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汇编20篇)

浏览

4881

范文

46

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总结[页2]_整改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军人,全文共 1083 字

+ 加入清单

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总结

2、坚持日常检查和通报制度。为规范机关正常办公秩序,局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办公室,每周对工作人员遵守“十条禁令”、坚持上下班时间、维护办公秩序情况和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3、实行“一岗双责”和无缺位工作制度。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科室负责人负直接责任制,将行风建设与年度考评、考核和奖惩结合起来,谁出现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决不手软。各部门业务分别明确两个责任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要有人办业务,不得以任何理由出现停办或延办业务的现象发生。

4、建立罚款备案制度。要求执法科室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实施罚款预警制,违法情节严重,且整改无效确需处罚的企业,也要根据罚款额度向相关领导进行备案。执罚时,要求执罚科室必须向企业出示备案文件和处罚依据,并坚持使用上级部门统一印制的处罚决定书和财政部门监制的统一罚款票据。严禁科室进企业乱收费、乱罚款。

5、建立行政许可限时办结制。要求各业务部门对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当场办理的事项要即收即办;对程序、条件等较为复杂,不能当场办理的事项,必须承诺办结时限,按时办结。超过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限不能办结的事项,相关科室负责人要说明原因,并向服务对象做出解释。

四、整改效果

通过集中整顿,改进了工作方法,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质监分局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群众搞好服务,通过学习教育、严格制度、规范行为等措施,全局干部职工在岗位意识、服务意识、办事效率、服务手段等都有明显提高。

在开展学习讨论过程中,我局组织党员干部在认真学习规定课目的同时,重点学习了市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以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迫切性,积极探索,务实创新,切实全力做好开发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全区消费者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

五、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要认真按照开发区两委的安排,整章建制,认真整改。全局上下以这次整顿活动为契机,以解决根本问题为出发点,在思想、纪律、作风上有新转变,在制度建设上有新发展。一是精神状态要进一步振奋,要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知难而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待每一项工作。二是组织纪律观念要进一步强化,切实杜绝上班时间办私事、办事效率低和迟到早退等现象。三是工作作风要进一步转变,按照市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四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年内跑成一般纳税人项目和商贸物流项目。

临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侯马开发区分局

二〇〇八年三月三十日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乡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猎头,全文共 1732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县某镇,土地面积65.4平方公里,耕地2133公顷、其中水田1914公顷,山地2080公顷,下辖3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人。该镇自古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三国名相蒋琬曾求学于此,镇东部有以蒋琬命名的蒋琬峰,留下了蒋琬勤学的千古佳话。境内和合村的三角塘水库底坡上有西汉陶器窑址,丰家村周家湾菜园内有宋代陶器遗址,有金紫峰宝觉寺,有黄龙山清俊亭等名胜古迹,有王如霆、赵三元、陈荆等历史名人。目前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和外出打工。

人才队伍现状

该镇机关工作人员共有252人,其中党员140人,民主党派1人,大专以上学历110人。编制数为137人,在岗人员132人。副科以上干部35人,实职副科14人,退休人员19人,停薪留职人员95人,公务员71人,职工42人,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中有中级职称的3人。35岁以下的150人,占总人口的60%。

在1995年的时候,该镇总工作人员89人,96年至99年进入了大量人员,其中有部分是大中专毕业生或退伍军人,其他大部分是通过各种关系招工进来的,并且文化水平都不大高。XX年至XX年县里要乡镇精减人员,该镇新来的关系不大硬的大中专毕业生大多下岗或停薪留职。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在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创新性人才,在农村应该增加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规模企业,这就要求在人才需求上要有真懂技术,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把握市场,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多发展有技术含量的生产。

造成农村基层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对于乡镇机关人员来说,原来的七所八站,大部分干部管理权限都上划,收回县直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使干部的选拔面比过去大大缩小;乡镇一级在职人员报酬低,报考乡镇公务员的人不多。在这个镇,相当多的顶岗人员是城镇当兵转业安置下来或者是七几年乡镇招聘干部,学历不高不说,能力也有限。该镇132名在职人员中,当兵回来的达35人,招聘干部15人;因公务人员管理严格,转干不如过去容易,这样乡镇只好让一些不是公务员的人干公务员职位的事。县直一些部门近年来向乡镇借调借用干部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使得乡镇缺人的现象更加严重。该镇就有3名同志在县直机关帮忙。分析造成农村基层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在吸引高校毕业生方面没有诱惑力,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往往把农村排斥在外。二是农村相对封闭的发展环境阻碍了人才的引进,很多优秀人才认为农村不具备大城市发达的信息网络,在个人发展平台较小。三是乡镇工资待遇较低,影响了其吸引力。

现在的乡镇工作人员,大都有发不出工资的威胁。比如该镇早几年的电视台有7个人,其中4个年轻人各有特长,将电视台搞的红红火火,每年创收20万。镇里规定台里要完成10万的收入就发基本工资,剩下的收入镇财政与台里按五五分成,即台里应有5万元的奖金可发,但实际发下的每人不到3000元。这样,四个年轻人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三四年后,年轻人全部走了,新加的人员在技术不能有大的创新,又过了2年,台里的收入大大减少。目前,这个电视台每年收入1万多元,入不敷出,只剩下3个工作人员了。

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与人民群众发生最直接的联系,加强乡镇政权建设,培养更多的乡土人才是建设和谐社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当地发展经济最急需的工作。 要改变目前一部分乡镇干部后继乏人的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应完善对乡镇干部、尤其是边远地区乡镇干部的选拔作用机制,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多渠道选拔;应动员更多的青年干部到乡镇锻炼,把到乡镇工作作为干部必须经过的一课;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不仅从政治素质上提高他们,也应从经济利益上关心他们;对乡镇干部缺编人员应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不能把县级安置不了的非干部人员往基层塞,造成基层职工中公务人员比重下降,整体素质下降。乡镇人才队伍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总量不足,突出地体现在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基层人才严重短缺。为此,在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猎头,全文共 7303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行政建制,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承担着农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市农村人才队伍数量、构成及存在的问题,市人才办决定开展实地调研,采取座谈、问卷和走访等形式,弄清农村最基本的人才需求,为我市研究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服务好人民群众。

本次调研选取**镇。该镇地处浉河区西南部,南湾湖上游,距市中心27公里。全镇总面积28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63个村民组,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该镇属山区,且特色产业鲜明,农村人才的开发、引进、使用及面临问题在全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一)党政人才队伍情况

1.机构设置

该镇经区编办核定机构为4中心2所,即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国土资源所、民政与劳动保障所。

2.编制设置

人员编制为行政编29名,其中党政领导职数9名,机关工勤人员3名。事业单位编制44名,其中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编制13名,村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编制7名,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编制2名,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编制14名,国土资源所编制4名,民政与劳动保障所编制4名。

实有人员为行政人员16名,其中党政领导11名,行政空编13名;工勤人员3名。事业单位人员35名,空编9名。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10名,空编3名;村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6名,空编1名;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1名,空编1名;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0名,空编4名;国土资源所4名;民政与劳动保障所4名。

表一 略 **镇党政人才队伍编制情况统计

3.人员构成情况

党政领导11名,60年代2名,70年代5名,80年代4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名,本科学历8名。人员年龄梯次结构搭配相对合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总的来看,党政人才队伍空编较多,政府部门运转较为紧张。急需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队伍,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二)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情况

1.教育系统

(1)概况:全镇现有学校16所(中心校本部、5所联合中心小学及10所村级小学),其中10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4个,10-50名学生的小学6个。在校学生3905人,87个教学班,入学率100%。中小学在编教师共计271人,实际在岗教师248人(调研员6人,长病不能上班8人,外校借调5人,本期调出4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8人,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6人。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为100%,高层次学历占38%以上。

表二 略 **镇教育系统学校情况统计

(2)年龄结构:50岁以上教师102人,占教师总数的37.6%。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中老年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高层次学历教师比例偏低,不能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师队伍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

表三 略 **镇教育系统人才队伍构成情况统计

(3)教师工作量情况:

中小学在编教师共271人,实际在岗教师248人,人均周工作量15节。其中中学教师103人,28个教学班,人均周工作量12节;中心小学教师43人,16个教学班,人均周工作量16节;村小三个教学班的配5位教师,人均周工作量21节;教学点一个班一位教师,全天候上课,每周34节。

(4)教师收入及生活情况

本次实地调查,分别采访了中学和村小教师。中学教师明睫雅XX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任教初一两个班语文。每月工资2300元左右,每月自己租房费用130元,做饭开销600元左右,每月通讯费用60元左右,家在市内,周末回家每月往返车费80元左右。黄龙寺小学教师樊锐,XX年9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每月工资2100多元,学校提供住房一间,每周往返市内交通费用40元,周五下午回家车少或没车,周日下午要提前到校,变相延长了工作时间。另有20位教师家住信阳市,孩子在市内上学,每天早来晚回,每月需要交通费用近500元。

(5)走读生的情况:

全镇走读生共计1795人,主要是一、二、三年级学生,多数为就近入学。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低,多数学生需要家长一日四接送。部分学生离校较远,最远的距离学校近6公里,每日6点就得起床赶往学校。冬季放学回家,天色已晚,安全隐患较大。部分家长离家在街镇上租房居住(大多由其爷奶监护,只能照顾生活,不能辅导学习),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

从调查统计可以看出,**镇教师数量相对紧缺。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急需改进。教师年龄结构偏大,30岁以下年轻教师偏少,教师学历结构中本科比例偏少,知识结构难以紧跟社会时代进步。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比较重,现实生活如住房、吃饭面临诸多困难,加上回家需要长途跋涉,课余生活单调枯燥,既影响教师日常教学,也难以真正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2.医疗卫生系统

(1)编制设置:该镇卫生院实有干部职工总人数26人,其中在编在岗16人,聘用10人。卫生技术人员按学历层次分类:大专学历9人,中专学历17人;在编人员按职称层次分类:专业技术岗位中级2人,初级以下3人;技术工岗位高级工5人,中级工6人。另聘用人员10人,9人为专业技术人员。本院内设13个科室:内科、外科、儿科、牙科、妇产科、放射科、检验科、防保科、护理办、手术室、药房、财务科、收款室。

卫生院核定编制数46人,实有在编在岗16人,严重缺编。实际工作中一人多岗,影响业务正常有效地开展。

表四 略 **镇医疗卫生系统人才队伍构成情况统计

(2)年龄构成及收入:本院在职职工26人,其中30周岁以下10人,30~50周岁14人,50周岁以上2人。在职在编人员平均每月工资XX元左右,聘用人员平均每月1800元左右。单位提供职工住房,2人一间,饮食自理,生活费每月500元左右。

(3)村卫生所情况:全镇共有24个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2~4人,共有村医64人,都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村卫生室人员大都为中专学历,年龄30~45周岁居多。

可以看出,**镇医疗卫生系统尤其是镇卫生院人员比较紧张,空编多达30人,日常工作中常务副院长都要坐门诊;其次,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月工资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医疗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培养周期长,引进、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编制,否则不利于队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本地的医疗保健水平。

(三)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情况。

该镇拥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2180人,人均年收入为3.98万元。

(四)其他人才队伍情况

**镇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5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近177人,公共文化从业人员3人,技能人才6人。

二、**镇人才工作主要做法

该镇紧紧围绕“放大人才引领效应,打造生态魅力茶乡”这一主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生态环保茶面积的扩大,为浉河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坚持党管人才,健全人才工作体制

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引领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完善了《**镇创新人才投身农村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突出人才强镇的战略地位,把人才工作放在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招商引才并举,放大特色人才效益

咬定“茶”字不放松,坚持招商引才并举,引进、培育涉茶类人才2150人。如引进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的高级茶艺师李志顺研制开发出信阳茶系列的新贵——“信阳观音”,继“信阳红”之后进一步拉长了信阳茶产业链条,为茶农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帮助本土农村实用人才朱发阳创建发阳红茶厂,发展“信阳红”,提升了当地夏秋茶利用率。为全镇150名茶叶土专家申报种茶、制茶、茶叶销售管理与评茶技术员。

(三)创新工作举措,推进各类人才培育。

一是建立人才信息库建设。建立乡土人才、回归人才、引进人才、企业人才、村组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六个类别的人才信息库,为党委、政府提供了丰富详细的人才资料。

二是扎实开展培训工作。邀请区茶办、区农业局、市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为全镇茶农开展无性系茶苗栽种、红茶加工、茶园管理等科学技术。组织农村技术骨干参加由市、区组织的专业性较强的培训会。另一方面,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技能培训,为培养人才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先后有万名茶农受益。

三、**镇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该镇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仔细分析该乡的人才队伍现状,可以看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制约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一)人才总量偏小。人才总数为2664人,占全镇人口6.20%,低于全市(8.52%)、全国平均水平(8.75%)。在人才总量中,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公共文化人才等都比较匮乏,其中公共文化人才还为空白。而与群众利益最相关的教育、卫生类的专业技术人才都比较短缺,存在着有编无人的现象。其中镇卫生院空编30个,人员青黄不接,一人多岗,无法提高服务水平。教育系统因各村适龄入学儿童较少,4所村小学学生数不足10人,按照农村小学师生比为1:25配备教师,师资力量不足,一名教师教5、6门课程,工作任务繁重。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乡镇党政在XX年以后除了补充科级干部和选调生外,没有补充年轻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在XX年以后没有补充年轻人,现最年轻的人都在30岁以上。教育系统50岁以上教师102人,占教师总数的37.7%。茶产业受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影响,茶园管理、采茶制茶能手年龄也都偏大,后继乏人。二是行业地域分布不均,中心集镇人才相对比较集中,而边远村人才严重不足。教育系统内初级中学及中心小学满员,而村级小学需要聘请代理教师才能维持教学。村级小学生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不足、素质不高存在着正关联。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而农业、城镇规划建设等系统缺乏高、中级类人才。三是性别比不均衡。、XX年教育系统新进人员40人,其中女教师为37人,镇里其他机关单位很少,合适的未婚男性凤毛麟角,女教师的婚恋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三)人才整体层次不高。

一是高层次人才稀缺。一般性人才较多,现代复合型人才少,高层次、创业创新型则廖廖无几。特别是作为“老牌”茶乡,茶产业人才层次不高,茶文化创意、茶叶科技及产品研发、茶市场营销等高端人才极度匮乏,严重制约着茶产业升级。二是急需人才稀缺。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学历低、技术水平低、职称低。且大多数没有掌握现代办公技术,城建规划、企业管理、特色农业、金融财会类人才匮乏。在教育系统中,理科类教师相对紧缺。

(四)人才容易流失。

受编制、待遇、环境、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等因素影响,该镇现有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只要有机会就流动到城区。近三年流出2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8人。教育、卫生等系统人才流失更加突出。镇卫生院XX年聘用了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因无法入编,XX年都通过招考到了能给予编制的其他地方。在塔耳湾教学点有两个班级共25人,只有一名正式教师,聘用一名退休教师;白马山教学点6名学生,一名教师,都需要全天候工作。同时,因农村寄宿制学校工作经费与学生数量挂钩,为每生每年220元,一年也只有几千元,无力改善工作环境,存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现有教师人心浮动。

(五)人才增量和社会发展不同步。

受“凡进必考”所限,乡镇无法及时补充新的工作人员,且新录用公务员和选调生往往很快被上级机关借调或调走,加重了缺人现象。镇卫生院虽然空编较多,除聘用10人外,没有补充在编人员。教育系统由过去民办教师转正138名教师都将在近几年集中退休,虽然不断补充新人,但教师队伍还是一直处于净减少状态。全镇教育系统XX年招考20人,退休16人,调走6人,实际减少2人;XX年招考20人,退休18人,调走4人,实际减少2人;XX年已调走4人,且将要退休12人,预计请产假8人,需要新补充30人以上。同时,上级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但没有分配学前教师编制,只能从小学教师调任、兼职,挤占了有限的教师资源。寄宿制学校缺少后勤人员、管理人员、生活教师编制和缺乏专职保安。

(六)人才培养培训滞后。

目前,受经费短缺影响,基层人才培训、考察、学术交流机会比较少,缺乏刚性、深层次的规模培训措施。该镇党政、事业人才80%在三年内没有得到培训;教育系统因为一人多岗,85%的专任教师没有培训、考察、学术交流机会。卫生系统的培训只局限于一般的岗位培训,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农村实用人才组织化程度不高,各自为战、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引进、培养、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工作。根据农村一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用科学人才观统领人才工作,在优化结构、畅通渠道、营造环境及科学评价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乡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服务并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普及科学人才观,进一步解放思想。

坚持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人才工作重大部署、重大举措、重大成效,深入解读科学人才观的新思想新理念,使科学人才观更加深入人心,从上到下推动思想观念转变,引导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一把手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乡镇基层人才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带动群众、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营造尊才爱才的社会环境、育才用才的政策环境和惜才留才的服务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鼓励创新、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纳能力和聚集效应。

(二)创新人才引入机制,促使人才补充常态化。

一是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如设立人才专项编制,按照人进编增、人走编收的原则安排使用,使人才引进不受单位性质、编制限制。对到乡镇工作的博士可享受副高职称经济待遇,硕士研究生、“211”重点高校本科生可享受中级职称经济待遇;对其他人才,免除试用期,给予一定的交通、食宿补贴等。二是实事求是核定编制。对农村小学,要配置学前教育编制,每校配备2名幼师。寄宿制学校按照200名学生配备工勤人员2名、生活教师2名的比例配置工勤人员编制。村小配置安保人员1名,中心校、初中学校配置专职安保人员1-2名。对农村小学教师编制应根据农村实际按班级数配备。三是建立稳定的人才补充渠道。每年在高校毕业生毕业之际,主动到高等院校联系引进急需专业人才。适时公开招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四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吸引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回归报效家乡。

(三)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壮大人才队伍。

一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试验区建设的人才多元化需求,依托项目、工程和特色产业,强力推进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强化基层一线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分层分类人才培训方案,做到重要人才重点培训,年轻人才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提高人才队伍质量。要通过业余教育、联合办班、专项短训、委培联姻、学术交流、出外深造等方式,给广大农村人才经常“充电”,以促使他们知识常新,成果常有。三是突出特色产业主题,引进、扶持各类特色产业人才,发挥特色人才引领带动作用,促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四)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引导人才扎根基层。

一是加快乡镇人才市场的基础建设和监督管理,完善规模和功能,为用人主体和人才资源之间搭建起快速配置的桥梁。发展网上人才交流服务,促进人才信息共享。二是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干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贫困县等计划,继续开展选调生工作,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特岗计划,推进人才向基层、向农村流动。开展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工作,完善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和农村、企业服务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技术入股、合作研究、培训讲学等方式为乡镇服务。三是实施城镇公职人员到基层服务和锻炼的派遣和轮调办法,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四是鼓励城镇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研究、培训讲学、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为乡镇基层服务。五是提供灵活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向在农村一线工作的人才倾斜,向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减少人员流失。

(五)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增强人才队伍活力。

对在农村一线工作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工作的人员,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改善生活、工作条件,确保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一是深化职称改革,评定职称以业绩为主,放宽对论文论著的要求。且不受结构比例和岗位数额限制;对没有专业技术岗位的,特岗特聘。工作XX年以上且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的,可以直接评定中级职称。二是建立人才周转房制度,免费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按照人进房住、人走房收的原则安排使用。三是增加继续教育、外出进修机会,每2年提供一次到县级以上城区机关、学校、卫生医疗机构学习、实训的机会。提高评先评优指标分配的比例,增加评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种机会。四是规定市、县机关、事业单位新补充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原则上从有3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遴选。

(六)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

一是各级政府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二是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重点用于农村一线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奖励,以及紧缺人才的引进、资助、培训等。提高边远山区寄宿制学校工作经费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对农村一线人才,每月发放租房补贴、交通补贴、科研津贴等适当的津贴,帮助降低生活、工作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2024最新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62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对策调研报告(2017最新)

图1

图2

图3

编者按 XX年毕节5名留守儿童因在垃圾箱生火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阴影还未散去,XX年6月9日晚,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死亡,悲剧又一次上演,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生存命运和困境的深深关切和担忧。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205.7万,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贫困程度比物质贫困更为严重。XX年5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状况调查”,并最终形成了题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课题报告。我们编发此报告,目的是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关注他们学习、生活和心理面临的诸多问题,让上述悲剧不再上演。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1.6、3.9和3.1个百分点(图1)。意外伤害的发生源于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监护人履责不到位。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然而,有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其学习态度与状态的差异,一方面缘于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与留守儿童自身的情况有关,因为缺少有效监督和应有的学习辅导,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问题积累多了,势必影响学习的自信心。有58.1%的留守儿童表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高出5.8个百分点。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你和谁最亲近”“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谁经常鼓励你表扬你”5种情况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亲、父亲和同学朋友,留守儿童则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较弱,而朋辈性倾向明显,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此外,还有17.6%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社会支持弱化使得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更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闷闷不乐(37.7%),以及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都多于非留守儿童。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更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经常感到烦躁(47.6%)、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21.5%)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3.7、1和3.5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图2)。

总体来看,留守女童负面情绪多、孤独感强。其原因:一是性别的差异使留守女童更需要父母的爱抚;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支持不能满足留守女童的心理需求;三是传统的社会角色期待加重了留守女童的心理负担。留守女童的家务负担远高于男童,也高于非留守女童。在为家庭转移更多劳动负担的同时,留守女童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与父母外出带给她们的心理影响叠加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会影响到她们未来的发展。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

某县综治委的同志说留守男童是当地犯罪青少年的重要群体,称他们为“110的后备大军”。其原因: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管,这是留守男童不良行为相对突出的直接原因。男生成熟较女生晚,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监控,否则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理解、掌握和内化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导致价值观和行为偏差。数据显示,留守男童更赞同诚实守信的人容易受欺骗(55.1%)、一夜成名的人令人羡慕(47.1%)和做好事经常得不到好报(39.0%)等说法,比留守女童高4~6个百分点。

二是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男童影响较大,本次调查中有91.9%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或双亲外出。父亲外出缩小了儿童的生活和活动空间,也使得家庭中缺少权威形象,使男孩的管教和监督变得更为困难。此外,对于男童而言,父亲还提供了男子的基本模式,供其参照和认同,父亲远离不利于留守男童的性别认同。

6.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学生4.1和8.7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43.4%),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初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他们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变化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对于初二留守儿童来说,青春期的影响与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叠加,放大了种种问题。

7.父母外出对小学四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在四年级到初三6个年级的留守儿童中,过去一年,有3.6%的四年级儿童遭遇触电,比例最高;而非留守四年级儿童为1.5%,比例最低。在上网的留守儿童中,有26.9%的四年级儿童玩网络游戏,9.9%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内容,在6个年级中位于前两位。此外,有10.6%的四年级留守儿童在生病后选择自己忍着。

外出父母及代理监护人,因为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长大了,已经适应校园生活而又尚未面对升学压力,容易对其放松监管。这不仅使得他们更易遭受意外伤害,也忽视了他们一些不良品德和行为的滋生和发展。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划分,十岁左右的儿童正是道德水平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也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76.7%)、担心见不到父母(59.2%)、担心父母不爱自己(34.6%)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曾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寄宿生(49.6%)比非寄宿生高10.5个百分点,平均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的寄宿生(15.2%)比非寄宿生低5.9个百分点。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上学迟到(49.2%)、没完成作业(54.6%)、不想上学(45.6%)、对学习不感兴趣(48.9%)、听不懂老师讲课(62.9%)、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56.7%)、成绩下降(78.5%)以及被老师惩罚(67%)的寄宿生比例均高于非寄宿生,相差5.9~12.6个百分点。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习经常有老师答疑的仅有四成(40.4%)。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寄宿生学习之余或节假日最经常做的是在宿舍和同学聊天(50.1%),其次是在室外锻炼、玩耍(38.5%)和看电视(24.5%)。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就餐满意率仅六成多;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35.2%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图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习局长在干部队伍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体会_学习体会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军人,全文共 2855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局长在干部队伍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体会

吉局长在干部队伍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打造“双合格”“三过硬”工商队伍,为科学跨越,富民强市,是工商工作当前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现实需要。

一、当前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主要的问题:一是坐而论道的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一些同志说套话,讲空话,喜欢高谈阔论,讲原则多,讲措施少,讲别人多,讲自己少,笼统讲的多,具体如何干讲的少,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 二是自由主义的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有的同志发牢骚、讲怪话,不负责任地发表议论,对上级决策评头品足,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等庸俗作风依然存在,组织纪律观念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三是不重视理论学习的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一些同志对理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总感到自己学的差不多了,不想学;认为作风建设是老一套,不用学。我们通常讲的学习是有特定含义的,首要的是搞好理论学习,但在学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由于不讲学习,片面认为会“干”就行,致使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四是无所作为的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一些同志的精神状态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形势,在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在工作方式上缺乏群众观念,对基层和群众服务不够,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一些同志看形势只看到成绩和有利的一面,忽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盲目乐观;或者只看到困难和问题的一面,看不到成绩和发展的一面,盲目悲观,思想和方法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五是“官本位”的思想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有的同志跑官要官,热衷于找关系,拉选票,在职务上盲目攀比,比高不比低,比快不比慢,工作不到位。一些同志法治观念淡薄,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对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简单粗暴,作风野蛮,行使自由裁量权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错误的权力观和地位观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

二、当前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 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些同志对于在新的改革实践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缺乏忧患意识,陶醉于已有的成绩,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压力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奋起直追、乘势而上的历史责任感不强。二是缺乏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党员干部缺乏理论修养、思想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直接影响了自身的作风建设。三是缺乏对干部作风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一些同志对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还缺乏认识,因而抓干部作风建设往往舍本求末,对一些表象问题没有提到世界观改造的高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是缺乏对思想作风建设新问题的深入研究。一些同志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有一定的差距,对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虽然讲的很多,但思想作风建设是第一位的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紧迫感还不强。如何以现实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抓好作风建设缺乏深入研究,遇到问题还习惯于拿本本去框实践,拘泥于老经验、老办法、老措施,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解决当前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一是在建设服务型机关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创新发展、多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带动干部作风建设,以干部的优良作风保证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干部作风建设有抓手、有实效。加强作风建设还要体现在为基层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的过程中,使工作职能向基层延伸,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把工作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办实事,加强与基层的联系,密切与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二是在强化理论学习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因而抓干部作风建设既不能抓一阵子,也不能就事论事。必须通过抓理论学习,解决好思想作风和学风的问题,解决好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问题,打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这样才能抓住根本。当前,要把开展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整顿活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上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打牢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增强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等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造成的。因此,必须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贯穿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要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统一,强化公仆意识,反对以权谋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在机关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形成工作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干事业、干成事业的良好局面。多抓那些虽然上级不易看到、不易听到,但基层和群众十分欢迎的事;多抓那些虽然无益于个人扬名出彩,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有好处的事。五是在狠抓制度和责任制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在严格教育的基础上,对干部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作风建设,一把手责任制是至关重要的,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促使干部经常思考和检查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经常思考和检查所做的工作是不是开拓进取、实事求是、深入扎实、忠于职守、高效快捷和清正廉洁。六是在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研究制定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群众观点看政绩,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防止片面性。要坚持正确导向,对干部的评价和任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必须有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实践证明,凭实绩用干部,就会引导干部积极向上、见贤思齐,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创造业绩;否则,就会在干部任用上形成误导。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褒奖和重用;对那些无所作为,好大喜功,作表面文章的干部,给予批评和惩戒;对那些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热衷于跑门子、找路子、甚至跑官要官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导向,引导干部把全部智慧和力量倾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旅游,教培,培训,猎头,全文共 187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考察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学习兄弟省市旅游教育培训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局党组《关于开展百日大调研活动的方案》,由王维副局长带队,组成第三专题调研组,于3月8日至18日,先后赴广西、安徽两省以座谈交流和实地学习考察的形式就旅游教育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学习考察

的基本情况

在11天的专题调研考察中,第三调研组先后与桂林市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以及安徽的旅游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了当地旅游教育培训开展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并实地考察了广西和安徽的一些景点。

学习考察的总体印象,一是广西、安徽两省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的扶持力度很大;二是旅游业对扩大就业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方面贡献显著;三是景区建设地方特色鲜明,景区管理科学、规范;四是地方政府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很强,几百年的古村至今保存完好。

二、外省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1、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广西旅游局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举办了第二、三期东盟旅游人才培训班,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被授予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牌匾,成为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基地为东盟各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多样性、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服务。这将进一步促进广西和东盟全面开展旅游合作、进行东盟语种培训、旅游研究和学术、业务交流活动,成为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旅游界的重要通道和纽带。

2、旅游专业院校建设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广西旅游局,创办于1985年,1994年正式定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设有旅游与休闲管理系、酒店管理系、旅游外语系、导游系、商务系、视觉艺术系、艺术表演系、基础部、社科部、公共外语部等7系3部,29个专业,现有在校生近万人。目前已经形成了与旅游业产业结构相匹配、紧贴行业需要的专业体系。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国家旅游局在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旅游饭店及旅行社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考试定点单位,也是广西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及自治区旅游局导游资格考试培训基地和教材编写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广西院校第一,连续多年被评为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与境外旅游组织和旅游院校密切联系,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旅游教育与国际接轨。学校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重点支持单位和其教育委员会附属成员单位,12月与香港理工大学承办了由世界旅游组织、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届旅游教育国际论坛。

3、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为开展好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广西旅游局还设立了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经过近的发展,广西的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已经增至110万元。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根据培训计划,分区域、分种类统筹各类培训班,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目前正在开展“导游三年大培训”工作,计划在XX年底前完成全区2万多名导游的全员培训。

4、旅游教育培训内容、形式

在常规的行业培训任务之外,广西旅游局拓宽了行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横向联合培训

广西旅游局与广西红十字会联合举办“旅游系统救护师资培训班”,导游员经过培训取得“救护师培训证书”,将成为具有救护资格的导游员和培训旅游行业救护师的师资储备。

(2)以赛代训

举办“广西导游风采大赛”,通过大赛,选拔培训一批能胜任重大接待活动、能代表广西导游水平的高素质导游员,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

三、对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设想

1、建议设立辽宁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设立教育培训专项资金,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就有了资金保障,资金可以提升培训质量、于创新培训手段和扶持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2、建议组建辽宁旅游职业学院

据了解,目前很多省的旅游局都有下属旅游职业学院,搞得较好、影响较大的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这些旅游专业院校在旅游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院校专业设置特色鲜明,向行业输送了大批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很多院校已经发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材料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领导,部长,军人,全文共 3135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直面黎民百姓,是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重要思想的最前沿阵地,肩负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党的xx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草药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乡镇干部是乡镇政府职能的主要履行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是贯彻xx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根本要求。 一、 目前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的现状 目前,乡镇绝大部分干部是敬业的,为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完成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付出大量心血,工作卓有成效。但是,也有少部分的乡镇干部,思想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村工作的进展,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工作松劲、热情低落、安于现状。一是工作拖拉,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二是工作作风不实、不深、不细,调查研究少,“泡”在机关、浮在会上的多;三是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进取不足,对乡镇发展目标不明,措施不力,办法少;四是“老油条”。一部分乡镇干部认为自己在乡镇干的时间长,是“老乡镇”了,组织上该“考虑”、“照顾”了,对工作叫苦的多,实干的少。 ㈡制度不全、管理不严、纪律松懈。一是有的乡镇虽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如“学习制度”、“议事制度”、“财务制度”等,但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严格执行,遇事形成有章难依的状况;有的不能总结、完善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工作的需要健全规章制度;二是对乡镇干部管理松懈,主要领导忙于开会、跑项目,对乡镇的工作安排不全、不实,缺少检查督促,副职领导无权处事,职工无人管,放“散羊”状况尤为突出;三是个别乡镇领导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起不了表率作用,不仅影响到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造成了有“令”难行、有“禁”不止的问题。 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一是部分乡镇领导不善于做群众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靠行政命令的多,从说服引导的少;二是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抓得不紧,或学习满足于一般的念文件、读报纸,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职工之间交心谈心少,干部职工有想法、有意见、有建议,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或干部职工对党委的意图、对政府的工作不了解,又难于启齿,最终影响了干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㈣部分干部素质低。少数干部以条件差、乡镇工作就那么回事等为由,自我感觉良好,放松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锻炼,工作不思进取,思想不求进步抱着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做工作,也不管那“钟”撞响没撞响。 二、 提高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对策和思路 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乡镇领导要和乡镇干部加强联系,实现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和乡干部交成朋友、挚友,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当好他们的“参谋和后勤部长”,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㈠真抓培训,提高素质。要完成好农村各项工作任务,要解决好农村突出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干部问题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提高乡镇干部思想文化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除了按照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对干部进行大规模全员培训的要求外,还要完善乡镇培训、轮训制度,认真抓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电脑、法律、经济以及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㈡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古人云:“士为知已者死”。乡镇干部的结构呈多层次,从年龄上看,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者,有年富力强的青年同志;从文化程度上看,有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的,亦有正规大学毕业的知识青年;从来源上看,有工人转干的,有招聘录用的,有国家分配安置的;从性格特征上看,有开朗活跃的,有内向沉稳的等。因此,作为乡镇主要领导一定要全面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乡镇干部进行合理的任用,是干部工作的关键,是人尽其才的好办法。在用人上,要按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分配适当的工作,尽量避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不应把懂得法律知识善于调处矛盾和纠纷的干部用去管理后勤事务;不应把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善长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安排从事工作;不应把性格偏激、过于外向的干部安排从事组织人事、纪检和财务工作。总之,要力求做到乡镇干部岗位的合理安排,扬长避短,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㈢量化考核,依章办事。首先,乡镇工作必须实行量化考核,除了量化考核干部的业务工作外,影响全局的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也要进行量化。考核的指标要切合实际,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指标过低,每个干部都轻而易举地完成,有违考核的初衷;指标过高,大部分干部都穷尽所能仍不能企及,容易挫伤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量化考核要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量化目标操作性要强,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考核的办法要公开,考核的结果要公布,使干部知道自己怕劳动成果,还要记录存档,作为干部奖惩的依据,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提拔培养的重要依据。没有量化考核,就不能很好地客观评价一个干部的能力和业绩。其次,建章立制,依章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章立制,用制度管理干部,是约束干部,激发工作积极性的根本保证。制定的制度要切合实际,在广泛征求干部的意见,并取得绝大多数人支持的前提下订立。制度一经订立,大家必须严格执行并共同遵守,特别是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遵守,做出榜样和表率。对有违反前兆的干部应及时提醒告诫,进行教育帮助,尽可能减少违反规章制度的人数,以期达到警诫作用,发挥制度管人的作用。 ㈣排忧解难,关心爱护。乡镇干部在履行职责时,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需要人力配合、需要交通工具支持、需要工作经费等。作为乡镇领导,就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同时要适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使乡镇干部时时感到组织和领导的存在。在对待乡镇干部个人和家庭的困难上,领导同

志更需要给予安慰和帮助,及时把组织的温暖和同志之间的友谊送到干部心坎上,使之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心。 ㈤公平公正,任人唯贤。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对待乡镇干部的评优评奖、提拔使用和违章处理上,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心的原则,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对那些经常给领导提批评意见的,平时和领导交流少的同志,领导要格外留心,帮助他们总结成绩时,要在适当的场合给予充分的肯定,力求使乡镇干部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工作,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在评优评奖时,坚持以实绩取人,使评上的人心安理得,评不上的人心服口服,营造出良好的竞争环境。在选拔干部工作中,要坚持严格执行《党政干部任用管理条例》,在向上级组织推荐后备干部时,要实事求是,不拉关系,不搞小圈子,坚持五湖四海。使乡镇干部在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丰富和提高自己怕组织能力和领导水平,相当一部分同志已具备了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的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党组织应给予优先提拔使用,不断地激励他们树立奋发向上的思想。 ㈥提高待遇,改善生活。工作上,乡镇干部工作责任大、压力大,上面千条线,乡镇一根针,上级很多部门工作布置到乡镇,乡镇干部要把它们落实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在一些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的村屯,乡镇干部的工作量就更大,所以,要想方设法提高乡镇干部的工资和待遇,作为上级部门应当出台工资待遇向乡镇、向艰苦地区倾斜的政策,激励更多的人到乡镇工作。在办公条件上,力争解决必要的设施、设备,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办事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政风行风建设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_整改方案_网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政风行风建设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1、中心校分上下两个校区和中心园共有二千五百多学生要经过岐尾桥,此桥离河面低,经常水漫桥面,严重威胁师生生命安全。

整改措施:1、向点头镇党委、政府反映中心校下校的学生必经的岐尾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亟待政府解决。

存在问题:2、校园周边环境亟待整治。突出表现在学校周边摆摊设点比较普遍。

整改措施:1、配合镇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对占道经营、非法经营者给予告诫并没收非法经营产品等,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

2、请示点头镇政府,以镇政府的名义发出通告,加大校园周边摊点清理整治力度。

3、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存在问题:3、家访工作有些滞后,家校联系不够紧密,老师与家长的人脉关系不够融洽。

整改措施:1、组织教师开展“学先进,讲师德”活动,要求全体教师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对学生的教育监管责任。加强家访工作。

2、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工作内容。

3、定期召开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采取给家长一封信、家访等方式对家长的沟通。

4、结合实际,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以身边的先进榜样来激励教师积极向上,做好本职工作。

5、要特别关爱后进生,学困生。

存在问题:4、校务公开工作开展还不够平衡。表现在:中心校开展得较好,而完小校思想不够重视,工作不够不够扎实,内容公开不够全面。

整改措施:1、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探索并构建民主开放、公开透明的长效机制,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把广大教职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2、加大校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和管理力度,①加强检查指导;②定期考评表彰;③召开经验交流会;④通报批评后进校。⑤把校务公开工作切实摆上学校的日常工作,与评优评先挂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先进单位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军人,全文共 1717 字

+ 加入清单

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道为学之道,依次有五:首要博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次为审问,刨根问底,吃透精神,认清实质;三为慎思,辩证思考,探求真谛,把握规律;四为明辨,识别是非,分清黑白,判定真伪;五为笃行,践履所学,锲而不舍,成就卓越。**县委组织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抓手,以"三讲三提升"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组工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和制度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敢干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组工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博学以修身。坚持把学习作为提升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来抓,以讲政治、讲大局、提素质为中心,充分建立和运用岗位练兵、组工讲堂等活动载体,进一步强化真学、真懂、真用意识,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行每周一期组工讲堂,部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各办室负责人讲业务。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辅导、外出培训等形式,突出抓好组工干部的政治理论、组工业务、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努力使组工干部成为熟悉组织工作业务的行家里手。截至目前,部机关共举行了29期"组工讲坛",举办计算机知识竞赛、公文竞赛等竞赛活动16场,有效地促进了组工干部的业务素质提升。

审问求创新。创新机制、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措施。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探索,突出特色工作,打造组工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推动组织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今年以来,该县组织部创新实施了"头雁"、"安家"、"暖心"三大工程,培养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164人,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23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34人,为954名困难老党员、747名中小学生在校孤儿、87户艾滋病家庭捐款捐物达100多万元,协调致富项目21个,帮扶资金110万元。

慎思建机制。一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化学习李林森活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创先争优的实施意见》、《**县组织系统"双奖三优一专项"评比活动方案》倡导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创优秀、争先进,树立想干事、会办事、能办事的竞争意识。二是建立选人用人科学机制。分别制定了百分量化、差额选拔乡镇党政正职制度及"双推双考"选拔副乡科级干部制度,认真落实"五重五不简单"选人用人要求,大胆探索对不同层次干部的选任办法,逐步建立起选人用人公正机制。三是建立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机制。着力选优配强,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实施"回归"工程,加大在外出务工优秀党员中选拔村支部书记力度,止于目前,共有28名外出务工党员被党员群众选为支部书记。

明辨葆作风。一是坚持公道正派。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实行"双推双考、差额选拔"制度,规范县管领导干部和重点后备干部的推荐权、提名权,形成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二是大兴务实之风。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及时发现组织工作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积极推行组织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以纲目形式将全年组织工作目标量化、细化,逐级分解、任务到人,定出目标要求、推进措施、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保证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笃行接地气。组织全体组工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双联双解"下基层、"组工干部村村行"等活动,走出机关,深入到联系的基层单位、乡村、企业,与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通过座谈走访、电话约谈、问卷调查、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措施,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组织部门在服务科学发展及自身科学发展方面的不足,通过征询意见,共收集关于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66条,归纳梳理为五大类30条。集中解决基层组织建设、选人用人公信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53个。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返乡农民工153人,帮扶在校学生孤儿108人,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38件,送款、物合计35000元,树立了组工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村两委队伍建设工作目标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农业,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村两委队伍建设工作目标

为促进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村实际,村两委特制定XX年工作目标。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学习,多看书、看报,多了解政策,提高文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完成好应该完成的各项任务。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配备好选好各社社长和群众代表,经常加强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做到群众所拥护的干部,政令畅通,听话、听指挥、听安排,一切服从上级指挥的干部。

二、搞好稳定工作,利用大会、小会、干部会、群众会、广播会不断地教育群众,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搞好农业生产、增产、增收,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搞好经济发展才是道理。堵尽群体信访,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三、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动员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我们有340人在外打工。利用好本村地理条件发挥老习惯养蚕,争取今年养蚕180张,养蚕时间短,见效快。利用好下湿田扩大莲藕面积,今年可能增加50亩面积,因莲藕只是第一次花的人力、财力要大一点,其余后几年就大见成效。规模养鸡3千只。

四、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经常性地要教育有个别人的想法,不管是男,是女要多带一个的想法,尽量堵尽非婚生育、超生二胎的现象出现。

五、搞好环境卫生,做到公路沿线、中心村、院落周围的地方看不到生活垃圾,不出现乱撬、乱丢的现象,随时教育群众要搞好环境卫生,包括家庭卫生、个人卫生。建立清洁队伍,建立清洁制度。

六、基础设施方面:认真按照领导意图,搞好我村的以工代教项目,做好群众工作,协调好工程队,尤其是机械进场做好占地、占青苗方面的工作,抓好质量监管,达到群众满意、领导满意。

八、做好阵地建设的完善工作,防护栏、围墙、操场地坪。一名话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好本职工作。

九、认真搞好党建工作,利用好党教片,随时教育党员的先锋模范要求自己,处处起好带着作用,把有知识、有文化、有开拓精神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每年接受一至二名积极份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员队伍中来,进一步解决党员老年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部长,军人,全文共 2536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目前,根据党中央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基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重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908个行政村,904个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3753名,农村党员24226名,村级后备干部2306名。从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全市2306名后备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达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职一备的标准。

(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其中,受过党务及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的1637名,占71%;致富带头人1038名,占45%。

(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镇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30岁以下的有461名,占20%;30—35岁的968名,占42%;35—40岁的392名,占17%,以中青年居多。学历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的1406名,占61%,大专学历的115名,占5%。党员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年轻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村“两委”换届时,能够为选出精干有力的班子提供充足的人选;在平时班子调整时,也能够及时充实进来,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如宁家埠镇荐家村的后备干部王士金,工作扎实,作风硬朗,甘于奉献。在村集体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个人为村民铺风化石路近千米。XX年5月以绝对优势当选村委会主任,他与支部密切配合,认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XX年6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像这样的优秀干部,各乡镇都有十多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村的发展经验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刁镇的刁西村、普集镇的普东村、白云湖镇的郑码村等,多年来一直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不仅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而且后备干部素质较好,数量充足,初步形成了村级干部梯次结构,实现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年年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已初具规模,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其中有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倾向性,不容忽视。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平时大都忙于种植、养殖或务工、经商,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务时才抽上来从事村务工作。由于平时参与少,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思路窄,办法少。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退伍军人,接触农村实际不多,不能结合具体情况、从村情民意出发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出作用。半数以上后备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但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受过培训的多以乡镇党委组织的政治培训为主,参加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不多,在农民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中还不能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缺乏政治素质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三是部分乡镇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培训流于形式。有的仅有名单和档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后备干部只满足于有,而不着力于用,不在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导致不敢用、不会用、不能用,不利于后备干部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在认识上有偏颇,不想去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各地普遍实行村委会直选的形势下,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与村级直选的现实不吻合,培养了也不一定选上,费力大而成效小,不能从农村发展长远大计的角度出发去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仅把主要精力以及人力、物力重点放在经济工作上,从而放弃了抓发展关键、抓农村人才的主动权。二是个别村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不愿培养后备干部。部分现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是少数村主要干部统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不敢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的不稳定,只好放着人才不用或不能有效使用,贻误了人才的成长。客观方面,一是村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级工作包括结构调整、引进引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以及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村级负担重,压力大,令年轻人望而却步。二是村干部职位吸引力差。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正常工作开展不起来,干部工资常年挂在帐上,导致状态低迷,成效不高,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三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力量分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农村青年中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不少村只留下一些老弱者“守摊”,后备干部人选缺乏。机制方面,不成熟,不定型。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少数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机制制约,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总结_整改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军人,全文共 2124 字

+ 加入清单

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侯马开发区质监分局全面贯彻开发区李山林主任、张如意书记在开发区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开发区“二次创业”的中心任务,认真整顿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努力营造昂扬向上、求真务实、严明有序的工作氛围,建设勤政为民、高效廉洁、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目前,动员部署、查找问题、集中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的工作已全面完成,并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在动员部署阶段。我们一是对照《开发区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了动员部署。成立了由杨增勤局长任组长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局活动的监督检查和组织领导工作。制定了《侯马开发区质监分局关于在全局干部队伍中进行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的实施方案》。12月26日,召开了全局工作人员会议,对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进行深入动员。会上,传达了开发区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对这次整顿活动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认真组织了学习讨论。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李山林主任、张如意书记在全区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等内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开发区两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在查找问题阶段。我们一是组织开展自查。局领导和干部职工对照在动员会上要求大家查找的在学习、工作精神状态、坚持机关工作制度、服务群众、廉洁自律、职业道德、日常行为等“七个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和反思了自身存在问题,并形成了书面材料统一报到了局办公室;二是发放调查问卷。局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办公室采取向干部职工、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社会各界对我局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全局共发放调查问卷91份。对调查到的情况,局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办公室经过梳理归纳后,反馈给局领导,查找了存在问题的根源;三是撰写剖析材料。局领导和干部职工全部撰写了自查剖析材料。剖析材料字数在2500字以上,在进行自查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改进方向;四是召开了局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1月16日上午,召开了由局班子成员参加的中层干部民主生活会,查摆剖析自身存在问题;16日下午,召开了一般干部自查民主生活会。围绕解放思想、加强纪律、改进作风、勤政廉政等重点内容,广大干部职工鲜明地讲出个人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虚心听取其他同志提出的意见,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在集中整改阶段。我们一是制订落实整改措施。针对活动中查摆出来的问题、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找出问题的根源;二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抓好整改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去约束人,用制度去规范行为,形成加强思想纪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搞好民主评议,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做好活动总结。

(四)在总结提高阶段。我们一是开好转段动员会,对集中整改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充分阐明做好总结提高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克服干部队伍中可能出现的松懈情绪,进一步增强做好总结提高阶段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对集中整顿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的内容主要是每个阶段工作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存在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验收合格的予以批准活动结束,验收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课,限期整改,延期结束。三是做好总结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和回答查找出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集中整顿活动的成效如何,有何经验教训,既总结出经验和成果,还要找出教训和不足。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是工作上缺乏创造性工作,研究和探讨深层次问题不够。近年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法规连续出台,业务工作量直线上升。我们在工作中投入到各项具体业务中的精力较多,而抽出时间研究新形势下质监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新思路、新办法不够。工作凭老经验、走老路较多,拓展工作力度不够。

(二)是应进一步在为企业办实事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部分同志的为民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中,存在领导安排的事急办,服务对象找的紧的事叮着办,而对一般性事情缓办的现象。

(三)是在坚持机关正常工作制度方面有待加强。部分科室及部门工作人员,存在迟到早退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

针对我局在查找问题阶段发现的问题,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1、健全学习培训制度。为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坚持利用学习日时间,每月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局性业务培训活动,让大家对全局各部门业务都有所了解和掌握,以方便群众咨询和交流轮岗需要;每季度组织一次“青年干部论坛”活动,让全局40周岁以下的同志上讲台,谈自己的工作经验、方法、谈人生、谈对质监工作的意见建议,达到锻炼工作人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浅谈新民居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浅谈新民居建设存在问题思考

我县新民居建设平心而论,不是发展很快,与先进县市相比,不如武安,与东部县相比,强点有限,最关键的是缺乏精品村,缺乏像武安白沙、兰村、磁二那样整齐规范,标准相对较高的村庄。

近一年多来,在推进新民居建设上,我们并不是不重视,推进之所以与我县所处的位置和水平相比不相称的原因,我认为关键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制约。邯郸县做为近郊村,受城市规划的影响比较大。邯郸县已纳入主城区规划之列,轻易建设一砖一瓦都是不允许的。必须经过城市规划的批准。城市规划如此,那么随之带来的土地政策也是相当紧的。

二,经济制约。邯郸县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相对而言还算是个不错的县,但经济水平也是比上差距大,比下高不到那去的状况。去年全县财政收入13个亿,今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要能完成去年的数字就已经很困难了。县财力还算凑合,但乡村财力则是捉襟见肘,无力支付新农村建设的大量资金。主要是要靠县里的支持。县里给点钓鱼资金也算,可是这点也拿不出来。省市明确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小县按300万,大县500万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已经连续三年没列入盘子了。

三,观念制约。受规划和土地政策的制约,带之而来的就形成了思维上的定势,既然不让干,那么就不干,畏首畏尾。加之南堡乡南堡前村出现的违法建设问题,更是让这个问题变的敏感,不干事不出事,农村新民居建设只好停留在放任自流状态。

据了解,从1984年开始,我县就没有再审批宅发放过基证算了,那时的1984年全县总人口为29.4万人(含目前在开发区内的7个村和北张庄镇),到XX年我县总人口为35.3万人,而这个人口数是不含已托管给开发区的7个村,这7个村XX年统计的数字是3.89万人,北张庄镇XX年划给邯山区时的人口为2.42万人。从八四年算起,25年了,农村村庄的面积扩大了近一倍,虽然没有审批,但农村的宅基地并没有管住。耕地被宅基侵占的局面日趋严重。

今年7月份在邯郸召开的全省新民居现场观摩会出台了利好政策,为加快新民居建设步伐,列入示范的村庄,可以先期申请占用基本农田50亩,按1:2的比例,3年后复耕。这一政策出台,有利于调动我县新民居建设的积极性。同时。邯郸县近邻城市,土地是最大的财富。如果实现村企合作,让农民用旧宅基,置换新房,向空间要面积,那么节约的土地,一是复耕,二是以集体的名义与开发商合作共同开发农业深入加工项目。

总的思路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村企合作,让农民受益,让开发商有利,最后达到向城市化迈进的目标。所以新民居建设是撬动城市化的一个突破口,是实现打造精品村,亮点村的一条捷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体会与建议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制度与职责,心得体会,建议书,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096 字

+ 加入清单

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存在问题及体会与建议

去年以来,我县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实践证明,其成效是明显的,得到组织的肯定,群众的欢迎,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但从具体实施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完善。 一、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四个“差”字。 1、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形成共识,有的领导认为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组织部门的事。有的县机关部门推诿人员派不出,或者派几个不得力干部凑个数。个别乡镇在工作安排上将农村工作指导员完全等同于驻村干部,弱化了指导员的指导作用。有的村把指导员当作上级下来的“钦差大臣”,造成很大压力,有的村看作上级下来“项目总管”,认为有钱有物有项目就行,来不来人没关系。有一些指导员把下派农村当作是“镀金”“度假”或“受罪”,工作不深入、被动,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指导员的作用。 2、工作开展上存在差距。乡镇、派出部门之间在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关政策的落实、管理措施的制定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 3、管理机制上存在差异。虽然县里出台了管理办法,但是还缺乏考核挂钩的硬性规定,执行起来比较宽松。考勤和请销假制度有的流于形式,工作监督管理和信息传送各地参差不异。 4、完成任务上存在差别。尽管指导员六个方面工作职责十分明确,但未能很好地结合“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当地实际,有的指导员在具体工作中摸不准门路,干没方向,干没力度;有的“越位”,发号施令;有的“缺位”,不闻不问;有的年轻缺乏工作经验,进入角色慢,工作能力不强,完成工作任务不及时。 二、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体会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认识问题。 从我县各地实践来看,要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统一认识是前提,领导重视是关键,健全制度是保障,单位支持是后盾,指导员自身努力是根本。各地各部门要在今年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建议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前不久,我县又下派第二批225名农村指导员到村。为进一步深入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针对存在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统一思想,进一步加深对实施农村指导员制度的认识。全面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按照树立和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党委和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提高机关效能,加强基层政权、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效途径。各单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都要经常深入农村看望指导员,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充分发挥他们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要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和项目经费,支持指导员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及时听取指导员的意见和建议,参加相关会议,促进乡镇村工作的衔接和全局工作的落实。 2、明确任务,履行工作职责。农村工作指导员要按照“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的六个职责,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帮助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二是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进一步协调好村两委班子,提高村党员干部队伍、村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要在了解掌握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村务、财务问题的基础上,帮助村里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四是要按照“平安永嘉”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五是要在了解掌握农民需求的基础上,帮助村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要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帮助村进一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七是积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当好上级党委、政府的情报员。 3、完善制度,健全指导员奋发有为的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学习培训和考勤考核制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确保指导员的人员、精力、工作“三到位”,并对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和奖励。要健全例会交流制度,形成指导员的互学互帮机制。要建立巡视督查制度,开展不定期地进行明查暗访。还要建立召回重派制度,对工作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度、工作难以胜任的指导员,要由派出单位召回重派。 4、强化锻炼,进一步提高指导员队伍的基层执政素质。各指导员要把下派到村工作作为自己增长才干的良好机会,强化锻炼,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安心工作,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业务素质。还要把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针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为农民群众的良好服务,树立威信,不辱使命,并走出自主创新的路子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形象,廉洁自律,为党争光添彩。 5、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和晋级农村工作指导员。其乡镇、县派出单位要在思想上、行动上更加重视和支持指导员,真正把优秀人员选出来、派下去。强化用人导向,对出色完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要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和晋级,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探讨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722 字

+ 加入清单

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探讨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围绕“如何创新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这个课题,于去年11月中旬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在9个镇、办事处召开由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和部分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座谈会,还邀请12个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中研讨,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请书记建言,向基层问计,以期找准当前农村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宜城是一个农业大市,总人口56万,其中农村人口39万。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417个,其中建制村党组织179个。农村党员14671人,其中农民党员10019人。近年来,我们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抓根本管长远,抓创新促发展,抓落实求实效”的思路,在抓好“三级联创”、“五个基本”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城乡党组织“双联双促(助)”活动、农村党员“三培养”活动、涉农单位党组织“连锁服务三农”活动、“党团远程共联共建”等活动,建立完善了党务公开、村级组织规范管理、基层党建“双述双考双评”等制度,全面推进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创建党员互助发展基金、开办党员“爱心医院(超市)”等措施,使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因历史原因和现行体制造成的深层次问题,很难得到根本性解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领导方式方法和服务能力的弱化不适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形势要求。一方面,现在镇村组织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往往造成镇村疲于应付完成上边的硬任务,而忽视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经济收益权、民主参政权的不断扩大,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和强烈。然而目前部分镇村干部角色定位模糊,责任意识缺失,还没有从行政管理的角色定位中转换过来,示范意识不强,服务本领不大,引导措施不当,甚至受市场经济逐利观念影响出现处事不公、优亲厚友等现象,造成镇村组织服务能力、服务效果与农民生产、生活、文化上的诸多服务需求反差很大。有的村新建或改建了办公室,但无经费保障“开不了门”,仍然习惯于在家办公,而群众需要相关服务时到处找不着人,就认为村干部“拿国家钱不干实事”。

第二,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影响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逐渐增多。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我市转移农村劳动力8.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5%以上,大批青壮年农民工外出,使村党支部周围失去了一个先进的群体,村党支部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外出的党员长年不与党支部联系,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不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有的常年不交纳党费,这直接造成村干部队伍的不稳定和后继乏人。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束缚着党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主要是两大困难压头:一是村级政权运转资金缺口大。由于税费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统”,这样使得可供村级使用的农村转移支付较改革前村提留资金减少了一半以上,这些资金既要保证村干部工资,又要确保五保户供养、军烈属补助、村内生产公益事业等费用开支,钱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农村集体债务包袱沉重,负债涉及面广。截止XX年7月,我市累计化解村级债务5249万元,但村平债务仍然高达125万元,负债面高达96%。沉重的负债压得村级组织喘气都难,还款无望,更甭说从物质条件上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特别困扰基层的还有税改前村组干部集资垫交税费问题。据农经部门统计,此项涉及村组干部达5141人,集资金额达4300多万元。近两年,债权人纷纷想尽办法清偿债务,甚至诉至司法部门解决,村干部夹在其中,每每为了债务,平时东奔西讨,拆了东墙补西墙化解一部分,逢年过节东躲西藏,怕债权人纠缠、堵门、耍横,使村级组织的信誉、村组干部的威望大打折扣。这不仅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直接威胁着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司法局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总结_司法工作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司法,部长,军人,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司法局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一、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改革年终干部考核办法 对干部实行年终考核,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从XX年以来,我局在干部年终考核问题上,坚持解放思想,联系实际,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了干部年终考核机制,起到了对干部实行有效监督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全面认识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性。1998年,我局新的一届领导班子借国家首次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契机,对全局干部年终考核实行了全面改革。局党组根据国家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新形势,组织党组成员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公务员暂行办法》后,感到过去的干部考核工作在方法、内容上都存在着一些弊端,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管理和监督干部的需要。群众测评、领导决策的模式和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考核比分上的平均化,使得考核结果人为的因素干扰过多,容易产生领导凭个人好恶说了算的弊端,很可能导致考核结果不客观、真实,不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从而挫伤了干部积极性,造成一些干部拉帮结派和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局党组经过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统一了思想,及时提出要强化干部考核管理工作,就必须制定干部考核标准、丰富干部考核的内容、改革干部考核的方式、完善干部考核的程序、加大干部考核的力度。通过规范的、经常的、系统的干部考核,形成有效的干部监督机制,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是坚持锐意创新,勇于打破传统考核方法。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灵魂,是一个单位、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局党组在全面分析与研究我局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如果一个领导在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不敢坚持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创新,那么这个领导就不是一个好领导,班子就不会有战斗力。特别在干部考核这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不创新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和出路。为此,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等不靠,敢于“吃螃蟹”,动真功,制定出适合我局干部年终考核的规则:即“突出实绩、量化工作,首长负责,尊重民意”。在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第一年,就初步推出了新的干部年终考核办法,并在98年的干部考核中予以适用。

三是坚持以《条例》为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是我们制定和完善干部年终考核的基础。我们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干部考核机制过程中,坚持以《条例》为总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进行考核方法的改革创新,制定了《区司法局干部考核办法(试行)》。在制定《区司法局干部考核办法(试行)》过程中,局党组充分酝酿后认为,改革就意味着改变过去不切合实际的东西,创新出符合现实条件,最终为全局目标服务的新体制。按照上级新的规定原原本本照搬照抄不行,单纯地强调客观情况,违背《条例》也不行。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内发挥《条例》在管理和监督干部中作用,才能切合实际,制定出的《区司法局干部考核办法(试行)》才能符合上级规定原则和政策,这种创新才能为广大干警所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镇村干部队伍素质的探讨_经验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军人,全文共 1781 字

+ 加入清单

镇村干部队伍素质探讨

*县*镇党委党的*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重点。作为一名组工干部,通过学习《决定》,我深深体会到,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不断提高镇村干部队伍素质,才能适应发展需要,本文就新形势如何提高镇村干部队伍素质作如下探讨:

一、要加强镇村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镇村干部的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凝聚党心、赢的民心的旗帜。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镇村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镇村干部的理论学习和考核制度,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围绕提高执政能力,把理论学习作为工作常态,坚持常抓不懈。在镇村干部队伍中,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真正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镇村干部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掌握理论精神实质,善于把基本原理运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正确回答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镇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镇村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要加强对镇村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艰苦奋斗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使镇村干部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要组织镇村干部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识,不断改善镇村干部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掌握先进科技和知识,熟悉现代管理,懂得国际惯例的镇村干部,使镇村干部自觉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者。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计划,实施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多渠道的教育和培训镇村干部,采取进校门,到高校“充电”,通过跟班学习,参加党校轮训的形式,围绕增强镇村干部的宗旨意识、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提高镇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派出去,到发达地区“换脑”,通过带出去“看”,以活动“引”的方式,培养镇村干部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观念。沉下去,到基地“实践”,以镇村“双带”示范点作为基地,并上挂省市级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聘请专门教授,横联市县科技人才,下靠镇村“土专家”,传授实用技术,组织镇村干部现场观摩,鼓励镇村干部带头实践。

三、要创新镇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镇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环节,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组织保证。为此,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标准,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遵循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规律,在镇党政机关空出岗位,推行公开竞争上岗,进一步拓宽知人、识人、选人的渠道。坚持群众公认,要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使群众的意志和意愿能够起重要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要加强和改进镇村干部考察、考核工作,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选贤任能,知人善任,把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任用到领导岗位上。积极调整村级组织设置,认真开展“双评”活动,结合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把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人正派,处事公道,作风民主,真心实意为民服务,工作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群众中口碑好的优秀青年,大胆启用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不求全责备。要完善镇村干部选举制度,改进选任制干部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积极探索建立选前承诺,选后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任期目标承诺责任制度。在镇村营造一个“平者让、庸者下、能者上”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选人用人观念,明确选人用人标准,改进选人用人方法,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来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的硬、业务上本领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部长,全文共 308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

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一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面临矛盾多、压力大,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干部的心理及工作常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新形势下的种种要求,使乡镇干部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很容易出问题,轻者影响工作,重者严重失调,精神崩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乡镇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乡镇干部,提高乡镇干部心理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

一、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就目前的整体情况看,乡镇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还是良好的,大多数干部心理健康、积极,状态良好,幸福感强。但是,也有部分干部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部分干部存在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等心理困扰。

乡镇干部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能力与难度偏差引起的“恐慌”心理。面对群众上访、计划生育、群体性突发事件、拆迁、山林权属纠纷等疑难工作,茫然失措,“硬招不敢用、软招不管用、新招不会用”,深感能力不足,常觉 “能力危机”“本领恐慌”。二是定位与越位迷茫引起的“观望”心理。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有些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工作能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不知该干什么,怎样干,很迷茫。干了怕越位,在难定位与怕越位之间只好选择“观望”。三是收入与现实窘迫引起的“自卑”心理。乡镇收入的缩水直接导致干部的各类津贴、补助和福利成为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干部收入较低,待遇较差。拮据的经济待遇与外面的富裕安逸形成鲜明对比,窘迫的现实让乡镇干部有些自卑。四是有为与无位矛盾引起的“无味”心理。乡镇干部是“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三苦”干部,但绝大部分却一直没有晋升、流动的机会,很多甚至一辈子“原地踏步”。在追求事业有为与仕途有位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了索然无味的心理。

二、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干部的心理困扰、心理异常、心理失衡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工作、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个人自身问题。

(一)来自工作的压力。“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领导责任问究制”、“一票否决制”等都在加重干部求发展、保稳定的压力。对于诸如安全生产等不可控制的突发性事件的提防与忧虑,对群众上访的应对等,都使干部“责任”担子骤然加重。经常性工作已经很多,又要应对突发性事件,工作十分繁重,多数乡镇干部“终日不得闲,身上百事缠;尝尽千般味,酸甜苦辣咸。”

(二)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转型期,乡镇干部在发展与稳定的双重压力下,还要再抽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来应对各种社会关系。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形形色色的诱惑,要妥善处理,平衡各方,实非易事,给乡镇干部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来自家庭的压力。乡镇干部也有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但他们工作太忙,再加上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差、收入低、社会地位和长期的两地分居等因素,无暇顾及家庭感情和子女教育,一些干部对家庭感情有种危机感,对子女有愧疚感。

(四)个人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和对心理健康认识的缺失。大多数干部在学生时代和工作后都未曾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培训,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乡镇干部过分强调克制、忍耐,个人对心理健康存在偏见和误解,即使知道自己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也羞于启齿、讳疾忌医。

三、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之道

心病还须心药医,解决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要从“心”入手,“内”“外”兼治,既要组织关爱,社会认可,又要重视个人修养,内在提升。

(一)组织关爱,积极落实激励保障措施,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一是逐步改善物质条件。改善办公、生活条件及配套服务。二是逐步提高报酬待遇。认真落实规范性津贴补贴,改善待遇。三是注重激励关怀。对干得好、业绩突出的乡镇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及时掌握乡镇干部工作和思想动态,了解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并针对性的进行排扰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营造良好环境,减少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

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和谐型机关”,让干部在宽松、积极的环境中工作。经常鼓劲打气,设身处地体会乡镇干部的辛苦,多看本质和主流,多些体谅和理解,少些埋怨和责备。工作上,既要“压担子”,又要“指路子”,尽量在工作上为乡镇干部“松绑减负”。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教育培训。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和锻炼,提高其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教育乡镇干部要“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名利得失。二是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履职能力。引导乡镇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开阔眼界,开阔心胸。通过学习,消除“本领恐慌”。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干部心理健康免疫力。教会乡镇干部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关爱乡镇干部。一是建立“健康档案”,对乡镇干部身心健康进行跟踪管理。建立心理援助机制,积极做好心理援助工作;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完善应急机制,妥善应对心理危机极端事件;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工作之余,组织开展各类球赛、健身、文艺表演等文体活动,促使干部放松身心,释放压力。三是坚持实行乡镇干部休假制度,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在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安排休假,提倡乡镇干部健康休闲,用健康生活引导健康心态。

4、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畅通乡镇干部沟通渠道。建立完善日常谈话谈心制度,保证同级、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拓宽乡镇干部倾诉心声和心理求助的渠道。积极引导乡镇干部在面临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时主动寻求包括同事、朋友、配偶、父母等在内的社会支持。

5、营造良好的干部成长环境,建立有利于乡镇干部成才的用人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用人标准,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既要考察和衡量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又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心理素质,用人突出 “人岗匹配”。注重从乡镇选拔人才担当领导干部,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乡镇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培养锻炼,使乡镇干部感到工作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

6、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抓好舆论宣传。要对乡镇干部给予公正的评价,要多正面宣传,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关心爱护乡镇干部,营造乡镇干部在艰苦条件下舒心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提升自我修养,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乡镇干部要从自身出发,调节心理平衡,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压力和挫折。一要学会科学地释放压力。首先要承认压力并学会倾诉,其次要有面对压力的心理准备,心态要乐观豁达。二要正确面对挫折。陈毅有诗“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人生路上,挫折在所难免,是磨难,是考验,也是健康成长的催化剂。三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真诚待人,真心为民,对人宽容,对己克制,对事尽力,对物珍惜,建立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四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做好自我心理保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培养积极的业余爱好,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道;五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学会宽容大度,正确看待名利得失、进退留转,保持平常心,正确定位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培养幽默感,给力自己,给力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调查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服务,全文共 496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调查

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调查

铁岭市气象局 杨艳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市作为农业大市,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无疑科技是首要的支撑力。按照市委"五大战略"大调研工作方案,我局就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开展了调研活动。由主要领导带队,组成专门调研小组,就目前全市农技推广状况、农民获得科技信息渠道及科技应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基层农科、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多数呈现"线断、网破、人散"的瘫痪局面。

据调查,全市90多个乡镇(场)中,能够正常开展业务工作的有10个,如开原市城东农科站,昌图县老四平农科站等。这10个站的主要特点是农科站长业务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此对农民科技服务较好,仍起到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的作用。第二类农科站是属于勉强维持糊口型的。这部分农科站全市有36个,占总数的37.5%,他们完全依靠从事农资经营收入来维持站内人员基本工资,解决不了开展业务所需经费问题,无法开展科技普及和推广业务工作。第三类是名存实亡型的。这样的乡镇农科站全市有50个,本身无经营性资产,既无经营能力,更谈不上技术推广,全员放假,自寻出路。昌图县33个农科站当是有31个属于这种类型。昌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国威说,20年前,与他一同或先后毕业的学农和畜牧专业的同学相继从乡镇和县里离开了本职岗位,纷纷自谋    职业,有的养猪,有的做豆腐,有的蹬板的谋生。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农科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大多数乡镇原有的畜牧兽医站基本都"黄摊"了。原有的专业人员有的回家种地,有的自己搞起了养殖,稍为好一些的是受聘于养殖场或开个体兽药、饲料商店。乡镇畜牧助理基本是外行、干外活,无从谈起技术推广。

二、造成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存问题的原因调查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造成农科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断线或"基础断层"的主要原因是:一管理体制不顺。乡镇农科站自从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政府后,改变了原来与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所以在具体工作上要通过县乡两级政府去部署,导致工作效率低。同时在用人和资金管理上,一些乡政府由于忽视或淡化技术推广工作,使人和钱物的乱用、滥用。二经费短缺。据调查统计,全市有16个农科站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乡均4.2万元 26个财政差额拨款单位,乡均2万元 全市有54个农科站为自收自支单位。众各县(市)区向市农委填报的情况汇总,全市农科站年需人员工资有业务经费1162万元,而目前能解决的仅232万元,年缺口930万元,乡均9.6万元。三专业技术人员少。据调查统计,全市乡镇农科站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仅有218人,占总人数为20%,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36人,占总数的3%,技术力量明显薄弱。

三、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供需现状调查

1、农民素质偏低,农民科技意识令人担忧

我们在昌图县头道镇二龙村了解到,该村共有2000多口人,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共有500多人,其余1500名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有400多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900多人,高中、职高或者中专文化程度的100多人。村党支部书记王喜印说,二龙村有10%的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钻研农业科学知识,掌握农业科技本领,在生产中主动引进和应用农业新科技、新成果,这些农民大都学历较高,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有80%有农民虽然能够认识到科技在生产中重要作用,但他们很少主动去学习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他们主要靠传统的经验和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还有10%左右的农民对农业科技认识不足或不感兴趣,他们大都小学没有毕业的半文盲,是村里的贫困户。我们还在该村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0户农户作了典型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农民科技和教育投入、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与户主的文化程度成正比关系,即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意愿和能力越强,其收入水平越高。

我们还先后到西丰县、开原市、铁岭县等地的村屯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昌图县二龙村相差无几。市农业培训学校校长高兴久说,农民是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村劳动力有70万人,这些农民是我市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农业的发水平,而且还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和谐铁岭的进程。从目前来看,我市农民的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全市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特别是具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绝大多数未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

铁岭县新台子镇西孤家子村王永德说,农民现在谁不会种地啊,春天种在佳期、夏天加强田间管理、秋季适时收割,这样就能有个好收成。再者说,像地膜覆盖、种子包衣、免中耕除草、颗粒剂防治玉米螟、配方施肥等这些农业技术哪个农民都明白,还用得着学什么农业技术吗?昌图县头道镇葛军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好确实能够促进增产增收,可品种、新技术有很强的地域性,而且需要大量的投入,一但不成功,就会遭受损失,不是在本地实验成功的新品种、新技术,谁敢引进啊!可见,目前农民们对农业科教存在着不愿意抛弃传统经验的守旧心理 害怕担风险的心理,满足于现关的惰性心理,喜欢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急于求成的现实心理 不求上进的自卑心理等,我市农民这现实的心态和传统意识的制约,直接影响了农民科教素质和农业成果的转化。

农业培训学校的教师反映这样一件事,科技人员在下乡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时发现,40岁以上的农民对科技很感兴趣,听完讲课后,这人总是围着讲课教师问这问那,可20多岁的青年农民却很少琢磨农业技术方面的事情。市农业培训学校校长高兴久指出,全市每年大约有5000多初中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学而回乡务农,成为新的劳动力,这新增青壮年农民是将来我市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青年农民对待农业科技的态度和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很难适应农业生产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需要。

2、科技推广初显多元化态势

8月中旬以来,铁岭县熊官屯乡段宏林公害蔬菜协会的农民们在销售完春茬西红柿后,就开始在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统一整地、育苗,进行温室秋茬作物生产。该基地农民李望富说,过去全对于温室蔬菜生产技术一知半解,产品产量也不理想。去年段宏林发起成立了协会,他就入会生产,从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都由协会统一指导,现在自己完全掌握了温室蔬菜生产的技术要领,单棚西红柿产量由过去的6000公斤增加到10000公斤左右。据该协会会长段宏林介绍,目前,协会会员已由当初的60户发展到了现在的304户,现在农家家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人人都是技术员。基地面积达1000亩,基地年无公害蔬菜生产能力达3000吨。据了解,西丰县有近千名农民与大田公司合作种植高油大豆,昌图县高中桥镇农民与琅琪公司合作种植鲜食玉米,开原城东乡农民与东成公司合作种植大白菜,都获得了高效益。农民说,与龙头企业"挂钩"的重大收获之一是他们走进了课堂。据悉,昌图县宝力镇肉鸡生产协会、铁岭县阿吉镇奶牛协会。清河区张相镇葡萄生产协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很好地帮助农民学习掌握了农业科技。

目前,我市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2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百家,他们不但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还起到了向农民迅速、有效传播实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农业生产效益得到了提高。有效传播实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农业生产效益得到了提高。据市农委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5万多名农民与龙头、协会牵手,农民运用农业技术增收的效果明显。但目前我市众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70万人左右,可见掌握科技的农民所占总数的比重是让人乐不起来的,而真正能充分运用科技、实现有效科技转化的专家型农民 更是凤毛麟角,其辐射影响的效果还是远远达不到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求,更没有达到我们多年期望的"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的程度。 龙头企业、各类农民专业协会进一步扩大影响带动辐射面,对农民进行系统地科技培训是今后帮助农民学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方向。

四、加强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1、科技推广机构体制

近几年,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的化蓬勃发展。比如,现在昌图县已经形成了以付家、后窑、古榆树等乡镇为主体的花生专业区,以大洼、东嘎、四合等乡镇为中心的马铃薯专业区,开原市已形成了以八宝、庆云堡等乡镇为中心的水稻种植区,铁岭县已形成了以县种畜场、镇西堡、阿吉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可见,现行的以乡镇建立的基层技术推广站很难与蓬勃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相连接。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借鉴外地成功的做法,我们认为全市应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行政区域乡乡建站的落地式,改为以优势主导产业专业区跨乡镇建设区域站、中心站,集中精良的人才、设备,打造坚实科技支撑基础。优化组合人员,因需设岗,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中心站或区域站做为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派出机构,以实现推广队伍稳定,科技推广高效,为农服务到位。同时,可考虑区域性的专业农资经营贸易服务站,推广与经营分离,达到人尽期能,个司其责。

2、全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光靠农民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要尽快盘活整合农技推广机构的人才资源,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高兴久认为,对于农民职业教育应建立学历教育、技能教育、专项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尽可能吸纳农民的职业教育体系。比如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内容应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流通技术、绿色安全食品加工、保鲜技术、卫生知识及生态保护多方面知识。有关专家指出,应建立起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保障措施,建立规范统一的农民职业证书发放体系;建立促学激励体制,对学有成效的农民可给予适当奖励;可采取岗位轮换、外出学习、继续教育、自学考核、任职资格考核等措施,促进农业教育体系中技术人员的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以保证教育质量;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对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设施等硬件环境进行改善;由对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的一般支持,转变为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并实行课题招投标制度,提高农业科研产出效率。同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措施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调动民间投资者投资于农业科研及推广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投入的多元化。

3、大力推进科技推广体系多元化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主要有: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企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协会。从它们自身的利益取向上看,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作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政策的实施者,是以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后两者则是作为有理性的经纪人所从事的推广活动,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它们这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后两者是对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重要补充。因此,我们进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改革过去的一元化的农技推广模式,同时也要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服务组织,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二是要培育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组织,由原来的间接供货为直接供货和间接供货相结合,经营销售和推广服务相结合,多方面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三是培育农村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经济能人、专业协会的作用;四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科研单位的联合,充分依靠农业科研单位拥有科研成果的优势,走育、繁、推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之路;五是抓好科技示范户,结合科技入户工程,每村建立几个农业科技核心示范户,建立联系点,将他们的试验点作为"技术示范橱窗",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页6]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小学,教师,全文共 2071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

5、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均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在教育科研中,对所研究的对象不仅应有定性的分析,而且应有数量的统计。定性常常是定量的前提,定量则是定性的精确化。教育科研中,贯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指在研究中不仅注意事物的质量,也要注意事物的数量,并要善于运用数量的统计反映事物的质量,使科学研究规范化,使研究结果精确化。贯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1)要深入实际,细微观察,掌握事物的真象。(2)要在了解事物的质量时,注意事物的数量。任何客观事物,其数量和质量都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是不存在的,没有数量的质量也是不存在的。(3)要正确运用统计和测量的手段。

6、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指导科研活动。科学研究必须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要有整体系统的观点。要考虑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分析家庭环境、系统环境的影响。还要重视总体的系统研究,全面地探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7、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原则。人不能离群独居,教师也是一样。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从于经济和政治地位、种族或民族、社区、年龄、性别、职业、血缘、兴趣、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而且,一个人通常不只属于一个群体,一般都同时是若干群体的成员,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1)应当研究学校中现实教师群体,而不是去研究我们头脑中的教师群体。(2)应当在农村教育的背景上去分析教师群体问题,而不能孤立进行研究。(3)要从行动原则出发分析教师群体问题,如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观察教师专业发展情况。(4)要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教师群体,把老师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教师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教研组或学校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十二)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准备阶段:课题资料汇编、现状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研究的资料和内容汇编、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部分研究论文,教师博客(包括研究人员的博客)。

3、总结阶段:子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的结题报告,编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一书。

4、最终成果形式:《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结题报告。

(十三)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1)研究人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学识水平。

(2)研究人员的教育科研水平较强。

(3)研究人员有很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课题组由进修学校教研员为组成,这是本课题能够顺利实施的最强有力的实践保障。

2、课题组织机构与管理

(1)课题组组长:于庆利。

(2)课题组成员:进修学校各部室负责人。

(3)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总负责人于庆利,负责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指导课题组成员完成相关研究任务,侧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侧重于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框架和实施方案。

子课题由负责人具体落实研究工作,带领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

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研究:干训部。

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师训部。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学科教学水平发展研究:中小学教研部。

开发校本教材促进艺体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艺体部。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师开展网络研修研究:信息技术办公室。

课题组各成员具体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层面研究和指导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负责承担的子课题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研究工作的安排、活动记录、资料积累和整理等。

3、研究经费预算

根据课题研究的时间长、研究人员多、研究范围广、行动研究涉及的事务多、研究技术手段复杂、研究成果有指导作用等特点,拟提出需要研究经费46000元。本着节约、高效、合理使用经费的原则,研究经费使用情况如下:

(1)开题论证费:1000元;(2)行动研究人员差旅费:10000元;(3)调查、研究、指导、小型会议费:10000元;(4)资料(包括统计、抄录、复印等)费:XX元;(5)结题会议费:3000元;(6)网络平台管理、维护费:10000元;(7)专家咨询费:3000元;(8)文集编印费:5000元;(9)其他:XX元

合计人民币:46000元

主要参考文献:略

共6页,当前第6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小学,教师,全文共 2433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和价值

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教师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教师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非常脆弱。其表现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缓慢;农村教师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自我发展空间狭小,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受阻。

目前国内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都是对教师队伍宏观方面的研究,包括教育投入、教师配备、教师培训等方面,而涉及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则是局部研究。近几年来,我们也从不同的侧面对临江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推广了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研究都未能从教师整体发展水平上进行研究,对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在全局上没有起到指导作用。

国际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其研究成果我们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我们站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认识到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将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对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起到直接的作用。

1、教师专业素质要可持续发展。教师做为一种社会专业,仅仅获得一定的学历、获取了教师任职资格证已经显得不够了,尽管这是最基本的必备条件。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2、教师专业发展要以校为本。教师工作岗位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也是在学校和课堂实践中产生的,中小学校应该而且也必须成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基地。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3、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研修的过程。教师通过校本研修、网络学习,真正体验到专业发展的价值。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提高交流空间和学习领域,从而产生进一步提升自我、发展的动力。

4、专职教研员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以及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专业工作方式,这些都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作为教研员,我们关注的是应该怎样给广大教师提供专业上的支持。教研员自身成长于学校,研究经验根植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研究延伸到教育教学的新领域,从而使研究成为“真实、可信”状态下的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是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研究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开,研究结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结果。

以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基础,以进修学校教研员为研究者、以校本资源为主、中小学教师参与行动研究,进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至今还是一项空白,对教师教育校本化、网络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把教研员的科研行为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有实效性、针对性的研究,探索以科研课题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范式,形成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般理论、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这些我们以前尚未关注,这也就是我们选取此课题开展研究的意义所在。

(三)课题的研究特色与创新

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网络交流、教研员指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领域,研究一条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包括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行动研究中,教师由传统的被动教育教学成为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使教师拥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地位,研究过程本身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探索一条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方法和途径,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课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理论、学校教育管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为基础,规划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科学研究方案,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教学和培训工作,整体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素质,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五)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学理论。2、教育管理学理论。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多元智能理论。6、社会心理学理论。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六)课题的界定

1、教师:研究对象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师”指农村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中特定为临江市农村中小学教师。

2、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我们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已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如积极地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职前教育、在职培训的机会和条件,确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和任用标准,建立教师专业组织和形成教师专业规范等。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从静态的角度来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这一发展的结果。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但是当前,尽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医生、律师、工程师这些专业人员相比,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相对不足,并且相应其社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