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干部考察报告范文考察报告优秀20篇

浏览

6466

范文

63

管委会干部考察办法汇报材料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办法,汇报报告,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549 字

+ 加入清单

管委会干部考察办法汇报材料

管委会干部考察办法汇报材料

几年来,我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按照“五综合” (即根据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单位党组织推荐、素能测评、实绩考核的综合量化结果确定考察对象)的办法考察干部,进一步提高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工作的公信度、准确度,有效遏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选任了一批素质较高、群众认可、领导满意的干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干部选拔考察工作要与时俱进,组织人事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做选贤荐能的人才。组织人事部门在单位党工委的领导下,担负选拔、培养、使用、造就人才的任务。这就对我们组织人事干部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荐贤者贵自贤”。组织人事干部不仅政治上要可靠,党性原则要强,也应加强自身学习,成为先进知识的富有者,社会问题的思想者。对干部进行考察时,人家谈经济,你听不懂;人家谈法律,你不知道;人家谈科技发展,你听都没听说过;人家谈文学艺术,你又是门外汉,等等。以无知论有知,以狭窄对宽阔,怎么选人?怎么服人!因此,组织人事干部要讲全局,就得懂全局;要识才荐贤,就得有才有德。要熟知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原则、程序、条例,要夯实基本功;要主动学习、掌握与组织人事工作相关知识,加强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己不正,焉能正人?”要把培养和锻炼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立身之魂,成事之基;要努力做到胸襟开阔,光明正大,爱憎分明,踏实做事;要克服妒贤嫉能的思想,绝不能在工作中掺杂个人好恶,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二)顺应形势,坚持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职位上来。我们顺应人事制度改革和形势的要求,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加强培养教育,储备领导人才。一是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和经常性教育力度。积极选派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参加培训,提高中青年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不断加大实践锻炼力度。根据年轻干部成长的需要,采取定岗压担、多岗轮换、上挂学习、应急磨炼等多种方式,促进后备干部的成长。注重在急、难、险、重工作中锻炼干部,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是选拔干部要用其所长。干部中通才是有的,但多数是属于专门人才,有一技一艺或几技几艺之长,一定要用他们的长处,发挥他们的优势。人都有所长,关键是要使用恰当,比如:点子多的,让他出谋划策;活动能力强的,可以去做公关工作;表达能力好、文字写作功夫扎实的,让他去做文秘、搞宣传;善于钻研业务的可以去搞专业技术的管理、研究工作;德才兼备,有魄力有创新开拓精神和能力的,可以委以重任,担当领导职务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各种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司其职,各展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要是工作需要,且符合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标准的,就应该不拘一格大胆选拔起用。

(三)强化干部选任工作的全程监督,提高选人用人水平。选拔中,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公平、公正。并通过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等方法对被考察者作出公正公平的评价一是规范提名推荐,严把推荐监督关。二是坚持民主推荐,民主决策的程序。三是防止用人失察,严把任前公示监督关。对拟提拔任用的对象都要利用“公示栏”进行公示。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接受群众的意见。四是实施跟踪考核,严把试用期监督关。一方面坚持领导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加强试用期干部的跟踪教育,跟踪管理,另一方面,认真搞好试用期满干部的群众测评和考核,确保任用干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进一步创新业绩考核形式和方法,在坚持以组织考核为主的前提下,把多种考核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更为科学、合理地考核干部。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考察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由中央组织部管理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是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国家级培训基地。

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兼任三所干部学院理事会理事长和学院院长。理事会成员单位有: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有关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高等院校和国有骨干企业。学院内设办公厅、教务部、培训部、教学科研部、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人力资源部(机关党委)等工作部门。

中央对学院提出的办学要求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中央赋予学院的功能定位是,要把学院建设成为面向全国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基地,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建设成为广大干部学习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课堂、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阵地、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新学校。

学院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干部教育培训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提出紧扣主题、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的办学思路,回归本色、 锤炼本质、增强本领的培训目标,特色立院、创新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特色课程、精品教材、独特人才、现场教学点、品牌班次等五大重点工程建设。

学院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以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对干部进行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寓理于情、寓理于史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开设有独立设置班次、专设班次和委托培养班次。课程设置有课堂讲授、现场体验和社会实践三种类型。采取“菜单式”选课、“模块式”组课,并综合运用讲授式、体验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面向全国选聘,以兼为主,专兼结合。

学院于XX年10月开始筹建,XX年6月17日开工建设,XX年3月21日正式开办。学院位于延安市西北川风貌协调区,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一流的后勤服务社会化体系。校园环境秀丽,建筑风格庄重典雅、朴素大方。与枣园旧址相邻,占地250亩,一期工程占地约110亩,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主要包括报告厅、教学图书楼、学员餐厅、学员宿舍等11个单体建筑,可容纳同期在校学员400人。

二、考察的项目

学院这次安排对延安干部学院分为9个方面进行考察。即:1、人员编制;2、校园面积;3、办公用房;4、教学用房;5、场地建设;6、生活用房;7、培训经费;8设备情况;9、装修标准。

延安干部学院的建设按照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期已经完成了110亩地新地上3.566万平方米的建设,已经开始了正常运行;第二期工程正在140多亩地上3.100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由于是一次全面综合的设计分两次建设,因而一些工程项目没有及时建成,直接地影响了学院整齐运行的价值和水平。加之第一期工程是中央委托陕西省临时组建基建领导小组进行的,第一期的工程自XX年10月开始筹建,XX年3月同期容纳400人已正式开办,至今快7年了,第一期工程的资料仍然没有移交;第二期工程由延安干部学院组建基建领导小组进行建设,有些关系的衔接做得不到位,我们所需求的相关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及标准化、设计规模、设备及装备情况、工程造价情况,有些建设项目的技术指标数据以及参照的国家技术标准内容没有取得第一手的资料。教学和其它用房建筑面积的比例为:1:3。

1、人员编制

正式编制数:135人;现有教职工:92人;专职教师数:34人;兼职教师数:22人。这些人员都理顺了劳动关系。

2、         校园面积

校园征地250亩地;预留10亩土地待征,建筑面积第一期为3.568万平方米;第二期为3.100万平方米;总面积为6.668万平方米(约7万平方米)。

3、办公用房

学院在第一期工程中没有建设办公用房,现在办公使用的是教师的教研室和教室同在一个楼。办公用房在第二期工程中进行,拟建设8000平方米。其中62个办公室的建设面积为4426平方米;另外包括档案馆、校史展览馆、资料室、印象编辑室、打会议室、2个小会议室和2个接待室,总建筑面积为3353平方米。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赴福建省考察学习下派驻村干部的有关情况报告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省考察学习下派驻村干部的有关情况报告

县委:

为进一步探索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方法,根据县委的安排,20xx年4月25至26日,县委副书记、副县级组织员、县扶贫办主任等一行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主要就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中任职有关事宜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福建省的基本做法

(一)选派对象及任职时间。选派被省委组织部纳入后备提拔干部的副处长到贫困村中担任支部第一书记,任职时间为3年。

(二)主要工作职责。制定村级规划;落实扶贫资金;实施扶贫项目。

(三)管理方式。省委组织部确定选派对象,日常管理与原单位脱钩,省扶贫办对其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双方共同负责考核。

(四)选派对象与定点帮扶单位相结合,派人的定点单位不再提供帮扶资金,提供帮扶资金的定点单位不再派人。

二、效果与启示

(一)效果。在完善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下,促使挂职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文化等优势,用较长的三年时间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确保了省委扶贫意图的实现;高素质的干部人才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党员,使他们具有带领全村群众更好更快地脱贫致富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发展,发展提升党建”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全新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对挂职干部自身也大有裨益,有利于其改变工作作风、锻炼意志品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

(二)启示。依托项目资金这一载体,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指导谋求发展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必要手段;根据区位等因素将多名指导员进行再分配,形成一定数量的分小组并落实一名组长对组内成员加以管理是管理好指导员的有效途径;基础项目和产业项目有机结合、软件建设(基层党建等)与硬件建设(组建协会等)同步推进是取得扶贫实效的必然选择。

三、几点建议

(一)关于去年首批试点指导员的问题。建议兑现10名左右特别优秀的指导员的有关奖励,再选派21名比较优秀的到今年启动的试点村任职,剩余的每人包2个去年的村继续推进和完善各项工作。

(二)今年64个扶贫新村驻村指导员的选派问题。

1、选派对象。实行“三三”制,即:去年首批指导员、部分乡镇主要领导、部分县级部门副科级实职领导(只包括去年提拔的副科级实职领导和组织部门拟提拔为正科级实职领导的后备干部)基本各占1/3。

2、分配和管理方式。乡镇主要领导原则上在本乡试点村任职,其它选派对象由组织部门统一分配,所有人员分三个片区,各片区落实1名负责人。对有经验的干部任村支部第一书记,非党领导和其他干部任驻村指导员。组织部明确第一书记、指导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扶贫办负责日常管理并配合组织部对指导员进行考核。

3、选派时间为1年。原则上选派期间不参与原单位工作,必须将日常工作放在村上,基本做到在村上吃住。

(三)将选派指导员工作与我县“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执行力活动”相结合。建议在4月30日前召开全县第二批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村建设动员大会暨指导员培训会,重点先抓好指导员思想观念的转变,以此促进项目的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页2]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2527 字

+ 加入清单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考察报告

(三)赴包头市考察情况

1月10日,赴包头市参观了北方重工集团、一机集团、青山区阳光大厦、青福镇赵家营体育休闲中心、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阿特拉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包头市充分发挥丰富的稀土资源和包钢、包铝等重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打造稀土、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有色金属深加工、节能环保六大产业集群。XX年产值实现32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为了加快开发区的发展,包头市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支撑和财税扶持政策:每年财政扶持资金1亿元,招商引资奖励资金100万元,风险投资资金1600万元,人才基金100万元,孵化基金、创业基金累计达3000多万元,贷款担保资金累计达2500万元。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免五年、减半五年;科研生产及科研开发型非高新技术企业前三年免80%,后三年免40%;商贸餐饮服务业和建筑房地产企业前三年免30%,后三年免15%。增值税,高新技术企业七年内返还25%;从事稀土产品科研、开发及生产的非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内返还10%;营业税,高新技术企业免三年,生产型、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科技贸易企业三年内免80%,商贸餐饮服务业和建筑房地产企业三年内免30%。北方重工等军工企业利用设备优势,与德国、美国、英国的企业集团强强联合,实现了军工到民用的成功转型,研发生产的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青山区委政府采用土地换资金的方式,将处于商业地段的单位办公场所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投资1亿元建成了3.7万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使大部分职能单位集中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青福镇赵家营村委适应城市建设需要,主动转变思路,先规划、后招商,改造“城中村”。村委将300亩拆迁改造土地以每亩40万元的价格出让,拿出部分资金,开发临街地段,转为固定资产,村民每人分配10平米的商铺经营或出租,不允许出售,既避免了将现金全部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后,导致农民不合理使用,又解决了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当前生活来源。同时将大部分出让金和开发商合作,筹资6000万元,建成包头市“阳光地带”休闲体育中心,出租经营,村民占股分红,作为失地村民的长期收益,并由集体或开发商出资解决农民转变为市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使村民离土不离城,就地向三产服务业安置转移。

(四)赴鄂尔多斯市考察情况

1月11日,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参观了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拉特电厂四期工程、亿利化学有限公司100万吨环保型pvc项目一期工程、东胜铁西新区、锦绣苑住宅小区、康巴什区管委会办公楼、鄂尔多斯市新建的党政办公大楼、伊金霍洛旗平安住宅小区、伊旗第一中学、伊旗党政办公楼等。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投资1.28亿元,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肉羊成套深加工设备,已形成年屠宰140万只、生产2万吨分割羊肉的生产规模,已开发7大类69种产品,其中高精产品26个,深加工后羊产品价格达32—60元/公斤,在企业的牵动下,调动了农牧民种草养羊的积极性,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70万头(只),较XX年增加128.8万头只,增长总量及速度居自治区之首,全旗禁牧后牲畜饲养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这主要归结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效应。达拉特电厂四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4×60万千瓦,首期2×60万千瓦总投资51亿元,正在紧张施工,并预留3000亩土地,建设500万千瓦的新厂区,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电力产业,据市政府秘书长汪支平介绍,北京每6盏电灯中就有1盏是由鄂尔多斯地区供电。同时,利用充沛的电力和天然碱资源,延长了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亿利化学有限公司投资41亿元,建设100万吨环保型pvc一期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可达30亿元,利润4亿元。工业经济的急剧膨胀,带动了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鄂尔多斯市立足高起点规划、高品味设计,提出了构筑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新区、康巴什新区和伊金霍洛旗“一市三区”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都市的城市发展构想,铁西区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康巴什新区规划控制155平方公里,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预期达到30万人,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伊金霍洛旗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窗口、四个重点镇”的城镇建设格局,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9.5%,近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鄂尔多斯市发展城镇化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舒展、生态、宜居的思想,体现草原宽阔的风格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新区逶迤起伏、傍山临水的丘陵地形,突出城市风貌的民族性、生态性、唯一性和规划的科学性,运用开放的观念、市场竞争的思维,选择国内外甲级以上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设计,聘请区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多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与清华、同济、华北设计院等10多所知名院所几十名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新区中心4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采用国际招标,由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主持,对德国欧博迈亚公司、日本ria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所、新加坡新艺元规划公司以及国内清华、同济等6家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审论证,择优确定了以“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阳”为理念的方案进行了深化设计。二是高起点建设,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给排水、供电、燃气、热力等八种管网同步推进,一次下地预埋,规划区内城市道路框架全部拉通,主干道路面宽度达80米,热源厂、天然气站、水厂、防洪工程、山体绿化等配套工程同步展开,城市基础设施一次性配套完成。三是城市建设资金全部采用企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形式,由城投公司与民营企业合股经营,企业控股70%,自主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出让或开发土地收益。同时,以政府间转移支付为制约,运用自治区本级政府信用平台,成功向国家开发银行为新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11.5亿元,用于

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青干部学员赴宁考察报告范文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5028 字

+ 加入清单

中青干部学员赴宁考察报告范文

10月23日至11月4日,市第1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根据学习计划安排,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组织下,赴宁波市委党校进行异地教学。在13天的时间里,我们听“真经”于堂上,观“潮涌”于衢中,虚心学习,认真思考,触动不少,获益良多。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又找到了差距,增强了信心。异地教学为全体学员提供了跳出看的机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次宁波之行,我们重点听取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及其思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走在前列、实施港桥海联动促进宁波经济发展、创新民营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民营经济与宁波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网络与当代社会、干部心理素养与心理效应等10个方面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实地考察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仑港、天一广场、余姚丹山赤水、全球生态500佳奉化市滕头村、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慈溪市周巷镇、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慈溪周巷长胜市村、宁波雅戈尔集团、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10个现场教学点。这些考察点各具优势,各具特色,集中代表了宁波市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置身高楼林立的都市,徜徉富饶整洁的村庄,靠前观察深入实施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等“六大联动”发展战略的澎湃之势,亲身感受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矫健步伐,无不为宁波的发展成就而惊叹,无不为宁波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而折服,无不被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深深打动,无不被广为传送的甬城之爱而感动。

宁波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56.7万,其中市城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13万,辖6区、2县和3个县级市,是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宁波市依托其优良的港口资源条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接壤上海、濒临杭州湾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空前,活力四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足,一个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正散发熠熠光彩。宁波人坚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先后获得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桂冠。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8.84亿元,第二产业1353.53亿元,第三产业964.0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2.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11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334.95亿美元,其中出口222.3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10元。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宁波市位居第18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第8位。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排行榜中,连续两年位居前列,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20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宁波位居第6位。宁波市下辖的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都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即,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

在这次异地教学中,全体学员都强烈地感受到,宁波市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市的明天。要加快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认真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学习借鉴他们的做法,将对我们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历史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宁波市的发展至少有这么几条基本经验。

1、时时事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时时事事紧扣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第一,他们促发展不为形势所左右,不被其他工作所干扰、冲淡。不管某一时期国家出台什么宏观调控政策,他们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当别人还在争论、左顾右看的时候,他们早已走在前头,用一句诗来讲,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二,他们促发展的领导力量集中。即2、4、8理论,市级、县市级、乡镇级领导分别保证有20%、40%、80%的精力用于抓经济建设;每条线、每个部门都在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不是抽象间接的,而是具体直接的,有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第三,他们促发展敢于突破框架和本本,只要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发扬“四千万”精神(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变通。第四,他们促发展,有着十分强烈的机遇意识,既善于抢抓机遇,又关于变挑战为机遇。他们认为宏观调控是机遇,人“下”是我“上”的机遇。紧紧抓住了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等历史性机遇,获得了先发优势。

2、面向新世纪,建设和发展做到视野开阔,着眼长远,高起点、大手笔。无论是繁华的天一广

场商业圈、老外滩、东钱湖、三江口,还是宽阔气派的鄞州大道、现代化的高教园区、花园式的雅戈尔工业园等等,无不是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活力的交相辉映,无不是东方底蕴与西方时尚、实力与魄力的有机融合。城市建设是这样,其他如人才引进、企业集群发展、旗舰企业培育、争创名牌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等也一样,以超前眼光的大气魄、大手笔、大动作来精心设计建设。在未来的竞争中,宁波把自己定位于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结算中心、外贸进出口中心。在区域发展上,他们正在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就是要建设东部新城和现代化的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推进产业高度化、协调化,构筑宁波经济圈。

3、十分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人文环境既是区域发展的资源和条件,同时又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区域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宁波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精力和发展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科教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上,大投入、大建设,创造了一个非常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城乡环境。优越的环境和优良的条件,吸引了一个个大的项目投资宁波,截止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0026家,投资总额406.8亿美元,合同外资2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7亿美元,29家世界500强公司在宁波投资兴办56家企业。他们抓精神文明建设,着重抓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抓科学生活方式的倡导和示范,抓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抓各行各业的工作和服务规范,抓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抓社会运行秩序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干部有敢于直面困难与挑战的精神状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来担起建设跨世纪的重任。一个地方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干部的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或许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是最好的诠释。一是责任心、事业心、使命感。学习考察中,不管是党政干部还是党校教师,无不传递着一种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和奋起直追的时代精神,都以发展为己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自我加压,超越自我。宁波把上海作为自己赶超的标杆,规划跨行政区域,以都市圈来统筹整个大宁波市的发展。三是敢于突破、敢开先河,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为有效发挥北仑区域的整体功能,理顺了北仑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两区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推动了北仑区域的快速发展。四是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务实的宁波人长期受浙东学派的熏陶,强调的是要实事求是,低调办事,不事张扬,众富不露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正面临着全面接轨沪杭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的夹缝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确保嘉兴首位、浙江领先和全国升位,宁波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应围绕打造环杭州湾现代工贸强市、长三角文化旅游名市、杭嘉湖宜居创业新市这一目标,在发展大产业、构筑大载体、促进大统筹、优化大环境上下功夫,努力促进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历史跨越。

1、在发展大产业上要明确两个支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经济中,先进制造业体现产业重心,现代服务业体现增长潜力。先进性是制造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打造先进制造业的第一条就是要把科技、信息、人才切实武装到企业中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向科技要效益,向信息要效率,向人才要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努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立足现实基础,抓住皮革经编、家纺印染、印刷包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1232”产业,通过扶强扶优、合并改造等途径,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要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使龙头企业与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紧密协作和比较健全的产业链,从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立足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和推动,加大经济增长的中间投入。要按照跳出工业抓工业的思路,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特别要重视金融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民间资金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资金,引进一批外资外地银行,强化信用担保,拓展资本市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2、在构筑大载体上要突出两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要致富先筑路。积极推进高速公路连接线、运河改道、通村达户到组道路建设,构筑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努力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方便与外界的联系,缩短与各地的时空距离。要进一步理顺省级开发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和镇工业功能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通过大开发、大投入,实现大集聚、大招商,真正构建发展的大平台。要突出产业的专业化布局,引导分散在全市的块状经济向园区集聚,加快推进园区布局结构的调整,更好地发挥集群功能。要加快各工业区的信息化、生态化改造步伐,着力建设数字化、循环型园区。

3、在促进大统筹上要抓住两个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从的实际来看,统筹发展的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建设、农民增收这个关键环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着重做好发展设施型农业、城郊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篇文章,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训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握减少农民、减少村庄的社会发展趋势,长远性、高起点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力促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辐射、城市文化向农村传播。深入开展“小康示范、百村整治”、“生态家园”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乡土文化,繁荣

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疫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卫生机构,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城乡教师对口制度,调整全市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4、在优化大环境上要强调两个基点:环境创优,服务提效。要抓好硬件建设,加快一主两副多星建设,进一步美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功能,形成富有特色的城镇体系。大力推进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转向文明、法治、生态、开放的现代化社会,营造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使成为聚才磁场、创业乐园、投资热土、成本洼地、安全港湾、生态家园。在软环境建设中,最关键、最突出的还是审批制度的改革。审批环节繁琐、周期长仍然是企业引进和发展中的无形关卡。巩固和深化效能建设,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要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办证窗口建设,所赋予的权限要进一步到位,所负有的职责要进一步明确,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二是要加强流程和通道的建设,使之通畅、绿色、简便,各部门之间要沟通、协调、衔接好;三是要把好关口,“批”与“审”有机结合,对污染企业的审批、企业用地的面积、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都要进行调控。总之,通过营造设施配套的基础环境,完善创业功能;营造富有活力的政策环境,激发创业热情;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鼓励创业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提升公信力和吸引力;营造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升创业能力;营造稳定有序的法治环境,保障创业权益。

学宁波之长,创之新。发扬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精神,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庆市开县乡镇领导干部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领导,部长,全文共 13409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市开县乡镇领导干部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

重庆市开县乡镇领导干部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

根据《开县大规模干部培训计划》和县委安排,2003年9月20日至30日,在苏州市委党校举办了1期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全县43名党委书记和2名乡长参加了学习考察。采取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经验介绍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等方式,对苏州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开发、党的建设等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学习考察。现侧重于苏州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经济发展概况

(一)苏州基本概况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古城区14.2平方公里。全市平原占54.8%,水面占42.5%,丘陵占3%,平均海拔4米左右。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望虞河、娄江、太浦河等连接东西,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镶嵌其间。

苏州市经过地市合并、撤市建区、区区合并等区划调整后,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全市现辖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虎丘区)7个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121个镇。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83.8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7‰,市区人口212.40万人,比上年增加3.33万人。苏州人口以汉族为主,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9.9%,还有回、蒙、维吾尔、满、苗等51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1%。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委市府确立了“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两大优势,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才、产业、环境等新优势已见端倪。2002年,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大关,达到20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57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4300美元。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5.3:56.7:38.0调整为4.5:58.1:37.4。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90.82亿元,增长38.1%(同口径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7.03亿元,增长58.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7年持续上升,达到14.0%,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目前,苏州正在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学研紧密联合、各类人才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基地,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基地,逐步迈向“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基本现代化地区。

(二)苏州经济发展的特点

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具实力和活力的都市连绵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苏州处于该区域中部,背靠“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并接受其辐射和带动,经济正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其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1、经济跳跃式、超常规发展,经济总量几上台阶。改革开放前,苏州经济总量仅为32亿元,所有财富积累只有6亿元,人均年收入634元左右,人均工资500多元,苏州经济的真正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从下图可见,苏州经济发展每年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2000年比1995年增加637.5亿元,5年总量增长了70%;2001年比2000年增加219.6亿元,增幅超过14%,6年时间翻了一番;2002年更是高速增长,总量达到2080亿元。

2、外向型经济占主体地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苏州经济外向度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贸,出口依存度达80%左右。2002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63.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8%。其中出口总额185.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5%,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3.7%。今年上半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达125亿美元。二是外资。2002年新增合同外资100.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1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6%和59.3%。外商独资、增资项目明显增多,新批合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571项,增超资千万美元的项目83项,两项合计合同外资78.62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合同外资总额的78.7%。至去年末,全市累计注册外资323.69亿美元,世界500强中已有85家先后来苏州投资兴办了215个项目,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1.54亿美元,缴纳税收104.40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原口径)的38.5%。今年上半年注册外资达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超过上海居全国之首。三是外经。2002年外经合作取得新进展。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8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0%和25.0%。年末在外劳务人员7026人,其中当年新派劳务人员3127人。新办境外企业8家,其中新开业3家,累计兴办境外企业85家,境外加工贸易企业8家。

3、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发展形势喜人。苏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源,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使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2年新增私营企业1.79万家,使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5.91万家,从业人员67.5万人,注册资金50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34.5%和91.8%;个体工商户5.92万户,使工商总户数达18.5万户,从业人员29万人,注册资金5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7.4%和35.8%。私营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入空前活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2%,比上年增加2.7个百分点。新批私营企业利用外资项目125个,合同外资9701万美元,出口额2.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私个经济贡献份额继续加大,上交税金52.96亿元,增长54.9%,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9.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每天新增私营企业70家,到8月份已新增14000多家,累计达7万家,注册资金762亿元。

4、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高,呈现块状经济特色。苏州产业按产业和地域划分,布局相对集中。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特别是IT产业占苏州产业60%的份额,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世界的1/3。另外轻工、轻纺等主要集中分布在吴江市和太仓市(如太仓市璜泾镇号称中国化纤加弹第一镇,占全国市场18%),钢铁等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张家港市。以张家港为例,该市创新思路,加快资源整合,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先后组建了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纺织工业园和机电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在沿江地区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电炉钢生产基地和优质线材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木材水运集散地。

同时,苏州市的产业配套化率比较高,IT业、机电、纺织等产业零部件配套率达到80%以上,使企业不出苏州就能配购到所需要的各种零部件,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比如,笔记本电脑的零部件配套率高达90%。

5、城镇化水平较高,注重城乡联动协调发展。苏州市把城镇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农村非农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农村消费、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平均每个小城镇建设资金达2亿元以上,使城镇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提升、功能逐步增强。城镇建设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由1979年的18个,至2000年底发展到128个,面积由每个镇0.3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人口由平均每镇800人发展到4000人以上,有的小城镇已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公用事业日益完善,比如农民自来水普及率达92%;城镇带动功能不断增强,形成了各俱特色的镇域经济,如旅游文化古镇——周庄、专业市场镇——盛泽、元和等镇,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市区“一体两翼”的格局基本形成,县级市城区功能不断提升,小城镇布局逐步优化,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二、苏州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大胆解放思想,崇尚理性治政,善于抢抓机遇求发展

综合考察苏州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进行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创新,追求理性治政,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秘诀之一。

苏州,古代名称有句吴、吴、会稽、吴州、吴郡、平江等,隋置苏州,延称之今。苏州古城有2500多年的历史,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苏州都是人文汇萃,商贾云集。明清时期,苏州籍状元、进士数量名列江浙前茅,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向国家输送了80多位院士,人的文明程度和生活富裕度都居于全国前列。苏州人人性温和,文化平和,南北文化交流频繁(乾隆七下江南),具有兼容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精华。这种悠久的历史和温和的文化导致苏州人睿智、勤奋、诚信、开明开放的品格。正如此,苏州市委市府历届领导都能着眼于促进苏州的经济发展,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善于解放思想,敢于开拓进取,务实创新,总是能够找准中央政策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制定合适的施政纲领和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在大胆解放思想中抓住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

1、抓住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机遇,使苏州的经济总量迅速翻倍。在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末,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或者刚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在那种条件下,商品短缺,企业生产什么就能卖什么。在其他地方还在等待观望中,苏州人率先抓住这一商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景象。到1983年底,乡镇企业产值占苏州GDP的1/3,1987年底占苏州GDP的1/2,占据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到90年代初占苏州GDP的2/3,几乎是每3年翻一番,使苏州经济总量迅速膨胀起来。

2、抓住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使苏州的经济质量快速提高。在90年代,苏州人坚持以市场推动为主,以政府推动为辅,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鼓励企业增加出口,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使苏州的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中,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

3、抓住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苏州人认为,谁放弃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谁就会落后时代。因此,从本世纪初开始,苏州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再创经济新优势的重要战略,大胆实施新举措,在探索中不断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活力十足的民营企业,使民营经济对财税的贡献份额逐年扩大。在这方面,璜泾镇大胆解放思想,敢想敢做敢闯,走在了苏州前列。璜泾镇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双带”活动,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签订合同,规定45岁以下的党员、干部和镇所有党委成员必须自己办企业,外地转回来的党员、干部也必须办企业,要求党委委员以上的干部必须有小轿车,提出“没有企业不是好党员,没有企业不是好干部,没有企业不能当干部”的口号,鼓励大胆投资,并认为储蓄越多,脑筋越死,就越要穷。这样,就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创办企业的局面,出现了嫁女不用洋房、汽车、存款作陪嫁,而用企业作陪嫁的新现象。同时,璜泾镇采取更直接的四项措施推进城镇化,促使农民发展民营经济。一是取消农民户口,全镇逐步消灭农民户口;二是取消宅基地,农民建房必须建到镇上,每年把10%的农民转移出来;三是取消农业税,由镇财政负担;四是实施劳保,农村男60岁、女55岁每月可领取240元养老金。这些措施的实施,迅速推进了城镇化,拉动了民间投资,使农民的储蓄由正变为零、由零变为负,极大地推进了民营经济发展,使璜泾镇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到1560家,资产达13亿,工业销售30亿,农民纯收入10000元以上。江苏省委对璜泾镇的做法采取“不制止、不争论、不干扰、不打击”的态度,允许璜泾镇大胆探索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二)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资本重组,积极培育规模工业企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是不可或缺的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生产要素。任何地区要取得发展,都不可能离开资本,都不得不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重组,并以此培育规模工业企业。这是苏州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考察中了解到,苏州经济的原始积累始于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通过大办乡镇企业,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但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一是企业经济债务沉重。由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使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向银行大量借贷,向社会集资,最终使国家的钱变成企业投资,导致政企不分,债务沉重。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当时为推动企业发展,提出的口号是“只要金山银山,不要青山绿山”,这样导致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相当严重。沉重的债务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苏州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改革力度,进行资本重组,理清产权关系,消除企业债务,培育有规模上档次的工业企业。为此,苏州开始了大胆的企业改革。

1、实施企业改制。从90年代中期到2001年,实施企业改制,将县市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纳入改制范畴,进行资本重组,采取股份制形式组建大型工业企业,培育了10家上市公司,将苏州的经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这种改制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国有资本仍然占多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一股独大的状况没有改变。

2、进行企业转制。从2002年开始至今,实行第二次改革,苏州称为转制,即将国有资本全面退出竞争性行业,并成立了产权交易中心,对国有资产进行公开拍卖,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到2004年,在竞争性行业,苏州将不再有一家国有控股企业。苏州在退出时机的把握上与内地也有很大差别,内地往往是在企业将“死”的时候,才匆忙为国有资产找退路,导致国有优质资产低价变现或隐性流失。而在苏州,国有资产往往是在企业越红火的时候越要退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国有资产全身而退,而且还可能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

3、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重点的新兴主导产业,努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强化企业管理,积极开拓市场,新兴主导产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产销衔接较好,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139.44亿元,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4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1%和22.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总产值145.5亿元,集体工业总产值181.3亿元,三资工业总产值1933.1亿元,私营工业总产值3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3%、5.7%、31.2%和22.2%;轻工业产值1545亿元,重工业产值19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26.7%;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全市工业前50强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337亿元,比上年提高32.5%;农村工业活力增强,实现销售收入1380亿元,利税总额10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0%和22.4%。

(三)营造优良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拓宽领域吸收和利用外资

苏州能够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与其优良的发展环境、灵活的招商方式和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分不开。今年上半年,苏州引进外资已达78亿美元,引进内资383亿元。到目前为止,苏州累计引进外资超过300亿美元,占全国的1/20,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苏州人更深刻地懂得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充分地认识到环境的本质。因此,苏州营造发展环境,不是孤立地修修路、减减税等外科手术,而是作为一个体系来加以建设。这个体系由七个小环境构成:一是法制环境,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市民法制意识,引导企业合法、诚信经营;通过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一切投资创业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公平、公正司法,确保各类企业接受平等的法律服务。二是基础环境,凡是愿意来苏州投资创业者,都由当地政府做好前期基础工作,搞好“九通一平”,确保投资企业很快投产运行。三是政策环境,将政府的所有政策一律向全社会公开,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搞“内外有别”。比如太仓市璜泾镇对内对外一律实行“办事零收费”制度。四是人文环境,加强职业培训,向企业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政府官员办事效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五是配套环境,政府围绕主导企业的产品链条,下力气培育配套企业,使苏州零部件配套率达80%以上,形成从零碎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运输、销售等一条龙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六是服务环境,完善投资咨询公司、生产服务公司、售后服务公司等中介组织,为投资者提供从政策咨询到外汇兑换,从生产环节到售后服务环节等全方位服务。七是居住环境,按照外商的居住习惯,修建与外商国内居室一模一样的住房,让他们感觉就像住在国内一样,当地把它叫住“开发区中的开发区”,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住外商。目前,有6000外国人在苏州生活或定居。

2、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建设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苏州始终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吸收外资、推动经济发展的载体,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其投资“洼地”的作用。至去年底,苏州已建成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130个乡镇也都有自己的工业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2002年,开发区新增合同外资65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7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和67.5%,占全苏州总额的64.9%和74.3%,累计开发面积201.11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76亿元,批准进区三资企业4317个。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2.6亿元,进出口总额58.52亿美元,其中出口25.57亿美元。目前,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和昆山开发区三个园区的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分别已占全市总量的26.9%、49.6%、47.4%。

3、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苏州利用外资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灵活新颖的招商方式。除实行坐地招商外,苏州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同时进行的方式招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实行公开招商。把外商请进来后,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全市的基本情况(资源、人口、交通等)、产业政策(含优惠政策)等外商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客观介绍,一切按照既定政策执行,杜绝政策解释和执行的随意性,不隐瞒、不截留,由外商自己作出评价进行选择。二是实行流动招商。组建招商队伍,分赴世界各地进行流动招商。比如昆山市,成立了15支招商引资小分队,常年活跃在各地招商,互通情报,每年底进行总结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昆山市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居于全市前列,当地有种说法“引进外资看昆山,利用内资数江阴”,使昆山成为经济活、人气旺、三资企业多的地区,财政收入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

(四)遵循经济规律,发挥自身优势,开辟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加快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苏州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是能够发现和发挥自身优势,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苏州各县市经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张家港市主要靠政府推动,经济总量和规模占据苏州第一位;常熟市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文底蕴较厚,地税收入占据苏州第一位,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昆山市通过建设开发区吸引外资,三资企业多,经济比较活、人气较旺,财政收入每年以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太仓市把港口建设作为经济发展重点,潜力较大;吴江市的产业集中度较高,丝绸、电缆等是其拳头产品,每个乡镇都有至少一个自己的主导产业。

1、遵循资本积累和增值的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经济总量做大。苏州人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的路子。但工业化是需要许多条件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因此,谁最先找到一条资本原始积累的道路,谁就会率先发展起来。首先对自身认识要清楚。苏州地少人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资源相对贫乏,“人到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就成是苏州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急迫问题。但是,苏州也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人文优势,三是经济优势。特别是经济优势方面,苏州自古以来就比较繁华,农民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农业积累还有6个亿(主要表现为村办企业和社办企业等固定资产),这为苏州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对社会认识要清楚。当时面临的大环境,一是商口短缺,几乎是企业生产什么就能卖什么,不愁销路,二是国家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体制机制上有许多空子可钻。因此,苏州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当时信息和交通相对不便的周庄,没能赶上乡镇企业发展的时机,但通过发挥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完成了资本积累,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目前,周庄一年的旅游收入达30多亿元。

资本原始积累不是目的,只有资本增值,经济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围绕资本增值的两个最起码的条件:政企分开和产权清晰,苏州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二是加快个私经济的发展。这两大措施的落实,使苏州产业结构得到迅速调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趋好,群众的富裕程度更高。目前苏州每天新增私家汽车130辆,房价比去年翻一番,达4000元/平方米。

2、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开拓两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市场经济需要“短缺”,只有这样才能更懂得交换,市场才能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一个地区本身拥有多少资源并不重要,关键是看谁的市场体系健全完善,有没有优良的发展软环境。谁做到了这一点,谁就能更好地开拓国内国外两市场,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资本来说,苏州通过完善市场体系,走“借鸡生蛋、负俩增值”的路子;从人才来说,创造了“星期天工程师”这种新的用人机制;从市场开拓来说,发扬了“四千万”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目前,苏州经济能够做到“两头在外”(原料从外面来,产品到外面去),就是因为具有健全的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3、遵循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积极缩小城乡差别,实施全面城市化。经济是基础,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在中国来说,稳定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要保持稳定,必须缩小三大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在这三大差别中,城乡差别是目前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苏州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点,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这个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一是坚持抓好规划。按照“增创优势、做强实力,科学规划、做大规模,完善功能、做优环境,突出特色、做美形象”的要求,以完善设施、提升功能、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为重点,认真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比如,苏州城市规划达2000平方公里,将把苏州建设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上海都市圈的副中心,成为国际性旅游城市。二是创新投资体制。采取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式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以经营资产和经营资源的办法经营城市。三是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改革户口制度,只要在苏州有固定居住地、有固定收入的都可落户苏州;所有新生儿都是苏州城市户口;消灭村的建制,转为社区和居委会;农民宅基地可与城镇等额置换。四是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苏州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凡是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的乡镇都要被经济实力强、发展质量高的乡镇“兼并”。比如张家港市由原来的26个乡镇,通过几次合并,现在只有8个镇;太仓市由原来的20多个乡镇并到7个镇。这样就大大推进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这些措施,使苏州市城镇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提升、功能逐步增强,城镇建设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人口进一步向城镇聚集。

(五)推进行政改革,理顺体制关系,努力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着眼于建设入世先行区,加大行政改革力度,理顺体制关系,着力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体制环境,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苏州体制改革主要抓了两个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对市级机关审批事项进行了第二轮清理,审批总事项又削减了32.8%,建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40个部门的596个审批及服务事项在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促使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二是成立国库支付中心,构建起公共财政框架,理顺了财政收支关系。三是改革管理体制,着眼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乡镇和部门的关系,加大乡镇的责任和权力,确立乡镇作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弱化部门管理职能,强化部门服务职能,促使部门围绕乡镇转,为推动乡镇经济发展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四是为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使各项政策、法规符合WTO基本规则,提高了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是注重培育和重组投融资主体。相继成立了苏州港口发展有限公司、风景园林投资发展集团、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投资融资主体,组建了市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完成了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和区属房管局等事业单位改制任务,使各类投融资主体充分发挥作用,为苏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二是加强金融业监管,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32.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90.9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8.9%和40.7%。全年银行现金收入5828.84亿元,现金支出5992.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7.8%。三是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借助资本市场,积极培育上市企业,全市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22家,其中8家结束了辅导期,吴江丝绸、永鼎光缆实现了再融资10亿元。

(六)突出发展要务,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紧紧围绕推进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重视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和保证。

1、提高干部执政能力。苏州按照中央“靠得住、有本事”的要求,加强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干部的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比如在提高干部决策能力方面,要求干部首先必须详细掌握有关决策问题的信息材料,其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材料,再次注重把握因果关系,最后要重视政治形势分析;在提高干部总揽全局的能力方面,主要从“五个一”入手:一是倡导一种精神。如果精神不振、士气不盛,事业必然难成。要根据形势任务和干部状况,需要什么精神就倡导什么精神。二是确立一个奋斗目标。三是提出一套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要管用。四是配好一套班子,尤其选好“一把手”,使班子成员具备政治头脑、经济头脑、科学头脑,具备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五是制定一套奖惩措施。实行重奖重罚,提倡奖要奖到眼红,罚要罚到心疼,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积极性。

2、努力稳定干部队伍。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绝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则,在届期内尽量不调整干部,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一是教育干部坚持自学,引导干部从兴趣和职业需要出发加强自学,提倡开放性学习,要在消化、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二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出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即“六懂两会五种精神”:懂马列、懂法律、懂经济、懂业务、懂科技、懂外语,会开汽车、会电脑,具备认真负责精神、实事求是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团结拼搏精神。

4、突出考核重点。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突出了经济这个中心,体现了发展这个要务,指标简明,办法简便,以发展的绩效来检验各项工作和各级干部。主要考核四大指标:用电、用地、财税和投入(招商引资),而且这些指标到相关部门单位一查便知,既达到考核目的,又节省了人力物力,使乡镇和部门从应对考核中解放出来。

5、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作用。鼓励党员干部通过创办民营企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发挥“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乘数效应,即一个干部带动10名党员创业致富,一名党员带动100群众创业致富,从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璜泾镇一村支部书记通过建立棉花收购加工公司,三年资产达7000万,不仅富了自己,还带富了周围群众。同时还鼓励公务员“带薪下海”,带领群众共同开创致富路。

三、对开县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转变思维方式入手,在兼顾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各项工作都要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开县要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更快,胆子要更大,彻底摒弃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没有树立起发展缓慢等于倒退的观念,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思考、来谋划。同时,要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善于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善于实行“拿来主义”,敢于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政策,把经济发展作为发展要务中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工业方面,要以发展资源型工业为重点,如煤炭、天然气化工、电力等。农业方面,现阶段如果不搞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就没有出路,农民不可能靠农业致富。只有跳出农业抓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让农业在市场中自己寻找出路,政府不要干预农民,腾也精力抓好工业。第三产业方面,继续突出劳务经济这个优势,政府加强服务和引导,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务经济质量;旅游资源是开县的优势,要充分挖掘旅游业的潜力,加大旅游投入,打造旅游精品,如海南省投入60亿元巨资打造南山旅游文化区。城镇化方面,抢抓中心城市建设机遇,深入贯彻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把握人口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两大关键,全面落实《中共开县县委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定》,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骨干产业为支撑,以先进文化为内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一心三极、以极带片、层次分明、互动并进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民营经济方面,认识虽然到位了,但停留在口头上多,落到实际的少,要进一步细化硬化措施。

(二)从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入手,在加大责任的同时下放权力,强化乡镇领导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加快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步伐,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运行机制,理顺乡镇和部门关系,强化部门服务经济服务乡镇的作用,大胆为乡镇松绑,使乡镇真正能够承担起作为一级政府应尽的职责,使乡镇敢闯敢冒,大胆探索各地经济发展路子,充分发挥领导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主体的作用。同时,要大力精简各种会议,坚持开短会、讲短话,使各级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发展,去抓大事。

(三)从改革完善目标管理办法入手,在全面考核的同时突出考核重点,发挥考核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调整目标考评办法,指标要紧紧围绕发展要务来设置,做到简洁、科学,突出考核重点,少而精、管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考核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

(四)从优化发展(招商)环境入手,在保持政府投入逐步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吸引和利用社会资本和外资

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定期发布关于审批、办税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资政策,真正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使关卡少下来,使门槛降下来,使程序简下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明确“三办”职责,创新招商方式,放宽进入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同时政府继续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开县经济发展。

(五)从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入手,突出“抓人”这个工作重点,提供加快发展的组织保证

在中国,要抓好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采取切实措施,围绕经济发展激发党建工作活力,突出“人”这个重点,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倡导“党员、干部只有首先致富自己才能致富群众”的观念,积极探索党员、干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形成一个组织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的格局,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2408 字

+ 加入清单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而确定我旗XX年工作思路及谋划探索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重点举措,XX年1月6日—12日,旗委、政府组织四大班子及各部门、苏木镇领导干部举行读书会,利用7天时间,赴呼包鄂地区就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是我旗近年来组织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集体考察学习。呼包鄂地区是自治区经济率先发展的“金三角”,走在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前列,特别是鄂尔多斯市和和林格尔县在创造了短时期内高速增长的奇迹,被经济学界称为“鄂尔多斯现象”和“和林格尔县现象”。通过此次考察学习,达到了开阔视野、启迪思想的目的,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一)在中央农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院学习培训情况

1月7日至8日,在中央农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院,围绕如何更快更好推进我旗三化互动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等中心课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集中学习培训,聘请了内农大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主任张立中教授作了《农牧业产业化和建立健全合作经济组织》的报告,内蒙古农业大学农林工程设计院院长姬宝霖作了《工业化、产业化项目的决策与管理》的报告;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盖志毅教授就《怎样制定和执行规划及工业化城镇化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讲授,观看了自治区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潘照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自治区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专题讲座录像。几位学者从理论层面对制约旗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剖析,为我们发展旗域经济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赴呼和浩特市考察情况

1月9日,考察组赴呼市和林格尔县考察了盛乐经济园区,参观了蒙牛乳业、蒙羊肉业、兆君羊绒、赛澳肉羊等知名企业。1999年以来,和林格尔县凭借自身的区位和地缘优势,主动接受呼和浩特的经济辐射,优化环境,构筑平台,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全力促成了蒙牛乳业、宇航人科技等企业集团落户发展,以龙头带基地,以产业带农户,县域经济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gdp由1999年的6.5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65.8亿元,年均增长58.9%,固定资产由4.09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90亿元,是末的10倍,财政收入由0.52亿元增加到5.315亿元,年均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18元和4390元,分别为“十五”初期的2.4倍和2.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50:36:14调整到14:69:17,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和林格尔县能够在短时期内从“农业过弱、工业不强、经济落后”的局面发展到中国西部百强旗县第17位,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做法和经验是:一是创新理念,增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五种思想,即树立建设经济大县的支撑点就是建设工业大县的思想,树立招商引资统领全县经济工作的思想,树立园区带动、产业联动、县乡互动的思想,树立进一步改革开放、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的思想,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提高加快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的投资拉动战略,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手段的重点突破战略,全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二是依托当地及周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在蒙牛集团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的状态下,和林格尔县“慧”眼识“牛”,大胆决策,顶住巨大的压力,千方百计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最大的优惠政策,引进蒙牛集团落户盛乐经济园区。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企业“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经营方式,蒙牛集团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国内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成为中国企业界独一无二的成长案例。目前已形成年处理4000吨鲜奶,年产150万吨冰淇淋、液体奶、奶粉三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乳制品生产能力。XX年实现销售收入87.24亿元,在全国乳品界排名第2位。企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直线上升,XX年底,和林格尔县奶牛饲养总量达到11.1万头,比上年增长了2.7万头,鲜奶产量达到42.8万吨,逐步向中国乳都核心区迈进。蒙牛集团形成的强大带动效应,吸引了蒙羊肉业、赛澳牧业、宇航人科技、华欧淀粉、兆君羊绒、世界乳业巨头阿拉公司、瑞典康莱娜公司、新加坡包装公司、瑞典利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盛乐经济园区。三是优化环境,打造平台,增强产业集聚承载能力。以盛乐经济园区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坚持舍近求远,反对急功近利;坚持先予后取,反对杀鸡取卵;坚持开门引凤,反对关门拔毛;坚持科学决策,反对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利用社会化、多元化融资机制,以北京西城区100万元扶贫款为基点,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了“七通一平”和绿化、美化工程。XX年启动了东区中欧创业园等11平方公里的基础建设工程,目前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4.8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30多家,大专院校1所,打造了一个以农畜产品加工为核心,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产业发展平台,成为全区重点培育的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乳、肉、绒、林、薯、包装、生物工程、服务、教育、电力十大产业集群。六年来园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0.43亿元,创造财政收入9.34亿元。四是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带动产学研、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在强势企业的带动下,园区相继建成了以澳亚国际牧场为代表的世界最先进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带动了奶牛养殖业向高科技、标准化发展;以赛澳牧业为主的肉羊胚胎移植和优良品种推广基地,加快了肉羊品种改良和饲养方式的转变;以内师大盛乐校区、和林格尔一中为主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促进了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干部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2605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干部考察报告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思想政治优势和余热作用,深入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全力支持溪洛渡电站移民工作和我县老干部工作,为加快建设好永善服务。为此,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老干部考察团一行18人紧紧围绕“永善异地扶贫开发、溪洛渡电站移民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三个内容,从7月19日至8月5日,前往孟连、保山、大理实地考察学习。

在整个考察工作中,得到了孔书记、肖县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这次考察时间紧、任务重、路途长,为认真完成县委、政府交给的任务,考察团全体成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大家发扬了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日夜兼程,按预定计划,先后考察了思茅营盘山移民开发区、营盘山万亩茶园、营盘山部分移民的生产生活、大草地茶厂;孟连县勐马镇、娜允镇移民安置点;保山昌宁、大理鹤庆老干部工作及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等。

并召开了4次座谈会,就学习考察体会、启示进行认真讨论和交流,对如何借鉴先进地区老干部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如何做好移民安置工作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收获

与体会

(一)异地扶贫开发决策正确,工作成效明显。

1、人口转移取得重大突破。截至今年6月底,我县累计转迁到思茅市和江城县的贫困群众共2771户,11218人。其中思茅市营盘山开发区1650户6548人;江城县和平开发区260户,1140人;江城县两棵树开发区86l户,3530人。今年3—4月江城县两棵树新转移安置297户,1097人。

2、移民开发区稳步发展,群众生活稳中有进,思想和生活观念有较大转变。思茅市的营盘山移民开发区实行了人均2亩的茶地承包,今年茶叶市场价略有上涨,平均每亩茶叶毛收入为1000元以上,移民茶叶收入比去年有所增长。粮食种植、养殖业等都有所发展,人均纯收入达625元,与原居住地相比,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转移群众,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100%的人家吃大米,90%的人家有油肉,40左右的人家有了电视机,部分农户已有了自行车,移民群众温饱问题得解决,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有较大转变。

3、移民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力,群众思想更加稳定。驻思移民办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了与思茅当地党委、政府的接洽与协调工作;

二是加强了与永善县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工作,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上级有关异地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和我县对异地扶贫开发工作的指示精神;三是全力以赴,狠抓了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今年春节前夕,我县驻思办及时把县委、政府所拨春节慰问费96360元发到了贫困群众手中。并通过多方面的争取与协调后,思茅市委、政府又拨了专款,对思茅移民群众每户发给了50元慰问金

(二)溪洛渡水电站施工区移民孟连县安置点情况

孟连县安置点的自然环境优势突出,水、土资源丰厚,生产生活条件较好,村民勤劳、纯朴、善良,生活富裕,精神面貌好。通过实地考察,考察团一致认为,移民安置点和移民工作情况主要有四个特点:

1、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与邻国缅甸山水相连。总面积1893、42平方公里。全县辖7个乡(镇),39个村民委员会,三个居民委员会,5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740人。全县有耕地面积38、6万亩,其中旱地占85、6%,水田占14、4%;县内最低海拔500米,海拔2603米。孟连县的西南部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33.399公里,全县7个乡(镇)中有4个乡(镇)与缅甸相连,具有显著的沿边口岸优势。这里有勐啊和芒信两个主要通道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各国,还有几个小通道与缅甸相连,是边地历的“茶盐古道”之一。

移民安置点的勐马镇:位于孟连县西南部,东接芒信镇,北同公信乡接壤,东北与娜允镇和南雅乡相连,西北与缅甸交界,是全县比较繁荣的边陲重镇。土地总面积515、0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73、88公里,全镇地形东南高、西北低,镇内海拨2603米,最低海拨500米,属典型南亚热带气侯,高温多湿,雨量充沛,适宜经济作物、经济林果的发展。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262人,粮食作物耕地面积50270亩,其中,水田21314亩,旱地28956亩。安置区(即勐马村)为勐马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15376亩,其中水田9704亩,是全镇人均占有耕地最多的一个村,森林覆盖率达50%。

移民安置区的娜允镇:是孟连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北与景信乡接壤,西北和南雅乡相连,西南同勐马镇相接,南与芒信镇接壤。土地面积为171、49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镇平均海拔960米,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全镇辖5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4665人。粮食作物耕地面积41088亩,其中水田16387亩旱地24701亩。安置区总户数为1020户,总人口为4106人,劳动力资源为2706人,占总数的65、9%。安置区耕地面积13861亩,其中水田9188亩,旱地4673亩,人均占有耕地3、4亩。

2、与我县相比,孟连县具有四大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一是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孟连县的最低海拔500米,海拔2603米,我县的海拔为3199、5米,最低海拔340米,孟连县地势比我县平缓,坝区多而且面积大,人均占有耕地比我县的1、3亩多了2亩左右;我县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四季分明,季节温差大,平均气温16、4℃,孟连县属典型的南亚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夏温差小,平均气温为19、6℃,这里土地肥沃宽广,稻谷一年产两季,一年四季均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理想区域。

二是边贸优势。孟连县处在全区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前沿,1991年即被省政府列为以县城为中心的省级开放口岸,毗邻的缅甸第二特区,致力于发展,对孟连县扩大对外开放,发展边贸极为有利。

三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孟连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态园区,“中国孟连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为孟连县注入了新的活力,孟连县还有天然溶洞、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跨境旅游诱人,这些都将成为孟连发展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加强干部政绩考察情况的报告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3749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干部政绩考察情况的报告

加强干部政绩考察情况的报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按照中组部《关于在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要求,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总结干部政绩考察经验,积极探索干部政绩考察方法,力求在干部政绩考察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上迈出新步伐。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干部政绩考察工作中,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合税务部门实际的政绩考察机制和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干部政绩考察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促进了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现将在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办法和措施

为了提高干部政绩考察工作质量,在干部政绩考察工作中,我们立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察机制,注重综合考察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干部政绩考察工作中,坚持“五个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实行“两个制度”。

(一)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平时考察与定期考察、任职前考察相结合。为抓好干部日常政绩考察,我们组建了总局巡视组,对全国省级国家税务局的人事财务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税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巡视检查,并建立考察档案,将巡视检查的结果作为干部政绩日常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年一度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中,我们运用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分管领导评述等方式进行干部年度考核,把干部年度考核作为定期考察的常规性工作;我们把后备干部的考察作为干部任职前考察的一项基础环节来抓,如今年4至10月,我们在总局机关和国家税务局系统副厅级后备干部集中选拔工作中,总局抽调了108人组成18个考察组,分赴各省市对经考试入围的401名人选进行了考察,通过单位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专项调查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全面考察后备干部人选的政绩情况。我们综合干部的日常考察、年度考核和任职前考察等各项考察结果,确保对干部政绩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二)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做到领导和群众、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每次干部政绩考察前,我们都事先制定详尽的考察实施细则,对考察方式、考察内容、考察程序、考察结果的评价与运用、考察机构与考察职责等作出详细规定,力求做到标准细化、指标量化,便于操作。在制定考察内容、量化指标时,我们区别不同层次的干部,制定不同侧重的考察标准。对每个方面确定一定的分值,既从质的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又从量的要求上加以把握,做到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有机结合,增强考察的科学性。我们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既重视领导意见,又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如在干部政绩考察中,我们对省级局领导、总局司局级领导、总局和省局处级以下干部等若干层面,区分现职干部、后备干部两种类型,制定不同的考察办法和评分标准,并分别不同层次人员的测评分数确定一定的折合比例,把领导的评价和群众的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干部。

(三)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当前业绩与长远发展、协调发展相结合。我们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在进行干部政绩考察过程中,通过设置科学的政绩考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备的政绩考察评价标准,形成正确的发展导向。如在对系统干部税收业务的政绩考察中,我们淡化收入任务的硬指标,不简单地把税收任务大小、超额多少作为评价干部政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其所在单位的税收征管质量、税政管理水平和税收管理效率,并在全系统试行征管质量的“六率” 考察指标(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处罚率),不断完善干部任期内的工作实绩考察。在干部任用中,我们坚持干部任用试用期制,对新提拔的干部一律实行试用一年,在试用期间全程跟踪考察,确保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干部的德才表现。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干部考察公示制。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我们坚持实行干部考察公示制,充分发挥群众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做到既注重积极发扬民主,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又坚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形成正确的决策,并将考察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如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考察中,我们坚持凡考察的干部,都在确定的考察范围内进行为期7-10天的公示。部分省市国税局还在年度考核中,对经考察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在其所在单位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在公示期间,考察组对群众来信来访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对群众反映强烈,经查实存在问题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真正体现干部考察工作的公开性和平等性,增加干部考察工作的透明度。

(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我们把政绩考察工作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坚持在干部政绩考察上与时俱进,强化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增强干部考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考察工作质量。一是强化干部任期考察。我们在部分省市试行干部任期制,通过对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察,确定干部是否连任。对在任期内业绩平平的干部,及时中止任用,予以调整。二是完善干部任职考察。我们把公开选拔、竞争中的任职考察与后备干部的考察有机结合,针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出现的部分作风优良、群众威信高、实绩突出的干部由于笔试成绩不理想导致竞争失败的现象,为克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这种局限性,确保真正把人选准,我们结合实际,改变过去一个位置选一个人的做法,通过选拔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对一个职位的多个后备人选进行跟踪考察,综合培养,以政绩考察促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准确性。三是尝试建立政绩考察的制度体系。我们根据国税的实际,在干部考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使政绩考察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在干部考察中强化考察责任,对考察程序、谈话范围、测评方法、保密工作等考察纪律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与监察部门一起联合开展干部政绩考察,使干部考察工作始终置于党的监督之中,很好地保证了考察工作的公正公平。

二、取得的成绩和效应

对干部政绩考察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科学合理的政绩考察机制,对于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励广大干部落实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重实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都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具体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提高上:

(一)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导向性。通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政绩,以长远的利益考察政绩,有力地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导向性。一是形成了正确的发展导向。在政绩考察中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导干部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形成了聚精会神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税务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精心“做秀”的明显少了,潜心干事的明显多了。二是形成了正确的政绩导向。引导广大税务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有效地扼制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短期效应”等现象。三是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实践中,我们将政绩考察结果运用到干部日常管理工作中,使那些潜心干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了重用,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完善,真正做到了凭政绩用干部,从而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针对性。由于在政绩考察中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近期与远期的结合、领导与群众的结合,尤其是对干部的政绩考察区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进行,使得政绩考察的结果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特征更加突出。

(三)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准确性。在干部政绩考察中,我们综合考虑了客观环境、基础条件、突发事件等因素对政绩的影响,这样把考察对象的主观努力情况与实际工作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评价干部政绩,既看干部的主观努力,又充分考虑了客观因素的存在影响,正确地把握了主观与客观、集体与个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机遇政绩与实干政绩等关系,从而提高了干部政绩考察的准确性。

(四)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可操作性。在干部政绩考察中,由于对考察程序、考察方法、考察内容都作出了较全面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量化标准,使干部政绩考察的可操作性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干部政绩考察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目前干部政绩考察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绩考察的内容难以统一。由于政绩的个性特征十分鲜明,对行政与业务、行政中政务与党务等不同岗位的政绩考察都各不相同,在对干部进行政绩考察中,如何确定干部政绩考察的内容,哪些工作应列入重点考察范围,哪些工作不需要列入重点考核范围,对每一个考察对象都存在差别。

二是影响干部政绩的不确定因素多,在干部政绩考察中不好把握。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一些影响干部政绩的外部因素了解不足,往往陷入“以成败论英雄”的圈子里。

三是干部政绩考察中对各项指标量化的标准不好统一。对干部政绩考察,应该坚持德、能、勤、绩、廉综合考察,重点考察工作实绩。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大都将德、能、勤、绩、廉等各项考察指标人为地确定一定的分数或计算权数,但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些量化分数或权数,目前还缺乏一个科学统一的标准。

四是提高干部政绩考察中民主测评的准确性存在困难。民主测评中测评分出现畸低或畸高,应该说都是不正常的。如何区分这类测评分是属于干部因坚持原则得罪了少数人,还是存在严重过错,目前还没有十分科学的方法。民主测评中存在的失实问题难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干部考察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636 字

+ 加入清单

新提拔干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该同志在乡工作多年,先后从事过司法、办公室、团委、计生工作,知识面宽,阅历和经验比较丰富,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不断线,争做学习型干部;坚持创意不减劲,争做创新型干部;坚持工作不放松,争做勤政型干部;坚持自律不动摇,争做廉政型干部。近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先后被上级业务部门授予“市新长征突击手”、“市计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政治敏锐性强,思想素质高。能一以贯之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学习知识面宽,对时政、法律、知识、英语、计算机等理论有一定研究,学习方式多,善于和敢于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自己学,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进自己的知识,胆识和见识,学习形式活,能自觉参加组织活动集中学,挤压业余时间自己学;读书看报天天学,结合实际专题学。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业务知识指导办公室、团委、计生工作,起到了武装思想,指导实践的效果。

该同志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泼辣干脆,处事果断,勤于调查研究,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难题。从事计生工作,她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通群众工作,形成计生“大合唱”;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和调查研究能力,善于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让计生政策家喻户晓;勤于深入家庭,讲政策,作动员,晓事理,帮育龄妇女;能将分管工作融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觉讲政治,精业务,促工作,保大局。能有效组织开展治理服务工作,多年来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绩促人,以身带人,开拓了计生工作新局面。有较强的亲和及融通能力,能与同志打成一片,与工作扎成一堆,与群众密切联系,寓治理于服务之中。

该同志敬业精神强,工作有闯劲,有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开展各项工作都有声有色,成绩显著。为推进计生协会工作,她能结合上情,调研下情,在村开展“三三制”试点,取得很大成绩。市区分别在乡村召开现场会推介经验,目前在全乡推广的该工作有效的促进了全乡计生工作。为更好地服务育龄妇女,她在全区首创“静静话室”,为育龄夫妇提供平台,接受计生服务,融通夫妇感情,在群众中反响强烈,这一创新引起市重视,新闻、城区报道专题推介了这一创新做法。为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她组织计生干部深入学习上级精神,研究全乡实际,制定了“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部门拉动”思路,着力在新的套路、进的门路、活的思路上做文章,创新了该工作,一方面全乡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声有色有味,获得群众赞誉,同时也引来省计生委关注,专题到乡调研,将做法全省推广。流动人口治理是难题,她积极争取支持,在村开展“流动人口综合治理”试点,后在全乡铺开,引起广泛关注。今年月,省计生委主任施中传、市计生委主任,一道专程到村调查研究,解剖经验。开展优质服务是计生主题,她能融通治理和服务,以服务促治理。该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今年月还代表全区接受市优质服务专题调研。计生工作,难就难在做人的工作难。她善于发挥“典型带路”工作,发掘扶持出了全国优秀中心户长,带出了一批优秀中心户长,协会会长,一批计生专干,带出了计生工作新成绩。该同志能创新工作业态、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形势,连年将全乡计生工作推出。今年月,市计生委综合计生工作,选点检查,非常满足。全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治理工作均获满分,创新出成绩。近年来,乡计生工作年年被区评为先进,年年被市评为先进。全乡婚育新风进万家、计生协会工作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该同志为人公道正派,作风深入扎实。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持“三严四自”,严格要求自己治理办公室人员;能严格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筑起防腐拒变大堤,严格廉洁自律。对全乡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坚持,带头落实,带领干部务实。能按照党员标准,切实履行权利,认真服务义务,一直被全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乡党委认为,该同志各方面条件成熟,符合提拔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参加西部地区千名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范文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2179 字

+ 加入清单

参加西部地区千名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参加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今年我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举办的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深圳、珠江三角洲、香港培训班。此次培训主要采取专题讲授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使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

一、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培训分别赴深圳、香港、顺德、中山、珠海五个城市,对其

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经验进行了初步了解和实地考察。了解深圳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深圳改革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有关情况和经验、考察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听取村领导介绍经验。参观香港市政建设设施、太平山顶、金紫荆广场及香港标志性建筑——香港青马大桥等。

二、主要收获与启示

(一)对照科学发展观,感悟经济特区的发展

深圳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可以说,深圳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城市,是一种现象。“深圳速度”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标志。从根本上讲,深圳的改革发展和自主创新则是深圳快速崛起的真正动力。

一是发展为纲、紧抓不松。深圳的开放开发一开始就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大力引进香港的资金、技术、机器,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围绕发展是硬道理,紧抓硬指标、用硬手段、抓硬任务不放松,不断探寻适合深圳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改革探路、带动发展。深圳人能够始终发扬“敢闯、敢冒、敢试”的“三敢”精神,在总结经验中不断深化改革,提出准、快、深、细、大、坚“六字”方针。探寻深圳的经济发展,结合理论实践,深圳的经济发展源泉主要来自于五大发展动力,即: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进步、教育和制度创新。

三是坚持开放、勇于实践。在坚持开放中,深圳人始终实践“433”发展模式。坚持开放,扩大开放,贯彻政策。

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城市,28年(1980年—2008年)的成功经验缔造了深圳独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现象,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深圳逐步从农业经济时代到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二)对照现代市场经济,感悟“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首先,香港是一个特殊的地方。香港地区辖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其次,香港是一个特殊的经济模式。香港虽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极具特色和活力,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港,被誉为“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度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再次,香港是一个成功地方。之所以说香港是一个成功的地方,有它其成功之道,即:经济自由、鼓励竞争、实行法治和廉洁政府。香港在经济发展上除了具有资本市场成熟、法制完善、税制简单,以及良好的管治文化等优势,同时,实行“低税率、简税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信息自由流通,这不仅使香港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负降到相当低的水平,而且使企业拥有充分的活力,并吸引了大量投资者。香港政府是法治政府,比较而言,香港拥有诚信和法治两大社会资本,香港法治被评为亚洲第一,在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评选,香港位列榜首。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的基础和现实比作为一个大城市的香港要复杂得多,难以简单类比。但香港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机制却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当前内地改革的主要聚焦点和首要任务。正是在这一点上,香港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三)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感悟壮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路

在这次学习考察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参观考察了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和中山市长洲社区,并聆听了社区主要领导介绍如何加强社区建设及如何壮大集体经济的作法和经验。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是注重经济建设。通过外引内联,加大创办村办企业力度。二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东北地区的科右前旗及##镇,我们不可能完全复制发达地区发展的环境,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关键在于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学习如何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机制解决发展中的

问题。对此,深圳、香港、珠江三角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启示是:

一是要大力推进观念创新,跳出旧体制、旧工作方式方法惯性的束缚,切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研究解决自身的问题。

二是要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加快改革步伐,特别是要在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上狠下功夫,创造一个激励人们创新创业、有利于市场主体成长发展的体制环境。这是我们和发达地区最根本的差距,也是振兴和促进我旗乃至我镇经济发展最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三是要着力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资源、能源的支撑已难以维持长远发展的需要,区域竞争的压力要求产业竞争力的大力提升,这一切都提出了优化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

(四)对照学习和考察,感悟提升领导素质和能力

通过对深圳、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学习考察,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进一步提高领导素质和能力的紧迫性。发达地区的创新精神和改革发展的突出业绩,是和当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和领导能力息息相关的。完全可以说,干部素质推动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又不断的提高着干部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提拔干部考察报告范文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3842 字

+ 加入清单

提拔干部考察报告范文

第一篇:新提拔干部考察报告

xx年3月 日,按照市局党组的安排,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率市局人事教育科科长对质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拟任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进行考察,考察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女,汉族,生于1968年3月,四川省三台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1986年6月至1990年2月,在**县东河电站工作;1990年3月至1992年12月,在**县计量检定测试所工作;1993年1月至xx年4月,在**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工作,1997年1月至xx年4月期间,担任**县质检所副所长、所长;xx年4月至xx年5月,在质监局工作,担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纪检组长;xx年5月至xx年4月,在质监局工作,担任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工会主席;xx年5月至xx年8月,在质监局工作,担任法制科副科长;xx年8月至今,在质监局工作,担任质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全面工作。

二、德能情况

(一)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该同志主持**局工作以来,能够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市局党组的各项决定,政治立场坚定,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组织纪律性强,在原则问题和重大事件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二)组织能力强,工作重点突出。在她主持工作期间,一是能站在全局思考问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她将**局工作情况制成表格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报送,争取他们对质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协调好与各部门的关系,仅半年时间就争取到省、市、区等各项资金54万元,打开了**局工作新局面;二是能围绕区委、政府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在支持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发挥品牌战略优势,将生猪、紫云猕猴桃列为“四川省”精心培育,将猕猴桃列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行争创,还将韭黄列为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并组织紫云猕猴桃参加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与陕西省政府在第xx届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共同举办首届全国农业标准化成果展,使**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跃上新台阶。三是大胆创新机制,服务园区建设。对入住园区企业实行提前介入制度、挂联帮助制度、绿色通道制度,提出了派出人员进驻园区服务的设想,促进食品工业园区发展。

(三)关心职工,工作作风踏实。她关爱职工,组织开展的“我为质监献计献策”问卷调查活动,得到了省局主要领导的肯定。为职工办实事,挤出资金解决了职工午饭难和午休难两大困难,使**局职工更加团结。工作作风踏实,经常带队开展食品、特种设备、建材安全专项检查。深入食品工业园区、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在迎接省局检查的准备工作中,她带头加班熬夜,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廉政情况

她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以政治坚定立德、以廉洁从政立身,以爱民为民立本,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廉洁勤政的表率。在个人品质上,为人正直,坚持原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以权谋私;在工作作风上,讲究民主,善于调查研究,能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廉洁自律上,坚持用《廉洁准则》规范自身行为,在出差、接待、交往等方面,不搞特殊化,反对铺张浪费。不利用职权谋私利、办私事,不在工作中贪便宜、要好处,没有接受与公务有关的宴请和礼品。能严格管好身边的配偶、子女,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在她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局局工作管理有序、成效显著。xx年,质监局被区政府表彰为**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工业经济及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被四川省“巾帼建功”领导小组授予四川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被市局党组授予“四好领导班子” 荣誉称号,她本人被评为**市质监局先进个人。

四、考评情况

经过民主测评,其结果如下:参加测评12人,发测评表12份,收回12份,有效票份,在推荐意见中,同意票,不同意票,弃权票。

经与**局工作人员座谈,并征求区人民政府、区委组织部、区纪委领导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该同志完全能够胜任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注重协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为质监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五、考察组意见

考察组一致认为:工作成绩突出,品行兼优,符合拟任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的条件。考察组建议,任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考察人:

第二篇:新提拔干部考察报告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围绕这些问题,8月上旬起,杭州市委组织部按照市委要求,对市经委、市建委、市旅委、市妇联、市科协等25家市直单位,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法规情况,做了集中检查。

这样的检查,杭州从20xx年开始实行,各地各单位先自查,市委再组成检查组抽查。20xx年,市委还建立了“每年一批,五年一遍”轮查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萧山区在每年检查中,通过“听、看、问、测”,全面掌握被抽查单位干部任用情况,并在被抽查单位和全区进行反馈和通报,确保整改工作层层落到实处。

当年集中提拔干部较多的部门、对群众评议较差的部门,以及平时干部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部门,这三类部门,下城区坚持做重点检查。

近年来,杭州市委围绕党的xx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目标要求,以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法规为根本,把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作为干部监督的重中之重,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

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

要扩大到所有有用人权单位

20xx年,杭州推出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制度。

“一报告”,指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两评议”,指在全委会成员中对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本年度本级党委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xx年,杭州各区、县(市)都实行了这项制度。下城、临安等地还把这项工作延伸到了街道和部门。

临安市专门出台了《实施办法(试行)》,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的实施对象、范围、方法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xx年底的区、县(市)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中,对一年内新提拔的67名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平均为96.05%。

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10个市直单位分别报告了去年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共有721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民主评议,对新提拔的218名干部,平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3.65%。

下一步,杭州要把这一制度扩大到全市所有有用人权单位,实现全覆盖。

提要: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各地在积极探索实行

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杭州各地还积极探索实行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上城区、拱墅区和淳安县在近期领导干部调整工作中,在考察环节实行了考察对象廉政报告制度,要求考察人选如实报告因私出国(境)的情况,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经商办企业情况,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名下的房产情况等情况,对出现虚报或不报情况,取消提拔使用资格。

下城区、江干区和萧山区陆续出台了《拟提拔区管干部报告廉政情况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考察人选报告廉政情况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等。

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监督,杭州不断创新举措,加大力度。比如,市、县两级全面实施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准确、及时地记录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基本情况,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主要环节和部内运作程序。

为严肃核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访举报问题,杭州规定,所有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都要逐级负责、逐一查清、查实必纠。

10条纪律防止不正之风

不弄虚作假、不拉关系、不走后门、不托人情、不搞宴请、不送礼品、不写条子、不打电话、不发短信,不影响和干扰干部选拔工作的正常进行。

去年,杭州在开展“两轮推荐、两轮票决”选拔领导干部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专门制定了防止不正之风的10条纪律措施。

今年上半年,各地在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都采取了集中谈话、签订遵纪承诺书、填写《拟提拔考察对象廉政情况报告表》、开通监督举报电话、设定网上举报邮箱等方式,切实加强对竞争性选拔工作的监督。

西湖区等地通过远程教育直播平台,对全委会票决做了现场直播,让公众和媒体直接介入公选重要环节;建德市还邀请了10名普遍市民代表作为组织工作观察员,全程对选拔过程进行监督,让群众知道选什么样的人、怎么样选人,使选人用人进一步在阳光下运行。正在进行的百名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同样制定了严密的全程监督工作方案,接受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确保竞争性选拔干部公正、公平、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拔任用环境。

考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管委会干部考察办法汇报材料[页2]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办法,汇报报告,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管委会干部考察办法汇报材料

今年  月,我局对交通系统二级机构领导班子和局机关成员提拔调整中均采取了“五综合”的考察办法,共调整3个单位的   多名领导干部,整个调整过程运行平稳,效果理想,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基层班子的认同和职工群众的称赞。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干部任用选拔的认识不到位。

2、单位年轻干部在交流和培训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意见和建议:

1、运用选拔机制,及时将那些在基层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把他们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为后备干部队伍增添力量,这样也可激发年青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肯干事、敢干事的创业激情。

2、降低后备干部的选拔资格,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实行优胜劣汰进行选拔后备干部。对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干部进行及时进行调整,对那些素质较好,基层工作经历丰富、缺少学习机会的干部,要及时选送到行政学院或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发挥其实际效益,这样才能使那些基层公务员通过公开选拔进入到后备干部队伍。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从基层单位选拔任用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在本地任职。特别是对那些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专业知识丰富的干部我们应根据需要和可能给予破格提拔使用,坚决杜绝那些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只会溜须拍马,能掐会算,能言善辩的人进入领导干部队伍中得到重用。

总之,干部的考察、选拔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兴旺发达。从完善、创新“五综合”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上下工夫,着眼于制度实施的成效,我们才能科学、准确地把那些德才兼备、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才能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这篇大文章做好。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干部考察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男,19xx年xx月出生,汉族,19xx年xx月入党,19xx年xx月参加工作,文凭,现任x市xx镇财政所所长,该同志主要表现如下:

政治意识强、思想素质好。该同志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时事政策,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坚持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开拓思维、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该同志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妥当协调好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灵活组织好所里面各项工作;财政业务能力很强,能熟练管理好财政所的各项业务,能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也十分到位,对省、市、区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能实行全过程监督,保证镇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地使用;尤其是创新意识非常强,在深化财政改革、推行结算中心代理、文明财政所建设等方面工作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将该财政所打造成了xx市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上级部门还专门组织了很多财政所过来参观学习。

勤政为民,业绩突出。该同志任财政所所长以来,一直本着“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区前列。一是加大征管力度。深挖细找税源,严厉打击偷逃抗税行为,连续几年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二是加强财务检查和财政监督,保证了镇财政资金多年来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三是规范惠农资金的管理。严格审核基础数据,准确录入惠农信息,及时兑付惠农资金。3年来,该所兑付了各种惠农资金832.9元。四是推行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20xx年以来,该所在以、等5个村委会作为实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得到了省、市财政部门的充分肯定。五是创新文明财政所建设模式。以创新的思维加强基础设施、规章制度、人员队伍的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市财政局的充分肯定,被定为xx市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始终坚持以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纪律严格,始终保持公仆形象。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兢兢业业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带头当好廉政表率,带动全所同志做到廉洁自律、干事创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选拔干部考察材料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选拔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是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对考察对象进行深入全面调查分析后,形成的反映考察对象表现情况的专用文书,是党组织决定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这些规定为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科学标准,具体到写作实践中,我们要重点把握好“六性”。

写实性——真实可信、符合实际

写实性是对干部考察材料的本质要求。作为组织部门了解、选拔和培养干部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干部考察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符合实际。撰写人在对干部作出评价和结论性意见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干部的素质能力,做到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事实,绝对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对暂时还拿不准的观点或材料,宁可舍弃,也不要勉强凑合。这既是组工干部党性强不强、职业道德好不好的表现,又是干部考察材料的生命线。比如,我们在评价考察对象“勤奋好学,勇于实践,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时,通过例举干部在党的理论学习实践中的三个把握:“一是把握参与中心学习组活动的时机学习;二是把握业余时间积极拓宽知识面;三是把握基层工作实践强化业务管理能力”等客观真实的事例加以印证,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全面性——重点突出,全面具体

全面性是对干部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干部考察材料是为干部任免等决策服务的,撰写人必须站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逐一回答考察对象素质能力情况,以反映干部的本质和面貌。同时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精心提炼观点,又要挖掘典型事实,清晰地反映不同考察对象之间的不同点。一是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反映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得住”的问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等等。二是以注重实绩为原则,扣住考察对象的工作经历、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解决“能不能”的问题。不同的干部,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分工,我们应注重和善于把握这些显著的或细微的差别,真实而生动地加以反映。三是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和不足,解决“行不行”的问题。针对组织考察的目的,尽可能地根据干部的拟使用方向,有侧重地反映其特点。如,是否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否熟悉这方面的工作,等等。对拟任“一把手”人选,除了共性的要求外,还应重点反映其驾驭全盘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准确性——恰如其分,准确无误

准确性是干部考察材料的价值标准。考察结论与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考察材料的点睛之笔。撰写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考察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最能反映人物真实面貌的材料筛选出来,在有限的篇幅内作出准确的表述。一是要通过深入的情况分析,透彻的定性定量研究,对考察对象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和结论,不能含混其词、模棱两可。尤其要避免以“由于”、“因为”等词语,为所说的缺点列举客观原因,使观点不明确;使用“似乎”、“可能”,“有些方面”、“有待于”等词语来表述,使人正误难辨;以“性格内向”、“个性较强”等个性代缺点。二是要通过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手段,依据确切的事实和群众合理意见,客观公正、深入具体地评价分析干部的功过是非;三是要着重突出实绩分析,以领导班子集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结合工作分工,深入分析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以此评定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四是要结合班子情况、岗位职能要求和干部特点,提出明确的建议。比如,有的干部理论水平高,但基层实践经验不足,可以明确建议将其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有的干部综合素质比较高,但工作中却和班子中的大部分成员不合拍,考察材料可以明确建议将其交流提拔到外单位使用。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宜阳县首批科级干部赴苏州培训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培训,全文共 4334 字

+ 加入清单

宜阳县首批科级干部赴苏州培训考察报告

宜阳县首批科级干部赴苏州培训考察报告为落实党中央对新时期干部培训工作的要求,根据省、市组织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按照我县2004年年初组工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县组织部从各乡镇和县直部门选派了五十名优秀科级干部赴苏州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培训活动。培训期间,学员们认真听课,仔细记笔记,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考察实践活动,并在课余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培训结束后,每个人都写了调研文章和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培训取得了明显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基本情况回顾

这次宜阳科级干部赴苏州培训班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德新带队,学员由县组织部、宣传部、法院、监察院、党校、电大、党史办、县直工委、行政中心和县直21个委局的科级干部及19个乡镇的组织副书记(或党委委员)组成。培训时间为2004年11月7日至11月22日,培训地点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这次培训采取边学习边考察,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方式进行。安排理论学习9天,授课老师为苏州大学、农干院的教授和当地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重点讲授了苏州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政府职能转变、“三农”问题和基层党建、投资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实务、民营经济、依法行政、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素质等内容。安排实地考察六天,考察了苏州老城的人文景点,中新合作工业园区的外向型经济,吴江、张家港、常熟、昆山等地的民营经济,太湖西山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和全国文明村—将巷村,周庄、锦溪等江南水乡的旅游产业和上海浦东新区等。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考察,苏州给我们的印象是,人文积淀深厚,市场活力很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共同进步。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认识到位,组织得力,成效显著。

我县这次组织的科级干部异地培训活动,人数多,时间长,内容丰富,是多渠道培训干部的第一次尝试。活动开展之初,县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张景彦部长亲自安排布署,并在学员赴苏预备会议上作专题要求。培训班由一名副部长带队,提前赴苏州进行全面安排。学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自觉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组织安排,统一行动,相互关照。由于认识到位,组织得力,上下一致,培训班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学习和考察任务,如期返回宜阳。通过这次“集体洗脑“工程,考验和锻炼了我县的干部队伍,组织部门增加了对县科级干部的了解,积累了培训经验。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相互了解,共同学习,交流了经验,达成了共识,更有利于今后我县部门之间,部门和乡镇之间工作的协调和开展。

2、安排安理,行动统一,学有所成。

过去我县对科级干部的培训一般在县委党校进行,以理论学习为主,时间安排相对较短,学员在本地参加培训,往往摆脱不了单位工作的影响,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加之缺乏实践活动,学习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这次,县委安排的干部异地陪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部门专人带队,统一纪律,统一食宿,统一上课,统一行程,学员们怀着极大的兴趣,一心扑在学习和考察活动上,不受单位工作影响,时间充分保证,思想高度集中,都取得了较大收获,使这次培训收到了显著效果。

3、对照先进,找到差距,提高了素质。

干部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员素质,为宜阳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这次县干部培训选在经济发达的苏州进行,苏州经济发展活跃,人文积淀较厚,干部观念超前,现代意识较强。学员们在学习和考察活动中,从各个方面接受教育,对照先进找差距。一方面学到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学到了当地干部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先进理念,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找到了差距,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

三、几点体会和共识

这次培训活动结束后,按照要求,学员们都在短时间内写出了考察报告和心得体会(每人3篇文章,1篇考察报告,2篇心得体会),上交组织部。从学员们的文章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和共识:

1、苏州人抢抓机遇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苏州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三次大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抓住了联产承包带来的乡镇经济大发展机遇,创造了闻名遐迩的的“苏南模式”,使乡镇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完成了原始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积累,为目前苏州制造业的大发展尊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乡镇经济的大发展还转移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激活了小城镇的发展潜力,使一座座千年古城焕发青春,一座座新兴工业城镇拔地而起,进一步使苏州的城市化战略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第二次是抓住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兴建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吸引了大量外资的进入。第三次是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机遇,打响了“苏州制造”的品牌,初步建成了现代高科技产业制造基地。

正是因为苏州人这种抢抓机遇的意识,才使原本没有考虑苏州的的中新合作工业园区最终落户苏州,也使得苏州在短短的十年间,由外向型经济带动,实现了经济的迅速腾飞。2003年度取得了GDP全国第五、财政收入全国第六、农民人均收入全国第四、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三、完成工业增加值全国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全国第一的骄人成绩。苏州也因这一系列的辉煌成就被评为“全国2004年度最具活力的城市。

2、苏州以人为本,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环境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苏州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以人为本抓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打造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作法值得我们深思。他们认为,人才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健,是打造投资环境和实施招商引资的主体。因此,苏州市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对干部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学说话(会普通话和英语)”、“学走路(会开车)”、“学写字(会电脑操作”、“学洗身(干干净净做人)”的“四学”口号,改善环境先从提高干部素质,改善干部作风入手,在全社会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安商、亲商、富商、”先进理念。经常性的派出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受训,转变观念,树立超前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接受大上海辐射和引进外资过程中,他们更注重引进各类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吸引外商方面,他们全力推介苏州的人文环境,增强环境的亲合力。

3、苏州招商引资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2003年度苏州引进外资首次超过上海,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到帐外资达到68亿美元。2004年前三季度统计,江苏省外资引进52%来源于苏州,目前在苏外资项目累计达到2800多个,其中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24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149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451个。苏州在招商引资方面,以吸引跨国公司资金和台资为主,在具体方法上,一是搞好环境建设(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吸引外商;二是以项目和开发区为载体,以商引商,产生积聚效应;三是搞好服务,亲商、安商和富商,把商人留住。四是把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加快培训本地人才;五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利用各种人际关系找门路,上项目,引资金。六是以知名人士、知名景区等人文环境为品牌,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4、苏州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吸取。

苏州近年来乡镇一级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日出万匹,一被天下”的丝绸之都-盛泽镇,全国文明村-蒋巷村等典型代表。苏州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重视带头人的作用。太仓市一个镇提出党员干部要“双带”,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也是能人经济,乡镇党员干部里能人很多,政府应该支持和鼓励他们带头兴办企业,在政策和贷款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办企业,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商业氛围,进一步带动广大群众创业经商,也会使党和政府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同时,为了防止党员干部犯错误,他们也尝试进行了一些制度方面的安排,如公布收入,廉政备案等。

5、苏州发展经济的典型理念值得我们思考和提倡

在苏州学习的十几天时间里,学员们所到之处,经常会听到一些当地流传的崭新理念,如“安商、亲商、富商”,“透明性政府、阳光式服务”,“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话”,“量才使用,育才待用,外才我用,以才生财”,“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要吃饭,找市场,不找市长”,“百姓不愿干的事政府干,百姓愿意干的事政府不要干”,“百姓干事是为了挣钱,政府干事为的是服务”,“帮助引资的是恩人,前来投资的是亲人,打开招商之门的是能人,影响投资环境的是罪人”等,这些理念包含很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四、几点建议

200年初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工业兴县和产业富民统揽工作全局,围绕“三大目标”,改造提升县办工业、服务协调省市营企业、强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壮大农业产业(四轮驱动),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呈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以龙羽电厂为龙头的城北工业园区初具雏形,恒基铝业20万吨氢氧化铝、黄河同力450万吨高标号水泥生产线、洛阳新区供热中心2×13.5万千瓦热电厂、宜源公司氟化铝等骨干工业项目开工兴建,跨境两条交通干线南车线宜阳段、安虎线宜阳段全线贯通,城关、寻村、张午等乡镇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我县与上海徐汇区徐家汇办事处缔结友好关系,招商引资获得突破。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县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借鉴先进经验,加快发展,建议县委政府还要研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加快建设洛阳卫星城市为目标,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区位优势,尽快制定和完善经济发展战略(基础资源要摸清,产业定位要准),以科学的发展战略统领经济工作的全局。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尽快拿出具有比较优势并与县经济战略相衔接的发展规划,利用洛南开发和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向我县辐射的机遇,引进人才、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和资金,形成投资宜阳,创业宜阳的新一轮发展热潮。

2、加快建设以电厂为龙头的北城工业园区和洛南工业带,改善工业园区周边环境,作为下一步招商引资的载体精心包装。

3、加大北城区基础设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美化靓化香鹿山周边环境,为前来投资的客商提供便利条件。

4、从中青年干部队伍中选拨培养一批人际关系较好,素质较高的招商引资队伍,专业从事招商引资活动,与招商专门机构挂靠,把招商工作从各乡镇和部门的责任目标中分离出来。

5、下大力气整顿干部作风,在民营经济展初期,少管理,多服务,放水养鱼,形成全社会投资兴业的良好氛围。

6、挖掘境内自然和人文资源,搞好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打好旅游这张名片。

7、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乡镇党员干部经商办企业,积聚商气,以商引商。

梧桐

2004年12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领导干部赴北欧国家培训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领导,部长,培训,全文共 5564 字

+ 加入清单

2003年领导干部赴北欧国家培训考察报告

2003年领导干部赴北欧国家培训考察报告

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科技兴新办公室组织的2003年领导干部赴北欧国家培训考察团,由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县市区党政领导及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组成,其中包括昌吉市、阜康市、奇台县、库尔勒市、岳普湖县、和田市、策勒县和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及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党委基层办、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自治区外办,伊犁州党委组织部、科技局、供销社等单位领导,共17人。在自治区科技 厅厅长顾家马俞同志带领下,全团成员9月9日如期出境,9月30日安全入境,历时21天。在境外期间,培训考察团严格按照原定的学习考察内容和行程开展活动,接受了瑞典农业协会、瑞典农业理事会组织的培训,考察了瑞典等国家的农场、养殖场、酿酒基地和中小企业,了解了当地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整个培训考察过程中,大家珍惜机遇,遵守纪 律,互相帮助,认真学习,联系国情、区情、县情和分管工作,撰写各自的学习考察报告, 对进一步做好科技兴新(县市区)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总结如下 :

一、北欧国家的农业特点

北欧各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所占的比例不高,农民占总人口的3—5%,但农业相当发达,有些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一)北欧国家有着浓厚的生态观念,把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为鲜明,畜牧业比重大。北欧国家除了丰富的海洋资源外,森林覆盖率很高。如瑞典的森林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76%,芬兰的森林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4%,挪威的森林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27%。北欧国家的农业结构中,畜牧业占大头。如瑞典农业产值中,畜牧业占到80%;芬兰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占到75%;挪威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占到96%。各国 养殖以牛、猪、鸡为主,在有些国家羊、鹿等养殖只作为景观产业。种植业相当一部分是为 养殖业提供饲草饲料。

(二)严格按计划生产,牲畜数量和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北欧国家的农业产量,包括牲畜种类、大畜头数,原来都是按配额生产,加入欧盟后,主要通过谈判确定每个国家的最佳经济产量,然后按照统一计划来生产;牲畜的生活条件,欧盟也有严格的标准;大畜都有统一的档案,有关部门随时进行检查。各个国家的畜产品数量较长时间内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上,没有大起大落、买难卖难的现象。相对集中地方的农畜产品,都由固定的供销渠道(类似 我国的供销社)收购,农场之间主要是在质量上竞争。政府区分不同区域,按牲畜头数、林 地和种植面积给农民直接补贴。如果农场主不按计划生产,就得不到补贴,甚至要罚款。如果农场主得不到政府补贴,有的就只能保本或微利经营。补贴主要通过项目来进行。领取补贴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农场主加入国家的一个项目,到年底,填一张项目实施表,经核实 后就可领到补贴。

(三)法规科学化,为提高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提供了保证。在这方面,瑞典的做法最独特,有的已被欧盟采纳。例如,他们制定了《动物福利法》或称动物保护法。其核心就是善待动物,不让动物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规定饲养动物场所要通风,温度、湿度要经常测量,符合标准;不能打动物,不能让动物疲劳。牛在夏季必须在舍外活动三个月,肉牛在舍外活动时间应更长;猪在下崽前必须单独安排场所;鸡不能关在很小的笼子里喂养,要可以自由行走。动物移动时,要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尽可能与同批生活的一起运输,不让感到孤独,运输途中,尽可能少见到人。雌性动物在生产期的前后三个星期才能运输。动物得病时,必须由合法的兽医及时医治,不能及时医治的必须及时宰杀。牛角,鸡、鸭尖嘴不能锯掉;不能给动物喂生长激素、抗生素;宰杀时,不能让动物感到流血而死。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各级政府培训并配备了执法检查员,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农场主不配合检查, 警察配合执法。如果检查发现动物受到虐待,要判农场主罚金或入狱。如果屡犯,政府可判取消其接触动物的权利,剥夺其养殖动物的资格。瑞典的动物疾病防治也有一套完备的监督 服务体系。每种牲畜都有健康标准。发现口蹄疫,要全部烧尸深埋处理,由政府赔偿。大畜都有编号,作为身份证,由农业理事会统一管理,能很快查到源头。农场主买卖牲畜都要报告。禽类不编号,但以农场主为单位登记在案。饲料配方有严格的标准,由理事会对加工厂进行检查。他们还要求每个农场有独立的空间处理动物粪便,贮存时间要在8—10个月内。贮存室要封盖严密,从下往上加添,不能从上往上到。冬季不能把厩肥撒在地里,其它季节撒厩肥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农作物生长期内施液体厩肥,采取注射输入法,不能用抛洒或挖沟埋的办法进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不使环境受到污染。

(四)独特的农业管理体系。尽管农业人口少,农业产值比重低,但北欧各国都有健全的农业管理部门和监督服务体系。瑞典最为独特。政府制定农业方面的法规,作出重大决策,首先向农业理事会咨询,法律颁布或作出重大决策后,由理事会具体监督实施。理事会内设有市场部、发展部、生产部、兽医部、预测控制部等9个部门。仅农业理事会就有900多人,分布在全国21个县、270个市政府。这种体制已经存在400多年,世界上独一无二。用瑞典农业理事会哥德胡利女士的话讲,这种体制最大的好处是直接为农民服务,贴近农民。瑞典还有一个重要的农业民间组织,即农业协会,分国家、地区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他们认为农业人口越少,越要联合。农业协会理事会成员民主选举产生,所有理事都是农民。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了解消费需求,提供服务,帮助增加收入;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咨询;参加议会活动和欧盟谈判,维护农民利益;协调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工业用地的补偿。农协经费主要来自会员,每个会员一年交120瑞典克朗,就可得到相应服务。95%的农户都认为值 得,现有36万名会员。农协办有刊物,农场主可根据自己的愿望宣传自己的产品。农协办 有会议中心和几个公司,为本国农民和国际提供服务。农协的费用1/3来自本国农民。

二、欧盟及北欧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欧盟、北欧各国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北欧国家过去失业率高达10%左右,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失业率明显下降。欧盟的中小型企业政策主要有:第一,减轻负担,放松管制,包括企业注册、登记、审验,还包括减少30%的年度统计报表;第二,鼓励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包括吸收新雇主,实行税收补贴,减少社会保障费和提供培训等;第三,鼓励创新开发、雇用高素质的员工和员工培训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成立了欧洲企业和创新中心网络;第四,扩大中小型企业国有资本,设立二板市场,鼓励风险货币进入市场;第五,为中小型企 业间的合作创造条件,成立了50多个中介及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鼓励研究成果的交流和促进 创新成果应用;第六,更加注重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如欧盟信息中心,直接帮助并指导中 小企业找到合适的欧盟网络和服务终端。在北欧的中小企业发展中,瑞典、芬兰、丹麦各有特色。

瑞典规定,雇员少于250人的企业,统称中小企业;雇员少于50人的企业为小企业(欧盟也 是这个标准)。瑞典的中小型企业51.6万个,占企业总数99%。40%的雇员在大企业工作,中小企业雇员占59%,中小企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7%。良好的经济环境,统一的游戏规则,是瑞典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不同区域的合作,“增长协议” 是成功的范例。第二,优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行政当局不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政府在工业部门成立一个特别小组,协调简化工作,小组成员来自各部门的国务秘书,共同研究制定减化小型企业的税赋等。第三,培育企业家。主要是对妇女、年轻人以及 有移民背景的,与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培养,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创业观。第四, 转化政府作用,在行政干预与市场调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有 :工业、就业与交通部,简称工业部,商务发展部,ACMT集团(主要为20人以下的小企业服 务),创新中心,工业设计院,工业发展基金,全国贸易局,专利登记部门,贸易理事会。 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有:合作发展组织,总商会,私营企业联合会,工业联合会, 雇主同盟,外来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与代理中心。

芬兰中小企业产值超一半,为60%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其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瑞典相似,最突出的是为企业提供支持。第一,建立了整套融资政策。包括政府象征性的投资,给每个新办企业投资15个芬兰币,不用还;政府投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超过50%;政府担保,代还一半利息。第二,商业天使投资。自己有钱而不想办企业人的可以发贷款,不超过启动资金的20%。第二,投资协会。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组成,可退出也可贷转股。初创时提供资金,参与管理,提供服务。

丹麦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投资和技术创新。全国250人以上的企业只占0.2%,75%的企业雇员不超过50人。中小型企业主要进行科技开发,以设计为主,搞各类研究中心,服务面很广。

三、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批学习考察团的成员大多数是第一次出国,而且所有成员是第一次到北欧。通过学习考察 ,大家普遍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思想上收获很大。主要有:

第一,加深了对十六大精神的理解。出国学习考察前,团员们普遍参加了十六大精神,尤其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专题培训。大家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带着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责任出国学习考察。通过北欧的所见所闻,对维护政治社会大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认识不断深化,信心进一步增强。都感到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优先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抓紧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树立全民的诚信观念;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体现初级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抓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搞好商品和劳务出口等等,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基本规律。这些重大决策的实施,体现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正日益同国际接轨。我们在这些方面有了明显进步,经济发展就一定会更具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 一定能够实现,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

第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我们的社会制度、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与北欧国家不同,而且我国人口太多,尤其是农民的比重太大,基础条件差,这是最大的国情。考虑一切问题都要从这一实际出发,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通过学习考察,很多同志感到,北欧国家发展农业的一些做法我们是可以借鉴的。首先,要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北欧乃至整个欧盟的农业,都有很强的计划性,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体系,牢牢地控制和引导着各个农户的生产类型和规模,同时,农户也有自主选择项目的权利,在一定时期内农户的农产品数量和农户的收入保持相对稳定。通过学习考察,有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一讲市场经济,最时髦的话,就是“让农民什么能赚钱就种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不找市长找市场”,听起来有道理,但对农民是不负责任的。还有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种这种那,但收购时又不承担经济责任的做法是错误的。政府的任务就是为农民找市场,搞好市场与农户的衔接。要认真研究怎样把计划与市场很好地结合起来,现实要求就是办好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形成公司加农户的共同利益体,维护农民的利益,这是政府的主要责任。第二,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我们国家对农业有支持,但由于经济实力所限,不像北欧国家力度那么大,同时很多支持没有使农民得到真正实惠,多是流通环节获利。要按照国际惯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从政策制定到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为农民着想,而不能从农民身上打主意。要认真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真正把农民负担降下来。要实行农产品收购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挂钩的政策,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第三,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方针,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小型企业,把农村人口降下来,扩大农业经济规模。

第三,大力实施科技兴新战略。通过学习考察,大家亲眼看到一个科技发明、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运用,就可以振兴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兴新战略,切实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要大力培育全体公民的科技精神,形成浓厚的科技意识,自觉地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经营观念告别。第二,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现代科技知识培训, 广大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科学、用科学的带头人和示范者。第三, 在内引外联,招商引资的各项经济工作中,都要把科技含量放在首位,依靠科技求发展。第四,建议加强科技立法,促进科学技术的大普及。第五,要抓好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做好科技副职的选派工作,抓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发挥好各级专家顾问团作用,积极探索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四、进一步搞好学习培训的建议

领导干部肩负着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的重任。党中央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用五年时间把在职干部轮训一遍,这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的战略举措。学习国外经济、科技管理的先进经验,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 展的重要培训方法。要认真总结前几期培训的经验,把出国培训工作搞得更好。要精心确定 学习考察的内容,使之更多地了解国外经济、科技、文化、法规情况。(蒲仕裕 董 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干部考察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区残联老干部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与时俱进、真抓实干,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确保了离退休干部队伍的稳定。现将20xx年工作目标考核自评报告汇报如下:

一、强化责任意识,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年来,区残联领导先后多次主持召开老干部工作会议,向老干部通报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形势,赠送生产生活用品,并积极参加走访慰问活动,批阅老干部来信,听取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 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起到了表率作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制度和老干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室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政治上尊重老干部,认真落实政治待遇

一是组织离退休干部认真学习七一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离退休干部自觉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勉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光荣历史、永葆革命本色。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离退休干部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通过坚持老干部阅读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向老干部通报情况、组织老干部就近就地参观学习等制度,较好地把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让广大老干部了解形势、学习政策、支持发展、以身作则。我单位老干部在年初参加了区委组织的迎新春老干部茶话会并多次参加区委组织的老干部培训工作。一年来,共组织老干部学习文件5次、听报告2次、参加重要会议3次、参加重大活动3次。

三、生活上照顾老干部,认真落实生活待遇

一是落实离休费和医疗费。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运行正常,离休费全部按时发放到位,医疗费报销及时,没有拖欠。二是落实走访慰问。坚持把走访慰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关心老同志、加强与老同志联络和沟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走访慰问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达老同志,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单位采取重大节日定期慰问、平常随机慰问的方式。三是落实福利待遇。四是落实健康体检。7月初,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到区医院进行体检。

四、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把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本单位社会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成规模合理、使用性强的老干部学习活动室。 二是举办消防讲座。5月,邀请市消防协会教官为老干部举办了一期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有效增强了老干部的安全防火意识。

五、发挥老干部在发展残疾人事业中的作用

一是注意引导老干部在发展残疾人事业中发挥组织、协调和表率作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继续做贡献。

二是注意掌握老干部的专业、技术、特长和发挥作用的领域,探索建立离退休干部人力资源信息库,科学有序地组织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先后多次组织我单位老领导对我单位重点工作进行考察调研,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

六、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一是我单位党组把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建立制度、深化服务。我单位加强与老干部居住地有关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考虑离退休干部的特点和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强化服务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加强对退休干部在集中学习、开展活动、愉悦生活、发挥作用等方面的组织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六、退休干部调研信息和宣传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选拔干部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4389 字

+ 加入清单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范文3篇

篇一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为什么要提拔这个干部?提拔过程有没有公正公平公开?提拔后干部表现怎样?

围绕这些问题,8月上旬起,杭州市委组织部按照市委要求,对市经委、市建委、市旅委、市妇联、市科协等25家市直单位,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法规情况,做了集中检查。

这样的检查,杭州从20xx年开始实行,各地各单位先自查,市委再组成检查组抽查。xx年,市委还建立了“每年一批,五年一遍”轮查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萧山区在每年检查中,通过“听、看、问、测”,全面掌握被抽查单位干部任用情况,并在被抽查单位和全区进行反馈和通报,确保整改工作层层落到实处。

当年集中提拔干部较多的部门、对群众评议较差的部门,以及平时干部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部门,这三类部门,下城区坚持做重点检查。

近年来,杭州市委围绕党的xx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目标要求,以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法规为根本,把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作为干部监督的重中之重,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

xx年,杭州推出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制度。

“一报告”,指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两评议”,指在全委会成员中对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本年度本级党委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xx年,杭州各区、县(市)都实行了这项制度。下城、临安等地还把这项工作延伸到了街道和部门。

临安市专门出台了《实施办法(试行)》,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的实施对象、范围、方法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xx年底的区、县(市)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中,对一年内新提拔的67名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平均为96.05%。

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10个市直单位分别报告了去年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共有721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民主评议,对新提拔的218名干部,平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3.65%。

提要: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用人环境,除《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专项检查外,杭州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去年底今年初,市委组织部还对市物价局、质监局、农业局等10个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一报告两评议”试点。

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杭州各地还积极探索实行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上城区、拱墅区和淳安县在近期领导干部调整工作中,在考察环节实行了考察对象廉政报告制度,要求考察人选如实报告因私出国(境)的情况,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经商办企业情况,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名下的房产情况等情况,对出现虚报或不报情况,取消提拔使用资格。

下城区、江干区和萧山区陆续出台了《拟提拔区管干部报告廉政情况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考察人选报告廉政情况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等。

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监督,杭州不断创新举措,加大力度。比如,市、县两级全面实施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准确、及时地记录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基本情况,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主要环节和部内运作程序。

为严肃核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访举报问题,杭州规定,所有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都要逐级负责、逐一查清、查实必纠。

不弄虚作假、不拉关系、不走后门、不托人情、不搞宴请、不送礼品、不写条子、不打电话、不发短信,不影响和干扰干部选拔工作的正常进行。

去年,杭州在开展“两轮推荐、两轮票决”选拔领导干部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专门制定了防止不正之风的10条纪律措施。

今年上半年,各地在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都采取了集中谈话、签订遵纪承诺书、填写《拟提拔考察对象廉政情况报告表》、开通监督举报电话、设定网上举报邮箱等方式,切实加强对竞争性选拔工作的监督。

西湖区等地通过远程教育直播平台,对全委会票决做了现场直播,让公众和媒体直接介入公选重要环节;建德市还邀请了10名普遍市民代表作为组织工作观察员,全程对选拔过程进行监督,让群众知道选什么样的人、怎么样选人,使选人用人进一步在阳光下运行。正在进行的百名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同样制定了严密的全程监督工作方案,接受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确保竞争性选拔干部公正、公平、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拔任用环境。

篇二

新提拔干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该同志在乡工作多年,先后从事过司法、办公室、团委、计生工作,知识面宽,阅历和经验比较丰富,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不断线,争做学习型干部;坚持创意不减劲,争做创新型干部;坚持工作不放松,争做勤政型干部;坚持自律不动摇,争做廉政型干部。近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先后被上级业务部门授予“市新长征突击手”、“市计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政治敏锐性强,思想素质高。能一以贯之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学习知识面宽,对时政、法律、知识、英语、计算机等理论有一定研究,学习方式多,善于和敢于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自己学,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进自己的知识,胆识和见识,学习形式活,能自觉参加组织活动集中学,挤压业余时间自己学;读书看报天天学,结合实际专题学。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业务知识指导办公室、团委、计生工作,起到了武装思想,指导实践的效果。

该同志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泼辣干脆,处事果断,勤于调查研究,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难题。从事计生工作,她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通群众工作,形成计生“大合唱”;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和调查研究能力,善于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让计生政策家喻户晓;勤于深入家庭,讲政策,作动员,晓事理,帮育龄妇女;能将分管工作融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觉讲政治,精业务,促工作,保大局。能有效组织开展治理服务工作,多年来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绩促人,以身带人,开拓了计生工作新局面。有较强的亲和及融通能力,能与同志打成一片,与工作扎成一堆,与群众密切联系,寓治理于服务之中。

该同志敬业精神强,工作有闯劲,有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开展各项工作都有声有色,成绩显著。为推进计生协会工作,她能结合上情,调研下情,在村开展“三三制”试点,取得很大成绩。市区分别在乡村召开现场会推介经验,目前在全乡推广的该工作有效的促进了全乡计生工作。为更好地服务育龄妇女,她在全区首创“静静话室”,为育龄夫妇提供平台,接受计生服务,融通夫妇感情,在群众中反响强烈,这一创新引起市重视,新闻、城区报道专题推介了这一创新做法。为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她组织计生干部深入学习上级精神,研究全乡实际,制定了“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部门拉动”思路,着力在新的套路、进的门路、活的思路上做文章,创新了该工作,一方面全乡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声有色有味,获得群众赞誉,同时也引来省计生委关注,专题到乡调研,将做法全省推广。流动人口治理是难题,她积极争取支持,在村开展“流动人口综合治理”试点,后在全乡铺开,引起广泛关注。今年月,省计生委主任施中传、市计生委主任,一道专程到村调查研究,解剖经验。开展优质服务是计生主题,她能融通治理和服务,以服务促治理。该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今年月还代表全区接受市优质服务专题调研。计生工作,难就难在做人的工作难。她善于发挥“典型带路”工作,发掘扶持出了全国优秀中心户长,带出了一批优秀中心户长,协会会长,一批计生专干,带出了计生工作新成绩。该同志能创新工作业态、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形势,连年将全乡计生工作推出。今年月,市计生委综合计生工作,选点检查,非常满足。全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治理工作均获满分,创新出成绩。近年来,乡计生工作年年被区评为先进,年年被市评为先进。全乡婚育新风进万家、计生协会工作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该同志为人公道正派,作风深入扎实。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持“三严四自”,严格要求自己治理办公室人员;能严格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筑起防腐拒变大堤,严格廉洁自律。对全乡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坚持,带头落实,带领干部务实。能按照党员标准,切实履行权利,认真服务义务,一直被全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乡党委认为,该同志各方面条件成熟,符合提拔要求。

篇三

,男,汉族,*年**月出生,*人。xx年9月至xx年7月,于学习,全日制本科学历;xx年7月参加工作工作至今,任政府办公室科员。20xx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政治立场坚定,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等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定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工作中,牢记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起到了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扎实敬业,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协助主任开展工作,基本做到了目标明确、流程规范。通过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及时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保证了办公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实践证明,该同志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知识水平。十分注重学习,一直把学习作为解放思想、拓宽知识的有效途径;把学习作为破除常规、创新工作的重要武器;把学习作为增强团结、多出成绩的有效手段。通过学习提升现代知识素养;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文化、科技等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增强了提纲挈领、把握全局的能力。

四、作风严谨,严格遵守各项组织纪律。该同志在生活中,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以来没有出现违纪违法行为。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议研究,拟任为县政府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干部考察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65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市委组织部信息处下发的“关于在我市开展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的干部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我们迅速行动、突出重点、认真细致地逐条逐项按照《××市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检查评分表》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查。

一、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工作是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这充分说明了档案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重要使命和重要意义。我局十分重视档案工作,以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组织、人事工作中心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材料的收集和案卷的整理,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全市改革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强人事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局非常重视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主管局长亲自抓,加强了对我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主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设办公室和具体工作人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确分级管理责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准确、真实地保存好各种档案。档案工作者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和深入的开展,努力开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三、归档与整理情况

在市委组织部信息处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后,我局就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将上级文件精神、要求进行了认真研读,并明确了时间、要求和标准。同时,我们严格按照文件,以《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第五章《档案材料收集、鉴别与归档》执行,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工作力度,逐份清理干部档案,对所缺材料逐项进行登记、索要。对收集归档的材料,认真细致地进行鉴别,剔除不应归档的材料,使归档材料真实可靠、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需经组织审查盖章和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归入干部档案。

在干部档案的整理工作中,我们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号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制度、鉴别制度、整理制度、查(借)阅制度、转递制度、保密制度、保管制度、管理人员职责等各项制度,做到完善各种登记薄和台帐。

四、档案的利用和转递情况

我局的干部人事档案在利用时,查阅单位要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按照查阅干部档案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需要有主管局长签字方可查阅,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查阅干部档案。干部人事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必须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过主管局长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时归还,不得擅自转借他人。在干部档案的转递中,我们也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详细登记,严密封包,收到档案的单位,经核对无误后,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立即取回。

五、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局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干部人事档案保管、保护及利用方面的作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积极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制定了经费预算并得到落实,购置新式档案盒,更换密集架,做到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齐全。

通过自查,找到原因,也增加了信心,目前,我们干部人事档案已经全部加工整理完毕,正在进行材料收集和整理目录阶段,逐步完成市委组织部文件中要求的任务。

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是党和国家干部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干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涉及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为了更好管理干部档案,为干部工作服好务,今年,我局将就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并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领导干部赴山东烟台等地学习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领导,部长,全文共 1608 字

+ 加入清单

领导干部赴山东烟台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由来已久。从1984年中央“五四三”活动指导委员会(中央文明委的前身)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发端,至今已有23年。1996年,中央xx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12年前,要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城市。1999年、XX年,中央文明委分别评选表彰了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烟台市是首批53个城市之一。XX年,中央文明委正式部署考评命名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并明确规定,申报对象必须是前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

在此背景下,烟台市确立了“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努力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于XX年正式申报,并于XX年10月首批被命名。其经验和做法给了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多年来,烟台市坚持以党的xx大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注重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其主要方式,一是选准主题,旗帜鲜明地加强正面灌输。早自1990年始,就坚持每年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全市分农村、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五个层面,采取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组织优秀党课下基层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中教育活动。二是强化对比引导,更新发展观念。针对干部群众中一定程度存在的“自满自足自负”和“畏首畏尾畏难”情绪,选择了全国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省17个市及周边城市三个座标,分1980年、1999年和“”以来三个阶段,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使干部群众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的前12年,烟台在全国14个首批开放城市中的发展位次稳中有进,而“”期间,17项主要经济指标有11项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比较,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认识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进而增强了“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形成了破满破难、奋力赶超的斗志。

思想建设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XX年,全市gdp达到1630.89亿元,增17.5%,在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排名由第8位前移至第7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4亿元,增33.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60元,分别增10.4%和13.1%。烟台进入中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同时,社会事业也取得新突破,分别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

中央文明委决定命名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后,烟台市委、市政府认为,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一张含金量非常高的“城市名片”。全市上下要在四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争创文明城市突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以人为本思想,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二是争创文明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推动烟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有力手段;三是争创文明城市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造福群众的德政之举、民心工程;四是争创文明城市活动内容广、标准高、指标细、测评严,全市上下同创共建,有利于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市文明委全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提出了明确目标:到XX年,力争全面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基本指标,确保首批进入全省文明城市行列,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同时要求,切忌形式主义,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诚,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让群众真正在创建活动中见到利益,得到实惠。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