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及颁奖词赏析最新3篇 范文大全实用20篇

浏览

888

范文

567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颁奖典礼中,有为了中华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学家于敏;有为了山区孩子的前途而放弃优越条件去艰苦的地方教学的朱敏才、孙俪那夫妇;有坚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黄张纪清;有跟听力障碍的儿子同桌20xx年的母亲;也有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牺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让我最感动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黄张纪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这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木拉提跟他的同事们每天有任务,每天都不分昼夜地工作。因为他们在新疆,众所周知,新疆是恐怖根据地,所以有很多恐怖以及各种各样的坏人,每年都有许多无辜百姓受到伤害,但因为木拉提以及他的队伍,使得老百姓能在这里安居乐业,虽然木拉提他们很可能在某次任务中殉职,但他们依然不畏牺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许多战友都因为执行危险任务而牺牲离开了我们,但木拉提依然为了和平与恐怖勇敢战斗着。

还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动的人物炎黄,炎黄的真名叫张纪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为孤儿院,学校,灾区捐赠了许多资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黄的化名填汇款单。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为了捐款,卖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里,默默地坚持做好事。因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黄,人们找了他三十年,直到20xx年因为他在银行汇捐款时摔倒被送去医院,人们看到他撒落地上的汇款单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黄。

三十年来,他一共捐了几十万元。当主持人问他每次捐款时都怎么想,他却说:捐款只是一个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他让我倍受感动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却从不留名,其实他的真名是张纪清,正如主持人给予他的颁奖词:是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看完颁奖典礼,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却又那么伟大,他们值得我们敬佩,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贡献出应有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时隔20xx年后,中国女排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完成万众瞩目的壮举。一瞬间,中国沸腾了、世界华人被点燃了,在女排姑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

“即使面对强敌,也能从容应战的勇敢无畏。”

“即使几近失败,也要险处逢生的绝不放弃。”

“即使战到最后,也不忘默契配合,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即使伤痕累累,也坚定为国而战,无怨无悔的爱国信仰。”

为了那份从81年开始的那份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女排精神”,我们等待了20xx年。我们始终铭记,从1981到1986,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五连冠”队伍,为世界女排史留下了中国女排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始终铭记,中国女排在20xx年战胜日本队,重夺阔别20xx年的世界冠军;我们始终铭记,20xx年中国女排艰难逆转俄罗斯,重揽错别20xx年的奥运金牌,重创辉煌。

当然,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中国女排再度迎来低谷,20xx年北京奥运的遗憾,20xx年日本世锦赛的谷底,20xx年伦敦奥运的意外……我们的成绩也许不那么理想,但女排精神却从未消失或离去。我们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打倒,无论何时,都要凝聚在一起、团结如一家,女排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

回顾女排的里约赛程,可以说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我们开局不利,小组赛连续失利,以小组第四名的成绩惊险晋级;淘汰赛越勇,一分一分顽强拼搏,战胜东道主巴西队,挺进四强,逆转荷兰晋级决赛,最终战胜塞尔维亚,一路突破最终夺冠,创造了逆袭的奇迹。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中国女排向世界诠释了“女排精神”,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女排精神”的实质。正如郎平指导所概述的:“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女排精神一路指引着中国女排前行,给予她们无限的动力,也一直感染、激励着无数中国人,这就是中国女排的魅力所在,也是“女排精神”的伟大之处。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应该轻言放弃,要始终坚持信念,勇敢前行。让我们祝贺郎导和女排姑娘们,让我们感谢她们带给我们的感动,让我们铭记女排精神,把女排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朱彦夫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陈陆在微信朋友圈20__年1月9日发了四张照片,是还在襁褓中的儿子。

这是他微信且仅有的一条更新。

陈陆牺牲后,孩子似乎也发现了父亲的“缺席”,开始吵着要爸爸了。

如今,陈陆妻子在悲痛之余最挂念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儿子。“我和公公婆婆现在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孩子带好,带大。”妻子说道。

回看陈陆一家,澎湃新闻也在公开报道中了解了这个家庭的平凡与不平凡。

20__年,安徽媒体中安在线推出“我家70年”专栏,其中就介绍了陈陆的家庭。

报道称,“陈陆是庐江消防大队的一名指挥员,爱人是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后勤处助理员,爸爸妈妈分别来自边检和公安,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这让‘制服’成了一家人的主色调。”

20__年,消防、边防分别进行了改制换装,陈陆的消防制服由橄榄绿变成了火焰蓝,妻子的边检制服也由橄榄绿变成了警服蓝。而在此之前,陈陆和妻子是双军人家庭。

陈陆的爸爸陈立山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见证了安徽边防从刚刚组建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快速发展。

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众遇险事件,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消防队员始终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而作为消防队员家属的妻子,对消防职业的危险和繁忙有着更切身的体会。由于工作特殊,结婚九年来,她和陈陆从未在一起过除夕。

妻子即将临盆、阵痛入产房时,恰巧庐江一厂房失火,陈陆在执勤一线指挥无法抽身。

陈陆生前为儿子准备的礼物——消防车模型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陈陆每两周回家一次,儿子分不清哪个星期,每到周五就会问,“爸爸这周能不能回来?”虽然当时儿子只有3岁,但一看到消防车,就会喊“爸爸、爸爸”。在陈陆空荡荡的办公室里,一个崭新红盒子里放着陈陆给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一辆消防车模型。

“军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的牺牲,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父亲陈立山依旧保持着军人的那份坚强,只是在回忆起自己的儿子时无声的抹着眼泪。

“我们要把孙子培养好,像他爸爸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陈立山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毕业时顺利通过了空军招飞,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入伍。

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飞过歼五、歼六、歼七等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

20__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__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20__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20__年6月11日,聂海胜与新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女)搭乘神舟十号再次飞抵浩瀚宇宙。

20__年2月,特级航天员聂海胜少将出任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20__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担任指令长。

20__年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宣布,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5350 字

+ 加入清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然而,浪花翻滚的惊艳里,总是浸透了迎击磨难、战胜挫折的泪腺。

当62岁的盲人推拿师朱丽华因为巨额捐资助学再次被媒体聚焦时,人们惊奇地发现:

虽然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布满荆棘的征途中推拿出璀璨人生。33年前位于市区斜西街313号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内11个平方米的一间房、一张床、一位盲人靠着一双手艰难起步的推拿诊所,如今已经扩展到467平方米、20个床位。“朱丽华”三个字则已成为嘉兴市盲人推拿界响当当的品牌;

她以爱为源,以心引心,带着残疾人朋友向着光亮那方,学着坚强,带着理想,不断强壮自己逆风的力量。她的丽华推拿诊所让100多名残疾人朋友拥有了谋生的技能,不但实现了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而且还可以做到小康路上不掉队;

她用“行”示范,做光明的举灯人,哪里有使命的召唤,哪里就有她积极的回声。抗震救灾、扶贫帮困、救死扶伤……她总是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她凭着一双手的起早贪黑,支撑起480多人次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从1991年希望工程开始,一直到现在,累计捐款333万元。

作为一名追光者,她是无所畏惧的;作为一名造光者,她是积极有为的;作为一名发光者,她又是可敬而温暖的。这就是盲人朱丽华的光明世界。

当追光者:“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

“人生给了我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我依然用它来寻找光明。”朱丽华说,她一直到很久以后才明白,心中有光,人生就不会黑暗。

18岁,这是朱丽华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这一年,只剩下一只眼睛看世界的她,又因一次意外,彻底失去光明。从此,五彩缤纷的世界只停留在她的记忆里、想象中、梦境里。无边无际的黑暗,让她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沉浸在失去光明的苦痛与挣扎中。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尽管时隔40多年,那时的彷徨、那时的无助、那时的绝望,对朱丽华来说还清晰如昨,“我偷偷攒了60多粒安眠药,藏在枕头套里,准备随时与这个世界告别。后来,护士来打扫房间时发现了,直接把枕头套拿走。她也没戳穿我,只是此后再给我安眠药时,要求我当着她的面吃掉。我的家人也加紧了对我的照顾。”

深烙于心的苦痛记忆,最后化作奋进力量的转折点,是在1983年。这一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向张海迪学习,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广播里报道张海迪的长篇通讯《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朱丽华唤醒了、感动了。

“海迪姐姐高位截瘫,没有进过校园,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国语言,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我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至少四肢是健全的,我为什么要等死?”千万次的追问,朱丽华用海迪姐姐的那句话激励自己,“一个人要奋斗,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总是依靠别人鼓劲是不会长久的。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20xx年10月12日,朱丽华终于见到了神交已久的海迪姐姐。这个时候,海迪姐姐的身份是中国残联主席,而朱丽华因为自强自立、乐于奉献被推举为嘉兴市盲人协会主席。

从1983年起,朱丽华渐渐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决定不再待在家里孤影自怜,而要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勇吃螃蟹的盲人。

尽管爷爷是老中医,尽管当一名医生是她从小的向往,但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学习推拿的那一刻,她哭了,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因为她看不见,不知轻重,碰疼了患者的身体,让患者有点愠怒。这个时候的她才知道,要学好推拿,对于她来说是关隘重重!

当一名合格的推拿师,就需要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在对的地方用对了力量,病人才会感到舒适。这对普通人来说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盲人。为了掌握推拿技术,朱丽华反复练习,揣摩每种手法的动作要领,她还经常听广播,努力学习中医知识。手练得拉伤还打了石膏,双腿也因为长时间站立而肿胀酸痛,但她没有就此松懈。她反复琢磨穴位的精准度,以及每一个部位受力的强度,细细体会什么样的病灶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病人才会发出满意的赞叹。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我朱丽华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

1986年,学成归来的朱丽华,被分配到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她的精湛技术不但让她赢得了众多回头客,还伴随着一传十、十传百的口口相传,迅速在嘉兴市区打开局面。

《病残儿童的福音》《治疗脑瘫二十二例》《推拿疗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九十二例临床报告》等论文的相继刊发,让越来越多的嘉兴人忽然发现,朱丽华的推拿实践,已经升华为理论,指导并造福更多的人群。

“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我终于不再是家人的累赘了!”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朱丽华把所有的委屈、无助以及付出,化作了潸然泪下。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这样的证书。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掌舵自己的人生航向!

当造光者:“让更多的盲人像我一样走出黑暗”

经历过痛苦,才知道痛苦的滋味。经历过绝望,才懂得绝望中那一丝光亮多么珍贵。

如今的丽华诊所,有13位推拿师,全都是盲人。有人问:“朱医师,你的诊所就业大门为什么独独为盲人而敞开?”

“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艰辛。”朱丽华喜欢将心比心。她觉得随着推拿诊所的美誉度日增,让自己好好地活着,已经不成问题。仅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唯一。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她想通过诊所营造的光亮,让更多盲人在颓废中站起,在迷茫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与朱丽华相伴了20xx年的吴阿姨说,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自己的人生不知道会是啥模样?两位盲人相遇在福利院,怀着同是天涯沦落人、再难也要相携着手闯出一片天的心境,从斜西街征战到吉水路、砖桥弄、禾兴北路。“朱医师走到哪里把我带到哪里,用心关照着我,比自己亲姐妹还亲。我比较笨,朱医师接受新事物比我快,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啥也看不见的我不被抛下,多亏了她带着我、推着我。”吴阿姨说,诊所的工作,不仅让她的生活有了稳定的依靠,还拥有正常人活着的那份尊严,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生活践踏。

1991年,朱丽华开始多了一个身份——师傅。“盲人”是她收徒弟的唯一条件。一旦接收,不但安排吃住,还免收学费。20xx年来,已经有100余人在她手把手传授下走上就业的道路。

有人不解:“朱医师,你每培养一个徒弟,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何苦呢?”

听到这样的感叹,朱丽华很淡然:“账,不能这样算。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再说,我无儿无女,能走到今天,是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

穿过岁月的风尘,朱丽华面对苦难时所展现的豁达与坚毅,感染并带动了许多人。47岁的陈永明就是其中一位。

陈永明在丽华推拿诊所已经干了20xx年。同样,如果不是朱丽华,他不敢想象自己的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活法。

清瘦的陈永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强直性脊椎炎。20xx年病情恶化,他辗转于各个医院之间,医生们都说治愈无望。

朱丽华的诊所接收了他。朱丽华一有空就给他推拿。一个月,人能起来了;两个月,脚能下地了;半年,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20xx年我们诊所搬家,我跟永明说,搬家拐杖不要忘记了,他说,我早就不用了。我一惊,什么时候不用的,我哪里晓得啊,我又看不见……”朱丽华说这句话的时候,特别开心。陈永明病情好转后,也学习推拿按摩,现在在丽华推拿诊所做着管理工作,每个月4000多元的收入,成了家里工资最高的“顶梁柱”。

正是朱丽华的爱,给了吴阿姨、陈永明等经历磨难的人们一双“眼睛”、一缕阳光、一种希望。朱丽华用行动告诉他们,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一个人即便身处困境,也可以用毅力,用希望,用全部的心力,去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拯救灵魂于黑暗之中!

当发光者:“我要当好新时代的光明使者”

命运以痛吻了朱丽华,而朱丽华报之以歌。如今的朱丽华已不满足自己是一个追光者和造光者,她要当一个发光者,做一个正能量的人,就像夜明珠,在阴郁中赐予别人光亮。

朱丽华在嘉兴推拿界声名鹊起,是她的推拿医疗技术给脑瘫患儿带来福音。而她与脑瘫患儿结缘,纯属偶然。1988年4月,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名患有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男孩找到她:“朱医师,帮帮忙,这孩子四岁了还不能独自坐立,我们走遍了上海、杭州的大医院,都说这病,难医!你这里有啥法子?哪怕是缓解一下病痛,也谢天谢地!”

本来就对声音极其敏感的朱丽华,从这对夫妇的苦苦哀求里,听到了这个家庭几代人的那种绝望。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当年的父母、当年笼罩在全家人头顶上的哀伤。

“我能不能帮帮他们?我应该尽我所能帮帮他们!即便没有疗效,也可以用我的热情回馈给他们温暖。”曾经的经历,让朱丽华觉得自己不能袖手旁观,她决定用手中仅有的技术——推拿,尽力帮这对夫妇、这个家庭拨开乌云。

为了治好孩子的病,朱丽华根据孩子的病情和经络走向,不断创新推拿方法。奇迹也在她的呕心沥血付出中出现了:持续推拿两个月,孩子会爬了;第五个月,孩子能扶着墙走了;第八个月,孩子蹦蹦跳跳出院了!

在小孩一家人的千恩万谢中,朱丽华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医道的崇高与伟大。好的医师就像一束光,可以用责任和担当照亮许多曾经伤心绝望的人前行;像一捧清泉,用理解和宽慰滋润许多已失去生活信心的心灵;像一团火,用大爱点燃许多人冬眠的善意和热情。

她说:“小孩站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幸福,他成了一个正常的人,中国就少了一个残疾人。我希望自己不辜负‘医师’这个称谓!”

她的确没有辜负社会对她的期待、患者对她的信赖。31年来,她治疗的308例脑瘫患儿,总有效率达90%以上,部分脑瘫患儿甚至能与正常孩子一起上学,还有25例小儿哮喘病人经过她的治疗无一复发……“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熟悉朱丽华的人用这句话来描述她与病人及其家属相处的常态。面对每一个患者,朱丽华以对生命的敬畏、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对每一次穴位的精细把控,为艰难前行的他们努力点亮生命的明灯!

其实,脑瘫治疗是世界级难题,发病的原因千差万别。曾有朋友这样对她说:“你再努力,都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不可能让每一位前来就诊的人称心如意。何必这么累呢?”

朱丽华总喜欢用一个故事作答:“大海刚退潮时,沙滩上留下了浅浅的水洼,里面有一群小鱼在苦苦挣扎。有个孩子一条条把它们捡起来,用力扔回大海。有人走过来说:谁还在乎那一两条小鱼,这么多,你扔得完吗?小孩没有停手,边重复着动作边答: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每一条都希望自己能回归大海。我想,我的能力虽然有限,但可以像那位捡鱼的小孩一样,多救治一个,社会的负担就少一个,世间的欢快就多一分!”

朱丽华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个体的力量虽然如萤火之渺小,但只要汇聚起萤火虫之光,定能光芒万丈,照亮一片美丽的精神天空!也因为抱持着这样的信念,几十年来,只要国家需要、社会需要、脚底下的这块土地需要,凡有召唤,她必率先响应、带头践行,高擎初心的火炬,顾大局、识大体,彰显当代共产党员的新魅力:

1990年,嘉兴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她,毅然捐款116元,相当于奉献出了两个月的薪资所得;

20xx年,嘉兴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她二话没说捐款1万元;

20xx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她主动交纳了10万元“特殊党费”,说是无论如何要为抗震救灾奉献绵薄之力;

每年的寒门学子结对,都有她的身影,今年她一次性拿出36.8万元,结对46名寒门学子;

朋友问:“朱医师,你对自己吝啬得要命,一件白大褂穿了10多年,脚上那双新布鞋只花了20多块钞票还嚷嚷着嫌贵,对国家、对别人却那么慷慨。你的钱都是血汗钱,靠平时每一分一秒的推拿辛苦积攒的,何苦呢?值得吗?”

“不能这么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一个盲人,能有今天发光发热的机会,也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我。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向我伸出了援手,让我去培训,帮我安排了工作,后来又借着改制的东风,盘下了福利院的推拿诊所,带着一群盲人朋友过上了亮堂堂的生活。我不能光享受人家给予的光亮,还要让自己成为发光体,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这样的我才不负红船旁共产党员的称谓!”朱丽华说,我们虽不像太阳那样光芒万丈,让光辉温暖万物、普照大地,但可以做一个发光体,用真诚、纯粹、善良和宽广,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朱丽华总害怕给他人带来麻烦。去年4月27日,在母亲去世25天后,她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她说:“活着从医几十年,死后器官捐医学,我愿骨灰撒大海,不占人间一寸土,将把此生献祖国。”

最是寻常见真情,最是细节显品格。因为不幸,朱丽华的眼睛从光明走向黑暗;因为自强,她的心灵从黑暗重新走向光明。她把初心融进灵魂,把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带着梦想追光,带着情怀造光,带着使命发光,在最平凡的岗位展现坚毅与自强的力量,传递奉献与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朱彦夫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6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翻看已确定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3人简历,进行首次飞行的航天员汤洪波系湖南湘潭人,20__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是首位飞向太空的湘潭籍宇航员。

杨洪波,男,汉族,籍贯湖南湘潭,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__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__年5月,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__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通过官网发布公告称,由于英国田径运动员吉津杜-乌贾违反相关反兴奋剂规定,英国队在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中的参赛资格被取消,奖牌等也将被收回。在20__年8月6日进行的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意大利队获得冠军,英国队第2个冲过终点线。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79完赛,排名第四。

但随着东京奥运会结束,围绕着兴奋剂的消息就持续发酵。没过多久,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赛银牌得主——英国队成员吉津杜·乌贾,因涉嫌使用兴奋剂而被停赛。独立于世界田联的田径诚信委员会(AIU)曾发表声明称,东京奥运会闭幕后,东京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通知了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ITA),表示乌贾在赛事期间的一次兴奋剂检测中被查出两种违禁物质。随后在北京时间20__年9月14日晚,国际检测机构在官网上发布公告,英国短跑选手乌贾的B瓶尿样检测结果与A瓶同样为阳性。这便意味着乌贾的兴奋剂检测样本中确定含有违禁成分,一旦他被认定为兴奋剂违规,他在东京奥运会上代表英国接力队夺得的男子4×100米接力银牌便将被取消。

如今,由于乌贾违反相关反兴奋剂规定,英国队在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中的参赛资格也确定被取消,奖牌等也将被收回。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观众最最关心的,中国队能否递补获得铜牌,如果能的话,苏神带领的中国田径接力队何时能圆梦。虽然目前一切都向着中国观众期待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时间可能是目前唯一的“敌人”。参照此前中国运动员递补奖牌情况,刘虹递补的伦敦奥运奖牌等了8年时间,而巩立姣递补的北京奥运会奖牌更是等了11年。原来,这样的事例在奥运会历史上并不少见,奥运获奖选手的成绩一旦被取消,其他选手就可以递补获得奖牌或高一级奖牌。

这其中,中国田径名将巩立姣的经历较为传奇。她曾三次递补获得奖牌,最终在东京完成自己冠军梦想。20__年伦敦奥运会后,白俄罗斯选手因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而被剥夺金牌,原排第四位的中国选手巩立姣递补获得铜牌;20__年国际奥委会又宣布,俄罗斯女子铅球选手因为重检阳性,巩立姣再升一级递补获得银牌;20__年12月26日,巩立姣再次获得一枚奥运奖牌。原来在北京奥运会女子铅球比赛中,巩立姣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

后来两名白俄罗斯选手先后被查出涉药,巩立姣因此递补获得了铜牌。一次又一次,因为对手的违规,中国运动员的努力和付出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认可和肯定,但正如巩立姣所说,“正义和公平也许会迟到,但从未缺席。好运、梦想一直在路上。”也希望这次中国田径队能够圆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196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亲刘志生为他起名刘伯明

刘伯明兄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1983年,刘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读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亲已经深感乏力。

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决定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而是跑校。父亲咬牙花100多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的“白山”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学校离家近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好天气时走路都吃力,遇到下雨天就变成黑泥水,连下脚都难。冬天路面结冰,非常滑。刘志生说,高中3年,刘伯明每天三四点钟起床,走时天不亮,回家天又黑了,两头不见太阳。“瞅着挺遭罪,但是没办法,家里就这个条件。”

刘伯明高三时的班主任、现任依安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张福林说,冬天的依安可劲儿冷,即使不下雪,刘伯明骑到学校时也是脸上、脖子上、身上挂满了白霜,衣服都是湿的,被同学们戏称为“小雪人”。但是无论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父亲刘志生说,虽然每天骑车往返20公里很辛苦,但是刘伯明高中3年从未生过病,连感冒都没有过。张福林说,高中3年,锻炼了刘伯明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为他日后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严格的身体素质标准使很多报名者在第一关就遭淘汰。而刘伯明,轻松地就过关了。中考英语曾得零分。

刘伯明初三时的语文老师张述和说,伯明的成绩一直非常好,当时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个,他就是其中之一。但张述和也透露,中考时刘伯明的英语是零分。原来,刘伯明初中就读的农村学校,当时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英语老师,所有学生在中考时都被英语拉了分。但即使是在一门没有分的情况下,刘伯明也考入了县里的一中。

刘伯明进入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上格外下工夫。父亲刘志生说:“他连走道、干活时,都在背单词。”在航天员队伍中,刘伯明的英语是最出色的。

正是从高中时代的一篇英文课外资料中,刘伯明第一次接触到了“航天”这个词。“‘对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读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的这句话,我很震撼。他的境界很高,航天的确是全人类的事业。”刘伯明事后表示。

1985年,在通过苛刻的招飞体检之后,刘伯明又毫无悬念地通过了文化课考试,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

从长春飞行学院到牡丹江初教机场,再到锦州飞行大队,1991年,他开始单飞,并独立驾驶歼八。1998年,他和翟志刚等一起被选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

一如20多年前那个在家乡泥泞道路上顶着风雪骑车往返的坚毅少年,刘伯明用当年的那股韧劲面对航天员艰苦的训练,并取得骄人成绩。他已经带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乘坐神舟七号飞向太空。

1985年,空军招飞在县城初试时,刘伯明的父亲才知道儿子悄悄报了军校,父亲记得儿子说过:“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儿子的懂事,父亲感到骄傲。那一年,经过重重考试,刘伯明成为学校几年来招飞唯一被选上的学生。1990年,刘伯明真正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但他并不满足。那几年,刘伯明无论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风养成,都在飞速进步。

刘伯明号称“小诸葛”,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掺和。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他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刘伯明十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他的对答如流所“震慑”,从此对他实行“免提”政策。

对于“神六”飞天,父亲刘志生认为,即使这次不能上天,儿子能入围大名单,已是非常优秀了。他只希望儿子能够踏踏实实训练,毕竟以后还有许多次机会。

20__年10月,曾协助翟志刚完成出舱行走的神舟七号航天员刘伯明,已晋升少将军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动中国毛相林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方程",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

宇称不守恒理论

他与李政道提出基础粒子间的弱核力并没有镜像对称的特性,违反了当时物理家的认知。该理论后得吴健雄的实验验证。

杨—米尔斯方程

他与罗拔米尔斯(RobertMills)提出的理论,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美国鲍尔奖授予杨振宁时的颁奖词说杨-米尔斯方程和牛顿、麦克斯韦及爱因斯坦的工作相提并论,必将对未来有着足堪比拟的影响。

杨-巴克斯特方程具有基本的数学结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也慢慢在物理方面显示出深层的意义。1990年菲尔兹奖颁给四位数学家,其中就有三位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2024年度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但还是热不过苏炳添,亚洲飞人、中国短跑男神……这些称号让苏炳添成为微博、微信上的热词,成为频频刷爆朋友圈的当下红人。这位仅仅有着1米72身高的大男孩,让国人刮目相看的同时,更让世界侧目———黄种人的“极限速度”是怎么突破的?全球短跑专家纷纷惊叹小个子跑出的“中国速度”。

当苏炳添正被世界瞩目时,他回到了家乡———中山,见到久别的父母,他说,很想念家里人,想好好陪一下父母,安安静静休息一下。没有荣归故里的张扬,没有载誉归来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家人的牵挂,对未来体育事业的思索。这就是中山人,敢想敢思敢为天下先,这是中山先贤留下来的精神特质,它被中山人很好地继承,而苏炳添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百米赛场上将这一精神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苏炳添一次次创造奇迹。苏炳添说,一开始,他的短跑事业并不顺利,而自己的进步源于起跑技术和前半程跑法的改变,即从以前先出右脚改为先出左脚,并且重点训练了30米至50米,以及50米至70米两段途中跑技术,两项技术的改变让他进步飞速……看起来,这里面似乎没有太多秘密,更多的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尝试改变,甚至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看到的是9秒99,而我们看不到的是9秒99背后的汗水与泪水、煎熬与奋斗,苏炳添用成绩证明亚洲人同样能站在百米决赛的跑道上,用成绩展示出“敢为人先、不断超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苏炳添精神”。

“添仔回来了!”家乡人在朋友圈里欢呼、祝福,平静下来,作为苏炳添的家乡——中山需要这种“苏炳添精神”,它带给家乡人骄傲的同时,带来希望,激励着中山各行各业砥砺前行。

中山,曾创造出可喜的成绩,但成绩代表着过去,如今的中山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有机遇同时面临挑战和压力。如何破局,是否能从苏炳添的身上看到些什么,是否能像全球短跑专家研究苏炳添一样来研究学习些什么,“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像苏炳添那样发现问题的同时敢于改变,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从而推动中山新一轮大发展。

我们相信,香山先贤们留下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不仅仅在苏炳添身上传承,同时会在每一个中山人的身上传承,成功没有秘密,成功靠的就是这种在苏炳添身上完美呈现的“敢为人先、不断超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精神。我们希望这种精神不仅是带来9秒99的快感,朋友圈里的雀跃,而是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凝心聚智,将中山推向最美的巅峰,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一天都感受到9秒99被不断刷新的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205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奥运冠军,但唯有中国女排,让人们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大学,却唯有北大清华,在人们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今天,中国女排来到北大清华。独特对独特,骄傲对骄傲,碰撞出的光芒,告诉世界这一代年轻人自信的力量。

自信来自于哪儿?来自深植团队的信任、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勇于奉献、拼搏的顽强精神。

举着“弘扬女排精神,筑梦伟大复兴”标语,在“自强时代自信中国”的背景板前面,一个个有关自信、青春与信仰的精彩答问在中国女排队员与北大、清华学子之间展开。

什么是这一代人理解的团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大女排教练黄建滨说:“科学与体育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向着一个高峰攀登,一个团队,面对困难,需要拼搏。”

清华学生超算团队成员、计算机系学生王邈跟女排姑娘们分享了他们在美国遭遇机器死机、最终凭借团队协同努力捧回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冠军的经历。对此,女排队员徐云丽深有同感:“我们在场上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反而感觉不到压力,而是感受到整个团队都在彼此鼓劲、加油!”

在北大,明明12个女排姑娘,个性鲜明,但在同学们的眼里好似一个人,当被问及最喜欢哪个女排队员时,受访同学的回答是,没有个别,喜欢她们整体,喜欢整体打球打到high的气势。“散成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一个都不能少,这种团队精神也正是女排获胜的法宝,正如队长惠若琪在交流时所说:“我们何其幸运,有一个团队,一起面对一切挑战,也能互相鼓励,战胜一切困难。”

什么是这一代人感悟的困难

“女排夺冠的过程和登山过程非常像,都会碰到很多困难,都要努力去克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北大山鹰社社长赵万荣向中国女排讲述了这个有着27年历史的社团。35次攀登,22座山峰,是他们已完成但不会停止的目标:20__年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他们将攀登珠穆朗玛峰。北大山鹰社社训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远,融鹰之神在山巅,和女排精神,同一血脉,张扬的是北大风骨,亦是女排精魂。“任何情况,永不言弃”,展现了当代青年最自信昂扬的姿态。

与女排姑娘同样身着一袭红衣,摇着轮椅的矣晓沅早已是清华园里的小名人。这位只能生活在轮椅上的清华学子凭着自己的坚强与努力拿下了清华本科生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把这样一个问题抛给了同样也曾饱受伤病困扰的女排队长惠若琪:“在荣誉和努力之外,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运动员总会遭遇很多伤痛。您有没有想过选择另一条道路,去追求另外一种轻松些的人生?”“我选择了排球,就是因为它是我最热爱的事业。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热爱之中,就会觉得放弃一切都是值得的。”面庞清秀的惠若琪一脸坚毅,“虽然路途上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当一切过去就是一笔精神财富,它没有解决之前叫困难,解决之后叫经历。”

什么是这一代人眼中的奉献

北大教育学院学生、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李晓丹动情地谈起和同学们一起作为志愿者到安徽阜阳帮助艾滋病儿童的故事。“这群通过母婴遗传不幸患先天艾滋病的孩子,父母多已过世,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他们非常喜爱排球,不过,他们用来打的这只排球,却是只篮球,没有球网,他们就两个人拉起一根绳子。”李晓丹一边描述着大屏幕上的图片,一边对女排姑娘们说,“我们不仅要用爱心反对歧视,更要思考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切实的反歧视方法。我们几次把孩子们带到北京,为他们打开接触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希望你们有时间也能去阜阳看看这些孩子,一起帮助他们。其实,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这些志愿者,女排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生命要一直向上。”这个故事感动了女排姑娘,球场上威风八面的扣球手朱婷用手抹掉泪花。

曾经的清华“校草”、校男排主力队员王风潇如今已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山村晒得黝黑的村第一书记。从小接受排球训练的他也专程赶来向女排姑娘们致敬:“我曾经想把国旗印在胸前,但未能如愿,于是我把她装在心里。现在,我在脱贫攻坚的一线,用自己的努力为内心的这面国旗增光添彩。感谢女排姑娘、中国女排为国家带来的荣誉,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

1981年,中国男排首次冲出亚洲,中国女排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领奖台,北大学子在燕园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1年3月29日,当时北大篮球队队员,法律系1979级学生张雪与到访北大的郎平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今天,张雪也来到北大,见到今天的女排,想起当年的女排,与郎平同岁的她感慨万千:“女排精神,这么多年来一直激励着大家。女排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一种拼搏精神,其精髓在于不是得了第一才是胜利,不是赢了比赛才是成功,而是明知艰难而不放弃,明知没有希望却要争取胜利。”

从1984洛杉矶到20__雅典,再到20__年里约奥运会,第三次站在奥运会世界之巅的女排姑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奋勇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这个80年代开启的精神王国有过挫折和沉寂,却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褪去光芒,反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历久弥新,与日益富强的祖国一样,散发出更自信和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2024年度聂海胜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5月6日,在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日本川崎站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10秒04(顺风2.9米/秒)超风速的成绩战胜美国选手罗杰斯和前世锦赛冠军科林斯夺得冠军。而此次夺冠却是中国队队员首次在男子百米成年组国际比赛中战胜美国选手,可以说意义非。

8月4日,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了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

8月11日,在伦敦奥运会4×100米预赛中,苏炳添与郭凡、梁嘉鸿、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38的成绩再度打破全国记录,但总成绩仅排在第12位未能进入决赛。

9月22日,苏炳添以10秒21夺得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冠军并实现卫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尽管在艾滋病监区工作,可毛卓云不穿防护服,也不戴口罩、手套,面对面与在押人员谈话、交流,有时还免不了发生身体接触……举动看似“另类”,实则大有深意。

因为毛卓云发现,这些艾滋病在押人员内心很敏感、脆弱,情绪也极不稳定,他们害怕被冷漠和歧视,渴望被关爱。聊聊天、拍拍肩、握握手,或者一个拥抱,对在押人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尊重和安慰。

有一次,一名在押人员得知自己的判决后,情绪失控,在监室内自伤自残。“当时他脸色发白,双手冰凉,对人生充满了失望、怨愤。”毛卓云用了很多办法安抚,效果都不明显。最后,冒着被攻击,甚至被传染的风险,毛卓云走上前去,把他拥入怀中,才令他的情绪渐渐平复。

毛卓云还想方设法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引导他们重拾自我;向他们传授病理学等知识,帮助在押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并为他们申请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教导他们提高身体素质……曾经的一位在押人员陈某回忆:“自从我得艾滋病后,连亲朋好友都躲着我,可毛警官却像父亲一样教育我,我怎能不认罪悔过,好好改造?”

善意,温暖了冰封的内心,感化了盼归的心灵。12年来,毛卓云的监区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昨晚8时,《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当选为《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名列其中,在他的颁奖辞中这样说道: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去年11月3日,20__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顾诵芬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30年,顾诵芬出生于苏州的一户书香世家,祖上系有着“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美誉的苏州名门唯亭顾氏。他的父亲顾廷龙是我国著名古籍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5岁那年,父亲顾廷龙应邀到燕京大学任职,顾诵芬全家迁居北京。顾诵芬少时便立志航空报国,高中毕业后,他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攻读航空工程系。1951年大学毕业后,顾诵芬毅然投身新中国刚刚起步的航空事业,此后的30多年间,在基础全无、经验空白、人力缺乏、设备掣肘的境况下,顾诵芬先后参与或主导设计研发了“歼教1”“歼8”和“歼8Ⅱ”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型。

多年来,顾诵芬院士始终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20__年5月,市科协专程拜访看望顾诵芬院士,他亲笔寄语苏州:“科技创新,引领苏州高质量发展。”去年10月,市科协、姑苏区科协等共同为远在北京的顾诵芬院士寄去了精心准备的重阳礼物。顾诵芬院士亲笔致信表示感谢:“家乡如需我做什么,我当尽力为之。”寥寥数语间,尽是心系桑梓的拳拳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63 字

+ 加入清单

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幸运的是,张顺东李国秀夫妻生长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国度——中国,生长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由于有了党的好政策,他们夫妻才找到了生命的支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现将对张顺东、李国秀夫妻先进事迹的几点启示简述如下:

一、学习张顺东、李国秀夫妻的“三种精神特质”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的残疾人群众,他们是脱贫攻坚路上云南残疾人不等不靠、勇敢追梦的典型代表,他们夫妻共同谱写了云南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内心强大,乐于助人,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为云南脱贫事业奉献了光和热,为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他们的感人事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和表扬,经中央、省市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良好的反响。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是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优秀残疾人代表,他们曾获20__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20__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20__年全国最美家庭、20__年全国文明家庭、20__年云南十大新闻人物、20__年云南省最美家庭、20__年云南省光荣脱贫户等殊荣。为深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云南省残联率先在全省残联系统发起了向张顺东、李国秀夫妻学习的号召。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前进中源源不绝的动力,任何时候,精神支柱永远都不能倒下。张顺东、李国秀夫妻的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永不言弃的抗争精神,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一)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两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只脚,但是,他们身残志坚,自立自强,树立了“脱贫光荣,争贫可耻”的信心,不等、不靠、不要、不争贫,他们付出了超越常人数千倍、数万倍的艰辛艰苦和汗水心血,才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真正应验了一句话:“凡自强不息者,必获自救”。

(二)永不言弃的抗争精神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不抛弃、不放弃”,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他们夫妻合力奏出了与生命不屈抗争的最强音。正如贝多芬所说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他们夫妻永远不向命运低头,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生命不息,就与命运抗争不止。

(三)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迎接挑战,战胜自我,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雄辩地证明了“奋斗,改变人生;梦想,使我们与众不同。”在他们夫妻顽强地拼搏下,女儿大学毕业,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儿子长大成人,现已外出务工,“脱贫致富奔小康,乡村振兴放光芒”,现在,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在思想上:首先,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树立起作为共青团员应该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团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理论,在活动中实践理论,这样做到学以致用,按时缴纳团费,不拖后腿,争取为团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此外,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严于律己,扬善抑恶、求实创造、与时俱进,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认真学习《团的章程》,自觉履行团员的义务,执行团的决议,遵守团的纪律,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也是一个团员应尽的责任。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要求进步,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_年6月顺利获得“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并于_年5月顺利被转为预备党员,我绝对不会辜负对自己的期望,继续努力争取今年能被转为正式党员。

在学习上:我始终坚持一句格言“不放弃努力本是我的任务,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再争取更是我的职责”。从进校以来学习一直未松懈,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刻苦学习,曾荣获系部的一等奖学金和学院的二等奖学金,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学生下部,优秀团员等称号,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生活上:首先,我积极与室友、同班同学及兄弟班级的同学搞好关系,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我深刻意识到搞好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无论在班里,还是在整个学院,我都结交了许多朋友,与朋友沟通。其次,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合理利用自己的生活费,我深知金钱的来之不易,从不乱花一分钱。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兼职,寒暑假时到第一线做兼职,不但锻炼了自己,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在工作上:大一时为了能够为院里的团组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里,我积极参加院团总支竞选,光荣当选为院团委学习部部长,在工作中,我积极配合部里的工作,并提出各种合理可行的意见;大二时由于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被光荣当选为班上班长,为了不辜负同学们对我的期望,我勤恳踏实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劳动时自己总是冲在最前面,并且把班级里的劳动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其次我积极配合班主任、系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既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感动中国人物刘伯明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位宇航员我最敬佩的是小诸葛刘伯明了,说到刘伯明,大家应该就会想到聪明这个词了吧!据说,在训练的时候,那里有个非常古怪的教练,经常出一些大家不懂的问题考大家,当别人想不出来,正抓耳挠腮时,刘伯明总是快速的回答出来,这可能是平时多阅读,多思考而来的吧!到最后,教练都承认刘伯明很聪明,哎思考,不在出难题考他了,而去问别的学生了.我想:上课一定要认真,要勇于举手发言,学会思考,在新的学期里更好的发展,争取进步。

我为宇航员感到骄傲,因为他们为了的航天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敢于牺牲生命,敢于奋斗!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能成功飞上天,我感到很高兴,希望我们的航天技术更上一层楼!

据官方消息披露,曾协助翟志刚完成出舱行走的神舟七号航天员刘伯明,目前已晋升少将军衔。

10月8日,神舟七号英雄航天员刘伯明到访20__长沙航天展,与观展小朋友一起体验各种趣味项目。

据《湖南日报》报道,刘伯明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

公开报道显示,在已经进入过太空的10名中国航天员中,此前至少已有5人获升少将军衔。他们分别是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

至此,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的6名航天员均已晋升少将。

公开简历显示,刘伯明出生于1966年9月,籍贯黑龙江省依安县,大学学历、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刘伯明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__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__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在轨道舱协助翟志刚出舱行走,后获“英雄航天员”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将奔向“中国空间站”。其中,聂海胜是第三次“飞天”。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57岁的聂海胜第三次出征太空!有意思的是,聂海胜的太空“三部曲”,刚好对应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这是聂海胜的传奇,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传奇。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最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确立:第一步发展载人飞船;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20__年10月,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迈出“三步走”的第一步。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执行神六任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20__年9月,在刘伯明、景海鹏的配合下,翟志刚完成首次太空出舱行走。20__年6月,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完成中国载人航天首次应用性飞行,即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此次,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开启为期3个月的飞行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树立新的里程碑。

纵观聂海胜的飞天历程,可以看到,他在太空的三次“迈步”,神舟六号任务、神舟十号任务、神舟十二号任务,刚好对应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三个阶段:载人飞船阶段;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阶段;建造空间站阶段。也就是说,聂海胜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他的每一小步,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大步。聂海胜的太空“三步”,刚好彰显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部曲,可以说是唯一在太空亲历了“三步走”的航天员。这是他个人的幸运与传奇,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佳话。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出征,也见证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承上启下与接力相传。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二号,短短十余年间,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战略一步一个脚印,步履坚实。一代代的航天员,一代代的航天人,在太空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太空是神奇的,飞天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的向往,只为了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中国人也应在浩瀚太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人的飞天之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先进事迹摘抄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x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并列季军。苏炳添成功夺牌让中国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亚洲的骄傲。他不到最后一秒不放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注执着,正确科学地把握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专注精神,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成功所必须的精神。他,年仅25岁,就获得了获得了神学哲学双学位。如果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成为巴赫音乐最正统的接班人,这就是史怀哲传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鲜花掌声,舆论的吹捧没有给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带来一丝的浮躁。29岁时,他决定从零基础学习医学,拯救非洲难民。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地奉献给了非洲医疗事业,在蛮荒丛林中度过余生。被誉为“非洲之父”的他,临终时由衷感慨:“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的活过了!”史怀哲的一生可谓专注地做到了追随奉献的本心,做了最真实的自己。可见,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具有专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南开马蹄湖畔的亲笔题诗,正是叶嘉莹先生一生的写照。已九十岁高龄的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讲究科学,充分利用优势,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处,从孩子到成人,传播的方法都是让人喜闻乐见,她也从中得到启发。叶先生曾说,她的`根在祖国,她要为祖国永远留下古典诗歌的财富。于是,人们依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文化圈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终让一代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她因此成为当今诗坛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员宿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她的科学精神和执着的卓越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真是“莲实有心”“梦偏痴”。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执着的精神加上科学的态度,才是成功的双翼。

永不放弃,更是一种高宝贵的品质。在成功的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许许多多困难,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人才有希望达到顶点。他生来就没有四肢,独特的外表让人铭记。他就是享誉全球的演说家尼克。胡哲。少年时饱受嘲讽,让他闪过轻生念头。但跳进浴缸前他改变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着。于是,他苦练演说技巧,到世界各地寻找机会。在被拒绝上百次之后,终于感动了世人。凭着出色的励志演讲,他赢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头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说:“没手、没脚、没烦恼。”因此,他的乐观与坚忍终于带他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终于驶向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9月8日下午,通过刘秀祥牵线搭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位企业家与陆帮燕结成帮扶。

“资助金额为每年6000元左右,等资助方审核完陆帮燕的资料后,将确定打款时间。”刘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员王代分说。

陆帮燕的父母是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学生食堂的员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上高二,陆帮燕上大学每年27500元的学费成了她家最大的难题。

经历过苦难,刘秀祥更懂得机会的珍贵,他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解除贫困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在刘秀祥看来,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控辍保学。

入职以来,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跑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近50名学生从工地、车间拉回了校园。

20__年夏天,就读于望谟县第三中学的王妹快被母亲要求不准参加中考,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渴望读书的王妹快偷偷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入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但最终还是被迫辍学。

得知消息后,刘秀祥带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师和所在镇干部,共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多次尝试后,终于说服对方。后来,他又对接爱心人士资助王妹快,资助金额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学毕业。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园。

“刘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想到他曾经的经历,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是事儿。”王妹快说,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她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

同样被刘秀祥“拉”回校园的,还有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廖段写,由于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她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辍学后,刘秀祥坚持与廖段写母亲沟通,给她讲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为廖段写对接资助。

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终于在离开近两年后得以返校读书。

“那时候,我一有空就会和刘老师沟通,很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才能改变命运。”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写泪流满面。

“从20__年到现在,刘老师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说,截至9月10日,刘秀祥已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8.4万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9月18日,以朱丽华为原型的音乐小品《春暖花开》登上了南湖区道德模范表彰晚会的舞台。音乐小品中,年轻的“朱丽华”和年老的“朱丽华”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演出感动了现场观众,掌声伴着泪水经久不息。

该剧的编导是嘉兴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南湖区戏曲家协会主席、南湖区文化馆研究馆员倪玲芳。有多年主题创作经验的她,一看到朱丽华的故事就燃起了创作的欲望。9月初,她开始创作,通过时空对话、内心外化的方式表现了朱丽华自强自立、乐于奉献的人生,生动地诠释了“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

“朱丽华历经坎坷,凤凰涅槃,不但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还在黑暗中为他人点灯。”倪玲芳告诉记者,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磨难,失去光明的朱丽华被张海迪的事迹激励,如今朱丽华的事迹也将激励其他人,如果每个人心中都能存有光明,社会就充满了正能量。

倪玲芳希望,即使是没有见到过朱丽华本人的人,也能从小品中了解朱丽华,向她学习。接下去《春暖花开》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艺巡演中亮相。

10月16日,在嘉兴大剧院举行的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在朱丽华18分钟的报告过程中,真实鲜活的故事感人至深。“朱丽华身残志坚,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们,她的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当天,听完朱丽华先进事迹报告会,海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费晓义和桐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瑜都情不自禁地为朱丽华鼓起了掌,在她们看来,优秀的浙大学子朱丽霞已经在传递朱丽华的信仰和初心了,“这也激励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去努力克服,斩除荆棘,不把困难当困难,坚定理想,不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从一个报告厅到另一个报告厅,这段时间,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在禾城大地广为传颂,在榜样的力量带动之下,各行各业的人纷纷向“大写的朱丽华”致敬,希望用行动不断向她靠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