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六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计划部编版【精品20篇】

小学四年级2024-2024学年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浏览

1816

范文

10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三,教研,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一、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三、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四、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大四,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846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有生字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3、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

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3、齐读课题。(生:精卫填海)

师: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知道精卫是谁呀?精卫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学生吗?精卫从哪里来呀?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生自读课文)

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呀!

3、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4、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吧!(生汇报:我学会了"精"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精精精""精卫"我学会了卫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生字都汇报完了,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到前边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谁愿意来试试?(一名小老师到前边领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生字都学会了,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看看文中都写了什么?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段写得最精彩。(生自由发言)

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四自然段,那么喜欢这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

3、师:喜欢其他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生评价)

4、提问: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

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可以从大海和精卫的对话中去找答案。

5、小黑板出示第四自然段。

(1)大海和精卫分别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用"--"勾出大海说的话。用"~~~"勾出精卫说的话。谁愿意上来试试?其他同学在你们的书上勾画,画好了自己读一读。

上面这个同学已经勾画好了,下面的同学呢?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勾画得怎样。范读。大海说……是大海说的,同意吗?精卫说……这是精卫说的,同意吗?评上来勾画的同学:真是既能干又勇敢,奖励一朵红花。一样的请举手,正确,夸夸自己。

(2)师:我们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试一试吧。(生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师指导)

(3)师:刚才大家把大海、精卫的语气读得很精彩,我想如果再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和想像,肯定更能够表现出大海和精卫,你们愿意来试一试吗?(生上台表演,师分发头饰)

6、师:从同学们的表演来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精卫和大海这两个角色,你欣赏谁呢?(生自由发言)

7、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

8、全班齐读课文。

师: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四、自主习字,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检查认字情况。

2、小组内自主识记字形,分析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3、师范写,学生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 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2.能力目标: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让学生区别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六年级教学计划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数学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数学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和较强计算和分析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培优补差的原则:

优等生全优,中等生优化,后进生达标。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7人。班级里大部分学生较有上进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较差,对班级的一些活动的参与不够积极,因此,本学期要利用班级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班级整体发展。

本班38人中都是本施教区内的,由父母的悉心照料,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忙着工作赚钱,无心照顾孩子,大部分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整个集体的向心力不强,导致这部分学生自由散漫,学习成绩不稳定,所以,我格外关注这群可爱的孩子。

四、培优对象和辅差对象

培优对象:朱星、彭娜、彭清艳、吕世娇、朱文洁、尹文锋、尹文照

辅中对象:向德龙、李传洁、李道富、朱浩、尹佳稳、宋传泽等

补差对象:黄文、熊明娥、雷玲、袁星星等

五。有效培优辅差措施:

(一)优秀生培养:

1、进一步加强学习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2、进一步改革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每天出一题弹性作业,让优生吃得饱。

4、和学生搞好沟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二)后20%学生的转化培养:

1、对于差生的教育以表扬为主,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经常和他们谈心,多帮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适量地布置作业,定时进行检查,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让优生给差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用优等生带动差生,以优促差,以实现“培优”和“辅差”的目的。

5、平时多与家长联系,共同来解决差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6、充分利用早上早读前和中午时间进行面对面辅导,讲解练习。

7、做好"每日清"工作,包括题题清,课课清,人人清。争取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清,不留后遗症。

六、。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潜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潜能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专研教材、讲究教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复习课时,把知识进行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难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检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5、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这个学期很快就接近尾声了,本期我带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现自己的教学情况做简单总结。 :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把课堂拓展

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五.活动渗透教育

其实每一次活动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品性教育.我很注重这一点.

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品德不仅在课堂,在课堂的教育很多时候对学生来说似乎仅是知识,而生活中对他们的教育是切身的,直接的,效果明显。

我因为不住学校,离学校有很长一段距离,正因为如此,我有更多机会接触,了解学生。每天我都会和相当一部分学生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我不仅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对他们在家的表现也很清楚。我每天都要经过很多孩子的家门口,都会和孩子的家长交流。于是我把品德教育带出了课堂,贯穿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总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发生的事进行思想教育。 学生品德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它存在于学生的琐事中,存在于学生的周身,而不仅是课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上好这门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三,教研,全文共 1578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39名,在上学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读写数中数位表和涉及“0”的读写比较难。

第二单元:“千米的认识”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行米,知道毫米”。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上)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收集与整理”。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7、认识钟表,能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能完成相应的图形。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对双基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打破传统的“学科中心”,突破陈旧的“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并不是以完全的“定论”方式呈现。强调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计算方法。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在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中学习知识,将过程与方法确立为课程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4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9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提高较慢。从上学期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班内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

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一、各单元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80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60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二、教学重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

2、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汉语拼音的重点: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

4、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三、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

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

3、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知道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2024学年度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一、 教材分析:

全期教材内容包括(一)、体育卫生基础知识(二)、运动技能(三)、身体健康(四)、心理健康。教材内容较多,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六年级共分2个班,是男女混合进行课堂教学,比较乐于参与体育活动,而且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多种运动基本技能,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专长,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依赖性强,大多数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遵守纪律等方面各有不同,同时六年级处于升学阶段,学业压力比较大,可以增加趣味性项目,球类项目以及自主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春期卫生知识,理解并掌握体保常识,学会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指导自己从事体育实践。

2、学会走和跑的正确动作,形成走和跑的正确姿势,进一步提高走和跑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等精神。

3、初步学会助跑投掷沙包或垒球和推铅球动作,发展爆发力,初步养成组织纪律性和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4、学会攀爬、支撑、倒立等动作,改进姿势,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等优良品质。

5、学会篮球最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动作,进行简单的比赛,发展走,跑,跳,投综合活动能力,初步具有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6、学会队列、队形,徒手操等。

四、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按时完成体育教学常规。

2、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守基础技术和技能教学,注意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 合,使学生认识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享受快乐体育。

3、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加强学生体育活动技巧的教学。

4、在自主活动环节上,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与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在“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前提下,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提倡创新理念。

5、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6、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和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7、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抓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更要抓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7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20人,男女比例失衡。由于新接手教学,对全班具体情况不甚了解,总体来看,本班成绩还算可以,能立于年级上游水平(上期末第三)。但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经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就连简单的基础知识都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整体上学生仍然缺乏推理的思考方法,在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上课不是很专心,而且过于自负,自我感觉良好,目空一切,学习习惯有待改善。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章:命题与证明;第3章:图形的相似;第4章:锐角三角形函数;第5章:概率的计算

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三章:圆;第四章:统计估计。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会根据实际意义检验求的解是否合理;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降低次数,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2、了解定义、命题、公理和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掌握用综合法证题的格式,并使学生体会到证明的过程步步有理有据;

3、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进行比例的变形,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理解相似形的概念,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能利用图形相似一些实际问题。

4、理解锐角的正统、余弦及正切的定义,会运用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理解概率的意义,会用频率估计概率,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能运用概率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反比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7、体会并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理解圆及及其有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性质;探索并掌握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掌握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有关理念,熟悉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9、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能借用工具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知识。

10、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并能应用重要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教学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2693 字

+ 加入清单

2022-2023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从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问题.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优秀率.

三、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四、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赏识,少责备.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长的联系.

八、教学进度

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单元:位置与方向……2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单元:比

1.比的认识……1课时

2.比的性质……2课时

3.比的应用……2课时

五单元:圆

1.认识圆……2课时

2.圆的周长……3课时

3.圆的面积……3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单元:百 分 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单元:统 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1课时

九单元:总 复 习……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11876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 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

例2 圆柱的侧面积

例3 圆柱的表面积

例4 圆柱的体积

例5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1课时 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解答疑惑。

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先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再指名不拿实物说发现。师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 1个曲面

高 两底之间的距离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从学生拿来的圆柱中随便找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观察比较。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

谈话:哪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谈话:你知道你手中的圆柱形有多高吗?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条吗?

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测量结果。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高 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摸一摸、量一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

思考: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学生合作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并指名上台演示。

板书:底面 1个 圆形

侧面 1个 曲面

高 1条

2、交流对圆锥的认识

3、小组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5、学生阅读课本9、10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3题。

第2课时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的例2、第12页的例3和第1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4~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究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意义,正确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师生各备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纸包好,剪刀、胶水、圆规、白纸一张、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渗透思想

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我想让它站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吗?

小结:原来在一定条件下平面可以“化直为曲”。

⒉把这个圆柱形的纸筒打开后是什么形状?

小结: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曲面可以“化曲为直”。

⒊揭题:这节课将运用这个知识来研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板: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

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爱喝饮料,今天我们共同带来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

师引导:我们就来先来解决这位同学提出的商标纸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圆柱的侧面积)

1、引导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①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商标纸的面积呢?

②全班交流: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再展平。

③小组合作探究: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听清要求:先独立剪开商标纸展开,再观察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接头处忽略不计。

④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指名上台拿着学具汇报,生。(师再追问:通过刚才同学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呀?学生回答,师适时板书)

⑤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再次追问:为什么?(补充板书)

⑥小结:你们真不错,巧妙地运用化曲为直,探讨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①现在请你计算一下这罐椰子汁所用商标纸的面积(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长约是 厘米,高约是 厘米)你是怎样算的?

②解决例2: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直接告诉你底面周长,例如怎么算?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指名一生板演,集体反馈。

③思考:要求一个圆柱的侧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④小结: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底面周长,应用已知直径(或半径)求周长的方法,然后求侧面积。

(二)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①动手贴出圆柱表面积:拿着实物,光这样一个侧面能装饮料吗?还需加上(两个底面)我们把这个圆柱饮料罐各部分一一展开粘在纸上(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发现两种常见粘法)交流展示,最好这样放。

看着圆柱展开图,让它在头脑中动起来(长方形的长等于…宽等于…)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指着图,由这些些部分组成了圆柱的表面积,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

②动手画出圆柱表面展开图:下面我们要画圆柱的展开图,画前先算一算,学生算好后回答,师板书。

要求画在书上的方格纸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画出圆柱的哪几个面?二要注意每个方格纸边长厘米,根据算的数据合理布局。(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作评价)

3、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例3中的圆柱表面积会算吗?

独立做在书上,交流反馈: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时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积。

②出示易拉罐的数据,图例:半径:2.5厘米,高:12厘米,求铁皮用料。

③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三、应用练习,巩固深化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圆柱体实物,你会根据实际算出它们要求的面积吗?

1、教材第12页“练一练”(理解题意要求的是圆柱的哪部分面积后独立做)

2、练习二第6题。(通过填表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三个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侧面积、底面积与表面积之间的联系,使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课总结,认识升华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4、5题。

板书: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

第3课时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第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7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需要白铁皮多少平方米”是求几个面的面积?(侧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集中分析评讲。

2、练习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0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这个“博士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求哪些面的面积?

(3)学生自主完成。

(4)集体评讲,注重后进生辅导。

5、练习二第11题

(1)学生读题。

(2)提问:要想求“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须先求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

6、练习二第12题

(1)学生读题。

(2)引导思考。

(3)集体练习

7、练习二思考题(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引导思考:截成3段截了几次?一共多了几个面?几个什么样的面?那么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会做吗?接下来学生练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

第4课时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三、分层练习,发散思维,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该怎么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根据底面周长求出底面积。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作业

练习三第1~3题。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第5课时:圆柱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4~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

3、知道哪些条件,我们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三第4题。

⑴猜猜看,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⑵算一算,看到底是哪个杯子里的饮料多?

2、算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8平方米,高1.2米

⑵半径5厘米,高15厘米

⑶直径6分米,高8分米

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对照板演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三、讨论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5题。

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如果从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怎么知道这个保温茶桶能不能盛150千克的水呢?

2、练习三第6题。

怎么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3、练习三第7题。

先估计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指出哪一个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前面的估计。(如有困难,可以动手操作,实践一下。)

4、练习三第8题。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底面周长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容积。

5、练习三第9题。

出示一个圆柱形茶杯,讨论:要知道它的容积,需要量出什么数据,怎么量?学生动手测量、计算。

四、作业:基础训练。

第6课时 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10~16题、思考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容积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回顾,理清思路。

1、回顾复习。

教师谈话:用一句话介绍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关于圆柱的知识。

预设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的特征;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各种情况。

2、理清思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体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再算出圆柱的体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3、揭示课题——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练习三第10题。

根据表中的已知分别计算每个圆柱的未知量。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1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注意分清3个小问题分别求什么问题。

3、练习三第12题。

引导思考:第1个问题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吨,要从体积入手;第2个问题要弄清楚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4、练习三第13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齐练。评讲时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练习三第14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引导理解: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间有多大,分别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一半。

6、练习三第15题。

分析:玲玲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圆柱体虽然形状变了,但什么没变?(体积)

7、练习三第16题。

提问: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思维。

1、第19页思考题。

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⑶这题还可以怎么想?

让学生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那一部分钢材的体积。

2、第19页动手做。

讲解测量方法——在容器里放适量的水,把土豆浸没在水中,测量并记录相关的数据,算出土豆的体积。并且提供一张表格,提示应该记录容器的底面积、放入土豆前的水面高度、放入土豆后的水面高度以及算出的土豆体积。然后是测量与计算,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应注意什么。如,容器底面积不能直接量得,只能测量底面的半径、直径或周长。测量半径需要确定圆心,测量周长还要计算直径,一般测量直径,既容易量,也便于算。又如,测量底面直径、水面高度都要在容器里面进行,利用容器里面的数据,算出的才是水的体积、土豆的体积。

四、作业:

基础训练

第7课时 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例5及相应的 “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4.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一套,一些沙或米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相应的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然后板书相应的计算公式。)

2、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来推导的。板书:转化)

3、(出示教具)大家觉得这个圆锥与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呢?(老师比较学生指出的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

4、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的体积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来研究比较简单呢?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5、它们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二、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课件出示例5。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2)让学生猜想:图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用学具演示)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2、教师课件演示

3、学生讨论实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

4、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1/3=底面积×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1/3 ?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发散练习、巩固推展。

1、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1/3 。

2、做练习四第1、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之后学生反馈。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练习四第3题。

板书: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1/3=底面积×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第8课时 圆锥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四第4~12题和第23页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理解、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出圆锥的体积。

2、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2.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组织练习。

1、做“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2、做“练习四”第5题。

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相互转化,从已知的圆柱体积得出相应的圆锥体积,从已知的圆锥体积得出相应的圆柱体积,继续加强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理解。

3、做“练习四”第6题。

出示第6题的图。

引导分析:根据图示的各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寻找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可以从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推理出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如果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积则是小圆的9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9。

4、做“练习四”第7题。

(1)提问:圆锥体积最大时与圆柱的关系是什么?(等底等高)

接着让学生独立练习。

(2)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其他问题,进一步的掌握圆锥和圆柱的关系。

5、做“练习四”第8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6、做“练习四”第9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绕它的两条高旋转一周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计算。

7、做“练习四”第12题。

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15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有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休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四第10、11题。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思考题。

第9课时 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

第24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悉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汁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特征

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形体。

2、复习特征。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板书:圆柱、圆锥)

(2)提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在图中板书)圆锥的高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的高。

(3)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哪位同学来说说圆锥有什么特征?

三、复习计算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表格,说明要求,让学生计算,填在表格里。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填表。

提问: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的?(板书: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强调把—个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得出新的结论)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两题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提问:压路机前轮是什么形状的?前轮滚动一周所形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前轮的哪一部分面积?接下来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与应用第3题。

引导思考:水桶底部的铁箍大约长15.7分米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求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分米就是圆柱水桶的哪些面的面积之和。这个水桶能盛120升水吗?要拿什么和120升比较?学生自主完成。

4、练习与应用第4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求得数保留整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5~6题。

第10课时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第7~11题、“探索与实践”12~14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表面积、体积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表面积、体积的汁算方法,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公式。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时出示相应图形)为什么正方体体积等于边长a的立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这个公式怎样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乘以 ?

2、做复习第7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三、知识应用复习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做练习四第8题。

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比较。

2、做练习四第9题。

结合画图演示水流的速度就是圆柱的高,每分钟的高在每秒的基础上乘以60。

3、做练习四第10题。

提问:用这堆沙子去填长方体的沙坑哪一个量是相等的?(体积)接着学生计算。

4、做练习四第11题。

出示题目:

结合题目和图形理解长方体纸箱的长、宽、高与每个圆柱体饮料罐相相关数据的关系。接下来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要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做练习四第12题。

可以先举例说明,再概括。

6、做练习四第13题。

提问:要求圆柱体饮料罐的容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要注意从它的里面测量)

通过计算再与商标纸上标出的容积比一比,你发现什么?加强学生把数学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7、做练习四第14题。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交流。

8、评价与反思:结合3个方面让学生自主评价。

9、让学生了解“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2880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的.,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1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分析使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要领。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还需老师加强领导。个别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习作和课外阅读,很困惑,到底如何缩短两极差距。

三、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四、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1、知识方面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2、技能方面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0)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热爱科学、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在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六、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七、教学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六年级英语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坚持每一天,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英语。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大量的时将做保障,一切都是空谈。把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学英语,不断地重复。每天学习英语必须要有详细可行的计划。每天听写一篇文章,以此文章为中心,展开一天的学习,文章素材可以在洛基英语网查找。

(一)听力:

1、除周末外,每天晚上8:00——9:00听写一篇五分钟左右的短文。着重听力后的分析过程。

2、早晚都随身带MP3,一有空闲时间就反复听这篇短文,直到听烂为止。

3、周末看一部外国电影,复习内容,检查一周来的学习计划执行情况。

4、重视精听,听无数遍。

(二)口语:

1、朗读并努力复述听写的短文。

2、每天坚持张嘴说,每周参加英语角。

3、注意在朗读过程中纠正发音。

(三)阅读:

1、每周阅读一份英语报纸。

2、每次整理笔记。

(四)写译:

1、争取把每天听写的短文都翻译,先英汉,再汉英。

2、注意整理笔记。

这是一份小学英语学习计划,只有坚持练习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2062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歌唱能力以及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1.全册教材知识体系:

本册教材的知识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难点,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青春放歌、亚洲弦歌、哆来咪、黄河之滨、美妙的音乐等,其中包括了9首歌曲及十五首欣赏曲,二声部歌曲相对较多,欣赏曲难度加大,外加相关的乐理知识总体来说本册教材相对难度较大。

2.全册教材知识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的编写注重愉悦性、艺术性、思想性、可行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培养审美情感为目的,以知识技能为手段,采用综合训练这一形式来进行歌唱技巧,视唱听音、节奏等方面的实践与运用。

3.全册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学生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感情地背唱3—4首歌曲。

难点:多声部的合唱及难点节奏的掌握。

4.全册教材教学目标:

认知:各种乐理知识的汇总复习。

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对祖国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五年级教学的基础上更要照顾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教学中应多注意那些从下面上来的学生,多关注对他们进行音乐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注重歌曲教学。六年级的教材内容相对较少,在教学中要做相应的补充,填补教学内容的空白。

困难生及补差措施

对于不是智商原因,而是主观不努力者,进行正面教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平时多提问、多关心,采取互帮互助的措施;对于基础较差者,胆子较小的学生,让他们多唱、多动、多奏、多说、多练,增强学生的自信,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智商问题,只能采取一对一教,让学生在模仿中接受,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四、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要求:

对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自己用声音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辩不同的男女声音。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听辩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的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与情感的要求:能听辩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出简单的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的要求:聆听歌曲能轻声哼唱和默唱,能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器对音乐作出反应。

(二)表现

1.知道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并能在歌唱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几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与齐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乐器的要求: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演奏中能注意歌曲或乐曲的情绪风格,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的要求: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三)创造

1.探索音响和音乐的要求: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的要求: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能够根据歌曲或乐曲的内容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的要求:能够创作6~8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6~8小节旋律

教学措施

1.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真进行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平时自订一些理论性杂志经常学习当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认真练习钢琴声乐等基本功。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措施:

(1)教学中应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经常学习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识谱的能力,审美能力等为主,让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

(3)教学中应注意教学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3.教学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教学中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对所有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怀和鼓励。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2)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通过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

4.课题研究情况

继续认真开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时时关注本课题的研究动态,收集相关的资源,为自己的研究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着重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入手,随时记录课题研究的动态,特别是每堂实践课、研究课后要进行探讨研究,认真写好案例分析,教后感,平时要多看与课堂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进一步研究课题的有效度。

七、教学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班级情况分析:

四(5)班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2人,总体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比较高,对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经适应,也深深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的现象经常发生,随意讲话,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课后作业喜欢拖拉,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创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扩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6、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7、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上册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册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透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明白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潜力。

〈三〉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三、教材分析

二年级体育的教材资料最主要是以基础体育活动为主。在理论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上体育课和做操的好处及健身的最基本好处。还有一些最基本的保健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活动潜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有关的卫生常识和基本技能,为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潜力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群众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用心向上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点

1、在课堂中继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2、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牢固掌握,并学习技巧。

3、对以往所学的东西进行巩固与熟练化,对课堂学习的资料进行掌握。

4、用心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五、教学难点

学会自我控制、主动学习、用心参与、互相合作、学会游戏、透过学习学会一些基础的体育知识。

六、教学措施及就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措施:

1、据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造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儿童化、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作用。

4、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如增缩练习的距离,对器材的摆放,分组的形式等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注意事项:

1:教师多加引导,难度要求小,注意安全。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 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我将更深刻地学习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与《数学课程标准》。多读课改知识,多参加课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1997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

“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分2组编排,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14篇课文,分6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14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305个,写字168个,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

5、本册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一个单元练习,共6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主要由字词句练习、学写铅笔字、综合性学习、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板块组成。字词句练习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设练,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二、班级概况:

本班共有学生45人,男生 25 人,女生20 人。经过初步的观察,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兴趣,对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上课积极动脑并内并举手发言。本班学生年龄小,学习心理不够稳定,上课好动,随便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睡觉、吃东西,听不懂老师的要求。好多学生写字、握笔、读书姿势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不喜欢举手,没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本学期要着重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学生听力,抓好学生的写字、朗诵、背诵等基本功,使之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准确认读305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⑴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⑵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3)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

⑴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的意思。

⑵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⑶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⑷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⑸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汉语拼音的重点: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 确书写音节

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五、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文

3、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

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4、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5、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6、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_教学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级学期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三,教研,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进一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简单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学习的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明年的毕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总体来看,学生基较差,现有学生44名,上期统考,全镇排名落后。在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少数几个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大部分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也不能掌握。成绩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缩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较差甚至几乎为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适当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主动纠错的习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

三、本学期的教学

内容共五章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意知识的学习,在全部代数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又是为今后学习三角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奠定基础。

第二章

命题与证明:本章重点是引发学生证明的意识,初步体验严格证明的格式,以及命题的有关知识。难点是分析命题的条件、结论、及如何进行简单的证明。

第三章

图形的相似:章共分四部分,相似图形及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判定,位似变换及位似图形,相似三角形是研究相似形最基本的图形,是在全等三角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发展,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研究相似形比研究全等形更具有一般性,成比例线段是相似形的本质,证明有关的线段成比例也是本章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本章从实例出发,引入了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义,然后重点介绍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以后学习一般三角函数的基础,也是觖直角三角形的基础,锐角三角函数和觖直角三角形是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以及物理中的力学知识等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本章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五章

概率的计算:本章重点是让学生探索随机事件某种情况发生的频率、让学生掌握正确判断什么是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以及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公式,并能用公式计算有关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他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

8、深化两极生的辅导。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6课时

第二章:命题与证明——10课时

第三章:图形的相似——16课时

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16课时

第五章:概率的计算——3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