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校考察报告4篇 考察报告怎么写(汇总20篇)

浏览

1934

范文

48

小学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校,校长,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x小学校长,承蒙各位领导信任,让我在校长位置上锻炼了那么多年,在那么多年的校长工作中,我积极配合中心学校各部门,做好各部门安排的工作,上面怎么要求我就遵照执行,所以得了“狗”的称号。别人这么说我可以理解,因为我知道做事的人总是有人会说长道短,只有不做事的人才有人看不见。我不是因为这个说气话辞职,是的确有自身的困难。

辞职的原因不怪那个老师,都是我自己的原因,首先我能力有限,我发现现在家庭、工作都要照顾,很多工作起不了带头作用。许多规范只能是空设,没有约束力,也难怪自己制定的规范都不能够遵守,谁会遵守。其次我性格不好,不善于交际和交流,遇到一点情况处理能力差,常常给领导们难堪,我虽然知道不是我的责任,但是我愧对领导对我的信任。的确我也处理不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三方面,我对不住领导,因为有些工作我为了好协调下面,应付上面对有些工作进行缩水。就这一点请免去我的校长职位吧。

辞职的第二个原因是,我身体不好,经过医院诊断,我有神经衰弱症,经常失眠头疼,长期为琐事烦恼,恐怕小命不保。看到三国演义后我发现我的头疼病比曹操的还厉害。

辞职的第三个原因是我觉得我不爱当老师,更不爱当校长,既然命运先选择我老师就让我当一个平凡的老师就行了,我喜欢平常的生活。因为我觉得这几年的校长当下来一点感觉都没有,没有兴趣,既然没有兴趣的事情,是做不好的,只会扯后腿,阻碍学校的发展。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学校的发展,请允许我辞职。

请各位领导研究一下,让我辞职,我会感谢你们的。辞职后为了以后好开展工作,对我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调离原学校。二是就地免职,我不会怪你们,你们也有难处,我会好好支持下一位校长的工作。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月x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赴省著名初中学校学习考察活动的考察报告范文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初中,中学,学校,全文共 1806 字

+ 加入清单

赴省著名初中学校学习考察活动的考察报告范文

为了积极借鉴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开拓教育干部的管理视野,提高学校管理和教研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XX年6月28日至7月2日,禹城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初中学校校长赴四所着名初中考察学习。我有幸成为考察团的一员。几天的考察学习,紧张而充实。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进一步打开了办学思路,增强了我把李屯中学打造成全市一流名校的信心和勇气,感觉收获很大,现将这次考察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本次考察我看到了什么。

第一,通过对xx中学、xx中学、实验中学、xx中学四所学校的参观考察,我首先看到的是这些先进单位丰富多彩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这些校园文化有的和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打造乡土教育文化,让孩子们在具有浓郁的家乡特色的校园文化中快乐成长。如东庐中学。有的充分利用历史故事和经典名着创建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接受经典教育,如宜兴实验中学。更多的则是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或写或画,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这一点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特别具有借鉴意义。

第二,通过参观这些学校,我看到了先进单位细致入微的精细化管理。比如xx中学的讲学稿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历层层把关,宜兴实验中学的每一棵树上都挂着介绍这棵树植物属性的小牌,金陵中学每一个宿舍门外都张贴着这个宿舍的量化评分表,这些先进单位所搞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积累,有整理,有总结,我想这种精细化管理是保证这些单位成为名校的基石。

第三,在这些先进单位我还看到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思想、干事创业的校长队伍,这些校长都年富力强,懂教育,会管理,有理想,有思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有价值的因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选准人,用准人是一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第四,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这是我在这些单位看到的又一亮点。书法绘画,小制作,手抄报,宣传栏,运动会,世博志愿者参与活动,家长会,各种才艺展示,精彩纷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育人,既增长了学生各方面的才干,又增加了学生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快乐的成长,成长的快乐。

第五,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是我从这些先进单位看到的让人吃惊,让人羡慕的地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基础也决定着教育的兴旺发达。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和地方长久的发展。不要说xx中学、实验中学这些投资上亿元的城市学校,就是xx中学、xx中学这些乡镇学校也投资在几千万元以上,高大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漂亮的塑胶跑道,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的实验设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者羡慕之极。

二、通过考察学习我想到了什么。

第一,这次考察学习对我的震动很大,思考了很多。我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熏陶对于学校管理,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我想到的是,精细化管理,扎实落实对于贯彻思路、政策的重要性。再好的办法如果不去落实也会付之东流。就像xx中学提的口号一样“良心﹢认真﹢方法﹦成功” “常规﹢过程﹢细节﹦奇迹”。

第三,我想到的是,一个有作为,有思想的校长对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乃至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使“晓庄师范”成为了永恒,苏霍姆林斯基让“帕布里什中学”成为了经典。东庐中学和后六中学以及我们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当年都是面临倒闭的学校,就是因为换了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有思路、有办法、有韧劲的校长,几年之内就发展成了全国知名的学校。

第四,我想到的是,责任心、使命感对于一个校长成为一个好校长的重要性。天下校长无数,但是精英校长有数,责任心、爱心、使命感使然。

第五,我想到的是,善于总结,积累教育成果对于一个学校成为名校的重要性。流星之所以成不了恒星,就是因为没有留下自己的轨道。

第六,我想到的是,我们学校与参观名校的差距,知耻而后勇,知不足才能进步。通过这次参观我进一步理清了把我们学校办成名校的思路,增强了信心和勇气。

三、今后我要做什么。

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打开了办学思路,找到了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增强了我把李屯中学办成让李屯人民满意的学校的信心和勇气。今后我想从六个方面入手,结合李屯中学的实际开展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赴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考察感悟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学校,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考察感悟

10月14日,与5位校领导一起赴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就该校的校园文化、6s管理体系、学校转型升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学习、交流、考察。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是全国重点职业中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标兵,多年来,该校在各项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佳绩,成为全省乃至国内知名的中等职业学校之一,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对比对其他兄弟学校的学习考察,个人以为: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领导机构科学设置:

在该校的行政楼下面,有一张行政科室分布图,上面清楚地向我们展现了该校结合职业学校特色构建的领导管理机构:校长室、校务办、教务处、招生就业办、实训室、教科室、学生处、机电工程学会、 自考办、成教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部门清晰,职责分明,令人一目了然,这样科学的领导机构设置,使其各条线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这是其成功之一。

二、工作方向目标明确:

一年一项主题工作,工作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反观一些地方,一味追求创新,主题太多,工作没有重点、缺少方向,主题太多必然产生忙于应付各种工作而不能深入的问题。魏书生老师作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做工作好象是在原野上挖井,有的人遍地开花,表面上很好看,政绩很多,打了很多口井,实际上一口都不深,一口井都不能见水,这叫哗众取宠;而有的人则找准井的位置,深入下挖,不仅见水,而且水很深,这才叫深入专研。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啊!

三、领导班子精明强干:

该校各级领导干部精明强干,办事风格干练,诚如其会议室的红色宣传标语写得那样:贵在执行、成于细节。对于学校确定的工作主题,全校各级部门要围绕主题,深入开展工作,不断反思、总结、提练,坚决贯彻执行并注重每个细节,不干则已,干必见效,这样的精神必须有一支精明强干的领导班子才能使工作见成果得到保障。

四、校园文化新颖独特:

任何一所有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依托,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就是这样结合地方骆驼镇乃丝绸之路经过地这一特点,提练出了学校的骆驼精神,外表丑陋而内心纯朴、工作踏实、敢于负重,这种把职业学校学生与骆驼作比拟的做法,新颖而有特色,令人叫绝!

五、企业文化科学引用:

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最先进的管理制度基本都源于最发达的国际型大企业的管理制度,6s管理方法、企业cis管理系统等等都是当今东西方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手段,这些管理方法甚至被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的先进管理体系正是引进了上述两种手段。特别是ci企业识别系统对于该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该校的cis识别系统已经完成了vi,正在走向bi,并向mi进发的阶段。一个单位的文化如果能够发展到mi阶段,这样的学校必然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内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

孙膑兵法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之说,同样的道理,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也只有将各种发展要素科学、有机地整合,才能形成合力,真正地推动中职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成长!就此而言,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学习,它的许多独特的实践经验更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赴唐山英才学校教育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903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英才学校教育考察报告

——育人为本,质量为上

兴隆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玉林

唐山英才学校位于唐山市滦南县城西,始建于XX年,XX年成为魏书生教育思想实验校。以中华传统教育为德育依托,教育硕果累累,自建校至今连年获得滦南县中考第一名,被河北省评为“明星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在此之前,一直有一些问题困惑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究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最能触摸学生的心灵的教育?把升学率作为学校立校之本是唯一的途径吗?而现在,又是什么高招妙计能让一所仅建校十年的学校有这样骄人的教育成果?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XX年4月24日由进修学校副校长王瑞富带队,屈亚非、王玉林一行三人来到唐山英才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带着期待、带着渴望、带着肩负的责任,认真听取了英才学校领导的介绍,并深入课堂与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现把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走进唐山英才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横幅,折射着唐山英才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进学知楼,弟子规巨幅横匾、走廊墙壁上的图片、格言、标语等无不给人启示,让人驻足思考,处处彰显着浓郁的育人氛围。

二、主要收获

是什么让英才发展如此之快?

用唐山英才学校校长张中山的话说:“唐山英才学校发展的四个关键词:魏书生、弟子规、解放军、细节。看似没什么关联,但就是这四个关键词成为英才学校前行的理念,成为英才学校成功的法宝。英才学校开办了十年,我是第四任校长,其发展是连续性的,就是因为英才用这四个关键词打造了英才特有的文化。”的确,根据我们与校方领导座谈及一周来的现场考察学习,我们感悟很深,收获很大。

1、管理、服务精细。

唐山英才学校编印的英才学校工作手册,从工作计划到办事流程均制定了科学而又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各个部门处室、每个人职责分明。

唐山英才学校学生德行教育的“七个一”:① 每天早晨一次诵读(弟子规);②每天中午唱一次军歌(午后第一节课前五分钟);③每晚一篇“道德长跑日记”(晚自习下课前);④每天一小时特长活动(全面育人发展特长);⑤每周升一次班旗(争做升旗班);⑥每“回家周”做一次孝亲作业(感恩体验);⑦每月一张消费清单(廉洁从教之一)。“七个一”里的每个“一”,都是细节;从“一”做起,就是抓住了细节,抓到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处。如果只从大道理上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缺少抓手,就把德育变成了“远、大、空”;从“一”做起,就使德育成为“近、小、实”,让学生可观可感,可学可做,天长日久,好习惯自然养成。

英才人深刻领会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具体的说是民主、科学。英才人用科学管理的态度,服务的精神,创设出和谐的教育,打造了英才的品牌。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英才学校,帮助就是服务,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学校为家长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才学校特别重视服务者自身的品行修炼。唐山英才学校校长列举了教师的七大好习惯:①预案习惯。凡是活动必有预案,做预案之前必看上次活动反思,弥补漏洞,做足细节,创新预案,严格落实,达到“日毕”“日新”。②反思习惯。上课过后,教学反思;活动之后,管理反思;出现问题,原因反思;成功之后,经验反思;人人写工作日志,人人写工作反思,不贰过。③师表习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不计报酬;廉洁从教,不收财物,拒绝吃请;衣着得体,仪态端庄,穿校服,戴胸牌;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两人为伍,三人成列;在走廊轻声慢步,靠右通行。④礼仪习惯。员工见面打招呼,接待家长如贵宾,遇到客人问好礼让、主动问询做引领;接打电话讲礼仪;就餐时不说话,保持桌面干净,吃完挂凳;工作场合以职务相称;进入他人办公室先敲门,轻推轻拉,不碰门玻璃。⑤守纪习惯。严守制度,执行流程;不在办公场合吃零食;不在工作时间谈论工作以外的事情;不在教学楼内喧哗;不带手机进教室,开会关闭手机;搬动桌椅,轻挪轻放,用过之后,放回原处。⑥常规习惯。桌面整洁,桌下干净;案头统一摆放桌牌、水杯、“五本书”;晚上拖地、消毒、上锁,白天清扫保洁。⑦节约习惯。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及时关闭用电器电源;节约用水,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粮食,不剩饭菜;节约办公用纸,双面打印;用品不积压,申购以旧换新。英才教师的好习惯不仅如此,考察学习期间我们还发现教师们很多其他好习惯。如廉洁从教、按月及时给家长返学生消费清单、课前候课等,自觉自如。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组织进行了一次关于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问题的专题调研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内容。2012年8月2日至5日,我们利用这四天的时间,一起到如东县岔河中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我们主要运用了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随机对30位同学和四位老师进行了调查。

8月2日,我们六个人约到掘港,讨论实践的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实践步骤到这儿就讨论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分配工作:问卷是大家一起出,先各自回去查资料,各人先设计出一份,然后在网上相互传阅,把好的问题留下,合成一张问卷,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为了有足够多的时间做准备,我们决定8号出发。安排完工作我们就解散了。

8月8日上午8点半,我们来到岔河中学。学生的时间真的很紧,几乎没有很长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们只能利用课间休息的短短十分钟去发问卷。十分钟当然发不完,所以又要等到学生下一个课间接着发。。小队长和曹婷来到初三老师的办公室,有几位没课的老师在办公室批作业、研究试卷。她们找了两位老师开始简短的访谈。整理老师们的观点,大体是这样的:近两年,学校扩建了,也重新规划了,因此环境比以往好多了,没什么大问题,还是比较满意的。比如学校操场变成塑胶跑道人工草坪了,新建了一幢食堂楼,绿化带更多了。但是,教学设施还有待改进,比如教室的投影设备现在还不是很普及,希望能在教室里用电脑上课。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知识更形象地反映到学生眼前,并且能减少粉笔灰,有益师生健康。其次,学校有时还是会看到有垃圾,一方面我们看到学生环保意识还欠缺,另一方面也看到学校的保洁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这方面有待加强。还有就是食堂的问题,虽然有了新的用餐环境,但是并不表示卫生也有了保证,饭菜里出现虫子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这也导致很多同学不愿意在食堂就餐,有的干脆不吃饭,这样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因此,希望学校在这方面一定要予以重视。至于宿舍问题,以为学校大部分是走读生,尤其是初中生,所以宿舍问题不是特别大,但是也希望今后能逐步提高住宿水平,比如能安装空调、热水器。谈到学生和环境的融合,老师们感到很复杂,因为很难绝对地说好还是不好,新的校园环境当然给学生带来了激情和动力,但是仍然有学生不能做到保护学校环境,校园里不时出现的垃圾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如何激发更多的学生真心地热爱、保护校园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校方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老师们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这一点从学校的扩建就可以看出,不过环境的改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所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陈晨和王群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收回了十多份问卷,其余的下午再接着发。她们说同学们虽然课业繁忙,但是依然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非常.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感谢。下午三点多,我们各方面工作都结束了,解散回家。

8月9日。今天就比较轻松了,大家不用到处跑了,只要在家做整理的工作。我也开始准备报告了。

8月15日,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要完成报告啦,桑颖颖整理好了问卷。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对于学校环境保护,同学们的关心程度在“一般”和“很关心”两个水平上的人数比例差不多,极少有人对环保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个现象还是好的。在参加环保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是有时参加,只有个别同学不参加,经常参加人数所占比例也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课业繁忙,当然也可能是同学们将环保由概念转化为行动的意识还不是很明显,有待加强。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考察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5539 字

+ 加入清单

考察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察报告

桐城市心理健康教育考察组

二OO五年三月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在校园生活中也日益凸显出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市亟待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此,市委、市政府、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05年3月18日,市政府何炜副市长带队,由教育局杨红局长、张跃进副局长参加,包括市党办、政办成员和教育局有关科室人员组成的桐城市心理健康教育考察团一行赴浙江省上虞市、我省铜陵市考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察团一行在当地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到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听取介绍、参观校园、搜集资料,获得了一份份鲜活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受到了心灵启迪,开阔了教育视野。

浙江省上虞市有78万人口,是一隶属于绍兴市的县级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城市,该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经济发达,并且已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为浙江省“教育强市”。近几年来,该市以“学校试点探索,园区实验攻关,全市区域推进”为基本思路,大胆实践,取得了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形成“科研引路,行政搭桥,园区示范,区域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园特色。其成功经验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中国教育报》所报道,受到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的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概括起来,上虞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园区经验是:营造一种氛围,把握两条主线,做好三个落实,加强四个渗透,突出五个结合,抓好六个环节。即:全方位区域性整体推进主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全体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少数心理障碍学生进行补救性心理辅导这两条主线;做好组织落实、计划落实和措施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到团队活动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和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全面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心理辅导教育与全体教师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抓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设立热线电话和知心信箱、建立心理辅导室、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运作;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模式,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积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经验,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转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锤炼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知名度。上虞市实验中学的“以辅导教师、专门渠道为‘精’,以全员参与、全面覆盖为‘气’,以课题引领、学术研究为‘神’,以校园文化、关注心灵为‘韵’”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操作要领令人印象深刻。而春晖中学的“学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学校文化引领”的教育思想更让人难以忘怀。

铜陵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时,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已全面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该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教育部督查组、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该市各级领导重视,努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搭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中,铜陵市金山路小学实施的“小学生性格优化教育”实验、铜陵十二中的“一体两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家长为两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和十二项举措、铜陵二中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学生心理方法”令人颇受启发,很有借鉴意义。特别是铜陵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夏冰作的个案处理的经验介绍令人深受感动,不能不让人为这位从教才两年的年轻女教师的专业素质、工作水平和敬业精神所折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起一支懂业务、爱钻研、肯奉献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归纳上虞市、铜陵市教育局及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法,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以师资培训为根本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为此,他们十分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采取行政与科研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形式,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一是抓干部队伍培训。上虞市不定期选派分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去外地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目前,上虞市共有130名学校领导参加浙江教科院组织的“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推进研讨会”、省教育厅举办的“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和“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铜陵市选派学校领导到上海市学校挂职锻炼,接受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培训,使学校领导能够率先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有效指导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抓专业教师培训。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请大学和教科院心理学专家教授分别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政教团队干部、班主任等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和辅导报告。经绍兴市教育局和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批准上虞市为培训教师颁发省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及省心理健康教育资格上岗(试用)证书。在省教科院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支持下,上虞市教体局于2001年3月以来先后举办了三期“上虞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期间邀请了专家和大学、教科院的教授及心理学专业老师任教,培训班分七个专题,总课时为120学时,通过理论知识的书面考试、操作技巧的角色扮演、课堂研讨和论文交流等三方面考核。四百多名教师取得了《上虞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铜陵市部分学校直接从大学选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生任教,市教研室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应该说,两市均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三是抓教师全员培训。利用节假日和暑期继续教育,不定期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给全体中小学教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探索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教育方法和途径,增加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2003年1月,上虞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分管领导、政教团队干部、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自学考试,2005年前完成全体教师的基础知识培训及考核,本项培训及考核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根据要求,全市首批有1470名教师已参加《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两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全市6000多名教师参加了第一轮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可行性和广泛性。

二、以模式探索为手段

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效果,使心理健康教育富有实效。近年来,上虞市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上,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是创设活动课教育模式。各学校在全面了解、研究学生心理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以“活动课为载体,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在模式运作过程中,学校先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列出序号,再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并对以活动课为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进行开发性研究。在研究完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师资、不同学生及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实践中摸索并完善“活动式”、“诱导式”、“情境式”、“体验式”、“聊天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模式,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结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初步形成了教师辅导、学生组织、专家点拨等活动课形式。针对有的学校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他们一方面引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培训,通常在课前由教师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与目标,师生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过程的设计,通过大量的观摩与大讨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创设心育活动载体。选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开展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切入口,先后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观摩、活动课优秀教案评选、优秀论文评比和心理辅导现场会等活动。通过开设的活动课观摩和全市活动课优秀教案评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向现代化和高质量方向顺利发展。园区各中小学和试点学校都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的设在晨会课,有的设在班队活动,也有的专门开设心理辅导课,但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将所传授的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的活动课观摩和全市活动课优秀教案评选,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掘学校每项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管理育人、教育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过程之中。

三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心。上虞市是浙江省首个“校校通”县市。他们积极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为充分发挥现有学校风格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模式的探索,大胆开发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育网。“心育”网站共有六大主模块:心育课堂、心育论坛、心海拾贝、心语亭、百宝箱和知心屋。“知心屋”里设有“学生在线”与“家长在线”两个分模块,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热线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辅导和帮助,它就像一座“心桥”,使学生和家长、学生和老师间心心相连。上虞市和铜陵市不少学校开设热线电话、知心信箱、或网上“QQ聊天室”打进学生心灵,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心理困扰、常见的心理障碍、自卑倾向、学生孤独倾向、人际冲突等问题,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学校根据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通过热线电话的开通、心理信箱的设立和“知心小屋”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沟通了感情、增强了自信,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实效。铜陵一中校长介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夏老师充分施展“真情倾诉”的技巧,挽救了不少心理问题学生,堪称校园的“排雷专家”。

三、以园区示范为龙头

上虞市心理健康教育园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大胆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区域优势和园区特色,为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确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性整体推进策略研究》为上虞市心理健康教育园区实验总课题,在总课题下各实验学校和成员单位分设32个子课题,同时把科研、教育教学实践与行政推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推进,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实验学校典型引路的作用,探索最优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二是加强合作,纵横联动。园区和各实验学校在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充分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层次性。由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各学段、各年级之间都特别注意衔接,小学、初中、高中加强纵向联合。同时各学段的学校之间也注重横向联合,加强协作研究,经常进行经验交流,并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园区坚持每月一次在各实验学校轮流召开的实验工作小组例会制度,会上认真交流各校前段工作情况,学习和探求心理学理论知识,共同探讨工作中的客观规律,并实地考察调查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抓好宣传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观摩活动等环节,形成了充分体现各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园区。各校开辟的“心灵桥”广播专栏、“快乐星星索”电视节目等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支持。园区内其他学校积极效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并指导帮助全市其他农村中小学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切实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借鉴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结合桐城市教育现状,我们认为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在思想上,所有的学校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纠正某些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摆到足够重视位置的偏向;二,在工作上,要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区域推进,促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克服城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平衡性;三,在师资格培训上,在采取骨干教师专业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专门培训与短期学习相结合,正规培训和校本辅导相结合,努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四、在教育模式上,要不断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不断完善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新模式,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各学校认真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使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快速启动、科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校,校长,全文共 3445 字

+ 加入清单

他于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8月任中学校长,20__年8月任肖营子总校总校长。任职以来,秉承“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治学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任职期间,学校曾多次代表他县迎接省政府验收:1999年、20__年、20__年,“普九”初检和复检;20__年普及实验教学;20__年推广普通话;20__年、20__年教学综合督导评估。

20__年10月,他们学校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分会场,学区联片教研经验得到省教育厅韩清林副厅长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省推广。

他们学校的工作,得到了市局的认可,先后被评为市艺术教育优秀学校、市“普九”达标先进学校、市学校管理示范校、市控辍保学先进学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市校本研修示范校、市德育先进集体、市德育先进学校;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市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他们总校的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20__年被授予“教育系统优秀集体”称号。

他们单位的工作,得到了县教育局的高度认可,连续13年被评为实绩突出单位。

他本人在1999-20__年,均被县教育局评为实绩突出校长;20__-20__年,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校长。

多年的工作,他在不断的思考、实践、反思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现就他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聚焦薄弱学校改造

1994年8月,他出任娄子店中学校长。这所学校1994年中考中师中专上线人数为零,当地家长、群众怨声很大,纷纷要求孩子转学。

上任伊始,他深入到教师中去,发现教师工作积极性很低,工作更无激情可言,且教师之间不和谐、矛盾重重,教师不乐教更不善教。学生组织纪律差,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不乐学更不会学,正常的教学秩序难以保证,师生关系紧张。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语)”“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语)他受这种思想的启迪,走进了教师,走进了学生,和教师一起备课,与学生一起上课,与他们一起去感受课堂上的喜怒哀乐。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思考、实践与指导,课堂变了,教师乐教了,学生乐学了。学生不再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一只只被点燃的火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

在学生乐学的基础上,他又调整了毕业班的授课安排。过去每天11节课(早晨1节,白天8节,晚上2节)全由教师上课,学生无自主支配的时间。调整后,教师每天只上7节课,另外4节课由学生自己支配,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型转变为自主研究型,解放了时间,相信了学生,学生自然就会学了。

乐教、善教、乐学、会学带来的是丰收的喜悦:1995年中考,62名考生上中师中专分数线16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名列全县前茅。其中李运涛同学总分647分,名列全县第2名。

二、联片教研,引领成长——聚焦省市课程改革现场会20__年他兼任肖营子学区理事会会长,他认真组织开展了学区联片教研工作,引领教师在思考中成长,为此受到了县教育局的肯定。20__年,河北省课程改革现场会在秦皇岛市召开,肖营子镇中是分会场之一。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将学区联片教研的宝贵经验推出去,一方面,他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另一方面,他亲自到各组中,指导各组工作。记得他和展牌制作组的老师经过多轮商讨,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否定了一个又一个构思,最后由他亲自把关定稿。他们的辛苦得到了可喜的回报:他们的展牌,受到了市教育局吴野平副局长的高度评价。他在省课改现场会上做了《创新机制,开展联片教研,均衡推进区域课程改革》的专题汇报,受到省教育厅韩厅长的高度评价。20__年6月,作为市课改现场会分会场,学区联片教研经验又在大会上作了交流。

三、化解难点,创新工作——聚焦普及学前三年教育20__年,他县普及学前三年教育,10月份,省政府专家组将对他县进行验收。而他镇的基础相当薄弱。至20__年底,他镇共有两所民办幼儿园,12所小学附设幼儿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办园条件太差,房舍及师资短缺,入园率不足30%。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统一规划,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条腿”是村校联合办好8所校中园,“另一条腿”是镇、总校、社会力量办好中心幼儿园和一所规范幼儿园。他们把原民办文友幼儿园扩建成中心幼儿园,原民办福娃幼儿园扩建成规范幼儿园。为了确保两所民办幼儿园的高标准建成,总校与镇政府协商制定了“四保”、“一倾斜”、“一加强”等措施。“四保”是:一保场地,二保生源,三保师资,四保幼儿园收入的合理分配。“一个倾斜”是镇政府向文友幼儿园提供资金5万元,福娃幼儿园提供3万元。“一个加强”是总校将加强对两所幼儿园的管理,确保幼儿园的健康发展。这些措施的出台,给园主吃了定心丸,办园积极性空前高涨,文友幼儿园投资80万元,福娃幼儿园投资20万元,建成了两所高标准幼儿园。

20__年10月,省政府验收组一行来到他镇,看了文友中心幼儿园、温泉小学校中园、温丈子小学校中园之后,专家一致感叹:在农村能有这样标准的幼儿园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四、追求真理,引领思考——聚集课堂教学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苏霍姆林斯基语)。领导教育思想的主阵地在哪儿,他认为在课堂。

20__年6月初,小学各科课程已经学完了,如何上好复习课,引起了他的思考。为此,他带领教学处人员去看课,发现很多的课堂上,学生思想闸门被死死关闭,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

没有一点个人的创见。教师也不允许学生对知识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理解。当学生思想稍有偏差时,教师马上予以引导,严防跑偏而成为跑偏的人。学生要做的,只是充当教师见解的复述者!

教育家李镇西指出:同样是教了10年书,有的老师可能相当于只教一年,因为他不断地重复自己,只有实践没有思考;而有的老师则真的教了10年,因为他在不断思考中,每一年乃至每一天都不简单重复走过的路。思考积累成思想,而思想,形成教育者的教育个性。说实在的,他们的很多老师,教了几十年书,却相当于只教一年。他想,促进教师成长的金钥匙就是引发教师思考。

又是一节复习课,复习内容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执教者是肖营子小学的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马金梅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他有意引领教师思考:一是如何建构知识;二是如何安排知识点呈现顺序;三是如何进行拓展延伸。

课后他对这节研究课进行了点评,明确提出,复习课要注重知识的再建构;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谈到知识的建构时,他以“稳定性”为例,课本上共18个字:“他来做一个实验”、“拉不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老师只用1分钟时间很好地进行了知识建构,两个教具(其中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四边形,联结点不固定),学生拉一拉、挤一挤,自然就知道谁稳定,具有稳定性,谁不稳定,不具有稳定性。谈到知识拓展与延伸时,他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老师在建构完三角形内角和后,适时提出四边形内角和,有的说量一量,算一算,约是360°;有的说把它的四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发现是360°;有的说在四边形中间画一条线,得到两个三角形,从而知道四边形内角和是180°×2=360°。有的学生提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那五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呢?学生猜想,论证,有的学生说是720°,因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360°是180°的2倍,那五边形内角是四边形内角和的2倍;有的说同样用剪拼法;有的说把五边形内部添一条线,360°+180°=540°;有的说添两条线,180°×3=540°。进而学生思考10边形内角和,100边形内角和。

在这样生活化了的课堂上,学生时而静静思考,时而热烈交谈,时而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幸福快乐吗?学生一个个顿悟,给教师带来的是一个个惊喜,甚至是惊叹,这样的课堂能不给教师带来快乐吗?这样的课堂真的是师生“共享”的课堂。教育家李镇西提出“共享”课堂,他说,“共享”就是“对话”,这种“对话”要求师生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心灵,这种双方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的关系。这样的课堂是他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让他兴奋、快乐,因为他又找到了一把促进教师成长的金钥匙——引领思考。

多年的教育实践,不管他的岗位怎么变,但他对教育的情节始终没变!他将一如既往的投身于山区教育,淌教育真情,悟教育真谛,享教育真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学校领导班子参加实践考察活动情况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领导,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领导班子参加实践考察活动情况报告

3月27日(星期四),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探索,提高全市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办学行为规范化,不断提升管理智慧和实践能力,提高办学质量,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在xx市教育局的组织及带领下,来自全市各中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参加了本次实践考察活动。

我校在陈校长带领下,周副校长、李副校长、张教务主任、郭教务副主任、王教务副主任、郑教研副主任一行7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实践考察活动,先后参观了六中(高中部)和莲花中学,收到参观学校的热情接待。大家感受2所学校的不同校园文化建设,并听取关于学校办学理念等汇报,最后大家深入六中的课堂教学听课学习,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精细化管理、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化作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等。

通过实践考察活动,汲取新的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加强中学整个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探索,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法规意识、政策水平、管理智慧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高效课堂、提高办学质量,更好地推进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民办学校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6701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体制改革思考 ——民办学校考察报告

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民办学校考察报告

10月23日省骨干教师培训班成员有机会到山东美澳国际学校及双月园学校两所民办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听取了他们校长对办学情况的介绍。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特色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教17年,当校长3年,对教育和办学也曾苦苦地思索过,公、民办学校对比,使我产生了诸多思考。

1、 办学体制的改革是中国的国情,2、 是社会的需要。自古以来,学校就有公学和民学之分。公学是政府办的,民学是老百姓办的。孔子、武训、陶行知就是办民学的代表人物,而且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公有制、计划经济制度下,把私立学校全部改制为公立学校,形成了国家统揽办学的单一教育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受教育的需求的增长,国家统揽办学满足不了群众受教育的需要,所以在80年代又创办了许多私立学校,到90年代,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办学体制呈现多元化。国家包揽办学是一元化;既有公立学校,又有私立学校是二元化;除了公立、私立以外,还有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公民交融的多种体制是多元化。世界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人们总是以创新精神去发展教育,使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单薄,能够投放到教育上来的经费相当不足,教育不能完全由国家来办,而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这是中国的国情。从多方面筹措教育资金,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目前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民众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也升格了,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种层次的受教育需求,要有多元体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事业型家庭,他们急需有全寄宿、现代化的学校代替他们做父母的责任,使他们的孩子接受全天候的服务。山东临沂民办学校,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办学风起云涌,在全省独领风骚,浙江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独树一帜。前者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后者是经济发达地区。可见办学体制的改革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地区。我国是文明古国,有优良的教育传统,多少年来积淀下来丰富的教育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新增了许多教育资源,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也要求多元的办学体制。可见实行教育的多元体制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符合中国的国情,社会的需要。

办学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需要,人民的需要就是事业发展的要求,其次要考虑如何不违反政策。我们知道政策是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因为社会的发展到某种程度才需要政策出台。当政策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的时候,就需要人们通过实践来创造出新的政策。多种体制办学就是教育改革者们用创新的教育实践推动了一元化教育体制发展的结果。南方有位有名的校长在介绍办学经验时说:“遇到红灯绕着走,遇到黄灯瞧着走,遇到绿灯快步走。”这是一种办学理念,更是一种事业发展的理念。这不正是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具体体现吗?二、办优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是一种产业,所谓“教育产业”其核心或实质是,办学这件事必须强调其效率和效益的双重性,办教育同样是以效率和效益为导向的。具体而言,应有两义:即“产业化的教育”与“教育的产业化”。前者是指可以借鉴企业中组织经营的理念办教育,故有“教育经营学”或“学校经营学”之说,强调的是学校内部管理思想与运作机制的变革,强化学校组织的作业效率,杜绝“教育浪费”,盘活教育资源存量等;后者是指形式上直接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式。教育能否产业化?实践已经作出肯定的回答。只有效益与质量并重学校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办学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如“社会力量办学”“私人办学”“合作办学”“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市场竞争是“第一法则”。用办产业的思想来办学,就是要借鉴经济建设的成果,不断推进办学效率与效益的提高。目前犹应重视两方面的问题:办学必须确立“管理出效益”的意识;办学必须确立“市场竞争”的意识。用办产业的思想来办学,不是要“一切向钱看”,更不是要把学校办成一个“谋利的机构”“赚钱的场所”,而是要把学校办成一个对外能够始终适应、满足社会及个体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对内充满竞争、合作与激励机制的健康的组织,真正使学校纳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教育产业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1999年9月2日《组织人事报》刊登的《民间教育投资外流不容忽视》或许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文章指出,国外高校及其他办学机构纷纷“抢滩”我国大城市举办各种展览、介绍等,招徕赴外留学。如果把我国社会的每个家庭所支出的教育费用,看作是我国民间向教育投资的话,那么这种投资现正随着教育市场的外移而流向国外。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按每人每年外汇人民币14至18万元的低限来计算,每年这个市场的规模就达40亿元。1999年,仅广东一省去外国自费读书,就花去10亿元。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和现有的供给的矛盾较大,广大群众希望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发展教育产业,鼓励多元化办学,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兴办教育,无疑是扩大教育消费,推动经济发展,遏制民间教育投资外流的重要途径。有出国意向的大学生、中小学生越来越多。中国的留学生,近年来,从数量上看愈来愈多,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据英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Geodon slaven签证官介绍,中国到英国的留学的学生数量在最近两年快速增长,1997年是2000人,去年是12000人,今年到现在已经有17000人。他们的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多数中国学生是去英国读研究生,现在则多数是中学生去读大学预科;以前中国留学生多数是申请奖学金,现在则多数是自费。最近,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到国外留学,中国加入WTO后会有更多的青少年走出国门接受再教育。英、美、新、澳等国家非常看好中国的留学市场。因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使得中国的青少年到外国去求学。当然也有外国的学生来中国留学,因为中国的教育也有非常好的学校。教育确实已经进入了市场化、产业化的时代,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事实。谁的教育办得好谁就有市场,就有竞争力。笔者目睹,东营、广饶的学生向寿光流动,寿光的学生向潍坊流动,今年暑假青岛等外地学校在寿光城大街打出招生广告。中国的学生每年有大量的向国外流动,这不是市场作用在影响着生源市场吗?生源大量外流,这是教育资源的流失。我们学校办不好,没有竞争力,我们的师资、我们的生源就要外流。这是对寿光的损失啊!出于对教育的责任感,对事业的责任感。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 “供销社”曾一度成为社会的一种最好的行业,但市场经济首先冲击的是“供销社”,供销社在改制之时也曾有过痛苦的经历,不想改,改不动。但是市场经济在发展,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以后,对“供销社”是巨大的冲击,以致使“供销社”不得不解体。市场经济,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民需要市场经济的灵活优质的服务。人民的需要就是市场发展的前景。人民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呼唤优质教育。而我们现行的公办学校确没有或很少这样的教育资源。民办学校应运而生,而且迅速发展,适应了这一需要。一些公办学校,有志有识之士也正在积极地寻求改革,寻求适应这种需要的教育资源,于是出现了一校两制,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等,这些都是民办教育的不同形式体现。教育的发展也必须走向市场化,产业化。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公办教育不能适应人民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的时候,必然要进行体制改革。必然产生民办教育。当小规模的民办教育不能适应教育的更高要求的时候,教育必然走向集团化,规模化。 3、 公立学校要发展需要引入私立学校这样一个竞争的对手。民办教育的出现得益于社会教育需求的膨胀,正如研究专家袁振国说的那样:“社会教育需求的膨胀比预想的发展速度更快,单一的公立办学体制已经难以满足这种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民间蕴藏的巨大的办学积极性和潜力呼唤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民办教育的出现。” 现在家庭的投资列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子女的教育投资,有的家长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民办学校的发展会不会把公立学校冲击?这要受实践的检验。民办学校的兴起对公办学校肯定是一种冲击,这对于人民,对于社会都是一种好事,把办学效益差的学校冲垮,从而涌现出有生命力的,办学效益好的学校,这不是好事吗?公立学校自然也有他的优势,起步早,有多年办学经验,又是政府办的,有政府的投入作为基本保证,教育成本低,收费低,正好满足了家庭收入在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子女的上学需求。自有它的生存发展优势和市场。公、民办学校正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办学校多一个竞争对手,就多一份活力。如果把学校按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分成A B C三个等级,把学生按家庭经济状况和对教育的需求也分成a b c三个类别。那么,目前我市的教育是一种形式的学校存在,即穷国办大教育,所有的学校因为投资的不足而以C的形式出现(即使是建设非常好的学校,内部的投资也是十分不足的)。而a b c 三类家庭子女都进入C级学校就读。a b 类家庭经济条件好,对教育的需求高,他们希望能到A级或B级学校去就读,但是我们没有提供,他们只能挤在C级学校里,或者自谋出路(到国外或外地学校就读)。如果我们能办好A B 级学校(条件好收费较高),正好满足了a b 类家庭的需要, 同时又化解了C级学校生源暴满、投入不足的矛盾。这样C级学校生源少了,政府的投入不变,学校的办学效益就会相对提高,办学条件就会达到B级水平,而收费还会保留在c类程度,满足c类家庭的需要。从而,三个等级的学校,就满足了三个类别的家庭的教育需求,提高整个社会教育的水平。 图示如下:(学校) (家庭) A a B b C c (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现在学生的求学去向;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多种形式办学后,增加的学生求学去向;带箭头的双线表示多种形式办学后,学校办学水平的普遍提升。) 4、 公、私立学校的对比来看,5、 民办学校有强大的生命力,6、 公办学校急需从体制上根本性改革。我深感,民办学校的异军突起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泉涌动的“活水”,公办学校想摆脱困境,变“死水”为“活水”,需从民办学校身上吸取诸多“营养”,死水尚待波澜惊,公办学校的实质性改革——办学体制的改革,已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民办学校在办学特点上有许多共同点概括讲即:“新”、“特”、“活”、“实”、“严”等。 1、“新”即办学理念新。通过两所学校领导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两所学校都有一些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美澳无差生”“为成功做准备”“特苗特育”“特生特教”“使每个学生幸福生活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等都闪烁着素质教育光芒的办学理念,在这些理念指导下各自开创了一条适合民办学校自身发展的有突出特色的办学之路。 2、“特”。两所民办学校在办学上都有独特的地方,具体表现为:独特的人才观:学校不但注重使用人才,而且更加注重人才的再教育和培养,提出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原则,教师是学校的创业者。独特的教风:学校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古训确立为教风,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在日益优化的人文环境中不但吸取人类文明成果,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群体作风。独特的学风:美澳提出了学风:“立德,博学,重能,求真”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综合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学识渊博,能力卓越的复合型人才。独特的教育目标。两所民办学校立足于时代的高度,针对现行教育中存在忽视个性发展问题,确立了人人成才,个个成功“的教育目标,不仅从客观上明确了办学方向,而且从微观上体现了两所民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3、“活”。考察两所民办学校,深感民办学校在管理体制上灵活,校长真正具有办学自主权,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聘用,办学经费的投入等,校长都能说了算。(公立学校中,校长连自主选择课本、自主定作业本、自主招聘教师的权力都没有,校长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是忙着应付上级的指导检查。)学校内部实行分层管理,校委会下设各学部,(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各部实行学部主任负责制条块清晰,职责分明,政令畅通,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 4、“实”。两所民办学校在抓教育教学质量上抓得实,抓得靠。把落实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放在了课堂上。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限制30人左右。并缩短课时。在学校实施“提优补差”工程,提出了“美奥无差生”的理念,并且组织每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这些措施实实在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立竿见影之效果,此外学校利用学生在校时间长的优势开设了选修课。学校还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等。 5、“严”。民办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严”字当先,对学生实行“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从开学第一天起学校就对学生进行一日常规教育,从起床,整理内务到熄灯就寝都有严格而又具体的要求。学校还经常对学生进行校风校纪教育,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 6、“全天候服务,全日制食宿”。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事业型家庭,他们急需有一所全寄宿、现代化的学校代替他们做父母的责任,使他们的孩子接受全天候的服务。民办全日制寄宿学校,正好满足了人们这一需要。而这又是一般的公立学校所办不到的。纵观两所民办学校的发展,民办学校在办学上的优势显而易见,也许正是有着这些优势使得民办教育成为教育教改的一支生力军,势头发展迅猛,实现了规模效应。而公办学校呢?改革发展到今天,恐怕只有公办教育还躺在计划经济的温床上,反观现行公办教育体制,明显地暴露出一些弊端。 1、 公办学校办学经费相对不2、 足。和民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的经济投入和回报是绝大部分公办学校所难以企及的。办公经费不足,工资拖欠,已经成为制约公办学校发展的“瓶颈”。据调查,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乡镇要用年收入总额的70%—80%来支付教师工资,教育成为乡镇经济的一个巨大包袱。县直学校的教师工资支出也占县财政相当大的比例。办学经费的不足,制约了公办学校方方面面的发展。公办学校无法做到“待遇留人”,因为在公办学校里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吃大锅饭的习惯,那些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 3、 公办学校办学体制不4、 够灵活。教育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管理机制在公办学校中责、权、利不分。 一所公办学校,校级领导成员的任免权非一校之长所能为。而一线教职工人员的聘任也非是最了解他们的中层领导所能为,这种责权利不能分级负责的体制往往导致用人不当,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有真才实学者,未必得以重用,极大挫伤教职工的积极性。在现在的公办学校里,有为数不少的吃闲饭的人,他们以“教学几十年”的功臣自居,坐吃闲饭,少劳多获,给青年教师造成心理上不平衡。校长对他们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校长没有自主选择教师的权力,只能听命于上级的分派。 5、 公办学校缺少生存竞争的意识,6、 危机意识,7、 功利主义意识强。受功利主义驱使,公办学校在很多方面喜欢做表面文章,“虚假空“的现象,时有发生,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是公办学校虚假的表象之一,一位聪明的校长说:“素质教育喊喊口号而已,是绝对不敢拿升学率这个衡量自己政绩的唯一法码来当儿戏的。”如此之下书山题海,加班加点屡见不鲜,此外,假数字,虚汇报等等也时有发生。公办学校因性质为公,吃大锅饭现象日趋严重,不仅多劳难以多得,严重挫伤积极性,而且部分教职工“高枕无忧”缺少竞争意识和危急意识。

笔者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比较中认为,公办学校的改革首先要树立起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保持公办学校的服务性、公益性的基础上,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产业性、市场性。彻底改变公办学校的管理机制、用人机制(某些学校已做出有益尝试,如创办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形式)做到责权利分明,构建起一个省时、高效、政令畅通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吸收民办学校办学中的有益因素,我想公办学校的这潭沉寂的“死水”会变成为波澜有惊的“活水”汩汩长流。公办学校只有从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才能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支撑起中国的教育事业,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寇祥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校领导班子走访名校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领导,全文共 1748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领导班子走访名校考察报告

XX年4月22日——4月24日,在教育局张局长、教研室陈主任的带领下,全市30名初中校长对广文中学、五中、世纪学校进行了考察学习。这次学习感到很受震动:震惊一词可以用来概括这次考察的感悟。震惊课程改课的深刻与全面;震惊教育的腾飞;震惊教育管理的前瞻与精细。

一、广文中学:

1、学生素养:学生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来没有看到学生的打闹、搂抱、说脏话。看到的是学生的文明礼貌,走路静悄悄,几人成行,特别是去运动场上体育课,学生排着队,打折牌子,这个牌子是学生班级名称。静静的,没有吵闹,但是每个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恰逢学校组织实验技能考试。学生排着队静静的在那里等着。这是一种风景,这更是学生素养的高度体现,这一切源自学校课程的开发,源自学校德育大讲堂对学生心灵的感染。

2、家长委员会参与了学生的管理。在我们进教室听课的时候,看到有家长坐在教室里听课。下课后,对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起初认为是学校的老师,一问,才知道是学生家长。原来学生家长委员会,安排每天有一名家长在学校听课,她说,他们的责任既是副班主任,又是班长的角色。帮助学校管理学生,同时对家长理解学校、理解教师做了有力的沟通。

把家庭教育延伸到学校,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各项事务,对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执教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促进了各项育人制度的有效落实。家长和学校一起携手育人,共同筑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3、课程开发极具特色。孩子的归结点是课程。

孩子,家庭给予物质营养;学校给予精神营养。

成功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即“生本化的学科课程”、“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个性化的活动课程”。课程包括学科课程-——素质教育的根基;活动课程——个性特长的保障;特色课程——学校特色的依托

整合教材。

教师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使学习内容更加适合学生。每学年为各学科提供3-5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各学科教师分工合作,共同整合教材,编制出适合学生的教材。整合教材还包括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体系的整合。例如,地理学科在学习国家区域地理时,整合为“低纬度的国家”、“中纬度的国家”、“高纬度的国家”三部分。

广文400篇》,是语文教研组为学生量体定制的不同题材的名篇,学生人手一册,三年内熟读背诵。

活动课程:发展学生的个性

“个性化的活动课程”包括“入校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班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社团课程”、“节日课程”、“阳光60分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离校课程”等十大课程模块,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保障。

特色课程主要指引桥课程

“引桥课程”是指为学生学习新知尤其是重难点的突破,做好前置知识或背景的铺垫。初一学生的小初衔接、初二学生的“两极分化”、初三学生高中学习的适应不良,都需要搭建引桥解决。“引桥课程”包含三个系列:一是小初引桥课程。旨在帮助初一新生消除学习的前置障碍,适应初中学习。其基本流程是:梳理与初中学习相关的前置知识-并进行分析-找到前置缺陷-建设引桥课程-实践验证并总结。一般新入校的初一学生会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引桥课程。比如,英语学科中音标的学习就是小初引桥的重要内容。二是难点引桥课程,破解学习难点,减少“两极分化”。各学科老师给学生搭建的“难点引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思维障碍寻找切入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置于“前置知识”的铺垫之下,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越过“障碍点”。基本流程是:“各学科梳理知识点→面向师生调研学习难点→研究难点背后的障碍点→建设引桥课程→实践验证并总结”。比如物理中在讲杠杆原理前,让学生先感知体验一下钳子、压水井等。三是实施“高中引桥课程”,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在初三为其顺利适应高中学习“搭桥”。学校为各科教师配齐高中教材,各学科教师把与高中学习有关的铺垫,放在初中相应章节中处理,为将来高中学习奠定基础。

4、学校校史馆:系统规范,具有极厚的历史沉淀。

学校校史馆既体现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又凸显了学校的管理、教学、课改等各个方面。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彰显一色。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考察报告[页3]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444 字

+ 加入清单

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3、搏卡拉成长训练

搏卡拉成长训练的精英理念是:

最必需的成长是磨练品性,最重要的意识是承担责任

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基本的本领是学会生活

最深刻的磨砺使竞争受挫,最宝贵的财富是成长经历

成长训练营建立在离学校10多公里的铂金山庄和庆云山庄,那里地理位置偏远,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一年级新生都要在这里经过四天的封闭训练,四天的训练内容主要有:徒步到营地,2分30秒完成六个集体项目、内务整理比赛、野外生存训练、军事站立比赛、以组为单位自做贩菜等,每项比赛都有一系列的过程,包括组建团队、比赛过程、评比过程、交流过程、分享过程,学习结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感言。成长训练营的主题标语是“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中人”、“受得屈中屈,方为人上人”,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团结合作精神、野外生存能力、自律能力、勇于承担责任、永不放弃的精神等,通过这次培训,学生上述各种素质都有很大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这种训练令所有参培人员终生难忘,从学生的感言中就可看出:学生收获很多,参与、体验、交流、分享,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

——感悟与思考:

a、为什么该校的德育工作在湖南乃至全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那是因为这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创新,它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德育模式,是一种快乐德育,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正学会。它走出了传统德育的误区,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德育课堂不再是教师念经,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b、为什么我们很多学校德育效果不是很好?学生为什么不按照我们的教导去做?我们的德育教育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那是因为我们是“要”学生做,而不是学生“要”做。那是因为我们的班主任更多的是说教,而且是空洞的说教。

c、用现代企业的7s管理来管理学生,管理学校,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和发展方向,因为职业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能很快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d、以前只知道德育有社会效益,其实德育还有经济效益,而且,德育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e、别开生面的教师节仪式: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全校教职员工举行宣誓,誓词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肩上扛着民族的希望。我的心中捧着孩子的明天。面对国旗,我宣誓: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一切为了学生职场能力的发展,树立全新教育理念,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呵护生命,尊重个性,挖掘潜能,激发创造;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甘愿奉献毕生精力。”当老师们面对国旗宣誓的时候,这不是对教师最好的教育吗?而且,在此之前,该校还举行过誓词征集活动,这使得这次活动更具意义。这比起教师节喝喝酒那样简单的庆祝就有意义多了。

f、对学生进行7s管理效果非常的好,但是,该校的评比非常的有艺术性,比如,对寝室的评比,每周一次,分别评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宿舍并予以通报。

g、学生养成教育抓得比较实,学生的创业教育抓得比较紧,让学生知道就业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并未具备这些素质而努力,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场生涯,“一切为了发展学生的职场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就业展示效果好:每期都对上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展示,特别是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资待遇进行展示,对学生特别是新生有很大的触动。

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赴唐山英才学校教育考察报告范文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870 字

+ 加入清单

唐山英才学校教育考察报告范文

唐山英才学校位于XX市XX县城西,始建于20xx年,20xx年成为魏书生教育思想实验校。以中华传统教育为德育依托,教育硕果累累,自建校至今连年获得XX县中考第一名,被河北省评为“明星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在此之前,一直有一些问题困惑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究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最能触摸学生的心灵的教育?把升学率作为学校立校之本是唯一的途径吗?而现在,又是什么高招妙计能让一所仅建校十年的学校有这样骄人的教育成果?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20xx年4月24日由进修学校副校长王瑞富带队,屈亚非、王玉林一行三人来到唐山英才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带着期待、带着渴望、带着肩负的责任,认真听取了英才学校领导的介绍,并深入课堂与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现把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走进唐山英才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横幅,折射着唐山英才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进学知楼,弟子规巨幅横匾、走廊墙壁上的图片、格言、标语等无不给人启示,让人驻足思考,处处彰显着浓郁的育人氛围。

二、主要收获

是什么让英才发展如此之快?

用唐山英才学校校长张中山的话说:“唐山英才学校发展的四个关键词:魏书生、弟子规、解放军、细节。看似没什么关联,但就是这四个关键词成为英才学校前行的理念,成为英才学校成功的法宝。英才学校开办了十年,我是第四任校长,其发展是连续性的,就是因为英才用这四个关键词打造了英才特有的文化。”的确,根据我们与校方领导座谈及一周来的现场考察学习,我们感悟很深,收获很大。

管理、服务精细。

唐山英才学校编印的英才学校工作手册,从工作计划到办事流程均制定了科学而又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各个部门处室、每个人职责分明。

唐山英才学校学生德行教育的“七个一”:

① 每天早晨一次诵读(弟子规);

②每天中午唱一次军歌(午后第一节课前五分钟);

③每晚一篇“道德长跑日记”(晚自习下课前);

④每天一小时特长活动(全面育人发展特长);

⑤每周升一次班旗(争做升旗班);

⑥每“回家周”做一次孝亲作业(感恩体验);

⑦每月一张消费清单(廉洁从教之一)。

“七个一”里的每个“一”,都是细节;从“一”做起,就是抓住了细节,抓到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处。如果只从大道理上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缺少抓手,就把德育变成了“远、大、空”;从“一”做起,就使德育成为“近、小、实”,让学生可观可感,可学可做,天长日久,好习惯自然养成。

英才人深刻领会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具体的说是民主、科学。英才人用科学管理的态度,服务的精神,创设出和谐的教育,打造了英才的品牌。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英才学校,帮助就是服务,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学校为家长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才学校特别重视服务者自身的品行修炼。唐山英才学校校长列举了教师的七大好习惯:

①预案习惯。凡是活动必有预案,做预案之前必看上次活动反思,弥补漏洞,做足细节,创新预案,严格落实,达到“日毕”“日新”。

②反思习惯。上课过后,教学反思;活动之后,管理反思;出现问题,原因反思;成功之后,经验反思;人人写工作日志,人人写工作反思,不贰过。

③师表习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不计报酬;廉洁从教,不收财物,拒绝吃请;衣着得体,仪态端庄,穿校服,戴胸牌;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两人为伍,三人成列;在走廊轻声慢步,靠右通行。

④礼仪习惯。员工见面打招呼,接待家长如贵宾,遇到客人问好礼让、主动问询做引领;接打电话讲礼仪;就餐时不说话,保持桌面干净,吃完挂凳;工作场合以职务相称;进入他人办公室先敲门,轻推轻拉,不碰门玻璃。

⑤守纪习惯。严守制度,执行流程;不在办公场合吃零食;不在工作时间谈论工作以外的事情;不在教学楼内喧哗;不带手机进教室,开会关闭手机;搬动桌椅,轻挪轻放,用过之后,放回原处。

⑥常规习惯。桌面整洁,桌下干净;案头统一摆放桌牌、水杯、“五本书”;晚上拖地、消毒、上锁,白天清扫保洁。

⑦节约习惯。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及时关闭用电器电源;节约用水,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粮食,不剩饭菜;节约办公用纸,双面打印;用品不积压,申购以旧换新。

英才教师的好习惯不仅如此,考察学习期间我们还发现教师们很多其他好习惯。如廉洁从教、按月及时给家长返学生消费清单、课前候课等,自觉自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校外出考察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208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大家好!20__年,晨阳学校发展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年。今年夏天学校在各界人士、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学校领取了区教育局授予的“办学许可证”。我校也正式而光荣的加入到了萧山民办教育的大家庭中,下半年作为新成员的晨阳学校,在各种集体会议、各类检查、视导、周边兄弟学校的交流中,慢慢走向正规。

一年中,学校在安全工作、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各类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方面以及以“幸福教育,快乐学习”为办学理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也得益于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毫无保留的引导下,在此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表示感谢!

一年来,学校出现了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喜人景象,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安全教育,不敢怠慢

安全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社会、家长对学校信任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从开学前的教师会议就开始着手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坚信管理好学校的安全必须要先树立好教师的自身安全意识,对每位教师严格要求,让每位教师时刻参与到安全教育工作

中。学校对每位教师都做到分工明确,不论集会、课间操、学生上下楼、上学、放学每个关键部位都有教师照看;早上、中午都有教师、领导全程站岗,尤其是放学,不但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站在校门口,而且每天有专门的值日教师看管未接走的学生,直到最后一位学生被家长带走为止。

教师和各管理部门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各种应急预案等,牢固树立学校安全工作的防火墙。

食堂安全工作,学校建立了一个管理班子,每天把关检测,做到师生吃的好,吃的安全。

为了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本学期学校邀请法制副校长和管区民警以及新塘卫生院防疫医生分别到校为全体师生讲解交通、防火、防暴、防震及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学校分别进行了防火灾、防震紧急逃生演练各两次,同时还进行了全校性的安全教育知识竞赛,安全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中认识,让全体师生时刻不忘安全教育的主要性。

二:规范办学,提升形象

根据萧山区教育局的20__学年工作指导思想,制定了本校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同时通过教师讨论会,暑期教师家庭访问家长的反馈信息、上级的精神和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执行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使学校工作分工明确、责职分明、

有章可依,正常运作。

在教育、教学安排上学校能严格执行教育局提出的各项要求,开足开齐各门学科。

在教育、教学上,学校比较注重教师的发展。对新的年轻教师学校让他们听老教师的课,集体学习加个别辅导,让他们作课堂展示,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还经常性的派教师到附近新塘小学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他们吸取百家之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驾驭能力。

平时,学校要求教师认真执行教育、教学常规,常规检查每月一次。备课,不论是主课还是副课都能够做到手工备课。同样,班主任手册、其它记载本都记得一丝不苟。学生作业本也是从点滴改起,决不马虎。这种踏实的工作既是对学生负责,又是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水平和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对学生,学校要求教师一定要倾注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子女等,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把握他们的心理动向,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内心施教。多和他们沟通,经常和家长联系沟通,适当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谈话,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爱。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学校严禁教师对学生有各种体罚和变相体罚现

象产生,由此学校的对应措施是比较严厉的。由于学校经常性的抓,学校基本没有这种事情发生,相反,家校联系更加密切,关系更加融洽。

十月底,民教办几位领导来我校进行教育、教学视导一天,对学校规范办学、规范管理工作表示认同。学校有一部分活动和成绩也刊登在萧山教育信息网上。由于管理规范得当,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这学期的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又一次把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推向新的高潮。

三:幸福教育,快乐学习

在规范管理和严格要求的同时,学校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大事由教师民主参与决策,领导平等对待每位教师,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虚心听取每位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关注每位教师的心里需求和动向。学校组织教师不断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尽量提高教师的生活、工作待遇,让他们安居乐业,热心于教育、教学事业,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学校开办以来,教师稳定率不断提高。

由于学校安全工作得力,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对学生评价积极、诚恳,家校联系成为常态。所以,整个校园有生机、有活力、和谐奋进,学生快乐。

晨阳学校由于开办较迟,起点不高,所以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譬如,计算机、多媒体还没有进

教室,各种比赛还比较滞后,论文撰写还是空白等等,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当然还要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做百倍的努力,努力成为一所比较优秀的民办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3734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

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报告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李梅

一、发展过程

早在80年代初,一些国家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就提出了外籍人员子女的在沪入学问题。为此,上海市教育局一方面给一些中小学(如市二中学、长乐路小学)下发了《关于各国驻沪领事馆及驻沪机构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通知》,让这些中小学向外籍人员子女开放,使其插班就读;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帮助外国领馆及企业开办小学,如帮助美国领事馆在其馆内开办小学,通过以上措施,暂时缓解了外籍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来沪外资企业不断增加。到1992年底,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已有3500家,常驻人员7500多人。上述的插班就读和小型的外籍人员子女小学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市教卫办与有关方面商定,于1988年提出了外国人士来沪投资开办国际学校的设想,并通报各国驻沪领事馆、三资企业及外国驻沪机构。美国驻沪领事馆接到这一通报后不到一年,即于1989年3月21日照会市府外办,提出开办领馆人员子女学校,即上海美国学校的要求。经市府外办同意,上海美国学校于1989年3月31日在上海市教育局正式注册,成为上海市第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随着上海城市“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位置的确定,上海的人文教育环境、经济投资环境、科技信息和政策法规等,都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因此获得了蓬勃发展。1993年,新增了三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日本人学校,上海耀中国际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

上海日本人学校由上海日本领事馆开办。该校租用徐汇区康健地区一所新建配套小学为教学点,开设年级从小学至初中,学生以日本学童为主。课程、教材、校历与日本国内学校基本相同,教师全由日本文部省派遣。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入学问题,日本文部省提供部分拨款,同时通过公司赞助和私人集资,建立独立的校舍,扩大办学规模。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由香港耀中教育机构开办。租借长宁区仙霞小区的一所幼儿园和古北新区学校为教学场所。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初中,学生以港、澳、台及外籍华裔居多。开展双语教学是该校的特色之一,教学采用香港的英文学校模式,外籍和本地招聘的教师约各占50%,该校是目前上海入学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上海中学国际部由中美合资大千美食林有限公司出资,上海中学出场地、出师资,共同开办。教学点设在上海中学内一幢独立的教学大楼内,开设年级为初、高中,教学上集各国之长,结合中国实情精选国外优秀版本的教材,教师除聘用少部分外籍教师外,其他均由上海中学教师专任或兼任,学校管理也主要由上中来承担。

1994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经上海教育局同意,开办了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校舍利用宋庆龄幼儿园的部分教室。教学中吸收国外先进的幼教方法,每班一位外籍教师,另配备一位有学历、经验、懂外语的原幼儿园教师辅助。幼儿园内实行教师定期轮换在国际部任教的制度。促进了园内教师的语言学习,也给教师学习国外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直接机会。

到1994年,已经开办的四所国际学校办学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据1991年9月统计,上海美国学校学生人数发展到334名,教职员数53名,上海日本人学校学生人数176名,教职员数34名,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学生人数254名,教职员数79名,上海中学国际部学生人数67名,教职员数14名。这四所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形式和管理,都初具成效。

1995年由德国学校董事会创办了上海德国学校。以暂借龙柏饭店2号楼一个层面为教学点。该校开设年级从幼儿园至小学,教学上基本按德国的国内要求,教师全部是外籍。首次招收学生50名,同时以前开办的五所国际学校的招生规模又较1994年明显提高。其中上海美国学校学生人数473人,上海日本人学校学生人数229人,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学生人数585人,上海中学国际部中学生人数108人,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儿童人数60人。与此同时,法国学校已向上海市教委提出办学申请。

由上可见,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过程是:80年代处于酝酿和初步发展阶段,89年建立上海美国学校。90年代初没有较大发展,到90年代中期的93、94、95年,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93年一年内新增国际学校3所,94年再增一所,五所学校学生总人数发展到1500多人。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国际学校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管理办法

1993年,上海市教育局、市外办根据《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和国家教委《关于国外机构或个人在华办学问题的通知》,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在上海建办国际学校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就国际学校的建办原则与规范、审报程序、管理办法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随后讨论并通过了《境外团体或个人在沪举办国际学校的管理办法》。该办法共十三条,对意见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补充。

上海的实践与立法,推动了全国的国际学校办学实践与法规建设。1995年4月5日,国家教委正式通过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共二十条三十二款,对开办国际学校的审请条件、审批过程、办学方向、招生对象、聘任师资、场地、资金等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是管理国际学校的重要政策依据和规范化的文件。

三、办学特色

六所国际学校的办学各有特点。美国学校、日本人学校和德国学校本国特色较强。耀中、上中国际部和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富有中西结合的特色。现主要以后一类学校为例介绍国际学校的发展特色。

1.管理体制

国际学校引进企业和私立学校的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市教委主要负责每年学生名单和教职员工的注册工作,一般不过问学校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市教委根据《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对新开设学校进行审核。学校与政府其它部门交涉遇到麻烦时,市教委负责协调。

2.办学方针与培养目标

国际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作为不牟利的社会事业,追求教育的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为此,国际学校确立了国际化、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中国际部以“博采人类先进教育之精华,吸取世界各国文化之精髓,传授当代科学技术之成就,培养二十一世纪之英才”为总目标。

耀中教育机构的办学方针是:“拓展教育新路向,接受时代挑战,追求服务高素质;发展自我,回报社会,创造未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分阶段目标:

①婴幼儿:在满足其体能、灵性、智能、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包括对人对事的关心和信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技能的掌握。

②中、小学:加强学科及知识性的学习,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会自重自爱、树立责任感等为主要目标。

3.教学与课程

为求得与各国学制衔接,国际学校实行双语、双教材教学,以实现中西课程互补,多元文化融合。

上中国际部打破原有的年级划分和班级授课制,采用小组和个体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国际部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学校根据每个学生和各科的不同情况,配备专门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国际部借鉴美式教育的精华,融合中国教育之长,主课如数学、英语等,同时使用中、美两套教材,力争学生学得更精更好。

耀中国际学校的课程主要有:英文、数学、中文、自然、地理、历史、美术、体育、戏剧、音乐舞蹈、运动、社区服务。

美国学校的课程:英语、语言艺术、社会学、科学、数学、美术、音乐、中文和中国文化、体育等。

日本人学校课程:国语(日本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美术、技术、家政、保健体育、英语、中国语。

4.师资结构

日本人学校、德国学校以本国师资为主。上中国际部、耀中、美国学校,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吸收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专业知识的中外籍教师任教。

上中国际部规定,在海内外挑选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专业技术和资历的中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教师上岗一律实行聘任制,聘期以一学年为单位,每年保持一定的解聘率。

5.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服务管理

上中国际部有实验楼、电脑房、电化馆、影像厅、图书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此外还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网球场、体育馆、游泳池和溜冰场。同时还为一部分学生提供宽敞舒适的住宿,并配有专职的辅导员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6.学校与家庭合作、研究与实践结合

耀中确认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很重视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为建立多种沟通的渠道,鼓励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达到学校与家庭同步教育的目的。耀中设有教研部,由具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员负责,推行教育研究、课程发展、师资培训、出版等工作。

四、问题与建议

1.由于历史原因上海美国学校与上海日本人学校目前还是以驻沪领事馆作为开办者,如要求这二校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尤其是要定位为以外籍人员子女为招生对象,还将出现许多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学校的办学与招生倾向于开放,中国人也乐于把子女送到国际学校就读。那么有没有可能依照一定法律,允许国际学校向中国人子女开放?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

2.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里的中国教职员工,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4742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南通学校考察报告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

2003年10月14日—17日普通教育教研室高中部的全体教研员,各市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局属及部分郊市区高中学校校长、副校长一行30人在普通教育教研室逄淑萍副主任的带领下赴南京、南通分别考察了启东中学、南通一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等四所部、省级重点高中的教育教学情况,学习了学校的成功做法。

一、江苏省启东中学

10月15日考察了启东中学,由启东中学钱宏达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1998年学校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博士生1人,硕士生2人,省中青年专家2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69人。学校有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和多媒体教学网络,能满足学生阅读、训练、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把“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年来高考本科上线率一直名列江苏省前茅。尽管近几年经历了小综合、大综合、3+1+1的种种高考形式的变化,但居全省第一的位置却没有丝毫的变化。从90年代学校又做出了新举措,向学科竞赛倾斜,1995年以来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八金两银的优异成绩。

钱校长介绍了启东中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从严执教,狠抓落实。规定每个备课组每周必须集体备课,有一名主备教师,其他教师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形成一份完整的教案(实质是教案、学案一体化)发给学生。这样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平行班之间的差距不太大,从整体上保证教学质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了学生反馈的时间,学生不抄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对教师的评价以对备课组的捆绑式评价为主。教学管理采取年级制,经常请教研员到学校蹲点指导教学工作,高三每学期至少两次,高一、高二各一次。规定中老年教师每周三个晚上在校办公,青年教师除周六和周日外每天晚上必须在校办公。

2.学科竞赛坚持全面育人,培养特色人才。面向全省单独命题招生,组成了4个理科实验班,其中本校的初中为高中输送的优秀生源占80%。数、理、化三科各有一位有丰富竞赛辅导经验的优秀教练,对学生进行全程辅导。实验班的教材与普通班的有所不同,实验班用甲种本教材,进度快,高二的上半年结束新课,适当渗透大学的内容,之后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科目。学生的自主时间很多,不管参加哪一学科的竞赛学习,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好语文、数学、英语课。实践证明,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对高考没有负面的影响,而且高考的高分学生基本上都是实验班的。

3.积极教改,强化教学,科研兴校。对教师提出“四个一”的具体要求,以提升教师、学校的层次,要求教师每人开设一堂公开课、参加一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发表一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参加一个课题研究。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优秀师资充实教师队伍,把不能胜任学校教学工作的教师调离到其他岗位或其他学校。借助大学的力量“请进来,走出去”——请大学教授到学校讲学,送老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有5人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4人出国进修。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校内培训——普通话、示范课、汇报课、非英语学科的教师进行英语培训等。

5.高三毕业班工程。每周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每个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学校全程监控教师的教学过程,一轮复习定位在打基础上,题目较简单,复习速度较慢。细化教育目标,把教学定位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认真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多渠道获取准确的考试信息,在高考中均有所体现。提高讲评课的效率,杜绝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的现象,要求教师对题目要总结、归纳,形成体系,反对只讲不练,反对现成资料打天下的现象,提倡教师自编资料。要求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而且每堂必听。

二、江苏省南通一中

10月16日上午考察了南通一中,由南通一中的刘校长和教务处顾主任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南通一中是江苏省重点高中,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共有5名特级教师,8名市学科带头人和科技拔尖人才,30余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队伍年轻化。尤为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拜师学艺。教师每人三个班,校领导每周听2节课,及时给教师反馈,不合格者由教三个班减为教一个班,之后加强听课,若限期能改正者则恢复三个教学班,若不能改正者,则按待岗、转岗或下岗处理。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之路,主持8项省级课题,参与2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课题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有多项已成功结题。学校不断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三个方面。在活动课程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依赖于学校狠抓了课堂教学,认真研究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教学管理强化了过程的监控。通过校领导听课等方式,促进整个年级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学校的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稳”——有稳定的学习环境,稳定的班级管理,才有稳步提高的成绩。二是“钻”——教师的钻研精神。在高考复习中,加强信息的采集,努力从任何可能触及到的渠道搜集任何可能搜集到的高考信息,用以指导高三教学。学生进入高三前,教师要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卷,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已考过的,哪些是未考的,考点的命题角度变化等等。一轮复习面向全体,夯实基础;二轮复习提高学生应对题目的能力,结合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进行专项训练等。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捆绑式”,目的是杜绝出现弱班、弱科现象,实现整体攀升。对高三实施“三大工程”,即对尖子生实施“亮点工程”,面向大多数学生实施“支柱工程”,面向学困生实施“振兴工程”,以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观。在尖子生培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不单独组班,向他们推荐优秀的参考书目自学,作业可以不做,教师课堂上所讲内容若已掌握,可离开教师进阅览室,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时间。

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0月17日上午考察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师大附中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才。学校将建构塑造创造性人格的育人模式,将学生的创造性放到人格塑造的平台上去培养,建设基于学习领域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超市,全面实施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南师大附中优良的学风靠的是优秀教师的引领。学校致力于创造条件,积极培养引进优秀教师,让一流的学生接受一流教师的教导。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江苏省、南京市名师4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3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0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0人,在职150名专职教师中,有80位高级教师,全体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30人。南师大附中的毕业生中有35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位列中国中学之前茅。

南师大附中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在市内遥遥领先,重点大学的达线率远高于其他学校。近几年来高考重点本科率均在90%以上,本科率达99%以上。2002年高考总均分589,在全省排名第三,在南京市排名第一,南京市高考前10名的学生中附中学生占4人,有30人达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有140多人达南大录取分数线,600分以上的人数共有145人,在全省名列前茅。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附中进行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所谓必修课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必修课学习的知识、能力差异有发展需求不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必修课的不同教学层次,按照不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国家规定的每门必修课目按课程水平的标准,分设为A、B、C层次,其中,每门学科课程的最低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大纲要求。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以及特长、能力、综合水平等进行大胆、自主地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层次,使每一个层次的每一位学生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原则,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方案;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大,信息交流的范围与速度增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学生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得到其他层次班的有关资料,教学不再是一纲一本,而是多纲多本;教师要接受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要求教师具有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更强的责任心、教学组织能力与更高的专业水平。实践证明,按照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教师更能因材施教,学生更能获得各得其所的发展,学生能力结构更趋合理,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各种层次的学生在人格、学业等方面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附中进行的必修课分层次教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张反映个人选择意愿的自己的课表。目前学校的校本选修课程开设门类已达130多种。近几年来,学校与南京大学合作,利用网络为学生开设大学课程,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通过大学课程的选修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这使得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四、南京金陵中学

10月17日下午考察了金陵中学。学校的教学管理采用了学分制,突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参照美国等应用学分制较早的国家的管理方式,实施了绩点学分的课题研究,于2000年结题,实践证明效果较为理想。学校共开设62门选修课,包括军训、学农、劳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立了普通话、书写、计算机、英语等等级考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个学生都要有一项艺术、体育方面的爱好,由学校的体育组、音美组老师组成特长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的文体方面的特长进行认定。

自2001年新课程方案颁布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与之靠拢,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管理制度,把学分细分为合格学分、奖励学分和绩点学分等。如某学生在某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一定层次的奖励,则该生的该学科可得绩点学分的满分,再如学生评标兵、评三好等必须具备合格学分达到一定要求的条件等等。这样建立了多元的学分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起步较早,先在教改实验班上展开实验,实验班不参加高考,借助于大学的力量,请大学老师讲课,曾经开过高等数学课、英语强化课、论文写作指导课等。到1999年推广到了高一和高二年级,有了一些收获,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学生参与的人数较多,规模太大,教师人数少,指导工作跟不上,工作落不到实处。同时教学管理上也有弊端:每周上一次课与学生交流课题,学生所选的课题尽管属于同学科的,但研究的方向不尽相同,当然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就不强。另外,学生需要查资料,学校对进网吧玩游戏的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等。于是在1999—2002年学校进入了调整和反思时期,把课题研究的周期由一年延长为两年,分为四个阶段——高一上是学习阶段,高一下是设计阶段,高二上是实施阶段,高二下为总结阶段,在学校内聘专职教师,负责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各阶段均开设讲座——课程管理6讲,STS课程7讲,研究方法的学习6讲等,其中包括分析以前学生的研究案例,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以便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案。

金陵中学面向全省招生,有一个省招班,两个实验班,针对2003年3+1+1的高考形式,采取了高三学生跑班形式上课。英语科的教学选用了多个版本,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科内尝试小范围的分层次教学,与竞赛衔接,与高考衔接,效果较好。在高一的省招班和实验班内,允许数学、物理学科进度超前,其他学科原则上不超前,但根据需要可以适度超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安徽阜阳志愿者学校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志愿者,学校,全文共 5997 字

+ 加入清单

安徽阜阳志愿者学校考察报告

考察缘由

此次考察活动人员为代表山魂户外俱乐部的山水君主(黄淼)、我爱中华(袁晶);考察对象为安徽阜阳地区两所由志愿者办学的学校――复兴学校和复新学校。

复兴学校,位于安徽阜阳地区利辛县,由三位有志于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青年创建,成立于2000年4月。2001年7月,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操作后,成立了由衡理(袁谦诚)牵头,七个志愿者组成的筹委会。学校获得正式注册,并与当地政府签署了托管协议,接管了利辛县淝东中学。在此之前,复兴学校的最初创办者——当地村民杨华已经离开了复兴学校。2002年8月,因办学中发生的一些矛盾激化,复兴学校的另一个创办者——殷永纯,脱离了复兴学校,在邻近的涡阳县高公镇吕湖村新办了一所复新学校,继续实践着自己振兴农村教育的理想;2003年4月,学校三个创建者中依然留在复兴学校的赵志雄,最终也离开了学校。

复兴学校发生的这些分裂和动荡,给这所本着“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的愿望,由志愿者创立的农村学校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后果。

相关复兴学校的有关媒体报道请参看:

《我愿意长跪不起》

《北大学子爱心支教遭遇‘分家’风波》

《志愿者的复兴理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复兴学校筹委会代表蝴蝶花(汤征)的邀请,俱乐部委托山水君主(黄淼)与我爱中华(袁晶)二人自费于20003年12月12日晚前往复兴学校实地考察,并带去了由俱乐部出资购买的4个足球和4套少年垒球(共价值150元)赠与复兴学校。

在为期三天(2003年12月13日至15日)的考察中,我们走访了复兴学校,和学校的教师、教工、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就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当地教师进行了适当的交流;拜访了当地镇教办和利辛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及教育局长,和他们进行了座谈;和当地的一些知道复兴学校的村民进行了谈话。并和筹委会的代表蝴蝶花(汤征)对复兴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包括设立、教学、日常管理等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我们还两次走访了涡阳县的复新学校,在这个全由志愿者担任教师的学校里,我们也展开了类似于在复兴学校的调查活动,并和殷永纯本人就复新学校的成立、现况和目前的困难情况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考察经过

12月12日晚从上海乘坐火车出发,12月13日上午到达阜阳后,“越野”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于临近中午时分,终于来到了地处安徽省阜阳市利辛县张村镇的复兴学校。

学校门口有高大的梧桐树,显示了学校的悠久历史。但走进学校后强烈的对比使我们震惊。校舍已多年失修,教室的墙壁破旧斑驳;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只有破敝的塑料布遮寒挡风;室内地上坑凹不平,课桌椅非常陈旧;室外操场上非常凌乱,环境杂沓。学校给人的感觉非常破败,并且管理状况给人的印象也很不佳。

到达的当天下午,我们参加了与当地老师举行的座谈交流会。会议由蝴蝶花(汤征)主持,并由同行的杨浦区初级中学教师、民进爱心俱乐部的柠檬(李梦章)主讲的,。散会后,我们分别对当地的10多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些个别访谈。

复兴学校的前身为1942年建立的县立淝东中学。2001年7月,由衡理(袁谦诚)等七人组成的志愿者筹委会和县教委签订30年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后,将其更名为复兴学校。

学校当时有学生500余人,现有学生共226人〈其中初一、初二各二个班,初三一个班〉。办学初时有志愿者和当地教师共同承担教学责任,目前教师16人,全部为当地任课教师。教师工资为当地教师由政府教育部门每月每人发放500元基本工资。复兴学校自2003年4月起已无志愿者任课。学校的日常管理由原学校副校长张化山代理校长(未经筹委会授权,但据实际了解,当地政府包括县一级政府对张化山代理校长表示认同)。

晚饭后,我们和蝴蝶花(汤征)及其他一些志愿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认为复兴学校目前的办学条件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艰苦的,无论是校舍、志愿者和教师的福利待遇、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都相当的困难。同时了解到复兴学校的另一个创办者一—殷永纯,在邻近的涡阳县高公镇吕湖村新办了一所复新学校,并决定第二天(2003年12月14日)下午就去涡阳县的复新学校看看。

12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复兴学校最初的三个创始人之一——北大法律系毕业生殷永纯脱离复兴学校后另外创立的复新学校进行参观考察。

复新学校位于利辛县旁的涡阳县高公镇吕湖村,距离复兴学校约10多公里远。我们在泥泞坑洼的机耕路上颠簸了将近1个半小时才到达复新学校。

在距离学校百米的地方,就能远远望见学校的房顶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进入校园,环境之简陋比之复兴学校更过十分,但学校里活跃的学生们和他们在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是一种能让人明显感觉到的活力。

复新学校现有学生180名左右(其中初中部约160名左右,分三个年级;高中部有高一、高二各一个班,共20多人,全部为当初殷永纯脱离复兴学校后依然跟随他的学生)。任课老师14名,其中实际担任教学任务的为10人,全部为志愿者,另有三名志愿者教师受委派在附近的临湖中学帮助教学。

我们随机选择地对那里的志愿者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参观了教师的宿舍和各个年级的教室。

这里的教室窗户同样没有玻璃,同样的用塑料纸挡风遮雨,但这里的塑料纸却安置地整整齐齐,并不因窗户的残破而给人破败的感觉。那种在艰苦条件下依然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这里学生的面貌非常的合拍。

教室内的很多规章制度都由学生自己书写张贴,我们发现,严格的作息制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压力,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向学的愿望使得他们都非常愿意遵守这些由他们自己书写并张贴的规章。

教室内的课桌椅几乎没有一件是相同的,书桌与书桌之间虽然高低不平,但是井然有序,桌上的书本和文具排放整齐。简陋的讲台、讲桌、课桌、板报上到处都留下了学生、教师勉励自己、催人向上的字句。那些学生书写的座右铭上或许还带有一些语法的错误,但是他们敢想、敢写、敢于学习、敢于实践的作风让我们感到了一丝动力。

老师的宿舍或许应该说是简陋到了极至。殷永纯的床头张贴着一幅水墨山水,听说是他的亲笔,谈不上绘画的技巧,或许只是他在陋室中聊以自遣所画,但山水本身的精神却是表达于技巧之外的。

复新学校的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这里的教师全部由志愿者组成,每人每个月除领取200元基本生活费之外,别无收入,而相对应的是他们每周每人要承担教学任务20-30节课。志愿者教师都对自己进行着的教学生活有着超乎现实的热情。我们访谈的老师中有一位去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已在这里坚持当志愿者教师有一年多了。她和她的学生之间似乎更像是关系融洽的朋友。

学生们非常活泼也非常乐于和外来的我们沟通。在谈话中,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我们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老师们非常认同和尊敬,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学习热情。

那天,学生们自发地到学校来帮助老师一起整理校园,一起将因雨水浸泡而变得松软的操场泥地夯实。他们还会在休息日自己来组织一些集体的活动。会定期在星期天的下午到学校来和老师就学习和生活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一起唱歌、跳舞、联欢。那个星期天,我们就碰上了初中年级的学生们在进行的一场唱歌联欢会。我们的山水君主(黄淼)受邀参加了他们的活动,还当场表演了一段京剧的铜锤花脸唱段《上天台》。

在陈设简陋的校长室内,我们仔细阅读了墙上张贴着的校训校规,感到在相当简陋和艰苦的教学环境中的这所学校,正在为走向一条制度明确、目标清晰、教学方法相对先进的办学之路而切实努力着。

从复新学校参观考察归来,所见所了解到的一切让我们思绪难平。

12月15日上午,山水君主(黄淼)受俱乐部的委托再度前往复新学校,去实地看看他们的授课情况,并代表俱乐部给复新学校捐款500元,用于安装课室的玻璃窗,并为复新学校的师生买了一只活羊带去,让复新学校的师生能够打打牙祭。也表示了俱乐部对于那些能在如此艰苦环境下依然不懈坚持实践着自己人生理想的青年志愿者们的敬意。

山水君主(黄淼)此行拍下了复新学校的一些照片,并在实际听讲后,对那里的教学方法赞不绝口。那里在进行的是一种迥然不同于惯常教学模式的教育方式,启发、诱导学生本身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乐趣,正是那些志愿者教师们在努力实践着的目标。

复新学校师生的午餐令人吃惊的简单。那里每个学生和老师的伙食标准只有3元/天,学生们从家里带一些杂酱,每天的主菜就是土豆丝。老师吃的是同样的伙食。或许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在许多人包括我看来不能忍受的生活,但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也很快乐、开朗,并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着……

15日上午同时,我爱中华(袁晶)和蝴蝶花(汤征)、柠檬(李梦章)等一行前往张村镇教育办公室拜访了当地的镇教办领导,探讨交流了一些学校管理的事宜;下午按约定拜会了利辛县主管教育的王副县长和县教育局的有关领导,进行了一些沟通工作。

15日晚,结束考察,回程。于16日晨抵沪。

小结和讨论

其实,我们之所以对复兴学校和复新学校感兴趣,是因为,这种由志愿者完全独立办学并进行授课的办学模式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复兴学校和复新学校能够生存到现在,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奇迹。谁都不能否认,在缺乏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志愿者几年来辛勤的工作和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是多么的艰难。

复兴和复新,这两个学校的办学模式既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其不同之处。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殷永纯后来创办的复新学校在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上似乎较为成功。

我们针对两个学校的办学方法,和办学中发生的问题在当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虽然两个学校目前都处境比较困难,但面临的问题有非常大的区别。在充分听取了当地教师、学生,当地县镇两级政府领导,以及志愿者本身和同行的其他参观考察者的情况介绍和反映建议后。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我们发现,复兴学校的问题关键集中在筹委会的管理,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一系列矛盾;复新学校的问题关键在于物质准备和资金困难上,其办学模式及教学模式中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有待好好总结。

现分别就两个学校的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小结如下:

复兴学校

一、筹委会至今没有建立(似乎也从未建立过)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规章,也未就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形成系统的方案。因无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学校的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例如:学校的财务制度等于空白,所收学费没有入账,现金坐支,收付无据;对公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混乱等等。

二、对于志愿者的管理同样缺乏合理的制度。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使用均缺乏管理,由此造成志愿者流动性过大,水平参差不齐,非但没有起到通过吸收高素质的志愿者来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初衷,还严重干扰了原来的教学秩序,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例如:志愿者教师流动过于频繁,2年的时间内换了4任校长,一个学期中同一个班级同一门课的志愿者任课老师最多的换了7个;学生流失严重,由办学初期的500多名下降到200多名。

三、志愿者和原淝东中学留任老师之间的沟通存在极大问题。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筹委会和志愿者,以及筹委会和当地教师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教学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别,在责任、权利和义务都没有明确制度规范的情况下,各方都主观地按个人意志行事,并因不注意工作方法和态度,从而造成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例如:志愿者和当地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工作方式上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筹委会主要负责人对教育缺乏了解,对当地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等;

四、筹委会轻于许诺,而不能兑现,并将筹资困难的责任单方面地责备当地教师和志愿者。筹委会自身也未能形成解决筹资问题的可行方案,而又过分依靠远程管理,脱离当地实际情况的简单工作作风,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恶化;

例如:筹委会一般在网上召集会议,缺少现场办公;对校长等重大人事任免事项缺乏具体的制度,人治倾向较为明显。

五、筹委会目前已很难再实施相应的管理职能。

例如:目前筹委会7人中的5人已长达近两年时间不知去向;志愿者已基本散尽;当地政府(利辛县主管教育的王副县长)也认为复兴学校“已是一个句号”等。

作为一种不同于国办、民办学校的第三种办学模式,复兴学校作为志愿者办学的开创意义不可否认,虽然现在就说复兴学校的模式已经彻底失败或许还为时过早,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的话,的确令人担忧。现有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老师怠工现象明显,课堂纪律混乱,学生学习目标不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当地政府在近一年无志愿者承担教学任务,并失去和筹委会的直接联系的情况下,认为复兴学校这一志愿者办学的实践已经划上了句号。

复新学校

复新学校似乎已经避免了复兴学校许多管理上的问题。

虽然至今没有获得政府部门的办学批准,但通过挂靠学籍的办法,复新学校的学生能够获得国家认可的学籍,并参加国家统一的升学考试。

在复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比较完善,包括对志愿者的考核、使用和管理的制度,也在实践中基本成型,并得到志愿者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贯彻。

志愿者教师责任感很强,并有着超乎想像的教学热情。

学生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在志愿者教师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式下,学习热情很高,也非常刻苦。这里的学生一般是从其他学校掉队的学生,但在这里,他们的进步很明显。

应该说,复新学校目前本身的校务管理和教学状况是令人满意和感动的,它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或许就是能以实际的升学成绩来证明自己教育实践上的成功。

但感动之余,我们依然要对复新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小结。

一、复新学校目前很难维持。

它收取的学费只是当地其他学校的一半,但所有志愿者教师的补贴和教学设施的添置和维护都只有从并不宽裕的学费收入里支出一途;自复新学校成立的一年多来,外界对他的捐款总数在5000元左右,包括俱乐部捐赠的500元,在目前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它的生存存在着现实的问题;

二、复新学校的办学并未得到当地政府教育部门认同。

由于复兴学校的问题而造成的影响,殷永纯的办学还得不到正式办学的准许。复新学校目前类似于非法办学状态,也缺乏必要的影响力来获得正式办学的资格;

三、目前似乎还缺乏推广的可行性。

虽然殷永纯和他的追随者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除跟随殷永纯而来的原复兴学校的20几个学生外,当地招生的学生大多家庭较困难,基础较薄弱,到复新学校后,他们的进步大都非常明显)。但不可否认,因为缺乏多余的时间来总结,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支持,他们的教学模式目前依然带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并且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的规划。

四、志愿者缺乏实际的物质保障。

虽然目前能留在复新学校授课的志愿者都经过了充分的考验,也以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当地学生的认同,然而他们能坚持多久,和如何坚持,都是非常让人困惑的事情。

可以说,目前维系复新学校生存着的更多是依靠殷永纯的个人魅力,以及那些志愿者教师投身农村教育,改变目前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一腔热血,但是在物质准备上的先天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复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中学校发展性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高中,中学,学校,全文共 1392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学校发展性考察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一)了解高中类学校原先制定的三年(或五年)发展规划的执行及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指导学校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开展好发展性评价(年度形成性评价)工作。

二、调研背景及准备

(一)背景。从20xx年起,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发展性评价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发展性评价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向高中类学校。在征求学校意见的基础上,4月中旬,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的通知》。为了解与掌握高中类学校开展发展性评价工作的基本情况,经分管领导同意,由分管领导带队开展了本次对高中类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调研活动。

(二)准备。就本次调研的目的、时间安排、人员组成、调研项目及方式的安排以《关于开展高中类学校发展性评价调研的通知》的形式提前告知学校,要求学校认真做好准备。期待达到调研预期目的。

三、调研内容与程序

(一)三项内容。一是学校原发展规划的执行及完成情况;二是学校学习相关文件后对制定三年或五年发展规划的安排情况;三是听取学校对开展发展性评价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二)三个程序。一是实地深入每所高中类学校,分别听取每所校长的专题汇报;二是检查核实学校原规划的完成情况;三是与学校领导班子交流,共同研究开展发展性评价工作的相关事宜。

四、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学校共9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含民办1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含民办2所)。

调研发现,各学校执行原发展规划时,对预设的规划目标与细化成的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良好。*江中学教科研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成果获省二等奖。*中学梅城校区再次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改建了田径场,新建了学生公寓与教师办公楼,装修了教学楼,正在新建科技综合大楼,大大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与办学条件。寿昌中学改建了田径场,新建了综合大楼,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教育成果颇丰。*中学*江校区“生本德育”特色明显,其教研科成果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高考实现了历史性新突破。育才高中努力扩大办学规模,规范化管理程度逐步提高,连续两年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为二类学校。*江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乾潭职业高中幼教专业进口旺,出口畅。先锋职业学校高职类高考成绩整体上扬,进步幅度大。雾江职业学校立足本校实际,努力克服自身发展不足,同样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五、对下一步各学校开展发展性评价工作的建议

鉴于各学校发展规划执行期限的实际情况,育才高中由于原发展规划实施将进行了一学年,下一步是仔细对照发展规划预设的年度工作目标,加强学年度自评工作。市教育局根据学校自评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

其他8所高中原发展规划均已执行到期,在回顾总结原发展规划执行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性评价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上。学校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学校基本情况及分析;学校发展整体目标及目标体系;学校发展的实践措施;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各学校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自身实际,要依据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等要素,发动教职工参与科学制定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体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学校发展规划和分年度计划目标。召开教职员工座谈会,充分听取其意见与建议。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在学校公布后上报市教育局备案,接受市教育局指导与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状况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小学,学校,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状况考察报告

学校是学生系统教育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会破坏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对这7所学实地查看,对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的。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的改观。多数学校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的安全隐患正在。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学操场还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保障,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资金对消防器材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的灭火器和质量都了消防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学校楼房建筑年代久远,消防栓,而且因水压,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的硬件措施是灭火器。

4、电路改造

该乡对所有学电路了改造,废除了的老线路,更新了电气设备,消除了老线路的安全隐患。,用电器猛增,用电量大大,也要求放松警惕。实地查看,笔者有些学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新建了学生餐厅,私人承包的管理,学校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性,对餐厅的食品卫生不检查。,该餐厅未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软件

1、组织机构

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人的安全防范工作,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配备了保卫人员,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安全防范工作了组织。

2、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途径。该乡各学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的教育,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师生员工内心。

二、对该乡校园安全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此次调查,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从的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让孩子们享受到了科技乐趣;学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与成绩同在的是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之处。硬件的安全隐患很常见的,年久失修的房屋,操场上固定位的体育器材,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裸露的日光灯开关等等校园隐型杀手。软件,各组织机构对安全问题侥幸心理,。宣传教育工作也有待改进,使得安全人人乐于的话题,安全意识每个人内心。

三、总结

此次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调查,反映了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状况,希望此次调查对三河尖乡中小学校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启示,相信在社会各界的齐力下,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会更大的进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将更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2111 字

+ 加入清单

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考 察 报 告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黄  威

考察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

1.背景:苏州外国语学校是1994年经苏州市政府批准,由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招商引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而投资建造的一所新型学校。学校于2001年转制为股份制民办学校,实行懂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前身为苏州国际小学,如今已发展成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所一贯制的大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小班化、寄宿制教育。在校生1900多人。

2.学校发展战略:先做强、后做大、实施精品发展战略。

2.1实施策略: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育质量求生存,以教学特色求发展,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 办学思路: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国际融合,全面发展。

2.3 精品目标:(1)优良的教育设施;

(2)鲜明的教学特色;

(3)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4)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管理者队伍;

(5)富有创新意识与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6)品位兼优、善于探索、个性鲜明的学生;

(7)一批与精品学校相匹配的优异成果。

3.具体措施:

3.1突出外语,构筑国际教育交流平台

3.1.1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专门成立外语研究部,具体负责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活动,对全校教师分层进行外语培训。苏外学校领导和教师经常走出去学习、考察,积极参加英语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苏外讲座与交流。经过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大容量阅读,快节奏吸收,在听说中运用,从读写中巩固”的独特外语教学特色。

3.1.2积极开展外语课程和教材的研究与建设

苏外十分重视外语课程改革与校本教材的建设,自己编写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资料,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苏外特色的“1+1+1+X”的中学英语课程体系。3个“1”为国家规定的英语课程、校本教材及英语报刊;“X”指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

3.1.3积极开展科学务实的双语教育实验

苏外在小学高年级实施双语教学实验,设置双语教室,目前学校有19个双语实验班,接受实验的学生达600人。高二有9人、高三有31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高三有5人通过六级。

3.2以人为本,促进优秀教师队伍建设

3.2.1坚持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文管理相结合

苏外的管理由责任不清想责任到人转变,打破了模糊观念;由平均分配向优质优酬转变,打破大锅饭;由能进不能出向能进能出转变,打破铁饭碗。加强考核、评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力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苏外将“文化生态”理念引入教师管理领域,重视管理者与教师情感上的交流,重视对教师人格上的尊重和生活上的关心,将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3.2.2坚持对教师的培养、指导与让教师自主发展相结合

为了鼓励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提高,苏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班,先后承办了17次大型研讨活动,13人到美国、加拿大等地参观、学习、考察、培训;经常邀请领导和专家到苏外指导,做学术报告;开办各种培训班。

苏外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的着力点定位于三个方面:一是定位于改革、改善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上;二是定位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三是定位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上。苏外还为教师提供了三个交流的平台:一是定期编印《苏外教科研》;二是开设“教师论坛”;三是举办每月一次的“教师沙龙”研讨会。

3.2.3坚持奖惩性的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苏外组织了3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开展了“三项基本功竞赛”:每人上一节汇报课,写一篇教学论文,进行一次新课程理念书面测试。进行了大量的磨课、听课、评课活动,全校共听课4000余节。在磨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纯的磨课向引领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转变;由过去较多研究教法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由单纯掌握知识技能向知能情三者合一的转变。

4.全面发展,彰显精品发展战略

在突出外语的前提下,苏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前学校拥有课外兴趣小组50多个,其中包括钢琴、计算机、刺绣、舞蹈、美术、书法、声乐、摄影、插花等。在近三年中,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594人次。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获得苏州市和江苏省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有35位。仅03年下半年就有46人次在全国、省、市、区级以评优课为主的教学竞赛中获奖;有49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有28篇论文在各级各

类教育刊物上发表。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实验小学”、“苏州市小学常规管理示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等荣誉。

5.结论

苏州外国语学校原先就是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体制的转型,打破了大锅饭,学校“活”了,也更充满了“朝气”。在有较稳定的生源和较好的生源的基础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真正贯彻,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自然就会提高,必然就会取得很多的教育教学成果。

校长班学员:

合肥三十二中   黄  威

2004-12-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考察报告:关于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考察报告:关于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组织进行了一次关于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问题的专题调研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内容。xx年8月2日至5日,我们利用这四天的时间,一起到如东县岔河中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我们主要运用了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随机对30位同学和四位老师进行了调查。

8月2日,我们六个人约到掘港,讨论实践的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实践步骤到这儿就讨论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分配工作:问卷是大家一起出,先各自回去查资料,各人先设计出一份,然后在网上相互传阅,把好的问题留下,合成一张问卷,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为了有足够多的时间做准备,我们决定8号出发。安排完工作我们就解散了。

8月8日上午8点半,我们来到岔河中学。学生的时间真的很紧,几乎没有很长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们只能利用课间休息的短短十分钟去发问卷。十分钟当然发不完,所以又要等到学生下一个课间接着发。。小队长和曹婷来到初三老师的办公室,有几位没课的老师在办公室批作业、研究试卷。她们找了两位老师开始简短的访谈。整理老师们的观点,大体是这样的:近两年,学校扩建了,也重新规划了,因此环境比以往好多了,没什么大问题,还是比较满意的。比如学校操场变成塑胶跑道人工草坪了,新建了一幢食堂楼,绿化带更多了。但是,教学设施还有待改进,比如教室的投影设备现在还不是很普及,希望能在教室里用电脑上课。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知识更形象地反映到学生眼前,并且能减少粉笔灰,有益师生健康。其次,学校有时还是会看到有垃圾,一方面我们看到学生环保意识还欠缺,另一方面也看到学校的保洁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这方面有待加强。还有就是食堂的问题,虽然有了新的用餐环境,但是并不表示卫生也有了保证,饭菜里出现虫子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这也导致很多同学不愿意在食堂就餐,有的干脆不吃饭,这样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因此,希望学校在这方面一定要予以重视。至于宿舍问题,以为学校大部分是走读生,尤其是初中生,所以宿舍问题不是特别大,但是也希望今后能逐步提高住宿水平,比如能安装空调、热水器。谈到学生和环境的融合,老师们感到很复杂,因为很难绝对地说好还是不好,新的校园环境当然给学生带来了激情和动力,但是仍然有学生不能做到保护学校环境,校园里不时出现的垃圾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如何激发更多的学生真心地热爱、保护校园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校方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老师们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这一点从学校的扩建就可以看出,不过环境的改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所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陈晨和王群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收回了十多份问卷,其余的下午再接着发。她们说同学们虽然课业繁忙,但是依然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非常.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感谢。下午三点多,我们各方面工作都结束了,解散回家。

8月9日。今天就比较轻松了,大家不用到处跑了,只要在家做整理的工作。我也开始准备报告了。

8月15日,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要完成报告啦,桑颖颖整理好了问卷。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对于学校环境保护,同学们的关心程度在“一般”和“很关心”两个水平上的人数比例差不多,极少有人对环保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个现象还是好的。在参加环保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是有时参加,只有个别同学不参加,经常参加人数所占比例也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课业繁忙,当然也可能是同学们将环保由概念转化为行动的意识还不是很明显,有待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欧美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史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5588 字

+ 加入清单

欧美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史考察报告

欧美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史考察报告

一 在12世纪前,整个西方还没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但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学者与机构早在古希腊就有了,如苏格拉底、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及其创办于公元前392年的教授雄辩术的学校,柏拉图及其阿卡的米学园(Academy)等培养哲学家、统治者的哲学学校;同时,也有为教士与医生开办的专业学院或学校,如为希波克拉底及他的医术开办的伊斯奇勒斯医学寺院等。在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特别在那些哲学学校或学园中,道德教育从一开始就被作为其重要目标甚至核心目标。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学会“应当怎样做人”,“敦促你(人)们专心向善”以“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在柏拉图那里,“如果你问什么是教育的用处,答案是简单的——造就好的人,而好的人就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德行”指的就是中庸、勇敢、自制、公正、守法、友谊、温和等等。 这些雅典的哲学学校,特别是柏拉图的阿卡的米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学园以及稍后的“类似学校”对于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样,古希腊高等教育机构中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传统也在中世纪大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当然,同古希腊哲学学校与学园中学者在道德问题上的非政治性与非宗教性传统有所区别的是,中世纪大学中的道德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原先的世俗化慢慢地向宗教化过渡;在其中,罗马帝国晚期的基督教思想家与教育家奥古斯丁的“原罪说”、“禁欲论”与“灵魂不死说”对于道德教育的进一步被加强及其宗教化过程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各个时期直至19世纪后期,道德教育在欧洲高等学校中的重要的或核心的地位基本上没有动摇过,所不同的只是各个历史时期中高等学校在道德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中有性质的改变。 在美国,哈佛大学及其他最早建立的大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坚强信念与正直品性的部长与城市领导人”;所谓“道德”或“品性”就是美国化的、世俗化的清教徒道德规范,当然也有一些启蒙思想混和其中,具体地说有节制、缄默、秩序、真诚、公正、中庸、宁静、谦逊、贞洁、坚强、节俭、勤奋、惜时、清洁等等道德规范。在18世纪,大学是通过《圣经》的学习与道德哲学课及其他措施来培养具有如杰弗逊所说的“具有才智与美德的优秀人物”的;这些人将成为政治家、律师与法官以及其他专门人才,由于他们具有的才能、特别是高尚的德行从而成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幸福得以保障的支柱。”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在那里,布朗大学的校长弗兰西斯·威兰德曾说:“在年轻人的教育中,最重要的目的是道德品性的培养”,这句话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所有大学校长的共同看法。在具体的教法上,除了学习《圣经》与道德哲学课外,还有一种哲学研究课,由于大学与学院基本上成了教会的侍女或附庸,这种哲学研究的目的首先被规定为把所有知识连接成一个整体以合乎理性要求、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或至少阻止科学对于宗教信条的削弱。此外,这种哲学研究课也要求教授那些对学生个人生活与专业活动有用的道德诫律,并使之运用于学生行为中。在教材方面,哲学家与教育家们还写作了许多“道德科学”的读本或手册,在其中,从私人道德到公共哲学与公民美德各个方面的诫律与规范都以明了、简洁的教条式组织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要求学生掌握。在当时,大学当局还通过宗教活动、教会服务活动、校长与教授的演讲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去促使学生过虔诚敬神、正直高尚的生活;大学当局也制订一系列规则支持上述道德教育目标,这些规则又由罚款、记过、甚至在必要时开除学生的方式来强制执行;在其中,教师对于规则的执行起着重要的监督与管理作用,有些大学的校长们甚至在助手的帮助下给学生的道德品性打分数、评等级,并将其与学生的学术成绩联系起来作为评定学生的主要标准。此外,大学当局十分强调教师的言行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中的“榜样”作用。许多大学认为,教育者个人的品性是学生道德成长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詹姆斯·麦考什则同每一个申请做大学教师的候选人亲自谈话以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稍后的另一位校长则说,他宁愿选择一个绅士而不是一个学者(如果这个学者的道德品性不符合他的要求的话)来做大学教师。在哈佛大学,有名的艾略奥特,校长虽然非常强调学问与研究的自由,但仍然很重视教师个人的道德品性。对于这种情况,教育哲学家威廉·弗兰肯纳在《道德教育的哲学考察》一文中曾作了归纳:“根据传统的观点,各种道德规则或价值和由此而来的品性应通过教育的而非法律的途径灌输给个人。那些教育途径不仅诉诸说理,也求助于培养习惯、运用奖惩或褒贬手段、采用规劝、榜样和问答教学等不同形式的灌输性方法。”总之,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最初几年,高等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这一传统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二 但是,从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叶起,这种情况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从表面现象看,首先是19世纪末高等学校中道德教育的开展变得越来越难,然后是20世纪初期逐渐的忽视,最后是在20世纪中期,道德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实际消亡。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源概括地说是:科学、特别是进化论、新物理学与新哲学的发现与发展对于宗教及其道德价值观的怀疑、批评与否定;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冲击;现代城市的兴起、扩大及人口的增加与流动对道德价值观念及高等教育的冲击;社会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的变迁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对于道德与道德教育所产生的影响等等。具体地说,在上述社会变化与发展中,原有的宗教教条与道德价值、规范与新的社会状况的矛盾不断产生并扩大,新的道德问题不断产生,而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的新的道德价值观念尚未产生,或尚未发展到旧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在那个时代所具有的权威性与指导作用那样的程度。在这种新形势下,旧式的大学校长与教授的布道式的说教越来越显得过于简单化、教条化并落后于时代,与学术精神相背离;旧的哲学研究课、道德哲学课、伦理研究课等慢慢演变为纯理论性的、抽象的道德学课,只讲解或澄清伦理概念的含义,分析道德推理的逻辑与结构,比较各种伦理体系而不涉及真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不涉及学生的具体生活与日常言行,原先的规范伦理学及道德教育课变成了元伦理学课;同时,因为新时期的理智主义的学科训练倾向与功利主义的职业定向的课程的兴起,公民教育的目标与课程不再被大学师生及社会所重视,大学校长与教授对于学生的言行不再象过去那样过问;学校对于纪律、规则不再那么强调;学生的品行不再象过去那样被评定,甚至在教师的选聘上也不再强调个人的品德与宗教信仰;教授们只对评价学生的学术成绩负责,道德与行为问题则被留给系主任与有关的专门管理人员,而后者实际上不再真正关心学生的品行问题,而将注意力放在一些非道德领域的日常事务上,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理智训练与品德培养第一次在高等学校中被分割开来而出现了“两张皮”的状况。对此,托夫勒也正确地指出:“由于工业革命的浪涛冲击了古老的价值结构,新的情况要求新的价值,教育者便对此退避三舍。作为对传统神学教育的反动,‘教授事实并让学生们自己做出决定’被看成了进步的东西,文化相对主义和科学中立化取代了传统价值的主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高等学校完全停止了道德教育)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当然,一些明智的大学校长、教育家与思想家们即使在这个时期也未放弃过复兴道德教育的努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45年的《哈佛报告》——《自由社会的普通教育》。论文认为,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接受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大学的重要责任。《哈佛报告》指出:“大学必须停止它对于寓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理论科学中的价值问题的忽视,大学应相信苏格拉底的教导——善的知识将会导向善的德性。”随着大学重视普遍教育的运动在整个欧美的展开与发展,高等学校对于道德教育又重新给予重视,各种有关人类道德价值的学科被开设、恢复、发展与加强。但是,即使在当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难题:应该在课程中规定多少比例的道德教育或公民教育的内容?如何将公民教育或道德教育的内容压缩编制到“核心”课程中去?这些具体而又重要的问题都没有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人们只是限于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的呼吁与匆促地设立许多有关道德教育的课程,却没有深入系统地考虑道德教育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到了60年代,由于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及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的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理智主义、科学主义倾向在欧美国家的大学中弥漫开来。人们认为,民主社会的保障是产品的多少与核武器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因此,高等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又很快从改革的幕前退到了幕后,普通教育运动只给道德教育带来短暂的光辉,道德教育再一次被人们看作是高等学校中的“软”领域而备受歧视与冷落。  三 但是,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高等学校中对于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忽视或取消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从60年代起,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发生了激烈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化。民权运动、妇女权利运动、越战问题、大学学潮、环境保护运动不断发生,水门事件、贿赂、贫困、堕胎、吸毒、同性恋、安乐死、试管婴儿、用病人进行医学试验及残疾人权利等直接涉及道德与价值问题的事件与难题,以空前强大的压力出现在每一个公民与公共机构面前,并要求人们就此作出判断、选择与行动。然而,一方面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与传统道德教育在各级教育机构、公共机构中的衰落,另一方面由于在社会上还没有或者说不可能出现一种可让人们拿来解决如此众多复杂的道德与价值问题的灵丹妙药,即一整套明确、固定与普通的道德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体系。这样,一方面是社会机构与公众在这种社会变化与道德困境前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是他们的道德素质或水平的迅速下降。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教育界、公众与公共机构开始意识到道德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呼吁要加强党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中的道德教育。盖洛普民意测验机构曾在1975—1976年度作过一个调查,其结果表明,在美国,有2/3的人认为,学校应在学生的道德发展方面承担起重任。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有一半人口受过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本来,这些人在大学受教育的时期也是其发展道德品性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但是,大学生们的道德与价值观状况怎么样呢?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会与宗教教义对于高等学校与大学生已失去控制与影响,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不再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在道德与价值领域,“上帝死了!”,那么,在复杂多变的新的社会生活与道德价值问题面前,“青年学生们到何处去寻找诸如关于宇宙、社会关系等难题的答案呢?”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们在道德品性与价值观问题上的实际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调查材料表明,大学生们承认,在过去的30年中,大学生们在课堂有过作弊与欺骗行为的人数比例在明显增长,大学生们越来越缺乏利他性,越来越专注于利己目标;在过去的15年至20年中,大学生们越来越希望自己“有很好的经济状况并使个人获得别人的承认”、“拥有支配他人工作的职权”;相反,对于政治事务、参与社团活动计划与改善环境的活动的兴趣越来越低;在最有能力的大学生中,只有5%的人预备将来选择在政府部门服务,在各项选举活动中,18—24岁年龄组的学生参加选举的人数比例持续下降,而且其下降速度比任何其他年龄组要快。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求在大学建立一种“健全的道德教育”,以帮助大学生选择更高的道德标准、对团体与社会具有更大的公民责任心。有人指出,在道德与价值领域,“当我们失去了熟悉的路标,即使是有疑问的路标,我们还是会感到不安。世袭秩序的解体和已有权威的消失只是由不稳定的自愿机构的纪律代替了。”这些不安和疑问如何消除呢?“我们必须转向大学,它们是一种世俗化的教会。” 于是,从70年代初起,大学又开始了对道德问题与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首先是一些道德哲学家、神学家、法律教授和社会学家发表文章讨论各种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后来,有关个人生活与专业行为的伦理问题的课程出现在大学与专业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如医学院中设置医学伦理学以讨论堕胎、安乐死、病人医学试验与试管婴儿等问题,在行政管理学院讨论政治界的丑闻及其涉及的道德问题,在商学院讨论商业中的欺诈等问题,在工程学院中讨论工程带来的灾难问题,在新闻学院中讨论新闻中的虚假报道问题,在法学院讨论水门事件等问题;美国律师协会曾要求法学院系的主任们将专业责任心的教育作为律师资格教育的要求之一。在大学与学院中,实践伦理学与道德推理课程已逐渐渗入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以美国为例,在70年代后期,全美大学中这类应用伦理学课程已超过1000种。在德国大学的医学院、法学院等专业学院中也普遍设立了各种专业伦理学或应用伦理学课程。从性质上看,这种课程同20世纪初叶前的道德哲学课、哲学研究课的目的与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与此同时,大学还采用或创造了一系列道德与公民教育的措施与活动,如指导学生制订行为规则并公正地执行规则、指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服务)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与创造大学的道德环境及其道德标准与道德气氛等等。这些措施与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也引起了如伦理相对论与灌输等重要问题;而且,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角度看,其结果也不十分理想,1986年的美国教育部长贝内特在哈佛大学的演说中甚至说:“在形成学生的道德辨别力的责任方面,我们的大学与学院做得怎么样呢?除了极少数学院——大多数宗教与军事学院外,高等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什么作为的”。1989年,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则指出:“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几个目标中,‘培养公民的普通教育’显然是最不成功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