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定时器定时实验(精品20篇)

浏览

1164

范文

1000

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_科研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小学,科研,全文共 2280 字

+ 加入清单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本着“深化教育科研改革,努力提升办学品位”的宗旨,认真贯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围绕课程改革进行实验与探索,精心组织、全面实施教育科研工作,走科研强校之路,优化教师队伍,发展学生素质,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不断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科学地发展,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2.加强科研课题的管理,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以科研促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3.丰富教科研研究形式,组织教科研讲座、教学沙龙、观摩名师录像课等特色活动。

4.加大对教研组及课题组活动的指导力度,突出重点,打造精品,争取在童诗引路快乐作文等特色课题方面结出硕果。

5.及时向教师传递各级论文评比信息,认真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发动和撰写工作,加大论文的评比与投稿力度,力争在国家级、省级各发表3篇以上,充分展示学校的教科研成果。

6、抓好文学社常规活动,继续办好校报《春蕾》,改版升级《实小科研》

7、努力搞好各级公开课、参赛课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作用,彰显我校教育教学特色。

8、着力搞好“童诗引路,快乐作文”课题的中期汇报及中国儿童诗教学实验基地授牌活动。

三、工作措施

1、组织校本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1)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聘请校内骨干教师给老师们做讲座,使新教师能尽快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使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扎实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课题组长的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长认真组织专题研讨和学习,教研组的每一次活动要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注重实效。为了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教科室将把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前一周发放至各组,各同志要充分准备,现场发言;课题组长认真组织,课题研究学习,间周活动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人,学习要有记录。

(3)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注重青年教师和名优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校内名师的优势,鼓励校内名师上示范课,为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和实践指导。组织青年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录,促其健康成长。建立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2、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研究水平。

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以教育科学知识的创新、传播、应用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规范研究过程,唱响教育科研的主旋律,重视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增强实效。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将邀请资深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要求各个课题组在学期初都必须制订学期研究计划,在期末撰写学期研究小结,其间把课堂作为开展教科研的载体,进行实践性课题研究活动,并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各个课题组要按计划开展研究,上好实验汇报课,搞好研究活动,积极展示研究过程,并完成一篇有质量的阶段性实验总结。

(3)教科室将认真做好相关课题的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以品牌课题研究为抓手,着力做好“童诗引路,快乐作文”的中期汇报及中国儿童诗教学实验基地授牌活动。

(4)加大对课题组活动的管理力度,提高课题组活动水平,保证课题组研究成果。抓细抓实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计划、资料的检查验收,确保课题结题顺利进行。

3、加大改革力度,追求活动实效

本学期,我们将在学校党支部和校长室的领导下,会同教务处等部门一起,继续加大教科研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定期举办“教育沙龙”、“送教下乡”、“专题汇报”等特色活动。继续加强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教学联谊活动要确保实效,力争在贯彻教育方针、科学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省实验小学的示范辐射作用,挖掘学校发展的潜力,精心打造实验小学的品牌。

(1)加大教科研改革力度。围绕每月一个主题开展教科研沙龙活动,教科室提前定好主题,提前一周发至各教研组。要求活动时人人参与,校领导全程参与,各同志提前上交书面稿,切不可走过场。

(2)加强校级研讨课的指导与管理,保证公开课的质量。今后的公开教学,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都将有一定的奖励,对在县级以上赛课等重大活动中获奖的予以重奖,国家级一等奖500元,二等奖300元,三等奖200元;省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100元;市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50元;县级一等奖15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30元。

(3)成立公开课指导小组。对每次公开课活动,由校长室一位领导及指导小组组长带领指导组成员,对公开课进行反复指导,确保取得好成绩,学校对公开课指导小组成员予以一定的补助。

(4)开展好网络读书活动,组织学生上网阅读。将继续办好《春蕾》报,改版升级《实小科研》。

(5)为教研组、课题组配备相关理论书籍,以便于学习,提高各组人员的理论水平。

(6)加强文学社的人力,搞好文学社常规活动,与童诗课题相结合,指导学生创作,举办适当的文学常识讲座,鼓励、指导学生积极投搞,争创佳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初中科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科学实验报告

蜡烛吹不灭思考:

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第一范文 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英语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49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英语实验报告

关于英语实验报告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by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

Name: XuFei Group: The 3rd group

Date: Sep. 20th 20xx

Part 1 The introduction

1.1The purposes

(1)Learn how to operate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2)Learn how to do the pretreatment of soil samples;

(3)Get familia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1.2The principle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is a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quantities of chemical elements present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by measuring the absorbed radiation by the chemical element of interest. This is done by reading the spectra produced when thesample is excited by radiation. The atoms absorb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and make transitions to higher energy levels .

Atomic absorption methods measure the amount of energy in the form of photons of light that are absorbed by the sample. A detector measures the wavelengths of light transmitted by the sample, and compares them to the wavelengths which originally passed through the sample. A signal processor then integrates the changes in wavelength absorbed, which appear in the readout as peaks of energy absorption at discrete wavelengths.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an electron to leave an atom is known as ionization energy and is specific to each chemical element. When an electron moves from one energy level to another within the atom, a photon is emitted with energy E. Atoms of an element emit a characteristic spectral line. Every atom has its own distinct pattern of wavelengths at which it will absorb energy, due to the unique configuration of electrons in its outer shell. This enable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a sample.

The concentration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Beer-Lambert law. Absorbanc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nalyte absorbed for the existing set of conditions. The concentration is usually determined from a calibration curve, obtained using standards of known concentration. Calibration Curve Method: Prepare standard solutions of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measure the absorbance of these standard solutions, and prepare a calibration curve from the values obtained. Then measure the absorbance of the test solution adjusted in concentration to a measurable range, and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lement from the calibration curve.

Part 2 The materials and apparatu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Cu hollow cathode lamp; AC voltage stabilizer; oil-free gas compressor; acetylene cylinder; oscillator; sample boat; Erlenmeyer flask with stopper (100 ml); beaker; graduate cylinder; pipette.

Part 3 The procedure

3.1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AAS

(1) inspect major components to ensure operating normal.

(2) Install required hollow cathode lamp. Select “T” before turning to the power and hollow cathode lamp. Then select appropriate la mp current and preheat for 30min.

(3) Make sure electrical meter to point to zero and then turn on high-voltage power.

(4) Select appropriate slit width.

(5) Rotate monochromator and select required wavelength. If the power meter is too high or low, adjust negative high voltage until the meter reads full scale.

(6) Adjust light point and wavelength so that the meter represents the maximum value.

(7) Turn on air compressor and acetylene gas and ignite flame. Adjust the flame appropriately and preheat the burner.

(8) Inject distilled water into the flame and continue to preheat the burner. Inject distilled water into the flame after each sample.

(9) Select “E”, inject blank solution into the flame and adjust the meter to zero.

(10) Optimize analysis conditions and measure standard solution and samples.

(11) After completion of measurement, turn off acetylene gas valve and then air compressor, cut off gas supply a moment later.

(12) Select “T” before turning off high voltage power, decrease lamp current and then turn off the lamp. At the same time, all buttons should be on original positions.

(13) Check the equipment before leaving the laboratory.

3.2 Determination of soil samples

(1) Preparation of extracting solution (0.05 mol/l EDTA solution)

18.6 g of EDTA is dissolved with water in a beaker (500 ml). The PH is adjusted to 7.0 using dilute ammonia. The mixture is transferred into a volumetric flask (1000ml), dilute to the mark and mixed well.

(2) Treatment of soil samples

2.50 g of air-dried soil (60- 100 mesh) is put into an Erlenmeyer flask with stopper (100 ml). 12.5 ml of EDTA solution is added. The mixture is shaken for 1h and then filtered. The filtrate is preserved for analysis.

(3) Preparation of Cu standard stock solution

0.10 g of Cu is dissolved in 15 ml of (1:1) nitric acid solution. The mixture is transferred into a volumetric flask (1000 ml) and diluted to the mark with re-distilled wa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tock standard solution is 100g/ml. (The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ass of Cu).The working Cu standard solution (10μg/ml) is obtained by diluting 10 ml of Cu standard stock solution to 100 ml with

re-distilled water.

(4) Plotting of the standard curve

0 ml, 1 ml, 2 ml, 3 ml, 4 ml and 5 ml of Cu standard solution (10μg/ml) are added respectively to 6 volumetric flask (10 ml) with 1 ml of 5 mol/l hydrochloric acid. The mixture is diluted with re-distilled water and mixed well to give 0μg/ml, 1.00μg/ml,2.00μg/ml, 3.00μg/ml, 4.00μg/ml, 5.00μg/ml of Cu, respectively. The absorbance is measured at wavelengths of 3247 ?. The standard curve is constructed by plotting absorbance vs. concentration.

(5)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

The sample solution is analyzed using the same procedure and conditions as for the standard curve.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s obtained from the standard curve based on the absorbance.

Part 4 The results

4.1 The raw data

4.2 AAS standard curve

4.3 Calculation

The absorbance of sample is 0.0511.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above :y=0.0446x+0.0024,R2=0.9997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n the sample is:1.091mg/L.

Part 5 Discussion

In this experiment, we use the AAS to determine Cu in soil. I learn how to operate the AAS and the limi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standard solution was prepare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and I learn how to deal with the data. Finally we get the standard curve, then, the sample concentration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bsorbance of the sample.

In the experiment we have nine members in our group, so we can do our best in every work we need to do. For my work, I am responsi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olution and titration. What’s more, I learn how to use and operate the AAS on the computer later.

Ultimately, we get the linear formula is y = 0.0446x + 0.0024 and R2=0.9997. From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and the absorbance of Cu in the sample is 0.0511, we draw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n the sample is 1.091μg/ml. We have known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est sample measured by instrument is 1.091mg/L.

We can say our result of experiment is so very accurate from the standard curve of Cu and the value of R(R2=0.09997). The accurate data is due to the efforts of we everyone. Thanks for every members of our group.

I h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our experiments. Firstly when we’ll do an experiment, we must prepare our pre-lab by ourselves and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Only do like th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experiment well. Secondly we should prefer to solute the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 rather than ask for TA. Finally, everyone should understand his own task in the experi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体生理学 ABO 血型与动脉血压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223 字

+ 加入清单

ABO血型鉴定与动脉血压测量综合实验

摘要 本实验采用波片法鉴定人体ABO血型和汞式压力表测定人体动脉血压。被测者血液遇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凝集,汞式压力表在压紧被测者上臂后松开第一次听到声音时读数110mmHg,声音消失处读数70mmHg。实验表明,该被测者血型为O型,动脉血压为110/70mmHg。

关键词 ABO血型血压玻片法汞式压力表

前言

人类红细胞上存在两种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又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分别是A抗原和B抗原。根据红细胞膜上含有抗原类型的不同,可将血型分为四型:仅有A抗原者为A型,仅有B抗原者为B型,两种抗原均有者为AB型,两者抗原均无者为O型。血型可作为机体免疫系统鉴别“自我”和“异己”的标志。在临床上,血型鉴定是进行输血和组织、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在人类学、法医学研究上,血型鉴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是指血流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舒缩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在心缩期内,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在心舒期内,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动脉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和心脏血管的负担,如动脉血压过低,将引起器官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尤其是造成脑、心、肾、肝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将引起器官的功能障碍和衰竭。血压过高,则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过重。长期高血压患者往往引起心室代偿性肥大,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所以保持动脉血压处于正常的相对稳定状态是十分重要的[1]。学习如何测量动脉血压,对于掌控被测者动脉血压的变化,从而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1 实验目的及原理

1.1 ABO血型鉴定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如表1。

表1

1.2 动脉血压测定

学习间接测量法(听诊法)测定人体动脉血压原理,并实际测定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值。间接法测量动脉血压原理是用血压计的袖带在所测动脉外施加压力,再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定血压。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听不到声音,但如果在血管外施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则血流通过狭窄处形成涡流可发出声音。当缠于上臂血压计袖带内压力超过收缩压时,完全阻断了肱动脉的血流,此时在肱动脉的远端(袖带下)听不到声音,也触不到肱动脉的脉搏。当徐徐放气减小袖带内压,在其压力减低到低于肱动脉收缩压的瞬间,血液在血压达到收缩压时才能通过被压迫变窄的肱动脉,形成涡流,此时能在肱动脉的远端听到声音和触到脉搏,此时袖带内压力的读数为收缩压。若继续放气,当袖带内的压力越接近于舒张压,通过的血流量也越多,血流持续时间越长,听到的声音也越清晰。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的瞬间,血管内血流由断续的流动变为连续流动,此时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脉搏也随之恢复正常,此时袖带内的压力为舒张压(图1)。

2实验器材和药品

1) 仪器 显微镜,离心机。

2) 器械 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血压计,听诊器,桌椅。

3) 药品 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3实验步骤

3.1玻片法ABO血型鉴定

(1) 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 细胞悬液制备 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 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 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 判断血型 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3.2 动脉血压测定

3.2.1 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常用血压计有两种类型,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图2),另一种是弹簧式血压计(图4-1-3-3)。前者比较精确,后者方便携带。两种血压计均由检压计、袖带和橡皮气球三部分组成。汞柱式血压计的检压计是一个标有0~40 kPa(0~300 mmHg)(1mmHg=0.133kPa,1kPa=7.5mmHg)刻度的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与水银贮槽相通。袖带是一个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借橡皮管分别和检压计的水银槽及橡皮球相通。橡皮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球状橡皮囊,供充气和放气之用。近年来又有一种新型的电子血压计在临床上应用。

图1 间接法测量血压原理示意图 图 2 汞柱式血压计及弹簧式血压计

3.2.2听诊法测量动脉血压

1)受试者脱去右臂衣袖,取坐位,全身放松,右肘关节轻度弯曲,置于实验桌上,使上臂中心部与心脏位置同高。

2) 打开血压计,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丝帽,驱出袖带内残留气体,后将螺丝帽旋紧。

3)将袖带平整、松紧适宜地缠绕右上臂,带下缘至少位于肘关节上2cm处,开启水银槽开关。

4)将听诊器两耳器塞入外耳道,务必使耳器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

5)在肘窝内侧先用手触及肱动脉搏动所在部位,再将听诊器胸器不留缝隙地轻轻贴在上面。

6)测量收缩压:挤压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血压表上水银柱逐渐上升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为止,再继续打气使水银柱再升2.7~4.0kPa(20~30mmHg)。随即慢慢松开气球螺丝帽,徐徐放气,在观察水银柱缓缓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在听到“崩”样第一声清晰而短促脉搏音时,血压表上所示水银柱高度即代表收缩压。

7)测量舒张压:使袖带继续徐徐放气,这时声音先依次增强,后又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在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声音变调)这一瞬间,血压表上所示水银柱高度代表舒张压。也有人把声音突然消失时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高度作为舒张压,若取后者,需另外0.67kpa(5 mmHg)较妥。

8)血压记录常以收缩压/舒张压kPa表示,如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70kPa(110mmHg)和9.33kPa(70mmHg),记为14.70/9.33kPa(110/70mmHg)

9)列表记录你所测得同学的血压。

4 注意事项

4.1 ABO血型鉴定

1)所用双凹玻片的试管实验前必须清洗干净,以免出现假凝集现象。

2)A及B标准血清绝对不能相混,所用滴管上贴橡皮膏标明A及B、红细胞悬液滴管头不能接触标准血清液面,竹签一端去混匀一侧就不能去接触另一侧。

4.2 动脉血压测定

1)室内务必保持安静,测量血压前需嘱受试者静坐放松,以排除体力活动及精神紧张对血压的影响。

2)袖带宽度应为12cm,袖带缠绕不能太紧或太松。听诊器胸器最好用膜型。安放时既不能压得太重,也不能接触过松,更不能压在袖带底下进行测定。

3)需要连续测定2~3次,取其最低值或平均值。重复测定时,袖带内压力必须降至零后再打气。

4)发现血压超过正常范围时,应将袖带解下,让受试者休息10min后再测。

5)血压计用毕应将袖带内气体驱尽、卷好、放置盒内,以防玻璃管折断;并关闭水银贮槽。 5结果与分析

5.1 ABO血型鉴定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该被测者血液遇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发生凝集,故该被测者血液中红细胞既无A抗原,有无B抗原,由此判断该被测者血型为O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P2O4萃取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946 字

+ 加入清单

萃取从5月29日更换有机相开机后,发现锡总是不能萃取充分。针对这一现象初步怀疑是P204出现问题。因此针对不同产地的P204做了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真确。

6月2日

实验名称:不同产地P204萃取实验。

实验目的:探讨不同产地P204对锡的萃取效果。

实验过程和条件:我们用的P204一共有两种,一种是奉兴(东川使用P204)生产,一种的上高(我们分厂使用P204)生产。我们实验时用40%的P204和60%的煤油(煤油都是用东川拉过来的)配比。以相比1:1,摇动时间3分钟进行萃取。萃前液统一使用生产上的萃前液。

实验参数如下:

结果讨论:从上面实验结果来看上高的P204对锡的萃取效果好一些,但是一组实验不能说明问题,因此还需多做几组。

6月3日

为了进一步的确定是否是不同产地P204对锡萃取的影响我们又进行了几组实验,这次我们不仅做了不同产地,还考虑了搅拌时间,相比对萃取锡的影响。 实验名称:不同产地、不同搅拌时间、不同相比萃取实验。 实验目的:寻找锡难以萃取的原因。

实验过程和条件:我们分别使用上高和奉兴P204(40%)和同一种煤油(60%)配比,然后用同一种配比的有机相分别做了相比1:1摇动3分钟萃取;相比1:1,3分钟半萃取;以及相比2:1摇动3分钟萃取。所用的萃前液是同一个。 实验参数如下:

相比1:1,摇动时间3分钟实验数据:

相比1:1,摇动时间3分钟半实验数据:

相比2:1,摇动时间3分钟实验数据:

结果讨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产地的P204对锡的萃取基本是一样的,因此排除锡难萃是由产地不同的P204引起的。后面改变萃取的时间,发现萃取效果基本一样,所以萃取时间也排除。增大有机相,可以看出对铟的萃取效果变的更好,但是对锡的萃取仍然没有效果,因此也排除是相比的原因。

6月4日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仍然没能找出原因,对此我们有考虑到是否是不同浓度P204引起的,因此我们用不同产地、不同浓度的P204和煤油配比进行实验。

实验名称:不同浓度P204萃取实验 实验目的:探索最佳浓度对锡的萃取效果

实验过程和条件:分别用上高和奉兴两个不同产地的P204和不同浓度的P204配比进行实验。分别以45%、50%的P204进行配比实验。煤油、萃前液是同一种,萃取时间都为3分钟。

实验参数如下:

结果讨论: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改变了P204的浓度,锡的萃取仍然没有好转,这就排除了不同浓度对锡萃取的影响。

6月5日

由于上一组实验我们使用的P204都是高浓度的,为了有一个对比性为此我们做了较小浓度的P204萃取实验,同时还做了不同产地P204萃取实验和加铁粉还原后萃取。以及用生产P204对生产上萃余液进行了萃取实验。 实验(1)名称:不同浓度P204萃取实验 实验目的:寻找萃锡的最佳P204浓度

实验过程和条件:用不同浓度奉兴的P204和同一种煤油进行配比,然后融相比1:1,萃取时间3分钟进行萃取实验。萃前液用的是同一个。

实验参数如下:

结果讨论:锡难萃取与P204的浓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实验(2)名称:不同产地P204萃取实验 实验目的:确认不同产地P204对锡的萃取效果

实验过程和条件:用洛阳、奉兴、上高的P20440%与同一种煤油60%配比,相比为1:1,萃取时间3分钟进行萃取。 试验参数如下:

结果讨论:从数据可知锡难萃取与我们的P204产地没有关系。 实验(3)名称:铁粉化还原萃前液后萃取实验

实验目的:探讨锡的难萃取是否因为萃前液杂质过高

实验过程和条件:在400ml萃前液中加入3g铁粉,搅拌还原30分钟后过滤进行萃取。相比1:1,萃取时间3分钟。为了更接近生产,因此这次实验用的是我们生产上使用的P204。 试验参数如下:

结果讨论:从数据来看,加铁粉还原后锡的萃取上升了一些,但还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实验(4)名称:生产萃余液再萃取实验

实验目的:用P204再一次萃取萃余液中的锡,看能否将锡萃取充分,以便回收 实验过程和条件:用生产P204对我们的一号机萃余液进行再次萃取。分别将萃余液稀释一倍(则铟锡含量减半)、调PH到1。5和直接萃取。相比都为1:1,萃取时间3分钟。 实验参数如下:

结果讨论:从实验结果来看,萃余液里面的锡仍然不可以被P204萃取。但是铟在重新将PH调解到1。5时仍然还可以萃取。

6月6日

上一组实验我们加铁粉还原后萃取,效果比以前都好了很多为了得到更好的萃取效果我们改变不同的萃取条件来寻找更好的萃取锡条件。 实验(1)名称:不同条件下P204萃取实验 实验目的:寻找最佳萃取条件

实验过程和条件:用生产上P204来萃取不同条件下的萃前液,

(1)将萃前液调PH到2。0;

(2)在100ml萃前液中加入1mlHF酸,以相比1:1,萃取时间3分钟进行萃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电解水探究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人员:、

报告撰稿人:,

一、 实验仪器及药品:自制水电解器、试管、导线、直流电源、铁

制电极、少量稀硫酸

二、 实验目的:

1. 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 探究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 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

的初步能力。

通电

实验原理:2H2O ==2H2↑+O2↑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电路(如下图)

2.装入1:10的稀硫酸溶液(液面高于电极0.5cm).

3.将两支试管装满溶液各自放入正极、负极。

4.打开直流电源,将电压调至12V进行电解。

5.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6.检验生成的气体。

7.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24V和36V分别进行实验。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五.实验现象:

1.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生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大,体积比小于1:2

2.检验气体时,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体积大的气体点燃时有爆鸣声。

3.直流电源电压从12V升高到24V时,两个试管中生成的气体的速

度明显加快;由24V升高到36V时,生成气体的速度继续加快。

六.实验结论:

1.水在接通直流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水时,所通直流电的电压越大,电解速度越快。

3.O2在水中溶解度大于H2,使O2的溶解量大于H2的溶解量,会消耗少量O2,所以会使所得H2和O2体积比偏离2:1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管道拆装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1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管道拆装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学号:  组员:  指导教  师:

实验日期:20xx年  9  月  25日

1 实验目的

1. 准确识读流程图。

2. 能准确列出组装管线所需的工具和易耗品等领件清单并正确领取工具和易耗品。

3. 能进行管线的拆除。 4. 能进行管道的组装。 5. 能进行管线的试压。

6. 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能做到管路拆装过程中的安全规范。

2 实验工具清单

表2 管件、阀门清单

3 实验步骤和内容

3.1 管路拆卸

管路的拆卸的原则:先上后下、归类放好、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拆卸时应从上到下的顺序开始操作,先拆支管后拆总管。由于拆卸的管件较多,因此拆下的零件、垫片、螺栓螺母统一标上标号,归来放置。同学之间操作时,必须要用合适的工具,用力适当。首先,我们按照上图对要拆卸的管道和管件进行了1-8号,根据先松后拆,先上到下的顺序对管路进行拆装,拆卸的管件小心轻放,拆卸由两位同学以对角线的方式同时拆卸螺栓螺母,再把拆卸下来的部件(密封垫片、螺栓、螺母、管段)放到相应的位置,每个法兰对应的螺栓和螺母对号放置,以免混用导致不配套,导致出现渗漏的现象。

表4 拆卸的管件尺寸

3.2 管路的组装

管路的组装原则:先下后上、垫片对齐、循序渐进、对角拧紧。

因拆卸过程中把拆卸下来的部件(密封垫片、螺栓、螺母、管段)统一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每个法兰对应的螺栓和螺母对号放置。故管路组装就比较简单,

组装的顺序就照拆装顺序相反进行操作组装管路。操作过程中先装后拧紧,两位同学以对角线的形式同时拧紧螺母,这样操作防止流体的泄漏。在进行组装时,应正确剪裁密封垫片,若剪裁口径过大,则会影响密封效果;若剪裁口径过小,

则会影响流体的流速。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垫片的剪裁不能影响法兰和螺栓螺母之间进行密封。我们小组再安装了5-8号管件后进行了漏水检验,确定没有漏水现象后,我们在继续组装其余管件。

3.3 试压检漏

系统注水前先将储水罐底部的排水阀关闭,打开进水阀门,此时开始进行注水,当液面读数为40cm时,打开出水口截止阀,同时打开泵口排空阀将系统内空气耗尽,应排气至漏水后,再关闭阀门,以防止泵的气蚀现象产生。离心泵启动前应关闭出口阀。若在加压过程中,系统震动强烈而流量计中汽包较多,则表示在灌泵时未将泵内气体排尽,使得泵在运行中产生气蚀,泵效率降低,数据产生误差。检查系统无泄漏后,结束本次实验,缓慢关闭泵出口阀,再关闭泵,接着关闭出水口截止阀,同时应打开系统放空阀将水排空。

表5 实验数据

4 实验现象分析

实验管路在组装后,经储水箱上方的开关放水通过管路循环回到储水箱,管路的所有接口没有漏水现象,则表明管路组装成功。组装成功后,打开排水阀的开关,首先进行灌泵,在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使泵运转,再慢慢开启出口阀,调节流量计的开度,读出泵的实际流量。稳定后读出压力表、温度、真空表上的读数。读数完成后,关闭出口阀,停泵。实验结束后,打开管路上上部的放空阀排气,并关闭泵进出口阀门,通过上下管道排水阀和出水管下方排水阀排出泵、管道与储水罐内存水。在排水过程中,管子生锈未做处理,导致轻微漏水,但与本次管路拆装实验基本无关,故不做其他分析与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范文类型:制度与职责,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师,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1、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填写好体育器材出借单,由老师(体育委员)向器材保管员借出。如有丢失、损坏,器材管理员必须做好登记,通报体育老师,由班级(个人)赔偿。

2、教师课前必须认真检查场地、器材,课上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课上如遇突发事件,要冷静稳定现场,按学校伤害事故处理预案及时上报,并作书面说明及参与事后处理。

3、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和统一的考核标准,不得任意降低或提高。对伤、病学生和例假期女生,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活动、见习或病假休息。对学生迟到、缺课不知情、不管理将被视作教学事故。

4、室内课时,要加强体育卫生保健等基础知识教学;介绍体育新成果,新动向,不断充实和更新教材内容

5、室外课时,要适当进行队列练习;技术动作示范要正确,动作要领讲解简明扼要,要注意突出动作的重点、难点和掌握技术的方法、技巧,做到精讲多练;课的结束部分应安排“放松”活动,并布置身体素质练习等作业。

6、加强对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培训,教会他们掌握整队集合和有关队列条例等,以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7、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后小结,对学生测试的相关数据,要做好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倾听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和对教学的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8、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爱护关心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9、教师上课时(包括室内)必须着装运动服和运动鞋。按时上下课(预备铃响必须到场),不得擅自停课、调课、代课,不得接打电话,不得擅自离开活动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科学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模板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会计,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中系统管理的相关内容,理解系统管理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理解操作员权限设置的重要意义。

2.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中基础档案设置的有关内容,理解基础档案设置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

3.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中总账子系统初始设置与日常业务处理的相关内容,理解初始设置的意义,熟悉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4.掌握工资子系统的相关内容,熟悉工资子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操作。

5.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中的相关内容,熟悉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及月末处理操作。

6.掌握总账子系统月末处理的相关内容,熟悉月末处理的各种操作,掌握银行对账、自动转账设置与生成、对账和月末结账的操作方法。

7.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原理及流程,掌握报表格式定义、公式定义的操作方法,掌握报表单元公式的设置方法,掌握报表数据处理、表页管理及图表功能等操作,掌握利用报表模板生成会计报表的方法。

8.通过综合实验,巩固单项实验中掌握的各模块操作技能并综合理解掌握,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务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建立账套。

2.操作员及权限设置。 3.基础信息设置。

4.总账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初始化。

5.根据业务资料填制记账凭证(工资业务和固定资产业务分别在工资子系统和固定资产子系统处置后生成记账凭证向总账子系统传递)。

6.对填制和生成的凭证进行审核、记账。

7.账簿查询。

8.月末结账。

9.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实验步骤

(一)建立账套及操作员权限设置 (二)基础信息设置 (三)总账系统基本设置 (四)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五)工资管理 (六)固定资产管理 (七)月末对账与结账 (八)编制报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编制利润表

四、实验结果

1. 余额及发生额表

2. 凭证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实验思想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这学期开设的证券投资学这门模拟实验课程十分吸引我,我认为这门学科是我们经济类学科中的精华。通过学习证券投资学,通过老师诙谐有趣的言传身教,让我知道了如何去挣那些虚拟的看不见的钱,用较少的投资去赚得更多的利润,当我们通过同花顺模拟炒股的形式进入股票市场,看着自己投资的股票一路飘红,那种心理的喜悦无以言表。当然,股票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心里的落差大起大落是很正常的,我们参与其中,由最初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到身经百战后的小心谨慎,这些都是实验与模拟炒股带给我的成长。经过这一学期的证券投资学分析的学习,让我对证券投资有了一个最初步的了解,当然,这点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如果用这点知识去进行证券投资或者分析股市行情走势,那是远远不够的。出于我对这门课的浓烈的兴趣,我在课下又去图书馆做了很多功课。下面在此对证券投资学实验的结论的启示和心得做一些自我阐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上证券投资学课的时候,我对于一些理论知识一窍不通,感觉书上讲的好,可是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而且理论是死的,股市是活的,总感觉理论还是太过于老套了,理论是可以指导实践,可是虽然我学了一些关于K线图的分析,在实战中还是输得很惨,看来在股市中光凭运气是不行的。后来在一次次交易中我也算是掌握了一些小窍门儿,我学会了通过阳线及阴线的形态去选择股票,再结合今天的成交量来判断这只股票是否有升值的可能。而且我们在选择股票的时候还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关注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分析这些经济政策对股市会照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了解这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消费者信赖度等。

三,仔细观察K线图,结合均线走势,加上MACD,KDJ等指标,配合大盘,个股交易量进行综合分析。

四,注意分散风险,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尽量选择5只左右的股票来投资,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

五,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操盘者的心态一定要好,要见好就收,不要一心就想一口吃个大胖子,有跌有落,平常心去面对。其实,这些只是我的一点小小的心得体会,以后我会更深入的去学习这门模拟实验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理论,不断地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规律和宝贵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实验报告参考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59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3、掌握观察利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利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

【实验仪器】

固纬GOS-620型双踪示波器一台,GFG-809型信号发生器两台,连线若干。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内电子束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波形的一种电子观测仪器。在各行各业与各个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如下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与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中国台湾固纬公司生产的通用双踪示波器。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示波管(CRT)、扫描同步系统、放大与衰减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 “示波管(CRT)”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如图1所示的。可细分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

1)电子枪

电子枪包括灯丝F,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等。阴极被灯丝加热后,可沿轴向发射电子。并在荧光屏上显现一个清晰的小圆点。

2)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由两对互相垂直的金属偏转板x和y组成,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偏转。

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若不受横向电场的作用,将沿轴线前进并在荧光屏的中心呈现静止的光点。若受到横向电场的作用,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就会偏离轴线,

F灯丝,K阴极,G控制栅极,A1、A2第一、第二阳极,Y、X竖直、水平偏转板

图1示波管结构简图

屏上光点的位置就会移动。x偏转板之间的横向电场用来控制光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y偏转板用来控制光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如果两对偏转板都加上电场,则光点在二者的共同控制下,将在荧光屏平面二维方向上发生位移。

3)荧光屏

荧光屏的作用是将电子束轰击点的轨迹显示出来以供观测。

4)显示波形的原理 图

2 图3 图4

在竖直偏转板上加一交变正弦电压,可看到一条竖直的亮线,如图3所示。在水平偏转板上加“锯齿波电压”扫描电压,使荧光屏上的亮点沿水平方向拉开。电子的运动是两相互相垂直运动的合成。当锯齿波电压与正弦电压的变化周期相等时,在荧光屏上将显示出一个稳定的正弦电压波形图如图4所示。

当波形信号的频率等于锯齿波频率的整数倍时,荧光屏上将呈现整数个完整而稳定的被测信号的波形,当两者不成整数倍时,对于被测信号来说,每次扫描的起点都不会相同,结果造成波形在水平方向上不断的移动。为了消除这一现象,必须使被测信号的起点与扫描电压的起点保持“同步”,这一功能由机内 “触发同步”电路来完成。

2、利用利萨如图测正弦电压的频率基本原理

通过观察荧光屏上利萨如图形进行频率对比的方法称之为利萨如图形法。此法于18xx年由利萨如所证明。将被测正弦信号fy加到y偏转板,将参考正弦信号fx加到x偏转板,当两者的频率之比

fyfx

是整数时,在荧光屏上将出现利萨如

图。

图5给出了几种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判断两个电压信号频率比的条件是屏上出现了利萨如图形稳定不动,方法是对稳定不动的图形分别做水平直线和竖直直线与图形相切,设水平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X,竖直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Y,则

fyfx

?

nx

ny

图5的第一个图形,nx?2,ny?4,Y轴上的信号频率fy与x轴上的信号频率fx之比为,若fx已知,则fy可求。

【实验内容与步骤】

开机前完成以下准备工作:扫描微调、电压灵敏度微调置校准档(顺时针打死)、扫描方式(置自动)、触发源选项(置CH1或CH2)、耦合方式(置AC);按压电源按钮预热3分钟。

(2)初始化示波器面板获得“点”:辉度、聚焦、三个位置旋钮置于居中位置,扫描灵敏度置于正交模式。(五居中一归零);

(3)顺时针旋转扫描灵敏度选扭置0.2ms档获取扫描线; (4)利用CH1观察机内方波校准信号并作为待测电信号1,记录其相关参数于黑板给出的数据记录表格第一行;

(5)分别利用CH1与CH2两个通道观察左右两个音频信号发生器提供的10V1000Hz与15V20xxHz的正弦交流信号,并作为待测电信号2与待测电信号3,记录其相关参数于黑板给出的数据记录表格第二行与第三行。

(6)扫描灵敏度选钮置正交模式,按压下触发交替旋钮,显示模式置双踪模式观测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

(7)申请课堂考核,归整仪器结束实验。

【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

图5利萨如图

附表 电信号电压、频率的测量数据记录表(11海科曹丽安娜提供)

实验结果:详见下页附图(11海科曹丽安娜提供)

注意事项

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预热3分钟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测信号电压时,一定要将电压衰减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测信号周期时,一定要将扫描速率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

3.不要频繁开关机,示波器上光点的亮度不可调得太强,也不能让亮点长时间停在荧光屏的一点上,如果暂时不用,把辉度降到最低即可。

4.转动旋钮和按键时必须有的放矢,不要将开关和旋钮强行旋转、死拉硬拧,以免损坏按键、旋钮和示波器,示波器探头与插座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挂口灯泡与灯座的锁扣配合方式,切忌生拉硬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物理杨氏干涉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物理杨氏干涉实验报告范文

光学中研究光的本性以及光在媒质中传播时各种性质的学科。物理光学过去也称“波动光学”,从光是一种波动出发,能说明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而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是电磁波的假说以后,物理光学也能在这个基础上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的部分现象,如吸收,散射和色散等,而且获得一定成功。但光的电磁理论不能解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另一些现象,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及各种原子和分子发射的特征光谱的规律等;在这些现象中,光表现出它的粒子性。本世纪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物理光学的另一部门“量子光学”。

杨格于1801年设法稳定两光源之相位差,首次做出可见光之干涉实验,并由此求出可见光波之波长。其方法是,使太阳光通过一挡板上之小孔使成单一光源,再使此单一光源射到另一挡板上,此板上有两相隔很近的小孔,且各与单光源等距离,则此两同相位之两光源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因为通过第二挡板上两小孔之光因来自同一光源,故其波长相等,并且维持一定的相位关系(一般均维持同相),因而能在屏幕上形成固定不变的干涉条纹。若X为屏幕上某一明(或暗)条纹与中心点O的距离,D为双孔所在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2a为两针孔S1,S2间之距离(通常小于1毫米),λ为S光源及副光源S1、S2所发出的光之波长。

两光源发出的两列光源必然在空间相迭加,在传播中两波各有各的波峰和波谷。当两列波的波峰和波峰或波谷和波谷相重叠之点必为亮点。这些亮点至S1与S2的光程差必为波长λ的整数倍。在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相重叠之点必为暗点,这些暗点至S1与S2的光程差必为波长λ/2的整数倍。实验结果的干涉条纹,它是以P0点为对称点而明暗相间的条纹。P0点处的中央条纹是明条纹。当用不同的单色光源作实验时,各明暗条纹的间距并不相同。波长较短的单色光如紫光,条纹较密;波长较长的单色光如红光,条纹较稀。另外,如果用白光作实验,在屏幕上只有中央条纹是白色的。在中央白色条纹的两侧,由于各单色光的明暗条纹的位置不同,形成由紫而红的彩色条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物理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51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

同组者实验日期20xx年9月21日

实验名称实验一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再将、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测固体(铜环)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则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②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和,同理可得

③测石蜡的密度

石蜡密度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

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

①测液体的密度

--------空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

----------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

---------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

---------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三、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

待测物体:铜环和盐水、石蜡

四、实验步骤:

调整天平

⑴调水平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⑶将塑料杯中的水倒掉,换上盐水重复上一步,称出铜环在盐水中的质量。

⑷将测得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测石蜡的密度

测量石蜡单独在空气中的质量,石蜡和铜环全部浸入水中对应的质量,石蜡吊入空中,铜环浸入水中时的质量。代入公式计算。

4、用比重瓶法测定盐水和不溶于液体的细小铅条的密度

⑴测空比重瓶的质量。

⑵测盛满与待测盐水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⑶测盛满盐水时比重瓶的质量。

⑷测待测细小铅条的质量。

⑸测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5、记录水温、湿度及大气压强。

五、数据及数据处理:

(一)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铜环、盐水和石蜡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136.32120.55119.7649.24118.74170.25

铜块密度

盐水密度

石蜡密度

(二)用比重瓶法测密度

测定盐水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26.5574.5776.270.05

待测盐水的密度

测定细小铅条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32.3674.57104.200.05

待测铅条的密度

六、总结:

通过实验掌握了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

掌握了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掌握了采用比重瓶测密度的方法。但让液流沿着瓶壁慢慢地流进瓶中,避免在瓶壁产生气泡较难。

通过处理数据,进一步熟悉了有效数字、不确定度等基本物理概念,并掌握了其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主体·合作的实验研究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主体·合作实验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东风小学特点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径。

2)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点上,总结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师的观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忧秀教师,促进学校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本,在“九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主体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途径、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未来人才打好素质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学科教学中,深化“三学一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模式。

2、在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深化“三自椫傅肌墓ぷ魉悸罚芯啃纬裳哦泳瘛⒑献髂芰Φ耐揪丁⒎椒ā?

3、在实践活动中,精选、开发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形成东风小学必要的活动系例。

四、研究对象:东风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原则、策略

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调查法。

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策略;全员参与,主题研究,案例教育,滚动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佟岳

组员:全体干部,刘长荣、段景明

2、加强校科研室建设

使教科室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部,教育理论的宣传站,科研骨干的培训站,课题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扩展工作。

3、培训队伍

1)、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及有关2 1世纪教育四个支柱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合作方面的论述,转变观念。

2)、自我总结“九五”期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生活的实例,加以完善,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

4、成立三个子课题组(与主要研究内容相对应),分别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为组长

合作学习研究组: 张舂旺

合作生活研究组: 王桂芝

合作活动研究组: 德育:范玉霞

艺术:郝文敏

体育:张振义

科技:张春旺

学科:刘学德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做为顾问,以校研究实践为主,上下结合。

使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努力实现方案式的工作计划,研究式的工作过程,小结式的工作检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实效。在整体活动上每学期要进行有主题的研究活动l0次以上。

5、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坚持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全体教师都要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分学习、生活、活动三个组进行研讨,总结推广典型案例,进

行个案研究。

6、组织教师个人教育思想专题研讨活动。

7、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报制度。

(包括案例、论文、小结等)营造一种科研的氛围。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2、2棗2002、12 学习理论,总结:“九五”经验教训,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及子课题组。

第二阶段:2003、1棗2006、1 研究阶段,分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总结,并评选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06、2棗2006、12 总结推广阶段,分课题完成子课题及总课题的总结报告,提炼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申报结题,在校内推广成功作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科学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

实验过程:

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的。

而做这个实验应注意:

1、 杯子不要扣的太慢,否则会让火焰提前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2、 水最好是有颜色的水,我选择在水中滴蓝墨水,效果不错,这样方便观看。

3、 可以用燃烧的纸片代替蜡烛,但是水一定要放少一点,放多了难吸光。

4、 要保持距离,让火焰离自己远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数独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数独实验报告范文

Sudoku 数独实验报告

一、 算法描述

求解Sudoku让人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穷举每个方格可能的值,如果符合条件,则得到解,不符合条件则进行回溯。通过递归的方法,显然可以得到数独的解。

我想到的简单的递归方法,是每一行从左到右,试验每一个方格可能的数字,进行递归。这种方法看似非常麻烦,实际上对于一般的数独题,速度是非常快的,思想比较简单,写出来的代码也非常简单、易懂。

算法1:简单递归方法

从第一个格开始,从1到9试验,是否满足行、列、九宫格互不相同的条件。若满足条件,则填入该数字,再试验下一个格。当一个格子出现没有数字能填的情况时,说明已经填的数字有误,回溯,再进行递归。

算法2:优化的递归算法

先遍历所有格子,统计每种格子可能出现数字的个数。每次挑选可能出现数字个数最少的格子来进行递归。

设置三维数组poss[i][j][k]来存储可能出现数字的信息。poss[i][j][0]记录i行j列的格子可能出现数字的个数,poss[i][j][k](1

算法3:生成数独棋盘的算法

我最开始的想法是穷举法,随机生成满足行各不相同的9行,再判断9宫格、每列是否符合要求,符合条件时,随机生成停止。然而,这种算法的当然时间复杂度显然是过高。第99一步的随机生成的次数是9*9/P9=9608。随机生成一组棋盘耗时就非常大。后来,我从求解的个数的程序获得启发。算法二对于1000多组解的数独棋盘,解起来也很快。随机生成填9个方格,再用算法一的方法解出来,取第一组正确的解作为棋盘即可生成填好的棋盘。再把一定数量的格子的数字随机删除,计算解的个数。如果解唯一,就得到了棋盘。

二、数据结构

这三种算法的数据结构不是非常复杂,只是普通的数组。

算法一:数组a[i][j]

算法二:数组a[i][j]和poss[i][j][k]

算法三:数组a[i][j]和poss[i][j][k]

三、时间效率分析

算法1:这种算法在tsinsen系统上只用了15ms得到全部答案。

虽然这种算法在tsinsen系统的测试中有很好的表现,但是我试了试在几道骨灰级难度的题,发现这种算法可能会用到10秒以上的时间,并且测试数据不同,时间差异非常大。

我认为,这种算法的漏洞在于,如果开始的格子可能出现的数字非常多,递归树开始的枝会非常多。并且,我们一般做数独题,都会先挑可能出现数字个数最少的格子来填,充分利用了已知条件。然而,这种算法只按格子的行列顺序来试验,显然非常傻。于是,我想出了第二种算法。

算法2:这种算法耗时长。

非常令人失望的是,虽然它能在短时间内解出骨灰级题目,但是,和上一个算法相比,对于简单的题目,它比较耗时。在tsinsen系统中测试的时间是91ms。它的缺陷在于,每次递归都必须更新(i,j)格子所在的行、列、九宫格所有的元素。每次要求20个数的poss[i][j]。回溯同样要更新。并且求poss[i][j]的函数时间复杂度是O(n)。每一步所耗时间比上一种算法多很多。但是,总的试验的步数能显著减少。 所以,这种算法适用于数独解题的动画演示和解极难题目。

四、程序结构

五、运行结果

六、总结和反思

后来老师提高了难度,要求程序能求出多解数独题的解的个数。几千个解的数据都能迅速得出答案,但是几万个解的数据,需要很长时间,更别提几百万的数据。这两种递归的算法都有问题,优化的空间也有限,需要更强大、高效的算法。

这次Project让我不断思考,改进了最初的算法。编程是确实是一个克服困难、不断改进与超越的过程。总有新的数据摆在面前,把原来的算法打击得很惨,激励着我们研究更加先进的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试验内容

1、 数据表的建立

基本表《简单的》带有主键

带有外码约束的(外码来自其他表或者本表)

2、 数据表的修改

添加删除列

修改列属性类型

添加删除约束(约束名)

元组的添加,修改,删除

删除数据表

试验过程

1、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9) primary key ,     /*sno是主码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sname char(20) unique,      /*sname取唯一值*/

ssex char(2),

sage smallint,            /*类型为smallint*/

sdept char(20)              /*所在系*/

);

create table course

(

o char(4) primary key,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o是主码*/

ame char(40),

cpno char(4),                   /*cpno的含义是先行课*/

ccredit smallint,

foreign key (cpno) references course(o)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cp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course,被参照列是o*/

);

create table sc

(

sno char(9),

o char(4),

grade smallint,

primary key (sno,o),

/*主码有两个属性构成,必须作为表级完整性进行定义*/

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s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student*/

foreign key (o) references course(o),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o是外码,被参照表示course*/

);

例1、create table s

(

o varchar(3), /*变长的字符串,输入2个字符就是两个字符不会补空格*/

sname varchar(20),

status int,

city varchar(20),

constraint pk_sno primary key(sno),       /*约束条件的名字为pk_sno*/

);

create table p

(

pno varchar(3),

pname varchar(20),

color varchar(3),

weight int,

constraint pk_pno primary key (pno),      /*约束条件的名字是pk_pno*/

);

create table j

(

jno varchar(3),

jname varchar(20),

city varchar(20),

constraint pk_jno primary key(jno) /*约束条件的名字为pk_jno*/

);

例2、create table spj

(

sno varchar(3), /*第一个表中的主码*/

pno varchar(3),

jno varchar(3),

qty int,            /*数量*/

constraint pk_spj primary key(sno,pno,jno), /*主码由3个属性组成*/

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sno),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s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s*/

foreign key(pno) references p(pno),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pno是外码,被参照表是p*/

foreign key(jno) references j(jno),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由于目前农村中学受经费缺乏、设备欠缺等条件限制,特别是我有庆中学。因此,教学任务是非常繁杂的。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合理的安排教学的进度,现对本学期实验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我继续任教八年级四个班的生物教学,分别是(3)班、(4)班、(5)班和(6)班。由于目前我校受经费缺乏、设备欠缺等条件限制,实验开出率并不高。为了不让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就必须广开门路,创造条件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过程、获得知识,引领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本学期生物共安排学生实验6个,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验教学要求

(一)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生物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作为实验员,首先要督促教师作演示实验,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科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并能勇于改进演示实验。作为实验员本人,更应在熟悉业务的同时,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

(二)做好学生分组实验

合理安排好各班学生分组实验。制订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各分组实验的大致时间。对于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最迟在上课的前一天要全部准备完毕,分组准备好,还要积极做好实验时的指导工作。

四、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生实验计划

序号、周次、章节、内容、题目 :

1 1 7.1.1 植物的生殖 扦插材料 的处理

2 9 7.2.5 生物的变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3 10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4 11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调查当地常 见的几种传染病

5 14 8.2 用药与急救 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6 18 8.3.2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酒精或烟草 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女西装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西装实验报告

一、款式图

二、成品规格 单位:cm

三、裁剪要点:

1、制作前准备:面料,里料分别用水浸泡(缩水处理),晾干,整烫。

2、排料前:点清样板块数,区分面料,里料的正反面。布边要垂直对齐,整纬。

3、排料时:面料反面朝上,按丝缕方向排版,面料经纬方向与样板的丝缕向一致。遵循原则:先大后小紧凑排列。(毛料要顺毛,格子布要对格子,粘衬也要与布的丝缕方向一致。

4、剪裁时按划粉线剪,线条要刘顺,打出刀眼,剪裁时布要铺平,在布平整,对齐的情况下剪。

5、粘衬:注意粘衬要比衣片小0.2cm左右,固定时不能改变布料的丝缕方向。

6、修片:衣片过粘合机后,需要将其摊平冷却重新按样板修剪。

7、贴牵条:为防止袖口等部位拉伸变形

四、缝制工艺流程

五、针号、针距(每个款式均要填写)

针号:75/11

针距:明线 11针/3cm,内线11针/3cm

六、缝制工艺要点分析(图片记录并配以简洁的文字分析)

七、课程总结体会

通过这次的工艺实习,我体会了我以前从未体会过的东西: 1.通过这次的工艺实习,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女西装的打版设计和工艺制作流程。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工艺制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辑省道,装西装领子,上袖,熨烫等。2.在具有服装结构设计和工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了一定的初步独立操作 技能。3.在熟悉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服装结构设计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搞好文明工艺生产,经常保持机器的整洁,工具工件、一些电机装置应 放在规定位置,不得乱拿别人的作品。5.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热情的答疑并讲解制作的关键,让我们明白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改正积极寻求解答学习精神。6.这次的工艺实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友谊。在同学有需要的情况下帮助他们。

通过这次课终于知道了要求最严格作工最精细的西装原来是这样的一套工序,虽然很辛苦,但高兴还是更多一些,在做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不少,必须精心、耐心、平心的一步接一步,并且在这过程中环环相扣,一步都不能错,原来每个细节都有关键之处啊!谢谢老师耐心的指导,您幽默的话语带给我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性。特别喜欢这次工艺课,我学到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知识了。

八、实验完成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半导体工艺化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半导体工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硅片的清洗

实验目的:1.熟悉清洗设备

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预准备

实验设备:1.半导体兆声清洗机(SFQ-1006T)

2.SC-1;SC-2

实验背景及原理:

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有机污染包括光刻胶、有机溶剂残留物、合成蜡和人接触器件、工具、器皿带来的油脂或纤维。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金、铜、铁、铬等,严重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电导;碱金属如钠等,引起严重漏电;颗粒污染包括硅渣、尘埃、细菌、微生物、有机胶体纤维等,会导致各种缺陷。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我们这里所用的的是化学清洗。清洗对于微米及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良率有着极大的影响。SC-1及SC-2对于清除颗粒及金属颗粒有着显著的作用。

实验步骤:

1. 清洗前准备工作:

仪器准备:

①烧杯的清洗、干燥

②清洗机的预准备:开总闸门、开空气压缩机;开旋转总电源(清洗设备照明自动开启); 将急停按钮旋转拉出,按下旁边电源键;缓慢开启超纯水开关,角度小于45o;根据需要给1#、2#槽加热,正式试验前提前一小时加热,加热上限为200o。本次实验中选用了80℃为反应温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

我们配制体积比例是1:2:5,所以选取溶液体积为160ml,对SC-1 NH4OH:H2O2:H2O=20:40:100ml,对SC-2 HCl:H2O2:H2O=20:40:100ml。

2. 清洗实际步骤:

① 1#号槽中放入装入1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②  2#号槽中放入装入2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③ 兆声清洗10分钟,去除颗粒

④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使用乙醇去除有机物,然后超纯水清洗并吹干。

实验结果:

利用显微镜观察清洗前后硅片图像表面

清洗前硅片照片

清洗后的硅片照片

实验总结:

清洗过后明显地发现硅片表面不像原来那样油腻,小颗粒明显减少。说明我们此次使用实验方法是正确的,实验结果较为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