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课题研究报告如何写(汇编20篇)

浏览

6309

范文

188

关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网页制作的前期策划与准备,在本阶级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

1.资料的搜集。

在做网页我上网收集了许多方面的资料主要是有关网站的布局与服饰品牌方面的资料,我首先进它的企业网站找了一些关于“易菲”服饰的图片主要是一些代言形象还有代表其企业形象的图片。其次我去浏览了许多的网页观察其网页的布局、颜色搭配、栏目、板块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搜集了一些对我有用的资料。在搜索资料最困难的便是动态图片的搜集,动态图片其gif格式的还是好保存,但是要搜集flash动态图片就相对较难了。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搜集我的flash都不太成功,不过还搜到了可以换自己图片的代码。在开始时我根本就不知道flash是怎样搜索,不过经过三次像老实询问我终于懂得一些关于代码的搜索。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最关键就是平时对知识的掌握不够,连最基本的资料搜寻都觉得困难。也是我平时不够认真和努力的表现。通过这次的教训在以后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争取不范类似错误。

2.熟悉制作软件。

做网页主要用的工具便是dremweaver、photoshop、flash软件。在这些软件我对dremweaver、photoshop相对比较熟悉,因为在平时上课是老师带领我们运用过。所以我还可以正常的运用,但是出现的问题还是有很多。有很多不懂如何操作,只有通过在次去看书才能够了解,这也体现了我学习方面的缺点,它是我平时不够认真的具体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2019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学校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用全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前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模式,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核心话题,也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中介或纽带。

学校办学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1%的不合格率就等于100%的失败!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承受不起的。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加之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和教学设施在合肥市是一流的,我们具备条件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学效能,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本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改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模式,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每位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与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忽略传统教育技能(导入、提问、组织教学、结课等)的有效性发挥,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最终实现传统和现代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

(二)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或教学手段,最根本的落脚点是:看它能否提高教学效率,能否增强教学效果。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实践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搭建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通过此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新的理论观念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多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建立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较高的有效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活动都是学习,而通过后者建构的是无法靠他人传授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教师要想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有效地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作为一般的教学常规,备课有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实际。而且前三备都要落脚在备学生实际上,教师备课只有坚持这一点,课堂的教学才是高效益的,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生动、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才能称得上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例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9012 字

+ 加入清单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例

为了促进我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立项课题的深入研究,认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好结题报告,现搜集以下结题报告范例,供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参考和借鉴。

范例1: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

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内容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能力

本课题系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009059,组长:朱建荣。主要研究成员:施路平、郑咏梅、蔡秀兰、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9年10月:1.学习理论,我们学习了黄大龙、朱治国合编的《生态课堂理论》,学习了《蔡明讲语文》和蔡明老师的一系列有关生态课堂的文章。2.酝酿制订了方案,我们的方案获得市方案评比二等奖。

第二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及时上传到网页。

第三阶段:(2019年2月——2019年3月)我们积极做好研究活动,成员们每人围绕课题开公开课。有几人多次上了课题公开课,及时资料整理、总结,及时上传。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七、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学习理论,以提高理性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生态理论,基于蔡明的生态课堂的原则和黄大龙朱志国的生态课堂理论,我们认识到让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的生态教学活动。他是培育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常活动

2019年9月朱建荣对市骨干教师开作文评讲课

2019年3月11朱建荣老师开校级公开课: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我来帮你写作文

2019年3月24郑永梅老师校级作文评讲课——《捕捉特征 细致描绘》

2019年2019年4月7方芳开校级公开课作文评讲《你在我心中》

2019年4月14号施路平老师开作文评讲课——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2019年4月27蔡秀兰校级公开课——怎样批改作文

2019年5月13市督导室来调研,市学科带头人朱志国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评讲课,说值得推广。

2019年9月29朱建荣老师参加袁建忠书记的生态作文结题会

2019年10月19朱建荣老师给苏北宿迁市曹集中学老师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做法。

.2019年11月22号,市教研室书记中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说值得推广。

2019年11月24日,在市教学活动展示月中,施路平、郑咏梅老师上作文指导展示课,朱建荣老师上作文评讲推荐课。这次基教科顾松鹤科长在听了朱建荣老师的课后有三点评价,1.港区初中的语文老师凸显了一个理念——用教材教,学后注重应用,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2.实施了一种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3.养成了一种市进修学校卢金霞老师评价朱建荣的课:“将批改与指导相融合,将批改与作文升格训练成一体,将这次批改的目标与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达成相一致”。

推荐课后与进修学校张老师交流,受到张老师邀请。

2019年11月30号朱建荣老师应常青藤学校邀请去交流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方法.

2019年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课题研究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符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

本课题基于课堂,恰好符合张家港市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互批作文,是对同学作文的鉴赏,又是对课文鉴赏的复习应用,能督促他们在阅读课上作批注,他们的评语越来越准确,表明鉴赏能力越来越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写得体批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都能准确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积极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乐学,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让学生评讲作文,就是肯定学生的能力,相信他们有鉴赏能力,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表明老师重视学生的观点、意见、建议。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课堂的民主和谐度就高,学生心里就轻松了,没有压抑了,学生就能积极思考,大胆发现,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日记可以证实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作文就越写越好了。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

学生评讲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讲,既要评讲作者所写文章优劣,又要评讲批者的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鉴赏过程,要检查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要检查批改者的赏析能力,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检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到评讲,又要听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评对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它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这种成长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知困意识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师成长。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2019年3月11日我们邀请生态语文群老师来我校听朱建荣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新生代教师,青年名师梅洪建听课后的评价“a.一直以来,在功利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为了分数早就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朱建荣的课让学生不是站在写的角度来审视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评者”相结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理想创作能力和批评鉴赏能力。这个过程不是对别人作品评论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对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对别人的作品的品评中进行自然的升华和再创造。这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b.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在阐释性的语文中,早就剥离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将课文的美点消解在对知识性记忆和内容性的再现之中,在“意”的强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荣的课堂中,不但达到了“文”“意”的自然统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达成了对课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层次上锻炼了孩子的审美能力。c.一直以来,孩子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别人的美,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但在朱建荣的作文评改过程中不仅仅让孩子发现了别人的不足,更让孩子们发现了别人的美。同时在对评语的评价环节,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再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接受批评的能力。这种无形中的人格培养,则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老师们明白了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生态作文教学。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则,学生评讲作文最能显示生命性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讲课上,生态课堂的生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都得到充分体现。

7.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指导作文能力。

2019年10月朱建荣老师对全市骨干教师上了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的作文评讲课。受到老师和专家们的好评,也为小组内教师作了示范,2019年上半学期研究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在学校开了一节课题研讨课。通过开课、研讨,大家的指导作文能力大幅提高。

8.我们总结了很多文章,朱建荣《学生评讲作文——一举多得》和《生态课堂——给学生的天空》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她还总结有论文《乐学乐教——生态作文师生的精神风貌》、《高素养——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显示了生长性原则》(已发表)、《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体现了生本性原则》、《学生互批互改作文——丰富了读写结合的含义》、《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课》、《我是怎样教学生互批互评的》等(待发)。施路平《对作文评改的几点建议》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另外朱建荣开了两次市级作文评讲公开课(2019年9月和2019年11月),在2019年11月施路平和郑咏梅各开了一节作文指导市级公开课。

朱建荣指导学生史明珠作文《因你而美》发表在《作文导报》(09-5-14)瞿希能的《那一幕夕阳见证》发表在《科技信息报》(2019-3-7)指导印梦娇市作文竞赛一等奖。(2019年1月)闻兴羽的作文《那一次我真伤心》发表在《现代教育报》

9.积累了很多资料。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和学生优秀的批改作文。也积累了互批互改的一些经验。尤其是对于学生评讲,由粗糙到细致了。有了“训练写作——互批互改——互评”完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有由简到繁,由片段到整篇的训练思路,评讲也有了系统性。老师们的反思也积累了起来。

10.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市教研室高度重视。著名特级教师蔡明和我市教研室书记袁建忠、市学科带头人朱治国、还有市基教科副科长顾松鹤听了朱建荣的作文课后都认为值得推广。2019年11月份教研室又推荐朱建荣面相全市开了一节展示课。我们的做法已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同,也在逐步推广中

七、课题研究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钻研。比如说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性、系统性。课堂上对课文的批注能力要进一步训练。批改作文也要由浅入深,步步为营,一次一个点来互批。学生评讲要坚持,评讲也要有针对性,也要有计划的进行。

范例2:《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和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我们通过学习发现,所有的古诗词教法均含有读、背、议、悟、品、拓展等这些环节,根据不同的诗,这些环节的先后顺序会做适当的调整。诗,首先要学生准确的朗读出来。古人对朗读非重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就说明读对写的影响巨大。学生对诗的读要由浅入深,要得音、得韵、得画、得味,要让他们爱读。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认为,“诗要三要: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诗教学也离不开议、悟这两个环节。通过议、悟,学生才能解诗情,识诗境。语文教学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表达。从古诗中学表达,积淀文学素养,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欣赏诗意表达的意境,学习诗人表达的方法,就需要学生去品味。教诗不能拘泥于一首诗,而要和相关的诗结合起来,与时代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以上这些环节根据不同的诗,可以有十几种组合:

四步教学法 1、读——议——悟——背

2、激趣-品读-探究-升华

3、背—读—悟—议

4、背—议—悟—品

5、读—品—解—悟

6、读—品---悟---拓

三步教学法 1、破题、介绍作者---品诗情---诵读

2、自主朗读—自学质疑---自由诵读

3、熟读---理解---背诵

五步教学法 1、读—议—唱—舞---拓展

2、读—议—品—背—拓展

这是我们通过学习总结的十一套古诗词教学方法。另外,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两套小学古诗词教法:

1.抓文眼,品诗意,展外延,促背诵

这套方法主要是通过仔细研读诗词,抓住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品读诗意,进而拓展诗意外延,达到当堂背诵的程度。这套教法适合于中、高年级,效果很理想。

2.破诗题,解诗意,画诗境,演诗情,背诗句

本套教法从诗题入手,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教师适时点拨。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诗意图,也可在讲解的同时,教师辅之于简笔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可以编排课本剧,让学生演诗情。最后,督促学生当堂背诵诗句。这套教法适合低年级教学。因为低年级所选文本均比较浅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动静结合,富有情趣,所以,教法应灵活多变,才会吸引学生。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教学各环节的衔接还需要紧凑,要有艺术化。整个教学环节要设计成启、承、转、合的韵律结构。这方面还要进一步改进,使整个教学过程跌宕起伏,富于节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师》2019.02 2019.06.

3、《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9.3.

4、《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范例3:

《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也是令很多父母非常担忧的问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有的学生到了小学毕业还不能独立写出一篇语句流畅,主题明确的文章。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单调死板,难以表达真情实感。6、没有基本的写作技巧。7、家长不重视,不会指导,有的家长指导方式不正确。8、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作文,并且缺乏一定的指导技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文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因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教学来看,作文教学都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低、中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只有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保持他们爱作文的热情。《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对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3-4年级)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探寻出起步作文教学的最佳策略,使学生以后能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使我们当前应做的。学生起步作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一般要学会1000多个常用字;二是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范文,从范文中获得有关的知识,积累词汇,学习表达方法。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安排一年级学会440字,二年级学会740字,两年学会1180字,阅读范文80多篇。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起步条件,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要优于书面表达。因此,我想作文的起步阶段尤为重要,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让学生轻松作文,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教师必须根据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为其订制合宜的发展路径。我一直在摸索着让孩子如何能爱上写作,让写作文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我今年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正好面临要引导学生开始习作起步,因此,我想引导学生写好起步作文,是我肩上应担负的重任。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灞桥区东城一小原二年级五班全体学生

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 2案例分析研究3、实践反思法4、用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内容、过程与步骤

研究内容:

教师从教学实际及学生特点出发,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让孩子不再惧怕写作,让写作成为孩子的乐趣。

研究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

第一步: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让孩子想说、爱说、乐说。

(一)听故事,激发说话兴趣。

(二) 在观察中提高说话的能力。

(三) 续编故事,发展创造性说话能力。

(四)充分利用课本,提高说话的技能。

(五)规范自身用语,展示榜样的力量。

第二步:让孩子养成“爱写”的良好习惯。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让孩子感受写作的快乐。

(三)让“小练笔”成为提高孩子写作的能力的有效手段。

总结阶段

全面总结一年来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果,撰写论文。

五、研究结果与成效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孩子们讲故事、听故事、续编故事、看图说话……学生听说的能力得以提高能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了学生使学生爱上写作,我觉得在写这件事上千万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让孩子感觉到写是一种享受,要让他愿意去写,让他觉得我写作,我快乐;我写作,我高兴;我写作,很好玩!当学生写作后,迫切需要他人的评价,如果这时得到鼓励,学生会有满足感、成功感。因此,我认为教师要粗改作文,及时对学生的习作予以肯定,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孩子予以鼓励。通过实践我班孩子大约有70﹪能乐于写出自己想写的事,有了主动写日记的习惯。

多样的练笔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进入三年级后,从前半学期的几次来看,班里有一半多学生不再畏惧写作,能在每次习作时写出一段精彩的话。

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自由地写作。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

1、学生由说到写还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孩子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当提笔写时却词不达意。要么是语序混乱,要么是过于口语化。针对以上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做由口语到书面语的示范,引导。让孩子不光多说,还要多写多练。更多关注语言的质量,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反馈和矫正。教给孩子写作的技巧,指导孩子多积累书面语言。

2、学生习作有两极分化的倾向,平时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孩子写起来也容易些,而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起来也经常觉得无话可说。针对这一问题,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1、多鼓励性格内向的孩子,给他们多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2、成立学习小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斯霞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19 字

+ 加入清单

《在网络环境基本教育模式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范例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2019研究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范例

娱乐信息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关注娱乐新闻,而追逐时尚的我们当然会更加关注娱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自己的偶像,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范例。

q1:你有喜欢的明星吗?

□有 □没有

q2:你是怎样知道ta的?

□在杂志上看到的 □在电视剧里知道的 □在娱乐接节目上发现的 □其他

q3:你为什么喜欢ta?

□长的帅(漂亮) □演戏演的棒 □其他

q4:你喜欢ta多长时间了?

( )

q5:你在什么时候了解ta的情况?

□课余时间 □任何时候

q6:如果ta要在杭州开个人演唱会,而那天又恰巧在学校,你会怎么办?

□算了,下次有机会再看 □逃课出去看

q7:追星那么久你的成绩有米有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术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美术,全文共 6608 字

+ 加入清单

美术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幼儿在主题美术活动中体验合作乐趣的案例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概况

(一)概念的界定

“幼儿美术活动”—— 幼儿运用一定的艺术材料和手段,进行造型、美术作品欣赏等活动,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

“主题美术活动”精心收集了24个主题活动,分为大班(10个)、中班(8个)、小班(6个)三个部分,每个活动由设计思路、核心目标、网络图谱、活动列表、案例设计、主题反思与体会六部分组成。另外,本书还收录了部分以师生对话为形式的活动实录,并附上了对活动的简要分析,从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出活动的思路和方法。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凝聚了教师们辛勤耕耘的汗水。希望这些主题活动能够给您有益的借鉴。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乐趣:使人感到快乐的情趣

(二) 案例背景

新《纲要》在社会教育领域从社会关系的纬度提出了幼儿与他人的关系是乐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幼儿与群体的关系是遵守规则、爱护公物与环境,幼儿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职业、家乡、祖国、世界文化。提出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的问题,对幼儿进行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培养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使其逐步生成个性和社会性。有专家也曾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或几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合作,这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两个幼儿在一起游戏,但并不一定是共同完成一项主题,他们有可能相互模仿对方或互借玩具,然后各玩各的,这是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而不是合作游戏。21世纪联合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其中的学会共处就是学会交往与合作。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冲击着我头脑中已有的教育理念,荡涤着与我相熟相伴的陈旧的观念,改变着我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尝试故事画创作中,我班则大胆尝试以简短的儿歌、诗歌、散文等形式创新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活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孩子置于主体位置,尽可能给他们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更大的表现空间,更多层次的环境刺激;更关注孩子的语言交往行为,从孩子们语言中、行为状态中捕捉它们合作需要和兴奋点,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然的态度,尊重之,追随之。孩子们的愉快合作体验成了我关心、思考的焦点,成了课程的一部分。我结合《纲要》思索这么一个问题――在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怎么样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与快乐体验?在我们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学习、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那么,如何进行愉快的合作体验呢? 下面,以大班“交通工具”主题尾声合作创作绘画活动为例,让我们来共同探究这个问题吧!

案例过程:

一、在确立目标时,我定位于将幼儿已有的经验(前期与父母共同搜集交通工具造型的经验以及交通工具用处大的经验)和合作性艺术活动进行整合,目标中整合了语言、情感、艺术等方面的多种要求,来设计具有合作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孩子经验的交流,并通过合作活动形式组织实施使孩子能有机会在多方面获得提高。

感想:让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师从中撷取幼儿兴趣所致、幼儿发展所需,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例如在开展“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教师发动孩子采用自己的方式收集所需资料,再在集体、分组活动中和孩子一起对资料进行整理,在整理资料过程中逐步接近知识本源。在孩子有了合作创造的基础上,我再为孩子提供合作表达表现的平台,准备开展合作绘画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以交通工具的用处作为载体来达到合作的快乐。

二、接着创设了儿歌创编活动——《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孩子们将自己寻找到的交通工具用处大的秘密编进了儿歌。如有的小组这么编的“什么车儿把水洒?什么车儿长又长?什么车儿救大火?什么车儿抓坏蛋?洒水车儿把水洒,大火车儿长又长,消防车儿救大火,小警车儿抓坏蛋。”也有的小组编了船的故事“轮船进港呜呜呜,轮船进港呜呜呜,轮船轮船懂礼貌,出入不忘打招呼。”当孩子的儿歌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时,使得不少默默寡闻的孩子也勇于参加,通过儿歌表达自己对交通工具的一种喜爱。

感想:在孩子拿来了不少交通工具的资料图片时,在倾听孩子运用破碎的语言表达时,我马上创设儿歌表达方式引导孩子将资料的内容讲得更清楚、完整、有趣,让幼儿体验到合作完成的乐趣和儿歌的美感。

三、在孩子们有了表现的愿望与需要时,我创设了“交通工具”合作创编活动

(一)欣赏讨论

1、开场白:最近我们都在收集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的资料,而且也在尝试编儿歌来夸交通工具的用处;你们知道吗?别班的小朋友还把自己编的交通工具的故事儿歌画出来,编成了一本书呢,来看看吧!

2、播放自制的“警车真棒”(四副画)幻灯片,幼儿观赏讨论。

感想:我引用同龄孩子的作品欣赏,激发了本班孩子的绘画创作兴趣,给孩子一种鼓舞。

(二)、联想创作

1、引言:这四幅画没有一个字,但我们都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我们能否也把自己编的有关交通工具的故事编出来呢?

2、师生共同讨论合作创作需要做什么:

首先,想一想,你要和哪几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什么交通工具?会遇到什么问题?它有什么用处?接着想一想,这个故事需要画几张画?怎样分工?名字怎么来?(看画内容协商出来)最后,想一想,每幅画还需要什么?(编号)

3、幼儿和合作联想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自己的任务,让他们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感想:整个活动始终围绕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本领展开。以“友好合作”情感线进行,孩子们非常投入,尤其表现故事情节时能够协商,安静作画,特别专注。借助同伴思维互动来创作丰富画面,而不是单调的引导“怎么画?画什么?”等等,脱离情境的语言几乎没有,让孩子沉浸在“交通工具”创作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尽情地发挥内心的情感。

(三)、展示交流

1、介绍自己小组是怎么商量一起画这个故事的?(体验合作的快乐)

2、活动延伸:明天我们一起把自己小组的画来进行比赛,让大家评评哪组的画最精彩?有空你们再好好编一编,愿你们明天都能拿大奖。(班内创编故事画比赛)

感想:从展示、交流中引导孩子发现同伴之间合作的多种方法,为孩子提供了表达的平台,使活动更加圆满,孩子们愉快的表达了自己如何合作的内心体验,又为下一个活动作了铺垫,使得整个活动有始有终。

案例分析:

一、遵循了指南中所提到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的理念。那么,怎样来确定这个本的呢?我主要是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在“观赏交通工具”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对那么多的交通工具充满好奇与兴趣,平日里交流的多数是“我喜欢什么交通工具,因为……”、“我拿来了交通工具的书,我们一起看吧”……于是,我们生成了“交通工具”主题活动。在活动探索中,我们开展了“我们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造型”、“交通工具用处大”等活动后,孩子们更是对交通工具非常的关注。这个活动是“交通工具”主题活动将近尾声的一个集体活动,一方面是满足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来表现交通工具的特有用处的愿望;另一方面,通过孩子协商合作完成故事画,来进一步培养幼儿合作的乐趣。

二、在确立目标时,我定位于将幼儿已有的经验(前期与父母共同搜集交通工具造型的经验以及交通工具用处大的经验)和合作性艺术活动进行整合,鉴于这点考虑,我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就是让孩子自由结伴合作完成活动,在协商分工的基础上,表现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因此,我在目标中整合了语言、情感、艺术等方面的多种要求,来设计具有合作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孩子经验的交流,并通过合作活动形式组织实施使孩子能有机会在多方面获得提高。

三、在确定活动内容时,我是这样思考的:这个活动是来自主题的,交通工具这个主题孩子们很感兴趣。考虑了活动内容的整合,虽然它是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活动,但它绝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在主题探索过程中,情景层层推进,经验日日积累,在主题过程中各点之间整合的前提下,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内容,而本次活动更整合了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各种领域的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将初步的合作经验等内容渗透在幼儿的表现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在活动中的合作欲望,是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贴近,也适合孩子的表现表达的。

四、本次活动我主要是考虑到大班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征主要是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有合作意识、形成开朗、乐观、愉快的性格。同时,通过孩子们丰富的联想或想象,积累经验,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突现了两个特色:

a.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幻灯片的气氛渲染,再加上与老师之间的谈话,将孩子带入了故事画情境,在与幻灯片的简短互动中,帮助孩子梳理了故事画经验。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主要是通过环境的熏陶,以境带情,帮助孩子直接带入情景,激起幼儿的兴趣点。

b.体验合作快乐:这一部分是重要的一部分,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个别尝试、集体互相讨论法,一方面满足了幼儿自己的愿望,另一方面,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实际操作时,幼儿基本能自由结伴,自主商量。最后,我让幼儿针对自己的小组合作情况进行介绍,在以后的活动中引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我们平时谈到的微格研究法,将幼儿的合作过程进行再现、帮助幼儿从中发现问题。因此,看似是一个活动,但它确实是与其他领域的内容相整合的。比如:幼儿的认知、情感、艺术等领域都在活动中有所渗透。

因此,尝试这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提供给幼儿更多主动参与生生互动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有利于交往能力的发展。它能使幼儿的美术学习活动更加富有意义,还能激起幼儿更高水平的思维。

(三)国内外对本课题相关研究述评

林琳、朱家雄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认为:幼儿美术教育要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美术教育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儿童能在具有明显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表现自己,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美术教育对于人类教育的贡献有其他科目所不可取代的作用。他们的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绘画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涂鸦阶段、象征阶段和图式阶段,图式阶段的儿童常以程式化的图形表现物象,表现的方式呈现出符号化、图式化的特点。

李慰宜在《走进幼儿绘画世界》一书中认为:幼儿绘画并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也不是孤立的艺术活动,而是反映了幼儿的智力、能力、兴趣与爱好、求知欲与进取心,他们的意志、性格、和创造,他们的行为、品质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等,这是一个塑造幼儿美好心灵的活动。

刘能强在其美术教育专著中认为:对于美术创造而言,它首先体现为一种视觉艺术或者内心视像的萌发,使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的事和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即任何客观现实的视像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是个人的主观反映和外部生活的主观镜像。

所以说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

(四)、研究目标

通过主题美术活动对幼儿想象力、美术表现能力及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五)、研究内容:

1.幼儿在主题美术活动中能相互交流快乐

2.幼儿在主题美术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六)、研究方法与步骤: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相关网上的信息检索及书籍资料的查阅,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提高研究团队的理论水平。把握发展动态,对目前国内外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和主要成果进行分类梳理,为研究方案的设计和概念界定寻求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2)案例法:

前期,运用摄像、记录等多种手段,实录教师的美术实践课,收集创新美术活动的研究素材。中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观摩,研讨教师开展美术活动样式的创新价值及教师行为策略,帮助教师进行进一步反思和调整活动。后期,归纳整理形成有价值的美术创新样式案例文本。

(3)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强调研究资料全面、细致和客观的收集,注重理论引领下的教学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理性思考,而且不断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再提高……注重园内研究力量的整合,形成合作团队,实现优势互补。

a、建立研究小组,形成子课题。

b、各课题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展需要,不同兴趣的幼儿设计并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形成课例。

c、对课例进行反思、调整和再实践,梳理出创新美术活动样式,形成案例。

d、通过叙事故事和定期交流等,验证归纳形成教育策略。

e、解读分析,梳理归纳,形成比较成熟的有价值的创新美术活动样式的课例与案例。

(4)、研究进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5月-XX年9月

1、理论学习,情报、文献资料查阅、收集、分析和汇总。

(负责人刘喆、张雪、:)

2、成立课题小组,对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培训,设计研究方案,使课题成员对研究达成初步的共识。(负责人:刘喆、张雪、)

3、积累不同样式的美术活动的课例,作为研究创新美术活动期课例素材。(负责人:余华玲、陈劲)

二、研究队伍的组织

研究队伍的建设是达成课题研究目标,取得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本课题的研究队伍建设拟打算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一)、课题领导小组及主要职责:

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刘喆、张雪、余华玲、陈劲

各成员主要职责:

1、课题体实施方案和规划 刘喆、张雪、余华玲、陈劲

2、课题研究重点 刘喆、张雪

3、建立题组 刘喆、张雪、余华玲、陈劲+.

4、子课题组如期完成各阶段工作 张雪、余华玲

5、的阶段性总结和成果汇编工作 刘喆

6、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刘喆、张雪、余华玲、陈劲

7、课题保障系统,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刘喆

8、与上级科研部门汇报研究情况 张雪、余华玲

(二)专家顾问小组工作

由课题组聘请2—3位相关专家,作为本课题的研究顾问,指导课题研究的推进,把握研究方向。

三、研究条件的保障

(一)、人员保障:课题负责人是幼儿园高级教师,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获多项市、区级科研成果等第奖。课题组成员中有83%教师拥有参与市或区级课题研究的经验,累计撰写并发表过教育案例20篇,多位教师具有领衔个人课题的经验并执笔课题的研究报告。研究队伍中多为幼儿园高级教师,其中也有学历较高的青年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美术素养,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富有价值的课例和案例。同时对美术活动的课例研究具有较强的思辩意识和能力,个别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二)、制度保障:制定本课题研究的管理办法,对各类课题的研究进行管理和指导。建立定期研究和交流制度,做好研究过程的记录和资料收集保存工作。

(三)、设备保障:幼儿园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设备,满足研究的各种需要。

(四)、时间保障:各课题研究小组建立每月一次的研究讨论制度,要有研究主题和讨论记录。课题领导小组每两月一次专题研究交流,做好讨论记录。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和交流。每季度至少一次向专家顾问小组进行咨询,寻求帮助、指导。

(五)、信息保障:每学期编辑一期课题研究专集,及时发布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

(六)、经费保障:幼儿园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2万元的经费,保证课题开展的经费运作需求,同时,为各子课题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dka010355。

《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经过充分准备,于XX年6月20日在北京正式开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国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坚出席了开题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职成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崇文区教委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赖立作了开题报告,较为详尽地阐明了该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工。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江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 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XX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德育,全文共 5613 字

+ 加入清单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 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而且,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所以加强德育工作的探究,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意义深远。

2. 中小学德育现状急待改革。

目前,德育实效性低靡,道德教育把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脱离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道德价值观认识上过于强化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需要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视它的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德育过程中无视道德学习主体性,重说教,重外烁,消泯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这种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现为: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3. 我校现代德育教育发展与深入的需要。

多年来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德育教育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意在继承、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德育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模式及德育的管理模式。在研究中,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尝试,为改变德育现状,增强其实效性出一份绵薄之力。同时,通过专家、研究教师、德育管理者、学生的互动融通,实现学校德育环境和成效的优化改善,并形成“体验德育”的理论模式和管理范式。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转变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教育观念。

德育不能仅被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学生有了相应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必然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和达到社会需要的道德效果;德育不是一个被认知的受动过程,而是一个被道德主体实践着、经验着的主动过程;德育是主体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强制灌输;德育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外在于学生生命的东西,而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东西。由此,德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德育的方式也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2、 解决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操作问题。

传统德育过程背离人性特有的规律,无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情境性、情感性,重说教,重外铄,这种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德育模式急需改变,相应地,我们要使德育过程与生活过程、活动过程紧密结合,构建起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德育模式。

3、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的体验德育的理论模式和学校的德育管理模式环境。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研究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本课题研究以“重点高中”为研究对象,以德育“课堂活动”为策略,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目标展开。

(1).“重点高中”是范围。作为学校特征之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重点高中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点之一,它有别于普通高中的德育内容,课题在德育的形式与内容,如课程设置与课例方法方面,必将就“重点高中”为本研究作一个限定。

(2).“德育课堂”是策略。将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让学生在体验自身成功(或认识自身不足)的同时,完成教育意义上的德育传输,是德育科研的目标。也是新课改与新课标的关键。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课堂不再只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载体,更是体现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新知、新领域、新方法时获得的新“体验”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交互作用下的课堂也可以成为德育的教育阵地。本课题旨在通过寻求“德育”与“课堂”的整合,实现德育课程开发的目的。“德育课堂”指的是以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进行的德育主题内容的教育方式,旨在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授”与“受”的“探究”式的“体验”。

(3). “校本课程”是手段。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关注的是“人作为自我的人”的一面,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也必然是个性化的。对其的开发必然服务于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的目标。“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有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的过程,目标是促使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具体来看,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应从“一个最终目标,三个立足点”方面来理解:

①. 最终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对话、探究式活动中“体验”德育 。

②. 立足点之一:学校的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中外大量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成功经验已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③. 立足点之二: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而且更重要的在人格方面。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要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在校本课程开发和重建过程中更要充分突现教师的个性。

④. 立足点之三:学生的个性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外在的教育因素能否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建构活动。而要促成这一内在建构活动的发生与完成,关键的是要找到“他作为人发展机源的‘体验点’”。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学生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发主体。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基于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把握好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把这些因素都纳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之中去。本课题旨在通过课程开发,以课程案例(以下简称课例)为开发目标,在实践德育目标序列上为学校德育研究提供程式。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从宏观上考察,国际教育组织和当今世界各国及地区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无不表现出对德育改革的紧迫感,并且开展了颇具声势的讨论。在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及地区的社会人士都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1986年国际大会明确要求,要“通过提供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条件,来“教育青年,促进个人全面和协调地发展”。亚太地区的国家从对外开放的实践中体会到,在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品德教育。国外及地区学校的德育多以“公民课”或“价值观”等文字表述,但其实质属于“德育”范畴。综观国外及地区学校的德育工作,似有两种趋势:第一,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到相当的高度,由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亲自提出要求或意见,组织专门机构对学校德育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然后又由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做出重大决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第二,在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及地区要求学校德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致力于把这方面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1990年2月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有总统参加的拿美州长会议,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会上发表了《美国XX年教育战略》的报告。报告中明确要求全美“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提高和显示良好公民意识、社区服务与责任心的活动”,“美国的每所学校都要实现无毒品、无暴力,并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纪律的井然环境。”美国现任总统克林顿认为,新政权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要恢复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开始”。

近些年来日本社会强烈呼吁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要求把加强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文部省在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中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考察日本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出,日本对学生道德品行培养的高度重视,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十分重视“养成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建立了国家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战后,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是按照“智、德、体”的次序来实践协调发展的。近些年来,日本鉴于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日增的事实,下决心转为“德、智、体”的培养目标。针对青少年道德意识差的情况,文部省实行的学习指导纲要中加强了有关公民道德的科目和内容。日本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习经专门改进的课程,即德育和专门活动以及全部规定的学科,而且必须获得德育的基本学分。日本政府还专门拨款用于改善和加强德育工作,呼吁学校德育应与其它学科具有同等的地位。学校开设道德必修课,发给道德教科书,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日本政府建议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并希望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进行综合道德教育。日本人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德育价值,注重德育投资,因为他们认为德育投资会给社会管理、生产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来自日本的德育效益:日本之所以具有竞争优势,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素质,尤其突出的是,普通工作人员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智能水平。

除了国际方面的探究外,我国也有一些地区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

1.已知省内同类课题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在XX年开始逐步探索“知识性德育、养成性德育、情感性德育”相统一的“自主体验式”的德育模式,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时至今日,该校在德育管理上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在模式研究上,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成果。

2.在全国范围内,有部分地区在此领域走在前列,开始了已些卓有成效的研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有:

① “十五”期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德育研究中心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和“体验式道德学习的研究”开始运行。该课题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中国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惊铎教授主持。课题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原创性理论视野关注中国德育的基础性问题和热点问题,聚焦本土化校本(园本)教育问题研究,深度合作并引领课题实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至此,已取得部分丰硕成果。

②湖南省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承担了中央教科所的国家级研究课题“‘教化——体验’型德育研究”在XX年刚刚启动, 计划在“”期间完成。实验目的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形成与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要求相适应,以“教化——体验”道德教育为基本范式的学校道德教育新模式。

由此可见,无论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国外及地区的学校都把德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且越来越重视,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国际性的发展趋势。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体验德育模式和管理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体验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手段、途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行动研究法:通过个案的实施并逐渐推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问卷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家长及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来确定本课题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4、经验总结法:通过定期总结、及时反馈等方式,把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负效应与对策的研究逐一总结。

(二)、研究途径

1、研究准备阶段(.10---.2):建立方案,准备材料,制作课件和网页,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物质准备。

2、研究实验阶段(.4---.3):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实施方案,制订实验细则。

3、研究实施阶段(.5---.5):中期经验总结、报告,提出评估考核标准。

4、总结评估阶段(.6---.3):总结经验,形成成果,撰写总结报告,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鉴定,申请结题。

(三)、研究手段

1、活动所需条件:

(1)图书资料(网上搜集、图书汇总、问卷征集等)

(2)辅导学习(参加各种研讨会、请专家讲座、外出学习等)

2、预期成果的形式:

论文,资料总结,班会、优质课,微机软件,实验报告等。

(四)课题完成的条件

课题负责人是鞍山一中校长,首席教师,从事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以多年,组织能力强,并有高度的责任感。时间上有充分的保障。

参加研究的都是一线的班主任教师,研究水平较高,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为研究生毕业,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同时所有的班主任教师有非常便利的条件了解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能利用有效的时机和家长、学生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提供教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另外我校的班主任是属于全天跟班式,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证。此外,我校的班主任教师经常参与各级各类的工作培训,学校也有专业的科研机构负责班主任的培养工作,为这一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页5]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小学,教师,全文共 2158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会、教师问卷和教师档案了解教师现有专业素质水平和专业发展需要。

3、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寻找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要求、不同特点和不同规律,了解国内与国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同经验和做法。

4、行动研究。立足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准教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对策,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让中小学教师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而得到真正的专业发展。以解决实践问题为行动目标,教师既作为行动者又作为研究者。研究人员要和中小学教师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通过研究实际工作者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课题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课题。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实施,在研究中反思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5、案例研究。选取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包括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考察他的成长历程,研究他的成功经验的不足之处,从中发现教师专业发展某些规律。

(十一)课题研究的原则

1、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原则。(1)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指导教育科研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教育理论。教育科研人员还应从整体上通晓现代科学的基础,学习和了解现代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以及等学科的理论原理和观点。(2)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行动研究是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式,以解决实践问题为行动目标,教师既作为行动者又作为研究者,研究对象是教师自身的“行动”,所以,行动研究是以行动为重要特征的研究途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行动研究为教师提高“专业能力”搭建了平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更新学科知识,提高相关领域的知识素养(专业知识);

——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注重反思与实践(专业能力);

——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生“学”,以学定教(专业能力与专业品质);

——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民主与平等(专业品质)。

2、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在研究活动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又要使正确的服务方向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贯彻实施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在教育科研活动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与重大实际问题。(2)要坚持科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育科研中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尊重客观事实,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大量有事实根据的材料,总结分析研究而发现规律、验证规律。

3、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即教育科研必须采取严格的客观态度,全面系统地占有材料,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应全面地搜集材料,充分掌握研究问题的足够的事实。全面、系统地搜集各种事实材料,首先要考虑需要搜集哪些材料,怎样去搜集才能达到全面性要求,作出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其次,坚持系统的工作程序,不从主观愿望出发,以科学、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全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到事实的来龙去脉。第三,在分析研究中,如发现尚缺什么材料,应认真去寻找和补充,不应主观臆想,采取主观主义的态度。(2)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求实态度。科研工作者对观察或实验中搜集的事实材料与数据,绝对要如实记录,要按照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处理材料,概括结论,即使自己的研究结果跟自己的愿望相违背,也必须绝对忠于研究的结果,绝不应以个人的利害得失而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3)要保证科研过程及科研成果有最大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此,首先必须有端正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既实事求是,又不畏艰辛,才能获得可靠而又准确的结果;二是就合理地选择研究方法;三是所搜集得来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全面的、准确的、典型的,对现象的观察和事实的记录必须是全面的、准确的;四是材料必须得到正确的、科学的处理,分析讨论必须实事求是,推论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五是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应力求达到高度的准确性。

4、继承与创造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科研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既要对历史上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教育科研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创造,才能使认识深化,使理论完善和发展。勇于探索,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迷信本本,不迷信权威,敢干冲破守旧势力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在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上开拓前进。其次,要不断锻炼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克服习惯性思维的障碍,变思考方式的封闭性、单一性、随意性为开放性、多维性和批判性。此外,在科研中善于对待失败,善于在挫折和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树立百折不回的恒心。

共6页,当前第5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简述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简述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汇报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设计,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工作站申报的省级课题《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自XX年1月经陕西省教育厅课题组评审立项以来,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进入了研究实施阶段。现将课题研究具体进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课题准备与启动阶段情况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自申报课题开始,课题组就开始积极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这一阶段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情况

(一)做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内容

2月21日下午,工作站召开了关于《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开题会议。在开题会议上,课题主持人陈述了课题开题报告,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分工和预期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保障条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学校领导及课题专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学校领导对课题组课题的研究表示了高度的支持,期望课题组能把课题研究工作搞得扎实有效,并拿出研究成果推进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二)抓好文献研究,提升理论水平

在2月中旬到3月初,课题研究处于文献研读阶段,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学习。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并及时撰写了文献研读心得体会。通过本阶段的学习,我们对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因为,通过学习我们得知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着弊端。传统教学设计形式过于单一化,机械化,无法适应教学现实的丰富性与动态性,不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便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地“表演”,那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参与”。

然而,参与式教学设计则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参与式教学设计具有独特的学习观。这种教学设计的理念提倡学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这个过程本身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学习过程不再是学生去接受他人提前预设的、选取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其次,参与式教学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思路,改变了传统教学设计由教师独自进行设计的观念。它着眼于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设计,真正实现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能有效生成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为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种对话与协商能创设出师生相互信任、尊重的氛围。通过参与到教学设计来,学生中对教师的教学构想和意图会更加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加清楚学生的个性需求。这种氛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本阶段扎实的理论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教师开展与推进课题研究的信心,也为后期的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构建及运用研究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三)立足课堂实践,有序推进模式构建

为了能有序推进高中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工作,课题组积极开展了基于课堂实践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活动,并进行定期交流以了解研究的动态信息,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模式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本阶段,我们开展了高中复习课、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和写作课的课题实验课。每次上课前,课题组针对课型特点与学生情况确定具有特色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方案,并认真研讨。上课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的方案,进行个性化备课之后,组织学生执行参与教学设计方案,并做出评价与反馈。上完课后,课题组对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分析、评议与优化。每次活动后,成员都及时撰写了活动感悟和改进意见。

扎实有效的课题实践研究活动逐步提高教师了的教学水平、更新了教学设计理念、优化了教学设计模式,促进了教师成长。目前高中英语不同课型的参与式模式初步成形,但还需在后一阶段的实践运用中继续完善与改进。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繁忙,水平有限,目前尚未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此外,课题组成员虽高度重视研究工作,并能精心设计、实施课题实验课,但在家常课中缺乏大胆尝试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与意识,造成了实验课与家常课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中地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4575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厦门市翔安区教研中心地理科组织申报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经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列为教育课程改革厦门实验区第二批课改重点课题(课题编号z7)。根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及厦门市中等教育教研室有关通知的要求,今天召开课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福建省已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如何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开展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与热点。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决不是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辞旧迎新,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教育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受系统科学、传播学、学习论、教学论等理论的启发,不断探索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现代教学设计的研究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摒弃无效教学,改善低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实践问题的挑战,也是国际教育比较的启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有效性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有效性教学成为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热点。

地理教师是有效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关键,如何做到“教、研、训”一体化,让教师在教学中搞研究,在教研中做研究,真正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及实践新课程的能力,是当前地理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

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最终能够成功落实的重要保证之一,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词,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高中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四个省区的地理高中新课程来看,并剖析我市地理课程改革情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避免走弯路、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基于此,本课题组以全新的角度及独特的价值取向,提出了《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这一课题,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和发展趋势,符合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及地理教学改革形势。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条件

1、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其表现是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通过这些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些成果中渗透着有效教学的理念,在有效教学经历了追求“教学规模”及“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有效教学道路之后,已进入一种以讲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思路。教学设计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一是依附于“教育心理学”的思路,这种思路以加涅的教学设计思想为代表。二是依附于建构主义教育哲学的道路,这种以杜威为代表。三是依附于某种人才观,这种思路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代表。这些教学设计的新思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在地理教学设计实践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出版了许多地理教学设计方面的案例或著作。特别是率先走入高中新课程的四个省区,成功的地理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例,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2、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一是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教、研、训”一体化的特点,与教师平时的常规教学工作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厦门市教科院领导、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能有效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及资金落实。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教研员、我区各完中校的地理教学骨干,其中许多是我区的各级名师,有的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国家组、省级课题及市级课题的研究,具有较为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主持人郑明进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学地理优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说课,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及其各版本教材以及有效性教学理论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他课题组成员也在地理教学设计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一批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基础。近期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如下:

⑴林小红老师《人类向宇宙的新探索》说课设计及其课件获福建省第五届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二等奖。

⑵郑明进老师《“长江的开发”说课设计》XX年12月参加“全国中等学校优秀地理教研成果评比”,获得一等奖

⑶郑明进老师《教学设计》及课件XX年11月在福建省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⑷郑明进老师《说课设计》XX年12月参加“全国中等学校优秀地理教研成果评比”,获得一等奖

⑸郑明进老师《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地图教学中的运用》XX年11月发表于《地理教学》

⑹郑明进老师《构建生命力地理课堂教学的五种境界》XX年2月发表于《厦门教育》

⑺郑明进老师《地理教案编写要做到“五”要》XX年4月发表于《地理教学》

⑻郑明进老师《说课设计》XX年4月发表于《中学文科》(教研版)

⑼郑明进老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活动设计》XX年4月发表于《当代教育研究》

⑽郑明进老师《激发探究意识 培养探究能力》XX年5月发表于《地理教学》

⑾郑明进老师《依据课程标准 备好地理课》XX年5月发表于《中学文科》(教研版)

⑿郑明进老师《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XX年6月发表于《教书育人》

⒀朱长江老师《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XX年6月发表于《福建地理》

⒁郑明进老师《教学设计》XX年7月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⒂郑明进老师《说课设计》XX年7月发表于《教学案例》

⒃郑明进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备课》获第五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

⒄郑明进老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说课内容的拓展》XX年8月发表于《地理教学》

⒅郑明进老师《漫画在地理教学中的“巧”用》XX年9月发表于《地理教育》

⒆郑明进老师《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地理课堂》XX年9月发表于《地理教学》

⒇郑明进老师《借图设计教法 学习有情有趣》XX年10月发表于《地理教学》

三、课题研究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研究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教学实际,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有益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进地理教学改革创新,以积极稳妥开展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实验,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的基础理论是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特别重视以下基础理论的运用:

1、 有效教学理论

2、 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学习条件论”

3、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4、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5、 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6、 建构主义理论

7、 课程改革有关理论

四、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化科研为教学,做到在地理课堂中实践新课程的科学性,使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能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总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规律,使所取得的成果具有示范性、典型性、指导性,为全市开展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提供借鉴。积极构建基于学校的校本培训及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高中新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进行研究,包括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学习任务和学生者的有效分析、教学策略有效设计、教学媒体有效设计、教学评价有效设计的研究等方面。根据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要求、重点及难点,并结合课题研究内容,确定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即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有效设计的研究,构建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方案的研究。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赋予了地理教学设计更多的内涵,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对每个地理教师均是严峻的挑战,归纳总结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规律,由个案的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与本课题研究有关概念界定如下:

1、有效性:从广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从狭义上来理解,有效教学指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所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称之为“有效教学论”。 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也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

2、教学设计:现在对教学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于教学设计这一概念却能够达成以下一些共识:⑴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教师、学生、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境等诸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⑵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⑶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本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关键,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以求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有效性,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六、课题研究方法与途径

1、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进行分析、整理、总结,不断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以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⑵行动研究法:立足于行动研究,引入郑金洲教授有关行动研究的方式及成果表达形式等相关理论,如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课例等,强化教师的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⑶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2、课题研究的主要手段及资料准备:

⑴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文献资料。

⑵积极走出去,到名校取经或聘请相关专家到我区指导,可从区外学校获取资料或从专家手里索要资料。

⑶将研究成果及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⑷把课题研究纳入区、片区、校三级教研网络中,落实“教、研、训”一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有效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1、问题的提出:

1、课题名称: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策略的研究

2、课题编号:

3、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

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已经逐步转变教育观念,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选择教育内容,制定教育目标,并注重预成与生成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机结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执行教育策略的能力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教育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纲要》中强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要有效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在既定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都制定了适宜的目标,同时也确定了活动中应该突破的重难点内容,只有解决了重难点才可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教师运用教育策略的能力,因此制定“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策略的研究”这1专题,重点研究教师对教育策略的把握与运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研究目的:

(1)、深入研究幼儿年龄特点与实际水平,确定教育活动中适宜的重难点。

(2)、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理论结合实际有效运用教育策略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突破活动重难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3)、在施教过程中提高教师即时调整策略的能力,关注活动中的生成点,有效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幼儿的发展。

2、主要研究内容

以情感教育为主线是我园的园本课程,在课程的预成与生成中以幼儿的生活体验为前提条件,将把控预成与生成活动之间的平衡融入于幼儿情感教育中,在实践中探索主题内的预成与生成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采取有效教育策略,突破重难点,实现教育的实效性。

1、深入学习、掌握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日常观察、记录、家园共育等方式掌握幼儿的实际水平,确定教育活动中适宜的重难点。

2、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教育策略,以及实施后的效果,共同研究下次活动中应采用的教育策略,提高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强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意识,细致考虑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教育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活动重难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3、加强观察方法的研究,多角度多渠道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策略,在施教过程中提高教师即时调整策略的能力,提高生成意识,关注活动中的幼儿的兴趣点、生成点,有效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幼儿的发展。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以及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4、实施步骤

1、研究时间:本课题预计到XX年5月份完成。

2、任务:

结合教师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结合园所的实际情况,根据园级主课题确立班级子课题的研究方式;坚持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陶冶性原则、层次性和序列性原则、求近和求实原则进行研究。对本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度如下:

第1阶段:XX年5月——XX年9月 论学习与现状分析

申报课题材料,填写申请书。参阅文献,加强对课程理论的学习,包括对预成与生成课程的含义界定、优势与不足。在开展情感教育的实践工作中,找出问题,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寻找落脚点有机整合预成与生成课程,使之相互促进。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研究性学习材料课题开题报告示例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汇报报告,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学习材料--课题开题报告示例

课题题目

城区老式建筑的保存价值和方法

指导教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班级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了解xx镇旅游开发区内的老式建筑的情况,以及居民们对老式建筑及其整修的满意程度和想法,为旧城区改造和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为把xx镇建设成为建筑富有特色的水乡历史文化和旅游名镇,使市民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舒适,提供1得之见。

研究的主要内容:

·老城区老式建筑的分布情况

·老式建筑的年代、历史和风格等具体情况

·老式建筑的整修情况

·居民、市民对老式建筑和生活环境的想法和建议

·老式建筑对城市环境和旅游开发的作用和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未来进1步的整修和完善的方法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查找资料

·实地观察

·对居民和路人进行问卷调查

·对个别特色老式建筑的居民进行访问

实施步骤:

阶段

时间

主要任务

1周

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市中心老式建筑的大致情况

2 周

实地观察老式建筑的分布情况,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

1-2周

访问个别有特色老式建筑

3周

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

①老式建筑内的居民

②非老式建筑内居民,但常出入老式建筑区的市民

③非老式建筑内居民,不常出入老式建筑区的市民

2周

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

2周

撰写论文

1周

汇报成果

任务分工:

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与分析:全体 访问专家:李、刘、张

上网:刘、张 查书面资料:李、陆、黄

撰写论文:陆、黄

计划访问的专家:

校内:地理老师

校外:市民、建筑专家等

活动所需的条件:

图书资料:有关课题的书籍和报刊 交通工具:自行车等

其他(如:计算机上网等):计算机上网

成果形式

论文

完成时间

200x。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初步形成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1830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初步形成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作为语言交流工具在传播信息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信息资源全球化使人们必须通过大量用英语阅读以了解世界、获取信息。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输入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二级阅读目标是: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至小学毕业学生要达到二级英语水平,要掌握600—700个左右单词,阅读总量累计10—12万字。

“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会英语阅读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说:“现在社会,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阅读能力应放在首位。”生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的观念,需要通过不断阅读,逐步学习,独立思考。自主阅读是人们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英语能力的最基本素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成了我们研究的方向。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阅读、会阅读、积极主动参与阅读的过程,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言素养。

2、通过研究,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学生阅读技能,形成有效阅读策略,养成自主阅读习惯。

3、通过研究,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理念,提高对阅读教学的正确认识,调动老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言学研究成果

2、终身学习的理论

3、自主学习的理论

4、多元智能理论

5、建构主义理论

研究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生活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创设多元阅读环境,激发自主阅读的欲望

二、运用自然拼读法,提高学生的拼读和认读能力,创设自主阅读的条件

三、运用三段教学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运用读写结合,提高自主阅读的水平

五、构建多元评价,实现自主阅读的保障

进展情况:

第一阶段:课题论证与设计

1、  选题,申报课题

我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区、市,乃至粤东地区享有盛誉。1994年开展了《小学各学科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的研究》,此课题获潮州市第二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XX年8月创办双语实验小学,自主学习、外语教学是我校的特色。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我们的研究方向,申报了课题。

2、  成立课题组,组织教师学习培训。

3、  对“自主阅读”课题研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收集资料。

4、  制定方案,开题论证。

5、  召开全体英语教师会议,要求以级为单位申报子课题,每位老师个人申报教研小专题。

这一阶段的目标已于XX年3月完成

第二阶段

根据研究目标、内容,制定阶段研究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

一、创设了多元的阅读环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都可以用来说明“环境”给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无处不在的。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上,我们采用软环境与硬环境、有声环境与无声环境、校内环境与校外环境三结合的模式。让英语随处不在,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感受英语,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校园环境

1、双语标志

学校的校名、班牌、室牌、指示牌均采用中英文。如:走廊悬挂一些图文并茂的口号牌:“i feel good!”“i am the best!”“i love my school!”。学校的指示牌,做到“逢语必双”,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认读英语的环境。

2、英语长廊

开辟英语长廊,专门用来展览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优秀作品,作品有手抄报、小报制作、优秀作业、英语小诗创作、英语连环画创作等,为学生体验成功、展示才能提供机会。

3、英语栏目

学期初对全体老师进行了“英语口语100句”的培训,要求师生之间能用英语相互问好。“英语每周一句”长期坚持,天天出现在移动黑板。一学期一评比的“英语小天使”在学校充分展示着他们的风采。一周一次的“快乐abc”栏目走进了红领巾广播站,英语小主持人对全校各班送来的英语广播稿进行轮流主持。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_述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设计,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探索课题述职报告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课题研究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52 字

+ 加入清单

一、自然情况摘要

1、课题总名称

《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尚志市规划课题)

2、课题简介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而当前我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的受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老街基学校在课改的浪潮中从没停止前行的脚步,瞄准名校教学经验,依靠教师求发展,力争从应试教育的弊端中破茧而出。教育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率高低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20xx年我校立项了《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高效课堂特点研究”、第二阶段“高效课堂策略研究”、第三阶段“新课改下学习小组建设与作用发挥研究”、第四阶段“四研”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第五阶段以打造各学科典型课例为重点探究常态课和网络环境下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目前试验资料已整理完成结题报告已经上交到市课题规划领导小组,进入课题验收阶段。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

孙基瀚是英语学科教研成员,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七年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负责制定英语学科科研组子课题研究方案,并带领英语学科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参与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不断的探索摸索制定适合我们的教学设计,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

续发展。并完成英语学科科研组阶段报告和英语学科高效课堂教学建构研究结题报告。

二、本次试验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英语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的质的提高,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以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本节课是《Topic 1  Can you danceSection A》英语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专题。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对英语高效课堂特点教学模式构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本节课的实施有以下几点具体目标。

1、观察学生对课程的反响,了解学生们对课程的具体要求。

2、观察课堂的教学过程。通过对课堂过程的了解,分析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通过班级的授课,不断完善,实现实验目标。

三、实验研究过程

1、学情分析

2、教材分析

3、教法分析

4、学法分析

5、预设教学过程,导学案四、实验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各版块之间属于“递进关系”希望这样的设计将学生的思路逐步引向深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课堂结构完整,容量合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色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经过课后的仔细翻阅和个别学生访谈明显感受到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设计,也感到本课程对他们的各门课程学习有所帮助。部分学生体会到了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愉悦感觉,在同学和教师的鼓励声中,孩子们逐渐体会到了成就感。兴趣很高。

课题实验课《威尼斯商人》师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进行讲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到了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注重“水涨船高”,注重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与探究,让学生获得“自我实现”,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由衷而发的成就感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授课,我完成了这次实验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在课堂上获取着大量的信息。这次实验所得到的第一手素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依据。这次的实验过程,充分体会到了老师自身提高的途径“ 实验——反思——实验”的的第一过程,教师自身的成长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进行,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在课堂上运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并得到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来支撑自身的课题研究。

附: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威尼斯商人 课实验信息采集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物理研究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在深圳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我市的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目的:

1.认识和了解光污染的有关知识。

2.调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关建议。

3.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三、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收集资料。

(1)光污染分为人造光与自然光,这些光照对人体有害处。

(2)人对光的色彩有何反应。

(3)光污染对各种人群的危害。

2.实地调查

(1)对行人、司机的采访。

(2)采用拍照,进行实情记录。

3.总结整理

(1)整理资料,分析内容。

(2)制作网页。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

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1)眩光

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阳光、灯光等光线过强造成眩光。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

染有很多,如夜间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2)自然光

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太阳光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而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的辐射,紫外光的辐射,能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过度的照射,便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炎,会使人身体暴露部位红肿,严重者起水疱,患部有灼热,刺痒或疼痛感;病情严重时,可伴随身体不适、发烧、恶心及心跳加速,长期日晒过量会造成慢性损害,长期照射阳光,紫外线能诱发皮肤癌。但适量的阳光照射是必要的。

(3)反射太阳光

反射太阳光,这种光污染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例如,我市的建筑,虽然以玻璃幕墙为主,是很美观,但在美丽的背后却潜藏着杀机,它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危险,如:使正常细胞衰亡,出现血压升高,心急燥热等不良症状,还可以使人的视力下降尤其是眩光。

(4)人造光

人造光就是指我们日常使用的电灯,舞厅用的彩灯等。在舞厅里,我们看到的灯光五光十色,美丽万分,可你对它的危害又认识多少呢?各式各样的彩灯是光污染的来源之一。彩灯虽然能够强烈的刺激感官,同时刺激也能病发细胞,使人的眼睛不适,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令人产生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的感觉,长期处于这种灯光下会引起头痛,失明,食欲不振。此外经科学研究表明,彩光能给人产生心理压力,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5)彩光心理压力指数

灯光颜色 白光 黄光绿光蓝光 紫光 红光 黑光

压力指数 100 113 133 152 155 158 187

(6)光污染如何导致近视

作为学生的我们受到光污染的危害就更严重了,现代学生的近视眼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必不可少原因是光污染。学生所用的台灯,光质分为红外光、紫外光。红外光易被水分吸收,而人的眼球80%左右是水分,长期吸收红外光会使眼组织变异;紫外光有穿透力,杀伤力强,长期受紫外光辐射,眼细胞受到伤害。台灯的光污染会对眼睛造成疲劳,损伤,从而使视力下降。

2.光污染的防治与建议

(1)在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多植树,树木可以减少光污染的强度,从而减少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

(2)在交通繁忙地区的建筑物应少用或不用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最好使用不反光、不反热的建筑材料。

(3)住宅区不用反光、反热性强的建筑材料,因为它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生活习惯。

(4)若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做外墙,应有自动转向反光系统。如:两栋楼隔着一定的距离而对立,若太阳光从对面大楼方向射过来,那么这栋大楼的反光外墙通过自动反光系统调节一定的角度,射向另一栋大楼再经过自动反光系统,把光反射到天空去,这种设想的可行性是可以的,但依现在的科技水平要完成这一系统是不可能的,它需要高新的科技与高能量的消耗,因此这种想法只有在未来实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课题开题报告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策略的研究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237 字

+ 加入清单

课题开题报告--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有效教育策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1、课题名称: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策略的研究

2、课题编号:

3、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

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已经逐步转变教育观念,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选择教育内容,制定教育目标,并注重预成与生成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机结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执行教育策略的能力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教育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纲要》中强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要有效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在既定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都制定了适宜的目标,同时也确定了活动中应该突破的重难点内容,只有解决了重难点才可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教师运用教育策略的能力,因此制定“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策略的研究”这1专题,重点研究教师对教育策略的把握与运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研究目的:

(1)、深入研究幼儿年龄特点与实际水平,确定教育活动中适宜的重难点。

(2)、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理论结合实际有效运用教育策略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突破活动重难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3)、在施教过程中提高教师即时调整策略的能力,关注活动中的生成点,有效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幼儿的发展。

2、主要研究内容

以情感教育为主线是我园的园本课程,在课程的预成与生成中以幼儿的生活体验为前提条件,将把控预成与生成活动之间的平衡融入于幼儿情感教育中,在实践中探索主题内的预成与生成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采取有效教育策略,突破重难点,实现教育的实效性。

1、深入学习、掌握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日常观察、记录、家园共育等方式掌握幼儿的实际水平,确定教育活动中适宜的重难点。

2、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教育策略,以及实施后的效果,共同研究下次活动中应采用的教育策略,提高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强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意识,细致考虑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教育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活动重难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3、加强观察方法的研究,多角度多渠道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策略,在施教过程中提高教师即时调整策略的能力,提高生成意识,关注活动中的幼儿的兴趣点、生成点,有效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幼儿的发展。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以及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4、实施步骤

1、研究时间:本课题预计到XX年5月份完成。

2、任务:

结合教师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结合园所的实际情况,根据园级主课题确立班级子课题的研究方式;坚持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陶冶性原则、层次性和序列性原则、求近和求实原则进行研究。对本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度如下:

第1阶段:XX年5月——XX年9月 论学习与现状分析

申报课题材料,填写申请书。参阅文献,加强对课程理论的学习,包括对预成与生成课程的含义界定、优势与不足。在开展情感教育的实践工作中,找出问题,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寻找落脚点有机整合预成与生成课程,使之相互促进。

第2阶段:XX年9月——XX年12月实践研究与反思调整

1、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年龄特点与实际水平,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设计教育活动,确定重难点内容,采用相应教育策略,以案例开发的形式进行反思、调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幼儿的协调发展。

2、在情感教育中,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建构生成课程,针对主题的确定、目标的把握、内容的选择、环境创设等教师组织策略进行研究,把握生成活动中重难点内容的预定,提高教育的随机性,突破重难点内容,促进幼儿发展。

3、将评价体系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反思、评价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调整教育策略,有机整合教育,反思实践过程,提升教育价值,提高施教水平。

第3阶段:XX年1月——XX年5月。总结经验与价值推广

针对实践研究阶段的研究效果,将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时效性进行书面总结,将“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策略的实施”这1经验进行推广,切实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其他领域教育中进行延伸。

5、课题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将在我园课题研究组带领下积极向教育教学名师、专家请教,获得他们的指导和督导、监控。

1、课题组的师资现状

课题组教师由教学园长直接领导,成员均是幼儿园业务骨干,有多年的合作经验,在教师、家长中有1定的威信,其中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优秀教师1人,教师学历均在专科以上,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改中大胆实践,突破原有的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总结了很多有1定价值的经验,并以论文(国家、市区级)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成果推广,并著书。

2、物质条件

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幼儿园为及时上网查询资料和研究资料的积累提供物质保证。幼儿园为课题组提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征定市级刊物5种、国家级刊物5种、班内各类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报纸3份,以便课题组成员查阅。

6、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

1阶段成果:案例开发在课程中的作用(阶段小结)

预计XX年1月完成

2阶段成果: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阶段小结)

预计XX年7月完成

最终研究成果:突破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策略的实施(论文)

预计XX年12月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2261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那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如今,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本末倒置,导致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甚至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在他主编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提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创设情境,给小学课堂带了积极的影响。情境作为课堂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然而对情境的创设不乏有教师对它非理性的热捧。我们要正确认识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合理创设有效的情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建构适当的问题情境,注重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效教育理论

有效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实现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分析、归纳、总结大量的案例,明确不同的教学情境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其有效标准也是不同的。找寻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探究达成有效教学的策略,促使教师能更理性地思考课堂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2、研究内容

(1)通过对学生认知结构层次及现状的调查,制定出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效课堂教学情境模式;

(2)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统一;

(3)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时间中的合理分配

(4)研究有效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类型与形式

(5)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效果的因素。

(6)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情境。如现行教材中的情境设计的合理情的分析及改良课本中的情境设计的研究,使之更有效地切合我们学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实际情况。

3、创新之处:

(1)、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的研究报告

(2)、探索和形成“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的课堂优化组合模式。

(3)、依据实验研究的经验或困惑,撰写课堂教学实录、做好案例分析、完成研究论文等。

三、课题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

1、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并对各种不同的情境达成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创设情境的不同策略。

2、尊重学生的认识起点,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记录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的语言、形态,分析这些因素对情境创设效果的影响。

4、研究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分配问题,总结创设情境在一堂课中所花费的时间,总结挖掘时间效益,追求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进程和预期成果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检测就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2、观察法。在语文课堂里意识地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表现,并做相应记录。

3、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4、经验总结法。根据收集的各种资料与研究得出的第一手材料,归纳总结出小学课堂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教师要做好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还有很多的方面,比如教师在提高自己的能力方面,这是一直以来都在要求教师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和发展,也是对学生的负责态度,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出现发展,相信这一点是大家都能够知道的。

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课题《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历经两年多的研究,现已完成了课题任务,形成了预定的研究成果。下面分四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确定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上,课堂教学评价无疑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重中之重,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最重要的热点之一。这是我们课题组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课题研究方向最终定位为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原因。

1、建立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

2、重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内容,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师生互动的评价内容。

3、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多元的评价模式。

5、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科学管理。

二、确定研究的步骤及采用的方法

1、准备阶段(.9—.1)

制订课题实验方案,设计各种实验表格,制订业务等级标准,成立课题组,明确责任分工。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制定评价方案。

2、实验阶段(.3—.8)

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按“学习—实践—诊断—反馈—反思—措施—再学习—再实践”的模式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实践操作,使被评价者逐步实现发展目标,同时积累研究资料,完善实验方案。

3、总结阶段(.9—.11)

进行课题研究的全面总结。对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及各种评价工具,使之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完成课题总结报告和各种鉴定文档;请我区科研室对有关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召开结题会,向省规划办提请课题鉴定。

主要采用了观察法和自然实验法进行。

三、本课题研究的结论

完成了有关论文和评价方案的制定。教师对发展性评价有了充分的认识,克服了传统的单纯以奖惩为目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弊端,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实施发展性评价,是社会转型的呼唤,是素质教育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评价体系发展的需要。

2、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学校管理方式的民主化、科学化。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科研水平,深化了学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抽查,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档次才是最重要的,相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在不断的前进与发展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被看得很重,希望我们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