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实用20篇】

浏览

2129

范文

65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

2、能辨认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正方体木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课件出示)

1、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

2、课堂预习。

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行拼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

1、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

3、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

4、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

1、填一填。

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 ),也可能( )。

2、连一连。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三、预估问题。

1、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

2、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

四、预设解惑。

请同学们拿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我们共同交流。

1、同学们在实物图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

2、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课件演示)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作品,我们是如何画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1)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五、引导小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六、针对性作业。

1、课本13页做一做,练习四1至3题。

2、《配练》上的1至3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2888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教材把这一问题安排在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方程,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列表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就是通过有序猜测和计算得出结论,“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介绍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趣解”,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了解 “鸡兔同笼”问题解决的多种有趣方法,体验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你们想了解吗?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图)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让学生说说题意,然后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历史趣题“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有的同学已经在计算了,说说看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呈现的情境图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在学生猜测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刚才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我们验证后发现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有猜对呢?(数太大了)你们觉得什么情况下能够猜对?(数小一些)

那咱们就换一道数小一些的。(课件出示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找到题中信息: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怎样才能确定猜测的结果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是不是等于(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这回给你们一点时间,把你猜测的数据在练习本上列个表,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对吗?(出示表格)

这回给你们一点时间,把你猜测的数据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对吗?

(三)交流体会,掌握问题解决策略。

1、经历列表法的形成过程。

(1)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现在知道鸡和兔各有几只?

都谁和他的结果一样?你们有把握这次猜对了吗?怎么验证一下?

(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正确答案的?(引导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预设学生思路:

●从鸡8只,兔0只开始推算。

●从鸡0只,兔8只开始推算。

前两种情况可能做了充分预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出了所有情况,或者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对这种有序思考的方法要给予肯定。

●直接猜出鸡有3只,兔有5只,验证后发现脚数正好是26只。

这种情况属于正好一下猜对了,教师提示不一定每次都能够猜得这么准。

●从鸡有4只,兔有4只开始推算。

这种情况猜测的次数比较少,对于数据比较大的时候适用。

●有的同学还可能发现了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就增加2只,这样就可以一下子算出需要增加几只兔,直接找到正确答案。这正是假设法的思路。如果有同学有这一发现,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表述准确,为后面的假设法学习做好铺垫。

(3)小结收获。从刚才的列表情况看,你觉得怎样列表比较好?

(4)运用列表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自主解决,交流方法并订正结果。

如果没有出现上面的第五种思路,教师小结可以提出。

小结:鸡兔的总只数不变,多一只兔子就会少一只鸡,增加两只脚;多一只鸡就会少一只兔子,减少两只脚。运用这一规律正好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方法。

2、探究假设法。

(1)问题预设:刚才大家找到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办法,讨论中还发现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如果运用这种推理方法,怎么解决呢?

(2)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假设成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计算起来会更简便。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先假设成都是鸡,着重说说推理的过程。

同样,让学生说说,如果假设成都是兔,是什么情况?

小结收获。

(3)运用假设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找到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组织学生有层次地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根据表中总脚数与题中数据的差,来调整数据,对假设法的探究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假设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练习强化,深化认识。

针对性练习,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四、阅读资料,丰富认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阅读105页的资料。

古人真是很聪明啊!今人更了不起,又发现了很多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趣解,你们想了解吗?介绍几种。

1、假设所有的鸡和兔子都训练有素,然后你拿着一个口哨,吹一下,所有动物收起一只脚,吹两下,收起两只脚,好了,现在鸡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小兔都“作揖”了,也就是还有两只脚站着,总脚数减去两倍的头的个数再除以二就是兔子的只数了。

2、假如鸡的翅膀也着地,也有四只脚,那么总脚数就是总只数乘4,减去实际的脚数,就是翅膀的数,翅膀都是鸡的,再除以2,就是鸡的只数。

五、谈话式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每种方法都明白了吗?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提示学生做题时要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巩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古时候的解法,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的小结梳理一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列表法

8

7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8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假设法

都是鸡: 脚:8×2=16(只)

少了:26-16=10(只)

兔:10÷(4-2)=5(只)

鸡:8-5=3(只)

都是兔: 脚:8×4=32(只)

多了:32-26=6(只)

鸡:6÷(4-2)=3(只)

鸡:8-3=5(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班共37名同学,其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人数比较多,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教学改进措施

本学期改进如下:(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六)结合现实情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教材整体分析:

一、主要内容:本册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第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八个单元内容:(一)认识更大的数;(二)线与角;(三)乘法;(四)图形的变化;(五)除法:(六)方向与位置:(七)生活中的负数:(八)统计。

四、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

1、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2、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五、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数与代数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乘法分配律,认识生活中的负数

空间与图形中线与角

2、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标准》的要求与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虽然,在教材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直观形象的素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毕竟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

(二)关注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重要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对一个新的知识的出现,要力求让学生体会到它是如何产生的,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对一个连续发展的知识,应结合第一学段的内容,进行前后对比,理解各自的不同特点与联系。

(三)提供独立探索问题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目标,为将这一目标落实到每个单元的教学中,不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的内容,教材中都提供了学生可以开展探索活动的题材。当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除了课堂上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共同探索的活动方式外,也应适当地安排一些个人独立探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随后再开展小

六、课时安排以及教学进度表

数与代数:46课时

空间与图形:18课时

统计与概率:9课时

总复习:10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10课时1-3周)

线与角(8课时4-5周)

走进大自然(2课时第6周前两节)

乘法(9课时6-8周)

整理与复习(一)(5课时9、10周)

图形的变换(3课时11周)

除法(14课时12—15周)

方向与位置(4课时16周)

生活中的负数(4课时17周)

统计(4课时18周)

总复习(12课时19-21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893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三(2)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

上学期三(2)平均分在80分左右,及格率为95%左右,优秀率为65%以上。三年2班优秀生比较突出。班级后进生与年段班级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能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5、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6、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7、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8、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9、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10、立足“数学家摇篮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深化新课程改革。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抓细抓实数学教学常规与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因材施教,倡导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前置性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本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工作和教研氛围。

2积极开展本组的教研活动,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

3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习的学习习惯。

4认真开展组内的听课活动,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让其更加成熟,能独挡一面。

5学生活动要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1开学初,认真讨论研究本册教材,找出重难点,对教材深入分析,制定出符合学情,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

2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模式,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提升教研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教师参与主动性、积极性。

3加强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教研组每星期组织两次集中学习,从而提升每位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基本功能力,完善自我。

4以评估课,组内交流课为切入口,积极研究、探索和交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教师的发现、反思、质疑、探讨等能力,推动教研转化为教学能力。

5认真开展组内的学生活动,组织好学生口算竞赛,解决问题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关注青年教师培养,做好师徒结对工作,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7积极探索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作业,作业的设计有新意和内涵,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作业的批改规范、及时、细致,控制作业量,提高批改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8加强对后进生培养,课上课下都要多关心,及时了解情况,做好辅导工作,提高合格率。

9积极探索、改革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

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2361 字

+ 加入清单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四(x)班54人、四(x)班55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本册教材重、难点

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

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089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英语课,进入四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已接触英语,学生已经学过了26个英文字母和部分单词,也掌握了该如何学习英语的一些基本方法。但部分学生自觉性比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开始学习英语的那种新鲜感已经丧失,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明确。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上采取任务型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很大成绩,有所进步。

二、指导思想

新课程理念指导工作,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深入研究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理论学习,落实英语学科教学常规,进一步提升我校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十个单元,其中第五和第十单元是复习单元。其余各个单元均是新授单元。每个单元的标题是该单元的话题,同一单元的语言材料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密切相关,能使学生觉得熟悉、实用,既便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便于学会僧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套用与这些话题相关的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四、教学目标

1、强调语言运用,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说英语。

2、注重语音教学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3、注重能力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

4、本学期所要求学的句型、对话、单词要达到听、读、说三会。

5、突出兴趣激发, 紧密联系小学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指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对话进行表演,表演时要运用适当的道具。

6、重视双向交流, 结合课本内容,适当讲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习中。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按四会与三会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或用四会句型,惊醒简单的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所用话语符合场合。

4、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的提示下,听懂清晰的话语与录音。

5、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能自觉的模仿语音、语调,逐步培养语感

六、教学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

3、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

4、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用探究,共同提高。

5、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

本学期我会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工作中我会多阅读关于教学方面的书籍杂志,以弥补在教学中的不足,争取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2386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它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解决这类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二、学情分析:

(1)“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列方程解答此类问题数量关系直观易懂,要加以提倡。

(3)“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五、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PPT投影展示原题)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指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同笼)板书。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课件出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课件出示)

3.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4.怎样才能确定你们猜测的结果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①尝试列表法

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课件出示。)

②假设全是鸡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

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

生:3×2+5×4=26(只),5+3=8(只)。

师:看来做对了,最后写上答语。

③假设全是兔

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笼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把兔当了鸡在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那把一只2条腿的鸡当成一只4条腿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多算两条腿)(课件出示:把一只鸡当成一只兔算,就多了两条腿)

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边或小组讨论。

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种方法能化难为易,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设法)

好,让我们一起再次回到1500年前的这道题目:(出示课件),看看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26÷2=13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13-8=5,就是兔子的只数。

(三)练习巩固,反思提升。

1.课件出示“做一做” 生活中“鸡兔同笼”的问题。

(1)龟鹤问题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集体反馈。

(2)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每人栽了3棵树,女生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生各有几人?

(3)引导学生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看来鸡兔问题这类问题我们不只局限算鸡和兔的只数问题上,只要能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统一叫做“鸡兔同笼”问题。今后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鸡兔同笼”方法,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五)课外延伸与作业。

1.阅读并思考:课本105页的“阅读资料”

2.完成练习二十六的1-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_工作计划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6195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一】

我一定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做到一周一教研,搞好师徒结对工作;抓好本组队伍建设,使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搞好教学工作,使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现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四(7)班数学教师,经过一年的相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彼此关系融洽,同学们学习态度较端正。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运算律、方向与位置、可能性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5.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更大的数…………………………………………7课时

二、线与角…………………………………………………7课时

三、乘法……………………………………………………7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四、运算律…………………………………………………8课时

五、方向与位置……………………………………………3课时

六、除法……………………………………………………11课时

七、生活中的负数…………………………………………2课时

数学好玩……………………………………………………2课时

八、可能性…………………………………………………2课时

总复习………………………………………………………5课时

【篇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二、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2、本册单元目标:

(1)动物的运动

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观察并模仿动物运动的多种方式,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2)位置与运动

通过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能选择参照物,定性的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地图图例,帮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经过的距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力与运动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体验各种力作用的不同结果,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意识到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昼与夜

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

(5)交通运输

鼓励学生对常见的交通工具分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在本册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

【篇三】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

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

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

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

4、力求做到知识和能力并进,不可偏废。

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

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

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

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10、评价要中肯,不可无限制的夸张,适当的批评不可少。

五、教学进度安排:

按县小学教研室进度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课堂氛围比较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姣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7个单元:1、大数的认识2、角的度量3、三位数乘两位数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统计7、数学广角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角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平形四边形和梯形。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8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实践,我和学生的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特制订以下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二)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图形运动(二)教材P88 练习二十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性的系列活动,使学生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该知识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1、师用图片在画有方格的磁性黑板上演示:一个小船从左移到右。

师:小船做的是什么运动?(板书:平移)

仔细观察。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它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操作。然后同桌学生一个提要求,一个操作。

2、小结: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虚线表示平移前的图形,实线表示平移后的图形,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二、探究与操作

1、引导学生把这个小船向下平移5格,你会吗?怎么画出来?师:你能把小船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师:你是怎样平移的?

2、指导学生画出平移图。

小组内学生进行操作。然后用图表示出平移的过程,再相互说一说,是怎样平移的。学生进行大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与汇报及时板书)

3、组织交流不同的移法: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这个位置?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4、师:我们研究过平行线,谁会画平行线?

出示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

师:利用直尺和三角尺就能很快画出平行线,谁会?

5、教师指导:让三角尺沿直尺平移,平移前沿三角尺一边画一条直线,平移后再画一条直线。

三、巩固发展:

1.组织学生完成P88练习二十一第2题

学生独立观察后,完成书上填空。同桌学生相互数平移的格数。

2.组织交流反馈方法。组织学生完成P88练习二十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作图后, 组织展示交流反馈方法。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研究,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把学到的知识向你的同桌展示吗?

五、布置作业

1. P88练习二十一第4~6题

2.配套练习册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图形运动(二) 练习课

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虚线表示平移前的图形,实线表示平移后的图形,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教学反思 要教给学生平移的方法,认清一个点为参照物,平移的时候一定要弄清从什么方向平移,以及平移的格子也要数清楚,有的学生还搞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3)班有学生34人,本班学生中优秀生有9人,中下生约7人左右,中等生占大部分。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但本班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是不够灵活,对于一些题型新颖的问题,不懂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图形与几何

第二单元公顷与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条形统计图

4、数学思想方法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复习目的、意义:

三、复习目的、意义:

1、复习总目的: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本册教材总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一些有关面积单位的简单计算。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认识条形统计图(以1代多),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3684 字

+ 加入清单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3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25人。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班级存在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尤其是翁浩、林海清、郭林馨、陈丽娜、张桦键等人,本学期还要重点抓。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

难点:位置与方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针对我们班部分学生不爱做作业的情况,在作业检查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工责任制",将每个大组分成三个小组,由小组长每天早中两次检查组员作业,没有完成的由小组长负责监督补充完整,小组长的作业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监督,对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一些奖励,而对于拖欠作业或作业质量低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若达到三次以上没达到要求的,将请家长到校进行沟通,并且一周内不能参加学习星的评比。让每个班干部分工明确,加强监督力度,做到赏罚分明,杜绝学生养成拖欠作业的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卡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另外本学期将举行一次班级十分钟口算竞赛和一次班级笔算验算比赛。

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周布置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的形式,去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二)后进生辅导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2、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4、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子活动。

6、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六、教学实验课题计划: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教学一直贯穿于课程的始末,在整个教材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计算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计算器、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学生的计算能力却随之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课题。

(二)制定培养目标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

3、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三)主要措施

1、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另外,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更是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将计算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并与其他相关学科想渗透,使学生深刻体会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

2、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比如:4Χ25=100,125Χ8=1000等,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3、创设形式多样的计算练习

计算题是由数字与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容易感到烦躁和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才能促进计算的正确性,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例如:开火车、转转盘、找朋友等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小树治病、你来做我来改等改错题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错误;小擂台、小组比赛等竞赛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图形与几何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

4、数学思想方法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合理安排)

三、复习目标:

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2116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我承担学校理科教研工作、任四年级组组长、代四(7)班数学课。我一定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做到一周一教研,搞好师徒结对工作;抓好本组队伍建设,使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搞好教学工作,使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现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四(7)班数学教师,经过一年的相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彼此关系融洽,同学们学习态度较端正。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运算律、方向与位置、可能性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 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5.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组长工作计划_工作计划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612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组长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四年级数学教研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现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重点,现就本学期我组的数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学习和讨论,更新教师的观念。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认识,实现由教书性教师向科研性教师的转变。各位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数学教学中去。

2、坚持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严格按照教研组的要求对各位教师的教案、作业、检测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加强集体备课功能,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了解教学动向,培养师生能力。

4、严格按照教研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坚持做到活动有方案、有安排、有总结。及时了解教师教的情况和学生学的情况,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研究课。

5、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6、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三、工作重点:

1.教学质量新提高。各班的及格率、优秀率均达教育局规定指标,争取名列前茅。

2、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数学,轻轻松松学数学。

3、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四、工作措施:

1、研究教材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备好课,并有效地进行二次修改。

2、研究课堂教学,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3、研究阶段质量,分工协作,设计每一堂课的练习,并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4、研究热点难点重点,定期学习教学刊物,分析教学问题,以寻找新策略,应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取得新进展。

5、认真做好七认真工作。认真备课,教学设计突出学生活动,能使用多媒体体课件教学,注重教后反思。精化作业布置,作业布置题量适当、题型多样,作业批改及时、准确、细致。优化辅导过程。针对学生实际,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对于“学困生”一步不松,及时补习。

6、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7、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8、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师博客、论坛,开展网上教研。

【篇二】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学科的教学工作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本次教学班级为四年级。全班34人,原有数学基础较全镇中游水平。本班外地学生占一半,后进生也比较多。平时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培养和辅导。

二、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大胆质疑,努力创新。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垂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3、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4、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篇三】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将以教导处的工作思想为指导,立足学校数学教科研实际,深入挖掘教研组内的教学、教研潜力,提倡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实现教学、教研的双赢。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积极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数学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教研目标

聚焦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研水平。

三、工作重点

1、以小数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研重点,将开展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2、用教学“六认真”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要求每个教师自觉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热心参与每一次学习。

四、具体工作安排及措施

1、根据学校继续完善教师教学“四项规范”达标工作的要求,对照我校教育教学常规评分细则,四年级数学教研组要求全体数学教师在备课时用心读教材、想设计、勤反思。新课教学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情进行教学程序调整和补充;课后,对授课任务完成情况、课堂状况、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调整效果、教学得失、学生学习能力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认真及时地进行深度的反思。调整后的文本、课件要求相对应。注重学生的学业评价,作业批改及时,每一单元检测有统计和分析。教研组通过“每月一查,月月有重点”和学期期末考核等方法,来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要求。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进一步自主学习和研讨,开展组内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磨课等活动。积极开展“学科疑难问题”和“理论学习”的教学小专题研讨,引导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处理加工教材、研磨教学、反思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3、积极有效的开展“研讨课”。“研讨课”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教研工程,我组教师积极响应和贯彻学校的研讨课制度。本学期,本数学组继续开展组内课堂研讨,互相听课、评课,使全组数学教师都能参与有效课堂的创建,使其“平民化”。课后积极组织评课,并做好评课记录。通过这项活动,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浓厚的教研氛围中,使这项活动真正受益于每位教师,受益于每位学生。

4、为组内教师搭建学习展示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本学期将借助县、学区、校级的各项活动如“学区优质课评比”、“县优质课评比”、“县小学学科教师教学技能评比”等,使我们的老师在各项活动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逐步成长。并发挥教研组内优秀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我组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5、强化质量意识,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对学困生要有更多的关爱和耐心,记录每次单元成绩,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花大力气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篇四】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本教研组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计划为指导,以“教学、教研融为一体”为工作主线,继续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1.认真学习并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促进“教学、教研融为一体”的实践与探索。

2.再读“课标”,继续深入钻研新教材,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力求以高质量和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将每位老师获得的有效资源带入教研组,使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充分享受成果的喜悦和资源的共享。注重教研组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和研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组团体。

4.加强“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使探究式学习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现实。

三、工作重点

学生方面: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数学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本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评定和数学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本年级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与及时改错的习惯。

4、使本年级学生正确运用错题记录本,提高自己的纠错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方面:

1、继续营造并形成和而不同的教研组工作氛围,促进教师成长新的跨越。

2、本组教师教学常规扎实有效、人人有提高。

3、提高本组教师理论学习水平和教学习作水平,力争人人有文章获奖或发表。

4、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平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提升。

5、加强本组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和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水平。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教研组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课改主要精神;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数学课标;新课程标准外,我们努力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符合当前教改新形式的文章及先进的教学经验介绍,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并进行内化,人人做到手中有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理论的支撑。

(二)按时有效地开展教研组活动。

1、小教研活动:定于周二下午第二、三节课学校不集体活动时组内自行组织小教研活动。在小教研活动中,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讨论每一次活动内容的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练习题的设计;怎么有效地组织学生上课、知识的落实等。除了这一规定时间外,组内教师随时进行各自教学情况的反馈交流,群策群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难题,注重个人修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大教研活动:随着学校统一组织的教育活动进行学习活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将别人的资源共享为自己的。

(三)、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开展学生计算比赛的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四)、学困生转化是教研组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学期初开展学困生状况分析,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排查,认真制定转化措施和计划,因材施教,做到有针对性、时间落实、目标落实、人员落实、过程落实。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转化记录注意跟踪观察,注重实际转化效果。努力转化学困生,争取将优生率和及格率再提高一个台阶。

五、预期达到的效果:

通过这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执教水平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教学工作做实做有效,为学生的发展铺路搭桥,让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优生的优势带动班级学习氛围,尽量让每一个后进生都有一定的进步。

【篇五】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我们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继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认真落实“四效研究”,确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进一步养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认真落实每次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提高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3、实施课堂改革,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课题研究,提升本组教师科研素养,争做学习型教师。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评比活动,并力争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6、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构建学习型组织。

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理解课标理念,明确年级的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力求“吃透”教材,以实现真正的活用教材;同时加强对教育杂志的学习与阅读,第一时间吸收最前沿的教育信息。

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案例,提高课题实验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2、理论联系实际,转变教育理念。

全体组员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每位教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有价值的素材,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与各级评比。

3、落实“四效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1)加强集体备课。

认真落实学校提出的“集体备课研究”,推行“二次备课”。落实提前一周做好课前组员独立备课的准备,再由主讲人对其所负责的教材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及困惑,其他组员进行适当补充、讨论,力求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2)加强课堂研究。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讨有利于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师生双边活动效益高的课堂。

本组每位教师认真上好一节研究课,将集体备课的效果落到实处。同时还要认真准备校优质比赛课,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3)加强有效作业的研究。

认真设计课后作业,不仅要落实“双基”的训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更要注意分层布置作业。

(4)落实多效活动。

结合本组的研究专题,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学科活动,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检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

4、加强课题研究,提升师生素养。

基于本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本组确立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位教师要加强对课题的研究与分析,将教学内容与研究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自己也要积极撰写专题研究的论文与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5、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学期,教师要特别加强对他们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课堂上学生语言叙述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复习计划_学习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是对整册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升华。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活动,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让不同的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经历知识回顾和整理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复习内容

1.小数,2.四则运算,运算定率。3空间与图形。4统计。

三、复习重、难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四则运算及简便计算。

3.三角形。

四、方法与措施

1.对全册内容进行梳理,要正确地把握与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知识间的紧密联系。熟悉教材,老师要对每个领域各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个深刻的了解,并把其结构理清楚;

认真钻研教材,通过集体教研,备好复习课,努力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2.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复习课与新授课相比没有太多新鲜感。针对四一班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的现象,摒弃复习时一本课本、一块黑板的复习方式,将系统化的数学知识做到多媒体课件当中,另外增加一些生活化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的容量也会大大提高。

3.因材施教,提优和补差同时进行。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复习好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有挑战性的习题,既调动了学习兴趣,又树立的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需要将基础的知识、必备的能力进行要求,做到“会做的能做对”即可。重视处在边缘的学生,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薄弱之处,分析原因,加强训练,打好基础以后再进行提高训练。

4.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这个班级平时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失分之处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解决问题和计算。在解决问题中提倡解题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讲练结合,归纳总结,及时订正及时落实;而计算错误是学生久已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每天“口算、简便运算、混合运算”练习,同时要求学生做一步就检查一步,尤其是做混合运算时,这样能逐渐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5.鼓励学生在课下自觉主动复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复习效率,做到自觉复习、查缺补漏、敢于质疑、师生交流。

6.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发现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每一块专项复习完以后,找几个学生进行了解,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处境,及时纠错,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五、复习时间安排

以7月8号期末检测计算,六一结束新课学习,去掉假期也有四周的时间安排复习。期末复习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分领域复习,在六月上旬进行。第二阶段是综合测试练习,在中旬进行。六月下旬进行模拟测试,进一步查漏补缺,迎接期末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2064 字

+ 加入清单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

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

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

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

4、力求做到知识和能力并进,不可偏废。

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

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

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

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10、评价要中肯,不可无限制的夸张,适当的批评不可少。

五、教学进度安排:

按县小学教研室进度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教研,全文共 1634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个别学生思维活跃,聪明好学,学习兴趣较浓,但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的问题,接受能力较差,理解新知识和计算较慢,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比较懒散,对待学习热情不高。从纪律及其它方面看,学生都不错,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浮躁,自信心不足,不敢表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只求表面知识,不求理解等等。教师必须加以正确、有力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把每堂课都上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情况分析

教材总共分为七单元。一是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是认识图形。三是小数乘法。四是观察物体。五是小数除法。六是游戏公平。七是认识方程。其中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五单元属于数与代数;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第六单元属于统计与概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游戏公平。通过游戏,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简单游戏规则。

三、教材特点

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

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5.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6.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数学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计划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加强实际操作,只管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加强实际操作,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自发性创造性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