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今天对我的配合,祝大家一夜好梦哦。

5篇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四)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绵山早在春秋时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动。因介子推而被封为介山;介子推作为道家思想的先驱之一,身体力行着道家清净无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朴素思想。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中,介子推已被尊奉为道家神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即介子推之祠。后人们到绵山寻幽探古,访贤求道,凭吊先哲,更使绵山道家的活动日益兴盛。20xx年,绵山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

5篇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范文(五)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介休绵山,绵山是太行山支脉,海拔高度为20xx多米,因山势绵豆而取名为绵山。后因春秋时期晋臣介子推被焚此山而名声大震。历代都在绵山兴建了许多寺院禅房,于是成了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绵山风景绝佳,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从介休南行20公里到达绵山脚下的兴地村,在兴地村有一处值得一看的地方,就是我们在游绵山之前先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回銮寺。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当年到绵山想登山未成在此回銮而得名。当时唐太宗还留下题诗一首:“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焚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寂尔真仙境,超然离俗尘。”大家请随我进寺内参观。这座寺庙在五代时曾遭战乱的破坏,宋代时又重新修建。寺内院落宽展宏敞,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垛殿和东西配殿。从天王殿向内观望,虽然院内建筑物不高,却庄重、肃穆。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殿,原有元代泥塑佛像群和铁佛像、木雕佛像,而且四壁绘有元代壁画,可惜十年动-乱中被毁掉了。现在寺内生长有古松、龙槐、杉树等,夏日槐荫如伞,四季古松清幽,给寺内增添了勃勃生机。

朋友们,从回銮寺出发,再南行约1.5公里的路程,我们就要开始登山了。山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但景点较为分散,往返路程约9公里左右,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

我们现已到达绵山的第一个重要景区——龙头寺。龙头寺是绵山入口处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从这里向南可直插绵山腹地。寺分为上下两层,上为龙头寺,。下为关帝庙。从龙头寺出来,沿途两山对峙,怪石磷响,风景绝佳。小路像一条飘带盘绕山腰。朋友们请继续向上爬。在这个险要处,有一个巨石垒堡当道而立,高约7米,宽4米,在堡门里有屋子,供人看守。门前是一条很深的沟,设有门板吊桥。从上面的了望孔口能看见进山的人。如果放行就将吊桥放下,待来人通过后,便又将吊桥扯起。门的左右是深渊绝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继续前行,不远处就可看到一高数十米,宽三四余米的凹崖,崖根处有数十个碧绿的石乳倒挂在石壁之上,被称作“石乳泉”,据说此水可疗痼疾。过了石乳泉,山势愈加险要,沿途群峰环绕、烟云缥缈、两山对峙,不知脚下的路在何方。其实“绵山十里山水画卷”这才开始。首先看到的是建于悬崖绝壁处的白云洞,洞内有团团白云不断涌出,据说还能预测阴雨。过了白云洞,来到一座木桥上,桥上怪石嶙峋,桥下万丈绝涧,行人都必须贴壁而行,万分小心,可见桥之险要。传说绵山山主田志超最初来绵山时,前有断崖挡路,后有猛虎追赶,幸有鹿兔以蹄相搭,方才通过。所以这座桥就被后人称之为“兔桥”,前面1公里处的另一座桥被命名为“鹿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介绍山东三仙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64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长兴仙山湖景区,我是景区讲解员。接下来的游览过程由我为大家服务。

现在在我们的左前方正在建设一幢仿古建筑,这是我们的游客接待中心,主要是售票,旅游商场。餐饮中心和地藏阁,餐饮中心提供素斋,中午的时候欢迎各—位嘉宾前去品尝。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仙山湖景区的入口广场,它位于仙山显圣寺正下方。整个广场是按莲花和净瓶的形状来建造的,莲花和净瓶是佛教中的两个代表物,象征着纯洁和宁静

广场中间是六根图腾柱,它高6米,直径60公分。上边雕刻着分别是地藏王,莲花和仙山湖景区的山水。在净瓶上部是一个水池,池中有一个莲花座,在莲花座上放着一颗明珠,它是地藏王的法器之一,它的另一件法器是金锡杖,是敲开地域之门的一件法器。我们的广场每一个细节都充分反映着仙山和地藏王的文化内涵。

现在请各位游客跟着我往上走,这是我们景区新建的一条上山的游步道,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的呼吸这天然氧吧,那我边走边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显圣寺的历史。显圣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至今已有1266年的历史。玄宗李隆基"帝闻空中语,因敕封建天下建寺"仙山是地藏王菩萨在中国驻锡修行的第一站,故敕封之内。本寺由陂阳禅师开山,初名为"空隐教寺"那仙山现在为什么叫做显圣仙山,寺庙称为显圣寺呢?相传清顺治年年的一个夜晚,仙山顶上突然祥光闪现,当地僧人和老百姓都看见了这一神奇的圣像,他们就将这一圣像告诉了当地的县官,县官认为这是地藏王菩萨显圣,此后,就把仙山称为显圣仙山,后来孤标大师重建宝殿于山顶,改名为显圣寺,显圣寺又被称为北天目地藏王庙,每逢佛诞日,地藏王菩萨圣诞和农历传统节日,这里的香客纷至沓来。人山人海。清代长兴知县鲍珍曾题诗于寺:"路转山凹望上方,翠微松顶出红墙。林深只道无人觉,已有方炮迓道旁。"其山势幽静,僧人纵多,佛事兴盛可见一般。显圣寺在历史上曾数次被毁后重建。1992年,由道光法师重建显圣寺。在东侧还建有500罗汉堂,弥勒大佛殿和白云寺。我们现在来到的是99级台阶。这是根据佛教中九九归一的思想内涵来建造的。大家先在这边休息一会,呆会再登99台阶。如果您不相信的话,可以数数哦。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寺庙门口了,俯览山下的景色,山下的仙湖,丘陵,田园构成了一副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第一层是山门殿,在殿顶四个角上是四大天王,他们是守法天神,掌管天庭的风调雨顺,手持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他司风,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司调,手持雨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司雨。手缠一条青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司顺。组合起来变成了风调雨顺。里面供奉的是哼哈二将,他们也是护法天神,这两位大将,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的摸样。其神态威严,怒视凡间。胆小的见了还真有些害怕呢!提起哼哈二将,他们也是有来历的,他们原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由于郑伦虞城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就很快授予他一种法术,就是"窍中二气"他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声喷出两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道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在跨庙门时不要踩门褴,这是进寺庙的规矩,在天王殿的两侧是钟楼和鼓楼,钟楼敲钟撞时,鼓楼击鼓定更。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地藏王宝殿,里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在佛教界中有两位王子出生的菩萨,一位是佛主如来,一位就是地藏王菩萨了。他原来是新罗国的一位王子,名脚金乔觉,在经过了一次宫廷政变后,就带着一只叫"谛听"的白犬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修行,他先后

到过绍兴,金华,普陀山等地。途经泗安仙山时被仙山独特的形态,秀丽的风光给吸引住了,于是就停留于仙山修行布道。开始他的修行生涯,地藏王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如来下面有四位大菩萨,一位是普贤,他主道义,道场在峨眉山,一位是文殊,他主智慧,道场在五台山。一位是观音,他主慈悲。道场在普陀山,而唯独地藏王主的是愿望,并且在寺庙中唯独他有专门的一个大殿,一般在寺庙的左边。这边由于是地藏王的祖庭,所以,第一层大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仙山是地藏王菩萨在中国修行的第一站,因此奠定了仙山在佛教中的独特地位。

名间传有了"先有仙山,后有九华"的说法。仙山也有了小九华山的美誉。地藏王菩萨是大愿菩萨,他修的是苦行,度的是地域中的苦难众身,在修行期间他曾立下宏愿"地域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所以他是一切苦难者的解脱者。在地藏王的两边是一对父子,都是地藏王菩萨的徒弟,父亲叫敏公,儿子叫敏道明,传说当年地藏王到九华山的时候,看中了九华山的地方,当时九华山是地主敏公的,到他家时正好在做斋忌,需要99个和尚,找遍了整个九华山只有98个,于是敏公就找到地藏王让他充足这99个,做完三天斋忌后,敏公就给了其他98个和尚报酬,给地藏王报酬时,他说只要九华山一袈裟大的地方就够了,敏公就答应了,于是地藏王手一挥,袈裟就无形的罩住了整个九华山,敏道明认为地藏王不是凡人,就拜他为师,后来敏家家道中落,敏公也拜了地藏王为师,佛门中先入门的为师兄,在菩萨的左手边,所以,儿子敏道明仙入门为师兄,父亲后入门为师弟。

各位游客,这边是一个小观音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的是阿弥陀佛像,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也就是我国佛教界所说的如来佛主。手拿莲花的是大势至菩萨,可能有的游客不清楚她的来历,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她与观世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是极乐世界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菩萨。大家看佛台左边供奉的这位菩萨是谁?有好多游客说是唐僧,错了。看他手中拿的两件法器,一件是金锡杖,另一件是明珠,所以这位还是地藏王菩萨。佛台后边供奉的观世音菩萨。

那最后面最大的殿就是观音殿了,他刚于5月14日开过光,这位头戴毗卢帽的观音菩萨,在他的两边是善财童子和小龙女。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做崇拜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在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建有观音殿来供奉观音像。

之前我们多次提到仙湖,现在我们就站在这个平台上远眺仙湖的秀丽风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仙湖位于仙山的一侧,扩建于上世纪50年代,水域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湖中有一长堤。贯穿东西。仙湖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湖小些,占1/3,北湖稍大些,占2/3,大坝总长1550米,高10。3米,有泥土建成,是浙江最长的土坝。在仙湖下面有条神秘的古河道和一个沉没已久的古村落,"金星村"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古河道犹如一条潜龙,映出和别处不同的色彩,而古村落也时时会隐现出曾经的文明,仙湖不竭,这是千古的老话,不竭之水从何而来还需细考。值得一提的是,在仙湖的北面有一块浙北最大的湿地,地貌景观独特,各种生物丰富繁茂,由于仙山湖的自然环境非常的好,上面水鸟云集,到了冬天,连珍贵的天鹅也会到这边来做客,这也是极为罕见的自然生态现象。现在我们正在开发湿地项目,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游玩。在仙湖边有个白色的雕像,是大禹像。把他放在这边一方面是为了纪念他治水的功劳,同时也是为了让他守护在水库边,保护着我们这一方的平安。

这是千佛塔,它是用铁浇铸的,塔身上有一千个佛,在寺庙中,这样的佛塔共有4座,我们仙山虽小,但是宝塔很多,有兴趣的游客,可以留意一下,数一数。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山顶,这座是地藏宝塔,里面供奉着地藏王,这里有扇"不二门"因为这是唯一通到宝塔的门,也有着"佛门不二"的意思。由于仙山的四周没有别的山头遮挡,所以视线特别的好,仙山位于三省交界地,西与安徽省广德县接壤,南与安吉县相邻,北与江苏宜兴市相望,所以这里有俯仰三省的说法,著名作家浙江省文联主席黄亚洲登上山头说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许地藏愿,拜八方天"因为像仙山这样四面空灵的山是不多见的,只有在这里才能拜八方天。在这边有一块石头,大家看看像四面?它就是地藏王菩萨的那只白犬,当年地藏王走的时候把它留在了仙山,它一直眼望着家乡的方向,久而久之,它就成了一块石头,永远的留在了仙山。大家上山时看到这两边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仙山的松树,毛竹这里全没了,都是这种带刺的植物,民间把它称为虎刺,因为它常着像老虎爪子一样的叶子,所以又被称为老虎脚底板。那为什么到山顶都是这种植物把宝塔团团的围住,而别的植物都无法进入呢?这就是仙山的另一个谜,"虎刺护法"。传说当年地藏王菩萨在这边打坐念经时,有一只饿虎路过这里看见了地藏王菩萨,就想把他吃了,不曾想当老虎走进地藏王时,被他的行为和所念的经文感动了,于是老虎就坐下来听地藏王菩萨讲经,由于当年这边还是蛮荒之地,野兽非常的多,老虎为了不让地藏王菩萨受到伤害,就用自己强硬的脚在山头奔跑,一圈一圈的,慢慢地,山上就开始长出了这种植物,把整个山头都围了起来,老虎终于完成了护法的愿望,所以被称为"虎刺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介绍台北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__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该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博物院建筑分为四层,正院的平面图采梅花形,分成五个大厅。第一层分别是讲演厅、办公室、图书馆;第二层是展览室、大厅及画廊,用来展示书画。四周共有八间展览室,陈列铜器、瓷器、侯家庄基园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层则陈列书画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及织绣等;第四层则为各种专题研究室。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介绍三峡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强烈推荐外国友人到长江三峡游览风光,而且告诉外国友人我国最值得观赏的景地莫过于此。是什么样的风景至使余秋雨赋予三峡这样的评价?是什么抓住了他的眼球?我们大家今天都很荣幸地来到了此地,可以大饱眼福,欣赏美景,共同探索三峡之美。

在三峡长达七百里的地界里,两岸都是高耸的山峰,没有一点儿缺口,真是活像母亲紧抱着孩子,不留一点儿缝隙,生怕孩子摔了掉了。那山峰连绵不断,直插入云,与“屏障”极像,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见太阳、月亮挂在天上的。

三峡之美最主要的是水之美,水之美又着重体现在四季不同的景象。夏季之时,水势浩大,水流迅疾,真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奔流不息。这里正处在河流汛期,河水暴涨,奔放湍急。这是三峡之——奔放美。

春、冬两季时,三峡之美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那碧绿的清潭,平缓的河流,回旋的清波,水中的倒影,奇形怪状的松柏,飞流直下的瀑布,真是构成了一幅山水清幽美景图。这是三峡之——清幽美。

秋季之时,每每天刚晴,在下霜的早晨,三峡总会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水柱石寒。在以前,还可以听到高处的猿猴长长呼啸,哀转久绝,闻者落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就提到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现在,踞的是我们不可能再听到了,这还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虽没有了猿声的伴随,可三峡依然能够体现出三峡之——凄凉美。

夏季的三峡水像健壮的汉子,奔放豪爽,勇敢刚强。

春冬的三峡水像羞涩的小姑娘,清秀俊美,安静清幽。

秋季的三峡水像孤独的老人,寂静孤僻,凄凉悲惨。

三峡之美体现在各个地方,一花一草,一树一石。朋友们,去发现它的美,探索它的美,美,就在你的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山东崂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因电影《铁道游击队》而闻名全国的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承纳了鲁、苏、皖、豫四省八个地区的来水,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全湖,至今仍能通航。

微山岛是湖中第一大岛,岛上文化古迹众多,境内有殷周微子墓、汉初张良墓、春秋目夷墓、伏义陵(庙)、仲子路庙、六合泉、圣母泉以及大量的庙宇亭台、古碑刻石、汉画像石等古迹,还有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供人缅怀。

每年7~8月,十万亩荷花开遍湖中,蔚为壮观。7~8月份还是捕鱼季节,此时来微山湖既可欣赏荷花、还能品尝时鲜。一年一度的荷花会每年8月在荷花景观最集中的小微山湖举行。还有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供人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介绍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会议相关,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82 字

+ 加入清单

遵义 老城子尹路 (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 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 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 ,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 ”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 ,一楼一底,为曲尺 形,砖木结构,歇山式 屋顶,上盖小青瓦 。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 。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 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 、玉屏山 、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 。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从1934年到现在,会址主楼的房间逐步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 办公室、军委副主度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 、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军委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 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军总参谋长 刘伯承 的办公室兼住室、军委总部参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室等。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 (原物)和两个避柜(原物),其中一个避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 。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 ,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原来陈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来的瞻仰者。

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作战室)在遵义会议会议室正对的楼下,面积为56平方米,两间长方形的房间组成,中间布一道可折叠的六合门 。屋子正中陈列着两张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铁座马烟、订书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 、报纸做的信封、30年代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 以及《陈中日记》等。屋子的西窗下陈列着两张三 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电话机,桌下立着线拐子 。东窗下陈列着一对灰褐色的铁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陈列着一幅巨大的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的军用地图 ,图上插着红蓝色的三角小旗,标示着遵义会议召开期间的敌我态势。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将红军引向胜得前进的道路。

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西头的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一张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床 上,铺白色粗布垫单,有一床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张红漆九屈桌上有铜墨盒 、瓷质毛筒、美孚罩子马灯 、军委会信 、信封、毛笔、铅笔等物件。室内一角置一挑铁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枪、望远镜与竹斗笠 。在引人注目的壁上还挂着一帧周恩来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留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的历史照片为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 所摄,录下了周恩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长髯、坚定的目光,与室内简朴的陈设相映衬,,可以想见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宵衣旰食 、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在会址主楼东头第一间,与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相对。室内按原貌陈列:一张浅红色的老式木架床上,铺着白色粗布垫单、一床灰薄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