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实验报告汇总【推荐20篇】

浏览

7582

范文

748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195 字

+ 加入清单

淀粉酶活性测定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酶是高效催化有机体新陈代谢各步反应的活性蛋白,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所以酶在生物体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对酶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酶的活力是酶的重要参数,反映的是酶的催化能力,因此测定酶活力是研究酶的基础。酶活力由酶活力单位表征,通过计算适宜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酶催化生成产物的量得到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的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按照其水解淀粉的作用方式,可分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存在于禾谷类的种子中。β-淀粉酶存在于休眠的种子中,而α-淀粉酶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成的。

α-淀粉酶活性是衡量小麦穗发芽的一个生理指标,α-淀粉酶活性低的品种抗穗发芽,反之则易穗发芽。目前,关于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很多种,活力单位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国内外测定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常用的有凝胶扩散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降落值法 。这3 种方法所用的材料分别是新鲜种子、萌动种子和面粉,获得的α-淀粉酶活性应该分别是延

二、实验原理

萌发的种子中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β-淀粉酶不耐热,在高温下易钝化,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下则发生钝化。本实验的设计利用β-淀粉酶不耐热的特性,在高温下(70℃)下处理使得β-淀粉酶钝化而测定α-淀粉酶的酶活性。

酶活性的测定是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酶在一定时间内催化得到的麦芽糖的量来实现的,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可用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测定,由于麦芽糖能将后者还原生成硝基氨基水杨酸的显色基团,将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求出麦芽糖的含量。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毫克数表示淀粉酶活性的大小。然后利用同样的原理测得两种淀粉酶的总活性。实验中为了消除非酶促反应引起的麦芽糖的生成带来的误差,每组实验都做了相应的对照实验,在最终计算酶的活性时以测量组的值减去对照组的值加以校正。

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及时间,以减小误差。并且在酶的作用过程中,四支测定管及空白管不要混淆。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

实验材料:

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1厘米左右) 仪器:

722光栅分光光度计(编号990695)

DK-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编号L-304056)离心机(TDL-40B)

容量瓶:50ml×1,100ml×1 小台秤 研钵

具塞刻度试管:15ml×6 试管:8支 移液器 烧杯 试剂:

① 1%淀粉溶液(称取1克可溶性淀粉,加入80ml蒸馏水,加热熔解,冷却后定容至100ml); ② pH5.6的柠檬缓冲液:

A液(称取柠檬酸20.01克,溶解后定容至1L) B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克,溶解后定容至1L)

取A液5.5ml、B液14.5ml混匀即为pH5.5柠檬酸缓冲液;

③ 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00克,溶于20ml 1M氢氧化钠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克酒石酸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盖紧瓶盖保存);

④ 麦芽糖标准液(称取0.100克麦芽糖,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小心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

⑤ 0.4M NaOH

四、实验步骤

1. 酶液的制备

称取2克萌发的小麦种子与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后在室温下放置,每隔数分钟振荡一次,提取15-20分钟,于35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2.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① 取4支管,注明2支为对照管,另2支为测定管

② 于每管中各加酶提取液液1ml,在70℃恒温水浴中(水浴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0.5℃)准确加热15min,在此期间β-淀粉酶钝化,取出后迅速在冰浴中彻底冷却。

③ 在试管中各加入1ml柠檬酸缓冲液

④ 向两支对照管中各加入4ml 0.4M NaOH,以钝化酶的活性

⑤ 将测定管和对照管置于40℃(±0.5℃)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15min再向各管分别加入40℃下预热的淀粉溶液2ml,摇匀,立即放入40℃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后取出,向两支测定管分别迅速加入4ml 0.4M NaOH,以终止酶的活性,然后准备下步糖的测定。 3. 两种淀粉酶总活性的测定

取上述酶液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稀释倍数视样品酶活性大小而定,一般为20倍)。混合均匀后,取4支管,注明2支为对照管,另2支为测定管,各管加入1ml稀释后的酶液及pH5.6柠檬酸缓冲液1ml,以下步骤重复α-淀粉酶测定的第④及第⑤的操作。

4. 麦芽糖的测定 ⑴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15ml具塞试管7支,编号,分别加入麦芽糖标准液(1mg/ml)0、0.1、0.3、0.5、0.7、0.9、1.0毫升,用蒸馏水补充至1.0ml,摇匀后再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1ml,摇匀,沸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取出冷却,用蒸馏水稀释至15ml,摇匀后用分光光度计于520nm波长下比色,记录消光值,以消光值为纵坐标,以麦芽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⑵样品的测定

取15ml具塞试管8支,编号,分别加入步骤2和3中各管的溶液各1ml,再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1ml,摇匀,沸水浴中准确煮沸5min,取出冷却,用蒸馏水稀释至15ml,摇匀后用分光光度计于520nm波长下比色,记录消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进行结果计算。

五、数据整理及计算

上表中前4行数据为实验的原始数据。以表中前两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见下页),计算上表中第4行数据(各样品的OD值)均值,填入上第5行中,根据标准曲线的方程,计算第5行OD值所对应的麦芽糖浓度,填入最后一行,如上表。

根据以上的数据整理的结果,结合以下公式计算两种淀粉酶的活性:

淀粉酶活性(毫克麦芽糖克·1鲜重分钟·1)

(A-A)样品稀释总体积

样品重(g)5

(B-B)样品稀释总体积

淀粉酶活性(毫克麦芽糖克 1鲜重分钟1)

样品重(g)5

A——α-淀粉酶测定管中的麦芽糖浓度

A’——α-淀粉酶对照管中的淀粉酶的浓度

B——(α-+β-)淀粉酶总活性测定管中的麦芽糖浓度 B’——(α-+β-)淀粉酶总活性对照管中的麦芽糖浓度 计算结果如下:

α-淀粉酶活性(毫克麦芽糖克-1鲜重分钟-1)

(α-+β-)淀粉酶活性(毫克麦芽糖克-1鲜重分钟-1) β-淀粉酶活性-1鲜重分钟-1)

六、结果分析

七、思考题

1、酶活力测定实验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什么?实验设计的关键你认为是什么?为什么? 答:利用酶的专一性或酶活力的影响因素抑制除待测酶以外的其它酶活性,通过测酶促反应的产率推算酶活力大小。

关键在于抑制其它酶的活力而不影响测定酶,这样可以减小或避免其它酶产物给测定结果带来的误差。

2、本实验最易产生对结果有较大误差影响的操作是哪些步骤?为什么?怎样的操作策略可以尽量减少误差?

答:①浸提步骤。70℃温度或15min时间控制不严格不准确则可能导致β淀粉酶未完全钝化使测得活性偏大。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②70℃水浴后需要立即冰浴,否则β淀粉酶复性使测得α淀粉酶活性结果偏大。③向测定管中加入NaOH时应迅速,否则酶与底物继续反应使结果偏大。

3、-淀粉酶活性测定时70℃水浴为何要严格保温15分钟?保温后为何要立即于冰浴中骤冷?

答:由于-淀粉酶不耐热,在70℃下处理一定时间可以钝化,严格保温15分钟可以达到理想的钝化效果,时间过长,-淀粉酶活性也会受到影响;时间不足,-淀粉酶钝化不完全。保温后立即骤冷是为了通过剧烈的温变改变-淀粉酶的结构以防止在随后的反应中复性,这样就保证了在随后的40℃温浴的酶促反应中-淀粉酶不会再参与催化反应。此外我认为冰浴使酶迅速降温,便于严格控制高温处理时间的长短。

4、pH5.6柠檬酸缓冲液的作用?各管于40℃水浴准确保温15分钟的作用?

答:酶实验体系的pH值变化或变化过大,会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失活。加入pH5.6的缓冲液调至酶促反应的最适pH,同时稳定溶液的pH不至于在反应过程中大幅波动。 40℃水浴准确保温15分钟为调整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5、众多测定淀粉酶活力的实验设计中一般均采取钝化-淀粉酶的活力而测-淀粉酶和测总酶活力的策略,为何不采取钝化-淀粉酶活力去测-淀粉酶活力呢?这种设计思路说明什么?

答:β淀粉酶与α淀粉酶的催化特性是有差异的。β淀粉酶主要作用于直链淀粉的α-1,4-糖苷键,而且仅从淀粉分子外围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切断至α-1,6-键的前面反应就停止了;而α淀粉酶则无差别地作用于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α-1,4-糖苷键,所以β淀粉酶需要α淀粉酶淀粉支链的α-1,4-糖苷键后才能完全体现其催化能力。 此外我认为在实验中温度比酸度更易控制,钝化α淀粉酶难度远远高于β淀粉酶,而且若提高酸度钝化α淀粉酶,则回调最适pH时α淀粉酶也有可能由于复性恢复活力。

这种设计思路说明在测定酶的比活力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酶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要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可行性。

6、本实验中所设置的对照管的作用?它与比色法测定物质含量实验中设置的空白管有何异同?本实验可否用对照管调分光光度计的100%T?为什么?

答:消除非酶促反应(如淀粉酸性环境下加热水解)和非测定时间内的酶促反应引起的麦芽糖的生成带来的误差。

两种都是为了消除非测定部分对光的吸收,空白组是为了消除溶液中溶剂等其它组分对光的吸收,而对照管是为了消除非测量所需反应所得的多余溶质对光的吸收。

不可,因为标准曲线的确定是在空白的基础上的,得到的是OD值与麦芽糖含量的关系

7、我们所测定得到的总酶活力减去所测定得到的-淀粉酶活力是否就等于-淀粉酶活力?为什么?你的结论说明什么? 答:不等于。因为β淀粉酶和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但二者都不能水解支链的α-1,6-糖苷键,而我们所测定得到的总酶活力是二者在与R酶的共同作用下测得的酶活力,R酶能够降解支链淀粉,断裂α-1,6-糖苷键,从而增大了β淀粉酶和α淀粉酶可水解的底物浓度,使测得的总活力大于β淀粉酶和α淀粉酶单独作用的酶活力之和。 我的结论说明实验时要考虑各种酶协同作用的综合因素

八、参考文献

[1]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自编教材 [2]基础生物化学 赵武玲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关于童年的实验报告550字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童年实验报告550字

实验名称:关于“选择怎样的童年”的必要条件。

实验目的:每个人都有童年,可是他们对童年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有些人认为童年无法改变,那么,就由我来证明吧。

实验用品:大试管三支、“悲伤”溶液、“乐观”溶液、“随便”溶液各一瓶,“童年”颗粒若干。

实验步骤:1。取三支大试管,向里面加入等量的“童年”颗粒。

2。向三支大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三种溶液,观察并记录其颜色现象。

实验现象:1。加入“悲伤”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快,溶液由灰色变成黑色,并出现沉淀,散发出刺鼻的臭味。“童年”由饱满变得萎缩。

2。加入“随便”溶液的试管中反应适中,溶液由土黄色变成黑色,散发出一种令人头昏老涨的气味。“童年”颗粒由饱满变得稀释。

3。加入“乐观”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慢,溶液由白色变成无色,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气体。“童年”颗粒发芽,生长成一种“丰富多彩”的固体。

实验方程式:童年+悲伤=痛苦+极有害物质童年+随便=烦恼+有害物质童年+乐观=愉快+丰富多彩

实验小结:由此可见,童年是可以改变的,选择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的条件是乐观,而乐观是需要时间才能被体现出来,但如果你对童年很乐观的话,那么,你的童年将会丰富多彩。

实验时间:20xx年3月10日星期六

注:“悲伤”和“随便”溶液反应过的剩余物质必须慎重处理,不然危害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物理实验报告《观察凸透镜成像》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实验报告《观察凸透镜成像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6.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休息与成功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休息成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关于休息对成功影响的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

在生活中,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勤奋、天资、机遇、创新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天资与勤奋。也许你曾品尝过通过勤奋获取成功的甘甜,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有的人获得成功的次数多且时间长久,有的人获得几次成功后就止步了。这是为什么呢?本次实验就是针对一些过度勤奋者的境遇,探究休息对成功的影响。

实验用品:

试管三支,一瓶成功溶液,2克的过度休息颗粒,2克合适休息颗粒和2克少休息颗粒

实验步骤:

(1)向三支试管分别倒入同体积的成功溶液

(2)向A试管加入2克过度休息颗粒,振荡摇匀

(3)向B试管加入2克合适休息颗粒,振荡摇匀

(4)向C试管加入2克少休息颗粒,振荡摇匀

实验现象:

(1)A试管充分反应后,原来明亮的红色成功溶液慢慢褪色变为了灰色,沉淀生成黑色固体

(2)B试管充分反应后,明亮的红色溶液没有褪色,反而慢慢变得更加明亮

(3)C试管充分反应后,“轰”的一声发生爆炸生成黑色烟雾

实验方程式:

A:成功+过度休息→成功次数变少

B:成功+合适休息→长久成功

C:成功+少休息→不再成功

实验总记:

在实验(1)中,由于反应速度缓慢,时间没能与成功溶液发生反映,成功颗粒沉淀下来变为失败固体。

在试验(2)中,反映速度适当,加快了时间与成功溶液反应,使成功溶液得以变得更明亮。

在试验(3)中,由于反应速度过快,时间与成功溶液反应过于剧烈,导致了爆炸。

后记:

一次成功也许很容易做到,但长久的成功能否做到,这就要看你能否把握住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做得好就能使你长久成功,做得不好成功将很可能将无法与你再次相逢,甚至导致英年早逝,与成功彻底无缘。

总结:长久的成功=勤奋+天资+合理休息

时间:20xx年12月23日17时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科学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怎样设计与改进实验报告书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5807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设计改进实验报告书

一、设计与改进实验所应遵循的原则

设计、改进实验是有明确目的的,那就是更好地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不是为“改”而改,也不是标新立异。因而,设计、改进实验必须遵循如下的原则:

(一)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实验的改进或增补,应是严格遵循大纲的要求,不能“超纲”,也不能随意降低标准。教材是教和学的依据,教材的编排循序渐进、衔接紧密,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实验的编排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应首先明确该实验在教材中的作用。增补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说明,增补与改进均应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违背教材编排科学性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实验安排的时机也应有机地溶入教材的整体之中。

(二)遵循实验教学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

优秀的教材在实验教学编排上也应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如对仪器的认识、使用是由简到繁、渐次增多;各种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由教师示范到学生逐步掌握应有计划的安排;又如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是循序渐进的;组织学生结合教材自己设计实验习题更应在有一定知识及技能积累的条件下进行。因此,进行实验设计与改进,必须遵循实验教学自身的规律性,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例如,对初中化学的增补与改进实验,宜装置简单、原理涉及单一,操作简便,随着学生接触的实验多了,化学知识更丰富了,再逐步提高实验的综合性和复杂程度。

(三)实验的设计与改进,要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其重要作用还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目前课本上的大部分实验虽都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是行之有效的,但多数是验证性实验。而探索性实验是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出发,将实验变成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亲自探索新知、亲自实验,去认识化学概念和规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初步训练。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尽量设法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启发性、思考性。例如在初中可设计一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形成分子的概念及认识分子的性质。

(四)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应考虑教学法的因素

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应符合教学法的需要,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新课的讲授往往以单独的实验为宜,复习课则可设计,增补综合系列实验,以实验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如卤素性质综合实验等。并进实验课的设计应注意如何把演示实验简化,使之仪器简单,需时少,易成功,无危险。一般一节课只应安排2~3个实验。

(五)力求仪器装置简单、效果明显、直观性强

实验现象应使全班学生都能观察到,仪器装置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便于观察。当简单性与直观性发生矛盾时,应服从直观性的需要。

(六)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改进需时较长的实验

演示实验是为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时间过长会影响知识的讲授。为保证实验在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师应探究实验原理,寻找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反应物的数量关系和形态,考虑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提高实验成功率,使实验准确及时完成,是实验改进的重要课题。

(七)确保安全,防止污染

中学化学涉及一些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及有毒气体逸出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确保学生的安全,防止中毒及污染也是实验设计与改进的重要课题。这可从改进仪器装置,增加防护措施,提高实验技巧等多方面加以研究。

二、实验设计与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一)革新设计思想,巧妙构思

实验的设计与改进,本身是一项研究,是一种创造。不墨守陈规,是革新与创造的精髓。因此,成功的实验设计与改进,来源于立意的创新、构思的巧妙。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有较广博的知识,要熟悉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实验方法,要了解国内外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的动态。下面介绍的几个实验是近年来中学化学实验改革的成果,都很有新意。

1.一氧化氮气体简易发生器

由于一氧化氮气体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而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学生难以从实验现象上直观地得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无色一氧化氮气体的结论。而改进的一氧化氮气体简易发生器(图16),利用一氧化氮气体不溶于水的性质,用稀硝酸盛满整个试管而将空气排出,避免了生成的一氧化氮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的可能。并将一氧化氮的制备与性质实验融为一体,即可清楚地看出实验的主要产物: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和蓝色的硝酸铜溶液,打开橡皮管夹又可演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同时避免了二氧化氮气体污染空气。这一实验改进,构思巧妙,装置简单,直观性强,具有新颖性。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用锥形瓶或集气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将瓶口用胶塞塞紧。取粗铜丝打磨干净后绕成螺旋状并插入一个与瓶口合适的胶塞中。手持胶塞将铜丝加热,离开火焰后表面要确实看到生成黑色氧化铜,趁热插入瓶中,铜丝由黑色瞬间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可重复做2~5次,倒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这是对原教材中实验的改进,仪器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易于观察,且减少了一氧化碳的逸出。

3.吸氧腐蚀实验

本实验为增补课本实验空白而设计。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吸氧腐蚀有电流产生,是电化腐蚀,加强对吸氧腐蚀机理的认识。

实验装置如图17,将废钢锯条用砂纸打亮,从中间折断,溶液呈微酸性,pH值为6。

实验时,每从导管鼓入一次空气流,即可看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明显的摆动。此实验装置简单,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省时,现象明显,并可连续使用。

4.焰色反应效果改进实验

碱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现行教材是用铂丝蘸取检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由于铂丝蘸取溶液很少,焰色反应很快消失,学生不易看清,特别是用蓝色钴玻璃观察钾更困难。

若改用同时点多盏焰色反应灯,能长时间观察金属的焰色反应。可废物利用将青霉素药瓶制作成焰色反应灯。由于酒精灯用乙醇做燃料,而乙醇火焰带黄色,对焰色有严重干扰。将燃料由乙醇改为甲醇,在灯芯上撒放少许粉状检测物,再用深色竖板做背景衬底,点燃灯芯,可观察到鲜明的被测元素焰色反应。

用滴管往小瓶内加入甲醇溶液不超过2/3容积,放入灯芯即可使用。由于点灯法增大了火焰的可见度,用甲醇做燃料,大大降低了对焰色反应的严重干扰,即使观察钾的焰色也不必用钴玻璃。灯芯上添加检测物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使用。小瓶上要贴有标签,并设置瓶盖(可用眼药瓶底部)。

(二)采用其它学科的实验仪器和方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成为科技进步的明显特征之一。化学实验也不再是传统的自我封闭的体系。一些其它学科仪器和电子元器件已成为广泛通用和普及的了。根据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的原则和方向,引入一些新的仪器或电子元器件,对革新实验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的一些实例,也出自各地教师的研究成果。

1.化学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三极管、音乐集成块、压电陶瓷发声器等的应用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具有耗电省及灵敏度高的特点,利用若干发光二极管和小功率晶体管可制作简单的直流放大电路。利用输入电压的变化,经放大后,能使不同数的发光二极管依次发光。用此装置可证明不同溶液导电能力的差异。由于不同溶液导电能力不同,输入电压也将发生相应变化,此时发光二极管发光的个数也不同,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溶液导电能力的差异。

“水的电离度受温度影响实验”,“金属活泼性实验”,“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溶液的中和反应”等实验均可运用上述装置。目前,各地推荐的实验改进、教具改革成果中,很多项目使用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器件。这不仅使实验现象直观、鲜明,也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2.利用投影器做化学投影实验

在简单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一般都可以利用投影器投影。实验现象被投影放大后,使一些只有细微变化的现象,变得易于观察,使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看清。由于投影实验只需在较小的器皿内进行,还可以节约药品。实验投影的方式分为竖直投影和水平投影两种。竖直投影时,银幕上得到的影像是侧视实验的效果;而水平投影时,银幕上得到的影象是俯视实验时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所做实验在观察上的要求来设计投影的方式。水平投影一般在结晶皿内进行,如金属钠与水反应、电解铜等实验均能得到较好的效果。竖直投影实验,一般在扁平投影反应槽内进行,可用于金属活动性比较、原电池、胶体电泳等实验。

(三)从探索最佳反应条件上改进实验

实验的研究与改进,一种是新的构思、新的设计,另一种则是对原教材中那些反应条件不易掌握,反应时间较长,效果不明显的实验加以改进,使之更适合教学需要。这还包括原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无可挑剔,但结合本校具体条件做起来不尽理想的。在不改变原设计构思的情况下,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探索最佳的反应条件,因为化学反应的发生与进行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首先是决定于反应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相互间的作用,其次还要受到外界多种因素与实验程序的影响。因此,化学反应条件的研究与控制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与程度和实验现象的鲜明与准确的客观因素是众多的。常见的客观条件有反应物的浓度、用量的配比、纯度、温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反应体系的压强、温度、光照及溶剂,反应介质的pH值,实验的程序,电化学反应所需要的电流强度与电压等等。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条件的研究

为得到光泽性好的块状金属铜是改进本实验的目的,关键在于研究最佳反应条件。

首先要解决的是木炭和氧化铜的用量比,理论上,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是1∶13.3。但若按此量,木炭的用量实际上会不足,因为试管中的空气会消耗一定量木炭。因而木炭用量要比理论值偏高,实验证明,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以1∶10至1∶12为宜。反应物的总量也会影响实验效果,太多、太少均不好,如用15×150mm的试管以1.6克为宜。反应物颗粒要细,混合均匀,适度压实,使颗粒间紧密接触,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另一课题是研究反应温度及灯具,由于本实验是固相反应,要求使用高温灯加热,最宜控制掌握的是使用加铁纱网罩的大火酒精灯,还要考虑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开始发红,猛烈燃烧时应及时撤走酒精灯,便于观察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2.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反应最佳条件

当原实验给定的条件不详,效果较差又无文献可查时,应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法,简称正交法,它利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对那些受诸因素影响的实验,要想获得最佳反应条件,如果盲目试验,不仅增加试验次数,延长周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有时还会因试验次数多得惊人以致无法进行。使用正交法能从众多的不同条件搭配中,选出少量的最具“代表性”的试验,并能对影响试验结果的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给予定量的估计。正交法是一种科学方法,一项科学试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外,采用科学方法也是试验成败的关键。

(四)采用代用品,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专用仪器

由于学校条件,实验室设备及经费的限制,使部分学校不能按质按量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因地制宜采用代用品,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仪器,是一项大有作为的研究课题。现举几例说明。

1.用红磷做“自燃”实验

白磷剧毒,易燃,一般中学不具备保存条件。但若将一般实验室中易得到的红磷转化成白磷做自燃实验,不但补足了教材中应做的实验,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取红磷2克装入大试管中,把10厘米长的滤纸条卷成螺旋状装入试管中,配上有直角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插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加热红磷,红磷升华为磷蒸气,被滤纸吸附。停止加热,换上无孔胶塞(此时红磷已转化为白磷),待用。实验时,用镊子夹出纸条,白磷遇空气即燃。

2.为引出催化剂概念而设计的实验装置

原教材中为引出催化剂概念而设计了三个实验,很费时间。现在用一个自制的简单仪器,可使三个实验用一个连续的实验代替。

仪器如图18。A为自制弯曲试管,B为氯酸钾,C为二氧化锰。实验时,首先加热二氧化锰,检验无氧气放出。再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有氧气放出。移开火焰,使试管直立,二氧化锰落入加热的氯酸钾中,检验有氧气迅速放出。此实验由于简洁,有利于概念的引出,已被选入北京市的新编教材中。

3.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实验

用托盘天平称量实验备用的烧杯的质量后,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慢慢地向烧杯里倾倒,让学生观看天平指针发生偏移。这一实验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易成功。分析原因,有时是由于实验室的天平被腐蚀而不够灵敏所致;称量与感量不匹配等。如用250毫升烧杯称量二氧化碳和空气,其质量差是0.1705克,如果用感量0.2克的天平则指示不出明显变化,所以应当用再大一些的容器。再有集气瓶的体积也应与烧杯的体积相匹配,集气瓶的体积应等于或大于烧杯的体积,容器是否干燥也很重要。为了提高演示成功率,可改成一种自制天平。将悬有两个纸袋的杠杆支架起来并保持平衡,将其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大烧杯收集满二氧化碳,然后将二氧化碳慢慢倾注到一端的纸袋里。杠杆失去平衡时,再向另一端的纸袋里倒入二氧化碳,杠杆又恢复平衡。本着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精神,可制作多种实用的仪器。如用废牛皮纸信封做成漏斗,再涂以蜡或树脂涂料实用且不易摔碎。用易拉罐,有机玻璃、泡沫板,聚光电珠等制作高亮度丁达尔现象实验器,实验现象十分明显;用135胶卷暗盒制作的酒精灯增温护焰罩,能使酒精充分燃烧,焰高是原来的1.5~2倍,处于半气化状态,加罩的酒精灯适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甲烷制取、焰色反应等高温实验。其它一些代用品或废弃物如输液管、塑料瓶等均可派上用场。

4.液封除毒气化学仪器的自制

在中学化学课本的演示实验中,有一些实验会产生污染物,对师生健康有害。如二氧化硫、氯气等,可在现有仪器的条件下加工制成具有防毒气逸出的装置,使实验更加安全,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图19中的液封集气瓶,可进行多种有害气体性质实验。

使用代用品或制作简单仪器,应力求操作规范,并应向学生说明规范实验的内容。做到既增补了因仪器、药品不足而减少的实验,同时又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三年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范文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3001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三年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三年多来,随着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

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具体的实施办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小学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名师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名师,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从学生层现上讲,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2、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完善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实验教师,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新课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实施系统,由1—6年级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做到校长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教研组具体抓的工作网络。

② 健全制度,规范课改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相继出台了《课改理念学习制度》《课改教师备课制度》《课改教师常规考核办法》《课改教研制度》《课改教师奖励办法》《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等,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有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课改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③健全课改保障制度,无论是在硬件添置与辅导材料的购买,还是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均给予优先,3年下来在新课程上共投入经费达20万余元。

3、抓宣传舆论,营造实验氛围实施新课程,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支持与配合,早在XX年5月,我们向家长和社会作了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许多家长对自已的子女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之后定期召开课改成果会,让学长、学生深切感受新课改的好处,进一步增强课改的自主意识,同时征询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使新课改革在主体上形成合力。

同时定期编印实验信息资料,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学校课改动态。

4、加强学习,树立新课理念

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进行课改实验的自觉性,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课改的实质,以利于在实

验中,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①以校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书面内容。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做到有时间,有内容。

③每学期期末及暑期培训,安排新课程专题培训,形成为听讲座、看录像。

④积极参与并组织外出培训,三年来共参与新课程外出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作新课程讲座。

5、强化常规,减轻学生负担

①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做到“五要五不准”。

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在6小时以内,严禁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最不超过30分钟。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

④依据《雷甸小学教学常规》和《雷甸小学教学常规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工作的管理。

5、依托校本,发掘课程资源新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为学校和老师开发课程留下了一定空间,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创建我校特色,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作了探索。

①结合学校特色,开掘《科技》校本课程,分上、下两册,36课时,内容包括科普知识、三小制作、科技创新成果等,结合校本课程和选修课,正式进入课堂。

②依托科技实验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近年来,每年成立活动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成果获专家好评,每年获市以上奖。

③挖掘学校隐性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如建成科技成果室、劳动活动室等。

6、做实教研,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新课程注重教师的反思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三年来,我校以校本教研为手,为教师营造教研氛围,激励教师投身新课程实验之中,提高教师课改意识,挖掘教师潜在的能力。

①构建教学反思平台学校按新课程学科成立“学习、反思、发展”为主题的反思小组,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周周有案例,月月有交流,每学期对教师的案例反思汇编成册,教师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

②构建课题研究平台

③构建集体备课平台

备课是搞好课改教学的前提,在模式上改变备课的内容,注重学情分析,教学分析和课后反思,不追求复杂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且成立备课组,每二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备课确定教材分析的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补充修改,确定一套完整的课时计划,每位教师再根据班级实际,实行策略修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水平。

④构建教研活动平台

⑤构建教师教学展示平台。

每学年开展新课教学展示活动,广大实验教师通过平台,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极大地促进教师课堂技艺的提高,两年来,我校承担了县3次课改学科展示活动,获得同行专家好评,4名教师参加县市课堂教学评比,获得好成绩。

7、突出过程,积极探索评价机制。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学校开始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用评价的多元化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评价功能和实验的要求,结合县教研室的评价要求,我校积极探索学生素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操作中注重: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②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进步和变化。

③评价方法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行为观察、问题研讨、成长记录等。

同时,积极研究教师教学评价策略,力求以评价提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71 字

+ 加入清单

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和它们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小液流法测定新鲜白萝卜的组织水势。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组织水势低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吸水,溶液变浓,比重增加,小液流下沉。当组织水势高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失水,溶液变稀,比重下降,小液流上浮。当组织水势等于溶液渗透势,组织与溶液达到水分进出动态平衡,溶液浓度和比重不变,小液流不动。

压力室法测定海桐叶片组织水势,植物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导管中的水分由于内聚力的作用而形成连续的水柱。因此,对于蒸腾着的植物,其导管中的水柱由于蒸腾拉力的作用,使水分连贯地向上运输。当叶片或枝条被切断时,木质部中的液流由于张力解除迅速缩回木质部。将叶片装入压力室钢筒,切口朝外,逐渐加压,直到导管中的液流恰好在切口处显露时,所施加的压力正好抵偿了完整植株导管中的原始负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小液流法:白萝卜、打孔器、10ml离心管、小刀、镊子、注射器、1mol/L蔗糖溶液、甲基橙 压力室法:压力室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小液流法:

1、用1mol/l的蔗糖溶液配制0.05、0.10、0.20、0.30、0.40、0.50M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mL),用力混匀。

2、分别取4ml不同浓度的溶液到另一组相应的试管中。每管加入厚度约为1mm的萝卜圆片,加塞放置30min。期间晃动(3-4次)。

3、用针蘸取少量甲基橙放入每支试管,混匀。

4、用注射器取少许黄色溶液,伸入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部,缓慢挤出一滴小液滴,观察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Ψw(Mpa) = -iCRT = -0.0083×(273+toC) ×浓度

压力室法:

根据植物材料选取枝条(或叶片)型的压力室盖→将试样装入压力室盖的孔(或槽)中夹紧,压入压力室并顺时针旋转紧固。打开钢瓶阀门,使控制阀朝向加压,缓慢打开测定阀,使加压速率达0.1bar,仔细观察伸出压力室盖的植物样品,一发现木质部转湿润液体溢出,立即关闭测定阀,记录压力表读数。

组织Ψw(Mpa) = -0.1×压力室压力表读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小液流法测定结果:

其他两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萝卜组织液浓度

Ψw(Mpa) = -iCRT = -0.0083×(273+t℃) ×浓度= -0.0083×(273+16 ) ×0.1=-0.240Mpa

萝卜组织液浓度约为0.1mol/L,水势约为-0.240Mpa

压力室法测定结果:

室温16℃,测出出水压力读数为13,水势 -1.3Mpa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比较多组的实验结果发现,各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经分析认为通过小液流法测量的水势误差较大。

2、经分析认为萝卜切片厚薄和总质量不同、在空气中放置的时间不同、萝卜片在溶液中的放置时间不同,均有可能造成小液流法实验数据的偏差。

3、通过小液流法测得的植物组织水势只是一个范围,如要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需要缩小梯度之间的浓度差,在0.5mol/L~0.2 mol/L之间设多个测量点。

七、讨论、心得

1、因为小液流法的人为因素误差较大,所以萝卜切片须尽量使大小厚薄均匀,切好后尽快同时放入到六个试管中,以减少人为误差。

2、由于萝卜和外界溶液渗透达到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将萝卜放入溶液后等待的时间不能过短,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将萝卜切成薄片也是为了加快渗透作用。

3、使用注射器向原荣业中加入黄色的渗透平衡溶液时,应缓慢加入少量即可,如加入太快,会黄色溶液从针头向下喷出,会对液流运动方向的观察造成影响。

4、用压力室法测定植物的水势,可以直接从压力表上读出水势的数值,实验结果直观,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判断水刚从切面渗出难度较大,同时该实验方法仪器要求较高,且测量值受到环境气压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优秀范文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705 字

+ 加入清单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优秀范文

实验名称 计算出1000以内10个最大素数之和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if、if…else、if…else if语句和witch语句格式及使用方法,掌握if语句中的嵌套关系和匹配原则,利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分支选择结构。

2、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格式及使用方法,掌握三种循环控制语句的循环过程以及循环结构的嵌套,利用循环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3、掌握简单、常用的算法,并在编程过程中体验各种算法的编程技巧。进一步学习调试程序,掌握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检查方法。

实验内容

计算并输出1000以内最大的10个素数以及它们的和。

要求:

在程序内部加必要的注释。

由于偶数不是素数,可以不考虑对偶数的处理。

虽然在1000以内的素数超过10个,但是要对1000以内不够10个素数的情况进行处理。

输出形式为:素数1+素数2+素数3+…+素数10=总和值。

算法描述流程图

main函数:

判断素数: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t sushu(int n)/* 判断素数的函数 */

{

int t,i;

t=sqrt(n);

for(i=2;i

if(n%i==0)/* 如果不是素数,返回 0 */

return 0;

return n;/* 如果是素数,返回该数 */

}

void main

{

int i,j=0,n,m=0,a[1000],x;

/*clrscr;*/

printf("please input a number form 1 to 1000:");

scanf("%d",&x);

if(x==2)/* x=2时的处理 */

printf("%dn",x);

else if(x

printf("error!n");

else

{

if(x%2==0)/* x为偶数时,把x变为奇数 */

x--;

for(i=x;i>1;i-=2)/* x为奇数时,做函数计算 */

{

n=sushu(i); /* 做判断素数的函数调用 */

if(n!=0)/* 对素数的处理 */

{

a[j]=n;/* 把素数由大至小存入数组a[ ]中 */

j++;

if(j

m+=n; /* 统计前10个素数之和 */

}

}

if(j

{

for(i=0;i

{

n=a[i];

printf("%d",n);

printf("+");

}

printf("2=");

printf("%dn",m+2);

}

else for(i=0;i

{

n=a[i];

printf("%d",n);

if(i

printf("+");

else

{

printf("=");

printf("%dn",m);

}

}

}

}

测试数据

分别输入1000、100、10测试。

运行结果

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素数个数小于10时的处理不够完善,考虑不够周全。把“+2”的处理做的太勉强。

程序过大,不够精简,无用文字太多。

学习耐心与细心不足,如scanf(“%d”,&n);中的“&”经常忘记。

编程思想不够发散,例如如何判断素数,只能想出2种方式(其中1种为参考教科书上内容);在今后学习中应更多的动脑,综合运用所学。

基本功不够,如清屏clrscr等函数用的不好,有时同样的问题多次犯,给实验课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这说明我的知识不够广,有很多有用但不做考试要求的书中内容没有学好,认识程度不够深刻。就算以后c语言这门课程结束后,也应多看相关东西,多上机练习,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提高自己。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知识不够广泛,如vc++6.0等程序,自己试了好一阵也不会用;说明我电脑水平还是不够,自学能力不够。已会的东西掌握的还是不够好。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c语言上机实验,我对这个介于人类与非人类之间

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有了一定的体验。其间开心过、郁闷过、无奈过、彷徨过……随着实验的胜利成功与实验报告的胜利完成,有点微微的自豪感使人难忘。感谢高克宁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感谢实验课上小老师们的耐心指点,也感谢我在实验中经历过的点点滴滴……伴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高深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等待着我自己去挖掘。对c语言,我会更加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报告范文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技能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探究过程:

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

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探究结论:

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 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4. 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smt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94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smt实验报告

篇一:SMT实验报告书

实训报告

实训题目:

实训地点: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实训时间:

一. 实训目的

1. 通过该实训,使学生认识SMT组装过程中常用的元器件类别,标识。对表面组装器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 在实训过程中,学习最基本的元器件的识别方法,了解元器件在SMT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作用。

二. 实训要求

1.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

2.实训过程不要将无关的物品带入实训室。

3.不要损坏实训器材。

4.不要操作与本次实训无关的软件。

三. 实训时间

第五周 周一第一大节

四. 实训地点

一教楼五楼507机房

五. 实训总结

1) 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特点、分类

① 如何区别贴片电阻与贴片电容?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么?

贴片电阻都是黑色的并且实物上都印有该电阻的阻值或阻值的代码。贴片电容上面没有印字,这是和他的制作工艺有关(贴片电容是经过高温烧结面成,所以没办法在它的表面印字),而贴片电阻是丝印而成(可以印刷标记)。电阻:R 电容:C

② 如何区别贴片电阻与贴片电感?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么?

贴片电阻一般上面有数字表示阻值,另一面是白色瓷体,扁平长方形状。

贴片电感形状是扁方形的,中间是个圆盘,里面可以看到线圈。

电阻:R 电感:L

③ 如何区别贴片电感与贴片电容?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么?

贴片电容一般电容体颜色较深一些,用万用表电阻档量是开路的,没有标志。贴片电感一般有白色的、线绕的等,用万用表电阻档量是短路的,一般会标电感值在上面。 电感:L 电容:C

2) 片式电阻的结构、精度分类、外形及标注方式、识别方法。主要技术指标。

标注方式:1.阻值精度为±5%,±10%, ±20%时,采用3位数字表示

① R≥10欧,前两位为电阻的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后面“0”的个数。如:150表示15×100=15Ω

② R

2.阻值精度为±1%,±2%时,采用4位数字表示。

若电阻值R ≥100Ω:前三位是有效数字,第四位表示有效数字所加“0”的个数。例:20xx表示为:200×102=20xx0Ω=20kΩ

若电阻值R在10~100Ω之间: 在小数点处加“R”。例:15.5Ω记为15R5

若电阻值R

识别方法:贴片电阻一般上面有数字表示阻值,另一面是白色瓷体,扁平长方形状。

主要技术指标:SMT电阻器的体积很小,但它的数值范围和精度并不差,见

表2-3。3216系列的阻值范围是0.39Ω~10MΩ,额定功率可达到1/4W,允许偏差有±1%、±2%,±5%和±10%等四个系列,额定工作温度上限是70℃。

3) 片式电阻网络的结构分类、特点、主要的参数。

结构分类:SOP型、芯片功率型、芯片载体型和芯片阵列型

特点:在一个电阻网络中含有多个参数与性能一致的电阻。

主要的参数:精度一般为J(5%),G(2%),F(1%)

4) 片式电容的结构和特性、精度分类、外形及标注方式。主要技术指标。

结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陶瓷介质,金属内电极,金属外电极。而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它是一个多层叠合的结构,简单地说它是由多个简单平行板电容器的并联体。 特性:1.小型化、低高度化 2.高频低阻抗、低损耗3.高耐热性、长寿命、高可靠性4.环保

精度分类:一般分为3级:I级±5%,II级±10%,III级±20%。在有些情况下,还有0级,误差为±20%。 常用的电容器其精度等级和电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用字母表示:D——005级——±0.5%;F——01级——±1%;G——02级——±2%;J——I级——±5%;K——II级——±10%;M——III级——±20%。

外形:

标注方式:(1) 直标法:用字母和数字把型号、规格直接标在外壳上。

(2) 文字符号法:用数字、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文字符号表示其电容量的单位:P、N、u、m、F等。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标称允许偏差也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小于10pF的电容,其允许偏差用字母代替:B——±0.1pF,C——±0.2pF,D——±0.5pF,F——±1pF。

(3) 色标法: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单位一般为pF。小型电解电容器的耐压也有用色标法的,位置靠近正极引出线的根部。 主要技术指标:(1)额定工作电压:对于结构、介质、容量相同的器件,耐

压越高,体积越大

(2)温度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电容

量的相对变化值。温度系数越小越好。

(3)绝缘电阻:用来表明漏电大小的。一般小容量的电容,绝缘电阻很大,在几百兆欧姆或几千兆欧姆。电解电容的绝缘电阻一般较小。相对而言,绝缘电阻越大越好,漏电也小。

(4)损耗: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在单位时间内发热而消耗的能量。这些损耗主要来自介质损耗和金属损耗。通常用损耗角正切值来表示。

(5)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参数随电场频率而变化的性质。在高频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损耗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另外,在高频工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间的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

5) 片式钽电解电容器结构特征、分类、特点,主要特性指标,识别方法。

结构特征: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正极是钽粉烧结块,绝缘介质为TaO5,负极为MnO2固体电解质。将电容器的芯子焊上引出线后再装人外壳内,然后用橡胶塞封装,便构成了固体钽电解电容器。液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比固体钽电解电容器较为简单,电容器的芯子直接由钽粉烧结块经阳极氧化制成,再把电容器芯子装入含有硫酸水溶液或凝胶体硫酸硅溶液的银外壳中,然后用氟橡胶密封塞进行卷边密封而成,硫酸水溶液等液体电解质为电容器的负极。

分类:烧结型固体、箔形卷绕固体、烧结型液体。

特点:寿命长、耐高温、准确度高、滤高频改波性能极好,不过容量较小、价格也比铝电容贵,而且耐电压及电流能力相对较弱。

识别方法:表面有丝印,有极性。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黑色、黄色等。钽电容表面有一条白色丝印用来表示钽电容的正极,并且在丝印上标明有电容值和工作电压,大部分生产厂家还在丝印上加注一些跟踪标记。

6) SMD的特点、按引脚形状分为几类,名称是什么? 特点: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30%~50%。节省

篇二:SMT实验报告2

实训报告

实训题目:

实训地点: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一教五楼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实训2表面贴装元器件的识别 倪宁 信息1312 20xx03020xx7

一.实训目的

1. 通过该实训,使学生认识SMT组装过程中常用的元器件类别,

标识。对表面组装器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 在实训过程中,学习最基本的元器件的识别方法,了解元器件

在SMT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作用。

二.实训器材

计算机主板及相关器件

三.实训要求

1. 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

2. 实训过程不要将无关的物品带入实训室。

3. 不要损坏实训器材。

4. 不要操作与本次实训无关的软件。

5. 不要玩手机

四.实训地点

一教楼五楼508机房

(一)实训总结

1) 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特点、分类

① 如何区别贴片电阻与贴片电容?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

么?

答:贴片电阻都是黑色方形的并且实物上都丝印有该电阻的

阻值或阻值的代码,有单个的电阻也有排阻。贴片电容有的和电阻相似也是方形但大多都是棕色,两边是银色,也有黑色的方形电容,而且电容上都没有丝印电容值,也有圆形很厚的铝电解电

容,上面用黑白两色表示电极。而且电容似乎要比电阻厚一点。

电阻在PCB板上的标识是R,电容在PCB板上的标识是C。

② 如何区别贴片电阻与贴片电感?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么?

答:贴片电阻一般上面有数字表示阻值,另一面是白色瓷体,扁平长方形状。贴片电感形状是扁方形的,中间是个圆盘,里面可以看到线圈。电阻在PCB板上的标识是R,电感在PCB板上的标识是L。

③ 如何区别贴片电感与贴片电容?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么?

答:贴片电容一般都为棕色而且没有标识,有的电容很大很容易区分。贴片电感一般有白色的、线绕的等,一般会丝印电感值在上面。 电感在PCB板上的标识是L,电容在PCB板上的标识是C。

2) 片式电阻的结构、精度分类、外形及标注方式、识别方法。主要技术指标。

标注方式:

1.阻值精度为±5%,±10%, ±20%时,采用3位数字表示

① R≥10欧,前两位为电阻的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后面“0”的个数。如:150表示15×100=15Ω。

② R

2.阻值精度为±1%,±2%时,采用4位数字表示。

若电阻值R ≥100Ω:前三位是有效数字,第四位表示有效数字所加“0”的个数。例:20xx表示为:200×102=20xx0Ω=20kΩ。 若电阻值R在10~100Ω之间: 在小数点处加“R”。例:15.5Ω记为15R5。

若电阻值R

识别方法:贴片电阻一般上面有数字表示阻值,另一面是白色瓷体,扁平长方形状。

主要技术指标:SMT电阻器的体积很小,但它的数值范围和精度并不差,见表2-3。3216系列的阻值范围是0.39Ω~10MΩ,额定功率可达到1/4W,允许偏差有±1%、±2%,±5%和±10%等四个系列,额定工作温度上限是70℃。

3) 片式电阻网络的结构分类、特点、主要的参数。

结构分类:SOP型、芯片功率型、芯片载体型和芯片阵列型

特点:在一个电阻网络中含有多个参数与性能一致的电阻。

主要的参数:精度一般为J(5%),G(2%),F(1%)

4) 片式电容的结构和特性、精度分类、外形及标注方式。主要技术指标。

结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陶瓷介质,金属内电极,金属外电极。而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它是一个多层叠合的结构,简单地说它是由多个简单平行板电容器的并联体。 特性:1.小型化、低高度化 2.高频低阻抗、低损耗3.高耐热性、长寿命、高可靠性4.环保

精度分类:一般分为3级:I级±5%,II级±10%,III级±20%。在有些情况下,还有0级,误差为±20%。 常用的电容器其精度等级和电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用字母表示:D——005级——±0.5%;F——01级——±1%;G——02级——±2%;J——I级——±5%;K——II级——±10%;M——III级——±20%。

外形:

篇三:SMT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姓名:谭杰夫

学号:20xx06020xx4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GPSSH软件仿真环境; 2. 练习简单队列仿真的编程方法; 3. 应用离散事件仿真知识。

二、实验内容:

考虑下面的连续加工车间。任务的到达时间间隔服从下面的分布:

任务的处理时间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分钟,标准差是8分钟,构建仿真表格,执行10个新顾客的仿真。假设:在仿真开始的时候,有一项任务正在处理(安排在25分钟内完成)并且队列中有一个处理时间为50分钟的任务。

(a) 这10项新任务在队列中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b) 这10项新任务的平均处理时间是多少? (c) 这10项新任务在系统中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三、实验代码:

四、有效性分析

EXE运行了10次,所以可见产生了10个新的动态实体;SEIZE(10)运行了11次,可见在模拟开始时就已经有一个实体在队列中;RELEASE(13)运行了12次,可见在模拟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一个动态实体正在执行,上述结果满足题目要求,故模型是有效的。

五、实验结果

六、结果分析

由结果可知,在10个新产生实体中,全为直接得到资源,并没有进行等待。服务的平均时间为25.000分钟。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GPSSH软件仿真环境; 2. 练习库存系统仿真的编程方法; 3. 应用离散事件仿真知识。

二、实验内容:

面包师试图统计每天应该烤多少打白吉饼,白吉饼的顾客数量的概率分布率如下:

杂货店。基于5天的仿真,每天应该烤多少打(最接近5打)白吉饼?

三、实验代码

四、实验结果

25:

30:

35:

40:

五、结果分析

由上述结果知道,35时最大(最接近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实验幼儿园秋季开学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2325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幼儿园秋季开学自查报告

学校开学工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为本学期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验幼儿园秋季开学自查报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实验幼儿园秋季开学自查报告范文(一)

20xx年秋季我校已经正式开学,开学初我校能按照要求,做到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开学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小店区教育局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教师到岗和任课情况、贯彻秋季开学工作会议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安全工作等进行了检查,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于8月29日上午召开教师会,及时传达小店区北格中心校会议精神,总结上学期工作,布置本学期新的任务。我们在新校长马红生老师的带领下,其他10名教职工都能按时报到上班,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8月29日上午学生来到学校,其中一年级18人,二年级30人,三年级20人,四年级15人,五年级20人,六年级15人,全校总人数是118人,开始了清理卫生工作,学校没有乱收费现象,假期也没有发生学生受难情况,同时学校及时制定计划,安排课程,做好校园卫生工作。9月2日正式上课。

二、开学初的这几天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

我们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操场的野草长的多,我校全体教师带领学生用了三天的时间清理了前面操场,后面操场的野草。此外,各班打扫了班级卫生校园环境卫生,做到校园环境优美,地面,花池干净整洁厕所干净,无异味。校园内无垃圾死角。

2)教师课程分配到位

学校及时制定计划,安排课程按照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教师分工到位,总课表、作息时间表、班级课表、课任教师课表已制定齐全。教师备课笔记已发放,教师进行计划制定、进度安排和超周备课。全校教师已按课表正常上课,并进行作业批改、后进生辅导等活动。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已正常开展,活动课也已按课表上课。全体教师正按自己拟定的教学计划强化过程落实。

三、学校安全情况

在放假前,我校大队辅导员做了安全讲座,同时学校对校舍、围墙、用电线路等校园设施进行了安全排查和维修,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放学安全措施里做的非常到位,配备有安全小队长,值周教师能开展安全活动。

至今为止,在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秩序井然。学校开学工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为本学期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对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充满信心。

实验幼儿园秋季开学自查报告范文(二)

今年秋季开学,我校坚决贯彻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在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做好开学初期的各项工作,按时开学、按时开课,无乱收费现象,开学工作平稳、有序。现将我校2019年秋季开学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学常规工作情况:

9月1日我校学生正式开学,转出学生21人,转入25人,共有998人,巩固率达到100%。开学后我校对新学期工作作了安排,各项计划齐全。在开学后,有18名学生未能及时到校,我校有关课任老师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去向,了解他们的难处,及时排解,促使他们能顺利地返校。且教师提前一周备课也很好的落实。正式开学后能严格按课表上课,规范有序。学校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专门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让留守儿童感到温暖。对贫困家庭子女,除了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关照,学习上还为孩子购买了学习用品。从教师安排到岗到开课一切就绪,开学后严格按课表上课。统一按照书店订书合同征订教材,无乱购乱买现象。

二、学校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制定了详实的安全制度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分别和教师、学生及家长签订了安全协议和安全责任制。开学前,学校总务处对学校房舍、围墙、用电线路等校园设施进行了拉网式安全排查和维修,对办公设备、教学设备或维修、或添置、或整理,一切准备就绪,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落实了安全卫生周检、月检查制度,并形成较完备的安全卫生检查记录,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安全知识讲座。

三、规范教学行为情况

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认真落实收费公示制和教育收费承诺制,已经进行收费公示,公布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及举报电话。学校收费统一使用票据,做好一人一票。学校无违规收费行为。按照区教研室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求,没有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开学后根据征订科目的要求,对学生发放免费教材和循环用书。学校遵循教研规律,没有举办“快慢班”“重点班”等。

四、幼儿园规范管理情况

我校办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专任教师配备齐全,安全措施到位,有专职安保人员安保设施、监控系统等设施齐全。无校车接送幼儿,都是由家长自己接送。卫生疾病预防、安全卫生疾病防控及收费项目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到位。

五、教育事业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我校与去年秋季投资4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三层,六个教室的教学楼,缓解了学生班额大的压力。对于幼儿教师不足的现象,我校今秋聘请了5名退休教师和一名幼儿教育毕业的教师充实到学前班。

六、“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开展情况

我校能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在春季全区开展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中,我校的舞蹈《红红的日子》获得一等奖。在全年秋季已经启动了合唱训练和校园集体舞的培训,目前四、五年级已经能熟练的跳校园集体舞。

总之,开学以来,我校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学校各部门、各教师均能认真落实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未出现违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脂肪碘值测定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脂肪碘值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皂化价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对油脂性质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

脂肪的碱水解称皂化作用。皂化1g 脂肪所需KOH 的毫克数,称为皂化值。脂肪的皂化值和其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亦与其所含脂酸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由皂化值的数值可知混合脂肪(或脂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平均分子量=3×56×1000/皂化值

三、仪器、实验原料与试剂

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电子分析天平、烧瓶250mL(×2)、滴定管(酸式)50mL(×1)、(碱式)50mL(×1)。 原料:脂肪(猪油、豆油、棉籽油等均可)

试剂:

1. 0.100mol/L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配好后以0.1000mol/L 盐酸标准液标定,准确调整其浓度至0.100mol/L。

2. 0.100mol/L 盐酸标准溶液:取浓盐酸(相对密度1.19A.R.)8.5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此溶液约0.1mol/L,需标定。(最好用恒沸盐酸配制,可不必标定)

标定方法如下:称取3~5g 无水碳酸钠(A.R.),平铺于直径约5cm 扁形称量瓶中,110℃烤两小时,置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取此干燥碳酸钠两份,每份重0.13~0.15g(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溶于50 mL蒸馏水中,加甲基橙指示剂2滴,用待标定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橙红色,按下式计算盐酸溶液物质的量

式中:

c—盐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

m:—Na2CO3质量(g);

V—滴定所耗盐酸溶液的体积(mL);

取两次滴定结果平均值作为酸液的浓度。如两次滴定结果相差0.2%,需重新标定。

3. 70%乙醇(C.P.):取95%乙醇70mL,加蒸馏水稀释至50mL。

4. 1%酚酞指示剂:称取酚酞1g,溶于100mL95%乙醇。

四、操作步骤

1.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取脂肪0.5g 左右,置于250mL 烧瓶中,加入0.100mol/LKOH 乙醇溶液50mL。

2.烧瓶上装冷凝管于沸水浴内回流30~60min,至烧瓶内的脂肪完全皂化为止(此时瓶内液体澄清并无油珠出现)。皂化过程中,若乙醇被蒸发,可酌情补充适量的70%乙醇。

3.皂化完毕,冷至室温,加1%酚酞指示剂2滴,以0.100mol/LHCl 液滴定剩余的碱,记录盐酸用量。

4.另作一空白试验,除不加脂肪外,其余操作同上,记录空白试验盐酸的用量。

五、计算

V1—空白试验所消耗的0.100mol/LHCl 体积(mL);

V2—脂肪试验所消耗的0.100mol/LHCl 体积(mL);

c—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即0.100mol/L;

m—脂肪质量(g);

56.1—每摩尔KOH 的质量(g/moL)。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原理】

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惰性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辉光球外表为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流加在电极上。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场,球内稀薄气体由于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周围

的电场、电势分布再均匀对称,故辉光球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这其实是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人体为另一电极,气体在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实验现象】

辉光球通电后呈静止样。当人手触摸时中间电极出现放电致球壳触摸处。五颜六色的闪电会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球内出现放电现象。一旦手离开,闪电消失。

【实际运用】

霓虹灯,把直径为12-15毫米的玻璃管弯成各种形状,管内充以数毫米汞柱压力的氖气或其他气体,每1米加约1000伏的电压时,依管内的充气种类,或管壁所涂的荧光物质而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多用此作为夜间的广告等。

日光灯,亦称“荧光灯”。一种利用光质发光的照明用灯。灯管用圆柱形玻璃管制成,实际上是一种低气压放电管。两端装有电极,内壁涂有钨酸镁、硅酸锌等荧光物质。制造时抽取空气,充入少量水银和氩气。广泛用于生活和工厂的照明光源。

还有一种是氙灯,氙灯是一种高辉度的光源。它的颜色成分与日光相近故可以做天然色光源、红外线、紫外线光源、闪光灯和点光源等,应用范围很广。

人体辉光,疾病辉光,爱情辉光,意识体能辉光,“人体辉光监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20 字

+ 加入清单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

姓名

学号

成绩

日期

同组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二、仪器与药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

药品:(1)试剂:5%α-萘酚乙醇溶液、浓硫酸、10%硫酸溶液、Benedict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苯肼试剂、1%碘溶液等。

(2)样品:2%葡萄糖溶液、2%蔗糖溶液、2%淀粉溶液、2%果糖溶液、2%麦芽糖溶液、糖尿病病人尿液、10%乳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10%果糖溶液、10%麦芽糖溶液、1%糊精溶液、0.5%糖原溶液

三、实验原理及主要反应方程式

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通常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糖类物质与α-萘酚都能起呈色反应(Molish反应)。单糖、双糖、多糖均具有这个性质(苷类也具有这一性质)。因此,它是鉴定糖类物质的一个常用方法。

单糖及含有半缩醛羟基的二塘都具有还原性,多糖一般无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糖叫做还原糖,能还原Fehling试剂、Benedict试剂和Tollens试剂。

蔗糖是二塘没有还原性,但在酸或酶的催化下,可水解为等分子的葡萄糖和果糖,因此其水解液具有还原性。蔗糖水解前后旋光方向发生改变,

因此蔗糖水解反应又称转化反应。用旋光仪可观察到旋光方向改变的情况。

还原糖存在变旋光现象,其原因在于α、β两种环状半缩醛结构通过开链结构互相转化,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用旋光仪也可观察到变旋光现象。

单糖及具有半缩醛羟基的二糖,可与苯肼生成糖脎。糖脎有良好的黄色结晶和一定的熔点,根据糖脎的形状、熔点及形成的速度,可以鉴别不同的糖。

部分的多糖和碘(I2)液可起颜色反应,一般淀粉遇碘呈蓝色,而糊精遇碘呈蓝色、紫色、红色、黄色或不显色,糖原与碘一般呈红棕色,纤维素与碘不显颜色。

四、实验步骤

[注1]Molish实验的反应式如下: 糖类物质先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糖醛衍生物,后者再与α-萘酚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间苯二酚、麝香草酚 二苯胺、樟脑可用来代替α-萘酚。其他能与糖醛衍生物缩合成有色物质的化合物,也都可以代替α-萘酚。

此颜色反应时很灵敏的,如果操作不慎,甚至偶尔将滤纸毛或碎片落入试管中,都会得正性结果。但是,正性结果不一定都是糖。例如,甲酸、丙酮、乳酸、草酸、葡萄糖醛酸、没食子鞣酸和苯三酚与α-萘酚试剂也能生成有色的环。1,3,5-苯三酚与α-萘酚的反应产物用水稀释后颜色即行消失。但负性结果肯定不是糖。

[注2]Benedict试剂的制备:

硫酸铜晶体(CuSO?5H2O4)17.3克,柠檬酸钠晶体

(C4H5O7Na?2H2O)173克,无水硫酸钠100克或Na2CO3?10H2O200克。

将柠檬酸钠、碳酸钠先溶于700毫升水中,可加热助溶,放冷。再把硫酸铜溶于100毫升水,慢慢倾入上述混合液中,不断搅拌,加水至1000毫升,必要时过滤,备用。

五、数据与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测得数据及误差分析)

六、问题讨论与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汽电专业课程实验报告_毕业设计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汽电专业课程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在宝马电气箱上,利用数字式万用表,连接出以下串联电路,并测量完成填空(见任务二)。

2、进一步强化数字式万用表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电阻档的使用。

二、 实验设备和器材

1、宝马电气箱

2、数字万用表

3、导线若干

三、 实验原理(原理表述、实验设计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测量和计算出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

1、在电器箱上,将一只灯泡与一只电阻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

2、在这个串联电路中,选取五个关键的点15脚、6脚、16脚、17脚、31脚。

3、用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档测出6脚、16脚两点之间的电流,直流电压档测量15脚和31脚之间的电压。

4、按任务2的要求测量和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大小。

四、 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

1、通电前,万用表电阻档测量r12、rh2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2、按如图所示电路,利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档,将红表笔、黑表笔分别连接在6脚和16脚之间,通电测量流过负载的电流i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3、用数字表直流电压档测量15脚和31脚(ub)、15脚和6脚

(r 12两端)、16脚和17脚(r h2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五、 实验分析与总结

电压ub, ur12和uh1之间有什么关系?

ub=ur12+uh1

分别测量r12和rh2电阻值,并验证计算值,结果如何?

测量值r12=8.1欧姆,与计算值相等;rh1=3.5欧姆,与计算值

不等。

灯泡的亮度与任务1中的灯泡h1亮度进行对比如何?为什么?

灯泡亮度暗一些,因为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

评语

评分  指导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一、 实验准备

实验仪器、药品、材料:棉线,丝线200ML烧杯两个,硬纸片一张、滤纸若干、酒精灯一个、石棉网、带铁圈的铁架台、温度计、硫酸铜粉末若干 、玻璃棒。

二、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放入100ML蒸馏水,加热到比室温高10~20℃,并加入足量硫酸铜;

2. 用玻璃棒搅拌,直到饱和(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趁热过滤到一个已加热的烧杯中;

3. 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使其缓慢降温,析出晶体;

4.  第二天杯底出现小晶体,每个约长0.5CM,取一个晶体较完整的,用丝线绑住,系在一根木棍上。

5.  将原来的硫酸铜溶液加热到比室温高5~10℃,添加少量硫酸铜,使其

再次饱和。

6. 将已绑好的小硫酸铜晶体放入微热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注意使其被完全浸没,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

7. 用硬纸片盖好,静置过夜;每天观察,重复6、7项的操作过程。

三、实验注意

1.控制溶液的温度,加热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2. 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

3. 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四、实验结论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快晶体的成形速率;

(2)模型必须悬挂在溶液中,若模型与杯壁贴合,冷却后溶液析出的晶体将附着在线圈和杯壁之间,成形的晶体形状不规则。

(3)如果晶核“泛滥”,就无法形成大晶体。由于棉线和铜丝的表面积较大,即晶核较多;加上毛棉线和铜丝上生长的晶体,因相互堆积、相互挤压,致使晶体无法成长。相反,少量的硫酸铜细晶在溶液中分散性较好,容易形成大晶体。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了:用棉线作晶种,由于棉线表面存在着大量细小的棉纤维,形成大量的晶核,因此在棉线上“挂”了大量的、不成型的硫酸铜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科技实验报告[页2]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实验报告

4.通过实验分析:当r一定时,i和v的关系及v一定时,i与r的关系。

表 一

r(欧姆)=4ωv(伏特)0.4v0.8v 1.2v

i(安培) 0.1a0.2a0.3a

表 二

v(伏特)=0.6vr(欧姆)1ω2ω 4ω

i(安培)0.6a0.3a0.15a

【实验记录】

1.调节滑动变阻器矿,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几倍,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也增大到几倍。这表明,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同这段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

2.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矿,保持r的电压不变,可以看出,定值电阻r的数值增大到几倍,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就缩小到几分之一。这表明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小结】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这段导体两端电压v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i=v/r。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赖凯涛 张志诚 史炜 汤菲菲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全文共 3306 字

+ 加入清单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赖凯涛 张志诚 史炜 汤菲菲

实验者:赖凯涛  张志诚  史炜 汤菲菲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赖凯涛 实验时间:5月15日

气温:23.0℃ 大气压:100900pa

实验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一:目的要求

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 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仪器 试剂

恒沸点仪

精密温度计

调压变压器

阿贝折光仪

超级恒温水浴

量筒、漏斗

滴管、大烧杯

无水乙醇

环己烷

含环己烷各为10、30、50、70、90、95%(重量百分数)的乙醇溶液。(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含环己烷各为 0%、20%、40%、60%、80%、100%的标准乙醇溶液。 (用白滴瓶盛装)

三:数据分析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张志诚

实验时间

2000/15/5

室温 ℃

23.0

大气压pa

1009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0

1.3620

10

1.3630

20

1.3635

30

1.3650

40

1.3675

50

1.3730

60

1.3655

70

1.3940

80

1.4210

90

1.4258

100

1.426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0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3.20

67.20

64.30

63.70

64.90

79.4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8

1.3722

1.3938

1.4010

1.4030

1.4195

1.4260

1.4261

液相折光率

1.3616

1.3639

1.3702

1.3819

1.4018

1.422

1.4265

1.4262

气相浓度

4

20

53

64

67

91

100

100

液相浓度

2

6

17

35

65

94

101

100

低恒沸溶液

沸点 ℃

组成 %

64.1

67

四: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什么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压力和温度的测量都有随机误差,试导出h的误差传递表达式. 答:由h的定义式 h=u+pv 可得,

→ dh=du+pdv+vdp

→ dh=(?u/?t)v dt+(?u/?v)tdv+pdv+vdp

→ δvhm=(?u/?t)vδt+vδp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且加热的时间长短不十分固定,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另外,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时比较靠近电热丝,测得的温度稍微偏高。

top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张志诚 实验时间:5月15日

气温:23.0℃ 大气压:100900pa

实验六: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一:目的要求

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图,了解相图和相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 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仪器 试剂

恒沸点仪

精密温度计

调压变压器

阿贝折光仪

超级恒温水浴

量筒、漏斗

滴管、大烧杯

无水乙醇

环己烷

含环己烷各为10、30、50、70、90、95%(重量百分数)的乙醇溶液。(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含环己烷各为 0%、20%、40%、60%、80%、100%的标准乙醇溶液。 (用白滴瓶盛装)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张志诚

实验时间

2000/15/5

室温 ℃

23.0

大气压pa

1009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0

1.3620

10

1.3630

20

1.3635

30

1.3650

40

1.3675

50

1.3730

60

1.3655

70

1.3940

80

1.4210

90

1.4258

100

1.426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0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3.20

67.20

64.30

63.70

64.90

79.4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8

1.3722

1.3938

1.4010

1.4030

1.4195

1.4260

1.4261

液相折光率

1.3616

1.3639

1.3702

1.3819

1.4018

1.422

1.4265

1.4262

气相浓度

4

20

53

64

67

91

100

100

液相浓度

2

6

17

35

65

94

101

100

低恒沸溶液

沸点 ℃

组成 %

64.1

67

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 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三,被测体系的选择 本实验所选体系,沸点范围较为合适。由相图可知,该体系与乌拉尔定律比较存在严重偏差。作为有最小值得相图,该体系有一定的典型义意。但相图的液相较为平坦,再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将整个相图精确绘出。

四,沸点测定仪 仪器的设计必须方便与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蒸汽冷凝部分的设计是关键之一。若收集冷凝液的凹形半球容积过大,在客观上即造成溶液得分馏;而过小则回因取太少而给测定带来一定困难。连接冷凝和圆底烧瓶之间的连接管过短或位置过低,沸腾的液体就有可能溅入小球内;相反,则易导致沸点较高的组分先被冷凝下来,这样一来,气相样品组成将有偏差。在华工实验中,可用罗斯平衡釜测的平衡、测得温度及气液相组成数据,效果较好。

五,组成测定 可用相对密度或其他方法测定,但折光率的测定快速简单,特别是需要样品少,但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重复测定三次。当样品的折光率随组分变化率较小,此法测量误差较大。

六,为什么工业上常生产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无水酒精?

答:因为种种原因在此条件下,蒸馏所得产物只能得95%的酒精。不可能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获得无水酒精,95%酒精还含有5%的水,它是一个沸点为的共沸物,在沸点时蒸出的仍是同样比例的组分,所以利用分馏法不能除去5%的水。工业上无水乙醇的制法是先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苯,再进行蒸馏。

top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者: 史炜 汤菲菲 实验时间: 2000/5/17

气温: 24.2 ℃ 大气压: 100.80 kpa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

目的要求 用热分析法测绘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学会热电偶的制作,标定和测温技术 掌握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仪器与试剂 自动平衡记录仪,热电偶,电炉,泥三角 ,坩锅钳,纯sn、含sn为20%、40%、60%、和80%的snpb合金以及纯pb(坩锅上的记号分别为1、2、3、4、5、6)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实验者

史炜

汤菲菲

实验时间

5月17日

室温 ℃

24.2

大气压pa

100800

环己烷/乙醇标准溶液

浓度 %

折光率

0

1.3619

10

1.3631

20

1.3637

30

1.3658

40

1.3680

50

1.3725

60

1.3850

70

1.3940

80

1.4192

90

1.4255

100

1.3620

拟合方程式参数

a

6.0e-07

b

6.0e-04

c

1.3601

环己烷 %

0

10

30

50

70

90

95

100

沸点 ℃

77.40

72.30

67.20

64.40

63.70

63.80

79.00

79.80

气相折光率

1.3623

1.3792

1.3900

1.3996

1.4035

1.4204

1.4224

1.4252

液相折光率

1.363

1.365

1.369

1.369

1.402

1.4241

1.4255

1.4252

气相浓度

4

31

48

62

68

92

95

99

液相浓度

5

8

15

15

66

97

99

99

4 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 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页2]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j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j*/

);

2、数据表的更改

在s表中添加一个concat 列

alter table s add concat varchar(20)

在s表中删除concat 列

alter table s drop column concat

更改s表 concat列的属性 把长度由20改为30

alter table s alter column concat varchar(30)

联系方式 名字为concat 修改属性为唯一的 属性名为con_concat

alter table s add constraint con_concat unique(concat)

删除约束关系con_concat

alter table s drop constraint con_concat

/*插入一个元组*/

insert into s valus(‘s1’,’精益’,20,’天津’) /*20不能写成’20’*/

试验中的问题的排除与总结:

1、在创建spj时

有三个实体所以从3个实体中取主码,还有一个数量属性也要写上

主码由那3个主码确定

2、更改一个数据库中数据表时一定要先使该数据库处于正在使用状态

3、constraint

是可选关键字,表示 primary key、not null、unique、foreign key 或 check 约束定义的开始。约束是特殊属性,用于强制数据完整性并可以为表及其列创建索引。

4、--go可以不加但是要注意顺序 注:go --注释           提示错误

5、注意添加一个空元素用 null

附 sql备份

--创建一个数据库 student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go

--在数据库student中创建表student course sc 注意顺序

use student

----------------------------------------------------------------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9) primary key, /*sno是主码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sname char(10) unique, /*sname取唯一值*/

ssex char(2),

sage smallint,   /*类型为smallint*/

sdept char(20)   /*所在系*/

);     /*;要加*/

-----------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会计,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大一时候我们就学习了excel的基础知识,无论实在表格制作还是各种公式在计算中的应用,图表的制作,excel都显示了强大的功能。当时也接触到了它在会计中的相关应用,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这学期的课程系统全面的教会了我们跟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随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电脑越来越显示了它在各个领域强大的应用功能,当然,会计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报表、分录、T型账等方面都应用的很广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系统全面的掌握excel在会计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过程

(一)单元格的变形

第一节课主要讲了些简单的excel的常识,例如设置单元格的格式之类。

(二)去掉默认的表格线(网线)

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再单击对话框中的“视图”,找到“网格线”,使之失效(将左边的“×”去掉)。给单元格重新命名

(三)筛选

在一个表格里面可能存在着许多内容,而如果想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的话,在名称很多的情况下,一个一个单独的来是很费力气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应用到excel的筛选功能。按着ctrl+F 然后填入自己筛选的名称就可以筛选出想要的内容。

(四)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制作

老师通过发案例,一个公司在各个地区的销售额,然后制作出透视图。首先点击工具栏的数据“数据透视表与透视图”,然后选中案例中的数据,即确定选中区域,然后在右下方选择要加示的内容,即可以制作出各种清晰的图表

(五)给工作表命名

双击当前工作表下部的名称,如“Sheet1”,再输入新的名称即可。

当然,这个在会计报表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以编制资产负债表为例,

(1)首先在一个工作表中根据实物报表在EXCEL中“画”出一个报表的样子,

(2)填上科目名称及年初数等这些不变的内容。

(3)在另一个工作表中做一个T列帐户或直接用科目汇总表列出本期发生额。现在“期初”数有了,“本期”的发生额也有了,

(4)就可以用公式计算出“期末”余额(要根据科目的性质及余额的借贷方向)。

(5)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各科目“期末”栏中引用上面的计算结果就行了。

三、实验心得

由于大一时期已经学了excel办公软件的应用,所以这学期的课程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深跟专业有关的知识,我觉得还是很很有效果的。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讲授些在职场中药掌握的知识,通过强调我们可以了解跟社会与职业需求的知识,强化自己的能力,更多的与社会接轨。

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例如以前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不全面,然后系统的应用起来的时候就有些困难。还好,这学期又加深了理解与实践。 深深的觉得作为一个会计人员所要掌握的知识有多少,不仅要强化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跟职场与应用相接轨,更多的学习些跟职业相关的,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