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样辅导六年级数学【推荐20篇】

浏览

7415

范文

1000

八年级数学2024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2074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一学年的教和学,我觉得整个班级优生不突出,而后进生就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教材没有安排三角形全等知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补充,相对正规教学来说,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本期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一章平移与旋转

本章是在轴对称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是图形的一种变换。本章的重点是弄清平移、旋转、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决定因素和特征,会按要求作图,体会全等变换的思想,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会平移、旋转、中心对称图形的运动,让学生在头脑中“画”出运动的情形,认识变换的本质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在变换中探索新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和谐与美,提高审美情趣。

第十二章平行四边形

本章的学习是运用中心对称、轴对称的知识去探索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判定、性质、图形中数量、位置关系。在本章中,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征、性质,是后续内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特征、性质的基础,它们涉及四边形的各元素,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共同具有的,因此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成为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弄清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以及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和它们的应用。本章的学习要承担起培养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相等的数量关系外,更有大量的不等关系,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认识相等的数量关系(等式、方程、方程组)的基础上来认识的不等关系(包括不等式、不等式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所举实例贴近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性质、解集、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解法及其应用,其难点是不等式的应用。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

这些内容是在研究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等知识上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幂的运算性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这些内容是进一步研究分式、方程、函数、代数式的化简,求值及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因此无论花多大的代价,得把本章学好。这一章学好了,将为学生的今后学习铺平道路,也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赢得大量的时间。本章的难点是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方法的灵活应用及他们的逆应用。

第十五章频率与机会

本章的知识是在“5.3可能还是确定”,“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的知识的传承与深化,都是介绍“概率”的初步知识。重点是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值可以对机会进行客观估计,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记录数据,进行数据整理。难点是实验前对机会的估计,对大量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实验方案的合理确定和设计,使学生认识到偶然中的必然,无序中的规律。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中心对称的决定因素和本质,并用它来解决相关问题,设计图案。掌握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掌握幂的运算性质,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方法,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性质、解法、解集的概念及其它相关概念,体会并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值,可以对机会进行客观估计,体会偶然中的必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5、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高三数学上学期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三,全文共 3374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研究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重视多元联系,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注重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设想

一总的原则

1、整合三月,抢拼四月,冲刺五月

我们把整个高三分成三个阶段,三月到四月中旬为第二个阶段整合阶段,将第一轮未完成的内容一扫光,适当讲一点专题,应对考试各种题型的训练。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大面积进入专题训练,五月中旬后,就逐渐把精力放到主干知识上,不再大量练习新的题型,而是复习错题集,使自己在高考中尽量减少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力争以较好状态迎接高考

2、认真研读数学考试大纲及四川卷考试说明,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特别注意高考的信息。认真钻研成都四、七、九中的考题,最近几年这三个学校的一诊二诊三诊题都与高考很接近,特别是三诊以后有一套练习题很有针对性。

3、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路。

3、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大纲以外的东西。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利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二。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1、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2、注重联系实际,要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

三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

1、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2、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

3、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四改变传统复习模式,体现小组交流合作;

1、淡化各自为战,加强备课小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2、坚持学生主题,教师主导;

3。注重学法指导及心理辅导;

(1)及时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及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并弥补学生的不足。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成功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

A类边缘生采用各个击破,B类边缘生抓基础,促能力,A类边缘生注意个别指导;B类边缘生手把手的教,主要课堂重点关注,课后重点辅导。

三、教学重点

1、数学思想方法

2、教材的重点、高考的热点

3、依据新大纲、夯实基础,突出内容,课程内容中的向量、概率以及概率与统计、导数等的教学。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仍是重点。

4、注意以单元块的纵向复习为主到综合性横向发展为主。 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事物,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综合。

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四、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先备课后上课,加强学习,多听课,探索第二轮复习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抓落实 搞好促优补差工作

(1)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必要的练习检查督促。

(2)坚持每周一次小题训练,每周一次综合训练。

(3)周练与综合训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对每一次考试试题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① 注意研究高考考试说明,近三年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卷的高考试题。

②在综合练习中,不缩小考试难度,既注意重点知识的考查,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③在综合练习中注意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够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说明。

④在综合练习中注意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加强应试心理的指导,为学生减压,开启他们心灵之窗,使他们保持最佳状态。

5、高考数学试卷上的题与我们平日练习的题目不一样,怎么办?复习时应注意什么?

(1)力求作到三个避免

避免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 避免呆板的试题;避免繁琐的计算。

(2)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没有见过的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内容、思想方法和基本能力,自己去研究试题所提供的新素材,分析试题所创设的新情况,找出已知和未知间的联系,重新组织若干已有的规则,形成新的高级规则,尝试解决试题所确立的新问题。

6、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真正理解,并且理解准、透。如概念复习要作到: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

7、加强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

第一轮复习,通常称为方法篇。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应做到:

①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②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

③从现在开始,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大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④适当选做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

第二轮复习,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也称为策略篇。老师主要讲述选择题的解发、填空题的解法、应用题的解法、探究性命题的解法、综合题的解法、创新性题的解法,教给同学们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目的。同学们应做到:

①解题时,会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逐渐适应高考对减缩思维的要求。

②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

③养成在解题过程中分析命题者的意图的习惯,思考命题者是怎样将考查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有那些思想方法被复合在其中,对命题者想要考我什么,我应该会什么,做到心知肚明。

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也称为备考篇。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前,学习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但是这阶段要求学生直接、主动的研读《考试说明》,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掌握高考信息、命题动向,并要求学生做到:

①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措施(可请老师专门为你拎一拎);锁定重中之重,掌握最重要的知识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②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

③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纠错工作。

④博览群书,博闻强记,使自己见多识广,注意那些背景新、方法新,知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⑤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充满信心,准备应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旗下的讲话稿小学六年级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六年级,全文共 1638 字

+ 加入清单

筑梦路上,中国毅然前行

巴尔扎克曾说:“一个有梦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比的人”。而一个有梦想的国家,才能在世界上巍然屹立,中国有一个百年不变的梦想,那就是复兴中华,重振雄威。如今这个梦被赋予一个新的名字——中国梦。

在筑梦路上,中国正在创造一个个奇迹。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成功举办奥运会,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梦。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如何能实现中国梦。

民族精神——思想的奠基

时代飞速发展,一切都在改变,有些甚至消失,我们如何能在不断变幻的世界中坚挺,在日趋复杂的世界关系中坚持底线,在利益至上的世界政坛中保持本真。我们追寻的是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东西,它可以引领我们心灵的方向,成为中国梦的思想奠基,那就是民族精神。

从战国楚地上屈原汨罗江殉国,到杨家将一代忠良、满门忠烈,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丹心照汗青;而近代瞿秋白、李大钊、秋瑾等革命烈士,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对国家怀有深沉的爱,他们勇敢忠诚,愿为理想而努力,愿为信仰而献出生命。这是从中华民族诞生之日就开始积淀下的民族精神,炎黄子孙几千年来汇集成的思想精髓统统注入了民族精神的血液。

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使国誉受辱、国力下降,大炮不仅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还一度使人民几乎丧失了信仰。在那时,中国的脊梁弯了,国家却甘于平庸。幸运的是,有志之士撑起了中国的脊梁,他们用热血、用高亢的革命凯歌延续了民族精神,使民族的灵魂没有沉沦。这是民族发展的一次浩劫,但纵使国力衰微,我们仍保留民族精神,残垣断壁下的人民靠什么重燃生活的希望?迷茫的未来又是什么使人们仍怀有信仰?这些足以说明民族精神是不朽的,它是每一个炎黄子顺内心无比呼唤又无比敬仰的,带着中国走出困境。

如今,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强国梦,民族精神便是思想的奠基,它

承载了浓浓的历史醇香,而在新的时代更有新的发展。可以说,我们之所以拥有中国梦,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份爱国的赤子之心,我们中华儿女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民族精神便是筑梦路的星空,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青年学子——筑路的砖瓦中华魂,宋庆龄奶奶曾说:“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上世纪,热血青年们开辟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时代,在新世纪,我们青年学子将圆中国梦,成为筑梦路上最实际的砖石,为祖国铺出一条康庄大道。

一个人,最有价值、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便是青年时期,在这段时间中,我们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美德装饰自己,我们为的不仅是自己的将来,更是希望能为祖国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豁达和坚持不懈的品格,蓬勃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祖国建设所迫切需要的。为了青年学子的发展,未来人才培养与国家建设,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使无数由于贫穷而无奈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使大学的科研力量更为雄厚。

祖国选择了我们,将时代的责任赋予我们的肩头。斗争的生活使我们干练,苦闷的煎熬使我们醇化,时代造就了青年担负历史使命的法宝。我们青年人有能力、有信心、有毅力携手推动中国梦的前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既然国家给了我们梦想的摇篮,为什么我们不为国家实现梦想呢?

领袖达人——梦想的航帆

我们的领导人英明果敢,而我们中国从不缺具备领导才能的人才,过去的成就已促发了中华民族思想的觉醒,如今,我们更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勿让外国人轻瞧了中国人,勿让外国看扁了中国。在一代代英明果敢的领导人的指挥下,我们共同朝着中国梦迈进,共同走向中华民族的复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形容当前的中国是再恰当不过了。神舟上天,蛟龙下海,嫦娥登月,多国建交,多边格局,运动健儿展风采我们已经取得一个个骄人的成就,我们更会创造更多的奇迹!中国不仅是具有亲和力的大国,更是国力雄厚的强国!有了中国梦的指引,我们将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披上了美丽的外衣,这更促使我们奋进!

筑梦路上,我们毅然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六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教研,个人,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从五年级接手这个班,一晃就进入了即将毕业阶段了。这个班人数不多,学生文明守纪,但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都比较差,课堂气氛沉闷。每每面对这种情况时,也曾有过失落,有过气馁,更多的是勇敢面对,努力改变现状使每一个孩子们有收获。通过又一期的努力,孩子们课堂举手的多了,有了自己思考的习惯;大部分孩子学习态度认真,能积极参加学习,并乐意参加数学学习;作业格式和书写也更美观了。收获孩子们的进步,也思考自己教学的点滴,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简单总结:

一、备课时尽量考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我认真的研究教材,读懂教材目标要求,再思考教学设计。为了让孩子感到只是易学,我一般先复习新知相关的知识点;新知阶段,我在分散难点的同时,也改变教学方法,以引导思考为主,逐步放手尝试;巩固阶段,我注重基础的掌握,适当设思维训练。这种设计虽然有过多的引导,但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学生在逐步引导下,有了学习的基础和思考的习惯,才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二、课堂上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愿学。上课前,我都会精心准备,课中精神饱满,亲切的与孩子交流,课后,及时思考得失,积极写好反思,课余,热情与学生交流。我用认真的态度感染学生,以身作则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课堂中,我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鼓励孩子,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我细心观察孩子们的进步,及时表扬,激起孩子学习的动力;我关注孩子的学习表情,及时给以指导;我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机会。我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孩子们有了了学习的兴趣,自然愿学会学。在知识的传授中同时,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渗透做人的道理。

三、课后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学。为了孩子们有不同的发展,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对学有余力的孩子研究综合题,学习解题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我耐心组织学习上感困难的孩子,给他们分析原因,帮他们找准学习方法,补习基础,让他们有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让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发展,平时的测验中,学习困难的孩子感觉自己有了明显的进步,让孩子很高兴,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积极学习,尽量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源源不断地泉涌。为了让知识源源不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学习:坚持阅读教研书籍,更新教学理验;坚持做数学题,激活思维;上网学习,学习名师的经验,与同行交流经验,互相学习;阅读各种书刊,丰富视野。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充实了我的课堂,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知识的魅力使孩子们感到学习不枯燥,学无止境。

五、辛勤耕耘总会有收获的,期末检测,全班34人参加测试,满分100分的5人,90-99分的22人,80-89分的6人,60-69分的1人,全班平均分达到了93分,名列全镇第二,与第一名的差距有了进一步的缩小。

思考是快乐的,边走边想,我将步伐更矫健的走在我的数学教学道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六年级学生关于感恩父母讲话稿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学生,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过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有了欢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所以,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我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我们中国是一个礼貌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明白自我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我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完美,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仅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激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

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_个人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一,个人,全文共 4309 字

+ 加入清单

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5篇

复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ù xí,指再一次学习,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5篇(一)

一、 重视期末复习

重视期末复习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其目标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达到螺旋式上升.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复习,借机使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要教给学生全面复习的的方法,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复习总结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得到切实的尽可能多的收获.

二、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复习

通过复习,深刻挖掘基本概念的内涵,让学生做到从实践到理论转化(平时学习,大多是从理论到具体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 通过复习,强化对基本方法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

三、把握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复习

分析把握各部分知识的考试难度,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要注意复习的实效性,特别是重点常考的知识点上要落实到位,在全面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难度和综合程度. 注意训练学生解决比较综合的题目的能力,让学生建立解决综合问题的信心,形成行之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此期间得到真实有效的收获,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四、复习进度安排时间

20xx年2月5日结束,9月1日-------10月14日第一次月考

10月15日-----11月14日期中考试11月15日---12月17日第三次月考;12月18日--------2月3日期末考试

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5篇(二)

一 复习主要考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与集合的综合问题

(2)基本不等式与耐克函数的综合问题, 特别是等号不成立时, 利用耐克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

(3) 函数的运算要注意定义域的确定

(4) 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证明, 强调方法和步骤及书写规范

(5) 函数的应用题, 要强调函数关系的建立过程和定义域的确定

(6)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方法

(8)开放题, 如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 求此一元二次不等式

(9)注意课本例题和练习册上的习题

二 复习题围绕以上考点来命题

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由此去理解评价历史的实践标准。所谓实践标准,就是要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立论。如19世纪中期的西欧可以产生马克思主义,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则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马克思主义和洋务运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太平天国运动则不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是由统治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决定的,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好每周的教学进度,确定好每周的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就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以说课的形式作中心发言,大家再集思广益,八仙过海,写出自己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教案。

准备以每日一个小练习的形式来落实这些复习题的训练

三 模拟试题和模拟考试

在职场中有些员工认为自己有工作失误时不必及时向上司汇报,只要自己事后弥补了失误就没什么大不了的。话虽这么说,但是你如果能在出现工作失误时不仅仅只是在想办法弥补,而是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就让上司知道你的失误,或许你处理失误的过程中就会轻松得多,因为你也会在第一时间得到上司的帮助,而不仅仅是批评指责。

针对以上考点出两套模拟试题在第19和20周各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并及时反馈分析,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5篇(三)

这次的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是全市高中统考,试卷要拿到区里统改,并要进行全区排名。为了做好复习迎考工作,使备课组活动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与城里的高中缩小差距,特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做好高一数学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一学期来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 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明确复习范围及重点

范围:必修1与必修4

重点: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三、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掌握核心概念、基础知识、强调作图、解题规范;

2、围绕综合卷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面批,争取提高合格率。

四、复习要点:

掌握各章知识结构和要点、知识点、澄清概念、解决疑难问题。

习题归类,解题思路、方法,从解题中对知识加深理解、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具体课时安排

由于教学时间紧,按照计划估计要到12月31号才能结束新课,复习时间大约8天左右,巩固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上课讲评。具体安排如下:

20xx年元月1日前结束新课;

2日------6日复习必修1:集合(1天)、函数(2天);

7日------8日复习必修4:三角函数(1天)、平面向量(1天); 9日------10日必修1、4综合训练。

六、复习方法

1、根据学生的薄弱点,有针对,有系统地设计4份复习案,其中集合与函数2份,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2份,综合训练试卷4份。

2、利用星期二、五早读课时间对优生进行补短,主要是补基础知识,看学生基础知识有没有记住,记住了会不会应用,再找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练。

3、时间很紧,要求我们稳扎稳打,让每一节课都高效,每节课的导学案都当堂完成,晚自习让学生处理更多的典型题。

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5篇(四)

期末复习是对自己一学期学习知识的梳理,只有制定合理的期末复习计划,才能更好的进行进行期末复习工作,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各位朋友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在20xx年7月号我们要进行了期末考,所以在这还没有一个月里我们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细节规划

学习是用屁股-> 手 -> 脑袋 -> 心的过程。

第一,一个相对完善的时间表,既要涵盖每月的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时的细节规划。

第二,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比如,晚上7点到8点复习数学,8点开始复习英语,这样安排就太紧了,当中应该有一个缓冲: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这样,数学复习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连轴转”。

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确保上一段计划的完成。还是以7点到8点复习数学为例,万一时间到了,却还差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留有15分钟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致产生浮躁的情绪。

第三,教孩子在执行计划时学会放弃。有的学生死心眼儿,比如复习数学时遇到两道难题,卡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思路,却非要做出来不可,一晚上的时间都搭上去了。结果,这两道题没有眉目,其他的科目也耽误了。孩子的情绪也难免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就需要告诉他,把这两道题放一放,先完成其他科目的计划,最后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再回过头来处理先前的“遗留问题”,如果没有时间就放在明天或后天再做。

第四,复习计划要兼顾全面。有的考生对喜欢的科目就先复习,不喜欢的科目放在后头;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强项放在前面复习,弱项的复习受到影响,导致强项越来越强,弱项始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实,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正确的做法是优势要强化,劣势也要弥补。

学习方法

1、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2、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育学习阶段论实践

(三)周循环学习法如何实践?

1、第一步:周日晚上制定周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总的学习进度,制定一周的目标。根据目标计算周一到周六的学习量,制定可行的、但又必须完成的学习计划。

2、第二步:周一至周六按计划学习。

根据计划学习量做好每日时间管理,每日结束前确认一下计划完成度,记录学习日志;

3、第三步:周日彻底完成学习计划。

把本周的学习完成情况总结一下。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彻底解决。一周计划都完成了,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做下周计划。

(四)注意事项:

1、不要做过度的计划,以免产生挫折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2、要空着周日。因特殊情况而没有完成的计划周日弥补,并休息。

3、当日未完成的计划不要拖到第二日,要果敢地跳过去。待周日再完成。拖到第二日反而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更疲惫。

高一期末数学复习计划5篇(五)

这次的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是全市高中统考,试卷要拿到区里统改,并要进行全区排名。为了做好复习迎考工作,使备课组活动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与城里的高中缩小差距,特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做好高一数学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一学期来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 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明确复习范围及重点

范围:必修1与必修4

重点: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三、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掌握核心概念、基础知识、强调作图、解题规范;

2、围绕综合卷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面批,争取提高合格率。

四、复习要点:

掌握各章知识结构和要点、知识点、澄清概念、解决疑难问题。

习题归类,解题思路、方法,从解题中对知识加深理解、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具体课时安排

由于教学时间紧,按照计划估计要到12月31号才能结束新课,复习时间大约8天左右,巩固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上课讲评。具体安排如下:

20xx年元月1日前结束新课;

2日------6日复习必修1:集合(1天)、函数(2天);

7日------8日复习必修4:三角函数(1天)、平面向量(1天); 9日------10日必修1、4综合训练。

六、复习方法

1、根据学生的薄弱点,有针对,有系统地设计4份复习案,其中集合与函数2份,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2份,综合训练试卷4份。

2、利用星期二、五早读课时间对优生进行补短,主要是补基础知识,看学生基础知识有没有记住,记住了会不会应用,再找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练。

3、时间很紧,要求我们稳扎稳打,让每一节课都高效,每节课的导学案都当堂完成,晚自习让学生处理更多的典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全文共 5272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中旬结束课程,五月二十号开始总复习

第12周 5月20日---5月24日

复习内容:一、数和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1、数的意义(5月20日)

①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②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③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④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5月20日)

①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5月20日)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 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 、数的大小比较(5月20日)

(1)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 数的整除(5月21日)

(1) 借助书中P86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 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5月22日)

借助教材P87 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5月23日)

(1) 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 未知数X的练习题

8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5月23日)

(1) 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 四则混合运算(5月24日)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二.代数初步知识 (第13周 5月27~5月31日)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5月27日)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5月28日)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 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 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 ×4=10

3/5 ×3.5-x=1.4 要先求出 3.5 ×4, 3/5× 3.5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4x-14=10 2.1-x=1.4 再解。

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如:2/3 x+1/2x=42, x-0.8x-6=32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2/3+1/2)x=42,(1-0.8)x-6=3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11/6x=42, 0.2x-6=32,最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3)引导学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5: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4:5,乙数相当甲数的 4/5,甲数则是乙数的1.25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5/9 ,乙数则是这两个数和的 4/9等等。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在学习比例尺中,要突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比例尺与一般度量长度的尺不同,它是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4)训练学生会看图上附有的注有数量的线段的比例尺,以及后项是1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后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长度放大的现象。

(5)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别,它们都是表示关系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项和后项间相除的关系的,所以它只有两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关系的,所以它有四项:

6、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月13日)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比、比例、 正反比例间的 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y/x=k(一定)和xy=k(一定)的关系式,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 应用题 (第14周 6月3日~6月7日)

知识要点:

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6月3日)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6月3日)

(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日)

(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6月4日)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6月5日)

(1)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学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6月6日)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着力训练学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6月7日)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第15周 6月10日-----6月14日)

知识要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6月11日)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 常用的地积单位(6月11日)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对进率的记忆。

8、名数的改写(6月10日)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学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几何初步知识(第16周 6月17-----6月21日)

知识要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6、17)

(1)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6、17)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2)教学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3、认识垂直与平行(6、17)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2)学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6、18)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6、18)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认识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18)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6、19)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需充分发挥教材中网络图的作用,使学生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能形成结构。

8、认识圆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6、19)

(1)认识圆的特征。

(2)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9、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6、20)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2)理解它们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在进行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地使用各个数位和单位名称。

(2)在需取近似值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3)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

六、简单的统计(第17周6月24—28日)

知识要点:

1、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6、24)

(1)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2)能够熟练地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3)在求平均数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求得结果。

2、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6、24)

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3、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需要绘制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它们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3)绘制统计图着重训练学生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恰当的选取一定的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达到掌握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同步进行。

4、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6、25)

(1)能够比较熟练地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2)可以增加一些根据统计表反映的数据绘制相应的统计图的训练。

七、综合练习。(6、26—28)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六年级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六年级,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一、 指导思想:

在抓好教学常规,落实学校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转变教学理念,贯彻我校求实创新教学的传统,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求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但面对新形势,新大纲,还需继续加强我组的教研工作:增强本组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各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二、具体工作与落实想法:

(一)制定教研计划

1.教师方面

(1).要求全体数学教师做到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教材、研究学法、研究教法,努力提高课堂质效,要求做到“三精”增效(课前精选、课堂精讲、课后精炼)。

(2).很抓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要质量

在教学上,提倡立足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履行教育常规,做到认真钻研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所教学生,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备好每一节课,提高每一节课堂效率,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在布置作业时要精练、细批,有反馈,使学生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吸收。

(3).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①继续开展听、评课、说课、集体备课等常规教研活动。

②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市教学论文评比。

③在教学科研上,高一年级组要针对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和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障碍进行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习惯上都有一个突破,使“畏途”变“坦途”。

④积极参加省、市、区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加强信息的搜集与整合,使高考复习少走弯路。

(4)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全组综合实力

①继续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工作。

②要求数学教师要加强做题。

③教师配备数学笔记,习题笔记。

2.在学生方面

①狠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认真学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课余适量练习”,任课老师要反复强调这四点,要做到落实到位不放松.

②利用统考的契机,大力开展边缘生辅导。多关心边缘生,给他们树信心、定目标、找不足、提方法,让他们趁势而上,不断进步。

③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六年级,教研,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教研组将按照学校教务处制订的六年级新学期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本年级组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工作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1)本学期着重学习、讨论、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学习资料为《课程标准解读》和相关的业务杂志。

(2)促进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相互促进。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意积累,加强思考,积极进行理论总结,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相互溶合、相互促进。

2、关注课堂教学,抓好课堂质量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提倡每位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实验,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课前、课后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注重相互听课。

3、摒弃形式主义,讲究实效,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1)备课:

①进一步规范教案书写,设计方面的格式,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书写。

②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教案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同步性,避免教案中的形式主义。

③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每单元写出有质量的教后记。

(2)作业:

①、注意根据新的理念进行作业设计,避免作业内容、形式的单一化。提倡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作业。

②、改进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提倡面批,若不能及时面批的提倡在学生每次的作业后写一些简单的评语等鼓励性的话,以此促进学生和学生交流。

4、扎实抓好学生计算训练,提高计算得分率。

(1)每节课前进行课前十道题听算训练,并记录在课前口算训练答案纸上。每月检查评定一次。

(2)每天回家后由家长配合进行口算训练,完成口算天天练的一页题,由家长批改,每月检查。

(3)在期中和期末分两次对全年级进行口算达标测试,对每位学生进行计算能力评定。

4、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要正常化,要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

根据学校安排,单周进行一次教研组活动,双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各位老师要力争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五年级数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复习有关图形的变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加、减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学会使用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2、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复习。

3、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

4、以“课标”为本,扣紧“三维”目标。

5、力求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四、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1)四则混合运算方面,重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晚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全面性,指导学生学习。

(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解题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

(4)其它的知识将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具体要求。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五、复习时间安排:

1、6月16、17日复习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

2、6月18日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

3、6月19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4、6月20日复习简单统计、数学广角;

5、6月23日第五次检测;

5、6月24、25日准备期末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六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全文共 2620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情分析

我现任六年级四班的数学。学生整体学习习惯比较好,个别同学基础差,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关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五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习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的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 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 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无论是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层次,还是对教师全面提高教学效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为切实抓好总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六年级教学质量,特拟订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的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重点:

1、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

2、复合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几何形体知识。

4、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难点:

1、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

2、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方法。

3、准确的进行计算。

四、总复习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的背诵;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

⑴在四则混合运算方面,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⑵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内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

⑶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的方法,讲练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导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要做到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努力提高中等生。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学习系统化的归纳整理,对于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审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在复习时,教师应切实加强学生认真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读题时读清、读透。

6、在复习当中,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做到心中有数,认真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以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_教学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 实数。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一年级,教研,全文共 2941 字

+ 加入清单

一、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期任教一年级数学,本班共有学生( )人。由于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学习生活,孩子们短时间内还不是很适应,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几年幼儿园生活所养成学习和生活习惯。如:上课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不听老师指挥;读、写方面的要求等。这些都需要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慢慢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二、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按照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学习水平,一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安排了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具体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

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

解决问题: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知识与技能: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解决问题:简单几何体的分类。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知识与技能:物体的简单分类。象形统计图。简易统计表。

解决问题:对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用象形图或简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趣的拼搭(实践活动)。

丰收的果园(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愉快的周末(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与过去的第一册教材相比,不仅“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许多变化,而且还大幅度增加了“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两个领域的内容,并加强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单实际问题。

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整时的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能根据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的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

1.把解决问题寓于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2. 安排两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3.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4.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5. 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交流信息。

6. 通过交流算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

五、课时安排:

一. 数一数 1课时

二.比一比 1课时

三. 分一分 1课时

四. 认位置 1课时

五.认数(一) 10课时

六.认识物体 2课时

七.分与合 6课时

八.加法和减法 21课时

九.统计 1课时

十.认数(二) 5课时

十一.认识钟表 1课时

十二.加法 10课时

十三.期末复习 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数学教师学期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我担任的数学教学工作。七(5)班共有50名学生,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不及格的同学较少;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在近日的学习中,后面的学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可能是刚开学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或初中知识比小学的难度大一些。总之,我会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基本结构分析

学期初一数学教学工作共分为6章。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5、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6、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7、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8、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进步。

9、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高一新学期数学老师的工作计划_学期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一,教师,全文共 10707 字

+ 加入清单

2020高一学期数学老师的工作计划

用自己的心血去拼、去搏展望未来,以“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为奉献准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一数学老师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老师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担任高一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 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老师工作计划(二)

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有下列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2.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会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通过已学过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会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的有关资料,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2.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a≠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合函数y=x,y=x2,y=x3,y=1/x,y=x1/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3.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四.教学措施和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习,个人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养成解数学题的习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老师工作计划(三)

一、制定的依据

随着高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本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际阶段,本计划制定的依据主要是以下三个:

(1)二期课改的理念:一个为本、三类课程、三维目标

(2)新数学课程标准(详见《广州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三本书:课本、教参、练习册

(4)本校教研组对本学期学科的要求

二、基本情况分析

高一(3)全班共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上学期期末为区统测,平均分为x分,合格率为x%,优秀率为x%,低分率为x%。高一(4)全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上学期期末为区统测,平均分为分,合格率为x%,优秀率为x%,低分率为%。

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来看,我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可以说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是:

1、有潜力;

2、师生关系比较融洽,互相信任,配合默契。存在的不足是:

1、聪明有余,而努力不足;

2、男生聪明,上课积极,但不够勤奋、踏实;女生认真,但上课效率不高,学得不够灵活。

3、从期末统测来看,差生的比重大;

4、个别学生懒惰成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极差;

5、平时学习不够用心,自觉,专心思考、钻研的时间太少;

6、一些同学学习成绩起伏大,不稳定;

7、一些好学生满足现状,骄傲自满,思想放松,导致成绩退步;8、学习兴趣,动力,上进心不足。

三、本学期力争达到的目标

1、完成三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基础性课程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拓展性课程要适当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性课程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习惯与品质。

2、完成新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3、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上课、作业、复习等)。

4、转化学困生,提高成绩。有些学生成绩总是上不去,以为不是块读数学的料,久而久之,产生放弃数学,讨厌数学的心理。由此,我在学习中,要多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耐心指导,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让其喜欢数学,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5、一手提高优秀率,一手减少不及格人数,力争班与班之间无明显差距。

四、具体措施

1、从期末统测来看,学困生的比重大,优秀率没有。为此要进行分层教学,学困生要注重基本题、常规题的反复操练,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好学生要避免无谓失分的情况,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高三。总而言之,学困生还是继续注重双基的训练,将做过,讲过的题目再反复操练。另外也不能忽略了高分学生的培养,给好学生布置一些有质量的课外题,定期查阅,批改,答疑。这样,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2、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根据课程标准,教参,切实落实教学目标,做到全面不遗漏,要以考纲为标准。另外,每节课要安排必要的练习时间,多安排随堂测试是有好处的。试题讲解时要突出方法,突出思考、分析过程,要暴露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概念、计算等方面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要有针对性的矫正,补偿。不就题讲题,注意适当的变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积累解题经验,课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订正,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

3、从期末统测看学生应用能力明显不足。教师要通过平时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审题、数学建模的能力。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背景,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数学知识。

4、期末统测中选择题普遍得分不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选择题只有唯一答案,所以解答选择题的策略是:合理、迅速、检验,要善于转化,避免机械套用公式、定理和“小题大做,舍近求远,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不良习惯。另外,由填空题的错误表达和解答题的计算粗心、考虑不全面而造成的无谓失分,导致了分数上不去和好学生考不出高分。所以,为保证得到该得的分数,要求必须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弄清概念,思考全面,正确表达。

5、注重讲练结合。要多安排课堂练习,当堂检测。当日作业,周练,月考要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讲评。平时要注意练习的有效性(适当题量,恰当难度,精选精练),规范书写,认真批改,及时讲评,反馈矫正(建立错题集,进行再认识)。坚决反对只练不讲,只讲不练。评讲中要针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缺漏,发现问题要跟踪到题,跟踪到人。本次统测中许多试题平时讲过,练过,考过,但错误仍然很多,值得我们重视与反思。

五、保障措施和可行性

1、关爱学生,严格要求,用情实现师与生的沟通,用景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当,要追求最有效的训练,要清楚哪些学生需要哪些训练,切实注重部分学生的补差和提高,关注全体学生的学,基本教学要求要有效落实到位;

3、注重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内容和方式要更新,有层次推进,多角度理解,反思总结,重视教与学的方式多样化;

4、激发兴趣,重视过程教学,重视错误分析型学习;

5、重视开放性、研究性问题的教学,关注主观评判性问题的学习,研究新题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其数学能力。

6、结合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教参,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7、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加强课外辅导,利用中午和晚间休息时间辅导学生答疑解惑、找学生谈话等等。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9、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习,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真正理解,过关。

10、学生除配套练习册外,每人订一本《一课一练》作为补充练习,并要求每周写学习感悟与学习疑惑,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收集错题,每人在课本留白处做好课堂笔记。另外,我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与资料,进行习题精选与练习补充。

六、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本学期一定要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同时抓平时的学习习惯,学习规范,作业质量等细节问题,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力争消灭不及格,并使那些因无谓失分而导致分数起伏不定的学生能稳定下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优秀率。

目前,我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还非常多,好在学生的学习势头保持良好。我和我们班的全体学生,将尽我们所能,力争在本学期能有所收获,更进一步。

七、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1、结合二期课改,将“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启发式学习”,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积极开展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强基础训练,但要避免“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举一反三,突出方法,总结经验,采取变式训练,专题训练等多种方式。

3、针对本学期三角公式多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学习支持材料,如公式默写表,公式背诵口诀,公式记忆方法,公式小卡片等。

4、借助“ti图形计算器”强大的图形功能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5、利用“bb”系统建设e课堂,建设网络学习包。

6、写数学感悟或一周问题,与学生进行书面讨论交流,答疑解惑,给予学法指导。

7、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分层补充课外练习。

8、进行数学演讲,了解数学史,写写数学周记等,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兴趣。

老师工作计划(四)

新学期即将到来,为了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在重点高中和私立学校扩招的影响下,我校新生的素质可想而知了。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有下列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2.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会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通过已学过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会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的有关资料,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2.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a≠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y=x2,y=x3,y=1/x,y=x1/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3.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

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四.教学措施和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习,个人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养成解数学题的习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我深深地懂得: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对未来的历史责任感。为了不辱使命,为了无愧自己的良心,我只能在教学这片热土上,做到更加勤恳。用自己的心血去拼、去搏展望未来,我将化晋升高一级职称为工作之动力,以“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为奉献准则,为培养新世纪英才再作贡献!

老师工作计划(五)

由于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xx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本期教学内容:数学必修3、必修4。

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具体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1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 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活动、小故事等,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 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二数学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二,教研,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一、 教学内容

本学期,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教学任务比较繁重。选修1-1,第三章《导数》,按照教研室的计划,应该安排在春节前结束,鉴于临近期末考试,这一章没学,这样本学期教学内容共有以下几部分:选修1-1《导数》,选修1-2共四章《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复习必修1

二、 教学策略

按照--年山东省高考数学(文科)考纲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认真抓好学生学习的落实,努力使学生的学成为有效劳动。精心备课,精心辅导,重点抓住目标生不放松,努力使目标生的数学成绩成为有效,积极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同时,认真研究《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应用新课程。

三、 具体措施

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教学:

1、注重学案导学,编好用好学案。注重研究老师如何讲为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学。

2、尝试分层次作业,尤其是加餐作业,提高优等生的学习成绩。

3、抓好学生作业的落实,不定期检查学生的集锦本、练习本。

4、组织好单元过关,搞好试卷讲评。

5、积极做好目标学生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师,个人,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1、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2、师德——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我要使自己具备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3、教育教研——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4、自我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怎么写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一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一)备课

学期初,认真钻研了教材、《数学课程标准》、教参,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思考学生怎样学,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中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二)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2.及时复习。根据低年级学生遗忘快的特点,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和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

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指出个性问题,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4.注重后进生的辅导。在教学中对后进生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二、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

(二)积极听其他教师的公开课,从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不足之处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采取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下期有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二年级,教研,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一、 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测定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了解你的好朋友 9、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