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福州三坊七巷景点讲解导游词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地标意义的“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之称的中华第一街――“三坊七巷”参观游览。在20__年6月揭晓的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与北京国子监街、平遥南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等共同参选,以最高票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公元前202年,福州城初建时,称“冶城”,统治者是勾践的后裔无诸。过了两百多年,西晋时期的福州已经稍有规模了。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嫌城太小,便在今屏山南麓建成一座郡城,称为“子城”。三坊七巷源于唐末闽王王审知扩建新城。王审知当政时,嫌原有子城太小,在子城外以钱纹砖砌筑起“罗城”,据说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砖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城北是政治中心,多为贵族居住;城之南为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也就是在此时,三坊七巷成为罗城西南的重要区域,坊巷格局初步形成。
今天的“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从北到南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形成“棋盘状”的传统街巷格局。在城市变迁过程中,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被改建为马路,因此:我们今天讲三坊七巷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三坊七巷”历经许多年,格局依旧,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计200多座,其中水榭戏台、严复故居、沈葆桢故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是中国目前在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三坊七巷”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体现福州古名居特有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建筑结构布局、建筑用材上适应福州潮湿温热的气候特点;院落庭院布局上体现传统家族伦理观念;园林精巧雅致,体现亲近山水的风雅情趣,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除明清时代的建筑外,更令人惊叹的是三坊七巷的文化底蕴。近代诗人陈衍作诗提到:“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特别是到了清代中后期,福州士子固有的忧国忧民意识在世道变迁之中表现得更加强烈。这里涌现出一批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林则徐、沈葆桢、林旭、严复、林觉民、林纾、林徽因、冰心、庐隐、郁达夫、郭化若、吴石……翻动历史,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大串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或多少映现在三坊七巷,可圈可点的达150多人之众。
可以说,三坊七巷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福州人追求正统教化的人文性格与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精神的相互融合。作为福州城市精神集结地、福州名贤文化纪念地、福州传统商贾文化传承地、福州民俗文化展示地,三坊七巷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体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价值,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名片。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福州也曾走过弯路。上世纪末,全国旧城改造热中,三坊七巷也曾面临相同的被“改造”危险。福建省、福州市及时调整思路,终止了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原有改造项目。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工作,将保护修复福州三坊七巷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三坊七巷由开发、改造转为整体保护、修复,政府投入逐步加大,保护修复工程支出主要投向民生,使三坊七巷的改造不仅成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程,更是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的安居工程、民心工程。
“三坊七巷要成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给予三坊七巷修复改造工程很高的评价。福州市的探索之可贵,在于同时保护生活形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后的三坊七巷不是排斥了原有居民原生态的旅游区,而是将三坊七巷打造成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居住社区,成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城市活力地带。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唐国忠说的好:三坊七巷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闽台深厚渊源活化石,她的成功保护不仅仅是福州的财富,更是海峡两岸、海西经济区的共同荣耀,需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篇2:导游词讲解
黄龙洞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王牌景点之一,她以规模大、内容全、景色美而被誉为溶洞景观的“全能冠军”。正如许多游人所说:黄龙洞是诗的结晶,哲学的凝聚,美的雕像。
黄龙洞现已探明的洞底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全长7640米,垂直高度140米,内分两层旱洞两层水洞,有1库、2河、3潭、4瀑、13个厅、98廊以及上千个白玉池,上万座钟乳石峰。整个大洞犹如一株古木,错节盘根,散发开来,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由天生灰质溶液凝聚而成的洞穴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无所不奇、无所不有。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神游黄龙洞。请注意不要掉队。
(双门迎宾)双门,左边的取名“幸福门”,右边的取名“长寿门”,您是更看重爱情如意婚姻美满事业有成,选择走“幸福门”呢?还是祈盼益寿延年长命百岁,选择走“长寿门”呢?当然,谁都希望既拥有幸福,又能够长寿,那么,记住:现在选择一道门进去,等游览完毕返回的时候,就从另一道门出来,不就鱼和熊掌兼得了吗?
(龙舞厅)这里是传说中龙的家族举行舞会的地方。舞会刚刚结束,只剩下左壁包厢里的一对情人还在窃窃私语,观众渐渐离去了也浑然不觉!
(洞中植物)1994年中国第三届溶洞风景会议在这里召开期间,本土一位作家偶然间发现洞中居然有野草蔓生!黄龙洞内原先根本看不见任何植物,专家认为亿万年干燥、黑暗的自然条件,不可能生长植物。但是,不可思议的是,由于日光灯长期照射,洞中居然萌生出一派春色。奇怪的是普通白炽灯光下,却又见不到这种风景。难道是日光灯的某种力量叩醒了它们的生命之梦?1996年,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摄制的“张家界专题”中,专门为黄龙洞中长草设计了一道“猜猜看”。这以后,有的人就冲着“洞中长草”这一奇观,跑来张家界旅游,说要亲眼一辨真假。那么,我现在给大家出个题目,解这万古生命之谜:1、种子哪来?是飞禽走兽带来?是随风吹来?还是史前世纪地球在发生多次灾难时残存的物质?2、假设种子是亿万年前地壳变动时裹携而来,那么,种子休眠了亿万年,为何不死不生?为何又在日光灯下复苏?那么日光灯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如果谁能解开这个谜,谁就可以成为黄龙洞的永久贵宾。我等着各位的答案?
篇3:乌鲁木齐导游词讲解
去年也就是__年的夏天,我们全家去了乌鲁木齐,那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啊!我们坐了一天的飞机终于到了,我们先是吃新疆的农家风味的早饭: 美味的羊肉串, 香喷喷的手抓饭, 好吃的新疆大饼....真是可口呀!当然还有很多我没有吃过的好吃的 ,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呢!大客车来了,把我们背到了第一个站点。:“风车家族”当我下车时,我被 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一排排的风车有规律地排着队,整齐地转着,感觉每个后面的大风车的叶片前面的大风车对得齐齐 的,真好看,它们那一圈圈稳当而又缓慢的运转,让你目不转睛,我被这宏伟的景象感动得不想走了,风真大原来它们就是用来发电的呢! 这里可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景色哦,我们还有别的景点要参观,我们只得拍几张照片走了。
第二个地点:葡萄沟参观农家大院 ,我们下车洗了个手, 脱了鞋,进入场地, 节目开始了。几位长得很漂亮的姐姐跳着新疆舞蹈,有个“男仆”进来了,端来了许多水果, 甜丝丝的哈密瓜,清凉可口的西瓜, 让人吃了就夸的桃子们, 还有有营养的,同是也是新疆的特产------葡萄干和枣子。我们便边欣赏边吃水果,多好吃啊!多么美啊!
当那个姐姐的舞伴到来的时候,有人广播说有兴趣的同志请上来快过来。跳起来吧!美丽的舞蹈由你编,精彩的装饰由你来选!” 我二话没说, 食物也没吃,激动的我便带上美丽的头饰, 快乐的小孩我是第一个, 尽情秀的一家就是我们, 是我们哦!接着我们跳起舞来,
篇4:华山导游词英文讲解
Dear visitors, everybody! Welcome to our lotus buddhist - the jiuhuamountain tourism! I am the guide from you on this trip, my name is wang ping,you call me xiao wang. First of all, introduce below an overview of our jiuhuamountain. Jiuhua mountain is located in chizhou anhui province, anhui "twomountain lake" gold tourist area of the main scenic area, where has beautifulscenery, ancient forest, and mount emei in sichuan province, wutai mountain inshanxi, zhejiang mount putuo and four major buddhist mountains in China.
The jiuhua mountain was not called the jiuhua mountain, at the time of thetang dynasty is called nine mountain, because beautiful jiuhua mountain, theclouds above the mountain there are nine, so nine mountain nine children. Beganyears, by Li Baiceng twice visited here, has written "miao have two gas,lingshan jiu hua, tianhe hangs green water, showing nine lotus" etc historiclovers, jiuhua mountain hence the name, and has been used to this day.
The jiuhua mountain has a long history of religious activity, Taoism injiuhua mountain development first, Buddhism more flourish. Between kai-yuantang, woosong kingdom prince Jin Qiao sailing east, visited famous mountains,the jiuhua practice in our chosen. Night camped out in the hills of the cave,thirsty drink mountain spring hill, hungry eat the mountain of wild plants.Finally he died at the age of 99. The Buddhism thought penance before his death,passed away with records in the sutras like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as shouldlike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because of his surname gold without becoming amonk, so also known as the heart of gold. Jiuhua mountain is since then all keptlike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dojo. After the tang dynasty, jiuhua Buddhismstatement, past dynasties after repair, to the whole of the temple in the qingdynasty already has more than 150 seats, only garden temple, east cliff temple,centenarians palace, ganlu temple four big jungle, incense of guilin.
Below we first enter the jiu hua street scenic area, first see is a crosslane. It is carved marble, 9 meters high, is the imitation of buildings has beengloriously enrolled. Banners on the engraved royal emperor kangxi book "nineChinese scenic spot" four characters. Below the door in the north and south twocolumn carved stone lions. Gate dignified elegance, the gate lane welcomedeveryone to see is the fairy bridge, the bridge is built in the qianlong years,is a single-arch stone bridge, the following will set foot on this ancientbridge together, please follow me, into the wonderland of together!
Everyone see, across the bridge is only positive garden temple hall. Gardentemple is only key national temple, the scale is one of the largest the jiuhuamountain four big jungle, by the gate, the great hall, Ursa major, guest room,lecture hall and the scripture-stored tower and so on more than 10 monomerbuilding, is a typical modular architecture, its inside deviate from the centralaxis of the hall, you know why? Because ah, tilt the gate is quite exquisite,way to ward off bad luck, and secondly is the door to the city of toward themountain temple temple. Ursa coloured glaze tile, cornices, newborn status isvery outstanding. On the front wall of the temple there is a stone carving, thetop "taishan shigandang" five characters very eye-catching, everyone to guesswhat is this used for? Actually this is only unique garden temple, is used toward off bad luck town demon.
Enter the gate, is lingguan temple, temple, that take the door stand seeshrine is ChiMian red iron scourge, wide-open, exalted Wang Lingguan. WangLingguan guardian deity of Taoism, is how to protect the dharma? The originallegend of buddhist dharma wei tuo "killing" mistake, is "dismissal" likeksitigarbha bodhisattva, let Wang Lingguan top class, this reflects the"cooperation" the great meaning of Buddhism and Taoism, is afraid is just aplace in the country.
From lingguan temple in a small courtyard, there is a square pavilions typedouble-hipped roof, 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for the four major Kings like,according to the great hall. Sits in the middle shrine "smile, pot-belliedinclusive" maitreya. "A great bowl of thousands of rice, wan lixing" the alone,is his two ket. On either side for the four heavenly Kings statues.
Lingguan temple and great in the same stylobate, while up layer on thestylobate is Ursa major. Ursa major, the positive standing about 12 meters highBuddha iii, next is green lotus, under 须弥座 (also called Jin Gangtai), finecarving. Sweets positive cross engraved with the "personality" of the story ofbedding face relief. The Buddha, worship for hosts will monk run course.
Good, swim only garden temple, we now come to the center of the street, isnine China we see is the jiuhua mountain temple temple in the city. Buddhistscriptures have "refers to the geochemical city". City temple is located injiuhua mountain, peak city southwest of the city center, hence the name the citytemple. City temple has a long history, i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 is Lordalso of the jiuhua mountain temple, the temple of the building layout accordingto the mountain, reflect the superb architectural art. Temple has a higherconsisting, weighing about 20__ pounds of clocks, casting, loud noise, use thehammer impact, dignified realisation of the bell, echoed in the valley, oftenmake the person has the feeling of free from vulgarity. "The city production"became one of the ten views "of" nine China.
Temple after waste, still stands in the years long river. Existing fourinto the residential house, former SanJin for qing dynasty architecture: a intolingguan temple, two into the great hall, SanJin Ursa major. Second, there was ahuge four water between SanJin patio, meaning "four water belongs to the hall".Ursa all wood door, lintel carved on the icy veins window lattice. The cuhk sunkpanel "Kowloon dish bead" relief for the art treasures. Four into thescripture-stored tower as the jiuhua mountain unique buildings in Ming dynasty,recently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repair. Temple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gradually rise, the city structure is rigorous,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andelegant, basic preserved the mountain temple original character.
The city shishi pair of song dynasty, under the temple steps of monogamous,like vigorous. Before have a free life pond, crescent, reportedly is goldenheart leads the ACTS of building city temple during excavation, both for thetemple of fire!
篇5:讲解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员小段,正如我的名字一样,我要带领大家一小段休憩,一小段旅行,一小段收获。有一句话这样说:人的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心灵在路上,那便是去读书,而身体在路上,那便是旅行。很感谢大家能够给我一次和你们一同身体旅行的机会,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云南石林之旅吧。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地貌风景区,它不但以其面积广袤、类型多样、形态奇特、成因复杂、发育历史悠久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唯一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景点众多,其中已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大叠水和长湖风景区,下面,就让我们置身其中,揭开她的面纱,领略她的风采。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片“黑森林”,大家不要感到惊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今天的第一站:乃古石林。“乃古”在彝族中意味“黑色”,所以这片黑石林被称作“乃古石林”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在这里,有的石柱直到青天,有的巨石如磐如堵,有的似羊,有的像猪,危卵怪石不计其数。这里的石质古朴黝黑,深沉玄奥,更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苍茫之感。
下面我们继续向前走,大伙听,有没有听到水声呢?这就是接下来我要为大家呈现的美景:大叠水瀑布。大叠水瀑布又名“飞龙瀑”,号称“珠江第一瀑”,她的落差为88米。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在当前的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像银链垂空,非常的纤秀柔美。但大家能够想象得到么?她在洪水季节,可是另一番景象:水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想要和不一样的她有个约会么?下一个季节,换一种心情,我们再来一睹她的风采吧!
接下来我们继续向前,大家都知道山东有个蓬莱岛,可大家未必知道,在面前的这方湖水中,也有蓬莱岛,可是这个湖比这岛更有意思,它长3公里,宽却仅仅有300米,所以叫做“长湖”。又因为它深埋在圭山的怀抱里,又名“藏湖”。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到处都披上一层淡淡的蓝光;而在雨天,他却朦胧美丽,晴天的素雅端庄,阴天的灵动秀美,长湖足以配得上那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好了,今天的身体之行,云南石林之旅就到此结束了,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停下内心的脚步,继续去探索旅途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精彩!
篇6:华山导游词讲解词
暑假过半,我好想去旅游。正好爸爸年休,于是决定去安徽九华山,妈妈也表示赞同。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0__年8月3号我们出发了。带上各式各样的大包小包,踏上了前往安徽青阳的“快客”车,因为青阳离九华山最近。五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今天就在这里过夜!”我们的`权威——爸爸说。
第二天,我们精神抖擞的往九华山出发了。坐上大巴,不一会,便到了佛教胜地——“九华山”的山脚下,抬头望去,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盘山公路像一条歪歪扭扭的蛇,在云雾中飘飘悠悠,若隐若现,仿佛风一吹就要断掉似的。山坡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树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灼人的骄阳。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对我说:“快来我这儿吧,我会给你带来清凉。”
一下车,已是半山腰,只见人山人海,人比蚂蚁多。有游客、有工作人员、有僧人、有导游……
我们开始爬山了,首先来到了放生池。里面密密麻麻的游着可爱的小金鱼,池中间的竹筏上爬满了乌龟。周围的店家把各种各样的水生物放着卖,我就跑过去买了一只大乌龟。我小心翼翼的把大乌龟捧到池边,轻轻地放进水里,大乌龟哧溜一下钻到了水里不见了,过了很长时间,才浮上水面,向我点点头,仿佛是向我表示感谢,然后游向湖心。
一回头,就到了“九华山佛教博物馆”,相传这是九华山最早的寺庙,也是地藏王的道场。里面存放着地藏王穿过的鞋子、戴过的帽子和吃的食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地藏王的鞋子,特别的大,像一只小船。
终于可以坐我最喜欢的缆车了,好棒啊。这是一辆轨道车,又像火车,又像过山车,缆车开动后,两边的树林在不停的向后退,前方的树不断的“向两边分开”为我们让路。回头望,山下的建筑物都变成了火柴盒。再回头,已经到了山顶。
一出缆车,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到格外清新,让人神清气爽。环顾四周,群山像一瓣瓣莲花,包裹着峡谷中的小镇。这也许就是九华山那么美丽的原因。
走过一条长长的山路,就到了我们九华山之旅的最后一站——“百岁宫”。刚到宫前,妈妈就抓拍到了两个和尚“练武”的照片。进宫后,香火缭绕,梵音声声。再进去一点,就是这里最著名的“肉身菩萨”。佛龛里坐着一尊小小的菩萨,身涂金粉,身披袈裟,盘腿而坐,双手交叉端放胸前。这可不是一般的佛像,它既不是泥塑的,也不是木头雕的,更不是铜铸的,而是真正的肉身,是一位僧人圆寂后肉体经年不烂,涂上金粉做成的。据说,九华山还有好几座这样的肉身,这使得九华山美名远扬。
篇7:2025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Jiankang road in Nanjing City, it mainly refers tothe Confucius Temple, Xuegong and Gongyuan, but the streets around these threebuildings are traditionally called Confucius Temple. In the area of about 0.5square kilometers from pingjiangfu road in the east to Zhanyuan road in thewest, there are more than 300 shopping malls and shops, 2 cinemas and manyhotels and amusement parks, etc., and there is an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treetof about 10000 square meters underground. It can be said that Confucius Templeis a multi-functional service center integrating tourism, culture, commerce,catering and entertainment. More than 150000 people attended the festival,especially during the Jinling Lantern Festival. In 337, the Prime Minister WangDao built a school Palace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Qinhuai River, which is theearliest building of Confucius Temple.
In 1032, Emperor Renzong built Confucius Temple and Confucius Temple infront of the Academy. Later, it was destroyed several times and rebuilt severaltimes due to war. The present building was rebuilt in 1984. It reproduces thestyle and landscape of Jiangnan marke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nfuciusTemple is a place for offering sacrifices to Confucius, covering an area of26300 square meters. Zhaobi is located on the South Bank of Qinhuai River. It is10 meters high and 110 meters long. The top of the wall is covered with smallcylinder green tiles and the four corners are slightly tilted. Its length is thelongest in China.
There is a crescent shaped panchi on the north bank and a row of carvedstone railings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on the bank. On the east side of thestone fence is kuiken pavilion with three floors and six flying angles; on thenorth side is Wenshu square with four pillars and three gates, with four goldcharacters "Tianxia Wenshu" engraved in the middle; on the west side is Juxingpavilion with double eaves and carved ridge flying angles, and in front ofDacheng gate is Lingxing gate with six pillars and three gates. The buildingshere all have the word "Star", which means that the stars of the world aregathered here. Dachengmen is an ancient building with a beam and a bucket. Ithas a Dragon Ridge and three doors standing side by side. Each door has 45 studsand a faucet ring.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gate stand four stonetablets of the Southern Qi, yuan and Song Dynasties, and on both sides of theinner courtyard are corridors connecting the Dacheng hall. Dacheng hall is themain building of Confucius Temple. It is 16.2 meters high, 27.3 meters wide and20.9 meters deep. It has seven Ying double eaves, four slopes and five ridges.The standing carving of dragon and pearl on the main ridge is the first inChina. With 56 huge stones in the hall, it is majestic and spectacular. In frontof the hall, the bronze statue of Confucius in Danlong, 4.18 meters high, is thehighest in China. Outside the walls on both sides of the East and West are theEast and West markets carefully planned and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tyle of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ainly dealing in antique jade, four treasures ofthe study, famou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and tourist souvenirs. Located atthe back of Dacheng hall, the academy is composed of Mingde hall, ZunjingPavilion, Chongsheng temple, Qingyun tower and other buildings. It is thehighest Academy in ancient state capital. Mingde hall is the main hall of theAcademy, which is now a playground.
From Wenshufang to the East, you can see a square three story woodenstructure building with a bucket arch and cornice Mingyuan building. It is thecentral building of the former Jiangnan Gongyuan. It is the place to monitorexaminees and issue orders during examina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courtyardbehind the building ar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houses of the Ming and QingDynasties. The house is about 1.5 meters long and wide. There are only twoboards on the top and the bottom, with tables on the top and benches on thebottom. The examinees eat, drink and sleep in this narrow space for a few days.All the food they bring in should be checked, and even the steamed bread shouldbe cut to prevent cheating. In its heyday, Jiangnan Gongyuan covered an area ofmore than 70000 square meters, with 20644 houses, the largest scale of Gongyuanin China. Mingyuanlou is now known as "Jiangnan Gongyuan site", which is a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unit. The Confucius Temple in history usedto be an abnormal bustling city, especiall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enit opened in autumn, tens of thousands of candidates (up to 20000 people)gathered here, so bookstores, teahouses and inns came into being, andrestaurants and brothels also proliferated. At that time, some streets andalleys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Qinhuai River were the "gentle townships" and"gold selling caves" for the children of rich families. There were also manyfamous prostitutes, such as Li Xiangjun and Dong Xiaowan, known as "Qinhuaieight beauties". Today, Meixiang building is rebuilt at 38 chaoku street, whichis open to visitors as Li Xiangjuns former residence.
Wu Jingzi, a famous writer in Qing Dynasty, once lived on the Bank ofQinhuai River. After 19 years, he wrote a famous book "scholars history" whichcriticiz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n the site of his former residence,Qinhuai Water Pavilion, a building of the style of river hall and river house in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s been built, which is called "Qinhuai family" hotel.There are folk activities such as antique wedding and so on. At present, morethan 100 kinds of traditional snacks have been discovered. With foreign fastfood such as KFC and McDonalds, visitors can enjoy them. Jinling LanternFestival is even more famous. Its called the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12th andthe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18th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nf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year, people have been buying, selling andwatching lanterns. There are dozens of colorful lanterns, which make peopledazzled and confused.
篇8:2025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夫子庙地处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是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和庙市合一的繁华之地。
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
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由于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的创始人孔子备受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士子们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地方还不只一个。
夫子庙作为封建士子崇拜的场所,大多与教育设施(如学宫、贡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一般是在学宫的前面或一侧。
历史上,南京城区的夫子庙曾有三处,一处在今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朝天宫。
现在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第三处,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处。
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从朝天宫迁来的,初为建康府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学,后为应天府学,清迁出府学,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学。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1869年)重建,抗战中为日军焚毁。
现存夫子庙为80年代初重建。
它采用前庙后学,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
因此,南京夫子庙比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庙、学宫、贡院。
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及两侧的主要建筑和以明远楼为中心的江南贡院陈列馆成为夫子庙地区最主要的旅游观光点。
夫子庙地区由于悠久的历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庙出现之前,就已成为古代南京比较有名的“佳丽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点外,还有吴敬梓故居、古桃叶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条街、文德桥、王谢故居、乌衣巷、媚香楼等景点。
现在我们已站在夫子庙中轴线的起点部分—夫子庙广场。
环顾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坊,东西两侧有聚星亭、魁光阁及商业区,北有中轴线上主要建筑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庙东西两侧的东、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庙地区区别于其他城市孔庙的独特氛围,即历史上形成的庙市合一的格局。
请看广场前的这一条河,它叫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
流经广场的这一段是内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因曲阜孔庙泮水流过而得名。
南岸的一堵红墙,是建于明万历(1575年)年间的大照壁,长达110米,气势磅礴,为全国照壁之最。
照壁起遮蔽和装饰作用,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开始。
泮池北岸石栏则为明正德(1514年)年间所建,是历经了沧桑变迁之后,成为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战前曾加以修整。
游人至此,凭栏小憩,观览秦淮秀色,心旷神怡。
泮池西侧的文德桥现为汉白玉桥。
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
因为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所以每逢农历11月15日子时左右,皓月当空,凭栏俯视,在桥的两边分别可看到桥影将河中明月分成两个半月,被称为“文德分月”。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就有记述,如果您有机会的话,不妨在农历11月15日来文德桥边看一看。
文德桥南乌衣巷口的一组徽派建筑群,为“王谢古居”。
作为东晋豪族王谢两大家族聚居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唐刘禹锡名作《乌衣巷》的诗句,使乌衣巷、王谢旧居变得非常有名,现为“南京六朝历史文化陈列馆。“大家有时间可以进去参观参观。
现在我们看石栏北侧是新复建的天下文枢坊,表明此处为天下文化中心。
三门四柱,颇为壮观。
在古代,它与后面的棂星门对应,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间高门坊是皇帝幸临的御道,左右供郡亲王出入,一般的官员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时都用木栅栏封闭起来。
庙前广场西侧的聚星亭,六角飞檐、古朴大方,外表看双重飞檐翘角,貌似两层结构,其实只有一层,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
再请看东边,临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阁,阁内的魁星亭,三层六面,下临秦淮,景致独特。
古有“奎主文章”之说。
奎星即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试夺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
魁光阁与聚星亭东西犄角相望,互为呼应,融为一体。
庙前广场北面的石砌坊门,是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中间横楣刻有篆文“棂星门”。
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
三门之间镶嵌有牡丹图案的砖刻浮雕,精雕细琢,美仑美奂。
石柱顶端皆用云板,即华表之意,作为一种标志。
此乃皇帝祭孔的仪门。
走过棂星门,我们就来到大成殿的大成门前。
大成门,又称戟门,是夫子庙的正大门,两旁为持敬门。
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进出。
进入门内,左右分别树有四块古碑:东边有元至顺二年(1331年)的《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西边有公元1330年的残碑《集庆孔子庙碑》和由市政府迁来的甫齐永明二年(484年)的《孔于问礼图碑》。
以《孔子问礼图碑》为著。
院落甬道两旁排列了孔子十二门生中的八位,即闵损、冉耕、冉求、端木赐、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均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状甚虔诚,栩栩如生。
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台为丹墀,俗称露台,高1.4米,东西宽21.8米,南北长“14.0米,四周围以石栏,有云头望柱24根,台前两角设有石灯笼。
此露台用作祭祀和歌舞。
露台中央的孔于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铜质地,达4.18米,重乙37吨,做工精细,维妙维肖,体态丰盈,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间透露出伟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露台两旁原是两庑,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和存放祭祀、仪礼、佾舞用具的处所。
现缩为小两庑,改为碑廊,陈列有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墨迹的碑石30余块,供游人欣赏。
露台尽头即为巍峨庄严的夫子庙主殿—大成殿,高16.22米,宽27.3米,进深27.9米,是重槽歇山顶的仿古建筑。
正面屋檐下海蓝色竖匾,上书“大成殿”。
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当指孔子。
“大成”一词,源出《札记.学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又见于《孟子.万章》。
“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屋脊鸱吻中有造型精美的“双龙戏珠”立雕,这在国内同类建筑中属首创之作;屋面覆盖青色小瓦所体现的轻秀之势,与北方孔庙屋面采用黄色琉璃瓦的富丽恢宏之势明显不一样,更显随和、入俗之意,这亦是南京夫子庙更接近俗文化的表现之一,亦或称之为“入乡随俗”吧。
整座建筑重檐飞翘,斗拱交错,气势雄伟;殿堂七楹,殿廊环立26根仿木圆柱;前后花格长门16扇,内殿藻井枋檩,素雅肃穆。
殿中央陈列有高6.5米、宽3.5米的国内最大的孔子画像,画像前二侧还有12位门生中的另4位,即孟子,孔汲,曾参、颜回,前面还陈列有柷、琴、卧箜篌,编磬,编钟、古筝、鼓等古代乐器。
四周墙壁悬挂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称为“孔子圣迹图”,是由浙江乐清2OO匠师采用取自浙江、福建,内蒙古、辽宁、青海、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内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翡翠绿、周村冻等石中名晶及黄金、珠宝、罗钿等贵重的珠宝饰件,耗3年之功雕成,总投资580万元人民币。
画面采用中国古典全景式构图方式,辅以考证有据的细部描述,做工精细,色泽自然,富有立体感,给人以逼真神奇之感。
每幅面高2.5米,宽1.3米,画中 共有人物408位,造型面目自然、栩栩如生。
38幅壁画分别是圣迹之图、题首前言、尼山致祷、麒麟玉书、二龙五老、钧天降圣、俎豆学礼、职司委吏、命名荣贶、职司乘田、问礼老聃、在齐闻韶、晏婴沮封、退修诗书、夹谷会齐、归田谢过、诛少正卯;女乐文马、因膰去鲁。
匡人解围。
丑次同车之一,丑次同车之二、宋人伐木、楛矢贯隼、适卫击磬、学琴师襄、西河返驾、灵公问陈、子路问津、在陈绝粮、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坛礼乐、跪受赤虹、西狩获麟、梦奠两楹、治任别归、汉高祀鲁。
体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形象,这恰如殿中对联所写“气备四时兴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真乃谓“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由大成殿东庑北门出,经东市即进入学宫区。
东市和西市是由原来进出学宫的东、西甬道改成,用作秦淮河上往返船只经销商品的场所,现已成为夫子庙地区最具特色的工艺美术晶、文化用品销售场所和文化活动场所。
学宫是封建时代培养人才的场所,有不同层次,如县学、府学(路学、州学等)和国学,都与孔庙毗邻,以示儒学立国,修身的正统地位。
学宫包括明德堂、尊经阁、敬一亭、崇圣祠和青云楼等单体建筑。
走进学宫大门,就是古风盎然的明德堂,是士子们每月朔、望日朝圣(即孔子)之后,集中听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伦理和政府法令)的场所,以培养学子们忠君爱国的思想。
对于明德堂的名称,可能有的游客要问,各地夫子庙建筑群中只有“明伦堂”,何以南京夫子庙例外,叫作“明德堂”?确实,南京夫子庙内,明德堂原来也称“明伦堂”,只是当年元军即将攻克南京之时,身陷囹圄的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为了表明他宁死不屈的决心,亲自手书,改“明伦堂”为“明德堂”以明效忠国家、报效民众之志气,故保留至今。
明德堂后的尊经阁,始建于明朝中期,高三层,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顶,气象非凡,是当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谕讲课的讲堂,现为民俗风情陈列馆。
与尊经阁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楼,尊经书院分置尊经阁后两边。
崇圣祠祀孔子父母,现为梨园;青云楼清时改为图书馆;尊经书院为讲课之所,相当于现在的教室。
尊经阁后小高地,叫卫山,建有敬一亭,天下文庙皆有敬一亭始于明嘉靖时,亭内立皇帝御题的“敬一箴”,作为生员士子的座右铭。
所谓“敬一”就是对孔学的敬业之意。
游完学宫,向东过贡院西街走数十米,就是江南贡院。
利用这一段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夫子庙的其他情况。
夫子庙地区除了夫子庙自身建筑之外,还有更为引人注目的民风民俗、特色市场和风味小吃。
其一,南京人向有过灯节的习俗,六朝时期佛兴灯旺,作为帝王之都的南京,每至元宵节,灯火满市井,为全国之冠。
明朝时放灯时间延长,正月初八为上灯节。
十八日为落灯节,是我国历史上为时最长的灯节,那时南京人几乎“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由此,延至清代以及近代,南京灯节都极为隆重,以夫子庙地区为最盛。
建国以后,夫子庙灯会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每年的正月,夫子庙的大街小巷、店堂铺面、河房屋顶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前来观赏的人群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煞是壮观,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灯彩式样之多,在全国同类灯会中均名列前茅。
其二,夫子庙除了它的文化特色外,其商业文化也比较发达,首先是夫子庙建筑群两侧的东、西二市就以其丰富的工艺美术晶、古玩、字画及其他文化用品交易而显示出文化的商业性价值,其次在夫子庙还有小商品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和古玩、珍藏品交易市场,体现了南京人的一种闲适心态和文化品位。
夫子庙已成为现代商品云集的商业中心区之一。
其三,夫子庙还是南京四时茶食的发源地,随着各种节令的更替和食俗的形成,夫子庙秦淮小吃因时更新,各种茶食店铺,摊贩小吃,应有尽有,成为我国东南地区历史最久、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区。
从泮池文德桥至文源桥方圆百米左右的市面,风味饮食店就有数十家之多。
可谓咸甜荤素风味迥异;东西南北各有千秋。
最著名的店面有百年老店永和园、六凤居、老正兴、奇芳阁、蒋有记等,风味名点和小吃有数百种,极大地强化了夫子庙的区域性特征。
好,我们已到了始建于1168年的江南贡院遗址。
江南贡院是专门用来考试的场所,起初规模并不大,只供府、县学考试之用。
明初乡试、会试集中在此举行。
后贡院规模扩大,待到清朝,正式定名为江南贡院,已经是规模空前,形成东起姚家巷,西至学宫、孔庙,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的方形整体,其号舍达两万多个,在当时全国贡院中首屈一指。
民国之后,贡院冷落,只有明远楼等,作为历史文物被保留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远楼,上下三层,四四方方,飞檐出甍,面面皆窗,它本是贡院举行考试期间用来警戒和发号施令之所。
如今楼下拱门内保留的明、清和民国年间的石碑,详尽记载了江南贡院的盛衰历史。
为有效地保存封建时代科举考场的情景,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在此建立了“江南贡院陈列馆”,复建了以“千字文”命名的部分号舍,陈列了神态各异的应试学子的塑像,供人们参观。
同时,游人们还可以亲自体会一下“金榜题名”的古趣。
各位朋友,您不想试一试?
游罢夫子庙的主要观光点,我们大概可以把夫子庙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夫子庙是一个庙市合一的活动场所,这是其最大特色,而其他城市的孔庙建筑及其文化氛围通常与商业文明、市井文化相隔离。
在夫子庙,一方面是围墙内严谨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是围墙外、秦淮河两岸充满活力的商业文明,如工艺美术品、小商品、花鸟及现代商场、批销中心,以及业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俗文化,如传统的民风民俗—秦淮灯彩、秦淮风味小吃、云锦工艺、南京白局等,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夫子庙的繁华和与众不同。
学宫、孔庙与市场(东西市等)、俗文化(秦淮民风民俗等)和谐相处,高雅的儒学文化与通俗的市井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兼容、共同发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秦淮文化。
第二,夫子庙建筑布局中有许多中国之最。
如象征南京母亲河—秦淮河的长达110米的高大照壁,是全国最大的;泮池是以天然河道秦淮河的一段改作的,是所有孔庙中独一无二的。
由此可知,秦淮河在夫子庙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南京夫子庙学宫明德堂的名称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大成殿“三宝”—孔子画像、雕像和孔子生平事迹壁画,堪称全国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京夫子庙的与众不同,地方政府和国家旅游局自80年代以来,开发并形成了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风光带。
在东起东水关、西迄西水关的十里秦淮,发掘出那些被历史湮没的秦淮胜迹,如瞻园、白鹭州、中华门城堡以及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和沿河景观,即所谓的“四点一线”,形成了集山水、园林、市街、河房河厅和民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现已布局井然,初具规模,景致独特,美不胜收,成为全国旅游景区四十佳之一。
基于此,有关部门还开辟了“夜泊秦淮”水上游旅游线路和陆上游一条线,成为继“湖南路灯光夜市”后又一颗照亮南京一片天空的“夜明珠”,使得夜晚的南京城更显魅力。
各位朋友,夫子庙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篇9:上海外滩导游词讲解
朋友们:
下午好!现在我们来到上海黄浦江畔的外滩,首先,我对各位的参观游览外滩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外滩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征,是上海历史的凝聚。他集中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外滩景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风景区,又是西方古典风情与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的风景区,也是中国近代文化与现在文化交相辉映的风景区。
外滩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与东方明珠景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新开河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地区全长约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延安东路金陵东路等几条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们是建设和发展外滩景区的重要支架。
外滩原是在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1843上海开阜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一地区,于1845年以上海道台颁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划定亩土地为法租界。随后两国沿江开筑道路,称黄浦路,黄浦滩路。120xx年后也就是1945年,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才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栋巍峨参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并在此地区开设了110多家银行等经融机构,使之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百年沧桑,上海政府于1992-1993年间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将原来的马路扩建成十车道的宽阔道路,并在北面建起来造型独特的吴淞路闸桥以此减轻外白渡桥的重负。随后又建起了延安东路高架,使该地区的交通更为通畅,更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劲活力。沿江则修建起防汛墙和绿色长廊,各类雕塑和建筑小品坐落其间更使得外滩诗情画意。站在黄浦江边的观景台上,江风拂面,江面波涛粼粼,百舸争流,江上海鸥高低飞翔,可一览大城市港口的绚丽风光。隔江而立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耸入云宵,国际会议中心造型优美,金茂大厦,中银大厦等跨世纪的摩天大楼更是欲与天工试比高,以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宏伟的气魄更使外滩借得美景。
亲爱的游客们想必大家在此时已经很想一览外滩的壮丽风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浏览外滩风景区。
亲爱的游客门,现在我们站在外滩的观景台上,西面就是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北面可以看到绿树成阴的绿色长廊,黄浦公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则能看到陆家嘴经融区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下面我将重点给大家讲解世界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
大家可以看到从延安东路高架下来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桥,在中山东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开的20多栋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他们构成为了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这些上海的近代经典建筑源于西方的古典建筑,所以要想了解它们则要把它们和西方的传统建筑联系起来,在比较中了解他们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功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别是历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上海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经济文化中心。使上海成为当时世界建筑大师们竞相表现自身价值,展示自己不风身手的大舞台。其时大量外国建筑师的登陆,先期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的回归,给上海带了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当然也使得当时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筑渗透了西方建筑的影响。所以当时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样拥有如此规模庞大。精美,技术精湛的近代建筑群。其中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就是上海最为集中的近代建筑群。
好了,各位朋友,整个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外滩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回忆。
篇10:海南海口导游词讲解
各位游客:
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0__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20__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海口市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今日的海口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海口市位于北纬19°57′04〃-20°05′11〃,东经110°10′18〃-110°23′05〃。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由于它位于海南岛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侧,正当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为海口。海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美兰机场、秀英港、新港把海口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紧紧地联系起来;市内公共汽车、私营中巴和出租车,可以把游客带到想去的地方。这里地下水和海水的水质、大气环境遗迹生态环境质量均为国内外一流水准。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现代旅游的五要素一应俱全。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景观:蓝天、碧波、阳光、沙滩、椰林,热带情调。海口市旅游资源是以热带海滨为其主要特色,并集自然风光、热带作物、文化古迹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独具体特色的热带海岛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西海岸带状公园、热带海洋世界、五公祠、西天庙、海瑞墓、邱浚墓、苏公祠及秀英炮台、人民公园、金牛岭公园、动物园、滨海公园、万绿园、假日海滩、西秀河滩、白沙门海滩等。
【行政区划】
海口市分设秀、龙英华、琼山、美兰4个区,共辖23个镇(长流镇、城西镇、西秀镇、海秀镇、灵山镇、演丰镇、大致坡镇、甲子镇、三门坡镇、龙泉镇、龙桥镇、三江镇、云龙镇、红旗镇、大坡镇、旧州镇、龙塘镇、新坡镇、永兴镇、遵谭镇、东山镇、石山镇、府城镇)和18个街道办事处(博爱街道、白龙街道、国兴街道、蓝天街道、海府街道、白沙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街道、和平南街道、中山街道、大同街道、金贸街道、海垦街道、滨海街道、金宇街道、秀英街道、海秀街道、新埠街道),150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民委员会、2504个经济社(村民小组)、4个农垦农场、2个省属农场。
秀英区辖秀英、海秀2个街道办事处,长流、西秀、海秀、石山、永兴、东山6个镇,共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0个村民委员会。
龙华区辖中山、滨海、大同、金贸、金宇、海垦6个街道办事处,城西、龙桥、龙泉、新坡、遵谭5个镇,东昌1个农场,共6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4个村民委员会。
琼山区辖国兴街道办事处,府城、龙塘、云龙、红旗、旧州、三门坡、甲子、大坡8个镇,红明、大坡、东昌、岭脚4个农场和长昌煤矿,共1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2个村民委员会。
美兰区辖白龙、白沙、博爱、海甸、蓝天、海府路、人民路、和平南、新埠9个街道办事处,灵山、演丰、三江、大致坡4个镇,桂林洋、罗牛山、三江3个农场,共5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3个村民委员会。
海口市人口总量继续增长。20__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4.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万人。20__年该市城镇化率为75.48%,比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161.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47万人,占39.9%,非农业人口97.12万人,占60.1%。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2‰,死亡率为4.34‰,自然增长率为8.18‰。
【历史沿革】
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设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琼州口,民国初期的海口镇。
从汉代起,海口地属广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划归广东。唐代620__年,海口始隶属于琼山县。
1920__年12月,海口从琼山县划出,独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
1956年,国务院将海口市划为广东省的地级直辖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建省,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
20__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篇11:海南海口导游词讲解
友们,现在我们已经上了东线高速公路,和大陆不一样,海南没有明显的城乡结合带,一出城就是广阔的原野。无论你把目光转向何方,这里到处都是绿色,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小草和树木绿油油的,向你表达它们快乐的心情,来旅游的朋友不仅眼睛绿了,心也绿的。
朋友们,海南岛森林覆盖率高达51.6%,远远超出全国的平均值13%,被称为“绿色明珠”,来海南旅游的朋友感觉最舒服的便是我们的眼睛和鼻子,眼睛所看到的都是绿色和蓝色,鼻子呼吸到的都是清新的空气。这里的山水之美,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需要我们大家自己用心去体会:椰树是高大挺拔的美、珊瑚是柔软五光十色的美、南山观世音是慈爱富态的美、黎村是原始古朴的美、蛋民是劳动顽强的美,泰国红艺人是身材艺术的美,朋友们,海南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说到美我就想起了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苏东坡喜欢和佛印和尚辩论,却总也辩不赢。有一次他们下棋的时候,苏东坡突然说了一句:“大师,你在我的眼里象一堆狗屎!”谁知佛印和尚并不生气,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道了声“阿弥陀佛,施主,您在我的眼里却是一尊金佛。”苏东坡非常得意回家告诉了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也是一个才女,她想了想说:“哥哥,你又输了,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那是因为人家心中有佛;你看人家是一堆狗屎,说明你的心就是一堆狗屎!”朋友们,由此可见“美由心生”,如果您用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世界就是美好的、光明的;如果您用恶劣的心态看待世界,世界就是黑暗的,丑陋的,无精打采的。
海南最美的是南山,最著名的是天涯海角、最古老的是大小洞天、最开心的是西岛、最刺激的是潜水、最神秘的是兴垄最好吃的是海鲜,最有趣的是南湾猴岛,最有乡野气息的就是万泉河瓢流。
篇12:白马寺导游词讲解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著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前面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东侧为新建的钟楼,钟楼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五间“门头堂”;西侧为新建的鼓楼,鼓楼前有民国时所建的“云水堂”。“门头堂”、“云水堂”现已辟为佛教法物流通处和旅游接中心。
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靠近东西两侧围墙,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他们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白马寺内重大殿。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带,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中,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
篇13:导游词讲解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九寨沟观光游览!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九寨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中南部,纵深40多公里,总面积6万多公顷,三条主沟形成Y形分布,总长达60余公里。由于交通不便,这里几乎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得名。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观。据说,在世界别的地方已经很难见到。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九寨沟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景,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公里。九寨沟景观分布在成Y型的树正、日则、则查洼3条主沟内,总长50余公里。主要有树正景区,长75公里,有盆景滩、树正群海、树正瀑布、双龙海、火花海、卧龙海等景点组成;日则沟景区,有诺日朗、珍珠滩、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镜海、熊猫海、芳草海、天鹅海、剑岩、原始森林、悬泉、五花海等景点;则查洼沟景区,有长75公里的长海和五彩池等景点;扎如景区,有魔鬼岩、扎如寺等景点。
九寨沟之美在水。这里湖泊很多,当地人叫海子,据说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08个,最小的面积不到半亩,最长的长海长7公里,长海的景色最为动人。近处绿水,清澈见底;远方蔚蓝,平静无波;两岸山树,映入海中。以绿为主调的色彩和周围宁静的环境,使游人恍如踏入仙境。这里的湖,水的透明度有的达三十米,在别处不可思议。因该地森林多,地层是石灰岩,含大量碳酸,对水起净化作用。透过清亮的水,湖底的藻类、沉积物和山峰树影一起映入眼帘,显得五光十色,称为五花海。
九寨沟的瀑布也叫人神往。这里河道纵横,水流顺着呈台阶形的河谷奔腾而下,构成数不清的瀑布。有的细水涓涓,有的急流直下,有的若玉带飘舞,有的似银河奔泻。宽度或长度超过贵州黄果树瀑布的就有六条之多,其中诺日朗瀑布,宽100米以上,高20多米,水流凌空而下,银花四溅,水声隆隆。树正瀑布不宽,但高30余米,湖水分两路猛泻谷底,震耳欲聋。有的瀑布,呈多级下跌,崖壁上长满繁茂青翠的树,瀑水从林间穿流下泻,形成罕见的"森林瀑布"。
九寨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珍贵野生动物。九寨沟附近群山上生长着大片的箭竹林,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产地之一,被列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里还生活着金丝猴、小熊猫等珍贵动物。
九寨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
篇14:导游讲解导游词范文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称“嵩高山”,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要说中岳嵩山,在五岳之中,它东不如泰山雄伟,西不如华山险峻,南不如衡山秀丽,北不如恒山奇崛。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巩山,以它自己诱人的山川风貌,灿烂的古老文化,独特的演变历史,天然的地质博物,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嵩山属伏牛山 系北支外方山山脉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为前寒武纪地块及盖层,盖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经历了多次地壳和造山运动,形成了山势陡峻、雄伟壮观、。奇峰林立、瑰丽多姿的地貌形态。由于嵩山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在不大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类型齐全的岩石,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等,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少见的,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中外地质学者瞩目。
嵩山分为东西两支,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二山的历史由来已久。太室山下有启母庙,庙前有启母阙,庙后有启母石。相传大禹受命继父治水,禹因治水心切,凿山不止,连吃饭都不顾,和妻子涂山氏女相约送饭以击鼓为号,涂山氏女听到鼓声才来送饭。禹在凿山时化作一只大熊,力大无比。一次正干活时不小心一块石头滚下去击响了鼓,涂山氏女听到鼓声忙来送饭,一眼看到禹是只熊,羞愧难当,扭头就跑,大禹急忙在后追赶,追到太室南麓时,涂山氏女已经化成一块大石头。此时涂山氏女已身怀有孕,禹便向巨石大声哭喊:“还我儿来!”只听得山崩地裂一声轰响,巨石开裂,跳出禹的儿子,取名为启,所以这块石头就叫启母石。涂山氏女化作石头后,她的妹妹又和大禹结了婚,住在太室山西边的一座山下,抚养夏启王长大成人。古代妻子又称为室,所以禹的第一妻子住的山就叫太室山,第二妻子住的山叫少室山。少林寺就是因为坐落在少室山阴的茂密丛林之中,所以得名“少林寺”。
太室山东西起伏,奇峰相连,雄深高大,气势巍峨,犹如黄河南岸的一座天然屏障,护卫着夏代的都城--阳城,故有中岳如卧之说。太室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古来就有“嵩高峻极”、“峻极于天”的说法。朋友们可以想一下,华山是立着的,它高2160米,泰山是坐着的,它高1545米,嵩山在躺着卧下时还有1494米,那么它立起来该有多高呢?因为清朝乾隆皇帝曾在峻仍峰上赋诗立碑,所以峻极峰又名“御碑峰”。峰顶平敞开朗,犹如宝幢之盖,四周群峰相向,惟中居高巍,一览众山小。假若你登峰远望,南有箕颍,山河拱卫;西有少室,争艳夺魁;东视群山,谷幽峰奇;北望黄河,一线连天处,即是古老的伊洛河三角洲、河图洛书的出处,我们华夏6020xx年古老文化的发源地。峰岳连绵,云雾缭绕,耳听松涛阵阵,眼观山花烂漫,置身这种氛围之中,朋友,你该有何感想?倘若你在夕阳西下时观嵩山,那更是彩霞四射,瞬息万变,河山壮丽,气象万千。嵩山是历代封建帝王、达官显贵、骚人雅士游览祭祀的地方。历代游人,凡来嵩山参观者,攀登极峰的,粗略一算,也该有30多个帝王到过嵩山封禅览胜。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景之后,也挥毫永叹,留下了无数石刻墨迹。太室36峰中有一个万岁峰,其来历就是汉武帝登高山时,随贺官员在这里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山谷,此起彼伏,部下吹捧说是山呼万岁,史称“嵩呼”,皇帝老子心潮澎湃,龙心大悦,遂命名此峰为“万岁峰”。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她曾几次到嵩山禅祭游览,加封中岳。武后天册元年(695年),武则天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一镒登上峻极峰加封中岳,并在坛的东南立碑一通,碑文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叫“大周升中述志碑”。为了纪念她登嵩山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武则天诏令改当时的嵩阳县为“登封县”,即现在我们所在的登封市,改阳城县为“告成”,即现在的登封市的告成镇,以显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刚才我们说的是雄伟壮丽的太室山,现在我们再说说气势险峻的少室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4米,是整个嵩山山脉的最高峰。因金末宣宗曾屯兵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要说少室山势,那真是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拨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像猛虎长啸,有的似雄狮初醒,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人有“少室若莲”之说,现在老百姓称为“九顶莲花山”。闻名中外的古刹少林寺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山色绝佳,风景如画。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崭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山峰,依其形态,称之为棋、鼓、剑、印、钟。在剑峰的西侧,有一大块像刀削般的巨大石壁,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眼,好似皑皑的白雪,这就是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少林寺山门前,有一条少溪河,潺潺流水,绕寺而过,河里布满了嶙峋多姿的巨石,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朋友们请往那边看,少林水库南岸的断崖上,有一个“石和尚”,对,光着头,面北端坐,曳冠楚楚,真是惟妙惟肖。我们叫他礼宾和尚,客人们来去少林寺,都委托他负责迎来送往。别看我们这里看少室山这样险峻,上到山顶,却是宽平如寨,还分上下两层,称为“大寨”、“小寨”,大小寨周围有四天门之险。这里既是古和隐居避世的地方,又是历来屯兵之所,现在山顶还有大、小饮马池和石碾、水柜及其他建筑遗址。
嵩山是世代相传的风水宝地,也是儒、佛、道三教荟萃共存之地,是我国宗教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寺庙林立,风景秀丽,72峰,峰峰有名,72寺,寺寺有故,寺相连,各有奇景,个时期建造的不同风格的寺、庙、宫、庵、观、寨、台、塔、阙、石碑、书院等。文物古迹遍布,书法雕刻满山,更有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装点着各个景区景点,真是美不胜收。
(嵩阳书院)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下的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朝时改名“嵩阳观”,唐朝改为“奉天宫”,五代后周时改为“太乙书院”,宋朝改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有1700余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1000多册。比较贵生的书有《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等。它是一所历史悠久,规模宏敞的官办书院,和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共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宋代大儒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都在此讲过学。
嵩阳书院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十三年重建。现存书院的基本布局,大体保持了清代的建制。有房舍近百间,面积10000多平方米。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从大门到藏书楼,前后五进院落,最前为卷棚大门三间,正楹为先圣殿,次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为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学斋”书舍等。整个书院建筑与寺庙相比,别有风采,大多是滚脊硬山,灰筒瓦,出前檐,古朴典雅,廊庑俱全,巍然壮观。
嵩山的历史悠久,嵩山的故事多,嵩山的自然风光更是千姿百态。当你登上嵩山之巅极目远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时,那扑面而来的不正是我们民族古老文明的雄风吗?五岳中泰山的雄,华山的险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嵩山呢?它给你的不正是华夏民族6020xx年文化的风采吗?
各位团友,嵩山的此结束,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给予的合作与支持。中国有句古话叫“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期盼再次相会,谢谢!
篇15:2025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南京夫子庙是一个以夫子庙为中心,集游览、购物、品尝风味于一体,展示古城风貌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地。夫子庙又称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夫子庙建于宋景佑元年,是在东晋学宫的旧址上扩建的,夫子庙五建五毁,最后一次是1937年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炮火。1984年,南京政府对夫子庙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与建设,建成了以夫子庙为中心,以秦淮河为轴线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它有三大建筑群,一座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大成殿,另一座是大成殿后面的学宫,第三是古代科举考试遗址——江南贡院。
秦淮河,又叫龙藏浦,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内秦淮河流经夫子庙,全长10公里,这便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
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自宋以后就成了孔庙泮池。河南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长110米、高10米,为全国照壁之冠。泮池西侧有一座桥叫文德桥,因为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为了和东边的武定桥相对,故建桥锁住泮池以蓄文气,因为桥的方向和子午线的方向一致,所以每年农历11月15日左右,站在桥上俯视,可见月亮被分成两半,这就是文德分月的由来。每到此时,桥上赏月的人不计其数,由于原为木桥,所以桥的栏杆经常被挤坏,所以南京有一句俗话叫“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泮池北岸有一座四柱三门的大牌坊为天下文枢坊。孔子乃天下文章道德之中枢也,故得此名。东侧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魁光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毁,1985年重建。西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也曾几经兴废。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座门叫棂星门,这是孔庙的庙门。门是石结构的,六柱三门,棂星门东西两侧便是东市、西市。
走过棂星门,便是孔庙的正门,叫大成门,因为孔子对我国文献起了集大成作用,也叫戟门。庙院两侧是碑廊,廊内陈列了当代书法名家的碑刻30块。现在,请大家随我从中间的甬道走。甬道两侧立着孔子十二门生中的后八门生。在进大成殿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殿前的这个露台,也叫丹墀。丹墀之上有目前我国孔子的最大的铜像高4.18米。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孔庙主殿——大成殿。这是一座气势巍峨,重檐庑殿顶,屋脊中央有双龙戏珠立雕的建筑。这种规格的建筑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画像;为画家王宏喜按照唐吴道子的孔子画像用一年时间画成。两旁是四亚圣的汉白玉塑像;东西两侧摆放有古代庆典时演奏的乐器。大成殿的四周墙壁上还悬挂着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称“孔子圣迹图”;是浙江乐清200多名匠师采用玉石、翡翠、黄金、珠宝等贵重材料,耗时三年雕成。总价值580万人民币。表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
走出孔庙。我们可见四块石碑,第一块是《孔子问礼图碑》,记载了春秋末年孔子出于对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崇拜;从家乡曲阜去周王城洛阳考察典章制度的经历。图中是二人驾车,一组身穿古装人物在城门前欢迎的场面。这块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图文仍清晰可辨,是难得的珍贵文物。第二块碑石《集庆孔庙碑》,第三块碑石《封四氏碑》,讲的是元至顺二年,文宗皇帝诏示:加封颜回、曾参、孔伋、孟轲为四亚圣之事。第四块碑是《封至圣夫人碑》。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便是夫子庙的学宫。门楣上方题有“东南第一学”。后面是明德堂,明德堂是学宫的正堂,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堂名为文天祥所书。现在的这块匾额是后人模仿文天祥手迹写成。明德堂是学子集会的地方,每月朔望(农历初一和十五)朝圣后,学子在此集会,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明德堂前院中新建两个亭子,东为习礼亭,内挂“礼运钟”,西为仰圣亭,内置“圣音鼓”。
接着是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尊经阁原为上下两层,上存儒学经典,下为课堂。现为1988年新建的三楹三层仿古建筑,为南京民俗馆。青云楼为供奉历代督学使的祠堂和学宫秀才阅览经书的地方。
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便是江南贡院了。这里原是古代时南京规模庞大的考试场——贡院。贡院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县府考试场所。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这里成了乡试、会试场所。眼前这座三层建筑,就是明远楼了。楼呈四方形,四面设窗,地处贡院中心,在此可以监视考生和贡院内执役人员。“明远”的意思就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厚”。号舍在明远楼东部和西部,是考生三场九天考试住宿之地,原有20644间。现在来到的是当初主考官办公之地——至公堂。现为“科考陈列室”,以实物图片、资料等形式介绍科举制度的情况,正中有“魁星点斗”像。
各位游客:关于夫子庙我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庙的其他景点;比如:吴敬梓故居,王谢故居,乌衣巷等。谢谢!
篇16:最新黄山导游词讲解
黄山方圆1200平方公里,从南到北四十公里长,从东到西三十公里宽,面积虽然很大,但开发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154个平方公里。这154个平方公里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在1985年就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又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虽然有三十处世界遗产,但是双遗产的只有四处,2019年二月又成为世界地质公圆,黄山是我国唯一一处头顶三顶桂冠的风景区。
黄山在秦朝以前叫三天子都,由于他的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当时的居民都认为这座山只有神仙才能上的去,平民百姓是上不去的,所以叫三天子都。到秦以后改称黟山,“黟”是左边一个黑,右边一个多,读音和一二三四的“一”是一样的,因为黄山的山体大多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的表面都有一层苔藓,这苔藓经过日晒雨淋之后远远望去是黑乎乎的一片,所以叫黑多山。黄山这个名字是到唐朝以后才改的,是不是到唐朝以后就由黑变黄了呢,那倒不是。而是在唐朝时这里广泛流传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说的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在统一中原以后感觉自己是大业以成,所以就想寻求一种长生不老之药,使自己能得道成仙,就带领他的两位臣子,一个容成子,一个浮丘公,他们三个遍访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选中了黄山,在这里采药炼丹,最后服下仙丹乘龙升天了。由于唐明皇比较相信道教,也就非常崇信这样一个传说,于是在公元747年,也就是唐天宝六年,亲自下旨将黟山改为黄山。山名就由此而来,并不是黄颜色的山。
那到黄山来看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就八个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山的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其中黄山松位列黄山四绝之首,也是我们安徽省的省树。它属于高山树种,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也曾经叫中国台湾松,由油松转化而来。和马尾松相比有着一些明显的特征,它的树冠大多呈扁平状,而且层次分明,松针较短,也比较粗,颜色呈墨绿色。它的这些特征是和它的生长环境有关系的,一般高山上常年的风力都比较大,象我们黄山年平均风力为6-7级,如果它山下的马尾松那样长的高高大大,密不透风,大风刮过来的时候形成的阻力也就非常大,很容易将树头吹断,所以它的树冠为扁平状且层次分明就是便于滤风而保护树冠的。松针的颜色较深也是适应环境的,我们都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大气压强要下降,气温也要下降。
大气压强越低也就意味着空气越稀薄,而大气层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那空气越稀薄紫外线也就越强,而紫外线对生物的细胞有着很强的杀伤力,这个我想大家都曾感受过,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会有什么结果?一般会火辣辣的疼,严重的会脱皮,这就是紫外线对我们人体细胞的杀伤。那松树也是一样的,为了抵抗紫外线的入侵,所以颜色长的较深,同时也起到增加热能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接收热能的能力要强的多,所以它又有防寒的作用。
据史书记载黄山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8摄氏度,在这种低温下能正常生长就在于它的松针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能。这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发觉的特征,黄山松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不过需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它的根系非常庞大,一般比主干长15倍到20倍左右。为什么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呢?这也是和它的生长环境分不开的,我们黄山有这样一句俗语:黄山是无山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这些松树不是生长在土壤里,而是长在花岗岩上。那我们都知道花岗岩上养料很少,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根系去到处收罗养料。其实这庞大的根系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植物的跟在作呼吸作用的时候会呼出二氧化碳,那根系越庞大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而花岗岩的主要成分除了硅酸盐之外大多是碳酸盐,这些不可溶性的碳酸盐遇到二氧化碳和水之后就形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盐,所以根系越发达溶解花岗岩的能力就越强,从而使它的根能深深的扎入岩石里头,我们所以才能在电视风光片里看到黄山的这些松树在悬崖绝壁之上顶风傲雪,大风刮不倒,大雪也压不垮。如果这些根仅仅生长在岩石表面,那大风一吹就倒了,大雪一压也就垮了。虽然黄山松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去到处收罗养料,但是它的养料来源还是远远不足,我们都知道,花岗岩中虽然有着丰富的矿物质,但是缺少一种元素,那就是氮元素,而氮元素是生命构成的基本元素,没有氮,氨基酸合成不了,生命也形成不了。
那它的氮元素从哪里来呢?主要来自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每当打雷下雨的时候,都会产生强电流和高电压,这时候电流可达到几千万安培,电压也可以达到几亿伏,在这种强电流和高电压的作用下,空气中游离的氧和氮就形成了氮化物——亚硝基,松树通过它的表皮吸收亚硝基来补充氮元素的不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的出来,黄山松的养料来源非常少,所以它长得也非常慢,但我们千万别小瞧这些小松树,虽然它很小,但它的年纪却很老。有一部电影年纪稍微大一点都看过,刘晓庆和陈冲主演的《小花》,其中有一段刘晓庆跪在台阶上抬担架的戏就在我们黄山的百步云梯上拍的,我们今天就要走过那段台阶,看过这部电影的应该还有印象,在台阶的旁边有一片小树林,这部电影是拍于1979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如果在山下这片小树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了,可是我们今天过去看看,它们依然还那么高,这就是它们生长环境非常恶劣所造成的结果。
第二绝就是怪石,黄山是奇峰林立,怪石成群,但有名称的并不多,大约一百八十处左右。这些名称都是以前的游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取了一些好听的名字,比如什么仙女绣花,武松打虎之类的,但这些只能说三分形象,七分靠大家想象,因为它们毕竟是大自然风化所形成,并非人工刻意去雕刻的。所以我们上去以后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必非得局限于前人的眼光,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审美观是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比方象西安来客人可以把某些石头看成兵马俑,象我们这些非西安的人会往兵马俑去想吗,可能性不大。再加上这几年黄山新的道路不断开通,景区不断扩大,前人不能到达的地方我们现在可以到了,前人不能欣赏的角度我们现在可以欣赏了,比如我们在去迎客松之前就有一块石头,形状就很象现在的通讯工具—手机,所以我们都叫它手机石,在没有手机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的,对不对。
黄山的第三绝是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所以又有黄海之称。在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是在冬季,一般在十一月份以后到第二年的五月初之前。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呢?因为到十一月份以后黄山开始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随着气温的降低空气的体积逐渐缩小,高空的云层也开始往下落,而且气温降低后空气的对流速度也逐渐减慢,云层相对来说也比较薄,一般稳定在海拔1200—1600米之间,当我们登上海拔高于1600米以上的山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自己脚下是茫茫一片的白云,而且每当风起的时候云层会象大海一样波涛汹涌,看起来十分的壮观,所以称作黄山的第三绝。但到五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云层也开始升高,随着空气对流速度的加快云层也开始逐渐增厚,一般从海拔800米到两三千米都是云,这时我们就不要奢望能看到云海了,这时不但云海看不见,就连奇松和怪石也看不见了,因为这时整个黄山都被云层所笼罩,就不是云而是雾了,能见度好的时候大约能看到百米开外,差的时候只有三到五米,那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只有头顶的茫茫大雾,脚下的台阶路以及身边的几棵小树,我们导游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抬头看雾,低头看路,左右看树,不如回家睡床铺。
在黄山累了一两天,回去别人问你黄山怎么样,不知道,还不如在家睡在床上舒服。而且我们黄山这样的天气还挺多,大约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一年大约有两百八十天左右是雨雾天气。而这恶劣的天气却给黄山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很多人是来了一次来两次,来了两次来三次的,运气不好的来四五都没看见也可能。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来黄山碰到大雾是运气不好,其实这是黄山的正常天气,晴空万里才是不正常的天气呢。而且有时候往往是最恶劣的天气才伴有最美的景,我们有这样一句话;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只有有山有云的时候才有那种意境,才有仙山的感觉。晴空万里仅仅是把黄山一览无余,没有太多的回味,也缺乏韵味。对我来说偏爱黄山的冬景,那茫茫的云海,皑皑的白雪,苍翠的松树,俨然国画中的仙境,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
那黄山的第四绝就是温泉了,我们黄山的温泉是名副其实的温泉,在出水口的温度为42度,这种温度洗浴既不会凉,也不会烫,因为我们人发烧最高也就这温度。而且是含重碳酸盐不含硫元素的矿泉,不仅可以洗浴还可以直接拿来饮用的。传说当年轩辕黄帝在服下仙丹后即将乘龙升天,但对着镜子一看,发现自己已是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这副容颜即使做了神仙也不好看,于是就跳进温泉,沐浴汤泉是三天三夜,最后须发尽黑,颜面如孩童,乘龙升天了。当然能把白头发泡黑,这功效是肯定没有的,除非您和轩辕黄帝一样吃了仙丹差不多。但要把皱纹泡没了还是可以的,不要说三天三夜了,估计一天一夜就差不多了,不相信的可以试试看。不过黄山要看的主要还是松、石、云,温泉只是走累了泡一泡用来消除疲劳的。好了黄山的简单情况就说这么多,具体景点我们到了山上再一一欣赏。
篇17:福州三坊七巷景点讲解导游词
Dear tourists
Fuzhou has preserved quite a number of lanes that have been formed since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of a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Three Lanes" of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refer to Yijin lane,Wenru lane and Guanglu lane. The three lanes are located on the west side ofnanhou stree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ven Lanes" on the east side.
Yijinfang, formerly known as tongchaoxiang. Lu Yun and Lu Zao lived here inthe Xuanhe period of Song Dynasty (1119-1125). Their talent was given away andthey were famous for a time. Lu Yun was the magistrate of Fuzhou and Lu Zao wasthe magistrate of Quanzhou. When they returned to their hometown, they orderedthis square to be "Dijin square". During the reign of Chunxi in the SouthernSong Dynasty (1174-1189), Wang Yang was appointed to Jiangdong for punishment.After retirement, he also lived here and renamed Dijin Yijin to show hisintention of returning home.
Wenrufang, formerly known as shanyinxiang, was originally known asrulinfang, where Zheng mu, a song dynasty wine worshiper, lived. In addition toZheng mu, there are also nine generals, Gan Guobao, the commander of Chinese Taiwan,Zhang Jing, the famous general of Anti Japanese War and the manager of sevenprovinces, Chen Chengqiu, the father of Chen Baochen, the teacher of EmperorGuangxu of Qing Dynasty, Chen Yan, the editor in chief of Fujian Tongzhi, andother famous scholars living in the workshop.
Guanglu square, Cheng SHIMENG, who was the magistrate of Fuzhou in thefirst year of Xining (1068)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ften visited theBuddhist temple in the square. When he saw a big rock beside the pool, heclimbed the stone to recite poems, so it was called "Guanglu Yintai", and thesquare was also renamed Guanglu square. The stone carvings of "Guanglu Yintai"inscribed by Cheng SHIMENG still exist today.
The Seven Lanes in the "three lanes and Seven Lanes" are all located in theeast of nanhou street. From north to south, they are Yangqiao lane, Langguanlane, Ta lane, Huang Lane, Anmin lane, Gong lane and Jibi lane.
篇18:2025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夫子庙导游词位于南京市健康路以南,主要指的是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但习惯上将围绕这三大建筑群一带的街道都称做夫子庙。在东自平江府路
,西至瞻园路的约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商场商店300多家、影剧院2家及诸多宾馆及游乐场等,地下还有一个约10000平方米的
地下商业街。可以说夫子庙是一个集旅游、文化、商业、餐饮、娱乐等多功能的服务中心。节假日的人流量达15万人次以上,逢金陵灯会期间
更是盛况空前。东晋咸康三年,(337年)丞相王导在秦淮河北岸建学宫,这是夫子庙的最早建筑。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在学宫
前建孔庙,弥夫子庙。后因战乱几次被毁,几次重建。现在的建筑为1984年重新规划修建起来的。它重现了明清时代江南街市的风貌景观
,一派古色古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占地2.63万平方米。照壁在秦淮河南岸,高10米、长110米,壁顶覆小圆筒青瓦,四角略
翘,其长度为我国照壁之最。河北岸有弯月形泮池,岸上还有一排明代建成的雕镂石栏。石栏东边是三层六面飞角的奎垦阁;北面是四柱三门
的文枢坊,中间上刻“天下文枢”四个金字;西面是重檐雕脊飞角的聚星亭,大成门前是六柱三门石砌的棂星门。此处建筑皆带“星”字,意指
天下文曲星集于此地。大成门为古代抬梁穿斗式建筑,翘角龙脊,三门并立,每扇门上有45枚门钉及龙头衔环。门内左右两侧立南齐、元、宋
时期的石碑四块,内院两侧有廊连接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高16.2米、宽27.3米、深20.9米,七楹重檐,四坡
五脊,主脊上的双龙戏珠立雕为国内首创,加上全殿的56根巨型石往,巍峨壮观。殿前丹墀正中立孔子铜像,高4.18米,为全国之冠。
东西两侧围墙外是按明清风格精心规划设计的东西市场,以经营古玩玉器、文房四宝、名家字画及旅游纪念品为主。学宫位于大成殿后,由明
德堂、尊经阁、崇圣祠、青云楼等一组建筑组成,是古代州府的最高学府,明德堂是学宫的正堂,现辟为游乐场。由文枢坊向东左拐即可见到
一座斗拱飞檐的正方型三层木结构建筑——明远楼。它是原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是考试期间监视考生和发布命令的地方。楼后院落两侧是仿明
清时科举考试的号舍,号舍长宽约1.5米,仅有上、下两块木板,上为桌、下为凳。考试几天考生吃喝睡全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带进去的食
物全要检查,连馒头也要切开看,以防夹带作弊。最盛时期,江南贡院占地7万多平方米,号舍20644间,规模为全国贡院之首。明远楼现
称“江南贡院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的夫子庙曾经是一个畸型的繁华闹市,特别是明清时期,每逢开科秋闱,上万名(最多达
2万多人)考生云集于此,于是书肆、茶馆、客栈应运而生,酒楼妓院也就滋生蔓延。当年秦淮河南岸的一些街巷即为富家子弟的“温柔乡”
、“销金窟”。还出过不少名妓,如李香君、董小宛等被称为“秦淮八艳”。今在钞库街38号重建了媚香楼,做为李香君故居对游人开放。
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曾居住于秦淮河畔,历经20xx年,在此写出了抨击科举制度的名著《儒林外史》。在他的故居——秦淮水亭的遗址上如今
建起了明清河厅河房式样的建筑,为“秦淮人家”宾馆。内设拾风堂,举行仿古婚礼等民俗活动。游览夫子庙还可以顺便品尝秦淮风味小吃,目
前已挖掘出传统小吃品种100多个,加上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足可让游人大快朵颐。金陵灯会更是远近闻名,名为农历正月十二上灯
,十八落灯,其实从年初一开始,买灯、卖灯和观灯者即人如潮涌,各色彩灯达数十种,使人眼花缀乱,目不暇接。
篇19:上海外滩导游词讲解
Je suis venu à Shanghai en octobre.Une ville moderne construite dans unjardin peut être décrite comme Shanghai; Shanghai ma donné limpression dêtrebelle, à la mode et brillante. Bien s?r, les plus belles vues de Shanghai sontles vues nocturnes du Bund.
Lorsque la nuit tomba, les lumières des gratte - ciel de différentes formessilluminaient. Les néons clignotants sur les toits du b?timent Jinmao et duGrand H?tel Shangri La ressemblaient à la Couronne de la reine. Les lumièresséteignaient et le beau Bund semblait charmant.Ja i vu la vue nocturne deChongqing, une ville montagneuse. Les montagnes sont reliées les unes auxautres, et les points sont liés au ciel, mais la vue nocturne du Bund est encoreplus fascinante.Les navires qui naviguaient sur la rivière Huangpu étaienthabillés de néons, comme des palais et des dragons. Chaque navire avait desformes différentes et des milliers de changements. La rivière Huangpu estdevenue un ruban fluide, et les deux c?tés de la rivière étaient hauts et Bas,et divers b?timents hauts et bas comme des diamants incrustés dans le ruban.Leplus éblouissant de ces diamants est la tour de télévision orientale Pearl, quiest en forme de c?ne et se compose de sphères supérieures et inférieuressoutenues par un cadre en perle orientale de la nuit estparticulièrement visible, deux grandes lumières sphériques scintillent et seconfondent, changeant constamment de couleur, très belle.Le vent du soir sesthabitué à marcher sur le Bund et à profiter de cette belle vue nocturne.
Shanghai est le paradis du bonheur, Shanghai est laile de la mode,Shanghai est lendroit où voler le rêve.Expérimentez un go?t différent dansdifférentes villes. La vue nocturne sur le Bund de Shanghai ma fait me demanderquel mot utiliser pour décrire. En bref, la vue nocturne sur le Bund de Shanghaiest trop belle.
篇20:导游词讲解
给为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叫王翔宇,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旅游!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并称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原来并不叫九华山,在唐朝的时候叫做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山峰秀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两次到
下面我们首先进入的就是九华街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门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胜境”四个大字。中门两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狮。门仿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好,游完祇园寺,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九华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了。化城寺石阶下有宋代石狮一对,一雌一雄,古拙浑厚。化城寺依地形渐次升高,结构严谨,古朴典雅,基本保存了开山祖寺原有风貌。
好了,我们九华山的游览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对小王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为大家服务,祝大家一路顺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