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武侯祠景点讲解导游词(汇总20篇)

浏览

1940

范文

1000

关于河北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张果老,民间有数不尽的传说,真假也无从考据。但据《辞海》记载: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他们的故事,从唐代开始就有记载,尤以张果老记述为多。

这些被人们视为神仙的道教人物,身居山间石洞,飘忽天人之间。在他们看来,人的寿命不完全由“天”决定,经过修炼可以延年增寿,永远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全唐诗》第860卷中就录有张果老的一首诗《题登真洞》:“修成金骨炼归真,洞琐遣踪不计春,以草漫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风摇翠条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每年农历三月初八是仙山的传统庙会。庙会当天,苦梦树便准时于凌晨开花,花香四益为游客提神,待傍晚庙会结束时,这棵树的香花便自动凋落,成为张果老山的一大奇观。据考证,苦梦树系华夏大地罕见的稀有树种,整个长江以北仅此一棵,可以说是珍贵之极。张果老山主峰海拔虽四百多米,但相对高度很大,山势显得格外高峻挺拔。

北面是断壁悬崖,幽深莫测;南坡稍缓,呈坡状倾斜,形成座北朝南之势。山坡上纽纹古柏(俗称拧劲柏)苍翠劲拔,躯干纽缠,条条粗纹根扎于坚硬的岩缝之中,郁郁葱葱,山花遍野,鸟鸣山谷,泉水叮咚,真乃是郊区度假、休闲之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有关河北景点旅游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抱犊寨,旧名抱犊山,古名萆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西郊,海拔580米,山势巍然,仅南北坡各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登至山颠,豁然开朗,有土地600多亩,修建有目前全国最大山顶门坊--南天门,全国第一座山顶地下石雕五百罗汉堂,全国最大的金漆壁画装饰的韩信祠以及长城寨墙等。新开辟的“西苑--莲花山--抱犊寨”客运索道全长1800多米,为国内唯一设有中转站,没有中间塔、全封闭往返式客运索道,最高悬空271米,成为抱犊寨的一大景观.

抱犊寨东临华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峰,一峰突起,峥嵘雄秀,四周皆是悬崖绝壁,远望犹如巨佛仰卧,眉目毕肖,草木繁茂,恍如世外桃源。有“天下奇寨”、“抱犊福地”之誉。

抱犊寨风光秀丽,古迹众多,明清被列为“鹿泉八景”之首,近年又被评为“石家庄十景”之冠。人文景观除蛟龙洞石窟、天门洞石窟、仙人洞等古迹外,还有全国最大的山顶门坊南天门、全国最大的山顶地下石雕五百罗汉堂、华夏第一龙壁千龙壁以及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祥地――牛郎织女家、天池、天堂街等诸多景点;自然景观则有通幽谷、十八池、天然卧佛、天井、酸枣王、夫妻树、碧桃有灵、抱犊云海、抱犊日出等。另外还建有全国唯一的一座无塔式带有中间站的双线往复式客运索道,游人乘索道可直达寨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山东济南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02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团友: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刘x,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很高兴此次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多多支持。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

千佛山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千佛山,古城历山”,至今算来,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相传古时候大舜帝曾经在此山下耕种,所以千佛山又称“舜耕山”。是人民祭祀舜耕的地方。这里每年都在搞“迁祓(fú)”仪式,借以除恶。“迁祓”就是“迁居高处,祓除不祥”,因“迁祓”于“千佛”谐音,后人就将此山称为千佛山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隋唐时期,山东境内佛教昌盛,善男信女在山的崖壁上雕凿了许多佛像,兴建了千佛寺,所以称为千佛山。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公顷,距离市中心2.5千米,于1959年开辟为公园。主要有兴国禅寺、历山院、大舜石图园、万佛洞、文昌阁、弥勒胜苑和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

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山公园的北门,北门为正门。迎面看到的是气势宏伟的四柱三楼石坊,“千佛山”三个字是1922年6月由本寺和尚行洹书字后募立而成。进门后,路两旁是石雕的十八罗汉,他们表情各异,姿态各异,有的怒目而视,有的笑容可掬,形象生动而丰富,给人以艺术享受。

我们面前这尊侧身卧佛像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涅槃像,长10米,重50吨,姿态款款,仪表雍容,面颊丰富,双肩宽阔,肉髻(jì)螺发,双耳垂肩,眉目修长,双眼微睁,胸部装有寓意祥瑞的“卐 ”字符号,给人以慈祥的感觉,信佛的朋友可以拜拜,以祈求佛祖保佑。

观音菩萨,是古代东方最著名的慈悲善神。在中国,观音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古语所谓“家家有弥勒,户户有观音“,反映了观音信仰在中华大地普遍盛行和在民众中的深远影响。现在我们来到了观音园里看到的白衣观音,她身高15米,矗立在水池中央,法相慈蔼,可近可亲。池周围是各种观音的化身,分别是:自在观音、送子观音、数珠观音、渡海观音、杨柳观音等26尊。

好了各位,拜完了观音菩萨咱们开始登山。登山路有两条,我们从西路上山,东路下山。大家看我们前面的这个小亭叫做唐槐亭,建于1957年,又叫四面亭,这里原址是秦琼庙。庙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将秦琼的塑像。现在庙已经不存在了,在原址建了这座唐槐亭。旁边的这棵唐槐,又称秦琼拴马槐。传说秦琼很孝顺,每年都来千佛山为自己的老母亲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上山从来不骑马,而是将马拴在这棵树上。大家看,这棵古槐树干已经空了,但有一颗幼槐穿过树洞茁然生长,就像自己的母亲抱着孩子一样,所以这棵树又叫“母抱子槐”,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我们前面横跨登山盘道的牌坊叫齐烟九点坊,上书“齐烟九点”四字,坊后书有“仰观俯察”四字。牌坊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历城县令叶圭(guī)书主持修建。“齐烟九点”也是他写的。“仰观俯察”是从《兰亭序》书帖中勾勒放大而成。

“齐烟九点”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诗《梦天》,诗中写道:“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意思是说,从高空俯瞰大地,中国九州小的就像九点烟尘,整个海洋也像一汪清水倾泻在杯中。

现在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往上走是云径禅关坊,建于清乾隆初年。意思是说:寺院高耸,云雾缭绕,游人至此进入佛门圣地。背面“峰回路转”取自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借此形容此处地势的险峻。

爬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我们来到了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兴国禅寺。兴国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当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627—649)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门口的一幅楹联是清末济南秀才杨兆庆书写的。上联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是“惊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意思是说: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来到这里都会被寺院晚间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所惊醒,从而抛弃名利和欲望;僧人吟诵经文的声音可以把人世间苦海迷失道路的人唤回来,从而使他们走向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寺院左右是钟鼓楼,三者连为一体,钟乃铜制,高1米多。

现在我们迎门进入的是天王殿,坐东朝西,东西两侧分别是大肚弥勒佛和金刚韦驮。北侧架长廊,南侧为千佛崖,镌刻佛像多尊。

大雄宝殿在寺院得东侧,坐东朝西,殿内正中莲花座上供奉的是佛祖释迦摩尼,两侧是菩萨、罗汉。北侧分别是:大行普贤菩萨、阿难陀多闻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舍利佛智慧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南侧由东向西以此为:大智文殊菩萨、摩诃迦叶头陀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须萨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释迦牟尼背后,南无观世音菩萨面东站立,左右立童子。玉佛殿在大雄宝殿的北侧,坐北朝南,殿中央佛龛内供奉释迦如来坐像,白玉石质,由泰国请来。玉佛西侧佛龛内,供奉着地藏王菩萨。菩萨殿在大雄宝殿南侧,坐南朝北,中央佛殿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东西两侧分别是地藏王菩萨、千手观音菩萨。菩萨殿西面为达摩祖师殿。

兴国禅寺南崖壁为千佛崖,开凿于隋开皇七到二十年(587—649),共9窟,130尊佛像。千佛崖由东向西以此依次是龙泉洞、极乐洞和黔娄洞。

黔娄洞是纪念战国时期齐国隐士黔娄子的,洞深10余米。黔娄为周代齐国人,一生安贫乐道,为人正直,修身清节,不事王侯,在这里凿洞为生,隐居于此,终年不下山,家境贫寒。传说他临终时衣不遮体,盖在身上的被子又短又小,盖上头盖不上脚。曾子的孙子曾西说:将被子斜着就能盖上了。但黔娄的妻子说:“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先生生前刚正不阿,死后怎么能违背先生的意志呢?”于是就这样埋葬了他。后人对黔娄的妻子评价也很高,称她是“嫁于黔娄百事乖”。

出兴国禅寺东门10余米,我们来到了历山院,为了弘扬大舜文化,所以将这个院落命名为历山院。历山院里曾建有观音堂。如今主要建筑有三圣殿、舜祠、鲁班祠等。

现在来到这这个殿叫做三圣殿,里面供奉的尧、舜、禹。三圣殿往东走为舜祠,也称舜帝庙、重华宫,是纪念大舜帝的祠堂。祠堂正中坐着舜帝,左右是他的妻子娥皇和女英。舜帝因为眼中有两个瞳孔,所以人们叫他重华,史称虞舜。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人称瞽叟,善于鼓瑟。舜母早亡,瞽叟又续娶了妻子。继母生了弟弟、妹妹后百般虐待大舜。当时的尧帝年事以高希望找个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认为大舜德才兼备,心地宽厚、孝敬父母于是就举荐舜。为了考察大舜,尧又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让自己的九个儿子伴随着他。结果在大舜的感召下,娥皇、女英不敢以帝女自娇,尧的儿子们懂得兄弟友爱。舜的弟弟象几次伙同母亲要害舜,多亏妹妹和妻子的帮助,舜才一次次躲过灾难。虽然弟弟、母亲多次陷害,但是舜依然对他们非常关照,后来象被感化,以至于后来舜帝死于湖南九嶷山,象不计劳苦,亲自去祭祀大舜。舜61岁正式继承尧位,主持天下大事。晚年南方巡视,不幸去世,终年110岁。舜死后,他的两位妻子哭着去南方,并投入湘水而死。现在南方的湘水女神就是指的娥皇和女英。她们两人的眼泪滴到了一种竹子上,斑斑点点,就成了现在的湘妃竹。

舜祠再向东就是鲁班祠,因为鲁班被誉为“建筑和木器行业的祖师爷”所以在此建祠纪念。在舜祠的背面有一览亭,此处是观赏风景的最佳位置。从这里瞻望泉城,遥望高楼大厦,夜晚将至,万家灯火,星光点点,历历在目,泉城的美景一览无余。此外还有:碧霞祠、文昌阁,万佛洞景点有兴趣的朋友现在可以自由参观一下了,我们半小时后去正门集合。请大家一定要记住集合时间。

好了各位,千佛山就参观到这里,谢谢大家,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云南香格里拉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12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今天来,我怀着愉快的心情,以当地主人的身份,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到我们迪庆旅游、参观、考察,祝愿各位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各位启程来迪庆之前,一定已经听说我们中甸、迪庆的一些传闻。要不然,各位怎么地不顾路途遥远,翻山越令,跨江过河,跋涉千里,来迪庆观光探奇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各位已身临其境,就要亲眼看看我们迪庆了。首先,我要谢谢各位的光临,并用藏语向各位贵宾表示欢迎:“香格里拉!”

听了我的藏语欢迎词,您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怎么地用这句洋泾浜来欢迎我们呢?且慢,这正是我要告诉各位的,“香格里拉”是我们藏族的语言,意思是“老朋友,您来了”!即高兴地与您打招呼欢迎您,各位懂了这个意思,高兴吧?让我再说一遍“香格里拉”!“老朋友,您来了!欢迎您”!

然而“香格里拉”在英语里却是另外的意思,“shangri-la”即世外桃源。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我们的迪庆就是一个真正的shangri-la,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要弄清这点,还得从英语一词shangri-la的来源开始。1933年,英国着名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写了一本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开始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威的英国外交官与他的三个朋友乘坐了一架被劫持的飞机往世界屋脊。在飞行过程中,汽油烧尽,最后被迫降落在一个冰天雪地的银装世界之中。他们知道确切的位置,弹尽粮绝,走投无路。在绝望时刻,他们遇上进山挖黄连、贝母的藏族人。这些好心的藏族人见他们身处绝境,便接济他们,领他们来到家中,使他们有了安身之处,他们脱离险境,来到了藏民的居住地,第二天醒来,睁眼四看,惊奇的发现,这是个多么美丽神奇的世外桃源啊!--雪山环抱、土地肥沃、阳光明媚、民风淳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藏民的帮助下,他们踏上归程。当他们再想回来看看时,却再也无法找到确切地点了,只记得他们经常听到藏民说的一句话:“香格里拉”。《失去的地平线》--书中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香格里拉”。并对这个地方的环境作了精彩的描写:中国西南部藏区是一个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那里有四面雪山环绕的草原,阳光灿烂,空气新鲜,有高深莫测的活佛,神圣静谧的湖水,辉煌神秘的寺庙,淳朴善良的康巴藏族。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生命在此可以得到永生……

此书出世,轰动世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英语词典里于是有了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

多少年来,香格里拉一直是许多欠,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们所神往的“世外桃源”,无数探险家在中国藏区、印度、尼泊尔等地苦苦寻觅这神秘之地,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上谜终于解开了,经过多方调查,充分证实,《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所创的“香格里拉""一词系迪庆藏语“老朋友,您来了”的意思。也引申“通往圣洁之地”,“心中的菩萨”之意。

现在我就把真正的香格里拉--迪庆介绍给各位。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边与西藏自治区为邻,全州面积23870平方公里,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居住有藏、傈僳、汉、白、彝、回、普米、功、怒等民族。

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国家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腹心地带,三江占两江,雪山占七成,形成三江并流风景区的主体。

迪庆州府中甸县距昆明640多公里。迪庆州是云南省的制高点,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着名的有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高峰有环立于卡格博峰周围的太子十三峰,太子雪山海拔5396米,白茫雪山海拔5137米,其余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还有10多座。

在雪山环绕之间,颁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了,这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骏马成群,特别是中甸县的小大中甸,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五月的中甸草原,碧绿的草地和山坡上的杜鹃花、格桑花和数不尽的各种小花争相怒放,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宛如一块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骏马奔驰,牛羊滚滚,雄鹰翱翔,牧人在白云在蓝天下唱起牧歌,挥动长鞭,这就是人间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丽图画。

在雪山环抱之间,在草甸中间或边缘,镶嵌着一面大镜子--星罗棋布的天然湖泊。迪庆着名的风景湖泊有碧塔海、纳帕海、属都海等。这些神圣静谧的湖泊,照映雪山森林、蓝天白云,引来牧人畜群,挽留各种飞禽走兽,成为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乐园。

在群山环抱间,在草甸或山坡上,这里的各族人民建立起一个个村寨:藏族的厚墙、大盖顶、宽走廊的土掌房,彝族、傈僳、怒族、纳西族的木楞房,以及汉族的四合院,白族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都显得特色鲜明,引人注目。

我们迪庆,正如《失去的地平线》所述,江河为池,峡谷狭窄而深长。迪庆州,三江并流据其二,金沙江、澜沧江从青藏高原滚滚而来;在横断山区横冲直撞,裂岸穿石,造成了众多峡谷;许多地方,两岸同仁谷紧贴,急流险滩相连,无石不怪,无水不怒,险象球生,真是“有峡无路鸟难飞,猴子爬岩掉眼泪”。

在迪庆德钦县的澜沧江沿岸,您可以看到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的地质景观,您可以看到“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由立体气候产生的立体植物、珍稀动物、名贵花卉、名贵药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福州三坊七巷景点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坊七巷”的“三坊”,系指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三坊均位于南后街之西侧,隔街与东侧之“七巷”相通.

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0__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于此地,两兄弟才华横送,名重一时。陆蕴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州,两人回乡时命此坊为“棣锦坊”。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王益样任江东提刑,退休后也居于此地,将棣锦改名为衣锦,以示衣锦返乡之意。

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初名儒林坊,以宋代祭酒郑穆居于此,改为文儒坊。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中国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士,故称儒林坊名符其实。

光禄坊,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以光禄大夫身份任福州知州的程师孟,常到坊里的法禅寺游览,见池畔有一块大岩石,便登石吟诗,故被称为“光禄吟台”,而此坊也改名为光禄坊。程师孟题吟的“光禄吟台”四个篆字石刻今尚存。

“三坊七巷”中的七巷均位于南后街之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_湖南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973 字

+ 加入清单

5篇有关湖南景点导游词范文

湖南省,简称“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沙。位于中国中部,界于北纬24°38′-30°08′,东经108°47′-114°15′之间,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湖南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天心阁参观游览,本人是景区讲解员,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简单介绍天心阁有关的历史和文化。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大家对古城长沙和天心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

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标志和象征,是长沙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国古代有“江南三大名楼”的说法,分别为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后来加上山东的“蓬莱阁”,誉为“中国四大名楼”;现又加上我们长沙的“天心阁”、南京的“阅江楼”、昆明的“大观楼”、永济的“鹳雀楼” 并称为中国八大名楼。天心阁自古享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的美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潇湘八景中的“长沙四大古迹”之一。它处在古长沙城的地势最高点,地脉隆起,主吉祥之兆,所以一直被视为长沙的风水宝地。景区建于1920xx年,是为保护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和500多年历史的古阁楼而修建的长沙第一座园林景点。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座牌楼叫做崇烈门,它始建于1946年,是为了纪念在1920xx年“济南惨案”及在抗日长沙三次大会战中阵亡的将士,由国民党高级官员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人带头捐款修建的。牌楼用全麻石打造,宽8.5米,高5.9米。崇烈门上的居中的这副对联是“气吞胡羯,勇卫山河”,“羯”为古代的一个族名,因信奉胡天教,所以称为“胡羯”,它附属于匈奴,在这里是指日寇。此联与崇烈门都是蒋介石所题。旁边的这副用篆书写的对联就有点难以辨认了,“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於生”。其上下联均出自中国经学典籍,上联出自《易经》,下联出自《孟子·告子上》。上联的意思是:冒险而忘记生死,指的是为国赴难,奋不顾身;下联的意思是:理想胜过活着,是指理想至上,宁可捐躯。这副对联对抗战将士们勇于战斗,为保民族气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可惜崇烈门毁于文革时期,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牌楼是按原貌重建的。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崇烈亭”,他与刚才我们看过的崇烈门是同一组建筑。亭中“崇德”牌匾为蒋介石亲笔所题,有“怀念烈士崇高功德”之意。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这个匾上的“崇”字少了一点,“德”字少了一横,大家不要以为写的是错别字,这是蒋介石临摹了中国四大楷书之一的长沙人欧阳洵的欧体的写法,其特点是不拘泥于原字的笔画。此亭内原有一门报时的午炮,每天中午鸣炮三响作为长沙城计时的标准,可惜此炮早已不存在了;此亭是1946年蒋介石为纪念抗日“长沙三次大会战”阵亡将士所建,以此激励全国军民“再振雄风,重建家园”,这就是“旧事难忘一声惊午梦,新风振起万里看朝霞”这副对联的由来。从1939年9月至1942年元月,日军三次大举进犯长沙,有“百胜将军”称号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主体的中国军队采取“后退决战”的“天炉”战略,奋力抵抗。三次会战,日军均从长沙败退。长沙成为二战历史上坚持抗战达五年之久的英雄城市,成为中国抗战相持阶段的主要正面战场之一。由于天心阁占据长沙城内制高点,三次会战中都成为我军重要部防的主要阵地,英雄的长沙城以不败的身姿屹立在世人面前。

现在大家往前望去的楼阁,就是建于明代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天心阁了。有关天心阁的最早记载是明代万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善化知县唐源的《分地方申详》,其具体始建的年代不祥。初建时阁楼为一层,清乾隆年间修建为两层,1774年作为《四库全书》总阅官的李汪度还作了《重修天心阁记》;到清嘉庆年间,天心阁下的城南书院院长罗畸拨款重建,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三层,并增加南、北两附阁,使之更加雄伟、壮观;现主阁高14.6米,两附阁各高10米,整座阁楼仿明清时期南方园林建筑风格,“不登天心阁,不知古长沙。”请大家随我一起登阁参观。

有的游客可能看过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它当时在天心阁封闭拍摄了两天,讲述的就是青年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发生的事。一师范旧有一条小路同往天心阁,距离仅三里多,这条路叫做“天心游路”。1920xx年春至1920xx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毛泽东酷爱风浴,雨浴,遇大风雨时,毛泽东常独自一人来到天心阁月城的炮洞内读书学习,有时又与蔡和森等人来到天心阁上游憩,畅谈国家大事。有一次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一道游天心阁,蔡和森双眼凝视着远方湘江中的橘子洲,隐约见到洲旁一叶叶扁舟,即兴说出上联:“橘子洲,洲系舟,舟动舟不动。”在场的人无不拍手叫好 ,但一时无人对出下联。而毛泽东看到当时天心阁漫天飞舞的鸽子,略有所思后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这副对联既对仗工整,又构思巧妙,成为长沙城家喻户晓的趣联巧对。

主阁一层为《百年长沙图片展》,展示的是二十世纪长沙百年的历史变迁。首先请大家看《天心阁眺望》一诗,诗中的“潭州”即今天的长沙。再请看一下古长沙老地形图,它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条状,大家看到湘江中的这个洲就是橘子洲,她长约5500多米,宽约100多米,是长沙这一特殊地理景观代表。长沙的地质结构以石英砂岩为基础,经过常年外力作用,使大量沙、石都聚集于地表,由此得出长沙地名由来于“长形方洲,沙土之地”.主阁第二层有两副大型浮雕,一边展示的是1938年11月13日凌晨的“文夕大火”后,周恩来与时任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亲临阁楼视察灾情的情景。另一面展示的是1930年7月,以彭德怀为首的红三军团武装攻克长沙,在中山亭胜利会师的场景。当时湖南醴陵人李立三受共产国际委托,提出“武装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后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红军又主动撤离了长沙。

为何称 “天心阁”呢?根据中国古代星像学,天上有28星宿,其中南方七省为“朱雀”,在其尾巴上有颗主寿命的“长沙星”,而阁楼建好之后正好对着天上的“长沙星”,好比它也是天上的星星,故原名“天星阁”,是古人祭天神、观星象的“灵台”;大家都知道古人历来崇尚孔孟之道,原先阁楼供奉着文昌帝君和奎星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振人文而达天心”,因此星星的星又改为了心灵的心。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长沙仅存的一段古城墙了。公元前220xx年,也就是西汉高祖五年,刘邦建汉时册封他的八大功臣为王,其中长沙王吴芮,就用土夯筑成长沙的古城墙,据今有2200多年历史了。到了明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改土筑城墙为砖石建筑,目的就是为了加强防御,使长沙成为坚不可摧的城市。明末张献忠率大西军攻入长沙,城墙曾遭到破坏;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洪承畴经过湖南,驻长沙,拆运明藩府砖石修筑城墙,使古城墙再展雄姿。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城墙又遭太平军破坏,后历届湖南巡抚骆秉章、毛鸿宾等重修加固,增设炮台并建月城,使古城墙成半环拱式内双城格局。本来古城墙方圆有8.8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条状,1920xx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了修环城马路,仅保留251米的眼前这段城墙至今,作为长沙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

请往我手指的方向看,这就是长沙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城”,又名瓮城。顾名思义,因形状像半个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台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放置远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月城内还有储存弹药和粮食用的仓库和通往城外的密道,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事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有兴趣的朋友等下可以下去自由参观。

请朋友们往古城墙下方看,是否注意到下方有一座大型花岗岩雕塑?它取名《太平军魂》,诉说的是1852年7月,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率太平军攻打长沙,不幸被我们眼前这两座“红夷大炮”炸死的悲壮历史。这两门炮为左宗棠专门拆除长沙北门原铁佛寺一座铁菩萨铸成。太平军在长沙攻打了81天,最终无功而返。正由于此次战役让道光皇帝看到了湖南人的厉害,使得他于1853年委派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开始组建“扎硬寨,打死仗”的湘军。

发生在古城墙下最出名的战役,莫过于《关公战长沙》。三国时期的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20xx年),赤壁大战后,诸葛亮派兵遣将,争夺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关羽在长沙城下大战守将黄忠,互生企慕:一战各打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二战关公使“拖刀计”而黄忠马失前蹄,关公要赢得光明磊落,故而放了黄忠;三战黄忠诈败,回头向关羽放了三箭,头两箭为还关公人情,黄忠放的是空箭,后箭为报答关羽不杀之恩,黄忠只射了关羽的盔缨,这回关公知道了黄忠的厉害。回城后长沙太守韩玄疑黄忠通敌,要将他推出斩首。魏延救了黄忠,要斩韩玄,韩玄为迷惑魏延,故意将他的两只靴子各放南、北两处,故今长沙还有“南、北倒脱靴”的巷名。魏延识破了他的诡计,抓住他杀掉,因此长沙又有“赐闲湖”(刺韩湖)。后来魏延献了城池;黄忠闭门不出,刘备亲自登门相请,才出来归降。

最后请大家观看《长沙大火》幻影成像片,它说的就是发生在1938年11月13日凌晨2点的“文夕大火”。

好,本人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5篇有关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二)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因区域的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而称湖南,又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贯穿南北,而简称湘。

湖南地处东经108°47’一114°15’,北纬24°39-30°8。毗邻七个省市:东邻江西,西连重庆、四川、贵州,,南按广东、广西,北界湖北。全省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其中耕地面积4900万亩,丘岗山地2.56亿亩,水画20xx万亩,幅员在全国居第11位。全省辖14个地市州,136个县市区,2350个乡镇,64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5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3.8%。

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东南西三面环山,东有罗霄山脉,南有南岭,西有武陵、雪峰山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多为丘陵、盆地。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为西南东三面向中部北部倾斜、朝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全省地貌以山池、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1.25%,丘陵盆地占29.3%,平原占13.1%,水面占6.4%,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田土”的格局。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侯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富足、冬寒期短、无霉期长等气候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6一18摄氏度之间,年较差大;全年无霜期261一313天,日照1300一1800小时,年总辐射量38.5一48.8万焦耳/平方厘米,10摄氏度以上活动积温5000一5800摄氏寅,持续238一256天,能满足作物生长耐热量的需求。湖南是我国多雨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在1200一1700毫米,雨水集中,其降水分布呈明显阶段性。由于光、热、水基本同季,对农、林业空产极为有利。

湖南水利资源蕴藏量大。全省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5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8.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2756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倍。湖南是一个河流比较稠密的省区,水系主要力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全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本省流域面积占92%左右。全省有流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8.6万公里,流域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7条,其中湘、资、沅、澧、潇、耒、洣、(左氵右舞)、酉等水的流域面积均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全省总径流量1623亿立方米,加上客水,总量达2082.8亿立方米。湖南诸水不仅水流量大,而且水能丰富,水质良好,含沙量少,冬季不结冰。全省5341条河流的水能蕴藏量达1532.5万千瓦,年发电量1342.4亿度。全省可能开发的总装机容量可占水能蕴藏总量的70%和发电量的36.4%左右。

湖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生物品种较多的省份之一。高等植物约有5000种,占全国总数的1/6,其中木本植物种数占全国的1/4;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66种,莫中一级保护植物3种,即银杉、水杉、珙(左王右同)。全省林业用地18244.9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7.4%;森林覆盖率为5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2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2.51亿立方米,在全国位居前列。杉、松、竹等用材林和木本油料等经济林,更是闻名全国的中心产区。其中,杉木林、楠竹的画积占全国的1/3,油茶面积占全国的40%,油桐是全国4个重点省区之一。全省已建立森林保护区23个,张家界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湖南草场资源也很丰富,现有可利用草场8499万亩,载畜量可达704万个黄牛单位。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动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湖南动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

共有野生哺乳类66种、鸟类500多种、爬行类71种、两栖类40种、昆虫类1000多种、水生动物200多种。其中有华南虎、云豹、金猫、白鹤、白鳍豚等1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湖南是全国著名的淡水产区,天然鱼类共160多种。湖南物产特别是农产品非常丰富,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目前,全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总产的6%左右,稻谷占全国总产1/10,稻谷和苎麻、茶油产量居全国第1位;生猪、茶叶、柑桔居第2位;棉花、烤烟、甘蔗、油料和淡水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湖南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矿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湖南矿藏不仅品种多,而且品位优,共生、伴生的矿产多。现已发现的矿种达134种,探明储量的有91种,是全国矿产品种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锑、钨的储置居世界首位,铋、铷、石煤、雄黄、萤石、海泡石、重晶石、独居石等居全国首位,锰、钒、铼、芒硝、高岭土及锰矿石工业储量居全国第2位;锌、铅、钽、石墨、金刚石、水泥配料等储量居全国第3位。

湖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10大旅游区和100多处旅游景点。“东边一线”,有南岳衡山有古城长沙、革命圣地韶山以及岳阳楼、炎帝陵等。“西边一片”,有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和桃花源、夹山寺、猛洞河等名风景区,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5篇有关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三)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南岳衡山观光旅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观有“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并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

各位团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宫殿式古建筑群,就是有名的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985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地方志有记载的大庙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XX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XX年)重建,它是仿照北京故宫建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因此有“江南小故宫”之美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中轴线上则是儒家的建筑风格。虽然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他们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同存共荣。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绝无仅有的。早在明清时期,大庙就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同时以八百蛟龙为最大特色,无论殿宇的梁柱、屋檐,还是柱基、神座,乃至门框、斗拱,神态各异的蛟龙,随处可见,原来这里自古就有八百蛟龙护南岳的传说。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座石拱桥,叫“寿涧”桥,桥下是寿涧水,盛传“取岳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寿”,因为南岳是寿山、寿岳,所以这座桥,是因水而得名的。相传,如果谁能三步跨过这座桥,便可长命百岁。 各位请抬头看看大庙的正门叫什么门?有谁能认出第一个字来?(停顿)这位小姐说对啦,念“灵”字音,有好些人认不出此字,这也难怪,因为用这个“棂”字冠以庙门的很少见。不知诸位是否去过山东孔庙,孔庙的正门即是棂星门,其实,在中国也只有这两处“棂星门”。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棂星本是28宿之一,叫天田星。据《星经》记载:门以“棂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辈出,为国所用。因此,一般的庙宇绝不可用“棂星”来命名。要用“棂星”冠以庙门,必须达到三个很苛刻的要件:第一,是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庙宇;第二,必须是人才辈出的地方;第三,须皇帝下诏书。达到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建棂星门,可见,我们南岳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凡是出入此门的人,都将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才。请各位仔细看看棂星门的对联,看有谁能将它正确念出?这位老先生念得很准:棂环卐字,槛绕回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星敛贪狼,风仪和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这是副老联新刻的联语,它高度赞扬了大庙佛道并存及建筑规模之辉煌和祖国形势之大好。在棂星门上方的汉白玉碑上,有金光闪闪的“岳庙”二字,是衡山学者康和声所书。门原是木结构的,到民国二十一年(19xx年)才换成花岗石门,门高和宽均为20米,厚1。1米,是我国现存的最高、最宽的石质牌坊大门。牌坊上的坊顶,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大家想想看这是个什么呢?对啦,是颗石印,象征南岳圣帝的玉玺,寓示着南岳庙至高无上的地位。门前这两只古朴大方、形态逼真的石狮(西边一只为雄狮戏珠,东边一只为母狮戏仔),常年蹲在这里,喜迎四海嘉宾进入这吉祥之门。

5篇有关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四)

尊敬的客人:

一路辛苦了!

此刻,您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张家界。我叫,是旅行社的职业导游,持证号码是号,市旅游投诉电话号码是:8380193。今天能为大家作导游,十分荣幸,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共同度过美好的张家界之旅。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脉的腹心地段,所辖面积9563平方公里,总人口155.2万,张家界是个多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19个少数民族达111.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06%,其中土家族98万人,白族10.8万人,苗族2.69万人(据1998年年底统计)。

张家界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6.8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258天,暑月平均气温28摄氏度,寒月平均气温5.1摄氏度,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气温宜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请你们回头一看:那就是闻名世界的天门山,相信大家对1999年12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飞机穿越天门洞那壮丽的一幕仍记忆犹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河,叫澧水,它发源于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县的八大公山,穿越断崖峡谷达数百公里,流入八百里洞庭湖,是湖南四大河流中较少污染的、风光最美的生态河”。国内首创的无动力橡皮舟旅游漂流,就在澧水上段中最精采的茅岩河。

张家界现代地貌骨架的初步形成,大约是在距今一亿年左右的中、新生代燕山--喜山时期。由于位处云贵高原隆起区与洞庭湖沉降区之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壮观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孤峭的石峰、深邃的溶洞、神出鬼没的地下阴河。我们此行第一站--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就是大自然造山运动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就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张家界市的发展史。

张家界市区以前不叫张家界,叫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史书记载:庸,国名。《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20xx年),楚灭庸。”故有大庸,古庸国是也”的说法。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那座与天门山并肩而立的大山,就是崇山。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把天下划成三十六郡,大庸划归黔中郡,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后来,汉高祖刘邦又把大庸划给了武陵郡(今常德市),改充县;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嵩梁山--就是现在的天门山,发生了一场大山崩,崩掉了半边山,也崩出了一个世界奇观--一个巨大的穿山门洞。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下旨将嵩梁山改名为天门山,并特地把武陵郡分出一部置天门郡,分管四个县,以提升天门山的政治地位。在以后长达一千七百二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庸几度兴废,先后历经了三十余次建置改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在大庸县北部大山中,发现了一片奇特罕见的砂岩峰林自然奇观,世界为之轰动。

5篇有关湖南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五)

武陵源南部的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70年代才被发现,相传,汉高祖时留侯张良慑于“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教训,效法春秋战国时越国的范蠢功成身退、隐居江湖的办法,来到大庸,因而留下了张氏子孙,故取名张家界。

武陵源自然风景区山奇、水秀、桥险、洞幽,蕴含着毫无修饰的自然美。风景明珠张家界素有“峰三千,水八百”之誉。碧涛连山,蔚然如海,在莽莽苍苍的林海内珍藏着红豆杉、香果等珍稀树种、名贵药材和各种奇花异草、珍禽怪兽。据统计,张家界的树木品种比整个欧洲多出一倍以上。密林深处,藤蔓交织,清流汩汩,优美迷人。数千座石峰拔地而起,淙淙浸水、蜿蜒曲折,林木花卉满山遍野。张家界的风光山色,具有秀丽、原始、集中、奇特、清新五个特点,堪称“五绝”。真是“五步一个景,十步一重天”。张家界市市长鲁平益形容张家界是“三千奇峰,峰峰标异,八百秀水,水水妩媚;挟泰山华山之雄险,兼桂林黄山之秀奇”。

张家界的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境内数以千计的石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巍然屹立与金鞭溪、索溪谷等峡谷两侧,峰上奇颂挺拔、灌木丛生,时而有云雾缭绕。

武陵源景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以各自独特灿烂的文化组成了一幅异彩纷呈的风景画。武陵源风景区已经被联合国列入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云南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34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中国的威尼斯”―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因为周围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研镇”。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个的高山为天然屏障。据说这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墙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依西芝”,意思为金沙江江湾中的集镇,又叫“巩本芝”,意思为仓库集镇,由此可以知道它是以从事经济贸易发展起来的。导游带团软件

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了。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江进入丽江,曾在古城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相关的纳西语地名。明初,古城街道建设和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明末时已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zhi)比”,这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

由于古城处于滇川藏交通要冲,是历史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代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说到这里,各位也许会问,游览丽江古城主要观赏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登高览胜、临河就水,可以走街入院、还可以入市过桥,一览古城布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城的入口处。古城的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玉河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如果哪位朋友仔古城中迷失了方向,请记住:顺水而入,逆水而出。

下面就请各位跟我沿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吧!

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

各位朋友,四方街到了。

四方街的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是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成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据说是木氏土司让人仿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取“权镇四方”之意当年在广场周围,聚集了数十家商号和店铺。形形色色的货物通过茶马古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流到四面八方。是茶马古道造就了四方街的辉煌,使丽江古城成为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是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历无数人年年月月的步履磨蚀,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现出五彩斑纹,当地人们称之为“五花石”。

四方街上,仍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可以定期清洗街道,保持古城洁净,十分省力。在四方街西侧的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东河的高差放水冲洗集市和街面,居民也喜欢用水桶汲水冲洗门前的五花石街道。导游带团软件

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是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的历史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7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这个科贡坊。

丽江古城建筑最奇的是城市建设个规划师们巧妙的调用了清澈的玉泉水。当汩汩的泉水流至城头的双石桥下时。人们将泉水分作三叉,分别穿街过巷,就像人体的经脉一样。泉水流遍全城千家万户,造就了“家家门前流泉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特有风采。水,不仅使大研古镇不断注入新生的朝气,也成为了大研古镇的`佳妙美景。

城中有水必有桥。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绕民家,自然处处桥通道路。丽江古城既是一座古城,又是一座桥城。丽江古城有石拱桥、石板桥等各类桥梁三百多座。古道,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丽江古城恬静的居住环境。这些都为“中国的威尼斯”增添了一份古朴的壮丽。

各位朋友,我们下面要去游览的地方是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天雨流芳”木牌坊,忠义坊、仪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15幢,大大小小共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等。木府分前后两院,从仪门进去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这里是前院,也就是正院;而玉花园及碧光楼、语音楼、三清殿等则是后院。

木牌坊上大书的“天雨流芳”四字,是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热情。

忠义牌坊又叫石牌坊,这座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

议事厅端庄宏伟,是土司议政的地方。

光碧楼是后花园门楼,历史上称它为“称甲滇西”

玉音楼是土司们接圣旨和歌舞宴会的地方。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的产物。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园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朴粗犷。

游览丽江古城,不应错过的是取聆听下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称为“在中国各地已经失传的音乐”,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奇迹般的保留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唐宋以来词曲音乐。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住在丽江古城,夜晚最美好的安排莫过于去聆听下纳西古乐。

游到这里,各位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了,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各位自由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玩的开心,吃的舒心,睡得安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安庆市景点景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1754 字

+ 加入清单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环节,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更好地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训内容:通过对背景知识的把握和准备,以及老师上课所授相关技巧,以更好的写好导游词

期盼已久的导游实训周终于开始了。一开始所有的实训人员就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要考导游证的同学,一部分是不考导游证的同学。而我是不考导游证的,所以我被分在非考证班。而在实训期间我们非考证班的同学和考证班的同学的实训内容是不相同的。我们非考证班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导游词创作。

因为旅游者来到一地,人生地不熟,不懂当地人的审美观,因而不知道怎样去欣赏景观的美妙之处,很难体味人文景观的内在神韵,更无从领略风俗民情的无穷奥妙。所以,他们希望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为他们指点和介绍,旅游者想借助的那个人应该就是导游员。

而 导游员的工作就是通过内容丰富、妙趣横生的导游讲解告诉旅游者应具有的审美观,并介绍相关知识,告诉他们美在何处,指点他们去欣赏某一景点的美,帮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使观光游览活动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也宣传了旅游景点的绝胜之处。因此,导游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导游服务的好坏。所以导游词的创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要写好导游词,至关重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资料,包括现实的、历史的。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整理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进行再创造,编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

书本知识和实际情况有时会有差异,所以往往会到实地考察,从而写成符合实际的导游词,并在以后的导游讲解过程中不断修改、丰富。

写好 一篇优秀的导游词除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文字流畅等对一般好文章的要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一篇优秀的导游词必须有丰富的内容,融进各种知识并旁证博引、融合贯通。要能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民俗,挥洒自如,娓娓而谈。

2、 导游词的内容必须正确无误,令人信服,切忌弄虚作假,张冠李戴。导游词若传递错误的信息,旅游者一旦发现,就会感到受蒙蔽、被愚弄、继而就有可能全盘否定一国、一地的旅游服务。

3、讲究口语化,要多用口语词汇,当然也要有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词汇,但要避免难懂的书面语词汇和音节拗口的词汇;多用短句,不用长句,以便说起来利索、顺口,听起来轻松、易懂。但 强调导游词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就可信口开河,不要语言的规范化了。

4、导游词应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并能够多方面调动旅游者的注意力,激发游客的游兴。

5、导游词所选用的传说和故事必须是精华,与景观密切相关,与新讲解的内容紧密结合。

6、 导游词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夸张、象征等手法,可使静止的化为活动的,使无生命的变为有生命的,使抽象的成为具体的,可使死的景观变为活生生的画面,从而产生浓厚的趣味性,如:“有人说三峡象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卷,也有人说,三峡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我们说,三峡倒更象一部辉煌的交响乐。它由‘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这三个具有各个不相同旋律和节奏的乐意所组成”。《说话长江》这一段导游词中用四个生动的比喻提示出长江三峡内在这美。

7、 导游词的语言应该是文明的、友好的语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应该言之有情、言之有礼、让旅游者听后赏心悦耳,感到亲切温暖。

8、每一个景点都有代表性的景观,每个景观又都有反映其特色的内容,导游词必须在照顾全面的情况下突出重点。

9、必须注意提高品位,一要强调思想品位。以帮助外国旅游者更多的解中国,导游讲解是向国内外旅游者介绍壮丽的中国大地、勤劳的中国人民及其伟大创造;宣传古老中华文明和各地民族风情;还要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帮助国内旅游者更好地认识祖国和人民,因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导游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如陈蔚德《四川茶馆》导游词,深情地宣传了中华古老灿烂的文化,充满了浓郁的乡情;何琳的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不但介绍了黄河源远流长的雄传壮丽,而且通过新旧社会对比,突出“制黄河者制国家”主题。二要讲究文学品位,导游词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的文字是流畅的结构是严谨的内容介绍是符合逻辑的这是对一篇导游词的基本要求。如果你导游词的关键地方适当地引经据典,得体地用上一两句诗词或名人的名言,就会使导游词的文学品位提高不少。但是若故弄玄虚,过多地引经据典,满篇的诗词名句,将导游词搞的高深莫测,其结果定会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华山导游词英文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79 字

+ 加入清单

The jiuhua mountain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county in the south of anhui,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buddhist mountains in China. Astronomers liu yuxi intang dynasty, after the jiuhua mountain, the admiration, think long and famousall cant contend with the jiuhua mountain. Li Baiceng jiuhua mountain on thre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uhua mountain is the mountain show, the buddhisttemple man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eastern (401), has built the temple hill, thenbuild, expansion, the formation of "three mile a small temple, the five to atemple," temple throughout the whole, is said to be thriving period up to morethan 300, one thousand monks four or five. Now intact 五六十座 are temples.

Jiuhua, first of all to jiu hua street, here more than 600 meters above sealevel, is the center of jiuhua mountain, templ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here, therefore is called "lotus buddhist". Here is actually a mountain villagesand towns, in addition to the temple, there are shops, schools, hotels,farmhouse, visitors can stay here, and as a starting point, to visit the sightsof the mountain. Jiu hua in the street of the city temple, ancient temples,jiuhua mountain is the oldest of jin dynasty is Lord also of the jiuhua mountaintemple, the temple of the building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mountain, reflect thesuperb architectural art. Temple has a higher consisting, weighing about 20__pounds of clocks, casting, loud noise, use the hammer impact, dignifiedrealisation of the bell, echoed in the valley, often make the person has thefeeling of extraordinary to take off the vulgar. "The city production" becameone of the ten views "of" nine China.

From jiu hua street walk far east, there is a palace built on the cliff, isthe famous "hundreds of years old palace". Saying is its plaques "qincentenarians palace, participated in ten thousand the temple" ten gold. It issaid that in the Ming wanli years, monk, too, was a 26-year-old arrived injiuhua mountain, in a solitary penance for 100 years in the cave. Three yearsafter the death, people found his body in the cave. The mountain monk thinks heis the living Buddha reincarnation, hence the body with gold. After the Mingemperor chongzhen know seal him as "bodhisattva" should be. So consecrate hissmall temple incense, temple extension, become one of the four big jungle jiuhuamountain. Visitors can see it in the flesh temple temple wearing mitral, wearinghis red robes, seated on a lotus of the monks gold body.

Jiu hua scene in tiantai. Tiantai peak is the jiuhua mountain, 1300 metersabove sea level. "Tiantai, the not equal to didnt come". From the rooftop injiu hua street, about 15 li mountain, after a lot of scenic spots along the way.When you are panting, reached the tiantai is top, the view, will give you abroad-minded, fatigue elimination. To look around the mountains prostrate, jiuhua street, is the size of a slap. Atop the, heaven and earth one integratedmass, the Yangtze river such as faintly visible. Cool wind sent the pines,bamboo is raging, intoxicating. The surrounding rock, strange, takes the tans.There is a "the human" three characters carved on stone. At this moment, reallymake the person were in penglai fairyland feeling. See the sunrise on the roof,it is said that the magnificent scenery as RiGuanFeng on mount tai see thesunrise. So "tiantai xiao day" is listed as one of the ten views "9".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云南香格里拉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种,仍然从成都出发,沿第——条路线游览完亚丁之后再退回稻城经乡城跨过金沙江进入云南境内,再经迪庆中甸、丽江、攀枝花、西昌返回成都,全程2500公里。沿途除第一条线路的全部景观外,还可以领略云南迪庆中甸另一个香格里拉的神奇美景。此外,丽江、攀枝花、西昌的如画风景同样让您流连忘返。

第三种,沿第二条路线在到达丽江之后继续南下,经大理至昆明,然后选择火车或飞机返回成都,全程3000公里。沿途除第一、第二条路线的景观外,又增加了云南大理、春城昆明两处看点。

其实对于游客来说,稻城与迪庆谁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并不重要,当我们双脚踏上这片神奇土地,聆听到阳光触摸雪峰的声音,与秋草一起感受随风而舞的欢畅,把自己融化在人与自然的谴绪之情时,香格里拉难道不正在您脚下吗?·小资料·稻城亚丁风景区,由仙乃日、央迈勇、夏纳多吉3座雪冷组成核心区。景区海拔2900米,北峰仙乃日(藏语观世音菩萨)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藏语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东冷互纳多吉(藏语金刚菩萨)海拔5958米。三座雪峰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立,藏传佛教称为“日松贡布”,意为三座神山。除了它巍峨奇绝的自然风光,还有看神秘的宗教文化,美丽的喇嘛庙,以及风貌独特的藏乡村寨,集神山、湖泊、草句、寺庙、藏寨于一体,是一方安样静设的净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蓬莱阁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在蓬莱市区西北的丹崖山上,面积有32800平方米。蓬莱阁包括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这一切统称为蓬莱阁。自从宋嘉裕年间起,历代都进行了扩建重修,秦始皇访仙求药的历史故事和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给蓬莱阁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而古来即有“仙境”之称。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成于宋朝嘉裕六年(公元1061年)坐落于丹崖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的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景佳处所。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

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形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阁内各亭、殿、廊、墙之间,楹联、碑文、石表、断碣、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为仙阁增色不少。

蓬莱阁前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覆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一诗,这正是“海市蜃楼”奇景的生动描写。蓬莱阁下,还有一座蓬莱水城。水城沿着丹崖绝壁向南筑起,为我国现存古代海军基地之一,又名备倭城,原为宋代边防水寨“刁鱼寨”旧址。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依山势构筑城墙,引海水入内,以停泊船舰,操练水师。

蓬莱水城周长约1.8公里,面积25平方米,整个城池只有南北两门,北门叫水门,门上建有栅闸,以控制船只出入;南门为振阳门,与陆地相连,供车马行人出入。北门设有两座炮台,分列东西,控制附近海面。水城进可攻,退可守,实为一严密的海上防护体系,在我国海港建筑史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山西景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于地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和繁衍。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于此活动;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业。山西名胜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石窟、佛寺及艺术雕刻遍布全省,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2%以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居全国首位。全国仅有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有3座在山西,总之,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恒山风景名胜区、晋祠风景名胜区、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区、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等旅游资源的产品已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平遥古城、云风石窟,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山西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五台山、恒山、壶口、北武当山、五老峰等5个;国家级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7个。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在壶口、龙门、孟门等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去处。近年来陵川王蟒岭、锡崖沟、壶关太行大峡谷、宁武芦芽山、黎城黄崖洞、介休绵山、盂县藏山、阳城蟒河、沁水历山等得到初步开发;同时,各地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高涨,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主要旅游区有大同、五台山、太原、临汾、运城、晋东南,全省仅年接待5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就达100多处。改革开放20_年来,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省内道路畅通,通讯便利,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待服务条件可以满足需求。

在新的世纪,山西经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三大旅游区,即,以大同云冈石窟、佛教胜地五台山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以平遥古城和乔家、渠家、王家、曹家等四大院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黄山景点迎客松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小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传说咱们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大业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成仙。唐朝皇帝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于是命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下面,我把黄山“四绝”给大家介绍一下。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千姿百态。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黄山松从坚硬的花岗岩石中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株松树,在长相、气韵上,又各不相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团结松等。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比较有名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等。这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出,与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黄山温泉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常年不息,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病症,尤其是皮肤病,有一定的功效。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的。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好了,我们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面时间大家自由参观,三小时后在车上集合,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湖南景点的导游词_湖南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672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景点导游词

不知道怎么写导游词的朋友,看看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湖南景点岳麓书院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湖南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

各位朋友,现在让我们按照书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进那一种隽永的文化氛围。书院这个名字是唐朝才开始有的,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时演变为讲学和藏书之外,稍后就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园10520xx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岳麓山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开始名闻天下。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大家跨越头门,仰头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手迹而制成的“千年学府”匾额便是明证。走进书院,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赫曦台,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赫曦”到底有什么含义。关于赫曦台的命名,是与两位名人密切相关的。赫曦台原建于南宋时期。乾道三年(公远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与当时另一位著名理学家,岳麓书院主教张拭(代山长)进行学术交流,两位名家经常相约登岳麓山观日出,每当看到朝阳光芒四射,朱熹就对张拭说“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于是把岳麓山峰命名为赫曦峰,张拭筑台,朱熹题“赫曦台”。现在大家看到的赫曦台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结构,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大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台左右两壁檐上还保留有清乾隆年间修建时的戏剧故事雕塑,左边有《拾玉镯》,右边有《秋胡戏妻》等到较具有艺术价值的雕塑,可见,当时的书院的师生除了清苦的学习外,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儒家士人既严谨又闲适的思想也略见一斑。现在,大家请看台左边墙壁上近丈高的“寿”字,此字用二笔写成,形如龙蛇盘绕,柔中带刚,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们传为仙迹。关于此字的形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20xx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在书院举行重赴鹿鸣宴宴会(鹿鸣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请科举考试中的考官和中试的学生的宴会,因为宴会上通常都演奏《诗经 鹿鸣》从而得名。重赴鹿鸣宴是指鹿鸣宴六十年后而举行的宴会),这天,达官贵人、科场举子云集岳麓书院,大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热闹非凡,正当兴头,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脚着草鞋的老道人来到院内,自称前来赴宴,那些士人见来者只不过是一个无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写几个字,道人当然明白其中之意,随手拿起墙边的扫帚,伸入黄泥水中,将扫把一举,唰!唰!两笔写下丈多高的“寿”字,然后把扫帚一丢扬长而去。院长罗典在惊叹之余曾托人*寻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后来罗典在右边的墙壁上补书了一个“福”与“寿”对称。大家现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笔写成,笔力强劲,形如猛虎下山。“福、寿”二字如龙腾虎跃,暗含岳麓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但岳麓书院到底藏了什么龙,卧了哪只虎,我们稍后再讲。

沿着砌石的中轴线往前走,现在我们站在书院的大门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门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20xx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行过翻新,是五间单檐硬山和三山屏墙结构。大门两旁有一块汉白玉鼓形上马石,它的正面是三狮戏珠图,背面是芙蓉锦鸡图、荷花鹭鸶图,此物相传是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严惩贪官曹百万从曹府搬来献给母校的。大门上方的“岳麓书院”

匾额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现在请看大门两旁的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由院长袁岘冈与贡生张中阶撰写的对联高度褒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作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孕育出多少具的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豪杰: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的彭龟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学家、史学家魏源,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将相”的桐城——湘乡派盟主曾国藩,收复新疆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气节的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慧眼识“毛蔡”的杨昌济,后来的岳麓高足陈天华、蔡和森、邓和森、邓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墙壁上的福寿两字暗含的藏龙卧虎之意切合。

大门之后是二门,二门至讲堂两方均为斋舍。右侧是教学斋。左侧是半学斋,教学斋和半学斋反映岳麓书院教学中“教学相长,惟教学半学”的辨证思想。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多次寓居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

各位朋友,请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游览的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的场所,是书院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撰写的。“实事求是”出自《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意即从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实事求是”给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逐渐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岳麓书院文化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大家再看讲堂大厅中央悬挂的两块流鎏金木匾,第一块是“学达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赐,意思是通过学习理学可以达到恢复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说明了岳麓书院是以理学作为办学传统,到这里来求学,可以达到学问的最高境界。第二块是“道南正脉”匾,这块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赐,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方传播后是正统,此匾高度评价了书院传播理学的地位。大家请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计时坛,这是以前教师讲课的地方,讲坛上摆有两把红木雕花座椅,这是当年两面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拭会讲的用物。朱张会讲,盛况空前,“马饮则池水立竭。舆止则冠冕塞途”。为经念这两位名家,长沙至今还有“饮马塘、”“朱张渡”等地名。讲堂现有八幅对联和诸如《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等大量碑言刻。讲堂右侧是湘水讲经堂,左侧是百泉轩等景点,请大家各自欣赏。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李瑞环和华国锋、胡耀帮、彭真、王震等前领导人均视察过岳麓书院并挥毫泼墨,使书院更添迷人的光彩,所以讲堂右侧有一个专门的展厅,展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海内外知名人士的照片和题词,国务院总理李鹏“楚材斯盛”的题词便高度评价了岳麓书院的地位。

好,现在大家请跟我走。穿过讲堂后,一个独特的自成一体的院落呈现在大家眼前。初次游览的朋友们,可能认为到讲堂就到了尽头,没想到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座三层楼阁建筑,居于中轴线的尾端,坐西面东雄视整个书院,这就是古代的图书馆——御书楼。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叫书楼,后来屡建屡毁,地址搬迁了好几个地方,名称也改为藏经阁、尊经阁。御书楼在清代是民间较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最多的时候有用2万多卷,制定有藏书条例,管理科学而且严格。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图书馆供教研人员和学生使用。现在的藏书数量已超过5万册,岳麓书院名誉院长李铁映和湖南大学顾问邓力群把自已的藏书捐给了岳麓书院。大家是否还记得刚才在讲堂右侧的展厅里参预的珍藏品,其中就职有李铁映同志的赠书。大家若想领略岳麓学子们在学习之余的审美情趣,请折回御书楼南侧的后花园去观鸢飞鱼跃,去赏竹林冬翠,去诵白云红枫,去摹麓山寺碑;大家若想缅怀岳麓院先贤圣哲们的业绩,请转身去御书楼北侧。

现在请问大家,书院除了讲学和藏书二大功能外,还具有什么?对了,祭祀性建筑群,濂溪祠我们去仰理学箅祖周赜“出淤泥而不染”的风范,四箴亭我们去读理学大成者程赜、程颢“四箴”文功,崇道祠我们去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张试“朱张学”的影响,文庙我们去慕一代圣人“风舞于雩,咏而归”的胸襟。朋友们,游览完古朴、雅致的岳麓书院,你是否还在仔细地品味这千年积淀的文化呢?

湖南浯溪摩崖石刻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光临浯溪。今天大家要参观的浯溪风景名胜区位于祁阳湘江大桥南端,面积虽不大,只有0.16 平方公里,没有南岳那么巍峨,也不如桂林山水那么富丽,却小巧玲珑,宛如一位小家碧玉式的乡村姑娘。历代名人对她评价也很高,清代王士祯就说过:“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如今浯溪保存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诗文石刻505块,是我国最大的摩崖石刻群。我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碑林西安碑林全是一块块列在室内的活碑,而这里全是露天的摩崖石刻,可谓“天然去雕饰”了。又因其重析历史、文学艺术价值,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2月通过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浯溪到底怎么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马上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了。

[宝篆文光]

浯溪的历史跟碑林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块篆刻石碑是清代光绪年间的抚湘使者吴大澂所撰写的《峿台铭有序》,可作为碑林的前言。他首先介绍了浯溪山水的特点,历史沿革及重要的历史价值。后面的铭文写得更好:“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结论说得多好呀,到如今都不能不说有它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这在当时对作为封建社会封疆大吏的作者来说,有这般思想境界实属难能可贵。后面接着说:“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次山私之,谁曰不宜?”次山是指唐代诗人元结(字次山),他把这里当私有,谁说不适宜?而作者前面又说“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这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得从浯溪的历史渊源说起。浯溪,原本无名小溪,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元结出任道州刺史,舟过祁阳,见这里怪石林立,悬崖峭壁,景色异常优美,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后又弃官不做,来这里隐居,并自创“浯、峿、痦 ”三字,命溪曰“浯溪”,山曰“峿台”,亭曰“痦亭”(现为 亭),合称“三吾”,祁阳县城原名“三吾镇”也因此而得名。我们知道“吾”在古代是代名词,“吾者我也”,表面看来,元结这人太自私了,把这里的溪、亭、台都说成是他私有的,其实不然。一是因为他“为自爱之故,命曰浯溪”,只是为了表示他对这里的至爱和情有独钟;二是古人说得好:“人皆得而吾之”,即人人都可说吾,谁说吾就代表谁,当年元结说“吾”是他的,今天我们说“吾”不就是我们的吗?况且浯溪这里是因为元结请大书法家,颜体字的创始人颜真卿把他所作的《大唐中兴颂》大字正书,刻在浯溪的崖壁后,历代名人才慕名纷至沓来,留题刻石,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浯溪碑林。可说正因为当年元结的“私”,才留下了今天这个“天下公之”的“山川之胜”。现在就请大家按照“三吾”的顺序先去看看浯溪吧。

[浯溪漱玉]

这条小溪就是我们的浯溪了,可别小看了它,当年元结正是因为爱其“凝流绿可染,积翠浮堪撷”,才来这里隐居,后人又有诗云:“一湾流水玉飞声”,好一个“玉飞声”啊!你看这曲折蜿蜒的溪水,清澈见底,淙淙不绝,穿过石涧,浪花飞溅,阳光一照,洒下万点鳞片,就象玉石的碎片一样,这溪声、溪色、溪光多令人陶醉呀,这一胜景就叫“浯溪漱玉”,难怪明代永州太守曹来旬要如此赞美浯溪了“水抱青山路,源通沧海渠,龙宫开玉闸,泄出碎琼琚。”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也说“闻道浯溪水亦香”了。

[香桥渡香]

溪上的古石桥叫“渡香桥”。这是因为古人说“两崖细蕊浓花,游人裙履俱染余香矣!”游人穿着染有花香的衣、裙、鞋、袜在这桥上渡来渡去,故名“渡香桥”。宋代诗人臧辛伯的诗:“却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桥上听溪声”充分表露了对元结的怀念之情,也证明了它建桥的年代起码是宋代以前了。

[溪口垂钓 双龙戏珠]

溪口有一方一圆两块巨石,方形平台石为元结经常垂钓的“钓台石”,这有他本人的《矣欠 乃曲》为证:“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巅堪自逸,谁人相伴作渔翁”。圆形巨石恰在浯溪与湘江汇合处,每当洪汛季节,溪水冲入湘江,碰着圆石后很自然地分成两股水,两股水就象两条龙一样围着圆石头转,这圆石就是一颗龙珠了,故名“双龙戏珠”,确实是很难得一见的奇观。

[痦亭六厌]

这就是“三吾”当中的“痦亭”了,这一胜景叫“痦亭六厌”,缘于元结《 廎铭》中“目所厌者远山清川,耳所厌者水声松吹,霜朝厌者寒日,方暑厌者清风”。把他一年四季在亭上耳、目的不同感受全写出来了。这“远山、清川、水声、松吹、寒日、清风”不正是“六厌”吗?实则“厌,不厌也,厌,犹爱也。”即“六爱”的意思。他还说“瀛洲言无,由此可信。”把这里说得比海上的仙岛还要美了。的确,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还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钟鼎古篆]

亭下面这两块中间断开的篆刻石碑是浯溪最古老的两块碑。是公元767年元结请当时的两位著名书法家季康、袁滋分别用“玉箸”、“钟鼎”两种古篆体书写的《浯溪铭》、《廎铭》。钟鼎篆又叫金文,是我们国家仅次于甲骨文的古老文字,袁滋又是当朝宰相,这块碑的历史地位便非同一般了。宋代黄庭坚曾评价说:“滋,唐相也,他处未尝见篆文,此独有之,可贵也。”现在这两块石碑都被列为国家一级石刻,视为国宝,它的整体形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请大家仔细瞧瞧,它像不像只大石龟?,我们不得不为元结的巧安排拍案叫绝了,它的寓意正是希望碑刻能同石龟一样“龟寿延年”,万古长存。也的确如此,它经历了12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还是这么精神。

(沿河有“福”、“禄”、“寿”、“禧”碑及“圣寿万年”碑等景点)

[摩崖三绝]

台崖壁上这块9平方米多的巨大石碑就是我们浯溪最著名的“文、字、石”皆奇的“摩崖三绝”碑,即元结撰文、颜真卿大字正书的《大唐中兴颂》碑,共21行332字,字大直径15公分,直行,自左至右书写。如果从年代之古、碑面之大、字数之多、文章之奇、书艺之妙及现状保存之完好等方面综合比较的话,它堪称我国现存“三绝碑”之冠,名传海内外,说它“文绝”,元结是以“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作为借鉴,明颂肃宗中兴,实讥玄宗中衰,即“以史为鉴,明颂实讥”,历代都可借鉴。“字绝”是说它乃颜体真迹,又是颜真卿63岁高龄时所作,称得上是颜体老年成熟期的作品,也是他的生平得意佳作。的确,在这里颜真卿运用了篆肃的笔法写楷书,起笔用隶法即藏锋,行笔用篆法即中锋。因此,这流动而又刚健的运笔,秀丽而又圆润的点画,落落大方而又平整坚实的结构,形成了一种质朴雄强的气势,有如一曲刚劲有力的正气之歌,显示出作者“立朝正色,刚而有礼”的风度,真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而又感慨万千。” 难怪清代叶观国要作如是评价了:“鲁公遗墨此第一,评者自审非谬欺。”日本一位朋友也给我们来信说:“浯溪风景是最好的,特别是看了颜真卿的碑,就是到了死,也不会忘记。”最后说“石绝”,这里可用元结在颂文末尾几句话来概括:“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的确,浯溪的石崖成层成块,又高又大,磨平刻碑是再好不过的了。这块碑的历史地位可用碑前原有的一幅古楹联来评价:“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如今,“三绝”碑旁还保留下来了宋代黄庭坚、清代何绍基的真迹墨宝,另有米芾、秦少游、李清照、杨万里、范成大、解缙、董其昌、袁枚等历代名人的题刻,更有意思的是元结还在这里留下了一面神奇的石镜。下面请您去听听石镜的传说。

[镜石含晖]

说起镜子,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作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作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块石镜非常乌黑而光滑,抹上水后能照人影。相传当作它还能照唐宫景,也就说能把唐宫内“孽臣奸骄,为昏为妖”的丑态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显现出来,皇帝得知后,把石镜要到了皇宫,却也奇怪,“抬进皇宫,顿失其景,返还浯溪,光彩如故!”这原因有两个,一是浯溪石镜一定要抹浯溪水,另外元结当年安放石镜的本意即要它作一面“史镜”,与旁边的《大唐中兴颂》相互借鉴、对照,给后人特别是历代的统治者以启发。明代大才子解缙一句诗就道出了石镜的深刻含义:“照见千秋事去来”。后人又说石镜不但能照人面,还能照人心,即能“照胆”,历代文人骚客都如此,清代大才子袁枚《镜石》诗:“五十年前临汝郎,白头再照心悲伤。恰有一言向镜诉,照侬肝胆还如故。”就足以为证。因为石镜这么神奇,古代老百姓又称之为“照妖镜”,有了“照妖镜”,就一定有“镇妖符”,大家抬头一看便知。

[夬符镇妖]

这个直径达2.7米的符号读音为“guai”,本意是《周易》中第四十三封的卦符,因其可以以正压邪,故名“镇妖符”,又叫“柳押符”,相传是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的一天,尚书都官员外郎武陵柳应辰在此泊舟过夜,遇妖怪作孽,他道法高超,急以朱笔在妖怪手掌上一笔划成此符,顿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妖怪不见了。天亮后,就见“夬”显现在浯溪的石崖上,至今笔划中间还有暗红色,人们都说这是当年妖怪的血迹,而实际上却是矿物质氧化后的暗红色。但古代老百姓不懂这些,编了这么个神奇的故事后,说这里从此妖魔绝迹,游人览胜都能平安无事。“夬”符又成了“平安符”,它一定能保佑大家一生平安!

[吕仙寿屏]

这个高1.5米,宽0.7米的奇特的字到底是什么字呢?相传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所书写的“寿”之屏,所以这个景点叫做“吕仙寿屏”,它奇特的地方还因为其中包含了“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永世公候”、“福禄寿”十八个字及太极八卦图形等,寓意很多,也非常吉祥,可说是浯溪送给大家最美好的祝福了。大家不防在此留影纪念,把浯溪的祝福带回家去。

[石韵金音]

这块长1.5米,宽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只要用鹅卵石轻轻地敲,任何部位都能发出金属般悦耳的不同响声,故名“石韵金音”。相传元结曾常在此自吟《清廉美曲》而引来百鸟鸣琴,松声和韵,浪声拍板,连韩湘子都来吹笛子为他伴奏。这是因为元结的歌词太美了,其大意是元结针对一位所谓“识时务”的人劝他做人做官“曲圆奸媚”的道理时,提出了自己为人处世“忠直方正”的思想。好个元结,因为坚持“忠直方正”而流芳千古了。这种思想流传到现在,也是我们浯溪人文精神的精华。这对我们不论是做人或是为官,都是一种启示与鼓舞。

[窳尊夜月]

台是浯溪的最高点,虽说海拔不高,只有104.5米,但刘禹锡《陋室铭》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代名人不正是浯溪的“仙”吗?当年元结说在这里“登临长望,无远不尽,谁厌朝市,羁牵局促。借君此台,壹纵心目。”的确,在这里登高远眺,睛天可观日出,睛夜可赏皓月,举杯可以对饮,临风更可放歌,确实是舒畅胸怀的好地方。这里还流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称为“窳尊夜月”。相传当年元结凿出的这窳尊装酒,每逢月夜即邀颜真卿等好友围坐窳尊饮酒、吟诗、赏月、可惜酒不够喝,每次都不欢而散。后来山神得知,与湘江女神商量,引湘江水入窳尊化为琼浆。从此,窳尊“无底不愁空”。祁山酒妖知道后,前来盗宝,又有吕洞宾举剑劈妖。如今 台上还留下当年妖怪的脚印、手脚印、臂部印迹、睾丸印及吕仙剑划的痕迹,都非常清晰逼真,千百年来,能留下如此美丽动人的传说,主要是因为元结“忠直方正”,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这借鉴到当今社会,只要人人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朋友们,今天的浯溪之行即将结束了,希望小巧玲珑的浯溪能在您心目中留下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更希望我们能“窳尊注酒约重来”。谢谢大家!

湖南刘少奇故居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已故刘少奇同志的故居。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山青水秀、幽静宜人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

1898年11月24日,就在这寻常的小山冲里,诞生了一位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非凡篇章的伟人刘少奇。有诗曰:“韶山冲连炭子冲,风雨潇湘起二龙”。正如和它相距仅30公里的韶山冲一样,炭子冲也因为孕育了一代伟人而成为人民向往的地方,早在1959年,这座故居便被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8年现在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0年到现在,这里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的参观者900多万人次。

大家看到的这一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普通四合院始建于1871年,它们临绿水、背靠青山,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半、茅屋5间。经过一个多世经的风雨沧桑,这栋普通农舍也同少奇同志一起经历了辉煌而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2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这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将会找到它的谜底。

请大家抬头看,槽门上的门匾“刘少奇同志故居”是1982年冬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

大家走进故居,可以看到这个院子里有“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这块门匾是1959年故居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在这块门匾的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刘少奇同志受到了无情的打击,他的故居很快被封闭,这块门匾连同许多的陈列物均被打的打、砸的砸,有的便堆放在公社的杂屋里,也准备予以销毁。这时,公社的炊事员怀着对刘少奇同志的敬仰之情,冒着风险偷偷地把这块门匾从杂物中拣了出来。为了保护好门匾,炊事员灵机一动,把它翻过来作为切菜的案板使用,就这样,这块门匾经过五位炊事员的巧妙保护终于得以保存下来。1980年2月,主席家乡人又欢天喜地将这块门匾悬挂在故居的门楣上。

我们前面提到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1间半,那半间就是指这正堂屋,因为与一夏姓的邻居共用,故称半间。大家看到这里的摆设颇具江南特色,请看,门檐上有一本老黄历,这本老黄历是房屋改建时安放的,一来记载时间,二来表示吉利。正是从这本历书上,我们才知道这房屋的确切时间是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年。堂屋的正中供着一个神龛,内置列祖列宗的神牌和各种神佛的神位。旧时的江南农村,都有在节日盛典烧香的习俗,少奇同志的父母都是勤劳俭朴的农民,也不例外常常在神龛前默默祈祷,祈求人寿年丰,全家安康。可以想象,在少奇同志18岁即离乡远行、浪迹天涯的那些日子里,他的慈母曾经多少次在此烧香跪拜,为儿子的安危和事业而祷告。

大家往右走,我们便来到了少奇同志的二哥刘云庭的卧室。少奇同志共有兄妹六人,三位兄长,两位姐姐,少奇同志最小。二哥刘云庭曾参加过湖南新军,担任过班长、排长、连副等职,见多识广,思想进步,给青少年时代的少奇同志以极大的思想启蒙。1920xx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家人得知少奇同志在长沙带头“闹事”参与学潮,便制造了一场包办婚姻把少奇骗入了洞房,想以此捆住少奇同志。少奇同志极少反对,新婚夜决定抗婚远征,二哥见他志向远大,便暗中资助他远走高飞,从此,少奇同志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1949年二哥去世后,少奇同志亲撰挽词说:“你是我幼年时期学习和活动的第一个帮助者。”这是1938年,刘云庭送两个孩子去延安锻炼时与少奇同志的合影。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刘少奇同志的卧室,他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1961年春夏之交,身为少奇同志回乡调查时,省委和县委要为他安排条件较好的招待所,他都坚决拒绝了,他说:“我是回乡搞农村调查的,住在招待所的高楼大厦里与群众疏远了,住在自己家里,乡亲们来去自由,顶好。”整整七天六晚,少奇同志在临时搭起的床铺和儿时常抚的旧书桌旁,思考着国家大事。1991年,前往参观的不时推推床架、摸摸桌面,感叹不已。

靠南角的这间房子是少奇同志的大哥刘墨钦的卧室。刘墨钦忠厚老实,是父亲死后家庭的主要支撑者。

接下来,我们便来到了少奇同志父母的卧室。照片上这位慈祥的妇女就是少奇同志的母亲鲁氏。江参观时曾仔细地端详着画像说:“少奇同志很像他母亲哟。”鲁氏是一位善良贤惠、精明能于的家庭妇女,少奇同志的父亲刘寿生于1920xx年即46岁时去世后,母亲便承担起抚养6个子女的重担。少奇同志非常尊敬他的母亲。作为一位致力于救世济民的革命家,他很难尽到为人之子的孝道。1920xx年,少奇同志回长沙时,曾把母亲接去治病,并补做60大寿,还专门请人为母亲画了这张像。这像片陪伴着少奇同志南征北战,度完他整个非凡的人生。少奇同志母亲于1931年病逝,终年66岁。而此时少奇同志正在上海的白色恐怖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

这间横堂屋就是农家的客厅了。它的一面与天井相连,所以光线特别亮堂。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调查时,乡亲们纷纷来到这里座谈、聊天、侃家常。在少奇同志面前,乡亲们痛快淋漓地说出了许多心里话座谈会上,少奇同志取下蓝布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敬恭敬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诚恳地说:“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了,现在回来了,看到乡亲们生活很苦,我感到对不起大家。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在基层干部座谈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人民受了这么多苦,要为他们分忧啊,不然,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在这里,他深深地了解到当时农村生活极端困难的原因的确如乡亲们所说的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就在这里,他做出了解散食堂、顶住“五风”这一重大决策,也就在这里,少奇主席办理了一桩私事:他回乡时,当地政府就修缮故居和创办经念馆的事向他请示,他坚决予以拒绝;同时他看到公共食堂拆掉了一些民房,好几个村的村民无屋可住,他把这些村民召集在一起,说要把房子分给他们住,村民们摇头摆手决不接受。少奇主席恳切地说:“拜托大家,帮我守屋好不好?”主席诚心诚意,村民无法推辞,于是六户村民分别往进了刘少奇旧居。这就是为什么旧居在“文化大革命”中居然能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原因。这样,也就找到了我们开头说到的那一个谜底。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照片就是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时的真实写照。

与横堂屋相联的是少奇同志的三哥刘作衡的卧室。刘作衡曾做过湖南政府的参议员。

这一间是饭厅,1961年回乡时,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说:“你了不起哟,以前我家来了客人,母亲和小孩子都只能在厨房里吃呢,现在是妇女半边天了……”

这间十分敞亮的房子是碓屋,这是贮存粮食的板仑,这里有春米的推子、碓子,还有风车。这是个斛桶,类似北方的斗,是一种量具,一桶30斤。青少年时期的少奇同志非常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用这个斛桶量米邻居时,总是堆得高高的,遇到贫困的邻居买米时,他还偷偷地把钱埋在米里边。乡亲们这九伢子心肠太好了(少奇同志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1961年,王光美随少奇同志回乡时,曾饶有兴趣地在这个斛桶旁留影。

这里有一间僻静的小屋,窗外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小院子。青少年时代的少奇同志常在这里读书学习,由于他酷爱读书博闻强记,被当地一博学之士誉为“小书柜”,所以少奇同志就有了个“刘九书柜”的雅号。1920xx年,少奇同志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决心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寒暑假便在这里学习,在窗外的院子里练棒习武。

书房的两边是杂屋。刘家田土不少,农具十分齐备,称得旧一个古色古香的农具展览馆了。那是犁耙、水车,这些农具上也许还留有少奇同志的手纹吧。那边是猪栏,等会大家在门口还可以看到牛栏。

迂回曲折地转一圈后,我们又和碓屋隔井相望了。这中间隔着的是个小天井,小天井是用来采光和排水的。

少奇同志家里人口多,厨房也就很宽敞,锅灶俱全。这边还有一间专门放腌菜的杂屋,旧时没有冰箱,旺季的蔬菜经过盐浸处理就能保质到淡季时食用,而现在腌菜已成为特殊的风味小吃了。隔壁还有个小小的烤火屋。这个叫梭筒钩,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稀罕物,它利用杠杆原理,下端可以挂水壶、饭碗等,根据火力的大小还可以上下调整。参观者对此大都格外好奇。江曾亲自试了一试,还称赞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呢。大家往上看,梭筒钩上方横着一根竹竿,农家通常用它悬挂鱼肉,下面的火气一薰,鱼肉黄灿灿、香喷喷的。这边有菜罐、酒罐,刘家人很好客,一壶米酒、一杯好菜,把客人招待得舒舒畅畅的,现在我们宁乡的农家也都还有这个习俗。嗨,这里还有一个草鞋马,茶余饭后,可以围在火炉边编草鞋,当时的草鞋用途还蛮大的呢。少奇同志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勤劳、俭朴而又较为殷实的普通农家里。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前坪,记得1991年江在参观完旧居后感叹道:“革命前辈真伟大呀!”这一声感叹也许正是我们此时此刻的心里话。刘少奇,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就是从这样一个小小山冲里出发,踏过泥泞的乡间小路,投入到滚滚革命洪流中,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代伟人。又记得日本中国现代史寻根访问团的友人也曾感叹道:“花明楼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不到的地方。”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愿今天的参观能给您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欢迎您再次光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西安景点日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華清池は唐華清宮遺跡の上にある皇室宮苑で、西は西安から30キロ、南は驪山に従って、北は渭水です。その昔から変わらない温泉資源、唐明皇と楊貴妃のラブストーリー、西安事変発生地及び豊富な人文歴史資源のために中国の有名な文化観光スポットになりました。全国の重要文化財保護機構、国家初のAAAAA級観光模範観光スポットです。

華清池融の人文歴史と自然景観は一体となり、周、秦、漢、隋、唐などの歴代帝王はここで離宮別苑を建立します。観光地区は唐の建築をまねて大気が広く、庭園の風景は独特の風格があります。主に唐華清宮御湯遺跡博物館、西安事跡、九竜湖と芙蓉湖景勝地、唐梨園遺跡博物館があります。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と禹王殿などのシンボル的な建築群があります。皇室温泉の瀾湯殿、御湯苑、星苑、尚食苑、長湯苑、少陽苑、香凝閣と御膳を主とする華清湯(華清湯)を体験しています。ホテルのファックス。20__年4月に発売された大規模な実景時代劇「長恨歌」は、中国観光文化創意産業の成功モデルとなっている。20x__5月に発売されたマルチメディア映像ドラマ「玄境長生殿」は、伝統博物館のデジタル化の新しいモデルとなっています。

近年、華清池は「中国唐宮廷文化観光マーク性観光地区を作り上げる」という願望を持って、積極的に唐華清宮文化観光開発戦略を実施しています。歴史文化、御湯文化、宮苑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など五つの文化要素に基づいて、唐華清宮文化観光地を計画して建設しま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海南的著名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各个古迹既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又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蔚为"瀛海人文"之壮观。这里,树木蓊郁,流水潺潺,环境清雅,饶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五公祠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留存遗迹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修古迹,习惯上把这组古迹群称之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楼(又称五公祠)、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五公精舍)、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琼园和新建的五公祠陈列馆。

五公祠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

原名为观稼亭。椐《琼山县志》记载:观稼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飞檐大亭,它为纪念苏东坡指凿双泉,造福桑梓乡里的丰功伟绩而建。“观稼”两字,寓意为:观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亩之意。该亭在明末清初时被毁,康熙四十三年(1704)琼州知府贾堂深感观稼亭对教化当地百姓黎民、思忆先贤丰功伟业有远深意义,便在旧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经扩建,形成为当时海南最大的亭榭。据清人张育春撰写的《重修观稼亭记》记载:观稼“亭前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东环流而西,两旁绮丽交错,阡陌纵横,士大夫游息于此,比之裴中立绿野堂,洵城北一名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陕西半坡遗址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农村遗址,属于俯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闭中区域就收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今代文化收源地之美称。

1958年,在考今收掘的基础上修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专物馆――半坡专物馆。半坡专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以及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次要展出在半坡遗址收现的出产东西,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或许由此懂得半坡人出产行为的各种场面。第两展室展出的文物回响反馈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以及各种收亮造制。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做品,这仄生动的形象回响反馈了半坡人歉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亮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收髻,二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回响反馈了半坡人以及鱼之间的密切闭系以及特殊的感情,西北地区,大概是半坡氏族信奉的图腾。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俯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古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收现,遗址面积50000仄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冬日,中国科学院考今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今事情者,先后收掘5次,延续近4年光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仄方米,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收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种.种墓葬250座(此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女瓮棺73座)和出产东西以及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华山导游词英文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64 字

+ 加入清单

The tourists who are sleeping can wake up. I understand that we are alltired. After several hours of long-distance bumps, now we finally arrive at ourdestination today - Jiuhua Mountain. Lets get out of the car and start ourjourney to Jiuhua Mountain. Lets follow me and dont fall behind. At thismoment, we are going up the winding mountain road and the mountain steps toreach Fenghuang pine, the oldest ancient pine in the world. You can have a lookat it, its like a flying phoenix, it seems to welcome us. Along the way ofphase II, I believe that when you hear the chirping of birds and the gurgling ofmountain springs, together with the laughter of our tourist friends, you willnot really answer the old saying "there is no one in an empty mountain, but youcan hear peoples voices".

Now we are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In front of us is Guanyin peak. You cansee that the stone is very lifelike, wearing a big red robe. When the mountainwind blows, the red robe flutters slightly, just like the arrival of Guanyin.Further up, you can see the broad ancient Sutra worship platform. You can seethe footprints left on the granite by the Bodhisattva of Tibetans during hismeditation. It is 2 times larger than the footprints of normal people. 9 times!Friends who are interested can take off their shoes and stand in the footprintsof the Bodhisattva of the king of Tibet to see if our feet are only one third ofthat!

Well, now we finally arrive at the terminal, Tiantai temple. Tiantaitemple, also known as dizang temple,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iantai peak at analtitude of 1306 meters. It is said that there are traces of "Jinxian cave" leftin the holy residence of senior monks in the Tang Dynasty. Standing at the topof the peak, I just feel that the depression in my heart suddenly disappeared,and I feel very comfortable. Although Jiuhua Mountain is not as grand as MountTai or as dangerous as Mount Huangshan, it is famou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orits beau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景点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86 字

+ 加入清单

Hello everyone! We are visiting Mount Tai today. Im your guide, Wu Ying.Now please follow me to see Mount Tai!

First of all, let me introduce Mount Tai to you. Mount Tai is the first ofthe "Five Mountains" in China. It has the reputation of "the first in theworld", also known as Dongyue. It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and shocking tenfamous mountains in China. Mount Tai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ShandongProvince. Its natural landscape is majestic and tall. It has thousands of years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penetration and rendering, as well as the contrast ofhuman landscape. Famous landscapes include: Nantianmen, Yuhuangding,tianzhufeng, Shibapan, etc.

Now we come to Nantianmen first. South Tianmen is located in the lowdepression between feilongyan and xiangfengling, with two peaks, as if Tianmenhad opened itself. Looking up from below, it is like a palace in the sky, whichis the gateway to Mount Tai. There is a small courtyard inside the gate. Themain hall is the hall of Sanling marquis. It was built when Emperor Zhenzong ofSong Dynasty granted Mount Tai in the winter. It was dedicated to Tang Chen, GeYong and Zhou Wu, the admonishment officials of Zhou Dynasty. Later it waschanged into Guandi temple.

Then we came to Yuhuangding. Yuhuangding is the top of the main peak ofMount Tai, which is named after the Yuhuangmiao temple. Yuhuang temple was first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main buildings are Jade Emperor hall, YingxuPavilion, Wanghe Pavilion, dongxipeidian and so on.

Well, now please go and play by yourself, and gather at Tianzhu peak inthree hour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1. Dont litter everywhere; 2. Dont spiteverywhere; 3. Protect the tre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辽宁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18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观本溪水洞。

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水洞原名“谢家崴子水洞”,背倚莽莽青山,面临太子河,峻峰高耸,清流蜿蜒,风光十分秀美,向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多米的地下充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可全程乘船游览,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水洞河道曲折,蜿蜒幽深,两岸石笋林立,千姿百态,洞顶穹庐钟乳高悬,神趣盎然。100余处景点形态奇异,蔚为大观,泛舟其中,如临仙境。辅洞为旱洞,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各有洞天。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泻水洞。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门山,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是一处集山,水,洞,泉,湖,林等自然景观和寺庙,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

【洞口和大厅部分】

洞口坐北朝南,呈半月形,高16米,宽约20米。洞口之上刻有“本溪水洞”4个大字。这是1983年8月,薄一波同志游览本溪水洞时亲手题写的,增添了洞口古朴雄浑,粗犷自然之态。

这里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绳形陶,网坠和五铢钱等文物,还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这里生息繁衍。开发水洞时,已采取措施将古遗址保护起来,以利于我国北方古人类,古气象和古地理珍贵文化遗址研究工作的开展。

水洞大厅高,宽各20米,长70米,1400多平方米。这里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洞内气温常年在12°C左右。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相传,这里是洪钧老祖的“紫霄宫”。洪钧老祖就是《封神演义》中描写的那位诸仙之首,道家开山鼻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都是他的弟子。右侧是金蟾石。据说,它因为专吃洪钧老祖的子孙蚯蚓而被洪钧老祖定在那里,日久天长,化为了石头。

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是旱洞,也称蟠龙洞;左侧的是泻水洞,也称银波洞;正前方的是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

【旱洞部分】

旱洞呈椭圆形,状如“蟠龙”,首尾相衔,因此又叫蟠龙洞,长300余米,面积20xx多平方米。1992年,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请看,这是恐龙化石和地质模型,这是海洋世界,这是鳍鱼登陆,这是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繁盛期中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发展演化历程,这是陆生龙,这是独特的中国龙,这事哺乳动物以及古人类的出现状况。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科普基地,游人在不知不觉中便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之处,了解了生命的进化过程。

【水洞部分】

请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38米,宽70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昼夜流量达1.4万立方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域延洞体展开,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缝攒拥而出,不加雕饰,形成各种物象,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可谓是“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

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荷花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向来为人们所赞赏。莲花本应向上开放,这里却是倒悬,据说是因当年“共工怒触不周之山”而造成的。

船行右侧岩壁上,有道道波痕,起伏涌涨,这是“银河潮涌”一景。它长30米,自上而下的波痕有十几道,是地下暗河流水对岩壁剥蚀造成的。它是“沧海桑田”的见证。

在“银河”右岸有两个5米高的巨大石笋拔地而起,恰似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伫立在河边,我们称其为“福寿双星”。他们长久屹立在这里,向过往的行人赐福赐寿。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广寒宫即月宫,是嫦娥仙子的宫阙。右前方是“女娲补天”。在女娲上方有块岩石,为“鹅管”,那是钟乳石形成的最初状态,这说明本溪水洞的钟乳石仍在不断地成长发育。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犹如柄柄利剑,高悬在上,自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中过”。前方的这把“利剑”,根部直径1.3米,全长7米,为洞中最长的钟乳石,我们称之为“倚天长剑”,大有刺破苍穹,直逼银河之势。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宫殿,这便是“玉皇宫”,面积达1500平方米之多,是九曲银河之最,最美之处。右上方是“鳄鱼石”;左侧是“仙丹石”。接着便是“梦笔生花”和“太白神笔”,正所谓“九曲银河何以美,太白神笔妙生花”。

“银河”右岸这两个洁白的石笋,很像两只蹲坐的小猫,这就是“双玉猫”。前面是“卧牛回首”和“金龟石”。请看,前方岩壁上的两尊弥勒,还有银河右岸翘首企盼相会的“织女”和送子的“观音”,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人称东北有“三宝”,那镶嵌在岩壁上的“人参王”,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了。游船前行,银河中的暗礁多了起来,右前方是“蛟龙戏水”,接下来又是“海豹戏珠”,还有“驼峰山”。这块是“石瀑布”,由岩壁溶蚀形成的石幔构成,虽不是真正的瀑布,却也是洞中的一处佳景。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貌似一只凶猛大虎,而在虎口右前方还有一位身着白衣的“驯虎师”。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世界上最大的斜塔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倾斜度竟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再向前行,河道曲折,游船将驶入“之”字湾,这是暗河最深处,水深7米,但河面上水平如镜。前面是长38米,宽4.5米,横跨“九曲银河”的“天生桥”。接下来是“玉象戏水”和“仙人采药”。

游客朋友已游览了“九曲银河”的“春 夏 秋 ”等季景观,下面再请游览“冰雪世界”---北极宫。

“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面积1800平方米,高达50米。右前方是“昆仑映雪”,又叫“大雪山”,这是洞中最大型的列队式堆状石笋,这是“金玉壁雕”和“关山烟云”,走在这里,有置身仙宫的感觉。难怪乎有诗叹道:“山林绝壁悬崖上,似入琼楼玉宇中,莫怪我华长自傲,世间哪有上仙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面带微笑,为游船导航。前方岩壁上还有一奇异石笋,它有如一只“白玉宝瓶”,瓶中装着洒向游人的圣水。船行一路,滴水不停。如果滴到您身上,头上,这是水洞送给您的礼物。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这里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份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此处的景观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洞壁水泉”。这里的岩壁上都在向外流水,每逢雨季,水量变大,这岩壁时而如飞瀑直下,时而又如屋檐滴水。遇到旱季,水量较小,那岩壁也涔涔淙淙,滴水不止。第二个特点是“滴水莲花”。这莲花是生长在洞顶的钟乳,呈圆形,圆形的中央就是向下滴水之处。滴水时而如注,时而叮咚作响,犹如断线珍珠一般。

游客朋友,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使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有到头。1997年,我国与法国组成探险队深入前面继续考察,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们尽情地观赏了这座水洞的种种奇观,大家可能要问:如此之大的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来自何处?

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按地质时代划分,地球分为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代。远在古生代奥陶纪,即距离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经历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请注意,溶洞内部的可溶性碳酸盐类沉积物形态不同,名称也各有不同。由洞顶向下沉积的叫钟乳石,如大家刚才见过的“倚天长剑”等。由洞底沉积并向上生长的叫石笋,如“福寿双星”等。由洞顶和洞底双向沉积,并连为一体的叫石柱,如“擎天玉柱”等。由洞顶和洞壁水平裂隙流出的沉积物叫石幔,如“大雪山”等。其他沉积物还有还有石花,石帘,石旗,石流,石田,石球和石珍珠等。这些沉积物的形成,还需要很多外部条件:一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流,二是适宜的温度,三是相应的压力,四是流通的空气。

银河水流量每昼夜1.4万立方米,是靠什么补充的呢?通过科学家研究,现已证实水源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地表水的下渗,二是地下水,三是汤河水的直接补给,这三部分水汇入水洞,才形成地下暗河蜿蜒曲折,终年不竭的奇特现象。

我们已经游览了2800多米,但仍觉呼吸均匀,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洞内新鲜空气不断得到补充,通道有3条:一是洞口,二是泻水洞,三是洞内的多条裂隙,加上洞内外温差使空气不断产生流动,才使人有舒适的感觉。

【洞外部分】

这是古琴湖,面积1.2万平方米,有曲桥,拱桥,湖心亭等景点。在文化长廊的后侧是名人游览水洞后留下的碑刻。瀑布下是本溪水洞出水口,每秒流量0.16立方米。湖东岸是茶室,湖南岸是赏枫园。另外,湖中还可垂钓,荡舟。

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木兰花是本溪市花,叶子呈卵圆形,花洁白硕大,芬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欢迎再次光临本溪水洞,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庐山锦绣谷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锦绣谷春夏看花和云,秋冬观石和树。锦绣谷中奇花繁多,四季不断。山谷中最富传奇色彩的花,首推"瑞香花"。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瑞香产于庐山,原名"睡香"。相传古代有一僧人昼寝岩下,梦中但闻异香酷烈,觉而寻之,故名。后人惊奇,认为是瑞祥之兆,改名"瑞香"。锦绣谷中花的分布数量最多的花是"云锦杜鹃"。"云绣杜鹃"是石楠科常灌木,花呈淡红色,桃红色等。春暖花开时,花红巧舞,灿烂若锦,取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句"锦上添花"之意,亦称"云锦花"。在《庐山志植物目》,正式称之为"云锦杜鹃"。天上有竹林,地上有少林。地上的少林寺,我们可以见到。可天上的竹林寺,有谁见过?真是有心难见竹林寺,无意常遇仙客来。相传竹林寺就隐藏在这山谷之中,每当风云变幻的时候,还能闻听到从竹林寺中传出的钟鼓之声,也有机会看见云端的影子。据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和身患疾病时都会得到庐山竹林寺的神仙和尚周巅仙的帮助,多次化险为夷。为感谢救命恩人,朱元璋得天下后,派人到庐山来寻找竹林寺,可每次来人除了找到这崖壁上高高刻着的"竹林寺"三个大字外,。别无所获,为此,后人就把"竹林寺"称为"天上的寺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