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景点导游词
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元和十年(820___年),一代文学宗师柳宗元来到柳州,把他人生的最后四年,留在柳江河畔的这座古城——百里柳江。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里柳江导游词,欢迎参考!
各位游客大家晚上好,我是都乐旅行社的导游小黄.此次百里柳江夜游就由我为大家讲解服务,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谢谢!
现在游船已经启程,在讲解之前呢,小黄想提醒一下大家为了安全着想请不要再船上随意走动,看管好自己的随身财物,带小朋友的游客请看管好自己的小朋友,那柳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也请各位注意环保,不要乱扔垃圾!
柳州建城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旧称龙城,得名于“相传有八龙见于柳江中.”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壶城!古代地质学家,诗人徐霞客在考察柳州后认为“柳郡三面距江,故曰壶城.”“四野环山立,一水抱孤城”.这是对柳州地形的形象写照,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游览胜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佳句来赞美柳州的自然景观.
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左岸重要支流.黔,桂水上交通要道.上游在贵州省境称都柳江,至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称融江,过柳城后始称柳江.那么在咱们柳江上就跨越了14座公路大桥,今天晚上我们主要游览到的就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五座较有代表性的公路大桥!说话间首先引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今天晚上的第一座大桥——柳江大桥!1968年建成的柳江大桥,是典型的“T”型桥,全长608米,在当时柳江大桥的建设方案是中国第一,世界第13的先进方案,至今它已经走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可以说是我们柳州发展的一个见证!
大家请朝前方看,在那灯火璀璨的地方就是我们柳州的外滩了——江滨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区中心柳江河畔.距市中心广场1千米,属繁华闹市区域.是柳州旧城改造建成的大型全天候免费开放性公园.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90年代开始逐年扩建延伸,形成有“柳州外滩”美誉的亮丽风景带.总面积26.7万平方米.集合沿江两岸自然风光与人工园林造景,形成山青,水秀,树绿,石美,花艳的亮丽风景带.公园一衣带水,绿树成荫,奇石雕塑星罗棋布,亭台楼阁,相映生辉.园内植物以四季常青的小叶榕,风姿绰约的柳树和大面积的马尼拉草坪为主.特色鲜明,景色迷人,视觉空间开阔,体现出一派“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悠远山水园林画境.主要景观有柳州新八景之一“柳堤环翠”,千年古井“赵家井”,古渡头“庾家码头”以及柳堤纪念碑,抗洪纪念碑,江滨大舞台文化广场,寓言故事雕塑群等.是人们旅游观光,锻炼休闲的理想场所.公园内平时日均人流量2万人次,旅游黄金周日均人流量50万人次.每年不定期举办大型对歌活动等公益性文化娱乐活动上百次.
随着船继续前行我现在看到的这座是红光大桥!20___年的红光桥,是广西首座悬索大桥,是我市目前最大的桥梁.它全长1.04公里,主桥跨度达380米,桥面曲47块,每块重76吨钢筋组成,通过把直径达35厘米的永久性钢缆的南北两座高71米的主塔与两岸的锚碇连接悬挂在江面上,在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下,显得分外妖娆!而且它的灯光经过专家设计会随着季节的不懂而变化!春夏季是冷色系,秋冬是暖色系!变化无穷!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刚才上船的海员码头,前方不远处就是我们柳州最美丽的彩虹桥——文惠桥!说到文惠桥那不得不提及我们柳州人最崇敬的古人——柳宗元!公元820___年来到柳州当刺史时兴办教学,释放奴婢,打井取水,种柑植柳.做了很多好事,福德于民.公元820___年逝于任上!后来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因此柳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美丽的彩虹桥命名为——文惠桥!
想必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前方灯火通明,那就是我们柳江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景点——蟠龙山人工瀑布!蟠龙山瀑布东靠蟠龙山,西贴灯台山,北临柳江,依山旁水,可谓得天独厚.更难得的是就座落在市中心附近!该瀑布出水面宽215米,落差约13米,比中国第一瀑布黄果树瀑布还长得多(黄果树瀑布宽81米,落差74米),气势磅礴.蟠龙山人工瀑布由22台90千瓦的抽水泵将柳江河水抽上山,每小时可抽水3.6万立方米,通过1万平方米的储水池和瀑布平台后顺势跌落柳江河,形成响声浩大,气势恢弘的瀑布效果.如果蟠龙山人工瀑布每天24小时开放,每年约需电费数百余万元,为节约,将按人民广场音乐喷泉模式定期和节假日开放.人工瀑布景点,还靠人工堆砌了9700多吨的景点石,相当于搬了一座小石山.好吧大家慢慢欣赏5分钟!
现在看到的文昌大桥是在20___建成,它是城市主骨架路网,是开发河东新区,方便市民出行不可或缺的一座跨江大桥,全长1.7公里.柳州的桥是多,不仅外观漂亮,而且都是使用性很强的公路大桥.如果说桂林的夜景是小家碧玉,那我们看柳州的夜景就是大家闺秀!是两种不同的观赏价值!
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细细品味夜色下的风情柳州吧!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今晚的游览就要接近尾声!最后我祝愿大家今后都能够工作顺利,生活幸福!谢谢!
更多相似范文
篇1:陕西特色景点导游词
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蟠潘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逝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庙。”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三清庙等,河东岸的钓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钓鱼台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新规划的景点为钓鱼台将再添新姿。
现在河边有一巨石宽2米,长2.5米,石面平阔,上书“钓鱼台”三字,石上有两条平行光滑的凹印,传说是姜太公跪在上面钓鱼的痕迹。由这里至西宝公路边的一段土路,传说是周王西伯邀请姜子牙时用绳拉车经过的道路,这里还有唐建明修的姜太公庙和周文王庙,庙内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请姜太公连环壁画。庙前有四棵古柏,传为太公手植,枝叶茂盛。三清殿、武吉祠等古建筑群各具风格。
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钓鱼台水库,坝高50米,蓄水45万立方米,蔚为壮观,现辟为水上乐园,可划船游玩,钓鱼台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一处极佳的旅游胜地。
篇2:关于陕西历史景点导游词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建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xx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xx年3月起免费开放。
馆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级文物l34件,二级文物2236件,是全国革命类博物馆藏品最多的纪念馆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棉纺、石刻、铁器、手稿、文件、书报杂志、货币、邮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刘志丹用过的砚台、皮带、大衣、马鞍;谢子长的眼镜、手枪;红二十七军三团政委李赤然用过的公文包;毛泽东赠张明科的手枪;“小米加步枪”的文物组合;边区参议会议员证;边区政府红色大印;李鼎铭的金属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医院的出诊箱、魏一斋用过的听诊器;延安时期气象观测设备;干部学校的各种印章、教材、笔记、校旗;边区军民食用的豆钱钱、米糠、野菜,学习用的桦树皮、马兰纸、自制的桦树皮饭盒;新华化学厂生产的肥皂;兵工厂制造的武器;边区银行印钞票的油滚、石板、印刷机及印刷纸币、光华商品代价卷;大生产运动中颁发的奖状、奖章、纪念证和宣传材料;毛泽东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题词手迹;“四八”烈士遗物;延安时期出版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解放周刊》、《边区群众报》等等。其中有许多文物弥足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实事求是”石刻:这是l943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的题词。镌刻在四块二尺见方的方石上,原嵌于中央党校礼堂正门上方。1947年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时,把礼堂全部毁坏。由于党校师生事先将石刻从墙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幸免于难。建国后,延安师范学校在党校原址上劳动时挖出了石刻,交于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学院使用过的计时器,采用当地粗沙石制成,长77厘米。宽41.5厘米,厚l9厘米,呈长方形,石块上画一半圆,圆心竖一短棍,棍影随太阳升落不断移动,对应于石块所刻l.12钟点。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时,埋于地下,1953年出土,交纪念馆保存。炕桌:长51厘米,宽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驳。l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东征红军驻进清涧县袁家沟,当晚宿于农民白育才家中,毛泽东在此桌上办公。次日,陕北大雪。2月7日,毛泽东伏案疾书,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毛泽东作诗的“书桌”就是这张小炕桌。毛泽东离开后,房东一直将之作为传家宝,精心保护ol972年被纪念馆从袁家沟征回展出。黄呢大衣:刘志丹烈士遗物。刘志丹在从事兵运工作时,得到这件大衣。后来送给高维嵩,刘志丹牺牲后,高维嵩把它交给母亲保存,l953年,他赠送给纪念馆。小青马:毛泽东的座骑标本。鞍辔齐全,栩栩如生。西北局从三边草地选购回延安,毛泽东的警卫员贺清华在南门外体育场试骑后决定留为毛泽东的座骑。转战陕北途中,它是毛泽东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队未发现敌情的情况下,它机警地把毛泽东驮在山崖隐蔽处,躲过了国民党飞机的侦察。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小青马作为军功马被送到北京动物园饲养。随着岁数的增大,毛色渐白,成了一匹白马,1962年衰老而终,马皮被制成标本。l964年8月,运回延安。据说,它临终前,头向中南海方向长嘶三声,似同主人告别。
篇3:安徽西递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巍然屹立在村口迎接我们的就是胡文光刺史坊了,原先这里依次排列有13座牌坊,大部分被拆毁。大家看,这个牌坊它通体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的,雕琢精绝,为我国石牌坊之瑰宝。说到胡文光,他可是很有名的,明嘉靖时,他在担任江西万载知县期间造福于民为百姓所爱戴,升任胶州刺史,政绩卓著,至湖北荆王府长史,受四品朝列大夫,被誉为“荆藩首相”。明神宗皇帝恩准建造这座牌坊以弘扬他的政绩,流传后世。大家再看一下,这檐下斗拱上刻有32个圆形花盘饰纹,相当的精美吧,这象征着胡文光为官32年,也表达了他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各位团友,咱们继续往前进,现在我们就站在了敬爱堂的门前了,它是清代重建的胡氏宗祠,一直是胡氏族人的议事之所,它是一座跨度为30米的砖木结构建筑,大家看一下,它下厅两根6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柱与上厅两根直径近2尺的银杏木柱相望对称,承托着规整的梁架,多么雄伟壮观!大家看到后厅的这个硕大的“孝”字吗?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写的,咱们在仔细看一下这个“寿”字,是不是隐约能看到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在地上孝敬长辈的俊俏后生,而他的后脑却像一个尖嘴猴头,这寓意:孝顺者为人,不孝者为畜,这充分体现了敬老尊老的中华美德。
我们现在走进的就是笃敬堂了,这里是大家胡积堂的一处居所,一进厅堂,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幅遗像,画的就是胡积堂和他的三位夫人,大家猜一下这三位夫人哪位是大夫人哪位是二夫人哪位是三夫人?呵呵,一般人的思维都会觉得年老色衰者为大夫人,如果这样猜,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告诉大家吧,他的大夫人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离世,所以容颜仍然俊美,因此,根据她们的排列顺序来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然后咱们再来看一下胡积堂的服饰,他头戴蓝宝石花翎,身着补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三品大员了,怎么看出来的呢?这要涉及到我国古代官衔着装及饰物的知识了,在古代,红宝石为一品、红珊瑚为二品、蓝宝石为三品,文官佩戴家禽图案,武官佩戴野兽图案,细看一下,胡积堂衣服上饰有家禽图案,因此我们说他是一位三品文官。笃敬堂最具特色的当数这两侧的楹联了“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联文将营商和读书相提并论,表达了徽商渴求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又参观了迪吉堂、追慕堂和鸳鸯堂等景点,西递之游也就结束了,待会儿集合乘车用过午饭后,我们将前往宏村,同样是皖南的古村落,宏村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宏村又被称为牛形村,牛头、牛胃、牛角、牛肚又是怎么样的呢?《卧虎藏龙》拍摄的蜻蜓点水之地又在哪里?下午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篇4:合肥景点导游词
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三河古镇旅游观光!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王萍,三横一竖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坐在我们旁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车可以尽管放心!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下三河古镇的概况。
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甚是繁荣,曾于1949 年设市,当时人口5.6万,被誉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国水乡古镇。21世纪的三河正在缔造新的辉煌,
三河,座落在巢湖岸畔,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位于安徽省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旅游黄金线上,距合肥35公里,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而得名。镇内五里长街,古建筑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见证着三河所经历的风雨岁月;镇外,河湖环绕,稻花飘香,碧波万里,风光潋滟,一派“‘春秋’古镇,皖中水乡”的美丽风光,形成了“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乡古镇,史称“鹊渚”,是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环境优美镇,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三河,以水乡古镇为特色。源于水,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的灵魂。2900米小南河穿镇而过,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河上古桥横跨,水中游船荡漾,河边垂柳拂水,岸上却是古老的徽派建筑群和百铺相连的古大街,前门店铺,后门码头,依河傍水,河街相连,再现了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
朋友们,当你身处此地,思绪是不是穿越了时空,仿佛来到了明清乃至更久远的时期啊。古西街原长500来米,曾号称"五里长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环境下,具有水路交通便捷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这里的商业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曾经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源源不断运到三河,再辐射到十里八乡,古镇真正成为"皖中商品走廊"。这条西街上就有"天安楼"、"吴恒兴"、"同兴隆"等十几家颇有名气的商家。特别是靠近西街小埂一带,曾经繁华一时。沿街有大毛竹巷、小毛竹巷、专卖巷、沿河西巷、百货巷、书店巷、人民巷、清水巷、乔三巷、合众巷等十个巷子,故又有"五里十巷"之说。修复后的古西街全长为1500米,正在恢复的店铺、茶楼、商行约400来家。我们不妨去参观几幢至今保存尚好的古建筑。穿过小桥咱们就来到了古南街。古南街共有七条小街,街街都铺有青石板路。据说民国时期,有一个叫孙自合的三河人,挨家挨户收粮收钱,集资铺就了这青石板路。在当时这青石板路给三河人带来了方便,如今成了古镇三河的一大特色。
在小南河上有许多桥,这些桥不但古韵犹存,而且座座桥名都有着传奇的故事。架在小南河上的这座桥,叫做国公桥,据说是古代一位国公修建的。还有鹊煮廊桥,三县桥,望月桥,天然桥等等。其中最具风格的是鹊渚廊桥,也是三河唯一的廊桥。大家可以看到,这座桥长22米,宽2.7米,桥上竖有12根立柱,撑起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坐在桥上观风景。桥两头装有四根四方青石灯柱,是专为夜晚来此游览观赏夜景的游人而设的。
那好,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吧,他们是古街、古桥、古巷、古炮台、古民居、古城墙、古茶楼、古战场。咱们现在行走的街道就是古西街。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街的两侧都是古民居,这些民居大部分都是建于明清时期的。粉墙黛瓦,飞檐翘首,古朴典雅,呈现一派徽派建筑风格。
三河街多,巷子也多,大巷小巷共26条。在众多巷子中,最为出名的要数南街的一人巷。因为它是古镇三河最古老最悠长的巷子,进出只容一人通过。大家看,这就是一人巷了。大家抬头再看看天,此时犹如一线天。走,大家进去走走吧。巷子的尽头有间民房,那是杨振宁博士客居过的地方。游客朋友们,这便是杨振宁在三河时的故居了。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1937年11月,合肥沦陷,杨振宁随着母亲到三河读书,就客居在这间简陋的民房里。他每天四次穿越一人巷,到同时迁来而设在张家祠堂的庐州中学上学,直到第二年才被父亲接到西南联大继续上学。右手这间房间就是当年杨振宁客居时的卧室。挂在墙上的一帧帧照片,记录了杨振宁博士各个时代的生活片段。
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闻名遐迩,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游览三河,观赏的是风景,感受的却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三河,这座镶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乡古镇”独特的魅力,笑迎四方宾朋。
篇5:川泸沽湖景点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东方女儿国”—泸沽湖。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赵婵娟,大家可以叫我婵娟。现在置身于我们眼前的便是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四川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泸沽湖。在游览之前,我先给大家交代一下注意事项:希望朋友们在游览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财务,紧随团队,以免走散。我们今天的游览项目是乘猪槽船游览泸沽湖,然后游览里务比岛,土司墓、喇嘛庙,晚上入住摩梭民居,他们为大家准备了摩梭篝火晚会。好了,现在请游客朋友随我一同坐上这颇有趣味的猪槽船,开始我们的仙境泛舟之行。
大家一上船应该就对这猪槽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吧,其实这猪槽船源自一个传说。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大水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整个盆地成了一片,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这时有一个正在喂猪的母亲,见大水滚滚而来,她急中生智,把一对儿女放进猪槽,使这对儿女逃脱了灾难,得以幸存,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母亲,人们把泸沽湖称为母亲湖,并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至今。"猪槽船"不仅用于捕鱼,渡湖,还是沿湖阿肖走婚的重要工具。至于这其中的故事,敬请期待稍后的讲解吧。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脚下的泸沽湖,它位于川滇交界外的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距西昌市258公里,宛如一颗洁白无瑕的巨大珍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部。泸沽湖四周青山环抱,湖岸曲折多湾,共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湖中散布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远看像一只只绿色的帆船,停泊在如画的风景里。湖的西北面,雄伟壮丽的格姆山巍然矗立,这即是摩梭人人为之崇拜而人格化的格姆女神。湖的东南面,与草海连接,这里牧草丰盛,牛羊肥美,浅海处茂密的芦苇随风荡漾,蔟蔟的花草迎风招展,每到冬季,天鹅、黑颈鹤等珍稀候鸟数以万计栖息于此,平添一份生机。湖畔,阡陌纵横,田园万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木摞房舍,炊烟袅袅,牧歌陈陈,渔火点点,阿哥阿妹,结伴相随,好一派景象万千的农家风光,此时游客朋友有没有联想到陶渊明的一篇名作呢?对了!就是《桃花源记》,所以昔日永宁土司阿云山总管的水上行宫修建于此,美国学者洛克也一留恋于这世外桃源不肯离去啊!
篇6:河南老君山景点导游词
河南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3公里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后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并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山顶太清观始建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金碧辉煌,千百年来,一直是豫、陕、皖、鄂等地众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近年来,东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来,仅中国台湾高雄九龙八风进香团每批朝山者就达百人之众。
老君山不仅是中原道教圣地,而且也是北国山水精华荟萃处。老君山地处南亚热带与北温带的过渡带上,气候适宜,冷暖相宜,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各类动物180余种,植物1861种,被业内专家称为:天然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因此198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和河南省其它5家省级自然保护区统一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20xx年开发以来,老君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区先后筹集资金5500余万元,先后开发了以品味道教文化和领略伏牛主峰为主题的道教文化区和以欣赏飞瀑流泉为主题的生态观光区两大区域,景点150余处,其中自然景观主要有:舍身崖、南天门、马鬃岭、石林、朝阳洞、仙人桥、君山天瀑、老龙窝、悟道石、亮宝台、玉皇顶等,主要人文景观有: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菩萨殿、道德府、炼丹炉等,当代著名作家李准观后赞叹“秀压五岳、奇观三山;黄山奇峰七十二、君山奇景知多少”。
老君山景区现有农家宾馆25家,床位800张,并有二星级宾馆老君山大酒店与景区配套,可接约130人住宿,宾馆餐厅雅间15个,大厅一个,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
老君山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距洛阳机场148公里,紧邻洛栾快速通道,景区内铺设三级水泥公路13.5公里,人行步道34公里。老君山景区配套设施完善,可以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各种要求,购物广场,不仅有全县共有的香菇、木耳、核桃、玉米糁等地方特产,而且还有根据《史记》中司马迁对老子的记述的老子骑牛像,以及依据河南鹿邑老子故里、河南栾川老君山、河南灵宝函谷关和陕西周至楼观台以及北京白云观等专家人士的指点,历经两载耀世而出的“太上老君”金像。
20xx年4月25日,老君山一日游环线建成,正式对外接待游客,20xx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已成为中原地区集山水景观与道教文化为一体的标志性景区。
篇7:精选贵州青岩古镇导游词
岩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据今已有620xx年的历史,最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越过空廓的田野,登上层层的石梯,就看见古城墙的残垣及堪称青岩门户的定广门,门上飞檐翘角、雄伟壮丽。
迈过定广门,是一座历经620xx年风雨沧桑的石牌坊,坊上倒卧的石狮子仿佛向人们诉说当年缠足守德的妇女为石坊“殉情”的沧凉。
青岩古镇的石巷道、木宅、民居以及富有当地特色风味的豆腐果、玫瑰糖迄今仍保持当年的风貌,倒是增添了些供游人休息、乘凉的亭台楼阁。
青岩还有一座庄严的道观“万寿宫”和佛寺“祥云寺”。在经历千百年沧桑后,如今已没有当年的旺盛香火,但建筑还完好无损,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古镇上还有在清光绪年间经保和殿皇帝殿试,大魁天下,考中第一名状元的赵以烔的府第和清代著名学者周渔潢的故居以及储存他著作的“桐 书屋”,既说明了贵阳地区的人才辈出,更增添了青岩古镇的文化氛围。
历经多年,青岩古镇仍用它古老的模样在人们的眼前展现。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保护它,让它继续为人们诉说古老的故事,不被时代遗忘。
篇8:描写快乐的母亲节周记
妈妈,我爱你!
妈妈,我爱你!是你用有有力、温暖的的大手,平静、智慧的语言;满怀爱意的拥抱,一次次抹去与修补我流下的眼泪和受伤的心。
母亲节到了,原本活力充沛、年轻美丽的妈妈老了,原本爱哭爱闹的小姑娘也长大了。在这20xx年里,我让妈妈操心了多少次,妈妈又为我操心了多少次想数也数不回来了,只能在脑袋里回想,回想着以前的一切。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去年的七月份,天气炎热,爸爸带着我们一家人去游泳。当时游泳的地方分为两块,儿童区和成人区。当我正准备在儿童区下水时,看到许多比我还小的孩子在成人区游泳。我看他们快乐的样子,情不自禁地也去成人区游了。当时一同前去的还有我的表哥。那时,表哥从成人区旁边的滑梯直入水中,那表情十分享受。虽然我不会游泳,但在表哥的吸引下,还是上去了。在我准备滑下去时,爸爸妈妈都在远处。我就这样不知危险就在前方的滑下去了。
我一不小心,滑入比我还高的水底。我张着嘴,闭着眼,脚好像被人拉着似的,不管我怎么拼命地往上游,都感觉是在慢慢下降,我渐渐没有力气了,甚至感觉我说不定就要淹死在这了。我不再挣扎,放弃了希望,但就在那一刻,一双柔弱的大手抓住我拼命地往上拉。我迷迷糊糊被叫醒了,在眼前的是爸爸妈妈,他们用焦急的眼神看着我。当我完全清醒了,说了一句连我自己都惊讶的话,“刚才救我的是谁?”妈妈说是她,我又陷入了惊讶,妈妈也根本不会游泳,她怎么能救我?可是在我准备问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那是母爱的力量,可以为自己孩子付出生命的力量!
妈妈,我爱你!你用自己的生命跟我赌了一把,结果你赢了。
妈妈是你用你的坚强、勇敢告诉我不经历风雨就不会有彩虹;是你用行动告诉我什么是可以付出生命的母爱;你用真诚、质朴的言行教会了我诚实、宽容、理解和博爱。谢谢你,我人生中第一位老师,也是我唯一的母亲。
妈妈,我爱你!!!
篇9:扬州景点导游词
扬州的个园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扬州的个园游玩。
一进门我就发现个园里人山人海,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呀呀学语的小孩,甚至还有外国人。我们首先来到个园里面的一个圆形的池塘,池塘里铺满了睡莲。睡莲开花了,有白的,有粉的,好看极了,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湖面上。池塘的旁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台,亭台全身都是深红色的,显得优雅舒适。妈妈带我顺着亭台的楼梯往上爬,上面有一间间小房屋,那是以前大家闺秀住的房间。池塘的后面有一座座假山,这些假山高低错落。石块千奇百怪,仔细看,有的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在咆哮,有的像一匹骏马在奔驰,还有的像一只绵羊张开小嘴咪咪地叫着,几块石头连在一起如同数条狂龙在翻滚,可爱极了。
个园里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竹子多,高的、矮的、粗的、细的,应有尽有,有金丝竹、斑竹、紫竹,它们这儿一片,那儿一丛,把整个个园装点得美丽如画。据说个园的这个名字就是根据竹叶的形状来命名的,真是太有趣了。
篇10:介绍宁夏景点导游词
大家好!
大家不远千里来到我们美丽的塞上江南、不知道大家对我们宁夏真正的了解多少呢?不了解没关系、这里就有我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中上游、简称‘宁’、东临陕西、北接内蒙、南于甘肃相连、土地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被称为是‘穆斯林之乡’、人口600多万、回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3、多民族在这里团结友爱、安居乐业、这里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历史、美丽的塞上明珠、雄浑的大漠风光、在西部大开发后慢慢的被世人所了解、走向世界、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宁夏397公里、黄河从甘肃黑山峡进入宁夏境内、水流平缓、水面宽广、为宁夏创造了富饶的黄河河套灌区、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已有20_多年、历代皇帝都比较关心水利工程、秦、汉就有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等渠道、由于黄水中带有大量的泥沙和微量元素、加上宁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宁夏的农副产品也是独占鳌头、更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我国的山脉基本都是东西走向的、而在我们宁夏就有两座南北走向的山脉、这就是有名的贺兰山和六盘山、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的交界处、东西长50-250公里、南北长456公里、贺兰在蒙语里是‘骏马’的意思、宁夏的气候早晚温差大就要归功于贺兰山、因为贺兰山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也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成为了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宁夏的大氧吧、贺兰山内有绿色植被1.9万公顷、稀有动物和国家保护动物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宁夏五宝之一的贺兰石就是产自贺兰山上、在宁夏的南部的另一座名山就是红军长征最后翻越的一座山脉、六盘山、因盘山古道要经六盘才能到达山顶、故名六盘山、伟大的领袖毛爷爷在这里还留下了千古的词篇、《清平乐、六盘山》被称为是南部的‘油盆’现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现在正在开发建设当中、但其秀美的景色还是让人着迷、这两座宝山就像俩个英勇的战士、为宁夏看守者南北的大门、
‘穆斯林之乡’宁夏、由于回族人口密集、居住习惯、‘大分散、小聚居’回族人口占宁夏全区人口的1/3、占全国人口的2/5、灿烂的回族文化和风俗人情就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出现在宁夏的每个角落、身穿回族服饰的穆斯林人情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金灿可口的油香捧到眼前、让人为之心动、而独特的生活习俗定会让你流连忘返、位于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却又在诉说着曾经的兴衰荣辱、早在1038到1220_年、党项族的可汗李元昊就在现在的银川建立了大夏政权、由于位于黄河以西、又在我国的西北、被称为西夏、西夏在历史的舞台上存在了189年之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夏历史、就算有的史书中有记载、也是几笔带过而已、《24史》中又唯独缺少西夏史、而西夏文字又被史学家称为‘绝学’、全世界认识西夏文字的人没有几个、这个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西夏、因为发生了什么变动、就这样悄然退出了世人们的视线、就让我们去到西夏王陵、共同解密、谜一样的国家、
由于宁夏地处西北、被三个沙漠所包围、所以宁夏的风沙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位于石嘴山市的首批5A级生态旅游景区沙湖却有别样的塞上风光、沙湖、顾名思义、有沙有湖、金沙怀抱翠湖、翠湖围绕金沙、俩种风格迥异的景色相互融合、加上江书记的题字、沙湖名声大震、吸引着中外游客到此观光游览、并为宁夏创造可观经济效益、沙山、翠湖、飞鸟、游鱼、芦苇、每个景色看去都是自成一景、却又逃脱不了游人每每的赞叹、而以治沙成果令世人折服的5A级全球五百家环保单位沙坡头也在这片热土上撒下她的妖娆和柔情、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麦草方格沙障’阻挡了4.3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的脚步、使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在这里穿过、随着沙坡头的开发建设、这里又被誉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去看那一望无际的沙海、骑着沙漠之舟、听着驼铃叮当、展望黄河那性感的曲线、此时的心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一片沙有湖相伴、一片沙与河相依、也许、这样的塞上江南、就是梦中追寻过多次的地方!
篇11:描写买年货日记600字左右
我的家乡在阳泉,那里有风景如画的桃河,高大的狮脑山和巍峨的石头山。在那里每逢过年,家家的第一件头等大事就是办年货。听爸爸说,过年是不能随便出门的,所以要提前置办年货。
中国人几千年来总把过年当做头等大事,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
就在大年初一的前三天,爸爸一大早起来,只吃了一碗方便面,便急匆匆地把我叫起来,奔向早市了。
到了早市,见到早市一片热闹。热闹的气氛、嘈杂的声音,仿佛使早市变成了热闹的舞厅。
迈进早市,忽然感到清风扑面。我看到了活蹦乱跳的鲤鱼,红彤彤的西红柿,黄灿灿的香蕉,看起来就让人流口水。虽然很想吃,但是不知道一向省吃俭用的爸爸会买这么多:三条鲤鱼,五斤西红柿和香蕉。“Oh,my ga”(哦!天呐)这一天一共就花了347。64元,我和爸爸一人就提了4大袋,特别累。
回家后,我特别开心,买了这么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躺在床上,捶了捶肩膀,坠入了梦乡中,做梦我还梦到自己在享受着无尽的美食。
年货是什么?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人们的答案可能很统,对于普通百姓,年货时衣着难得吃上一顿的好饭菜;年货是试穿很久才买到手的兴义夫,年货是小孩子口袋里红红绿绿的水果糖,年货时老奶奶一直舍不得买的小毡帽。
篇12:关于陕西历史景点导游词
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汉朝建立伊始,汉高祖刘邦便颁诏于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祀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其后汉武帝亲自祭祀黄帝陵,《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和《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载:“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元封元年(前120_年)冬,汉武帝领军十万北巡朔方,返回时专程来到桥山,祭祀黄帝之冢。这是正史中第一次记载黄帝陵。
唐宋以降,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奏:“坊州有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得到了代宗的批准,唐王朝在桥陵大兴土木,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大规模修缮活动,修建黄帝庙,并栽植柏树1140株。从此,祭祀黄帝升格为国家大典,桥陵也成为了官方唯一指定祭黄场所。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祀典,更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政治统治和文化认同的作用。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包括黄帝陵在内的前代帝王陵寝已经出现了“樵采不禁”的情况。而祭祀的建筑“隳毁”,则让正常的祭祀活动无法进行。为此,宋太祖赵匡胤一即位,就于建隆元年和乾德初两次下诏,规定黄帝陵及炎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诸陵“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隳毁者修葺之”。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即今址。
篇13:精选贵州青岩古镇导游词
感谢各位去到青岩今镇,我是导游儿劣,首先我去介绍一下青岩今镇的概况,能让人人有所懂得。
青岩今镇位于贵阳市的北郊,距市区约29千米。这鼠州十分著名的文化今镇之一,游客去到这里,即时就会感悟到悠悠今韵。
青岩今镇汗青悠暂,自亮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古已有600多年了。亮初,中口王朝为了控造西北边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造川、滇、湘、桂驿叙,因青岩位于广西进贵阳门户的贵(阳)番(定番,古惠水县)主驿叙傍边段,在驿叙上设传送公文日"铺"以及传送军情的"塘"。驻军于单狮峰下驿叙旁修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尢大军远征滇黔,大批戎行入进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
屯"逐渐倒退成军民同驻的村寨,"青岩屯"演酿成"青岩堡"。天启四年至七年(公元1624-1620__年)时领青岩土守备,领72寨,控造八番十两司的班麟贵在离青岩堡约1千米的"四只把"坡(地名)修土乡,时人称为"王乡"音译汉语为"兵乡"或"营盘"之意,这逝青岩乡的雏形。土乡居高踞险,本青岩堡内乱争寨民为避兵祸,多搬进土乡居住,使土乡渐具规模,成了北下定番(古惠水),此上贵阳,西进仄坝(县),东走龙里(县)的十字交通要寨。经数百年汗青沧桑,多次整建扩修,旅游宝典,由土乡而至石砌乡墙、石砌街巷。于古青岩乡成了一卒座亮清作风的文化今镇。
做为贵州省汗青文化今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此中23处已发进>。在那亘今没有变的狮子山下,今镇胜迹到处可见。交错密布于镇内乱争的亮清今修建,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两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此中8座石碑坊现存3坊。这些今修建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做,如慈云寺的石雕、寿梵刹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佳构。寺庙、楼阁无没有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虽年暂失建,大全数仍风韵犹存。
青岩镇的镇容布局沿袭亮、清格局,至古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和陈旧今老的石柜台以及木柜台,总给人以悠悠今韵。新修的今镇商业街更使今镇遗风韵味得以弘扬。
鹄立在已经建复的定广门乡墙上,仍模糊可见今乡墙的遗址馂余迹,使人联想当年今镇做为军事要塞重兵屯集驻守的雄姿。面对"赵理伦百岁坊"上制型创意独到,被刘海粟大师叹为"实属罕见"的下山狮,和此外二座石碑坊所蕴含的汗青文化积淀,您可以或许细细品味到今镇文化的全数缩影。踏入贵州汗青上第一位状元赵以炯的府第、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仄刚师长教师的故居,另有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
青岩另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玫瑰糖(本名"麻片糖")闾鹂煽冢系平正宽家?874年首户出产传承至古的百年老字号。青岩单花醋也有百岁高龄,至古没有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乌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老贵阳"们对它颇为恰恰爱。
篇14:描写有关于大学生的实习心得
转眼间。大一结束了。经过短暂的传媒公司实习。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个传媒人的理想。
20__年8月4号。我来到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矿宣传科电台交通部开始了实习。职务是记者。我先是参观了电台的直播间。观看了节目的直播过程。也了解了录播节目的流程。我的实习老师吴罕对我说:“给你一星期的时间去熟悉工作内容和环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来问我。”起先我简单的认为怎么会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呢?记者不也就是每天跑跑新闻写写稿件嘛。随后的一星期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首先。每天早上九点钟。交通部的记者们要召开例会。每个人都要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并阐述当天工作安排。如果接到活动通知。那么每个记者还要为活动出谋划策。说出自己的看法。遇到交通突发事件。工作安排也会重新计划。我发现。每天的例会。从来不会有人迟到。而且大家都会在会前10分钟就到达会议室。这种敬业精神让我钦佩不已。
会议结束后。我就坐在指定的办公区域阅读老师每天给我规定的新闻稿。了解交通部节目的风格。总结稿件的内容、方向。还要熟知平时和交通部往来密切的部门的联系方式。经过一星期近300篇稿件的阅读。我已经基本把握了节目的特色。但是我还是更期待第二个星期的真实的记者生活。
第二个星期开始了。在例会结束后。我跟着吴老师来到新闻发生地。用录音笔记录采访对象的每一句话。我发现。当记者必须要反应灵敏。在最快的时间内想出有针对性有的问题。并且需要和受访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般采访都是在上午。下午就会在办公室里将受访者的音频整理成文版。用专业的音频剪辑软件将音频剪辑出适合电台播出的声音稿。在整理音频的时候是对记者速记和听力的一大卡宴。然后写一篇当天采访新闻的稿件。因为我并不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所以写出的稿件往往存在较大的问题。这时老师总会耐心的指导。并帮助我把稿件修改到满意为止。如果第二天需要口播稿。那么记者当天还要在录音室自己录音。从这我看出记者并不是简单的写稿采访。现代社会需要一个编播导一体化高素质的人才了。当记者的另一大必备素质就是要有十足的耐心。比如去采访某些会议,是要等到会议结束后才会给记者采访的时间。而等待的过程中就成了各家媒体结识人脉的好机会。所以。做一个好记者并不是孤军奋战。团体的力量也是成功的关键。
两个星期实习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以下几点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1、 真诚待人。
作为一个新闻人。而我自己本身是个相对比较内向的。不太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在刚开始实习的几天内。我比较怯生。面对沉默不语的尴尬。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与别人主动交流。 在工作的时候同样也要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工作不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那是几个人或是一个团队的工作。而且你还必须去帮助别人或是接受别人的帮助已完成工作。因此你不能期望你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任务。或是看到别人有困难也不去帮。 虽然此次我是来实习的。
由于对业务的不了解以及专业知识的不熟悉。只能够在领导的安排下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但是我也很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就比如在实习中,在领导没有分配任务的空暇里。我就常主动询问周围的工作人员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有时候别人也不好意思麻烦我。我就主动协助他们的工作。这样子不仅锻炼了自己。帮助了他人。还融洽了你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人家也更乐意和你交往了。由此我深深体会到真诚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仅要学会如何做事,更要学会如何做人,正确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这关系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个人成长进步。孤芳自赏、自视清高的人很难融入大集体。
2、 踏实勤恳,勤学好问。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很多事情都不太了解。如果自己盲目去做。很可能会出问题。
我们要抱着踏实的态度来做事。虚心点往往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习了一年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历却很少,真正接触新闻行业的机会不多。所以当我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我尽量多请教实习时间比较长的实习生。或者向部门老师讨教。这样。很多情况就可以很快掌握。也为自己的努力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方向。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对待每一条新闻审稿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出错。有时候一个失误不仅仅使你自己的工作进程受阻。还会影响广播播出的新闻质量。因此认认真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就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不使自己前功尽弃。我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对自己的工作要十分重视。如果有必要一定要检验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自己的万无一失。在你对工作开始了解并熟练后。你会发现自己已能不用检验就能保证工作的质量了。而此时你也许不需要总是重复检验工作结果。但还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以免失误。
3、 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电台的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而且几天下来也会比较枯燥。就是需要你多动脑筋。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寻找或是设计简捷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所需时间。实际上勤于思考在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吴老师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当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你将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放松。去学习。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尽管这个假期的实习与我的专业关联性不是很强。但是我通过这次实习知道了广播节目的制作流程。对广播的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应该说是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也更应该多去深入总结各个媒体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从而很好的为我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传媒人肩上的责任。如何做到良知与新闻的结合。如何做到一名合格的社会把关人都是我将来需要努力不懈努力的目标。从彷徨到坚定的过程。让我甘愿走上传媒这条光荣的荆棘路。
篇15:广东著名景点导游词_广东导游词_网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广东著名景点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广东著名景点导游词(一)
广州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原称陈氏书院。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清代中叶以后,广东各县多在广州建书院,以供同宗子弟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又是祭祖的宗祠。该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1894年),它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宗亲合资兴建的族祠。陈氏书院以其精湛的装饰工艺著称于世,在它的建筑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彩绘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雕刻技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使书院在庄重淡雅中透出富丽堂皇。
陈家祠堂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聚贤堂"是陈家祠堂中轴线的主殿堂,也是陈家祠整个建筑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周围用嵌有铁花的石栏板环绕。祠堂建成之初时的聚贤堂是供族人集会之用,后来改作宗祠,两边的侧房供书院使用。
精选5篇广东著名景点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来到的是世界之窗..首先先由我简单介绍一下世界之窗的微缩景观,,它位于深圳湾湖畔1994年6月建成开放....世界之窗占地48平方米作为弘扬世界文化的大型文化景区....由130个名著组成 .集自然风光.自然民俗,,历史遗迹..以及大型高科技参与项目..为您呈现个美妙的世界..
景区是按地域结构和浏览内容划分8个景区.分为世界广场,欧洲,亚洲, 大洋洲,,美洲...世界雕塑园和园际街八个区域..世界广场是一个108个意蕴深远,的廊柱..直冲云霄的喷泉,,,神秘庄严的金字塔,,,壮观的尼亚加拉瀑布..营造异国风情,,按1;1;到1;100不同的比仿造...
世界之窗的标志建筑是法国埃菲尔铁塔,,,高108米.从电梯上上去可以观看整个深圳的风光,,东南亚风光, 非洲居民,,印第安居民等独特魅力..展示不同民族的智慧..科罗拉多大夹谷探险漂流...阿尔卑斯的滑雪,充分体现的冒险刺激..
世界之窗毗邻“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占地48万平方米,是香港中旅集团在深圳华侨城创建的又一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自然风光、民居、雕塑、绘画以及民俗风情、民间歌舞表演汇集一园,再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景区按世界地域结构和游览活动内容分为世界广尝亚洲区、大洋州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现代科技娱乐区、世界雕塑园、国际街九大景区,内建有118个景点。其中包括世界著名景观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庙、柬埔寨吴哥窟、美国大峡谷、巴黎雄狮凯旋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印度泰姬陵、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意大利比萨斜塔等等。这些景点分别以1:1、1:5、1:15等不同比例仿建,精致绝伦,惟妙惟肖。有些景点气势非常壮观。如缩小为三分之一比例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高108米,巍然耸立,游人可乘观光电梯到塔顶,饱览深圳市和香港风光。缩小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面宽有八十多米,落差十多米,水流飞泻,吼声震天,声势浩大。喷吐岩浆的夏威夷火山以及百米喷泉,令游客叹为观止。
作为景区活动中心的世界广场,可容纳游客万余人,正面有十尊世界著名雕塑,广场四周耸立着108根不同风格的大石柱和近两千多平方米的浮雕墙,还有象征世界古老文明发祥地的六座巨门,一座华丽的舞台,将有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表演精彩的节目,让游客在文化和艺术的氛围中尽情享受。
在一片浓郁的荔枝园里,有五十多尊世界名雕,如有“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掷铁饼者”、“阿波罗太阳神”、“思想者”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景区内交通设施齐备,有高架单轨环游车、游览车,古代欧式马车、吉普赛大篷车、老爷车,单桨木船、橡皮筏,为游客提供多种趣味的观赏活动设施。国际街商业服务区,以欧洲、亚洲、伊斯兰等民居建筑风格为主体,集教堂、集市、街道于一处,是供游人小憩和购物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法国、意大利、奥地利、俄-国、日本、泰国、韩国等不同风味的大餐,及德国啤酒、夏威夷雪糕。还汇集了世界各国精巧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供游客选购。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景区内又展现出另一种迷人的异国情调。由世界民族歌舞和民俗节目组成的“狂欢之夜”艺术大巡游,把景区游园活动推向高-潮。
世界之窗是世界历史之窗、世界文明之窗、世界旅游风光之窗。
精选5篇广东著名景点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广州白云山游玩。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历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云晚望”、“菊湖云影”等都在白云山里。
来到白云山脚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满园的云台花园,里面有许多奇花异草。最神奇的是花园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花钟,这个花钟是由12种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组成的,每到一个时刻,就会有一种花开放,告诉你现在是几点钟。
沿着林荫大道,来到白云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峦叠翠间的能仁寺、黄婆洞水库等景点。关于黄婆洞水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小时候家里贫穷,便到海南学习纺织技术。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黄道婆由少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特别思念家乡,就踏上回乡之路。路上经过广州白云山,看到人们生活贫困落后,就留下来向大家传授纺织技术。后来,为了纪念黄道婆,人们就将黄道婆住过的地方称为黄婆洞。
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道向上,我们来到了景色迷人的白云山顶。这里比较著名的景点有鸣春谷、摩星岭、九龙泉等。鸣春谷在山顶中央,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它座落在白云山风景区的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谷地上,占地约五万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鸟笼景区、鸣禽挂廊区、珍稀鸟区三部分。这里的鸟儿特别多,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丰富。它们鸣声清脆,那婉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让人听了心旷神怡,连满身的疲倦和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在鸣春谷大门入口处一侧还可看到极富情趣的“驯鸟表演”,有小鸟骑车、小鸟升旗、小鸟寻宝等等,特别有趣。摩星岭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登高远眺,可以看到广州市的全景。
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它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游览完了白云山的美景,我们的行程就此结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今后我们将以更以优质的服务为大家提供旅游帮助。谢谢!
精选5篇广东著名景点导游词(四)
各为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们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丹霞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况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息,至南宁时期,有僧伽构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 年),虔州巡抚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山经营,开凿石阶修筑关门,建造房舍,作为隐居之所,并更名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 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精选5篇广东著名景点导游词(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
“罗浮仙境”,寻觅仙人的胜迹,接受仙气的熏陶,探索大自然绿色宝库的奥秘。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罗浮,畅享罗浮仙路之旅吧!
人间仙境(您现在所游览的景点是人间仙境)
罗浮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大家知道罗浮山名字的由来吗?据《罗浮山志》记载,罗浮山是罗山、浮山二者的合称。传说浮山是蓬莱仙岛中的一个小岛,随着风浪从东海飘浮到南海,最后停在罗山旁,两山合为一山,这山就取名罗浮山。罗浮山在很早以前就被认为是神仙的洞府、南海的“蓬莱”,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吸引着历代文人隐士前来游览或栖隐。东晋时,道教著名人物葛洪就曾经来这里修炼传教,并修建了一些道观,使这里逐渐成为岭南地区的道教圣地。
此后,历代朝廷都很重视罗浮山的人文历史研究,并给予大力支持,这里逐渐成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罗浮山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道教里的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就在罗浮山,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这第七大洞天——朱明洞天,洞天就是能够通达上天的洞室,罗浮山有大小洞天十八个,朱明洞天最为有名,是十八洞天之首,朱明洞天意为“朱明耀真之天”,洞内大洞套小洞,有桃源洞、蓬莱洞、蝴蝶洞、青霞洞、两仪洞、泉源洞、梅花洞7个小洞天。石洞形态各异,各自成趣,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去探究一番了。大家先别着急,不妨从这里向远处望一下,大家看远处的山峰,那里有梅花山、象山、马山和狮子峰,山上郁郁葱葱,其中有高大雄挺的云杉(南洋杉)和香樟树以及漫山苍翠的杜鹃林,还有大家可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珍奇植物呢,这里气候舒适,植物繁密,按照风水学说法,正是具备了天地安和、物种丰富的特征。也难怪历来有不少名士仙翁常来这里,使这里成为一个山清水秀,仙缘永在的道教之胜地,人间之仙境。
请大家停下脚步,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个小园子就叫人间仙境感觉,你们看,这里山环水绕,曲尽通幽,亭廊四立,钟鼓对偶,楼阁精雕。周围种植奇花异卉,树木成荫。当云烟吞吐,呈现清流奇石,望之如垂练,跳珠溅玉真仙境之胜。元代四大家之一王蒙,曾以葛洪移居罗浮为主题,创作过两幅画,其中《稚川移居图》描绘的就是葛洪带着家人入罗浮山的情景。这幅画在20xx年北京保利春季竞拍会上最终以4.25亿人名币落槌。文明总是经历的时间越久越能体现它的价值,人们对《稚川移居图》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重要影响,也昭示罗浮山是一座天地安和,万物苏生,消灾纳福,宜居宜游的仙山,是一块养生延寿的风水宝地。
沿着“通天行” 旁边的石梯往前走就是观赏罗浮“第七大洞天”、“ 第三十四福地”的最佳位置。“洞天”意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之意。“福地”是指得福之地,多为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级的仙境。洞天福地是东汉以后确立的,其实是指人迹罕至、景色秀丽的山脉或岛屿,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则可得道成仙。
篇16:武夷山景点英语版导游词
Dear friends, the wall we see now is the Wuyi jingshe site. Wuyi jingshewas an academy built by Zhu Xi in 1183. According to Dong Tiangongs records ofWuyi Mountains, Wuyi jingshe was a big building in Wuyi Mountain at that time,which was called "the Grand View of Wuyi". There are Renzhi hall, Yinqiu room,zhisuliao, shimenwu, guanshanzhai, Hanqi hall, wandui Pavilion and TiediPavilion. Those who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igh for their success. Zhu Xiwrote books in Wuyi jingshe, advocated Taoism and lecturing for ten years, and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Neo Confucianism talents. Therefore, Wuyi jingshe,which he founded, w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by feudal rulers and wasrepaired and expanded in all dynasties. At the en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the expanded Wuyi jingshe was renamed "Ziyang academy", which was allocated bythe government to Gongtian to support scholars. Then he set up the teaching postof "mountain head" to preside over the teaching affairs. In the early YuanDynasty, Shanchang was changed to "Professor". In 1365, Wuyi jingshe wasdestroyed by the war. In 1448, after Zhu Xun and Zhu Shu, the eighth grandsonsof Zhu Xi, invest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they were also called "Zhu WengongTemple" to worship Zhu Xi.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 of the QingDynasty, the plaque of "XueDa Xingtian" was granted, which was rebuilt. In 1708,the governor of Fujian and Zhejiang often called on Luo manbao to donate hissalary and advocate the repair of jingshe, which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years.
Hundreds of meters from Wuyi jingshe, there are more than 10 caves underthe xibiyan of jiezhufeng.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of winter and spring,light clouds often emerge from the cave and wander gently between the peaks androcks. Sometimes they gather together, sometimes they disperse, freely andunpredictable. Therefore, the name of the cave is "cloud nest". Cloud nest issurrounded by sound rock, Danlu rock, Xianji rock, Tianzhu peak, dressing table,shaibuyan, Tianyou peak, cangping peak, Jiezhu peak, etc. The stone gate you seein front of you is the site of Shugui jingshe. "Shugui jingshe" is clearlyvisible on the forehead. Shugui, surnamed Jiang Mingzhi, was born in theNorthern Song Dynasty. He was an official of Xiaolian. There used to be anexquisite ancient building buil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o commemorate JiangZhi. Now this stone gate is the only one left. I pass the stone gate of Shuguishouse, but I feel suddenly enlightened. The pavilion on the left, which is onthe edge of Jiuqu River, is called Shimao Qinglian Pavilion. The peak on theright is Yinping peak, which is attached to Yinping peak. There are three markson the waist of the peak, as if it were broken and connected together. It iscalled jiezhufeng. The pavilion under Yinping peak is called Shuiyue Pavilion.It is said that the moon is bright and the stars are rare. When you enjoy themoon with wine in the pavilion at night, the wind can reach four moons. Pleaseguess which four moons are there? One in the sky, one in the water, one in thecup, and one in the heart. The dark rock in the middle of the cloud nest lookslike a reclining elephant, commonly known as iron elephant rock. There is acrack in the middle of the iron elephant rock. People walk through it, but theyfeel that the sky is like a line.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Xinan Lingyanyixiantian, it is called "xiaoyixiantian". Yunwo is bounded by tiexiangyan,which is divided into upper and lower yunwo. Yunwo boulder leaning, back rocknear the water, is located in Wuhan
Yishan essence zone is the first win area for Wuyi. It has always been aplace where ancient scholars and famous officials lived in seclusion. In 1583,Chen Sheng, the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war, built "Youxi cottage" betweenthe upper and lower cloud nests. There were more than 10 pavilions, platforms,buildings and pavilions, including binyun hall, Qiyun Pavilion, ChaoyunPavilion, Shengyun terrace and chiyun Pavilion. Unfortunately, these buildingshave been abandoned for a long time. Some cliff inscriptions left on the cliffcan still vaguely remind people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past. There is aninteresting story about Youxi thatched cottage and Wuyi jingshe. It is said thatwhen Chen built Youxi cottage in yunwo, Ziyang academy built by Zhu Xi was veryold. On the one hand is the elegant environment and exquisite architecture; onthe other hand is the academy which is in disrepair and about to collapse. Whena scholar saw this scene, he wrote a poem on the wall: "Ziyang academy againstQingbo, broken the wall and half a female bamboo shoot. I love the pavilion andpavilion next to each other, and the painting column and the Zhugong are thecloud nest. " When Chen saw the poem, he said with a smile: This is obviouslyexciting. Today, the Ziyang academy has been renovated by donating money andemploying workers.
The peak on the left side of tiexiangyan is the sun cloth we saw on thebamboo raft.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it. There are spots in the middle of thewall of the sun cloth rock, which looks like the palm of a man. There are dozensof lines more than ten feet long. It is said that this is left by an immortal,so the sun cloth rock is also called "Xianzhang peak". As a result of years ofwater erosion, shaibuyan is covered with hundreds of straight water tracks.Whenever the West slanting sun shines on the wall, it can be seen more clearly.Overlooking the stream, you can see that the shadow is at the bottom of thestream and rippling with the waves, just like countless flowing black and whitesnakes running straight down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ream. If it rains, therain will fall down from the top of the rock along the straight track, as if theSu Lian is in the air, and thousands of silver dragons are flying, which can becalled a wonder. There is a popular story about the origin of shaibuyan andxianzhangfeng: it is said that a long time ago, the weaver girl of Tiangongcarried brocade bags and sang songs to collect colorful brocade every day. Thesebrocade, together with strands of gold and silver thread, are woven into silksand satins for the queen mother. One morning, when the tiaotan Dajiao fairy, whowas in charge of the transportation, was walking on the cloud road throughyunwo, Wuyi Mountain, carrying a load of silk and brocade woven by the weavinggirl, he inadvertently looked down and was immediately fascinated by the wonderof "blue water and Danshan". He then put down the brocade to play. When he heardthe drum of the heavenly palace, he thought of the brocade. He saw that the silkhad been wet. He was afraid of the Queens reproach. So he shook away thebrocade and put it on the wall of the rock. But the brocade was too long, and italways fell to the edge of the Liuqu stream. He pulled and pulled until it wassmooth. After several times of hard work, the immortal Bigfoot was in a state ofdistress and found a yin
Cool place then snore big sleep. As soon as I wake up, the sun has gonewest. When he got up and looked at it, there was a golden glow in front of him.Originally, it was made of damask, shining in the sun, which made the blue waterand Danshan more beautiful. Big foot fairy touched with his hand, and the rockwall was hot. He was flustered and rushed to collect the cloth. However, theribbons and satins have been melted into the smooth stone wall, and even thepalm of dajiaoxians cloth has been embedded into the rock wall forever. "Nowthere are fairy palms on the stone, green moss on the green fingers." This isthe view of Xianzhang peak.
Please note that the word "Fu Hu" is engraved on the front wall. The authorof the inscription is Chen Sheng, the owner of Youxi cottage. In the 11th yearof Wanli in the Ming Dynasty (1583), Chen province was excluded because of hisdisagreement with the prime minister Zhang Juzheng. Although the Emperor gaveseveral gifts, he still resigned and returned to Fujian. Its only with deepfeelings that we dont meet. Its built in Wuyi Mountain. There is a rock inshiyunwo that looks like a crouching tiger. The word "Crouching Tiger" is usedto describe him as a crouching tiger in Wuyi Mountain, hoping to make a comebackone day. The bamboo cluster on the right of fuhuyan is the square bamboomentioned by Mr. Guo Moruo in his poems about Wuyi. This kind of bamboo looksround, but it is very strange to touch. If you dont believe it, you can feelit. From the stone path in front of Fuhu rock, you can see a stone gate with theword "towering deep lock" engraved on its forehead. When you enter the stonegate, you suddenly see a bright future. This is known as tea production "a Wuyi"said the tea hole. Looking from the cave, you can see jiesun peak, Yinping peak,Qingyin rock, Tianyou peak, Xianzhang peak, and Xianyou rock far away in Sanqu.The cliffs are like tall walls. The only way to surround them is a rock in theWest. People in the cave, which covers an area of 67 mu, look up and see onlythe blue sky. Just as Xu Xiake wrote in his travels to Wuyi Mountain: "all thepeaks are steep on the top, but the bottom is complex. There is no Dengdaooutside, and only the West leads to a ridge, which is more correct than theMingyan of Tiantai." Therefore, there are scholars in the past dynasties whobuilt a seclusion in the cave, such as Liu Hengs small seclusion in the SongDynasty, Li Zhongdings Zhuxia residence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Dong maoxunsLiuYun Library in the Qing Dynasty. Now these ancient buildings
Most of them are missing, except the former site of Dong maoxuns Liuyunbookstore. This pool in the north of Chadong is called "Xianyu pool", where thesnowflake spring falling from Tianyou peak and Qifeng is gathered. It is saidthat there was a fairy bathing in this pool, so it is named. Look at the stonepath leading to Yinping peak in the south. More than ten meters away from ourlocation, there is a stone gate with the word "Liuyun bookstore" engraved on theforehead. This is the former site of LiuYun Bookstore built by Dong maoxun. Morethan 200 years ago, the author of Wuyi Mountain records, Gong Tiangong,completed the compilation of 24 volumes of Wuyi Mountain records in his fatherDong maoxuns Liuyun library, leaving a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Wuyipeople. Through the stone gate, through the "chicken breast" and "Dragon Ridge",we can see the inscription "immortal world" on the cliff, which means that thereis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e human world and the fairyland. Only those whohave the courage and knowledge to cross the dangerous path of Wuyi Mountain -"chicken breast" and "Dragon Ridge" can enter the peak fairyland. Standing atthe top of the peak, this pavilion is called "Xianyi Pavilion". Climb a few moremeters to the top of Yinping peak. The original Mosque at the peak was built inthe third year of Wanli in the Ming Dynasty (1577) and is now abandoned. Fromthe top to the south, there is a hole in the half wall, which is called"nanmingjing". Liu Duanyang, a Taoist of Ming Dynasty, was born here, and thereare still stone tombs and mirages. Dear friends, please get ready for climbing.Now we begin to climb Tianyou peak. From Chadong to Tianyou peak, there are morethan 800 stone steps. If you are interested, you may as well count them whileclimbing to see who has the most accurate number.
At this moment, we finally boarded the Tianyou peak viewing platform. Wehave worked hard all the way. According to the figures just reported by you, Mr.Zhang and Mr. Li are the most accurate. There are 826 stone steps. Thank you foryour cooperation. Tian swimming pool peak is connected with Xianyou rock in theEast and Xianzhang peak in the West. It is surrounded by thousands of highpeaks. When its sunny after the rain and the first morning dew, the vast whiteclouds cover the mountains and valleys; the wind blows the clouds, ups anddowns, just like the waves of the sea, surging and surging. Standing on theviewing platform and looking at the sea of clouds, its like being in afairyland of Penglai. You are invited to visit qiongge in Tiangong, so itscalled "Tianyou".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scenic spot, it is an excellentWuyi landscape viewing platform. With the circulation of time sequence, you canenjoy the sunrise, clouds, Buddha light, sunset, bright moon, etc. from theviewing platform, you can rent a column to look far away, but you can see a fewpeaks. The peak in the west is Baqus Sanjiao peak, and the peak in the East isYiqus Dawang peak. Overlooking the nine winding, bamboo rafts gently swing,Wuyi landscape panoramic view, it is open-minded, forget home. Xu Xiakecommented: "it is not near the river, but can make the best of Jiuxi, and canmake the best of Jiuxi. This peak should be the first."
From the viewing platform, there is a palace like building in front of you,which is Tianyou temple. On the wonderful stage after watching, you can see thatthe tree with the brand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s the rare red bean tree.Whenever the mature season, mountain breeze, pods have been scattered on theground, rolling out of the red beans, crystal clear, bright and lovely.
Wang Wei, a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rote: "red beans are born in thesouth. How many branches will spring bring? I hope you can pick more. This isthe most Acacia. " I hope you can find a few more grains under the tree and takethem home to become the perfect memorial of Wuyishan. The stream beside the redbean tree is called Hu Ma stream. On the stone wall beside the stream, there aremore than one cliff stone of past dynasties. Among them, the largest "firstmountain" is inscribed by Xu Qingchao, general of dongwuxian, Renchen, Daoguang.It means that Tianyou peak is "the first resort of Wuyi", so it should be called"the first mountain". It is also explained that Wuyi Mountain is a famous Taoistmountain, which ranks the 16th among the 36 caves. The founder of Taoism isLaozi, who i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famous mountain he occupiedshould be the "fir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After enjoying the cliff stonecarvings and climbing the rugged hill, the memorial archway in front is thememorial archway of Zhongzheng park. The original memorial archway was engravedwith the word "Zhongzheng Park", which was knocked out during the culturalrevolution. Now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re in charge of restoring thislandscape.
Dear friends, this is the end of Tianyou peak tour. Please have a rest.Next stop is Taoyuan cave.
篇17: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欢迎您来到美丽的恐龙公园。公园北靠潍河、东临扶淇河,四面环水,占地1000多亩,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恐龙文化主题公园。
20_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以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提升,形成了七大功能区,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园内栽植各类树木达数十万株,其中,古树大树万余株,绿地率达到85%,是诸城的“城市绿肺”和“森林氧吧”。人工湖与潍河相通,水质清澈,生长着潍河鲤鱼、鲢鱼、草鱼等多种鱼类,吸引了大量的白鹭、水鸭、喜鹊等鸟类在此栖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得到了新的诠释。恐龙公园已成为市民赏花、观绿、垂钓、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您现在经过的这个广场名为恐龙文化广场。广场的中心是一条鸭嘴恐龙的图案,周围栽植有99棵柿子树,象征着“九九长远、事事(柿柿)如意”。
您现在即将进入科普体验区,它的主体建筑是恐龙博物馆,建于1997年,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外形像八条巨龙相抱互拥,平视似古埃及金字塔,给人以腾飞辉煌的印象。它镶嵌在恐龙公园中,与水、树相互映衬,增添了生气灵气;与龙塔、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及臧家庄分场馆、皇龙沟恐龙足迹馆串珠成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恐龙文化精品线路。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恐龙博物馆参观。
篇18:山东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九仙山,位于鲁东南黄海之滨,县城东南约16.5公里处,东与五莲山毗邻,主峰卡山垛697米,总面积55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光照、降水等条件与五莲山基本相同。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
九仙山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之多,与五莲山并称双绝。以其突兀的山峰,苍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了游览观光的主体。
从曲径通幽的山间秀色到晴空响雷的悬泉飞瀑,从韵脉神秘的自然景观到古老丰富的历史文化,无不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九仙山的美可以归纳为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特点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华北罕见。
_,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满山的红叶与山光石景相辉映,蔚为壮观,被誉为“江北一绝”。
居仙卧龙,传神离奇。历史上很多隐士骚客,常会于此,吟诗论文,赞美九仙山胜境。战国孙膑马陵大捷之后,辞去齐国军师,浪迹山林,终选此地,修建茅舍,聚徒讲学,并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有“九仙今已压京东”的诗句。明代礼部侍郎翁正春赞为“真齐鲁间圣地也”。明代清初,书画大家张桐与挚友结庐定居,见此山水俱奇,独具特色,自成一山,遂定名“卧象山”,并著《卧象山志》。
1988年,九仙山含在五莲山之内,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生态旅游实验基地”称号。
篇19:上海景点游览心得体会
盼啊,盼啊!放暑假了,我终于盼来了去上海游玩。
爸爸、妈妈带着我坐火车来到了上海。我好奇的问爸爸:“今天我们去哪?”“今天我们去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馆。”爸爸亲切地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走,我们一起去上海博物馆看一看吧。”妈妈笑着说。
由于博物馆一天只给进八千人,虽然我们早早地就到了博物馆,但是来博物馆的人已经有好多了,排了好长的队。我们经过耐心地排队终于进到了博物馆内。
博物馆好大呀!里面有十几个展厅。我提议先从青铜馆参观,大家同意了。也许是因为我长得可爱,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阿姨主动为我们讲起了青铜器的知识。当我看到父乙觥的时候,阿姨说:“父乙是人名。觥呢,是盛酒器,成语觥筹交错就是这个觥。父乙觥,就是刻有父乙名字的盛酒器……”参观完青铜馆,我们告别了阿姨继续参观。这次参观博物馆,我学到的知识可真多呀!
下午我们去了上海最繁华的街道——南京路。上海的南京路就相当于南京的新街口。我们沿着南京路慢慢地逛,街道上热闹极了——大商场的音乐声,路上观光小火车的鸣笛声,川流不息人群的说话声还有还有我们的笑语欢声。
当我们路过有名的糕团店——沈大成,爸爸说:“照顾他们一点生意吧。”真好吃,各种糕团确实口味不错。接着我们又路过一家有名的冰激凌店——哈根达斯。我跟爸爸说:“我们也照顾他一下生意吧。”爸爸说:“有人嘴巴馋了。”我们又饱了一次口福。
天渐渐地黑了。爸爸问我们:“你们要不要去外滩?”“当然要!”我大声说道。到了外滩,我们沿着外滩慢悠悠地步行,江风吹过我的身边,让人感到十分舒服﹑自在。眺望远处,整个黄浦江尽收眼底。璀璨的东方明珠,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的游船,给黄浦江增添了许多炫丽的色彩。在晚风中无论是漫步还是眺望,总能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然而坐在长椅上一边吃东西,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风景,是不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好享受呢?游玩完了外滩,我们结束了在上海愉快的第一天。
随着耳中的说话声变大,我身不由己地睁开了眼睛,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吃完早饭后,我们来到了上海科技馆。科技馆有四层楼,每层楼有几个展厅,每个展厅都特别大。我们从第一层的动物世界馆一直玩到下午科技馆关门,才地离开。可我还是感觉没有玩够。
晚饭后,我们向着慕名已久的东方明珠出发。到了东方明珠里面,我们吓了一跳,里面人山人海。经过漫长地排队等待,我们终于进去了。没想到东方明珠看起来小,其实里面好大。我们乘坐电梯来到了东方明珠263米的主观光层。从上往下看,整个外滩尽收眼底。夜晚的灯光装饰着大楼,高楼鳞次栉比,放眼望去,整个上海成了灯的海洋。黄浦江上游船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仙境一般。接着我们下到了259米的悬空观光廊,悬空观光廊就是把普通的地板换成了透明的玻璃,供游人观看。站在玻璃上往下看,会有一点害怕的感觉,但是很爽。我和爸爸还摆各种夸张的动作拍照,一直玩到很晚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到酒店。
“早上好!爸、妈。”我一手唔着嘴巴,一手伸着懒腰,有气无力地对爸爸妈妈说。“昨天我玩的太疯了。”经过一番准备,我们来到了豫园。妈妈告诉我:“豫园是明代建的,是一座私家园林。”豫园好大,有三十亩;豫园好美,有池塘,有假山、有亭,有台,有楼阁,有古树,还有游鱼……这一切组成了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墙和葫芦门。龙墙是在墙上的一座石雕——一条龙。龙的胡须很长,翘向两边。龙是黑色的,看起来栩栩如生,如果你去万花楼东面就可以看见这壮观景象。葫芦门位于龙墙下面,门框是葫芦形的,游人从中穿过就成了“葫芦娃”。由于赶火车,妈妈的催促下,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豫园。
我们上了火车,但我的心还停留在上海。啊!这是一个多么愉快的暑假呀!
篇20:福建景点导游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0_年)修建的。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右参政、按察使曾樱与总兵郑芝龙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梁接合次,有两排相向的24尊体态丰腴、纹饰x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频伽”(即妙音鸟)。据佛经说:此鸟发声微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他们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们把她们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樱洛圈胫胚,双臂伸展,腕着驯镯,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翩翩若仙。他们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用以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减少其过大的跨度,极为巧妙地将宗教、艺术与建筑融合起来,令人称绝。
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看到它老态龙钟的样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岁高龄了,对其是否开过白莲花大多不去追究了。不过,在老桑树下,立有一块古老的石碑,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事。在1920_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来天津三年(公元1020_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0_年)敦炤和尚认为戒坛不符合规范,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宽窄都有严格的限制。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它们与百柱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与南戏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藻井下分五级。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卢舍那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24尊菩萨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64个。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肃穆的氛围,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诸念俱灭,一心皈依。据说这种戒坛在全国已寥若晨星了。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大家也算有眼福了。
戒坛之后,就是有“百宝楼”之称的藏经阁。这里原来是法堂,是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0_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五时的开闽王王审知身居王位,独霸闽疆,纯属机缘偶然,因此他当了闽王后,就与佛结缘,起大信心,立大誓愿,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他先后舍钱百万缗造大殿等建筑,并搜集一万两黄金白银,研细为泥,请开元寺义英法师写了两部金银《大藏经》,现二楼还保存有残页。另外还有元朝如照法师刺血写成的《法x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它们是我国珍贵的佛学典籍。除此之外,藏经阁还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文物。其中各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32尊。明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一楼大厅里还收藏有12口南宋以来的方钟,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铁钟,钟上铸有与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号的铭文,是研究中国台湾与泉州经济史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在中轴线的两边,还有一些建筑群:东有由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纪念施主黄守恭。黄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后裔及海外紫云家族无不以此为荣。有俗称“小开元寺”的准提禅林,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萨;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有水陆禅寺,以供寺僧栖息。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x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1620_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1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东塔已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寿塔。五梁贞明三年(公元920_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20_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充分体现了宋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它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我市最高层领导人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因此可以说,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所憧憬的乡影。即使是没有到过泉州的人也常在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
大凡名刹,必有名僧。历开元寺僧人,或以佛学著作称胜,或以诗词文章闻名,或弘道扬名,或入世献身,有高僧:唐开山祖匡护大师,五唯识大师,律宗释弘则,净土宗释楚勤,南禅释文展,桥成造化的释义波,禅宗第一住持释妙恩,温陵禅师释戒环,蔼益大师释智旭,“为文似柳、为诗似陶“的释大圭,更有“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集佛学、书法、金石、音乐、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现律宗高僧弘一法师。
开元寺的得道高僧,也有不少出国弘法。如清朝顺治年间的木庵禅师,漂洋过海,扬名东瀛,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第二世传人;新中国成立后的转逢老和尚,足迹遍及印尼、尼泊尔、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现任住待道元法师也曾应邀前往巴西弘法,禅风远播。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旅游观光。
女士们,先生们,参观完泉州开元寺,您是否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呢?您是否对泉州这个宗教历史博物馆有更深的了解呢?但愿主城泉州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能在您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