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作为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素养_礼仪知识_网
探讨研究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有助于高等院校培养工程师,有助于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有助于工厂企业对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那么作为现代工程师应具备什么素养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为现代工程师应具备基本素养
好学:好学是成为系统工程师的基础,它不仅仅指喜欢学习,而是指对未知事物有着极强的兴趣,有着近乎偏执的钻研能力。这个是天性所然,如果没有这样的性格,是不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系统工程师的。当一个人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能达到废寝忘食地步,他便拥有了这一潜质。
包容:没有一个人能成长为方方面面的专家,没有一个人能做到100%的正确。一个优秀的系统工程师必须能听进去所有的意见,正面的或者反面的。他也喜欢将自己的思想与人分享,那种有什么好点子就藏着掖着的人是成不了系统工程师的。
执着:一个新系统的构建,往往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一个系统的开发最难熬的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没有坚定的信心是无法完成一个全新系统的构建的。
协调:技术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没有谁能独立完成一个系统的创造,我们需要的是团队开发。当然一个新系统的实现必然还需要得到市场、财务、采购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一个优秀的系统工程师必须能够调动起各方面的资源
作为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素养:阅读能力
不是说你看得懂文档,而是说你怎样从一篇上千页的文档中,迅速的找到你需要了解的那几点,很快的抓住文档的重点。其实技术文档都千篇一律,无非那几种类型。协议该怎么看?手册该怎么看?论文该怎么看?等等等等,当你拿到一篇几千页的协议后,能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找到你所需的关键内容时,那么你便拥有了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个简单的方法,找一类文档的某一篇,反复读,反复读,直到你几乎能背出来为止。
作为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素养:文件检索能力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装在你的脑子里面的,更多的时候需要查找文献。那个问题需要查找那几个关键字,那些文档是有用的?怎样找到有用的文献? 这个便是文档检索能力了。我常个小伙子们说,我写一个方案如果有100字,那么我就需要看1000字的文档。这个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养成查找文档的习惯,多找,多问慢慢积累吧。
作为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素养:写作能力
很多工程师不懂得写文档的重要性,认为反正我能实现就得了,写东西多浪费时间呀!但系统工程师不行,你必须让别人理解你的思想,那么怎样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就很关键了。我见到有的工程师,写个文档拿出来评审,结果自己读起来都读不通,你说怎么让别人按照你的思想去实现呢?写文档,写出来后自己先读一遍,如果读都读不通,那就算了,重写吧。自己读通了,找个人来看,我的理解是一个普通工程都能看懂你的文档了,这样的文档才是优秀的文档。
作为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素养:技术能力
对于一个系统工程师而言,技术能力不是指具体解决某项技术难题的能力,而是指知道某个技术难题属于哪个技术领域,并知道这个问题该找什么样的人来解决,该由什么途径来解决。系统工程师不需要掌握某种技术该怎么实现,但需要准确的了解某项技术的特点是什么?整个业界的技术动态是什么?比如,早些年说到算法,大家都知道用DSP来实现,现在有的算法可以用FPGA或ASIC来实现了?那么什么条件下用DSP来实现?什么条件下用FPGA实现?便是系统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术。这个类容,需要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去累积经验,多看看文章,多逛逛论坛。
作为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素养:需求分析
我们都很崇拜乔布斯,他能够设计出改变潮流的产品。我对他的评价是,美国出了个苏联的系统工程师。美国代表上面的几个素质,他有最先进的技术,有优秀的团队,有各方面的资源。但这些不够,还不能设计出颠覆性的产品。苏联则代表对需求的理解。需求是什么?什么事最重要的需求,什么是可取舍的需求,什么是伪需求。当你定义一个系统时,把需求的本质分析清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接近成功了。记住,最优秀的系统工程师,永远是为了解决需求进行设计,而不是为了应用某项技术进行设计!这是本质,也是精华。
篇2:卓越工程师的素养_礼仪知识_网
众所周知,工程师是每个企业、乃至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工程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卓越工程师的素养:创新能力
说:“历史和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有效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才能推动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经过学习和训练会使创造力获得有效提高,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开发。我们认为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学习了一定基础知识后,学生首先通过模仿、模拟学习和实践,再将知识技能迁移,组合搭配,产生新的东西,然后进入更高一级的发明创造状态。日本创造学家菊池诚博士说过:“我认为搞发明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全新的发现,第二条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实进行组合”。许多创造学研究者甚至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将人们认为不能组合在一起的东西组合到一起。因此系列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毕业生在今后工作中取得开创性的成果极为有益。
除创造能力以外,工程师的学习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当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现象日益增多,如工程技术与美学的交叉渗透,产生工业设计、机械产品艺术造型;工程技术与经济学交叉渗透,产生技术经济与价值分析;机械工程技术与电子技术交叉渗透,产生机电一体化等等。在美国的一些院校里已经设立双学位,学制五年,头三年在文学院学习人文学(文学、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等,后两年在工学院学习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从而获得两个学位,即文学学士和工学学士。他们认为未来的工程师必须具备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可见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近年内突飞猛进的发展,都向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除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外,还应不断充实那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其它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渐趋合理,满足工作要求和时代发展要求。
卓越工程师的素养
工程师的素质,是指工程师应当具备的一些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在后天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优秀个性品质,如谦虚、善疑、谨慎、好奇等等可以列举许多。但其中必有最重要的,它是所有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素质,它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工程师坚韧不拔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若用一个字来概况,就是一个“痴”字,就是入迷,而且迷到如痴如醉。
工程技术工作是探索性的劳动,工程技术工作极其复杂与艰苦,它需要工程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废寝忘食地探索才能取得成果,这就是“痴”;工程师的探索和研究经常会遇到失败,据有关资料介绍,工业应用科研任务的最终成功率只有20~30%,面对失败,工程师绝不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们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因素,冷静、坚定、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朝着成功一步一步地逼近,这就是“痴”;工程师在纷纭复杂的技术问题目前,绝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而是精益求精,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弄明白,怎能罢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痴”;知识爆炸,工程技术永无止境,工程师从来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知识和成就,而是孜孜不倦,活到老,学到老,死而后已。“我发虽变,我心不变,我齿虽堕,我心不堕”,这就是“痴”。世上凡是有些成就的人,无论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都是因为“性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则文必正,艺痴则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则自谓不痴者也。”所以,“痴”确确实实是工程师最重要的素质,最优秀的个性品质。它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因为智力上的成就,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总之,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解放人类的工作,因而是崇高神圣的工作,所以工程师应当热爱科学,热爱工程技术,应当痴心于、醉心于工程技术工作,勇于为科学技术献身,不为金钱所诱,不为虚名所惑,踏踏实实地走科学之路,走一辈子,老老实实地用科学技术为人民服务,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有了这样的素质和优秀品质,工程师就能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就一定能实现。
卓越工程师的素养:工作能力
1、善于发现生产中实际存在的技术问题
有些常年工作在生产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看不到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认为一切都是平平淡淡,不过如此而已,这就是熟视无睹。其实,当我们深思熟虑地、仔细地考察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原来也不简单,甚至很复杂。工程师的创造能力就体现在他们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从那些最常见的、最普通的现象中,从那些已被人们习惯而接受了的事物中,发现不合理的部分,一鼓作气,顺藤摸瓜,直到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工程师的独具慧眼之处。
2、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善于总结经验
实践中蕴含着真理,但这真理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的,只有那些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才能发现。在工程技术工作中,我们看到有些人搞了不少工程项目,却连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搞清,相反,有些人搞过一、二个工程项目就吃透了。这就是善于从实践中学习,这就是善于总结提高。工程师的创造能力就体现在他们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把在实践中感觉到的东西,即感性知识,不断地上升为理性知识,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3、善于将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到生产中去,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新技术、新工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在生产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不是简单地模仿。在某地某时能够行得通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易地易时之后,不见得就能行得通。工程师的创造能力就体现在他们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时候,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能够正确处理矛盾的特殊性,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出更新的技术和工艺、更新的系统和装置。
由上述可见,工程师的创造能力体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和过程中。一个工程师如果没有创造能力,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不能成其为工程师,如果人类丧失了创造能力,岂止工程技术停滞不前,就连人类本身也会逐渐消失,所以创造能力不但是工程师最重要的能力,而且也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