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导游词_导游词范文_网
全文共 7798 字
+ 加入清单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要去丽江古城游览。我国有两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遥古城,南方是云南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丽江古城。从地域来讲,丽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少数民族高原古城。
[大研古城的位置→历史]
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请看盆地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峰,丽江盆地则像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就叫大研,难怪人们说丽江文化昌盛是因为丽江钟灵毓秀、地灵人杰。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来一直是滇西北商贸中心和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重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着6200余户人家,常住人口约有2.5万多人,其中纳西族人口约占67%。丽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选址]
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古城北靠金虹山,西倚狮子山,东南向着千顷沃野,地势北高南低。这样的位置,冬阻西北寒流,夏送东南暖风,使古城冬暖夏凉,气候舒适宜人,我们身边的玉河水则为古城提供了洁净而充足的水源。可以说,古城的选址是十分科学的。
[水车→照壁→水龙柱]
我们面前的水车,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地方也还在使用。它可以用来舂米磨面,如果人住在高处或要灌溉的田地在高处,但水在低处流,还可以用它来提水。
水车旁是写有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像这个样子。照壁右侧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立了这个水龙柱,以表达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也请各位朋友像古城人民一样爱护古城,不乱扔烟头垃圾。
[世界遗产徽记→石刻墙→巴格图]
再看世界文化遗产徽记图案。外圈呈圆形代表地球、代表大自然;正方形内框为两只手合围,代表人类的创造;圆圈和方框内外密切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环绕圆圈的文字,分别是中文、英文、法文的“世界遗产”一词。
右边的这堵石刻墙,采用丹霞地貌区特有的砂岩雕成,是因整治古城外围环境,于1999年建成的景观。这堵巨型浮雕墙,高9米,长55米,名为“丽江古城盛世图”,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城三个片区的古代日常生活场景。其代表性场景有白沙壁画、束河四方街、大石桥、大研四方街,还刻有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演奏、男耕女织、古城民居大屋顶,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
我们脚下是“巴格图”,又叫青蛙八卦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占卜工具。图案正中爬着一只青蛙,背上似有占卜经文,腹部横穿着一支箭,象征五方五行五色八位。箭杆朝东,象征“木”,木色青;蛙嘴朝南,嘴吐“火”,火色红;蛙腹居中,化为“土”,土色黄;箭头朝西,象征“铁”,铁色白;蛙尾朝北,撒出“水”,水色黑。此外,蛙的左肢指向东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脚指向东北,右脚指向西北,加上东、南、西、北,象征八方卦位。图案周围标有十二种动物形象,从正东方起的次序是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子鼠、丑牛。这样,木、火、土、铁、水五行各配公母而得十,然后循环配与十二种动物而得六十序数。民间东巴祭司以青蛙躯体部位象征宇宙空间方位,布局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八方八门,使之形成了特殊的占卜图,用来解释自然界,预测人类生活。巴格图对研究纳西先民的原始宇宙观,乃至对研究八卦起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城布局]
古城的街道和房屋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象山脚下的黑龙潭泉水流出千米长的玉河,玉河泉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院,流遍全城,使丽江古城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情趣。古城的街道、房屋随着水势、山势自然伸展,与我国许多古城的方正严整的棋盘式布局迥然不同,更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园林之美。以水为脉的布局也告诉我们,如果哪位朋友在古城中迷了路,那么,只要逆流而上就能走出古城,走到入口这里。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沿着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吧!
[五花石街道]
可能有的朋友已注意到我们脚下的铺路石,这叫五花石。古城里铺的都是这种美丽的砂砾石板,经过千百年人马的踩磨,已经相当光滑。这样的街道旱不灰、雨不泥,如果是在阵雨过后进古城,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花道”伸向远方,简直美不胜收。这种五花石是花岗石的一种,古城里铺的都是这种石头,难怪日本客人说:“你们丽江人真阔气呀!”
[小桥→流水→人家]
大家看,我们左边是西河,它流向四方街,流向木府,我们的右边是随着山势而建的纳西民居。这里玉水滢滢,垂柳依依,木桥座座,瓦屋鳞鳞,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据统计,在古城3.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石拱桥、石板桥、栎木桥365座。丽江古城既是一座水城,也是一座桥城。水,对古城来说,是脉络,是血液,水使古城充满活力,水给古城平添秀色。可以说,没有了水,丽江古城将失去一半的妩媚。
游客们,在这古城里,除了这水给古城带来活力外,还有一个给古城带来活力的方面,那就是居民。直到今天,以纳西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仍然工作和生活在古城里。他们自然祥和的生活,使古城古风犹存而又生机盎然,因此人们又把丽江古城誉为“活着的古城”。大家随时可以见到纳西大妈们,身着宽腰大袖上衣,腰系百褶围腰,背披七星羊皮,在经商,在娱乐。她们年轻时披星戴月地劳作,现在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她们有时在古城中联袂而行,成为与古城十分和谐的一道风景,请各位注意观察。
[四方街]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它是由成排连接的铺面围成的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广场街面,街场占地约有6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四方街为什么这样有名呢?如果说我国北方有一条世界闻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话,那么,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毛皮、药材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
古往今来,白天,这里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并且自然地归行划市,连周围的几座桥都成了一些商品的专卖地,如科贡坊前的这座桥叫“卖豌豆桥”,西南角的这座桥叫“卖鸭蛋桥”。到了夜晚,特别是节日的夜晚,这里又成了各族儿女的歌坛舞池,人们燃起篝火,在这里对唱山歌,跳起锅庄、阿丽哩、芦笙舞,通宵达旦。如果你巧逢这样的盛会,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明代木公土司的诗句“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月明中”,就是这种盛况的真实写照。
也许大家已注意到四方街并不水平,而是向东稍有倾斜,这是为什么呢?四方街就如纳西谚语所说的,是个除了鸡辔头什么都有卖的热闹集市,没几天就会有许多垃圾,古城又没有固定的清洁工,古城人民就根据地势,巧妙地利用西河水自然冲洗街场。做法是:下午集市散了,人们就用三块铺板在街头河上一闸,西河水就漫上河岸流向街场,四周店铺的主人则用棍子乘着水势挑拨,污水流入东河,去灌溉千顷农田。利用河水自流洗街,既干净,又免了扫地之劳,这在我国的城市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科贡坊]
这是科贡坊,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的“一门三举”而建的。丽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3年实行“改土归流”,即由原来的土司统治改变为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统治,丽江从此就由封建领主社会进入了封建地主社会。社会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子弟的读书热情,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180年的时间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七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座两层的科贡坊。清朝末年,这个小巷里又出了丽江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于是乡亲们在被烧毁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贡坊,并且升为三层。实际上,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取消科举,光古城就有两家“一门三举”。现在,人口只有三十多万的纳西族,却拥有成百的专家教授;每年的高考录取人数,按人口平均数在省内也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纳西族是一个崇尚文化、善于学习的民族。好了,大家可以在四方街活动30分钟,也可以买一些土特产和纪念品,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下面我们前往“纳西四合院”参观。
[纳西民居→四季博古]
纳西族的善于学习也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设上。古城民居在广泛吸收汉、白、藏等民族建筑文化的同时,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融其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纳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等,并在门楼、前廊的设置和天井铺地、门窗隔扇等方面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目前,整个丽江古城(包括白沙、束河)的重点保护民居共有140户,而大研古城里就有112户。现在我们就进入“纳西四合院”参观。这是四合五天井,四合就是东南西北四方房屋,每相邻两房之间有一个小天井,加上中间的大天井共有五个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这四方房屋的楼上楼下都是相通的,所以又叫“走马转角楼”。大家看,这四方房屋的前檐柱下都垫有很高的五花石柱础,既保护了柱脚,又很美观,却不利于房屋的防震抗震,而丽江可是一个多地震区啊!主人难道不懂得这一点吗?大家说呢?原来,这种“走马转角楼”有一个特点,就是相邻两房有一棵前檐柱是共用的,两房的山架斗在同一棵柱子上,建筑上称之为“同梁合柱”。这种结构,不仅省了一棵柱子,还使房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所以主人才用那么高的柱础。
如果问这个四合院里哪一部分最富有纳西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芯——“四季博古”。虽说这些也是学习汉族、白族文化的结果,但是到了现在,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这样居家必有六合门,必有四季博古。这六合门,可装可卸,方便灵活,开则为门,关则为窗,平时只开中间两扇,遇有红白二事、客人较多时,六扇门均可卸下来。所雕的窗芯称为四季博古,构图内容多为四季花卉、博古器物,以寄托纳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禄寿禧、耕读传家的美好意愿。大家看,这叫“松鹤同春”,寓“春”和“寿”;这是“喜鹊争梅”,寓“冬”和“禧”;这是“鹰立菊丛”,寓“秋”和“福”;这是“鹭鸶采莲”,寓“夏”和“禄”;这是“孔雀玉兰”、“锦鸡牡丹”,请大家展开联想,看看它们有何寓意。
[丽江紫禁城“木府”]
现在我们就顺着木府的护城河前往木府。姓木的土司曾统治丽江四百多年,在占尽天时地利的狮子山麓,营造了规模宏大的土司府衙,被人们称为木府,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木府。大家会说,这也算护城河吗?原来护城河是又宽又深的,“改土归流”后,随着土司势力的衰落,护城河就越来越小了。
丽江古城还有一奇,那就是古城没有城墙,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回答。我来提示一下:土司姓木,而且历代土司热心于学习汉文化,也讲究文字避讳,请大家从汉字上去考虑。对了,木家居住的地方如果筑了城墙,就如同“木”字加了个框,成了“困”字,这当然不行。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就请大家见仁见智,议论一番吧!
木府快到了,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牌坊上写着什么?“天雨流芳”,对。这“天雨流芳”四个字,原是明代的木公土司写的,后来散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纳西族书法家、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群杰先生补书的。这四个字,既可以用汉语解释,同时它又是一句纳西话。用汉语可解释为“皇恩浩荡像春雨一样滋润着神州大地”;在纳西语里,“天雨流芳”是“去看书吧”的意思,真可谓一语双意,别出心裁。
木府到了。据说木府是仿照北京紫禁城建造的,这种僭越本分的做法,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决不允许的,因此,木氏土司从不让外人进去,连徐霞客也不例外。徐霞客受木增土司的邀请,在1639年明朝末期来到丽江,远望着楼阁巍峨的木府,在他的《徐霞客游记》里写下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感叹,这句话已写在东边的照壁上。
这座石拱桥形似马鞍,叫金鞍桥,又叫玉带桥。这座桥之特殊在于它的长宽之比,一般的石拱桥,长比宽要长,这座桥则不然,它长仅3米,宽却达9.6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木氏土司出巡或者回府,总是八抬大轿以示显赫威严,桥太窄当然不行,还同时考虑到这桥与高大的忠义坊之间的呼应协调。
木氏土司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上贡不断,特别是明朝万历年间,据说木增土司曾用马帮驮着万两金银,万里迢迢到京城进贡,明神宗大受感动,钦赐“忠义”二字,并下圣旨建这忠义石牌坊。土司对朝廷的忠义还可以从木府大门的对联上看出来,“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这副对联来自木泰土司所写的纳西族第一首汉文诗《两关使节》,意思是皇帝的诏书一来,就好像离太阳更近了,感到十分温暖;如果好久没接到朝廷的文书,那么,就觉得天上的白云都懒散了。请大家进木府参观。
[仁寿桥→大石桥→阿溢璨]
现在我们前往百岁坊、大石桥、阿溢璨游览。大家看,在临街的房屋中,有的不是正面朝街,而是山墙一面朝街,对这一点,与梁思成齐名的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1938年来丽江考察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请大家想一想山面朝街的优点。由于中式建筑不太高大,屋坡又长,如果正面朝街则采光不足,所以山面朝街的优点是采光好。
仁寿桥到了。这是中河,这里本来只有栎木桥,清朝后期这个巷道里一户纳西人家出现过一位长寿老人,叫年世光,他活了108岁,一时传为佳话。于是,官府和街坊捐银建了这座仁寿桥,又叫百岁坊桥,并在东边五六十米处建过一座木制的百岁坊,这个巷道也就叫百岁坊了。
现在我们到了大石桥。这座桥建于明代,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是古城中最大的石拱桥,是古城的东、西两个部分的交通要道。“大石桥”名符其实,它又是四方街集市的延伸,曾经是麻布的专卖地,所以又叫卖麻布桥。
游到这里,大家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啦。如果大家还想一饱口福的话,可别忘了抽个时间到附近的街巷里品尝丽江粑粑和鸡豆凉粉,它们可是丽江最著名的风味小吃。您既可以来个丽江粑粑酥油茶,或者来一个丽江粑粑鸡豆凉粉,这鸡豆凉粉还可以趁热蘸粑粑,也可以凉拌了吃。不论哪种吃法,都能让你余香满口,回味不已。
现在我们前往阿溢璨。丽江古城开始是由中河两岸的若干村落发展、连接而成,阿溢璨是最早的村落之一。我们面前的泉水井叫阿溢璨水井,井水甘冽纯净,据说还有养颜益寿的功效。井旁的碗是为方便行人喝水而放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丽江民风之淳朴。在过去,古城里有乡规民约,晚上十点前后到第二天的早上十点前后,是居民到河里打饮用水的时间,任何人不得在河里浣洗或扔垃圾。假如过了这段时间还要打饮用水,就要到散布在古城中的单眼泉水井或三眼井里去打,这就保证了古城居民的生活用水。
[大研古乐会→东巴宫]
我们左边东大街有著名的大研古乐会和东巴宫,他们的古乐演奏各有特色。丽江目前有十几支这样的古乐队活跃在城乡。这里演奏的古乐分为“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个部分。“白沙细乐”是土生土长的纳西音乐,是我国四大古乐之一,有笃、一封书、三思吉等调子,曲调舒缓深沉,缠绵悱恻。“丽江洞经音乐”原来是宫廷和道教音乐,有一江风、山坡羊、水龙吟等曲牌,由于丽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纳西人民对古乐的钟爱,许多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曲牌,却在云岭深处的丽江保存了下来。经过在丽江几百年的流传,已具有比较浓郁的纳西韵味,所以叫“丽江洞经音乐”。纳西古乐的演奏以“三古”著称于世。哪三古呢?古乐曲、古乐器、古稀老人。在古乐演奏中,除了传统的笛子、云锣、古筝等等以外,还有波伯、苏古笃等在外地难得一见的古乐器,加上演奏者多是白髯飘飘的耄耋老人。在古色古香的氛围里聆听古乐,会觉得古风拂面,超凡脱俗,油然而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作用。今晚我们要去聆听纳西古乐,到时候再作详细介绍。
过去,这附近有许多客栈,有的专门接待茶马古道上往来的藏族马帮。有马帮就得有草料,我们面前的这块空地叫卖草场,这里既卖骡马的草料,也卖编草席草鞋的稻草、山草等等。这条街上有好几家土特产和木雕商店,欢迎大家参观选购。
现在我们已走到了东河边。大家还可顺道去东大街参观“金钥匙文化宫”与“和志刚书斋”。
[金钥匙文化宫]
在古城东大街“金钥匙文化宫”内挂着一把巨型钥匙,它是XX年为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5周年而做的,纯铜打制,高毫米,宽716毫米,厚72毫米,重800余斤,象征着丽江古城800多年的历史。钥匙手柄正面刻有世界文化遗产标识,标识右下刻有金钥匙的纳西象形文字,左有音译“涵紫谷”字样,再往下是纳西族东巴祭司头上戴的五幅冠示意图案,也是暗喻丽江古城曲折的街道水系。驮载巨型钥匙的神龟象征健康长寿,显得稳重如山,也象征“涵紫谷”这一纳西文化的厚重和悠远。
“丽江金钥匙”是由丽江嘉和有限公司于XX年8月8日投资260万元开发研制,并获国家专利的丽江标志性旅游纪念品。目前投放市场的金钥匙,已有纯金、纯铜、纯银、铜合金、银渡金等不同质地、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二十多种产品。近年来,丽江嘉和公司还把“金钥匙”作为一种对人的夸奖和评价,奖给那些能干的人和长寿的人。
[和志刚书斋]
和志刚是纳西族残疾人书法家,被誉为口书奇才。他的口书作品笔墨浑厚酣畅,独具“雄鹰折翅、志在蓝天”的风格。和志刚于1968年出生在丽江白沙古镇一户纳西农家,11岁时不慎触电,导致双臂高位截肢,但他人如其名,志坚毅刚,投入多于常人数倍的努力读完高中,同时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苦练书法,用嘴咬住笔杆,练出一“口”好书法。和志刚于XX年荣获“中国第十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位于古城东大街的“和志刚书斋”也被列为丽江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世界遗产丽江古城标志碑]
这座标志碑的整体造型以纳西族东巴文的“人”字为基础,碑上嵌着世界遗产徽记和纳西族神话传说中人类始祖的造像,突出“以人为本、创造历史”的寓意,体现“各族儿女与山河日月同辉”的主题。东巴经《崇搬图》中说,经过洪水浩劫之后,世间仅有崇忍利恩一人存活下来,后来他与天界仙女衬红褒白成婚,并从天上带着谷种、牛马,来到丽江过上农耕生活。衬红褒白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说的是藏族话,次子说纳西话,三子说白族话,他们分别成了藏族、纳西族、白族的祖先。
游客们,今天我们跨过了古城的西河、中河、东河,不,我们跨过了上千年的时间隧道,从“清明上河图”中走了出来,即将汇入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希望丽江古城的小桥流水美景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也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
更多专题范文
云南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导游,我姓戴,你们可以叫我戴导,今天我们游览的地方——云南丽江古城。
大家跟我来。这里就是云南丽江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魅力被人们称为忘却时光之地,又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城墙的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我们现在来到了虎跳峡。
这有一个传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爱发怒,二姐澜沧江爱着急,三妹金沙江娴静。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约两个姐姐往南逃去。来到云南丽江石鼓镇,两个姐姐执意继续南游,金沙江却立志去太阳升起的东方,就告别姐姐,转身向东去,于是形成了“长江第一湾”。父母派玉龙、哈巴兄弟追逃的三姐妹。两兄弟来到云南丽江白沙,面对面坐着挡住去东方的路。两人跑累了,约定轮流守候,谁放走姐妹就按家法问斩。轮到哈巴守候的时候,玉龙睡着了。金沙江见状,就放轻脚步,唱起优美的催眠歌。她一连唱了十八支,哈巴听着也睡着了。金沙江乘机从他们的脚掌间溜了过去。玉龙醒来,见金沙江早跑到东方去了,而哈巴还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头,转过背痛哭。两兄弟从此化成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头变成一块巨石落在江中,形成虎跳峡,而金沙江唱的十八支歌变成了虎跳峡的十八滩。
云南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象,说也说不尽。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拍照,注意安全。
云南丽江古城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你们好!今天我们要游览丽江古城,希望你们能在丽江古城留下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我们正漫步丽江古城,大家看,我们周围是鳞次栉比的纳西风格的民居,清清的溪流国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曳,还有更好的呢!大家跟我往前走,看着两旁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应有尽有,尤其是那各式的光亮铜器,一直都是广大游客为之称道的。好了下面请大家慢慢欣赏吧,可千万别掉队呀!
游客们,你们知道不知道丽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四方街丽江木府是丽江历史的见证。说道木府,传说中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墙。中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丽,拟于王者”“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是对当年丽江故都之繁荣景观的写照。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丽江古都一日游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玩的开心吗?还要注意环保,不要乱丢垃圾。希望下次还能为大家做导游!
丽江古城东大街导游词
各位嘉宾,此刻小黎将要带大家去游览下一个景点,也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刚从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园出来,我们要顺着从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来到被称作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在此各位嘉宾就会想,小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这高原小城称得如此夸张,其实一点都没有被小黎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那里虽是云贵高原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镇。并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锋,丽江盆地则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说话间我们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应当是一双水车吧,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日在一些偏远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构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丽江的世界文化遗产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和大研古镇三部分组成,但对于各位嘉宾来说,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镇,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随着小黎从右边的入口进入,看见了显眼的水车后,紧之后右边是写有__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宾看到得着一块。再往右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这个水龙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象爱护自我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也请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样爱护古城,不乱扔烟头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圆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类创造的礼貌,圆圈和方框相连,代表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右边的这些石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我们脚下是“巴格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常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等。
小黎在古城给大家讲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可是立刻就要进入古城了,怎样就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嘉宾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各位嘉宾心目中必须有这样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古城在中国有的是,为什么这个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评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宾请随小黎一同去游览一翻。一条小巷、一户人家,一不细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历史上了,这种感觉,在路上、在各个庭院中,您随处都能感受到。所以这座古城不是因为拍戏或是故弄玄虚而建的,是一座真实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脚下,您就会觉得比刚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块块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许多碎石沾在一齐,但它是一种丽江特有的乐角岩,采自周围的山上,因为五颜六色,所以当地人称五花石,人行马踏,经过几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诗意就在你脚下了,这条街就叫新华街。
在街道两旁,偶尔会看到一些人家门上贴有不一样颜色的对联,纳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纪念三年,第一年白联黑字,第二年绿联黑字,第三年贴对联,这是纳西人对死去亲人的怀念,经过一些林立的铺面,清澈的河水,小桥垂柳便印入大家眼帘,而在各位都没有见过的这么清澈的河边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阵阵的音乐传入耳中,这便是客人所谓的“洋人街”,但这条街上的铺面并非洋人所开,那里的酒吧又书生气的,有叛逆性的,有纯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里的人到丽江“充电”的方便之处就是在酒吧找感觉,尤其以外国人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桥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遥的。
在经过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桥,因为早先在那里卖豌豆,所以称为豌豆桥,桥西的小门楼便是科贡坊,科贡坊的名于坊后小巷,清朝嘉庆年间,巷内杨家有两兄弟同时中举,到道光年间,弟弟又中举,此事是丽江人得意之事,官府为了表彰杨家,激励来者,特立此坊。
站在那里向东望去,眼前一片开阔,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占地约五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那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么四方街为什么这样有名呢?如果说我国北方又一条世界闻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话,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皮毛、藏药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从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这个集市从开始至今有三百年的历史,要体会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奥妙,清晨,早起的人们开始买早点,是朦朦胧胧正在伸赖腰的四方街;午,买铜、买山货、买小吃的商贩组成繁荣的市面,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刚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经过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还剩着人和阳光的余温,在桥头晒太阳的老人换成了孩童嬉戏,两侧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这是化了妆的四方街;凌晨两点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测,仅有流水之声高低起伏,这是素面朝天的丽江。“丽君从
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丽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丽江男人对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有着异常的嗜好和异常多的时间,男人擅长一切在院内的活动,除此之外,他们最爱的一项户外活动便是坐客,而纳西女人一年当中仅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懒觉。从“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却单纯仅有两个字“勤劳”,纳西女人从早到晚干活,从体力活到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杀猪,从缝补衣服到生火做饭,个个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们则闲了下来,这一闲就不得了。纳西人中文人辈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说是纳西女人养出了纳西文化。
纳西族善于学习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筑上。古城民居在广泛吸收汉、藏、白等民族建筑风格的同时,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融于其中,构成了许多具有纳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数院等建筑风格,并在门楼、前廊的设置和天井铺地、六合门及其装饰等方面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问四合院里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蕊“四季博古”。虽说这些也是学习汉、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结果。可是到了此刻,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这样每家都必有六合门和“四季博古”。您看这六合门,可装可卸,方便灵活,开则为门,闭则为窗。平时只开中间两扇,如遇家中有红、白事客人较多,行走不方便时,则六扇门均可卸下。六合门上所雕的窗蕊称为“四季博古”,构图上用名花异卉,吉鸟瑞兽、完美典故,以此寄托纳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禄寿喜、耕读传家的完美意愿。大家看到这六扇门上都有各自不一样的图案,这是“松鹤同春”、寓“春”和“寿”,这是“喜鹊争梅”、寓“冬”和“喜”,这是“鹰立菊丛”、寓“秋”和“福”,这是“鹭鸶天莲”、寓“夏”和“禄”,这是“孔雀玉兰”、“锦鸡牡丹”,请大家都想想看它们都分别代表了什么寓意。
穿过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许多小桥,在我们脚下这座小石桥大家不防坐下来休息一下,看到桥旁“百岁坊”字样,不难猜测这就是百岁坊,试想一下百岁坊的由来,一般人都会想百岁坊老人有关,这就对了。
丽江古城东大街导游词
走进丽江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便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这股股清流都来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涤尽污秽,坚持街市清洁。
“丽君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丽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丽江男人对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有着异常的嗜好和异常多的时间,男人擅长一切在院内的活动,除此之外,他们最爱的一项户外活动便是坐客,而纳西女人一年当中仅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懒觉。从“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却单纯的仅有两个字,那就是“勤劳”,纳西女人从早到晚干活,从体力活到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杀猪,从缝补衣服到生火做饭,个个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们则闲了下来,这一闲就不得了。纳西人中文人辈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说是纳西女人养出了纳西文化。
介绍云南大理古城的导游词范文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如果说,自治州首府下关给人以繁盛、喧闹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则是古朴而幽静。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丽江古城旅游心得中学700字
说到丽江古城,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古色古香的小城,热情淳朴的丽江人,让我难以忘怀……今天我要带大家来到这里,和我一起领略丽江古城那独一无二的风采!
那是去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了丽江古城。一进门,一架古朴的木制风车便映入我的眼帘。大风车缓缓地转着,发出悦耳动听的流水声,让我情不自禁地幻想自己是不是来到了童话世界里。往里走,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有的房子都是用木头架起来的,透露着浓浓的自然味道,完完全全没有一丝一毫现代钢筋水泥的气息。用粗大的木头架起来的房子,一栋连着一栋,树干上一圈又一圈的年轮,似乎见证了古城的沧桑。再往里走,一幢尖顶小木屋出现在我的眼前,显得格外别致,格外突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制作纪念小挂件的小商铺。这家小商铺里面的小挂件可和别的小挂件不一样,这里的小挂件上可以刻上你的名字,而反面,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东巴文字。哇!这么罕见的文字,我可一定要买一条留作纪念。
我爱的,不仅是古色古香的丽江古城,还有热情淳朴的丽江人……
中午,丽江人毫不吝啬地招待客人到自己家吃饭。圆桌上,是一道道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地菜。他们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招待我们:他们连续不断地唱着云南当地的民歌,挥舞着手中的丝带,载歌载舞,热情似火!丽江人真是热情啊,至少在大都市,能歌善舞的人已经不多了。这次,我可要好好的“享受享受”!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更衬托出古城的美、古城的古老。古朴的小木屋,或是木制的大风车,古城的一切都变成金色的了,我又一次深深地陶醉在“童话世界”里了……
难忘丽江,难忘丽江的古城,难忘丽江古城充满浓厚人情味的人,什么时候,我愿再次来到这里,再来看一看这古色古香的小城,这独一无二的小城······
丽江古城旅游心得中学700字
云南民族村
31日,我们在云南民族村参观,并且过了火把节。
云南民族村简直是小孩子的天堂,云南的二十五个少数民族都在园区内有村寨。我们可以一一去参观学习,感受各个民族不同的风情。而且里面还有这些少数民族的玩具和食物,我都喜欢得不得了。
最有趣的有几个民族。一个是拉祜族,他们崇拜葫芦。一个是白族,他们跳的舞很有意思,居然用筷子做道具。一个是纳西族,他们的文字就像是画的画。
我们还欣赏了大象表演。我第一个坐在象鼻子上照相。大象的鼻子很粗糙。我最爱小象小城同学,它的样子最可爱,而且它还有绝活,会走独木桥,还会跟着音乐甩鼻子甩脚晃脑袋跳舞。有一个小朋友跟它合影,它居然做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晚上我们参加了火把节。离八点半还有一个小时,广场上就已经人山人海了。爸爸妈妈们给我们三个小家伙每人买了一个火把,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往人群里钻了。
终于到了点火把的时候了。妈妈保护着我去点燃火把。广场上的人开始沸腾起来了。他们拿着火把里三圈外三圈,围着中间的篝火,又唱又跳地转起来。火把燃完后,人们又手拉着手,跳起了锅庄。大家都玩得快乐无比。
夜深了,我们准备回宾馆了。在半道上,我买了一个鬼面具,戴在头上,竟把一个姐姐吓了一大跳。不过,更多的人看见我,都是开开心心地跟我“哇”一声,反倒来吓我。大家都乐得开了花。
在一个路灯下,妈妈发现她的脚完全被弄黑了。大家再去看自己的脚,都笑了起来。爸爸赶紧给我们的几双黑脚照了特写。
关于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美丽迷人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送走了寒冷的冬伯伯,又用“魔法”让万物复苏。这么美好的景象,同学们是否想去春游呢?我建议同学们到我家乡——台儿庄的水上公园去浏览一番吧!在那里,我们可以知道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公园四周围着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河上的波纹真像爷爷的皱纹,加上烂漫的阳光一照,又像爷爷灿烂的微笑。河的上方横跨着一座x形的彩虹桥再加上桥下可爱的小船,那真是锦上添花、美不可言了!公园里,阳光懒洋洋的照在脸上,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人们的脸颊,使人陶醉。参天的大树“牵着”茁壮的新苗的“手”“做游戏”,无数谈万紫千红的花儿聚在一起倾吐芳香,引来了许多五彩缤纷的蝴蝶。在那里,有许多好玩的,如:旋转木马、套圈、碰碰车、滑旱冰……看!还有人在打台球呢!
公园的东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围着的是巍峨壮丽的大战纪念馆,被阳光一照,那就像被春姑娘施了“魔法”似的金光闪闪。它还有一段既残酷又令人感动的历史呢!不过在这时候讲起来,更能体现出革命英雄的伟大。
公园的北面有一辆古老的火车头,据说,李宗仁就是坐这辆火车来到这儿的!如果你想要走进它,必须经过一个心惊胆战的吊桥哦!不过正是因为春天的阳光灿烂无比,把河面照成金色,所以人们都不会这么害怕了,但心还是“砰砰砰……”跳得很快。
怎么样,这儿的春天迷人吧?其实,还有许多美景没有给你们说呢,你们还是亲自来看看吧。相信你们来到后,准会流连忘返的!
丽江古城导游词400字
各位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翁导。欢迎你们来到丽江古城风景区,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丽江古城的真正魅力。
我先给大家了解一下丽江古城吧。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现在来到了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的,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出路这样说明这条街道很繁华。地面是由五彩石铺的,所以十分坚固,如果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美妙的声音。
游客们,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习俗,那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谭里的龙会顺着河流巡游,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得到龙玉的神圣保护,让自己家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听了这个传说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愿吧!
游客们,今天的旅行立即结束了,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明天再见!
丽江古城导游词400字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的丽江古城。我是陈艺涵,大家可以叫我小陈,今天的由我来陪同你们来到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现在我来到了丽江古城。在丽江古城的街道依山势而建,顺着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的花纹图案栩栩如生,自然雅致,非常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这就是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一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有石拱桥、石板桥、廊桥等其它桥。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看风景,拍一拍照片。
请大家在这里细细游赏,感谢你们的到来,大家在玩的过程,注意安全,注意环境卫生,祝愿大家玩得开心!
最美丽江古城导游词
Chers visiteurs,
Bonjour tout le monde, je suis très heureux dêtre votre guide. Mon nom defamille est Dai. Vous pouvez mappeler Dai. Aujourdhui, nous visitonslancienne ville de Lijiang, Yunnan.
Suivez - moi tous.Cest lancienne ville de Lijiang, villeantique de Lijiang, dans la province du Yunnan, a le double charme de la natureet de lhumanité. Elle est connue comme un endroit pour oublier le temps etaussi comme lune des quatre villes antiques les mieux préservées.Cest la seuleville antique sans mur dans la célèbre ville historique et culturelle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 dans la province du Yunnan, est située sur leplateau du Yunnan Guizhou, avec une altitude de plus de 2400 mètres et unesuperficie totale de 3,8 kilomètres carrés.Nous sommes maintenant à Tiger Jumpgorge.
Il y a une légende.Nujiang, Lancang River et Jinsha River sont trois s? s?ur a?née Nujiang aime être en colère, la deuxième s?ur Lancang River aimeêtre anxieuse, et la troisième s?ur Jinsha River est calme.Parents to marrythree sisters to West, Jinsha River Dark about two Sisters to run South.Arrivé àShigu Town, Lijiang, Yunnan, les deux s?urs ont insisté pour continuer à nagervers le Sud, mais Jinsha River a décidé daller à lest où le soleil se lève, adit au revoir à sa s?ur a?née, sest tourné vers lEst, puis a formé "lapremière baie de la rivière Yangtze".Les parents ont envoyé les frères Yulong etHaba courir après les trois s?urs.Les deux frères sont arrivés à Baisha,Lijiang, Yunnan, et se sont assis face à face pour bloquer la route verslEst.Deux personnes se sont enfuies fatiguées, ont convenu dattendre à tour der?le, qui a libéré les s?urs selon la loi de la famille.Quand Haba a attendu,Yulong sest endormi.Jinsha River a vu la situation, puis a commencé à marcherdoucement, chantant de belles chansons hypnotiques.Elle chantait dix - huitchansons daffilée, et Haba écoutait et rivière Jinsha a pris lavionet sest glissée entre leurs pieds.Yulong sest réveillé, a vu Jinsha River t?tà lEst, et Haba est encore endormi, a d? couper la tête de Haba selon laméthode familiale, tourner le dos pour pleurer.Depuis lors, les deux frères sesont transformés en Yulong Snow Mountain et Haba Snow Mountain. La tête de Habaest devenue un rocher tombant dans la rivière, formant la gorge de saut detigre, tandis que les 18 chansons chantées par la rivière Jinsha sont devenuesles dix - huit plages de la gorge de saut de tigre.
La vieille ville de Lijiang, dans la province du Yunnan, est pleine debelles scènes.Le reste du temps, tout le monde est libre de prendre des photoset dêtre en sécurité.
丽江古城的英语导游词
各位嘉宾,现在我要带着大家去游览下一个景点,也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这样就不怕迷路了,为什么不怕迷路呢?因为你要是迷路了,你可以顺着丽江古城里的河流走就能走出丽江古城。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水龙柱是古城人民的出火灾的愿望。这里的人们会很守“规矩”会爱护古城,很少扔烟头之类的易燃物品。再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圆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类创造的文明,圆圈和方框相连,代表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右边的这些石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我们脚下是“巴格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常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等。
大家看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丽江古城的英语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你们好!今天我们要游览丽江古城,希望你们能在丽江古城留下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我们正漫步丽江古城,大家看,我们周围是鳞次栉比的纳西风格的民居,清清的溪流国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曳,还有更好的呢!大家跟我往前走,看着两旁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应有尽有,尤其是那各式的光亮铜器,一直都是广大游客为之称道的。好了下面请大家慢慢欣赏吧,可千万别掉队呀!
游客们,你们知道不知道丽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四方街丽江木府是丽江历史的见证。说道木府,传说中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墙。中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丽,拟于王者”“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是对当年丽江故都之繁荣景观的写照。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丽江古都一日游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玩的开心吗?还要注意环保,不要乱丢垃圾。希望下次还能为大家做导游!
商丘古城定点导游词
如果我们到商丘古城而不到古城湖看一看,真是一大遗憾。那么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古城湖。八千亩的水面无比壮观,美丽的护城湖像一条玉带绕城四周,长达10余华里,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临风,湖面波光粼粼,水鸟欢唱,蒲苇摇曳,荷花飘香,倘若驾一叶小舟,仰观古城风貌,俯察水中游鱼,谈古论今,定会触景生情,无比惬意。在美丽的城湖正南方矗立着一座巍巍壮观的祠堂——张巡祠,张巡祠是为纪念在“安史之乱”中血战睢(SUI)阳而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唐建筑。至今站在大殿前依然可以想象到当年张巡等英烈为保守睢阳而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战争场面,虽最后城破失守但他们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勋,千余年来张巡等英烈一直受到海内外人民的无限崇拜和敬仰,文人墨客也多有吟咏,文天祥的一首“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的诗句更是传颂千古。在美丽的南湖景区还有一景是不可不看的,那就是八关斋。八关斋是因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晚年在我们商丘有感于八关斋会写下的《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而闻名。《八关斋会报德记》碑文为八棱石幢,共983字,其字体结构严谨,端庄雄健,被历代书法家誉为颜真卿楷书中的精品和神品。
商丘古城定点导游词
商丘的四喜丸子很著名。惠楼山药为主料制作出的四喜丸子,更是一枝独秀,它进一步地使人们享受到山药之甜美。其实,四喜丸子也是由来已久了。明朝万历年间,传说神宗过寿日,全国不少地方都要敬献寿礼。惠楼山药年年进贡朝廷,这次为神宗送寿礼,仍然离不开山药,不过单单山药总觉得不新鲜,惠氏八世老祖惠英明,在寿礼上动了脑筋,特制作出一席福寿山药宴,其中一道是用上等惠楼山药、芝麻、蜂蜜、白砂糖、玫瑰酱、桂花糖、小磨香油及其他优质材料合理调配,通过打皮、笼蒸、油炸成丸子(初起名为“四季丸子”),包装得精美无比,带着进京了。神宗见惠英明制作的福寿山药宴,感到别有趣味,也尝到宴中的“四季丸子”,觉得满口尽是无法形容的美味,心里简直乐透了,借着酒兴,即命名此丸子“四喜丸子”。从那时起,由惠楼山药做成的四喜丸子出了大名。四喜丸子食之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滋补壮身,健脾胃,补肾益精,为历代朝臣喜食的山药菜点之一。
睢州烧鸡,是地方名吃,已有200年的历史了,由张家祖传,传到张老太,已是第六代传人。张老太做烧鸡讲信誉,赢得了众人好评,于是慢慢就把张家烧鸡叫做张老太烧鸡。张老太真名叫陈乃芝,不过外人都知道她叫张老太,因为她是张家烧鸡店的主妇,担负着掌握技术又是老板的角色,她亲手加工的烧鸡,在豫东盛名不衰。睢州张老太烧鸡,采用祖传秘方,做法经杀、沾、清、干、油、煮六道工序,配以十二种中药和香料,成品达到透烂爽口,食而不腻,回味无穷,素被称为豫东名吃,享有“张家烧鸡三日香”的美称。
有关湖北荆州古城的导游词范文
相传在汉代荆州就筑有正规的城墙,后经蜀将关羽、东吴守将朱然和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及梁元帝等12次维修扩建,使荆州城更加坚实壮阔,但这都是土城墙。据史料记载,荆州最初的砖城墙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出于割据荆州自立为王的目的,于公元912年动用十几万军民大修荆州砖城墙,筑城的砖不够,就下令四处挖取墓砖,方圆五十里内的坟墓尽遭挖掘。据说城墙筑成后,每到深夜,墙上便游荡出无数的磷光,看上去像“鬼火”,令人毛骨悚然。北宋末年,因“靖康”战火焚烧,城墙大毁。到了南宋时,荆州安抚史赵雄为了加强荆州防御,上奏淳熙皇帝准许,于公元1187年大兴土木,在11个月的时间内重修起砖城墙,还在城墙上建造战楼一千余间,这次筑城的砖为政府下令烧制的“专用城砖”,砖上有责任铭文,但没有年号记载。后来,元兵攻占荆州城,忽必烈下令将城墙全部拆除。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再次依旧基修复,并在城周开掘护城河。明末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荆州城后,城墙又被愤怒的义军所拆除。直至清顺治三年(即公元1646年),第三次在旧基上筑起城墙,这就是留存至今的荆州古城墙。城池构筑十分坚牢,为了防止城墙因水侵腐蚀而下陷,城墙基脚全部用条石垒砌,墙面均用石灰糯米浆灌缝,尽管曾遭三毁三建,且历经三百多个春秋寒暑,该城墙依然保存完好。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和当地政府对荆州古城进行了重点保护,对荆州城及周边环境加以改造、整治、修缮和扩建,修建了内环道和外环道,疏通治理了护城河,在东门外和新北门分别建起了凤凰广场和天问广场,使荆州古城更加美丽、雄伟、壮观,这就是各位今天看到的荆州城古老而新鲜的面孔。
另外,据专家考证指出,到目前为止,荆州城墙上发现最早的、有年号的文字砖是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此砖比新华社报道的、在万里长城上发现的万历年间的文字砖要早207年。更令人称奇的是,从文字砖上记载得知,这些砖不仅仅出自江汉平原,还有的来自省内其他地方及省外的湖南、陕西、江西等地,由此可见当时筑城工程之巨大。古代筑城,还体现出一种质量管理的思想,历代建筑或维修城墙所留下的或详或简的责任铭文,实际上都是一种公开的责任状。从城砖上文字记载的内容看,是十分细致严格的,除了记录有制砖的时间和地点外,还有关于监造人、制砖人、烧窑人、制砖费用、承担者姓名和具体负责的地方官员的详细铭文。可见在当时修筑荆州城墙时采取了“全民动员、上下动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做法。荆州之所以在古代一直被誉为“铁打的荆州”,与这种“责任制”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我们今天需要从先贤那里学习和借鉴的。
大家仔细的观察这些文字砖,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在文字刻法上,既有阴刻,也有阳刻,还有阴阳兼刻;在书法字体上,既有行书,也有楷书;在字的写法上,则既有繁体字,又有简化字。因此,这些文字砖还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云南丽江古城导游词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其中纳西民族超过16900人。因为周围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研镇”。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个的高山为天然屏障。据说这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墙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依西芝”,意思为金沙江江湾中的集镇,又叫“巩本芝”,意思为仓库集镇,由此可以知道它是以从事经济贸易发展起来的。
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了。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江进入丽江,曾在古城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相关的纳西语地名。明初,古城街道建设和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明末时已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比”,这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由于古城处于滇川藏交通要冲,是历史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代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说到这里,各位也许会问,游览丽江古城主要观赏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登高览胜、临河就水,可以走街入院、还可以入市过桥,一览古城布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城的入口处。古城的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玉河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如果哪位朋友仔古城中迷失了方向,请记住:顺水而入,逆水而出。
下面就请各位跟我沿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吧!
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民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各位朋友,四方街到了。
四方街的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是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成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据说是木氏土司让人仿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取“权镇四方”之意当年在广场周围,聚集了数十家商号和店铺。形形色色的货物通过茶马古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流到四面八方。是茶马古道造就了四方街的辉煌,使丽江古城成为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是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历无数人年年月月的步履磨蚀,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现出五彩斑纹,当地人们称之为“五花石”。
四方街上,仍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可以定期清洗街道,保持古城洁净,十分省力。在四方街西侧的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东河的高差放水冲洗集市和街面,居民也喜欢用水桶汲水冲洗门前的五花石街道。导游带团软件
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是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的历史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7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这个科贡坊。
丽江古城建筑最奇的是城市建设个规划师们巧妙的调用了清澈的玉泉水。当汩汩的泉水流至城头的双石桥下时。人们将泉水分作三叉,分别穿街过巷,就像人体的经脉一样。泉水流遍全城千家万户,造就了“家家门前流泉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特有风采。水,不仅使大研古镇不断注入新生的朝气,也成为了大研古镇的佳妙美景。
城中有水必有桥。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绕民家,自然处处桥通道路。丽江古城既是一座古城,又是一座桥城。丽江古城有石拱桥、石板桥等各类桥梁三百多座。古道,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丽江古城恬静的居住环境。这些都为“中国的威尼斯”增添了一份古朴的壮丽。
各位朋友,我们下面要去游览的地方是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
纳西民族木氏土司历经元明清3代22世470年,历史上称其为“知诗书,好礼守仪”。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徐霞客曾叹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木府历经战乱动荡的损毁,于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天雨流芳”木牌坊,忠义坊、仪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15幢,大大小小共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等。木府分前后两院,从仪门进去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这里是前院,也就是正院;而玉花园及碧光楼、语音楼、三清殿等则是后院。
木牌坊上大书的“天雨流芳”四字,是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热情。
忠义牌坊又叫石牌坊,这座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
议事厅端庄宏伟,是土司议政的地方。
光碧楼是后花园门楼,历史上称它为“称甲滇西”
玉音楼是土司们接圣旨和歌舞宴会的地方。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的产物。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园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朴粗犷。
游览丽江古城,不应错过的是取聆听下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称为“在中国各地已经失传的音乐”,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奇迹般的保留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唐宋以来词曲音乐。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汉族和纳西民族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住在丽江古城,夜晚最美好的安排莫过于去聆听下纳西古乐。
游到这里,各位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了,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各位自由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玩的开心,吃的舒心,睡得安心。
丽江古城黑龙潭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中,有很多古街,而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最有名的一条街。
在我的记忆中,进入四方街时,首先映入眼前的是水车和石壁。水车就像一个黑色的盘子,在慢慢的转动着。石壁非常精致,上面又漂亮的图案,正中间写着江爷爷的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沿着用五花石铺成的小路走下去,我看到了到处都是古色古香的房子,房子全部都是青砖青瓦。房顶的四角都是尖尖的,朝上仰起的,真是漂亮!
四方街内有很多桥,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其中有一座桥很有名,又长又宽,桥上有一块块的大石头拼成,有一点烂,我想:它可能太古老了!才这样!
四方街的水才清澈见底呢!阳光一照在水面上,就闪闪发光!河内的石头一个个看起来滑溜溜的!我脱了裤子下去一踩,水好冰呀!到现在我都还回想得起那水凉凉的,冰冰的感觉。
最后走到了四方街的中心,是一个比较大的广场。在那里立着一个小石壁,写着“四方街”三个大字。街道两旁的商店很多,一个接一个的。从四方街中心向外有很多条路,从这些路向外又有很多小路,就向一张蜘蛛网样,四通八达的!
四方街可真有特色!它的街边都是沿着小河修的,其中又连接很多石桥,房子又很古朴,难怪它是丽江最著名的古街!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导游,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坐文化县城——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它是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现在我们还有十分钟的车程,我就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古城位于山西省的平遥县,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县城。平遥古城墙把平遥县城一格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宝:古城便是其一。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全长6。4公里,为方形,城墙高12米左右,外有护城河。共有3000个哚口、72座故楼, 城墙内街道、铺面、楼市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城墙外是新城,是一座古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想不已的胜地。“晋商”的发源地,中国第一家银行“日升昌”票号,在这里诞生。平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金融中心。可见,在中国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平遥有三三宝的是双林寺,寺内的彩塑造像20xx余尊,是我们的“彩塑艺术宝库”。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古城,大家跟我下车,来,首先映入我们呢眼帘的就是这青色的古城墙,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古城的整体形状像只大乌龟,北门是龟首,南门是龟尾,东门和西门是乌龟的四肢。
现在大家跟我一起上游览车,我们在车上继续欣赏,沿着龟脊我们游览古城的大街小巷,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是一派繁荣的景象,有古代的当铺、钱庄、贸易商行,还有客栈、酒吧……都是比较丰富的,待会我们浏览车停了,大家可以自行参观,看看有没有想买的一些小纪念品,中引文这里的东西还是比较有特色的。
平遥古城是一座雄伟的古城,值得我们流连忘返,希望大家多多去发现古城的“美”!现在大家就自行参观吧,一个小时候在门口下车的地方集合,大家注意安全。

0