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劲爆的大冒险问题【经典20篇】

浏览

1653

范文

907

小学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及分析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308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及分析

学生的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极易受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通过对我校471名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我校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其主要表现来说是: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种印证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原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1、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与父母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在具有重视子女教育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根深蒂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在儿女身上寄托着父母甚至几代人未竟的希望与梦想。再加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特殊国情,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压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事情天天照样进行着:可怜的父母们,正在为塑造他们自己心目中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书法家、外交家、国际象棋大师……而忙碌着。他们哪里知道在孩子心里深处早已播下了厌倦的种子!如此一厢情愿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给儿童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家长学习了解一些教育科学知识,能够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家教行为,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既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能把握住自己孩子的过高期望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塑造小学生健康心里的非常重要的一面。

2、儿童学习适应性及发展性与教师教学儿童化程度之间的矛盾

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有一个逐步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一年级新生来说,从教师到同学有陌生之感,课程压力作业负担和正规学校教育的组织纪律约束等等,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切实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并努力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和进一步发展有特殊的作用。除此之外,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多参加小孩子的各种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去了解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快乐及需要,从而根据儿童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参与孩子的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放下成人的架子与老成,怀着一颗童心融入孩子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独特而五彩缤纷的心灵空间,做孩子们的知心大朋友,建立起平等、信任、友爱的师生关系。如此教师怎能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们又怎能不喜欢读书学习?因此教师教学儿童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儿童个性发展与成人化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人的心理卫生问题,大多是在成长过程中,因受到各种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大脑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人格特征还处于初步的形成过程中,整个心理发展也还处在幼稚和不稳定时期。因此,小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有害刺激的伤害和影响。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是单纯的理想化的教育,一旦他们进入社会,才发现这个社会并非书本里讲的那样美好,他们就产生了困惑,甚至痛苦的思索。当然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再塑的过程。如果引导不当,会造成儿童个性(人格)发展的严重扭曲或缺陷。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我校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也存在家庭社会地位低下的、经济境况困窘或单亲家庭,会让小学生有低人一头的心理,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现在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他们将随着时代潮流,进入成人社会。要从根本上提高新一代的心理素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就必须优化、净化社会环境,尊重儿童应有的权益,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和成长条件,这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科学发展心得体会_解放思想心得体会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科学发展”大讨论,催征号角中既有悠深的历史回响,更有刚健奋发的时代强音。契合改革开放30年这一特定时间节点,新一轮解放思想,跨越取得的既有成就,正视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校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冲破传统观念的禁锢,正在汇聚成实现科学发展的浩荡之势。

新一轮思想解放,重在出新、贵在出新,新就新在科学发展观。这是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核心与灵魂。

8月2日至3日,全市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暨“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科学发展”专题研讨班,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真正把事关科学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上的“gdp崇拜”到“绿色gdp ”理念,还是从偏重物质财富增长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都要求我们必须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倾向,重塑进步的价值取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有取有舍,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一轮思想解放,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处理好“舍”与“得”、“快”与“慢”的关系,更加注重发展的社会成本、资源环境代价。“投机取巧,欲速则不达。”我们搞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时刻牢记求真务实,不喊不切实际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搞发展,必须“好”字当先,对温饱与环保、软件与硬件、心态与生态、肚子与面子、口袋与脑袋等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能搞“画饼充饥”、自欺欺人。我们搞发展,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务必纵观全局,树立战略眼光,审时度势,顺应群众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新一轮解放思想,必须积极探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路径。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基于实际,提出“打基础、创环境、反腐败、促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工作方针,实践已经证明,这是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并且日益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对未来发展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按照这一工作方针,振奋精神,发挥优势,开拓进取,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推动加快发展,努力实现打好基础与加快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务虚谋划与务实创业有机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统一。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就要坚持“知行合一”,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做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重,经济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并重,加快区域性自主增长与争取政策环境并重,坚持民主法治与强化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并重,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瓶颈,努力形成以发展树形象、以发展聚人心、以发展促和谐的生动局面,闯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当前返乡农民工思想问题情况分析研究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80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返乡农民工思想问题情况分析研究

返乡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就业和收入,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准确把握河北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和生存现状,全面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我们深入到返乡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张家口市蔚县、赤城、沽源、张北等地进行调研。调研采取与相关部门人员及返乡农民工座谈,问卷抽样调查,深入农户家中访谈等形式进行,重点就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返乡农民工思想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但多年来,当宏观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大量的农民被吸引到城市里来,而宏观经济一旦低迷,最先遭受打击的就是农民工,大批农民工不得不回到农村。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我国一些企业停产倒闭、施工工地停工,导致我省部分农民工不得不返回家乡。

1.农民工渴望有稳定的工作,但抗击风险的能力弱。调查中,100%的农民工希望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但是,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基本没有专业技能,大多从事不需要太多技术的体力劳动,因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低,一有市场波动就面临失业的风险。调查中,85%的返乡农民工从事矿山、建筑等方面的工作,而且学历层次90%为高中以下水平,大专以上学历低于10%。

2.农民工渴望收入能够得到保证,但工资被拖欠时有发生。农民工到城市打工,目的各异,但大多数尤其是青年农民工主要还是想趁年轻,到城里多挣点钱,回家盖房、娶妻生子,哪怕是苦脏累险的工作岗位上劳动,也心甘情愿。但是,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辛辛苦苦干活却拿不到血汗钱。调查中发现55%的农民工曾被拖欠工资。

3.农民工渴望创业,但缺乏创业的支撑条件。调查中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农民通过到城市去打工,眼界开阔了,思路拓宽了,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得已返乡了,他们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返乡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面对比较低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以及薄弱的经济基础,能够创业成功的实在是微乎其微。调查走访中,一位返乡农民工通过跑运输积累资金回村创办养鸡场,由于受市场的影响亏损严重,他急切的希望陪同走访的乡党委书记帮助解决资金问题,但没有成功。

4.农民工渴望得到支持,但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多数农民工已经从传统的思想意识中解放出来,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去向,以获取自己所需的经济和文化需求。但是,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特别是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由于长期不从事农业生产,回到家乡也不愿回到土地务农,他们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以解决他们的谋生之困。而对于国家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所进行的职业培训,大多数人参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认识不到位。在座谈中,部分农民工认为培训没有必要,费时费力掌握专门技术难度大,不如从事建筑、矿山等体力劳动容易。

5.农民工渴望被社会认可,但往往被边缘化、弱势化。农民工外出到城市打工,一方面获取比单纯从事农业生产高的收入,解决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受国家政策、习惯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农民工虽然在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努力工作,却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城市中的最弱势群体。调查中,90%以上的农民工认为自己与城市人同工不同酬,不被城市人认可,被城市人“另眼相看”。因此,他们渴望国家能够从政策上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希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特别是自己的下一代。

二、返乡农民工思想状况的原因分析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理性分析、正确引导是化解返乡农民工思想问题的必然选择。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解决困难离退休干部生活问题的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45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解决困难离退休干部生活问题情况汇报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去年12月我局在接到##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转发的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关于切实解决好困难离退休干部生活问题的紧急通知》(#市老字[~]29号)后,切实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把解决好困难离退休干部生活问题作为当前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

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广大老干部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老干部过去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现在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局在接到上级通知后,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把解决好困难离退休干部的生活问题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局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全局上下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关心困难离退休干部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为老干部们办好事、办实事,确保了我市广大离退休干部生活正常、安全越冬。

二、确实把解决好离退休干部各项生活待遇落到实处

在解决困难离退休干部生活问题上,我局把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和医药费作为此项工作的突破口来抓。今年我们围绕这个重点采取了一些新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1)离休干部离休费全部纳入社保所发放,财政保底,做到了足额及时发放。(2)建立了财政每年补助企业离休干部1000元医药费的制度。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的解决。(3)实行了企业离休干部地方性补贴由财政统一拔付,保证了全市企业离休干部地方性补贴的足额及时发放。(4)提高了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我局从~年1月提高了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每人每月增加50元。通过我局一系列的新举措,全年我市离退休干部“两费”无一拖欠,全部作到了及时足额发放,目前各项机制运转正常。

三、精心安排、做好~年元旦、春节慰问工作。

截止去年12月底,我市共有离退休干部总数*人。其中:离休干部为**人,退休干部为**人,元旦、春节慰问工作显得更为繁重。为确实做好“两节”慰问工作,我局早动手、早安排,制定了“两节”慰问日程,向市财政申请了专项慰问资金,于12月底分三片对全市离退休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活动。我局还把走访慰问活动与解决老同志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在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情况下,帮助广大离退休干部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引导他们为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去年年底我局还下发文件,在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开展了为老同志送温暖活动。在市委老干部局的组织和带动下,全市各单位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老同志的实际困难。

四、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好困难离退休干部生活

困难老同志在生活中会面临更多的问题,我局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于今年年初对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协调有关部门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我局还将进一落实好离退休干部就医、乘车、取暧等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部分困难企业、破产企业的离退休干部生活困难问题,我局还将与老同志单位及财政、人事、劳动等部门协调,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为离退休干部排忧解难,使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对认定侵害名誉权若干问题的思考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04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对认定侵害名誉权若干问题思考

名誉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也是人格权内容最为丰富、复杂的一项权利。根据《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解答》的规定:对名誉权的侵害,必须具备四个要件: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侵权行为造成了受害人名誉受损的侵害结果;侵权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但是,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对是否对名誉权构成侵害仍难以确定,如:侵害名誉权的客体范围是什么?认定侵害名誉权的标准是什么?特别是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在网站聊天室发布侮辱他人的文章是否属于让公众知晓?是否属于侵害特定人的名誉权?在这些状况下,并没有第三者在场,故难以认定对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因被告人的行为而受到不良影响。也不能确定被告的侮辱行为是否使公众对受害人的名誉评价降低。那么,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对特定人名誉权的侵害?当事人是否负恢复名誉的责任?若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其行为性质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当前处理名誉侵权纠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对名誉权的客体的认定 依通常的理解,名誉权的权利客体是名誉。那么,什么是名誉?“名誉是指对特定人的人格价值的一种社会评价。”对公民而言,其名誉是指社会对某公民的品行、思想、品德、生活、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性评价。而对法人来说,名誉是指对其经济活动、生产经营成果等方面的社会评价。什么是名誉感呢?所谓名誉感是指公民对自己内在价值(如素质、思想、品德、信用)等所具有的感情。名誉感“为与之地位相当之自尊心(对于自己价值之感情)”,那么名誉权的客体是否应包括名誉感?有的学者就认为:“作为完整的名誉权,不应仅仅包括名誉,还应包括名誉感。”其理由是:第一,侮辱行为主要是针对名誉感的,一般不会使被侮辱者的社会评价受到影响,即使是有影响,也是显著轻微的。名誉感极易受到损害,假若法律不保护名誉感,那么侮辱行为就不能受到追究,受害人的权利就难以获得有效保护。第二,许多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常常没有第三者在场,或其在当时的环境中不可能为第三人所知道,因而侵害行为仅仅侵害了受害人名誉感而不可能使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如果不保护名誉感,那么受害人就不能向侵害人提起诉讼或提出请求,从而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利。 以上所述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理论上仍难以成立。诚然,名誉与名誉感的相互联系十分密切。在许多情况下,不法行为人毁损他人名誉,也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受害人的名誉感。但名誉与名誉感毕竟不相等同。名誉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评价,它是社会公众对某个主体的评价,而名誉感则是某个主体内心的一种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对其名声的自我评价,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因为两者有一定联系而将其一并作为名誉权的客体。 进一点来说,名誉权的客体不应包括名誉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第一,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目的在于使受害人的社会评价不因他人的非法行为而降低,以维护公民和法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尊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交往和秩序。就如龙显铭所说的:名誉可分为“内部的名誉”和“外部的名誉”。内部的名誉即名誉感,其与他人的诽谤毫无关系,故不能为他人的行为所侵害,即此种意义之名誉,为主观上之道德,而不能为法律之对象。而为法律之对象者,乃“外部的名誉”,即他人对于特定人所给予之评价,建立于特定人在人类社会内所有价值之承认上面。如果名誉权的客体包括名誉感,则不能确定法律保护名誉权目的。第二,名誉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具有其特定的客体,并以此与其他人人格权的客体相区别。从审判实践来看,许多仅仅针对受害人所实施的侮辱行为,如果仅仅只是损害了受害人的名誉感,则不能认为是侵害了名誉权。如果名誉权的客体包括名誉感,则不仅不能确定名誉权的特定的客体,而且如果名誉权要以名誉感为客体,那么其他的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等)也要相应的以某种情感为客体,则对人格权保护的范围就过于宽泛,势必使有关人格权侵害的案件猛增,反不利于社会安定及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第三,名誉感虽容易受到伤害,但法律保护名誉感是极为困难的。一般来说,某人的名誉感与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是一致的,但在许多情况下,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举个例子来说,某人自信自己可以做好某项工作,而实际上,他并没有能力做好。这样,他人对其表现出来的行为评价和其自己对自身的评价就可能不一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同的人,其性格、生活态度、生活环境不一样,对于同一种言行的反应也不一样,对于一般的善意的玩笑有时也会误认为侮辱其人格,损坏其名誉。对这样的名誉感受进行保护,不仅不可能,更没有必要。第四,名誉权的客体包括名誉感的观点,也不能解释法人的名誉权,法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不像自然人那样具有情感和自尊心。综上所述,法律所要保护的只能是名誉而不是名誉感。 如此,法律不保护名誉感,是否意味着受害~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呢?我们认为,侮辱行为大都构成侵权行为,并应受到法律制裁。但如果侮辱行为不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则此时对侮辱行为的制裁,并非是出于保护名誉权的考虑,而是行为人致公民人格尊严受到损害,由此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 对侵害名誉权的行为的认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法律明文规定的有两种,而其他种类并未予以明确,对这一方面的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 第一, 侮辱行为 侮辱是指使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一般可分为:(1)暴力侮辱。它是指对受害人使用强制性手段,使其人格、名誉受到伤害。这里所说的暴力,不是指一般的殴打、伤害,而是指损害他人人格的一种方式。例如当众打人耳光、向他人脸上吐唾沫、强迫受害人做难堪出丑的动作等等。(2)语言侮辱。指对受害人施以粗鄙的语言损害其人人格、名誉。例如当众辱骂或嘲讽受害人、使受害人当众出丑、难堪,对妇女使用猥

亵性的语言等。(3)文字侮辱。指通过文字等表现形式损害他人名誉,比如,在报刊上以发表文章等形式对受害人进行侮辱。 第二, 诽谤行为。 所谓诽谤,指因过错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行为的特点是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而且诽谤的成立必须有损害他人具体事实为前提。 构成诽谤应具备以下条件: 1, 事实纯属捏造。散布他人真实的事实,不构成诽谤。 2, 捏造的事实一旦公开,足以损害他人的名誉。受害人的名誉实际是否受到损害,不影响诽谤的成立。 3, 行为人对捏造的事实进行散布。散布指向受害人以外的人公开,仅向受害人传述不构成诽谤。按照英国的权威著作,即“公开一种错误和损害名誉的陈述,这种陈述涉及另外一人。”而这另外一人就是受害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人数不限,既可以是特定的,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至于受害人是否在场,不影响行为的性质。不特定的人,是指不局限与~人具有某种特殊关系的人,如路上的行人,广场上的听众等。如果行为在公共场所实施,即使不能确定具体的知晓人,也可以推定他人知晓,而不需要指出具体知晓人。散布就是让第三人知晓,让公众知晓,如一封信送达人给收信人本人的具有诽谤的内容,足以诋毁该人名誉的信件,就不应视为诽谤,但如果送达不是信件,而是具有诽谤内容的明信片,则构成诽谤。 第三, 其他的行为 侮辱和诽谤是两种典型的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实践中以这两种方式侵害名誉权的情况较多。但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不应仅限于侮辱和诽谤,其他方式也有可能侵害名誉权。例如,假冒他人姓名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不道德行为,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报刊杂志的报道内容失实,在一定情况下都会损害他人名誉,实质上都是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这在司法解释中已经有所体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三、 名誉权与其他相关权利 在实践中,常常容易将名誉权与其他权利相混淆,给责任认定带来麻烦,因此有必要对其作个比较。 1. 名誉权与荣誉权 所谓荣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自己的荣誉称号所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民法通则》第102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从而在法律上确立了主体所享有的荣誉权。荣誉权在性质上究竟属于人格权还是身份权,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荣誉权是特殊的人格权,因为获得荣誉实际上也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可以说荣誉是一种特殊的名誉。既然名誉权属于人格权,那么荣誉权也应属于人格权的范围。另一种观认为荣誉权不是人格权,而是一种身份权。因为荣誉不是社会给予每个公民和法人的社会评价,而是国家和社会组织等给予公民和法人特殊的美名或称号。如:国家为了表彰公民对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授予其“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称号;某个社会组织根据某公民在某方面的卓越成就授予其名誉称号(如百花奖等)。可见,荣誉权并非每个公民或法人都享有。荣誉权的取得有赖于主体实施一定的行为,作出一定的成绩,它不是公民与生俱来和法人成立后就依法享有的。因此荣誉权不是主体所固有的始终为主体享有的人格权,而是一种身份权。 由此可见,名誉权和荣誉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 性质不同。荣誉权属于身份权,而名誉权属于人格权。荣誉权只能由那些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和作出贡献并获得荣誉称号的主体所享有,而名誉权是每个公民和法人普遍享有的权利。因而名誉权是始终由主体享有,具有专属性,一旦丧失名誉权,主体的独立人格也将难以继续存在。荣誉权则不同,主体不享有荣誉权并不影响到主体资格的存在与否。法律规定禁止非法剥夺公民和法人荣誉称号,但如果主体的行为表明他人应当继续享有某种荣誉称号,或违背了有关授予其荣誉称号的规定,则有关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可依法剥夺其荣誉称号。此种剥夺尽管导致主体对该项荣誉权的丧失,但并不否定该主体独立人格的存在。 第二, 客体不同。荣誉权是对国家或社会组织授予某个主体的荣誉称号所享有的权利。而名誉权则是主体对其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良好社会评价所享有的权利。名誉与荣誉称号具有一定联系,如获得某种荣誉称号,意味着主体在某一方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而丧失某种荣誉称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社会评价得以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荣誉是一种特殊的名誉。但应当看到荣誉毕竟与名誉不同,名誉是对人格价值的全面评价、是社会公众的评价,而不是某个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作出的评价;而荣誉则是因国家机关或社会性组织对某一主体在某方面的成绩或贡献作出评价,并授予该主体一定荣誉称号之后所产生的。主体在某一方面作出一定成绩和贡献,即使未获得一定的荣誉称号,也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并享有良好的名誉。可见,荣誉与名誉还是有区别的。 第三, 取得的方式不同。荣誉权是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根据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并经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授予以后才能取得的一种权利。例如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13条的规定,当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委员在工作中做出一定的成绩,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一定的程序授予其荣誉称号。荣誉权必须是主体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贡献以后,依规定的程序被授予荣誉称号方可取得。而名誉权则是法律规定每个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它是主体产生或成立后应当享有的而不需要主体作出一定的行为即可取得的权利。 2. 名誉权与人格尊严 如前所述,行为人直接侮辱某人,但并未将侮辱的言词和侮辱的行为向第三人传播,不构成对受害人的名誉权的侵害。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对受害人的人格权不予保护。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民法通则》第101条也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这些都是保护公民其他人格权的依据。这里提到了人格尊严,所谓人格尊严是公民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声望、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而对自己社会价值的客观认识和评价。人格尊严基本上属于公民对自身人格的客观认识和以自尊为内容的权利,它是公民主要的人格权利,因此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农村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学生,全文共 2578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了解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了解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大水泊镇初中进行,共发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二、 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10%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2、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1、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祖国的明天。为了他们的将来也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一定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祖国更好的发展,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无锡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67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无锡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无锡市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不断扩大,其随带子女入学需求同步大幅增长。调研显示,截止XX年12月份,我市外来人口总数已达291.98万,其中义务教育适龄入学儿童少年171828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7.57%(其中小学阶段131959人,占全市小学学生总数的41.31%;初中阶段39869人,占全市初中学生总数的28.91%)。面对日益增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要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负责为主、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原则,按照“政府负责、齐抓共管、公办为主、依法规范”思路,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安排,较好地解决了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1. 党委政府积极履行工作责任。XX年,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关于无锡市区进城务工就业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若干意见》(锡政办发〔〕117号),明确了“按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纳为主”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工作要求。XX年7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无锡市区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锡政办发〔〕171 号),明确“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推动落实各区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责任。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市政府文件精神,把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作为履行政府管理服务责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政策文件,落实乡镇、部门工作责任,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拓展教育资源,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居住证、暂住证持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做到公办学校应收尽收,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尽量安排接收,形成了公办为主、民办补充,就近公办学校、定点公办学校以及民办学校相结合的有序接纳格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得到了良好保障。

2. 公办学校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各地充分挖掘公办学校资源,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到公办学校应收尽收。截止XX年12月,全市365所中小学100%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共有158018名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公办学校接纳率达到了91.96%,其中,江阴市、崇安区、滨湖区、新区公办学校接纳率达到100%。各地不断探索和完善公办学校接纳机制,在就近公办学校尽可能吸纳的同时,还统筹安排教育资源,建立了入学定点学校制度,集中接纳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入学。随着各地加快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年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今后公办学校接纳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3. 民工子弟学校解决部分入学需求。面对日益增长的入学压力,各地在加强民办民工子弟学校规范管理、严格相关准入条件、依法取缔无证办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加大资金、师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开展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组织公办学校向民工子弟学校捐赠教育设施设备,选派公办学校校长、会计到民工子弟学校任职,并通过制定民工子弟学校建设标准、把民工子弟学校纳入督导评估等办法,推动民工子弟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全市民工子弟学校办学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如南长区清和学校近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下,规范健康发展,成为全市支持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的一个较好示范。目前,全市共有9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2310人,承担了全市7.16%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压力,也满足了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就读的需求。

4. 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优化。各地不断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认真执行市政府居住证管理规定和本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规定,加强入学资格证明审核,规范入学申请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应收尽收。在江阴市、锡山区率先探索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预报名登记制度,明确预报名期限、申请学位、审核公布等要求,进一步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服务。同时,全市各地努力拓展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范围,在解决好义务教育就学问题的同时,将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向两端延伸,全市幼儿园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行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同分录取、同等收费”政策,有效满足了部分外地学生在锡接受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二、矛盾问题

我市在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方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特别是XX年市政府文件出台后,各地认真执行政策精神,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受教育的相关投诉明显下降,平等接受教育日趋得到良好保障。但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城市化加快推进、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面临的矛盾凸显,压力很大,思路需要不断拓宽。

1. 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规划建设相对滞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放缓,义务教育适龄生源逐步下降,有了一定的教育资源富余,各地依靠这部分资源较好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近十年来,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带子女总数不断增长。据统计,全市接纳外来人口义务教育适龄学生XX年仅为5万,XX年12月已超过17万,十年间增长340%,教育资源利用基本饱和,公办学校办学能力挖掘已达极限,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与入学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从地区情况看,受区域功能布局、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居住成本等影响,部分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工业发达镇(街道),外来务工人员集聚规模大,入学矛盾仍比较突出。从学段情况看,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中初中学生占总数的23.20%,小学学生占总数的76.80%,小学阶段入学矛盾更为突出。值得重视的是,随着我市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加上目前产业结构总体仍然偏重,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增长趋势还在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普遍超出各地预计情况,今后一个时期内,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仍将进一步加剧。

与迅速增长的入学需求相比,义务教育资源规划建设相对滞后。一是教育事业规划与人口基数不匹配。市政府XX年《关于无锡市区进城务工就业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各地应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规划予以保障。市政府XX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无锡市区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又调整明确要以常住人口为基数进行将于事业布局规划。但由于对外来人口增长趋势预计不足,目前一些地方仍以户籍人口基数为标准进行义务教育事业规划。二是学校配套建设不能及时到位。各地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入学问题,加快了学校布局调整和学校新建、改扩建步伐,但是从学校规划、建设到投入使用需要较长周期,跟不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增长速度;同时,部分地区因新城开发、商务功能区开发、商品房建设加快,在教育设施配套上责任不明、进度迟缓,特别是拆迁安置房的教育配套问题尤为突出,一些片区义务教育管理保障、学区划分责任未得到明确和落实,与入住群众教育需求不相匹配。三是学校撤并与建设衔接不到位。各地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撤并了部分不达标的民工子弟学校、村小,使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但个别地区在新建公办学校未启用的情况下,先行撤消民工子弟学校,在教育资源减量与增量上不能保持同步,安置分流压力陡增,加上新增的入学需求,造成局部性入学矛盾激化。

2. 民办学校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公办学校吸纳压力突出。充分发挥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的重要补充作用,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一个重要的现实途径。调研发现,目前各地普遍存在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数量偏少、水平不高、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缺乏应有的重视。调研显示,部分地区或对民工子弟学校功能作用不太重视,或对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存在畏难心理,个别地区甚至一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都没有,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完全定位在公办学校上。近几年,各地出于多种考虑,相继撤销、关停了一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全市民工子弟学校总数目前只有9所,民工子弟学校规模不断缩小,承担的义务教育任务越来越弱,公办学校接纳压力更为突出。二是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水平普遍较低。一些地区未将民工子弟学校发展纳入教育整体规划,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鼓励支持不够,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处于无序发展状况,仅仅依靠收费维持学校勉强运转,校舍拥挤、环境脏乱差、设施简陋、师资水平低、管理不规范,达不到基本办学标准。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与我市公办学校办学水平极不协调,应有的补充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调研中,公办学校普遍反映接纳大批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后,资源明显不足,教育教学压力加重,办学水平有所下降。一是校舍紧张,班额超标。部分公办学校为完成接纳任务,不得不改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教室等专用教室为普通教室,影响了相关课程开齐开足,并造成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等指标倒退,达不到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一些地方还出现班额超标现象。二是教师缺额较多。许多接纳任务较重的学校教师数量存在较大不足,不得不增加聘用教师数量。三是教育教学管理困难。一些外来人员子女学业基础和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不足,跟不上学校实际教学进度,与本地学生相处存在一定障碍,给学校教学与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量进入后,我市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一定程度被稀释,教育质量提高难。全市28.5%的公办学校出现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数量倒挂,本地市民对学区学校环境氛围、教育质量不满意,一定程度上造成学区内生源流失,部分地区的择校问题因此加剧。

3. 招生入学条件不尽统一,协同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市政府XX年7月《关于进一步做好无锡市区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取得暂住证半年以上,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按规定在我市缴纳社会保险,其子女在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可申请进入居住地公办学校就读。各地在政策执行中,根据实际情况相继出台实施办法,对入学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部分地区同时还提高了相关条件标准:如规定监护人在居住地暂住要满一年以上,要求提供儿童预防接种证和流出地出具的外出借读证明,要求工作地与居住地相同等。由于地区之间执行政策不尽统一,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哪里条件低就往哪里去,增添了区域间的接纳矛盾;也造成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因工作地与居住地不同而子女无法入学,反响较为强烈。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与流动人口管理密切相关,必须加强部门配合,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目前,我市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正在不断完善,一些地区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得不到外来人员随带适龄儿童少年数据,无法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入学需求,不少学校处于被动接纳局面,也给教育事业科学规划带来较大困难;暂住登记办法有的不够严密,房屋租赁监管也存在一定缺位,新区出现租赁房屋“一房住多户”现象;劳动用工监管有待加强,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又长期在锡居住和务工,到上学季又有强烈的入学需求,入学资格条件难以严格和规范执行。

三、对策思路

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就学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就学问题既有复杂性,又有长期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顺应外来人口增长趋势,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无锡市区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公办为主、民办补充,规模适度、应收尽收,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的思路,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在锡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1.进一步认清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重要性。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合法权益的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是教育科学发展、人民满意的必然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坚持“以流入地政府负责为主、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原则,切实承担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定职责,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列入重要工作目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 加快教育事业科学布局规划和学校建设。坚持把外来务工人员随带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人口综合管理体系,纳入义务教育发展整体规划。要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等情况,按照学校数量适当、区域布局合理、办学规模适度的要求,以常住人口为基准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按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的标准建设学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要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实施学区调整、撤点并校的,要坚持先建后撤、平稳过渡,先行落实分流措施,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正常入学不受影响。

3. 积极扶持发展民办民工子弟学校。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捐资兴办符合基本办学条件、质量标准和安全管理要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各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扶持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在办学资金、设备、师资、管理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行为、质量、收费、安全、卫生等规范管理,坚决依法整治或取缔不具备办学条件、存在安全隐患和非法设立的办学机构。对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实施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给予适当补助或奖励。

4. 着力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服务。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预报名制度,推动各地根据外来务工人员从业、居住等情况,组织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口计生、公安等部门于当年五、六月份提前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预报名工作,查验相关材料,受理预报名申请,全面掌握入学需求情况,合理制定接纳工作方案。强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招生统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申请就读居住地公办学校,如不完全符合规定条件,由居住地政府职能部门或学校受理登记后,统一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推动各地结合实际,明确就近公办学校或定点公办学校的接纳标准,同时可采用入学条件评分等办法,根据学额情况有序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严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按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实行与本地学生同等收费政策,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不得收取借读费、捐资助学费等费用。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爱指导,坚持教育公平和育人为本,建立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沟通联系制度,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的关爱指导,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

5. 加快完善外来务工女人员子女教育协同管理机制。坚持政府统筹、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切实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教育部门要承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主要管理职责,及时制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方案,指导和督促学校做好接收工作。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范围,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公安和人口计生部门要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和居住管理,协助配合教育部门及时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变化情况。发展改革部门要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发展建设事业规划。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标准合理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编制部门要根据公办学校实际在校生数,合理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管理,提供就业备案和参加社会保险的信息证明。物价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等加强对有关收费情况的管理和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研究生开题报告应注意的问题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生开题报告应注意问题

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

框架要完整

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3.研究的理论基础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7.研究的步骤

8.论文提纲

主体要完美

选题缘由就是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选这项研究。首先,要阐明我们的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考察研究人员在这个领域的合作研究更切实一些;第二,选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后续研究具有哪些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第三,该选题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背景的意义如何;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是我们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的文献综述很容易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是只是高度的加以概括和总结,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二是把所有的文章和书本都一一罗列上去。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已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是我们现有研究的依据。对于文献综述的梳理我们不能马虎或潦草的完成,文献资料查询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2024范文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186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2019范文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工作需要美术教师来完成,美术教师的现状决定着美术教育质量,农村中小学校领导不重视,美术教师配备不足、美术教学条件差、美术教师待遇差、家长不重视等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引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紧缺、教学条件差、待遇差等得到根本的改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美术 教育

美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感、辅助道德、增长智能、促劳创美的功能,它对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调查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索中小学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唤起广大教育行政工作者和学校领导、教师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意识,促进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

近年来,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育虽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别是21世纪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对老子山地区中小学现存美术综合能力(生活、学习、技能等)和经过学习达到的平均能力,作必要的调查;以利于掌握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达到能力要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这是本调查的另一个目的。

老子山镇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地处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系大别山山脉,洪泽湖之源,上接江、淮,下连沂、泗诸水,为苏、鲁、豫、皖水上交通枢纽。宁连、宁徐一级公路临镇而过,“十老”公路贯穿镇区,水陆交通便捷。老子山是洪泽湖西南岸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古老、风光秀丽的水乡小镇,面积3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90%,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总人口1.6万人镇区面积4.8平方公里,镇辖1个居委会(老子山);8个村委会(新淮、张嘴、安淮、长山、龟山、洪明、刘嘴、新滩),总人口1.6万人,其中渔民约占60%,分布定居在湖区60多个滩头。XX年8月底我在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教学以来,对这里的美术教育进行了一番调查。希望从中了解本地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美术教育,优化美术教育的结构体质,完善本地地区的素质教育。

根据此次调查的性质和目的,我制定了以下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农村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看法,以及学生对美术综合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参与情况。确定10个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

2、统计法:用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现状调查统计表、美术课堂教学情况调查统计表和学生拥有画具情况调查表,对本地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统计。

3、抽样调查法和统计形式:在小学四(2)班47人里取47人,填写调查问卷,按百分比统计。

调查问卷统计及结果分析

调查调查项目:

① 你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美术学习吗?

a接触过100% b没有接触过0%

② 你喜欢上美术课吗?

a非常喜欢95% b喜欢2% c不喜欢3%

③ 你有时也会不喜欢上美术课,原因是什么?

a没有绘画工具42% b觉得自己不会画50% c不喜欢画画5% d 其他 3%

④ 你有哪些绘画体验呢?

a油棒画2% b简笔画57% c彩铅笔画18% d没有画过画8% e 其他 15%

⑤ 你喜欢上哪种类型的美术课?

a喜欢上手工课23% b喜欢上欣赏课9% c喜欢上绘画课57% d喜欢上综合创作课的21%

⑥ 你认为美术学科重要吗?

a认为美术学科是重要74% b认为美术课可上可不上的14% c认为上美术课就是玩玩的12%

⑦ 你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美术比赛或者经常参与班内黑板报的设计制作吗?

a能参与学校美术活动的14% b能参与布置教室等美术活动的13% d不参与美术活动73%

⑧ 你的家长支持你学习美术吗?

a支持57% b不管43% c反对0%

⑨ 上美术课之前,你能将学习用具准备好吗?

a总能充分准备28% b一般能准备37% c从不准备35%

⑩ 你希望美术课多上哪方面的内容?

a课本上的内容28% b希望增加自己熟悉的本地乡土美术36% c专业素描、色彩知识36%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喜欢上美术课的,在学校的一些美术活动中也有很大一部表示希望参与。但由于受相应美术技能,学校学习环境的限制,以及长时间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部分家长的不支持,导致了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正确的把握,从而在美术学习上的积极性,与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在学校组织的美术活动中只有少数的人能积极参加。家长的非理性抉择等等都影响到了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

通过对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的美术教学资源的统计,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有2个美术准备室,2个画室,其中一个美术准备室有台电脑和桌子,但没有彩色打印机,但该美术室和其他准备室没有座椅板凳,美术器材缺石膏像、挂图、等常用工具,可以说就只有4间空教室。学生拥有绘画工具的不到30%,拥有美术课外书的几乎没有,只看到几本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临摹书,专业的美术教师只有3人,其他均为兼职美术代课老师,根据我自己的任课情况,一个美术教师最多课带2个年级,每个年级3个班的课,算起来还缺2个美术专业老师。画室没有座椅板凳,学生不能画室上美术课。所有的美术课都在教室上课。学生只能画画和欣赏,,像设计、版画、泥塑、综合游戏等等课程都没有开设,教师偶尔会给学生上一节手工课,主要以叠纸为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单一,学校图书馆有关美术专业的书籍几乎没有,只有几本关于高考素描、水粉、速写、设计的小书,还有2本现代青年油画书,但这几本书对学生和老师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对中小学生更有益的是应该是中外美术史,艺术欣赏,世界名画,中国名画,民间艺术,手工制作,少儿素描、水粉、速写、设计等,应该符合儿童、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书。校外文具店只有卖图画本和水彩笔,像专业的素描纸、2b铅笔、画板、水粉等专业工具没有,整个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都是如此,没有很好的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里的学校根本不重视美术教育,只重视文化课成绩。美术的开课质量并不高。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学生个人拥有画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家长也不太支持。

主要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的阴影,湖区落后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条件的影响。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步伐中,地处苏北的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因交通闭塞,教育资源落后等一切因素,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无法向大城市哪样快速适应。湖区教育条件差,要想和城里的学生竞争大学,他们只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统考科目。从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根本。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彻底改更新观念,尽早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才能推进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

其次,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没能与教育现代化同步发展。美术教育的软件建设仍较为薄弱,美术教育改革还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教育观念滞后,大多数教师还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潜能、培养现代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刻板,仍停留在以教师为轴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模仿为主要形式的状态。而以学生为中心,也是公开课才偶尔一用的“招待法”。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的个性的形成,审美情趣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三,美术教师素质不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美术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是①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美术教育改革信息少,教育科研能力较弱;②在思想上较大程度满足现状,缺少改革创新精神;③对中学美术教育规律探索不够,课堂教学水平一般;④美术功底较浅,不能做到一专多能,辅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美术活动有一定的困难。美术教师的素质问题是影响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中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问题。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调查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根据调查的情况,针对现状,特提出如下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推进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美术教育的改革包括硬件及软件改革两大部分,从硬件上来说,一定要把美术教育设施、器械列入教育现代化条件装备系列,配套到位、管好、用好、充分发挥其效益。从软件上来说,要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2、要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建设。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学校领导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有的归入年级组、有的归入音体美组,美术教师的教学交流活动几乎没有,都是各自为政,使他们的教学处于闭塞与被动之中,缺乏积极性。培训中可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要加强美术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鼓励他们参与教育科研,努力掌握中学美术教育规律,促进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要组织美术教师开展美术基本功训练,引导他们钻研业务,严格训练,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使他们早日适应美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因地制宜,挖掘本地乡土美术资源,促进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要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质量,仅依靠教教材、学教材,那是远远不够的,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如何挖掘新课程美术的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美术课的教学实效。农村的美术教学,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来,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如:野外写生、萝卜雕刻、稻梗手工艺术、家乡建筑、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发改委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3468 字

+ 加入清单

发改委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贡办发〔〕12号)文件部署和要求,结合工作职能,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各项工作,现将自查总结如下:

一、成立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1、为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我委按照县要求和部署,及时召开了全委职工大会,对我委XX年至XX年的所有项目(扶持较少民族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兴边富民资金、国债易地搬迁资金)进行自查工作安排。成立了以熊汉峰主任为组长,和进义、和玉东两位副主任为副组长,农业股股长、投资股股长、社会股股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发改委专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投资股,由副主任和玉东担任办公室主任。为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扎实、有序、全面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专项治理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经与各股室协调沟通,制定了《××县发改委专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分总体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任务分解和责任单位、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保证措施4个部分组成,方案确定了利用2年左右时间,对XX年以来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集中整治的工作目标。为了使工作更加细化,结合各股室的工作实际,对加强项目建设程序的监管等10项主要任务进行了量化、细化和责任分工,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形成牵头部门和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展自查

XX年以来下达我委项目资金及安排情况如下:

(一)XX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

XX年共下达我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1011万元,29项,分三大类,其中基本农田改造2300亩,投资165万元;社会事业新建文化室、卫生室、学校等1700平方米,投资241万元;通路工程修建126.7公里,投资605万元。基本农田建设以丙中洛乡秋那桶村、双拉村;捧当乡闪当村、迪麻洛村,资金已下达给各乡政府,并实施完成。社会事业项目以卫生、文化、学校已下达给教育、卫生、乡政府,并实施完成。通路工程资金已下达给交通局,并实施完成。

(二)XX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

XX年下达我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272万元,11项,社会事业新建文化室、卫生室、学校等4160平方米,投资272万元; 社会事业项目以卫生、文化、学校已下达给乡政府,实施中。

(三)XX年以工代赈资金

XX年共下达我委以工代赈项目资金411万元,5项,其中:中低产田建设项目投资86万元,修建三面光水沟5.5公里,客土改良450亩;路面改造项目投资220万元,改造路面9公里;人畜饮水建设项目投资27万元,架设6公里的钢管及蓄水池25个;黑娃底草山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修建牧路20公里;木兰当人行吊桥投资92万元。项目根据云南省以工代赈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划,目前已全部完工。

(四)XX年扩大内需以工代赈资金

XX年共下达我委以工代赈项目资金452万元,5项,其中:中低产田建设项目投资76万元,修建三面光水沟3.5公里,客土改良150亩;路面改造项目投资200万元,修建毛路22公里;草山建设项目投资76万元,修建牧路46公里,草山改良2500亩;东旺夺石拱桥投资100万元。由于项目点在独龙江乡,资金下达时间晚,又面临封雪山的因素部份项目按招投标程序已开工建设,部份项目XX年开山后实施和。

(五)XX年兴边富民资金

XX年兴边富资金未下达。

(六)XX年兴边富民资金

XX年共下达我委扩大内需兴边富民资金1100万元,其中咪咯村草果产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600万元,7项,科技、文化培训室540平方米,投资25万元,项目资金已下达给普拉底乡政府,并实施完成;四季布人马吊桥154米,投资80万元,已下达给县交通局,并招投标实施中;咪咯桥至尼期当小组路面改造工程6公里,投资60万元,正在施工图设计;茨开大桥至禾坡桥江西路面硬化工程30公里,投资300万元,整合县交通局通路工程项目,并已招投标开工;村间道路硬化工程4公里,投资70万元,已实施中;咪咯村农田水沟工程2公里,投资30万元,已实施中;咪咯村黄山羊、生猪养殖改圈项目50户,投资35万元,资金已下达给普拉底乡政府,并已实施完成。嘎拉博村综合开发项目175万元,2项,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00亩坡改梯,投资5万元,资金已下达给茨开镇政府,并已组织实施中;嘎拉博村至野牛谷独龙牛基地建新建8公里,修建28公路路面改造项目,投资170万元,资金已下达给县交通局,并通过招标投标程序开工。马库村综合开发项目335万元,基本农田改造100亩客土改良,投资5万元,资金已下达给独龙江乡政府,并已组织实施中;巴坡至中缅41号界桩等外公路17公里,投资295万元,资金下达给县交通,正在组织施工图设计中;马库村办公楼建设项目230平方米,投资35万元,资金已下达给独龙江乡政府,并已组织实施完成。

(七)XX年国债易地搬迁资金

XX年共下达我委国债易地搬迁项目资金370万元,其中普拉底乡禾坡村阿莫作底易地搬迁155万元,安置99户310人。独龙江乡孔当村王美等四个搬迁点215万元,安置85户422人。项目资金已下达给各乡政府,并以通过项目招投标程序实施完成。

(八)XX年扩大内需国债易地搬迁资金

XX年共下达我委国债易地搬迁项目资金543万元,独龙江乡迪政当村、马库村二个沿江搬迁点,安置261户1086人。项目资金已下达给各乡政府,并以通过项目招投标程序实施完成22户100人,投资88万元。其余资金整合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资金上。

三、加强项目监管力度

(一)资金管理方面。我委在严格按省、州发改委要求指定专人、专职、专帐负责项目资金外,对各乡镇同时也要求专人、专职、专帐反映资金使用情况,对其会计科目的设置,所反映的内容都予以严格要求,为杜塞漏洞和准确反映财务状况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是对项目拨款的款项,严格按报帐制执行,要求各乡镇必须上报进度,经我委查对核实后,按核对的工程量划拨相应的工程款,做到进度不谎报,款项不滥拨。二是为了保证国家资金充分发挥效益和防止流失、以及出现“形象”工程,由乡镇、村先用自筹资金进行建设,待自筹资金用完后,再按工程量划拨相应的国家专项资金。三是加强对农民自筹资金的严格管理。要求各乡镇、村组必须在帐务中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如实的反映,并及时予以公布,让广大农民心里明白,互相监督,杜绝了随意加码、截留、挪用群筹资金的现象发生,把好事真正办好办实。

(二)项目管理方面。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构,确保实施。对项目从上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协调管理、监督,建立起各方面、各个环节层层分级责任制,从组织机构及职责等方面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二是狠抓前期工作,把国家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真真正正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三是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施工行为。结合我县实际,从项目的进度、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作出详细规定,要求各乡镇、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相关规定执行,对照进行检查,凡发现与规定不符的地方必须进行整改,直到达到规定为止。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专项治理工作深入程度还有所欠缺;

二是监督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项目工作是一项量大面广,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衔接配合。为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项目工作取得更大的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要围绕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突出两个根本转变,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着力改善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贫困乡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二要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逐级上报项目,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继续组织申报一批项目。三要加强工程管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严格按标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克服轻视管理轻视效益的倾向,做到建一处成一处,管好用好,保证工程效益的不断发挥。四要加强资金管理,一方面严格执行报账制,坚决做到进度不落后,款项不滥拨,另一方面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和群筹资金,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严防各种胡支乱用,确保扶贫真正扶在事业上,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组的困难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

本院于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受理了申请人________申请________破产一案。现指定你所为管理人,其中______律师担任组长。

管理人职责如下:

1.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2.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

3.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

4.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

5.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

6.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7.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8.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9.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_______人民法院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基层工会经审工作发挥作用的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会,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基层工会经审工作发挥作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策

当前,在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检查、审计方面面临种种不适合形势发展的因素,特别是工会经费审计工作更要提高和加强。

目前,各企事业工会基本上都建立健全了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组织。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建立,确实在有的单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经审会,但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发挥作用。甚至一年也不开展一次活动,不开一次会议,不搞一次经费审查。这些经审会的建立,纯属虚设。那么,如何才能使经审会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各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领导。加强经审会的领导,首先要提高领导对经费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工会财务管理不但是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工会开展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审会成员都是经过职代会工会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经审会行使监督审查工会财务和工会固定资产的职权,是职代会赋予的神圣使命,经审会开展经审工作,能充分体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能充分体现工会的自身建设是在广大职工群众监督之下进行的,能让广大职工感觉到工会的财务、固定资产管理是公开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其次,要加强理论学习,熟悉业务。力求成为财务管理上和组织管理上的“内行”。目前,国家颁发了新的《会计法》和一些新的财务管理条例,对财务管理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加强工会经费的管理和审查,不学习这些有关会计管理的法规,就难以做好经费的管理和审查工作。再者,要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特别是上级分管工会财务管理的领导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成员,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掌握工会经费在收、管、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才能提高经费审查工作和工会经费管理工作的水平。只有领导的思想认识提高了,业务熟悉了,党的方针政策掌握了,对开展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才能迈上健康发展的路子,才能真正地、充分地发挥经审会的作用。

二、要建立健全各级工会经费审查组织。建立健全工会经审会组织,是开展工会经审工作的组织保证。建立健全经审会组织,要有其名,符其实,要认真履行经审会的职责,发挥经审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能光挂名,不干事。要发挥经审会的作用,就要从经审会组织建设的自身抓起。首先,经审会的全体成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必和事业心,要敢于担负起组织和职工群众赋予的责任。不能有瞻前顾后怕担风险、怕得罪人的思想。其次,要建立健全经审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制订经审会工作计划,使经审会有章可循、有事可做。要保证工作有计划,活动有内容。再者,经审会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虽然经审会的成员都是兼职人员,但也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不明确,就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只有组织建立健全了,制度完善了,人员的职责范围划分了,分工明确了,才能使经审会正常地,健康地开展各项活动。

三、要定期开展经费审查活动。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职责:就是通过对同级工会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经费收支和与经费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其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纪律、法规和工会财务工作的方针、规章制度。从而协助同级工会组织收好、管好、用好工会各项经费,管好工会财产。严肃财经法规,使工会经费得到更合理、有效的使用,使工会的企事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问题的请示

范文类型:请示,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市政府:

近年来,市广播电影电视发展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宣传创新,精心打造品牌栏目。一年来,先后开办了农业栏目《丰收》、林业栏目、全省唯一一个残疾人手语节目等节目,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去年“6.24”抗洪救灾期间,市广电在自身遭受洪水危害的情况下,举全系统之力,打破常规,调动各频道、频率资源,深入全市一线采访报道。并及时向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传送了《副省长史文清在督导抗洪救灾工作》、《湘东暴雨袭击,百间房屋倒塌,万亩农田受淹》等新闻报道。同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市电视台还抽调各频道骨干力量,连续奋战五昼夜,高质量地制作完成了《xx市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为客观、有效、全面地反映灾情和救灾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请求市政府解决宣传经费壹拾万元。

特此报告,请批示。

x年三月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幼儿园班务工作总结存在问题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孩子是生活的主人,小班生活活动给孩子各方面发展带给了丰富的资料,生活活动不仅仅仅使孩子们获得了生活的本领,更重要的是体验了自我的价值,获得了自信.

作为幼教工作者,最首要的职责是先保障好孩子的安全、照顾好孩子的健康,继而才是保教结合的去开展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我们除了扎扎实实地做好班级卫生及消毒工作之外,还个性注重幼儿的日常护理。每一天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多喝水,并随时留意幼儿的衣服有没汗湿,随时协助他们更换。细心留意每个孩子的身体和情绪有什么反常状态,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孩子,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这学期,虽然我们班孩子较上学期多了4名幼儿,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在大家细致、有序的工作方式下,一学期下来,家长由开学初的担忧转成放心,保障了每一个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

1随着天气渐渐转暖,孩子们的衣服也减少了,我们就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脱裤子,鞋子,小便时试着自己拉好松紧带拉裤子,拉好后再让老师检查一下,慢慢的,孩子们都学会了自己拉裤子.起床时一个个地指导孩子们将有漂亮图案的穿在前面,鼓励他们自己穿裤子,对潜力差一点的孩子,老师还手把手的帮着一齐穿。此刻到孩子们起床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起床的信号,孩子们就会很快的穿好裤子和鞋子,大部分此刻还会自己穿脱衣物。

2在的孩子在家吃水果都是父母帮忙剥,大人喂着吃,所以在群众生活中遇到了挑战,为了帮忙孩子克服这个技能障碍,我们利用午后吃水果的机会,遵循教育源于生活原则,透过看示范、动手学使孩子很快的掌握了这一生活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刻我们吃苹果、香蕉等有壳的水果时,孩子们都会自己拿了剥去皮,并把剥下的皮放在老师指定的位置,有模有样地吃水果,也不再需要老师、阿姨帮忙了。

小班的孩子正处在“我自己来”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体验,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虽不如成人一手包办省事,但这个机会正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有关问题的批复怎么写

范文类型:批复,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你局《关于报批x集团公司组建方案和公司章程的请示》(国邮〔x6〕398号)收悉。现就组建x集团公司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x集团公司组建方案》和《x集团公司章程》。

二、x集团公司是在原国家xx局所属的经营性资产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主要经营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物发行、汇兑、储蓄、物流、邮票发行等业务。公司注册资金为800亿元,不进行资产评估和审计验资;实有国有资本数额,待公司成立后由财政部核定。

三、x集团公司暂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四、同意x集团公司进行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和参股企业(以下称有关企业)的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行使出资人权利,依法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集团公司依法自主进行各项经营活动。

五、同意将各省xx局和原国家xx局直属单位的经营性净资产上划作为x集团公司的国有资本。集团公司对有关企业享有资产收益权。国家未对国有企业统一征收国有资产收益前,在保证有关企业合法权益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集团公司可集中部分国有资产收益,用于国有资本的再投入和结构调整。

六、x集团公司的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集团公司为完成国家任务所需资源和生产经营条件,凡属国家统一配置范围内的,均在国家相应计划中单列,并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实施。

七、x集团公司实行合并财务报表制度,其所属全资企业和分支机构由集团公司集中汇总缴纳所得税。集团公司及其下属xx单位经营的普遍服务、特殊服务业务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关税收减免政策。

八、x集团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受国家委托,承担机要通信业务、义务兵通信等特殊服务。集团公司要建立健全成本削减激励机制,在保证普遍服务能力和服务标准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普遍服务成本,在此基础上,普遍服务亏损由国家财政补贴。

九、x集团公司组建后,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xx企业的原有扶持政策继续施行;地方人民政府对xx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在规范的基础上继续执行。

十、x集团公司组建后,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业务结构,优化网络,实行企业内部重组,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改组和规范,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组建x集团公司是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国家xx局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组建x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确保体制改革顺利、平稳实施。《x集团公司组建方案》和《x集团公司章程》由财政部、信息产业部根据本批复精神,作必要修改后印发。

国 务 院

二○八月二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对拆迁补偿等问题法治与德治的思考认识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227 字

+ 加入清单

拆迁补偿问题法治德治思考认识

一、对法治与德治的理解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治国之法大体两类:一种是法治,就是用法、令、刑、罚治理。另一种是德政或仁政,就是用德、仁、义、礼、信治国。一般来看,历代的统治者都是两手并用。即以仁义为根本,靠法令来治理,双管齐下,恩威并重。这也许是治国的最高境界。看历史上多个国家和朝代的治国方法实质基本如此,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以德治国”就是征服人心,使人们甘愿信服,以感召劝导人们思想为主,以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仁爱、信仰感化人们、帮助人们,治理事务。“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抑恶扬善,禁止防止~、荒淫、~。以强制手段建立国家社会安定的秩序,规范人们行为,治理国家。值得提出“法治”不是政治,中国人习惯于搞政治,以政治统领法治,而政治非民众意愿,也不讲公平,所以政治不能治国。政治的实质是“人治”。政治不能代替法治。这是必须搞清的概念,“~”的教训应当牢牢记取。当然现代的“法”与过去的“法”有本质区别,现代是人民当家作主,法是人~志,过去的法只是统治者的意志。治国安民,首先应是实行仁德之政,靠道德思想教育感化,靠人民思想觉悟、修养,自觉约束,如果仁德不起作用了,就要靠法治了,否则,就可能出现混乱和~、犯罪。因此,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法律来加以约束,使人的行为有一定规范,若危害公众利益、国家利益,就要绳之以法,也就是说法治是德治的保障。     二、由拆迁想到的法治与德治     例如现在的房屋拆迁安置,拆迁法规颁布之后,先要进行宣传教育、订立安置协议,之后才能拆除房子,如按期被拆迁人不愿意搬迁,就需要依法强制拆除,这里德就是合理的补偿安置,法就是强制措施。当然,法应是由人民代表及其人民政府制定的,首先应该是“良法”,而不应是“恶法”,这点最为关键。像过去的拆迁,有户口、或住处,拆迁偿还实际房屋面积,看来较为合理,很得人心。后来情况变化了,补偿变得越来越差,所以出现了许多矛盾、纠纷、问题。如:拆迁协议不是双方真实心意。是“形势”逼迫所签。大家思考一下,这是否是拆迁法规、政策不连续、不公正、不合理所至?现在的情形基本是富了开发商,穷了被拆户。有人欢喜,有人忧,忧者多为穷人,看来有些地方的“拆迁法规”有问题。是否有违背宪法原则的地方?一些开发脱离了实际,盲目不量力地扩大拆迁,且属于非公共建设和利益,是为其开发单位的团体利益,忽略了国情民情,在立场和角度上也有些问题,没有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尤其是对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有些拆迁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灾”。因此关键“法”是否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公正?“法”的善恶,关系到人民的命运、生活。最近,拆迁补偿有所提高,也发了文,对拆迁引发的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采取了措施,宪法也强调了保护公民的“财产权”,这是法治的进步、是德行。政府对弱者有了一些照顾“政策”,这也是德治与法治统一并用吧。顺应了民心。     三、对现代法治与德治的认识     前一阶段,我们的党提出的思想,其实也是治国的思想,因为治国的基本原则是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出发点。法治是以令行禁止为准则,而实行法治的前题,需要人民知礼义廉耻、明辨是非、学法知法,通过宣传、教育,使人民心悦诚服,同时以文明、道德教化,方可能守法,当然总是有不听教化、为非作歹的,这就要依法惩办制裁了。所以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何将两者揉合运用,则是很重要的。只有法,而没有仁德,人们则可能生“怨”,而只有仁德,而没有法,则可能生“邪”,因此,二者要不偏不倚。当今的“德”从思想、精神上看,就是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助人为乐、诚实守信、为人民服务等文明的东西,对此,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去学去用,以此武装头脑,国家通过浅显易懂的道理教育人民,通过法律来解决人民中的基本矛盾,协调各种关系,使社会成员安于职守,各尽其力,相互信任依存,不搞对立。这也许才是好的治国方法。当然最主要的是解决好人民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和矛盾,以此稳定人心,德与法都是为之服务的。     四、实行法治与德治关键所在     从治国的角度看,最主要的是国家机关、政府公职人员、执法者这些是治国的关键。因为国家的政权稳定、社会的安定,主要取决于他们。他们执行法律、政策,肩负领导职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工作的质量、成效息息相关。所以依法行政是关键 ,依法治权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监督制度和措施都要加强,要公正、公平、文明执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德与法首先应当在干部之中体现,并形成榜样,所谓上行下效,因此干部就应以身作则,带头守法,行善积德。以自身的德、仁、义、礼、智、信等去影响、带动、感化周围群众,以行动、以德、依法治国、安民,而决不可名不副实,假冒伪劣,马列主义只对别人。俗话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为必然,比以力压人要长久有效。国家用人也要用贤能人士,选择那些不争权夺利,一心为民的有德之才。政府官员、执法者的素质也是治国的一个关键。总之治国之道,以德为先,治国之本,德法并举。                                                          xx区司法局                                                  &nb

sp;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党员干部四风问题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部长,全文共 1313 字

+ 加入清单

党员干部四风问题自查报告

这次局党委组织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并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做到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透、危害后果明、整改措施实。局党委通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要求我们着力解决制约林业水利事业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根据局党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在近期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风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和作风问题的决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一系列文章文件,观看了局组织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刘正斌教授所作的“为民、务实、清廉”三个视频,和党史电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及《守望明天》。还结合具体工作,组织了钱塘江防潮宣传,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培训,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定培训等活动。通过学习、查摆、对照,充分认识到,“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对头,其要害是一方面使党脱离群众、丧失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另一方面使群众同党离心离德,从根本上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对照检查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基础不高,实践不够。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存在以干代学、以业务代替理论的现象,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把学习往后推,导致学习的系统性不强,效果不佳。二是学习制度坚持得不好。客观上强调作为单位一把手,农水、防潮、质监三块业务工作比较繁杂、压力较大和单位其他行政事务性工作较多,缺乏持之以恒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的精神。三是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在理论体系把握上和“融汇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指导实际工作上不适应,忽视了理论对本单位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不能有效地紧密结合起来。

2、工作作风不实,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一是对待农村水利工作任务,常常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有时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常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常常被困难吓退,半途而废。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还不够,工作方法较简单,前瞻性不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面广量大的农村水利建设、钱塘江防潮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三项工作还做得不够,对这些业务工作指导和督促还不够深入,有待深化和发展。

3、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够。下县(区)基层调研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基层单位和干部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如,对我市面上农村水利建设和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等问题指导不够。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问题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342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对乡镇社会治安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我于2019年暑假开展了对宣城市下属乡镇寒亭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安全感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来群众对社会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社会环境的感受状况。结果表明,2019年群众安全感总体评价较好,寒亭镇属于适合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全区域,但社会治安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本次调研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一、被调研者的基本情况

寒亭镇地处宣城市宣州区西郊,距市区18公里,距宣杭高速公路入口仅10公里。全镇辖十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万余人。土地总面积82.03平方公里。318国道由东向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本次调研按照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以社区、村居委会为主要载体,随机调研1000人。被调研者的构成特点:1、男女比例基本适度。在被查者中:男性721人,占72.1%;女性279人,占27.9%。2、受教育程度呈现多样化:受过初等以下教育的501人,占50.1%;受过中等教育的362人,占36.2%;受过高等教育的87人,占8.7%。

二、调研的主要内容与情况

大多数群众认为公共安全较好,对所在地的治安状况评价也较高,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众安全感有所提高。表现在:

1、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觉安全,说明全镇人民的公共安全指数高。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的感受,909人认为“安全”,占90.9%,60人认为“基本安全”,占6%,二者接近被调研人群的97%,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寒亭镇的生活、工作公共安全性好,也证明了寒亭镇的公共安全指数高。

2、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比较好。

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较好,915人评价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为“好”,占91.5%,66人评价为“一般”,占6.6%,二者共占98.1%。同时在被调研者中认为与去年相比,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好转”的人占81.48%、“和以前一样”的人占14.64%,两者共占96.12%,调研显示大多数群众认为今年寒亭镇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群众的公共安全感有所提高。

3、大多数群众认为当地派出所及司法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力度大。认为打击力度较大的有921人,占92.1%,认为力度一般的有40人,占0.4%,二者共占96.1%,说明寒亭镇今年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满意。

4、绝大多数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在被调研的群众中,931人认为所在地在宣传和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力度较大,占93.1%,21人认为一般,占2.1%,二者共占95.2%。在调研过程中,群众对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群防群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谁出资谁受益”等的工作方针、政策比较熟悉,而且对于寒亭镇开展的“保安+保险”治安防范新模式十分支持,积极参与,说明寒亭镇综治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5、群众对寒亭镇贯彻落实“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较高。寒亭镇人民群众普遍对于政法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比较满意,普遍反映再也没有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905人认为落实情况较好,占90.5%,22人认为落实情况一般,占2.2%,二者共占92.7%。

三、群众对公共安全感的基本感受

1、调研过程中,群众反映影响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状况的五个主要因素即公共秩序混乱、意外事故、交通事故和刑事犯罪、火灾、水灾在寒亭镇各地均不明显;从犯罪现象来看,赌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黄贩黄、卖淫嫖娼、入室盗窃犯罪、吸毒贩毒、流氓黑势力、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八种现象,群众认为严重的比例都不高;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和热点即学校周边、车站、公共场所和街道、企业周围、居民小区等五处场所治安秩序不好的比例都较低。因此调研结果反映了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现象,重点均不突出,寒亭镇的群众生活、工作安全指数较高。

2、在回答“目前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时,有40.41%的群众选择了加强青少年教育问题,有24.20%的群众选择了公正执法问题,有17.91%群众选择了加强保障力度问题,11.54%的群众选择了加强巡逻问题,5.94%的群众选择了提高警察素质问题。调研结果表明目前群众认为增加安全感最想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加强保障力度、加强巡逻、提高警察素质等。这与群众要求建立高效、公正、廉洁的政府是一致的。

3、群众对政法机关的工作基本满意,认为当前政法队

伍突出问题是效率不高。调研表明虽然有超过半数的群众认为政法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有力,但由于一线警力不够、警察装备不足等因素,也存在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群众希望政法机关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法队伍的素质方面能有更大进步。

四、问题的分析

从本次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寒亭镇在改善治安环境和增加群众安全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很好作用,也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寻衅滋事、青少年犯罪、机动车辆被盗等案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犯罪主体呈“两升一低”的发展趋势,即犯罪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上升,暴力犯罪的年龄成低龄化趋势。二是开发区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社情复杂,镇民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治安防控意识不强,导致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变大。三是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保安巡逻队伍全城覆盖时机还不成熟,“打、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投入不够。五是打击违法犯罪力度不够。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抢劫、赌博等刑事案件,以及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的违规违法经营现象打击不及时,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全社会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不够。

五、下一步对策和建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宣城的环境下,搞好社会治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治安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1、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强化社会管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管理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生活结合起来。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治安工作,为创建平安宣城做出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2、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乡村结合部、公共场所等治安问题复杂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警务战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3、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委、办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组织建设,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和管理。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方面的措施落实到基层,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各级不断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切实做好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

5、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集中排查和经常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开展治理整顿,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限期解决问题,切实改变治安面貌。

6、进一步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预防犯罪,共同解决综合治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7、加大政法综治队伍建设。政法机关和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保证司法公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8、加强检查考评,促进工作措施落实。要通过检查考评,评选、表彰一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泛宣传,鼓励先进,推动后进。要认真总结推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学校管理问题工作总结及改进措施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377 字

+ 加入清单

一、校园管理“人文化”

学校管理应该提供促进教师和管理者自身发展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一要努力培植团结协作、关系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为全体教师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并鼓励全校教师“协同合作”,从而形成凝聚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要创设教师不断学习与反思的校园文化,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促进自我反思,形成双赢的教学与研究共同体。

二、学校管理制度“人文化”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体现教师的工作特点,促进学校管理机制的良性循环。为此学校应形成并完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质量考核制和结构工资制等各项制度。将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文化管理相结合。

刚性的制度管理就是从严治理,用规章制度去约束人、规范人的行为,使学校秩序井然,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柔性的文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潜移默化的效应,使教师们做到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成为自觉行为和理念。

三、教学常规管理“人文化”

教学常规工作质量的高低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学校要坚持高标准严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及管理,从严、从细、从高要求,抓出实效。强调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促使广大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的养成。加大督导力度,实施行政蹲班制、推门听课制以及命题把关制,建立新型教师评价机制,初步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家长、学校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

优化集体备课,确保集体备课实行“三个三”策略。

一是“三有”:即参加活动的教师有困惑、疑难(带着问题来,不当旁观者)、有具体内容或研究专题、有中心发言人。

二是“三保证”: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效果保证。

三是“三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方法。营造全员教研氛围,很好地形成教研的向心力。

四、育人管理“人文化”

新时期,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更为严峻的挑战。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学生身心发展现状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德育工作内容、阵地、形式、方法早已显示出过多的不适应。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要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积极整合德育资源,着力创新德育工作途径,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发展学校的教育空间,构建“三全”工作体系,务实、科学、创新地开展德育工作,凸现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特色,打造出一流的校风和学风。

首先,应从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严格管理,培养文明习惯,确保良好校风。

其二,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尝试“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认真设计和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将学校德育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将家庭、社会资源引进课堂,充实学校德育力量,形成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关爱自然、融入生活,了解自我,服务他人。

其三,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力求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邀请心理学专家做报告以及心理教育进课堂等措施,有效地排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困惑,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总之,“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核心便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即学校管理者要在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人际交往的基础上,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关注教职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发展少走弯路,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铁路建设遗留问题请示

范文类型:请示,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酒泉市政府:

依照甘肃省信访局《关于交办钱存年等信访事项的通知》(甘访要字〔20xx〕32号)及酒泉市人民政府和兰州铁路局签订的《敦煌铁路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及相关问题的协议》等相关文件要求,经我县会同国营小宛农场现场踏勘,与铁路沿线受灾群众及上访代表座谈,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由我县负责与铁路方联系沟通,及时解决好小宛农场一分场地段5处桥涵积水问题。同时,协调争取资金40万元,拨付农垦国营小宛农场,由小宛农场负责一揽子解决上访农户诉求解决的排碱沟开挖和棉花补偿问题。国营小宛农场在制定工程施工和补偿款发放方案时,要坚持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并于3月底前完成所有工程建设内容及补偿款发放工作,以便农户春耕生产正常开展。

因我县财政困难,无力解决该项资金,致使补偿款迟迟无法到位。目前,农户春耕、春灌已经开始,因排碱沟开挖工程进展缓慢,农户棉花枯死补偿兑现不及时,极大地影响了农户春耕生产。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确保补偿款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现恳请市政府拨付补偿资金共计40万元。

妥否,请批示。

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刑事诉讼中需解决问题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诉讼,全文共 1455 字

+ 加入清单

刑事诉讼中需解决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司法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司法观念有了重大的变化,从把打击犯罪作为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价值定位的一元片面的价值观转向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的多元平衡的价值观,从偏重实体的公正观转向重视程序的公正观,从侦查中心的司法观转向审判中心的司法观,从查明事实的办案观转向证明事实的办案观,从偏重证明力的自然证据观转向强调可采

性的社会证据观。上述这些转变必然带来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下列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证据采信问题

1、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

所谓违法证据就是以暴力、胁迫、利诱、欺诈、违法羁押等不正当方法取得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和以违反法定程序的方法取得实物证据。所谓违法证据排除,主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排除上述那些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的证据。

现代任何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禁止以违反法律的方式获取证据,然而对非法获得的证据能否获得证据能力,成为定案根据,却既有共识,又有不同的意见和相异的处置。

美国是实行非法物证排除规则的主要国家。它通过一系列判例确定通过违法的、无根据的搜查和没收所获得的证据,以及通过违法收集的证据发现、收集的证据(派生证据)均应排除。

英国、德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与美国的态度有区别,这些国家并不一般地排斥违法取得的物证。而是注意违法的严重程度以及排除违法证据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程度,进行利益权衡,同时赋予法官一定程度的对于证据取舍的自由裁量权。

在我国学术界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主张把“非法取证行为”与“非法取得的证据”相区别,对于非法取证行为,可以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处理,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触犯刑法的,可以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不能仅因手段非法而否定“客观事实”的证据价值。

第二,主张将非法获取的证据加以排除,认为凡是以违反诉讼程序的方法获得的证据,即使查证属实,也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三,主张排除非法取证行为直接获得的证据,但可以以这些证据为线索,根据这一线索依合法的程序重新取证,即允许采纳所谓“毒树上的果实”为定案的根据。

我们认为,排除非法证据规则的意义在于在刑事诉讼中遏止非法取证的行为,而非法取证行为的动机是获取证据,只有针对这一动机消除非法取证行为的利益性,才能有效地消除非法取证行为。因此,第一和第三种观点不能取消非法取证的动机,也就难以遏制非法取证的行为。

2、瑕疵证据的完善问题

这里所说的瑕疵证据是指存在残缺因素可以通过补证弥补缺陷的证据,如证明被告人身份的证据,只有其身份证而没有其户籍地公安机关的证明,或者价格鉴定结论的依据不充分,没有被害人提供的物品购买发票等。身份证本身是公安机关核发给公民的证明其身份的合法有效的证件,但是现在社会上伪造身份证的情况大量存在,有些人为了违法犯罪,有些人因为年龄不到而想提前领取身份证,有些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都存在使用伪造的身份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被告人的身份证做一个鉴定,认定它系公安机关核发的真实有效证件,这样才能作为确定其身份的依据。有些盗窃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对失窃物品的描述是一致的,但是被害人提供不出原始的购买发票,价格鉴定结论仅依据被害人陈述提供的购买时间、品种、型号等而作出,这样的证据存在瑕疵,应当对被害人的陈述补充相应的证据,证实其陈述的真实性(如同事的证言、有关部门登记资料等),使之形成证据锁链,才能采信。对于被告人和被害人都认可,但确实无法提供鉴定详细依据的,可以只认定其犯罪事实而不计盗窃金额。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